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我国网络舆情的特点
所谓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网络舆情的全时性和突发性
网络媒体是全天候的信息传播与实时信息,它把时间的占有权完全交给了受众,即时性增大了公共事件的冲击力。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呼唤声援,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力量,以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因此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2网络舆情具有强大的聚合力
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个相互交流、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用共同的兴趣爱好、信息关注点等,将各地的民众汇集到一起,通过共同交流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范围地凝聚起多数民众,为进一步形成强大的舆论创造基本条件。
1.3及时、便利、充分的交互性
网络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把部分话语转交给受众,就是说,受众通过粘贴、编辑、链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评论,来及时、便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
1.4网络舆情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网络大众具有很大随机性,很多只是看看热闹,并没有鲜明的自主意识,具有从众心理,容易受到别人的意见影响,因此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网络传播由于其匿名性和自主性,也降低了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于是同一件事件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版本的报道,或真或假,使得受众舆论呈现多样性,随着事件报道的进一步深入,受众的舆论方向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的不稳定性与多变性。
2.规范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
随着我国使用互联网人数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它促进了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另一方面,它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必须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
2.1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从法律的角度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权力等。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保障,监督主体的正当监督权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致使民众不愿、不敢行使网络舆论监督权。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首先,有关立法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推行网络实名制,明确网民上网的权利和义务,使网络舆论纳入社会日常管理的正常轨道,使得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各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网上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追究。同时,网络行业部门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文明上网公约,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倡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国家公职人员应以身作则,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上网的带头人,对网上不文明言行应该有义务批评和及时制止,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同时,法律的不健全给目前的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对随意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很难准确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资料,这些都在无形中淡化了网民的法律意识,一些置他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的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地保障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并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2.2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
舆论监督具有非国家权力性和非法律强制性,因为监督的主体本身并没有被赋于国家权力,因而也就不可能运用任何法律强制手段使政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变或撤销其行为,监督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道德水平,以及舆论的力度。而且,舆论发挥作用的程度还依赖于公众获知必要社会信息的充分程度,依赖社会赋于主体公开讨论其所关心的问题的开放程度及自身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因此对于网络舆论反映的有关问题,应及时组织力量或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监督主体反馈。同时,对那些利用舆论监督恐吓他人或因为监督失当、失实、失误给被监督对象造成严重伤害者,也应当追究其相关责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型的监督机制,要保证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权力型监督机制的及时介入,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得以提高效率。
同时用道德的力量呼吁社会保护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制裁故意恶性网络暴力事件,用切实可行健康的方式保障人们的监督权,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失控和网络暴力,最终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2.3增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网络平台
篇2
【关键词】校园暴力;起因;对策研究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初始信号,更是一种社会病症的表象。”正如巴黎专题会议所述,部分案件的严重后果不仅反映出社会问题,也暴露法律的缺失与法制理念的落后。本文从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现状出发,探究校园暴力泛滥的多方成因,并着重分析法律规制的疑难之处,提出积极可行策略,旨在为呈现焦灼之态的校园暴力之解决献言献策。
一、校园暴力的概述
(一)定义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通过暴力手段实施的,造成校内人员精神、肉体伤害或学校、师生财产损失的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的几个争议点:1、“校园暴力”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其认定不应以发生的地点为标准,而应注重行为人的“身份”,即“校园”一词强调的是参与者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而非空间状态,只要一类暴力行为的实施者或受害者为学生或教师,都可纳入校园暴力范围;2、校园暴力强调行为的“暴力”性,此处的“暴力”既指身体力量的使用,也指身体力量威胁下的精神、言语攻击。“暴力”的后果不一定必须达到法律介入的程度,只要在实际上形成了力量的对比、强弱的区分即为此处的“暴力”。同时,“暴力”行为在主观上有伤害的意图,偶尔、偶然、过失的伤害行为,我们也不将其列为校园暴力的范畴。
(二)校园暴力的国内外现状及特点分析
国家的地域与文化差异,导致了各个国家校园暴力的外在表现各有特点。
以美国为例,美国校园暴力犯罪一直趋向于力量压制,通过物理手段实施。其深层原因是“暴力文化”的蔓延。
在日本,日本是校园暴力后果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其严重的后果不来自身体攻击,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线索漫长而受害者深陷其中。
在中国,校园暴力十分“年轻”,2000年至今是其高发期,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中国的校园暴力呈现出身体攻击、侵犯隐私与网络暴力融合的状况,殴打和虐待最为常见,其基本模式是多对一。“云秀暴力事件”“江西南昌女生被狂扇耳光事件”为其典型代表。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
校园暴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行为,其形成是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施暴者道德认知低下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认知”理论,将人的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划分标准为年龄与智力),仅在最后的自治阶段,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并自觉遵守,在前两个阶段中,个体遵守规则仅是出于自我满足和对权威的尊重。这个理论合理解释了施暴者的“低龄化”与“差生特征”,道德认知尚不成熟者,如果缺乏引导与约束,容易因为追求自我而满足伤害他人。
(二)学校、家庭教育失误
首先,学校、家庭对校园暴力性质认识错误。在中国,校方、家长普遍把暴力行为视为可以用钱打发的小事,从未将其与犯罪挂钩。如“云秀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徐婷婷的父亲竟觉得女儿被打是可以私下解决的小事。其次,学校、家庭教育理念畸形,过分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心理发展。最后,不良家庭氛围树立了错误示范。
(三)社会变迁导致“失范”、“社会紧张”
处于改革开放巨变中的中国社会便是这样的典型,脱贫的欲望、文化的断层、新思潮的涌入冲击了国人的价值观,精神世界的匮乏使得社会兴起追求财富的狂潮。同时财富不均等让社会关系日益“紧张”,下咏准兜娜宋薹ㄍü合法手段获取财富与地位,便谋求新的手段满足自身需要。校园暴力就是“紧张情绪”的一种体现。
三、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
1.细化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执行措施、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我国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等,与体系完善国家相比,法律法规十分匮乏。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没有针对性的规定,通常只是将校园暴力作为校园安全的子概念,强调校园器械的使用、警务人员的编排等,篇幅均很少。
2.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
此处的“重”强调的是态度、观念上的重视。首先,可以改良我国现有的轻、重伤评定标准,给每一个受害者还原伤害的机会。其次,可以适当降低责任年龄。目前严峻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成年人加以警示,以保证短期的治安;对犯罪未成年人过度宽恕,短期看挽救了一批未成年人的未来,但长远看,却纵容了更多的犯罪者,催生了更多的受害者。
3.严格执行法律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倾斜保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案件审判结果难以保证公平。审判是体现法律价值、法律威严最重要的一步,严格执行法律,不受外力干扰,尤为重要。
(二)调动学校、家长等多重力量
学校与家庭,是与校园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最直接的触发点,做好学校与家庭的工作迫在眉睫。
1.营造良好的法制、道德氛围
联系上文所述的“道德认知理论”可知,看似空洞的道德、法律宣传在长期上将对学生的道德感、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若父母营造和美的家庭氛围,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将迎刃而解,校园暴力也能从根本上得到缓和。
2.学校与家长合作建立相关信息平台
借鉴美日做法,根据中国国情,在学校里建立举报中心、建立校园暴力曝光信息平台,提供相关渠道十分必要。
3.在学生手册等文件中编入详细的应对措施
将具体、细致的处理措施明文记入学生手册,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仅能严肃各方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也能提升校方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校园应急措施规则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校园暴力行为起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15C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芸(1996.5-),女,浙江东阳人,本科,江苏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控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牧.《新犯罪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版.
