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目标和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学习目标和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学习目标和计划

篇1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90-01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通常是一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讲解知识,教师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底下乏味地听着的教学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保持同一步调,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十分的明@,它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颠倒了“教”与“学”的地位。同时,也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学科,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学习英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土民情,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英语的学习比较枯燥,是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之一。如何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产生的枯燥,是需要初中英语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直接关乎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并对学生学习英语以及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要不断培养、强化。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的手法,对教材不断创新,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学习英语时的枯燥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自主学习的计划和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可以让学生明白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应该如何去学习。同时,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盲目地跟从教师的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缺乏建立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意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得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目标的节奏,进而导致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差,这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去建立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以及习惯,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个人英语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时要注意,这个英语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的英语学习水平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不可以因为急于求成就制定高于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去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学生要有毅力,要坚持,从而逐渐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师要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可以促进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样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那么学生不仅能收获理想的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还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正确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水平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英语学习的方式、习惯和计划,为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且教师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候,要督促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方法运用到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英语课前预习、英语课堂的学习、英语课后的练习中,学生要坚持使用教师教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要用心去体验,并且根据自主学习的结果不断改善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之更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习惯,从而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助于优化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加快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学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英语学习的计划和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目标、有针对地进行学习,进而不断提高的自学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引导,要为学生提供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庄雅仁.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

篇2

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根据他的解释,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Bandura,1986)。

二、农村初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困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意志薄弱,不能管理好自己,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遇到困难时,没有信心和勇气克服,贪玩厌学,经不起诱惑,染上不良爱好,迷恋网络游戏,吸烟。他们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上课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等。在有些方面,家庭的不良影响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作用,例如:家长管教失当,溺爱、放任,不能教育和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他们的情感反应和思维,进而影响他们新知识的学习及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以便帮助他们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下是自己对培养农村初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些想法:

四、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策略

有研究显示,学生有好的学习策略,就会有好的学习成绩,进而会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强,这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自我效能感强的同学有科学的学习策略,学习上对自己有信心,积极主动,而学困生没有好的学习策略,学习上存在相对较多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师要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例如:和他们谈心、讨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合理计划、安排,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表,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些学生往往缺少毅力,因而,帮助学困生确定目标和制订计划后,还要教他们学会自我监控;在目标实现后,教会如何进行自我激励,并且每天对他们进行督促。在时间管理意识、时间规划能力等方面,学困生与学业优秀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学习困难学生在时间意识、时间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训练。例如:在学习时间的管理方面,教会学困生做好学前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品,调整身心情况,上课时集中思想、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等,尽力避免浪费课堂学习时间。在学习时间的规划方面,包括明确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制订自我奖惩计划等。“一日三省”,每天坚持自我反思,包括对自己一天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如“今天我上课迟到了吗”,“今天我作业独立完成了吗”,“今天上课时,我思想开小差了吗”?“今天的作业有不懂的吗?作业正确率怎么样”?等等,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努力更正。

(二)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心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他们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当学生处于陌生又易引起焦虑的环境时,自我效能感会有所降低。

因而教师应尽力帮助学困生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取得学困生的信赖和尊重,学困生的心理其实很脆弱,他们内心自卑,轻易放弃,更容易与同学和老师发生冲突与对立,因此,教育者应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适应学生变化,不断更新自我,关注学生的潜在性、差异性和主动性,主动调整与学困生的关系,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求得他们做好,而应该努力建立起师长和朋友的新型关系,主动关心,耐心倾听学困生心灵的呼唤,做好他们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他们不会折服于粗预,即使干预者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成。他们折服于成人杰出的才华、人格力量、善解人意的内心,与他们机智而平等的相处能力及长者的成熟魅力。让学困生在较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提高,减少对他们的批评、指责,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改掉自己学习、行为等各方面的坏习惯。

