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 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最早由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于2005年提出来的。所谓精准营销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靠各种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具有个性化的顾客沟通和服务体系,从而降低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扩张发展。按照科特勒的话来说,就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还有越来越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

一、精准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得以高速发展,网上购物和销售也随之兴起,受到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网购市场交易金额以50-8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引导商品零售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网购市场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各类传统制造企业和零售商也纷纷触电,建立网上商城,以期在未来的商业格局中抢占先机和地盘。

电子商务作为新世纪最具有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具有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的特点,其商业覆盖范围可至全国乃至全球,亦可每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同时可以不受场地、货架的限制,更大地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生活需求。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会超过美国。

尽管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交易使得交易成本和效率都要比过去的传统商业模式高,但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之中,如何使受众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如何对受众进行精确定位,从而抓住商机提高效率,是各电子商务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上的精准营销具有其天然的优势。随着Web2.0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媒体成了唯一传播效果可量化、终端受众可确定的媒体,这就使互联网具备了先天的精准营销的优势。精准营销真正能够得到更为有效实施,是和Web2.0技术的产生相联系的。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Web1.0主要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Web2.0则更注重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精准营销通过新的网络技术探测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把各类营销信息制作成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并传达给目标消费者。其本质特征是要求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适的价格,通过合适的渠道,向目标客户提供合适的广告信息。以量化和精准的数据为依托进行网络营销,就有点像卫星定位系统,在广袤的太空里将广告提供给特定具有相应需求的用户。

另外,当前网商的数量日益剧增,以几何量级的数目涌现,电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势劣汰的现象也更为明显。为了生存和发展,电商也越来越重视对其营运成本的控制,力图比对手拥有更低的成本,营销成本的控制当然也就是一个重点。通过互联网的精准营销策略,在更多地供给目标消费群体所需要的信息的同时,减少营销开支。因此当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相对传统广告更为高效的互联网精准营销。

二、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实施手段

在互联网世界里,实际上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监测的,可以对用户的偏好、习惯进行追踪和研究。相对于相对传统媒体营销而言,这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也是实施精准营销的基础。将所有的数据精确地进行整合,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分析,就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信息,获取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这样动态地调整商家的营销策略,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在互联网上,每个IP地址背后的网民的上网行为、浏览习惯、注册信息,都是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获取的。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挖掘和深度分析,广告商就有机会深入地了解用户行为和偏好,根据每个用户的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地域等细分环节挑选最匹配的广告信息。一个旅游爱好者与一个时装爱好者,在访问同一个网站的页面时,吸引他们的广告并不相同。

另外,分类繁多的各种网站也在从各个层面将网络用户划分为各位小众群体,从而让网络营销更为精细。各类垂直网站、网络社区、兴趣圈子就是重要的体现。定位越为细致的网站,在吸引受众关注、参与相关品牌信息活动时的作用就越明显。

通过互联网进行精准营销的表现形式,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可以融合视频、图片、游戏等各种具有动感表现力的广告形式,并且能让用户自主参与到广告的互动中来,甚至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广告展示,这些都是传统媒体营销难以做到的。互联网精准营销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营销数据的获取。过去传统的市场调研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用户走访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还会采用客户抽样调查。然而这些建立在抽样调查上的数据往往来源不统一,统计的方法和标准也可能并不一致,这样就很难达到较高的精准度,也就无法反应出营销过程中的全部细节。因此对于网络营销来说,精细化数据必须要建立在实时监测、全样采集的基础上,使得每个网站、每个页面以及每个广告都记录下每一次用户访问的信息,其内容包括:用户来自哪里,具体哪个省、市、县、区;是单次访问还是经常来的回头客;每次来会驻留的时间有多长;是直接访问还是通过搜索引擎或者推广链接来的;看了什么内容、最关注哪些内容;是关心价格还是关心款式、销量等。通过数据的采集将这些富有质感的信息一一呈现出来。当信息的维度越丰富,数据的精细程度也就越高。

其次是对数据的分析。精细化的全数据分析手段是精准营销的基础,要实现较高的精准、细分的数据,必须建立在全数据的基础上。这里所说的全数据,就是要将网络营销每个环节通过数据监测工具在底层打通,实现交叉分析。规模较小的电商亦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进行全数据分析。采用全流量监测、广告投放量监测等手段,实施全天24小时实时监测。根据具体电商,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提供用户规模、地域覆盖、用户价值、沟通深度以及购买情况等各个方面信息,为精准数据的提取提供了基础。另外还运用目标受众过滤、行为定向分析、预测效果选择等深度分析方法,挖掘出网络营销全过程效果,从而达到有针对性传播、降低投入成本的精准营销的目的。

最后是对数据进行检测,在互联网上对于广告营销进行有效科学的监测,精确分析出在网络营销的引导下各个用户产生的行为效果。包括对访问来源(地域)跟踪、访问的客流量、访问停留时间、访问页面深度、会员注册数、下载数、在线咨询数、电话咨询数、邮件咨询数、订单数等数据效果分析;并根据广告的费用、投放种类等数据,总结出相应的营销方案,如CPM(按曝光付费)、CPC(按点击付费)、CPA(按效果付费)、CPS(按定单付费)等。

可以说,基于精准营销的概念的互联网,正在为那些亟待发展的电子商务和广告业界带来新的营销冲击。在所有互联网产业形式中,精准营销代表了未来互联网营销的方向,在未来将有可能颠覆传统营销格局。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0-2011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美国坦普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曾就读于沃顿商学院高级管理班。10余年电信、互联网、创业型上市公司管理经验,2006年加入凤凰网。曾在美国中国商会、旅美中国金融协会、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美中事务委员会等组织任常务理事,在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方韩这场论战,李亚在文中写到“方舟子与韩寒,在本质上有一个相似点,即独立思考之精神与人格。这样的交战对于社会成熟是有价值的,每一个以开放的头脑关注这场论战的读者都是胜利者。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这就是开放社会的力量,这就是理性、宽容的精神,这就是自由、民主的价值。”

在日渐浮躁的社会里,不“随大流”站队,而保持着理性、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也许正是因为李亚的这种人文气质,才让凤凰网的营销策略也显得特别非凡。

做开放社会的孵化器

在更像学者而非一个公司COO的李亚眼里,凤凰网所追求的互联网精神是什么?

