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单位财务流程

篇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possible risks for the enterprise acceptance phase of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combined with requirements of five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cusing on the management portion of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involved in two phases of completion settlement and final accounts of completion, so as to refine project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process, conduct the final accounts of completion in time, and enhance the infrastructure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formance.

关键词: 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内部控制五原则;财务内控

Key words: completion settlement;final accounts of completion;five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68-02

0 引言

工程验收指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单位,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工程验收是工程项目由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和使用阶段的标志,也是对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的最终把关,如果项目竣工验收不规范、把关不严,可能造成虚报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不可控的风险,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竣工决算两个阶段中涉及财务的几个具体业务活动的风险点进行阐述,遵循内部控制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五项原则,探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促进建设项目及时投产、发挥效益。

1 项目竣工结算、竣工决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1.1 竣工结算、竣工验收制度管理:①调整补充财务管理办法:有关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财务管理办法不够全面、规范。②流程不顺、职责不清:相关标准、程序不明晰,协调沟通不利,有部分重复工作步骤。

1.2 项目竣工结算验收阶段的管理:①竣工结算编制不细,不能通过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不细,不能通过审查。②提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未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即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1.3 项目竣工决算验收阶段的管理:①达到可使用状态资产核算不规范:项目购建的达到可使用状态资产估价、结转不及时。②日常不积累,竣工时很被动:工程已接近完工才开始准备竣工验收资料,丢三落四,不利于竣工决算的编制。③竣工验收阶段工作流程职责不清:认识不足,工作流程上没有衔接,认为财务竣工验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相关计划、实施、接收等部门不通力配合,财务竣工决算编制不合规。④重点不突出,导致报表质量不高:项目竣工财务审计验收中,如果提交的竣工决算报表有偏差,将无法通过审计。

2 项目竣工结算、竣工决算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在竣工验收环节,除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还有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两项重要工作。

2.1 结合内控制衡性、成本效益原则,规范健全各项流程制度:

2.1.1 内控制衡性原则: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同时兼顾运营效率。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通过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2.1.2 内控成本效益原则:应当权衡适时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要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企业面临更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2.1.3 补充规范财务管理办法:按照内控制度要求,调整补充财务相关管理办法,强化工程全过程的监控,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准确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真实体现资金的流入流出,保证项目资金有效控制、合理使用。推进项目建设和核销进度,杜绝虚报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等情况发生。

篇2

一、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缺乏整体性与统一性 部分工程经营事业单位下属单位多头开户,工程经营事业单位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资金账外循环,流向不明;部分资金使用不当,铺张浪费,支出混乱。工程局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单位整体的资金情况。

(二)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不高 工程经营事业单位下属单位都设有各自的账户,项目资金盈缺不平衡,有的单位资金存量较大,形成资金沉积;而有的单位资金紧缺需要贷款,工程经营事业单位缺乏集中资金的权威,单位之间不能互通有无,使得资金管理整体成本较高,影响经济效益。此外,各单位之间主要通过外部银行进行资金结算,导致资金形成体外循环,产生大量资金跨行、异地结算的费用,从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项目经理部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监督 项目经理部作为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其分布分散,资金流量大,点多、线长、经营面宽等特点使得各工程经营单位内部存在银行多头开户,资金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其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工程建设项目的垫资和拖欠款的资金数量大,造成施工单位资金紧张、周转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影响了施工单位的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其二,项目经理部对分散在各地的项目资金管理缺乏统筹调度和相应约束措施,对项目资金预算和投资计划的管理控制水平较低,出现资金管理的分散现象普遍。工程经营事业单位对项目资金缺乏有效监控,不能及时了解各单位资金存量、流向和流量,影响资金运作的整体效率和效益。由于项目经理部线路长且高度分散,涉及重大经济问题时,如果没有坚持执行财务各项规章制度,缺乏约束机制,资金的流向与控制就会脱节,不能及时掌握财务资金变动情况,资金支大于收,资金责任与财务风险增大,严重时会引起相关经济责任。

(四)财务信息滞后,影响经营决策 工程经营事业单位正常经营需要进行财务分析,而财务分析是建立在对会计资料分析基础之上的。由于工程经营事业单位下属各单位不能及时报送各类会计资料,使得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不能得到全面而又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影响工程经营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

总之,资金管理是各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已成为工程经营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流程 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范围应当包括项目投标到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其项目资金流程图如图1所示。

(二)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关键控制环节 项目资金管理是工程单位资金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控制好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其资金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

(1)对工程预付款与工程进度款进行控制。项目经理部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就应当明确规定工程预付款和工程后期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比例。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加强工程进度款的催收工作,积极主动地与业主多联系、多沟通,争取早拨多拨工程预付款。

(2)对授权审批进行控制。重点监控资金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流程,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本月工程完工进度表和下月资金使用计划。

(3)对银行账户进行控制。重点监控项目经理部银行账户的设立和账款变动情况。工程经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银行账户实行集中管理,由工程经营单位统一办理结算收入和支出业务。项目经理部原则上不得开设银行账户,远离工程局所在地或因特殊原因确需单独开户的项目,应报财务部门批准,并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账户使用情况。账户的存款限额由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大小核定。对开设银行账户的项目,其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委托项目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严禁将银行账户出租、出借。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项目银行账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项目经理部日记账和银行账的管理,做好单位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对各项目经理部资金进行合理调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对项目经理部大额资金支出进行控制。重点监控大额现金支出的管理。当发生大额资金支出业务时,项目经理部用银行转账支付的,要填写“合同付款申请书”;使用现金或现金支票的,填写“大额现金支出审批表”,并报单位领导审批。大额资金存取,需要派两人以上到银行柜台办理。项目经理部也应当编制“银行存款大额或大额现金支出统计表”,动态地监控大额资金流向。

(5)对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进行控制。控制的关键点是项目经理部资金支付审批流程。项目经理部小额款项由各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审批签字后支付,项目经理部在请款时应写明款项用途和计算依据。项目经理部合同付款须填制付款申请表,连同付款依据报送局办,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才能支付。在一定金额以下的合同款项支付,由单位领导授权委托项目经理在审批权限内签字付款。权限外合同款项支付必须向单位申请。其审核顺序为:经办人、负责人、合同主管部门、财务部门。

(6)对项目资金的检查与分析。工程单位应定期开展项目资金收支管理情况的日常检查,并辅以单独开设银行账户项目的重点检查,对于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严肃处理,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相应责任。工程竣工结算后,项目经理应在三个月内归集相关资料,送审计部门,进行单项效益审计。送审的资料包括:竣工结算单、竣工验收报告、施工总结、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完成情况报表、劳务费审批表、工程成本表、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

三、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完善对策

(一)确保资金安全隅完整 主要包括:

(1)实行会计委派制。委派财务人员对各项目经理部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管理,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委派财务人员行使会计职能的同时还需承担内部审计的职能。加强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保证财务政策的有效运行。

(2)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与监督除了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外,还应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和重大财务决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将重点放到管理审计中,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项目经理部资金运作的合法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建立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在工程经理部分散条件下,如果没有快捷的传递方式,财务资金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就会形成财务信息时效性差的问题,进而影响信息的真实性。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统一的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就可以大大减轻繁琐的会计资料整理、分析等基础性管理工作的压力,有效进行数据监控。此外,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传递,解决信息不及时和监督不力等问题。

