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资源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土资源与管理

篇1

关键词:测绘,国土资源,关系

Abstract: with the national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s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rvice an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vice, relying on each other, complementary a whole.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focus is to make sure more scientific, rational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every inch of the land, and because the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highly organized, authority and discipline, also makes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used for some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data, data and othe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scientific and accuracy is high requirements.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land resources,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P285.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基础性、前期性工作。国土资源管理离不开测绘工作,其关系的严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土地的归属权。确定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的使用权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其中所使用的一些基础性文件就包括地籍图,而地籍图的获取则必须通过测绘工作来完成。

2.解决土地纠纷问题。由于缺乏真实、可靠的并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地籍资料而造成当事双方在土地权益方面的纠纷。而最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则是在上级政府部门与当地双方法人代表共同在由测绘工作所提供的更加精确的图文信息资料上进行协商,并且附加具有法律效力的签字。

3.解决土地变更的问题。由于土地是一种稀有的资源,所以它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伴随着土地在使用面积上的变化以及不动产的增减、更新和归属权的变化,都需要测绘工能够及时的提供更加准确、详实的土地资料信息。

4.国土整治与开发。粮食的人均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粮食的产出则于耕地的多少密切相关。所以必须通过测量,确保农耕用地与人口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5、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是国家最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国家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坚持合法有效利用,坚持科学合理利用,坚持节约可持续利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落实保护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的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基础资料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必须通过测量来获得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资料。

6、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和发展提供数字化地形图、地籍图、多种类型地图以及相关属性资料等,并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的数字化地图数据图件资料。使用GPS-RTK和全站仪等高精度数字测量仪器相结合进行数字化地形图与地籍图的测绘,使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同时开展,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二、测绘包括: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测绘航空摄影。随着测绘科技水平迅猛提高和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现代化测绘技术体系逐步建立,测绘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测绘部门有条件、有能力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

1、为土地规划审批提供服务。发挥基础测绘前期性作用,为土地规划审批提供各种不同的基础图件。利用规划图与不同年代的航空正射影像迭合,从中分析是否按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需要修编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城市不同时期的影像、地形图资料,可以掌握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展程度,根据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人口、土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从而修订城镇扩展有关政策。

2、为土地利用提供服务。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往往以管理区为权属单位,范围面积较大,可以利用正射影像划定权属界线,位置与面积精度可达到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要求。

3、为土地监测提供服务。利用数字正射影像、卫星影像实现对违法用地进行监测,可及时掌握违法用地地点、发生时间、违法面积等,为依法处理提供证据。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信息系统,可以显示基本农田的位置、范围、面积、责任人以及保护区比例达标情况有效保护基本农田。将农田保护范围线与不同时期的影像迭合,还能监测保护区变迁情况。

4、为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服务。现由于目前我区1:1万地形图很少,在矿产资源中只能使用1:5万地图,放大后成为1:2.5万使用,现在我们可以提供已完成区域的1:1地形图,满足地质调查的需要。

5、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测绘可为国土资源系统电子政务提供了大量具体、准确、科学的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并在此平台的支撑下,实现电子政务的现代化。

篇2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细致性的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档案是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程中形成的专业档案资料,有其专业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国土资源档案信息量大,种类繁多,既有综合类档案,又有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监察、地矿档案等十大类。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作用巨大。经济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用好土地档案,会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用好档案,也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如何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是国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国土管理档案是搞好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和利用水平,对国土档案管理工作者非常重要。

二、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偏见。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琐碎任务,只要领导找资料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就行了。在工作中,也常常表现出办事态度较差、工作积极性消极、工作拖沓、工作不细致的现象。(2)档案归档工作不完善。国土资源局是业务性较强的单位,领导往往只重视业务质量,土地交易档案、地籍档案,片面地认为文书档案归档与否关系不大,档案意识不强。比如各科室使用的设备档案,设备使用说明书大多在科室里使用,不愿意归档。还有年终文书人员整理档案时,常常出现附件找不到的情况,该份文件就根本无法归档。(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长期的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加上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下降。此外,对于档案管理的培训学习机会少,一线从业人员很多职业业务水平不高,跟不上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步伐。(4)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普遍存在档案室设备简陋、设备陈旧的现象,部分单位不能修建专门的档案室,控温降温设备不健全,导致很多档案损坏,不能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给查找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三、加强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建议

