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销售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销售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财销售管理办法

篇1

为加强我场的木材销售管理,堵塞销售过程中资源的隐性流失,特制定本办法。

一、木材发车时,检验员要在木材检尺断面标写检尺长和检尺径,如遇造材不合理现象,要现场改材,坚决杜绝让尺处理;对发车小票要求写明车号、日期、收货单位、作业单位、集装单位等,检验项目齐全,字迹清晰,数字准确,账货相符。

二、购货单位(或承运方)要持结算单、验收单、存查单到销售科交票复检,复检无误后方可打印放行。

三、销售科复检,严禁目测估检,发现树(材)种、长级、径级、件数和材积与实际发车情况不符,要及时查明原因,超过场规定标准时,向场长汇报,处理以后方可放行。

四、林场对销售的木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车抽检,购货方要积极配合,据实认可。如果发现问题,有关人员承担相关费用及相应处罚。

五、处罚规定

1、数量误差以原发车数量与复检数量之差和复检数量比值为准,场规定为1%.

2、木材检验员不能以权谋私,以木谋私或徇私舞弊。具体规定如下:

(1)当日发车单车或累计超过0.5立方米的检验员,调离检验岗位;单车超过0.2立方米的,处罚款人民币300.00元;单车超过0.3立方米的,处罚人民币500.00元。以上处罚同时全伐区通报。

(2)当车夹带5根以上坑木,调离检验岗位;

(3)串树种、串材种1根以上的,调离检验岗位。

3、对复检查出少于实际数量,数量较大(0.5立方米以上,或2件以上),故意损害客户利益的,调离工作岗位,停职反省,暂不安排工作,并处200元罚款,反省期间停发工资。

4、对复检出现问题的,购货单位需据实认可,以实际发生情况结算货款及相关费用。

5、复检员徇私舞弊,与当车检验员同等处罚。

201*年11月30日

三道沟林场木材销售检验领导小组

组长:孙来福

成员:董玉良 刘 全 张汉勇 石书斌 杨长福 毕苗苗

1、抽查验收人员有权对林场销售的木材进行不定期随车抽查复检。

2、抽查验收人员要本着对林场高度负责的态度,据实检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按场规定严肃处理。

篇2

近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强调,要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高度关注岁末年初的资金运行特点,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这是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后,银监会的又一个“必杀令”,其结果是短期产品锐减,非保本占比增加,银行理财市场在监管要求下日益规范。

下半年三大特征

今年以来,鉴于银行考核压力,短期化、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来势汹汹,即便是下半年,产品的发行也是分秒必争,丝毫不敢懈怠。

今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三个特征。

第一,发行数量依旧较大。据财汇统计数据,自今年7月1日至11月22日,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0060款银行理财产品,单从产品数量上看,这已与今年上半年的产品总数旗鼓相当。而根据媒体报道,各统计机构的上半年数据均在8000~10100左右。

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统计,下半年的月度发行量整体上较为平均,一般保持在2000~2100多款左右,以三季度末节点最高,为2184款。而从每月前22日的同期数据比较来看,发行步调相似,在1500左右,11月份的发行数量最高,为1554款。

第二,投资方向趋同。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投向主要集中在以组合分配为主的综合类,以债券和货币市场自由组合的债券货币市场类,以及未明确标注投资对象的其他类。

第三,短期产品锐减。30天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从7月的660款到10月的460款,明显减少。而根据每月前22日的同期数据,前三月的月内产品数均在400款以上,10月环比下降了近28%,11月又环比下降约34%,为224款。其中,11月发行的7天以下(含7天)的产品仅为56款。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个变化与2011年9月30日银监会下发的 [2011]91号文直接相关。

该文指出,“应重点加强对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以“杜绝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产品”,其实质是要预防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存,防止商业银行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基于此文件,各地监管部门在受理理财产品报备时,明显加强了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限制,导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回落,短期化有所减弱。

“保本”字样渐去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理财市场,近日,《投资者报》的记者通过致电和实地走访了京城的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银行理财业务拼抢“火药味”十足。