(二)加强资金使用效率制度 主要包括:

(1)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下属工程项目经理部各自开户,用于资金存储,容易造成财务分散、资金积压、耗费难以控制的问题,各工程单位本级应将资金收入、筹措、使用和管理的权限集中在本级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根据各项目经理部目标编制和项目资金预算,按照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的原则,逐月编制月度资金收支计划。单位在汇总各项目经理部收支计划后,可以召开资金平衡会进行综合平衡、统一调度,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使资金运用合理有效。项目经理部应当管好用活资金,减少浪费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优化配置资金;二是时间上灵活调度,把有限资金用在关键处;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生产资金占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制度。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工程单位应提倡资金的有偿使用。为此,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应在工程单位财务部门开立“内部账号”,作为内部资金结算的基本工具。每个项目的资金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以收保支”的原则。如果某一项目的当期资金收入不能确保其资金支出,工程单位财务部门或其他有资金节余的项目工程部向其有偿提供资金,资金利息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执行。

(三)建立通畅的沟通与协调制度 主要包括:

(1)与业主沟通协调。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拨付的条款,并积极主动地与业主多联系、多沟通,取得业主的理解,争取早拨多拨工程预付款,且要做到专款专用、统筹安排,保证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拨付工程资金经常滞后于工程进度,使单位垫资数量较大,项目工程完成后,项目的结算和支付困扰施工单位资金管理。因此施工单位在项目运作的各阶段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各方恪守诚信,严肃履约意识,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和工程结算。

(2)与单位内部沟通协调。在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单位本部与项目经理之前要加强沟通,本部集中审批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放权,给予项目经理一定的管理权利,从而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又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资金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项目经营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高速公路第二大国,各企业工程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涉及到各行各业。但在工程建设项目监管中,财务管理职能更多反映在财务核算和服务职能上,财务监管职能有所谈化。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强化和提升共管账户监管工作,为加强企业财务监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二、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共管账户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

企业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在复杂的建设项目过程中,对涉及材料多、专业性强、可控性差的项目,如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财务部门往往难于监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建筑种类材料多,一个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材料种类可达几百上千种;二是同一种材料不同品牌不同价格也不相同;三是价格变化大,不同时期,不同渠道、不同企业等,同样的材料价格变化较大;四是财务人员专业水平限制,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往往不具有建筑等相关知识,对建筑行业不了解;五是财务人员由于自身原因,不可能做全面监管工作;六是难于提供有力证据。进而,导致企业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更多体现企业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难于实现应有的监控职能。而做好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共管账户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实现企业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监控职能,提高监控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三、如何做好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共管账户财务管理工作

(一)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共管账户财务管理开户管理工作

1、定义。企业工程项目共管账户开户,指对合乎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到建设单位指定的银行开立以施工单位为开户名,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银行共同管理的一个银行账户的过程。施工单位每笔款项支付,都须要经过建设单位的同意才能实现,建设单位对该账户设有实时查询功能。企业工程项目共管账户,名义上是施工单位的银行账户,实际上相当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开立的一个联名账户,由银行作为中间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作为共有方,当存在异议时,由银行先进行托管,待得到具有法律效用的证据后,依法将共管账户资产提交给拥有的一方。

2、开户流程。共管账户的开户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申请开立。建设单位提交相关资料到具备条件的开户银行申请开立共管账户。(2)银行审批。开户银行接到申请资料后审核同意后方能开具。(3)签订协议书。共管账户的开户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签订共管协议书后才能开立,(4)施工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到银行开立共管账户。

3、开户管理要求。共管账户与企业的银行账户的开立要求不同:

(1)共管账户的开户行应当能够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能够接受。如果一方不方便,可以选择另一家银行,不应由于共管账户的开户行而影响效率。

(2)共管账户应当是在建设单位关系良好的银行开立。由于共管账户是施工单位在使用,建设单位在监督,因此,在建设单位关系良好的银行开立,便于建设单位监控,也能够降低建设单位的资金风险。

(3)共管账户应当到有资质或能力的银行开立。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可以开具共管账户,但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具有开具共管账户的资质或能力。

(二)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共管账户财务管理日常工作

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共管账户财务管理日常工作,指共管账户开立后的管理工作,包括,建设单位项目结算日常支付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施工单位项目施工时的日常款项支出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共管账户没有收支或期间终了的共管账户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1、建设单位项目结算日常支付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指建设单位根据合同规定向共管账户支付工程预付款和工程结算款财务管理工作。

这一环节,重点关注建设单位工程预付款和工程款结算款支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重点监管应通过共管账户支付的款项是否都通过了共管账户支付,支付的款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定。监管程序如下:(1)施工单位提出共管账户付申请。注明付款单位、付款银行账户、付款金额、付款理由。(2)建设单位实施部门提出付款意见。注明申报付款真实性、申报付款合理性、申报付款单位一致性。(3)建设单位其他监管部门提供监审意见。包括付款申请的真实性、付款申请金额的合理性、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等。(4)中介机构提出业务量及工程质量的审核意见。(5)财务部门提供财务监管审核意见,包括手续是否齐全,业务是否真实性、款项是否合理性、是否应当通过共管账户支付等。(6)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向支付银行提交支付指令,(7)支付银行向共管账户支付款项。

监管特点,(1)建设单位实施人员对支付到共管账户款项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管,(2)建设单位财务人员对共管账户款项支付手续和支付结果进行监管,(3)建设单位其他监管人员对支付流程和支付结果进行监管。

2、施工单位项目施工时的日常款项支出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指共管账户的所有者通过共管账户对外支付款项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这一环节,重点关注施工单位共管账户款项支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重点监管通过共管账户支付的款项是否都是与该工程的支出有关,支出是否合理。监管程序如下:(1)施工单位提出共管账户支付申请。注明支付单位、支付单位银行账户、支付金额、支付理由,支付理由必须标明与共管账户关联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相关支出的详细情况。(2)建设单位实施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标明申报付款真实性、申报付款合理性、申报付款单位的一致性。(3)建设单位其他监管部门提供监审意见。包括业务的真实性、流程的合理性、支付理由的合理性等。(4)中介机构提出关联业务量及工程实施关联性审核意见。(5)财务部门提供财务监管审核意见,包括手续的齐全性,业务的真实性、付款的合理性、流程的完备性等。(6)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向支付银行提交支付审核意见,(7)共管账户开户行根据施工单位的支付指令和建设单位的审核意见要求进行款项支付。

监管特点,(1)建设单位实施人员对共管账户款项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管,(2)建设单位财务人员对共管账户款项支出的手续和支付结果进行监管,(3)建设单位其他监管人员对共管账户款项支出的流程和支出结果进行监管。

3、共管账户没有收支或期间终了时期共管账户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指共管账户存续期间,共管账户既没有收到款项也没有支出款项的期间,或者是月度、季度和年度终了这些时点,共管账户金额可能未发生变化,但仍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这一环节,由于共管账户没有出现款项收支情况,与前两个环节相比,这一环节重点关注共管账户余额变化,重点监管共管账户余额变化。监管程序如下:(1)由银行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供银行对账单,(2)建设单位银行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对账单与银行日记账进行核对,(3)建设单位另设一名复核人员进行复核,(4)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填制银行对账说明书并存档。如果共管账户余额发生变化,除日常的银行账户收取利息、支付利息和支付银行手续费外,共管账户出现收款情况按照上述第1条所述环节的监管要求和程序进行监管,共管账户出现付款情况按照上述第2条所述环节的监管要求和程序进行监管。

