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法规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法律法规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4年12月11日上午,家住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一位女士接到短信,显示她的银行卡进账4.96亿元。当时,这位女士以为是诈骗短信,便去银行提款机上核实。核实后她发现,自己的卡内确实多了这笔巨款。她很快意识到可能是银行搞错了。于是,她取出银行卡到柜台说明情况,工作人员马上联系总行进行核对,最终成功退还这笔巨款。
这位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这么多钱,她并没有所谓的心理斗争,因为这笔钱不是自己的,还给银行是对的。她所在的单位知道这件事后,对她进行了嘉奖,银行事后也对这位女士进行了登门道谢。
该银行综合部经理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乌龙事件经过银行内部调查,确定是总行清算中心的一名员工操作失误导致的,目前已经对其进行了下岗处理。他解释说,当天银行已经发现了这名员工操作失误,即使客户没有主动退款,银行也会主动与客户沟通这件事。
类似事件绝非仅有。
2014年11月,在湖北省武昌市做小生意的王先生7天内银行卡莫名收到3笔共计1.7万余元汇款。经查,原来是一位女士给她山东的一位员工汇款,这位员工的名字与王先生的名字一样,结果就汇到了王先生的账户上。王先生得知是汇错款后,主动归还钱款并婉拒了酬谢。
2014年10月,巴基斯坦客商萨利姆通过银行给客户汇款,没想到按错了一个零,10万元钱错汇进浙江省余姚市一位姑娘小胡的账户内。小胡得知这事后,全额返还。
2014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刘先生的银行卡里多出来62万元钱。原来是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位女士给她的客户打款,输错了一个数字。刘先生没含糊,当天就全数退回并婉言谢绝了2000元的“心意”。
法眼聚焦
以上列举的案件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拾金不昧有所不同。过去,我们所说的拾金不昧更多的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上述拾金不昧的事件则伴随着现代商业社会中无纸化办公趋势,很多现金流的交割不再是眼见为实了,而是通过银行账户划来划去。那么,这样一种操作失误导致的巨款“喜从天降”而后归还的行为也是符合拾金不昧的终极意义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拾金不昧属于道德范围的问题。殊不知,它更是一种法律义务。那么,我国法律对捡拾遗失物有哪些规定呢?
我国《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111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除此之外,我国《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篇2
立法后评价在提高立法决策科学化水平,改进立法过程管理以及提高立法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进行立法后评价,对已完成的立法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立法的经验教训,可以检验在作出立法决策时所依据的立法项目前期评价中进行的分析和预测是否准确,增强立法者的责任感,促使立法决策更加慎重、科学;可以指导正在进行的立法工作以及未来立法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法律法规制定中存在的不足,比较法律法规实际效果和预计效果之间偏离的程度,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也可以通过后评价发现新的立法需求,为启动新的立法项目做准备。
但在实践中,立法后评价往往被忽略,立法机关通常将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作为立法工作的结束。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立法后评价制度,没有法定的立法后评价机构,没有成型的立法后评价程序和方法。反馈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法规质量。近两年,福建、云南、上海等地立法机关陆续开始立法后评价的探索工作,引起了较大反响。在各地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的立法后评价方法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立法后评价制度将具有实际意义。
一、立法后评价的原则
立法后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公开公正原则。法律法规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效果有着切身体会,因此,立法后评价应该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关门评价”。立法后评价还应该尽量从立法和执法部门以外的第三者的角度出发,独立进行,特别要避免完全由立法决策者和立法工作者自我评价的情况发生,以便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客观公正原则应贯穿从后评价的选定、计划编制、评价队伍组成到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整个过程;
二是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法律法规的质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只有实践的结果才能说明立法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保证评估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三是科学性原则。正确的数据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后评价的质量还取决于后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因此,需要选择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评价人员,认真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报告中注明评价单位名称和评价者姓名,以增强其责任心,注明使用的评价方法和选择的依据等,使报告的分析和结论具有充分可靠的依据。
四是实用性原则。进行立法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法律法规的决策、制定取得的经验教训,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今后其他立法项目提供参考意见。来自实践的评价结果必须通过对法律法规的修改再回到实践中去影响和规范社会关系,因此,后评价报告必须具有实用性,注重时效性、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后评价的结果要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完善反馈手段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反馈给立法决策、起草、审议的有关机关,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今后立法提供参考。
二、立法后评价的时机
立法后评价的时机最好选在法律法规实施后已经开始显现对经济社会的规范作用,积累了足以进行后评价的的数据资料,具备了后评价的条件后进行。时间选得太早,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尚未显现出来,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时间选得太晚,立法过程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及时总结,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改正,新的立法需求不能及时发现,后评价起不到及时反馈的作用,评价的作用将受到影响。由于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经济社会关系显现效果需要的时间不同,如交通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一、两年后就可以通过事故率、人口出生率等指标反映出效果,而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法律法规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决定进行后评价的时机。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也是动态的,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过去能够有效规范和调节经济社会关系,解决存在的矛盾,并不意味着现在和将来也能始终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建立对法律法规进行定期评价的制度。
三、立法后评价的程序
立法后评价主要应包括以下程序:制定后评价计划、收集信息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后评价报告和报告的反馈。
制定后评价计划应该包括确定后评价目标、项目干系人分析、确定信息收集和综合评价的方式方法、落实人员和责任、制定工作日程、确定报告格式和反馈方式等。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认真分析法律法规的项目干系人,也就是与法律法规相关、受法律法规影响的人或机构。法律法规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项目干系人,尤其是执法部门和管理相对人,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下采取的行为是否与制定法律法规时预期他们将要采取的行为一致,法律法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项目干系人的实际行为与预期行为之间的偏离程度。通常情况下,项目干系人包括立法工作者、立法机关组成人员、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相对人等,以《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例,涉及的项目干系人众多,条例适用省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县以上计生、计划、财政、工商等十多家政府部门负有管理职责,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学校,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等都有涉及。这就需要正确分析判断各项目干系人对条例影响或受条例影响的大小,决定应该向哪些项目干系人、采用何种方式、就哪些方面了解法规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信息资料的收集可以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书面征求意见、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网上评价等多种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注意进行后评价时信息资料的收集,也要注意平时的信息资料收集。从长远看,需要在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就参考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法律法规后评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在网上长期收集意见反馈,将平常的执法检查、调研、听取汇报、代表视察等有关资料及时分类保存,将已经进行的法律法规后评价资料存入等方式不断充实和更新信息系统,为立法后评价积累资料。由于法律法规之间往往存在交叉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为待评价法律法规后评价提供资料,也可为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信息。
