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服装专业 课程体系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9-01

目前,我国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中国经济领先世界所需的人才则主要是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其中相当部分主要由中、高等职业教育来完成的。因此,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好找,技工难求的局面。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但从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看不容乐观,一是学校教的学生不爱学,二是学生学的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的现象,这些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年来,我校与各地中职学校一样,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来说,课程改革深度不够、成效不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块式课程尚未形成。表现在:

1.学科教学体系还存在普教的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一些学校还在沿用普教模式的学科体系课程,学科体系主要是以知识储备的为主,内容标准多为陈述性、概念性知识,大多运用逻辑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并行的关系。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过程性、经验性等,大多运用形象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以工作流程为线索相互串联的关系,因此说,把普教模式学科体系应用在职业教育上,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

2.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不多。中职学校最大的制约点是师资的问题,由于教师人事制度的因素,专业教师中很少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很多专业教师是从文化课老师中改行的,或者是从学校毕业又到职业学校教书的,没有行业从业经验,如教服装设计的老师从没有去过服装企业的设计部门,也不了解市场的行情,更不了解企业的运作。如教服装制板课的教师没有做过工业样板,让这样的专业教师去教学生,学生走向社会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3.职业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略。一些学校的课程改革容易走极端。一是采取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和课时的方法,二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开齐德育课,德育选修课更是不被重视。同时,一部分学校也没有把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

此外,还存在学生质量评价及监测还相对单一的现象。

二、服装设计与工艺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的设想

1.依据准则。职业教育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教、学、做”三者合一,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因此,课程设置应该以项目课程、任务课程等工学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为主体,课程内容要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根据服装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据就业市场对技能型岗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整合专业课程资源,要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二是学校自行解决。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基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结合”即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的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合格标准为目标,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按照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方法,整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构建、不断实施和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

2.目标和内容。一是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二是建立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三是制订专业能力测试标准。四是开发专业能力测试题库。依据专业技能模块化考核标准,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测试项目,按照项目任务要求编制专业能力测试试题,形成试题库

3.实地调研。近年来,笔者通过到上海、广州、大连等服装产业基地调研服装人才需求情况,初步确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设三个方向:一是服装设计助理方向;二是服装生产技术方向;三是服装导购陈列方向。

4.工学结合。多年前国家就提出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口号,很多学校也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但是真正合作的也不多。如果我们的服装专业的学生能真正到服装企业实习,学生就能学好技能,就会安心且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就不会改行去了其他行业了。否则,就是对职业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5. 考核评价标准。教育部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技能大赛”的口号。近几年,股价也每年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各级技能竞赛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能反映全体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应该出台由职教主管部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制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淘汰现有的以知识体系的专业教材。

如果我们专业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去做,我想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健美操 模块化

一、前言

模块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西方心理学界认为它是人类对心理的本质,特别是对“认知加工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认识的一场革命,被发展成为与“模拟论”“理论论”并列的“模块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理论之一[1]。模块理论认为,如果一个问题由多个问题组合而成,那么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将大于分别考虑每个问题的复杂程度之和。依据模块理论,笔者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将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划分为专项基础内容和专项能力拓展能容两个模块,专业能力拓展模块又按其功能划分成学校教学与训练、社会健身指导、体育表演设计编排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教学与课程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论著,查阅近10年来我国有关模块教学、健美操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

(二)问卷调查法:对从事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的相关专家对健美操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相关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5份,有效回收问卷14份,有效回收率93.3%。

(三)数理统计法:通过EXCEL200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统计。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健美操专项课程模块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明确模块化学习的目标,督促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转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是模块化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模块之间不同的授课顺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模块的教学顺序。根据问卷调查,100%的专家认为专项基础模块应在课程的最开始完成,78.6%的专家认为完成专项基础模块之后,专项能力拓展模块应按照社会健身指导模块、学校教学与训练模块、体育表演、编排与指导模块的顺序进行。首先完成社会健身指导模块的学习,能让学生尽早参与到健身指导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学校的教学实践是必修内容,把学校教学与训练模块安排在教学实践前最为合适;体育表演、编排与指导模块的学习对学生专项技术、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排在最后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模块式教学每个模块的教学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能力训练都得到了相应整合,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也能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目的与意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根据每个模块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是实现模块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健美操专项课程模块学习的评价方法

1.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是评价课程效果的具体手段和方式,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是健美操专项课程评价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多维度、全面的评价方式,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2.评价指标及标准的设计

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对各专业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学习与评价一一对应,才能使评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这里统称为专项知识指标;再者,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即学习的过程也应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情感,即情感态度指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专项知识的各项指标评价的标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专项知识指标评价标准

