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篇1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必要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5: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35-02

一、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

所谓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在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适合于农村集中连片和生态良好,高丰收,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与当地经营方式相配套的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必须要以国家的政策为导向,以规划作为积极的引导,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进行个别化整治。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生态环境与农业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并积极发挥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合实际,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容主要有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土地平整、田问道路与生态环境保持等5项工程。具体组织形式是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企业竞争介入、相关部门配合,然后通过农民积极参与,老落实共同的责任。同时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又提出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任务,这个任务非常艰巨,面临在大家面前的挑战也十分严峻,所以,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正好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地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祖祖辈辈得以安居乐业的家园。她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也提供了无限的资源。现代农业要发展,首先就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继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不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粮食短缺,我们应该着眼于实际,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然后来建设我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作为粮食补充的重要途径,其肩负的作用是不可轻视。可以说,基本农田的建设计几乎是耕地中的精华,也是保证我国粮食供应的安全底线,它承担着我国全部的粮食生产任务。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可耕地的面积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一些土地利用形态破碎、零乱,使得我们可作为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率低规划中也提出,建设有利于项目区农民耕作技术及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该规划设计项目区通过实施河道治理、排灌工程、土地平整、兴建机耕道及生产便道工程,可使当地群众受益,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这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管理现状

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进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基本实现了由田、路、水、林等综合整治,几乎有2亿多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成,其中粮食平均亩产提高10%-20%,生产成本也相对普遍降低10%-1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目前正在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企业或者个体,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算重建轻管。基本农田建成后,很少认真研究过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出现的直接问题便是不到两年左右,水渠出现裂缝,当然更没有人来进行维修;还有极少数农村,把高压线上的线就偷走了,水泵也不敢放在井里。可以看出当地有些人的素质极低,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如果在后期不进行管理,群众根本得不到实惠。要想使项目成为“民心工程”,唯一的途径便是加大农田建设项目,做好后期的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对策

1 提高管理的思想认识

据有关数据显示,要经过1.2万年到4万年时间才能形成良好的土质,但是如果想随意破坏还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所以,对于每个农民朋友而言,提高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思想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制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必须要进行科学管理,不然,花费的大量金钱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灰烬。加强绩效评价制度,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项目实施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和提高项目实施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因为只有在懂得管理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科学、规范的管理,也才能在项目实施管理工作中运用农业新技术设备,新服务手段,来实现农业的稳产高收。而且,国家政府部门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也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特别在今年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宣传主题,其目的就是增强全社会的国家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民众对土地的节约,促进科学发展,在建设已有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项目实施管理中,要提高项目实施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让化过的钱不要白化,切实把管理做彻底做下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 加强法律监督,推动节约集约用地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以法律约束是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问题的当务之事。尤其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城乡二元化趋势的明显加剧,大片优质的耕地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代替。面对这个现实问题,只有加强法律监督的力度,才能有效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基本农田四级管护网络,完善土地管理综合监管平台,形成查办、监督等一体的法律体系。突出动态巡查,强化执法监察,严肃政纪法纲,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不断提高土地基本国策的意识,切实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确保“建成一块、保护一块”,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在改善耕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安排建设预留区,强化土地调控管理和用途管制,严防宽打窄用、多圈少用、违规冒用等问题发生。积极引导新上项目和规模较小项目首先使用存量土地、闲置土地以及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突出保障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重大项目用地,不断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搭建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的新平台

面对用地需求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压力,积极探求与时俱进的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实施管理措施,搭建实现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实施管理保护工作平台,项目承担单位在基本农田的地块处,设立公示牌、村保护标志牌、田块标志牌等,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项目公告,利用各种媒体开展项目实施宣传工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并在沿主要道路两边的基本农田地块埋设基本农田区界址桩,以此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量的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4 加强基础建设的管理,提升队伍素质

科学的管理,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国家制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中强调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队伍的素质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把提高农民或者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放在核心位置,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或者组织他们到别的基本农田去参观交流,学习经验,把有效的、科学的项目实施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学到手,可以回到家乡,再为其他农户做经验交流、和短期培训。只要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意识增强了,实现科学现代化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篇2

关键词:赫章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13-2

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已有基础上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此举对于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深化和扩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十二五”时期农村土地整治的核心任务[2]。通过对项目区“山、水、田、林、路、村、人”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等级,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对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贵州省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及《贵州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贵州省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规划》和《贵州省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贵州省赫章县德卓、河镇乡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申报项目区。本文立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实际情况,以期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参考意见。

2 项目区基本概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是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发祥地之一。项目区所在赫章县德卓、河镇乡属于黔西北中山高原区,被列入国家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备选区域。项目区地处东经104度15分22秒~104度20分39秒,北纬27度18分31秒~27度21分38秒之间,地貌类型属于高原丘陵地貌,处在山川之间的缓坡坝地上,平缓地向周围冲沟处延伸,具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界线,坝地方向受地质地形地貌河流构造的影响,受地形地貌构造控制,展布方向不一,地形相对起伏较大,项目区海拔在1995~2289.6米之间,平均海拔2142.3米,根据赫章县水资源调查和实地勘查分析,项目区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农业总人口有9961人,但贫困人口就有1949人,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718人。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赫章县提供的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分类统计,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372.68公顷。其中:水浇地78.92公顷,旱地704.19公顷,果园0.66公顷,茶园11.59公顷,其他园地0.14公顷,有林地202.28公顷,灌木林地39.77公顷,其他林地18.15公顷,其他草地17.86公顷,公路用地12.00公顷,农村道路11.20公顷,河流水面47.41公顷,内陆滩涂0.12公顷,田土坎175.98公顷,裸地6.33公顷,村庄39.75公顷,采矿用地6.32公顷。

3 项目可行性分析

3.1 项目区基础设施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3.1.1 主要道路 从东至西北横贯项目区的“赫章县至威宁市”县道,从南至北的“河――奎”县道,全长为13.33公里,为项目区主要交通路线。项目区内的田间道路设施建设标准低,多为土质路面,遇雨天,路面积水,行走困难,影响农民田间耕作。田间生产主要靠村民行走自然形成的小路,不能用于农机的使用,农业生产不方便,增加了农业耕作成本。村庄公共道路宽度不够,多为断头尽端路,道路等级低、局部道路断面过窄,不足2米,道路系统不完善,给村民出行和田间耕作带来很大困难。

3.1.2 灌排设施 德卓河由东向西流经整个项目区,项目区灌排沟渠多为土质沟渠,多为农民自发挖掘形成,田间灌排设施严重不足,项目区灌溉与排水系统不完善。

3.1.3 解决措施 在田间道路工程上,改善项目区交通条件,完善项目区田间道路系统;在灌溉与排水工程上,增设斗渠、农渠和排水沟,对灌排工程进行统一的全面规划,灌溉与排水相结合,完善项目区的灌排系统。使项目区道路与灌排系统更加完善,建成旱涝保收地高标准基本农田。