四、立法后评价的评价方法
尽管国内目前对立法后评价的评价方法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在投资领域和经济社会其他领域中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思路和方法可资借鉴。立法后评价可以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对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效果作出定性评价,主要包括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定量分析法是运用数学方法对法律法规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价,可以采用成功度法。
前后对比法(Beforeandaftercomparison)是指将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前的情况和实施后的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法律法规产生的作用。对比时还需要将决定制定法律法规时进行的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效果与实际效果相比较,以发现差距,分析原因。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揭示法律法规计划、决策和制定的质量。
有无对比法(withandwithoutcomparison)是指将法律法规制定后出现的实际情况与如果没有制定该法律法规应该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法律法规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由于从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到进行后评价期间,经济社会中很多因素发生了变化,对法律法规规范的领域产生了影响,因此,简单的前后对比法不能对法律法规的效果得出准确结论,需要运用有无对比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定法律法规的作用。
逻辑框架法(Logicalframeworkapproach,LFA)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项目评价方法,它应用问题树、目标树和规划矩阵三种辅助工具,分析和分解问题,找出问题间的因果关系、目标--手段关系和外部制约条件。逻辑框架法通过建立宏观目标、具体目的、产出和投入四个层次的目标及因果关系,形成垂直逻辑关系,确定立法的各个目标层次、层次之间的因果链和重要的假定条件及前提。通过比较原预测目标、实际实现目标并分析变化与差距,形成水平逻辑关系。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生成矩阵式框架结构--逻辑框架表,用来进行目标评价、立法效果大小的原因分析和今后的趋势分析等。
成功度法是依靠评价主体的判断对与法律法规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进行单独评价,并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得出对法律法规质量的总体评价。法律法规的质量涉及到法律法规的运行成本、实施效果以及法律法规本身的合法性、协调性和语言文字水平等多个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从单个方面难以得出质量高低的结论,因此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运用一些数学上的分析方法对各指标得分进行整合得出综合分值,确定质量等级。成功度法包括三大要素:一是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指标权重,三是综合评分方法。
法律法规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专家调研法征求专家意见汇总而得。也可以借用逻辑框架法的问题树和目标树工具,帮助立法后评价人员理清思路,建立科学、完备、符合待评价法律法规具体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从法制统一性、可操作性、立法绩效、立法和运行成本、文字结构合理性等方面着手,其下再细化设立相应的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对法律法规质量影响的大小不同,因而重要程度不同,应该使用一组不同的权重值来描述。指标权重指每个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体现了每个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确定指标权重可以采用经验判断法,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查表,请评委对指标权重作出评价,打出相应分值,取平均值代表集中意见决定指标权重。为了提高科学性,也可以采用其他确定权重的方法,如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秩序法等。在实践中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应用较广,它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Satty,T.L.提出的一种处理复杂指标体系权重的系统分析综合方法,通过将复杂问题层次化,用将指标成对比较的方法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或者由多个专家构造比较判断矩阵,然后综合给出评估结果,确定指标权重。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必然需要不断调整以期更符合客观实际,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方法并对指标体系和权重定期修正。
在确定指标体系和相应权重后,设计调查表,请各评价主体对法律法规相对于指标体系中的每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次的评价,为了克服系统误差和利于数据处理,五个等次可分别对应设定为一定的量化分值。
对每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质量高低评价只代表了法律法规某一方面的情况,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后的综合结论。由于立法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模糊性的系统特点,在进行综合评分时,为了克服系统误差,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对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事物和现象做出总评价的一种定量化的数学方法,它以模糊数学为运算工具,在确定各指标和子指标的权重系数的基础上,构建单因素评价模糊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根据模糊数学的合成原理,计算出最后综合评价得分,从而确定法律法规的质量高低等级。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法学课程
会展经济是一种智力经济。素质、学历、技能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是会展经济的质量与效益的保证。高职会展专业是顺应会展经济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既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才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然而,会展业内人士与有关学者指出,仅靠各院校现行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不足以培养出会展业急需的会展法律方面的人才,因此,笔者拟对会展专业法学课程的设置加以探讨。
会展专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设置会展专业院校放量增长与会展人才缩量需求之间的矛盾
会展产业是近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为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而来的是设置会展专业的院校也在放量增长。
自2002年首个会展专业设立始,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众多院校纷纷涉足会展专业领域,其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令人吃惊。2004年,进入会展专业领域的教育机构从当年的12所猛增至57所,截止到2006年,开设会展专业或方向的教育机构已达89所。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说,我国的会展专业教育进入空前的旺盛发展时期(见图1)。
然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未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三大活动的举办,所需会展专业人才的实际状况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乐观。由于此类活动国际化程度较高,办会层次高、规模大,这些因素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历等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依靠短期教育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做法缺乏科学性。目前,国内的会展从业人员虽然不下100万人,但多数都是“半路出家”的杂牌军,缺乏专业化技能与素质,与会展行业发展日渐专业化的趋势不符。因此,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举办并非必然导致单纯的岗位需求量的增加,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二)会展人才综合性与会展课程模糊性之间的矛盾
会展活动的增加对开设会展专业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我国大批会展从业人员尚未接受过正规的会展专业教育,一贯采取的经验培养的模式实际上带来的是资源的浪费和对会展模式创新的阻碍,因此,构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会展人才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业辅人才及会展业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与会展高级运营管理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会展业辅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人才;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包括高级翻译、住宿旅游接待等人才。可见,会展人才不仅应是专业型人才,同时还必须是综合型人才。
然而,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对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方面,会展专业教育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仍然没有统一;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精减与严格控制学科设置的规定,会展专业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门类的准确划分,学科归属与门类划分一直未能得到明确界定。到目前为止,会展专业的名称有很多种表述,如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管理与策划、国际会展、会展商务、会展广告与设计、会展旅游等。