(1)要进一步落实“”建设,通过阶段性的学习有计划的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服务意识。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宣传传达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各级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足够的经费、环境、设备的配备,并通过阶段性的检查和激励制度监督与促进并进,抓好国土资源档案工作的开展。(2)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劳动量比较大,而且繁琐,因此需要加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将必要的档案建设工作与日常国土资源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要建立好档案管理体系,将分散的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存档管理。在收集的过程中,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档案的重要性、时间前后、成文日期、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原始性。国土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种类较多,专业性强,情况复杂,我们根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各类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规范完整。保证各类文件材料不疏漏不缺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国土档案进行分类,按分类内容建立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内容数量等有全面了解。根据国土管理档案的内容情况,建立档案管理分类大纲,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案分类方法。按内容分为十大类:综合类、计划财务类、地籍管理类、土地利用规划类、建设用地类、土地监察类、宣传教育类、声像材料类、矿产资源类、其他类。按分类情况,对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卷,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3)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勤为本,无私奉献,不断培养实干精神和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档案部门也要积极加强各项业务培训、实地培训、分类培训等多种方式,还可创造条件邀请档案学专家学者来本地讲解新的或重点档案业务知识。安排专职档案干部定期或不定期上门进行业务指导,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注重收集、整理、保管等方面的分类指导,同时接受档案员的业务咨询。积极组织与其他单位的档案员相互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4)加大档案管理投资力度,根据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阅档室,配备档案密集架、温控设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As new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has become a important tool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vestiga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building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of land resources and obtaining changes of land resources in time,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for the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for long-term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community information needs of land resources.

关键词: 遥感;国土资源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land resource

中图分类号:TP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15-01

0引言

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感知,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科学。遥感信息具有周期性、动态性、信息丰富,获取效率高,可直接以数字方式记录传送等特点。遥感技术以宏观、综合、快速、动态、准确的优势为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提供了先进的探测与研究手段,国土资源遥感调查的成果将为经济建设的决策、规划提供依据,为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系列基础资料,并能保证资料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全面性。

1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应用

1.1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飞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突出。从199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组织航遥中心等单位对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和部分热点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进行遥感监测工作,采用多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人机交互解译的工作方法,监测成果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管理,宏观分析土地利用情况,特别新增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情况、年度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城市扩展情况等,监督检查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控措施的落实等,为国家和省直接掌握主要地类面积,核对地方上报面积数,特别是耕地保有量,提供最直接、最迅捷、最翔实的土地利用数据,同时满足针对土地利用问题开展的快速应急监测的需要。

1.2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遥感技术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使规划由虚变实。一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服务,遥感正射影像图作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图件,改变了以往规划编制使用的底图比例尺小、现势性差等缺点,为规划修编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二是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将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和规划用途等信息套合至遥感监测图上,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执行情况一目了然。

1.3 在自然灾害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可建立差分GPS服务系统, 实现对滑坡、地震多发区及火山、冰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实现对所有水电站、水库形变的监测;利用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数据可以监测和预测台风的形成和走向;利用图像可以监测洪水灾害, 将它与GIS、DEM、气象信息系统和MIS系统相结合,可建立洪水监测、防治和灾害评估系统;利用干涉和差分干涉雷达可以自动测定城市地表下沉;还可监测森林火灾, 估算灾害损失。从卫星图片上结合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等,即可分析一定的致灾因子,又可评估灾害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为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1.4 在国土执法监察中的应用我国初步建立土地动态遥感监测体系,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管理执法监察添上了一对“千里眼”。遥感监测与土地执法检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及早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能够及时发现因执法监察不到位而造成的隐漏现象,以及因为交通不便、不易通过巡查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为监测建设用地变化趋势,辅助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布局及规模,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发挥了重要作用。