日前,记者在银行遇到一位王女士,因为要购买他行的理财产品,急需转账,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迟迟不到账,跑了好几次,王女士心里很是生气,只好在银行坐镇监督,向柜台申诉。

“对面民生的产品多,收益还高,我打算上那边去买,结果就汇不出去了,昨天等了一个多小时,说机器故障,今天又不行,不让钱出去。”王女士向记者抱怨,“再不赶快,那边马上就卖没了。”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变化。理财人员均表示,现在的保本型产品很少,一些股份制银行直接表示上级有规定,没有保本类产品,需要承担风险。而大多数销售经理也明确向记者表示:“保本字样一般也不会出现在合同上。”即便是风险等级较低的产品也不例外。

对于保本产品减少的现象,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财经所副所长罗志华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从商业银行的资本计算标准来看,保本类理财产品将作为表内业务计提风险资本,从而消耗商业银行的资本;另一方面,保本类理财产品在适用会计科目上缺乏标准,一些商业银行将保本类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作为存款类和保证金类科目核实,按照要求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当前,上述准备金率合计在25%以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超额存款准备金率5%),商业银行缴存上述准备金将损失大量有效资金,大幅增加了资金募集成本和机会成本,导致该类理财业务难以开展。”

“非保本理财产品与保本理财产品不一样,并不作为表内业务,而是作为具有典型中间业务特征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核算。因此长远来看,只有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才有可能成为推动商业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的重要业务,商业银行发展非保本理财产品业务符合这一发展规律。”罗说。

理财业务新问题

央行11月16日《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表外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存款替代特征,已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客户资金资源的重要方式。

虽然“紧箍咒”会让人头疼,但是理财规范确是蓄势待发。在记者的走访中,也明显感觉到了银行理财服务的日趋规范,而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新的法规陆续出台,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梳理和规范,向着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面对近期一系列政策的推行,罗志华表示,在投资者保护机制上,银监会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有了明显的效果,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经基本告别了过去几年前的典型乱象,而进入规范轨道。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商业银行以代客理财为主要中间业务的转型趋势也没有发生改变。

篇3

刚刚过去的三季度,A股市场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影响下震荡下行,国际黄金价格下跌,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规模方面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

据普益财富银行理财数据库统计,2011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13.35万亿元。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为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投资期限为1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投资期限为3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成绩耀眼,但是这般热闹的场景却并不足以吸引很多在其它领域投资惨淡的投资人的目光,投资人依旧徘徊场外,有着他们的顾虑。

高收益率只是预期?

银监会在10月9日印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应当是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承诺或变相承诺除保证收益以外的任何可获得收益亦被禁止。

在询问销售理财产品的银行工作人员时,银行工作人员会告知,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所以他们只能按照产品说明公布预期收益率,不会承诺保证收益率。

但是根据记者从银率网的查询结果来看,所谓的预期高收益恐怕有时也只能是预期。

例如,在对法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的实际收益率(年化)与预期收益率(年化)比较来看,共有五款产品呈现出较高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与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差异率。分别为:“兴安利得”系列之澳元兑美元与美元兑日元汇率挂钩美元产品(6个月),起始金额为10万元,最高预期收益率(年化)为3.00%,实际收益率(年化)为2.00%,实际年化收益率与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差异率为-33.33%;1年期原油挂钩人民币投资产品,起始金额为10万元,最高预期收益率(年化)为12.55%,实际收益率(年化)为2.25%,实际年化收益率与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差异率为-82.07%;另外的三款理财产品“兴随我动”投资组合计划第二期最高预期收益率(年化)为3.80%、六个月欧元兑美元汇率挂钩美元投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年化)为2.50%、一年期黄金挂钩人民币投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年化)为11.99%,但是却最终都实现了“零”收益,只实现了当初的“保本”承诺。星展银行2009年5月发行的一款名为“股得利”系列0906期-两年期香港自然能源股票篮子挂钩人民币保本结构性投资产品,预期最高年华收益率为14.00%,到期实际收益为3.62%,实际年化收益率与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差异率为-74.14%。

风险防范谁来把控?

