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a)-092-02
笔者结合四年来本地区假药现状,分析假药产生的根源,谈一谈治理假药的对策与建议。
1 假药的基本现状
1.1 假药销售的主体
一是乡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二是城区播放虚假广告药品的药店和专科特色门诊;三是药品商和不法药贩以开拓市场、展示会名义流动销售假药;四是一些诊所、药店受商业利欲的驱使,从不正规渠道购进假药进行销售;五是一些江湖骗子打着“专家义诊”、“红十字会”、“健康行动”等旗号向农村群众虚假宣传,大肆兜售假药。
1.2 假药销售的手段
当前不法分子销售假药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伪药品”售假。虚假宣传保健品、保健食品治病疗效,将保健品、保健食品充当成药品进行销售。②假冒品牌药品。不法分子把购进的假药外包装毁掉,放进真品包装盒内再行销售。③隐匿贮存假药。将假劣药品放在隐蔽的地方,有人需要时再取出销售。④通过邮购渠道销售假药。不法分子通过报刊杂志、商业信函假药信息,以邮寄、托运为手段销售假药。⑤非法加工制假。非法加工配制蜜丸、散剂、胶囊及其他医疗机构制剂等。⑥钻民族空子售假。打着民族药(蒙药、藏药等)旗号,宣扬秘方,神化民族药的功效。⑦假借协会、义诊售假。租用场地、举办讲座进行虚假宣传,称服用此药可治疗某些疾病,先采取免费试用,再进行打折优惠等手段,将假药向消费者兜售。
2 假药存在的根源
2.1 法规制度不健全
一是强制执行乏力。目前由于立法原因,现行的法律法规赋予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手段是有限的,遇到违法事件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软弱无力,使得一些监管职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了行政执法效率。比如流动药贩销售假药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对其假药予以没收并处以罚款。但要想对其人身或药品以外的物品作出限制却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从而导致在现实中可能出现当事人留下虚假身份证明后即不知所踪,案件立案后因无法找到当事人而难以结案的情况。二是执法职能相互交叉,权责划分不明。由于立法等各方面的原因,药品监管部门在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理权上存在着与其他一些执法部门职能相互交叉,权责划分不明的问题,造成权力“打架”或权力监管的“真空地带”。如:药品广告内容的审查及监督,规定是药品监督部门的职责,但这方面的虚假违法广告的处罚权却又归工商部门,消费者受了欺骗找到药品监管部门时,药监部门虽有监督权却不能对其进行处罚,给治理虚假广告带来很大的难度。
2.2 监管力量薄弱
成立时间短、人员少、监管任务重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以沭阳县为例,城区、乡镇、村级各类医药单位近1 400家,执法人员与监管单位比例为1∶140,稽查监管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加上监管地域辽阔、点多面广较为分散,监管难度可想而知,据统计,其他地区情况基本相同。
2.3 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
造成宣传效果不明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农村群众欠缺用药安全知识。由于文化层次、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用药安全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识别能力低是农村群众普遍具有的问题,价格低廉往往是他们购药的首选。二是宣传手段受限制。在宣传力度上还存在倾斜城市的问题,在宣传手段上还不能有效地刺激农村群众的求知欲望,在宣传覆盖面上,还达不到纵深的标准,在宣传持久性上,还不能使声音连续不断。这些都给不法分子肆无忌惮地销售假药留下了空间,给广大农民兄弟用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也给药监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3 加强医药市场监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通过开展立法研究,加紧立法、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支撑体系,来减少监管盲区和漏洞,才能使药监执法时时有章可循、步步有据可依,才能迫使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或主动地接受行政处罚,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真正有效地制止制假售假行为。比如说在上述原因分析中所提到的虚假药品广告治理权方面,就应该改革药品广告管理体制,实现对药品广告管理的职、责、权的统一。
3.2 抓好源头,规范进货渠道
将监督管理关卡前移,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控,从源头上把好药械的质量关。又要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堵住假劣药械流入农村市场,要加强对药械生产源头的安全监管,建立查源治本机制,根除不法药贩。一方面,要对不法药贩的窝点进行有效打击,强化日常稽查,扩大稽查覆盖面;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村供应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合法药品经营公司将合格药品配送到农村药品市场。
3.3 不断提高药监人员自身素质
执法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把握药械管理法规的立法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学会在执法监管中当好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监管的新路子、新领域,确保全方位进行监管。只有练好自身的内功,在监管中才能做到“火眼金睛”,在执法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让假劣药品无处遁形。
3.4 加强信息收集,延伸监管触角
要利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制定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积极性;与药店、乡镇防保所等建立联系制度,使药品监督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一处角落。在获取流动药贩活动线索后,要及时派出人员对其活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其活动规律和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群策群力、上下互动的长效监管机制。
3.5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药事法律法规
要加大农村地区药事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抵制假劣药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可以成立普法宣传组,深入边远农村,举办药事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用药咨询,传授假劣药械识别方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打假拒假的意识。
3.6 注重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将假劣药品清除出农村市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各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合介入,必须加强公安、邮政、工商、交通等部门协助药监打假,形成药品打假合力。
3.7 追溯假药源头,严查假药案件
通过积极发协查函件或奔赴药品正规生产厂家,核实假药具体情况,确保假药案件追根溯源,查实查透,为严查假药案件提供确凿证据。
加强农村医药市场假药监管是药监系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认真分析农村假药现状以及产生假药的原因,查找打击农村假药工作的不利因素,建立健全农村医药市场打假治劣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农村药品质量大检查活动,加强农村地区药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用药安全意识和识别假药素质,增强农民对假药群防群治的能力,为保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做出更大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文杰,韩宏才.当前药品打假治劣动态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10):44-45.
