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1

【关键词】火车头 文化 教育 特色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02-01

一、问题的提出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根据当地社会自然和本地文化环境,开发符合国家办学条件、办学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化教程,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教育影响,各校特色学校的创建受到家长普遍赞誉。

二、目前国内关于特色学校创建的方法手段

目前国内中小学建设特色学校的途径一般有:道德品行方面寻找亮点;发掘地方知识、历史等建设校本课程;特色兴趣项目,成绩显著;反映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项目等。

三、大朗小学“卓朗”教育特色的创建过程

大朗小学在系统探讨特色学校建设理论时,分析了大量国内中小学特色学校案例,结合大朗小学本地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创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文化――“火车头文化”牵引下的“卓朗”教育,下面将大朗小学的特色学校创建从精神文化、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学生考核几方面加以论述,以作参考:

(一)大朗小学“火车头文化”的由来

广州市工业化的进程中,新建的铁路经过了大朗村,并在大朗村建成了铁路货运场。通过“火车头”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定位了“火车头文化”。

(二)大朗小学“卓朗教育”的选取

选取大朗小学和大朗村的“朗”字来思考,“朗”字代表阳光、积极向上、内心宁静,而大朗村人喜爱运动,足球、龙舟等成为群众性开展的活动。因此,大朗村的体育运动与火车头文化一脉相承。大朗小学挖掘大朗村的文化精神――火车头文化,积极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开展以足球、田径为主的体育运动,以及健康教育,凝练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卓朗教育思想与精神,浸润在校园每一个角落。

(三)卓朗教育思想体系――以“朗”为核心

通过以“朗”为核心及“火车头文化”结合,总结出大朗小学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及育人目标。

办学理念――以朗为基扬火车头精神,以动为轨载卓朗之人;

特色定位――火车头文化牵引、体育运动推进的卓朗教育;

校训――超越而卓越,开朗而健朗;

校风――敢为人先,清朗和谐;

教风――朗节导育,与学俱进;

学风――朗捷争先,豁朗聪朗;

育人目标――朗心朗节,朗拔朗韵。

(四)构建结构化的“卓朗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学校社团项目特色,大朗小学构建了结构化的“卓朗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五大课程模块(火车飞奔、快乐足球、诗诵朗朗、阳光田径、健朗之行)十二社团活动(定向运动社团、田径社团、男子足球社团等)支撑起整个“卓朗教育”体系。

(五)课程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课程管理体系:采用人教版或广州本土教材,通过“卓朗课堂”进行学科渗透“卓朗”的教育。①组织形式: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活动单元。②教师配置:本校教师为主体担任特色课程教学。③教材配置:本校自主研发特色课程教材(校本教材)――编成5本教材,为每个学生都有教材使用,上一年教材循环到下一年使用,班级统一管理,每节课后及时回收。④固定具体活动时间:按课时纳入课程表,融入各学科教学。

2.课程评价体系:①评价方式:按教育局有关规定进行。②评价周期:每学期一次。

(六)构建“卓朗课堂”模式

以社团活动拓展“卓朗课堂”,课堂强调“融朗启智 朗练朗畅”,结合火车起步到停止一系列的惯性,其教学模式分为“开火车五部曲”:1.创情启动――情境导学,启发兴趣;2.目标牵引――明朗目标,认知目标;3.自主推进――自主合作,互动探究;4.汽笛争鸣――展示释疑,引导点拨;5.达标制动――当堂练习,当堂反馈。

(七)创建“朗境卓意”的校园文化特色

建设具有“火车头”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现“朗境卓意”,清朗、明朗、超越、卓越。根据校园文化诗意化,大朗小学设计了卓朗门(校门);雕塑“卓朗之光”; 融朗厅;荣誉墙;卓朗广场;三廊――朗节廊、朗韵廊、健朗廊;融朗楼(教学楼)、健朗楼(教学楼)、卓越路(校道),以上校园文化的设计和命名都体现了卓朗的精神风貌。

四、结论

特色学校的创建除了根据以上所述多方面进行资源的发掘外,最重要一点是根据资源提炼出来的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是否适合学校所需,为了创特而创特,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因此,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才是真正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J].西南大学,2011,4

[2]洪文龙,黄明生.创特色学校,树品牌教育[J]福建教育,2015(12).

[3]于清艳.谈特色学校的创建[J].读写算(教师版),2015(40).