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除了知道预期年华收益率和认购额度以及产品类型等因素外,对于资金的运用,投资者又知道多少?

就此问题,记者询问了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人员,但是并未得到确切地对产品资金如何运作的解释,而只是片面强调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果投资者在理财产品方面得不到关于理财产品的确切的透明信息,又如何能保证理财过程中的风险?

近日,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理财产品销售文件应当载明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种类和各投资资产种类的投资比例。不过,该《办法》要到2012年1月1日才开始实施。

另外,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内容也晦涩难懂。例如在法兴银行的“一年期黄金挂钩人民币投资产品”的产品说明中,产品挂钩标的为伦敦交易所黄金,但是在产品收益的说明中,则有几种分类,不同的收益情况由挂钩标的在观察期内是否发生触发事件而决定。在这样的说明书中,对“触发事件”“参与率”等专业名词的了解程度,则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产品收益及风险的判断。

而今年以来,在可贷资金情势趋紧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业务也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情况:部分商业银行变相提高利率来吸引社会资金回流,其实质是变相高息揽存,再加上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又低于贷款利率,所以部分商业银行就运用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发放贷款,这些失去“代客理财”本质的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造成流动性吃紧,则势必会出现问题。

链接:

网友评论:

吴晓灵:现在理财产品,超出预期收益的,归银行;低于预期收益的,则都给客户。于是客户承担者大量的风险,却拿不到相应的收益。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未来节省资本金提高利润率的必然选择,但需要让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即资金信托的模式,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应该回归的。

篇4

近年来,金融混业化呈加剧趋势,同业合作渠道逐渐丰富,交叉销售已经成为了各类型金融机构间拓展渠道的另一类关键方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更是有着借助外部销售渠道的需求。

目前,部分大中型银行已搭建起与其它银行合作的平台,例如早期有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民生、平安、南京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也逐步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平台。这种平台上银行与银行的合作内容之一就是产品的交叉销售,就银行理财产品来说,逐步形成了众多还没有自主发行理财产品的小型城商行或农商行销售平台发起行产品的格局,从本质上看填补了平台发起行在三线、四线城市、县域或乡镇没有营业网点的空白。

除了银行同业而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作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延伸。去年3月,宏源证券和光大银行联姻创建了首起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券商渠道代销的实例,此券商在新疆地区具备较强区域化优势,弥补了银行在西北地区网点不足的劣势,同时券商和银行的客户在风险偏好上并非完全重叠,券商可以丰富客户类型,因此对于双方来说可以达到互利互惠。此后,还有国泰君安代销兴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案例。而券商之外的其它类型金融机构目前还未出现代销银行理财产品的案例。

篇5

面签红线尚在,线上业务依旧难做

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讲,其业务布局模式极大地依赖于实体网点数量的增加。网点数量越多,意味着更广泛的客户覆盖面和渗透率。在过去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里,网点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是衡量一家银行线下业务发展好坏的直观依据。这其中,以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全国性银行凭借其先天优势拥有数量庞大的网点和广泛的客户覆盖面,在线下业务方面相较中小型银行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中小型银行由于无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异地经营,因而其线下业务主要集中在覆盖有网点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软硬件的高速发展,大多数银行已经具备了将各种线下业务整合到线上经营的能力。但是,由于监管层始终坚持面签红线限制,银行业的发展就无法摆脱传统模式下网点所带来的沉重包袱。2014年,有多家银行推出了线上直销银行,不过这类直销银行只能办理简单的类余额宝理财产品和存款业务,对于涉及面签红线的诸多线下业务仍旧无法触及。同时,直销银行账户采取和线下办理的银行卡绑定的模式,根据央行去年3月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直销银行账户属于弱实名电子账户,因而直销银行并不“直”,很多业务的办理仍需绕道通过网点办理。