[2]朱荣欣.服务新农村建设 延伸药品监管触角[J].江苏食品药品监管,2007,(2):22-23.
篇2
1 口服降血糖药物
Ⅱ型糖尿病治疗一般均自口服降血糖药物开始,而其关键治疗目标是将能反映患者前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值降至7%以下。
双胍类药物甲福明(metformin)和各种磺酰脲类药物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单用均具强力降血糖效力(减少HbA1c值约1.5%)。其中甲福明是一可抑制糖异生的安全且可良好耐受的药物,但会致小部分患者发生乳酸中毒且禁忌用于已呈肾衰竭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人群。磺酰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均能增强β细胞生产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均存在可引致患者体重增加这一对肥胖个体尤显重要的问题。磺酰脲类药物尚会引致低血糖症,而格列奈类药物因疗效有限,原则上应仅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峰。餐后血糖峰也能采用α-葡糖苷酶抑制剂予以控制,但此类药物胃肠道不适较为常见。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属γ-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能够经由促使脂肪细胞分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最终呈现降血糖效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用可致HbA1c值减少0.5%~1.5%,但其现已上市的两个药物即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Avandia)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Actos)仍有致患者水肿和体重增加的副反应。γ-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激活亦可引致循环容量提高,诱发心脏衰竭,所以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均被禁忌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人群。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尤其是罗格列酮尚可能存在提高心血管缺血症如心脏病发作等风险,为此,美国FDA经评价此类药物的相关数据后作出了须在标签中增加相应警告内容的决定。
2 肠促胰岛素类新药
肠促胰岛素是一类能在摄食营养物后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促使产生饱食感的肽激素。不过,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天然肠促胰岛素因会为二肽基肽酶-4迅速降解而不宜实际应用,故人们开始致力开发耐降解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和选择性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来治疗高血糖症。
2005年4月,FDA批准了第一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即Amylin和Eli Lilly两公司的依西那肽(exenatide/Byetta)。后者单药治疗不仅可使HbA1c值减少近1%,且还具适度持续性的减重效应,并有致低血糖症发生率颇低的重要特性。依西那肽的常见副反应仅为恶心和呕吐,但因半衰期短,所以需每日2次注射用药。为有效克服这一缺点,Amylin和Eli Lilly两公司在依西那肽获准上市前便已着手研究该药的长效制剂。目前,依西那肽的一个一周1次注射用长效制剂Byetta LAR正在进行与依西那肽常释制剂的一对一Ⅲ期比较试验,近期可获研究结果。然而先前已有数据提示,Byetta LAR能够提供一致和长期的药物暴露,由此改善依西那肽常释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利格鲁肽(liraglutide)是一酰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需一日1次用药,现正由Novo Nordisk公司进行Ⅲ期研究。
与注射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比较,小分子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一大益处就是可以口服,其中Merck公司开发的西格列汀(sitagliptin/Januvia)已于2006年10月获得FDA批准而成为进入市场的第一个此类新型药物。西格列汀一日1次口服用药,其单药治疗减少HbA1c值的效力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相当,且致低血糖症风险亦低,但对患者体重没有影响(中性)。西格列汀迄今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副反应轻微,但鉴于二肽基肽酶-4在淋巴细胞中的作用,故也存在影响免疫功能的可能。尽管目前尚未见西格列汀有该类不良反应,在灵长目动物中对其它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如Novartis公司的维格列汀(vildagliptin/Galvus)等的高剂量研究时却已发现皮肤坏死现象。维格列汀已于2007年9月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但在美还需依据FDA要求在肾损害的Ⅱ型糖尿病人群中完成一项较高药物水平是否会致使皮肤毒性发生的附加试验之后方能最终获准上市。另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沙格列汀(saxagliptin)和阿格列汀(alogliptin)亦已进入Ⅲ期试验阶段。不过,至今也未宣布完成在肾损害患者中的相关研究。
3 正在开发中的其它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在美国,2006年处在开发中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有394个(2005年为344个),由此使之成为继抗肿瘤药物后的第二大研究与开发领域。如此巨额投入和巨大热情实质上并不令人惊奇,因为全球的Ⅱ型糖尿病流行率仍在持续升高,而现有药物、即使是合并疗法的作用也还有限。譬如,美国约有36%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虽在接受药物治疗,但他们的HbA1c值依然不能达到推荐目标水平。现有抗糖尿病药物尚有疗效会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及副反应致依从性差等缺陷。
所以,除上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外,抗糖尿病药物中还包括靶向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11β-羟基甾体脱氢酶-1、糖蛋白耦合受体和葡糖激酶等的化合物。其中达格列嗪(dapagliflozin)作为一个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通道阻滞剂,正处于Ⅲ期试验阶段。另外,尽管开发α和γ-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双重激动剂失败,但有关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仍受到关注和重视,包括有关制药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既保留完全激动剂样强力的降血糖效力,同时又无缺陷的γ-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部分激动剂及可能对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质呈现有益效应的α和γ-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选择性调节剂等。值得指出的是,开发中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尚有不少同时以改善血糖控制及治疗高血糖症相关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为目标的物质和(或)复合制剂。
4 美国降血糖药物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美国糖尿病治疗药物2006年市场总值达112亿美元,而2005年时为96亿美元。在美国,甲福明、磺酰脲类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最常处方的非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物类别,合计占美国全部降血糖药物处方量的96%。不过,由于甲福明和磺酰脲类药物已无专利保护,所以在销售额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2006年占了美国非胰岛素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额的近75%。
但进入2007年后,某些因素很可能会改变美国非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物的市场格局。其中首先是安全性考虑已开始对罗格列酮的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吡格列酮市场虽在最近仍有增长,但目前该类药物的长期前景已出现了不确定性因素。依西那肽自上市后销势强劲,其第一个全年即2006年的世界销售额就已达到4.30亿美元。但依西那肽现正受到西格列汀这第一个入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竞争,后者具有口服用药优势,却没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样的减重效应。随着依西那肽周效制剂Byetta LAR的Ⅲ期试验数据即将公布及沙格列汀可能于2008年早期提出新药申请,美国非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物市场在未来数年内发生更大变化应已可予确定。
篇3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93-02