李亚说,2009年,他曾在凤凰网与百度一起举办的“影响时代的力量―凤凰百度时事沸点”活动致辞时讲过,互联网是开放社会的孵化器,公民社会的推动力。互联网精神就是影响时代的进步力量。

在实际运营中,凤凰网也一直践行着这种精神。作为一个媒体化运营的跨平台新媒体,凤凰网更多承担着环境监测、议程设置等职能,扮演着推动开放社会、公民社会的媒体责任。

德国作家施尔玛赫在《网络至死》一书中曾指出,喧嚣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正以诱人的海量信息吞噬着我们,使人们注意力极易分散,想象力、思维力、与原创力遭遇扼杀。尤其在社交媒体充分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媒体消费更快餐化和碎片化,甚至为了马不停蹄地应付各种邮件、短信、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上的信息,日益浮躁,渐渐远离生活的本质。对此李亚表示,凤凰网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提供稀缺资讯、思想和智慧的媒体供应商。

事实上早在2008年,李亚就提出,在快餐文化主导的电子媒体中,要以前瞻性、穿透力为差异化,以探寻事件深层意义及寻求社会价值共识为制高点,以影响力、实用主义、娱乐精神拓展用户,成就有爆发力、冲击力、影响力的内容,打造“很凰很爆力”的凤凰网。

李亚说,互联网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从“广告已死,公关来临”到“广告已死,对话来临”的过程。对话跟公关比起来,除了有更多互动性之外,也能真正做到与目标受众的沟通对话。

当然,这个对话的前提是倡导“心”的营销、“人”的营销,只有打动人才能产生对话。这正是科特勒所著《营销革命3.0》一书中描述的一个全新的营销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企业从狭隘地关注利润,产品、消费者到深切地关注人与地球,关注那些人类千百年来所信仰的精神和普世价值。而这恰恰与凤凰网“价值驱动、人文精神、情感共鸣”的内容追求和营销实践完美契合。

比如凤凰网原创纪录片《911十周年系列访谈―再看中国人的美国观》、《辛亥百年之十位百岁老人眼中的百年转型中国》、《你爱――中国便不冷漠》等,与网友一起探寻、一起拷问这个时代世界的变化、体制的演进、良心的位置、道德的底线。在财经领域,专题《达沃斯特别策划:百位经济学者评美元、》讨论欧债危机、美元接二连三的货币超发、人民币汇率变化等,既有经济学意义又有敏感的民族主义情感;科技领域《建网伟业》在去年互联网大会召开之际,对互联网十年发展的梳理;在娱乐领域,从当年陈冠希艳照门道歉的独家视频到去年张柏芝谢霆峰离婚的首发报道,凤凰网力图在喧嚣当中,冷静的进行观察和思考。除了国际国内大事之外,凤凰网尤其重视关乎每个网民生活、生存、与发展,可以引起内心共鸣的内容。

在与联想乐Phone共同打造的“中国即客,乐在即刻”活动中,为配合联想“Lenovofor those who do”的品牌理念,凤凰网为其创造性的提出“即客”的概念与精神,号召所有人成为梦想的行动派,勇敢的追求和实现梦想。而这一精神也正好与联想乐Phone即买即用的特性相得益彰。

随着余莹在3个月的环球之旅中与20多个国家“世界知名即客”和“草根即客”的深度对话,将“即客精神”传递到世界各地,得到更多梦想者和行动派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此次活动取得成功,并深入人心的根本。

李亚认为,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的转型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矛盾不断激化,人们每天对于大小事件有着越来越多的疑问、困惑和焦虑。凤凰网要做的就是超越新闻报道本身,挖掘事件背后意义,以价值观来赢得用户最深刻的认同,这种心的共鸣才是最高层次的互动。同时,只有受众内心被媒体深层次的打动,这个媒体背书的品牌才会让消费者认同。

数字营销的制胜关键

由于互联网广告的可衡量性,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崛起,让互联网广告在提升品牌之外,可以产生超越传统媒体的可量化广告效果。李亚表示,数字营销制胜的关键,是要能提供可衡量的营销效果,提升广告主市场营销的投资回报。

凤凰网的媒体与数字营销成长之旅,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历程。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从营销4P理论(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4C理论(Consu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再到4I for ROI理论,即以精准力(IntendedTa r g e t)、洞察力(I n s i g h t)、影响力(Influence)、整合力(Integration)提升营销ROI。

Intended Target精准力。受众精准性与定向力是高效营销的前提。凤凰网细分受众的针对性与消费力,保障了目标受众匹配下营销传播的精准性。相对于许多主要依赖规模优势的媒体,大大减少了无效传播及无效点击数,降低了真正有效的CPM、CPC、及CPS,提升了营销ROI。

Insight洞察力。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希望在海量快速的信息之外,获得非同质化的高品质稀缺性内容,用户对媒体的需求已经从广度媒体向深度媒体转化。凤凰网以“中华情怀、全球视野、包容开放、进步力量”的媒体价值主张,引导社会多元意见的对话。以探寻事件深层意义、寻求社会价值共识为制高点,结合内容、受众及广告主洞察,打造客户的品牌美誉度与用户忠诚度,提升营销ROI。

Integration整合力。凤凰网融合了互联网,电视网,无线网三大网络,结合内容策划、互动应用、落地活动、公共关系、口碑营销、媒体合作,整合集团内外电视、平媒、电台、户外大屏、社区等多种资源平台,提供多层次的媒介接触点打造跨媒体跨平台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为营销提供了更佳的ROI。

Influence影响力。如今,媒体经济已经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和品牌力经济的时代。作为对高端网民最有影响力的综合门户,凤凰网以强大的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把脉时代、引领舆论、传播价值,保障了客户营销以及公关的ROI。

面向未来的快速增长

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凤凰网的收入份额与用户流量的市场份额之间还存在相当的滞后,李亚表示,新闻视频广告与无线广告将为凤凰网广告营销带来第二波与第三波的高增长。

凤凰视频的营销挑战在于怎样把“新闻视频的领军者”的业界定位,更好地转化成用户的认可与口碑,及视频广告的收入。在DCCI的《中国网络视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新闻视频的观看需求近年在不断攀升,新闻视频会成为网络视频的营销蓝海。与其他视频平台相比,凤凰的新闻视频无论是首选度还是推荐度都排在首位,推动电视新闻广告规模化地转移到网络新闻视频上,是凤凰网必须把握的机会。

在无线互联网领域,凤凰网长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深厚的产业链关系。凭借凤凰自身的优质内容、有影响力的品牌和高端目标人群,早已使凤凰成为运营商在争夺高端3G用户时理想的合作伙伴。数百万高端手机报用户、iOS、Android、WindowsMobile等操作系统中过千万下载量的各类APP应用、及手机凤凰网日均超2亿的访问量,都具有极大的营销潜能。

篇3

近日,互联网精准定向广告公司悠易互通宣布,已成功获得第二轮总计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本轮融资由美国橡树投资(Oak Investment Partners)领投,曾参与首轮注资的思伟投资及戈壁基金本轮跟投。

悠易互通联合创始人兼CEO刘竣丰表示:“我们很激动,能有更多的世界级风险投资者加入我们,帮助悠易互通加强其在网络广告和营销市场的领导地位。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对我们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的能力及质量大有裨益――无论是品牌广告主、广告机构还是媒体公司,都能通过悠易互通的平台实现全球领先的精准且有效的在线广告投放和优质用户体验。”

据悉,此次新注入的资金,将用于提升悠易互通现有的创意视频和富媒体广告平台等产品的实力,这一平台已经为丰田、宝洁、戴尔、微软、阿迪达斯、嘉士伯等国内外顶级品牌所认可。更重要的是,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扩大公司销售及市场渠道,巩固悠易互通在的国内网络广告市场的领导地位。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年营收高达320亿人民币,并正以每年49%的复合增长率迅速提升。

作为本轮的投资方之一,橡树投资的合伙人Ren Riley将加入悠易互通董事会。“悠易有着良好的发展轨迹,并已经在网络广告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不仅改变了互联网广告的定义,更在如何到达并影响受众及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树立了全新的行业标准。我们坚信,悠易将把握机遇,凭借其优势技术和渠道,挖掘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据了解,橡树投资Oak自1978年以来,在关键时刻对435多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投资,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同时,网络广告就是橡树投资主要投资的领域之一,而其此次在中国市场选中悠易互通,在看重其技术背景之外,也必将助力悠易互通在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版图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赢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们对悠易的发展趋势,管理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强的信心。我们赞同并支持悠易实现他们的目标,那就是为广告主提供最有效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思伟投资的崔麟表示。

