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与项目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决策与项目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决策与项目管理

篇1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 ;投资控制

1引言

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影响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其中对投资决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项目建设地区的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等。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业主应针对上述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监控,以实现对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2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地区

1、在实际进行工业建设项目选址时,由于原料地、能源地和消费地自然分布的客观差异,“靠近”的原则往往不可能同时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不同项目各自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取舍。例如,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失重比例大的工业建设项目,像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矿产品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建设项目,应首先选择靠近原料产地建厂高耗能的工业建设项目,如火力发电厂、电解铝厂、电石厂等工业项目,应靠近能源产地建厂,如靠近煤矿或发电厂等对技术密集型建设项目,应当在工业和科技力量雄厚而且集中、协作和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的大中城市选址。

2、工业规模适当聚集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是指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基本建设中,通过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的逐步实现,将一系列的工、矿企业以及能源、交通运输设施等,聚集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以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这种“集聚效益”的具体表现相关企业集中配置,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能够充分利用,也便于发展提高、技术革新和开发新产品,有利于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在节约投资和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统一建设完整、配套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为充分发挥企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和效率提供基础条件。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布局的聚集程度要适当,并不是越高越好。当工业布局的聚集程度超越客观条件和经济合理界限,工业集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总和超过生产集聚产生的效益总和时,反而会造成项目投资的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的下降。

3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水平

1、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

建设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标准或指标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设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2、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原则

在具体制定建设标准时,应认真、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标准水平。例如,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可适当提高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应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等等。在建设项目标准的各项规定中,应当尽量给出量化的指标,不能量化的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4业主应做好项目经济评价

(1)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建设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分为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层次。

1、项目财务评价项目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政、税收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计算拟建项目的投资、费用、盈利状况、清偿能力及外汇效果,以反映项目本身的财务可行性。投资者可以根据财务评价的结论,考察项目的风险程度,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兴建。

2、国民经济评价是采用费用与效益的分析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分析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考察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决策部门可以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考虑建设项目的取舍。

(2)经济评价的主要监控原则

对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进行监控时,主要应控制使经济评价把握好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过去的评价方法一般是以静态分析为主,往往不考虑资金投入一产出的时间价值,其评价指标也很难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因此,应当通过监控使经济评价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将项目在建设和生产不同时间段上资金的流入、流出折算成统一时点的价值,变成可加性函数,从而为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比较提供同等的基础条件。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在使投资者和决策者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资金回收观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经济评价的本质,就是通过费用一效益计算,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量化的价值判断。因此,在对经济评价进行监控时应明确要求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定量的描述,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比如,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量化的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3、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经济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衡量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经营阶段全过程经济效益的大小。长期以来,犹豫项目的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分数不同部门管理,对项目的经济评价往往偏重于建设投资的多少、工期长短、总造价的高低,但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重视不够。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的原则,将评价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放在全过程的经济效益分析上。

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不仅要看项目本身获利多少,有无财务生存能力,还要考察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国民经济支付多大代价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大小。在实际项目经济评价中,人们往往更加看重项目自身的效益大小,以及本地、本行业发展的需要,致使一些宏观经济效益不佳的项目常常得以通过。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的原则,比如,当对项目进行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发生矛盾时,一般应坚持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来考虑项目或方案的取舍。

5、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不论是财务评价还是国民经济评价,都要设立若干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项目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往往侧重于考虑生产能力、实物消耗、产品产量等指标。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的原则,应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出发,将投资因素、劳动因素、时间因素等都量化为资金价值因素,对任何项目或方案都用一可比的价值量去分析,并作为判别和取舍的标准。

6、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作有根据的预测。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的原则。比如,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在对资金流入、流出的时间以及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性做出估算,其中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参考文献:

篇2

1.1工程管理思维模式的发展

(1)道德风险。调查分析建筑工程中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其中很多事故是由于施工方的偷工减料或是工程师的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并且通过人们的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工程管理知识体系也逐渐不起作用。像发包人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促使承包人完全按照合同办事的委托理论,但当实际中承包人所需要的远高于发包人所给予的激励时,这种理论方法就失去了作用。渐渐地人们了解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工程各方面顺利地完成,而是使工程实施过程中各方利益均能满足。(2)自然风险。以前人们的建设思想观念是征服改变自然,然而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发现只有符合自然规律,建设工程才能顺利地进行。这就促进了现有的追求工程建设协调、可持续的工程思想。

1.2现代工程管理知识体系形成的动力模型

(1)现代工程向大型化发展。现如今大型工程,超大型工程比比皆是。建筑物越来越向更大更高发起挑战,这就对现代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落实工程可行性的研究,促进工程投资更加合理、科学。(2)现代工程普遍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得工程产品。大型工程的性价比无疑是对工程交易知识体系发起的新一挑战。(3)现代工程普遍要求实行有特色的项目管理。在2014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已出版了第五版的PMBOK,但也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部分重点内容并没有在PMBOK中反映,如工程可行性研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这就要求我们进一布完善工程管理知识体系。

1.3现代工程管理知识体系范畴

依据工程建设的行规和实践要求,工程建设分为投资决策和项目实施两个部分。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是在工程管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形成的,因此,管理实践是理论体系的源头。现代的工程管理知识体系对是各方进行工程交易和工程技术实施的过程中有关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它包括工程实施的每个具体过程所遵循的管理规律。工程管理是一项具有开放性的行为活动,它涉及包括政府在内的与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组织和个人,而与建设相关的各法规及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关系不包括在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框架内。

