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篇1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法固定资产;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在定义固定资产时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仍存在差异。例如,在增值税法规定中的固定资产与企业会计法则中的固定资产内涵不同等。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其最终目的的不同,其所遵守的原则也有所区别。这些差异必然会导致二者在处理问题中存在的差异。了解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差异,利于企业金融工作的开展,本文将对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在固定资产中存在差异的原因

1、会计制度的谨慎性原则和税法据实扣除的原则差异

金融企业在处理不确定因素时,应具备职业判断精神,具有一定的谨慎性,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与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收益,也不低估费用或者负债情况。主要体现在对各种不是资产所作的计提减值准备,企业根据会计制度中计提的资产来减少准备金,减少了企业的收益,而会计根据其谨慎性的原则所提取的减值准备金,在税法的原则中是不能再税前扣除的。因为税法中遵循“据实扣除”的原则,也就是任何费用或者损失的产生除非确实是真是发生的,如果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申报扣除有可能被认为是偷税。企业各种计提减值的准备,主要是根据其职业判断所作的估计,而这种估计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因此税法中是不允许扣除的。

2、会计的重视实质原则与税法的法定性原则的差异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实质重于形式”是一项新的会计核算总则,该项原则规定了,当交易的实质与法律形式有差别时,会计人员应根据实质情况而不是法律形式而进行核算及反映。而税法中则遵循的是法定性原则,因此二者之间在企业利润总额及纳税额之间产生了差异。例如,企业的各项计提减值资产除了在国家税法规定外,不能再税前扣除,而企业在处理待处理的财产损失时,经过企业申报后、税务机关批准后才能税前列支。在处理这些差异时,我国主要是采取会计制度与税收分离的工作方式,也就是在实际工作时,当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则不一致时,核算时以会计制度为准,纳税时再做相关调整。

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1、获取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差异

1.1对购置及自建的固定资产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最重要差异就是对固定资产试生产中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是自行购置或者建设的财产则不需要调试即可用到的固定资产,在税法与会计制度中则是规定一致。另外,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由外商投资的企业,由于采购国内的设备而退还的增值税款,直接抵退了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但是在我国《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中,则规定当企业获得国家性的财政补贴时,应该并入到实际收到该笔补贴收入的年度所得税中。因此这部分补贴应该作为一笔收入而缴纳所得税,这是一个重要差异。

1.2融资租赁而产生的固定资产:

    在税法中,依照这部分资产的租赁合同或者协议确定的金额,再加上保险费、运输费、调试费及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的利息与汇兑损益等的价值。而企业会计制度则是从合同生效日开始的租赁资产账面价值及最低租赁付款值中较低的一方,作为入账的标准。加入融资租赁的资产在企业的总资产总额中小于或等于30%,在租赁日生效起,企业即根据最低的租赁付款数额,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俄价值。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考虑到计价的合理,而税法则更注重会计管理与会计实践的折现。

1.3通过批准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

在税法中,对经过批准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还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一般是按照购入的固定资产形式处理,也就是将其实际成本作为固定资产的原值。但是在会计制度中,则是按照单位账面上的价值以及运输费、保险费、调试安装费等附加费用作为原值,二者之间有所区别,要注意调整。

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差异

2.1提取范围的差异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除了已经提出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还有规定可单独估价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之外,企业中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包括没有使用、不需要使用的固定资产,但其中不包括经过更新改造或者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

在税法制度中,对于非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固定资产,在原则上则是其与取得的收入无关,不得计提折旧。

2.2折旧提取的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中,可采用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这就提取方式,但是税法中则采取直线折旧的原则方法计算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方法中,不能使用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而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固定资产,则是采取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综合法,具体方法以企业的规定为准,同时应报税务主管机关备案,一旦税务机关发现有不符合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条件,则立刻调整纳税方式。

2.3折旧年限的差异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折旧年限的规定相对宽松,主要对企业中的固定资产的目录、分类方式、每一类固定资产的估计使用年、估测净残值、折旧方式等,都应编订成册,再通过固定大会或者董事会等相关管理机构的批准,再根据法律规定报送相关部门备案。

在税收中,则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有明确规定,例如房屋及建筑物为20年,机器、机械等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以及轮船、火车之外的运输工具(轮船火车的折旧年限为10年)、生产工具等为5年。

2.4固定资产残值的差异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残值的确认仅需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经理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即可生效,而税收制度中,为了避免企业随意减少残值的比例,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的额度,在企业计算可以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值时,将固定资产的残值比例统一定为5%。

3、有关固定资产改良及维修费用的差异

有关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这一点在税法及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基本一致,都是按照固定资产原本账面的价值,再加上由于扩建、改建等形式而发生的支出费用,再减去在扩建及改建过程中产生的变价收入,作为最终的入账价值。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可计入到成本费用中,若数额过大可采取两年内分期 摊销的方式,但是在税法中则要求企业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支出应在当期扣除。如果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改良的支出尚未提足折旧,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如果对固定资产的维修满足了支出的标准,那么所产生的费用应列入到资本性支出中,不能再税前一次扣清,应在不少于5年的时间内平均摊销。

三、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影响及对策

1、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在企业的金融工作中,会计应遵守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处理账务,在纳税时则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差异,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成本及税收的遵从成本。由于一些差异比较复杂,转换时计算繁琐、调整困难,造成一些纳税人无意识中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可能发生少缴税款或者漏税行为,将会面临罚款的风险。

    从企业的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可知,缴纳税款的金额远超过企业会计的利润,为金融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赋税压力,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得到考验,其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

2、对税务部门产生的影响

    由于存在的政策差异,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税法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差异而发生偷税漏税或者逃避纳税的行为,这就为税收的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税务部门为了确保按时、足额的收取税款,以防止税款的流失,必然要加大监管的li力度,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税务部门征税的成本,再加上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巨大差异,对税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小的考验。

3、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调节

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企业的金融工作完全按照税法的规定开展,那么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税收是以会计信息作为基础,而会计提供的信息也是纳税的重要依据。因此,税法不能独立于会计原则而存在。同时,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的目的有所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能完全消失,只能控制其差异不能盲目扩大,并开展适当的调节工作。

目前,我国政策已开展了对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之间的调节。对企业中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及抵债资产的减值准备,税法应承认会计准则的数据;对于企业中的捐赠支出,应考虑与其他行业一样实施税前扣除的标准;对企业计提的三项费用和工资允许税前扣除。

由上可见,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存在是必然,但是通过一定手段的调节,既能满足我国税收法规与国际化接轨,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利于奠定企业的基础,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真正做到内外统一。

参考文献:

[1]谭素娴.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在资产价值补偿处理中的差异[J].企业经济.2005(8).