面签放行,或将推动理财产品在线销售

在银行的众多业务中,同样被面签红线所限制的还有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根据2011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本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这一规定将理财产品的销售范围严格限制在了线下网点所覆盖区域,无论是在网点数量上占据优势的全国性银行,还是区域性集中的地方性银行,在这一规定前都捞不着好。而远程开户放行意味着面签将被人脸识别等技术取代,此举或将推动监管解除理财产品销售的首次面签限制,对于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在突破理财产品销售地域限制上都是利好的。尤其是对于部分网点数量很少的地方性银行或是根本不设网点的互联网银行来讲,此举意味着传统银行业依靠网点数量扩张布局业务的模式将逐渐消失,包括理财产品销售在内的众多线下业务能够通过线上技术实现远程办理。

过去的2014年称得上是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中,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越面签红线的案例尝试,虽然其中部分行为有打法律“球”之嫌,但其模式仍值得思考和借鉴。以兴业银行的钱大掌柜为例,其通过将平台账户与银行账户、银联账户关联起来,从而实现线上办理理财产品、贵金属、基金等财富管理产品交易。其后,光大银行推出了“夜市理财”,但客户在首次购买时依然要到实体网点办理,而后才能享受网上购买或续期的便利。另外,广发银行筹备已久的天猫网上营业厅被监管叫停,原因之一也是无法逾越理财产品线上销售“首次面签”的红线。同样被叫停的还有招商银行联手京东金融推出的线上理财产品。这被看作是商业而银行突破面签的首例,不过,在该产品销售的第二天即收到了银监会书面通知叫停了该合作项目,此时1亿元产品已经售罄。

篇6

6月21日下午4时,中国银行业风波未平,中国证监会以“有部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账户并未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也未能向监管部门提交监督银行的监督协议,违反了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和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为由,紧急叫停备受关注的理财产品“余额宝”。

尽管支付宝及合作方天弘基金在最短时间内回应说:余额宝业务不会暂停,但此事也多少暗示出银行业对余额宝的隐忧。

这款由支付宝推出的产品于6月17日上线,不到6天,客户数便突破百万。它有两个益处不可忽视:余额不是存款,不需接受央行、银监会监管,也无需缴纳高昂的资本金,因此能给出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出10倍的收益率;同时还能帮助基金公司得到淘宝的大数据,以及更便宜的发行渠道。

用户先从支付宝账户下导入资金,可在余额宝账户中实现两种功能:其一,依然可以像支付宝那样随时用于消费、转账等支出;其二,享受基金公司提供的货币基金投资收益,获得增值,且相比于其他基金产品的“门槛”,余额宝的用户1元就能起买。余额宝首期支持的是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

尽管该产品只是把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但由于在用户转入资金及购买过程里,支付宝需要和基金公司通过系统对接来完成,也就实质上将全新的互联网思维纳入金融业务之中。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对传统金融理财服务的“投入”和“产出”两个环节带来潜在冲击。

首先,在“投入”环节,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短期理财产品均有5万元至10万元起的起步门槛,且一定期限内不可赎回。相比之下,阿里小微金服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一语道破余额宝的特点:“每个人哪怕只有一块钱,都可以平等地享有闲散资金增值的权利。”

这是在向Paypal创始人彼得·泰尔致敬吗?他曾宣称,PayPal要提供给全球公民更直接、平等的掌控自己账户的方式——自我的,个人的,平等的,这便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所在。

此外,在“产出”环节上,余额宝年度收益率与市面上其他货币基金一致,在3%至4%之间。对支付宝客户而言,有了一个资金投资的选择:原来支付宝资金没有收入,现在可以选择投资基金获得收益 。

这种高收益、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能实现原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揽储”效果。但区别在于这是支付宝自建基金发行渠道。余额宝并非销售机构,因而不收取尾随佣金,在日后跟银行的“基金争夺战”中,似乎又多了一点优势:与银行渠道销售货币基金相比,支付宝让天弘基金增利宝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均较同类基金低,仅为0.3%和0.08%。

