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小米手机创建初期,舒适的用户体验、便捷的线上营销、低廉的价格,使小米一跃成为国产手机的佼佼者。本文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浅析小米公司的营销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小米公司;营销模式
一、引言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小米手机将产品定位于“为发烧而生”,将受众定位为具有很强接受能力,追求高品质手机,但经济实力一般的消费者,为他们提供了高品质、价格适中的选择,并配置了满足“发烧友”需求的各类应用软件,而且还采用了用户参与的模式,随时可以掌握用户的需求。用户参与即为互联网思维的一种体现,即重视用户。这对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产品品质起到很大作用。
二、小米公司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指业特有的,不易被模仿的能力。小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销售模式完整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成熟及价格战的展开,网络正在成为用户购买手机的主要渠道。虽然互联网公司销售手机的方式早已存在,但是没有任何手机放弃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小米却颠覆了传统销售。小米的模式是:预售、获得订单、生产、配送,内部将其称为“戴尔式供应链管理”,即通过预售可以直接了解手机市场需求,从而按需定制,对供应链进行提前的规划和准备,大大的将减少了库存和供应链风险。
(二)品牌社群建设发达
品牌社群来源于市场社群。市场社群指那些根据人们的消费方式及消费产品而创造并组织起来的虚拟社群。小米社区作为米粉的聚散地,也汇聚了关于小米的众多信息。这样米粉慢慢产生共同意识,开始对小米社区产生归属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区,主动维护社区建设,产生责任感。
三、小米公司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盈利模式。而企业要实现盈利,无非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来进行。即降低成本和实在新的盈利方式。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一)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1、努力降低制造成本
(1)选择低成本的手机芯片平台
小米手机采用的是低成本的集成化的手机处理器,而对于一台以Tegra或者Exynos为核心的手机而言,则需要从不同的供应商处购买包括处理器、 音频、 蓝牙、电源管理、射频放大器等零配件。相比之下,采用集成化处理器方案就可以全部由一家处理器厂商供应。这样实施的结果,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了采购和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其方案高度的整合性也会使研发和测试成本大大减少。
(2)精简非核心硬件和不必要功能
通过精简非核心硬件和不必要的功能,也让小米公司降低了很多直接成本,如:一代小米手机删除了前置摄像头和陀螺仪,同时配备了内存容量较小,价格便宜的闪存,这样就可以降低几百元的成本;而小米手机的标配中只有裸机和充电器,至于耳机、贴膜等配件都需要另行购买。
(3)选择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和配件
小米公司选择由专业大型手机代工集团代为加工制造小米手机,以降低制造成本。在保证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情况下,小米公司竭尽全力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例如小米手机采用的是框架结构设计,低成本的注塑材质工艺;又如小米公司采用低价位的摄像头比其他厂商高端手机的相同像素的摄像头,成本节约了近70元;小米手机触摸屏都采用低成本的单层玻璃触摸屏,比其他厂商相同档次手机的触屏降低20元的成本;甚至连最普通的电阻电容元件也尽可能的采购价格低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公司尽一切努力来降低硬件成本。
2、尽量降低营运成本
(1)B2C的线上直销
小米公司没有直接开设实体店进行手机销售,而是采用B2C的互联网销售的模式,这样就没有了产品销售过程中实体店的环节。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将本来要预留给经销商的利润以及店铺租金节约下来。这也使得小米的最大卖点――高配低价有了实现的可能,并在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盈利。
(2)新媒体炒作方式来宣传产品
相比传统手机企业,小米的推广几乎完全依赖媒体炒作,其广告成本相对较低。小米公司主要通过其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进行手机销售。新产品新信息会在小米公司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同步更新。在官方网站上设有手机用户交流板块和小米公司与手机用户的互动活动,官方微博上也会与手机用户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消费者不仅第一时间了解到产品信息,而且小米公司也会及时得到手机用户的意见和反馈,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节约了成本,突出了个性,互相促进,实现了更好的推广效果。
(二)多种方式结合实现利润最大化
1、饥饿营销下的资本增值
小米手机从2011年8月份开始的一年期内,其前4个月发货量只有总发货量的2.86%。也就是说,小米在拿4个月甚至半年后的手机价格,来跟时期的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竞争。手机用户从付款到获得手机需要1至4个月的时间,这种“饥饿营销”的策略被很多人视为卖“期货”。而小米公司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差对获得的资金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资本增值。
2、提供增值服务
(1)小米公司除了销售手机之外,还销售毛利较高(超过40%)的配件,如耳机、T 恤、毛绒玩具等,2013 年小米配件的销售额为 10.5 亿元
(2)通过其 MIUI 等平台给用户提供其他产品和服务,例如产品广告和下载游戏以后的分成,主题产品销售分成等。据小米公布数据,2013 年12 月约 MIUI 的用户为 3000 万人,收入3500 万,平均每个 MIUI 用户每月约 1.2 元 这是一种让主要产品和基础服务的价值与盈利点分离的模式。
四、结语
小米所代表的“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在于其通过平台整合经营固定的用户群,打造用户社交圈,并在这一牢固的群体中出售它的产品。雷军先生宣扬的小米生态圈就是这种社群的理想模式。这是一种高明和充满前途的商业模式,也是未来发展得必然。不过这种社群的基础是建立在用户上的,如何巩固用户而不至于被用户,是“互联网思维”必须延展的。
参考文献:
[1]王锋正,杜栋,王春博.价值创新视角下开放型商业模式研究――以小米公司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9:7278
[2]郑东盟.浅析小米商业模式的优势源泉[J].商场现代化,2015,22:1617
[3]丁睿.小米的商业模式及创新[J].商,2012,05:8384
篇2
网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社会各个层面展现出了技术力量的无穷魅力,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网络化浪潮,而网络化浪潮最重要的一个显现是网络化商业模式的发展。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演进,企业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颠覆与变化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主题,传统意义上可依托的壁垒被打破,知名电子厂商被兼并、倒闭的消息接踵而至。在不断变化和演进的网络化商业模式中,成功企业的例子表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将以共创共享为核心。这种价值创造方式体现在不仅是厂商单方面地提供价值,也需要让消费者参与到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实现厂商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与价值共享。
中美两国网络化商业模式的对比
1.背景差异