[2]贺凤珍.取得固定资产的税收与会计制度差异比较[J].集团经济研究.2007(3).

[3]李秀荣.固定资产处理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异同[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3).

[4]邓洪勇,张志臣.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收制度比较[J].特区经济.2005(2).

[5]李志明.《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比较——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比较[J].会计之友.2005(5).

[6]哈刚.固定资产税收与会计制度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5(10).

[7]苏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6(8).

[8]赵宏伟,杨梓松,李雪.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J].农场经济管理.2007(5).

[9]唐树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表现及政策取向[J].商场现代化.2006(5).

[10]于霄.浅谈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与协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篇2

摘 要 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8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处理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这一方面。而这些差异影响了纳税、企业会计做账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折旧 新税法 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新的准则和新税法由于制定的出发点不同,造成了会计工作中产生了一些处理差异。下面笔者将对其中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以求会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一、新企业所得税条例和新会计准则及其差别

1.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纳税人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建筑物、房屋、运输工具、机械、机器和与、经营、生产相关的工具、器具、设备等。对于不属于经营、生产的主要设备物品,如果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使用的期限在2年以上,也可作为固定资产。

2.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出租、提供劳务、生产商品或者经营管理而特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除此,固定资产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可靠计量,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入企业。

3.两者的区别

两者的法力效力不同。税法是我国法律,有强制效力;而会计准则是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是职业规范和行政法规。其次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税法服务的是国家;新会计准则服务的是企业。最后两者的体系不同。新会计准则只是职业的规范;税法则是多部法律的总称,新企业所得税条例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还可以在1.2中看出,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固定资产进行定义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只是规定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而税法在其基础上还规定了其价值。

二、新企业所得税条例和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入账值得差异

(一)以非货币易换入的固定资产

1.新企业所得税

企业以物换物不管涉及的货币性补价占多少的比例,都视为出售旧资产、购买新的资产。所以交易的双方都应该按照出售资产的公允值来确定与资产有关的计税成本,除非是属于符合条件整体资产置换。按照应支付的和公允价值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收到补价,换入资产成本收到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和补价的,应支付有关的税费之和的差额,然后记到当期损益。

2.新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只有采取公允价值计价的情况时(一定要符合两个条件)才可以确认损益,不管涉没涉及补价,企业都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易损益。采用新准则账面的价值法时(不符合公允价值计价),企业绝不能确认交易损益。

(二)固定资产的取得

1.新企业所得税

《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1 号)规定:企业所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其他补贴收入,除了国务院、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所规定的不计入损益者以外的,都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所得额。

2.新会计准则

外购的资产成本包括:相关税费、购买价款、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可归属于该资产的装卸费、运输费、专业人员服务费以及安装费等。实际支付价款和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了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还应该在信用期间内记入当期损益。

三、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异

(一)计提折旧范围

新企业所得税和新会计准则两者对计提折旧范围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同意企业对除建筑物、房屋以外未进行投入使用的固定赞成计提折旧的扣除。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范围的规定,即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消损,又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消损,即使固定资产没有进行使用,也要进行计提折旧;而新企业所得税规定建筑物、房屋以外的没有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折旧费与经营收入没有关系,所以不在税前扣除。可以看出两者在计提折旧范围上的目标差异。

(二)折旧年限

新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火车、飞机、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没备为10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房屋、建筑物为20年;电子设备为3年。而新会计准则规定是:企业要根据固定资产预期经济利益的使用情况和实现方式,来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新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的是具体的时间,而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原则性的规定。

(三)折旧提取

按新会计准则企业应该根据和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折旧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等。而税收则规定在折旧费的计算原则上采用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的不能用年限总和法或者余额递减法。

四、总结:

新企业所得税条例和新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要求的不同。但从某些程度来讲,两者部分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会计人员和税收人员之间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那么就可以减少税收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明.《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比较——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比较.会计之友.2005(05).

篇3

(一)固定资产定义 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取消了“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的规定;取消了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划分标准的有关规定,仅在存货准则中规定了周转材料(含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因此,企业应按重要性原则划分固定资产与周转材料。

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

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对固定资产主要规定了管理的程序、内容,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等内容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规范。

(二)固定资产初始确认 税法与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初始确认的差异主要是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并且付款时间超过正常信用期限(一般为3年)的固定资产以及自建固定资产的规定不同。

对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税法规定,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由此将产生时间性差异。但由于所得税准则不允许确认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差异,因此初始确认可以不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后期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差异如何处理,准则未明确。

对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并且付款时间超过正常信用期限(一般为3年)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确认固定资产;税法规定应按购买价款总额确认固定资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购买价款现值肯定低于购买价款总额,因此会计入账价值将低于计税基础,将产生可抵扣差异。

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税法规定,按竣工结算前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计税基础。这一差异实际上是借款费用资本化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

正常外购、盘盈、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初始确认方面税法与准则的规定基本一致。其中的差异可能产生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与计税基础不一致,从而产生时间性差异。

(三)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税法与准则的差异主要是折旧计提范围不一致。财务通则仅规定如何确定、变更折旧方法,对其中的具体处理方法未作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准则规定,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两项不得计提折旧。

差异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上。税法规定的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由于尚未明确范围,目前不存在差异。

折旧计提方法的选择上,准则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进行调整。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企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折旧年限的60%;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也就是说,准则、通则都规定企业可以自主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税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符合条件的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同时,准则规定允许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进行改变并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改变预计净残值。

(四)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全额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从上述规定看,税法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界定,事实上已构成准则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由于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必须重新确定使用年限等,因此,与税法的处理实质上并无差异。