1.4现代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以建设阶段为基础,依据业主方和承包方两大主体,将现代建设工程实施的管理知识体系划分为三个框架:即工程投资决策管理知识体系框架、工程交易管理知识体系框架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2工程投资决策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2.1工程投资决策过程与要素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中规定工业项目投资决策过程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而投资决策过程包含的要素主要是预测、评估、风险分析和决策这四点。

2.2工程投资决策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

(1)工程预测知识体系。即是对市场情况、资源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出工程建设的过程及完成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预测出它将产生的的社会经济效应等。(2)工程项目评价知识体系。对工程建议书或初步可行性阶段提出的工程方案进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的评价,作为工程投资决策的依据。(3)工程风险分析知识体系。工程评价所依据的数据一般都是通过预算的方法得到的,因此,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考虑其对评价和决策的影响,对其进行工程风险分析。(4)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和融资知识体系。在初步设计还未开始的情况下,依据初步可行性方案,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工程项目融资是在投资估算的结果上进行资金的筹措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5)工程方案优化决策知识体系。工程建设一般需要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效益,然而由于建立在预算基础上的评价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工程方案优化决策需考虑多方面的风险。

3现代工程交易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3.1工程交易过程与要素

一般的交易过程为:由业主方进行招标,确定承包人和价格,签订合同,然后由承包方进行施工,完成合同内容,最后由业主方进行验收。交易要素主要有业主、承包方、交易合同、验收等。

3.2工程交易管理知识体系内容

(1)工程发包方式设计知识体系。业主方将工程项目进行内部组合后发包。依据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属性等不同的组合方式采用与之相应的发包方式。(2)工程交易治理知识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业主占主导地位,这里是对业主方所选择的管理方式和相关制度条例进行优化。(3)工程交易机制知识体系。一般采用工程招标交易机制来进行承包人和合同价的确定,在全面考虑业主方的管理能力、工程特点和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设计合同类型、招标目标和建立工程评标机制。(4)工程发包合同管理知识体系。是指业主方与承包方签订合同后,承包方履行工程合同上的内容的阶段。(5)工程验收管理知识体系。分为验收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管理知识体系和验收过程的管理知识体系。

4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分为项目目标管理、项目专项管理两大类。(1)项目目标管理。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2)项目专项管理。包括工程整体管理、工程投标和承包合同管理、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项目沟通与信息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采购管理及工程精益建造管理七个方面。

5结论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问题;对策

为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每年新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整体项目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整体投资控制意识薄弱,工程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屡见不鲜,对项目的资金回笼、正常运作造成极大的困难。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每个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在不同的阶段,投资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据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占75%~95%;设计阶段占35%~75%;施工阶段占5%~35%;竣工决算阶段占0~5%。由此可见,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对投资影响最大的前期投资决策阶段, 对保证项目管理目标及最终实现项目投资目标并取得最好的投资效果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建设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投资控制意义重大。

1 目前我国项目建设前期投资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项目建设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一直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投资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投资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例如为拉动经济增长,配合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某国企为推动其项目的实施,在投资决策阶段,为保证其项目盈利模式,按预先设定其投资总额反定项目总投资,并按此进行项目决策、推进项目实施,最终导致该项目存在严重投资超支现象,且由于超支严重,不得不对原建设内容中部分项目缓建,最后分析投资超支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建设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决策不合理。

另外还有部分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立项部门顺利批准,甚至按照项目预期目标去返算投资估算。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最终导致投资估算与实际完全是两码事。

1.2 开展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

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决策阶段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项目决策时,因时间紧迫,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充分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了解、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未摸清的情况下,盲目地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由于相关单位缺乏数据信息,或技术经济人员素质与投入问题,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使得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都造成投资估算缺乏可信性。

2 我国项目建设前期投资决策阶段项目投资控制的对策

2.1 在主观上对投资决策阶段项目投资要十分重视

项目投资合理性的前提是项目决策正确。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建设单位的投资决策是产生项目投资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 -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材料的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的高低。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决定项目投资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项目投资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2.2 在客观上要组织好相关参与单位积极开展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为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项目投资奠定基础。

2.2.1 认真收集分析基础资料,保证其准确性、可靠性

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以备参考,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情况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等。同时投资管理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2.2 认真做好市场研究,真实评价项目建设必要性

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i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要做好市场研究,技术经济人员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3 有效确定项目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合理评价项目投资效益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财务评价中,评价价格的选用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评价人员针对不同项的特点,结合市场、竞争力、不确定性等因素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和投资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对项目取舍上实行效益否决制,达不到经济效益标准的项目不予立项。

2.3 在决策时要重视项目实施方案决策,选择最优方案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建设投资,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因此,要重视项目投资决策,在充分研究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能够实现业主投资意图的最经济方案。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的因素一般包括:

2.3.1 建设区位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质量目标,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

2.3.2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的编制、评估、审批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建设投资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

2.3.3 工艺和设备的评定选用;

2.3.4 融资模式的选择;

2.3.5 建设时机的选择。

2.4 对项目投资估算要认真编制,并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2.4.1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来源与制高点,是拟建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一份可靠的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决策的关键依据。投资估算的真实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项目的投资效益。在该阶段要求全面认真收集有关资料,通过与类似工程的对比和各类技术参数的研究,全面细致地编制投资估算,充分预计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并留有必要空间,使其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4.2 在我国,投资决策阶段进一步细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编审工作也对应上述阶段分为三个时期。随着决策由浅到深、不断深化,投资估算的准确度逐渐加强。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量细致,并力求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项目投资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决策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行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建设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2.4.3 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估算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我国使用的估算指标应进行较大改革,实行量价分离,指标中将“量”列全、列细,便于在使用指标时,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量”作必要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估算的准确度。

2.5 对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确保预期与现实最大程度吻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最佳决策项目的重要依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决定项目的上与下,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决策阶段必须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应遵循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等原则,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2.5.1 完成项目相关的市场供需预测,分析拟建规模、厂址、技术方案等内容。

2.5.2 计算项目的投资估算,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综合考虑资金筹措和平衡问题,预测投产后的获利能力、投资清偿能力等经济效益指标。

2.5.3 选出最优的投资方案,并提出结论性意见或建议,作为投资决策的经济论证评价。

综上所述,在项目建设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投资,应重视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国建设项目取得最好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经之路,实践表明,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其对实现项目投资目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项目建设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正确决策方法应当加以推广和应用,使之成为有效控制建设投资的一柄利剑,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整体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尹贻林,龚维丽.工程投资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陈炜煜.浅析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投资控制[J].铁道工程学报, 2005,(3):19-23.