中美两国由于发展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网络化浪潮的背景也在多方面存在不同。总体而言,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科研环境、成熟的市场体系及完善的法律体系,为高科技和风险投资创造了资源配置合理、竞争相对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国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尚有不足,政府有时对市场干预过多,法律制度更需完善,因此在市场环境方面与美国比仍有差距。但网络化浪潮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猛,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已大量进入互联网初创企业;政府鼓励顺应网络化浪潮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举措等。虽然众多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是套用和借鉴了美国公司的商业模式,但面对不同的国情,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共性与差异。
2.价值创造的共性
虽然中美两国网络化的背景不同,但就两国整个互联网行业来看,网络化所蕴含价值创造逻辑大体相似,体现为:
首先,互联网为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个交互平台。基于交互平台,一方面,消费者可通过平台搜索到大量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并加以比较,从而降低消费者搜寻成本,提高消费者效用;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产品与服务的最优配置和个性化定制。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拓展企业和消费者间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此外,网络平台的建立还使得消费者直接参与到价值生产和分配中,不仅为其提供更多定制产品,还有助于丰富消费体验,提高感知价值,如小米“预付e定制”的商业模式就是其中一例。
其次,网络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化网络群体的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个特定的互联网社区,从而让有共同语言和共同需求的人借助这些网络平台更加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当某一用户需求与其他用户兼容时就会产生网络效应,随着兼容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网络外部性表现得越发明显,一旦一个特定网络群体在规模上领先于其他竞争网络,这一更大群体就会成为行业标准。此外,互联网社区不仅为客户提供交流群落,企业也可以从中积累用户对产品的看法,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如小米社区就是典型案例,用户通过小米论坛提出对小米手机、小米系统的意见,参与到产品的优化迭代过程中。
最后,网络实现了商品集聚,将企业以前无法顾及的80%的市场(产品或者客户)集合起来,塑造成为一个新市场。传统的“二八定律”在互联网时代下不再适用,互联网商业越来越关注“长尾人群”,这部分人群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归属感、存在感和参与感,虽然小众消费能力不强,但在互联网聚合影响下,同样带来了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影响力。
3.演化过程
一方面是网络化进程的对比。
美国企业的网络化发展进程,历经约30多年时间。美国的互联网企业起步于1994年,里程碑为杨致远创立全球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Yahoo。第一阶段为1995年至2000年,是其互联网发展创新时期,是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时期。这一时期互联网企业是以技术为主要导向,并持续关注收入增长,通过风险投资进行筹资。这一时期的互联网企业多为企业家创业,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能获得较为明显的“先入者优势”。第二阶段是2001至2006年,是以Web2.0橹鞯嫉氖逼冢这一阶段是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巩固时期,此时美国的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以商业为导向,最大的特点是一些大的传统企业加入电子商务,媒介机构及功能加强。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2009年,美国互联网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重组,Google等大企业通过收购及兼并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实现转型,并且控制大部分网络平台。此时美国的互联网企业主要以品牌和网络为导向,“鼠标加水泥”混合型战略成为主导,战略跟随者优势加强,大部分消费者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免费服务。第四阶段是2009年至今,以Facebook为主导的 SNS 时代开启并逐渐成为主流,以Twitter为代表的移动微博客、Groupon团购等深入日常生活。这一时期为再创新时期,以观众、客户、社区为导向,持续关注观众和社交网络增长,中小互联网企业被大公司兼并收购,该阶段是一个以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主导,小型网上媒介公司繁殖并租借大型公司的商业过程。“鼠标加水泥”混合型战略在传统零售市场扩展,由于传统网络商的跟进,“先入者优势”又重新在新兴市场体现。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其起步里程碑为1995年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瀛海威。第一阶段是从1995年至2002年6月,其特点是商业模式、赢利模式未成型阶段。互联网企业尚不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明确的赢利模式,以建立及发展扩大用户规模和流量为基础,处于赢利模式的探索阶段,互联网企业无一盈利。这一阶段的代表事件是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始以资本形式冲击全球市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可用“输血阶段”来形容,主要为风险投资及创业者向互联网市场单向投入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至2007年,Web2.0和搜索革命出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商业模式、赢利模式逐渐成型且网站开始赢利。互联网企业在寻求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发掘了以网络广告、短信服务、网络游戏为核心的赢利模式。从2002年7月搜狐公司宣布开始盈利起,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先后实现盈利,新浪、网易等企业均于2002年11月起实现盈利。彼时中国几大主流网站共同与主要的赢利模式均是通过捆绑电信运营商实现短信服务。此阶段的里程碑事件是百度于2005年8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创造美国股市的奇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二阶段可用“造血阶段”来形容,国内宏观环境及基础设施逐渐完备,使造血功能有条件逐步完善。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至200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为“输入和输出、造血功能之全架构循环体系”逐渐完善的阶段,并形成了良性循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寻求突破创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成型、时机成熟。此阶段代表事件是阿里巴巴上市,淘宝进军美国市场。第四阶段是从2009年至今。此阶段的特点为电子商务与SNS、微博、团购等多领域结合的发展趋势,将开拓更多网络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移动互联网及4G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此阶段的代表事件是新浪微博诞生,并在实时传播性上超越传统媒体,逐渐发挥媒介主流的功效。这是互联网造血体系开始大规模运行的阶段,诸多互联网企业盈利;Web2.0 的 SNS 企业、微博、团购开始成长为互联网市场的主导力量。
比较中美两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路径,可以看出两国发展路径大体相似,但中国在Web2.0和移动Web之间,比美国多经历一个电子商务的完善期。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有着较为发达的金融体系、成熟的市场经济、完善的法律体制,使电子商务在发展初期即作为主导模式,一直贯穿美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历程始终。而中国因为各方面宏观和微观因素及条件的不成熟,风险投资的匮乏、政府扶持政策的滞后,加之网民对电子商务这一概念的接受需要经过一段普及期,中国早期的电子商务几乎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各大互联网企业均处在烧钱和亏损的探索阶段。而中国的电子商务完善期,正是各大互联网公司逐步实现盈利、互联网各种商业模式开始成型的市场阶段:阿里巴巴构建了涉及零售、金融与技术在内的互联网生态;腾讯依托社交网络,拓展出了游戏、视频、文学等涵盖消费者娱乐生活全方面的互联网服务;小米等初创企业凭借极致思维、用户思维,在大公司的环峙下突出重围。