戈壁基金合伙人谢士骏认为:“品牌广告主一直在致力于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与目标消费者实现互动,悠易互通的精准定向广告平台正满足了受众的这一需求。我们对其目前的成绩非常满意,也会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悠易互通在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近年来,获得风投垂青的网络广告公司还有好耶、易传媒等。2005年9月,好耶获得了IDGVC与Oak风险投资合伙基金共同完成的三千万美金投资,此次融资是当年中国互联网业所获最大规模的风险投资之一。易传媒于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由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牵头的1000万美元融资、第二轮金沙江和新闻集团3000万美元、第三轮4000万美元融资。亿玛自2006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来自华登国际、鼎晖投资百万美元的首轮和第二轮约1000万美元,其他网络广告融资案例也不胜枚举。

篇4

岁末,我们梳理这一年的进步,是为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脉搏;我们盘点这一年的亮点,是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民日报》“新兴媒体”版和人民网研究院联合“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以飨读者,以鉴过去,以期未来。

——编 者

01

互联网建设 首次有规划

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互联网行业2012年拥有了第一个专题5年规划。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对经济社会贡献持续提高”等7大发展目标,将从网络、市场、技术环境等方面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规划》列出创新应用体系、服务两化融合、建设“宽带中国”、推进整体布局、突破关键技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制度手段、加强体系建设等9大任务,并将通过推动完善互联网发展的财税金融与知识产权政策、培育和扶持互联网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强互联网专业人才体系建设等8大措施来保障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国家对互联网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从未如此清晰。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广覆盖、高增长、创新多、环境优的中国互联网世界。

02

新闻网站上市 媒体改革加快

2012年伊始,近50家主流媒体网站加入了改制上市大潮。人民网一马当先,于2012年4月27日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两个第一: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第一家在国内A股整体上市的媒体企业。

早在2009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10家重点新闻网站就被列为转企改制的试点单位。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之后,涌现了百视通、大地传媒、江苏凤凰、长江传媒、浙报传媒等一批上市文化企业。而今人民网上市,进一步促进了这场媒体改革。在十代表中,首次出现2名来自网络媒体的代表,也反映出网络媒体的发展受到的重视与支持。

有分析认为,人民网的成功上市将引领主流媒体网站上市潮。通过上市加入市场竞争、商业化运作、多元化发展,2013年,我们有望看到更有活力的新媒体“国家队”。

03

移动互联网 迎来爆发期

2012年,微软和苹果几乎全线更新产品;脸谱、雅虎、微软、谷歌纷纷征战移动互联网。2012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面对近4亿的中国手机网民、近2000款智能手机和上百种平板电脑,去年不少互联网企业“in”入移动互联网,2012年再不入局就“out”了。

以百度、360、盛大、腾讯、新浪、网易、人人网为代表的一众互联网企业竞相发力于移动端,智能终端、云开放平台、浏览器、移动应用、手机地图、二维码……从硬件到软件,无不涉足。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会充分借助号码唯一、定位到人的天然优势,导向一对一精准营销的个性化发展,带领我们迈入个性化商业时代。

人的移动性,决定了互联网使用终端的移动性。E时代,我们的生活除了衣、食、住、行,是否还要加上移动上网?

04

宽带中国 让网速飞

科技在飞速发展,网速却跟不上,根据Akamai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平均网速1.4Mbps,落后于全球2.7Mbps的平均水平。2012年,为提升用户网速,加快我国宽带发展,工信部重点实施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并与发改委等部门联合研究“宽带中国”战略,近期还出台了《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和《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用户上网体验》,以规范宽带市场行为,给宽带速率一个更为公正的评判标准。

与此同时,4G网络已经在中国加速布局。在今年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办的“2012年世界电信展”期间,我国政府首次正式公布了2.6GHz全TDD频谱规划方案,加速了国内4G商用的进程。杭州成为国内首个向公众开放4G网络的城市。2012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在香港启动了TD—LTE网络商用,并与深圳实现4G信号互通……看来,一秒钟下载歌曲、看视频不卡壳的梦想很快可以实现了。

05

大数据兴起 互联网增值

大数据源于虚拟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现实世界的快速网络化。随着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网络的兴起,智能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对大数据时代的感知,从未像2012年这样强烈。大数据技术,使得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有价值信息成为可能,数据驱动的决策,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新思路。

各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特别是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对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应用进行战略布局。百度、腾讯、淘宝、中国移动纷纷构建各自的数据中心项目,以容量与数据处理技术来衡量成就。据国内有关机构估算,未来中国大数据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近2万亿。

大数据技术由互联网发端,是数字化发展的必然,它挖掘的是数据、信息、知识乃至智慧;融合的是人文、社会、信息等诸多科学;支撑的是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妙发现;更让人类认识自我、改造世界有了新的有力工具。

06

网购破万亿 竞争白热化

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撞上周末,引爆了电商行业“2012年最后一场价格战”。天猫、苏宁易购、易迅网、优购网、京东、1号店、国美等多家电商引领购物狂潮。“双十一”活动当天,支付宝有超过1亿笔的交易量,成交额高达191亿元。

电商之争几乎是贯穿2012年互联网主旋律之一。且不必说京东、国美、苏宁大战,年初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意欲打造B2C(商家对顾客)终极地标。10月,腾讯旗下电商易迅网宣布以10亿元巨资杀入重庆和成都,旨在赶超京东商城。1号店转由沃尔玛控股,双方深度整合。网易也推出保健品及营养品网销平台。2012年,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相当于201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

电商混战,“蚀本”促销,谁会笑到最后?下一个战场会是移动互联网吗?我们拭目以待。

07

视频网站合作 移动中见未来

2012年,超过95%的中国网民在看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用户激增,视频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应用。一度竞争白热化的视频网站回归理性,从争夺渠道转为打造产品,通过购买、自制内容寻求差异化发展。这些,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尤为突出。

2012年,各大视频网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合作战略。优酷和土豆合并占据了市场最大份额,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共同组建了“视频内容合作组织”,PPTV联手CIBN,乐视先后与游戏品牌多益网络、京东商城达成战略合作,56网则与人人网在PC端和移动端深度整合。同时,布局移动端成为众视频网站的共识。目前,约六成移动数据总流量要归功于移动视频。

虽然谁主沉浮还是未知数,不过既然竞争带给我们的是更多、更好、更新的片源,更自由的观看方式,更为人性化的用户体验,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08

微博微信领跑 社交媒体红火

2012年,中国有多少人在用社交网络?答案是超过4个亿,接近全球社交网络用户的1/3。

微博走到2012年,已经拥有了N个平台和逾3亿用户。政务微博超过6万个,传统媒体“竞折腰”,连国务院公报也宣告登陆,《人民日报》微博更荣获央视法治频道“年度特别致敬媒体”奖。十期间,微博成为党代表和网友交流的重要工具。上百个外国政府机构在中国开设微博。至于微博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更是不可估量。微博已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化媒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逾8成的微博用户通过移动端登陆访问。事实上,移动社交应用正以各种形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中、手机上。智能终端的多种特性似乎也为移动社交提供了比有线互联网社交更多的玩法。以去年诞生的微信为例,秒杀了短信甚至QQ,2012年3月用户突破1亿,之后不到半年,用户再增1亿。

