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网络营销 服务外包 咨询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截止2009年7月22号中国上网人数已经突破3.38亿(数据来源: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互联网大国,国内使用电子商务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多,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认可并接受,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商业行为。有些公司在电子商务上已经应用的很深入,也有很多企业正在计划采取适当的网络方式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在网络上展示自己以便通过这些展示来加强对目标客户的影响。企业完成以上这些的具体手段网络营销也被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在运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企业怎么学习网络营销的基本知识,网络营销有哪些具体手段,以及网络营销在企业中是自己执行还是外包等问题。
本文先从企业一般业务的外包条件谈起,然后说到影响企业网络营销是否外包的各种因素,最后谈到企业网络营销外包的具体方法以及外包供应商的应对,借一给企业和供应商双方一些介鉴和思考。
一、企业服务外包
企业外包自身的部分业务这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企业该不该尽最大的可能把能外包的业务都外包出去?显然,包与不包都各有利弊在里面。但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角度来说,对外包给供应商做和自己公司组织一个团队去做进行比较,如果自己做的成本远远高于外包给供应商做的费用的时候,外包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从企业运营的风险上来看:有些业务是能很容易下定决心外包的,不过有些业务即使亏损也必须自己来做?比较容易下定决心外包的业务一般有以下几类:
1.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这种业务出点问题不会影响到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学会了对自己的市场地位也基本没什么影响;从时间的紧迫和对工作的影响上来说,即使出点问题可能只会影响个别员工,企业可以有替代方案代替这个影响,如很多企业执行的IT外包。
2.能外包业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一般具有比较好衡量的目标:例如很多公司通过猎头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中高级人才,猎头公司推荐的人才,企业最终留用了,整个过程也就完成,这些工作的目标比较好衡量,只要这个人长期在你这边上班,可以硬性的反应出来。
二、企业网络营销是否外包的影响因素
我们按照以上的标准看看企业网络营销的外包:
从公司的成本角度:网络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这些多数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他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来实现它,而且这也不是某一个专业人才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他需要一个团队来协作完成。这个团队必须具有对互联网知识、营销知识、网络技术、写作能力和行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且有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一个企业如果想组织这样的一个团队,不但成本很高,而且有时候会造成人才很大的浪费,最终很难完成,比如这个团队里面需要图片处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图片处理的工作量远远不能填满这个人员的工作量,安排这种人员做别的事情,又很浪费公司的成本。但如果是网络营销的专业公司,这样一个人,他可以同时负责几家客户的图片处理工作,人员自愿便被好好的利用了。所以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公司自己组织一个网络营销团队有时候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但企业要外包网络营销这一块业务,也有很多顾虑:
首先既然是营销就会牵扯到公司的销售额和公司的整体形象,如果划分的话也算是公司的核心的业务了,在外包前肯定要考虑很多。
其次网络营销的整体衡量目标也不是很确定,如果只是里面的一块,如搜索引擎优化比较好衡量,可以制定多长时间,哪些关键词排的名次是多少。对于总体的网络营销目标,最终的衡量指标用公司的销售完成了多少最为恰当,但一个原因这个销售额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销售总归是滞后的,在前期很难把要出的价格即给网络营销供应商的费用固定下来,而价格又是双方开始最需要确认的东西。
三、企业网络营销外包的业务模式
基于以上原因来看:先站在企业角度,比较好操作的办法是:外包公司先支付一定的费用给网络营销的供应商公司,另外一些费用可以根据公司的销售量的比率来支付。当然一个方面牵扯到销售额提成企业是否愿意公开,网络营销公司怎么信任的问题;另外在具体的执行中,因为牵扯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企业还是要全程参与网络营销的过程,以对整个过程有准确的判断,并且和网络营销公司一起就市场情况做出适当快速的反应。
篇2
一、企业工商管理现状
1.管理水平不足。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发展方向,这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并且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能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的资源占有率,但我国的很多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管理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也没有将目标客户为了主要的发展导向,因此企业工商管理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的各个部门在沟通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协调性差,互动性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机制有着影响,并不能真正的将解决措施落到实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会受到各方面的阻碍,想要实现企业经济化、规模化的发展,就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当前我国企业还存在着管理者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这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企业员工不能明确认识到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所以不能了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很难制定明确的管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综上所述,想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就需要转变当前的企业经营观念,完善现有的工商管理制度,做好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2.企业定位不明确。
在我国的企业类型的统计过程中,发现加工生产型的企业的数量具有一大部分,这些企业经营中的大部分企业是通过外贸订单的形式来进行加工的,想要实现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许多生产企业对经营型企业的了解不足。加工型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处在产业链的底层,并且价值取向十分单一,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实现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进行转型,一旦企业的自身定位一直处在同一种层次,就无法做好企业的工商管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企业的发展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需要优化企业的工商管理技术水平,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很容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遭到淘汰。我国的很多企业发展都是建立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并且企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通过经营活动来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利益获取的基础上的,从而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建设重任,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生产肥料污染环境,市场活动中不遵纪守法,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社会的建设发展产生了影响。
3.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实际企业发展情况发现,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基于此,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质量,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定时优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工商管理技术,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我国的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计划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也是企业现有的工商管理水平难以满足社会整体经济发展需要的主要因素。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制定的很多新型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大多数是从计划经济改革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制度并不能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得到应用。因此,在进行管理制度的选择和应用时,通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阻碍,这是因为企业发展缺乏基础制度保障,从而导致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企业管理始终处在一个无序的发展状态下。受到这些企业制度的影响,在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时,很容易受到冲击,长此以往很快会被社会淘汰。
4.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得出结论,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的经营目标,这代表着企业要合理的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以实现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目标,同时能够综合性的考虑到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有机结合,只有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的销售能力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发展重点并不是市场开拓,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过程时,也会将自身作为衡量标准,生产型企业很多都存在着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态认识不足的情况,很容易让企业逐渐丧失社会的发展节奏。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
1.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企业工商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参与到管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监管整个管理工作的内容,想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企业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需求来进行人员更换,目的是能够让工商管理人员具备综合化的管理能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才间的竞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基础,想要保证工商管理的长足发展,就需要做好企业人员管理,坚持以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做好管理人才的培训。比如:企业可定期在企业内部开设培训活动,将最新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人员管理的过程中,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企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个明确的人才管理理念,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对岗位发展的需求,挖掘出每个员工自身应具有的管理优势。