另一方面是商业模式驱动类型对比。
市场规模、用户规模、无形资产、现金流是影响中国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属于用户驱动型商业模式。与中国互联网企业所侧重的不同,市场增长率、用户关系、核心活动、产品及服务等是影响美国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属于技术驱动型商业模式。
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驱动型,没有创新,就随时面临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的境况。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意和创新大多建立在原创基础之上。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均形成了一种激励创新和奖励创新的机制和氛围。诸多创新的雏形出自于校园,且很快能够被挖掘、发现并获得资金支持。美国互联网的第三方创意开放性平台API应用已非常深入和广泛,且法律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能得到较好的保护。美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都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并拥有先进的技术,往往研发出颠覆式的产品与服务。例如苹果公司的iPhone颠覆了传统手机行业,产品设计堪称典范并引发诸多效仿;亚马逊公司的Jungle搜索功能、一点通技术、个性化推荐服务、Kindle电子书也引领了在线图书销售的技术浪潮。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用户驱动型,这与中国巨大的用户规模基础和潜在市场规模有关。尤其是在互联网企业发展初期,追逐用户规模成为最直接而快捷的赢利方式。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多建立在学习美国同类互联网企业的基础上,再在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创新和变革,即不断地“微创新”。对比苹果公司,小米公司更为注重论坛的建设,消费者通过论坛、微博等途径参与到硬件的测试反馈、软件的迭代更新中。在小米手机单品爆款大获成功后,小米又借助自身品牌与粉丝经济推出智能家居等多元化产品。对比亚马逊公司,当当网的检索技术与推荐技术尚有所不及,书评系统也未进行有效过滤,更缺乏如Kindle电子书等具有影响力的产品。相比于技术上的革新,当当网更为注重战略定位调整,拓展百货业务试图吸引更多消费者。
网络化商业模式的下一片蓝海
如果说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前提下,用于整合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结构体系,那么网络化商业模式则是在充满不确定性且边界模糊的互联网下,通过供需双方形成社群平台,以界定组织边界、维护组织稳定并实现连接红利。
1.技术与商业模式互动,创新商业模式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上升,商业模式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在血战的红海市场中进入蓝海市场,烧钱模式是不能持久的,必须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网络化的浪潮下,企业的大部分商品不会像传统企业一样以实物形式进行交易,而更多是以电子形式进行交易。因此,之前作为传统企业利益来源的设备等有形资产已经不能再提高企业竞争力,研发能力、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起重要作用。研发能力等无形资产初期投资大,具有较高的沉淀成本,边际成本极低,这一特性往往使得无形资产投资呈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并表现出更强的规模效应。互联网时代技术商业价值转换不H表现在商品或者服务上,还体现为将技术、知识、信誉乃至信任等无形资产融入到业务流程和经营中。在网络化浪潮下,企业在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需要重视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良性互动,才能迈入蓝海市场。
2.“互联网+”背景下,打造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互联网+”是我国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成果和标志,互联网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延伸,使传统产业的产品特征、价值创造过程、竞争状况、市场需求等发生改变,产业界限更加模糊。随着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互联网不断应用到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创造了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的发展生态,也对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互联网+”打造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也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
对国企的启示与指引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互联网新概念和新形态层出不穷,有三个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第一,风险投资。美国不仅是世界上风险资本与风险投资的发源地,而且它还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风险资本市场。20世纪70年代初NASDAQ的创建,不但为硅谷的企业提供后续融资的巨大资金来源,还为风险资本家的退出机制提供了便利高效的交易场所。第二,高等学校提供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互联网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硅谷多数的互联网公司认为,能否获得人才是决定他们选择公司地点的首要因素。斯坦福、 UC伯克利、麻省理工和哈佛等著名学府是美国互联网创新的源头。第三,政府对互联网创新起到推动作用。在比尔・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美国互联网蓬勃发展,克林顿签署了许多重要的法令鼓励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了解美国互联网发展史,借鉴美国的模式和创新,探索、发掘、创立网络化浪潮中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和实用工具,可为网络化浪潮下中国国有企业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积极利用和创造网络化商业模式发展背景,从而使国企更好地应对多变的全球竞争环境。
篇3
一、创始人独特的个性
提到国内这些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马云、雷军、周鸿祎、刘强东、王兴……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个性,而正是这种个性让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影响下,企业也聚集了更多的人才。他们相信跟着公司的创始人,能够有很好的未来。
尽管每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他们身上却都有着惊人类似的品质,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明势、执着但不固执、执行力、胆量等,除了这些主要的品质之外,很多成功企业创始人还具备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
二、坚持产品为本
互联网创业,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创业,产品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去留。很多创业者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产品的用户体验度非常差。纵观国内这些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他们都非常重视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很显然,要打造好的产品用户体验,自然就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一个好的产品体验,离不开两个技术因素,一个是团队内部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设计能力,另一个则是要善于借助外部公司的技术实力。对于团队内部技术实力的打造,这个关键在于技术团队的建设,但是对于外部公司的技术实力,这就需要选择一些专业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拿目前国内诸如BAT、小米、滴滴、饿了么、京东、美团、360、微信、陌陌、钉钉、糯米等公司应用产品的通讯功能来说,他们就选择了容联的通讯服务。