(三)为学困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班杜拉(1981)曾指出:“成败经验是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最具体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它的确立方式显示了个体驾驭或把握环境事件的能力。”过去某段时间的学习经验成功和否直接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每个人都有成功欲望,对学生而言,尤其对学困生而言,当其在学习或表现上取得成绩、得到老师表扬时,他们信心陡增、心花怒放,反之,他们兴致索然。成功像一支兴奋剂,能激励学困生积极进取。我在平时教学教育工作中不会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而是尽力为学困生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困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以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我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会设计一些相对难度较低的问题,如简单的默写及小组活动,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进来,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取得进步时,我会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体会成功的感觉。这样,学困生会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更体会到学习乐趣。班杜拉曾经说过:“一次小小的成功,假如能让个体相信自己具备成功需要的条件,往往能使他们超越现在的行为表现成绩,取得更高的成就,甚至会在新活动中或新条件下取得成功。”(Bandura,1978b;Bandura et al.,1980;Williamsetal.,1989)”

(四)为学困生设置合理恰当的目标和任务

学习目标和任务制定得是否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如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假如不能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目标,信心就会受到影响,感觉自己虽然付出了努力,却没有能获得成功,自我效能感就会因此大大降低。因此,教师为学困生制定学习目标和任务时,应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学困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总之,制定目标和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保证学困生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至少部分实现目标和任务,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力量,进而让他们相信“我可以”、“我能”。这样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取得好的成绩,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困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关爱和智慧,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持之以恒地、积极主动地培养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插上自信的翅膀。“为有春风巧着力,朽木也能绿成荫”,相信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陈俊山.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和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摘要:(50).

篇3

1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情况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科专业,实施的教学计划是《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试行),并于2000年、2003年两次修订。2005年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师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在原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2教学计划改革应反映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1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时,中学的生物学教师十分紧缺,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学教师。在此形势下,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师。

与此培养目标相对应,所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着眼点,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实践构成。各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教师的角色,2000年对该教学计划进行了首次修订,把学科课程中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删除,而增加与中学生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2003年又再次修订,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师已日趋饱和,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这次修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课程结构上新开设了选修课。

2.2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在确定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考虑培养的学生既要充实中学生物教师,又能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高效生态农业和蓄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把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具备在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农、林、牧、渔、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为目标。

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专科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的特点是:每类课程都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17.04%;专业课程的门数增多,范围更广;实验学时增多;开设与生产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仅加强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3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重要关系

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根本原则,就生物科学专业而言,修订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重要关系。

3.1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同时生物学的发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应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如何选择课程体现这一要求,是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解决的。

3.2体现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重要目标,因而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师范性,除开设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学校管理学等。师范教育课程306学时,占总学时的10.97%。

3.3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学从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对理论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学风的生动课堂。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420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学时的35.35%,专业实习4周,教育实习6周,毕业论文6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周。

3.4体现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21世纪,知识老化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他今后几十年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的知识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成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不仅是职前学习所必须的,更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是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得出的科学学习方法,也是初中学生应当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初中数学知识的前后关联密切,课前预习能够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关联度和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从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并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改善学生课前预习的形式和内容,以有效的课前预习来增强教学效果,形成高效生成性课堂.本文将就明确预习目标、加强预习指导、及时预习评价以及巩固预习成果等四方面,深入探究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应用策略.

一、师生共制计划,明确预习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首先要明确预习目标.预习目标是预习的大体方向和主要内容,是保证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只是教师单一方面为学生制定预习目标,且目标内容较为笼统.而要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则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师生共同制定预习目标计划.师生共制计划,既可以保证教师掌控教学整体节奏,又能够切实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七年级(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考虑到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提前与学生商议如何制定预习计划.教师认为学习该部分知识应当首先深入剖析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应用.而学生则认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应当大量练习习题,在题目中找寻解题灵感.教师综合掌握学生的想法后,为学生编制学案计划如下:“1.多种方法解方程4x-23=2;2.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3.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并尝试阐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该预习目标中既有概念理解,又包含习题精练,双重结合明确预习目标,为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多维度巧结合,加强预习指导

教师做好对学生预习的指导是确保课前预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只布置预习任务而不指导,学生很容易陷入盲目预习的误区.教师要有策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利用多方位、多维度、多方法展开预习指导工作.教师加强预习指导,能够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寻路”学习,极大增强学习自主性.在实际预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难以把握,预习也无从下手,教师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极大提高预习效果.

