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篇1

关键词: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32-03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行业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结构和品质需求也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及时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及“加强基础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等相关的国家政策。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继续改革。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设施作用,加速培养相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强化职业属性,实现“双证书”的相互衔接,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

1 专业面向及整体体系结构探讨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和电子商务4个专业,将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构建了一个大平台、多个方向、精于一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简称“1+1+1”模块结构课程体系。大平台由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构成,是上述4个专业学生必修的模块。岗位模块由智能移动开发、网站开发、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三维设计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网络推广和网店开发等8个模块构成,上述4个专业学生选择学习1个或1个以上模块。

“1+1+1”模块结构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是: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和电子商务4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大平台课程(即“1+1+1”中的第一个“1”)。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选择学习1个及以上的对应岗位所属方向的方向课程模块(即“1+1+1”中的第二个“1”),在顶岗实习阶段,每个学生必须精通对应岗位上的岗位技术(即“1+1+1”中的第三个“1”)。见表1。

2 课程设置探讨

2.1公共基础平台:为学院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

\&\&]

2.2专业基础平台

为了达到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宽基础要求,提出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3岗位模块

指根据各个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设定了8个岗位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修读其中的1个或1个以上的模块,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其中A1-D2为课程群(见表4)

3 岗位模块选修及选课

3.1岗位模块选修

在前期通过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群,学习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选修的岗位模块应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修。

2)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必须在规定的学期内全部修读完成。

3)岗位模块包含8个行业课程群,每位学生可选修1个或1个以上岗位模块。

4)学生选修只选岗位模块,不得单选课程。

3.2选课程序

1)学生选课前,由各专业组织专业宣讲,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各专业模块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听取指导教师意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实际情况,确定修读模块,并在第二学期末通过网上自行选择选修三个志愿模块,并打印选修课程群信息表,经专业所在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报系办公室审定备案。

2)系里根据学分制选课系统提供的学生选课汇总表,确定开设的课程,报教务处审定,在放假前公布开班情况等。

3)学生选课排定后,中途不得随意退选或改选。

4)若选修模块报选人数不足学院规定的开班人数的,则不予开班,系统则选择学生的第二、三志愿模块开班。

4 成绩考核与学分取得

学生所修课程均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核,课程的考核依据课程标准考核要求完成。课程总评成绩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理论课程成绩结合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等综合评定。二是实践课程成绩通过项目答辩、成果及效果展示等,邀请行业专家及专业教师综合评分形式评定(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见下表),并发放学生成绩水平证书。

5 总结

基于大专业平台基础上的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国内许多高职学院在不同层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根据信息工程系所属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向学院申请立项,专题研究解决信息工程系所属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充分体现“适应性、通用性、覆盖性、个性化”的原则的专业平台;研究制定基于专业平台的能满足“双证书”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平台教学计划;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不断强化专业特色,增强办学的实力,探索一条适合我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张成伟. BPMM模式下高职外语专业岗位模块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2-34.

[2] 刘艳. 物流专业“职业基础平台+岗位群模块”课程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19-21+94.

[3] 袁甬萍,许复贞.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平台+岗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2+100.

[4] 唐彩虹. 基于工作岗位的《网页设计》平台课程模块化教学[J].当代职业教育,2014(2):37-39.

[5] 陈健尔,叶国英,姚蕴伍,周菊芝,黄金银. 高职护理专业“平台+岗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的探索[J]. 中华护理教育,2010(8):351-352.

[6] 黄翠平. 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7] 刘渝宾. 基于岗位自适应匹配的电子商务人才平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

篇2

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建筑材料

一、前言

我国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始于1997年,当时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在职人员不脱产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主。至2009年,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单位已达241个,累计招生超过了24万人,约占我国各类专业学位总招生数的1/4。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据悉,目前我国每年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10%。

教育部2009年9月发出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为此,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2010年教育部决定将增加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全部用于扩大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实践,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一年在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提高应用性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二、建筑材料学科分析

1.建筑材料学科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可以促使建筑形式的变化以及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革新。建筑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材料的发展和革新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学科划分改革前建筑材料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改革后划入材料学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下自行设置二级学科的权利归属各高校后,部分高校又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建筑材料二级学科。而本质上建筑材料学科属于土木工程和材料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因此设在土木工程类院系下的材料学学科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我校的建筑材料学科设于材料学一级学科下,行政上隶属土木工程学院。

2.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现状

在研究生教育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大学本科教育后进行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属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因此,研究生课程具有高深性、研究性、专业性、精致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

目前,国内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关于建材硕士点课程类别的划分,并无统一的名称标准。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常常难以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我国有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学术性培养方案相对成熟,应用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相对薄弱。