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高职高专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也是用人单位招聘考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医药营销的实践技能更是成就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所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集医药营销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偏重于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医药相关产品(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原料药、医疗器械、食品等)营销策划、销售执行核心能力的支撑课程。该课程,不仅是我校经营管理系医药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是我校各系专业群的共享课程。目前,该课程在我校14个专业中以专业平台(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种形式进行开设,专业覆盖面达87.5%[1]。但由于受传统文科类课程对实践环节的轻视、课堂时间有限,以及缺乏多元、创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受制于营销实践技能训练的场地、学生安全、教师药学专业背景、实践经历缺乏等因素,该课程的教学目前还是停留在“以老师讲授,学生堂听为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设有部分实践教学学时,也有部分实践教学项目,但却无基于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可操作性的具体实践教学项目执行方案(缺乏具体实践项目的教学目的、教学器具、教材场景、教学步骤、预期教学效果等),授课老师各自为政,以自己对营销的理解较随意地进行实践教学,造就了目前“有行无神,浮于表面”的实践教学现状。虽多次进行教学改革,但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未能突破瓶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多元、生动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项目和手段,理论教学的枯燥让学生对营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中,无法体会真正的营销内涵,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对医药营销的学习兴趣,造成了部分学生上课睡觉、逃课、厌学等现象,让本应具备“活力、激情”的医药营销课程也变得“冗长、乏味”。
二、国内对于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概况
国内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比较深入,如杨君茹在《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进行了目前市场营销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2];安强身等在《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基于CDIO教育理念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实训中心与校外实习基训地、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全面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3];叶伟英在《体验式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中提出了体验式的营销实践教学模式[4]。国内学者的研究探索值得本课题借鉴,但在以下方面存在缺憾:未考虑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基本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有力的实践案例和真实效果评价;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中并未基于提升学生营销实践应用能力而进行相对应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三、我校基于提升学生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树立以“技能为重,知识够用”为原则,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和“以教师教学为引导”的教学理念。我学院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是5分,目前在我校的教学课时为85学时,其中实践学时为34学时,理论学时为51学时,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彻底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在进行基本医药营销理论的教学基础上,将34学时的实践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和设计,贯彻以“技能为重,知识够用”为原则,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和手段,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和“以教师教学为引导”的实践教学理念,实现“学”与“导”的有效互动,充分锻炼学生的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
2.对学生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并细化,提炼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学生的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术语,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医药营销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社会和企业以及自身的营销活动中帮助社会、企业、个人实现其营销目标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倾听、谈判等)、营销环境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销售执行能力等。在我校对于该课程的改革中,我们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医药企业的营销人才需求标准进行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明确医药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以及相关的支持课程,建立医药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该专业的工作任务,主要分药品营销策划、药品销售及管理、药店经营与管理,其中的药品营销策划工作任务的主要支撑课程就是《医药市场营销》,该任务有医药市场调查、顾客行为分析、营销策三个典型工作任务,再延伸出各自的职业能力,如药品营销策划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营销知识分析医药营销环境和机会;能够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能够进行医药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能够进行医药产品品牌管理;能够制定医药产品价格;能够进行医药分销渠道设计;能够进行医药促销方案设计;能够熟练运用医药市场策划的基本方法、原理、步骤与技术方法完成一份医药营销方案。《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中的34学时的实践课程紧紧围绕其上述的职业能力而设计,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营销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该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
3.着力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形式,开发基于提升学生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项目,创建多元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医药营销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现在《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大纲进行修改,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设计与开发10~15个基于能力组成模型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项目(编写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情境、教学步骤等);建立医药企业营销案例库、视频库等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结合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虚拟实训法等实践教学形式在教学地点(不局限于教室)、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充分利用医药企业资源(学校实习基地、横向科研项目、学生自主项目)、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销实战演练,结合校内营销策划大赛、职业经理人大赛、校外案例分析大赛、营销技能大赛等形式开拓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形式,如2014年我校举行经营管理学院“药商文化节”,其中的营销方案设计就是2012级医药营销专业全体同学分组参加该比赛,融合市场营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根据大赛的要求,