3.2 项目区资金整合功能组装计划(多部门资金整合)

在保持现有资金渠道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主体[3],更好发挥其引导和示范作用,聚合农村公路修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以及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电力通讯等涉农资金,发挥资金整合的规模效应[1]。经过对项目区的实际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得出相关部门配套资金情况有:项目区内县财政部门的《赫章县2013年度德卓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521万元,规划修建防洪渠6条,总长3300米,简易便道桥10座,机耕桥5座,排涝沟2800米,修建机耕道2条,总长2900米,修建生产便道4条,总长4300米。县水利部门的《赫章县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德卓乡德卓河防洪工程》已投资330.01万元对德卓村老街沟约1.2千米河段进行了整治。烟草部门的《赫章县德卓乡坝塘、水炉等村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2139.95万元,进行田土坎归并,归并区域为67.01公顷,整修排水沟6436.3米,新建田间道3.5米宽5460.70米,新修2.5米防洪堤长18928.8米;新修河道拦坎36座。多部门资金的整合投入,为项目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技术的保障。

3.3 项目区工程规划布局

项目区符合省、市、县的相关规划,并且与相关部门的投资建设不重复,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最终形成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使项目区形成路成网,田成方,田间道路与灌排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3.4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3.4.1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田、林、路、村的综合建设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建成的农田旱涝保收, 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 防止农村人口的外流。能够减轻当地的就业压力,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增强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团结。

3.4.2 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预算为4265.96万元,按整理面积1008.82公顷计算每公顷投入4.23 万元。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在整理耕地面积种植玉米和烤烟,一年一熟。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实施前项目区每年经济纯收入为854.90万元,实施后项目区每年经济纯收入为1210.7万元,每年净增产值355.80 万元。按还本年限法进行静态分析,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2年。

3.4.3 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建设,修建防洪堤、排洪沟、蓄水池和沟堤等水利设施,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减轻了土壤侵蚀动力。促进了生态环境平衡、提高土地的再生产能力、加快项目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5 项目实施措施的保障性

赫章县德卓、河镇土地综合整治片区建设实施有保障。为了保障项目实施,赫章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政府主导、国土部门搭台、多个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责任机制,通过规划统筹,推动、引导项目科学有序进行。且赫章县国土资源局对该项目的现场进行了多次调研,并对本项目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经前期调研,项目区农民渴望参与该项目,并希望尽早实施。

4 结论

研究表明,该项目有充分的建设技术保障,在贵州省重点投资的扶持下,同时通过多部门资金的整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通过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责任机制,项目的实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赫章县德卓、河镇乡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2] 吴海洋.高要求与硬任务迸发新动力――谈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J].中国土地,2011,10:16-

18.

篇3

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坚持每次的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坚持善于学习和钻研的态度,把握国家最新的标准和相关要求,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总结各项工作经验,认清工作的方向,提高业务水平,为以后更好完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

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项工作,不断学习把握行业知识,特别是本职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在领导的安排下和同事的配合中,今年完成的工作有:

1,土地整治项目甘肃省土地整治系统入库工作;

2,核查技术设计书、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资料整理上交工作;

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量核实工作;

4,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测量工作;

5,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复核;

6,高标准基本农田评估工作;

7,基本农田核查工作核查图斑;

8,新增耕地核查7个项目;

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市级核查工作。

12,完成日常局领导及院领导交办的工作。

三、认真总结所学、积极规划未来

篇4

关键词:农村道路 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1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提出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随着中央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不断的开展,在这些项目的设计内容中,农村道路占的比重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展而比率加大,为更好的完成道路部分规划设计,使其合理、便民利用,该文结合相关项目浅谈其设计思路和要点。

1 农村道路特点

昌图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东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因其农业占经济比重之大,所以对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更高,随着土地整治项目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开展,其中田间道路的设计和实施成为项目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而设计的成败在农村地区来说,首先要因地制宜,为达到这个要求,首要是需要了解农村道路现状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则性:所谓不规则,即在成片耕地内存在不规则田间道路,有的还存在现有断头路,多条不规则道路交叉等情况,使部分农田不能达到集中连片,且部分道路的不规则占用浪费了耕地,也不一定能达到道路通畅的最优状况。

(2)不规律性:所谓不规律性,即是指农民进地耕种及运输等路线不规律,呈现出随意性,前一年的路线,第二年种植庄稼且另开新路,不仅影响耕作层的使用效用,且破坏了设计初期规划的思路,因其后期不必要的变更工作,降低了设计和施工效率,也难以达到高标准农田设计的标准。

(3)用地矛盾多:即在昌图乃至辽宁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已划定原有砂石田间作业路的红线边界出现耕种占用情况,当地俗称“拱地头”,使得已规划的道路路面变窄,甚至断路等情况,且在准备规划设计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因此现象所产生的矛盾较多。

(4)农用车辆利用率高:因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用车辆、机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使得早年设计的道路承载能力降低,需要在设计中着重考虑。

(5)道路隔水性:部分田间道因其旧有路基多年压实,承载能力较高,可重复利用,增加面层之后,提高了原路面标高,使得道路影响两侧耕地的过水畅通,甚至雨季形成水体淤积,设计时应给与考虑。

以上五点是农村道路存在的普遍现象,在规划设计的现场调查、编制图件过程中应多考虑此多方面的影响。

2 规划设计思路

按照公路工程设计的规范的要求,农村田间道路属于四级路,对其标准要求较低,传统意义上对其规划设计只需要满足通行要求即可,细节上没有特别的说明,这样就容易造成设计人员忽视上述几点农村道路的特殊性,使得设计、施工衔接过程中产生很大不调和,最后导致变更发生,甚至对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该研究者结合多年设计工作经验,总结出一条农村道路设计的工作思路。

(1)以调查、咨询为主的工作思路:因农村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等因素,深入设计区域调查和咨询、请教当地村民成为设计初期的关键工作。

(2)结合规范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道路工程的设计首先应遵循规范的要求,而在设计道路的局部细节应进一步符合当地的情况,比如用工用料、机械使用的要求,路基处理对周边农田的影响,当地村民出行方式的不同都是导致设计成败的因素。

(3)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设计思路:因农村土地范围广大,道路使用率较低,投入资金的有限等问题,合理的利用资金达到预定的道路使用效能也是完成好设计的重要工作。对于昌图地区来说,增加主干田间道路的设计力度,对于路面3m宽以下生产路减少投资或不进行设计,把有限资金用到关键道路上,而生产路由村民随自身耕种方式的不同自行调整,以免因耕种结构的变化使得已修建生产路形成阻碍或者遭到破坏,导师资金的浪费。