监管特点:建设单位财务人员和其他监管人员对共管账户的余额进行监管。

(三)共管账户结算完成后消户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

共管账户的存在,具有阶段性特点,当项目完工,款项支付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销户。做好共管账户消户工作,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判断款项支付完成的节点。在共管账户监管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款项结算和施工单位与供应单位的款项结算,判断支付完成的节点涉及到监管的期限,比较重要。一般建设单位以除利润外的结算款支付完成为节点,施工单位以项目的共管账户支出全部完成作为节点,应当以两个节点都完成为销户节点;二是销户后节余款的处理。应属利润的组成部分,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其他账户,其余支付给建设单位,冲减建设成本。三是要及时销户。应明确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销户请求,经建设单位审核同意后及时到银行办理销户手续。

四、结语

企业工程建设共管账户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企业工程建设共管账户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财务监管难的问题,尤其是对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中的财务管理难的问题,通过分类监控,有选择有目的逐笔逐项核对,通过各部门的通力配合,通过证据固化管理,通过痕迹化管理,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监管职能,提高财务管理监控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电网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电网设备类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70%至80%,折旧费占输配电成本的50%左右,如何确保电网基建工程及时、准确转增固定资产是提高电网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虽然在省公司层面已建立按月跟踪和全省通报工程竣工决算进度机制,将竣工决算及时完成率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组织绩效考核,但仍然存在工程竣工决算工作不及时,大量工程竣工决算挤压,无法及时、足额转增资产情况。本文以地市供电局基建工程财务决算管理为例,谈谈在供电局层面如何规范和加强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促进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工程竣工决算积压和超期现象发生。

二、电网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存在问题

(一)电网基建工程同期竣工项目多、竣工决算流程长、配合部门单位多,工程初设深度不够,预算、结算审查不到位、不严格、审查质量不高造成工程竣工决算进度滞后。电网基建工程完工后需要经过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甲供物资结算、工程竣工结算初稿编制、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工程竣工结算批复、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批复等8个环节,涉及建设单位计划、工程、物资、审计、财务等部门和施工、监理、设计、物资供应商外部单位,以及省公司工程、审计、财务等上级部门,工程竣工决算流程长,涉及管理部门单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电网基建工程建设任务重,工程部门管理相对薄弱,工程完工后及时、准确转资已成为一个长期、重点、难点工作任务。

另外,建设单位系统性思考不足,对造价管理认识不深,基层领导对造价工作重视不够,造价管理队伍不稳定,审查方未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未真正做到对工程建设流程和结算依据文件合规性、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严格把关,某些费用仅凭建设单位的一个电话或者口头协议就同意列入工程结算中,没有任何票据或者合同作为依据,造成费用审核增减随意性大,审查流于形式化,造成预算、结算、决算报表不对应和脱节,影响决算完成进度。

(二)工程预算、结算、决算报表未能有效对接和对应,造成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困难。现行预算、结算报表与财务决算报表存在口径不一致的地方,不能与财务决算报表和会计核算一一对应,决算报表编制时需要调整和转化,且工程预算、结算编制时未考虑固定资产实物和价值管理要求,建设移交些资产不确定,给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带来困难。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合同开展结算,而合同又不及时履行变更手续,合同与财务实际发生存在差异,导致与财务不衔接,工程结算甲供物资与财务列支物资存在差异,数量、规格型号、名称存在不一致。

(三)受外部环境影响,工程建设重安全、质量和进度,不重视造价管理,造成主体工程完工后大量费用未定和审批程序未履行,影响工程决算进度和工程完工交付使用资产信息质量。部分工程建设进度快,主体工程已完工,但尚有征地、尾工工程未完成,甚至工程完工后施工图预算未批复,而相关设计变更也未出具,此外,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周期短,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等部门对资产形成重视度不够,重按期无缺陷投产轻资产移交管理,未参与设备的投运验收及现场实物清点,未及时创建设备台账,加之审计中介对交付使用资产也不够重视,难以保持设备台账、资产卡片及实物的信息一致,影响工程竣工决算报表质量,造成工程暂估转资、结算、决算编制、审计、上报等环节环环失控,影响移交资产的准确性。

(四)物资调拨单、出入库、入账、结算工作滞后,严重影响工程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工作进度和决算金额的准确性。物资管理滞后一方面是农网工程物资零星、量大、管理链条长造成,另一方面是物资制度不完善、物流各环节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引起。存在物资管理流程不畅、不闭环,物资管理台账不完善,物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不能有效衔接,物资部门出入库手续滞后,不能实时掌握实物流与资金流状况。物资出入库不及时,施工现场物资移交失控,现场物资直接由厂家移交给施工单位,存在物资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缺位现象;物资对账、盘点、清理工作未及时开展。加之业主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对领用物资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物资漏列和差异发生;随着网省公司深化推行统签统付的情况下,物资入账与实物入库、领用很可能会更加不同步,难以避免差错和漏列工程成本发生。

(五)工程、物资、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造成工程竣工决算进度滞后。目前,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均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功能应用不完善,各信息系统间信息不共享,在工作量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情况下,信息系统不能带来管理效率的提升,部分系统功能成为负担,部分信息需在不同系统录入,且可用性不高,比如,物料管理系统不能与财务互联,新老系统均在使用,数据重复和冗余,给物资核对和清理带来困难,影响工程物资及时清理和结算。

三、电网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管理举措

在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流程管控中,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统领作用,主动向基建、物资管理部门靠拢,充分运用Excel功能,固化表单,实现工程结算报表与财务决算报表无缝对接,缩减各环节等待时间。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建立督办机制,按红、黄、绿灯预警,动态跟踪决算工作进度,不等不靠,实现竣工决算工作“零等待”。

以甲供物资结算及时率、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及时率、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及时率、工程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审计及时率和工程竣工决算上报及时完成率等五项指标设置基建工程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考核管理体系,制定《基建工程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明确各责任部门负责按下表规定的时限提供竣工结(决)算相关文件和资料,与监察审计部联合建立了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进度通报、预警及考核、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督办机制。

在制度建立的基础上,以工程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完成情况进度表为依托,对邻近各环节完成时限7天的项目显示黄色预警,对超完成时限项目显示红色预警,其余项目显示绿色可控,并相应显示节约和超时天数,确保竣工决算各环节工作实时监控。工作中,充分利用工程结算批复环节不可控等待时间,在工程结算报告初稿提交一个周内完成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初稿编制和上报审计工作,并在工程结算审定后立即报送竣工决算报告送审版,基本实现了工程结算批复立即出具审计报告和上报竣工财务决算请示,确保了竣工决算编制、审计、上报决算请示等环节“零等待”。

(二)做好工程项目日常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节省账务清理和竣工资料收集时间。

改变过去财务部门在编制基建工程财务决算需要对基建项目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在调整会计差错的基础上编制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模式,建立基建会计核算业务作业指导书,对每一项业务的摘要、方向、科目、附件、现金流量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同时制定了会计业务差错考核办法,加大会计凭证审核力度,提高了账务处理的准确性,有效避免决算编制全面清理账务的重复工作。在“银行存款”、“库存现金”、“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科目中按“基建项目”设置辅助核算对象,增强财务信息系统数据的分析与运用能力。

