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课程体系

篇1

关键词:目标导向;应用经济学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和培养方案修正完善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的关键,而专业课程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既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又反映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内涵,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目标培养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专业人才培养更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1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设计的关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是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来实现,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来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经济学专业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经济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优化应用经济学本科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目标导向的应用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结合目标导向理论,通过学科支撑定位导向、动态满足社会需要导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的引导,科学合理设置应用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应用性、针对性、层次性与开放性,实现课程体系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实现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与课程体系设置的动态性的有机融合。

2目标导向的应用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2.1学科支撑定位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面旗帜,是学校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凝炼学科建设方向,明确学科支撑定位,构建学科支撑作用机制,扮演好支撑学科的角色。从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方面全面提升应用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水平;应用经济学学科对经管法的融合与支撑作用,使之与其它学科在学科发展中互相促进,形成发展的良性互动。

2.2动态满足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应用经济学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应用经济学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应该可以获得优化,培养的学生各种能力会得到加强以获得社会认可。

2.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体系优化要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训练,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课程安排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2.4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遵循应用性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作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大实践实训课程比重;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还应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3结语

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双语教学 课程互动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教育部“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教育教学研究所“国际经济学(英)”课程建设项目,2011年上海市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经济学”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1-02

“国际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以及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与货币体系。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母语和外语(主要指英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学生利用外语更有效地学习学科知识的目的。由此,“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课程对经济类专业尤其是国际经贸类专业学生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方面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缺乏活力、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廖淑梅(2006)针对江西一高校10名不同学科的双语教师和22名不同系别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影响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学方法是灵活还是呆板;双语课堂形式是单一、沉闷,还是互动、活泼多样。[1]戚淳、汪滢(2010)针对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三年级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通常采用单向式教学是双语教学实践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2]王威、 朱广华(2011)对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07 级的65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同学对授课效果表示担心,担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课程乏味,授课过程缺乏互动。[3]事实上,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符合互动式双语教学的要求;教学方法是否满足互动式双语教学的需要;课堂环境是否有利于互动式双语教学特点的发挥;硬件配置是否有利于互动式双语教学效果的强化。因此,有必要构建完整的“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课程互动体系,以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二、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互动体系的必要性

(一)基于学习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成果是学习者与学习情境双向互动的结果。[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erlin C. Wittrock)关于学习本质的核心观点包括:第一,学习是学习主体内部的主动建构,不是外界信息的单纯输入。第二,学习活动是学习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5]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让·皮亚杰(Jean Piaget) 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1]将上述观点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机制,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的身份不应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强化课程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二)基于课程目标及要求角度的分析

“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凭借经济学专业技能以外语为媒介对国际经济问题加以描述和诠释,并独立完成外语作业和考试。显然,英语语言教学不是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另外,相对于传统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对学生自主搜索英文文献、利用英文进行专业思考赋予了新的内涵,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前沿问题。鉴于此,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无法完全满足课程目标的需要,必须将“参与式”方法融入教学活动,而强化课程互动便是“参与式”与“灌输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成课程目标的客观要求。

(三)基于强化课程互动方法角度的分析

现有的双语教学课程缺乏互动的解决方法主要从局部和具体问题着眼。例如,在课程设计环节导入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案例,使学生加强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组织课堂讲演,迫使学生自主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献和数据。上述方法对于解决双语课程互动不足问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难以产生根本性作用。引发双语教学课程缺乏互动的原因复杂多样,必须从整体着眼,构建双语教学课程的互动体系。

三、双语教学课程互动体系的主要内容

所谓双语教学课程互动体系就是以合理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采用多渠道沟通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媒介互动的学习机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综合性学习机制。具体而言,双语教学课程互动体系包含前期课程铺垫、课前互动准备、课堂互动实施以及课后互动强化四个部分。

篇3

关键词 海洋大学 蓝色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0

Construction of the Blue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in Ocean University

SUN Jianfu, SUN Peili, ZENG Ya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lue curriculum system is necessary for a characteristic ocean university. The principle is to emphasize blue,science,innovation,adapt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training target, teaching staff, sharing resources,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curriculum provision,and so on.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system,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Ocean university; blu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0 引言