篇3
关键词:人肉搜索 隐私权 保护网络隐私权
一、"人肉搜索"的背景
人肉搜索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对于它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定义,更多的学者和网民认为它是指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其搜索效果被描述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
"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最早的代表事件为"陈自瑶事件",而接下来的"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范跑跑事件"、"躲猫猫事件",使得"人肉搜索"成为广为流传的网络流行词汇。
近一年来,"网络暴力第一案"又把"人肉搜索"推向了风口浪尖。妻子姜岩生前记下了死亡日记,妻子死后,其好友在三大网站上惊爆其丈夫王菲的婚外恋情,王菲遭遇网络通缉令,本人及家人信息被广泛披露,其父母家门口都被网友写上了"必死贤妻、血债血偿"的字句,王菲本人及家人的生活遭受严重侵扰,王菲被迫将三大网站告上了法庭。就在这些网友在为姜岩声讨正义的同时,也许却不知道他们已经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人肉搜索 "可能涉及到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名誉权、安宁权,本文探讨的是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二、"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
我们必须承认,"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起到了惩恶扬善的作用,它以其传播速度快、实施成本低、互动性强、安全性高、匿名性强等的特点广泛地被网民使用,最大程度地激发了网民的"拔刀相助"的侠客心理,使网民的力量发挥到了最大限度。然而,一些网民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通过"人肉搜索"将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基本完全披露,给当事人本人及家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有得甚至给对方造成强烈的人身攻击,"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最典型、影响最大的案例。
因此,我们说"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起到了社会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在它的监督下,社会秩序能够更好的、更稳定的运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侵害到当事人的一些正当权益。其实,它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之间的关系打个比方用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之间的关系来形容是最微妙不过的了,在社会正义遭到侵犯的时候受到来自网民的防卫,但是在防卫过程中又往往会出现防卫过当。目前,"人肉搜索"的双面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及网民的关注及思考。
三、"人肉搜索"与侵犯网络隐私权
(一)什么是隐私权
关于隐私权的定义,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解释,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二)"人肉搜索"侵犯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人肉搜索 "通过以提问的方式发动广大网民提供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资料,再将其个人基本信息加以公布传播,利用此类信息对当事人施加压力、评论,甚至骚扰其正常工作生活。然而,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有其特殊性,"人肉搜索 "侵犯网络隐私权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传播的广泛性与不可逆转性。信息一旦在网络上被公布后,就具有了广泛传播和不可阻止性,只要能上网的人都可以看到,即便是删除该信息,也无法做到阻止信息的传播。"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公布的不雅照片都是不可阻止的,一旦传播出去,就会对当事人的生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其次,责任主体的难以认定性。"人肉搜索"参与人多、传播力强、目标针对性强,但责任主体却难以认定。我们可以人为地把"人肉搜索"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提出问题的初始环节;其次,参与搜索的中间环节;最后,作为载体的网站环节。这就很清楚的看到三大类责任主体,分别为提问者、参与者、网站,在一个事件中,可能涉及到这么多的对象,可想而知确定其责任主体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四、关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网站的监管
网站在作为传播媒介的同时,要承担着相应的义务,若网民在"人肉搜索"过程中做出了侵权行为,网站有及时阻止的义务。可根据网站在"人肉搜索"侵权案件过程中起到的是推进还是阻止的作用来判断其是否侵权。如果网站及时阻止侵害人的言论,就不构成侵权;如果网站没有进行处理,放任侵权结果的发生或者扩大甚至还推波助澜,就构成侵权责任。因此,应该加强对网站运营商的监管,让网站运营商和侵权当事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实行网络实名制
对于网络实名制一直以来是争议最大的,反对的人更多的是担心网络实名制使得网络言论自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同时,网络运营商也认为网络实名制会增加运营成本;支持的人认为网络实名制是解决网络侵权的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然而,在网络布满天下的今天,网络传播影响力之大,不可逆转性之强,我们必须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阻止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而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网络实名制。
(三)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网民进行"人肉搜索",对搜索目标进行评价,是言论自由的表现,也是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虽然说,他们的评价造成的社会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惩恶扬善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消极的作用也不容我们忽视,如果过度的暴露个人隐私,骚扰他人正常的生活,就要被社会摒弃。因此,要倡导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的素质,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并且相互监督。
(四)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人肉搜索"又是新兴事物,目前在我国,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彰显落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规定可以约束它。因此,建议制定并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的区别,公众人物由于其特殊性,其隐私权范围相对普通人而言要狭隘一些。
五、总结
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工具,"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惩恶扬善的中华美德,所以它本身不应该被扼杀,相反,应该将其合理地利用,并正确的引导与规范,使得它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因此,如上文所述,在加强对网站运营商的监管的同时,可以试着实行网络实名制,并且提高网民自身素质,但这些都必须以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才能保证其安全稳定的实施和运行,这样一来,"人肉搜索"才能健康发展下去。那么,目前的遇到的困难仅仅是花朵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风雨,是旅行者前进路途中的一次坎坷而已,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所说:"现在我国网民发展还处于孩童时期,是一个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面对突发事件,自律和文明规则会慢慢产生。"总而言之,搭建一个和谐共处、健康发展的网络平台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专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4] 翟品品."人肉搜索"背后的法律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5):72.
[5] 代红梅. 从"人肉搜索"谈隐私权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3):75-76.
[6] 朱冬寅.从"人肉搜索"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12):65-66.
[7] 郭伟.浅析人肉搜索与个人隐私权保护[J].价值工程.2011,(5):241-242.
篇4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觉得中、高考还应该增加哪些内容?