2.完善企业组织架构。
企业在进行组织架构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企业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企业当前组织内部架构,主动承担起企业组织部各个岗位之间的职责和义务,不断地规范化当前的企业工作流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想要全面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效率,企业发展还需要面向所具有企业应部门,让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意识到在岗位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制定一封家书,在进行考核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奖励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全面提高企业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优化当前的企业晋升制度,推动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来制定出合理的晋升制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无限价值,激发企业管理者的潜能,有效的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当前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量正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下,尤其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等企业,想要对这类企业进行工商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市场汽油价格涨幅的情况。需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力量,来进行企业资源的整合发展,让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企业自身文化的发展,争取实现企业的品牌创建,让企业具有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特色,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吸引大众的目光。
3.企业发展战略管理。
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企业的战略管理,这是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先需要明确战略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而制定的发展目标,属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计划形式,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具体化发展方向,实现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同时想要做好企业的战略管理,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规划企业管理目标,目的是能够实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力、物力最优化,以此来为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企业的战略管理,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只有做好企业风险把控,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够更好地规避企业控制风险。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会受到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影响,造成企业发展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出现,让企业很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在进行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市场战略目标,充分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的发展环境,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和规定,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具有可行性。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明确战略管理的主要方向,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4.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这时企业经济的重要部门,也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决定了企业在进行财务工作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方案,开展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因为管理所涉及到的企业经营发展内容比较多,所以,需要做好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自动化的进行成本、预算管理。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做到对企业资产和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设计全方位的管理系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战略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抓住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全面提升企业投资的合理性,最大化的获取企业利润,同时在进行企业经济效益评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企业的现有经营利润,争取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这也是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会影响到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需要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工商管理模式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情况,需要创新企业的工商管理形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此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才能实现企业经营规范化发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因此,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全面提升工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完善当前的企业组织内在结构,通过新型管理模式的运用来实现管理技术的提升,同时能够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的完善,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麻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J].时代金融,2018(06):143+147.
[2]李馨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9):44-45.
[3]王咏梅.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探讨[J].经贸实践,2018(03):219.
[4]严婉瑜.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J].金融经济,2018(06):176-178.
[5]张剑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J].电大理工,2017(01):62-63.
篇3
关键词:四技合力五阶递进实践技能提升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浙江中小微企业接班人技术技能增长路径研究》)。
一、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和提升,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和需求特点,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学生职业素质水平有待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是“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不完全只要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就可以了,还要武装学生的职业观意识和实践素质意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综合水平。(2)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由于高职院校部分专业性质的特点,在落实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时,偏重于理论课的教学,缺少对实践课时的系统规划和安排;实践环节内容安排单一,实践场所的选择不够严谨,部分不具有提升技能的效用;考核方式偏结果性,轻过程性,重理论答题,轻实践分析。(3)校企合作还须进一步落实到位。部分专业在落实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如实践环节安排的场所主要以仿真性实训室为主、实践形式中与企业的联系主要以参观和见习为主,较少能真正参与企业实际操作;校企合作在毕业实习环节中的作用相对较少。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分析
(一)专业学生背景分析
从笔者所在的学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背景了解:来自于浙江民营中小微企业家庭背景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少,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会直接服务于家族型企业,成为或将成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而另一些学生毕业后供职于民营中小微企业,在未来有想创业的想法和行为。该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就业方向和岗位:浙江省民营中小微企业,具体从事行政助理、市场助理、客户经理等基层管理岗位或自主创业等相关工作。因此,从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更有必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水平。
(二)“四技”培养内容
针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体现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层面(浙江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从培育学生成为浙江民营中小微企业接班人的角度,思考建立专业学生的“四种技能”的培养思路,并形成合力。“四技”主要指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发展技能。四种技能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体现,形成具体的培养形式和培养内容,并以专门课程和实践内容作为支撑,使学生实践技能得到充分培育和提升。
1.专业基础技能
专业基础技能,实训时间:课程开设时间、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最后一周实训周,实训内容:课程(如编制创业计划书、商务礼仪、企业资源规划(erp)、职业生涯规划等)支撑为主。实训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
2.专业核心技能
专业核心技能,实训时间:课程开设时间、暑假和寒假期间(每年两个月左右时间),实训内容:课程(如企业组建运营模拟训练、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演练、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等)、企业顶岗实习。实训考核: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企业顶岗实习由专业和企业共同考核。