同时,天弘更看重的还有支付宝所提供的客户购物规律等数据,能帮助基金公司进行流动性管理。

过去三年里,阿里巴巴的金融部门一直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到今年年底时,其贷款余额预计将达到2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而其新推出的存款服务也使阿里巴巴在与商业银行竞争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

考虑到支付宝有8亿注册用户,有关阿里巴巴涉足金融领域的担忧在中国银行业蔓延开来。此前,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就把阿里巴巴进军金融业称作是金融业的一大挑战。

篇7

(一)立法层次过低,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范主要有:2005年11月1日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的《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6月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007年11月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2008年4月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通知》;2009年4月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年7月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9月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12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上述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这些法律规范的立法层级太低并且不系统不全面,还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所需的规范需求。

(二)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法规不完善1.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性质界定不准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将综合理财服务的性质定位于“委托”,但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九条又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可以由第三方托管的客户资产应交给第三方托管,这个规定体现出个人理财业务中客户资产独立于银行自有资产,这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的规定是一致的。上述两种相互矛盾的规定导致人们对理财业务是属于委托关系还是属于信托关系产生了争论。这种法律界定的模糊和实际业务操作的冲突使得法律风险的发生难以避免,也使得银行难以判断应当适用何种法规规制自身业务[2]。2.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信息披露主体将反映其基础素质、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及其内在发展潜质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以一定的方式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利益相关者予以公开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3]。为了保护客户的财产利益不受到侵害,商业银行也需要对理财业务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和完整的披露,这既是保障客户的知情权的需要,也便于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一些信息披露义务,如规定了商业银行有向客户提供相关资产的账单、理财计划投资以及收益报告义务等,2009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问题有关问题的通知》在第六条细化了商业银行向客户披露的信息范围。但是这些条款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信息披露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并不包括其他对于客户进行投资选择十分重要的信息,如商业银行的相关财务状况信息以及与理财产品类似的其他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具体负责部门、经营管理人员情况,拟投资产品背景等。因此,进一步拓宽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范围十分必要。再者,在理财业务中,银行与客户双方信息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只有建立完善的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才能有效保障理财客户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缺失首先,个人理财业务会给客户带来投资收益,因此其必然会涉及税收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的税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规范均未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征税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实务中,一些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收益的税收进行代扣,一些银行则在理财协议中规定由客户自行承担申报职责。但是,理财业务类型多样,不同的理财产品在理财期限、收益支付方式和法律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理财产品进行征税,其税率、征收方式等是应当统一规定,还是应根据其类别不同而区别对待,均待有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其次,我国缺乏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虽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六十一条和第六十二条体现了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投资者的保护,但是这两条法规在法理上属于准用性规则,它们的适用需要援引或参照其他法规的内容,法规本身欠缺确定性和指引性。理财业务客户属于金融消费者范畴,但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并没有针对金融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而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相关保护,甚至没有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4],这就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在遭受损害时很难寻求法律救济。再次,个人理财产品的破产清偿问题缺乏规定。商业银行在经营不善出现破产清算时,个人理财产品的清偿应当如何排位,这个问题在破产法和商业银行相关破产清算条款中都缺乏规定。因此在商业银行进行破产清算时,个人理财产品应当排在什么清偿顺位也是相关法律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提高立法层级前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范均是由银监会主导制定的行政性文件。从立法的程序上讲,规章性文件的制定没有法律议案提出、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公布等规范性程序;从逻辑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上讲,它们与法律文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当各金融机构面临利益的诱惑,这些权威性不足的规章性文件就无法有效地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制。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规范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我们应当将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规范上升到立法层面,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个人理财业务中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权利义务、操作标准以及法律后果,这对于个人理财业务中各类纠纷的解决和法律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5]。我们应当通过提高现行法律法规的位阶,尽快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纳入商业银行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