五、结论

(一)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专项基础模块应在课程的最开始完成,专项能力拓展模块应按照社会健身指导模块、学校教学与训练模块、体育表演、编排与指导模块的教学顺序进行;

(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模块化教学可选择专项知识指标和情感指标对进行评价。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模块化课程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88-02

模块化教学法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作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体现了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优势,在中国中职教育广泛开展。本人在工作中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对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计算机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于教学管理当中,深受学生的重视和喜爱,现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模块化课程体系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调研该职业岗位需要的共同知识与技能,按工种或专业技能设置相应的职业定向模块,并根据技术要求和市场变化对各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课程体系结构,确定相应的专业主干课程;根据模块要求实现与相关职业能力衔接,确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实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本人通过对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将课程进行整合,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强调素质、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确定职业定向模块类型、目标、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及所开专业主干课程,进一步确定课程的开出顺序和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模块细分、项目实战、阶段考核、达标设计,使主干课程目标明确,教师责任明确,学生任务明确,达到使学生快速胜任就业岗位的要求。

二 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就是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以实用能力、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采用模块教材形式,改进原有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综合原有相关学科内容,从而形成各个全模块课程集合。模块课程体系的框架构成应当按照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类型,划分为三类模块:基本素质模块、行业基础模块和职业定向模块。下面主要就职业定向模块与大家探讨。

1.职业定向模块划分

本人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分成以下模块,分别为:办公文秘模块、广告设计模块、计算机调试模块。一个大模块可看成一个工种,配合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踏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证明。每个大模块由若干个主干课程组成,而每个主干课程又由若干个阶段性小模块,从而使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例如:办公文秘模块又可分为“应用文设计”“Word”“Excel”等主干课程,而“Word”主干课程又分“基础模块”“模拟排版”“创意排版”三个阶段性小模块。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定向模块划分见表1。

学期

2.各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实施

前面讲了每个主干课程又由若干个阶段性小模块组成,每个小模块的教学实施应依据“确定目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综合训练产学结合总结”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一般每一个大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该模块的背景知识,如广告设计模块,首先介绍广告设计基础,即广告行业概况、广告的创意、色彩、构图等,再讲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其重点已不再是以往的讲某个工具怎么用,而是怎样用这些软件实现自己的创意,做出需要的作品,这是与以往专业课堂教学明显不同所在。其教学实施过程具体见表2。

在考核方法上,应淡化理论考试为主的模式,抛弃以书面作业和试卷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方法,主要以实际操作成绩为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建议根据该课程的阶段性模块学习目标在每阶段模块结束后安排模块达标测试,从而确定学生的期末成绩。

三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模块化教学,大家在应用时要认真分析、因材施教,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弄巧成拙,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有些问题还值得我们思考。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模块化课程设计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前提,其必须紧密联系市场需求。而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较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导致每年市场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深入公司和企业调研分析,适时改进模块化课程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保证教与学与时俱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2.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是模块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还尚无一套完整规范的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的系列教材,而要编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教材,又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在教材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一是要大胆革新,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对教材进行处理,对知识点分类统筹,合理安排,根据模块化教学要求编制出科学的教案;二是要集中力量逐步编写模块化系列教材。

3.教师和学生素质

模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熟悉职业岗位需求,能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职业定向模块所有的主干课程,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改革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也就是说,主干课程教师既是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同时又兼有企业技术骨干的素质。模块化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由原来被动的“听”“看”为主变为以主动“想”“做”为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协同学习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培养;课程体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34-02

中职、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教育层次,实现全面衔接和贯通培养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一线的操作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职业成长规律的角度,技术技能型人才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操作技能型人才。在一定工作经验基础上,方能应用系统专业理论,去解决复杂和综合性工作任务的现场问题。可见,无论是中职或高职的三年教育,是很难实现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中高职教育作为系统的培养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好的教育方式。

日前,中高职教育之间仍存在相互壁垒,体系不建全等不良现状。突出反映在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标准缺乏对接和连贯。断层和重复的教育,造成了相当大的教育浪费,影响了教育的质量。中高职教育建立衔接培养通道,成为职业教育必须加速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职业教育过程需要体现由浅如入深的多层教育,包括职业入门教育、职业关联性教育和职业系统性教育,各层次教育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如图1所示。把职业教育的分层教育理论与中职和高职教育相对应,中职教育应完成职业入门教育和初级职业关联性教育;高职教育应完成高级职业关联性教育和职业系统性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的权威者――劳耐尔(F.Rauner)发现并确认了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应的知识形态,为我们打通教育壁垒,提供了理论支持。