3 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对农村道路特点和规划设计思路的阐述,结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昌图地区农村道路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简要介绍。一般情况下,田间道路分为起主干道作用的田间道和支线作用的生产路,规范中要求田间道宽度为3~6 m,生产路为3 m以下,在昌图地区大多数是以3 m宽田间道为主,2 m宽生产路为主,大多采用砂砾石、山皮石为主材。结合上述的一些农村道路特殊性,设计中也曾采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处理利用旧路基改建田间道时,如何解决隔水问题,主要采用埋设进地涵管的方式,而新建田间道隔水问题,主要采用开挖路床的方式降低路面标高以方便过水。在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田间道采用级配砂石做路基、水泥混凝土做面层的水泥田间道,但根据经验,为过车方便,水泥路宽度不得小于4 m,且应设置土路兼以保证路面结构稳定且可留有错车空间,而及特殊情况下要设计3 m宽水泥路时,应按规范在一定距离内设置错车道,以方便村民出行、运输。

4 建议

本文结合辽宁昌图地区农村道路使用的特点和笔者在此区域参与设计工作的经验,简要分析和总结了农村道路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案要点,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农村道路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应多参与现场调查,且多听取当地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变动。

(2)有关部门应制定地区级别的相应标准,规范地区道路设计和实施的要求,减少设计工作的随意性,以提高国家资金利用的合理有效。

(3)因农村交通设施严重缺乏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的专项投资。

参考文献

[1] 廖宇峰.探讨农村公路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1(4):350-351.

篇5

一、严格保护耕地

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县级政府要加强对基础农田的管理,各乡(镇)政府对本辖区耕地数量和基本农田最低面积承担相应责任,乡(镇)长是负主要责任。把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列入乡镇政府的考核,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乡(镇),由县政府联合国土资源局对其审批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按程序依法依纪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数量。按照土地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供应土地的数量,贯彻落实县域项目用地招标等措施,降低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合理性评价与论证,把减少耕地占用作为选址方案评选的重要因素,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提高占用耕地的经济成本,逐步减少单位投资和单位产出占用耕地量。规划期内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754.0公顷以内。

3.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乡(镇)应加强对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监管,确保建设单位切实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组织、落实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期内补充耕地的途径应以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主。执行对项目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制度,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规划期内全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应不低于754.0公顷。

二、科学划定基本农田

1.基本农田调整原则。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要求,基本农田调整应当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遵循以下原则:遵循法规,合理布局。依照有关法规、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目标,对现有的基本情况进行部分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调整后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市国土资源局规定的农田保护面积的相应指数。稳定布局,明确条件。县域政府确定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农业项目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区的重要作物种植地;适宜开展空心村治理工程,空心村集中治理过程中腾出的高产优质耕地等,合理划为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调整要求。调入的基本农田。新划为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均为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自然保留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农用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高等别耕地、集中和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优先划为基本农田; 城镇村建设用地规划边界内作为“ 绿带”保留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调出的基本农田。低等别、质量较差的基本农田调出;因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调出;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调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出;零星破碎、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调出。

3.基本农田质量.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综合质量有提高。根据调整的情况分析:调出的基本农田等别多为七、八等地,调入的基本农田等别多为八、九等地,调入的基本农田等别略高于调出的基本农田等别;调整后,基本农田的连片程度也有所提高,连片15公顷以上的基本农田比例由原来的82%提高到88%;调整后基本农田的地类构成中耕地在基本农田中所占比重有提高,由96.22%提高到98.01%。

三、强化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

1.加强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要达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内采取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加强区内土地的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增加农田水利基础配套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首先要将规模土地综合整治区域内的村镇规划、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发展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统筹起来,力争做到规划起点高、标准高,使建设不重复、投资效益最大化;其次,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做到统一立项、统一规划、统一工程招标、统一监管、统一验收的“五统一”原则。

2.切实保证基本农田数量。基本农田保护以稳定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以不低于市级规划下达指标为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市级下达保护规模。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国发[*]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17号)和《关于开展全省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6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长效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6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各街道(乡)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管理。每年街道(乡)、村逐级签定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措施、考核办法及奖惩兑现等内容,将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执行情况列为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基本农田监管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切实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图、地块、村组和农户。由村民委员会向承包户送达基本农田保护监管通知书,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的日常工作。

(三)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四)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总量控制。坚持“三个不报批、一个从严”,即凡是不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建设用地,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一律不报批。从严审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对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的,不予通过。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禁擅自修改和调整规划,严禁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禁擅自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和扩大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规模。

二、认真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一)加大基本农田建设的力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国土和财政部门要精打细算,使用好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专项资金,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耕地开垦费,杜绝挪用、浪费,保证所有资金全部用于耕地开发整理和地力建设,确保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户,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今后凡没有征求被征地农民集体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征地方案,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审核报批。

(三)严禁撂荒耕地。对承包经营的基本农田撂荒一年以上的、一般耕地两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要收回其承包经营权,依法追缴土地闲置费。

(四)实行耕地肥力保养制度。土地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激励耕种基本农田的单位和个人,增加对基本农田质量建设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土地,防止土壤污染,逐步增强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对因掠夺性经营而造成地力下降者,要责令其限期恢复地力,逾期不恢复的,要收回其承包权,另行发包。

三、严肃执法,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一)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2号)精神,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批地、违法管地和非法占地行为。对未批先占、批少占多、占而不建的,要采取强硬措施,该收回的收回、该罚款的罚款、该拆除的拆除,限期恢复耕种条件,并达到原耕地质量。对征收、征用基本农田闲置一年以上、一般耕地两年以上的项目用地,要收回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对擅自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挖沙、取土或堆放固体废弃物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土地管理部门要与纪检、公安、检察、法院等执纪执法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办案,对违法占地和严重浪费耕地的大案、要案,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篇7

关键词: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规模;新增耕地率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01-04

引言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要求土地整治“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一般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等。天津市土地整治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所辖区县政府均把土地整治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作为土地整治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重点[1]。

科学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丰富土地整治的相关评价技术体系,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促进土地整治科学决策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目前,国内相关部门和学术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指标、方法和技术体系等方面[2],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也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进行评价[3]。但纵观各方面研究内容,从区域尺度对土地整治实施效果的横向(不同区域)、纵向(不同时段)研究较少,导致土地整治的宏观决策及区域评价标准科学依据不足[4]。

因此,本文从土地整治实际效果的角度出发,以新增耕地率及新增耕地面积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进行全天津市域范围内不同区县在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率和新增耕地面积的统计与比较分析。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率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新增耕地面积与项目实施总面积的比值。本文涉及的数据主要包含天津市各区县2010-2013年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项目数量、项目实施总面积、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等,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12年天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的土地开发整理指标控制表和挂钩复垦验收台帐。