(五)固定资产改良 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即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并重新确定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不满足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准则同时规定,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应适当延长折旧年限。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租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从上述规定看,由于准则规定对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如果企业将摊销年限定为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一致,那么与税

法处理也将无实质上的不同。

对一般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如果满足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将不会产生差异;如果不满足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同时又导致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在会计处理上计入当期损益,按税法规定应当按延长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将产生时间性差异。

(六)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务 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企业应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预计弃置义务在会计处理上构成固定资产成本,同时构成预计负债。由于税法不允许预计负债在预计当期扣除(只能在实际履行负债义务期间扣除),因此将产生时间性差异。

(七)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事实上,对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企业可以按资产损失进行处理。

二、对企业的主要影响

(一)固定资产范围界定将直接影响企业损益及税收成本 准则和税法都取消了对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规定,要求企业按照重要性原则判断、确定自身固定资产的范围,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目录。按什么标准划分固定资产涉及当期及后期的利润,因此企业如何界定固定资产十分关键。如果企业将固定资产范围界定宽泛,意味着当期费用将减少,企业当期利润将增加,税负也将增加;如果企业界定固定资产范围狭窄,意味着当期费用将增加,企业当期利润将减少,当期税负也将减少。

(二)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与大修理支出划分标准将对企业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准则取消了固定资产大修理与改良划分的定量标准,仅规定满足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予以资本化),因此企业如何确定固定资产大修理与改良标准将直接影响当期及后续期间损益。同时,由于准则规定不允许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处理大修理费用,因此对有大量大修理费用的企业,将直接减少当期损益。税法事实上扩大了大修理范围,如果企业为了减少纳税差异而按税法的标准确定大修理费用核算范围,那么将减少当期损益。

(三)企业税收处理合规性难度加大 税法目前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和范围、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的摊销年限、预计净残值等尚没有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企业自身的判断极有可能与主管税务机关判断产生差异,无疑会加大税收处理的合规性风险。

(四)固定资产折旧范围认定不一将增加企业税收成本 对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人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折旧,税法不允许在税前扣除。问题是,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折旧到底该如何认定至今尚不明确。因此对企业而言,这些认定的范围将直接影响税收成本。

(五)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白行购建固定资产初始确认不一致,理论上将产生时间性差异 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所得税准则不允许确认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差异,因此初始确认可不进行会计处理。但后期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差异如何处理,准则未明确。

对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税法规定按竣工决算前的支出作为计税基础,准则规定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计提折旧依据,后面价值有变化的,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对企业而言,固定资产在整个寿命期间计提的折旧是一致的,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未办理竣工决算这一期间。此问题税法未予明确,可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即不产生时间性差异。

三、应对策略

(一)依法定程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范围 确定固定资产范围时必须遵循重要性原则,即根据企业实际划分固定资产范围。同时,对单项固定资产明确其中的组成部分。在确定固定资产目录时,应同时确定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对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以规避税收违规风险。

(二)合理确定固定资产大修理与改良政策 应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确定固定资产大修理与改良的划分范围。对于重大的单项固定资产,最好明确大修理、改良的范围。

(三)规范企业固定资产分类依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都应认定为与生产经营相关,不应再将某些固定资产认定为非生产经营类别。

(四)合理运用加速折旧政策 准则与税法都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需要大规模投资的企业应充分运用这一政策。

篇4

摘 要 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会计核算与税收征管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遵循的准则不同,有着不同的服务目的,二者的性质也截然不同,因而它们在同一种项目的处理方式上也千差万别。会计核算要求及时、准确、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公司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国家提供参考资料;而税收征管则是国家强制要求的,具有无偿性,按照各种税法的规定来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企业在资产损失的会计与税法处理上也会依据不同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来采取不同的方式,最终将导致不同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资产损失 会计核算 税法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依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营目标来采用会计和税法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资产损失进行界定和计量,然后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争取减少企业的开支,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为企业谋取更多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对资产损失范围的不同界定

在会计准则中对资产损失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并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损失。例如,现金损失、贷款损失、坏账损失、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损失、损毁和报废、股权投资损失、被盗损失,还包括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损失。税收制度里对资产损失的界定要更为复杂,从性质和管理方式上做出不同的定义。在《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里,依据资产的性质将资产损失分为:货币性资产损失(现金、存款、应收和预付款项等),非货币资产损失(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损失;按照我国的税务管理方式将资产损失分为必须经过税务机关审核批准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和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两大类。此外,还对企业在自行计算扣除时适用的范围进行了规定:存货的正常损耗,因转让、销售、变卖固定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正常的报废清理等。由此可见,税法对存货损失的规定范围要比会计准则更广泛,会计准则里主要包括存货盘亏和毁损造成的损失,而税法规定里还包括了资产变质、被盗、淘汰以及报废等情况。税法对存货损失的规定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有利于企业更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损失,也便于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

二、资产损失会计和税收处理的不同

首先,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对资产损失追溯期限的确认不同。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论何时发现以前年度应该被计入却没有被计入的资产损失都可以予以确认。最新的会计准则条款规定,在确定前期数据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期间来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并将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然而,在税法里,依据下位服从上位的原则,在追补和确认资产损失时最多不能超过三年,不能够无限期追溯。《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清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不同的追溯期限决定了对于以前年度的资产损失的追回和补救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导致损失的大小也不一样。

其次,会计和税收在资产损失的处理程序上也不同。在会计处理中,当发现了存在以前年度应记账却未记的资产损失,应遵循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在办完相关手续后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税收坚持“程序法从新”的原则,按照最新的税法规定程序进行。例如,对资产损失里“所属年度”的认定。在会计处理上,认为某项资产损失发生的年度应该为资产丧失了其创造经济利益能力的年度。虽然会计制度里有规定对企业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应及时,不得虚计资产,但是这一规定的实践性不强。在会计实务中,对资产损失的确认往往是立足于某一个时点上,依据与各资产形态相关的法律和准则,会计从业人员对客观经济事实作出职业判断。相比而言,在进行税收处理时,为了维护我国税基的长期稳定性,税法对资产损失的审批和确认有着严格、具体的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必须依法执行。使得税收在资产损失的处理程序上比会计更加客观和规范。

最后,具体的资产损失项目下会计和税收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处理:企业在采取会计处理时,固定资产的损失主要是通过“营业外支出”来集中核算的,而会计科目里的“营业外支出”的核算金额并不一定等于财税里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允许扣除的金额。此外,税法对于纳税人出售自己所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要求一般纳税人对于未抵扣和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4%减半征收,小规模纳税人按2%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资产汇兑损失的处理:由于汇率水平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企业在不同的交易日进行结算时将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外币金额依据不同的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由此产生的差额在会计上将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在税务处理中,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的规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应遵循历史成本的原则,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损益不算入应税所得或者损失。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里对于企业的外币货币性资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的汇率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相当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因此不得作为应税损失或所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6:32-59.