3.专业综合技能
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时间:第五学期顶岗实习期间(两个月)。实训内容: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训考核:过程性考核,专业和企业共同考核。
4.专业发展技能
专业发展技能,实训时间:第六学期毕业实习期间(半年左右)。实训内容:毕业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训考核:过程性考核,专业和企业共同考核。
三、建立“四技合力、五阶递进”实践技能提升模式
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象和岗位能力的需要,建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3年教学中的实践时间“五阶递进”分段制(形成五部分),并提出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技能提升模式:将实践技能“四技合力”与实践环节“五阶递进”模式进行组合,形成“四技合力、五阶递进”实践技能提升模式(如图1和图2所示),為培养中小微企业接班人服务。
“四技合力、五阶递进”实践技能提升模式:
第一阶:期末周实训(大一、大二学年末各一周的实训),以集中实训为主。平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方式:实践操作为主;实训内容:专业基础技能和核心技能训练;实训考核:过程性考核为主。
第二阶:假期实习(以大一、大二学年末寒暑假的实习为主),以分散实习为主。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方式:顶岗实习为主;实训内容: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实训考核:专业与企业共同考核。
第三阶:过程见习(含课程、活动等环节的实习),以集中实习为主。平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方式:实训室模拟、见习参观访问为主;实训内容:专业基础技能和核心技能训练(掌握某个环节或课程的实践技能);实训考核:过程性考核为主。
第四阶:顶岗实习(以大三第五学期为主),集中和分散结合。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方式:顶岗实习;实训内容:专业岗位工作,体现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考核:专业与企业共同考核。
第五阶:毕业实习(以大三第六学期为主),集中和分散结合。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方式:毕业实习;实训内容:专业发展技能(专业岗位工作)。实训考核:专业与企业共同考核。
四、结语
本文基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层面,根据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特点,提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增长路径:建立“四技合力、五阶递进”实践技能提升模式。与以往相比,突出了企业的类型和对人才的需求层面的关注,并区分学生类型,技能培养有所侧重。同时,也旨在打破以往的思考理念:过去可能思考得更多地是——如何培养出合格人才,而今天,专业在向社会输送人才前,则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和各类型企业需要的人才,进一步强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3]徐瑛楠.社会需求背景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
[4]李高芬.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5]赵利娟.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困境与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篇4
(一)工商登记的内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因为煤炭企业对工商登记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它的重视程度还特别低,所以对它工作的详细内容以及具体性质的理解十分不到位,思想上没有重视起来;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因为从心理上没有重视起来,所以煤炭企业有着很多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理由。对于这种情况经常导致煤炭企业各个部门发生业务交叉以及业务流程不合规等情况,让各个部门和企业职工的职责混乱;三是忽视前期准备工作。如今煤炭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只注重企业内部决策,完全忽略了工商登记工作方案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只注重企业决策后的变更手续,完全忽略了对合作方的详细调查;四是重建立,轻管理。煤炭企业会把精力放在分公司的建设上,而对分公司建成之后的事情以及管理工作通常会置之不理,诸如此类的现象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会特别的不利,并且对煤炭企业的创收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工商登记的必要性
一是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是煤炭企业内部需要,是企业能够科学持续发展的硬性需求。煤炭企业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是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前提,是企业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必要要求;二是建立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是提升煤炭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与制约能力的前提条件。煤炭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关键项目就是工商登记内部管理,不能将工商管理和企业的多项管理进行割裂,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要想不断地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对企业的操控能力,就要逐渐加大和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
二、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工作模式的转变。煤炭企业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有助于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对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此种科学的模式,能够转变煤炭企业落后的工作模式,因此工商登记管理能够成为预防违纪犯法的重要屏障。
(二)有利于提升煤炭企业制约力。煤炭企业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建设和成立能够显着地提升煤炭企业的制约能力,进而让整个煤炭企业中的职工更有凝聚力,更加具备竞争力,让整个煤炭企业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三、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要求
煤炭企业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强化管理意识,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关培训,并对工商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转变传统观念的束缚,要做到与时俱进,最终创建一个符合市场经济,顺应时代潮流的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煤炭企业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吸收高素质人才,提高职工专业素质为出发点,采用任人唯贤的专一用人准则,为企业职工提供必需的工作所需和不断提高职工福利,不仅要留住职工的人,更有留住职工的心。
(二)拓展管理视野。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炭企业在这种环境下要有大无畏的魄力,不断拓展管理视野,打破传统旧俗对煤炭企业自身的束缚,要积极地化被动为主动,向着现代化市场进军,努力提高自己的行业竞争力,提升煤炭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煤炭企业高盈利的目的。
(三)与时俱进。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在煤炭企业中顺利创建,就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一项不可避开的硬性要求。企业只有不断地科学分析目前的时代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才可以持续推动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才能够带动企业有关职工对工商管理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让工商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时代与市场的发展,不断总结和演化出一套系统化管理模式。
(四)树立远大目标。煤炭企业只有制定一个强大的目标,煤炭企业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经营管理,让企业各部门和广大员工为了这种巨大的目标,不断地进行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快速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完成发展目标,才能具备更大的动力来建立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
四、煤炭企业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创建策略
(一)提高对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视。关于煤炭企业对工商管理不够重视的理由,必须要重点解决,可以通过加强宣传,让煤炭企业职工逐渐加强对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办法,来增强有关职工的思想意识,进而为煤炭企业建立工商管理系统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立健全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体系。一是强化工商管理队伍的素质。工商管理队伍的素质是建设系统化模式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提高对工商管理工作认识的同时,必须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面对这一理由煤炭企业要对有关职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争取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另外,我们也要邀请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为我们讲授和解说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为我们解答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理由和疑惑。同时,也要注意对有关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加具备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工商管理的队伍;二是有效完善制度体系。煤炭企业要想有效地建立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就要采取各种办法和有效措施来逐步加强和完善工商管理的制度体系,例如加强对煤炭企业分公司的清理整合等,加强企业的工商管理。
篇5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ERP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自然是对ERP应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实施ERP需要大量既懂得管理科学,同时又懂得ERP软件实施应用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教育部在教职成〔2006〕4号中提到,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在此二者背景下,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继将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或计划。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提出了构建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1.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ERP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般而言,企业对于ERP人才的需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才是为了将来开发软件的,是ERP的软件研发人员。他们要精通编程和计算机技术、掌握尖端技术发展趋势,对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有一定的了解,熟悉ERP原理;第二类是ERP实施维护类的人才。他们要熟悉企业业务运作流程,熟练ERP软件的应用,了解IT技术的运用,具备事实上的IT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第三类是ERP软件应用类人才。他们熟悉自身所负责的业务流程,熟练ERP软件的使用,具备基础电脑和ERP软件操作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选取第二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