@锍骐_Mn7:赞同这种做法,不过要避免出现一些和政治课相差无几或是过于宏观的常识性的内容,而应该让中学生学习真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蓝冰雨歆:我们国家提倡依法治国,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识,这不仅对自己负责,也能让身边的人受益。比如和我们日常紧密相关的《交通法》,当我们了解了相关知识之后,不仅能时时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可以在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提醒他们安全驾驶。
@坏孩纸:学生有了法律意识,就不会再冲动去做傻事。譬如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的学生正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令自己走上了歧途。让中学生尽早掌握法律知识,也可能会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喜欢上法律,长大后说不定就成了法律工作者。我觉得中、高考还应增加社会实践课程。现在的学生过着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根本不知道社会的复杂程度。让学生到社会上边实践边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所帮助。
@徐微:好!一个法治国家,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能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200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92万余人。中、高考增加法治知识内容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学法懂法,提高法治素养,将罪恶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这无论是保障青少年个人的成长,还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都是十分重要的。
@Mr石文昌:建议适当增加网络空间安全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经常上网,关于网络造谣、网络侵犯隐私权等法律内容都应该列入学习考查范围。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巩固和扩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成果,健全农村药品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效能,促进我市农村药品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用药需求。
二、目标要求与时间安排
(一)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
1.总体目标:在全市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药品监管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做到组织机构完善、各项制度健全、药品监管无盲区、市场规范有序、群众用药安全放心。
2.具体要求:
(1)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完善市级专职监管队伍(各监管部门)、乡级协管队伍(乡镇设协管站)、村级信息员队伍(村聘信息员)三级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工作机制。形成“市级监管、乡级协助、村级报告”的工作格局,明确市、乡、村三级人员工作职责,建立专协结合、上下互动、监管联动的机制,形成广泛覆盖的监管网络。
(2)建立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和动态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2008年8月15日前,各乡镇、街道完成对药品协管员和村级药品信息员再调整和统计建档工作,落实乡镇协管站(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设施。
(3)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各辖区药品经营企业档案,实行监管动态化、信息化。
(4)加强对协管员和信息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每年协管员培训不少于2次,信息员不少于1次,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
(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1.总体目标: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方便农民购药,促进药品配送进乡入村,在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用药需求的同时,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便捷、价廉。
2.主要任务:
(1)2008年8月底前,全市所有乡、村药品经营企业全部达到GSP标准并按照GSP要求规范经营。
(2)2008年10月底前,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分别达到郑州市二级、一级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2009年7月底前,村级医疗机构达到荥阳市乡以下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
(3)引导、支持药品批发企业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集中配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和延伸。确保全市药品供应配送率达到100%。
3.具体要求:
(1)引导和规范合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向农村供应药品,形成竞争有序的农村药品供应市场体系。严格审查相关证照和有效票据;建立平等互利、有质量保障的契约关系;建立信息互通、运输快捷的供应网络,做到药品配送主体清晰、质量保证、供应及时、价格合理。
(2)培育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方便农民购药。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引导和整合现有资源,严格规范化经营。
(3)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要把“两网”建设与医疗机构达标活动、药房规范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4)加强对药学技术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1次,提高从药人员素质。
三、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一)加强领导
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财政、公安、监察、发展改革、人口计生、商务、广电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荥阳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我市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的领导。
(二)职责分工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牵头组织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和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组织协调以及监督网络建设的指导工作;承担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市卫生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好各级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督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有机结合和整体推进。
市工商局:依法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对违法药品广告依法进行查处。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全市药品价格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价格法》或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市财政局:负责保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要的工作经费。
市人口计生委: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搞好计划生育所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
市公安局:负责依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暴力抗法案件。
市监察局:负责督察各责任部门“两网”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严肃查处“两网”建设中违纪违规行为。
市商务局:负责配合、协调搞好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
市广电局:负责对药品“两网”建设的宣传报道,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知识。
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食品药品协管站的日常工作和信息员的管理工作;将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考核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的认识,将其作为本年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充分发挥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在近几年来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今年各辖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计划,结合农村食品“三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监管人员,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9月底前要全面达到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标准要求。
篇6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68-01
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常发生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抗拒治疗甚至逃跑等暴力行为。为了保障其安全与住院治疗顺利进行,精神科护士常使用约束具将患者限制在病床上,以防范不良事件。保护性约束是带有强制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护理行为,它必须能够经得起法律、法规的检验,才能保证规范使用。我国尚无使用保护性约束统一的规范或临床标准,由之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屡见不鲜。据资料显示,精神科医疗争议中5%以上都涉及保护性约束问题[1]。随着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的维权意识显著增强,其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就要诉讼于法律。与此同时,护士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2]。本文从过失角度,对其中的护理过失进行归类与成因分析,探讨潜在法律问题,提出预防对策。
1 过失及评判过失的标准
1.1 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应当预见或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的过失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的过失为过于自信的过失[3]。
1.2 评判标准:评判行为人是否存在过失,目前广泛采用的标准是“违反注意义务说”,即如果行为人未尽到其应尽的注意义务,其行为就存在过失。行为人的注意义务主要来源于法律制度(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常规)和道德规范[3]。护理人员的注意义务属于专业注意义务,只要护士在护士活动中违反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标准,没有履行应尽的注意义务或有缺陷地履行注意义务,都是对注意义务的违反,其行为就存在过失。如果主观上的不良作为,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为渎职行为,而渎职者须负刑事责任。
2 过失分类及成因