因此,建筑材料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土木工程和材料学学科特点,通过建筑材料硕士点的重点高校的调查研究和自身建设,结合我校特色,构建和优化设置方案。

3.学生能力现状

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成为各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研究生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课程设置的优化不仅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是对我国教育现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实不足的弥补,也是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偏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特点不明显。在新的形式下,现有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总体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客观上需要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思考、优化甚至革新。

4.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

建筑材料研究所与辽宁省、大连市建筑材料相关骨干企业有紧密联系,项目合作基础良好,如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大连砼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大连庆华建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细杨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为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方案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材料学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研究性和管理型人才。学习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坚实的建筑材料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建筑材料基本理论、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和计算材料学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和创新开发能力的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用外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

四、实施及问题

上述培养方案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保证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1.实践教育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主要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其就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工程第一线。目前,工程硕士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实践问题。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建设政策及实施细则滞后,给工程硕士的实践问题带来困难。在无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前提下,企业承担一定数量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仅有“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文件,但批准数量肯定有限,将来也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除了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外,应出台地方企业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在校企结合上,最重要的是要找那些热心于教育的企业,要有一批热心育人的企业家和技术、管理骨干,学校要关心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热心于育人工作。实行“双导师”制,选择聘请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导师,确保工程硕十的培养质量。

2.德育教育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德育工作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素质培养更需要让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加强社会公德、劳动观点和团队精神的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良好的实践应变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学生在学校期间,德育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导师可以随时与学生思想沟通加强德育教育。进入企业以后,避免德育教育出现真空,应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让企业导师进行业务和思想双重指导。

3.过程监管

进入企业以后,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延伸和加强。建立和完善企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实习评审制度,由实习企业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和成果给出量化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之一。

五、结论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育、重视德育教育、完善培养质量监督体系,以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光玉.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19-2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2009,9.

[3]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建材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10.

篇3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很多方面不能适应职业所需。近几年,通过研究职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课程体系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期教学内容更适应职业起步和发展所需。而所有改革的前提,是要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才能制定课程安排计划的总思路。目前,我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并没有明确,很多专业的课程安排思路不清晰,有的授课计划的制定还是今年抄去年,去年照搬前年,甚至还是几十年前的旧东西。课程的安排和取舍,不依据职业的需要进行分析论证,盲目取舍,不符合职业发展需要。

二、本研究范围的界定

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适应度的合理性研究,从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两个典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入手,职业适应度定量指标从口腔修复工考试大纲、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以及职业工作所需进行研究,以期达到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要求的契合。整体思路就是课程体系构建应该合理的适应职业工作要求。

本研究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证:第一个维度是确定整体课程安排的主轴中心线,也就是依据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和职业工作所需进行专业课程安排的取舍;第二个维度是对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应职业所需的具体设计编排;第三个维度是对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改革的着手点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为使学生能直接进入职业工作服务。

三、研究基础

第一个维度:“确定整体课程安排的主轴中心线”的研究基础

本维度主要研究人员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主持人主管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几年来,团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建立了吉林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研课题获得了第七届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口腔修复工”辅导与考试已经进行了三轮,通过率96%以上。本专业的学生只要主观愿意,就业率100%,供不应求,深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课程构建已经走向了结合技能资格考试和职业工作所需的轨道,这两者成为技术专业课程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可以证明是确实可行的。

第二个维度:“对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应职业所需的具体设计编排”的研究基础

本研究的主持人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前训练》课程教学工作,以前这门课程没有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安排比较随意。2011年为此课程主编完成《医学生临床技能和素质训练》教材,是根据助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和临床医生工作流程编写,填补了临床医学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已开课5轮,对学生参加临床工作实践和助理执业医师实践考试帮助很大,《实习前训练》课程也更名为《临床技能和素质训练》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和后续分析,证明“专业课程的具体设计和编排应为适应职业所需”是应该牢牢把握的理念,每门课程都应该在适应职业所需上下功夫,但具体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第三个维度:“教学实施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应为学生能直接进入职业工作服务”的研究基础

以“诊断学”教学为例。“诊断学”是主持人本学期的授课学科,讲授22年。重点内容病史采集和检体诊断是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与职业活动直接相关。旧的授课模式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课以示教为主,学生分组练习,但时有学生得过且过。这也是所有临床操作课程的通病。主持人已经在两个教学轮次进行“课堂即病房模式”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全班分成八个小组,体格检查课程全部在实训室进行,训练用的诊床成为“病床”,学生围着“病床”而坐,随时有学生充当模拟病人,理实结合,学做一体。教学准备和学生准备都与传统不同,尝试的结果证明学习效果的提升很大,本学期末将进行整体的评估和完善。