从中国考试网上查询,我国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院校有69所。各校在培养目标、基本培养规格、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等方面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别。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方面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学习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的培养方案,需要有蓝色课程和蓝色课程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谓蓝色课程,即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课程。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需要,是凝炼专业特色,打造精品专业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专业人才的需要。

1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

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 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 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 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 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 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 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 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 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 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

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 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

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 结语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继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涉农、涉渔、涉海特色,密切为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通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专业特色,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增强本专业在全国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篇4

【关键词】体育舞蹈 区域经济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孵化”研究》之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2-02

1.前言

体育舞蹈源于欧美传统宫廷舞、交际舞和各种土风舞,后经整理规范成为现在的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共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共 10 个舞种。摩登舞包括华尔兹舞、探戈舞、维也纳华尔兹舞、快步舞和狐步舞;拉丁舞有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

体育舞蹈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但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目前,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院校较少,加之云南特有的区域特点,对体育舞蹈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滞后也成为了该课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在云南省体育舞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课程设置与改革,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带来可依据的理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中关于体育舞蹈的文章,并进行系统分析处理;查阅现有体育舞蹈的教材;查阅有关高校体育课程的法规、书籍及文献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能较充分的了解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情况,笔者针对体育舞蹈目前开展现状,对开设有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现行的体育舞蹈课程有哪些建议等情况。针对内容需求,对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广播电视大学的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芳芳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率100%。

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4 逻辑分析法

对课题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知体育舞蹈目前开展现状,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开设现状

从调查走访中得知,云南省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少之甚少,有些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仅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每周课时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基本需求,更别提技能的掌握。体育舞蹈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内容较为单一,跟不上目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1)体育舞蹈学习内容调查

表1 体育舞蹈学习内容调查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既想学优美的交际舞,又想学具有艺术魅力的体育舞蹈,但是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仍然占大多数,比例为78%;两者均学习的仅有9%。

(2)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表2 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调查

从表2统计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对教师教学方法、技术水平、教学态度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6%、31%、66%;而比较满意分别占到50%、67%、34%;不满意的仅为4%、2.5%、1%,由此看出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认可度比较高。

3.2 云南体育舞蹈整体水平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专家访谈,云南省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对体育舞蹈的投入不够;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组织者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影响及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舞蹈课程体系设置不成熟,教学环境不完善等等一些方面综合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发展。

3.3 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舞蹈的影响

如果说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者作为主体的不成熟受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而经营发展的落后,市场规模的欠缺则是目前制约体育舞蹈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云南抵触偏僻的西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相对发达地区来说,经济来源结构单一成为云南省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经济问题,社会大众更多精力是集中在生活消费当中,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娱乐消费上,所以不难理解社会参与体育舞蹈人数为什么少。社会基础差自然而然就成为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瓶颈,各高校也会考虑社会原因而放弃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即使开设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较为单一,体育舞蹈的发展以此状况发展下去前景较暗淡。

3.4构建新型体育舞蹈课程体系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主要骨干力量,是我国在加入 WTO 后与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高层次人才。丰富和加强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精、尖人才,以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学校教育部门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情况,重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过程在大学生群体中终身化,促使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培养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因此,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是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每一位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把这一门新兴学科建设得更臻完美,成为大众娱乐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4.1课程类型改革

打破传统的课程类型,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设置多种课程类型,例如一年级作为必修选项课;二年级可以设置成选修选项课,学时根据学校要求灵活设置;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以提高课的形式,继续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提高。

3.4.2教材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时候不能单一设置课程,要考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为了能够毕业后满足社会的要求,除了开设体育舞蹈相关课程外,尽量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加上目前比较流行的舞蹈内容。