2.目前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不合理。ERP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应用,需要完整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在设计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时出现了以下问题:
(1)ERP相关课程设置不完整。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ERP基础原理、计算机、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等基础知识。很多高职院校很少能设置与ERP软件相完整的课程,或者说没有有效进行整合。
基于此特点,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至少应该开设以下课程:首先,应该在第1-2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ERP基本原理》、《会计基础》、《ERP沙盘模拟》等课程,这里需要重点提到《ERP基本原理》这门课程,这是大多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的;然后,应该在第3-4学期开设《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在这些课程当中应该着重介绍与ERP业务处理流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在第5学期开设《ERP综合实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开设与ERP毕业实习有关的课程。这样自然就不会出现衔接不当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颠倒的现象。
(2)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层次设置的不科学。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递进式和渐进式等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和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层次应分四个层次。即:
一是带学生参观ERP应用企业和软件提供商,让学生感性了解ERP软件是如何研发出来的以及应用企业是如何运用ERP系统进行业务流程的处理;
二是运用企业物理手工沙盘+电子沙盘进行企业ERP认知教育,依托沙盘教具,进行管理角色的真实扮演,促使学生从较高视角审视企业管理,体验企业经营流程,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管理体系,深入理解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强化战略决策管理、市场竞争、危机意识,并将分散的各功能模块联系起来。高职院校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ERP沙盘对抗大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利用企业的仿真数据和管理角色分配开展ERP综合实训,通过仿真模拟企业ERP运营,将生产制造、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集成起来,深入了解ERP的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和数据流程,并掌握系统软件的参数配置和技术架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把ERP职业技能认证课程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同时,还通过参加认证考试来训练职业技能。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将自己的实训室作为认证考点,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ERP信息化大赛,与全国各大院校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ERP综合技能素质;
四是安排学生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地实习,以此获得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ERP技能。
3.目前ERP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克服:(1)忽视ERP管理思想的传授, 以软件功能的介绍和操作为主;(2)在ERP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习惯死记硬背等现象;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沙盘规则学生听不明白、缺乏真实的企业案例教学、“重沙盘操作、轻理论”等现象;在ERP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满堂灌、被动模仿”的现象。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盲目听课、被动操作、盲目操作等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机械操作法等,这些方法在实训过程中很难起到作用,学生很难提升动手能力;(4)教学上过于注重ERP软件公司提供的配套教材,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ERP实训教材版本严重滞后,内容不能反映先进性。笔者所在的院校目前采用的便是金蝶软件公司配套的2007和2010版的ERP实训教材。
笔者认为:基于以上问题,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结合情景、角色扮演、仿真应用等的模式开展ERP实训教学,能取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对ERP沙盘模拟课程,我们采取分组实训,角色扮演,实施“做中学”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执行力。在ERP沙盘模拟教学中需要由多个学生组成小组,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下,充当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分工合作,开展企业的运营,小组之间通过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平台进行竞争对抗,并由教师提供管理咨询,市场监督。
对于ERP综合实训课程,我们通过采取分组实训、模拟企业真实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教师对ERP综合实训项目的提炼,根据不同的项目体验不同的管理角色,进行不同业务模块的操作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ERP综合实训教材、整体实训手册和各模块软件的操作指导进行训练、并且提倡学生在操作过程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的ERP综合技能。
对于整个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我们采取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料,包括模拟企业背景、经典的国赛和省赛ERP技能大赛的案例资料、真实企业的基础数据和业务处理数据、软件配置参数,业务流程处理要求,实训操作指导等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要求做到正确性、统一性、整体性,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开放校内的ERP实训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进行各项实训项目的操练。
对于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教材,我们应该集合学校、应用企业、软件提供商等多方力量,合作编写具有仿真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处理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同时又能反映目前ERP发展趋势的教材。
4.目前ERP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ERP实训室建设大多是在原有计算机机房的基础上通过安装ERP实训模块软件改造而成的;没有进行有效仿真;(2)目前各高职院校购买的ERP软件品牌杂乱,使学生要适应多种操作界面以及环境,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3)目前各院校ERP实训室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系部相关的ERP实训室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实训课程安排凌乱,无法安排跨专业课程,同时也导致实训室无法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笔者认为应建立实用的ERP仿真实训中心,它就是根据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各职能管理模块所需的实训功能,整合和集成企业职能业务,在同一中心内设置统一的、通用的综合性ERP信息系统,搭建一个仿真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的社会平台,以此突破以往独立设置ERP实训室的传统做法,从而打破壁垒,实现能涵盖ERP 软件的各个专业模块,构造完整的ERP 知识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ERP综合实训教学”,让学生达到能将所学的ERP软件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ERP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将课堂实训与社会就业岗位的“零距离”衔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提前完成了由学校学生向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过渡。
同时,在设计ERP仿真实训中心时要力求做到实训环境的仿真、企业岗位角色的仿真、实训项目和内容的仿真。
5.目前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师结构不完整。目前在高职院校讲授ERP相关课程的教师,要么是计算机专业和信管专业的教师,要么就是经管类专业的教师。计算机教师授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经管类专业教师则以管理知识为主。从事管理的不懂技术,从事技术的不懂管理,导致管理和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样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
笔者认为为了满足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要求,需要建立一支技能互补、结构完整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主要包括:一是计算机实验员教师,他们主要负责ERP仿真实训中心的软件和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管理;二是各职能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师,他们主要负责讲授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理论及业务流程;三是职业竞赛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指导ERP沙盘模拟大赛和ERP信息化大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ERP综合实训的教师,他们主要负责ERP整体业务处理流程的软件操作指导以及ERP信息化职业认证考试的培训工作。五是来自ERP软件提供商的技术顾问,他们主要负责在ERP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软件BUG问题的解决,六是与高职院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ERP应用企业的负责人,他们负责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
三、结束语