篇2

【关键词】教师队伍课程体系课程评价

引言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摇篮。现代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主要构建应体现三个方面,即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评价的实施,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入深入的探讨。

1.提高师资力量

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这便要求教师师资队伍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健全的人格品质[1]。我国由于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直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分析研究,也没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导致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和自律意识存在明显不足和缺陷,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恶化,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的建设伍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长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1.1提升教师专业内涵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三个方面应该具有专业表现。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健康的教师个性,宽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学科知识,娴熟的教育技能技巧和优秀的教学能力体现。

1.2把握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从教师培养的机制上就要体现出层次性,构建动态的评价机制,要督促和引导教师[2]。每一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必须将眼光放长远,面向全体,着眼于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还必须完善教师的情感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强化,要求教师队伍全面房展,这是我国今后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侧重点。

1.3规范教师继续教育

国际上通行的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是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师应当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自身专业情感和专业技能的晋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根本是重效果而不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针对性和时效性。

1.4重视教师意识能力

强化教师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培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中小学教育机制不健全,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的缺陷。

2.提高课程体系

我国大部分的学校都受到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影响,大部分的中小学在课程体系上表现出严重的依赖性和从属感。在教学管理中,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可以扩大中小学办学的自。

2.1学生教育以人为本

教育以人为本。学生始终是教育教学当中的最终接收者和受益者,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构建课程的体系中必须把学生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

2.2创建特色地方课程

除了在学校里接受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法定课程之外,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当结合当地形式,开展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课程[3]。地方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全人格。

2.3着力突显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的主要体现在依据可控制的课程资源而进行二次开发的课程,这也是衡量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这种特色课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各个中小学应当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从科学性、可行性、目标性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判和完善。

3.提高课程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工作都存在重视不足、针对性不强、过分强调甄别、过度关注结果、过于注重教学形式而淡化教学内容、过度重视专家意见等等明显的弊端,从而轻视了学生在课堂感知以及对教师认同度的评价。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质量,必须通过认真学习和讨论,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明确课程评价的目的;建立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评价系统,合格课程为基本要求,优秀课程为较高要求,精品课程为最高要求;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教学反馈等五个方面进行三级评价,分别与三级课程相对应;评价过程分位申请、评审、公示、整改四个阶段,使课程评价公平公开公正;依靠制度,规范评价机制。只有通过课程评价机制,才能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进而逐步成为各个专业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不少弊病,距离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评价实施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只有这样,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正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05):65-68.

篇3

关键词:双外语教学;校本课程;探索

一、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背景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发双外语教学特色课程,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多元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中学多语种发展的新机遇

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世纪,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国际接轨。学生学习双外语课程,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业、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因此,推进多语言教育,推进多元文化分享,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新使命。初中多语种教学发展是培养开放性人才的需要,初中生学习外语,可以理解外国文化、增强其跨文化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新探索

开设基于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既可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路径。大连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太原街与高尔基路交界处太原街151号,是处于待改造的老城区,学生外来流动人口占总人数的40%左右,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或城市郊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而学校的日语教学从零基础开始,这便弥补了一些小学阶段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短板。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对学生学习小语种政策上的倾斜,即学生中高考都能享受加5分的政策。这样,学生便增强了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建设基于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符合了学校学情。另外,大连外企对外语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开设基于双外语教学校本课程的助推力。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外资企业较多,人才短缺,学生学习双外语课程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挖掘校内外资源,以国家必修课程为主体,以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和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为支撑,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双外语教学特色,着力构建双外语教学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从而,大幅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全体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外语素养都有较大的提升。

(一)专业化平台构建

专业化平台构建是以课程专家的课程管理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双外语教学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具有双外语教学特色课程实践的发展平台。

(二)特色化资源整合

特色化资源整合是注重双外语特色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整合;注重校内双外语特色资源与校外、国外特色资源的整合;注重外语教师队伍与国际外语专家资源的整合。

(三)个性化发展提供

个性化发展提供是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双外语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外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外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外语学习的兴趣;利用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体验成就感。

三、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建构双外语教学体系

我校实行英语、日语两种外语并行教学方式,即学英语的学生每周有两节日语课,学日语的学生每周有两节英语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两种语言,为学生将来储备第二种语言奠定基础。学校也允许学生同时学习英语和日语,每周各五课时,学生中考的时候可以选择考英语,也可以选择考日语,让学生多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

(二)培养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敬业上进、不断追求、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从学校而言,必须培养一批校本课程开发的骨干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中起到推动作用。对于这些优秀教师,学校既要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也要为他们创造学习、成长的平台,促使他们迅速成长。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全体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从教师个体而言,要在教育舞台有所突破,就必须有挑重担的勇气和不断学习的,这样可以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篇4