(三)固化表单和公式链接,基本实现工程结算报表与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无缝对接。

在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建立竣工决算编制底稿对接关系,固化了工程结算报表和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格式,充分利用Excel公式、链接、查找替换功能,实现了高效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有效缩短了报表编制和修改时间。

(四)工程完工后及时办理物资出入库和入账手续。

针对省供物资调拨单传递严重滞后问题,认真做好物资到货清理工作,对未入库物资采取暂估入账和先行结算,避免等待物资调拨单而影响工程竣工结算进度。

篇5

[关键词] 交叉混合型合同;管理与核算要求;科目与流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146-03

[作者简介] 黄水平,南昌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电算化。(江西 南昌 330029)

从多年的财务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施工企业的项目与合同一般是交叉混合型的,运用传统的财务方法对交叉混合型合同管理下的财务数据结果很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每个项目对应的合同总成本是多少?(2)每个合同对应的项目总成本是多少?(3)每个项目对应的单个合同已付款是多少?应付款是多少?(4)每个合同对应的单个项目已付款是多少?应付款是多少?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账务设置方法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交叉混合型合同

1.交叉混合型合同的定义。施工企业的经济合同一般有施工材料方面的经济合同、施工队人工方面的合同、其他方面的经济合同。当施工企业同时进行几个施工项目时,材料的供应商往往同时准备几个项目的材料,施工队伍也同时进行几个项目的施工。这样,在合同签订时,往往出现交叉现象,即:几个项目的某种材料或某工种的人工共同签订一份经济合同;几份经济合同同时针对一个项目的某种材料或某工种的人工签订供应或使用合约,由此就造成了项目的材料、人工与合同之间的多对多现象,即本文所称的交叉混合型合同。

2.交叉混合型合同的案例。为进一步说明交叉混合型合同,现就笔者经历的一个施工工地业务举例:

某施工队(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简称甲方)有一份施工合同,该合同有三个单体项目工程(总部大楼、厂房、科研大楼),在材料供应商中有沙石、机砖、水泥、钢筋等供应商,在人力使用上有泥工工种(包工不包料)、木工工种(包工包料)、钢筋工工种等。其中,为引入竞争机制,沙石供应商采用A、B两家供应商,机砖采用C、D两家供应商,水泥、钢筋供应商均采用一家(E、F)供应商,泥工使用一包工队(G)负责全部项目的施工,木工用H、I两家施工,木工具体施工项目根据施工进度和情况对某项目的部分结构签订施工合同,在实际执行中,并经常出现先施工后签合同情况,即合同滞后现象。

3.交叉混合型合同的特点。一个项目成本对应多个供应商;一个供应商同时又对应多个项目成本,即形成了项目成本与合同存在多对多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此种合同往往在一份合同中分项目同时签订。

二、管理与核算要求

1.管理要求。对管理层而言,要严格执行工程预算,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对签订后的施工合同进行跟踪管理,对各种材料供应商供应的材料品种、质量、时效及付款情况及时掌控;对各施工队伍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付款进度进行及时了解,同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与合同的条例情况进行对比,归纳起来就是:(1)材料供应商是否按时按质按量按品种供货;(2)施工队是否按时按质按施工要求完成工程施工任务;(3)单项工程成本按成本项目发生的累计成本;(4)单份合同每个项目的进度款支付情况;(5)每个供应商的总欠款和需付款情况;(6)每个供应商需付款的项目分布状况;(7)每个施工队按工程进度应付款状况和已付款状况;(8)每个施工队按工程进度应付款状况和已付款在每个项目上的分布状况;(9)已完单项工程的成本项目构成状况和总成本状况;(10)已完单项工程的成本项目成本和总成本对合同的对比情况及合同的归档保管情况。

按现行做法,以上材料分别由施工部完成(1)(2)(4)(5)(6)项,由财务部提供(3)(6)(9)项资料,其余由各部门分散提供资料。由于施工部和财务部对施工过程各管一块,最终导致各自为政,提供资料不全或所提供的资料数据不相同的结果,并且上述数据很难提供全面,导致工程完工后,不知道工程对供应商和施工队的资金结算情况,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核算要求。对财务核算而言,依据现行做法,一般只反映真实的现金流,导致最终只能提供各单项工程的累计发生成本和对每个供应商的实际付款情况,对每个供应商付款和欠款在项目上的分布状况很难提供财务数据。从财务管理上讲,既然合同管理涉及到财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就应当把合同管理归口到财务进行全面管理,并做到上述(3)到(10)项的要求。为此,财务在核算方面对合同有如下要求:(1)全过程参与经济合同的签订工作;(2)全面收集合同文档,会同施工部共同做好合同分项分类整理工作,并形成分类文档;(3)全面改进现行的财务会计对合同的处理方法,要做到财务数据上及时反映合同情况、已付款情况、单项工程成本情况和欠款情况;(4)全面满足管理层对合同的要求。

三、科目与流程设置

1.现行的核算科目与核算流程

(1)现行的核算科目体系。在现行手工账下,会计核算一般都只要求提供施工项目的真实成本和各往来单位的已付款情况,对预算成本在会计账户中一般不予反映,合同的管理一般由合同管理员进行单独管理,其往来金额主要由施工部来解决。在此种情况下,会计科目的设置相对简单,下面列示现行会计核算的部份科目(见表1):

(2)现行科目的核算流程。由于现行会计核算一般不在账面上反映预算成本,故核算流程一般为核算真实成本服务,具体见图1。

从上图账户间关系及核算流程图可以看出.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仅提供各项工程的真实成本和对各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提供真实的结算应付款和已付款.对合同成本的管理基本不涉及.这就突显了财务对交叉混合型合同管理的薄弱与不力,财务数据无法满足管理的要求。

2.改进的核算科目与核算流程

针对现行财务核算不能满足合同管理需要的情况,重新规划会计科目体系和账务流程程序,以满足管理层和财务层面的要求。

(1)改进后的会计科目体系(见表2)

改进后的会计科目体系同现行会计科目相比,具有如下不同点:(1)把现行成本类工程施工科目第三级明细科目调为第二级明细科目;(2)取消现行成本类工程施工科目第二级明细科目;(3)增加成本类工程施工科目合同成本和实际成本作为第三级明细科目;(4)增加成本类工程施工科目项目和往来核算功能;(5)取消现行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的第二、三级明细科目;(6)增加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的合同应付款科目和实际成本科目;(7)增加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的项目、往来核算功能;(8)启用项目多栏账来登记账本;(9)改进后科目体系更简洁,特别是更适合在会计电算化下使用。

(2)改进后的账务核算流程

改进后的科目设置中单独分项目、分往来单位设置了合同应付款、已付款明细科目,且在工程施工科目下按成本项目按合同价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又以实际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很显然,各科目之间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YFij=ZCij+ZRij ……平衡公式(1)

∑YFij=∑(ZC+ZR)ij

……平衡公式(2)

WFij=YFij-SHij ……平衡公式(3)

式中:i为某工程项目.如本例中的总部大楼、厂房大楼、科研大楼;J为某往来单位,如本例中的A、B、C、D、E、F、G、H、I;ZC为工程施工账户的直接材料;ZR为工程施工账户的直接人工;YF为应付账款账户的合同应付款;SF为应付账款账户的合同实际已付款;WF为对某项目某单位的实际应付未付款。