09

搜索行业自律 创新中求发展

先是谷歌、百度、搜狗三分天下,然后奇虎360改变了市场格局,一场搜索引擎大战,引发了技术高低、行业协议、用户隐私安全等系列问题的讨论。2012年11月1日,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下,百度、搜狗、奇虎360、腾讯、网易、新浪、即刻搜索等12家企业签署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承诺自觉遵从互联网精神、遵守包括robots协议在内的国际行业惯例、公平竞争、保护用户权益等等。

君子协定平复了硝烟,凸显创新才是硬道理。百度与苹果、新浪、戴尔等公司达成合作,发力于移动终端并调整了移动搜索排序算法。即刻搜索注重权威,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合作“药品安全、即刻查询”上线。搜狗搜索推出国内首家知识库搜索引擎“知立方”,为用户呈现丰富又精准的搜索结果……

期盼搜索引擎服务企业将《公约》进行到底,通过不断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多福音。

10

移动支付时代 催生银行创新

2012年,多家银行下调网银收费标准,打起价格战。激烈的竞争更催生了大量新的业务品种,例如建行的“账号支付”,农行的B2C跨行支付平台等等。此外,网络化小微贷的创新与发展,也为众多中小企业带来福音。

与此同时,移动支付时代也宣告来临。中国联通携手招商银行,推出了首个手机支付产品;中国银联与UC优视合作,推出基于UC浏览器的银联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针对农村用户需求,推出农村手机支付业务“汇易达”;中国移动宣布将与中国银联合作,明年推出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移动支付服务。近期,央行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标准,移动支付正式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作为消费者,无论是网银的竞争,还是支付的创新,我们都乐见其成。

说明:

篇5

2012年腾讯互娱启动“泛娱乐”战略,拉开了它从单纯的网游业务平台,转型为覆盖游戏、动漫、文学等多种关联业务的互动娱乐实体的序幕。

所谓泛娱乐战略,指的是以IP(知识产权)授权为核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展开跨平台、多领域的商业拓展模式。基于此战略,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腾讯互娱进行战略布局,继腾讯游戏后,建立腾讯动漫、腾讯文学等实体业务平台。围绕IP授权,腾讯互娱也有涉足电影、音乐、戏剧等更多领域的尝试。

其实,无论是对于腾讯游戏,还是对于中国互动娱乐行业而言,“泛娱乐”都是一个崭新的商业概念和商业模式,一切都在尝试和探索之中。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可供效仿,十年来腾讯互娱以做精品的价值观和逻辑寻找前行的方向。而置身于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唯一不变的是腾讯互娱始终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指引自己前行的方向。

“泛娱乐”商业版图

对于腾讯互娱来说,其“泛娱乐”的起点是网络游戏。

2003年腾讯互娱开始涉足网络游戏,2009年腾讯游戏开始稳坐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第一把交椅,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腾讯十年后的腾讯游戏早已远远领先国内的竞争对手,在全球范围内也已位居前列。对于网络游戏,程武的商业逻辑是:作为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它的外延非常丰富,能与文学、动漫、影视、音乐等产生边际效益”。

一方面,游戏和其他艺术形态共处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跨界空间;另一方面,成熟的网络平台技术正在催化各种艺术形态融合,互联网的“泛娱乐”时代已经到来,腾讯互娱在2012年启动“泛娱乐”战略是水到渠成的事。如前所述,腾讯互娱勾勒出基于自身优势的“泛娱乐”发展战略:以IP授权(知识产权)为轴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跨平台、多领域的商业开发模式。

这意味着,以文学为例,腾讯互娱获得一部作品的IP后,如果IP适合,就可以由此衍生游戏、漫画或电视剧等各种形态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商业逻辑,腾讯互娱要扩充产品线才能进行跨领域开发。那么,腾讯互娱如何伸展触角,生产更多的内容?虽然腾讯互娱在渠道上拥有尽先天优势,但涉及小说、电视剧、漫画等领域,它更多像是一名新人,而且单凭网络游戏它无法更快撬动文学、影视产业链。为此,腾讯互娱在两年内先后搭建腾讯动漫平台和腾讯文学,加上腾讯游戏,以“三足鼎立”的实体业务布局构建“泛娱乐”产品孵化池,进入产业链上游积累并掌控优质IP。

为了掌握更多的IP资源,腾讯互娱不遗余力。以文学为例,腾讯文学与100多家出版社合作,并与莫言等著名作家签订合作。按照初步规划,在畅销图书方面,腾讯互娱旗下的腾讯文学投入高达4亿元用于购买版权。与此同时,着眼于全产业链布局,腾讯文学还与腾讯视频、华谊兄弟、新丽传媒、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合作,成立“优质剧本影视扶持联盟”(又称溯源联合基金池)。

根据“泛娱乐”战略布局,腾讯互娱未来将生产小说、漫画、戏剧、电视剧等跨领域产品,但网络游戏仍将是腾讯互娱乃至腾讯的“现金牛”。那么,腾讯互娱“泛娱乐”战略最终会倾向于网络游戏吗?其中孰轻孰重?

程武说,网络游戏不是腾讯互娱“泛娱乐”战略的终点,而是基石和起点。

程武认为,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世界,长期依靠任何一个产品或想法都是不明智的,“鸡蛋不要丢进一个篮子里”,要做到基业长青,必须坚守互联网精神:开放、合作、共赢。程武说:“对于腾讯互娱而言,每项业务都很重要,我们可以帮助影视作品更好地获得用户支持,也可以通过自有平台帮助电影和影视剧制作和发行,让合作伙伴把产业价值放大,不是以一种产业形态,而是以多种产业形态协同发力。其实,整个互联网的形态改变了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方式及其阅读过程和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标准答案,不知道五年后、十年后一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我们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的需求就是一体化互动娱乐体验。而要走得更好,提供最好的一体化互动娱乐体验,我们只有坚持互联网精神。”

跨界IP建设

如果一个IP除了电子阅读,还适合延伸到动漫、游戏、电视剧、戏剧等领域,产生拉动效应,自然是最好的。由此,要生产“泛娱乐”产品,核心就是要培育或寻找最适合的IP。程武说:“只要一个IP有了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以及不同领域合作伙伴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和产品形态,给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一体化互动娱乐体验。”

那么,腾讯互娱如何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栽培”、“收获”IP?腾讯互娱的设想是:掌握作者及其作品版权,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规律,根据IP的类型和用户需求,进行影视、游戏及其周边产品的跨界开发,系统地进行跨领域延伸。

对于自有IP的跨界合作,腾讯互娱近几年做了很多尝试,颇有收获。2010年,腾讯互娱推出儿童网络社区《洛克王国》;而今,《洛克王国》产品已先后延伸到图书、动画电影、儿童舞台剧和电视动画片多个领域。

成绩单上的一个数字是,《洛克王国》儿童网络社区已拥有注册账户1.5亿,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达百万人;而《洛克王国圣龙的心愿》在2012年12月上映,票房接近7000万,成为继《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之后首部突破5000万票房大关,并且有过亿潜质的国产动画电影。