一、层递性

课程体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但从更广义来说,一类方向课程的匹配组合也应该列入课程体系的研究范畴。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的确立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复的课程设计活动。课程结构确立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一种表征形式。基于此,“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需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即在课程目标的情形下确定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位置,并清楚地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4]围绕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应该呈现三重结构: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课程儿童文学兴趣延伸类课程。第一层面是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儿童文学概论”,要求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各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潮流概观有所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层面是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整合类的课程,如“中外儿童文学精品选讲”、“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等,这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经典作品要有所了解,同时要掌握指导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的方法,理解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儿童发展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层面的课程是兴趣延伸课,分别从儿童文学专题研究,儿童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设课,如“童谣研究”、“西方童话史”、“中西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内蒙古儿童文学研究”等,为学生日后成为专家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做理论储备。这三个层面就好比大树的干、枝和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丰盈。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2009年儿童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就有相对系统的、层次分明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见下图1)该课程体系就充分地考虑了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层递性:第一层面的课开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第二层面的课开在第三学年;第三层面的课开在第四学年。

二、实践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尤其是“形而下”的特质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形而上”的视角看,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的深度与前沿是支撑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一面;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儿童文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实用型、应用型是对这类人才的特殊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文科方向的学生与文学院培养的儿童文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有根本性的不同,儿童文学理论水准固然是这类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但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创编的能力,以及指导小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程的实践活动是构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时应该充分重视的环节。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实践训练在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逐渐形成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模式。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是指将实践训练贯穿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社团活动和校外儿童文学活动体系当中。首先,在课内教学活动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儿童文学概论》课程里设计了“等你参与”环节,内容包括:1.试讲一次课;2.参与一次讲故事比赛;3.参演一个儿童剧;4.创作一部作品(一首儿童诗歌、一个童话或寓言故事)。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即可。同时还开设了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以“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文学阅读学的基础理论、常见文学阅读方法介绍、小学语文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这类课程都会留出部分课时给学生专门进行小学课堂儿童文学阅读或创编的模拟演练。其次,组织儿童文学社团活动,渲染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社团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文学创编和儿童文学表演。儿童文学创编主要依据现行小学教材中最常见的文体进行训练,选择典型的作品进行仿写,选择典型的作品改编成课本剧,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研讨。儿童文学表演则是儿歌联颂的编演和儿童剧的编演,同时包括讲儿童故事的训练。再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校外儿童活动主要包括深入小学学校进行展演,定期在书店进行“故事姐姐讲故事”活动,以及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儿童文学活动。比如,与《内蒙古少年报(蒙文版)》编辑组合作完成一个新栏目《儿童文学园地》,将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短篇译成蒙文。再如,与内蒙古民间文艺联合会合作进行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翻译。通过实践活动“三步走”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转化为实践能力,树立起面向小学和面向社会的服务意识。实践性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特色,也是今后强化和创新的最基本的方向。

三、综合性

“随着20世纪学科发展由分化走向整合,开设综合性课程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小学教育也应该“加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的建设”,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社会现实问题或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大胆地进行学科间知识的重组,构建有综合特色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5]其实,很多学科本身都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儿童文学更是如此。“儿童文学本身兼容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生物学、民间文学、美术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6]。因此,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在已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文学教育为轴心,以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基本面,辐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新体系。这种学科间的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二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教学资源的理念,在方卫平、王昆建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朱自强教授著的《儿童文学概论》中都有所体现。他们分别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哲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入儿童文学教学中,在儿童学的广角视阈下,突破文学教育的局限,力图打通相关学科,在更宽泛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儿童文学。从不同学科的整合出发,可以开设一些新课程,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儿歌的创作与表演”、“儿童剧的创作与表演”、“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等。这类课程开设的难度较大,首先在于可以参照的现成教材或论著基本没有,同时具有综合学养的教师又极难培养。因此只有将现有的教师资源组合起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从专题课做起,逐步形成固定的选修课程。小学教育究其根本,无论是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艺术教育或者其它教育,都是围绕儿童来进行,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活动,其学术依托自然也应该建立在儿童学的基础上。儿童学是一门将医学、儿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综合地探究和解决当今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综合科学。综合性是其最显在的特质。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包含着“文学化”和“儿童化”两个方面。其中“儿童化”的实现由于其显在的跨学科特质,前进的步履必将呈现较为曲折复杂的情形,然而,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其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现阶段,依托儿童学的视域,打通相关学科的屏界,构建综合性的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将具有学科整合特点的课程体系从纸质媒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还有一段相当长、也相当艰辛的路要走。