依据上述平衡公式,可以得到下面的会计账务流程,见图2(仅列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部分图,其余可参照画图)。

图中“应付账款”科目下实际已付款科目应严格执行科目结构,其借方登记实际已付给某施工队的材料款(人工)工程款,贷方登记材料入库(人工结算)时计算的是应付给供应商(施工队)的非合同应付款价格,其贷方余额表示实际应付给供应商(施工队)的材料价格,借方余额表示超付的实际价款,贷方合计数与“应付账款――合同应付款”的贷方合计数差额表示合同履行的供料(人工)差额。图中“工程施工”下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借方表示实际发生的工程材料(人工)成本,其合计数与“合同成本”的差额表示合同尚未完成的工程量。

3.改进后的核算科目与核算流程所能提供的数据功能

改进后的核算科目与核算流程能准确回答前面管理层和财务层所要求回答的问题,具体见表3。

结论:按本文提出的科目体系和会计流程,配合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可以对复杂的施工企业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财务上解决施工项目财务数据与合同管理财务数据的同步核算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宁刚,等.《建造合同》会计核算在项目法施工中的运用[J].交通财会,2003,(7).

篇6

关键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一、前言

基本建设项目一般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资金保障,一方面是依靠财政,另一方面则通常是依靠市场融资手段解决。2010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对2010年信贷工作作出部署。根据《意见》,从2010年到2011年将继续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而以市场融资方式进行基本建设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被划归为“两高”行业,为此,银行信贷方面对投融资平台搞基本建设项目的大门已基本关闭;财政方面,从2008年开始,面对来势迅猛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局面,中央和地方各级地方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充分利用了“三驾马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为此,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热”、“过大”,过多地挤占了地方财政支出,截至2010年,各地财政已基本无力在基本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土地转让收益方面,从1月10日国务院“国十一条”出台开始,宏观政策重拳打压房地产市场,预期的土地收储转让收益已十分苍白,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融资空间,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面临困境。为此,加强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成本,保证基本建设工程顺利推进,渡过难关,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

1、不严格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设置账套和会计科目,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不独立建账,不以批复的工程概预算、建设内容、规模、标准为基础建账和进行明细核算,概算外或超概算使用建设资金,外借、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设成本不实。

2、会计科目设置过于简单,胡乱归集建设项目成本支出。

3、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

(二)基建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1、项目立项粗糙,审批程序不规范,支付依据不足。

2、没有制定资金拨付程序和工程结算程序,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权责不清,采购及工程建设招标不规范,无法保证建设项目的廉洁性和公证性。

3、没有专职基建财务人员,财务监督职能不能真实发挥,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存在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和参谋作用。

4、存在长期挂账现象,结算工作难以推进。

5、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不及时,项目资料归档不及时。

三、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高度重视基建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要正确认识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都是政府投资的公共财政范畴,虽然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不一致,无论投资主体为哪个主体,但最终的投资支付都由财政承担,基本建设项目对社会投资的基础性(公共性)、带动性、引导性、调节性作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基本建设管理规定、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推进。其次,要正确认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目的和作用,充分发挥参谋和监督职能,充分认识到财务管控是防范基本建设风险的核心。再次,应明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基建资金使用实行全范围、全过程监管,确保基建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单位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基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基建财务人员应承担起《会计法》赋予的责任。最后,要建立健全以控制工程投资概算为目标,以控制投资成本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控制工程质量为着力点的三大控制体系,不得随意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规范和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使财政资金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协调

首先,应建立健全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合同签订及工程款支付审批流程、招投标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对涉及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规范,把立项、设计、建设、移交等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推进,把资金使用的各环节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关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开设专户、建立专账、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核算。

其次,加强以成本核算为核心,强化资金节约意识,严格按批准的内容和标准开支进行投资控制,严控建设成本;严肃结算纪律,不得以拨代支,统一工程备料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款的拨付依据,严格按照工程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施工设计图、设计变更通知、与工程量和预算定额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等进行审核,不得无理由超过订立合同总价,不得超概算支付。

再次,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严格程序开展各项工作。制定项目立项规则、招投标流程、订立经济合同流程、工程款项审批支付流程、工程设计变更流程、工程结算及竣工交付流程;建立预测、订立、实施、监督、反馈的基本程序;实行工程建设有条件担保,覆盖招投标、工程款支付、工程建设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负责人及竣工验收质量保证;采用联签制,形成集体决策制,进一步防范风险。

最后,加强部门工作间沟通,以制度规范要求财务人员积极介入涉及项目的各个阶段工作,如项目设计、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工程变更等方面,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与监督,及时反馈相关财务信息,使得各方及时掌握情况,确保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三)加强基建财务组织架构,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对省管和跨市的大中型项目建设单位,要求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配备了专职的财会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对不具备单独成立财务机构条件的县级以下的工程建设单位,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财会人员。财会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按财务隶属关系必须征求财务主管部门的意见。抓好基建财会队伍的建设,选择有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的基建财务人员,并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业务培训。基建财务人员需熟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及基本建设的相关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熟悉招投标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经济合同知识,学习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知识,了解工程管理等相关知识。逐步推动基建管理信息化进程,更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促进风险防范意识,使他们适应新形势下基建财务管理的需要。

(四)建立并加强基建项目资金监管

首先,对建设项目资金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开设专户进行结算;然后,对工程实施单位经常存在拆东墙补西墙,互相拉用建设资金的情况,建立二级监管机制,对工程款使用要求到指定银行开设专户,并委托银行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使工程建设资金得到保障,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资源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同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既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充分使用,也能保障政府与企业间形成良好的融资纽带。其次,对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要落到实处,确保自查和委托审查相结合,克服内部审计的不足,及时纠正问题,确保资金合法使用。再次,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严厉的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对违反基建财务管理规定和财经纪律性质恶劣的,不仅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要加大审计监管力度,推行项目全程跟踪审计

首先,申请审计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充分利用政府评审这一重要手段,对项目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估与审查,实行“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批复”的制度。其次,对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工作,应从招标环节开始到合同条款中进行明确,强制约定有关编制要求,加强惩处措施,引起实施方重视。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随时做好资料收集、严格归档,可考虑按分项、分步工程结算编制;另外,在内部管理制度上规定责成项目负责人按要求时限完成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对于一些公益性项目,应积极与政府有关单位和部门接洽,一方面要求以行政手段指定接收单位,另一方面要求财政部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专门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后续支出。在此基础上,确保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及时完成,工程顺利通过移交。

综上所述,如何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制度上要进行规范,更重要的是各基本建设单位负责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充分认识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支持财务管理在基本建设管理中的核心控制和监督作用,才能保证把有限的资金在基本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保证基本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湘瑜.基本建设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梁慧媛,陈新环,吕劲松.建设单位会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赵丽黎.浅谈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控制[J].当代经济,2008(12).