容联的通讯服务是把专业的通讯能力打包成API接口,让web、桌面及移动应用可以方便地嵌入通话、会议、呼叫中心、短信/智能呼叫、移动IM五大功能。从而让这些互联网产品轻松实现了网络通话、IM、语音验证码、语音通知、语音对讲、语音会议、视频通话、视频会议、呼叫中心、营销外呼、智能IVR等20多种专业通讯能力。目前,在国内超过80%的互联网企业都在使用容联的通讯服务。容联所提供的云通讯服务,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新标配,这样既提升了企业效率,也节约了成本,最为重要的是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三、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提到商业模式,可能每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都会有所不同。其实纵观国内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在最开始都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比如当年腾讯QQ后来才摸索到了游戏,百度搜索也是之后才有了竞价排名广告,阿里巴巴是通过诚信担保金衍生出了支付宝现金流。从这些大公司的成功案例来看,好的商业模式都是不断摸索出来,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拥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反倒很容易就会被一些实力更雄厚的对手模仿,最终可能导致失败。
并不是所有好的商业模式对于每家互联网公司都非常适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所有模仿者都能轻松实现成功了。提到商业模式的模仿,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向都喜欢模仿美国,但是一味地照搬往往都会失败,因为中国与美国的互联网环境有差异,而且不同公司之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互联网商业模式非常多,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必须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而适合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一些非常简单明了的模式,并非那些复杂多变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越简单清晰,越容易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认可。
四、出奇的营销策略
一个好的产品,如果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作为支撑,很难最终走向市场。当然,也许有的企业会说,我们公司没有做过任何品牌宣传,完全是凭借着产品的口碑,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但是又有几家公司的CEO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产品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宣传?不可否认,成功有偶然因素存在,但是成功需要更多的必然因素。
小米凭借着粉丝营销的模式,很快成为了互联网公司新贵。虽说苹果才是粉丝营销的卓越者,但是小米在国内市场成功地开创了屌丝粉丝营销,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随后模仿小米做粉丝营销的,却鲜有如小米成功,反而将这种粉丝营销给做烂做臭了。一个再好的营销策略,如果人人都用,就会变得平淡无奇,也达不到营销的效果。
至于乐视,今天生态的成功离不开乐视的娱乐范营销。与很多公司拉某位明星代言不同,乐视则是直接通过拉娱乐明星入股乐视生态产业,成功地借明星效应将乐视生态迅速放大,乐视的市值也开始一路飙升。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出奇的营销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五、一个好汉三个帮
前面我们提到了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离不开他们创始人独特的个性,除了最核心的创始人之外,这些公司创业之初的创始人团队也至关重要,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从阿里的十八罗汉到腾讯的五虎上将、百度七剑客、小米七位联合创始人等,我们都可以看到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离不开创始团队的支持。
取天下在于得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一家成功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每个不同的工作范畴需要交给不同专业的人来做,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团队班子。很多创业者,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一开始的创始团队没有找好,这导致团队后期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篇4
物流行业可以借互联网、大数据这个契机,利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是能够让业务再上一个台阶的。
对互联网的体会可以用三个重要的关键词来描述:用户至上、免费模式以及颠覆式创新。
互联网逐渐颠覆很多行业,比如现在很少有人看报纸,大部分人通过上网、看手机了解资讯,这就是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行业的颠覆。
大家现在都在谈互联网思维,我对互联网的体会可以用三个重要的关键词来描述:用户至上、免费模式以及颠覆式创新。
首先是用户至上,互联网的游戏规则中,用户最重要。传统商业模式没有用户概念,只有客户概念。一笔买卖完成后,消费者跟商家不再有关系。但在互联网上,商家把商品卖给用户,商家跟用户的关系才刚刚开始。持续不断维护良好用户关系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良好的用户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收益。互联网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广告收入、增值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再牛的互联网公司都逃不开这三种模式,而这三种商业模式的前提都是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快递行业无论是用户付费还是商家付费都是赚钱的行业,但没有用户参与、不维护用户关系就还是传统行业思维。比如快递每天接触用户,以往的情况是用户手工填单、东西寄出去就没关系了。其实用户资料都已存在快递公司,如果能进一步让用户对快递服务产生良好的认知并在快递这里预存快递运费,这就是向互联网大数据迈进一大步。
第二是免费模式。在现实世界中免费模式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即使免费送水,还需要有运费,人力成本在其中。但是互联网是虚拟经济,并且软件、应用的研发成本固定,所以使用的人越多,人均成本就越趋近于零,这就使得免费成为可能。在互联网生态中,硬件免费也有可能实现,比如预存话费送手机,就是典型的硬件免费。但需要注意的是,硬件免费不是销售价格为零,而是按成本销售,这种销售方式让传统企业无法抵挡。互联网行业中,免费是非常有杀伤力的一种手段。如何在免费情况下赚钱?所以有了“羊毛出在猪身上”模式,即试图把传统行业中别人收费的东西做成免费,从中再找出一个新领域获取利润。对于快递行业而言,一旦拥有用户大数据,除广告收入外,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发展电子商务。这也可以说是跨界。
第三是颠覆式创新。在我国,创新的失败率较高,还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颠覆式创新。比如今天马云成功了,虽然我们看到马云很风光,但是在10年前马云可能被当做一个骗子。颠覆式创新在中国往往被看成搅局者,是不被业界接受的,但往往最有效果。我认为颠覆式创新有两种模式,一个是用户体验创新,即把原有技术做得更简单、更方便,比如微博,把写博客的麻烦成发短信就是微博,用户体验细节的累积,由量变带来质变。比如我常接到快递员电话,但是经常感觉不友好,我觉得这里面蕴含着在用户体验上颠覆的机会。另一种是商业模式颠覆。比如把贵的做成便宜的,把收费的做成免费的,前面讲的免费模式就是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了颠覆性的力量。所以,企业把用户体验做好,学会免费,学会颠覆式创新,就能利用互联网发展壮大。
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移动互联网 商业模式