1 土地整治项目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整治事业由起步到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由自发、无序、无稳定投入到有组织、有规范、有比较稳定投入的转变[5]。天津市土地整治工作依据国土部要求,也经历了从无序到规范标准化的改变。根据天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的土地开发整理控制指标和挂钩复垦验收台帐,2010-2012年,天津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实现新增耕地总规模为13 127.32hm2,累计土地整治项目达到97个(已验收),土地的开发、整理和复垦项目各占74.23%、2.06%和23.71%。其中土地开发项目共计72个,新增耕地面积11 881.34hm2,单项目整治规模为159.27hm2;土地整理项目2个,分别为宝坻区和武清区的市级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共计284.16hm2,新增耕地率分别为7%和10%;近几年天津市在国土资源部政策指引和自身探索的情况下,陆续实施了5个批次的小城镇挂钩试点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其中2010-2012年部分第二、三、四批挂钩试点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完成了验收工作,验收项目共计23个,新增耕地面积961.82hm2。

就各相关区县而言(图1、图2)。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总规模较多的区县主要集中在武清区、宝坻区、蓟县、宁河县和静海县等5个区县,新增耕地面积均在1 300hm2以上,尤其是宝坻区、蓟县和宁河县,达到2 000hm2以上;其次是滨海新区、津南区、北辰区和西青区,新增耕地面积均在500hm2以上,而东丽区新增耕地面积较少,仅为256.36hm2。土地整治总规模呈现与土地整治项目数量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地整治项目较多的区县也主要集中在武清区、宝坻区、蓟县、宁河县和津南区等5个区县,项目个数均在10个以上,静海县紧随其后,达9个。其中,津南区由于在近几年实施小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卓有成效,因此津南区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较多,但其单个整治项目实施规模不大,只有62.64hm2。上述武清区等5个区县的单个整治项目实施规模均达100hm2以上,其中蓟县和宝坻区达200hm2以上。2010-2012年武清区、宝坻区、蓟县、宁河县和静海县等5个区县的新增耕地规模总计10 252.79hm2,占全市新增耕地总规模的78%,实施项目个数总计62个,占全市实施总项目个数的64%,是天津市实施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来源的重点地区。总体来看,天津市这3a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以土地开发项目为主,土地整理项目主要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复垦项目需结合小城镇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继续开展。

2 土地开发和整理实施效果空间分析

根据分析数据,2010-2012年,天津市土地开发项目实施总面积为13 483.58hm2,通过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11 881.34hm2,新增耕地率为88.12%,历年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率均维持在80%以上,各年份变化不大。

就各区县而言(图3、图4、图5),2010-2012年间天津市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最多的是蓟县、宝坻区和宁河县,新增耕地面积分别为2 380.45hm2、2 257.64hm2和2 332.90hm2;滨海新区、武清区和静海县新增耕地面积均在600~1 800hm2,其次是西青区和北辰区,新增耕地面积分别为415.64hm2和413.15hm2,而东丽区和津南区2个区县新增耕地规模较低,分别为256.36hm2和248.41hm2。

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规模在乡镇尺度上表现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县尺度上的基本类似,只是乡镇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更能够直观表现天津市土地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蓟县北部片区,宝坻区、武清区和宁河县交界的中部片区,静海县和滨海新区南部片区等三大片区,同时也是天津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带和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其中,蓟县的下营镇、孙各庄乡、西龙虎峪镇、宁河县的潘庄镇、造价城镇、北怀淀乡、静海县的中旺镇等7个乡镇的新增耕地面积均在400hm2以上,占全部乡镇数量的4.19%,开展过土地开发项目的乡镇数量为55,仅为天津市全部乡镇数量的32.93%,因此应加大对土地开发项目的推广,拓展到更多的乡镇。

根据分析数据,2010-2012年,天津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总面积为3 301.36hm2,分别是宝坻区和武清区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284.16hm2,新增耕地率平均为8.61%。由于天津市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于近几年才陆续开展,有的项目在2010-2012年间还没有进行项目验收,而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新增耕地规模有限,所以本次研究仅对已验收过的2个项目做汇总统计分析,考虑到其不具备代表性,因此并没有对其做深入的空间差异分析。

3 土地复垦实施效果空间分析

2010-2012年,天津市土地复垦项目实施验收项目共计23个,验收总面积为1 086.31hm2,通过土地复垦增耕地面积961.82hm2,新增耕地率为88.54%。

就各区县而言(图6),土地复垦新增耕地率均在较高水平,但以新增耕地面积来看,各区县存在明显差异。天津市土地复垦项目主要是指小城镇增减挂钩的项目,这与所在区县和乡镇的经济状况与农民意愿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图结果表明,天津市的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来源主要分布在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武清区和静海县,也就是天津市域范围的中西部地区。其中津南区在土地复垦方面较为突出,新增耕地面积503.22hm2,占全市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52.32%,项目总个数达到了10个,占到全市项目总个数的43.48%。西青区和北辰区的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都超过了100hm2,分别占全市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16.47%和11.57%。其他区县的新增耕地面积均占全市规模的5%左右,说明天津市在土地复垦方面,其他区县还存在比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4 存在问题分析

(1)土地整治项目数量、规模、类型在区县和乡镇不同尺度上呈现出差别,天津市的土地整治项目,仍以开发类为主,在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上存在地域差别,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土地整治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注重资金投入效益、新增耕地数量及整治项目的实际操作便利性,且这种状况在区县、乡镇地域尺度上表现更为突出。

(2)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率呈现较高水平。就空间分布差异来说,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效果最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天津市的北部、中北部和南部地区,受地形、区位、经济建设等条件的制约,中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略少,开发补充耕地效果在区县、乡镇等不同尺度差异不大。

(3)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有待提高,重点要加大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合理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规模。经统计数据分析,2010-2012年天津市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规模仅占全市规模2.16%,经过验收的项目仅有2个,反映了天津市土地整理项目的推进与实施还有待加强。

(4)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区域差异化明显,经数据分析,仅津南区无论在项目实施个数上和新增耕地规模上都占全市数量的50%以上,而津南区的辖区面积仅占市域面积的3.92%,说明在经济条件具备、农民意愿强烈、当地政府部门合理引导的情况下,天津市还可以更有序更显著的实施小城镇增减挂钩项目,因此天津市在实施土地复垦项目上还具备非常大的潜力。

5 政策建议

(1)应进一步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的类型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建设的项目内涵及项目规模、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尽量减少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导致各区县、乡镇在上报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2)要实现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地的土地整治模式。天津市土地整治呈现“开发为主,整理为辅”的局面,通过数据分析,天津市土地开发实现新增耕地规模占全市的90.51%,土地复垦实现新增耕地规模占7.33%,土地整理实现新增耕地规模仅占2.16%。天津市近几年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以土地开发为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所剩无几,而且各区县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分布在天津市的中北部和南部地区。如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势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因此,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应逐步转变土地开发补充耕地为主的耕地占补平衡模式,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与复垦工程,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3)严格执行天津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确定的规划期内天津市在土地整治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着重加强土地整理项目,尤其是涉及到各区县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提高项目的新增耕地率;慎重对土地开发项目的建设,增强对宜耕后备资源的管理,实现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继续推进天津市小城镇挂钩试点项目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工作,提高复垦设计水平,并严把验收关,提升土地复垦项目的新增耕地率和新增耕地的质量等级。

参考文献

[1]高向军,罗明,张惠远.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与土地整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4):151-155.