会展专业法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会展实践对法学人才的需求
在会展业职业经理高峰会上,著名会展专家薛婷婷告诫会展业界人士:在中国展览业目前尚不能完全适应国际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最易被忽视的环节,保护知识产权关系到中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会展业内人士要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知识产权,避免展会出现侵权违法现象。
在会展业高速发展的近几年,会展业屡屡遭遇“骗展”的冲击,不仅在一些会展业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就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会展中心城市,也频频出现“大杂烩”式、“移花接木”式的“野鸡”展会,严重影响了会展业的形象。更为荒唐的是,竟然出现了受骗参展商为自己讨说法遭到组展单位人员追打的恶劣事件。
2004年,排在我国展会前10位的行业是:房产建材、生产设备、人才招聘、文化体育、新兴技术、医疗保健、纺织服装、旅游酒店、食品饮料、综合展览。据粗略统计,印刷类的展览有100多个,包装类的展览有近百个,汽车类展览有几十个,房产建材展览有几十个,缝制机械展览有40多个,在40多个广告类展会中,冠名“广告四新展”的就有15个,高尔夫在我国仅有不长的历史,也有了十几个展会。有的展会属于非常明显的骗展行为,而这类行为的“成功”恰恰是由于会展人才本身缺乏基本的法律观念。
对于愈演愈烈的“骗展”现象,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会展行业自身缺乏专业法律机制的规范,会展人才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展览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以后,一些并不具备办展资质的民营和私人公司蜂拥而至,由于某些会展管理者没有掌握会展公司登记备案的相关法律制度,使得一些展会组展公司在招展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办展。
针对现存的“会展人才不懂法律,法律人才不懂会展”的现状,必须培养依法办展的法律观念,加强会展人才的法律知识学习,增强自觉维护法律的守法意识,减少会展活动中屡屡发生的违法现象,这是时代赋予会展专业法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时代对我国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转贴于
(二)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中法学课程的薄弱
在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法律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依法办展、依法治展的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均会有很好的帮助。然而纵观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法律课程设置偏少。
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计划分为2006级和2007级两份,其中对法律课程的设置有明显的区别。
2006级会展专业总课程设置为2574学时(学制为3年),其中法律基础课54学时,占2.09%,会展法学课54学时,占2.09%,二者相加仅为108学时,占总学时的4.18%,与依法办展、适应实践需求的教育思路大相径庭。
2007级会展专业总课程的设置有了较大的修改。总课程为2623学时,其中法律基础课仍是54学时(占2.06%),但是会展法学的相关课程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会展相关问题分析(讲座),36学时,其中可能会涉及部分会展法律知识,如果以18个学时计算的话,仅占总学时的0.68%。二者相加也不过72学时,仅占总学时的2.74%,甚至有可能更少。从这样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当前的会展专业教育不太重视对学生法学知识的培养,仍然没有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笔者认为,针对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会展专业教育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比例,增加与会展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以期培养出高层次的集管理学、会展学、法学知识于一身的会展人才和法律人才。
会展专业法学课程设置构想
(一)构建会展学与法学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教授指出,会展业所需的人才综合性较强,比如,会展中的项目管理属于MBA的范畴,会展作为产业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同时,会展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又必须与法学专业相得益彰。会展业在我国健康有序地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因此,要培养复合型的会展业法律人才,必须构建会展知识与法律知识完美结合的知识结构。
从会展专业的内涵和新形势下依法办展的实际需要可以看出,会展专业人才必须是具备深厚的会展学与法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依法举办会展的意识和依法监督会展的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各院校和教育机构在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时,应将与规范会展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专业背景知识予以介绍,使学生在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法律意识,树立“依法办展、依法治展”的观念。
会展专业教学既应包括会展相关基础知识,又应包括法律知识,且法律知识是其根本保障。从法学课程的设置要求看,会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会展组织者的法律规制、展品的法律规制与会展运行的法律规制三个基本单元,构成稳固的三角型结构,体现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融合。会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会在会展公司就业,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依法设立会展公司及其他组织、展品保险规制、展会及展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会展合同签订等等。如果到会展执法部门就业,面临的将是如何依法对会展组织者的资质进行审批、对展品的海关监管与检疫检验等问题。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均要求学生具有较深厚的法律知识与较强的法律素质。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全面讲授和分析,更要求有足够的课时加以保障。
(二)构建会展法学的课程体系
按照会展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该专业课程应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理论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其中法学课程属于职业理论模块,又可分为基础法学、会展组织者法学、展品法学与会展运行法学四个基础学科,其结构如下。
法学基础课包括法学基本理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这一部分是以普法知识为主体的基础法学课程,内容多而杂,54学时明显不够,建议改为72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36课时,每周2学时。
会展组织者法学课程包括会展公司的法律法规、其他会展组织者的法律法规、会展组织者资质审批的法律法规等。这一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合格的会展组织者的资质,内容简单而重要,建议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共36学时,每周2学时,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模拟等手段进行讲授。
展品法学课程包括文物展品的法律法规、展品海关监管的法律法规、展品检疫检验的法律法规、展品保险的法律法规、展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展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会展展品是整个会展活动的载体,是会展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规范展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比较多的,由于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会展监管组织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简单介绍,课时可以控制在36学时左右,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较为适宜。
会展运行法学课程包括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会展合同的法律法规、会展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会展市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会展活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会展运行环节在会展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纠纷最多,此时会展人才运用法律法规也最频繁。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保证一定的课时量,系统地讲授各知识点,辅以各种模拟实训手段,以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这一部分最好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安排54学时,每周3学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毕业生就业后对会展法学知识的需求,在该课程体系中,尤其要加强会展公司法律、会展合同法律、展会展品知识产权法律的课程,建议应将这几门课程重点列出讲授,使之与会展专业知识面宽、就业面宽的特点对应起来,并应结合会展业的现状和实践,加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并重的方式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操作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会展专业法学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任国岩.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4).