在IP引入和开发方面,腾讯互娱与集英社和万代游戏达成战略合作,批量地引入了《火影忍者》等11部经典日漫的电子版权;其中,《火影忍者》正在做游戏改编。

一个IP ,上得了舞台,搬得上荧幕,又能在电脑里升级打怪,除了有最好的资源配置,更重要的是,能在多种艺术领域的融合中碰撞出新的价值。程武认为这种融合应该产生新的价值:“融合包含两个含义,第一是包含传承,把它吸收进来。第二个含义是能够有再创新,能够有新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拼凑在一起。”

一个例子是在研发《天涯明月刀》网游时引入电影的制作理念,腾讯互娱邀请陈可辛、袁和平等四位电影大师真正进入网游的核心创造环节,用制作电影的态度和品质制作游戏,实现“第八艺术”(电影)与“第九艺术”(游戏)的跨界融合。

无论是自有IP还是引进IP,优质的IP都要经历时间积累,通过无数用户的选择,进行大浪淘沙式的筛选,加之外部大环境因素,所以价值回报不能急功近利。程武就曾提及,腾讯动漫在第一年就是纯投入,没收一分钱。时隔一年,程武在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上再度回应,“当时说的是第一年,其实,现在我们的营收已开始好起来。只要有好的作品,好的阅读体验,市场总是会给予回报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当然,我们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目前整个动漫产业还不够成熟,盗版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但我们觉得,整个版权环境肯定会逐步改善的,而且速度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前些年,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也是这种状态,但现在的版权环境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我相信,动漫产业也将迎来这一天。不过,前期必须要有人去推动这种变革,不能去算计短期的商业利益,而且‘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要有优质的作品,只要用户认可,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回报的问题。”

除去自有和引入IP,在IP的多平台培育方面,腾讯互娱还推出有网游和动漫双平台产品《疾风之刃》,它既是一款游戏,也是一部漫画,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跨界的IP。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尝试。”程武说。

关注用户价值

从现阶段看,腾讯互娱一方面积极利用发挥自身渠道优势,另一方面,也在极力培养IP、聚拢资源。

以文学为例,腾讯文学旗下的创世中文网、云起书院、畅销图书主要负责内容输出,而所有内容都在后台打通,从PC门户、无线门户、移动客户端QQ阅读及QQ阅读中心等渠道推向用户。也就是说,单凭一个QQ号,用户就可以在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阅读、看漫画。如果再加上微信的移动入口,腾讯在渠道方面的拉动力是无可匹敌的。

可以说,在“泛娱乐”思维的指引下,腾讯互娱采取全终端渠道的模式,进行数量庞大的用户牵引。程武也介绍说:“腾讯用户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我们希望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充分洞察,为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和兴趣爱好的阅读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互联网公司要做出好产品,尤其是游戏、动漫产品,要有用户调研团队,有专业化的方法、流程,帮助产品开发团队捕捉用户究竟喜欢什么,而当有了好产品后,还要运用创意和营销资源推广好产品,最终让好产品成为用户心目中的品牌。与其他网络平台不同的是,腾讯拥有不可忽视的大数据能力,腾讯互娱以腾讯平台强大的互联网分析系统、线上反馈系统作背书,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方面独具优势,既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推广其产品,使其创作更有市场针对性,也可以根据用户信息进行精准营销。

2011年,腾讯互娱就组建了市场与用户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近100人,负责腾讯游戏产品及“泛娱乐”拓展项目的市场与用户研究工作,为每一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用户满意度到用户流失率,包括广告前期效果预测与建议,甚至精细到一张海报上Logo的大小,以及宣传视频中需要出现与不需要出现的元素分析,都由腾讯互娱市场与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仅2012年一年,腾讯互娱市场与用户研究中心完成的各种调研项目就多达500个。

例如,电影《洛克王国圣龙的心愿》上映半年前,腾讯互娱市场与用户研究中心就开始做宣传前测研究。腾讯互娱的营销团队非常重视这些调研数据,基于调研结果进行执行。比如,海报在测试后做了调整,上映档期也依照调研结果进行确定,并针对网络社区用户重点组织“压岁宝”活动。《洛克王国圣龙的心愿》上映后的调研结果显示,“压岁宝”活动促使36%的用户特别想早点看到电影,19%的用户增强了观看这部电影的意愿。

篇6

一、定位有限用户群体

在“传统”互联网观念中,用户泛指使用网站服务的访问者,而不包含该访问者的年龄、性别、地域、受教育程度等信息。在此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是作为访问者规模的计量单位,这种概念起源于门户时代,概念的出现是因为门户网站的价值基于用户数量和流量大小。“用户”是谁?“浏览数”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成为广告主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门户网站最常用的量化评估指标。将“用户”作为商业价值计量单位的方式并不科学,或者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进程中,该方式显得落后。

在重度垂直战略的创新实战中,“垂直行业”“垂直人群”“垂直需求”三大核心维度极少有仅走通一条路径便可成就商业宏图的先例。相反的是,多数成功的商业模式寻求的是以三条路径的均衡点作为突破口,既然如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垂直行业”“垂直人群”“垂直需求”进行界定。“垂直行业”指的是某一个存在商品共性的行业,举例来说,汽车制造业的共同性是科技;体育行业的共同性是体育文化。“垂直人群”指的是目标人群的共性,举例来说,界定“一、二线城市青年白领”的人群包括年龄范围、教育属性、地域属性和职场属性。“垂直需求”指的是解决方案的共性,举例来说,家政服务的诉求便是无视人群与行业特征,完整地为家政的需求而界定的维度。回过头来看,基于重度垂直战略,如何对有限的用户进行定位呢?

1、垂直行业

垂直行业的用户数量并不恒定,以商品共性作为垂直行业的边界,也意味着行业的热度会随着消费趋势产生相应的变化。2003年,中国遭受“非典”的侵袭,全国防疫形势进入到高度戒备状态,在此背景下,口罩行业迎来历史上第二轮爆发期(第一轮是甲肝时代)。观察行业数据的话,会发现除口罩行业外,“非典”侧面帮助中国至少三个行业发展。分别为家用空气净化器、工业用洗衣机和消毒液。空气净化器和消毒液能直接产生消费联想,工业用洗衣机的顺势崛起则是因为大量的酒店和医院,在“非典”期间提升了床上用品和病患使用产品的洗涤消毒标准,具有消毒功能的工业洗衣机市场大热。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热度”并没有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退潮,反而形成了全新的行业标准,令具有高标准消毒能力的工业洗衣机成为诸多行业的标配(工业用洗衣机商品具有耐用消费品特征,使用和替换周期较长,这也是客观因素)。在此案例中,我们能清晰地观察到“垂直行业”人群定位的逻辑――“购买者”未必是“使用者”。仍然对案例中的空气净化器、工业用洗衣机和消毒液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净化器和消毒液的商业价值挖掘路径与工业用洗衣机的商业价值挖掘路径差异很大。我们并不需要进一步探讨两种商业价值挖掘路径的具体区别,只是希望通过此案例来发现垂直行业人群定位中需要多角度思考的痕迹。