[2]张正峰,赵 伟.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295-299.

[3]吕开云,李江新,刘文新,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内容深度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9(4):361-364.

[4]王长江,徐国鑫,金晓斌.基于DEA 的土地整理项目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以山东省若干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71-275.

[5]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46-251.

[6]刘向东,陈溪涛,郭毛选.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 144-10 146,10 196.

篇8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的步伐,明确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18亿亩,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也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使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0.33万km2(18.05亿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万km2(15.6亿亩)。近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40号),“保红线工程” 的行动主题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该行动分解下达了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开展500个示范县建设,确保建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等任务。为此,在全国各地如海南省渡江流域、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玉溪等地,正相继开展“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定、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各地在实施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也在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目前,已有学者对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相应的研究,以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环评居多[1-5],且主要是偏向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3-5],而针对其建设项目的研究仍稍显欠缺[6, 7]。土地整理项目如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下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虽然跨越区域较大、覆盖面积较广,但是它们是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有关规划的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按子项目分区实施的,因此,按照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也是土地规划项目规划环评的细化和补充。鉴于土地整治项目环评的行业导则还处于酝酿期,该类环评文件的编制主要依据总纲和专项导则。本文在编制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省等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该类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工程分析的要求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工程分析时段应包括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勘察设计期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工作在进入环评阶段前已完成,其主要成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会有体现;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环评是一个互动的阶段,环评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评价过程中对发现初勘、选址选线、新增耕地的数量以及相关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应提出调整或修改建议,可行性研究报告据此进行修改或调整,最终形成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评报告。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施工期跨度一般为3~5年,某些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如渠道衬砌导致渠道生态环境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应重点关注该时段。而营运期,由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生态退化等生态影响和农药、化肥、农膜等残留所带来的污染影响是并存的,该阶段也应是环评的重点。

虽然国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的比例没有明文要求,但是“新增耕地率”已经成为各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一大特色,也同时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来源。所以土地整治项目一般是对现有耕地进行“田、水、路、林”的改造和开发一定比例的新增耕地,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生态导则对工程分析的对象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主体工程为土地平整、灌溉排水、修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四大工程,部分项目还包括村庄整治。其中土地平整和灌溉排水工程应重点分析。对现有耕地的整治主要是衬砌渠道、疏浚沟道、修整道路、补种防护林以及改良土壤等,该部分耕地经过长期的人为干扰,格局和生态环境较稳定,其配套修整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而新增耕地主要是新建道路、沟渠、新种防护林,并将盐碱地、其他草地、农村道路、田坎沟渠等通过植被铲除、表土剥离、土壤改良等转变为耕地。新增耕地及其附属配套工程占地在生态类型上基本上由原来的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转换为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格局转变较大,因此,新增耕地产生的影响应作为环评报告分析的重点。同时,作为改扩建工程,污染源的计算需做好三本帐,并提出“以新带老”的措施。

在工程符合性方面,因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一般都是集中连片的,因此不可避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所以在初步论证时要以列表的形式明确给出其保护区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和距离,分析工程新增占地与该保护区占地上的合法性;国家命令禁止开垦坡度大于25°的地块,已有的坡度大于25°的耕地应逐步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就要求在丘陵地区广泛实施的“坡改梯”工程中把好耕地坡度这关,避免为追求土地数量这一目标而开发坡度大于25°的地块;同时还应并分析重大工程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各级规划的符合性与协调性。

2 新增耕地的分析

早期,为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开发整理质量,一些地方在土地整理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荒漠地”等打“擦边球”现象发生。其次要分析其来源可行性,以避免营运期新增耕地因质量问题或者水源问题而出现撂荒现象的发生。要《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要求把保护水面、湿地、林地和草地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农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禁有损自然生态系统的开荒以及侵占 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开发活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继续在适宜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在农业用水严重超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水;保护天然草地、沼泽地、苇地、滩涂、冻土、冰川及永久积雪等自然空间。这些环境政策也都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新增耕地来源要明确、合法、合规。

3 水资源论证专题

鉴于水资源是决定土地开发整理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土地开发整理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特别是对于缺水的干旱地区[8]。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首先就要摸清项目区的各种来水量和可供水量,根据农业、工业、生活远景的需水要求以及生态需水量,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以水定地,确保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指出“在发生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的流域和区域,应停止新上的加重水平衡失调的蓄水、引水和灌溉工程”,这一要求表明了在当前阶段国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从源头上避免因新增灌溉用水等而加剧水平衡失调的问题。《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将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分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包含4个水土保持型,分别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其发展方向为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等。

以上环境政策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采取节水灌溉等措施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尤其是在水资源超载或者濒临超载的区域通过节水改造在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的同时不新增灌溉引水量。在实际项目中,为避免连续干旱年因水资源不足而发生耕地撂荒等,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除渠道防渗、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兴建涝池等工程措施外,还需加强管理措施,如沟渠铺膜防渗、消减新增耕地量等。对于消减新增耕地,应优先削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9]附近的耕地。

4 地下水影响分析

4.1 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

土地整治项目因在营运期农药、化肥的残留会通过土壤淋溶以及地表径流入渗补给等作用影响地下水质;同时,田间的灌溉和排水会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分布、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其同时兼具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的特征,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的Ⅲ类项目。按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环办函[2013]479号文件要求,实际工作中应以建设项目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最高工作等级作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但可以分别按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工作等级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

4.2 现状调查

4.2.1 污染源调查

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农膜的情况。同时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2009年)中关于农药、化肥的流失系数手册及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给出项目区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折纯量和农膜的田间残留量,并估算出通过挥发等进入大气环境中的化肥、农药的量。对于污灌区,应重点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执行标准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可做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对于移土培肥、改良土质或施用生活污泥的等地块,要对农田和作物的选择和影响进行类比分析,对受纳的农业土壤土质、面积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污泥的农田施用是否可行的结论,是否会影响农田的土质达标情况(《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2.2 地域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地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其中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应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特征进行盐渍化、沼泽化、海水入侵、天然劣质水质进而土壤污染调查,在调查其现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产生的因素,项目建设对其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4.3 影响评价