4、刘伊生.建设项目管理(第2版)(修订本)[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本文系统分析了在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抵销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可以实现并处理集团内部各会计主体间关联交易的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并已实际应用到了集团财务集约化整体项目中,实现集团公司总部与各分部统一业务、统一流程、统一应用功能的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支撑总分部一体化运作。 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项目是财务集约化的子项目之一,为全面提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支撑集团报表按任意口径生成,急需规范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建立统一抵销体系,支持内部关联交易信息的实时交互和自动抵销,实现公司内部合并抵销业务的高效处理。

【关键词】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抵销;合并抵销业务

一、引言

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按照“六统一、五集中”工作思路和“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目标要求,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财务与业务融合越来越深入,财务与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有力支撑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外部监管日趋严格,依法治企不断深入,公司对加强财务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跨专业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财务管理信息标准高效传导及有效衔接,将财务业务操作及规范化繁为简、更直观及有效为客户提供实时、在线服务,把广大的业务人员从庞杂的规章制度及业务码记忆中解脱出来,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走向“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必然的方向。按照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集约化、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总体部署,各单位全面推进成熟套装软件的实施和应用工作。随着财务集约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单位成熟套装软件的应用差异日益突出,这些差异影响着公司财务集约化整体效果的提升,并阻碍公司统一开发功能的部署和应用。为解决此问题,公司决定实施财务集约化业务方案研究项目,通过梳理财务内部以及财务与发策、基建、生产、物资、营销、人资、信息、法律等专业之间的业务关系,规范管理模式,深化系统应用,完善集成标准,达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信息标准的目标。集团公司工程建设时期,财务信息化工作按照公司信息化总体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是以套装软件为核心,补充开发财务管控模块,实现预算编制、资金监控、产权管理、电价管理、在线稽核、报表管理等功能,并通过套装软件与财务管控模块高度融合应用,实现集团公司系统财务业务的全面覆盖,并实现系统内会计主体财务管控模块应用全覆盖,满足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二、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项目的建设意义

基于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成果,信息规范和业务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财务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功能的覆盖度需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及与其他业务的应用集成亟需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各项财务标准尚需进一步统一;(2)仍有部分功能尚需统一开发;(3)成熟套装软件标准化应用尚需进一步规范;(4)财务管控模块的实施和应用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入;(5)财务与业务的应用集成仍需进一步融合。

新增的业务和管理需求要求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基本集成能力,同时应具备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绩效监控及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住多功能。因此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应以企业服务总线为基础,建设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活动监控、企业服务库等集成服务组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人资、财务、物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业务应用的集成融合。 ERP系统、财务管控、员工报销、关联交易抵销是各分部调整后分子公司正常运作的基本信息系统,随着各分部分公司的调整成立。首先,各分部分子公司之间,以及分部与属地省(市)公司之间业务数据的调整,必须完成信息系统中同步调整。其次,第一阶段适应性调整后属于各分部二级部署应用,已经不能有效支撑总分一体化运作要求。因此,借助本次分部职能调整,ERP系统、财务管控、员工报销、关联交易抵销信息系统通过总部延伸,实现总分部集中部署应用成为了信息化有效支撑总分一体化运作,推进公司信息系统集中部署的最佳途径。

关联交易抵销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集约化的内容之一,为全面提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支撑集团报表按任意口径、任意时点“一键式”生成,急需规范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建立统一抵销体系,支持内部关联交易信息的实时交互和自动抵销,实现公司内部合并抵销业务的高效处理。通过关联交易抵销功能实现内部关联单位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并将抵消分录时时传递至集团公司,既保证了内部关联业务的准确一致性,同时也为公司财务“一本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集团公司实现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进一步完善提升内部关联交易的实时抵销工作,将协同抵销凭证与后续抵销凭证传到“一本账”中,实现大型企业集团的一键式报表,关联交易抵销系统依据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操作习惯和应用规范流程,建立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统一处理平台,实现分部统一业务、统一流程、统一应用功能的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支撑总分部一体化运作。

以会计工作规范化为基础,构建跨主体的会计一级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共享,全面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集中部署数据中心和财务体系,各级分、子公司数据集中在网省公司处理,网省公司数据同步集中到公司总部,实现会计信息全面集中;积极实施关联业务协同处理,优化集团报表编报方式,实现公司财务“一本账”,保证公司系统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以支撑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为核心,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注重系统建设实效、促进财务业务融合、增强财务整体管控”为总体目标,以“加强集团管控力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加强业务融合应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做好项目管理保障、加强总部财务应用”为工作重点,优化各个财务系统现有功能,完善财务内部集成应用,加强财务信息系统与前端业务模块的融合,完成财务管控标准流程的全面推广实施工作和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对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支撑力度,满足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要求。

1.项目应用现状分析

集团属于综合型集团公司,财务组织体系庞大,产权关系复杂,集团内会计主体众多。为满足各级单位财务核算需求,在总部、各网省公司及直属单位分别建设了独立的会计主体,采用分散型会计核算政策,处理各会计主体的财务业务。由于各级单位财务应用及核算标准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处理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时,存在以下问题:

(1)交易双方的账务处理时间不一致,凭证同步记账难度大,关联凭证合并抵销实时性差,影响集团抵销业务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2)各级单位账务处理规则不一致,科目体系及凭证维度不统一,造成关联交易凭证信息存在差异,影响凭证合并抵销处理;

(3)各级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清对账规程差异较大,不利于集团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建设及合并抵销处理;

(4)各级单位财务核算系统分散部署,各会计主体独立记账,无法实现跨会计主体关联交易双方凭证的协同处理及合并抵销,不利于集团抵销业务协同流程的规范建设;

(5)各级单位会计核算数据分散,数据质量标准不统一,影响集团会计核算数据共享及合并抵销账务报表编报;

(6)由于缺乏自动化关联交易抵销系统,目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采用手工记账及合并抵销,效率低,问题多。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统一、规范、高效、自动的关联交易抵销合并抵销系统,满足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处理的需求。

2.系统总体建设思路

通过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集中部署的实施,统一总分部的业务类型、业务流程、应用功能,有效的提高内部关联业务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的效率,保证内部关联业务的准确一致,进一步完善提升内部关联交易的实时抵消工作,将协同抵消凭证与后续抵消凭证传到“一本账”中,优化集团报表编报方式,保证公司系统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为了实现内部关联业务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保证内部关联业务准确一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关联业务需要做到以下内容:一是财务应用系统应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满足关联交易信息跨会计主体及跨数据中心相互传递;二是相关数据调整应当实现联动,保证双方单位关联数据的一致性。对于集团内部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在财务应用系统中统一设定关联业务类型、关联单位组合及业务协同规则。当关联单位之间发生关联交易时,由一方触发,按照协同规则自动提交另一方审核,经对方确认后,同时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交易双方同步处理,交易信息准确一致。对于集团内部单位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由总部统一建立关联交易抵销系统,设置业务协同规则(含争议解决机制),实现跨数据中心的业务协同处理。当关联单位之间发生关联交易时,由一方单位发起关联业务申请,经公司总部关联交易抵销系统流转至对方单位审核确认后,双方共同生成会计凭证。当双方单位对交易事项存在争议时,由总部协调解决,组织双方按照相同的原则生成会计凭证。

3.系统解决方案

关联交易抵销的正常凭证与抵消凭证在系统中是通过模版的形式维护的。一个业务类型对应一个关联交易抵销凭证模板,每一个关联交易抵销凭证模板匹配一个抵消凭证模板。在定义关联交易抵销凭证模板时,首先定义模板编号和模板名称,然后进行模版明细内容的配置。协同账务模板旨在通过灵活配置,维护不同的关联交易抵销类型对应生成的凭证信息。而抵消账务模板旨在通过灵活配置,维护关联交易抵销凭证对应的抵消凭证。记账凭证维度则实现了具体科目的细分,使科目抵消更准确。关联交易抵销业务处理完成后生成发起方和确认方双方的记账凭证与双方的抵消凭证。针对已经产生错误记账信息的记账凭证或抵消凭证,关联交易抵销可以进行账务冲销。