四、研究目标及理论假设

总的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分层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由此确定课程安排的主体内容,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适应职业需要。

理论假设:以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所需为出发点,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适应度的定量指标为助理临床执业医师的考核大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应围绕助理执业医师的考核大纲来确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职业适应度的定量指标是三级口腔修复工的考核大纲,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应围绕三级口腔修复工的考核大纲来确定。

五、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助理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修复工考试大纲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

二是以主轴中心线为准绳,提出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新旧对比,分析新方案在职业适应度方面的合理性。

三是以三个维度的论证结果作为依据,为确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等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的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六、研究方法

实例研究,分析对比。

七、实施步骤

第一步:以最新版的助理临床执业医师考核大纲和三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考核大纲为课程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分析两个典型专业所包含各门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及所占的比重,列出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所需的学时,制定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第二步: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相比较,从职业工作所需为职业适应性的定量指标,论证新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第三步:从职业适应度的角度,以一门课程《临床技能和素质训练》课的设计和内容取舍、后续影响为例,对课程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合理的学时分配提出建议;针对考核大纲,对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新编教材和新开课程的建议。

第四步:从契合职业工作所需出发,以《诊断学》课程的具体实施为例,试用“课堂即病房模式”探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理实结合,学做一体,试图解决临床操作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五步:形成研究报告。一是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报告,完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报告。以及对这两个专业新课程体系构建报告与职业适应度的合理性分析。二是完成《关于“临床技能与素质训练”课程的设计思考》的研究报告,作为新开课程的建议报告。三是以《诊断学“课堂即病房”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为题,研究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以期课堂所学更加契合职业工作所需。

本研究探讨从职业起步所需出发,以职业适应性为定量指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根据主轴中心线,制定课程安排计划的总思路。使学生校内学习内容和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和职业起步及所要求的技能、条件所匹配。本研究对搭建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均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2016

[2]口腔修复工考试大纲,2014

[3]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诊断学》,主编魏武、许有华,2014-08

篇4

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崇尚读书、热爱集体、学习刻苦、理解水平高、逻辑思维强,但在知识面、视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在适应性、独立性、个性特点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实施欠科学是原因之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我校有着55年多的办学历史,目前已经有近万名小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当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汇聚到芳草地,带来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外国孩子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中国孩子对外国文化的向往,都是课程开发的良好资源。

学校提出要以促进文化理解和儿童健全人格为目的,践行国际理解,提升生命质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这样的学生应该热爱祖国、友好中国;尊重包容、友好世界;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会学善用、充满好奇。据此,学校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国际理解课程校本实践”的思路,构建科学与人文结合、中西文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芳草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一、课程构建原则

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遵循以下原则:突出国际化特色,并以此整体研究课程设置,把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变为学校可操作的、体现学校发展特质的课程;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关注减负增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课程设置

基于公办国际学校定位、“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 的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激发中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三、课程实施进程

1.筹备阶段: 2012年1月——2012年8月

协调沟通上级部门、学校专家顾问委员会、学校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着手《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方案》的起草、论证与研讨,形成可行性方案。之后组织集团各校区主管、各学科骨干教师召开各层次的学习、研讨会,形成《芳草课程体系实施具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方案》要求分组分步编写各学科教材,购买相关教学资料,引进相应的教学资源,确定任课教师,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准备《芳草地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

2.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在确定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制定每个校区的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时间表进行实施。具体工作:在确定实验校区基础上,领导组与每个校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实验年级、负责人、实验教师、课时分配、实验风险分析等具体问题,分阶段推进,实践《方案》。专家指导组针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监督评价组进行过程性监控。

3.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5年8月

在分校区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对《方案》、教材进行修订,在集团中确定实验校区进行芳草地课程的全面实施,实施的同时评价组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成果,形成教师课程实施案例集,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学生成长个案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凸显芳草特征;形成芳草地课程体系,提升芳草学术水准;形成系列校本教材,丰富学校资源库。

四、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成立以集团管理组、指导组、学校发展顾问委员会、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人员为主要成员的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评价组,负责各项课程标准审核和对标评价的工作。

2.加强过程性评价,利用课程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听课指导、阶段交流等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开发的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建立针对实施教师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学习效果评价采取标志性成果的形式。

五、课程构建保障措施

1.建立课程建设管理机构

(1)领导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芳草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集团的质量管理部、学术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组成此项工作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课程目标,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广泛征求领导、教师的意见,宣传课程建设理念、确定课程实施的实验校、实验年级、实验班,制定相关制度,同时指导各部、各校课程建设工作。

(2)管理组:集团质量部是课程管理主要机构,主要职责是规划设计方案、拟定行动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课程建设教学工作。