2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2.1 在土地变更调查的应用利用不同时相、不同年份的的卫星影像, 可以方便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 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利用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融合,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和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过去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完全依靠野外作业,不仅费时费力,可靠性还受影响,现在利用遥感监测成果辅助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针对性强,节省了外业查找变化图斑的时间。将数据库的底图和正射影像图相加进行动态更新,能保证数据良好的现势性, 便于图斑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查定界,防止了不合理的变更及土地登记的发生, 还能保证地籍信息在时间上的现势性,能满足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月清季累” 和统一时气报的数据的要求, 使得实施农村土地动态监测成为可能。

2.2 在矿产资源调查、开发利用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主要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为矿产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监测提供了新手段和有效的技术支撑。高光谱遥感通过搭载于航空或航天平台上的成像光谱仪测量岩石、矿物等地物的光谱特性,获取图谱合一的信息来识别地物、探测环境,即获取光谱数据的空间模式。基于矿物诊断性光谱特性,我国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逐步普遍应用于地表岩石、矿物的精细识别与填图。在地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在我国已经从间接探测发展到了直接探测阶段。利用该遥感图像数据通过信息增强和提取,捕捉到了油气藏在地表的微渗漏所造成的烃异常,进而达到直接探测的目的。此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干涉测量雷达技术已经在三峡大坝等大型工程的环境监测和油气区地面沉降等应用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3结语

遥感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及调查,不仅能获得多信息、高效率、多层次、现势性较强的国土资源与环境信息,而且具有工作费用低、速度快、科学性和准确性高的优点,并能促进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向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最大限度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中的应用,标志着国土资源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方法的提高,它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研究内容的深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 ,信息化 ,数字化

[abstract] land and resources archives electronic management has become widesprea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ile management. Land resource file management must follow the national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ace, and actively accelerate land and resources archives digitization process, they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archives of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整理归档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自国土资源部门大力实施“金土工程”以来,通过开展网络体系、数据库、数据中心、应用系统、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等六个方面的工程建设,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立体运行体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诸如宗地办证、建设用地报批、土地整治项目报备、土地利用库管理以及城镇地籍管理系统运行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均需要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方式的变革,同时也预示着国土资源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即将也要面对一种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国土资源档案电子化管理已成为当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紧跟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积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进程,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发挥国土资源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涵义及其意义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介质的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而形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管理等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和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也日益增多。

虽然现存的具体国土资源档案多数是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普及,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从而出现档案的载体从以传统纸质为主。发展到纸质载体、磁性载体、光介质载体和其它各类实物载体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的国土资源档案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传统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和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并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的合理存储与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的社会共享。档案信息化,能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能更加准确、快捷、方便地提供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速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

(一)加速传统载体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

传统载体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是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档案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数据录入、档案扫描、视频与音频转换、光学字符识别转换等方式。

档案数字化一般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第二步是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实现室藏档案数字化的基础.就是对档案进行主题词、分类号等标引项的录入,形成机读目录。机读目录相对于传统的簿册式、卡片式等手工检索工具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可以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按室藏档案的主题类别、形成者,形成时间等重要特征分别归类,便于利用者通过计算机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档案。档案内容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管理化关键的一步,包括文本文件的录入、照片或图形图表的扫描、音像资料的模数转换、实物档案的拍摄、文件的压缩储存拷贝、光盘刻录等。提供利用时,利用者可以借助计算机,便捷地查阅存储在服务器磁盘阵列或光盘塔等不同载体上的各类档案的详细内容,有效地拓宽档案资料信息的传递空间。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实现档案资源的复制、编辑等。

2005年以前,我局档案室是以手工管理档案,室藏档案3万多卷,查找利用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局党组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分步实施” 的档案信息化计划,提出档案信息化目标以提供全文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为发展方向,当年就投入50万元,为综合档案室、各国土资源管理所统一配备了微机二台、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扫描仪,统一安装了档案管理软件,为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几年来我们对室藏重要档案,制订计划,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全文数字化。通过几年的努力,兴城市国土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大大减轻了档案室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利用。