(1)关联交易抵销流程管理

按照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处理规程,统一定义完整、灵活的协同流程处理规范,通过统一的业务导航入口进行常规业务及冲销业务的流程制证发起,严格按照标准业务流程体系推动协同交易流程在各环节的流转,提供规范的通用工作清单入口,实现对协同交易流程的审批确认及最终的凭证过账,对于协同交易流程处理过程,及时对业务用户进行预警提醒并对超期待办进行通报。同时考虑了三方协同交易流程应用的业务需求,实现三方参与的协同交易流程处理。

(2)关联交易抵销类型管理

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类型包括购售电及运行、存货/工程物资购销、内部提供服务、内部购建工程/资产、债权债务互抵、内部投资、内部财险、内部贷款、内部融资租赁等及其协同凭证冲销。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实现全业务类型覆盖,并对大型企业集团总分部的关联交易业务类型进行统一管理。业务类型管理适应对关联交易全口径业务,包括购售电及运行、存货/工程物资购销、内部提供服务、内部购建工程/资产、债权债务互抵、内部投资、内部财险、内部贷款、内部融资租赁、涉及后续业务抵销等业务及其凭证冲销的业务类型管理维护、业务上线管理、业务单据管理、预控开关配置等业务管理需求。

(3)无缝集成方案,推动财务业务流程互通融合

关联交易抵销以工作流消息的形式流转。业务发起方将业务单据和凭证信息填写完毕后,以工作流的形式流转至下一处理人,如需审核,则发至审核岗,由审核岗发送至对方单位,否则直接发送至对方协同单位,对方单位专责收到协同信息后,与本单位业务部门提供的财务原始凭证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填写本单位凭证信息,如需审核,则发至审核岗,由审核岗审核后完成即可生成双方会计凭证,并在双方共同上级生成抵销凭证。

4.显著成效

遵循“SG186”整体设计原则,和一体化门户、目录可以很好的集成。关联交易抵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和SAP套装软件系统以数据接口的形势将业务系统相应数据传递到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通过预置的业务交易规则对相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抵销等,然后,再通过第三方接口将协同交易双方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返写于原对应的核算系统(财务管控、SAP系统)。原系统与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对业务数据的查询彼此独立。原系统(财务管控、SAP系统)对关联交易抵销系统返写回的数据通过对应的功能节点进行查询并且与关联交易抵销系统的业务数据保持实时一致。关联交易抵销系统满足“灵活配置、允许差异”的要求,对于大部分功能,可以进行灵活配置,以满足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对于不能通过配置实现的,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系统采用“集中开发、统一部署”的方式,所有的功能尽量在典设组完成,包括ERP的接口,实施时原则上各单位不再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统一处理平台,实现交易预控、关联交易抵销的目的。根据一系列的规则和运算,自动生成涉及到协同的后续抵销凭证。把协同产生的会计凭证、抵销凭证以及后续抵销凭证传输到一本账中。

通过总部集中部署的实施,规范与优化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加强总部一级管控的力度,促进了企业核心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总部分部集中部署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公司硬件投资,加强硬件投资的管理力度,避免重复投资浪费。同时,通过总部分部集中部署的实施,可提高公司硬件使用效率,提高投资效益,促进企业向集约高效方面发展。

四、结语

按照集团公司财务规范要求,进行详细明确的业务差异分析,以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信息标准、统一组织体系为集成,并初步制定设计方案和业务流程方案,由一方发起协同交易的详细信息;另一方接受并进行确认,接收方确认通过之后,关联交易抵销系统生成交易双方的协同记账凭证并传递至相应的核算系统,最终生成协同抵销凭证并传递至管控一本账。

未来,大型企业集团将继续深化关联交易项目应用之路,巩固前期建设成果的同时,不断探寻新的应用模式,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希望我们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分析能够推动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进程,使财务管理水平走向“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水利工程项目内控岗位责任机制、水利工程项目全程控制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利工程项目内控机制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水利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谈了一些观点。以期科学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成本控制,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 :水利工程;内部会计控制;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明显增大,工程项目的作用也日趋明显。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截留、挪用资金,擅自改变项目资金用途等诸多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为此水利部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来规范和强化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收效不大,仍有一些单位存在竣工财务决算编报不及时、部分项目编制不规范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项目资金资产使用的安全、高效。今年3 月份水利部在财务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在原有规定行之有效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出台了《水利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同时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08)进行了重新修订,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资产财务管理的技术规范要求。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项目工程管理体系,对加强内部会计监督,规范项目财务决算管理,保障项目资金的安全有序运用,实现水利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水利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供参考。

一、水利工程项目内控岗位责任机制

水利工程项目有大有小,但是都是系统性工程,因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缺少那个岗位,也会使得岗位职责有所缺少,难以确保整个项目的控制实现。当然在划分工程项目控制职责时也要根据岗位的实效性有所侧重,否则难以实现整体的控制目标。一是水利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应当负责建立并不断完善所在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提出,为此单位负责人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求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强化意识,全面实现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以此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监督。二是要想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工作,必须提高水利项目工程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财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时间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来加强相关水利工程项目财经法律法规以及水利工程行业知识的学习,用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素质,借此来努力提高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二、水利工程项目全程控制的财务管理工作

1.工程项目相关业务流程制定

建设单位为确保全程有效控制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一是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出水利工程项目详细的业务流程;二是要明确会计控制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决策、预算编制、支付价款以及结算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要求;三是要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各个环节进行设置财务凭证和要点的记录。

2.工程项目的决策和预算控制

一是工程项目在决策阶段要进行认真的调研论证,出具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管理人员要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从经济型角度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然后用数字的形式给出评审意见。同时要对项目相关决议签字认可。二是财务人员要参入水利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编制,并对预算的编制依据、项目的重点内容、工程量计算等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论证,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整体性。

3.控制工程项目价款的支付

一是财务人员要对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进行审查和论证,便于工程价款的及时支付;二是财务人员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约定价款、工程进度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审查核实项目相关部门提交的付款申请、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及相应的票据凭证真实合法合规,只有确认无误的才能办理支付价款,以防工程款的冒领和损失。三是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导致与合同约定的工程量不一致,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付款方式变化的,应当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和资料,并向财务部门加以说明,财务人员经过认真核实后确定付款。

4.控制工程项目的结算

工程项目竣工后需进行工程的结算,此时的财务人员要进行认真审核工程决算。一是研究和审查工程项目决算的依据,并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完整性和是否完备的结算所需相关资料;二是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了解,确定对是否完成竣工清理工作;三是研究分析决算编制的依据和相关数据是否正确,确保工程价值的真实性。

三、建立健全水利工程项目内控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现代企业均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内审机制)。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来说就是对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同时还要审查内部会计控制。一是监督工程项目有关岗位设置情况,对工程项目否存在职务不相容或者岗位混乱等情况进行检查;二是监督检查工程项目执行的授权情况(授权的权限、手续等);三是对工程项目责任制健全和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四是检查概预算的编制依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五是检查是否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与工程项目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六是竣工结算、决算审计是否按照规定办理。在以上检查监督过程若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应当及时报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桂园.基于施工阶段谈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J].消费导刊,2011(11):65-67

[2]刘军徽.如何加强水利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8):46-47.