四、地域性

中国自古有“因材施教”的说法,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考虑到同一地区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成长环境以及今后作为小学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环境的相似,是否也可以提出“因域施教”的说法。服务基础教育和服务地区发展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基础。不同地域的生源、今后服务的对象以及教育发展的基础环境都有所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有地域特点的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让教育参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也应该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的关键点之一。

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做法

2.1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2.3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2)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卓越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于讲究学科自身结构,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将各种课程“大拼盘”,课程之间联系较少,很少有融合的态势,从而使课程体系失去整体功用、价值和特色,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很难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按照“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避免出现“拼盘式”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孤岛效应”;尽量减少课程的门数,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组,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如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中,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艺术设计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在这一次的培养方案中将其合并为数字摄影与艺术设计课程;将原有的摄录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两门课程合并为数字摄像与后期合成课程;将原有的艺术性专业比较强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将素描、构成、色彩整合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等。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往的课程体系,讲究大而全,采用泛泛的整体施教模式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我们在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立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按照“按需设计、夯实平台、差异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厚基础、宽方向、重实践、强个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采用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培养水平。所谓模块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3],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模块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按照课程与职业领域对应关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师资条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将后续的课程体系分为影视制作与特效、游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4个不同模块,不同模块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式,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我们注重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用结合”为指导思想,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到科研创新的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为第一层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基本相同,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项目开发以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一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产品设计、制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或制作、撰写设计报告等全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数字产品开发过程。此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就是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我校实习、实训等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东软集团、青岛软件园、青岛动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我校实行的短学期制(设专门的夏季小学期),为综合实践教学以及安排到企业去实习提供便利,学生可相对集中地开展项目和课题。第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类型的专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自己组建团队、设计课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努力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4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满足教学需求,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工作室及实训等。对于基础知识和入门内容,采取班级授课的传统形式,在面向班级进行集体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将典型的小项目在课程中贯穿讲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形式来进行。成立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组教学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组成不同的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中,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中,以达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实训则借鉴其他高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既可以在小学期期间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在校内实习基地中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也可以在大四学年把部分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跟进具体的企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参与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权威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实训进行认定,允许学生进行学分互换。

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与特色,为了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英语专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的衔接,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模块为特色,将英语专业与行业英语相结合,设计了以职业能力为特色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校外实训等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接轨的教学模块有商务英语模块、旅游英语模块、涉外翻译模块及幼小英语教育模块等。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实际、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

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理念

市场需求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依据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主要依据。应根据市场调查、毕业生反馈的用人单位信息分析总结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课程设置内容的需求度,以此提高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真正做到以企业需求促进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完善。要对各企业需求的人才素质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市场紧缺的人才类型,认真分析本院专业建设的现状,借鉴同类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式,制定可行的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方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工作需要的职业人”。高职英语专业各模块应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核心,调研、分析本专业职业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根据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特色。

课程体系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核心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能体现出模块特色。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就业岗位有对外贸易公司的业务员、行政秘书、单证员等;与幼小英语教育相关的就业岗位有幼儿园、小学、幼教机构英语教师、培训师等;与旅游英语相关的就业岗位有导游、酒店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等。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各模块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及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确定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等,并且要及时与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沟通,了解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标准及内容。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能力培养有效实施的保障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语语言教学能力,同时应结合各模块的特色,具有与该模块相应的技能证书,要有真正的工作经验或体验,熟悉相应行业的要求及工作流程。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上要避免只看高学历、高职称而忽视教师的高技能与实践经验。应鼓励在职的专业教师自学相应模块的行业知识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应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培训,熟悉相关岗位技能,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操作程序,并在实践中了解企业需求,构建具备实践性、科学性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应包括的内容

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应体现两大主题,即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技能。企业招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首先看重的是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者会更有优势。因此,首先应明确英语应用能力在将来择业时的重要性,要打好语言基本功,将专业知识学扎实,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英语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能力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行为规范符合本行业的准则,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本行业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沟通技巧,具有一定的应用英语写作能力,能合理规范地完成行业英语相关书面材料的撰写。

专业技术能力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行业英语理论知识,熟悉行业英语应用的流程与组织应用方式,能合理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发挥个性特长,创造性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转贴于

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结合企业需求与英语教学的特点,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及校外实践训练方式。要将英语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课程设置,各模块课程设置的内容应体现以下三大主题:

1.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要针对企业的需求确定不同行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比如,小学或幼儿园对幼儿英语教师的发音与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对学生应加强语音和课堂教学用语的训练;商务英语则要侧重语言交流能力、写作翻译能力的训练;旅游英语不仅要侧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2.职业能力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明确各门课程的职业能力标准。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营销的基本理论并掌握一定的工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能力,课程包括外贸英语函电、报关业务、外贸单证实务、电子商务、涉外文秘等;幼小英语教育则要培养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知识,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相关技巧与方法,灵活运用课堂管理策略。

3.专业素质拓展。应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需求全面补充、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幼小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单位包括幼儿园、小学及英语培训机构,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针对少年儿童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还应尽量全方位地完善自我,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也应根据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要求,补充相关的辅助教学方法,如简笔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旅游英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导游的相关知识,还应使学生对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业务有所了解,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1)构建仿真教学环境。可将课堂教学环境营造成仿真工作环境,或建设校内实训室,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体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应尽量利用校内的商务实训室、旅游实训室、幼小实训室创建仿真场景进行教学。比如幼小实训室可以根据幼儿园或幼教机构的教室布局风格,将椅子环状布置,让教室中心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演练;旅游实训室可以创建仿真的旅游车、旅行社,设置机场接待、酒店入住、景点介绍等场景,使学生能够在模拟场景中演练本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2)创建校外实践基地。要积极联系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单位,努力创建校外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演习的平台,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储备工作。幼小英语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就业方向联系幼儿园、小学、幼教培训机构等单位,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实际岗位见习、实习,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商务英语教育可以充分采用“请进来”的模式,联系企业的优秀员工及管理人员给学生做讲座或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使学生对用人单位的方方面面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努力将一些中小企业发展为校外实践基地,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在实际岗位上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3)加强毕业综合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指导。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指导学生将就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及时做好总结与反思工作,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契机。

篇7

一、小学科学探索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

1.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小学科学课程应该通过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了解科学概念,积累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沟通、语言表达以及同组合作的能力。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2. 构建“双主线”的授课内容和课堂

科学课程的设计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形成双主线的互补模式。我们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层面,不断地渗透在教材和课堂中,打造课堂内容与课堂教学“双主线”特色。“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教学设计以“看―想―说―做”对科学课程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 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起点,搭建知识学习平台

科学课程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大量联系生活中与科学原理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4. 构建探究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科学探索课程体系构建中,科学探究主要体现在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例如,课前导入时,采取和课程相关的科学小故事进行导入;课堂实践中,不急于给出科学现象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进行思考分析后猜想实验结论,最后联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

5. 以项目式为引导,构建分层的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索课程体系

以科学知识搭建科学项目为依托,在生命、地球、物理、化学等方面从起始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选取16个核心概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鉴于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分级设计,也就是把所有的核心概念细化成具体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逐步使学生从掌握渗透到应用。

二、具体的设计思路

学校在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工作中,结合小学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发出“双主线”的科学探索校本课程。生活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随时都会明显地感到来自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探索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动手和探究为核心,用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用科学故事导入,在讲解科学原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科学原理,加深印象,通过课后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加深认识,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课程内容的设计符合小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课程设置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用“核心概念”螺旋递增的建构方式,每学期与教学同步,设计16个科学实验,随着年级的增高,不断强化并逐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独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看―想―说―做”为主线开展探究式的教与学活动,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后传递给学生。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现象,引起直觉认知;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积极思维;重视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实例分析

科学探索课程内容将学生可以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中的较为直观、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当作载体,将重心设置于培育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正确思维形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本文以“飞舞的纸片”为例,介绍“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

1. 注重课程内容设计,构建全面知识平台

在实验项目内容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以科学小故事“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大气压。科学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大气压,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与沸点、与海拔及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注重每一项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大气压有关的例子,基于科学视角认识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因大气压引起的科学现象。通过现实中的诸多例子,学生可以了解、熟悉大气压及相关知识点,通过亲手实验,培养探究科学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探究科学问题。

2. 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内容设计是学习科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是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飞舞的纸片”课程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看―想―说―做”这一主线,通过实验法、提问法、列举法及引导总结法,交替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对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启发学生发现大气压这一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注重分层培养,逐步推进教学

篇8

一、明确目标,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赢得青少年就赢得未来。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体现出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应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把价值观讲透、用活。比如在将其基本内容转化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分阶段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小学阶段,主要以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进行“五爱”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初中阶段,在继续深化荣辱观教育的同时,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着力点,进行理想教育、国情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高中阶段,要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步进行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紧紧抓住“融入”这个关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之中,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以生为本,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操作体系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个性的彰显、主体性的弘扬,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成长。

(一)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育德是落实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突出“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化”。