[2]张滨,戴敏华.试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中的法学课程设置[J].医学教育,2001,(3).
篇4
权力清单是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中关于行政权限的梳理、整合、归纳、重新配置等。通过权力清单,可以有效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目前,权力清单制定中存在着各自为政、一哄而上的现象,导致权力清单内容结构不统一、权力名称烦琐、权限差异大、少数质量不高等问题。作为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的权力清单制度,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将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废改行为相结合,并由国务院及其部委对权力清单内容、结构、名称、监督、运行平台等进行整体设计,各省、市予以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协调的权力清单体系。
关键词:权力清单制度;顶层设计;依法行政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1-0059-08
我国权力清单的雏形可追溯到2005年河北省邯郸市的市长权力清单,但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权力清单,真正开始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之后的事情。由于这两个具有权威性的文件的号召,各地纷纷将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本文以权力清单已经公布或正在公示的江苏、浙江、安徽等为例进行研究,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我国权力清单推行的现状,更能看出其中的不足,对其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便在全国各地进行广泛地推广。
一、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认识
权力清单制度仍在试点中,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可以全面推广,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认识具有必要性。
1.权力清单的实质:权力清单是对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各行政机关权限的梳理与归纳,或一定幅度内的适当细化,其本身不产生新的权力。
目前,我国行政权限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法律的,也有法规的,还有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甚至还有上级行政机关的赋予等。在法律层次上,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从总体上规定了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权力,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处罚权限,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许可方面的权限等。在法规层次上,如国务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了民政部门对社会团体行政处罚的依据。在规章层次上,如民政部的行政规章《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认定的行政处罚的权限。当然,行政权限的来源主要是法律,但法规、规章甚至一定级别的规范性文件往往是对法律规定的细化,也是行政权限的重要依据。从已经实行权力清单的地方来看,权力清单实际上是将行政机关的相关权力通过一份清单形式进行明确列举,使人一目了然,以便监督其行使的一种制度;权力清单的模式基本上都是逐项列出某一行政机关的权力,在每项权力后面附上该权力的依据,有的还附上实施的裁量幅度等。可见,权力清单制度并不是对行政权限的增减,而是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中对某一行政机关权限的规定进行梳理、归纳,以清晰的清单形式予以列举;它只是对行政权限的集中,没有改变行政权限的范围、性质、行使方式,是一种物理性而非化学性的变化。
2.实行权力清单的目的性:清除法外权力和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权力
既然现行法律法规中都有了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即可,为何还要再搞一个所谓的权力清单?这就涉及权力清单推行的目的性问题。目前,虽然已经有了法律法规等对行政权限的规定,但行政机关不仅存在着不执行的问题,还存在着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而行政机关在行使的法外权力,或存在着不少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的行政权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利益可沾的行政审批权,为许多行政机关所青睐。许多行政审批权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由于行政机关长期以来一直行使着,即使没有法律依据,也不愿放弃。“多年的改革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政府手中的事项,尤其是审批事项如同‘割韭菜’似的,一茬割掉了,另一茬又长了,特别是基层行政部门,砍掉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一段时间之后,又以变相的形式卷土重来。”[1]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第一,对行政机关的合法权力与无法律依据或依据不充分的权力进行区分,以达到剔除非法权力行使的目的。第二,现实中还存在少数权力,虽有法律法规上的依据,但已经与市场经济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明显不相适应,属于即将废除但因法律法规尚未修改而没有被废除的行政权力,对此,需要通过权力清单的方式对其行使进行适当的限制等。第三,一些法律法规规章由于对权限划分不清,长期处于交叉、扯皮状态,通过权力清单方式可以进行确认或重新配置,使之更为清晰、明确。
篇5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法律素质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31-02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致力于建设一个法治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重要准则,也是兴国安邦的重要决策,依法治国要求公民的法律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大学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民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所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提出的必然要求。
1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目前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法律法律素质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法律认知能力的增强。从整体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清楚地知道一些基本的违法犯罪的事情以及发生这些事情可能有的相应后果。因为目前很多大学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增强都有一定的措施,而且大学生平时通过网络也会接触到一些案例,甚至有的学生都深有体会,比如说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这些都是大学生经常会上当受骗的地方,而且在上当之后有报警的意识,这就是他们法律认知能力增强的具体表现。这些经历多多少少会增强他们的法律认知能力。[1]
(2)自控能力不足与法律规定的冲突。大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还会存在自控力较差、自我认识不清等与法律规定冲突的现象。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在对一些法律有清楚了解的同时,却往往做不到以这些法律规定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时会用这些标准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样的发展现状对于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会有所促进,反而可能会产生其他一些不良后果。
(3)意识与行动不协调。意识与行动的不协调是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缺陷的又一体现。而且这一问题是当代大学中普遍存在的,他们对一些法律法规有清楚的了解,但在实践中却又显现出用法能力的不足,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将法律运用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相应的认知能力增强的同时法律素质并没有提高,这亦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2 普遍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普遍提高问题,从来都是我国高校教育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我国法制社会的建立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双重要求,目前已然成为教育部门和高校的迫切任务。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对祖国发展将起到强有力促进作用,一个国家的人才的法律素质低下将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损失,而且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目前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问题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人群,因为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基础比较好,他们有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且他们对法制社会的建设有高度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能够大大我国国民法律素质。从这些情况来看,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但能够促进我国国民法律素质平均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够在将来大力促进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为人民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2]