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也快迅速崛起,不同业务领域的企业,基于自身业务体系和竞争优势构建具有主导权的商业模式,网络融合的趋势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同时门户模式成为运营商、终端厂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选择。
一、移动互联网概念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情况
1.1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AD或者其他手持终端)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网络接入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技术到业务的融合。
1.2移动用户发展情况
2015年21日我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之一TalkingData《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同比2013年增长231.7%。全国平均每部移动设备上安装34款应用,每台设备平均每天打开应用20款。2014年,移动互联网已迈过基础通讯社交的萌芽期和简单购物娱乐的初步发展期,进入多元化生活服务的高速发展期,用户需求多元化释放,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为用户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重心逐步向着移动互联转移,各种新型智能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带来海量数据的爆发。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谁能够更高效地整合数据资源,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整个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胜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对企业在竞争中有很大的帮助。。
2.1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是企业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高效且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中,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从商业模式的本质上来看,就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这种包括客户价值创造逻辑、企业自身价值创造逻辑以及合作伙伴价值创造逻辑。
2.2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类别
2.2.1移动终端商与运营商合作分成盈利模式――以iPhone为例
iPhone是苹果公司2007年推出的智能手机,截止到2015年,已经推出第六代苹果智能手机,手机有效融合了通讯、音乐视频播放和互联网接入等功能。主要盈利模式是采用与运营商收入分成的商业模式,提供“终端+服务”一体化服务。
2.2.2广电集团与运营商分成包月套餐收入模式――手机电视
广电总局主推CMMB标准手机电视业务,从而确立了全国运营的组织框架,中广移动规划了多个服务包方式,包括免费包、首月免包、信息包等,具体模式如下所示。盈利点主要有用户包月套餐与运营商分成收入、广告费、注册费等。
2.2.3移动门户内容收益共享
这种模式可见I-Mlde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由于它具备完善的技术架构、合理的收费模式、丰富的服务内容和终端手机厂家的支撑,已成为移动门户成功运营典范,其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基本服务费、流量费以及信息服务佣金。基本服务费为用户申请移动互联接入功能支付的门槛费;流量费是其最大的收入,大部分是按照包月形式收费;信息服务费佣金是指用户在订阅费中提取的一部分佣金。
2.2.4广告收入模式
2004年年底百度公司宣布国内任何一款智能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内容,这种搜索服务将传统的互联网栏目移植到WAP中,所以整体的盈利模式是围绕比价搜索开展的手机购物。
2.2.5手机游戏收费模式
控制网的手机网游在2008年拿下了“金翎奖“,同时连续12个月位居游戏论坛人气榜首,其主要盈利点为手机游戏业务,主要包括按游戏时间来收费和虚拟物品来收费,收入非常可观。
2.3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启发
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远远超出电脑,但手机用户对用信息服务的使用活跃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提升ARPU值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如何从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中获益,是大势所趋。
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商首先要基于自身的资源进行长足发展,用好、发展好资源。同时,对于一些难以基于自身资源发展的业务,均需明确业务的整体运营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直接影响业务发展、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最后要说的是,随着“客户价值“的深入,我们更多应该考虑如何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业务,从客户感知出发,或者价值并分享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伟,李政. 运营商大数据战略 个性化营销机制成核心[J]. 通信世界. 2013(12)
[2] 李政,李继兵,丁伟. 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商业务模式研究[J]. 移动通信. 2013(05)
篇6
关键词:商业模式;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4-62 -03
一、新时期电信运营商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一)三网融合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简称三网融合。一是技术融合,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所使用的技术是各自独立的,各自形成自身的通信链和传递协议,通信和内容只能在特定的分配网络和终端机之间传送,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信息产品。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语音、图像和文字都可以转成数字,通过同一种网络和终端设备传送和显示。 二是业务融合,传统的电信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从传统的语音服务和单纯的数据服务扩展到宽带互联网,并进一步深入到“内容”服务领域。借助于新的传输技术,电信运营商可以将原来的基于个体通信的业务模式扩展到接近于广播电视业务的大规模传播业务模式。同时,网络技术的升级提高了有线信道双向传输能力,为有线电视提供商扩展其业务范围、提供宽带互联网和语音传输服务创造了必要条件。
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使得传统电信和广播电视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业务网络将提供各种业务,即以广播电视为特征的娱乐服务,以桌面多媒体为主体的计算机数据业务以及以语音为特征的通信业务。三网融合之后,全国性的广电网络公司将凭借其在家庭用户中的高入户率、以及视频类业务的内容控播权,成为传统电信运营商强有力竞争者。
(二)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随着3G、wifi等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重点。
目前,运营商普遍面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而利润却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的情况。新客户对网络、服务、数据等要求不断增多,因此,尽管每个用户的成本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却越来越慢,运营商的利润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在面对这种用户需求变化时,欧洲和美国运营商曾犯过很多错误。例如,对于数据下载不限制流量,最终网络难以承受。AT&T由于大量绑定iPhone,导致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过大,破坏了大部分用户的用户体验。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苹果、安卓等智能手机的功能日趋强大,促生了诸如微信、米聊等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这些软件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时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以及视频对话,运营商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语音与短信业务将受到巨大威胁。