篇4

干阶段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项目管理与投资控制工作。

关键词:投资决策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设项目为对象,以工期、质量、投资控制、安全等目标为主要内容,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的生产组织管理。按建设工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一个项目往往由许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而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由于业主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其中投资控制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项目参建各方的项目管理必须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只有在确保参建项目安全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身的的利益。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投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是一门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投资控制自始至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结算及工程审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实现总要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正确把握、分析、利用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产生的重要信息,关系到建设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及时有效地对各阶段、各环节实施过程中产生偏差进行调整和纠正,减少或避免投资的损失,真正做到项目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才会出效益,才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抓好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要有效地抓好建设项目管理和投资控制,就必须把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到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上。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90%左右。投资决策阶段主要取决于决策层和参与者的从业经验与战略眼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及设备的选择、建设标准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利因素可能发生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费用,积极主动进行工程经济相关指标的预算,估算与评价,全员参与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相对统一关系,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科学的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投资估算,主动发挥“经济参谋”的作用,让决策层事前了解完成建设项目需策划的投资规模、估算投入、产出、经济效益、为决策层提供正确的投资决策之依据。

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与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立项后,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是设计阶段,其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比重为75%左右,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之灵魂,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将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挖掘设计潜力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性环节,抓好这个关键环节,尽可能考虑全面,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建设项目的投资均实行严格的总额控制,而工程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而限额设计要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既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又要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各专业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层层控制的作用,不突破造价限额。实行限额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工程项目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建设投资控制和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从而会影响建设项目的使用价值和投资效益。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制度,以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可保证设计的先进、合理、准确性,避免因工程设计质量问题而出现大量的工程变更,从而造成投资损失和失控。设计方案的优劣,设计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进度和质量。因此,要高度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提高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避免投产后在生产运行当中产生的后患,尤其是在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甚为重要。

设计完成出图后,要认真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和审查工作,对图纸质量要进行仔细复核,各专业图之间存在的问题及早提出由设计单位修改,对设计图技术的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工程造价的最经济性进行审核,以求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出现返工现象,减少浪费。

做好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控制

建设项目招投标是有效实行项目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通过招投标一是引进竞争机制,二是降低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招标包括监理招标、施工招标和设备、材料采购招标三个方面。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活动,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或材料、设备供应商,这对工程项目投资、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书条款应严谨、准确和全面,工程造价及相关费用应尽量包死,少留或不留活口。工程标底要保证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应仔细审查造价水平的合理性,是否在投资控制的范围内。因此,严格掌握工程招标条件,认真编制工程标底和招标文件尤为重要。

做为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一是通过监理招标,择优选用具有实力、业绩突出的工程监理单位,对业主方项目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监理单位可按监理合同之约定,客观、公正地协助业主方做好后续工作。二是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投标单位财务状况、施工质量、安全资质等信息,防止信誉不佳的单位参加投标,采取交纳保函或保证金的保证措施,因为施工单位所具有的实力强弱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展及造价的控制。三是业主方要正确把握“合理低价中标”的控制,严禁压级压价并通过对工程标底的编制研究,应禁止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竟标的投标单位中标,以杜绝后患。四是高度重视合同签订工作,合同形式应采用固定合同总价形式。工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履行权利和义务及相互索赔的依据,合同双方要认真研究制订合同条款,工期、质量、造价、验收等条款是施工合同最重要的内容,条款制订要严谨,工期要合理,特别是正确预测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索赔因素尤为关键,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索赔、材料价差的确认,质量争议的处理,进度款的拨付,竣工日期的界定,不可抗力的明示、竣工结算及造价调整的范围、依据、程序、所需资料等应做出相应的规定条款。五是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高度重视施工安全资格认证,实行工程投保制度,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以降低投资损失。

参考文献:

1. 施工企业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 实用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国家有关法规及文件

4.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5. 全国一级建造师培训考试教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设工程项目审计与稽查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小水电;投资;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742文献标识码:A

一、投资决策

小水电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败。投资决策是产生较好投资收益的保证,必需认真对待,并遵循以下原则。

投资价值最大化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总是追求投资的最大利润。一般讲利润与风险是共存的,虽说小水电相对来说是低风险项目,但风险因素是存在的,处理不当照样导致投资失败。投资者在考虑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应重视风险因素,正确权衡受益增加与风险加大的得失,尽量减少风险因素,使投资价值达到最大化。

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原则。随着小水电资源的深度开发,加上小水电高科技技术的广泛使用,小水电投资决策的难度、复杂性都比过去大得多。仅靠少数人凭经验主观地进行决策或所谓“边投资,边论证”、“先投资,后论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不可行的。为避免小水电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和损失,必修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

系统性原则。小水电投资项目的建设经营过程中受制于许多因素,影响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有小水电资源条件、开发技术含量、建设条件、资金筹措、电量销售价格、市场竞争力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小水电投资决策应以系统的观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避免对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考虑不周,或片面强调某项次要因素。