2、垂直人群

定位目标人群也需要从人群共性上寻找方向。我用一个亲身经历的商业实战案例来解析定位垂直人群的问题。2014年的时候,我接到过一个高端品牌特卖会的市场需求,发起需求的企业是一家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高端品牌电商APP,目标是利用互联网帮助线下特卖会获取到更多到场购买的消费者。先从企业的属性进行解析,消费高端品牌电商APP商品的人群本身就具有“高消费力”“高教育层次”等隐含标签,市场工作的人群定位,首先就要寻觅符合上述标签的用户。但问题在于,具有这些显性标签的人群并不一定对高端品牌电商特卖的商品具有购买欲望。从定位逻辑来说,该项目找到的仅仅是“具有购买力”的人群,而非“有购买欲望”的人群。在上述项目的后续推进中,我建议对用户数字标签的捕捉直接从人群社会化属性标签入手,再升级到行为属性标签,将过去的3个月内在不同电商网站有过奢侈品或与本项目发起APP所属高端品牌接触的用户,根据“浏览”“收藏”“订单”等不同行为深度的层级进行差异化沟通,最终将赢得不错的效果。这个案例没有复杂之处,对于具有垂直特性且聚焦垂直人群的商业模式来说,寻找到隐性标签的“需求人群”,远比找到显性标签的“类似人群”更有价值。

3、垂直需求

以家政服务为例,需求者具有大众化特质,要定位“垂直需求”的有限人群需要从“垂直需求”的特征入手。同样是家政服务,可以细分为保洁、做菜、带孩子、照顾老人等,对于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忙于事业的40岁中年夫妻来说,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极有可能需要经历过中等教育,甚至要有双语能力的人;而对于年龄已经50多岁的夫妻来说,考虑到其父母亲已经七八十岁,很可能需要具有照顾老人经验,或者有医护经验的家政服务人员。我们会发现,基于“垂直需求”定位的有限用户,秉承的逻辑仍然是细分“垂直需求”,以及细分“垂直需求”背后的人群特质。从市场业务逻辑定位人群特质和下一步如何对话这部分人群,只是业务工作的策略,真正的难点在于定位人群特质,以及如何设计满足这部分特质需求的商业模式,与之相比,市场工作相对简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定位垂直领域人群的工作,在“垂直行业”“垂直人群”“垂直需求”三个方向上会保持并进。也就是说,人群定位的工作并非是“三选一”,而是“三合一”进行,三个方向同步进行,并且互相论证、寻求交集,寻找到最合适的有限人群,为商业创新走出坚实的第一步。

二、从用户动机出发构建场景

市面上,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出版物,从不同角度诠释“场景”的意义以及如何商业化应用,在我看来,所谓“场景”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神秘,“场景”在商业模式中的影响力之所以节节攀升,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背后的用户正不断地在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变量中切换,其中一些有趣的变量能构成价值创新的切入点。用冷兵器时代的投石车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场景”就是投石车的力臂,“需求”则是投石车的石弹,“场景”将决定投掷距离,也就是商业价值空间的宽度与跨度,“需求”则将决定商业价值的深度和厚度――最终获取到的商业价值在于“场景”与“需求”的结合。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象需要注意,投石车的力臂承载力和石弹的重量需要同步协调,一个方面超出另一方面太多,同样会让垂直创新变成悲剧。

“场景”是重度垂直战略的重头戏,是商业价值挖掘的重要手段。用户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切入点,“场景”的捕捉只是为更深入地挖掘商业价值、提升价值挖掘效率、有效缩短价值挖掘路径而衍生出的策略手段。

在构建重度垂直战略时,“场景”的界定包括五个关键因素,分别为“时间”“空间”“触发”“动机”“动作”,分别对应的是“用户在何种时间背景下产生需求?”“用户在何种空间背景下产生需求?”“用户在何因素触发下产生需求?”“用户需求被触发后,希望解决何种问题?”“用户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只有在五个关键因素的问题均得到重度垂直战略的创新者准确的回答之后,战略才具有执行基础。

1、时间

2014年岁末的行业数据显示,互联网用户从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时间长度已经超过50%,凌驾在PC互联网之上。进而言之,移动互联网正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联网,且由于移动设备的特性,这种“联网”将呈现出规模化和碎片化并进的状态:一方面,移动触网时间规模暴增;另一方面将规模暴增背后呈现出的是无数碎片时间的拼接。战略构架制定者需要清楚地了解,用户接入场景的时间是多久?是数天一次?还是一天数次?接入场景是在睡觉前?还是等待时?还是其他什么时候?每次接入场景的时间周期是多长呢?是2分钟?还是15分钟?简单的一个“时间”因素包括的是时间点、时间段、时间频次等组合信息,而组合信息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场景构建的最终结果。

2、空间

用户接入场景的空间背景是什么?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移动端接入互联网的最常见三大空间背景依次为睡觉前、等待时、在交通工具上。除三大空间背景之外,占据一定的比例还有在电梯上、吃饭时、厕所内等多个空间。而在睡觉前、等待时、交通工具上这三大空间背景下,用户接入场景的优先级诉求又存在极大的差异化。举例来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3C商品口碑信息产生在睡觉前的床上空间,而生活服务消费(KTV或者酒吧)等信息有五分之三产生在餐饮空间。不难想象,将信息在适合的空间特征接入,将直接利于用户在场景因素影响下的行为深入。

3、触发

用户的需求不会莫名其妙地产生,客观来说,需求永远存在,捕捉需求触发的核心因素将有助于重度垂直战略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建立。而“触发”可能源于内部自发,也可能由外部唤醒。举例来说,天降暴雨时,出行的用户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使用打车类应用寻找专车上门接送;而出差在外的单身男性会想到使用上门洗衣服务APP。打车类应用和洗衣类应用的触发区别完全来源于不同的内外部方向,类似的触发逻辑存在于大量的场景中,形成需求触发的可能会是场景内,也可能是场景外。

4、动机

促成用户达成下一步行动的动机是什么?该因素在场景界定过程中暗示的是用户需求。需求可以被解析为解决问题的动力,解决问题的不同手段将达成不同的目标,不同目标的达成同样会有层级深浅、效果优劣、成本高低的区别。仍然用生活服务O2O领域作为案例,用户的需求是寻求吃饭之后的消遣,这种境况下触发的是后续娱乐消费行为,于是用户坐在餐厅内产生的想法可能是看电影,也可能是卡拉OK,这两种不同想法暗示着后续动作将有所不同。

5、动作

用户愿意在场景中使用什么动作来寻求解决方案实现需求满足?作为场景界定,这是一项能引导用户进行下去的关键步骤,也是产品经理苦苦修炼、最终追寻的化繁为简的套路,但凡能让用户一步解决问题,就绝对不让用户用两步;但凡是能用系统解决的问题,就尽可能减小用户介入动作,从而让用户在完整的场景中顺理成章地接受接下来的服务。

设计用户场景包括的是场景内容的全部环节,含上述的五大关键因素,还有对用户行为学与用户心理学的精准把握。某种意义来说,场景不只是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特质,更逐步成为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的全新切入方式,成为可量化的价值计量单位。

三、提供极致产品,建立用户强关系

“极致”是一个形容词,在多数人脑海中,“极致”一旦用于互联网,便可以与“工匠精神”“产品情怀”等新生代名词画等号。实则不然,“极致”是一个具有更多内涵的名词,尤其在互联网科技领域,“极致”代表的是“最”,这个“最”能用于硬件、软件,并衍生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