三、增强针对关注,及时预习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和结果,要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并且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习惯的不同,预习成果往往有较大差异,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保证及时反馈来促进学生进步.教师通过学生预习情况的摸底检查,可以了解学生预习的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深入衔接课堂,巩固预习成果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前获得对新知识的感悟,从而与课堂知识进行深入衔接.因此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有赖于与课堂知识的衔接程度.教师如果不能将学生的预习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那么学生的预习必将是流于形式的.教师在设置预习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设置的目的,不要过于盲目,没有任何的方向性,否则预习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明确预习目标、加强预习指导、及时预习评价以及巩固预习成果.教师注重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能够最大程度促进课堂学习的深入开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全体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建阳中学真诚的祝贺我们建阳中学的385名新同学光荣地成为建阳中学的学生!

我们建阳中学是有着50多年校史的农村完中,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将军,博士,企业家。今年,我校高考中考又喜获双丰收,高考41 人达本科录取分数线,中考54人达县中录取分数线。

各位同学,今天你们又迈出自己迅速成长的一步,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继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稳摔倒,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的话就会出现不适应。 为了让同学们迈好初中第一步,为此今天我给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和建议。

一、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在初中这个新起点上,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调整好心态。也许你是踌躇满志的来到我们学校,希望能展现自我的风采,但中学招生范围扩大,新集体里人才济济,以前出色的你不再拔尖,还可能评不上班干部,成绩不尽如人意,名

次下滑……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些挫折,但你千万要记住:不能就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们要用不懈的努力一点点证明自己。也许你在小学时表现一般,入学成绩比别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断定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因为入学或摸底成绩只是代表过去,证明不了现在和将来,新的竞争刚刚开始,孰胜孰负还看今朝。

我们一起迈入初中大门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管小学是否优秀那都已成为过去,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会困住前行的脚步,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二、课程增加改变学法

小学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而中学,建阳中学就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初二将增加物理,初三还将增加化学,而且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进度加快,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我们应接不暇,颇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之感。初中的学习状况改变了,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同学们,这就是学习的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差异.到了中学要注意哪些学习方法呢?

第一要主动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中学改变了小学那种事无巨细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我们要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想做到这一

点有两个诀窍:一是预习,拿着书本随便翻看不是预习,预习是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做为重点听,这可以提高我们的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多请教,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介绍,有问题就大胆问,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把听不懂的知识留到明天,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否则学习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到了高年级就难以弥补了。

第二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要解决科目多学习量大的问题,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新学期我的目标是什么,到期中期末我要达到什么水平,还可以找个竞争对手来激励自己;此外还有短期计划,也就是周计划、天计划,比如:我怎样安排这一天的学习和玩耍时间,利用什么时间做哪门作业,何时预习,何时做系统复习等等。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三、要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法。

在初中阶段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现的尤为突出,因为学习的难度加深、灵活性加大,不能单凭死记、死学,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注意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法也有区别,我们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反思和调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点建议: 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实际上是学校环境适应障碍。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建阳中学新同学不要象陈佳,要学会适应学会交往 . 适应学校环境的变化。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彼此陌生,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想念过去的同学,这都是正常的心态。要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就要积极主动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初来乍到,也许一个熟人也没有,你会感到孤立无援,但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样吗,都没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我们可以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做事,比如问问同学叫什么,然后把你介绍给他;同学缺少什么,可以借给他;老师要发新书了,积极去帮忙;值日表还没有排好,主动去清扫卫生……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 “混”熟了,越来越融入这个新集体,朋友多了起来,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四、以新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到了中学阶段,许多行为规范发生了变化。一进入中学校门,你就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努力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下面我用歌谣的形式简单讲一讲有哪些基本的规范要牢记: 第一句:衣服整洁讲仪表,校徽胸前佩戴好。(衣着打扮要符合中学生,每天班主任要例行检查,每周学校要进行大检查,不符合规范的同学我们要在学校门口的宣传栏张榜批评,并要扣班级的文明纪律分 ;胸卡每天进校要佩戴好,每天校门口的门卫将对每一位学生例行检查,未佩戴的或者