职业入门教育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学习,课程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学生掌握日常或周期性的工作单一岗位操作技能。职业关联性教育需在职业情境中,利用专业规律系统化地解决问题,课程设计可选择难度有别的典型工作或工作系统化任务,在此过程中,体验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发展相应的合作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职业系统性教育是培养学生完成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形成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课程设计可选择综合性、复杂工作系统任务,要求学生设计工作方法、对工作任务全面负责,并进行质量控制。

二、模块化+项目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模式

中高职衔接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课程内容选取,应遵循职业分层教育各阶段性的知识形态。课程体系结构可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结合的模式。

1.模块化结构。模块化是指课程体系的结构形式。中职课程体系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前实习四个大模块。高职课程体系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岗前实习四个大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放在了中职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岗位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专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拓宽就业领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用人需求的教育。

2.项目化的结构。两层模块化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是中高职教育有关联,须衔接的重点模块。一般有三类:一类只在中职阶段开设,如职业入门教育中培养典型工作任务的操作技能的课程;二类只在高职阶段开设,如职业系统性教育中培养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课程;第三类是中高职需延续开设,内容要有拓展和深化的课程,如职业关联性教育中培养对系统性工作任务的工作经验和学习反思能力的课程。由于职业能力需要在工作情境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做中学”实现的,因此,此类课程应尽量采用项目化课程。项目的类型及内容充分考虑各自层次的培养目标,同时兼顾两者之间的关联递进、交叉融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不同侧重点的培养效果。

三、模块化+项目化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的应用

以机构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中高职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围绕各自的专业核心能力,构建模块化+项目化的职衔接课程体系,如图2,加粗线框中的课程为项目化课程。纵向箭头连接的两门课程是中职和高职有延续和递进关系的课程。部分中职专业基础理论课,在高职课程的延续,设计为项目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表现为知识应用的衔接。如《机械基础》课程,中职以掌握常见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常用标准件的类型及选择为学习目标。与之衔接的高职课程是《减速器的设计》项目化课程。通过具体的设计任务,掌握中职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又如中职的《基础件普通车削加工》和《基础件普通铣削加工》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与之衔接的高职课程为《组合件工艺设计、实施与加工实现》项目化课程。由学生自行设计组合件的工艺,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完成产品加工,并保证质量。工作任务的开放性和系统性,突出了工作红验的积累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表现为职业技能的衔接。

以“模块化+项目化”结构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通过模块与模块的对接、项目与项目的对接,保证了知识的关联性,确保了能力培养的递进性,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设计思路出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培养。

当然,要实现中高职的衔接,还需要国家层面上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指导委员会,建立科学、可靠的保障机制。加快制定规范性、可操作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利于对口衔接的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编写中高职衔接培养大纲指导下的通用教材等。中高职学校组建联合体,发挥自身优势,共同研究、解决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

[2]邓亚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姜大源.当代德因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6.

[4]李全文.高职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11,(6).

[5]张健.对中高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

[6]徐德香,陈丽能.基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

A Curriculum System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rrelative Education

SUN Ying,GUO Xu-feng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Sichuan,Chengdu 611130,China)

篇5

关键词:项目化;模块化;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选择适应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职业能力及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知识点,完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与实验模式,改革加强考试方式当中的实践环节,提高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当前急需并深入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1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分析

实验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断下降,但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能力、态度却没有得到及时的适应。通过对我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学生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以下特点:

(1)专业背景和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初始学习相关课程时,学生虽然带着兴趣去接触相应的知识,但毕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又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在缺乏督促和监理的情况下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2)在学生中,虽然很有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韧性,实验环节效果不理想,遇到具体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能解决和实现。

(2)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对课程进行操作实验并且干与课程无关的事。

2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不断深入。

项目化实验研究的含义是:一是以项目为载体,二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最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完成阶段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至于完成最终任务。也就是说课程项目化实验认为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任务式的,项目是工作实践当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其作用在于让学生运用需要掌握的知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课程项目化实验的核心任务是要在知识与任务间建立有机联系,以职业岗位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将知识与对应的职业岗位活动有机结合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掌握的。

模块化实验研究的含义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将模块组合的整体性、灵活性运用于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课程模块化实验认为课程是由许多独立的课程子系统(即实验内容)构成的一个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若干课程子系统;而各课程子系统又彼此构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单个的课程子系统并不能自成体系,只有通过与子系统结合起来,才可以构成课程体系。每一个课程子系统有对应的教学子目标、评价要求,有独立的考核要求与评价标准。每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通过对课程子系统的学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每个课程子系统以技能或能力训练为中心,有效组织课程结构内容,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并且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每个课程子系统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综合实践性,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是目前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师资环节、实验资源环节诸多方面考虑,认真把握研究方向并在实践中检验。