保护约束中常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可分为:(1)无医嘱约束:各医疗单位都规定保护性约束由医师决定,并以医嘱形式下达,而临床上大多紧急情况下首先由护士来判断操作的,而后将病情变化报告医师补开医嘱。如果约束病人发生在交接班时、夜班(值班医师已休息)或一患者多次约束,因护士怕打扰医师、懈怠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出现这种情况。(2)滥用约束:约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精神科大多为封闭式集中管理,如果患者要求喝水、打电话、心情烦躁时回房间调整等正常需求,遭到护士强硬拒绝,激怒了患者并辱骂护士,而护士则对其约束。(3)随意使用约束:急性期精神病人大多无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法定监护人,如果工作方法简单,未向监护人说明约束使用的目的、方法与利弊并征求其同意而实施约束的。(4)约束合并症:①骨折:约束时患者常极度反抗,用力不够平稳或过大、过猛导致。②褥疮:因约束时间过长,局部长期受压,没有做好皮肤护理所致。③臂丛神经损伤:约束时肢体未处于功能位置,长时间牵拉和约束套过紧造成。(5)监护失职:对约束患者监护不力,如脱离岗位、睡觉等,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其他患者对其施行暴力攻击行为,或约束带被患者解开造成患者用保护带作为自杀工具而自缢。(6)约束护理记录缺陷:缺乏约束期间执行保护性约束规章制度、落实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的完整记录。
3 保护性约束中过失潜在的法律问题
3.1 违反法律法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因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安全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医师决定。”无医嘱约束,属于超权限执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会视为违法行为,护士既委屈又被动。
3.2 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明确了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诉患者。因未告知患者法定监护人同意,随意约束患者是一种侵权行为,并不受法律保护。
3.3 侵犯患者的自由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它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在管理病人时,不仅满足不了患者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当患者出现攻击语言时,借助治疗需要的名义限制患者,滥用约束,剥夺了其自由权,同时也违反了《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
3.4 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约束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与护理常规,缺乏慎独精神或技术不精,出现约束合并症,使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是对生命健康权的侵犯,也有悖于护理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一旦诉讼于法律,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侵权人过错程度低、损害结果轻,将通过民事方式解决,如调解、赔礼、赔款等。
3.5 犯罪:精神科护士在保障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件的工作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行为人严重违反了注意义务、擅离职守、不能履行岗位职责,造成患者严重致残或死亡的,将构成医疗事故罪,其不仅受到刑法处罚,同时还要承担民事责任。
3.6 举证不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医务人员要对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没有过错进行举证,护理记录中没有显示约束的适应证、约束的部位、患者的卧位及解除约束的时间等,缺乏实施护理措施的时间与效果评价,如何时给予生活、心理、卧位护理,约束套松紧、肢体的血液循环与活动情况、皮肤的完整程度及病情是否符合解除约束的指征等。一旦出现护患纠纷,就不能为自己无违反注意义务提供真实有力的证据,这样就会导致举证不能,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4]。
4 防范对策
4.1 补充完善保护性约束的规章制度:我国精神卫生法尚未颁布,随着地方精神卫生条例出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加之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5]。就此,作为护理管理决策层,应提高管理意识和效能,重新审视新形势下约束患者规章制度的缺陷,识别、评估安全管理的不足。结合临床实际,淘汰原则性的约束制度,依法重新完善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性约束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如约束病人的风险管理制度、医护工作流程与告知程序等重要环节的可操作性临床规范,弥补管理制度的瑕疵和法律法规的缺失,规范约束护理行为。当出现医疗纠纷时,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情况,就是我们举证自己“无过失”的最有力证据[6]。
4.2 建立保护性约束质量控制小组。
4.2.1 负责对病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对冲动暴力行为的策略和约束病人的技巧。针对不同病人的特点,采取协商合作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劝说、诱导和支持性心理护理为主,当无效时可报告医师,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或强制性约束。约束时发挥小组的协同作用,用力要平稳,以不伤害患者肢体功能为原则。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先实施约束的,应在约束后尽快通知医生补开医嘱。
4.2.2 制定保护性约束质量控制流程:即评估-辨证施护-信息控制-报告医师一药物控制-保护性约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效果评价-解除约束。指导护理人员何时、如何使用保护性约束及约束后的护理措施与评价,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解除约束。使约束应用人性化、规范化、程序化。
4.3 增强护理人员依法执业意识
4.3.1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法规对护理注意义务的要求。熟知病人的基本权利,严格掌握约束病人“有利无伤”的伦理原则:一是有利于病人;二是有利于治疗和康复;三是不伤害病人。
4.3.2 定期开展专题研讨: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护理过失,结合法律法规、道德伦理,解析存在医疗风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使法律贴近护理,依法执业深入人心,感悟深刻。
4.3.3 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收集信息,将其他医院因保护性约束发生的医疗纠纷、鉴定结果及案例分析在本院的网页上披露,以作为法律教育的素材,警示护理人员要以法行护,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注意义务,遵守各项诊疗护理操作规程、提供给患者正确的服务是无过错的前提[5]。
4.4 强化证据意识的培养:护理文书是证明客观法律事实的直接证据,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医疗机构必须提供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没有过失的证据,如果护士按规定采取了各种护理措施,而没有全面、客观、准确的护理记录,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簿公堂时,就没有确凿的证据为自己辩清。因此,应统一约束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加强病历书写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认真填写保护性约束记录巡视单,做好约束记录的环节质控,保证护理记录的终末质量,使其成为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客观的、合法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杨向东,高玉霞.对住院精神病人约束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A):660
[2] 张优琴,辛亚娟,钱萍萍,等.举证责任倒置后护士证据意识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1-203
[3]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第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04-328
[4] 刘理燕,张倬秋.从2例纠纷案例谈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68
[5] 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4):67
篇7
关键词:民间融资;风险处置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4)-0068-03
一、典型地区民间融资风险处置举措
(一)加强分析预警,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温州、鄂尔多斯、榆林等地区在民间融资风险爆发初期,都采取措施对民间融资风险进行了分析预警,及时提示各单位防范民间融资风险演变为非法集资,防止民间融资风险向金融体系传递。同时,在应对民间融资风险时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统一口径、统一形式,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防止负面舆论引发公众的恐慌。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提高投资者区分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
(二)通过民间融资管理立法,促使民间融资行为法制化、规范化。一是鄂尔多斯市于2012年6月5日的《鄂尔多斯市规范民间借贷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成为我国首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关于民间借贷的管理办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放贷人只能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放贷,不得有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高利转贷等行为;鼓励和支持设立企业化运营的民间借贷信息网络平台,创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探索通过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推动实现民间借贷市场阳光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规范民间借贷纠纷,即由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发起成立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配合人民调解机构调解投诉问题;设立由民间借贷协会发起、在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登记的民间借贷风险基金,建立民间借贷风险处置机制和行业自救机制。
二是温州市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作为全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和首部专门规范民间融资的法规。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民间借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借款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合同副本报送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备案:单笔借款金额三百万元以上的;借款余额一千万元以上的;向三十人以上特定对象借款的。为了让大额民间借贷备案制度落到实处,《条例》做了正向鼓励和反向约束两方面的制度设计。一方面,处理民间融资纠纷时,备案的材料可以作为效力较高的证据。国家机关处理涉嫌非法集资等案件时,备案的材料可以作为民间融资行为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应当备案而没有备案的,或提供虚假备案材料的,由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公示;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和单位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条例》和《实施细则》的一个亮点就是创新了定向债券融资和定向集合资金两种融资模式。此外,《条例》和《实施细则》还对民间融资服务主体、风险防范与处置以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定。
(三)建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引导民间资本阳光运作。一是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于2012年4月26日正式挂牌开业,以公司化形式运营。实行免费备案登记制度,规定民间借贷金额超过1万元都应登记,除在登记中心的配对借贷交易要在登记中心备案登记外,如果借贷双方是朋友等私人关系,私下已经约定好利率,并且约定的利率不高于4倍银行贷款利率,都可自愿来借贷登记中心登记。