[2]李凤英.新税法与新准则在固定资产处理上的差异.会计之友.2008(34).

篇5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协调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一个中国会计新时代的开始。这次会计改革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10年、20年后再看会计准则变化就会感觉到这是一次彻底的变革,是一种质的飞跃。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中国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

2007年3月16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和资产处理、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纳税调整、纳税方式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较大变化。在新法出台的基础上,2007年又将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个人所得税制、资源税计税方法、土地使用税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等多项税制改制。同时,国际反避税政策及《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资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重大税制改革文件也即将出台。

本文拟就新会计准则及其与税法差异方面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关于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体现在很多地方,细节问题比较多,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下面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会计与税法之间的政策更加协调。

一、新会计准则、税法对会计实务的挑战

(一)在资产和交易的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

新会计准则改革,使中国会计导向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导向是面向过去,即会计主要是记录过去,财务报表就是一个价值记录。未来会计彻底变成决策性会计,叫做“面向未来的会计”。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但引入公允价值概念是有限制的,即在个别层面上引进,不是全部业务引进。如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商誉、企业年金、股份支付等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些规定将使得以后的经济交易在计量上能够更为公允。

引入公允价值以后,一些业务的未来决策基础依赖于公允价值。从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角度分析,公允价值将导致更多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因为税收是以资产和交易的计税基础为依据,不承认公允价值。

(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时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

这一点变化体现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许多方面。

例如:

1.固定资产折旧的残值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即折现值。

2.收入准则第五条规定:凡是有融资性质的收入,按照公允价值来记录收入的金额,其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并在以后期间逐渐摊销。这对税收显然是有影响的,导致了税收收入确认时间的变动。

如果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去做,在税收上记录的价款是合同开票的金额,这样又出现一个矛盾,即开票的时间和金额问题,到底是按开票金额作收入,还是按会计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纳税。这会由于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及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导致差异。

(三)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六大要素进行了修订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概念进行了修订,提出了让渡资产使用权和利得、损失的概念。税法对利得的税务处理规定不明确。

二、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形成的差异

(一)新会计准则丰富了会计理论和实务,但加深了与税法的差异

1.资产确认问题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十二个月(不含十二个月)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在新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是:

(1)与之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2)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在新会计准则中没有提到金额问题,也没有提及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问题。

无形资产的商誉金额的确定及资产减值金额的确定与税法上有差异。

2.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确认计量

(1)生物资产中关于天然起源生物资产的核算问题

如果企业拥有一些马,会拉车、拉磨,或者被宰杀后被食用。这时涉及到的马,如果拉车,则要归入生产性生物资产范畴;如果吃马肉,那就要归入消耗性生物资产范畴了。当然现在会计核算问题解决了,但税法如何处理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2)生物资产折旧问题

关于马的折旧问题,税法指的折旧都是对不动产、固定资产的折旧,关于生物资产的折旧没有涉及如何提取。

(3)生物资产的价值问题

如果母马生下一个小马驹,小马驹的价值应该如何计量?新会计准则谈到采用名义价格,如果名义价格不容易找到或没有办法获取,则采用一块钱计价模式。

如果这个小马驹一年以后长成一个成马,那么这个马是有价值的,也可能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收益,这个马本身实际上也应该按照生物资产准则要求进行核算。这个马在饲养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部分要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如果马的账面价值一直维持在一块钱,马的增值部分一直要延续到这匹马最终转让时才能体现出来。那么马的前期代价什么时候能收回呢?一直要延续到马转让的时候才能收回。比如这匹马卖了1000元,而账面成本只有一元钱,这999元的增值是在马转让的时候才能得到,实际上也只有在实现转让时才对马的转让净收益征税,征收所得税是肯定的,但是否征收流转税,征收多少,税法没有明确规定。

(二)关于收入、资产减值等项目确认的差异

这个差异影响很大,不光对会计核算产生影响,而且对年终所得税纳税申报,包括56号文所规定的新的纳税申报表影响很大。

新的纳税申报表的附表1《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在对收入进行填列时,也体现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在附表1中,首先填列会计确认的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然后填列视同销售业务收入,即会计不作为收入入账,但需要视同收入纳税的事项。

新的纳税申报表里面的附表4《纳税调整增加明细表》和附表5《纳税调整减少明细表》就是关于纳税调增和纳税调减的项目明细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范围、资产减值的处理作出了规定,但纳税申报时除坏账准备外其他减值一概不允许扣除,这体现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差异

公允价值对整个会计和税收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运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会计处理结果。

1.会计业务中对于收入的计量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其原则为:“收入应以其已收或应收的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的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强调了:

(1)对收入的种类作了区分,主要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三类;

(2)强调了收入与利得的区别;

(3)强调了收入是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部分;

(4)强调了收入一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但国际会计准则对此并没有明确说明。

2.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

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话,每一期间的公允价值是变化的,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价值变动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特殊会计业务中套期保值业务的概念

特殊会计业务中套期保值业务的概念为:“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国际会计准则则定义为“套期是指定一项或多项套期工具,以使其公允价值的变化,全部或部分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化。”在此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准则避开了套期与风险的关系。