本文对构建ERP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初步的探索,认为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最可能实现的专业应该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开设ERP所需的多学科课程,能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较好的实现从ERP认知到ERP基本理论的掌握到熟练操作ERP软件到运用ERP管理思想于企业之中的整个过程。另外,希望能解决高职院校将ERP实践教学过程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叶彩虹.基于应用型的ERP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计算机:上半月版,2012年 第2期
[2]郭强.《ERP原理与实践》教改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09月
[3]袁平.高职院校建设ERP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思路[J].高教论坛.2012年7月第7期
[4]申彦,刘秋生,刘春华.ERP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6期
篇6
关键词: Z-score 模型 汽车行业 上市公司 财务预警
一、引言
在加入WTO的十余年里,我国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大量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使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开始面临经营困境。加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些企业遭受重创甚至破产。笔者认为,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一方面受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另一方面受企业自身因素制约,其中财务风险是导致经营危机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是十分必要的。截至2012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为2 494家,市值约22.91万亿元,但是在许多上市公司中,仍然存在着内部经营管理不完善、缺乏风险危机意识等现象,造成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等境况。虽然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已给一些出现财务危机状况的上市公司以警示,但起到的预警作用不如预期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分行业的财务风险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特点是产业链长,产业相关度高,就业范围广,在出口和投资放缓的情况下,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所以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加强对汽车行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可以及早捕捉到汽车行业的隐患和重大风险,及早发现行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信号,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汽车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确保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Z-score 模型概述
(一)Z-score 模型基本理论
Z-score 模型是由美国教授Altman(1968)提出的一种多变量的财务预警模型,这种模型采用的是财务比率分析法,将企业常用财务比率按流动性、获利能力、财务杠杆、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类,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22个变量指标中选取5个关键指标,并以1946年至1965 年期间33 家破产公司和33 家非破产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出了Z-score 模型。其判别函数为: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总额;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产总额;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资产总额;
X4=股东权益合计/负债合计
=(每股市价×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 负债合计;
X5=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在Z-score模型中,Altman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1)当企业的Z≥2.675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运行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2)当企业的1.81
(二)Z-score模型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运用的理论可行性
笔者认为,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运用Z-score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理论上具有可行性。第一,Z-score模型是Altman教授以上市公司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市公司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属于制造业,从研究对象来看具有可行性。第二,在数据选取上,模型的数据均从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定期财务报告中获取,期末股票市价能从各类炒股软件中查找,研究数据获取也具有可行性。第三,Z-score模型采用的多变量分析法,能综合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克服了单变量模型对于同一公司不同指标分析得出不同结果的状况,能够较有效地预测财务风险。相对于Logit判别分析法、Probit判别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Z-score模型具有模型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运用Z-score模型理论上是可行的。
三、Z-score模型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适用性检验
(一)实验假设、样本及数据选取
实验假设:Z-score模型是用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模型,本文假设ST公司具有较大的财务风险,其Z值应小于等于1.81,而其他非ST公司Z值应大于1.81。用以检验Z-score模型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适用性。
样本及数据选取:本文以大智慧软件汽车类为分类标准,以其类别中100家公司为样本容量,选取3家ST公司为第一组,再随机抽取10家非ST公司为第二组,各数据均来自巨潮资讯网(.cn)。
(二)指标计算
本文运用Excel 工作表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第一组3家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Z值统计表(见表1)和第二组10家非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Z值统计表(见表2)。
(三)实证结果
通过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表3和表4的结果。
对于ST组2011年的预测准确率为100%,2010年的预测准确率为66.67%,2009年的预测准确率为66.67%。Altman教授在提出Z-score模型时,指出该模型在判断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5%,在破产前两年的预测准确率为72%,而第三年以上的预测准确率降到48%。因为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不同,模型提出距现在已四十多年,且把模型运用到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与Altman教授模型样本为各行业也有差别,所以判断企业破产的预测准确率与Altman教授指出的预测准确率存在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只要这个预测准确率在合理范围内,我们就可以认为此模型适用于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从表3的结果看,各年的预测准确率基本在合理的区间内,与Altman教授指出的预测准确率差距也较小,数据较为理想,即在判断我国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具有财务风险时此模型具有适用性。在ST组中,由于样本量过小,只有3家为认定的特别处理公司,所以当只要有一家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Z值较大时,计算出来的预测准确率比重就会大大下降,进而使得出的预测准确率与Altman教授提出的预测准确率略有不同。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1年非ST公司Z值预测准确率为80%,2010年预测准确率为90%,2009年预测准确率为90%。相比Altman教授提出Z-score模型判断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准确率为95%而言,2011年Z值的预测准确率略低,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可能受样本误差影响外还存在多种因素,如可能受子行业因素影响。虽然本文中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规避了行业特性差异,但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包括范围广,分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等不同子行业,子行业间的差距较大,也会使Z值有所不同。
把ST组和非ST组每个样本计算出三年平均Z值进行表5的临界值统计分析,得出ST组有66.67%的Z值小于等于1.81,非ST组三年平均Z值均大于1.81。从Z值数值角度分析得出Altman教授提出Z-score模型适用于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综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看,笔者认为Z-score模型均可用于对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
四、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分析
以大智慧软件汽车类为分类标准,除去第一组ST的3家公司和第二组非ST的10家公司,从样本中随机抽取了3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这30家上市公司2011年的Z值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在这3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2011年Z值大于2.675的有17家,所占比重为56.66%;Z值大于1.81小于2.675的有11家,所占比重为36.67%;Z值小于1.81的有2家,所占比重为6.67%。按照Altman教授提出Z-score模型的企业破产的临界值来看,江铃汽车(000550)等17家公司财务状况运行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万向钱潮(000559)等11家公司则处于“灰色地带”,公司财务可能不稳定;亚星客车(600213)、北方股份(600262)则可能存在很大的财务危机,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
五、结论
本文尝试将Altman教授提出的Z-score模型用于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证明模型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具有良好效果。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得出我国2011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财务状况良好,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小部分公司处于“灰色地带”,个别公司财务状况欠佳,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优惠政策相继退出和限购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有所下降,一些公司处于“灰色地带”也是正常现象。对于这些存在财务风险的公司,经营者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日常财务管理以使公司尽快摆脱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Altman I Edward.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Journal of Finance,1968,(9).
2.王永生,李洁.Z-score预警模型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2).