二是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于2012年11月18日开业并运营,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是鄂尔多斯市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的子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和服务项目有:收集和借贷供求的各类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本市不同时期的民间借贷指导性利率;邀请银行、小贷、担保、典当、公证、法务、评估、支付结算等组织机构入驻中心,根据借贷当事人意愿,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民间借贷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为借贷当事人提供规范借贷合同文本、合同公证、交易支付结算和登记备案服务;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依法保护借贷双方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确保各类信息的安全。
三是陕西神木县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于2014年3月19日正式运行,工作职能是: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推动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加强政府对民间借贷的宏观把控,为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信息依据;提供资金利用率,加大对支柱产业、朝阳产业的支持力度;运营神木金融网,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窗口,为当事人提供真实、有效、合法的国内民事经济证明服务;开设中小企业服务区,帮助解决中心企业融资困难。
(四)分类对待,科学处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鄂尔多斯市根据民间融资关系实行分类处置措施,第一类是进入崩盘的,即资金链临近断裂的融资人,摸清大部分资产,掌握其活动状况,在适当时候作为典型打击,要求扣押其护照,冻结资产,清偿本金,特别是对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者进行“居住监禁”,防止其外逃。第二类是信誉度、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将其列为融资“黑名单”,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定期、不定期进行查账、询问,并责令其限期改正。第三类是信誉度、抗风险能力一般的,列为融资重点调查对象,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警告,限期缩小融资额度和规模,监控资金去向。
二是榆林市按照“区分性质,分类处置,一案一策”原则,对非法集资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依法打击。第一,对非法集资用于个人挥霍享受、中饱私囊、侵害群众利益的,从严、从快、从重依法打击和处理;加大资产追缴力度,帮助参与集资的群众尽可能挽回经济损失;对采取暴力和变相暴力手段讨债或以高价抵顶财物的,坚决予以打击。第二,对具有生产能力的融资主体,加强对其服务协调,根据产业发展前景和资金链条状况,提高银企对接的履约率,引导企业帮扶等措施,协力度过难关。第三,对一些讲诚信、有偿还能力的借贷主体,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促进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引导其合法经营,依法管理,妥善处理好借贷问题。第四,从严查处公务人员参与非法集资,司法机关对公务人员参与非法集资又背后煽动群众群访以达到个人目的、影响稳定大局者依法严惩。
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中存在的难点
(一)规范民间融资行为的法律规定缺乏统一性和衔接性。我国法律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定分散于各个部门法,且不乏存在冲突之处。一些符合《民法通则》、《合同法》的民间融资行为,按照《贷款通则》、《关于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规定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而被取缔。相关法律法规的零散、笼统、模糊,使得相关部门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规定,极易陷入“一放就乱、一打就死”的怪圈。
(二)现行法律法规仍然难以界定合法与非法民间融资行为。无论是《鄂尔多斯市规范民间借贷暂行办法》还是《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基本都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有关法律条文的梳理和整合,对如何区分民间融资行为的合法性上依旧没有突破,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正常的民间融资仍然难以界定。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把向亲友或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排除在非法集资类案件外,2014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社会公众”的认定问题又明确“在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吸收资金的过程中,明知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予以放任的;以吸收资金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吸收资金的”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虽然扩大了“社会公众”、“不特定人”的概念,但在“特定对象”的界定上依然存在模糊不清,给司法操作带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司法解释明确了非法集资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等四大特征,但在具体操作中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具有很大的弹性。但对如何界定“特定”关系,依然存在许多困惑,容易在案件审判中出现同类型案件不同审判结果的现象,使得正当的民间融资活动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三)民间融资强制登记备案约束力较弱且依据不足。由于民间融资大多处于不公开状态,如果不使其浮出水面,就难以找到实施监管的对象,也就无从谈起规范、引导和监测、监督,到头来发生风险,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处于到处“救火”的状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与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相比,不仅要对场内交易进行登记备案,场外达成的交易也应到中心进行登记备案,但实际情况是场内交易冷清,场外交易登记备案的也寥寥无几。《鄂尔多斯市规范民间借贷暂行办法》第10条规定,民间借贷达成交易后,借贷双方应提供合同文本及摘要,到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备案。同时,该暂行办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优先受理经登记备案的借贷当事人案件。但这些原则性规定,实际操作意义并不大,因为即便未按要求进行登记备案的民间借贷纠纷,只要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也应该受理。因此该暂行办法有关民间借贷要进行登记备案的规定约束力并不强。继温州、鄂尔多斯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后,全国一些地方也成立了类似机构,但整体效果有限,突出表现为民间借贷双方对登记备案积极性不高,进场登记的民间融资笔数和金额均较少,主要是由于民间借贷行为约束和强制登记备案的依据不足,借贷双方未能从中受益,且考虑隐私信息被公开等因素。
(四)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之间的风险相互交织,难以监管。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的风险传递路径主要表现在,民间融资主体既有民间资金又有银行贷款,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无法归还债务,部分企业或个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采取从民间拆借资金的方式进行借旧还新。从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中介机构了解到,其大部分业务都是作为过桥资金放贷给个人或企业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然后个人或企业再从银行贷款偿还民间借贷,实现信用增信和降低利息支出的双重目标。当前对民间融资的外部监管较为薄弱,没有明确专门的机构对民间融资活动实施统一监管,相关部门都有一定的监管责任,但是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而且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对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三、对策建议
(一)采取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方式,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法律法规。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快制订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方面的立法,应对民间融资活动重要事项,如借贷主体、交易方式、契约条件、期限利率、风险控制和法律责任等事项作出相应规定,以便确定民间融资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为我国民间融资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立法保障。
二是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创新的作用。鉴于各地民间融资活动存在差异性,由各级地方政府在不违背国家民间融资管理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民间融资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如规定民间融资的利率区间、融资方式、资金投向,多少金额以上的民间融资必须进行登记备案等,制订民间融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风险处置机制,建立起完整的民间融资管理法规体系。
(二)建立权责清晰的监管架构,完善民间融资监管体制。一是树立分类监管的理念,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具体分工,实现监管的无缝隙对接。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中介机构应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整顿”的原则,明确主管部门的权责,完善风险问责机制。
二是创新监管手段,加快监管方式转变。按照合法性和审慎性原则,完善对民间融资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业务范围和经营行为的合法性规定。加强对民间融资中介机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
三是加强民间融资自律管理。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建立民间借贷监测制度、行业风险准备金制度等方式,作为法律监管的重要补充手段,提高民间融资行业的自律意识和水平。
(三)优化民间融资运行环境,引导民间资本流入实体经济。一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改制或股权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
二是加快存款利率改革步伐,用市场手段优化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配置,让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在金融机构与社会之间合理、有序的流动,进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是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投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导向,引导民间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在提高居民、企业对民间融资认识的同时,加大对民众的投资风险教育和法规教育,引导其科学理性投资,做好风险提示,帮助市场主体和社会大众树立融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成宏亮.民间融资风险迁移模式与缓释机制研究[J].西部金融,2014,(6):71-74。
[2]孙明涛,童中文.我国民间融资的风险性研究[J].特区经济,2013,(4):43-45。
[3]杨兴坤.民间借贷风险与治理―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2,(12):265-269。
[4]张春子.经济下行期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J].中国金融,2012,(14):48-49。
[5]邹焕聪.民间融资监管:价值、问题与制度创新[J].中国流通经,2012,(10):21-25。