时效性原则。小水电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项目,资金垫付是小水电投资的首要条件,同等数量的资金由于垫付时间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应优先投资资源指标优良、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实践证明,在流域开发过程中,集中资金,滚动开发,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

小水电投资项目决策确定后,投资人出资组建项目法人公司是首要任务。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小水电是在工程建成投产后,才进行工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先建项目,后设法人)。而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要求先注册登记成立项目公司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建设经营(先有法人,后有项目)。小水电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行,首先有利于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约束机制;第二项目公司投资人的出资保证了投资项目资本金的来源;第三项目公司作为投资项目的唯一主体避免了小水电建设与经营期间管理上的割裂现象。

项目公司的组建应考虑公司股本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股本结构指投资人之间持有项目公司股份的比例,一般来说,采用相对控股方式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全体股东权益。资本结构指项目公司资本金(注册资本)占项目总投资额的比例关系。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要求资本金由投资人全额出资,资本金比例太大,股东筹资压力大,同时不能充分利用金融贷款资金获取投资利益最大化;资本金比例太小,项目公司负债率高,财务风险大。国家有关规定水电项目资本金不低于20%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收益率低的项目适当提高资本金比例后,既可缩短偿还债务年限,又大大提高了资本金的流动性。

三、风险控制

小水电投资项目的风险是投资决策考虑的首要因素,为避免投资损失,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小水电投资项目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系统风险是无法控制的,主要有电量销售、电价水平、政策变化等;个别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主要有总投资成本、未来经营成本、投资机会、投资时机等。

系统风险虽无法控制,但可通过扩大小水电投资人的合作范围,发挥利用合作伙伴优势,分散和转移风险。个别风险中对投资收益率影响最大的是总投资成本。降低总投资成本的手段主要有设计优化,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工期控制,合同、资金管理等。目前广泛推广应用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技术虽增加一定的设备投资,但可大幅降低未来经营成本。投资机会、投资时机的把握应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资料基础上,进行财务评价指标分析后综合考虑。

四、投资项目后评价

小水电投资项目后评价可从影响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过程评价三方面进行。影响评价,通过投资项目投产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评价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经济效益评价,通过项目投产运营后的实际资料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一系列财务收益指标,并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过程评价,深入分析造成项目后评价结论与预期效果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法。

篇6

关键词:投资管理;油田企业;市场经济;管理体系

一、构建市场经济机制下的投资管理新模式

自1988年起,胜利油田先后历经了石油石化大重组、股份制改造以及法人身份D换等多次体制机制变革。胜利油田在计划经济阶段投资计划管理的主要及特征是按照石油部下达的指标,负责组织、编制生产会战建设中的长期及年度投资计划,并提出年度基建、技改及引进项目计划的资金来源,上报石油部批准后执行。油田为提高生产单位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以全面提高经济效果为指导方针的包干经济责任制,促进了油田原油产量的逐年攀升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油田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从投资权限高度集中的统一计划管理,向扩大二级单位的自转变,油田逐步改进了承包模式,实行项目管理方式下的计划投资管理机制,促使各单位在增收、节支上下功夫,同时加大了存量资产的盘活度。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投资管理模式下,油田投资管理部门更新理念、不断探索完善投资管理方式,为油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生产经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市前根据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三个中心”的新型管理体制,集团公司负责核定投资规模,胜利油田负责项目立项与实施,开始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以及实行项目承诺书和项目后评估制度。该阶段油田投资逐步探索和完善老油田项目管理制度,按照“储量、产量、投资、成本、效益”五统一原则,强化“三项成本”、“两率”的考核力度,充分利用内控、ERP等手段进行项目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阶段,按照集团公司上市与非上市实行一体化管理要求,油田每年依据上级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工作量,结合定额及项目,将投资分解,并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在国外石油公司投资管理方式的影响和带动下,胜利油田逐步建立起了投资计划管理新模式,促进了油田科学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二、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

胜利油田开发四十多年来,在投资计划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投资计划管理方法。一是依托体制变革和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实行扁平化组织结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借助内控制度,完善细化投资管理制度,并建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线,涉及局相关处室及二级单位相关业务的《投资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二是推行项目管理模式,确保投资决策科学合理。在对投资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基础上,加强项目前期论证评价和方案优化,加强项目实施过程跟踪评价。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决策,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使用并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三是强化投资规划的编制,实现投资计划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油田年度投资计划和项目服从规划的整体布局,使其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发挥了规划的综合平衡和导向作用,使得油田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及计划达到了“三位一体”。四是适度放权,探索出了对采油厂切实可行的投资考核办法。近几年,随着体制机制

变革、政策调整以及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在投资管理运行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胜利油田的发展。

产量与投入不匹配。在“三个中心”的划分上,集团公司虽然把胜利油田定位为成本中心,但在具体执行上,却过分强调胜利油田的产量指标,另一方面还要求胜利油田“低成本、高效益”,这种投资和生产两难的境地,是胜利油田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投资管理程序不适应。集团公司总部投资决策时未能充分考虑油田生产特点,即老油田资源状况的变化,此外,年度项目的投资审批程序较为繁琐,逐级审批,常常导致投资计划实施与生产实际脱节,延误时机,从而为投资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种总部投资审批程序中的不适应性,直接影响了油田投资管理作用的发挥。投资政策不灵活。总部对老油田的投资限额实行“一刀切”,投资审批限额标准不尽科学,不能充分体现胜利油田特点。油田维护投入缺口逐渐加大。目前集团公司取消了油田维护费,但实际上,胜利油田开发的环境日益严峻,如安全环保标准提高、工农关系协调难度加大以及油田配套设施腐蚀老化等,导致维护费缺口逐年加大,作为投资项目的实施者,油田二级单位受非生产性因素影响过多,同时也增加了油田的投资管理协调难度。