篇7
【关键词】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财务预警,小样本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如有不慎便会陷入危机。企业的危机,更多的是体现在企业财务上,通过对企业财务的分析和预测,如果能够提前发现问题,做好准备,这样企业在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将更有竞争力。
本文以化工行业为例,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对化工业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企业财务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激烈的竞争。
二、机器学习方法的财务预警模型建立
(一)财务预警模型的财务指标选取。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根据财务指标选取原则,在参照国内外学者己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化工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财务类和现金流量类指标。其中,财务类指标包含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成长能力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现金流量指标包括现金流量比、债务保障率、主营业务现金比率、每股净资产。
(二)样本的选取。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是“ST”制度,本文假定“ST"公司就是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由于研究的是小样本数据,因而从所有化工也上市公司中选取少量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由此本文研究选取沪深两市股票市场上2011—2012年两年化工行业中被进行特别处理的ST公司共8家ST公司作为财务困境公司研究样本。同时,与确定的8家ST样本公司相对应,从同类型行业上市公司中抽取非ST公司18家,作为对比研究样本。
其中,ST公司为:*ST 川化,*ST 索芙,*ST 中钨,*ST 海龙,*ST 华科,*ST 锌电,*ST 吉纤,*ST 鞍成;
非ST公司为:南风化工,红太阳,黔轮胎A,青岛双星,青海明胶,海螺型材,海螺型材,天茂集团,远兴能源,保定天鹅,美锦能源,辽通化工,国际实业,湖北宜化,金路集团,江南红箭,沈阳化工,恒逸石化,双环科技。
对于被ST上市公司的财务研究数据的选取年份,我们根据这些公司的被ST年份,往前回溯3年,即某公司在第T年被ST,则选取第T-3年的数据作为该公司的财务研究数据。因为,财务法规规定,某公司在第T年是否应该被ST,取决于该公司的第T-1年和第T-2年的财务报告所决定,因而使用这两年的数据不具有预测性,因此我们选择第T-3年的数据作为预测数据。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15个训练样本(其中含3个ST公司)和11个预测样本(其中含5个ST公司),随机在研究样本中不重复挑选生成。
(三)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财务预警模型
SVM是一种比较好地实现了结构风险最小化思想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自动寻找那些对分类有较好区分能力的支持向量,构造分类空隙最大的有较好推广性能和较高分类准确率的最优超平面;通过核函数变换的方法将在低维空间无法分类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分类,很好的解决了有限数量样本的高维模型构造问题构造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不存在过学习问题。因此,SVM非常适用于处理小样本、非线性、多特征等问题。
本文根据SVM的原理来进行预警模型的建立,通过核函数的选择以及相应参数的调整来获得最好的SVM预警模型。
1.核函数的选择。SVM可以使用的核函数SVM中不同的内积核函数将形成不同的算法,主要的核函数有三类: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函数,S型函数。本文使用径向基函数的高斯核函数:
2. 参数的选择。在本文的SVM简单预测模型里,核函数采用的是市场公认的效果较好的Gauss径向基核函数,因此模型有两个参数需要调试,分别是 Gauss 核函数的参数?滓和模型最优化求解时所用的惩罚参数C,而针对不同的产业两个参数所对应的值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
使用训练样本来调试函数,从而寻找最佳的参数?滓和模型最优化求解时所用的惩罚参数C。在计算机选取15个训练样本后,对于惩罚参数C,以100作为初始值,根据预警效果的变化,找到最优的参数值;在确定了较好的参数之后,固定惩罚参数,不断尝试?滓的值,同样根据预警效果的变化而得到最优值。最后,根据调试参数的表现,得到当惩罚参数C=1500,参数?滓=0.031677时,对训练样本的预测效果最好,正确率为100%;由此可以得到,当预测对象为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时,支持向量机预警模型的最佳参数值。
3.模型的检验。将调试好的参数带入高斯核函数后,对预测样本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的结果为ST公司全部判断正确,在非ST公司中,判断错误一个,判断的正确率为83.33%;
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SVM模型对小样本数据的分类预测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
三、结论
支持向量机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好地处理小样本,并且捕捉数据的非线性性质;同时克服过度拟合,解决高维问题;而且它只需要设定的较少的参数 (2-3个),因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这也是SVM方法在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中有良好表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彦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2]William H. Beaver.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Failure. The Accounting Review,1968.21(10).
[3]赵于欣.国外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篇8
医药电商相比其他行业电商的壁垒或特性在于:1、政策层面,若政策允许处方药网上销售,电商渠道有望获得10%-30%的市场份额,行业空间非常大,则意味着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核心政策壁垒被打破。2、消费者层面,药品消费行为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病人来使用,医生来决策,医保来买单,要做电商就要同时考虑到这三部分的利益和诉求。3、风险问题,药品消费存在高风险,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政策监管更严格,即使电商政策放开,GSP的行业规范也不会降低,而且必须要有可追溯系统。4、盈利风险,药品分销本身属于微利行业,B2C通过降药价、打折来吸引消费者,对企业财务控制压力很大。5、药事服务,购药行为只是药品发挥作用的开始,后续的连续使用,还需要医药电商企业整合到更广义的生态链中,即后续的临床和药事服务。
去年,医药工业企业电商联盟和商业企业电商联盟大会成立,联合发力角逐电商市场。尽管传统医药行业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但是医药电商的增速很快,工业企业大举进军电商。天士力集团、扬子江药业、以岭药业等斥巨资进入电商领域。从以岭药业斥资5000万元建立以岭健康城就可以看出,不仅商业企业看好电商,工业企业也青睐电商这块蛋糕。面对如此巨大的互联网市场蛋糕,医药商业、中药、生物制药等医药企业已有准备。绿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会军认为,现在政策利好医药行业处于黄金时期,工业企业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破局,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由于各个企业特点不同,将来绿谷涉足电商,不仅仅是销售药品,而且会更多关注大健康产品,并且挖掘服务内涵,做网上健康管理服务。北京搜药先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英利表示“现在工业企业建立健康城,做第三方服务平台,需要协调好自己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关系。另外,其他工业企业在健康城注册,该企业会员就会暴露给做健康城的工业企业,这种竞争是否形成良性有待观察”。