(3)指导组:由学术管理部组织专家对课程建设工作中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予以具体指导。

(4)实验组:各校成立课程实施小组,作为专项工作进行工作布置,与集团、教师进行协调沟通。

2.发挥集团优势有序推进

发挥集团优势,各校区根据学校实际,特别是师资构成,确立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研究的重点学科,确立各自主攻方向,学术部牵头,配备市区级骨干教师等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实施团队,确立重点研究人、实践的年级,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序推进。经过2年实践,汇总成功经验,确立新的实验校区,在一个年级中整体验证,成功后集团推广。

3.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机结合

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版),2012年秋天开始启用。课程标准直接影响着教材、考纲、考试的设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体构建芳草地课程,凸现芳草特色,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追求最优化管理。在整体建构过程中,一定要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机结合。除了通过校本研修在教学过程中集体提高,还要辅以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师资的视野拓展、课堂授课艺术的提高,如课题推进培训、专题教研培训、教材编写培训等。

4.建立课程实施制度

学校建立相应课程管理制度。如:制定课程方案(规划)、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切实执行。

5.经费保障到位

学校对编写教材、研究课程方案等活动予以资金支持,保障各学科的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方面工作顺利推进。

篇5

【关键词】课程体系 水利信息技术 专业学位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22-03

一 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于“七五”期间起步,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水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属于水利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水利信息化的大规模开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之后。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中央决定将“金水工程”作为“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要业务系统启动建设,水利信息化工作开始步入快车道。2003年1月,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水利信息中心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咨询会。水利信息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专业性应用软件开发难度大,投入大,风险大,失败率高。水利信息化不论是“项目”还是“过程”,都必然涉及许多具有行业和专业特色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对水利行业特色、专业性质、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清楚水利需要信息技术做什么,信息技术能为水利做什么。水利信息化建设队伍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007年,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在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水利信息技术专业二级博士和硕士点。2008年开始招收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11年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原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一些问题。如课程门数偏少,学生选择余地小,有些课程和本科课程重复,个别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学科当前的发展要求等。基于此,本文提出对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 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1.建立以培养模式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分别制订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研型人才和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两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实践经验和工程技能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别,探索以培养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式、项目式以及“一体化教学”等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开展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合作

开展产学研深层次合作,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掌握相应岗位的核心技术、核心技能以及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能力,构建“基本理论、技能实践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3.在研究和实践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以两个平台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两个平台:一是指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强化理论与技术基础的课程体系平台,面向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适应国家高端科研需要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指以工程实践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平台,面向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和项目研发技术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合国家水利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三 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一,针对水利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弊端,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水利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研究生工程意识淡薄,与工程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等知识匮乏,应用工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后劲不足等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广度,并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和企业的丰富资源,采用多种培养途径和手段,构建富有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高工程素质的人才。

第三,建立专业硕士质量评价标准与实践教学体系。国家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招生从2010年开始正式启动,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专业硕士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完善。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以及师资队伍的素质条件等支撑条件的评价体系。

四 郑州大学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

1.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开展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实践研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奠定基础。

第二,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修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调整实践(工程项目)的内容,修订相关的配套制度。

第三,改变原来的课程体系,在搭建两个平台的基础上,由学院根据不同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特点,制订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凸显应用性的课程内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四,从水利信息技术专业中选取3~5门主干课进行重点建设,针对科学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不同,调整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比例;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减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以理论学习和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协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等形式,提高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第五,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建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按照“基本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抓好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力度重点打造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践创新基地,要求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与重大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以取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成果。

2.实施步骤

学院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课程体系应用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和手段、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以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实际,进行广泛论证,完善新形势下满足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增加实验教学学时比例,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修订课程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依托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网络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心等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健全创新机构,制订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

五 郑州大学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

1.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0~15人/年,每年荣获各类竞赛奖、三好研究生和优秀干部等荣誉的学生占到1/2,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占1/5,就业率100%。

2.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上改革措施,使科研型创新人才和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三个层面得到全方位的完善。尤其是,提出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参与重大研究项目的要求。先后在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网络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和参加大型工程项目的机会。目前,专业与有关单位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良好,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3.课程内容层面的改革效果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的具体体现。这一层面的改革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向以不同培养模式研究生知识体系为中心转变,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水利信息技术专业涉及水利和信息两大部分内容,内容多、范围广,课程内容把握和教材选择都比较困难。课程内容的深层优化不再是一门课程一本教材,而是一门课程涉及几本教材,同时还要把这几本教材进行有机组合,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流域产汇流模型及数值模拟课程,内容包括径流形成理论、产流和汇流计算、流域水文模型和计算结果可视化等内容,教学中采用了四本教材:《水文学原理》《水文预报》《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瑜、李昌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39~42