三、进一步完善油田投资管理模式的思路

强化投资管理规划与计划的综合平衡职能。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中长期投资规划对年度投资计划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企业在下达投资规划与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二者的匹配关系,要真正的做到规划经过科学严密评估,有效指导前期工作和年度投资计划;同时真正建立支撑规划的项目储备库,达到投资规划与计划协调平衡、一体化管理的效果。

严格执行投资决策程序。在投资决策前期,从集团公司总部到油田各计划部门,需要严格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和内容,区分各油田差异,细化项目分类标准和审批权限,在投资决策程序上,突出经济评价对投资方案的作用,建立目标、开发方案、建设项目后期、中长期规划及措施的科学评价体系。

篇7

关键词:项目管理;绩效审计;成功度;项目生命期

建设项目管理是以建设项目为管理对象,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最优化地实现项目投资目标,对项目寿命周期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的系统管理活动。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提高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确保国家建设计划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绩效的审计,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建成后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内容

建设项目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因此,只有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审计,才能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绩效做出完整、有效、合理的评价。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管理审计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规模和方向,根据项目建设意图进行项目的定义和定位,以便在项目建设活动的时间、空间、结构、资源多维关系中选择最佳的结合点,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的最优建设方案,并展开项目运作,保证项目完成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投资决策阶段的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努力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作审计主要包括:

1、项目前期策划工作审计

前期策划工作审计的重点是:项目构思工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项目目标系统的完备性和实现的可能性;项目定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是否编制项目管理规划方案,方案实施的可行性,项目建设工作结构分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里程碑计划实施的程序性和可行性等。

2、可行性研究工作审计

可行性研究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主体资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的客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评价指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3、项目建设决策工作审计

在本阶段审计重点包括:项目建设决策工作程序的合法性;项目的建设标准的客观性;建设地点选择的准确性等。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管理审计

1、设计准备工作审计

设计准备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项目建设目标是否明确,设计任务书是否完备,设计单位选择是否合理,设计所需的地质勘探等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等。

2、方案设计工作审计

方案设计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初步设计方案是否经过论证,功能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方案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概算是否控制在建设单位的期望值之内,设计是否经过审查,程序是否规范合理,设计进度是否符合建设目标等。

3、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审计

施工图设计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有无实行限额设计,各专业设计配套协调是否合理,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投资、功能和进度要求,结构、选材等方面是否合理,在满足建设单位投资目标条件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设计文件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设计变更是否合理等。

(三)建设项目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工程管理审计

1、招投标准备工作审计

招投标准备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筹资计划,筹资是否经济合理,资金计划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项目的拆迁工作是否满足建设要求,项目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招标申请资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招标机构的组建或招标单位的选择是否合理合法等。

2、招投标工作审计

招投标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招标方式和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招标文件是否经过完备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审查,标底是否经过审计、是否体现优质优价,投标资格预审工作是否合理合法,开标、评标、定标过程是否规范合法,评委的选择及评委的评审工作是否公平公正,评标办法是否合理,评标报告是否真实合法,中标人是否在评委推荐的中标候选人范围内,中标结果是否进行公示等。

3、建设项目合同订立工作审计

合同订立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否真实,是否按照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的内容订立合同,合同条款是否齐全严谨公平合法,承包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明确,双方责任划分是否清楚,合同是否对工程分包提出相应的资质、能力、范围等规定,招标项目合同是否进行备案等。

(四)建设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审计

1、建设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审计

施工准备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是否认真进行了图纸会审,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现场条件,是否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各项目参加方工作制度、例会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是否建立,物资供应渠道是否落实、能否满足建设项目建设需要等。

2、建设项目施工工作审计

施工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各项目参加方是否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相互间是否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各环节的畅通,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供应是否满足进度要求,工程计量支付是否按照合同文件进行,计量的基础资料是否真实完善,工程变更和签证的审批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程序,工程索赔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规和合同文件,工程验收、资金到位是否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等等。

3、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审计

竣工验收工作审计的重点包括:承包商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是否通过预验收,如未通过预验收,承包商是否在规定期限进行整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组织竣工验收,项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或形成生产能力,承包商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整改,竣工工程结算是否真实、准确,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是否完整合理,工程财务决算费用是否客观合法等。

(五)建设项目使用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审计

本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缺陷责任期的保修管理工作和项目后评估工作,审计工作侧重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与项目前期策划所确定的目标相比较,以判断该项目实现预期目标。

二、项目管理绩效审计指标的设立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审计质量,必须使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评价建设项目管理绩效状况,如何建立项目管理审计的评价标准或评价指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刚刚引入我国,并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对其绩效评价指标加以界定,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予以参考,从而加大了绩效审计工作的难度。因此对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一)建设项目管理绩效审计标准的特征

1、客观性

评价标准应当能客观地反映工程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科学性

评价标准必须科学、合理,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客观。

3、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保证能够做出客观评价。

4、可比性

不但要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纵向分析,而且要对不同地区同类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5、权威性

评价标准应当能够反映同类建设项目管理的真实水平,能够被评价者、评价对象及有关部门所接受。

6、完整性

评价指标应当完整,不能有遗漏,保证做出全面、完整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

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目标控制和过程管理,因此,对建设项目管理绩效审计应当从目标审计和过程审计入手。

1、建设项目目标成功度

项目目标成功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对照原定目标完成的情况,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实际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项目目标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项目目标评价可以从项目的系统目标入手,从功能目标、技术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方面进行评价。