不规范的同学也将 在宣传栏张榜批评,并扣班级文明分1人次0.1分。 )

第二句:学习用品全带齐,按时到校不迟到。(早上:7:45 中午:1:50)

第三句:进门下车讲礼貌,看见师生问声好。

接下来:因病因事不到校,坚持请假要做到。

下课先让老师行,有始有终堂堂好。

出操整队上操场,队列作到快静齐。

课间休息出教室,远望蓝天或绿色。

有益活动利身心,说笑玩耍讲文明。

黑板墙壁不乱涂,爱护公物和花草。

果壳纸屑不乱抛,校园整洁环境好。

篇6

/

关键词 概念衔接 重要概念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物学概念是建立在生物学事实基础上,概括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本质特征的科学表述。它抽象生物学原理,将学习过程中对生命科学的认知通过分析、归纳与综合等复杂的思维加工,与原有的认知产生联系,建构起更完整更全面的新知识。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首要的知识具体目标要求就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则将“重要概念”做为课程标准非常重要的内容,列出每一个主题的重要概念。在中学阶段,对概念的学习是生物教学中最重心的内容之一。

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入。

1 当前生物概念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中学生物教学中,由于高初中学校的彼此独立,且由于九年级缺失生物学习,导致初、高中阶段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系,学生的学习因为人为的隔裂,而具有普遍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学阶段生物概念的学习缺乏全局性

初高中阶段的学习缺乏全局与发展的规划,缺乏统一性。初中教师对高中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一无所知,在教学中,忽略了部分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导致学生基础薄弱,进入高中后,无法立即适应高中学习。而事实上,高中所有的学习是建立于初中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无论是从能力提升还是知识建构方面,都与初中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

1.2 重复的概念学习增加了学生负担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识纳入补充原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建立新定义与原有定义之间关联,从而完善与发展原有概念。教师研究初、高中概念学习之间的联系,了解初中课程标准与教材结构框架,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找到并激活知识体系中与新定义学习相联系的原有定义,融合新知识与旧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如果初中教学不能关注到学习的延续性,而高中的教学不能较好的衔接初中学习,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负担加重。

2 初高中重要概念的知识联系

笔者在研究初、高中阶段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础上,对初、高中一些重要的概念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期待能因此增进初、高中教学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深化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初、高中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研究,整理出关联性极强的部分概念,这些概念均是生物学学习中重要的主干知识,在初中学习中有所涉及,在高中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具体概念衔接点如下。

2.1 必修1初高中重要概念联系(表1)

2.2 必修2初高中重要概念联系(表2)

2.3 必修3初高中重要概念联系(表3)

3 初高中概念学习中能力的衔接

在对概念的学习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都至关重要。笔者将中学阶段生物学科的重要概念对能力的要求进行整理与归纳,试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内涵有更明确的认识。

3.1 实验探究能力的衔接

初中的实验侧重于基本操作的学习,而高中很多实验的原理或者结论得出都建立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设计思路与初中检测淀粉的原理类似;有些实验则是初中学习的延续与深入,如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而有些实验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各有侧重,如对光合作用的学习。而有些实验则由初中的演示实验发展为高中的学生实验,体现出高中阶段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初中阶段对学生实验步骤往往有较详细的指导,而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要求更高。