4.3.1 评价方法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分别用标准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的对比来对项目可能导致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具体为地下水灌区中采用中心水位降和水位下降速率的方法评价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和地表水灌区中通过地下水水位变化速率、变化幅度、水质及岩性等发展趋势的分析来分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

4.3.1 评价内容

应注意地域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与水文地质问题息息相关。如在河谷平原区河水侧向补给和微地貌形态等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埋深,要分析灌溉对盐碱化、沼泽化的影响程度;对滨海平原区,因淡水和咸水之间可能产生水力联系,要重点研究咸淡水界面埋深,淡水层的埋藏条件与水量,分析灌溉对海水上溯、倒灌的影响程度;对岩溶水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相互转化的速度较快,且伴随着地域性的各种岩溶形态,如串珠状洼地、干谷、漏斗、溶井、落水洞、塌陷等;因此,应了解项目区地下水径流集中和强烈的地带,以防止因为灌溉渗漏、蓄水、抽水等农业活动导致岩溶塌陷;对于黄土地区,应注意调查黄土台塬(包括呈阶梯状的台塬)、黄土丘陵(梁、峁、沟壑)、山前洪积扇(裙)和河谷阶地的形态等,收集黄土层中溶蚀、湿陷、沟谷切割密度及深度等数据,观察了解黄土地区水土流失及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等。研究合理开发黄土地区地下水的方案,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急方案。对于沙漠地区,如南疆三地州等地,年降水量少,蒸发强烈,盐碱化严重,应分析项目区地下水资源的供 水能力,项目的节水程度,是否会加剧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并分析项目灌溉定额的合理性以及对盐碱化的影响程度。在以上分析灌溉对地下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应提出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的的防治措施。

5 生态影响分析

5.1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

上述已经分析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在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上,其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面积计算。

5.2 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气象水文特点、自然灾害情况、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利交通条件等情况。分析规划区域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环境的规模、范围、程度、产生原因等, 明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并对生态敏感区( 点) 进行全面分析, 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点等,确定对规划反映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1]。

因农业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一般不存在大型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两栖动物居多。现状调查时,按导则要求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区生态背景和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即可。与项目关系较密切的生态系统应详细调查,如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系统,若有天然林地、河流、湿地分布其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查,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还应通过长期生态监测和走访等形式调查项目区涉及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以便后续分析修路、修渠等对其的切割作用和预留生物通道的合理性。在上述基础上,附以规范的生态图件和相应照片。而与项目关系不太密切的生态系统因做应相应简化,给出区域大背景的生态现状并辅以照片即可。对于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生态问题调查,应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9]。

5.3 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渠道衬砌、道路修整、土地平整和防护林种植过程中会扰动表土上的植被,虽然施工期一般在休耕期,植被已经枯萎,但是施工会切断植被的根系,破坏了原有土壤中的微生物群系、水分、养分,使得动工区域(除衬砌区域外)在施工期结束后仍以裸露地貌为主,植被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除上述影响外,新增耕地的开发会减少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些已适应在田坎、盐碱地、沙地等生长的植物生存环境变迁、植被退化;使原本在当地生活的一些生物因栖息环境改变而减少甚至死亡。营运期内,除新增耕地由天然半天然的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影响外,项目区内渠道的衬砌、路面硬化、田坎的减少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天然渠道因水土湿润,泥土路面水力连通性相对较好,阻隔作用相对较小,田坎因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等,这使得天然渠道、路面和田坎的物种较为丰富,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后,渠系衬砌减少了降水、灌溉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在非灌溉期,表层土壤水分因渠系衬砌不能充分得到浅水的补给,在靠近渠道两岸1~5m的范围内将会以草本植物群落。

5.4 水土流失

对于侵蚀模数,新增耕地和现有土地的整治应分别计算,此外还应统计因项目实施而破坏的水土保持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这部分工作应在水土保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

5.5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整治项目有区别于化工等污染项目,因此不适用于风险导则,但其生态风险仍然值得关注。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来自农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及防护林建设大工程,其风险类型在建设期、恢复期与稳定期的表现各不相同[13]。可以从水、土与生物要素中选取了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用法得到综合生态风险指数, 能有效识别出土地整理前后生态风险的变化。得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发生生态风险的可能性的增减情况, 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变化趋势, 为以后的土地整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慧敏, 刘艳, 孙华.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浅探[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6): 64-67.

[2]何芳军, 张建华, 索赟. 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4): 7548-7550.

[3]翟小娟, 申文金, 田磊.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2): 18-23.

[4]张慧, 付梅臣, 徐学华, 等.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4):

[5]范胜龙, 刘友兆, 雷广海.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张家港市、如东县和涟水县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17(4): 30-36.

[6]付标, 祝桂兰, 贺传阅, 等. 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 172-173,217.

[7]邓宣凯. 浅析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J]. 科技文汇, 2007, (12) .

[8]刘增进, 张钰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J]. 人民长江, 2009, 40(11): 51-53.

[9]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10]杜军, 杨培岭, 任树梅, 等. 河套灌区干渠衬砌对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 144-150.

[11]徐翠兰, 朱成立.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7): 3837-3839.

篇9

关键词:盐城;耕地质量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66-04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保护耕地的重视。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导致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容乐观[2-3]乃至呈下降趋势[4-5]。保护耕地刻不容缓,然而提及保护耕地,大多数人忽视对耕地质量的保护。相对于耕地数量的有形减少而言,耕地质量的下降是隐性的,难以察觉,但其影响绝不亚于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的变化正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6]。本文分析了盐城市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期对盐城乃至我国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意义

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耕地环境等构成的满足农作物安全和持续产出的能力[7]。耕地数量刚性减少,耕地质量提高速度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粮食需求又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升耕地质量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盐城市是农业大市,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市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至关重要。

1.1 保证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 粮食增产丰收是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抗灾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基础。近年来,盐城市各地大力实施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和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为盐城市粮食总产“十连增”、农业持续丰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耕地数量下降不可逆转的形势下,要实现粮食产量连增,切实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1.2 夯实现代农业规模发展基础的需要 盐城市耕地类型多、人均耕地少、中低产田面积大,严重阻碍了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化经营[8]。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因地制宜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改善生产条件,从根本上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切实提高集约化种植水平,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1.3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只要耕作层深厚、土壤质地适中、营养条件均衡、肥料使用科学,农田基础设施完好,就能保证耕地高产。因此,将良种、良法、良田有机结合起来,从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1.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耕地质量对农业的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可持续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作保证,而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又依赖于耕地的生产力和清洁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不仅能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提升耕地的抗灾、抗逆能力,还能促进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耕地质量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盐城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工作,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1 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求,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落实关键措施,高质量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盐城市高标准农田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44%。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好人、畜、禽粪便,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家肥利用效果。加快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每年推广商品有机肥5万t以上。目前盐城市耕地土壤肥力普遍提高,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了6.77g/kg,增幅达49.35%;土壤全氮含量上升了0.26g/kg,增幅达26.45%。