(二)、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类信息数据库,构建室藏特色档案数据库。

我局自成立以来,积累了大量国土资源管理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见证了兴城市国土管理事业的发展,是土地权属最有力的凭证,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为提升档案的利用水平,我们结合实际,对局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整合历年来的各类数据库10余套。这些信息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管理、基本农田保护等方方面面。通过数据库的整合,保证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推进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1:5OOO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准地价的更新、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等一系列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篇5

1、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国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国土档案员,在师局专职档案员的帮助下,形成了全系统的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同时,完善档案制度建设,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师国土局发的文件,都能从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转变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师局档案员联系。没有将国土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06年来,我分局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制定措施,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

3.国土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国土档案是比较复杂的。它分类为九大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来说层次不齐。建设用地类的报批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声响材料类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文件建立了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规范,及时立卷

根据国土资源档案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立起档案管理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号分类方法等,将国土档案共分为九大类:(1)综合类;(2)计划财务类;(3)地籍管理类;(4)土地利用规划类;(5)建设用地类:(6)土地监察类:(7)宣传科技类;(8)声像材料类;(9)矿产资源类;并在每一类中确定了基本归档范围。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5、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一次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国土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在工作个有的放矢,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6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国土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国土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国土档案管理工作。国土档案的形成是为以后利用起到查询的作用,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工作人员利用。我分在近几年来实施电脑化管理、将国土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各类业务提供依据,每当业务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国土档案的完整性,促使国土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7、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篇6

关键字:国土资源 数据库 现势性

中图分类号:P285.2+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土地市场的持续活跃以及《物权法》的实施,土地产权的更新活动越来越频繁,同时人们维护土地产权的意识也更加强烈。土地征收、征用,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土地产权人的更名、更址,土地用途的改变,土地租赁、抵押等业务活动都将引发土地业务数据的更新。土地资源业务数据库更新的管理已经成为土地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日常性工作,应用计算机系统快速、准确地处理数据、业务数据库更新是确保土地资源变更管理到位的必然趋势。

二、探讨内容

1.关于国土资源管理数据更新模式的探讨

(1)区域或专题划分

城市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可以按地理位置或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责任街区。当然也可以按业务有关的专题来划分。

(2)多途径数据更新

每个责任街区都有自己的国土业务数据库,他们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最新数据,如:实测数据﹑GPS数据遥感数据·····并对自己负责区域内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

(3)局域网下更新结果共享

在各个责任街区 (或行业部门)和主管部门之间可组建局域网,将更新后的信息动态传递到整个地区的主管部门 (主机)。主管部门 (主机)及时刷新数据库,整个地区的空间信息就得到了更新,主机再将更新后的地理信息系统及时动态地传送到各个责任街区,使数据得以统一更新,到网络上后,用户可时时得到最新信息。

2.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更新的技术机制与方法

1)数据采集方法及技术手段

土地业务数据更新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可概括为三大类:一是现场解析测量;二是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数字化;三是利用遥感等手段进行信息更新。

(1)现场解析测量

现场解析测量方法包括基于全站仪的内外业一体化的解析测量方法(电子手簿、电子平板等)、基于GPS的外业数据采集方法等。由于仍有大量的外业操作,这种技术最适合用于局部区域的信息更新、且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野外解析测量获得的数据精度高,但现场解析测量的工作量大,成本也高。

(2)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数字化

土地信息发生变化后,可能从其他的渠道已形成了纸质载体存在的更新信息,这就需要用扫描数字化或数字化仪数字化的方法输入数据库。这种方法存在手工劳动时间长、原有资料精度低等不足。但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减少信息更新环节,节约采集成本。

(3)遥感方法

采用卫星遥感方法进行信息更新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这种方法的内业手工采集工作量仍然较大,受分辨率的限制(卫星遥感),获取高精度、土地信息仍很困难。但随着卫星遥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这种方法的应用潜力越来越大。