3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现状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在中国期刊数据库和期刊网上检索,成果还非常有限。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3.1 教学研究不断深入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研究内容如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研究。其中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研究主要改善和重新构建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考核与评价,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理论考试机制的完善。

3.2 根据课程内容构建模块

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改革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满足高职学生易于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为目的,分析模块化组织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解决方法及“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设计与实施,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3.3 模块与课程教学实践相融合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方面都有所涉及。对专业、相关课程都进行了项目化、模块化构建的有益摸索。比如以基础教育专业就业岗位为基础摸索构建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画制作专业等就业岗位为基础摸索构建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类主干课程体系。进行“职业导向”方面的课程教学研究。

4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的具体实施

我们选择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实验课程。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它们是高职院校各类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课程,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参与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教学的班级,相关课程的教学都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进行。授课教师主动指导使得“教、学、做”完全融合同时给出评价,评价结果要对学生有积极促进作用。课程内容分成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个子系统又自成体系,能独立完成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针对性;每个子系统间的知识成逐步渐进关系,同时相互关联。这样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实质。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的实践教学研究中,对现有实验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过程中再现知识的逻辑体系。使我院学生学会“学习”,明显提高了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官能动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逐渐独立面对并解决各种问题。目前,我院已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并投入使用,此外,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材也正在编写中。

5 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本文将项目化、模块化实验方法灵活应用到整个实践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相对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反映比较好。此方法还可推广到其他课程的实践实验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实践实验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伟,周鸣争.程序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胡洋,苏琳.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篇6

[关键词]模块化 课程体系 岗位能力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37-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推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升级,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后市场时代,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另外,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配置越来越先进,加上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有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课程模式陈旧,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

㈡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

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但是对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职教育特性认知不足。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已经对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知识技能的“迁移性”困难,难以将“课堂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和在岗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以缩小教育、培训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问的差距。

㈢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

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和集中的总教学目标。传统的教材也决定了教师教授内容和讲授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专业课教学与实习课教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的局面,不能合理地调配使用教师,更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㈣教材建设滞后。

传统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反映当今专业主流技术和科技最新成果,教材编写仍旧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形式单一,可读性、可自学性较差。模块化教材少,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好,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学生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㈤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年、学期等为基本的学习时间单位,虽便于课程的编制及组织教学,但所有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一致,进度一致,忽略了不同背景入校学生的个人潜能的差异、个性化发展需求,偏离了职业教育要追求的个性化发展的人才观。

二、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㈠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模块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㈡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针对汽车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通过岗位需求论证、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研究、确定所需课程、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六个环节,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四大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成功。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结合“做、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宽口径,模块化”课程体系,彻底改造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对分割的课程思维,改变学、用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充分利用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由于“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源于企业,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将学习专业技术能力、养成职业操作规范、体验工作快乐、享受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固化到教学中,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达到了“上岗既顶岗、顶岗既顶用、顶用也好用的”目标,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业内行程良好口碑。我们先后与8家4S店签约选派毕业生,与天津一汽华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其选派毕业生,今年落户天津的唯一一家宝马5S店又从我校招聘7名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了85%以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先行我们制订了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制制度,开展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中青年教师企业拜师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常态化,专业岗位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013年天津市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汽修专业学生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13年在全国汽车行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4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1名教师成为赛项评委,学校同时获得团体优胜奖。成绩是显著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在视察天津海河职教园时对学生讲: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我们将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的目标,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本文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块化课程的优势特征,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树立的课程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构建思路;模块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04—03

收稿日期:2014—04—18

作者简介:王丽霞(1979— ),女,河南辉县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构建的现状分析

(一)普遍采用学科课程,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能在一线的生产、管理岗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因此,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以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而更多的是要强调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和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仍是过于强调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专业设置及其课程体系很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新的人才职业素质要求,“学非所用”造成了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变化之间的突出矛盾,传统专业知识体系“塑造”的人才用不上,新兴就业职业领域所需的人才十分紧缺。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脱节,培养的毕业生无法适应职业岗位就业需求。大量的新兴产业,包括一些传统的职业行业缺乏相应的职业对口人才,还有大量的职业岗位找不到相应专业的毕业生。

(二)过分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充斥着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偏重理论教学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很多教师感到课时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所以,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往往被压缩或大打折扣。加上很多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并缺少实践教学的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过于强调学科体系完整,造成教学内容重复