二、商业模式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通信技术与软件技术快速发展,各项业务逐渐融合的新时期,电信运营商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必须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第一次出现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商业模式研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今天,虽然这一名词出现的频度极高,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目前相对比较贴切的说法是: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商业模式可用来说明企业如何通过创造顾客价值、建立内部结构,以及与伙伴形成网络关系来开拓市场、传递价值、创造关系资本、获得利润并维持现金流。
商业模式的概念化有很多版本。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和差异。Osterwalder在综合了各种概念的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参考模型。这些要素包括: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确认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
消费者目标群体(Target Customer Segments):即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Market Segmentation)。
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即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这里阐述了公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分销策略。
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即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我们所说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与此相关。
价值配置(Value Configurations):即资源和活动的配置。
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ies):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合作伙伴网络(Partner Network):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现其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这也描述了公司的商业联盟(Business Alliances)范围。
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即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
收入模型(Revenue Model):即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Revenue Flow)来创造财富的途径。
这9个要素组成了构建商业模式便捷工具的基础,Osterwalder将这个工具称为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下文对商业模式的分析都通过该模型展开。
商业模式的要素具有相似布局或相似行为,这些类似的商业模式称为商业模式式样。在众多的式样中,本文介绍以下三种:
篇7
盖茨先生有关“互联网将导致软件编写革命”的论断,相信业内人士都能认同,虽然他并没有对软件具体将如何变革做出分析和判断。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广泛讨论的SaaS、云计算、虚拟化、多核处理器并行程序、在线应用等等都是与软件变革密不可分的话题。然而,从总体上、全局上来看,软件将向什么方向演变,在未来10年的尺度内,将会出现何种技术格局与产业格局?这是个有趣的、值得探究的话题,而且人们讨论得还并不充分。
必须承认,互联网给软件业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不管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软件主要还是采取“用户在自已的机器上运行软件”的这种模式,而互联网则给用户带来了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在互联网上运行软件”。
在个人端,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office、谷歌金山词霸、下载管理工具、多媒体播放等多种应用。在企业端,互联网上已经有CRM、ERP、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应用。可是,与多如牛毛的传统模式软件相比,互联网软件的种类目前依然很少。
如果互联网软件不能迅速丰富起来,软件变革就是一句空话。而丰富互联网软件必须要让广大开发人员能够直接在互联网上开发、测试、优化和运行软件,而不是先在自已的系统上开发,然后移到互联网上运行。如果有一天开发互联网软件与开博客一样容易的话,软件变革就成功了。
所以,基于互联网,或者基于开放的、云计算的互联网软件开发运行环境,是软件变革必须首先要突破的技术关口。可是,现在互联网公司仅仅开放了一些API,还没有听说谁家在研发开放的、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软件开发运行环境。
其次,互联网软件将产生新的软件商业模式。在传统模式下,软件开发者拥有版权,只是将软件使用权卖给用户。而在新模式下,开发者将软件放在某个互联网站上,用户通过网站运行软件。软件产业的主体从开发商――用户两点之间的关系将转变成开发商――互联网公司――用户三者间的关系。互联网软件的商业模式将涉及到三方如何协调利益、责任与权利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版权的归属等问题。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互联网软件,或由互联网公司自行开发、或由互联网公司并购,或者由互联网公司与软件公司达成合作。但这些做法共同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社会各界直接在互联网上开发和运行软件的难题,不能使互联网软件种类快速增加。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看到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篇8
我这个人,喜欢没事想事,有时候就琢磨,这些衰落的互联网公司到底有哪些共性呢?
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看一看说得对不对。
第一类,拷贝国外的商业模式。
早些年,大家都在拷贝美国模式。要是眼快、手快,在美国看到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就打个时间差,立马把它带回中国,抢得先发优势。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美国那边一个新网站,我们这边的人很快就能读到对它的相关报道,而且是中文的。还有,包括VC也会把一些好的模式介绍到中国来。国内像腾讯、百度、新浪、搜狐这样的巨头公司,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都密切关注全世界新模式以图谋发展。在模仿的过程中,它们也更有能力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公关。而小公司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就做不下去了。所以,把抄袭美国模式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而且我认为这是种非常危险的模式。
再者,美国互联网发展程度跟中国不一样。虽然中国网民基数庞大,但大多是低收入人群,美国的几亿网民却是中产阶级。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业务习惯都不一样。所以,假如把美国模式搬到中国来,也要有所变化。说实话,现在互联网里很多人都存在浓厚的投机心理,盲目地拷贝,不愿意探索,结果拷贝过来发现不符合中国国情,最后变成了水土不服。这种简单的模仿,成功率一定很低。一个最有力的证明就是,那些互联网巨头得意洋洋地来到中国,带着他们已经在美国被证明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到最后都是水土不服。所以,创业公司更不要梦想着单凭拷贝国外模式就能做大,你第一没钱,第二没用户,凭什么做大?