(二)完善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法规1.准确界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只有准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的性质,才能准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性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才能妥善解决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法律纠纷,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正当有效的监管。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理财顾问服务仅仅是提供一种咨询,不涉及客户资金的运作和管理,这种理财服务的属性显然既不是委托也不是信托。在综合理财服务中,保证收益与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本质上与银行存款业务相同,其法律关系应为借款合同关系。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性质不作区分地统一规定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对各种理财业务在类型细分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其法律性质。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信息披露不仅应当包括销售理财产品时的产品信息告知义务,还应包括理财产品存续期间的相关信息持续披露义务。首先,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商业银行除需要向客户披露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具体投资品种以及投资比例等有关投资管理信息,还应当提供理财产品实际运作管理团队人员的组成与资质等相关信息。其次,在理财合同有效期内,商业银行应当持续向客户提供与理财产品有关的所有信息,如理财产品的价值变动、收入和费用、期末资产估值等情况,商业银行自身的重要经营情况、管理理财资产团队的重要变化情况,以及可能对投资者权益或者投资收益等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等。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由于其比其他理财产品投资风险大,商业银行需要向客户披露的信息还应当包括与客户的理财计划和规模相似的其他理财计划的报表,以供客户进行比较选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当定期向非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客户报告理财计划各投资工具的财务报表、市场表现情况及相关材料。

篇8

2012年2月9日,交通银行7家单位喜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其中,交行辽宁省分行铁西支行、江苏省分行玄武支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湖北省分行营业部、海南省分行营业部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同时,交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上海市分行杨浦支行继续保留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交通银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行上下紧密围绕实现“两化一行”发展战略的目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目前共有25家分支机构荣获全国级文明单位称号,62家分支机构被评为交通银行总行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此外,交行各省级分行及基层营业单位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也获得了多个地方性及行业性荣誉奖项。

交行:理财产品评级细化 购买流程趋严

2011年,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普遍井喷,但风险评估过于模糊、收益保证无法落实、利用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季末、年末变相揽存等现象也普遍发生。针对这些现象,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为此,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为更好的落实此《办法》,让理财产品购买者更好的了解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积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购买流程。

据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交行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会详细介绍《个人理财产品交易章程》,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义务,让客户真正做到明明白白理财。同时,为了维护客户的权益,该行还专门制作了《个人财富管理客户权益约定书》,提示客户如何管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以及购买时应如何最大化保障自己权益等等。其次,该行还为客户提供一份《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书》,用以披露购买个人理财产品可能产生的交易风险和损失,正确引导客户关注收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最后,要求客户填写一份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问卷内容基本包含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收益预期及风险偏好、投资目的等方面,以便理财经理在操作业务时能对客户有一个全面了解。

除此之外,对客户年龄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客户属于18周岁以下或者65周岁以上的群体,原则上不能认购风险等级四级以上的理财产品,若确要购买,则需要银行网点负责人审核确认,以充分保障客户的权益。

篇9

――致米雪的第八十六封信《沧浪谷》

几乎每个投资者都听说过基金定投,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在我们所知的盛行于市场的概念和理念中,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营销人员演示的数据可能让你眼花缭乱,但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你愿意去问一位做过定投的投资者,他可能告诉你他的资金账户至今仍是亏损。问题出在哪里了?缘于我们对定投的认识误区。

第三方机构向以客观中立著称,本刊记者专访了新浪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庄正先生。

大众理财顾问:我们经常谈到定投,但对它真正所知不多。就像一个人一下子变得很熟,但要仔细想起来却又感觉很陌生。请庄总讲一讲定投是如何兴起的。

庄正:定投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养老金计划,参加这个计划的个人,可以每个月从薪水里扣除(自由执业者是缴纳)一部分来供投资以备未来养老所需,这部分钱只有在退休取才是免税,投资者就不得不寻找能够长期投资的标的。后来人们慢慢发现,基金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因为工资等现金流具有定期投资的特点,然后慢慢演变成了定投。在国内,长期来看定投无疑是一个平滑风险取得稳健收益的好途径。

大众理财顾问:经常有人提到,基金定投是“懒人理财法”,它真的老少皆宜吗?