学科是按照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划分的,不仅不同的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课程或领域之间也有着内在关联。一般来说,课程内容体系中各个知识点的编排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由于学科课程强调的是本学科知识或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教师在教授本门课程时面面俱到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它的课程内容往往会同时涉及几门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领域,非常容易造成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或重合,如果采用模块化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模块化课程的优势

(一)解决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智能一体、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实践、练习、研讨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1]此外,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将过去分散的、零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模块化课程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它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平台。通过此平台,师生可以共同探讨相关问题,扩充彼此的知识面,这为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

(三)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以知识单元为基础建设起来的,它把教学内容关系密切或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部分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模块,一个模块有一个突出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模块内容选择,为强化和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每个模块还可设计若干个子模块供学生选修。[2]

(四)教学安排更加灵活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在其组合过程中以及组合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再改造或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模块,且各个模块均可以被其他模块所替换。多种多样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非常灵活,只要模块间的学分相当(或差别不大),对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改造是很容易实现的,从而使得教学的安排更加灵活。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树立的课程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通过实施模块化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以及学科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来承载和展示教学内容。其课程设计思路一般是:经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形成能力培养目标,再将能力培养目标分解和转化为课程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组织、构建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方法,最后检测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应体现以下思想: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中心和权威,而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甚至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二是突出实践教学。要强调理论学习的目标在于应用,理论知识够用即可,理论知识不再是评判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要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参与实践,使他们通过实践学习达到发展能力和提升素质的目的。三是体系大教学观。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事,不能认为只有课堂教学才是教学,教学既有课堂内教学,也有课堂外教学;既有校内教学,也有校外教学;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践教学,所以,要树立大课程观,充分发挥不同课程类型的教育作用。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定要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密切的联系,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紧密结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借助模块化教学内容,建构起了各门学科之间知识相互交叉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进步。[3]借鉴德国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思路,结合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把课程体系设置为三大模块:宏观模块、中观模块和微观模块。每个微观模块都对应不同的能力要素,将这些若干个微观模块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成中观模块、宏观模块,最后形成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框架方案。

(一)宏观模块

宏观模块是专业模块的顶层设计,统领和指导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宏观模块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并围绕特定专业方向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综合来看,可建立三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个性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模块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模块的主体和基石。个性拓展模块是按照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设计了若干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选修模块,以拓展自身的特长。

(二)中观模块

中观模块在整个模块课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指导微观模块的构建,同时又是宏观模块建设的基本依据。中观模块是根据培养目标侧重点的不同对宏观模块课程的进一步细化。细化到某个专业,首先应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每一个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尝试从不同的专业方向建设比较独立的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在这一专业方向的实践应用技能,同时要依据特定专业方向的要求合理规划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统筹考虑某一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把宏观模块课程具体分解到该专业方向所包括的具体课程。[4]

(三)微观模块

微观模块是整个模块的基础,它划分的依据是专业所对应的能力要素,即一个能力要素对应一个微观模块,将这些不同的能力要素封装,就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模块。如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含设计理念和思维、设计表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能力、设计工程技术能力、产品工业设计能力、职业素质修养能力等六个基本能力,这六个基本能力可以分解出设计理念思维、设计表现基础等25个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分别对应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工业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等25个微观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微观模块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模块的大小,模块过小,则会使综合性、跨能力培养变得困难;模块过大,又会使原本通过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及个性化、多样化程度降低,还会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甚至使学生的学业时间加长。在德国,模块大小一般是2~4~6周学时或是3~6~12学分,且尽量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为使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有充分了解,为就业做好准备,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其定位相一致。第一,需要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如,在模块化课程体系里增设专业导论课程,每个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15~20学时的课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及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初步认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二,在实践教学课程里增加认知实习学期,在第二学期暑期增加8~12 周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岗位上亲身经历所学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具体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地选择课程模块,合理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发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教材。组织全校教师从核心课程入手有计划地进行编写,然后逐渐覆盖到其他课程;也可以尝试从专业课程模块开始,然后逐渐覆盖至其他课程模块,在编写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逐渐完善,最后建设相对比较完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5]

(三)合理制定模块化课程考核标准。每一个学习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培养学生一定能力的实体,一个模块结束后,要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譬如,可以采取“N+2”的过程考试,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涉及实践目标的模块还可以采取实验考核的办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6]

(四)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指教师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首先,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素质”目标迈进。其次,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再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参考文献]