篇6

关键词: 机械加工 技术专业 项目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现在面临改革,我国也已经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以保证其教育模式不同于普通教育,毕竟中职学校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分支出来的开发学生潜能的技术型教育。传统的机械加工专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理念逐渐为广大师生所接受,项目课程体系正是基于工作过程展开的,所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引入项目课程体系能够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在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实施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观。

一、项目课程开发的依据

1.就业前景的迫切要求。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对于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很大冲击,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今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又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但是企业的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技能型的人才要求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对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一定的技术才能保证机械的加工质量。课程中引入项目课程体系之后,学生对工作流程有了大体了解,甚至更透彻的研究,直接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技术水平高了,就业自然就相对简单得多。

2.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几年来国家及其企业对于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并未完全接受中职教育,学校的生源也因此有一定改变。根据教育现状,在中职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都希望尽快找到工作,依据自己所学的机械加工专业找到对口职业,所以学校教学方式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技能,在项目体系的改革下感受到工作的实践感。

3.原有课程模式陈旧不足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要。原有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已经相当陈旧,已逐步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学到的东西很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尤其是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机械专业来说,当今时代的科技不断发展,在机械制造上也比以往要先进得多,所以很多理论已不能满足当今时展的需要,所以中职学校要及时加入新的课程体系以改变现状。

二、项目课程中的任务

1.确定专业课程设置。确定课程设置是设计项目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育中,很多课程都是根据知识分类方式进行设置的,大都是流于表面的课程设置,实用性并不是很强,而且这也是阻碍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点。所以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经验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依据实际进行课程设置。

2.确定项目中的知识。项目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内容非常重要,项目教学方案中必须认真研究每个项目应当让学生接受怎样的知识。项目中知识基本选择依据便是“知识内容与要求”,这些知识包括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知识来源于实践,所以课程的设置中也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实践课程。

3.构建模块化项目体系。模块化的项目体系,说白了就是让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相应作用,与各行业和市场需求相接轨,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相融合,与国际职业教育相符合,探索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创新技能模块项目课程体系。根据机械加工这个专业特点,设计出覆盖职业岗位的项目课程,将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

1.形成知识的动态组织。动态的组织知识,是以工作任务中心的课程内容能否形成有机整体的前提,也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动态实践行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只围绕教学任务讲课,而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背景,课程的讲解方式也完全没有拓展,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的内容本身就缺乏一种整合感,没有动态效果,就像是“植物人”一般的知识框架,那么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的躯壳,并没有领悟机械专业的灵魂。脱离实践的机械专业根本无法正常地进行教学。

2.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专业面向的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工作,因为人才培养是对专业所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机械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相对较为简单,所以教师不难把握他们的规格要求。岗位的定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项目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无法和普通教育一样,仅仅通过教学目标就可以将位定准,职业教育中的岗位定位是动态因素,而且职业能力是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的。

3.设计项目教学实施方案。学生最需要知道也有权利知道他们学习某一科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们所学的内容的就业方向是什么,课程又对他们有怎样的影响,所以项目教学实施方案的编制,其核心目标也是完成项目的设计。项目课程的设计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影响整体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新课程改革面临挑战,其引入项目课程体系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新情况,基于对国内外课程经验的分析总结,各职业学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应当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以就业为主要导向,创新课程内容,服务于社会发展,展现职业教育的新风采。

参考文献:

篇7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防御技术”、“网络性能分析”和“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这六门专业课程。

在课程安排上,“信息安全概论”课程首先引入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消息鉴别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技术以及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知识点;而“应用密码学”课程则介绍密码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主要密码体制的算法与应用;更进一步,“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以协议分析为导向讲授网络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功能域、体系结构、协议规范、信息表示等知识点;“网络防御技术”课程以统一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阐述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网络防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网络性能分析”课程着重讨论网络性能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课程讨论网络安全编程实现的基本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建设成果,目前正在为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所借鉴。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介于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的过渡阶段,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第四学年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深入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

二、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的改革思路是:采用自主团队方式,选择并完成一个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对于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言,因为是自由组成团队,项目角色划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并不是要求本科生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一个很大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主要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已有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知识基础,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合作完成一个规模适中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提高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

三、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我校自2008年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同时已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何保证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协同设计,是专业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四个方向,即“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网络防御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统一网络安全管理”。

其基本的选题思路在于帮助本科生熟悉常用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编程开发包,并掌握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实践的基本技术,为将来从事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研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更进一步,较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更强的整合性与自身的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物联网安全”与“物联网管理”。