2)技术更新机制

(1)数据更新的基本框架要顺利地完成城市业务数据的更新,必须建立数据更新的技术系统,图2描述了数据更新的基本工作框架。

图2 数据更新基本工作框架

图2中,现势库存储最新反映现状的数据,历史库只存储历次发生变化时被更新的历史数据。其中,历史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①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所包含的数据结构,包括目录结构以及数据库中的各种属性表。

②数据更新的时间、更新的范围和位置、数据存放的位置等信息。

③加快检索的索引结构。

(2)土地基础信息更新步骤

每次进行更新时,可按图2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

图2 信息更新步骤

由于每次更新时,被更新的数据在历史库中都有详细的描述,使得我们可以完成以下基本功能:

①根据时间、范围等条件来判断哪些数据在何时进行了更新;

②进行某一次更新前后的历史和现状的变化情况对比;

篇7

[关键字] 手持PDA 国土资源 巡查系统

[中图分类号] P96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1-1

1 背景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新增建设用地违法情况;是否存在未批先用和非法批地情况;是否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用地;是否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批准用地;检查土地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否依法处理到位。

目前新区规国局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由执法监察处牵头,总规处、详规处、资源处和权籍处等协助完成。每年由市局下发检查卫片,新区局根据卫片和疑似图斑叠加土地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信息,室内确认核实疑似图斑,对重点区域进行外业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并将执法检查的信息汇总上报到市局。

这种工作模式是被动的、滞后的。导致一旦发现问题就是大问题、大矛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新区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执法检查系统,定期(每季度)购置最新的卫片数据,及时发现、制止、报告、查处和有效遏制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要积极创新土地执法观念,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做法,在土地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全员监管"、"全程监管",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用地的发生,达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之目标。

综上,建立一套集岗位职责督查、全方位执法动态巡查、测绘执法、建设用地跟踪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信息系统,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2 系统建设设想

新区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信息系统,要建立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采用先进的GIS技术、GPS技术、3G技术、空间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覆盖整个滨海新区的多层分布式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督查平台软件,该平台软件具有能定位、能巡查、能取证、能查询、能跟踪、能考核等特点。

系统采用服务端(电脑上的巡查系统)和移动端(手持PDA上的移动执法巡查系统)相结合,实现国土资源移动执法的灵活调度、实时监测、及时巡查、精确定位。网络和硬件拓扑。

服务端(电脑巡查系统)主要实现PDA设备和用户的管理、巡查项目管理和指派、项目预警、统计查询、与PDA终端数据的同步、巡查结果的分析统计,以及结合国土"一张图"系统进行任务轨迹的回放、地块图斑的定位和查询、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征地审查、供地审查、权属情况审查、土地利用现状审查等数据进行一键式分析、打印报表等功能。

移动端(手持PDA上的移动执法巡查系统)的用户为现场执行巡查工作的巡查人员。手持巡查终端安装在具有GPS 功能的PDA上,巡查人员可以通过手持巡查终端系统记录巡查轨迹,采集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违法地块信息及坐标信息。

业务功能主要由GIS功能模块和业务表单两个部分构成。

GIS模块(图3)主要完成地图的显示、GPS实时定位跟踪以及地块和轨迹的回放功能;业务表单用于记录巡查情况,并在外业结束后将PDA表单数据、空间数据以及图片材料等分别同步到服务器端的服务器,实现PDA与服务端系统的同步。

3 系统带来的好处

3.1 数据传递快速、准确。巡查人员现场电子化录入,不再经过二手誊写录入,杜绝人工差错;巡查结果及时反馈服务端,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与结果。

3.2 疑难判定高效、精确。通过将采集的疑似违法地块数据与"一张图"数据库中的现状、规划、征地、供地等数据进行分析,可精确判定地块性质。

3.3 执法工作机动、灵活。巡查人员不再需要随身携带纸质资料,将巡查数据从移动端传递到服务端不需要进行二次录入,可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监督巡查人员实时位置,可对巡查人员实时调度。