一切的商业价值创新都只能用产品作为出发点,可能是由于中国的商业进展太快,所以多数中国企业家仍然停留在“营销创造商业价值”的误区中。而产品是针对用户需求设计的,通过产品实现商业价值创新的根本标准,在于产品能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反之亦然,笔者在各种商业模式评估过程中,见到过居然会有将简单事情变得复杂的所谓“创新”,这明显不符合商业精神的核心。要知道,地球上不会有任何人愿意为复杂的产品买单,这也注定了产品设计人员的核心思想就是“解决问题”而不会是“让问题复杂化”。

很多年的互联网商业实践已经证明,产品越“极致”,形成的用户忠诚度越高、用户黏性越强、用户口碑传播效应越广,而提供“极致”的产品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的基础策略。

1、连接

“连接一切尚未被连接的东西”,这是一句颇有知名度的口号。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想到互联网的第一反应就是电子商务,随后就联想到“双十一”消费者疯狂购物,联想到很多微信上阅读到的“北大博士辞职卖烤串月入十万”,进一步坚定企业要“连接”互联网的强大信心。然而,这是标准的伪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是一种科技,是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科技,但不代表互联网科技简单地等同于在网上卖货。如果互联网作用于世界,真的只用于卖货的话,互联网发展就永远不会前进。

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做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双十一”卖出912亿元的商品,比如Facebook准备用无人机为地球上五分之三的地区提供网络覆盖服务。客观地从价值来衡量,912亿元是可以量化的一个数据,是让很多企业不可企及的业绩,但问题是,912亿元只不过在“卖货”而已,就算“双十一”成交万亿元又如何?其本质仍然是在“卖货”。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永远是缔造世界上尚未存在的价值,与912亿元相比,看上去还没有商业价值体现的无人机覆盖提供联网,这是不折不扣地在连接更多地域,让更多无网络地区能连接网络,这份价值与“卖货”层级的912亿元相比不知道高出多少。于是,请让我们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并展望互联网未来,便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东西真的能被网络连接起来。

未来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会连接进入互联网,那不妨将互联网科技看作未来世界的基础科技,这个前提在得到价值共识的基础前提下,率先去连接还没有被连接的任何垂直领域,都会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连接”是重度垂直战略提品的首要原则,从宏观战略角度解析这个问题,但凡是尚未“连接”的垂直领域,均属于蓝海,率先连接蓝海者自然而然会具备先发优势,更容易缔造竞争壁垒。

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存在关系的地方,就有“纠结”,这并不是坏事。相反,正因为“纠结”的存在,通过产品解决“纠结”才会有机会。如果世人对于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不会存在“纠结”,人类现在可能仍然在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当创新者发现某个“纠结”存在却缺失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案时,商机就在不知不觉中浮现了,剩下的就是设计产品,让互联网科技产品来消除这种“纠结”。

这里需要引用的例子众所周知,却很少有行业研究者会深度解剖此案例背后的“纠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痛点。

10年前,全世界人民最常用的数字沟通方式是短、彩信业务,关于短、彩信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看看历年春晚零点钟声敲响前的短信通道堵塞便可见一斑;然而,被所有人忽视的“纠结”存在于短、彩信业务中。首先,短、彩信业务必须用键盘输入图文,在汽车逐步进入人民生活的年代,经常出现边握方向盘边发短彩信的情况;其次,有多少人愿意支付0.10元来发送短、彩信?如果有不需要信息费就可传送图文信息的方式,老百姓是否愿意尝试?

腾讯解决“纠结”的利器,是微信。微信,同时兼容QQ社交关系与手机通信录社交关系,用户不需要为WiFi连接时候的信息互通支付任何费用,就算使用3G或4G流量进行微信信息收发,成本也远远低于运营商提供短、彩信业务的费用。

微信不仅是史上第一款移动端入口级流量利器,也很好地诠释了利用产品解决“纠结”的互联网精神。回望微信的成长历程,会发现腾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QQ社交关系,又将语音信息带来的输入便利上升到了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层级。

日常生活中,遍布于各种垂直领域、有着无穷无尽的“纠结”有待互联网科技予以解决。对重度垂直战略的实践者来说,深度研究“纠结”能为捕捉商业机会提供良好的切入点。

2、过程

篇7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 电力系统通信 调控系统

1 引言

国家能源局2015年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至2020年配电网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对配电网的调度、监控、抢修的要求更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需求非常迫切,各地均在建设满足新要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本文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分析了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提出了系统的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建设投资的有效性,避免重复建设、过度投资等问题,系统可用性、实用性较强,减少故障定位的时间,实现快速故障隔离,基于全网的科学调度,最大效率的运行管理配电网,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配电网的监控和运维水平。

2 配电自动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2.1 配电网发展规划

在《行动计划》中,明确了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提出了目前我国配用电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供质量仍有待改善。需建设满足规划、区域统筹、安全可靠、高效实用、技术先进、智能化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提出了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等新要求。

2.2 配电自动化现状

配电自动化相较于主网调度自动化建设相对滞后、智能应用较少、调控能力有限、建设水平较低。截至目前,220kV及以上主网自动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而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较低。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其中北京、上海、厦门、杭州等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而欠发达或经济落后的地市电网配电自动化较为落后,存在“盲调”问题,亟待建设满足现代电网运行要求的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的可视可控,满足现代电网管理、运行的要求。

2.3 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的意义

按照《行动计划》建设任务,配电网的覆盖范围、供电可靠性、智能化程度都将得到大幅提高,2015-2020年这六年的建设规模是2014年及之前几十年已建配电网规模的40%左右。随着配电网一次网架规模的高速发展,必然对配电自动化、保护、通信等智能支撑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行动计划》中的相关建设目标要求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至2020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及相关的配电通信网覆盖率、智能电表覆盖率等指标都要达到90%以上,其中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较2014年增长450%,配电通信网覆盖率较2014年增长237.5%,智能电表覆盖率较2014年增长150%,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从2014年的20%增长到2020年的90%,时间紧任务重。

根据国内外建设运营经验,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要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产生效益,并节省一次电网投资,保证设备的合理寿命周期,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因此,深入研究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对下一阶段配电网的全面升级和建设改造具有积极的意义。

3 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

3.1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应以配电网调控运行为应用主体,满足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调度等横向业务协同需求,提升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根据城市定位、电网规划发展以及接入点信息量规模,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应一次性建成,并满足电网远景规模及配电网管理的要求。

主站系统处理能力满足配电网规划的实时信息量和交互信息量需求。系统应能全面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网络分析、模型/图形管理和系统交互应用等功能。实现对配电线路、设备的信息采集与监控,故障区段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等功能,系统主站功能见表2。

目前,各地市主要采用独立的地县一体化主站系统建设模式,少数采用了主网、配网融合平台的配调一体化主站系统建设模式。

配调一体化主站方式将主网调度主站、配网调度主站按照一体化建设,能保证系统专业化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减少系统间的接口、配合协调工作量,从人员、资源投入上都能取得较大的效率。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与主网调控主站在技术体制、数据交互、运行维护等方面都较为便利,但与目前电网企业内部管理职能划分、宏观电力政策的适应性较差。