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凸显一个“深”字。在继续深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德育内涵。教师将德育潜移默化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落实学科德育目标,激活学科德育内涵。从目标到内容,无不体现课程育德的理念。在地方课程体系中,体现一个“实”字。依据国家《专题教育指导纲要》,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实施文明礼仪、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魅力辽宁等地方课程,开展专项德育活动,达到补充国家课程和凸显地方特色的效果。教学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六多”原则,即多用鲜活通俗语言,多用生动典型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学生为主导的方法,多用参与的方法,多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突出一个“特”字。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学生、教师实际开发的德育课程,包括校风、制度、环境的隐性课程在内,凸显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如大连金湾中学《“六心”教育读本》,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化为“六心”,即:关爱心、感恩心、荣誉心、合作心、责任心、奉献心,通过引领学生树立更为具体的“六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瓦房店中小学传唱的《警世贤文歌》,是集文化、艺术、道德教育于一体的德育课程。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源泉和最有效的载体,《警世贤文歌》在深入研究与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搜集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谚语和俗语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最终确定了孝亲、尊师、团结、勤奋、读书等22个教育主题,创编成歌曲。歌词包含了120多条名言警句,读本收集了近百个教育小故事。学校每天利用晨会、班会、团队会、课前等时间让学生吟唱,营造了轻松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构建立体化社会大课堂,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实践育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中,我们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把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以“体验”为切入点,以“实践”为突破点,在全省建立了分布广泛、布局立体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将资源单位进行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建有爱国主义教育类、民族文化教育类、公民素养教育类、科普知识教育类、创新体验教育类、爱心体验教育类等社会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等方面的能力。如沙河口区的科技中心实践基地,以“情趣·启迪”为办学理念,自行开发了9个类别20余项探究体验式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课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各种课程资源向全市学生开放。该中心组建的14个社会实践小组取得了国家级大奖8项,省市级奖项若干,科技中心已经真正成为全市学生科技体验类实践活动的乐园。以基地活动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如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再如,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踏青、远足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育人品质

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层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致力于用多元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化知识来陶冶学生情操,润泽学生心灵,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心、以文立德、以文践行的教育目标。

美化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学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学校物质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虽然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但无时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节,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沈阳市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七个结合,即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行为养成教育、学校特色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紧密结合,使传统文化教育涵盖了校园的各个方面。戏曲、楹联、书法、美术、传统乐器、武术、围棋、象棋、篆刻、曲艺相声、抖空竹、剪纸等传统项目都在不同学校得以展现。当校园文化真正变成一股清泉,一道美丽的风景时,就能激励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理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巨大教育力量。

三、着眼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探索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加大德育专项经费投入。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培养高水平德育工作团队,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不断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培训和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育人作用。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形成班主任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等有机衔接的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协作交流活动,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评选感动校园的优秀班主任等活动,加强对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的宣传,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促进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多年来,我们一直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师德建设检查评估中确定为不合格的地区及学校,在当年各种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德育意识,明确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做到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担负起育人职责。

(二)形成合力,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青少年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的生活系统中实现身心成长、知识成长和逐步社会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为了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方面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形成合力,特别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进行引导和统筹。

篇9

一、源自学校文化基因的课程目标提炼

梅岭小学因“梅”而生。2013年8月,梅岭小学西区校正式独立办学。独立后学校的核心文化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成为横亘在全体梅西人面前的一个历史命题。

梅西人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价值因子,寻根溯源,反复论证,最终将学校价值旨归、师生行为文化的应有之义明确为“幸福”,并由此提炼出与之相融的文化构想――梅开五福,以“雅(身体健美、心灵静美)、洁(品德高尚、行事明快)、韧(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先(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和(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五福精神,来审视自身的教育行为,力求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公约与标志。这五个字表达了学校培养目标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的校本化要求,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形象气质、道德品性、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团队合作”五大校本课程核心目标。

二、源自“全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

梅岭小学西区校确立了“五福精神”为课程的核心价值,从“形象气质、道德品性、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团队合作”五个维度来规划课程目标,从学科内的局部整合到学科间的主题整合,再到“全课程”的统整,逐步推进,采用包班教学、协同教学、跨年级跨班授课、科学灵活安排课时等形式,整体构建“五福梅”课程体系的五大领域。这种体系架构指向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群组,形似一朵立体的梅花(即课程模型图),围绕“雅、洁、韧、先、和”的发展目标,形成“五瓣三层”的课程结构。(见图1)