3.4 外业执法规范、简易。移动端自动提醒未完成的巡查任务,通过移动端地图数据和GPS的指引,可辅助巡查人员精确定位;现场数据采集操作简单便捷。

3.5 证据采集多样、严谨。移动端可现场采集多种形式的证据,包括坐标、照片、录音等,并与巡查任务自动关联。

篇8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改进途径

一、高校人才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现状

(1)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发展教师团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清华大学首次对教师采取合同聘用制和淘汰制。近几年来,有接近三百名教师被学校淘汰,经过这种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改革优化了整个师资力量。北京大学,则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实行教师制度改革政策,总结其主要改革措施有如下几点:①在教师队伍中推行聘任制与分级流动制;②在聘任新教师与职位晋升当中借鉴外部力量;③在同一学科里推行淘汰制;④实行分类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等院校也在教师招聘上实施制度改革,一些学校展开全球招聘,不限于地域,大范围搜罗国内外人才,加速优势学科的发展。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各高校相继提高教职工补助津贴,实行收入透明和按劳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鼓励教师自发进行科学研究,拉大教职工收入差距,提高竞争上岗意识,对于高校吸引人才、了解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精简配置管理部门,实行择优上岗。在高校的管理机构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组织机构过于臃肿,导致工作过程冗杂效率低下。因此,基于高效的原则,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对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了整改,通过竞争上岗,注重服务意识,有效提高了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2.国内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现有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校取得一定改革成效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要清楚认识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结构尚不完整,人才聘用制度依然受到传统人才管理的影响,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已经时不可待。

二、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改革的措施

1.注重人才资源管理中的经济价值

以经济学角度来看,将人才资源引入高校,也是实现一项投入产出。因此,注重经济效益是人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第一,在人才引进时期,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响很大。基于这种情况,当学校在还不能够确定招聘对象的品行与素养时,人事安排工作必须要制定相关制度加以约束,使候选者最大限度表现出自己的真实状态,由此学校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之外,提高学校引进人才积极性与主动性,设立严格、科学的人才甄选制度,为保障整个师资力量的素质,身体素质也是评价人才工作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第二,分析人才内培和外引的成本收益。多数情况下,高素质人才具有优良品行和渊博知识,将其组建成创新团队是学校将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且会为学校带来名誉、经济等一系列资源。就我国发展情况而言,相对于直接从外部引进人才比组织内部培训更加适宜,但我国高校在此方面还是以内培为主,局限了高校整体水准的提升。对于发展中的高校来说,人才的资源配置风险不容忽视。

2.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世界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必须坚持“人本”的管理理念,严抓引进、培养、管理等环节,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事资源管理规划;积极推行人事改革,建立合同聘任制为主,用人制定与收配制度革新为重,建立灵活变通的竞争机制;健全制度化人才资源管理体系,使学校的质量、规模、效益高度协调。

3.从根本上更新传统观念

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旧观念的转变才能有新目标的实现,才能取得新的进步。高等院校人事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更新陈旧迂腐的旧观念,树立以教师为重以人才为重的人事管理理念,努力推进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探索进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效益,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建立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关键举措。就现阶段而言,全面推行合同聘任制是最有效的办法,加强“岗位管理”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里“同进退”相同的灵活的用人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高校应该提供一个轻松自在的人才发展环境,其中充满着人文关怀,能让人才感受到温暖,才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从而激励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倩,徐秋云.中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知识经济,2011(18):154-156

篇9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科学对策

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实际管理状况

我国许多城市土地资源始终处于不科学的利用和管理状态当中,甚至有的城市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以浪费的形式加以构建的。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它作为基础核心。它的科学规划不仅谋求的是当代人的利益,更是千万后代的核心利益,一旦土地资源管理出现矛盾,那么国家和社会就必然会形成无法调解的矛盾。这必将阻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城市发展缺乏明确定位和合理规划。自改革开放至