The Study on the Disposal of the Private Financing Risk under the New Normal
WANG YongFei LIU Xiangming LIU Changyan
(Yuli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Yulin Shaanxi 719000)
篇8
【关键词】互联网 权利意识 法律权益 女性保护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上网人群数量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在持续吸引青年用户的同时,也在向低年龄和低学历人群不断扩张。这也扩大了网络所反映的现实的样本,从而使得网络更加趋于表现为一种现实的“话域广场”的跨地域延伸。纵深来看,从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千禧之初的网络论坛的精英发声,再到2005年左右的网络低龄化的异军突起,直至2011年移动互联网全民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的每一次深入发展都表现为网络对现实的进一步映射,网络正在逐渐成为大众意识和大众认知的表达平台。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每个人都可以从新闻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BBS域内探讨中获得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信息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故此,文章以网络舆论为切入口,基于网络舆论方向展开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女性法律权益探究。
互联网视域下的女性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
在我国的宪法大纲中明确表示: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然而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由于深层文化意识以及部分地区的陋习影响,女性在其个人地位、财产权利、人格自由等层面上并没有享受到与男子同等的权利,甚至有一部分妇女的法律权益还在不断受到侵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我国女性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我国当前的现代化进程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互联网更多的展现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的多元博弈。在女性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上,女性具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一种以自我价值为核心的人性自由。①而互联网视域影响下的女性法律权益保护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女性的申诉通道增多、维权方式增多、大众对女性应有的法律权益也有了更多的反馈和认识,从一定程度上也更为透明化的展示了当代中国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的现状。
互联网视域下的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现状
女性意识和女性存在近些年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女性意识的发声也促使互联网在近些年的媒体报道中夹杂了更多的当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报道和表达,而教育和互联网的普及也促使更多不同层次和社会背景的女性加入了当前关于女性意识的网络发声,综合当下的媒体、大众、女性三方面,对网络视域下的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现状展开讨论。
网络参与群体对女性法律权益的表现出忽视和无意识。从现阶段看,女性的法律权益和法律意识在网络上最容易受到的破坏和消解来自于大众对女性权益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媒体对女性权益的忽视、主流网民群体对女性权益的无视,女性对自身法律处境的不了解。以被拐女郜艳敏的网络新闻报道为例。在报道之初,部分新闻媒体在得知郜艳敏是被拐卖的前提之下,大加歌颂她牺牲了小我,帮助了全村学龄儿童。这种建立于牺牲女性自身合法权益以及郜艳敏本身权益被侵害的事实上的歌功颂德显然是伪善和冷漠的。媒体在制造话题的同时,既没有发挥其监督功能,向有关执法部门申请对郜艳敏的救助,也没有对郜艳敏身处的环境加以披露,相反仅仅是平面化的,几乎是对违法赞同的歌颂。
网络的讨论参与者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跟帖留言的发言者认为郜艳敏是自愿留下的,对其被拐卖轻描淡写,甚至认为:“拐卖成就了郜艳敏和下岸村的‘良缘’”,对郜艳敏曾经因为拐卖所承受的、监禁等人身侵害,认为是“一点小摩擦”。不得不承认大众对法律意识的淡薄,甚至是对女性法律权益的一种刻意无视。
另一种内容则表现为冲动和暴力倾向,在通过网络媒体呼叫相关部门介入的同时认为郜艳敏应该采用暴力报复的手段,并且宣传“如果我/妻子/女儿遇到了这种事,一定要打/杀整个村子”的相关言论,虽然大众不难理解发言者的情绪宣泄,但发言者同样也表现出对法律无视,同态复仇在我国当代相对的法律体系中同样可以视作是发言者自我对法律认知的错位。
郜艳敏作为网络舆论探讨关注的本身也表现出对自我权益的自暴自弃,通过网络媒体的转述,郜艳敏对自己受到网络关注的处境感到尴尬,并且表示不再憎恨拐卖自己的人。在整个网络事件中,郜艳敏所居住的下岸村有很大一部分女性都是拐卖人口。郜艳敏的放弃追责在放弃自身法律权益中同样也给同村其他被拐卖女性的追责造成了影响和阻碍。郜艳敏事件中网络语境下女性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权益保护的解读是具有代表意义的,信息制造者刻意追求传播热度,对法律的漠视、大众对法律的无视,女性本体自我法律权利放逐是当下围绕女性的网络事件中最常出现的女性法律权益损害原因。
部分女性获得了新的发声和寻求帮助的渠道。传统方式上,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发声渠道相对狭窄,作为弱势群体,很大程度上女性需要借助媒体或者妇女权益保护部门的协助才能够保证维权的顺利实施,而当代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给当代女性更为广阔的选择。以百度搜索为例,查询“女性法律保护”关键词时,大约可以找到2,110,000个有效搜索,在这些搜索类目中既有各地方的妇联电话和地址,也有一些关注女性法律权益的民间NGO组织②,还有一些女性权利知识宣传自媒体,如有77年历史的《中国妇女》杂志所建设的微信公众号,长期免费推送一部分关于女性自我保护和权利维护的相关专业知识。
网络和传统媒介的区别同样也表现于这些媒体渠道中,传统的媒介渠道往往是单向度的,媒体单一地向非针对性的受众传播相关的知识,而网络则是交互式的,一方面网络媒体的阅读者能够选择媒体阅读的渠道③,另一方面通过交互式的交流方式,女性群体,特别是权利受到损害的女性群体也能够适时获得法律援助,在一个相对私密、安全和廉价的空间内获得一定的法律权益保护。
缺少专业的法律引导和规范。互联网对女性法律权利保护的表现一方面暴露了当下大众对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当下女性通过互联网寻求合法权益保护的积极一面。在这两者之间,所暴露的正是互联网视野下的女性权益缺失,即缺少一套完整的女性合法权益法律引导体系。女性法律权益的保护并非简单的法律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合理的保护措施和方案。
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平台为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限制人身自由、女童遭受虐待、虐杀的新闻时有发生,然而媒体只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热度,并且在网友参与话题时才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有部分关注女性权益的网友试图给予帮助,但是异地报警、异地举报等方式在国内实现还较为困难。网络网警只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没有义务和能力辨别网络求助的真假,也没有能力给正常权益受到侵害的人群提供适时的帮助。在当下中国,还缺乏一套体系的、能够依靠法律法规自然运行的女性权益网络求助保护法案,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引导,这一点也是当前女性网络权益失语的重要因素。
女性法律权益保护发展方向及其路径
互联网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而由人组成的网络社群也在不断根据当前时代特色、人群的价值取向、人口的综合素质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来看,女性的合法权益保护也在朝着一个正常化、正式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大众对于女性合法权利的尊重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故此,在针对互联网视域之下的女性法律权益保护发展时,应该注重互联网的独特发展特点并辅之以相对宽松的引导模式伴随我国互联网上女性法律权益的维护。从引导和管理方面,大致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加大力度发展女性法律权益认识普及。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女性对自我权利边界的认知常常是女性法律权益不受侵害的第一步。纵观国内的当下环境,一部分相对贫困地区对女性价值认识不够,女性受教育也相对有限。④网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女性受教育的缺陷,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任何女性都可以免费地获得对自我价值认识的基本知识,在互联网连串起来的网络世界,比起现实生活中局促的亲友网络,更为趣源和抽象,也给一部分遭受权利侵害的女性以探讨和寻求帮助的空间。网络作为一个免费自由的平台,比以往的女性普法教育更为高效率和便捷。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女性节日加以宣传,譬如长沙政府网站等政府或公益网站就举办了纪念“三八”妇女节宣传反家暴活动,为2016年3月刚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做了宣传。提升了《反家暴法》被大众认知的同时,也让一部分女性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清晰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女性法律权益的认识和保护也并不能仅限于女性自身,侵害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受害者和加害人同时出现的。在让女性认识到自己合理合法的权利的同时,也应该给更广泛的大众做出引导。这一点需要执法部门和网络运营者共同完成,譬如在一些门户网站新闻评论区域范围内提醒参与评论者注意多元价值取向,尊重个人权利。在一些涉及到女性的新闻时可以稍微放弃一些眼球经济,从女性本质出发,而不是简单的作价值取向的判断。让一些社会新闻中的“女司机”“母老虎”这样对女性持有贬义和歧视的词语少一些,让女性价值被大众认知的机会多一些。在一些涉及、拐卖等较敏感的案件新闻中,媒体也应该从受害人的一方出发,分析造成这种情形的深层次原因,女性可以选择保护自己的合法方式,而不是为了追求新闻热度,添砖加瓦、加油添醋的描述被害人受到侵害的过程。在女性法律权益认识的大众普及上,我国的网络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认真重视女性或受侵害方的网络求助。随着自媒体在当代的不断兴起,新闻和信息的表达已经不再是媒体和权威的专利,据统计2016年第一分钟共发出883536条微博,这样大的信息产生量也造就了很多女性寻求网络求助的案例。以2014年江西余干警方利用公安微博解救一名被拐妇女为例,妇女在被拐卖失踪后,家人多方寻找未果,其弟利用网上找到“余干公安在线”,发出了一条以《寻救陆某某》为题的求助微博,最终在警察帮助下成功营救该名妇女。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网络媒介的重要力量:被拐陆某家人赶赴现场救援很可能会延误时机,而通过电话报警,当地警方在掌握受侵害者的具体材料则不全面,一方面网络承担了沟通求助与回应的两方面,另一层面上,网络的公开和透明也能够更好的让大众监督当下的执法部门的行为和效率。⑤
撇开施救,单从预防犯罪角度来说,女性的求助回应也存在着相当重要的方面,在一些家暴最后致人死伤的案件中,犯罪存在升级现象,开始只是一些身体上的碰撞,轻微的打骂,到后期就可能升级到生命威胁,相关部门应当对可预防可发现的女性受侵害的微博求助提供法律指导和公益帮助,及时帮助女性摆脱暴力侵害。维护其个人的法律权益。
完善法律法规,从互联网到现实铺展维权保障。在谈及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的当下,最为重要的依傍则体现为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是一个法治国家行事的准则和标尺,而随着时展,人民的素质水平的增高也会要求法律跟上时代。⑥在变革之交,我国对于家庭女性权益的认识以及女性相关权利的保护意识也亟待更新,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提供了一种观看女性当下权益的现实,而真正能够保护女性法律权益的则来自于更为细致和准确的立法。