3 当代大W生法律素质培养途径及建议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是各大高校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机制。我国目前已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安排课时较少,师资法律水平参差不齐等等多种原因使得法律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目前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需要一定的创新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在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范围最广、最强有力的培养方式就是课堂教学,虽然说课堂教学是学生兴趣最缺乏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通过一定的改进与创新将会成为法律素质教育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途径进行以下的探讨和建议。
3.1 理论教学方面
(1)重视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积累,大学生法律素质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综合素质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仅能够提升大学生本身的素质,而且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益处。大学生法律素质要求学生对于最基本的法律能够清楚的了解,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身作则,不以身试法,不知法犯法,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不知不觉的影响周围的人。[3]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习并牢固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目前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已经被划分到学生必修课中,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学习,在目前法制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法律法规是规范公民行动一个约束条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二是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法律的相关规定,这种标准能够指引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并且能够及时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行为;三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国家意志的体现就是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理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白违背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国家意志,这也是国家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
(2)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学习需求,将课堂教学模式的进行必要的改进,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新媒体时代,他们往往思维活跃、学习过程主动参与性要求高,课堂信息量需求多等特点,高校需要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学习需求,将课堂教学模式的进行的必要地创新性改进。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法,鼓励大学生多多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学习中来。在法律素质培养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教授为主,这种方式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状态。在课堂改进之后,把讨论加入其中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在教师教授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通过引入课堂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在同学们进行讨论之后,挑选部分同学回答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对事情的对与错、是与否进行讨论,从而不知不觉地培养基本的法律素质。其二是课堂教学中采用课件与视频教学结合,改变法律基础知识学习过程的枯燥性和抽象性,以增强法律基础知识的趣味性。课堂教学中,加入视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学视频的特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通过视频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效果的提高能够直接促进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培养。其三是重视课外法律知识的继续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能仅仅停留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大学生必须从各方面汲取法律知识的相关规定才能稳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课堂学习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这种与实践建议密切的课堂越来越向着课外进行发展。在课堂之外,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法律素质培养的教学[4]。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法律素质。
3.2 实践教学方面
在目前高校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法律素质。而法律素质的培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高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1)重视法律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过程中,最基础的手段是法律课堂的开设,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特性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对法律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兴趣,在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教学产生兴趣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培养。法学专业自身就是要求既懂法学理论,又能实践运用法律。不懂法律实践运用,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与提高就无从谈起。法制课堂的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故在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应该重视法律实践学习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2)为实现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有效性,应重视法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多样性改进,法律素质教育除了课堂的教育,还必须重视法律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故建议高校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法律实践课的开展,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在传统的法律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主要的实践活动就是与法律有关的宣传讲座,大学生不能亲自参与其中,在新媒体时代下已略显单调。故建议在大学生法律素|培养的过程中应开展能够让大学生亲身体会的一些法律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当前热点法律事件,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人士进行一些法律研讨会,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大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类似主题类的活动,或者是开展法律小话剧、也可以是小品等;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政法部门联合举办,让学生走入政法部门亲身体验;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网络诈骗的模拟、处理办法;或者是开设与法律素质有关的情景剧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学校进行设计与开设的支持,并且让同学们对于参加的活动写具体的实践报告,通过这些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玉.创新社会实践方式 提高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J].法制与社会,2013(11):223-224.
[2] 常淑香.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5(30):147.
篇6
在8月份第一次的培训中,方锦烈老师的《最新法律法规》,讲解了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电厂有关法规内容,从法律的角度出发,首先解释了基础概念;其次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解读,根据电厂日常生产情况提出可能触及的法律问题,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最后从个人经验出发谈到对安全生产法的理解。参加本次培训的共有106人。通过此次培训,全热电公司对法律的概念和效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一线员工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清楚的认识。
(2)作业许可管理