3.4.3教学方法的改革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其他课程一样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但是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舞蹈的特点来展开。体育舞蹈运动本身具有多功能性,因此,我们采用综合型教学更佳;同时在套路学习时,按先后顺序合理进行组织,从分解到整体,合理安排;其次,动作节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体育舞蹈课程作为一项新型内容,开设后受到学生的青睐,并以其所具备的健身,娱乐,审美及充实业余生活等多种功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云南省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类型和内容存在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很难满足学生通过上课时间来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技术水平、教学态度三个方面调查了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价,结果显示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云南经济发展滞后,很难为体育舞蹈带来机遇,课程开设也收到一定限制。

参考文献:

[1]张册.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现状与改革建议

[2]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114

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工程经济学课程 课堂教学 吸引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尤其重要。然而,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在独立学院相关课程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其中由于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厌学逃课占有较大比重。我认为,增强课堂吸引力对于搞好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增强其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1.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工程经济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工程实践中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学生将来毕业后从事与工程经济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类平台中的核心课程。如此重要的课程,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好好学呢?出现这种不良现状的因素之一就是课堂吸引力不足。为了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从源头抓起――想办法提高课堂吸引力。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吸引力,有必要弄清楚课堂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及成因。

1.1学生层面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在独立学院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实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不容易。相比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偏低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功利性过强,对课程学习推崇“实用主义”――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不愿意学。比如在工程经济学课堂上经常有学生问:“这个东西学了对以后的工作有用没有用?有多大用?直接用到工作中的有多少?”此外,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也是他们丧失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学生没兴趣,不愿意配合老师,让老师一人站在讲台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要想提高其吸引力就尤其困难了。

1.2 教师层面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具有吸引力,就应该吸引学生。由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上课没有兴趣的现象不在少数。我在一堂“资金的时间价值”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任课教师从上课到下课的45分钟时间里,几乎就是在念对照多媒体投影屏幕上的字。这样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怎么不让课堂“睡倒一片”呢?这充分说明了如下问题:①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且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内容空洞,学生感到枯燥无味;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善于用话题引导学生,照本宣科,学生感到索然无味;③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不强,唱独角戏,不给学生释放个性的机会,缺乏师生的双向交流,课堂成一言堂,学生感到孤独无味;④教师课堂语言干巴巴,缺乏幽默风趣,语速偏快,语调缺少抑扬顿挫,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此外,教师的个人情绪、言谈举止,以及平时的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1.3 学校层面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因此,增强课堂吸引力,搞好课堂教学管理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对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抓得不够“实”、不够紧,导致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方法不够妥当、观念陈旧,进而致使课堂秩序混乱――讲话、玩手机、听音乐,等等。由此,教师无法教、学生无法学,原本要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成了泡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课堂,根本就谈不上“课堂吸引力”。

2.提高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的办法

工程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课程之一,是为工程师、设计师、经济管理界人士和在校学生们构建市场经济观念、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日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增强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十分必要。我认为,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增强课堂吸引力。

2.1 投其所好

这要求教师熟悉学科特点,熟悉学生特点,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逻辑性强,来自工程实践,又对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讲述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时,如果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上的“照本宣科”显然不够,脱离了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不学无所谓,学了也没什么用”的错误观念,自然对之不感兴趣。因此,这类课堂的教学重点必须放在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才能彰显其价值,把学生的“精、气、神”吸引到课堂上。“投其所好”还反映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设计,恰如其分地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场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2.2 情感互动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信息互换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要使课堂具有吸引力,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课堂具有感染力――用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倾注真情;用激情带动学生,用真情唤醒学生。教师有了激情,就会显得神采奕奕,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热情洋溢。相反,如果教师没有激情,只是敷衍了事,纯粹为了完成任务而上课,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对这种课堂的听课兴趣与欲望;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 那么课堂上教师如何释放激情呢?一方面靠语言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教师教学语言的快慢强弱、轻重停连、声调跌宕等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要用好教学语言,以此打动学生。如雷贯耳的大声叫吼,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有气无力的低声吟唱,易让学生昏昏欲睡;太过慢条斯理的表述,易让学生等得着急;说话像打机关枪似的,易让学生无暇思考。唯有抑扬顿挫、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才能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靠行为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吸引力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的一个激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颔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委婉的批评、一个夸张的手势,都会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火热的激情。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二者珠联璧合,能够很好地实现“情感互动”的课堂教学。