在我国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立法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变革,如1997年刑法修订后颁布实施,“流氓罪”被废除。女性遭受的侵害如性骚扰等以新的法律规定呈现在大众面前,又譬如近期的《反家暴法》,在民警和法律之外的“家庭之私”,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可以有法律和实施根据的得以管理和惩处。及时行使法律责任,使得当下的女性权益获得了一定的保护和认可。这既是当前局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国未来所需要持续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纵观互联网环境下的女性权益保护现状,一方面女性的主体意识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启蒙和认可,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的女性,仍旧在人格和自我价值认知上存在一定的畸形,亟待通过合理的方式予以恰当的引导。互联网进程的发展中,女性的法律权益保护正在逐渐以一种相对渐进的方式获得发展。
从网络媒介的新闻高效再到自媒体兴起的个人言论表达,女性也从简单的权利失语逐渐转向为可以寻求合理帮助、可以公开表达个人诉求。在大众审视女性个人价值的同时女性也获得了一种相对公平的个人权利申诉。网络媒介传递了女性法律权益保护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让女性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切实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警方微博再到公益团体组织的女性权益免费法律咨询。法制正在以超乎人群预料的速度,迅速用并不过分引起人们注意的方式切实的改变着妇女的法律权益实现的现实环境。而网络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影响女性权益保护的进程,以一种参与和互动的方式,推动我国女性合法权益保护的未来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研究”成果)
【注释】
①[美]玛莎・艾伯森・法曼:“性别与平等的进化缩影:一个女权主义者之旅”,李霞译,《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②赵宇翔,彭希羡,孙建军:“链接分析视角下国内NGO网站综合影响力评价研究”,《情报学报》,2014年第5期。
③谢新洲,陈春彦:“网络政治谣言消解策略”,《人民论坛》,2015年第34期。
④陈雪:“路径选择与发展进程―《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5: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评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⑤Cast ells, M. Communication,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the network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mmunication. 2007.
篇9
学校,是人的精神港湾,是应该让学生感到自由、放松和快乐的地方。然而,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着学生甚至教师的身心健康,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时,我们在痛定思痛对施暴者进行谴责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稚嫩的孩子变得如此暴戾?究竟谁该为这些事件负责?学校又应该怎样给学生营造一个纯净、安全的校园环境?在这个几千年来尊师重教的国度,教师何时变成了弱势人群?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敢管学生了?
一、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
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是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外显,既是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外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问题在未成年人心里和行为中的蔓延和反映。在一些学生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1. 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对其成长不利。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备受宠爱,再加上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自我调节能力差,情绪容易暴躁失控。他们虽然心理上不成熟,但自我意识却在逐渐增强,他们在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同时,却又偏偏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甚至有些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校园暴力发生的根源。
有调查显示,爱欺负人的“小霸王”往往来自充斥暴力因素的家庭。还有些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的抚慰,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而变得飞扬跋扈。有些被打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沉默寡言,这恰恰助长了暴力的气焰。有些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纵容,使得他们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这些学生在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及时矫正而误入歧途。
3.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他们常常处于焦虑状态,身心受到摧残,以至于有些学生在茫然中学会了拉帮结伙,在欺负弱小同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校在管理中忽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和教师依法慕蹋不得体罚学生的要求变成了教师管理的“紧箍咒”,以至于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法律地位上反而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4. 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起到助推的作用。
正如美国波士顿维洛克学院的一位社会学家所说,小孩子们仅仅是干了社会教唆他们干的一些事情,他们不是越轨者,而是循轨者。成人世界中的做事不讲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现代传媒上的一些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对缺乏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判断不明、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们来说是致命的诱惑,一旦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模仿到现实中。
二、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毋庸置疑的是,这些频繁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显然与缺乏惩戒教育有关,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教育惩戒制度。虽然各学校都有所谓的校纪校规,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执行性强的法律法规依据。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轻度违法的时候,除了说服教育,再没有其他在法律上授权的惩罚措施。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对校园暴力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过低,对施暴者的惩罚措施过轻,使得国内对校园暴力的处罚长期以来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大部分学校在遇到校园暴力后,多数以口头警告,或者说服教育为主,这对施暴者的震慑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零处罚”的惩戒机制下,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由此可见,校园惩戒机制亟待加强!
在我国,化解校园暴力,预防是捷径。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还是要立足教育和惩戒。
1.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伤害案,反映出有的学生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关爱心,动辄恃强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同学间的小小冲突和矛盾。因此,我们应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消除中小学生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2. 依法落实家长的监护责任。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父母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尽量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要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尽量让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影视剧、暴力动画片;家长有责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要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3. 学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校规、校纪。
在一些恶性的校园暴力中,由于涉及的大多是未成年人,因而最终被学校采取的制裁方式也仅仅是苍白无力的警告、处分、说服教育,施暴者既没有被这样的制裁所震慑,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失去必要惩戒功能的校园,催动了施暴者畸形心理的萌发,他们性格中致命的弱点非但没有因为制裁而消失,反而因为纵容被放大,最终酿成悲剧。所以,根治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不能单靠说教。学校要努力创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要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努力建设无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注意他们可能发生的情绪变化,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尽量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必备品质,做了错事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惩罚。
4. 国家应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建立健全的处理机制。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缺少的一环,他们都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戒力度。一些必要的法律惩戒尽管不会如德育工作那样教会学生该如何变得高尚,但是可以警告学生有些事情绝对不要去做。这既是对问题少年的保护,也是对受害学生的保护。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发生。
篇10
关键词:非法行医 长效机制 医疗服务市场 监管思路
一、非法行医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非法行医问题是近几年困扰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一个大问题。虽然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活动的专项行动以及采取了多种监管方式治理非法行医问题,但效果不明显,“黑诊所”、游医屡禁不止,甚至跟监管部门打起了“游击战”,选择了出租屋、小旅馆等更隐蔽的场所开展诊疗活动,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医疗市场的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打击非法行医行动过程中,卫生执法人员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执行难
在对非法行医者进行行政处罚时,行政处罚程序复杂,一般都要经过调查取证、事先告知、陈述申辩、做出行政处罚等步骤,整个处罚至少需要8份执法文书,如果非法行医者不配合或者逃避打击,拒不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拒不缴纳罚款,那么执行需要的时间会更长,这给非法行医者逃避处罚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二)送达难
为了逃避处罚,非法行医者会用尽一切手段来阻碍执法部门的执法,拒绝提供相关资料、拒绝签名、拒收执法文书、暴力抗法、转移犯罪地点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完成送达相关文书。