在结束了第一次培训后,通过收集学员反馈意见,此次刘湘云老师在9月份《作业许可管理》培训的形式上做了调整,对热电公司的班组进行了分组,并在培训中穿插互动环节,加强培训人员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的积极性,公司从业人员共98人参加,分成了四组。在内容上增加了案例的讲解,首先从案例引出知识点,做到“用事实说话”,让组长带动组员,在发生的事故中挖掘是否存在作业许可缺陷方面的问题,从现场作业人员到班组长再到高层人员每个阶段的许可程序是否完整;然后通过提问方式,对热电公司需要许可的作业一一列出;最后由现场从业人员和作业许可管理员进行对话,进行作业许可的自查。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紧凑,形式上也能很好的衔接,一环接一环很流畅,存在的问题针对作业票管理内容和责任追究不够详细,作业管理者听后不知道存在的风险,在意识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3)新<安全生产法>解读
《安全生产法》在8月份进行了修订,增加到了117条,热电集团提出了加入安法解读的题目,根据热电集团提出的要求,中心将课程做了相应的调整,把10月份的课程调整为《新<安全生产法>解读》,中心还邀请了原省安监局法规处副巡视员陈桂成进行讲授,参加培训的有各班组长和集团公司负责人共80人。在授课内容上,陈老师也用到了他个人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先从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足出发,归结了“力不足、刀不快、腰不硬”三方面的问题,然后引出了修改新法的三大重点,最后再从修改后的“十亮点”中对新法进行解读,解读的内容环环相扣,使学员在听完后普遍对修改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4)习惯性违章的预防
原计划安排在10月份的“惯性违章”调整到了11月,由刘湘云老师主讲,培训安排了65人参加,分成了四组。内容上比原计划多出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心在对培训内容的准备上有了充足的额时间,对违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将现场违章的照片加入到了培训过程中来,使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在图片中找出错误,每一组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总结,身份也从“被监督”转变成“监督者”,多角度的了解到了违章发生的原因,从而能“自觉”的改正过来。在培训结束后,学员在心里上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但是还是有员工认为,这些照片很多都是外包单位的作业,这些违章行为在他们身上是不会发生的这样的侥幸心里,建议在下次有条件的情况下能有现场操作的过程,在过程中使员工发觉自己的“习惯”。
(5)高温灼伤及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在最后一个月的培训工作中,将原计划的<高温灼伤>和<机械伤害事故>两个题目进行了合并,主讲刘湘云老师,各班组人员共85人参加,分成了四组。内容上也将两个培训科目压缩为一项,内容上虽有删减,但是培训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在课堂上每一组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高温方面和机械上的危害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最后中心还在培训中将安全月《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的宣传册发放给各班组,将宣传册变为他们日常的“工作手册”。
(6)培训中问题及意见
篇7
行政裁决文书不规范的表现
文不对题。乡、镇行政文书主要有两种:一是行政处理决定书,二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前者是行政机关因当事人的某项权属争议或权益被他人侵犯而作出的处理决定,后者是因被处罚对象违犯有关行政法规而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文书。在现实中,乡、镇政府往往混淆了两种决定书的性质和区别,导致张冠李戴。有的甚至袭用人民法院专用的“行政裁定书”等来代替行政裁决。
内容不全、表述不清。乡镇作出的行政裁决书往往多数只有名称、当事人、查明的事、处理结果几部分。就是这样简单的裁决书,有的事实部分只寥寥数语。如乡制作的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决定书,在查明事实部分仅用“超生一孩”一笔带过。何时何地出身,是男是女等都未予说明。
错盖、滥盖印章。以乡、镇政府名义制作的行政裁决书,应加盖乡、镇政府的印章,但有的乡、镇政府一些具体承办的站、所都只盖了承办职能部门的印章,从而导致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不具备法律效力。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一是法律法规混淆。如XX镇政府在处理责任山权属争议时本应适用森林法,却适用国土法。二是引用具体条文错误。三是未引用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而是引用领导的讲话材料。如乡政府制作的一份计划生育处罚决定,其依据是X×县领导的会议讲话材料。
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干部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乡镇干部中有较大一批是直接从农村村组干部中聘用的,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低,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而制作一份形式规范、质量较高的行政裁决文书,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要求,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夫,当前,多数乡、镇干部未达到这一要求。
法律知识欠缺。许多乡、镇干部往往忙于政务,疏于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加上行政法律法规多,新法又不断颁布。相当一部分乡镇干部对其行政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有些人仍习惯用行政命令管理,有些人甚至仍然按照过去早已废止的法律来处理行政违法行为。
“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仍然严重。部分乡镇干部认为只要实体处理正确,文书制作法规不规范无关大局;还有的认为被处罚的对象是边远山区的农民,文化低,对文书制作的要求不清楚。如果当事人不申请复议、不,也就万事大吉,即使当事人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文书被撤销还可以重新再改。
缺乏必要的培训。对一些专业人员未进行专业培训,也很少组织对干部的全面执法培训,乡、镇政府干部中很少有人系统学习过文秘、法律等专业知识。同时乡镇也很少组织干部进行全面的行政执法培训。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文书制作看似事小,实则事大,这就要求干部特别是乡、镇的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把文书制作当成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常抓不懈。
2、加强培训,切实掌握文书制作的要求。乡、镇干部应加强学习培训,正确掌握文书的制作。一份规范的行政裁决书应做到:(1)各项内容齐全,包括文书名称、当事人基本情况、争议事项或者违法事实、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对事实的分析认定、处理结果、诉权告知等;(2)表述清楚,说理充分;(3)适用法律正确;(4)尽量避免格式文书。
3、加强法律学习。乡、镇政府应组织其工作人员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特别是新出台的法律规范的学习。要力戒那种应付上级检查,而采取对照答案填写试卷搞“人人过关”的形式主义。
4、切买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乡、镇政府必须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行政事务。对需作出裁决的事项,在决定前要进行充分调查取证,使处理结果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
篇8
普法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实施普法规划以来,我国的普法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公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立足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转变旧观念,确立新思路,把握根本需求,研究内在规律,不断实现普法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
普法对象是普法的主体,普法活动应围绕主体展开。“供需对路”是实现普法目标的前提。以往的普法实践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缺乏对普法对象需求的充分了解,导致普法活动与普法对象实际情况无法完全契合,内容上“一锅煮”,方法上“一刀切”,要求上“一律化”,陷入所教非所需的尴尬局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新时期的普法工作更要求我们要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普法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地域等程度,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普法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各群体的普法需求。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入分析、认真研究,科学细分普法对象,分类梳理普法需求,并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的认知层次、职业特性、文化背景等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普法方案,进行分层指导,按需施教,力求有的放矢,从而能够确保普法活动与普法需求的合理匹配。
普法形式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普法的实际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普法形式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简单、生硬的传统普法形式亟待革新,以便使其迸发新的活力。
以往普法实践在形式的选择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单方主导,多属填鸭式、灌输式,普法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参与的机会和渠道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形式呆板,如语言枯燥、抽象,不够生动,缺乏吸引力,易导致抵触心理,加之以开设讲座、摆摊咨询、发放资料等常规方式居多,易产生学法疲劳;三是渠道单一,在传播载体的选择上,大多采用宣传手册、法律资料、标语、横幅等静态平面的媒介,无法实现全方位、立体式覆盖;四是简单说教,为普法而普法,未能使普法与行政、司法、执法等活动有机结合,造成群众对法律实用价值认识的难到位。