2.3革新方法

传统的“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枯燥无味,很难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和音像设施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实现声、光、电的全方位展示;在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又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刺激了学生的感观系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新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既能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与文字显示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又能通过节省写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点对于增强课堂吸引力也是十分有利的。“革新方法”,要求教师能根据“工程经济学”的授课内容,适当采用Excel软件教学。比如在教学“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时,应用Excel软件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Excel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函数: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比如在教学“敏感性分析”等内容时,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方便地绘制出敏感性分析图,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敏感性分析曲线的变化,易于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对分析指标的灵敏程度。直观生动的图表展示,能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4身正为范

这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召力、吸引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动教育、感染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易近人、胸怀博大、积极乐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能给学生传递前进的动力与自信心,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靠崇高的人格魅力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能给学生注入一股莫大的教育力量。因为,只有有威信的教师才会让学生喜欢,而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老师从教的课堂。

3.结语

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实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努力。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水平、丰富的课堂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Discuss About the Reform of Basic College Computer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YANG Hong-wei ZHANG Fang LI Xiao-hui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enyang Liaoning 110866,China)

【Abstract】Basic college computer courses possess vital rol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In this paper,the thought such as blend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nowledge to computer teaching process,expanding basic computer curriculum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ack of basic computer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Basic Computer Course;Curriculum system;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0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受制于当前发展现实,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寻找新型动能,增强韧性与活力的背景下,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的解决目前发展问题的新思路。2015年政府报告中指出: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1]。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作为引导大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目前的传统教学内容与体系,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及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及内容的不足

1.1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

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目前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兴产业,这种“互联网+”的新形态,造就了无处不在的创新,也给创业者带来了新的商机[2]。今后的就业,自主创业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将是自主创业的主体,如果在学习期间经过一定的创新创业训练,自主创业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据初步调查,全国90%以上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均为“1+X”模式或“2+X”模式,即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X门选修课程或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1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X门选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基本集中在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及网络基本知识等几方面,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应该不断研究扩展教学体系及内容,从传统的注重工具软件的使用转向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也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去。

1.3 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主体,这种考核方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搞期末突击式复习,虽然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及格的成绩,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特别是能力的培养还欠缺很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国内很多高校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把期末考试向平时转移,注重过程考核。

2 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式分为三方面,第一,在适当的章节引入与计算机相关的创业故事特别是本专业毕业生或校友等让学生觉得可以借鉴的,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利用计算思维的方式来编写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第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采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及协作沟通能力。

3 扩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技术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要用计算思维的观点组织现代教学外,还要积极拓展现有教学体系。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大类招生的实际,分别针对农科类、工科类、管理类等学生开设具有学科特点的选修课;第二,根据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总结提炼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中;第三,根据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的特点,适时举办各类培训及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

4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学科齐抓共管。从学校层面,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对于各类有助于创新创业的比赛及想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另外,聘请各专业有项目经验的企业人员走进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无疑会为学生创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每一门课程的认课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创造条件走进企业,接触到实际的项目,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并融入到后续的教学中。对于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来说,要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是学生接触创新创业知识的一个窗口,计算机技术是后续创新创业的技术基础,所以要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提高,积极拓展教学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2]晏莉娟,谭俊敏,肖昌雷.民办高校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6-128.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c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不具有严谨的结构特点。因此,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及意义的建构,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邮件合并时,教师引出这样的情境:每学期结束学校都会发成绩单,实际上学生的成绩都在Excel表中,抄写到成绩单中费时费力,如果能在Word中设计一张空白页作为成绩单,并调用Excel中的成绩表,最后再自动生成成绩单,就是非常便捷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研究。

2.运用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复制和粘贴”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谁能一分钟打2000个字呢,有的很吃惊,有的摇头,有的凝神思考。然后教师提示说,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听了更是奇怪了,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解上。