篇8

关键词: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衔接

1对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衔接现存问题的分析

(一)中职教学计划中基础文化课时短缺,从而造成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影响了中职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教学论提出,基础学力是提升学习者学习层次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知识因素、技能因素、态度因素等是基础学力的组成要素。根据此理论可以确定只有具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学力的中职学生方可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在对大量机电一体化中职课程教学计划分析后发现,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普遍偏少。(二)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确,缺乏连续性和贯通性根据布鲁纳螺旋型课程理论提出,在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要使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具有连续性,也就是应在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制定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在针对哈尔滨地区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专业课设置调查发现,中高职课程上下承接出现问题,也就是在中职开设的某些专业课,在高职却没有开;同时高职开设的课程而在中职没设置,这造成了中职所学的课程在高职学习中没能得到继续提高,而有的课程中职学生在任何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在高职阶段拔高学习实为困难。(三)相同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严重重复,缺少提升性。在布鲁纳螺旋型课程理论中提出,在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时,既要使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具有连续性更要体现发展性。就目前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同样开设的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有些课程所讲的内容以及对学生技能要求重复率非常高。

2对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探究

(一)美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美国实行的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教育体制,并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采用课程体系衔接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二)澳大利亚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澳大利亚通过国家层面组织开发“培训包”将全国中高职的课程衔接起来,“培训包”是澳大利亚的连续性的和全国所承认的培训、认定和评估技能要素的总和,它由国家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国家资格组成。(三)法国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法国将中职教育开设的专业按行业类别分为17类,每一类都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高职各专业分别对应其中某一类,以该类的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高职课程,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设置上的衔接。

3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教学衔接实施方案的探讨

(一)编写中高职统一的教学计划是构建一个统一的、上下融汇贯通的课程体系的前提。(1)编写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计划应在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沟通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并做到中高职所开设的课程都有的放矢。(2)教学计划应将将中高中课程统一划分。可将课程分为中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技能课,高职文化基础课,衔接的基础专业课,提升的专业课。(二)为了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良好的衔接,其教学衔接的实施方案应细化到每门课程的教学衔接。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面就业岗位,在中高职每一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形成中高职职业能力脉络鲜明、层次清晰的课程结构。(三)实施“3+2”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行“3+2”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是保证中高职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全面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3+2”的前三年是指中职教育阶段,此三年分为两部分,前两年是学生进行中职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基础专业课学习的时段,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将学生两年的学习成绩累计,只要达到标准者就可进入高职学习,并在中职的最后一年学习高职的公共基础课和衔接的专业基础课;未能进入高职的学生留在中职学继续习一年,强化中职的职业基本技能,以达到企业对中职生的上岗要求。(四)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中高职要统一化,并将中职升入高职的入学考试分解到中职教学过程中。(1)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特点,将考核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实训)部分。理论考核和评价采用口头问答和笔试相结合,即学生在做笔答后,再由老师提问学生当即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笔答和口头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评价;实践部分则考核应参考企业实际操作标准,以考核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评价的方法则包括现场及准备工作情况评价;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工作态度评价。(2)把高职入学考考试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分解,即将各门文化课、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考试内化到中职教育的各个阶段,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考试,只有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累计的各科考试成绩达到进入高职学习的标准方可继续学习。

作者:李玉贤 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

1.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背景

网络技术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一些中职学校也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而从事网络服务的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中职毕业生却很少,他们理论水平欠缺,动手能力不尽如人意,不能独立开展“建网、管网、用网”工作。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处于一种窘境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理念未更新,缺乏对网络技术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认识;二是专业定位不清,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三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缺乏工作过程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做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五是教学模式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开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怎样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网络技术“准员工”就成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就此问题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中职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策略和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

2.1 专业内涵

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称网络构建(简称网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相对本专科较低。其主要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信息安全与维护的初、中级网络技术应用型操作人员。

2.2 专业核心能力

我们通过市场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三个职业方向: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站建设与开发。由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培养“准员工”三个职业核心岗位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能力、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能力),逐步形成胜任企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工作需求的“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技能。

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的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根据企业用人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的“企业引领、项目训练、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企业引领,可以使师生了解技术发展方向,紧跟行业的发展,同时依托本地通信公司和网络集成公司获取市场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得中职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无缝接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引入企业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构建由课程项目、仿真项目、工学结合项目、企业项目组成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从模仿到应用”的递进式训练,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在“学项目做项目”,全方位锻炼学生“做项目”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

工学交替则是除了国家规定最后一个学期必须要企业实习外,前五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穿插到企业实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这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使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跟企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无缝对接。