这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底确认不确认,税收上怎么理解?笔者认为不应该确认为收入。因为不影响企业的税金。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对公允价值所涉及的税前扣除问题,也会出现许多迄今为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新的纳税申报表采用的还是企业会计制度和原准则,2007年还面临着采用新会计准则的调整。区别在于“主表内容不变,每年修改附表,因为主表内容简化了,现在只有35行,但许多细致的问题都反映在附表中,国家每年要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修改附表内容,以后附表每个纳税年度都要调。

(四)关于损益计量方面的差异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会计制度与原准则、税法的差异继续存在,必然影响到税收;

2.会计制度与原准则、税法的差异不再存在,已经消失了。

例如: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原来要求计入“资本公积”,现在新准则规定要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例如,“存货”准则取消了存货发出方法中的后进先进法,这一类差异因为新准则的变化而消失了。

3.新会计准则新创造出来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模式核算的一些项目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等方面的核算产生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预计弃置费计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税法对预计负债要进行纳税调整的差异。

(五)关于土地使用权核算方面的差异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建房时把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

比如某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以后,受让的土地使用年限可能是40年,但在房屋折旧时可能只按20年折旧,这个矛盾怎么办?在实务操作上一般来讲就是以不动产的折旧年限为准,土地使用权不再单独摊销。

但新会计准则关于土地使用权的核算发生了变化,要求土地使用权单独核算,并且要按照受益的年限摊销,这些会对未来造成损益、折旧、摊销产生诸多影响。

三、对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思考

笔者对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进行了思考,这里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协调

研究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就是为了实现会计与税法的协调。对那些影响不重大的差异尽量协调统一。税务机关应该研究当前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关键所在,通过税收立法把一些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进行协调。

1.税法所称的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十二个月(不含十二个月)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它与新会计准则的定义一致。

2.税法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第一次提及,需与会计实务进行协调

1)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2)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3)企业应当根据生(下转第79页)(上接第76页)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二)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也需要研究

不仅研究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而且要研究会计对税收的影响。国税发[2003]45号文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是唯一一个税法向会计协调的文件。

举例:像预提费用中有预提的利息费用,能不能税前扣除呢?

新会计准则规定,凡是用于大型存货生产所占用的借款的利息费用必须予以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如果存货马上实现销售,但这时候利息费可能还没有付,那么预提的利息费用能否实现税前扣除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可以税前扣除,因为此时的利息费用计入了产品成本。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领域值得研究:

1.会计政策选择的税收倾向

如果税法允许大家在很多政策中选择的话,这里有一个选择的倾向问题。如果企业从纳税的角度出发,选择有利于纳税的会计政策以及政策组合,笔者认为这是个方向。

2.计量属性影响税收倾向

新会计准则提出五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考察计量属性对税收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计量属性直接影响流转税,因为公允价值影响流转税的计税基础;

(2)计量属性影响所得税,由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需要做所得税纳税调整。

3.引入新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对税收乃至企业内部管理都有重大影响。从税法角度来讲,会计和税法是适当分离的,但从长远来讲,会计处理方法也将对税收产生一些影响。

4.新业务、新准则的税收影响。新业务的税收处理在发生变化,大家很容易忽略新业务带来的税收影响。从纳税角度来讲,新业务中是不是也存在着税收的技巧,即我们常讲的税收筹划的操作空间,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纳税筹划:推进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研究的终极目标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机构)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合理规划纳税人的战略、经营、投资活动,巧妙安排相关理财涉税事项,以实现纳税人价值最大化的财税管理活动。

实际上,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收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这种反应和适应不仅仅是减轻税负,还有降低税收风险的要求。关于如何进行纳税筹划,笔者从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纳税筹划和纳税设计的三个思想:

1.流程思想

一个企业的业务及其流程实际上决定了税收,这个业务流程怎样去设计、如何去操作,其纳税会大相径庭。

2.契约思想

会计与税收业务中充满了各种契约关系。会计与税收操作可以从契约角度改变纳税和会计业务,契约能够解决一些深层的经济问题。

3.转化思想

纳税筹划的本质是在税制约束下寻找税收空间,即讲求规则约束之下的变通、转化与对策。在纳税筹划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引入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冲破税收制度和环境约束的最佳选择。只有实现业务形式及内容的转化,才能找到更多的纳税筹划操作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 新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篇6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税法 借款费用资本化 差异

2001年1月18日,我国首次制定并了《企业会计准则 ――借款费用》。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明确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新、旧会计准则与税法均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界定,三者之间存在的界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上的差异

1.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方面

原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是固定资产,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过程中的借款费用,才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发生在其他资产(如存货、无形资产)上的借款费用,不能予以资本化。新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并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定义为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

税法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将其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因此原会计准则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相对于税法规定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小,而新会计准则将可以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扩大至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及无形资产,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相对于税法规定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却更大。

1.2 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方面

原准则规定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为专门借款,即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不包括流动资金借款等。新准则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税法规定纳税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费用应按经营性活动和资本性支出占用资金的比例,合理计算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费用。因此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不仅包括专门借款也包括符合条件的一般借款费用,可见新准则将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扩大至符合条件的一般借款费用,与税法的规定更加接近。

2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确认条件上的差异

新、旧准则均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均未对为购建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是按借款利息的全部还是按购建支出部分的支出部分进行资本化作出具体的明确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在《企业所得税政策与法规》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税收原则中指出,“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在原则上是企业如果不为某项资产发生支出就不会发生的那部分借款费用”。因此,税法规定应予资本化的支出与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存在差异。

3 在资本化期间方面的差异

新、旧准则均规定,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间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税法规定以资产“交付使用”为标准划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可见,会计准则强调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标准划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税法则以资产是否交付使用为标准来界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的期间,二者在资本化的期间界定上存在差异。

4 在确定资本化金额及摊销方面的差异

新准则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旧准则规定,计算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应与发生在该项资产上的支出挂钩,根据至当期末止购置或建造该项资产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确定。 如果专门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还应当将每期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作为利息的调整额,对资本化率作相应调整。对于资本化的费用数额,会计准则强调必须按实际投入购建资产的借款金额和规定的利率计算确认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税法上对此并无明确的要求。

新准则规定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旧准则规定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税法上对此并无明确的要求。