2、建设项目过程成功度

由于项目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整个生命期,对建设项目的过程审计,是对项目立项决策、建设实施及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系统总结与回顾,全面评价项目前期工作及实施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工作绩效,分析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原因,为今后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根据建设项目生命期项目管理的任务,建设项目过程成功度可分为:

(1)建设项目策划阶段成功度

可以从项目前期策划工作、可行性研究费用和质量、项目决策周期、决策程序的合理性、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审计。

(2)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成功度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财力、物力集中投放和耗用过程,它对项目能否发挥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阶段成功度可以从勘察设计工作、招投标工作、建设环境、项目变更情况、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项目竣工验收等等方面进行审计。

(3)投资执行成功度

主要审计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可靠,资金总额是否符合项目开工建设的要求,资金供应是否适时、适度,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合理等。可以从建设资金筹措、施工期各年度资金到位率及投资完成情况、工程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比较分析、工程投资节余或超支的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审计。

(4)项目运营阶段成功度

主要衡量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实际投资效益,与预测情况或其他同类项目的运营情况相比较,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项目运营阶段成功度可以从项目运营管理水平(达到设计能力、财务状况等)和项目效益预测(达到设计能力状况及预测;市场需求状况及未来预测;项目竞争能力现状及预测;项目运营外部条件现状及预测等)等方面进行审计。

三、项目管理绩效审计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审计范围涉及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审计的技术方法有:观察法、比较法、归纳和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类比法、数学法、实验法等方法。在审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特别注意指标的可度量性,尽量使非数量指标定量化,以避免评价的随意性。

(二)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相结合

建设项目管理绩效审计,不但要对项目全生命期有关指标进行纵向分析,而且要对同类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相结合

进入21世纪后,项目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应用领域进一步增加,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因此,进行绩效审计时可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如挣值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以保证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四)注意项目管理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区别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一般从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三方面进行,其重点是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目标控制和过程管理,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结果是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度量,而项目管理绩效的结果则反应了建设项目绩效的形成原因。

参考文献:

1、汤爱臣.对工程项目管理审计工作的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10).

2、辛侨.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5).

篇8

关键词:控制 保证体系 LNG项目 投资决策 应用

一、前言

由于我国当前油气行业投资计划的制订规范以及投资管理的制度在关键支持的文件、项目控制的保证体系、投资管理的流程等模型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实现较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所以说我国亟须完善油气行业中海外油气的投资决策方面体系,加强控制与保证体系在大型LNG项目最终投资决策前的应用。

二、有效确立以及实施项目的控制以及保证体系

1.将阶段决策的路线图有效建立进而将各阶段项目决策界面明确

项目投资建设过程的本质即为项目机会有效实现的过程之一,而要想将投资机会把握住进而使投资者将价值增值的目标实现,就应将各个阶段中项目明确且清晰的各个管理界面明确。将大型的LNG项目的建设过程作为例子从前期的论证到投产的建成,可分为操作运营、项目实施、项目定义、概念选择、识别评估等阶段,在进入各个阶段之前要从社会的政治环境、组织架构、经济、商务、技术几方面全面考核项目,在考核之后才可以把项目提交给最高的决策层,再决定是否可以往下个阶段进入[1]。

按照项目发展五阶段将大型LNG的项目决策方面路线图有效建立,而股东一定要参与的一项外部保证的活动为往各决策门前进入的价值保证以及项目保证,此类活动可确保支持阶段的决策。此决策的线路图表明项目发展中每个阶段的末期以及往决策门进入之前应该经过外部的保证活动之后才可往决策进入。

2.将大型LNG的项目中最终投资与决策之前项目深度的评价方法有效创建

前期的项目深度的指数指项目建成需要的所有阶段中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深度,其主要用来对FID之前的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所具有的完整性以及充分性进行考察与评价。而3-15通常是FEL的指数范围,如果指数范围在4-4.7,那么前期的准备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若指数在4以内那么前期具有过多的投入;一旦指数在4.7以上那么前期具有较少的投入,而项目具有较低的成功率。按照荷兰的壳牌石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投资项目的统计与分析可知前面三个阶段具有较低的深度与质量是项目实施的阶段中较易出现问题的原因,而前期资金与时间投入较少、在项目目标的认识较为模糊、未正确且全面的认识风险、可行的一些管理计划较为缺乏是深层次的原因。

依据荷兰壳牌项目管理的经验可知通常在前期投入项目建设费用10%-20%可将较好的实施方面结果有效实现。且壳牌总部在实际的工作中全球投资项目是以投资额来排序,其每年经过第三方的全球对标的审计公司评价100名以内的项目前期的工作,在量化评估后将项目和同业项目工作的质量有效对比,预测项目成功可能性,且将整改意见提供给评估中所发现的那些问题,进而将相关参考提供给项目决策[2]。而项目设计的工作最终的完成情况、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现场相关事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是大型LNG的项目中前期项目的深度指数评价的主要方面。

3.将专业控制与保证的框架模型有效建立进而将阶段性项目决策质量有效保证

在大型 LNG 的项目每个阶段开始的时候要将一体化、合理、科学的专业控制与保证框架有效建立,此框架为标准化以及上下游所通用的工具之一,将规模不同的项目于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包含的每个专业受控的标准文件以及决策和成果有效规定。而专业技术的授权手册、保证计划的模板、专业控制、各专业化的标准的数据库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在专业化且标准的数据库中将各专业在项目设计以及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所需正式的签署的一些决定与文件列出来,同规模不同的项目相适应。

4.将明晰的一些决策治理的结构有效建立进而将决策性的保证审核方面的活动明确

国际上通行的一些项目管理的体系通常是大型的LNG项目所采取的体系,再同公司特点相结合,将股东在阶段性项目决策方面把控能力提高作为主要目标。而为了将上述目标实现,通常采取如下两点措施。