现今开展的“____”普法笔者认为则应在批判继承、充分运用传统普法的有效手段和方式的同时,积极创新,使得普法形式不仅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而且有深度、有声势、有影响,大大提高普法实效性:一是过程互动化,由包括普法者、普法对象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普法活动。活动过程中,不仅安排分组讨论,鼓励普法对象自由发表、相互交流个人观点,而且提供开放式自由提问的机会,由普法者耐心倾听,详细解答; 二是形式生动化,注意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之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将普法融入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中去,推出一系列法治文艺作品,让人们在享受法治文化大餐的同时,无形之中被感染渗透,潜移默化;三是载体多样化,综合运用各种媒介,拓展覆盖面,扩大普法效应,如运用电视、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网络、公共场所大型电子显示屏,使法律普及无处不在;四是环节服务化,确立服务为先,在服务中引导的思路。寓普法于服务之中,于执法、行政、、咨询、调解,复议、诉讼等过程之中,于法治实践之中,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热情周到的工作,增强普法渗透力,提升普法实效。
普法内容是普法活动的核心部分,是普法取得成效的关键。以往在普法内容的选择上缺少统筹思维,造成内容单一贫乏,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重时事型法律、轻实用型法律。以往我们在普法宣传上更注重宣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规,却忽略了人们急需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忽略了人们如何使用法律的普及,造成人们处理现实问题的法律能力不足;二是重义务性规范、轻权利性规范。过多宣传法律本身在强制性、禁止性的功能,使人们对法律产生了一种敬畏感,认为法律是设置障碍、加重负担的,从而自觉不自觉地选择规避法律,使法的作用在发挥上打了折扣;三是重实体法、轻程序法。通常对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为主的法律宣传的较多,而对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宣传的则较少,人民群众对维护自己权利的合理、正当的途径和程序知之甚少,一遇到侵权就不知所措,要么采取强制手段,实施私力救济,要么采取上访手段,寻求行政救济; 四是重条文宣传、轻理念启发。偏重于对具体条文的宣传,对法律精神宣传的不够,致使群众对法律的理解仅停留于文字表面,过于肤浅,对法律的灵魂和精髓认识不够透彻,自然较难树立法律理念。
因此,今后普法工作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系统性,突出层次性,增强适应性,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法律,以期实现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自如运用法律的目的: 一是在全面普及各类法律法规基础上,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普及宪法、与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使这些惠及广大群众的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二是坚持义务性规范和权利性规范的普及并重。在普及义务性规范的同时,加强权利性规范的普及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法律既规定了大量的义务,更赋予了广泛的权利,法律是保障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 三是坚持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普及并重。让群众通过进一步了解程序法的法律知识,能够掌握基
篇9
关键词:现代物流;立法方向;现状
一、现代物流立法情况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物流行业的法律研究还较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制于物流本身的复杂性。但是如果不能对物流行业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这样的状态会让物流行业最终因为缺乏法律的保障而走向停滞的道路。目前在我国,所有和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都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法律当中,并没有对物流行业专门的规范,这些法律法规能够适用于大部分行业并缺乏针对性,法律作为相对独立的法律规范的集合,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约束意义的集合体,与物流的相关法律规范都有总和关系,其中包含了与物流有关的国际惯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物流法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分明的部门法存在,而不是单单地存在于其他部门法之中。并且现代物流立法与传统的物流立法要有所区别,现代物流立法应增强新时代的特色,法律的内容应根据新事物的出现而做出及时的调整,例如物联网等因素的融合等。目前物流行业的公路通行难,同行的成本高,第三方物流能力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滞后。根据我国的物流现状来看,2014年物流总费用占据国内生产总比重的20%,是发达国家的两倍。目前国内商品有超过90%的时间都停留在包装、配送、仓储和运输环节上,物流效率低和价格高是物流现状发展的根本特点,由此也增加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成本。其中既有经济体制的制约因素,也有物流企业自身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依托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通过立法、执法来实现物流行业的振兴。目前我国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都缺乏物流的规划用地,政府在对物流行业立法上也需要考虑建立物流的园区、基地,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板块。在区域、税收、资金方面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保障,现代物流行业同样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促进其健康发展。在物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政府都对法律十分重视,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也较为完善。例如在日本,上世纪末就颁布了《物流法》来规范日本的物流行业,这部法律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根据自身的物流需要也颁布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物流行业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让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整个物流行业处在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中。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目前设计到了采购、包装、储藏、流通、加工、信息综合等多个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与我国物流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文件中,但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来服务于物流行业。我国的物流合同也没有署名范畴,通常都是与运输、仓储、保管等合同共用一部法律。以明确的形式来对物流合同的义务权力双方提供责任形式,那么物流行业的纠纷就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决。物流活动中都有不同行为的归置,但是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对物流行业的分散不均匀。对物流行业的管理更多的停留在运输部分,针对现行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进行整合。目前我过对于物流的相关法律制度还远远不完善,需要加快法制的建设,避免出现无法可依,出现问题无法解决的局面。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让法律来规范和维护。
二、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分析
(一)系统内部组织间的部门和区域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在物流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系统内部组织间的部门和区域上的差异,各个地区之间,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造成各地区标准不一的问题。这就会导致物流与物流之间的连接缺乏了解,效率低下,物流活动难以顺利地进行。例如集装箱,在海运过程中集装箱主要是40ft*8ft*8ft和20ft*8ft*8ft两种类型,但是在铁路部门,有铁路运输自己的标准与海运集装类型不符,这就会导致海铁联运时必须经过拆箱装箱之后才能得以达到目的,这就会导致在物流成本上增加了许多包装和储蓄费用,使物流效率降低。这个问题没有国家相关部门来进行指导和解决是不行的,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物流方面出现的问题,用法律规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物流行业越来越和谐的发展下去。
(二)物流法律方面的缺失
在物流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的法律法规缺少强制性。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这其中,前三者表现的是强制性的标准和推荐性的标准,这些标准用来保障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人的身体健康,这些标准也代表着国家法律和行政部门强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在这几种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按照规定来实施的;一些推荐性标准,是国家推荐企业做的,国家推荐企业去做的,企业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由于国家没有强制规定物流标准,所以物流经营者在包装货物上使用规定的材料还是使用便宜的草绳和钢丝绳进行包装货物就存在着巨大的随意性。因此,如果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规定当物流运输与国民生计有关的物流时应该建立强制性的标准,来保障运输的安全,确保涉及到的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例如:在冷链物流方面,深圳和上海的相关企业已经实施冷链物流的标准,并且在2015年在全市内实施。
(三)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需求