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 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05年开始试点,2008年全面实施,2011年启动整建制推进,2013年开始推进“全覆盖”。截至2013年底,盐城市先后实施了近4 500万元的国家和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形成了多项技术成果,获得省推广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近30篇,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66.7多万hm2次。通过采土测土和田间试验,掌握了盐城市耕地质量状况、变化规律和作物需肥规律,建立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成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应用。建立了“统一测配、定向生产、连锁供应、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五个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模式(县有一个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张施肥建议卡、经销网点一次性供齐配方肥)。农民施肥方式由“经验”施肥走向了“精准”施肥,有力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2.3 耕地质量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盐城市完成了2个国家级、43个省级、86个市级和129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建成了覆盖全市、功能齐全、运作规范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对耕地质量开展动态监测。扎实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各县(市、区)完成了对耕地地力等级的科学划分,定期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辅助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2.4 土肥新技术逐步推广 根据不同土壤的主导障碍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盐碱耕地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类型,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中低产田肥力水平,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9-10]。先后实施“平衡施肥”、“补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推广精确施肥、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化肥深施、少免耕技术等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截至2013年底,推广商品有机肥40万t,应用面积14.3万hm2;保有秸秆还田机械近3 000台,机械化秸秆还田19.33万hm2;境内拥有有机肥企业11家,消纳有机肥17.5万t[11]。促进耕地用养平衡,遏制农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2.5 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突破 《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2]。盐城市及时召开了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掀起宣传贯彻热潮,提高了《条例》的社会影响力。各级农业部门根据《条例》要求,调整完善了工作机构,健全了工作机制,强化了责任落实,努力做到管理有机构、工作有手段、行为有规范,为履职尽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盐城市成立了全市耕地质量评定委员会,开展了耕地质量评价、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毁损耕地质量鉴定等工作,耕地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入规范化运作轨道。

3 耕地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30a时间,由于生产方式变革、土地利用强度增加以及外源物质的大量投入,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壤质量变化剧烈,原有的土壤信息已不能反映土壤质量现状。

3.1 基础设施老化,农田基本建设弱化 受建设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许多田间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简陋,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尽管近些年来,各级逐步加大灌区改造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部分骨干水利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田间工程的整治相对滞后,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脆弱。

3.2 耕层厚度变浅,耕地养分失衡 近年来,由于农业投入品过度施用及不合理耕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小动物减少,耕层平均厚度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14.6cm下降到11.5cm,土壤容重由1.29g/cm3上升到1.32g/cm3,已影响到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大量研究表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质量逐步下降[13];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14]。盐城市耕地养分非均衡化现象日趋严重,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30a来含钾肥料使用少,全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下降4.74%,部分长期进行粮棉生产的地区,正由“富钾”向“缺钾”转变;含磷肥料过量使用,全市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上升幅度达384.96%,但区域分布不平衡,部分粮棉主产区缺磷,城郊菜地则明显过量;土壤pH有下降趋势,平均由7.93下降到7.45,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3 “三废”排放加剧,耕地污染加重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生活污水、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等肆意向农田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重金属累积等,已造成耕地的显性和隐性污染。耕地被污染后,不但农作物产量降低,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与2006年相比,43个省级监测点土壤样品6个土壤重金属指标中5个指标、六六六、DDT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壤环境质量存在退化趋势,但土壤总体清洁。

3.4 耕地占补重数量轻质量,以次补好[15] 各种建设用地占用的多为城郊的良田沃土,而补充的耕地则是沿海滩涂、荒地,土壤肥力低,后续培肥措施跟不上,地力明显不如被占耕地。这些补充耕地即使采取积极有效的培肥措施,也需要几年的耕种,粮食生产能力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4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

耕地是农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保障,耕地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是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

4.1 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在完善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向经济、果蔬、园艺作物拓展,扩大技术覆盖面,力争到“十二五”末,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所有农户、主要作物“全覆盖”的目标。大力推广数字化技术,做到配方单到厂、建议卡到户、配方肥下地。一是深化农企合作。按照“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公平公开、择优合作”的原则,选择积极性高、信誉好、实力强的肥料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与供应。鼓励企业运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物流手段,构建基层肥料直供网点,为农民提供质量优良、配方科学、价格合理的配方肥料。二是加强培训示范。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肥料经销商的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突出抓好肥料经销商技术培训,努力将肥料经销网点打造成帮助农民选肥配肥的助推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传播者、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应用的展示窗、配方肥销售推广的主力军。要按照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的“四有”要求,确保“示范片”到村。三是及时更新成果。积极开展周期性采土测土和针对性肥效试验工作,及时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数据,适时指导基层智能化配肥供肥网点根据最新的数据配肥供肥。要扩大触摸屏查询和智能化配肥机的配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手机短信平台的运用,方便农民快捷地查询主推肥料施用配方、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4.2 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以实施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为抓手,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统筹考虑建设条件和施工季节,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田间灌渠、排水沟、排灌站及涵洞、闸门等配套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土地平整、沟系疏浚、机耕道路、农田林网建设,做到早建设、早收益。二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批复文件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拖延建设工期。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设成效。三要做好建设项目储备。科学制定总体规划,选定建设区域,明确建设内容,合理安排年度计划,按照省农委印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编制大纲要求,提前编制下年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项目储备库,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和申报准备。

4.3 切实加强有机肥推广应用,稳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对农田有机肥的投入,努力提高耕地地力。一方面,要规范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根据无公害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消纳规模畜禽养殖等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要优选项目实施区域,做到相对集中连片。加强对中标企业所供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力争每年全市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规模达10万t以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墒沟埋草、秸秆覆盖、行间铺草、生物腐熟等行之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努力实现秸秆全量就地还田,杜绝田间焚烧秸秆现象。同时,在沿海盐碱良地区,积极发展冬季绿肥种植。

4.4 全面强化耕地质量监测,掌握耕地质量变化动态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预警机制,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一要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着力推进市县两级配套监测点建设,建立长期定位综合监测点和试验示范区,改善监测设施装备,推进装备水平优化升级,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全市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二要扎实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全面建成全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本农田质量管理数据库。启动全市区域地力评价,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评价。同时,以补充耕地质量评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三是建立完善耕地质量信息与预警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中心功能,对耕地质量监测、耕地地力评价数据进行开发应用,规范耕地质量动态信息与预警报告,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4.5 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耕地质量管理工作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领导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稳定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条件,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培训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和技术指导到位。一方面加强多方合作。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赢局面。通过信息沟通、工作交流、项目合作、联合执法等,加大农业系统内外联系,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耕地占补平衡、量质并举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合作,全方位、多模式推广应用配方肥,真正打通配方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不失农时,供肥到点,应用到田。与科研院所协作,联合攻关,推进技术创新与集成,为科学施肥水平的提高、退化与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耕地质量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任笑嫒.强化我国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2):5-6.