首先将分级决策的委员会有效建立,进而将项目决策权的划分以及决策程序明确。其次将项目保证的审核活动方面分级策略有效建立,对于项目的保证审核与外部监控要予以重视,将股东参与的决策性明确,进而确保审核活动的开展。通常项目审核的保证策略可分成三级:特级审核的保证策略是第一级、重点审核的保证策略是第二级、自我审核的保证策略是第三级。

三、控制与保证体系在大型LNG项目最终投资决策前应用的具体策略

1.将阶段性的决策有效把控进而将FID科学的做出

一个项目往实施阶段进入且投资建设之前关键点为最终的投资决策,而投资决策的最终做出应于前期项目的每个阶段中项目保证以及阶段性的决策基础上,唯有将阶段性的决策把控好,方可使最终的投资决策高效率。而保证阶段性的决策全面与科学、将过程管理做好是投资决策做好的前提。且各级的决策质量项目控制以及保证计划是最终的投资决策之前管理的重点,再通过项目控制的有效实施、项目控制与保证框架的建立、阶段性项目决策界面的明细等手段。且将决策门分别设置给操作运营、项目实施、项目定义、概念选择、识别评估阶段,同时要求项目往下阶段进入之前皆有相应支持文件以及标准评价程序,可以施行分级审核与逐级决策动作,且由第三方客观、全面的审核对项目造成影响的因素,之后再由董事会来决定是否往下阶段进入[3]。

2.将控制以及保证工具充分利用

采取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型LNG的项目中控制与保证方法同国际上一些大公司联手开展其他的油田项目与大型的LNG项目,确保阶段性的项目成果合规且全面,这亦对中国的油气行业中覆盖上游、中下游的投资项目有效设计有利。

3.大力邀请第三方来评估本公司项目的执行情况

当第一阶段的项目完成的后期可邀请国际上独立、顶尖的评估公司来评估本公司项目执行情况,而评估公司可以访谈众多主要项目的成员与问卷调查的形式,把价值工程中实务采用的情况、专业能力、团队建设的水平等对项目成败造成影响的重要的项目指标同25年以来200多家公司中14000个项目施行对比分析动作。此外评估公司对于主要风险、进度计划、建设成本等同建设相关的指标通常会对比分析1997年到今17个同类LNG项目,进而将相关参考提供给项目投资决策。

四、结束语

大型的LNG项目具有苛刻的投资环境、巨大的投资金额、上下游的一体化以及复杂的技术,因此在大型LNG项目最终投资决策前应广泛应用控制与保证体系,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以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目标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新红,姚震,赵月峰.控制与保证体系在大型 LNG 项目最终投资决策前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3,11(9):93-94.

[2]王美娟.大型LNG贮罐优化设计与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院学报,2011,76(4):116-117.

篇9

关键词: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现状;各阶段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A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费的支出,进行指导、调节、控制,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建设工程成本管理是在满足工程质量、进度、合同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对各项费用进行的管理,以实现盈利的目的。因此,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是贯穿于项目整个周期各阶段的重要工作。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成本管理理念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预测、组织、指导、核算和分析,对一切经济资源费用的开支等进行控制。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加强和完善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企业战略性成本控制实施

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运行的根本目的,而成本控制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最基本的战略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成本竞争作为主要手段,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1.2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质量表现,项目成本的降低直接反应工程耗能的节约。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资源利用率的降低,都从根本上体现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1.3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多样性、流动性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在其建设过程中成本变动性较大,常常出现与计划不符的现象。因此,对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最终利益。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2.1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分配明确但分工混乱状态依旧存在,目前已经实行了项目经理责任制,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从根本上对项目成本进行考核,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这就导致管理程序缺乏规划、执行过程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大,令各项成本控制脱节于状态,从根本上达不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2.2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技术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中很多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意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是在技术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却忽视整体过程和实际情况的控制,只是片面的对成本进行管理,再加上管理中存在较多漏洞,如采购环节、分包招标环节、合同签订等管理不严格,从而严重影响成本的控制。

2.3项目成本控制人员存在的问题

项目成本管理人员是影响建设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观念不强等问题都会给成本管理带来一定困难。[[1]孟向军.建筑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现代营销.2012-10-15

]

3.项目参与各方的项目成本管理目标和任务

3.1业主方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投资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主要的管理任务是对项目的投资管理、安全管理、进度质量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管理等。业主方对项目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质量目标上,包括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材料质量管理、设备质量管理等,最终是在质量目标上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定,以及满足业主方的质量要求,以最大限度控制项目的总投资。

3.2设计方

设计方管理的目标是对成本目标、设计进度以及质量目标进行管理,完成设计成本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包括设计进度、质量、合同以及与设计有关的组织协调工作。设计方对成本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保修期工作,为整个建设项目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为节约成本和施工中成本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3供货方

供货方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施工阶段进行的,但它也涉及到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供货进度、供货质量和成本控制上。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就是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

3.4施工方

施工方主要管理目标是对建设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施工方的项目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和工种的交叉施工,因此,要对工程成本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与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既能保证满足业主方的要求,又能保证自身获得更大的利益。

4.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

4.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投资决策的过程是对工程项目选择和决定投资的过程,它对工程项目起着总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投资决策涉及的行业比较多,呈现出工作量大、数据多、专业技术人员多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实践性及客观性。投资决策的过程是依据相关的专业资料及方法对项目进行估测,在估测当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

2、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3、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4、评审阶段的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对项目的总投资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重要依据。但是长期以来投资决策阶段在建设中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出现投资膨胀现象,造成延长工期,致使工程造价过高;因为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在施工中,建设单位提出过高的要求,超出设计的标准。因此我们要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多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对项目的价格进行准确的估测,为项目资金的投入支出作出全面准确合理的决策。