[1]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2]蒋乃平.模块课程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3]法尔克·赫恩.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几个特点[A].浙江省教育厅.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篇8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1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是技术创新竞争的世纪,而创新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创新教育的问题。创新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和保证,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也是未来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和科研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数控设备出现在现代制造企业中,企业需要大量从事数控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符合数控技术应用领域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内容,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构建并实施了“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经多年的建设与实施,成效显著,特色凸显。

2“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2.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等。这些课程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很高,有的课程内容还存在较多的重复,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目标之间没有实际的承上启下关系,学生往往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并不知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什么用场,这种教学满足不了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设想。

2.2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①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②课程设置未充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不能与区域环境的具体需求密切结合;③课程设置相互独立,相关知识和技能没有有机地渗透融合;④存在课程设置前后脱节及学时安排不合理等情况;⑤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不能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选用;⑥课程实践环节的内容过少。针对这些问题,在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完成产品”为平台,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完成产品的工作过程”带动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企业产品”的过程中,获得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以职业人才培养标准评价产品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效果,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在产品实施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实现培养目标。

2.3“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走访、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研,了解数控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分析现代制造企业中典型的机电设备,按学习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过程,对课程进行序化,构建“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 1 所示。该课程体系分为职业素质、岗位基础能力、岗位专业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等四个学习领域。以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咸宁工业园为基础,选用鸭嘴榔头、激光标头的加工、一级减速器为教学载体,以三个层次、四个学习阶段,划分四个学习领域为支柱支撑,以产品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车削、铣削等岗位核心职业技能。

图1 “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3.1围绕核心技能设计学习领域,以产品为导向

因此在“产品”载体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方面有: ① 全面。该产品须涵盖数控技术专业岗位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素质,使学生在完成该产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② 实用。产品应使学生在探索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操作与思考,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同步提高。

为此,在种类繁多的机械加工产品中,选用鸭嘴榔头、激光标头的加工、一级减速器这些典型产品作为教学载体,在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围绕这些教学载体的相关内容来组织。将机械加工中的车、铣、刨、磨、钻进行大综合,把前面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和技能串联起来,通过整合形成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构建一体化教学环境,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

“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须有硬件的支持,因此,充分依托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分别对应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依托校外企业基地实施工学交替,帮助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核心课程。所有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造教学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3创设行动导向教学方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采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通过企业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细化、教学载体选取,通过研讨完成教学内容排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发《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教、学、做”三位一体,每个教学任务都贯穿了“任务的引入任务的分析工作方案( 计划) 制定任务的实施技术资料编写与评价”五个阶段。在每个任务中,由教师讲解每个任务的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按照自己的构思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或方案;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产品的加工,并进行汇报展示,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完成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递进模式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3.4数控技术“引产入教、任务驱动”课程实施特点

数控技术“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岗位基本能力与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其特点为: ① 针对生产实际中的机械产品设置课程,针对能力培养开展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在产品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③围绕职业人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围绕产品来带动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贴近生产一线;④“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数控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规格在逐步提高。高职教育作为数控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在充分调研、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数控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围绕数控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构建模块化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并加强课程设计的系统化、精细化、职业化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4-57.

[2]刘安华,刘守义,陈德清.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8):138-139.

[3]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篇9

摘要: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主体性等特点,是适合后勤士官任职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本文从课程的开发、模块的设置、课程的评价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模块化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勤士官;模块化;课程模式

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按大类专业设置通用模块和职业方向模块,并根据技术变化和部队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动态修改、增加或减少部分职业方向模块,调整选修相应模块的学生人数。这种课程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主体性等特点,是适合后勤士官任职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本文就试图探讨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构建这种模式。

一、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的开发

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应通过分析职业活动内容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模块需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点,由上而下地确定模块、子模块、学习单元,组织编写课程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后勤岗位需求调查

后勤士官任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以部队岗位需求为导向,适应部队后勤发展变化的需要,设立多元目标,将单一岗位需要的课程目标体系转变为能适应相关职业或岗位群、能满足广泛就业需要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二)职业分析与职业定位

课程体系应建立在职业分析与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科学分析职业的性质与需求,以职业的若干要素作为开发模块的导向。要按专业的职业属性进行专业研究、职业特征研究;围绕职业定位分析课程在技能、应用、实践等环节上的岗位能力与能力要素组成。

(三)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模块式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职业能力根据其不同特点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确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将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分解为若干专项职业能力。

(四)设计职业方向模块

确定每个职业方向模块所开课程;确定职业方向模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确定课程的开出顺序。

(五)确立课程体系

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专业课程组成,应按照职业岗位群与大类专业的对应关系逐层分解,逐步建立起职业课程体系。

(六)编制模块教学计划

模块式教学计划就是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体系,围绕各个目标确定各个模块各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时数、教学建议以及实施条件。