3.借助直观方法。一般来讲,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大都很好奇,所以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学生熟悉了计算机的各部件名称后,教师可以用神秘语气问学生,想不想进去看看。这时,教师便可以打开机箱,引领学生们看一下计算机的“心脏”—CPU,“存储仓库”—硬盘,以及显卡、内存、声卡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同时可以让学生“摸一摸”、“拿一拿”,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感性认识,消除学生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同时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

4.构造认知冲突。当信息技术问题或现象超出学生当前知识结构范围时,就会引起学生困惑,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如在讲解“图片的环绕方式”之前,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演示,图片插入到文本内部之后无法拖动到指定位置。而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构造了认知冲突,好奇心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发现、确定并分析问题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在认知发展及社会性发展上都有较大提高。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已经达到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即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智慧的特征为:儿童的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将内容与形式加以区分。他们的思维已接近成年人,能运用形式的逻辑推理方式去思考,并能系统地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论证假设。这都标志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已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一流程主要指学生分析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中的外部信息与学生自身的经验相对照,对问题情境进行初步判断,确定该问题情境要解决什么,会涉及到哪些相关知识。理解问题的基本条件,将现实问题转化为信息技术问题,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应更多地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生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这一环节是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学生将利用自己获得的信息,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分组或学生之间自由组合分组,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同时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利用已获得的条件和相关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最终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合理分组。分组应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实际中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如男女应混排,信息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也应混排,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能够提高自身水平。5-6人一组,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确定每组人数。各组可以选出组长,组长主要负责组员的分工、讨论,保证学习活动正常进行。

2.制定问题解决策略并进行尝试。在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及对学生分组之后,就应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和策略。这一步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成败。首先应当明确各组成员的任务,最后在问题解决完成后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作分析。

探究学习离不开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会有学生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教材,学生与计算机间的各种互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分析以解决问题,教师发挥引导、帮助和个别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四、交流、讨论阶段

这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最后,各小组间交流最后问题解决的结果,讨论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由教师作总结。这一阶段学生积极参与,能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升华的认识。

五、评价和反思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1-0108-05

“生态学”(Ecology)这一术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6年在其著作《General Morphology》中提出,它以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原理为研究对象。生态学强调生态平衡,也即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个体与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1]随着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开始应用于社会学领域,研究者尝试将教育置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研究教育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随着教育生态学对教育环境、课堂环境等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将教育生态学研究内容转向课程研究,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上来,逐步形成了一种后现代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趋势。

引申至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标志着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以“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课程管理‘三级化’和教学环境‘生态化’”[2]为特征的“后大学英语”时代,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戈玲等认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个性化、层次化、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基础,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是有效实现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3]21-25这些研究为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生态学问题也因此受到关注。

一、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大学英语课程,也就是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如失调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4]209-210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失衡现象及其成因出发,探讨如何构建立体、平衡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一) “最适度性”失衡

依据生态学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超过这个最适度的区间,个体发展将受到负面影响。而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生命个体不同,可发展的空间不同,对相同环境因子的耐受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育者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为个体发展提供最适度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因子,促进个体健康发展。而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个体持续增加,使得教学资源短缺、师资紧张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了教学规模与教学资源的失衡。为此,许多高校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这违背了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意味着班级内部个体间的差异扩大,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为保证教学效果,大班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许多教师受限于教学理念或信息技术熟练程度,仅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未能从本质上变革传统的“课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演变为“光盘+课件+鼠标”模式,改变的是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这也导致了大班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仍以语言知识的单向、线性输入为主,课堂生态因子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和情感的多元互动,无法开展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影响到其作为生命体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第29卷第1期章木林,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二)“整体性”失衡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系统不是静态、孤立、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联系、开放、发展的整体,课程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应通过物质和信息的持续输入和输出发生联系,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反观大学英语教学“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缓解上述教学资源和师资紧张的压力。改革尝试将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转移到自主学习中心,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5],原因在于中国大部分学生尚缺乏自主学习所需的学习策略、独立的学习风格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自主学习等同于没有教师指导的上机学习,忽略了自身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角色和作用,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培养和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设计、指导和监督。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演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上计算机自主学习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机械叠加,学生自主学习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面授环节,学生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环节,两者之间缺乏生态学所强调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致使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处于分化状态,并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违背了教育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也有悖于《课程要求》中所提出的“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6]的精神,无法解决高校师资紧张这一实际问题,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多样性”失衡