配网自动化主站和主网调控主站各自独立建设、管理,两套系统调度监控界面清晰,主网、配网调度运行各成体系,既能相互交互,又有明确的边界。建设独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能较好的适应政策与技术发展的要求。

综上,在新建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时,应按照独立的系统主站建设,其主站系统与现有成熟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本一致,系统应采用国产化的软、硬件体系,系统构架见图1。

3.2 与其他系统信息交互方式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建设时,还需考虑与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地理信息系统(GIS)、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网抢修指挥系统、小水电发电监测系统等系统进行信息或图形的交互。为便于后期扩展及标准化应用,应采用信息总线交互方式与上述各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3.2.1 与主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信息交互

(1)图模信息交互。需从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获取主网的网络拓扑、变电站图形、一次设备参数及其所关联的保护信息。

(2)实时监测数据交互。可通过直接采集或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数据转发方式获取变电站10kV电压等级相关设备的量测及状态等信息。

(3)计算数据交互。从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获取端口阻抗、潮流计算、状态估计等计算结果,为配电网解合环计算等分析应用提供支撑。

(4)远程调阅。支持调度控制系统的远程调阅。

3.2.2 与PMS/GIS系统的信息交互

从PMS/GIS等系统获取中压配电网网络模型、电气接线图、异动流程信息及相关一次设备参数、地理坐标等。向PMS/GIS等相关系统推送配电网实时量测、馈线自动化分析计算结果等信息。

3.2.3 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交互

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公用变和专用变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电量等配网用电信息。

3.2.4 与配网抢修指挥系统的信息交互

向配网抢修指挥系统推送相关告警抢修数据。

3.2.5 与小水电发电监测系统的信息交互

从小水电发电监测系统获取小水电10kV并网点的上网功率,电压,电流等基础信息。

3.3 配电自动化终端

按照《行动计划》的目标,至2020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要达到90%,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覆盖应按照规划先行、合理布点、远近结合的建设原则,逐步进行覆盖。配电自动化终端为主站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提供现场数据,执行主站的远程控制指令。终端还应能具备遥信、遥测、遥控、对时、定值修改和召唤、手动操作、设备自诊断及自恢复、通信接口及通信通道监视等功能。

配自动化建设应根据供电区的分类(A+、A、B、C、D、E类)和配电设备类型(配电线路、配变、柱上开关、开关站、环网单元)结合可靠性需求、一次电网结构和设备状况,合理选用配电终端类型。对关键性节点,如主干线的联络开关、重要分段开关,重要的开关站、环网柜和配电间等,宜设置“三遥”终端,其他非关键节点宜设置“二遥”终端。终端设置应结合调度运行要求、电网实际架构及一次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合理的布设,避免过分追求大而全和提高建设标准,造成投资的浪费。

从经济投资、方便运维、科学管理等角度考虑,在终端建设时应适度布设“三遥”节点,尤其是B、C类区“三遥”节点占比不宜过大,D、E类区以“二遥”节点为主。架空线路自动化终端宜以就地“二遥动作型”为主,长距离线路可安装故障定位装置,减少故障定位时间。电缆线路自动化终端应根据区域电网结构选择关键性节点,进行“三遥”或“二遥”改造,严格控制一条线路上的节点数量,避免过多的节点布设造成调度运行方式过于复杂。

3.4 配电网通信系统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是利用已建的地区骨干光纤通信网络,建设至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通信网络来实现,可采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载波通信等方式,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从传输容量和可靠性方面来说,光纤通信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其光缆的建设、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无线通信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利用专用或公网无线网络,来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信息,既能满足业务对通信传输的基本要求,建设成本和管理维护工作量也较少。从安全和可靠性角度出发,配电网“三遥”节点按光纤通信接入方式建设,“二遥”节点按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建设。

在建设配电通信网时,宜统一规划建设配电、用电信息通信网,综合接入配电、用电信息,基础通信网络共用,提高网络的承载效率,节省工程投资。通信网络应能够随着一次电网的扩展、改造而方便的进行调整,兼容不同的技术和各种通信介质。相较于主网通信设备,配电网通信设备除应具备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之外,还应具备适应高温、低温、潮湿、雷电和强磁场等复杂外部环境的性能。

3.5 安全防护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需配置二次安全防护设备,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要求,配电运行监控应用部署在生产控制大区,配电运行状态管控应用部署在管理信息大区。

(1)横向安全防护。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配置正向、反向物理隔离装置;生产控制大区与主网调度控制主站系统之间配置正向、反向物理隔离装置。

(2)纵向安全防护。生产控制大区与安全接入区无线公网前置交换机之间配置正向、反向物理隔离装置;生产控制大区与安全接入区专网前置交换机之间配置正向、反向物理隔离装置;生产控制大区配置加密认证装置。

(3)入侵检测。生产控制大区配置入侵检测装置,通过合理设置检测规则,及时捕获网络异常行为,分析潜在威胁,进行安全审计。

3.6 辅助配套支持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终端、通信等系统建设,与之辅助配套设施的也宜同步建设。其中,主站设备机房可与主网调控系统机房共用或独立设置配电自动化系统机房,并考虑相关综合布线、装修、消防、空调新风系统等;机房设备供电采用调度控制系统专用的UPS不停电电源供电或设置独立专用的UPS电源系统,确保系统失电时的后备供电保障;为便于调度运行人员监视全网运行状态,可在配电网调度大厅或抢修指挥大厅建设一套可视化大幕屏系统,用于配电网应急指挥、调度等。

4 效益分析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降低故障停电时间,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升服务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配电自动化后,可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实现调度指令科学下达,避免非必要停电;通过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一次开关的远程遥控操作,缩短停电操作时间,降低运维抢修的人力和费用成本;可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能有效延长一次设备寿命,减少一次设备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供配电能力,降低设备的闲置率,改善一次设备的整体运行环境;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大大改善电能质量,减少用户的损失;为配电网调度、运行、检修、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彻底改变了配电网盲调、全人工运行维护等情况;将配电网调度监控、配电网运行维护、故障报修集中管理,实现配电网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达到减员增效、规范业务、提高效率的目的。

5 结语

配电自动化系统按照上述方案建设,能实现配电网的精准投资,契合配电网发展政策。建设技术先进、投资经济、安全可靠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整个配电网建设的关键点和提效点,也是保障一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体现了配电网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因此,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根据当地电网一次现状特点结合配电网规划发展情况,选择技术先进、投资合理、安全可靠的建设模式,并通过管理创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从专业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方面来确保配电网的高效建设和运营。

参考文献

[1]配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R].国家能源局,2015.

[2]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R].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4.

[3]DL/T 814-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S].2013.

[4]DL/T 721-201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S].2013.

[5]DL/T 1080.13-2012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IEC61968)[S].2012.

[6]孟庆海,朱金猛,程 林,田 浩,谢进军.基于可靠性及经济性的配电自动化差异性规划[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44(16):156-162.

[7]刘健,张小庆,张志华.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22):10-16.

[8]屈志坚,李立帆.图库一体生成的配电自动化图元实时编码存显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16):118-124.

[9]刘健,张志华,张小庆.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容错故障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20):6-11.

[10]柳春芳.主动配电网的一体化设计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1):49-55.

[11]侯新叶,刘艳,花新乐,曹新宇,池丽钧.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J].电力信息化,2012,10(08):17-20.

作者简介

曹洋(1980-),男,现为江西省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及信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