从横向来看,“五福梅”课程分为:健康艺术、人文精神、情绪智慧、科学素质、社会交往五大领域。从纵向来看,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之上,“五福梅”课程将许多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由内而外分为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延伸课程三个层级。核心层课程主要落实国家课程,这是实现国家课程的保底要求;拓展层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需求而设置的校本课程群,由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延伸层课程主要实现教育的校内外融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体验性、社会化、生活化课程。

三、源自“私人订制”的校本课程项目设置

对于课程内容的定位问题,学校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学校将课程内容定向于:培养多元兴趣,增长实践技能。学生缺什么便补什么,学生爱什么便学什么。

“梅岭人星光大道”是学校拓展层课程中的一个必修项目,如名字一样,每一个站在这里的学生都是校园里的“小明星”。课程实施以来,已有1000余名学生在“梅岭人星光大道”中得到锻炼。“梅岭人星光大道”现在已成为学生最向往参与的校本课程之一。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锻炼胆识,锤炼技艺,修炼气质,获得一次次自我超越。

“情绪智慧”模块是“五福梅”课程的亮点,是对当前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贡献。人们常说,人的发展30%靠智力,70%靠情商。因此,学校通过开发“男孩女孩”“儿童成长阅读”“儿童哲学课”“Eq之门”“心理游戏课”等,分年级分阶段开展活动,努力平衡、调整学生的负面情绪,激发其正向情绪,诱发他们以更积极、更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地方文化是每一个学生精神深处的印迹和色彩。学校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载体引入扬州民俗文化,设置了“扬州民间艺术”课程项目,将剪纸、版画、扬剧、清曲、扬州评话、木偶等引入艺术课程,关注对学生精神家园的呼唤和丰富,让课程在学生精神层面具有生长性意义。

四、源自儿童本位的课程评价制度

学校的国家课程评价以各学科《新课标》为参照,校本课程的评价为学生综合评价中的一支。它们的评价都是多元的,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且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比如呈送学生作品、展现教学照片、整台节目展示。具体说来,可以是魔方技能展示,可以是拉奏一支曲子、画一幅作品、捏一个形象、跳一套操,有的甚至可以是一次访谈或是做一份问卷调查,一切都以学生的快乐参与、收获成长为标准。不同科目,评价不同。

五、源自同步创生的课程文化发展

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在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工具或材料。当课程成为学校办学核心的时候,学校的发展会伴随着课程的发展而充满新的活力。因此,梅岭小学西区校依托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变革。

一是课程编制促进了学校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在于实施课程水平的差异。课程实施需要突破关注知识、发展智能的层面,而走向尊重生命的层面。随着人文类、情绪类课程的编制,教师经历了课程的创编历程,实践了编写课程标准、编写和修订教材、编制评价方案等过程,也意识到学科教育与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不断用更加宏观的视野来观照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篇10

一、文化为根,行走在绿色教育的路上

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系统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此,“绿色发展”被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之一,这让一直坚持绿色教育的育才四小人欢欣鼓舞。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绿色教育,多彩绽放”的办学理念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绿色”包含“生长(Grow)、尊重(Respect)、体验(Experience)、鼓励(Encourage)、引领(Navigate)”等核心要素。绿色教育是指以促进生命生长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生命的规律,给儿童以发展的环境,促进每一个儿童独特发展的教育。

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确定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化国际小公民。

使每一个学生具备“四品”“六力”“核心素养”。“四品”――做人有品格,做事有品相,学习有品质,生活有品味。

“六力”――生命有活力,前进有动力,发展有能力,遇挫有耐力,相处有合力,人格有魅力。

“核心素养”――品德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生活素养。

构建与实施绿色课程,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和达成学校绿色教育愿景的核心策略。

二、着眼生长,围绕核心素养构建绿色课程体系

201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强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要求围绕学生成长的八种素养改革课程与评价方式。2014年起,育才四小就开始探索建设绿色文化浸润下的,以提升小学生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一)绿色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

1. 生L性。绿色课程的建构始终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着眼

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它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关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个性化。绿色课程关注学生成长的个性化,学校提供数十门选修课程供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经过选择期,孩子们一般都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某个或几个课程中固定下来,进而形成社团。

3. 体验性。根据小学生喜动手、爱操作的身心特点,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与体验性,比如:厨艺、3D打印、科学魔方、陶艺等,项目学习课程和STEAM课程更是注重孩子的探究性学习。

4. 开放性。课程设计开发主体多元、师资多元、内容多元,体现了其开放的特点。尤其是课程性质具有开放性,不仅让孩子们静心于校内学习,也能让孩子们走进社区、融入社会;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也能学习欧美文化与国际礼仪。