3.2 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的衔接

初中教材中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观察、调查与收集资料,都在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高中教材中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更为深入,例如教材中对变量控制,对模型建构等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不仅是对初中学习的总结与复习,事实上也是初中学习的提升。

初中阶段在科学研究方法上,通过“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探究霉菌生活的条件“等学生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科学探究方法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高中阶段,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等学生探究活动深化了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概念,对实验材料选取、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等方面的学习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还学习“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尝试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及发挥智力与思维息息相关,采取有效科学的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逐渐提高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又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可以合作、探究并自主地开展学习。

一、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结构内容差异较大,可谓其升级版,需要学生不断综合地运用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理解掌握课本知识。传统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令学生考出更好的成绩,导致语文变成极其普通的学科,难以使其人文学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无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更新教学理念及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而在语文教学中时常用到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可以说这些就是语文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例如学习语文古诗,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有怀古、思乡、送别等。初中语文送别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首,即王维的《渭城曲》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诗虽都为送别,但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情景。《渭城曲》体现出诗人王维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表现出诗人王勃豁达送友的情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做到先分类后比较,让学生切身体会寻找二者异同的过程,学会如何区别观察事物之间具备的特点。

二、培养思维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重视度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往往易在教学活动中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潜意识里将语文视作文字性学科,认为学生只需学习字词文章等知识,能够考出好成绩即可。然而,语文极优雅,它是借助语词,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谱写出来的优美文章诗词,但要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点,编织出完整美好的文章,语文思维能力必须发挥作用。

(二)培养方法缺乏合理性。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惯用一言堂,整节课的讲解,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时间,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只会机械学习,等待教师讲解,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理解和记忆知识,几乎不存在个人意见与想法。另外,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不关注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无法将更良好的实践学习机会提供给学生等,这些都将造成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受到影响。

三、初中生思维能力有效培养策略

(一)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详细制订培养计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属于目的性、计划性教学活动,语文教学又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重要目标,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订完善的思维能力培养计划。

首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明确初中阶段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如学生改写、缩写等思维能力的系统培养;学生如何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如何科学联想或想象,转换表达方式等能力的培养。其次,基于教学内容与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和学情,详细制订课堂教学目标计划,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再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迁移能力的训练,即在不同情境下训练思维能力。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要求学生想象小草是如何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再让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钻”和“偷偷地”这些词汇,利用这些词汇造句,使学生及时进行语言实践运用,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能得到培养训练;又如教学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课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场景,并尝试将想象到的景象描绘出来;再如教学近代诗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想象:如果我们仰望盛夏夜晚的晴朗天空,眼前将出现何种景象?又能想到什么呢?再要求学生针对“夜空”这个主题,发挥想象开展写作训练等。诸如此类训练都是对学生迁移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适时监控学生的整体学情,进行积极的反思,灵活协调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案及目标。

(二)创造良好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基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而创造良好思维环境则是积极思维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必须采取创设情境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要激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就必须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重点及目标,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两难情境创设,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的教学情境多样化,如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层次分明的问题情境等,当然还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提问,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质疑知识,提出问题,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中学生的思维亮点。以问题情境为例,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风筝为写实文,描述了两兄弟间的矛盾。那么,他们是如何产生矛盾的?文章中的嫌恶作何解释?可否以讨厌代替呢?这几个问题,前一个属于基础,后一个则是在比较两个词汇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我”极度厌恶风筝的一种态度。

综上所述,学生最关键的思维能力形成时期即初中阶段,该阶段语文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利于其完善掌握深刻理解知识,更有利于其逻辑思维的形成,进而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进步,实现不断完善,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玮玮,李继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篇8

张福利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为主线,全面贯彻落

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使本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迅速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为使全班同学都能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

全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有27人为住校生(男12人,女15

人),中考平均分为613,正取生31人。全班学生来自市内各初中学校,其中18人来自本校初中部,望牛墩中学6人。

三.工作内容

1.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采用学生自荐,班级民主评议,组建班干队伍,在老师指导下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班