(三)认定难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应认定为 “情节严重”,可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两次行政处罚的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非法行医者擅长跟执法部门打“游击战”,他们通常在这个省受到打压后会转移阵地到其他省份地区,目前我国的行政处罚系统尚未全国联网,因此在认定上会给执法带来一定难度。
(四)统计难
由于非法行医活动具有其特殊性,这给辖区非法行医数量的统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为执法人员打压此类行为设置了重重障碍。
二、打击非法行医的对策
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辖区医疗服务市场,维护医疗市场的稳定性和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深圳市某区卫生监督所积极探索“打非”有效措施,健全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机制,把“立、管、打、宣、疏”五者有机结合起来,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一)拔根清源,完善医疗立法
在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活动中,最让执法人员头疼的便是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目前卫生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等由于颁布时间较为久远,跟不上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出现的新犯罪现象、新违法手段得不到有效制裁。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如果突破法律法规限制则要承担相应的违法风险,但如果放任不管又涉及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因此,为了让执法人员在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中,有法可依,在立法层面上给予执法人员法律保障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大执法力度和提高执法效率,才能更好地推进整治非法行医活动,加大对非法行医的处罚力度。
(二)加强监管,规范医疗市场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严查“黑诊所”“医托”等违法犯罪行为,探索建立健全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措施,立足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不断创新监督模式,启动夜间、节假日错时执法方式,及时掌握非法行医的最新动向,打击违法行为;此外,在节假日加强执法力量,运用快速巡查机制开展执法,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就医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在今年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前,该区对打击的重点加强监管,分别开展了非法行医整治工作的小专项:
1.以“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为重点,严厉打击“黑诊所”
以“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为重点,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在日常监督巡查过程中快速巡视此类“黑诊所”,及时发现制止非法行医行为。另外,按照分片区分类别管理要求,启动夜间、节假日错时执法方式,按照快速巡查机制,经常性开展非法行医巡访巡查工作。加强对群众举报及“历史遗留”无证个体医的巡查工作,加强对此类“黑诊所”的监管。
2.严厉打击美容机构和个人违法开展医疗美容行为
以生活美容机构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由于利益诱人,当前一些生活美容机构在给爱美女性朋友进行皮肤护理、按摩美容时,为了牟取暴利,利用她们对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概念认识不足的弱点,悄悄地向医疗美容渗透,非法开展文眉、注射等医疗美容活动。因为机构没有资质,相关人员也没有接受过正规学习、培训,医疗事故频发,有的甚至使用来源不明或者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等,深深残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对于此类现象,该区监督员结合国家卫生城镇的评比工作,在对辖区生活美容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一方面规范其经营行为;另一方面严厉打击、重点查处利用生活美容机构违法开展医疗美容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提醒爱美女性在进行医疗美容前,一定要先了解相关常识,要到具有相关资质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正确引导健康消费。
3.查处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
以零售药店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由于辖区大多数零售药店都开辟了医师咨询处,有的甚至打出“名医”“老中医”等广告,吸引患者求医问诊。该区监督员在专项巡查过程中发现,这些药店大都只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处方的要么是药师,要么是未注册备案的医师,他们为患者开处方,目的是为了提高药店盈利,所以经常夸大病情,诱导患者多买药,甚至误诊错诊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最佳时机。针对此类现象,该区建立了暗访督查制度,认真落实分片分类快速巡查和错时执法等措施,积极探索各组间交叉督查模式,疏导各符合中医坐堂行医条件的药店及时向各区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药店加强巡查,坚决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全面规范零售药店开展医疗诊疗活动。
从今年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来看,辖区内的非法行医现象明显减少,部分已被取缔的“黑诊所”已通过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成为正规的医疗机构。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均能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执业活动。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无证游医仍旧存在,个别药店存在无证坐堂行医的现象,个别医疗机构存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情况、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等,这些都是医疗服务市场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上述现象执法人员均已依法予以立案查处。
(三)齐抓共管,确保打非效果
针对非法行医的隐蔽性和特殊性,为了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成立了区卫生监督所集中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畅通与办事处和辖区各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网络,强化卫生监督节假日及夜间的巡查能力,联合上级主管部门公共事业局卫生科、办事处计生科、民兵应急分队、辖区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联动工作局面,形成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的重要力量。
1.齐抓共管,统一行动
与办事处和辖区各医疗机构创建公共卫生网络,创新监管模式,依托办事处卫生科和社区工作站,广泛开展对“黑诊所”的摸底排查工作。行动中,各部门从全区发展大局出发,上下一盘棋,齐抓共管,统一行动。上级主管部门严格法律程序,规范行动流程,组织统筹好打非各项工作;公安部门增派警力,全力维护打非现场秩序,切实加强打非行动的调查取证工作;卫生部门作为打非的中坚力量,始终坚持冲在一线,依法对“黑诊所”等违法行为及时确认,依法依规处理;社区工作站耐心开展相关解释、劝说工作,化解违法者与执法部门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全程进行跟踪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简要介绍和梳理公安、计生等各部门打非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开展打非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联合执法、案件查处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予以磋商和协调,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卫生计生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且难以有突出的整治效果,因此由上级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在新形势下形成联动的工作局面,有效遏制非法行医行为。
(四)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该区外来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宣传非法行医危害,提高当地居住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进一步争取到人民群众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该区创建正常健康的医疗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识别能力
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识别能力,该区卫生监督所借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契机在辖区进行了一次“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的宣传活动。通过分发宣传资料及现场咨询的形式,向市民宣传了卫生法律法规、群众安全就医、非法行医的各种形式和非法医疗广告的正确识别等知识。此次宣传活动共接待前来咨询的市民近百人,分发宣传资料300余份,使市民懂得了非法行医的危害性,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引导市民充分利用好社会公示制度
利用媒体、简报、网络和社会公告等手段,积极报道专项行动进展和成果,曝光典型案例,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为便于群众识别合法的医疗机构,引导市民对社会医疗机构和人员信息进行查询。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APP对社会医疗机构的具体信息进行查询,若对医疗机构人员的资质有疑义,也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查询―执业医生”进行查询。
3.营造全民打非、监督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借助社会监督力量,让“黑诊所”无藏身之处。具体措施有:利用该所网站、该区报纸等宣传、普及卫生法律法规,全天候畅通专线咨询电话,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对非法行医的监督管理,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打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打非、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五)疏堵结合,确保“零无证”
疏堵结合,减少非法行医及“两非”行为,在严厉打击的同时,疏导具备条件的机构办证,疏导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开设合法的医疗机构或者到合法的医疗机构执业,真正从源头上遏制此类违法现象。那么,如何疏导办证,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才能真正帮助违法行医者解决在政策上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摆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面前多年,卫生部门也一直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方法,探寻针对此类机构和人员的优先优惠政策。
究其根本,非法行医案件之所以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决定市场。对此,我们不能盲目开展打非行动,而是要坚持疏堵结合才能真正确保“零无证”。一方面,我们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各医疗机构服务情况进行巡查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促使各医疗机构健全约束机制,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安全平稳运行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条件较好的无证诊所及有医师坐堂行医的药店积极疏导他们办证,转化为正规的医疗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合理引导,以保证医师队伍的素质。这样既给缺乏医疗服务机构的城中村居民提供了便利,也给非法行医者提供了就业出路,进而从源头上确保“零无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