5 比较这些差异的意义

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界定差异的分析,明确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确认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范围、条件、期间、金额及摊销上各有其具体的标准,并从纵向和横向分别进行对比阐析,使其在财务核算和管理理念上都具有实质性意义:首先,对比税法的界定差异,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分析,为将来更好地合理避税提出了研究课题;其次,区别新旧准则的含义界定,是全面实施新准则的前提和基础,为新旧准则的接轨和实际操作提供平台;最后,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深化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从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去分析和决策固定资产投资、更新和借款筹资等财务管理问题。此外,明确准则与税法的界定,使其在会计核算时遵循有关的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所得税核算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进而通过准确的信息披露,使各方利益关系人及时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为他们更好地进行投资和交易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劲松. 资本运作存在多种行业风险[J]. 福建质量信息, 2006, (5).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 核算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意义及特点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企业科学正确地核算固定资产,不但有利于促进企业正确评估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保护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固定资产是同时具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一般为2000元以上,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是通过外购、自行建设、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融资租入、外单位调入、更新改造等渠道拥有的。因此涉及的会计科目较多,核算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二、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就企业在固定资产核算层面存在的问题从财务核算的角度进行阐述:

1、工程已完工并且已经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转资,不能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影响企业资产的结构。

企业通过自营或者分包的形式建造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并且相关的成本费用也已经计入到工程项目的成本中,但是由于工程预结算审批环节缓慢,或者竣工资料不健全,发票短缺等原因,导致已经可以结转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成本费用不能及时结转,形成跨年工程,其实质并不是真正的未完工程,导致年度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情况不真实,进而减少折旧的计提,影响企业的损益。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即使在年终将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也因为结算手续审批等原因只能按照一个估计数字计入到固定资产价值中,这样一是会造成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真实,二是造成固定资产明细分类不正确,不能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固定资产构成情况,三是下年进行调整时还要增加或者冲减折旧费用,对下年的损益情况造成影响。

2、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划分会计和税法存在差异,致使企业存在涉税风险。

会计准则中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到固定资产成本中,而将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确认标准上,会计处理强调的是实质性条件,即符合固定资产定义,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预先的估计,比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更新改造,这些都应当计入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里,而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固定资产局部损坏,企业会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这样发生的的后续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通常是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我们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而税法却是偏重于形式条件,规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入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中,作为计提折旧的标准,它不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这样处理导致会计处理和税法的规定确认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相符,因此导致会计利润和税法利润不一致,容易使企业面临涉税风险。

3、资产出售、转让、报废过程存在脱节现象,固定资产实物处理和会计账务处理在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真实反映当前资产的真实情况,影响企业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由于没有及时和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或者一些人为的原因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已经脱离了企业,但是出售合同和转让协议迟迟没有签订,致使企业存在资产流失的风险,财务账面上依旧照提折旧,没有进行相关的出售转让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报废程序繁琐,审批环节拖沓,导致固定资产报废工作不能及时进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制约,一是导致固定资产报废单位不能及时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置换影响工作,二是财务没有进行正确的报废资产处理,不但影响企业当期效益,而且增加日后进行账务处理的难度,还要进行必要的调账冲减折旧的处理。

4、固定资产出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企业资产被低估,固定资产出租的方法制定存在纰漏,导致财务进行账务处理时,存在租金收入不能抵补固定资产折旧和缴纳相关税费的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采取的措施

1、企业对已经在用或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该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暂估入账。

企业应该加强对在建工程账户的检查和清理,对已经在用或者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该及时验收入账,财务部门按照工程项目建立台账进行追踪管理,及时和固定资产验收部门沟通,保证资产及时入账;对于实在无法确定的工程,应该按照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暂估入账。

2、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确认上,要注意会计规定和税法规定的差异,及时进行纳税方面的调整,避免企业涉税风险。企业财务税价管理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涉税方面的问题,及时和税务部门进行沟通,掌握企业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存在的涉税问题。

3、财务部门应该掌握有关资产使用单位资产实际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财务部门应该督促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审批有关固定资产的报废手续,参与固定资产出售和转让协议的签订等相关事宜,相关会计人员应该及时进行资产出售,转让,报废的账务处理,确保企业资产的真实完整。

篇8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定受益、费用货损实施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未作为资产或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点:(1)是所得税会计中不同方法的出发点。时间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利润表债务法处理会计问题的出发点,即所有差异与利润表项目有关,与收入与费用的确认相关。暂时性差异则是纳税影响会计法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会计问题的出发点,即所有差异均与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有关。(2)两种差异形成不同。时间性差异以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着眼点,逐一确定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的时间上差异,是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间的差额,他在一个或一定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的一个或几个期间内转回。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定义受益,是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税基和在其资产负债重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处理时要注意确认资产负债的税基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与利润表债务法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累积的差额,而非当期的差额。(3)形成递延税项概念有差异。时间性差异与适用税率相乘所得到的递延税项称为地延税款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由于时间性差异所反映的是收入和费用与税法确认时间不一致的内容,它的递延税款资产与负债反映的是影响收入、费用的差异部分,非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与负债。而暂时性差异对全部暂时性差异确认,也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这其中的差异不仅包括与收入,费用对应的资产,负债的暂时性差异,还包括其他原因所形成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税基不一致的暂时性差异额,因而暂时性差异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更加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

但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之间也有联系。暂时性差异包含时间性差异。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中指出,当收益或费用包括在一个期间的会计利润中但却包括在另外期间的应税利润中,有些暂时性差异也将产生。这种暂时性差异通常称为时间性差异。盖地也提出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可分为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由于实务中我国大多采用应付税款法,也只有对报表的审计中,对所得税的计算调整涉及时间性差异,但真正深入地逐项分析时间性差异也多停留在理论讨论中。暂时性差异的逐项分析很少。这与新准则所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有一定距离。

二、时间性差异汇总

时间性差异按收入、费用计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时间先后,可分为四类:(1)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收入;(2)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费用或损失;(3)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收入或利得;(4)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费用或损失。根据我国会计与税法相关规定,具体时间性差异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或方法相同,但折旧年限不同造成的差异;各种资产减值准备;预提产品质量保证金;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坏账准备;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提前收到租金;开办费等。这些时间性差异的形成各有特点。问题的复杂程度也有差异,时间性差异强调初次形成时的类别与时间性差异的转回时间,由于它们与计算利润有关,因而都涉及损益类会计科目。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时间性差异汇总表