级各项重要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为了使更多的同学都能得到锻炼,拟在本班实施值周班长制,落实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并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同学之间及时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根据本届高一的生源特点,大多数来自市内各初中学校的优秀生,很多学生可能

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发现成绩和在原学校的地位下降,甚至下降很多,因此,在鼓励学生竖立坚强的自信心的同时,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准自己的目标,加强挫折教育,提高抗挫能力,培养永不屈服,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3)教育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标,讲方法,不断地完善自我,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抓住每一个学习环节,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力争在高一的一年里给家长、老师、自己、学校、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健全的人格(4)加强优秀生的培养,鼓励总分拨尖,单科拨尖,力争在年级多出几个状元。

3. 加强纪律教育

认识严格的纪律才是我们胜利的保证。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利用班委会的纪检职能,加强监督,及时表扬先进,惩罚落后,在班级内力争形成人人争做纪律标兵的良好风尚。

4.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创优意识

篇9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差距,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针对所出现的问所要采取的措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开展课堂活动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交际化和了解课堂信息反馈的有效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七年级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八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又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补遗,帮助学生过关。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一定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把英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在既紧张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1、培养语感,提高语感心理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语感的强弱。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比如,看到句子“We saw a bear dancing on the stage”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趣的图画,一只熊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地跳舞,从而通过图画铭记这个句子,而有的学生则要老师讲解一番“seedoing sth”的语法分析才能明白,并且记忆也不深刻,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程度差异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这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2、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兴趣 。

在活动内容上,注意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结合。有些活动不必局限于新授内容,而应注意新旧结合,这样有利于新语言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对已学知识、技能的巩固、提高;在活动要求上,注意主体和客体的结合。在活动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又要考虑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条件等因素,要使活动的实施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还要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活动形式上,注意继承和创新的结合。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研究的深入,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形式,但根本的是要结合当地农村初中生的特点、学校条件等,依靠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加以调整、改进、创新,使形式真正为内容服务。

3、帮助制定目标,“笨鸟先飞”。

篇10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现状 存在问题

1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初中政治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计划,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新课改对初中政治基础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过去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为全面实施初中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培养初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在新课程条件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从新课改以来,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现阶段我国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教学目标全面多元。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上,而且兼顾到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其次,教学目标具体靠实。制定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目标时,不再是贪大求多,而是抓细靠实。最后,教学目标分层要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特别是在初中学校、一些班级这种差异还比较明显,教学的目标的要求不可能在同一个水准上,有的目标只能是基础好的同学能够达到,有的目标个别同学还要采取另外的措施,再作一些努力,才能够达到。

1.2 课堂教学结构新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几十年教学一贯制的“满堂灌”教学法的模式被打破,政治课堂教学的结构更灵活、更富有创新精神、更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首先,自主、探究、合作成为政治课堂学习的主流。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改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霸主,学生不再是分装知识的容器。其次,师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出现在我们初中的政治课堂,使初中的政治课堂显得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和魅力。

1.3 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现代的政治课堂教学手段却有了很大的突破。首先,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这几年,初中学校注重了课堂教学硬件投入,教学设备设施大有改观。一批年轻的老师,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课件的制作已基本接近专业水准。其次,设置情境增强情趣。情境教学法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创造出来的,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巧妙地设置情境,往往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4 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现在的初中政治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学科的知识在融合、交叉和渗透。在政治学习中,有数理化,有历地生,有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使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了。

2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改革中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思想,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新的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自己教得快乐、生动,让学生学得愉快、轻松,让课堂更加高效。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较之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1 政治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经过培训,初中政治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真正落实到位比较困难。所以部分初中政治老师说到做不到,想到做不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成了两张皮。

2.2 “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的初中政治老师上课仍然是老观点、老方法、老套路,不愿意也舍不得放弃过去的东西,怀旧思想比较浓厚。因此,在一些初中的政治课堂上,老师传授知识的比重偏大,讲风过胜,学生学到的知识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