庄正:定投是相对于一次性投资来讲的概念,它不是万能的。市场上有一些对定投概念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其实它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年轻人与长者,有稳定收入的和非稳定收入的人群,适用的方法不一样。比如,年老的人在退休以后由于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定投不一定合适。

大众理财顾问:定投到底需不需要择时?对收益起到的作用大吗?

庄正:基金定投择时的概念是有前提的,不能一概而论。择时分为进场择时和出场择时。由于初始定投每笔投资金额都不是很大,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时机进场似乎问题不大,但是何时出场很重要。因为长期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投余额的大小,时间一长,每一期投资的金额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出场时机就要好好斟酌。投资者要能预见到未来多长时间内要用到钱。比如我已经定投了10年,在未来3年里需要买房,那从现在开始是否需要减仓或者进行更稳健的操作就要提上日程。或者说如果投资者觉得目前市场状况太差,目前这个时间点出场长期收益不佳,也可暂缓卖出,这就要判断市场的大势。因此,定投中间进场的每一笔投资风险可以平滑掉,但最终拿出资金的时候不仅仅是收益的积累,也是风险的积累。

大众理财顾问:选择波动性大的标的来投资是不是会收益更高?

庄正:人们一般认为,波动性大的标的越跌,投资人持有的份额也就越多,等到涨回来的时候获利就越大,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这种想法的一个前提就是投资标的必须可以涨回来。举个例子,假如1929年投资一笔20年期的美国国债,波动性大,到1949年的时候翻了三番。而如果投资美国股市,在这20年里本金将会损失一半。所以,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处处灵验。

大众理财顾问:那定投无风险、高收益的说法是不是也靠不住?

庄正:高抛低吸要选择时机,在宏观经济状况不同、投资标的不同的时候,收益的差异很大。正常情况下,几个牛熊市转换下来,如果定投成长性较好的基金,应该会有15%~20%的年化收益,大盘蓝筹风格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0%~20%,债券为6%~7%。但极端的情况也存在,国内基金的历史较短,但国外,像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在2010年年底这个时间点做统计,也有超过600只基金10年总收益是负的情况,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大众理财顾问:从长期来看,定投选择哪种基金更优?需要做组合配置吗?

庄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主动管理基金的超额收益在下降,而且这可能成为“不可逆”的现象,因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在逐步提高。如果说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长期收益有明显的优势,存在一定的超额收益,投资者不妨一试,但是在基金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定投指数基金是选择的大方向。在西方成熟市场,已经很少有主动管理型基金长期跑赢指数。

当然指数基金中也有很多风格。长期投资建议选择组合定投,1000元的资金分成两份,一部分大盘蓝筹风格基金,一部分小盘成长风格基金,但定投的数量一般不要超过3个。

大众理财顾问:基金买入后需要做调整吗?

庄正:长期调整要从生命周期来看,60岁退休,要在50岁的时候把进攻性标的减少。短期的调整,需要在对未来的开支有一定规划的前提下,比如退休、买房等,根据市场情况――当市场明显高估的时候,比如60倍的市盈率空仓都可以,在15倍的市盈率时可以加仓――采取零买整卖的手段做择时判断,譬如将定投余额分为3等份,分3次卖掉。在这个意义上讲,定投不是懒人理财法。说实话,短期的择时很难,没有丰富经验,没有对证券市场有深刻认识的投资者不妨“懒”。

大众理财顾问:好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在第三方机构也可以做基金投资包括定投。与传统渠道相比,第三方机构有哪些特色优势?