根据生态学主导性原则,生物系统必须有优势物种或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有健康的发展;根据多样性原则,生物系统必须有多元的结构和多样性的产品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英语存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多样性”失衡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来看,大学英语教学长期的应试教育导向使学生多以通过各类标准化考试为目标,教学过程以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和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上中国外语教学一直是在一种封闭式的花盆环境下进行的,缺少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使学生提高的是应试成绩,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综合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并未提高,“花盆效应”明显,导致了教学目标“多样性”失衡。

从课程设置看,尽管《课程要求》强调各高校应设计出各自的包括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非“211工程”院校没有开设或只开设了4门及以下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7]绝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一直以EGP课程为主,课程结构方面存在“多样性失衡”。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和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这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导致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失衡。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设计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生态学基本原则,旨在将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为一个可自我调节、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分化的机械系统。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贯穿于课程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课程的构成范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

(一)课程构成范式“3+1”

传统的外语课程构成范式可总结为“2+1”模式,即“理论、方法+教材”模式[4]38,具体说就是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传统纸质教材中,纸质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外语教学领域,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教师讲授传统教材获取信息、学习英语,而是更多地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等渠道接受语言输入,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发新一代的立体化教材,将课程构成范式从传统的“2+1”模式转变为“3+1”模式,即“理论、方法、技术+立体化教材”模式,具体说就是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体现于立体化教材之中。

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是生态化课程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立体化教材强调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创设各种“真实”的交际情景和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打破课本为学生获取知识唯一来源的局限,进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促进“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情景化协作学习的开展。因此,立体化教材实质上是一个多形式、多载体的综合性外语教学系统,包含纸质课本、多媒体光盘和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三个最基本要素。其中课本是根本,光盘是补充,学习平台是延伸,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必要时又可相互转换,构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立体的、生态化的教材体系。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应包含网络版教材、教学管理平台和网络资源库等内容。其中网络版教材的内容应与纸质课本相关,但又不能是纸质课本或光盘的翻版,而是纸质课本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管理平台应具备易于操作、个性化、交互性等特征,要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反思学习结果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个性化监督和管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辅导答疑、实时交流等功能,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平台。资源库应是开放性的,应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不断添加新的内容、充实资源库,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教学模式“1+1+X”

《课程要求》所提出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此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及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变成课堂面授和自主学习的机械叠加,导致两者处于分化和失衡态势。为此,教师需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3+1”课程范式基础上,既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当前面授教学与自主学习分离的局面,实施“1+1+X”教学模式。

“1+1+X” 教学模式不同于基于计算机的自主学习与基于课堂的面授教学的简单叠加,它强调的是传统面授教学、机房自主学习以及其他延伸场所和环境下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整合(integrating)或者混合(blending),其实质是整合式混合教学模式(integrated blending teaching)。“1+1+X”既可理解为“教室+机房+其他延伸场景”,也可理解为“学生+教师+其他各种教学要素”。教学场景的无限延伸以及教学要素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导致“失衡”现象的出现。因此, “1+1+X”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意观察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衡现象,适时加以调节,以达到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平衡。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和互联网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主题式或项目式合作学习、网络探究式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监督、管理、指导和评价。

“1+1+X”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面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答疑以及对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内展示等方面。其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到机房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同一级别、同一内容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单元学习,而是同时应该包括教师指导下的、基于个性化的学生自由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从立体化教材系统中调用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如不同级别的教材、内容丰富的资源库、英语学习网站等课外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将大班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小组,开展基于任务或项目的小组学习,小组内部强调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小组之间形成差异、诱发竞争、促进发展,同时有助于缓解课堂生态主体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失衡,实现课堂人口密度的生态平衡。这种“整合式混合教学”将自主学习和面授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可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8],形成一种“计算机+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下学习+课上展示”、“个性化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所产生的边缘效应,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三)课程结构“1+X”