5. 自主性:绿色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与主动参与。“绿色课堂”的“先学后导”,项目学习的小组合作,“红领巾小区”活动课程的自主开发,等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绿色课程的建构模型

学校以绿色教育文化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四小气质、绿芽生长力和绿芽八素养的具有责任感的现代化国际小公民为目标,构建起三级课程体系,成为了学生成长的有力载体,也支撑起四小人美好的教育梦想。

优化整合课程结构,探索国家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完善“走班制”管理,设计实施拓展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整合校外教育资源,面向社会购买优质特色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共同构成育才四小的绿色课程体系。

绿色课程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生活素养为目标,每一级、每一项课程着重对应一种素养,以期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实现“让生命之树茁壮,让童年之花绽放,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愿景。

三、科学落实,绿色课程促童年之花多彩绽放

(一)实施“四十保四”策略

在课程实施的质量上我们秉承绿色的质量观,追求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幸福发展、持续发展;坚持绿色的效益观,确保“减负不减质”,努力“减负增效”。在绿色的质量观和效益观指导下,实施“40保4”策略。

其中“40”是指通过打造绿色课堂,不断提高课堂40分钟教育教学效益,保证基础课程落到实处,减负不减质。以“40”为基础,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4个“1”,保证学生选修拓展课程与特色课程的时间与质量。这4个“1”分别是: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不多于1小时;学生每天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学生每周参加社团活动不少于1小时;学生平均每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小时。

(二)绿色课堂夯实基础课程

学校创建绿色课堂文化,倡导绿色教学,保证“40保4”中40分钟的教学效益。

绿色课堂强调建设环境友好型课堂、关系和谐型课堂和资源节约型课堂,关注课程中的环境指标、关系指标与效益指标。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出了环环相扣的七招:1. 作业批改不打×;2. 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研究;3. 课堂微环节效益研究;4. 4S学程模型研究;5. 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6. 绿色课堂共同体建设研究;7. 绿色课堂教学大赛人人获奖。

通过这七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断丰富“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绿色课堂文化内涵,把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堂打造成了学校绿色教育响亮的品牌和鲜明的特色。

(三)在“走课”与“活动”中实施拓展课程

1. 在“走课”中实施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由本校教师根据学科拓展需要和自身特长开发设计。学生开学第一周就会拿到一张几十门课的选课单,学生和家长共同讨论和选择。拓展课程实行“走课”制,选择同一门课的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孩子自行来到指定地点上课。

2. 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实施拓展课程

课程内容由师生共同开发,一般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强调真实的学,比如:研究学校足球场上的蘑菇是否有毒、食堂的厨余垃圾应如何处理等。项目的研究过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项目学习课程关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多位学科教师合作。所以往往由项目组长或辅导老师牵头,各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辅导学生完成项目。

3. 在“红领巾小区”活动中实施拓展课程

“红领巾小区”活动课程是一种家、校、社联动的课程。它是指少先队员们利用节假日在“红领巾小区”自主开展的小队主题活动课程。课程内容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学校开发的课程。学校围绕素养,设计开发了“关爱感恩、社会担当”等十一大课程,各小队可以根据课程手册的内容选择安排。二是自主开发的课程。即各小队根据自身时间、社会资源等特点开发课程,如“关爱社区、快乐健身、节日庆祝”等。

4. 以“校园文化节”的方式实施拓展课程

学校每个学年固定举办七个文化节,分别是:童话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心理节和数学文化周。每个文化节历时一周到一个月不等,由各学科组自主开发课程和设计活动。校园七节深受学生喜爱,因为各个文化节的活动课程内容大都是好玩和有趣的,比如:英语节的英文歌曲大家唱、科技节的无人机表演等。

(四)以兴趣社团发展特色课程

学校成立了80多个社团,其中以国学、科技、体育、艺术和国际理解五大类课程特点最为鲜明。社团活动学生自愿参加、自主选择。基于社团的特色课程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学习世界,一个绚烂多姿的文化环境。这些课程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其中许多课程如创想科学、机器人、篮球、足球、民乐、七彩美术、轻舞飞扬、国际礼仪、外教足球、外教科学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五)以绿色评价促进绿色课程实施

1. 表现性评价与大数据分析

学校运用“斯坦福大学表现性课堂评价量规”,从“教”和“学”两个维度、9个方面的14项指标共42个观察点,对常态课堂师生表现进行观察诊断,促进教师的教学指向学习、走向合作,使学生的学习主动、真实、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绿色课堂进行科学诊断。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我的学习感受”的问卷调查,分析数据与成绩的关联,提出教学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