庄正:去年6月21日,《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意味着市场期待已久的独立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正式走上前台,这将改变基金销售市场目前的生态格局,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促进金融服务业逐步向民间开放。总体来看,第三方代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实惠平台的提供和更加客观中立的研究,这在传统渠道很难做到。

篇10

关键词: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市场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91-02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股市不景气,通货膨胀率高。传统的居民存款已经不能满足对于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居民抗通胀需求和投资需求迫切。而国内却有缺乏多样化的适合居民的投资渠道。今年来的银行在理财产品业务上大做文章,银行理财产品确实也给广大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品种。然而,2012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频频爆出理财产品亏损风波,建行代销信托产品浮亏超50%,工行员工私自售卖理财产品导致客户亏400万,华夏银行“中鼎财富”系列理财产品致客户亏损等,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如何?银行开发和推出的理财产品特征又怎样?这是本文即将讨论的问题。

二、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和发行规模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居民的理财观念和理财需求不断提升,高端群体数量不断扩大,为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限定的存款利率,并且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收益率等要求设计成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风险控制水平也较低。

(一)总体来讲,理财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据相关调查统计,高收入群体中90%的客户表现出强烈的理财产品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增长较快,根据wind金融数据库显示,从2004年理财产品数为30个,至2012年已经突破20000个。发行银行从2004年的八家至2012年100多家,发行银行覆盖外资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理财产品从无到有,其数量总体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银行之间竞争激烈,理财产品有逐步饱和的倾向。

(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繁多

根据基本要求和条款可以分为多种:一是按照理财产品投资的基础资产,可以将理财产品分为股票、利率、汇率、信用、商品和混合六大类。二是按照投资收益类型可以分为固定收益产品和浮动收益产品。固定收益产品一般是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收益稳定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等。浮动收益产品一般是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收益不固定的股票等。三是按照本金收回情况分为保本型产品和非保本型产品。保本型产品和非保本型产品比较,前者的风险较低,与其对应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也较低。四是按照理财货币币种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澳元等。五是按委托期限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短期一般是一年内,一年至两年为中期,超过两年的为长期。

(三)营销体系逐渐完善,营销人才素质显著提高

目前许多银行都成立了私人银行部和理财部。银行通过销售理财产品来挖掘优质客户,稳定客户群,为客户提高一站式理财服务,争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理财产品营销模式逐步提升到注重信誉、品牌、网络优势等全方位竞争力的提高。组织分工更加细化。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理财专柜全面设立,银行也设立了专业的理财经理。这些理财经理都经过了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十分清晰,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理财经理可以更加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资产状况为他们提高配置资产的合理建议。

三、理财产品特征

理财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从发行的理财产品情况来看,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于此同时,理财产品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情况如下:

(一)期限

理财产品的期限通常是由标的资产的期限决定的。从整理来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明显,大量的超短期产品不断出现,平均期限普遍小于一年,且不断下降。而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高于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可能因为外资银行经营更加稳健,发行长期理财产品有利于它们进行风险把控。

(二)收益率

收益率一般也是由标的资产的期限、风险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分为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预期收益率。收益率按照收益形式分为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两类。固定收益意味着银行在产品到期时支付与预期收益相同的实际收益。浮动收益意味着在产品到期时支付的实际收益可以预期收益略有差异。

(三)风险

理财产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标的资产的风险。理财产品标的资产分为股票、债券、信贷资产、外汇资产、汇率等。债券资产风险最小,股票资产风险往往最大,组合资产风险位于之间。银行在产品设计上日趋成熟,理财产品越来越整合多种标的资产,分散了风险。随之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越来越多,未来理财产品的标的资产不断增加,提高其在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的地位。投资者的本金能否得到保障也是衡量风险的重要指标。本金给予保障实际上是给银行施加了额外的压力,使其在设计上更加理性。

四、政策建议

(一)研发差异化的理财产品,提高创新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较大,但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资金投向可以更加多元化,如养老产业、教育产业等。产品的期限更加灵活,产品结构设计也可以更加精细化。逐步形成各种特色的理财产品,提供在理财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加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能力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现象不断涌现,投资者损失惨重。建立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及时有效地向客户告知产品相关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在投资者购买相关理财产品之前,银行要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

(三)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银监会陆续了《规范银信理财合作》、《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规范理财业务的文件。由于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机制相对复杂,资金投向更加多元化,客户面临的投资风险比传统的信贷业务风险更大。同时新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补充建议要求银行将所有表外实体承担的风险纳入资本评估的范围,未来监管部门仍需不断监控理财业务。

参考文献

[1] 苏春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