篇9

优化现有标准流程,细化部分管理流程。由于三集五大改革需要,检修分公司由原变电、输电、电缆、带电四家单位重新组合,扩大了专业覆盖范围,过去流程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检修分公司自合并以来,对四个专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全体财务人员深入各专业工区调研,并通过职能处室发挥其归口部门作用,捋顺各项业务流程,将业务人员提出新增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变化仔细斟酌,将切实可行的需求更新部分业务流程,优化部分运转低效的流程。同时,将衔接紧密的业务环节逐步融合进财务标准流程,更新财务管控标准流程手册,明确与标准流程相关的系统操作细节,将财务管控流程与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衔接。建立标准流程监控机制,强化财务管控能力。开展财务管控标准流程监控,按照“监控能力逐步提升,监控流程逐批部署”的策略,对步骤合规性、岗位合规性、流程效能和流程状态开展监控,综合考虑检修分公司实际情况,对标准流程实用化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业务流程的变化,为防止财务控制功能弱化,不断优化内部工作标准化流程,加强财务集成系统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理顺各个运行环节的管理,实现对各项经济业务前端部门的控制和监督,保障财务账目往来渠道畅通和各环节的规范性。以办公用品出入库为例,在出入库时,需要办公室行管中心专责审核、主任把关,只有审核通过的办公用品才能出入库,月末还要由专责和库管员对账,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库存办公用品数量和规格存在误差,确保财务数据准确。

二、重视内外部审计监控

有效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公司财会人员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会计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将会计内控机制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保障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安全运行。会计人员在充分掌握和研究政策的基础上,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关、风险收益关和经济行为关,尽力规避经营风险,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对单位各项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监督,狠抓经济业务的审核,保证各项业务合规合法。检修分公司通过结合公司协同监督工作,制定常态化的自查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与分工,分别从会计凭证管理、账务处理、成本费用管理等方面有序开展,并以此为契机全面评估分公司成本管理风险,及时修订《检修分公司资金审批的规定》《检修分公司财务报销管理实施细则》,在细化费用支出标准的同时,强调了内部审批手续及佐证材料的提供,提升成本列支的规范性。高度重视内外部审计,实行财务部门审计问题“三制度”,即:“汇报制度”“随改制度”“典型案例分析制度”。“汇报制度”,就是将内外审计遇到的财务相关问题,特别是基础工作反应出来的问题如实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让单位负责人充分了解、重视财务基础工作。“随改制度”,就是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实时整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例如将依法治企专项检查反映的问题,将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典型案例分析制度”,就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细致分析,分类整理,形成案例,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消除隐患,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推进规范化管理,将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升管理效益。

三、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持续深化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应用。加强源头信息质量控制,实现业务信息一次录入、凭证自动生成;应用协同、对账功能,实现合并抵销凭证自动生成;开展财务日报编制,报表编审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推广财务日报在各单位的常态化应用。推动将会计核算规则嵌入业务系统,简化会计记账过程,进一步提升核算的规范化、自动化水平。推动套装软件工程、物资、资产等信息集成,实现相关报表信息的“一键式”生成。

四、全方位开展决策分析

夯实财务分析基础。加强业务部门集成数据治理,优化数据集成方式,缩短业务数据交换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向上传的及时性、准确性。创新财务分析手段。深化应用国网辅助决策分析系统的建设成果,以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指标为重点,建立分析评价体系。充分利用与财务信息关联密切的各种数据,研究建立包括现金流量趋势、企业偿债能力等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指标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增强辅助决策支持能力。

五、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资金监管;安全运行;认识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和改革,公路养护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观念和以前的养护管理模式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使我单位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公路养护的顺利开展,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一、结合实际强化基础

结合本单位实际,以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在规范化管理上下工夫,力争通过“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加强沟通、提高效率”,达到“职责权限清晰、办事高效顺畅、制度执行到位、资金安全运行”的目的,提升我段财务管理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对财务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进行了规范。对现有人员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进行了内部分工,明确了各自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财务工作格局。

二是对财务会计基本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规范。主要针对职工报销、债务支付、价款结算、签字审批、单证传递和信息收集等环节流程进行了细化,使前来办事的人员知道了“该怎么办事”,有效解决办事人员不按程序办事和财务人员职责不清的问题。

三是对会计业务事后监管工作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所有会计业务在办理过程中必须有人负责审核,重点加强签字审核、款项支付、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信息批露等环节的日常监管和审核工作,杜绝错误信息和不规范账务的出现。

四是对财务人员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将财务人员全部纳入财务科进行统一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业务技能、拓宽工作思路、延伸监管触角,切实发挥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不断的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分析查找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形成财务管理工作整体合力,坚决纠正各行其是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和环境。

二、加强预算管理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管理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的预算下达都比较晚,这样造成很多费用开支前无法做到“心中有数”,财务支出时容易模糊不清楚。今年省厅建立运行了资金监管网络平台,建立了公路系统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和预算的执行与综合评价全面纳入预算管理系统。

一是我单位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预算管理,上和省厅局紧密联系,下结合各公路管理段的实际,严格实行预算审批管理报备制度,将拟下达的项目、用途和金额等预算信息及时逐级上报备案,待批复下达后在实施。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管。总段要成立预算监督检查机构,确定专职人员,跟踪监督下达的各预算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执行监督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内控制度,将预算执行情况在全总段范围内公开通报。

三是建立预算执行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预算管理中相关层面的平衡和相关资源的全面优化,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决策”链的良性循环。设立合理的预算执行评价指标,探索有效的指标评价方法,实现预算执行情况的量化考评。对不科学、不合理的预算编制项目查找原因及时作出调整。

三、加强资金支付过程管理

一是严格资金审批管理程序,根据省厅局的相关规定,支付金额在50000元以下(含50000元)的,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领导按程序审批;支出金额在50000元以上(不含50000元)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联合审核后,报经单位会议集体研究后支出。各公路管理段支付金额在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的,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领导按程序审批;支出金额在10000元以上(不含10000元)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联合审核后,报经单位会议集体研究后支出。现金支出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杜绝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结算。

二是实施大额资金支出预警管理。根据省厅局的相关规定,建立大额资金支出预警机制,对用款单位5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支出实施预警,特别是要对用款单位非固定性、非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工程、工程建设项目、机械设备购置等大额资金支出实施重点监督检查。确保大额资金运行安全。

三是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奖惩。将财务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工程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等纳入年终考核,与预算挂钩。制定全总段内部的考核与奖惩办法,明确职责与权力,使财务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各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加强审计监督业务指导

管理分局要定期对基层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督查,加大检查力度。总段要转变思路,把督查和检查作为服务基层,不能直视一副冷面孔,简单地提出问题发通报,要为基层单位财务人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今后规避问题再次出现的措施。管理分局要是对重点项目及时跟上,把业务指导工作融入到具体事务中,强化事前事中指导,规避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管理分局在检查时,可以将全省公路系统财务互检机制引入,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互检,让基层单位财务人员互相发现问题,可以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在全局内部形成互帮互促、统一思想认识的氛围,激发财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