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推动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背后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依然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烙印。

(二)城市土地存在资源紧张和资源浪费的二元对立。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短期利益下,不断提升着对城市土地的使用率,使得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而这种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破坏着城市的生态体系。

(三)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不健全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在构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用上形成了一套三计划市场结构模式。然而,这套结构模式缺失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贯彻不到底。其中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的结构模式没有预想的好,一些土地往来交易还是以非法交易的形成完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我国土地市场本身并不成熟之外,还与土地资源配置管理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挂钩。

二、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化管理的举措

要想让城市的发展能够形成科学化的潜力空间,就必须要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使用率,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地生态平衡体系,保证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使用。鉴于此,要想切实地推动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到土地资源管理的首位,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进入到良性发展模式当中,让投入使用的土地在获得效益的同时还要积极得到养护。保证它的科学化管理。

(一)制定科学化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立足未来,保证土地运用者的知情权。让他们知道其手中的土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就可以让对城市土地的管理同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给予调控,但是违法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有个别政府在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并为依照着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使得人治大于法治。而要想科学合理化地谋定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机配置,就必须要让城市的整体规划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并对其进行彻底化执行。而这个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但要注重土地的经济效益,还要切实地对土地的社会效益和承受能力给予全面考量,不能以短期的效益为主,应以未来的长久发展为核心要义。

(二)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城市土地的永续发展。作为唯一的土地资源拥有者,国家要尽可能科学化地作出规划方案。以此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保证城市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力保障民生用地供应。在用地安排上,既要显著提高比例,又要优先落实用地,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和监测,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调整。要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力度,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房地产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供应结构。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将城市建设、人口和经济文化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在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应统筹规划,保证土地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大了城市土地资源环境的利用压力。保证土地这一稀有资源的永续共存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现实化意义,它关乎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福祉,还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价值导向,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的综合才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范化,让土地市场运作更加有序和透明,让城市土地管理更加高效,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

一、现代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展内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一二十年来这个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受瞩目,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与讨论也日趋深入,并被欧、美、日企业的管理实践证明为是获得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有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Resources Management,SHRM),学术理论界一般采用Wright&Mcmanhan(1992)的定义,即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其发展内涵,可概括如下:

1.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以“事”;为核心构建的,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则视人为获取竞争优势资源的资本,追求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这对管理层来说意味着,管理好人才抓住了管理的精髓;而对于员工则意味着更好地领会企业战略,根据部门目标结合自己的发展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与学习。

2.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核心作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定位在行政功能上,与企业战略的联系较少,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则根据企业内外环境进行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之间实现一体化,构建起动态联系。

3.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认为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的“战略贡献者”;(Strategycontribution)。马托森(Mathis,1999)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战略贡献者”;的作用:提高企业资本运营绩效;扩展人力资本;保证有效的成本系统。斯托瑞(Storey,1992)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保证组织在竞争力、利润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具有效率。舒勒(Schuler,1992)等人则从战略目标方面论述战略人力管理管理职能。上述学者均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4.关注企业整体层次的绩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建构,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组织经营系统,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劳伦斯·S·克雷曼(美)、乔森纳·斯迈兰斯基(英)等人认为,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正日益突显其在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须积极加强与企业各部门的密切联系,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二、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中国民营企业之间的冲突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主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缺陷。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赋予了人力资源明确的战略导向,使各个模块围绕战略统一规划,然而,其更多地只是给人力资源各模块灌输功利性战略指引,虽然绩效至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发展,但单纯的绩效导向无法支持企业持续经营,走向卓越,其在中国的发展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

1.模块化:人力资源工作范畴上的支离破碎主要表现在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更新与中国人事管理实际之间矛盾的亟须磨合。在中国,人们已经习惯于将人力资源管理拆分成几大部分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块化”;特征也有利于管理的整体把控以及细化分解。但目前,很多民营企业都无法将各个模块整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支离破碎,缺乏主线牵引,单纯依靠企业家的掌控能力或者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协调能力都是难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