二、课程模块的设置

根据部队的需要和各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一般可建立五大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

(一)公共基础模块

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公共基础模块除为专业服务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为目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公共课模块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和重新求职创造条件。

(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某一类行业(职业群)的公共基础素质和能力,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为目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普适性。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大类中较通用的共同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除胜任主要岗位工作外还可以具有转换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的建设:一是对所有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分析,取消部分课程;二是对保留课程进行内容选择和压缩,只讲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其余的留给学生自学或参考;三是根据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自由地组合成各种课程群;四是强调理论的讲解要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最后落实到行业技能提高上来。

(三)专门化课程模块

专门化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某一项具体职业的岗位工作技能,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以培养学生的直接上岗能力为目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专门性。专门化课程模块根据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不同岗位的主要能力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模块。学生需要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能力,只需完成相对应的专门化模块的学习,接受实验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门化模块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四)综合实训模块

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训。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

(五)素质拓展模块

主要包括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计划。能力目标是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这些课程模块的优化组合,要做到相互衔接、分层递进、多向辐射、动态平衡。模块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横向组合。横向组合的模块课程设置要考虑到职业岗位的横向联系,侧重于提高学生进入部队岗位后的应变能力和提高学校对部队需求的主动适应。②纵向组合。纵向组合的模块课程设置考虑到职业岗位职责的纵向联系,侧重于提高学生在该行业内变换岗位的能力。③以部队要求提出的一个职业为主体组合。学校根据部队的要求,确定某一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块“菜单”。

三、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的评价

模块式课程体系的评价要实行差异性标准评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士官任职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甚至更为广泛的领域,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需要用人单位、教学管理部门、专家委员会、行业组织、学生等的共同参与。士官任职教育的课程评价包括课程设置的目标适应性、岗位针对性、逻辑顺序的科学性、内容的现代性及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是检验课程的有效性;用人单位的评价是检验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情况;社会评价是检验学生的社会适应度;行业评价是检验学生的职业适应度;同行专家评价是从教育、心理角度检验课程的科学性。

(二)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一方面,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的需求与要求调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另一方面,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的分析,课程评价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当学生评价达标时,可进入下一目标内容的学习;当学生评价不达标时,需要重新调整学生培养目标或重新修订未达标模块;教师也可根据多元评价的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灵活、适时的修正。

(三)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模块的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是否得到和谐发展并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文化基础知识是否达到中等教育应有的水平。部分学生是否具有取得高一级学历的基础。第二,专业模块的评价。学生能否达到某一职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否取得相应的基本的职业资格,部分学生能否达到较高标准的职业资格。以及毕业生按专业方向对口就业的比例。第三,多能模块的评价。学生通过选修多能模块的课程,是否增强了就业适应能力,能否开拓在专业岗位群内择岗的回旋余地及是否具有转岗能力,以及拥有获得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第四,综合评价。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五,最终评价。通过模块化动态课程模式的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同程度有多少。

四、模块化课程模式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开发足够多的课程模块

所谓课程模块“足够”,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课程模块涉及的广度。后勤士官任职院校开设的各种课程,都要进行模块化建设;其二是课程模块涉及的深度。相同课程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时数构建不同模块,以适应不同专业的需要。例如,几类相关专业均需开设的同一门课程,由于各专业的要求不同,所给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也必然不同,该课程要根据这样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模块。后勤士官任职院校只有建立了足够数量的课程模块,才能形成“课程超市”,才能充分体现模块化建设利于专业开发和专业改造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需要,以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职业学校还应致力于开发数量较多的选修课模块,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利完成学业。

(二)要制定详细的课程说明

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模块选择的正确性,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计划书中应该有比较详细的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需要的学时数、前导性或后续性课程的名称等。课程目标所论述的,是完成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任务并经考核通过后,学生所能够和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负责专业构建的人员,要确认这样的知识、能力要求已经能够满足专业需要,并按照相应的课时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给予保证。其中,前导性课程是指为了完成该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完成的课程,这是本模块顺利执行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改革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模块化课程建设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尝试。教育部推行和倡导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模块化的课程改革,在安徽合肥学院试行的模块化课程改革已初现成效,我校教务处也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药学院在制药工程专业(校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药学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药物制剂专业(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行了模块化改革的探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认真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模块化课程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基础实验化学课程模块化整合成效显著