项目会计制度或规定税法规定初次形成时间

性差异的类型损益类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

(方法差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应纳税管理费用

加速折旧法直线法可抵减

固定资产折旧

(方法同,时间不同)快慢可抵减

慢快应纳税

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经营后一次计入当期损益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经营后不短于5年期分期扣除可抵减管理费用

股权投资

差额摊销一定期限内平均摊销不确认此项目可抵减投资收益

预提产品

质量保证金预提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可抵减营业费用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

法下的投资收益期末按比例计算应享有收益(税率低于被投资企业计算所得税)实际收到时确认此收益(税率低于被投资企业计算所得税)应纳税投资收益

提前收到租金,使用费等实际提供服务时确认为收入实际收到时确认为计税收入可抵减其他业务收入

坏账准备按备抵法计提,比例自定原则据实扣除,计提比例不超过应收账款5%可抵减管理费用

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

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根据市场情况,职业判断计提不确认可抵减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投资收益

三、时间性差异与部分暂时性差异的对应

尽管时间性差异是暂时性差异的一种,但被称作时间性差异时它的出发点关注的就是利润,说它是暂时性差异的一种,是从所形成的差异的角度。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出发点是资产与债务,从会计理论上来讲,资产获取后使用中要转化为费用,资产的减值会对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产生影响;而有些早期负债的偿还在后期则会逐步形成收入。因此,尽管时间性差异所反映的会计科目为费用类科目,但往往对应的是资产;会计科目为收入类的,前期有时对应的是负债。在分析差异时,就可以转化为资产负债项目逐一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时间性差异项目与资产、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表

时间性差异项目对应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会计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折旧,

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实际成本-累积折旧-减值准备实际成本-累积折旧

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不确认持有期间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准备,股权

投资差额摊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额-减值准备免税改组:账面价值为计税基础

应税改组:公允价值为计税基础

不构成改组:公允价值为计税基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实际成本-累积摊销-减值准备

寿命不确定:实际成本-减值准备实际成本-累积摊销-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时按比例确认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机构作出利润分配方案是确认,是否征税,视投资企业税率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遵循收入确认原则,按合同或协议价计量基本遵循会计的收入和计量原则

预提产品质量

保证金预计负债按或有事项准则判断,估计金额预计负债事项是否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相关则确认

提前收到的租金,

预收账款等预收账款作为负债反映按照现行税法规定条件,可能作为收入反映[例]2008年12月15日,甲企业购人一台价值80000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期限为4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应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也无残值。甲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l00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所得税税率为30%。

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分析项目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利润表债务法分析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年份会计税法时间性差异额递延税款

第1年2000032000应纳税12000贷3600

第2年2000024000应纳税4000贷1200

第3年2000016000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转回4000借1200

第4年200008000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转回12000借3600

表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析项目:固定资产

年份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税款

160000(80000-20000)48000(80000-32000)应纳税120003600(12000×30%)

240000(60000-20000)24000(48000-24000)应纳税160001200(16000×30%-3600)

320000(40000-20000)8000(24000-16000)应纳税12000-1200(12000×30%-4800)

400(8000-8000)0-3600(0×30%-3600)

在计算时间性差异时,它是比较费用在每期会计制度条件下与税法条件下的大小,产生差异额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进行调整。差异额确认为应纳税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可以从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影响上来判断。

当会计利润>应税利润时,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率=递延税款负债;会计利润<应税利润时,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递延税款资产。注意递延税款资产与负债是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而产生的。本例中,递延税款第1年到第4年分别为3600、1200、-1200、-3600。转回时间为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方向变动时点,或折旧费用的计算在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方向发生变动时点,即第3年。

在资产负债表下,始终围绕固定资产本身这一资产项目,要比较资产每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时,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税款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时,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税款资产。注意递延税款资产与负债是由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而产生的。递延税款第1年到第4年分别为3600、1200、-1200、-3600,本例中,结果恰巧与上面相同,但实际计算过程不同,计价基础在不同的资产,费用判断上也是不同的,所以,结果一般情况下应不相同。

本例中,当期递延税款负债=期末(下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率-期初(上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之所以是期末减期初,是因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每期均为总数,而计算递延税款时求的是当期数。

由于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因素有折旧计算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以及减值准备,因此,在考虑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时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前两种情况可能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若存在第3种情况,单独考虑时一般情况下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但结合前者与折旧年限的变化,则不一定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有可能产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这几个因素全部为影响账面价值的因素,前两个为影响计税基础的因素,结果也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对暂时性差异来讲,不必关注差异的转回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9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新旧差异。

(1)对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或其他相关规定来确定。而以上新准则与旧准则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改变了旧准则下的以账面价值入账。

(2)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将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采用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将使固定资产价值更准确。旧准则中没有涉及对延期支付的规定。

(3)新准则对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旧准则中没有涉及这一方面。

案例宏达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08年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事项如下(单位为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1.年初购置一套办公设备,单位价值在1900元,使用期限超过1个会计年度。

2.2008年1月1日从立仁公司购入新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购货合同约定,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8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假定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3.2008年2月13日,宏达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2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42万元,支付的装卸费为0.3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并当月投入使用。

解析

1.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所以以上办公设备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税法规定办公设备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2.2008年1月1日,总价款的现值为:500/(1+6%)+300/(1+6%)2+200/(1+6%)3=906.62。

借:固定资产 906.62

未确认融资费用 93.38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长期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按实际利率法摊销54.39=906.62×6%。

借:财务费用 54.3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4.39

财税差异: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新固定资产准则以现值计价,税法规定依然采用终值计价或按照购买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计价。即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同时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3.35(93.38×25%)

贷:所得税费用 23.353.