4.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教学模式

4.1 课程项目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课程项目(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项目化的配套教材、双师型的师资、社会化的质量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与做一体,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是由一系列工作任务组成。此类项目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任务为驱动,按照“确定任务一制定方案一确定方案一实施方案一检查控制—评估反馈”六个典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操作技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4.2 仿真项目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

仿真项目(综合训练项目)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它是通过充分的行业调研,总结提炼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员、网络布线员等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典型知识技能,将实际的工作内容纳入仿真项目教学中,保证学以致用。

仿真项目教学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完成资讯、工作计划制订、工作任务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要组织学生分组协作工作,引进团队竞争机制,在协作中树立团队精神,在团队竞争中促进集体思考、发挥个性、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和谐与发展的前提下使提高项目工作质量,提升职业岗位素养。

4.3 演练项目教学采用校外实训教学模式

演练项目(工学结合项目)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以企业的实战项目为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开放式实战项目。

计算机网络专业与校外企合作,运用企业的硬软件环境,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联合企业的项目工程师共同指导实训,按照项目实战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实战实训,时间集中,独立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项目实战技能。这种校外实训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减小学校教学与工作过程的差异,使中职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演练项目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投入到工学结合项目学习中,有效地促进个性化的发展。

4.4 真实项目训练采取顶岗实习

真实项目(企业项目)训练是实践教学递进体系中最高形式,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使学生得到一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提升的综合训练。学生在独立解决企业项目工作中,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提高了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为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递进式的不同阶段的项目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将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从掌握课程转移到对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学生能逐步胜任更高层级的职业岗位,保证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5.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课程体系的确定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按照“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区域网络应用实际的课程体系。

5.1 岗位能力与应具备的技术分析

我校与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公司以及一些中小规模的网络集成公司合作,了解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明确网络技术专业“准员工”应具备的技术。

5.2 确定本专业职业行动领域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应具备的技术,分析这些技术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行动能力,分析学生基本情况、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职业行动领域。

根据分析,上述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有:综合布线、有线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各类服务器、管理与维护用户终端、网络安全管理、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与应用等。

5.3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工作过程和技能训练,设置职业行动领域课程及课程标准,再依据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教学项目(课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将教学项目按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整合成职业行动领域课程。

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是基于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并以项目、任务等作为课程的实现形式。同样,我们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各门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呈现。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了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准员工”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之后,我们邀请省内外企业技术专家、一线技术人员、相关教师进行论证,对课程体系进行研讨,确认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群的生产实际的吻合情况,提出专业课程标准建议。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5.4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课程实施方案(示意图)

参考文献:

[l]刘昭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l1

[2]伍珍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式初探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2011(3):193-194.

篇10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专业 差异化培养模式

随着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信息技术越来越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温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家未来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软件人才市场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师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形成梯次,其比例结构应为7∶4∶1[2]。高职院校作为软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特别是“软件蓝领”主要培养基地,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需要认真思考、探索高职院校在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软件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创新、改革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以确保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手段、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一个有别于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适应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和技术潮流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现状

各高职院校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做了许多探索与改革,不断适应软件行业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具体实施来看,依旧存在不适合经济发展形势和技术发展要求、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具体如下。

1.1培养目标不明确,形成两个极端。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当前出现两个极端。现有大部分高职学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雷同,但又受制于培养时间,所培养人才只是本科学生的“浅薄版”。另一种培养目标则与培训机构的短训班类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出现软件外包、WEB方向、JAVA方向、.NET方向等,但培养方向频繁变动,对政策倾向、产业发展、技术升级不了解,使得人才培养缺乏科学分析、特色体现,所培养人才像“培训班学员”。

1.2专业方向开设陈旧,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和新技术的发展。

现在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然而经过调研分析,发现许多学校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一致,专业方向多年无根本变化与差异,开设诸如java方向、dot net方向等,专业方向的设置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毫无体现,导致各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就业中IT基础技术岗位人才供大于求,IT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1.3专业课程体系混乱,课程开设与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现有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只是简单地照搬本科学校,甚至课程的深度、学时与本科院校一样。课程体系长期无变化,依旧按照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程安排教学。部分学校为了校企合作,片面听从企业人员建议,未经过科学论证少开、增开、乱开课程,对课程名称、学时、课程标准随意变更、调整,使得课程体系混乱。同时为了强调工学结合,未经过系统设计便实施,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效果差[3]。然而,生源质量及仅仅两年半的学习时间都要求高职院校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职类IT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4校企合作内容空乏,效果差。