尽管蔡基刚等认为大学英语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9],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考虑,还是从大学英语教师的ESP教学能力考虑,大学英语教学完全向专门用途英语转移尚需时日。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注意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保证课程和学分的合理结构,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辅之以一定的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因此,在“3+1”课程范式以及“1+1+X”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可实行“1+X”课程结构模式。其中“1”是EGP课程,多为必修课程,是基础和起点;“X”是EGE和ESP课程,多为选修课程,体现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特征。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水平,灵活安排各类课程的学期和学分,构建“EGP必修课程+EGE/ESP选修课程”的“后大学英语时代”的多元生态化校本课程体系。

韩戈玲等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强调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融于课程设置,实施特色教学,力求避免“千课一面”。[3]24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作用并非局限于教学层面,它对课程设置的深层次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EGE、ESP课程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为在“1+1+X”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EGP课程内容可逐步转移到自主学习中心,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教学则以EGE或ESP教学为主、EGP教学为辅。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逐步由EGP混合教学过渡到“EGP+ESP/EGE”混合教学,进而为“1+X”课程结构中的“X”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得到同步提高。

(四)评价体系“3+X”

《课程要求》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应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对此,许多学校将其理解为“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评价模式,以标准化考试生成的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平时成绩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存在评价主体单一、主观性强、缺乏对教学的反馈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生命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应构建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抛弃过去只注重甄选功能的教学评价,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构建 “3+X” 生态化、促学性评价体系。“3”表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X”表示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自主学习参与程度、情感和动机等内容的全方位评价,也包括标准化考试、档案袋、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等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评价方式的结合。

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是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参与评价是实现其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反思、沟通的过程,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评估主体,其角色是多方面的。首先,信息技术可通过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的测评。相比于传统的测试,机测效率更高、更易于组织、结果更为直观,能在增加测评频率的同时缓解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教师还可依据机测结果对学生学习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更好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面反拨和激励作用。其次,信息技术参与评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评价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情境中参与和接受评价,评价结果信度更高。此外,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记载以及上述多元评价方式所生成的评价信息的存储提供了极佳的载体,便于师生随时调取,作为对学生评估和对教学反思的依据。

三、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设计的反思与启示

教师是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的最终执行者,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系统主导性的生态因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改革的成败。改革带来了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适应改革的形势,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型的教师。首先,教师需及时转变自身观念和角色,提高自身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适应和实践能力,由原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生态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整合的策划者,自主学习的监督者和检测者。其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需从整合的角度提高自身将信息能力和教学能力相结合的素质,也即“信息—教学”素养[4]161,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再次,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改革强调课程设置逐步由EGP向ESP过渡,这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从大学英语EGP教师过渡到ESP教师,是所有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生态位,也即生存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开展对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教学”素养的培训、推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需要使现代化信息技术融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也即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进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一种新型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4]8。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将是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整合就不能局限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层面,或仅仅着重于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的选择,而应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层面的整合,通过整合引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变化,唯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英语教学重新进入兼容、动态、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 教育生态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4-26.

[2] 陈坚林, 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 外语电化教学, 2008(1):3-8.

[3] 韩戈玲, 董娟. 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1(3).

[4] 陈坚林. 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20.

[6] 顾世民. 虚拟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集成框架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11): 59-65.

[7] 王守仁,王海啸.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4-17.

篇9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学生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高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过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下被动的听讲,整个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学生以较高的热情参与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应用问题情景式教学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区别于传统学科的课程,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长期以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受教师和学生重视,学科一直处于边缘地带,这对培养高中生信息素养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最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被摆到了正确的位置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积极应用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着多种优点,和传统及教学模式相比较,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提倡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改变了过去以灌输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加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教学的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好的配合,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此外,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信息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用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需要紧贴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联系性。因此,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分析好学生的喜好,以学生的兴趣点位切入点,通过学生都感兴趣性的话题使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例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过程中,通过在电脑上展示教师制作的动态相册、体育明星的动画视频等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可以采用游戏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小游戏比赛,更好的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学生参与游戏,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和立即游戏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化知识,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发展。