有分析认为,医药电商获支持、推进“医药分开”、网售处方药开放等政策支持下,药品电商有望突破体制制约,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而现有的电商模式分为平台型电商和自营型电商两类,其中采用B2C模式最多;B2B因企业之间信息化对接难,发展较为缓慢;O2O模式尚在探索中。其中,自营电商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产品销售价差获得盈利,电商深入渗透产业链,整合各方产业链资源,满足患者低价便捷拿药和健康服务需求。医药专业人士表示,医药电商未来可能的体系主要在于:第一,一个自建或第三方的平台,即门户;第二,自有或第三方的物流系统。这两个方面统一为一个电商平台,然后与各行各业打通关系,包括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医药零售企业,这些企业会委托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患者通过该平台进行药品订购,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医生和药师的决策是不能够减少的,这也是医药行业的特性,即医和药是不分家的。在处方药的电商过程中,临床和药事服务是必需的。
篇9
2014年10月,通用电气公司 (GE) 对外宣布其开发的40余款工业互联网产品,当年将为公司增加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这是GE在2012年底宣布的工业互联网战略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虽然10亿美元本身对于GE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它代表着GE的未来。工业互联网战略,正是GE对未来的崭新布局。
为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战略
GE这家传奇性的百年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跨越时代的变革和转型。上世纪80年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杰克・韦尔奇接掌GE之后,就把它打造成了一个产业和金融高度融合的多元化公司。但是这一战略在今天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2015年4月,GE出人意外地对外宣布,将着手处置它高达3650亿美元资产的金融业务,经过处置的金融业务将聚焦在航空、医疗和能源的融资租赁金融服务,而将其他的金融资产完全剥离。这一重大的转型表明GE将进一步聚焦工业主业,而两年以前所推出的工业互联网战略,正是GE未来重大的战略布局。
选择进入到工业互联网领域,其实并不意外,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所有的企业。在GE看来,所谓工业互联网就是将传统的工业设备赋予智能化的功能,通过传感器和智能嵌入式设备,将设备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和大数据的处理,以产生新的业务洞察,进而塑造完全新型的商业模式。
对于像GE这样的老牌工业公司来说,曾因显得不够时尚,被嘲笑为上一个工业时代的恐龙。但是GE的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曾反驳说:“当我们乘坐飞机透过舷窗望出去的时候,你看到的那个发动机可不是谷歌公司制造的,它是GE制造的。”话虽如此,在互联网时代,重塑自己,并且通过重塑的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带来持续的增长,也是传统工业公司必须突破的瓶颈,因为像GE已经连续多年没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它也需要找到新的增长之路。
工业互联网的路线图
2012年年底,GE的《工业互联网:突破机器和智慧的边界》白皮书,分析了产业客户所需要的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特征。
首先,他们介入的是对客户设备的监控、资产管理和能效的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产生新的业务洞察,并且重塑基于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这几步就是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大致脉络。
根据GE的分析,在未来15年内,在几个关键的工业领域,能效提高、效率优化的空间依旧是非常巨大的,即便是1%的效率提高都将带来巨大的收益。比如在航空工业方面,1%的燃料节约将最终节约300亿美元;电力行业节约1%的燃料,意味着节约660亿美元;医疗系统的效率提高1%,意味着节约高达630亿美元。
为什么从效率提升的角度切入?这是因为客户最希望看到的是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非夸夸其谈的预测和不切实际的投入。GE作为供应商,要明确地告诉客户,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在效率提高方面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可以带来什么样的短期效益。
事实上,GE所介入的航空、交通和医疗领域,正是通过对设备的监控、效率的提高和优化,作为第一步切入的战略。例如航空发动机的预维护,减少故障时间已经成为航班正点运行的重要因素,每年航班延误给全球航空公司带来多达400亿美元的损失,而10%的飞机延误正是源机发动机等部件的突发性维修。于是GE的软件工程师们着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计算算法,并且开发一套航空智能运营服务系统,能够提前一个月预测哪些发动机需维护修理,并且使准备率达到70%。
除了提高航班的准确运行之外,GE的工程师们还在开发一套航空燃油解决方案FCS,这套方案通过飞机传感器传回的各项数据,再对比飞机原有飞行记录与运营航线,可以第一时间优化完善飞机航行计划,令航空公司燃油消耗降低2%。以全球航空公司年燃油支出1700亿美元测算,这套FCS方案将帮助航空公司降低30亿美元的额外燃油支出。
实现这1%的能效提高,不仅发生在航空领域,在传统的工业行业里,GE的解决方案也在发生着重要的作用。上海赛克乙烯厂构建了相关的GE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通过监控汽轮机、压缩机、泵、风扇、热交换等机器的振动,温度排放等信息,提前发现机器故障隐患,并在第一时间做出维修响应。根据赛克乙烯厂内部测算,通过实施这一工业互联网系统,每月能挽回超过220万美元的非计划停机生产损失。
要实现这1%的效率提高,GE认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设计,需要具备三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步,收集各项生产数据,并操控智能设备和机器,目前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使用和安装传感器,从而让机器本身变得更加智能化;
第二步,将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进行保存、处理和分析,尤其是面对海量的生产数据,管理人员要通过构建恰当的模型找到最关键的核心数据加以分析;
第三步,也是目前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那就是要组建数据分析挖掘的人才团队,真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施恰当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来自某些不起眼的生产数据分析所带来的灵感,在这个领域可能没有预先设定的模型可以使用,需要的是跨界人才的创新能力、协同工作以及对不同问题的深入洞察。
在此基础上累计的数据所产生的洞察将为新的商业模式设计带来灵感和基础。而新型的商业模式设计是基于服务展开的,在这一方面GE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技术准备,但是很多客户不一定已经准备好。因此新的商业模式的推进需要与客户进行同步的开发和设计,而这一切当没有真正机会到来的时候,需要的是等待时机,以及与客户的协同推动。
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GE转型启示
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并不容易,需要强大的变革转型能力,进而重塑商业与管理体系。GE在跨越百年的历程中所形成的变革转型经验与能力,以及在本次工业革命中作为引领者所面临的挑战和进行的管理实践,无疑是值得观察和思考的。
GE在杰克・韦尔奇执掌的20年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和业务重组,其中两个重大的变化使得GE今天具有了转型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基因。第一个是超前的组织扁平化设计,第二个就是快速的行动和变革意识,这两个非常鲜明的组织和文化特色,使GE站在了进行工业互联网再造非常有利的位置上。
但是,GE这样的传统公司也需要克服两个非常重要的障碍,并且找到解决方案。第一个就是面对软件和互联网人才的匮乏,第二个是必须改变传统工业企业的创新方式。
首先,GE这样的公司没有面向未来的基于软件的人才。原因也非常简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是过去五年间的事情,传统的工业公司没有这样的人才积累和储备。迅速获得这些人才,唯一可做的方式就是重新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并且GE采用了在组织外构建软件开发中心的方式,从而避免与原有体系的重叠和纠缠。在加州圣拉蒙市成立的软件开发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组织设置。这个中心的高管也是从思科公司聘来的专业人员,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一千名软件工程师加入到这个中心,进行着与公司过去的业务完全不同的软件开发的尝试。这一中心的模式目前正在向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进行复制。