第二类,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对用户没有价值。
比如,五年前SP大行其道。这种增值服务通过手机收费,实际上是一种微支付。每个用户每个月花五块钱到十块钱。这是非常好的模式,但是很多SP急功近利,不是考虑着怎么把服务做好,而是把用户当羔羊,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欺诈陷井,很多用户被“订”了很多服务,一点都不知道。有的SP甚至直接勾结运营商从用户账户上强行扣钱。最后的结果就是把这个行业全给毁掉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像E-mail营销,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有商业价值,但是后来很多人发垃圾邮件肆无忌惮。结果,发展到最后,用户对做营销的Email看都不看。今天,靠邮件和数据库营销的公司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我一直强调,如果要把一件事做成功,你一定要重视用户价值,一定要把用户价值放在公司的收入之上。这在互联网里面已经成为一个规律——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反,如果不重视用户价值,为了公司一时的商业利益,对用户不是过渡开采,就是做出伤害用户利益的事情,最后用户忍无可忍,还是会用脚投票抛弃了你的。
第三类,没有从用户出发,缺乏核心产品。
比如说,纯粹以互联网广告、营销为主的公司。我一直认为,互联网行业中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产品,而且产品一定是为用户服务的,这样才能创造商业价值。因为你创造了价值才有用户,在用户的基础上,你才能够建立你的营销模式。但是,我见过有些公司缺乏市场模式,不知道怎样细分市场,没有一个用户模式,也不知道瞄准什么样的用户人群。
第四类,没创造什么产品,企图依靠资源获得成功。
一开始他就说,我能搞到什么资源,我就可以怎么样。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成功。比如,有的人动辄就讲,我的某个亲戚在做什么,我认识运营商电信的什么领导,他可以给我什么样的资源。或者说,原来我跟政府打交道,我可以从政府拿到什么样的资源。听起来,你会怦然动心,让人觉得他跟政府、运营商、大国企合作,说不定就能挣出钱来。
这种公司最缺的,是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它根本就没有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所以它根本不会形成用户基础。没有坚实的用户基础,商业模式越复杂,做事情的难度就越大。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见不到只依靠政府的支持就能成功的。互联网是虚拟的东西,如果没有一种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没有每周7天24小时不紧张工作的奋斗精神,很难做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绿坝,它根本无视用户的利益,想通过政府的指令,强行到每个人的电脑里去插扛子。但是绿坝的下场,我们都有目共睹。
第五类,商业模式太过复杂。
有一些商业模式有产品,但是比较复杂。这种商业模式不光要满足用户,还要把产业链上下游联系起来。它处在中间,同时满足上下游企业,这个模式才能做下去。
比如说,现在出现不少做城市生活社区的搜索网站。首先,它要说服商家跟它合作。但商家却关心它的用户数量多不多,你用户多我才愿意跟你合作。同时它还要鼓励用户上线,用户却说,你都没有什么商家,我上来找什么东西呢?所以,它们就变成了两线作战。
很多人觉得这种模式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我认为失败率相当高,因为这对他的企业资源和运营有高标准,严要求。它永远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惑。而实际上,真正能成功的模式,都是要单线作战。最终我可能要搞定几方,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先能解决一方。
比如说美国的团购网站,也是城市生活、电子商务,但是它不需要搞定用户,只需要搞定商家,因为商家的折扣只要足够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真实的,就一定能吸引到很多人。所以,他不需要花钱打很多广告就把用户拉过来了。
第六类,是我自己领悟的,就是太早挣钱的模式不容易成功。
从做大的角度讲,互联网公司刚开始的模式一定看不清。道理很简单,如果模式很清晰,巨头都来做,哪还给你机会。
篇9
根据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在《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的预测:2015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到632.7亿平方米,较2010年新增132.2亿平方米。同时,中国2010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420亿元,预计2010~2015五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超过20%,2015年有望达到1380亿元。
机遇不仅在C端
随着市场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智能家居战争中。除了海尔、小米等传统家电和IT企业,目前市场上玩家还有传统可视对讲厂家和智能控制类厂商。
对于资金充足、资源丰富的传统家电巨头,要进行物联网的改造并不困难。成立智能家居研究院或者与互联网巨头企业形成联盟都能形成有效帮助。然而,对于中小型家电企业来说,在物联网技术上投入过多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因此也催生了一批为传统家电企业转型提供物联网技术支持的服务类公司。这些公司也得到资本的大力支持。
2014年4月Broadlink获得京东与360的1000万美元投资,8月机智云也获得经纬320万美元融资。
这类服务升级公司都能够给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硬件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帮助传统硬件厂商做产品升级换代。
行业内大部分的企业服务大多针对大型企业硬件提供升级解决方案,而更大的市场潜藏在中小型传统家电中。
攀多物联就是为B端客户提供这样一种升级解决方案。
目前的物联网技术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应用层分硬件和软件,硬件是基础的底层,软件与硬件相连,属于驱动层,一般是靠线路操纵系统实现。而上面一层传输层则是决定产品以何种方式连入互联网,最上面一层就是云端。
业内大部分的物联网企业主要集中在某一层技术上,而攀多则是着力在打通各个技术层,从而给企业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这对于物联网技术来说存在一定创新意义。
攀多物联CEO田龙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也没有在这块形成技术的,这是全新的业务应用场景,但没有很好用的技术,我们的技术针对这块。”
这种解决方案能够快速提高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改造的时间。田龙强介绍道:“如果是针对企业已有硬件产品做升级,只需要在企业原有的硬件产品上加上我们的联网模块,整个的过程只需要1周以内。”
装置联网模块的家电设备能够用下载App的移动端工具实现远程操控。
传统企业如何借力互联网
除了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攀多同时联手这些企业开发全新的硬件产品,除了联网模块,这个过程还涉及到设计硬件电路板。田龙强毕业于中科院硬件与嵌入式开发专业,负责攀多硬件部分的设计。
目前,业内对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还在探寻。虽然硬件设备能够吸引更大的资本青睐,但是由于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对于商业模式,攀多团队也有更多尝试。在一些家用的小摆件上通过物联网技术植入一些有趣的创意。
攀多运用硬件开发设计了针对情侣市场的摆件情书。通过移动设备,情侣间可以通过编辑情话发送到硬件上显示。加强热恋期情侣持续交互。“以前情侣礼品都是走商业礼品渠道,里面没有更多的交互内容,像这种内容产品一方面是个硬件,但同时也有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就是增值的一些,编辑贺卡等可以体现产品的不同的体验,这是不同的商业模式。”田龙强说道。
这款产品在8月开始众筹。这些尝试让攀多发现了物联网从B端推向C端的可能。
篇10
随着3G业务的推广和三网融合的推进,学术界和产业界陆续开展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我国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供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一、移动互联网概述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广义上指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者的结合,在知识结构上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首先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贯通。其次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科学、通讯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务科学、应用经济学、数字媒体、传媒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和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快、规模大,3G网络、社交平台、视频、网络电话,再加上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移动互联网代表五大趋势的融合。移动与桌面网络用户使用模式的巨大差异,不仅意味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改变,为学科建设、商业竞争、技术革新各方面提供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F.Moore在他的著作《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JamesF.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机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随着移动通讯业与互联网业务的逐步融合,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了原有产业链从产业链向生态系统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芯片厂商、手机操作系统厂商、手机浏览器开发商、业务平台开发商、应用开发商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移动终端提供商(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及内容提供商(IT厂商)。其关联如下图1所示:
自从苹果开创了产品形态的生态体系之后,各厂商开始争相模仿,当今正在形成的主流移动生态系统有:苹果的iOS生态系统、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微软(及诺基亚)的WindowsPhone生态系统。iOS是苹果的私有移动操作系统,最初是为iPhone开发的,现在主要是给iPhone、iPodtouch、iPad以及AppleTV使用。从操作系统、终端硬件的生产到软件平台,苹果对其有绝对的主导权。如下图2所示,iOS的成功除了本身领先的用户操作体验外,更在于苹果以AppStore模式团结了大批开发者,至今已为iOS设备开发了超过30万款应用,使得iOS终端的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和完善。谷歌公司于2007年11月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转由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HandsetAlliance)开发,联盟成员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芯片公司、软件公司,整体上仍由谷歌主导。由于是开放的平台,Android获得了众多终端厂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如图3所示,Android平台拥有松散的生态体系,由终端及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等产业各环节参与,生态圈的自由度高。由于该生态圈自由度高,具有高度可定制的主界面,因而创造出各个品牌的差异。为了改变之前WindowsMobile系列发展的颓势,微软于2010年2月了全新的WindowsPhone7手机操作系统,简称WP7。主要的生产厂商有三星、HTC、LG。随着微软与诺基亚的战略结盟,将转由双方共同主导WindowPhone系统。两家公司期望通过互相之间高度互补的资产和专长将WindowsPhone打造成为“第三个生态系统”。
目前,手机厂家和用户在服务使用选择存在差异偏好,Android、iOS、Windows三大生态系统的全球市场格局还在不段变化,2011年易传媒统计,全球移动用户应用率如下图4所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如下图5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已达到3.6亿,全年市场规模达到851亿元,预计将在2012年再增长148.3%,跃升至976亿元。这标志着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时期。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网络带宽不断提高,无线宽带广泛部署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3G无线宽带已经日益普及。2011年,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为3.6亿人,而接入3G网络的用户总数为1.28亿,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同时4G网络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美国4G网络在大城市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在未来5年内将广泛部署,实现98%的覆盖。而我国则在2010年底,由工信部宣布正式开展TD-LTE试验网规模试验,在上海、北京等7个城市建设试验网。
2、智能无线终端设备爆炸式增长
以苹果IOS和Google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导的智能手机、ipad、智能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极大地带动了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无线终端的爆炸式增长。到2011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的出厂数目已经超过了台式机的数量。目前,美国手机中超过一半都是智能手机,而我国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接近3千万部,市场占有率大约20%,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推动移动网络的发展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个人娱乐、游戏等为主,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长,这些在线式移动式应用大大加快了移动网络的使用。预计未来5年内,多媒体数据流量,特别是视频数据流将占到移动互联网络的70%左右。
4、移动互联网实现技术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其中表现在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网关技术推动内容制作的多元化,网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薄弱,还需继续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适应超量移动“云”终端接入的需求。(4)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与应用方面还不够丰富和个性化,尚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缺乏优质应用和服务应用。(5)与国外业已形成的移动互联网络生态环境比,我国的产业生态环境还不太成熟,尚未形成综合系统、终端、内容和服务共同组成的垂直生态系统。
三、我国移动互联网当前
问题与机会分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移动互联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表现在如下几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传统互联网多数应用将逐步转化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型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不断细分扩大了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空间,促使移动互联产业联盟形成。移动互联网保证了企业可以与客户随时随地的联系,所有原有的传统应用都将建立移动化,面对移动改变生活的现状,企业必须改变营销策略,必须调整自身策略以适应这种状况。移动互联网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可企业发展论坛移动互联网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
5、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元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更为丰富,也更有挑戓性和想象力。目前,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
6、移动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终端普及范围不够和渗透率低,市场占有率尚未达到50%。(2)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急剧增长,而目前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滞后,无形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成本。在宽带移动网络技术还不太成熟,特别是4G网络还有待开展部署。(3)以使人们随时随地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利用生活中的琐碎时间上网购物、手机搜索、手机游戏、GPS定位等等,大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移动互联网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扑捉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机会:
1、移动互联网的自主技术
根据统计显示,有47.4%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有49.7%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终端用户的不普及,终端及硬件不够匹配,不能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甚至不能支撑关键功能,移动互联网就很难发展壮大。宽带无线和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的研发,我国以IPv6路由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产业化已初成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研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中间件技术及企业级终端应用技术,形成从核心网络设备、软件到应用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为中国参与全球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移动互联网的自主产业生态
目前,移动操作系统工形成Android、iOS、WindowsMobile三大阵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移动也开发了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OMS),正式基于TD制式的OPhone智能手机解决方案,但我国自主的生态产业还很薄弱。企业移动应用大部分是将企业中基于PC的应用延伸到移动终端上,而基于移动终端特点建立的原生态产业非常少。移动互联网的原生态应用开发难度大,部署难度和推广难度也很大,正因为如此,才能带来更大的商业创新,带来更大的市场价值。目前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刚刚起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远未成熟,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们要大力发展自主移动生态产业,争取在将来的移动互联的生态产业系统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3、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问题
从商业价值层面上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绝不是简单商业价值的迁移,其更多的是从用户行为习惯、应用呈现方式、应用承载内容、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时性应用方案等多个角度带来的产业剧烈变革。由此所承载的产业价值的凸显,更是呈几何式的爆发增长。商业模式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客户属性、业务形式、产业链参与者和市场特征。移动互联网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以下6种:“终端+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软件服务化”商业模式、广告商业模式、电信与广电双网运营商业模式、FON类商业模式、传统移动增值商业模式等6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与管理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上原有的恶意程序传播、远程控制、网络攻击等传统网络安全威胁向移动互联网快速蔓延。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与用户个人利益的关联度更高,大量的用户,海量的数据,用户隐私、文化管理与垃圾短信等使移动互联网面临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挑战。安全问题及管理问题是移动互联网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