2.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广泛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任何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都是一个群体行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良性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合作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例如在进行如何熟练应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图片,让学生利用这个软件对图片的背景和文字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处理能够符合教师要求。在进行图片处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处理照片的一部分,成员在处理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在一旁讨论,给出该学生合理的处理意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这样不同小组之间寄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对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每个小组完成任务之后,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个过程是学生之间相互提高的过程。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教学 问题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以往语文课上出现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受课”现象逐渐退却,取而代之的是将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经历“质”的转变,诸如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理念的转变确实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一线语文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内涵和实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在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呈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认识和即时修正。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及策略,希望能对初中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帮助。

一、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呈现的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以下教学误区,深有感触,在此将其总结出来,希望引起注意:

1.自主学习表面自由,实际是放任自流

应教育专家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再呼吁,新课改对于语文课堂的要求之一是要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许多教师更是将“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奉为“圣旨”遵照执行,不料却走入了另一极端:课堂上乱哄哄的“手舞足蹈”,看似热闹却毫无主题;学生发言海阔天空的胡编乱侃、甚至偏离课堂教学主题的毫无逻辑,却引来了学生的“满堂喝彩”和教师的创意表扬。结果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教师一边看”,表面自由,实际是放任自流,不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更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职责与作用。可想而知,对于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理念如此表面的贯彻何谈收效?

2.合作学习华而不实,实际是泡沫严重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要“积极倡导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华而不实,泡沫严重,主要表现为:

(1)凡课必“组”,杂乱无章

很多初中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若无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就显得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于是“大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合作”等等应用而生,课堂上充斥着学生杂乱无章、七嘴八舌的讨论和“较量”,却忽略了有些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自主的品读、思考和玩味,不需要合作学习,即时需要也要“动静结合”,这样一味的随意安排合作学习,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退场旁观,“蜻蜓点水”,点评难见

诸多合作学习形式中的教师,通常在其中的表现要么退至教室一侧或办公室耐心等待,要么如“蜻蜓点水”一般游走于各合作学习小组间,等到讨论基本完毕,班级声音基本安静下来之后,才走上讲台听取各组汇报,汇报完毕即宣告结束,根本没有批判性的点评和有效的全程“调控”。

二、解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问题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给出以下几种策略,以期和同仁切磋交流:

1.教师要适度地讲解,有效地引导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去讲解,不需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反而更需要教师的精辟讲解和科学点拨,以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灵鸡汤”。例如,笔者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首先,让学生集体讨论文章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描法,并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以座位相邻为原则互相交流、互相描述;其次,在经过学生的集体交流之后,让学生发言。在同学的发言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不太懂这些描写是用什么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因此,此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既要讲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也要讲解他们怎样用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去感受同一事物,并以课堂及周边环境作为实例,让他们去实践。此类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应用到如《生命,生命》、《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去。

2.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动静结合,全程监控

首先,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教师要精挑细选,对于那些确实需要学生共同思维和思想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让其共同探究,例如,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至爱亲情、人与环境、高新科技等单元的文章由于需要更多的学生交流,因此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而对于那些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动物世界单元的文章如《松鼠》、《国宝——大熊猫》等知识性和观察性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方式中真正使自己和别人有所收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其次,开展合作学习要动静结合。即真正的合作学习不是形式上的人人参与、热闹讨论。而是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品读、感悟、自我玩味和理解体悟,要有学生个体自我的收获和提高。例如,学习邹韬奋《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集体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现母亲爱的词语和句子。其次,在真实体验母亲爱的环节上,教师可以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可以先静心想想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会找出的反映作者母亲爱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小组发言讨论该如何更好地关心母亲,大家都有什么好的想法,这样动静的结合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也更能体会到自己母亲的爱。同时,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尽量做到全程调控,自始至终参与到学生各小组的讨论中去,切不可袖手旁观。对于合作学习中,学生提到的和母亲在一些生活小事情发生的矛盾,对母亲的一时困惑和不理解,教师要进行即时性、艺术性的指导和开导,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采.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M].200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