4.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4.2.1推行和完善设计监理制度和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

投资者设计作品的好坏标准是客观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担负起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因此,设计人员应大力推行和完善设计监理制度,对设计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并进一步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对设计作品进行全面检查,以避免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2.2提高限额设计运用水平和完善设计变更

在设计过程中要让设计人员明白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考虑节约投资,也不是将投资砍一刀,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精心设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准备阶段,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设备造型、工艺流程、建筑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出控制投资的具体措施,要对设计进行分块限额,对设计要进行造价核算,确保在设计阶段将造价控制在投资估算内。

[2]2陆宝君.建筑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要点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9-15

4.2.3完善变更程序,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也是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中,施工图的设计要尽量听取施工单位的意见,使之符合施工要求,尽量减少设计变更次数,避免造成造价失控。

4.3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4.3.1合同管理

树立合同管理意识,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定合同时严格把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合同管理办法,明确合同中各方责任与权利,制定出既保护企业利益又满足业主要求的施工合同条款。

4.3.2材料设备费用管理

建筑材料和设备采购费用是构成造价的主要因素,由此,建设工程中材料的选用对降低造价起着关键性作用。选择优质实惠的材料,要货比三家,保障资金的充分合理利用,做好材料的采购、进场、应用、保管等各项工作。

4.3.3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前期要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水平、机械设备等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一份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满足降低成本的要求。施工方案的优化是降低施工成本的行动纲领。

4.4 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与控制

工程建设合同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合同条款是双方利益的保障,施工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按合同条款提供的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因此,要树立合同的管理意识。按照合同规定审核工程量的准确性,审查定额套用及设计变更签证是否正确,取费标准是否符合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政策的规定。[]

结语总之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是基本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各方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使建设工程成本管理走上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篇10

(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从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领域的角度来界定,是指运用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理的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基金)以及借用金融组织贷款等,对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需要政府扶持发展的产业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前我国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三万亿元,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长,每年“政府投资项目”占到约10%,达3500亿元左右。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对投资项目的资金运用、成本控制、投资项目质量和建设周期等方面的控制与监督,其目的在于保证政府投资能按预定计划实施,防止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种不良问题的产生,以确保项目能按预期的要求完成。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数集中在为社会发展服务,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二是政府投资项目具有一般项目更为严格的管理程序;三是政府投资项目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

(二)“代建制”的起源和定义

项目“代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CM制是业主委托一称为建设经理的人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等工作,但不承包工程费用。建设经理作为业主的人,在业主委托的业务范围内以业主名义开展工作,如有权自主选择设计师和承包商,业主则对建设经理的一切行为负责。

现在所推行的“代建制”是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招投标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行为。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则是指政府委托第三方以建设期法人地位,对所投资工程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它形成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相分离的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二、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及分析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正由“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模式向“投建管用”职能分离的模式转化。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直接投资的项目管理方式实行“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单一模式,这就造成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1、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较低,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种类较多,有的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有很强的综合性,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非专业部门管理效果不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政府部门往往是上一个投资项目,就组建一个临时的基建班子或建设指挥部,由于缺少管理专业人员,加上没有管理经验的积累,造成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2、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及投资规模难以控制。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缺乏投资和建设的各自规范主体。由于投资和建设的主体基本上合二为一,相应就缺少了投资约束机制,造成政府对项目建设过程也缺乏有效的外在管理和制约手段;而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公益性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性资金,资金是无偿拨付和使用的。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往往会出现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投资超计划的“三超工程”现象,建设单位的“投资饥渴症”难以遏制,使本已十分紧张的政府财政资金更加“雪上加霜”。

3、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机制不完善。决策机制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质量,而投资项目决策在整个项目周期中至为重要。而目前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方式与我国现有的投资项目决策方式基本一样,其主要表现为:个别领导说了算,善于争取多要点,形象工程突破程序加紧干,资金不足普撒胡椒面。这样的决策往往会造成工程决策拍脑袋、工程上马拍胸部、工程烂尾拍屁股等现象。

三、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提出“代建制”策略

为较大改善和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从决策、建设、资金计划安排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本文仅以“代建制”为切入点重点论述,具体在项目实施阶段可采取如下措施:

1、代建项目的确定,即必须采用代建的适用范围。凡建安工程投资在规定额度以上且市财政性资金投入在规定额度以上、建设单位没有自行管理建设能力的建设项目,可要求必须当实行代建制。

2、代建的形式。可采取两种代建形式:全过程代建,即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要求,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及建设管理至竣工验收实行全程管理;阶段代建,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对项目建设管理至竣工验收实行阶段管理。

3、实行代建合同管理。代建单位的产生引入了竞争机制,除个别特殊项目由政府指定外,均需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代建单位。代建单位确定后,建设单位应当和代建单位签订项目委托代建合同。明确代建项目的范围、形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法律关系。同时建立健全了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

4、奖励与处罚。应采取适当激励机制来提高代建单位工作积极性,如工程包干有节余,代建单位可分成,其中市政府投资节余部分可有适当比例由代建单位留成。如决算投资超过包干基数,超过部分由建设单位和代建单位各承担相应比例费用。但因代建单位原因,造成工期拖延的予以罚款。

四、结束语

“代建制”使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管理思想更专业、更先进;政府不用组织相应的管理机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公务员队伍膨胀;通过市场的方式转移项目建设费用超支的风险。政府不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既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又可有效地杜绝公务人员产生腐败。因此,实行项目法人制、推广项目“代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尹贻林,阎孝砚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石明 《项目管理实务》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