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30.72

贷:银行存款 30.72

纳税调整: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的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即新税法对残值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合理,二是不得随意改变。对比例要求不再限制,这与旧税法有质的区别。

财税差异:新准则对预计净残值强调了现值,即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金额应为其折现值。而税法没有规定净残值是否是现值。

实务中应分清的几个概念

1.固定资产与库存商品的界限。二者同样是企业能够控制或持有的经济资源,前者持有是为了使用,故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后者持有是为了销售,故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2.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界限。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有两个:第一,是以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的,或两者兼有;第二,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或转让)。下列项目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1)自用房地产,包括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3)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等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但企业将其拥有的旅馆饭店部分或全部出租,且出租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出租的部分可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新旧差异

1.对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应每年至少复核一次。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应当进行相应调整。对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政策的调整全部采用未来适用法。旧准则规定应定期复核。

一般情况下,预计净残值不作调整,若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则应当调整折旧年限,折旧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2.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的规定,改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来界定。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旧准则规定减值可以转回,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已计提数。

3.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在发生时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设有专销机构,则相关的修理费用支出计入“销售费用”科目。这点较旧准则有很大变化,之前的处理比较容易理解,比如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支出可以计入到当期的“制造费用”科目,然后计入到产品的成本,应该说之前的处理比较注重配比原则。所以,新准则的处理其实是简化了修理支出的处理。

4.新准则下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以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旧准则对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要求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处置的新旧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旧准则无此规定。

案例宏达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08年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事项如下(单位为万元):

1.2008年1月1日,宏达公司采用经营租赁方式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台办公设备,租赁期为3年。该办公设备价值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开始日为2008年1月1日,每年末支付租金20万元;租赁期满,租赁公司收回办公设备,3年的租金总额为60元,并按时支付租金。

2008年9月1日开始,宏达公司对该租入的办公设备进行改造,共发生工程支出24万元,全部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于2008年12月31日结束。在租赁期内,发生维修费5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2.2008年10月1日,宏达公司生产车间进行日常维修,维修过程中领用购进的原材料一批,价值800万元,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36万元,支付维修人员工资200万元。

3.宏达公司有一设备,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现准备将其出售。假设与对方签订的合同售价为50万元,处置费用为5万元。

案例解析

1.每年末确认租金费用:

借:管理费用20

贷:银行存款20

2008年9月1日对办公设备进行改造,支付工程款:

借:长期待摊费用——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24

贷:银行存款24

2009年1月起,剩余租赁期为24个月,每月摊销额=24÷24=1(万元):

借:管理费用1

贷:长期待摊费用——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1

发生维修费,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5

贷:银行存款5

会计处理: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了改良支出时,借“长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长期待摊费用”。

税务处理:

(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根财务会计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2)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等。

本例租赁费支出和改建支出不存在财税差异。

2.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136

贷:应付职工薪酬200

原材料8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6

会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科目。

税法规定: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但必须能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财税差异:由于会计上将固定资产的修理支出全部一次性计入了当期费用,而税务处理则将符合条件的资本化,先在长期待摊费用内一次性支出,然后按照收入支出的配比原则,在企业的受益期间内平均摊销。

篇10

关键词:纳税筹划 财务管理 应用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所谓纳税筹划是一项财务管理活动,它是指纳税人或其机构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活动的合理规划,实现少交、迟交甚至免交税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

合法性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首要特点。它是指企业或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展开。正因如此,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不当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纳税筹划是对税法以及税收政策的合理和有效运用,它是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合法行为。

2、目标性

税收筹划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即税后利润最大化,一般而言,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妥善安排经营活动最小化收入、最大化费用,从而降低计税基数,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

3、筹划性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种管理职能,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等进行事先的规划、设计以及安排来实现其职能。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税行为往往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发生,针对不同的纳税主体,有不同的税收政策法规,这就给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前提。

4、综合性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税收筹划方案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案加以比较和分析而产生的。在确定筹划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收入和支出,考虑纳税筹划的收益和成本。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利用计量基础进行纳税筹划

会计的核算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权责发生制和收复实现制。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纳税筹划。税务筹划主要解决的方法即妥善处理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与核算内容、以及涉税事项上存着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纳税筹划的难度。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会计核算基础,而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税法则更强调"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在企业实务工作中,会计核算通常以收益是否应当确认和费用是否应当承担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应收、应付、待摊以及预提等方法进行账务处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考虑加大本期费用权责发生,减少本期收入的权责发生,以便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降低税基。另外,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应当考虑递延资产和递延负责的应用。

(二)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筹资手段,遴选相异的筹资渠道,并选取不同的还本付息方式,从而实现降低税负增加企业税后利润的目的。一般而言,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企业自我积累;同业间拆借;企业内部融资;发行债券和股票;商业信用;租赁等。不同的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也很大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利用默写筹资渠道来降低税负。

比如税法对负债的处理,明确规定企业应严格区分负债的法定义务以及推定义务。在进行税务处理时,通常不允许将负债本身直接在税前扣除,但是因为负债而产生的费用,比如利息费用,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税前扣除。同时,对于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所发生的了借款费用一般可在税前扣除。

(三)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的资产的分类、扣除方法和处置几个方面相关的税务处理方法进行规定:根据税务处理的不同,大致可将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

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因为企业和税法对其折旧方法有不同的规定,对于其减值准备的处理方式也不同,这就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可能。一般而言,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多计提折旧会降低当期的税前利润,从而减少计税基数,最终减轻企业税负。

(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

为了给不同的行业提供发展机遇,国家对不同的产业制定了产业政策,并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要求。比如,为了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税法允许企业可以在税前列支因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发生的费用。

(五)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纳税筹划,即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选择不同的还本付息方法,使企业达到最大的获利水平和减少税负的方法。企业的筹资渠道一般有: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企业自我积累;企业间拆借;企业内部集资;发行债券和股票;商业信用、租赁等形式。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企业所得税法》对负债的处理:一般而言负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但是因为负债而产生的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允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而产生的合理借款费用在税前扣除。对于非金融企业于生产及经营期间,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费用,可以扣除。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有关规定,当企业的借款利息费用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情况下允许税前列支,但是企业的股息支出不能在税前列支。企业筹资方式包括很多种,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资本积累、申请银行贷款、通过企业之间借款、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如果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筹资方式具有均等的获利机会,那么企业可以通过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来筹集企业所需资金。与之相应发生的利息费用可以抵减税收支出。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