2008年,药学院开始基础化学的实验课模块化整合改革,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剥离,打破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政的壁垒,构建独立的基础实验化学课程体系。从2008级本科生教学中实施到现在,基础实验化学的模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为推进药学院模块化课程改革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1构建完整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药学院将四大化学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化学,是药学、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为主,强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本身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医药领域发展需要,对陈旧、重复内容进行删改和重组,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根据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应用、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实验有机结合的新体系。该课程总学时数为120,其中包含81学时基础性实验,3时综合性实验和2周综合设计性实验技能训练。

1.2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基础实验化学课程的原考核方式为根据平时出勤率、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分,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分的比例较高。由于考核方式较笼统,部分学生实验操作马虎,部分实验报告还有相互抄袭的现象;指导老师对部分学生的评分不够客观真实,忽略了实验技能操作,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目的。改革考核方式后,首先明确考核项目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并大幅度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在总评分中所占比重。把原来的平时出勤率、平时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综合评分组成平时成绩,增加了期末综合考核(卷面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的形式),对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口试方式进行考核,对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现场重点考核,保证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占总评50%以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推进基础实验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药学院将基础实验化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物化在教材中,成功编写了配套适用的教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把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按照知识体系与教学顺序整合为一体,充分满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素质,从2008年使用至今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很多兄弟院校都在使用。在取得一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药学院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定期组织课程组骨干教师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交流课程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改革,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2精准专业定位,明确专业核心课程

在基础实验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药学院根据学校进一步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若干意见,在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核心课中全面推进模块化课程群建设,初步形成了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和“一站五区”的实践教学模块群。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核心知识能力要求,重新梳理专业核心课程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药学类各专业特色凝练和各专业区分度等问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核心能力,组成体现专业特点的核心课程体系。药学专业定位为培养能在药物研究所、医院药房、社会药店、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研发、质量分析、营销管理、合理应用和生产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事管理法规。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制药工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能在医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业药剂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工艺学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药物制剂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化工(化妆品)等行业从事生产技术改进、质量控制、工艺设计、新剂型开发研究、新制剂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与制药辅料、药物分析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

3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打造

根据药学类各专业不同定位和核心能力培养特点,将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整合,以必要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前期铺垫,构建核心能力知识体系,形成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以原料药为主线的制药模块,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模块内容包涵了从有机化合物到化学合成单元反应,从药物构效关系到药物合成的关键技术,从制药小试工艺研究到中试放大工艺等整个制药研发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2)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的制药模块,包括物理化学、药用高分子与制药辅料、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等课程。内容涵盖了药物剂型的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和新剂型开发等基本知识能力。

(3)以药品质量控制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和药物分析等课程,涉及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内容。

(4)以药物营销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药事管理学、医药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药物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每个课程模块的组成模仿中医药组方配制的基本原则。按照“君臣佐使”基本理论,“君”和“臣”为该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佐”和“使”为重要的基础课,将课程进行有机的组合,以满足该模块的基本知识能力要求。

4药学类专业“一站五区”实践教学模块化课程改革

2011年,药学院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提出了“一站五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制药工程专业推广到药学院各专业,展开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改革。“一站五区”是以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为目的,设置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站,分五区展开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连续的培养,从基础到综合,从小试试验到中试放大,依次为基础实验实训区、综合实验实训区、中试实验实训区、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区和生产实习实训区。根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站五区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组织各专业教师召开实践教学专题研讨会,邀请企业、研究所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共建一站五区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每个区设计开发出切合实际生产和实践需要的实验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组成基础实验实训区、综合实验实训区、中试实验实训区的实验项目。基础实验实训区包括80个基础性实验项目,综合实验实训区包括10个综合性实验,中试实验实训区包括原料药中试实验和药物制剂中试实验2个项目。把课程实验对应某一区,分区进行有机整合,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共同编写配套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充分利用与企业共建共享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办药物研究所,同时结合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比赛、药学类实验技能大赛和产学研项目等开展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区建设,并将本科第六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第七学期的毕业实习组成生产实习实训区,使本科生从进校到毕业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以连续、渐进、系统地方式铺开。在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完成第1~3区的学习和训练;在第六学期到第八学期,展开第4~5区的学习和训练。其中第六学期有9周时间集中进行生产实习,保证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满足药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改变“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五个区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评估方式,以项目报告、设计评估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作出考评。一旦学生有一个实验实训区考评未通过,将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5结语

模块化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深化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首先应根据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特点和对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将模块化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其次要通过修订课程大纲,使各模块内的课程内容衔接具有连贯性和阶梯性,有效发挥模块化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最后要指定理论课程模块群和实验教学模块群中每个模块的建设负责人,建立各模块教学目标和培养标准,细化每门课程的改革计划和建设方案,提出配套的应用型教材编制计划,逐步落实好模块化课程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8-11.

[2]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