第二个关键障碍是创新的方式。在工业时代,创新的方式通常是长周期的,从了解客户的需求,探索客户需求,直到进行产品设计和研发,往往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快速创新成为必须,因此如何进行类似于软件行业的快速迭代式的创新,就是GE的一大挑战。同时,新型的创新方式要求将客户邀请进来,进行客户共创式的开发,而非过去的企业以自身的产品创意为核心的开发。
对于这两个方面,GE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那就是在与客户共创和快速迭代方面采取全新的尝试。在与客户共同创新方面,从2010年起,GE就在全球创建了三个客户创新中心,来尝试建立与客户共创的崭新工作方式。而我本人就曾经负责组建和领导位于西安的GE中国创新中心。这一创新中心与客户共创的模式,为GE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方式积累了经验。今天,客户共创正在成为软件和工业互联网行业的趋势。
其次,在快速迭代方面,GE也在尝试着来自硅谷的埃里克・莱斯提出的“精益创业”的理念。埃里克・莱斯提出的精益创业的方法,要求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验证两个基本假设:客户的痛点和解决方案。
所谓客户的痛点就是那些客户必须满足、亟待解决的最紧要的需求,当我们知道了客户的痛点之后要开发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可被称为最小可行化产品MVP (Minimum Variable Product),MVP就是针对客户痛点的最小功能的测试化产品,甚至它针对的都不是那些普通型的客户,而是那些愿意最早尝试使用这个产品的“天使客户”。在获得客户的认可之后就可以做一个最小功能原形产品,这时需要问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基于这个原形产品,这些天使客户是否会买单?如果是,这一关键的步骤大功告成。然后就需要收集大量的客户反馈和信息,从而知道下一阶段的产品是怎样的。
从2013年开始,GE的CEO杰夫・伊梅尔特就开始大力在公司内部推进精益创业的思想,在GE内部称为快速工作 (Fast-work),他希望用GE已经具备的客户导向型文化,同时采取新的精益创业工具,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改变过去漫长的客户服务和产品研发流程。在公司的大力推动下,GE的所有5000多个高管已经经过了培训,在接下来三年所有中层管理者将接受精益创业的思维和实践的训练,并且将它纳入到工作中间。杰夫・伊梅尔特希望这套工具和方法,可以成为像杰克・韦尔奇所推进的群策群力 (Work-out) 那样带来深刻变化的管理创新。
篇10
孙景华
早年为新闻记者,后下海经商,从事私人企业经营管理十余年,公司旗下曾拥有通信寻呼、航空游览、现代农业等多家企业。现为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清华紫光集团教育管理中心首席管理咨询师,已经出版《永不消失的责任》、《中国人的管理逻辑》等专著。
什么是“典型的(西方)工业企业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只要产品的功能全、质量好、价格便宜,顾客就会不请自来――顾客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并且逐渐形成了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岗位和机构可复制、任务目标可以衡量的三大特征的管理体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工业时代的“可标准化、可复制性、可衡量性”的管理成就,就不可能有今天大型厂商组织的诞生和存在。确实,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得产品的产量破天荒地成倍增加;可复制性的组织结构安排,才使得企业全球化的规模扩张成为了可能;可衡量性的效率管理,才使得组织绩效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法宝。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工业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通用工业品,才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解铃还须系铃人”,正是典型工业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才将整个社会带入到了标准化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未来企业的整体管理,需要从过去的生产方式管理体系,全面走向未来的生活方式管理体系。
首先,从企业产品角度来说,它不再是生产方式化,而是生活元素化。所谓的产品生活元素化,其实就是产品的个性化,而实现企业产品的个性化的方法,当然不可能是基于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而是需要企业为一种生活方式提供各种产品元素,通俗点说,就如同中国古老的七巧板游戏一样,产品成为了一堆可以任由顾客自由组装的零件,事实上,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是在允许个人自由选择产品要素的过程中实现的。至少,从产品的形式上来看,它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而是成为了一种半成品,或是一种基于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由此,生产流水线将彻底沦落为一种纯粹的生产制造技术,不再具有过去创造顾客或满足顾客的功能。
其次,从企业赢利角度来说,它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商业模式,而是一个立体的生活方式的商业空间。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并不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功能或价格等因素影响,而主要是受制于生活观念、生活时间和生活地点的因素制约,通俗点说,就好比一个喝水的杯子,不是杯子的质量、而是杯子的空间,决定了杯子盛水容量的多少。是生活时间的改变――拉长时间、压缩时间和即时时间――带来了商业空间的变化,就如同压缩了时间的快餐业战胜了豪华酒楼一样;同样,是生活地点(生活事件集中发生地)的改变决定了商业空间的大小,就如同走进社区的便利店能够战胜老牌百货公司一样。过去企业的压缩成本、降低价格和提高质量的管理,已经失去了企业赢利功能上的意义,最多,也仅仅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底线而已。
其三,从企业竞争角度来说,它不再是同业间的竞争,而是基于生活方式的合作。确实,过去企业总是将自己的赢利能力,建立在战胜同行的竞争基础之上,但是,在一个生活方式的商业空间里,企业需要的并不是竞争,而更多的是合作。通俗点说,就如同厨房革命所带来的现代厨房生活方式一样,它需要房地产业、家用电器业、方便食品等等非同行企业的共同合作,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厨房生活方式的需求。这时,企业不仅不是强烈的排挤对手,反而是要适当地退出自己所占领的空间,使得更多的新企业能够加入进来,因为参与建设一种生活方式的企业数量越多,生活方式的商业空间往往也就越大。过去曾经的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非但不能够创造或扩大商业空间,反而是在缩小甚至是毁灭企业的前途。
其四,从企业绩效角度来说,它不再是生产方式化的,而是将被彻底地生活方式化。事实上,绩效考核管理是最典型的基于生产方式的管理方法,通俗点说,你可以命令一个员工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你却永远无法命令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创造力,按时、按量、按质的出现。事实上,知识工作者的想象力或创造力,不仅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无关、与管理者的体贴与关怀无关、甚至与团队合作精神也无关,而仅仅是基于个体的兴趣、爱好或专注而发生――重要的是个体的兴趣和爱好,而不是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它意味着管理需要基于个人的生活方式,模糊组织管理的时间界限、任务界限和工作界限,它所考验的并不是管理者的组织管理能力,而是知识工作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企业使命角度来说,企业不再是创造顾客,而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假如一个企业不能够确切地描述准备创造或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企业就无法依据企业使命重新定义企业的产品;没有了基于生活方式的产品重新定义,企业甚至连生活方式的商业空间在哪里都找不到;同时,缺少了对于生活方式和商业空间的认识,那么,员工的创意或创造力就会因此而失去了方向。显然,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基于生活方式的完整管理体系,当然,需要再次声明的是,这不是为企业创造利润提供管理技术的支持,因为它的真实含义,是企业必须为整个社会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做出贡献,这不仅是未来企业在社会中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必须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
确实,这是一个生活方式个性化的时代,不仅企业管理实践正在逐渐走入“后工业企业时代”,而且企业管理理论也正在逐渐走入“后德鲁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