很多学校盲目实施校企合作,想方设法联系软件企业开展所谓的人才培养合作,实际就是企业帮学校培训、推销学生,向学校推销产品,真正与企业深度合作不多。这使得一部分软件企业利用学校急需校企合作的心理,使学校变相地成为企业赢利的市场,致使校企合作变味[4]。同时部分专业课程为了实现工学结合,满足兼职教师指标,盲目聘用教学基本功较差的企业人员上课,教学效果不好,引起学生反感。

1.5就业质量差,缺乏可持续性。

现在大型软件企业引进的人员很少,一般都是几个,最多十几个,因此学生进入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居多。这些中小软件企业发展不稳定,导致学生就业也不稳定,致社会效应不好。学校的软件人才培养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只靠中介培训公司转包就业,忽略长期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不好。

2.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差异化软件人才培养探索

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如何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软件技术开发人才,特别是与名牌大学的本科学生相比,如何使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IT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进行如下探索。

2.1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明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差异化培养目标。

现在大部分高职学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雷同,又受制于培养时间,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差异化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可较好地解决高职学生难以在三年之内掌握现有各种IT技术的问题,使高职学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某些领域的竞争力超过本科同类学生,可使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人才在就业市场成功突围。

2.2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软件技术专业方向。

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喜好猎奇、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过逻辑思维的特点。软件技术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应该是门槛较低,对技能深度掌握的要求弹性大、社会需求量多,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又可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方向差异化设置,使之始终紧跟技术潮流,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以便满足就业市场的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

2.3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高职类软件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课程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本科学校,因为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仅仅两年半的学习时间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我们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和分析高职软件专业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后,设计与之适应的层次化课程体系。

2.4适当降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将先进复杂的软件技术,让学习基础差的高职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这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要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实施方案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软件人才差异化培养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技术人才需求到专业方向设置,再到差异化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效果考核,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具体实施方案见图1。

3.1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人才需求调研,归纳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

可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软件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目标主要可集中在广州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广州(深圳)软件园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软件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可访问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在人才需求调研之后,根据需求信息归纳出软件技术专业差异于一般本科的培养目标,该目标应保证高职学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某些领域的竞争力超过本科同类学生,较好地解决高职学生难以学懂软件技术及毕业即面临失业的尴尬问题。

3.2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技术差异化专业方向设置。

在通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人才需求调研得到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后,可针对市场需求紧缺、代表未来发展方向、难度高职可以接受、普通高校尚未重视的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开设软件技术方向。在开设新方向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师资力量,在原有学科方向的基础上,适时地对软件技术专业方向采取渐进式改革,增加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开设了软件测试方向、移动互联网方向、互联网方向。

3.3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中低级软件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软件人才一般分为3类:一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二是进行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三是从事编程、测试、维护和支持的一线技术人员,即“软件蓝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培养“软件蓝领”的主力军,因此课题主要关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蓝领”所需的职业能力。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中低级软件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编程能力、云计算编程能力、web 3.0技术等上。

3.4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方向的差异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题组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融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科的课程体系结构中,一方面在保留软件技术学科核心课程的同时,剔除难度大、内容抽象,与专业技能掌握关联度不大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将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建立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能知识课程体系。为了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方向开设了web3.0课程和云编程课程。

3.5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差异化多维培养手段确定。

课题组一方面在课程授课上减少抽象不直观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实训、比赛、商用项目的承接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开展一对一的指导,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软件技能。具体手段主要有3个:(1)以赛促学。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一系列的软件比赛,激发学生斗志。(2)以研促学。大胆使用学生参与老师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激发学生动手热情,实现毕业后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3)互助促学。按爱好建立互助化学生学习型小组,优秀学生出任组长,小组内通力协作,小组相互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谦虚好学态度。我院软件技术专业近三年有人才模式的培养手段革新产生了一系列的成绩,近三年共获得了师生共同完成近100万元的科研经费项目,学生共获得国家级比赛二等奖4次,省级比赛一等奖5次,省级二等奖比赛14次。

3.6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效果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课程考试,而应该引入动手能力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手段和培养手段实现对接。以赛促学培养的学生中,凡获得市级以上比赛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比赛中用到的核心课程(教师委员会评定)知识,凭获奖证书可以申请免考获评课程成绩优秀,同时获奖证书可代替学校毕业要求的技能证书。再以研促学培养的学生中在科研中有较大贡献的学生,也可申请特定课程免修、免考,由教师委员会裁定是否可免修及成绩。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近3年来共有23人次由获奖或参研项目获得免修课程资格或免考课程而获得课程成绩。

4.结语

在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涌现条件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后,我院针对问题进行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高职软件人才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差异化的专业方向、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差异化的培养手段。这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社会影响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软件技术差异化人才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进行中,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和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江天仿.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软件人才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及培养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VOL33,(2):36-40.

[3]林良全.论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差异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VOL2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