[3]李爱青.浅析我国耕地质量现状,下降原因及强化建设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2):1-2.

[4]沈仁芳,陈美军,孔祥斌,等.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J].土壤学报,2012,49(6):1 210-1 216.

[5]李应中.2012年我国粮食形势综合分析(二)[J].中国农业信息,2013,5:6-9.

[6]倪绍祥,刘彦随.试论耕地质量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重要性[J].经济地理,1998,18(2):83-85.

[7]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J].江苏农村经济,2012,5:72-74.

[8]曹静,宝胜.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和政策思考[J].理论观察,2013,5:76-78.

[9]倪丹,王礼焦,孙皓.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J].耕作与栽培,2010(6):14-15,19.

[10]张清华,史琢,韩翠萍,等.扎兰屯市耕地质量现状与改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89-90.

[11]秦光蔚,陈爱晶,周祥,等.盐城市低碳农业探索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 527-3 529.

[12]徐茂.江苏省推动耕地质量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3,7:37-39.

[13]刘春梅,黄子乾,唐宗明.合浦县施肥对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261-263,265.

[14]林爱华,陈斌,吉训凤,等.海安县耕地质量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2):28-30.

篇10

1、继续加大建设用地指标争取力度。要用好、用活中、省对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和支持我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优惠政策,做好开源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拓宽建设用地服务保障渠道。要加快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进度,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提前介入,急事急办,主动协调解决土地报批中的有关问题,积极协助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建设用地单位做好土地报批前的组卷上报审批工作。

2、加强用地协调和征迁保障工作。要严格征地程序,提高征地效率,进一步完善征地拆迁工作机制,积极协调理顺用地单位与被征地村组的关系,及时解决用地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为重点项目用地提供服务和保障。重点做好工业园区、白坪新区和石化厂开发用地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

3、加强土地预审把关。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项目用地标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从严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特别要提前介入,从项目用地选址着手,对照项目用地标准和规划用途严格审查,引导项目控制用地规模、合法用地,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用地的数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4、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思路,充分挖掘可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做好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立项和审查报批工作。落实乡镇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配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沿河湾重点镇增减挂钩项目区规划方案,确保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规范、健康、有序推进。积极探索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缓解耕地保护的压力。

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实现总量动态平衡

5、坚定不移地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建库工作,完善耕地保护相关资料,实现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和上报备案。深化耕地保护新机制建设,下发各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图件,引导乡级政府自觉核对项目占地情况,督促村级组织自觉检查报告保护情况,坚守耕地红线,做到严而又实,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69万亩和基本农田40.89万亩的保护任务。

6、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加快完成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市、县级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全面完成3400亩新增耕地目标任务和3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规范实施工程项目,及时报备入库配号,切实解决补充耕地和建设用地报批的矛盾。

7、积极推进沟道土地整治工作。加强与水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合理开发利用后备资源,规范推进沟道土地整治工作。认真规划设计,严格规范管理,严把工程质量,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沟道土地整治示范工程。

三、进一步强化土地收储和出让工作

8、切实加大土地收储力度。要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规划,坚持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利用效率。认真分析土地市场,科学制定土地收储方案,积极谋划组织实施土地收储项目,变被动收储为主动收储。拓宽土地收储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收储成本。

9、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继续推进“两违”清理整治工作,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对每个环节的督促和监管,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严格出让工作程序,由局主管领导牵头,勘测、收储、地籍等单位共同配合,规范出让资料,认真做好出让土地的管理工作。推进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公开公正招拍挂出让制度,坚决杜绝“毛地”出让,全面实施“净地”出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显现土地资产价值。

10、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坚决不向“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性建设项目供地,确保实现单位GDP新增建设用地消耗下降。继续加强用地供应动态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闲置土地和各类违规违约用地行为的查处,促进已供土地合理开发利用。

四、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做好2012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11、切实加强国土资源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组织策划土地、矿产、地质灾害、测绘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专题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宣传的实际效果。更加重视网络宣传,全面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大张旗鼓地开展国土资源典型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氛围。

12、扎实认真做好2012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加快完成“土地违法违规专项预警行动”,加大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挂牌督办、警示约谈、责任追究的力度,积极主动做好整改工作,把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数量降到最低,确保不超过15%的约谈线。

13、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和违法用地行为。明确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职责,由执法监察大队局领导的领导下统一协调部署所有案件调查、处罚、执行等事宜,矿产资源管理站和各基层国土所根据各自职责具体承办案件。细化日常巡查工作规则,推行村级土地联络员制度,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违法行为,尽可能把违法违规用地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继续做好“两违”整治的案件查处及出让金追缴工作,继续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和乱修乱建行为,加强案件移送工作,完善相关证据资料。

14、切实做好维稳工作。从征地拆迁、用地审批和案件查处等方面入手,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多途径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国土资源上访问题。着重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调解土地纠纷,提高群众的信任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严格矿政管理,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15、不断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加快矿产资源勘查步伐,摸清矿产资源种类和资源储量。围绕“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继续做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四级联网监管机制,全面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厉打击无证勘查、非法开采行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六、落实群测群防,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6、继续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大力宣传地质灾害知识,提高群众知晓度和防灾减灾意识。汛期前完成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工作,经政府批准后下发执行。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三项制度。加强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严格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防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适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提高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预报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夯实业务基础,全力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

17、不断强化地籍管理工作。加强农村地籍调查和土地权属纠纷调处。规范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加快推进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启动开展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全面如实完成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完成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

18、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建成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整理入库,实现国土资源系统电子政务办公,土地规划预审和采矿权审批业务在网上运行,推进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信息监管平台。

19、不断加强测量测绘工作。继续强化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服务工作,并收集完善基础测绘资料,提高测绘成果的应用水平。逐步加强测绘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测绘市场秩序。

八、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20、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今年的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抓好落实,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全系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1、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制度建设,促进基层依法行政。加快建立完善国土资源各项办事程序,严格依法办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实行“阳光政务”,改进网上报批、窗口办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做好例行土地督察有关事宜,接受督察,改进工作,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