在我国制定物流标准的方面,我国应该重视物流信息的标准化。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现代物流业不断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就是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经原本分离的各个物流环节,和物流信息和物流资金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来保障物流供应链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好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不仅仅是因为物流信息的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关键,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和建设。在我国,目前许多单位都设有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是由于数据的类型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信息不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能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这就会导致物流的运作状况下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既可以降低系统之间信息链接的成本费用,又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的传播和速度。
三、现代物流行业立法方向
(一)物流主体立法
物流主体立法从法律角度来说应当是对物流活动的主体进行相应的规则管控,对其主体资格和相关的问题进行法律的制定,从而让物流主体形成规范的物流行为。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主体的自律性组织规范;另一个则是物流经营主体的立法。其中对于自律性组织规范的内容包括各类物流运作商会和物流协会,主要对物流中的各种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物流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从而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对于物流经营主体的立法则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进行考量,物流经营主体并非常规理解上的自然人,而是法人组织,对法人组织进行规范,对其主体资格的取得、变更、消灭进行规则性的制定,让经营主体的范围和形式更加具体,保证相关人员的合理、合法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物流经营环境。
(二)物流经济调控立法
物流经济的调控法律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控,大多国民经济的法律法规对物流的宏观调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税收法以及外汇法,物流的宏观经济调控同样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法律制度,例如公路法、航空法、港口法与邮政法。物流微观的市场管理是指在国家对市场的调整下发生的物流经济法律规范综合。通常情况下这类法律包括产品质量法、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广告法等等,和物流市场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标准化法和计量法。
(三)物流行为法律制度
物流行为并不仅仅指的物流过程中的行为,可以说,物流行为从货物发出之前便已经开始运行了,其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传递等各项服务行为,其在法律上的表现大多为民商事行为。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更多的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调整的是物流经营主体之间的物流行为。目前,我国针对物流行为的民事特性方面的相关法律并不少见,但是对于物流行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则几乎没有,或者仅仅少量的散见于规章制度中。这对于物流行为的法律管理非常不利,并且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法律规章对行为进行规范或者保护,造成物流行为中漏洞的出现,并且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关于物流方面的立法更多的是将其纳入到合同行为的管理中,但是,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对物流过程中的合同到底是隶属于什么性质?和普通的民事合同可以化为一谈吗?其中的差别需要我们去分析。
四、如何强化我国现代物流的立法工作
(一)出台相关政策,放宽物流市场
各个相关部门对物流政策进行了行政方面的调整,取消了一部分企业在物流行政方面的审核,规定了企业在审批前应该登记注册,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取消了国内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联运的行政审批。我国商务部在2006年规定外商在投资物流企业方面不受资本和股权的限制,这就导致物流市场面积越来越大。健全监管机制,调整税收政策,奠定现代化物流基础。
(二)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为物流服务提高保障
在部际联席会议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商务部门展开了市场清理的经济活动和地区封锁规定的活动,检查出与地方封锁相关联的文件有300多件。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在查处交通运输中的投诉案件有4000多件。这些案件的数量之庞大就要求我国相关法律机关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物流的管理,严格规范大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能一味的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国家也要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物流市场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就会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为了使物流企业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
(三)解决物流企业的税收制度的问题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税收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在2007年,发改委就进行了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2009年,国家物流税收政策征求建议的相关文件中,许多现实性的问题都被提出。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税收,出于对地方经济的保护,不支持物流企业的行为。同时地方的相关机构也提供了各种不支持的原因,要求相关物流企业必须在当地相关机构进行重新注册和登记,并且不允许非独立核算企业的存在。这就会导致政策建议中的缴纳所得税的想法不能够得以实施,不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的一体化建设。此外,在物流政策建议中,对物流企业营业税进行过减半的政策也没有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迫切的希望政府能够在税收政策方面上进行积极的调整政策,也希望政务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出来解决物流企业税收之间的问题。政府只有解决了企业期待结局的税收问题,企业才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下去。
五、结语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有法律的支持,需要有统一、公平、高效的法律环境做依托。市场经济依托法律建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法律体系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的微观调控提供了标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物流法律的改革,改善我国物流法制环境,认清现代物流立法的重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立法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辰浩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根据县委普法办的工作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摘帽快跑”等各项中心工作,决定在中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法制宣传活动,以此推动中心的依法行政,切实提高群众对中心依法行政“知晓度”和社会“满意度”,特制定 2015年“浙江法治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以中心主任黄华成任组长,副主任芦明任副组长的法制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和各窗口负责人组成。
活动时间为2015年5月1日—5月30日。
第一阶段:5月1日-5月10日, 为宣传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5月11日-5月20日, 为普遍宣传阶段。
第三阶段:5月21日-5月31日, 为重点宣传阶段。
(一)加强党的十精神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努力实现党的十提出的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要求 。
(二)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宪法知识,提高中心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开展民生法制宣传。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摘帽快跑”针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新颁法律法规,开展优质高效、具体实用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四)走访中心联系乡镇、村社和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上门宣传、集中座谈等形式,宣传讲解依法治县和各窗口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企业反映的建议意见,要及时加以研究整改。
(一)加强领导,注重实效。中心领导和各窗口负责人亲自抓,要注意把握宣传的重点。耐心仔细地听取群众和企业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作好记录,要切实为企业、群众解决问题,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二)制定措施,分解任务。中心各科室、各窗口要相互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统筹安排,落实人员,落实经费,把宣传月活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