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的营销策划实践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总结并提炼实践教学模式,为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经过《医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实践,在实践教学改革理念、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采用了同学座谈会、教师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相对应的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同学与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同学们在进行《医药市场营销》实践环节教学时,同学们的参与性、互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明显减少,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对营销课程的兴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我校其他同类课程如《医药企业管理》、《医药商务谈判和推销技巧》、《药店经营与管理》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基于提升学生医药营销实践应用能力,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专业老师需要重新树立教学理念,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并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同学们对营销的兴趣,将同学们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施能进,罗文华,徐茂华.高职院校专业群共享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3,(14):94-96.
[2]杨君茹在.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2):176-178.
篇4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就业需求;市场营销;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14-02
“十七大”医改方案推出后,全面医保成为是国内卫生医疗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随着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药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比起其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率高是医药院校的普遍现象,但是毕业生从事的大多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般销售,而且“就业易,发展难”。企业需要的能从事市场策划、市场管理以及具有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中高端营销人才还是十分稀缺的[1]。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剪刀差”,就业质量是目前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最主要的矛盾[2]。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医药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与医药院校不断调整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专业涉及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要求学生熟悉医药卫生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营销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营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医药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市场营销专业内在的学科发展特性,要求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做进一步思考。
笔者分别对潍坊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三所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师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从就业需求角度来看,影响教学质量最突出的因素为师资、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
1 教师授课要实现与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医药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不但需要完整前沿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了解医药市场现状,对市场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思考。
目前医药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师资主要是来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与企业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对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市场实践经验的双素质人才在教学中一般以外聘的形式出现,但其本职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少,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只能是杯水车薪。究其原因,这类人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市场工作所给予的高薪、职业生涯前景和工作环境是医药类本科院校难以比拟的;另有一小部分师资由市场营销人员转型而来,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运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也不再精准。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科交叉性强,应用性强,师资要求必然高。目前专业教师最欠缺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后,实践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专业教师如果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素质,座谈中所反映的课程设计滞后、课堂形式单一乏味、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都可以在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课堂设计环节得到相应解决。
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有三项具体措施。1)学校用专业教师挂职锻炼、跟班式学习等方式联合企业,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合作是解决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师资问题至关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直接深入市场,参与产品市场运作,了解消费者特征,掌握医药市场实际状况,专业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与丰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提升职工素质。医药企业和学校甚至可以在营销活动设计和科研创新中实现共赢。2)改革学校的人才评价体系、职称晋升制度、福利待遇等,吸引既有丰富实践背景又有深厚理论积淀的营销人才向高校流动。3)学校与培训公司联合,实现师资共享。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教学媒介,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某一专题的讲解视频、各种媒体教学包等。
2 营销实践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和训练。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必须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医药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流程,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3]。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三所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营销实践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实践设计、课余实践调查、模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4个方面入手。
2.1 课堂实践设计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在课堂教学中建议尽量设计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市场实际,培养其创新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要紧扣市场实际,对所用案例谨慎甄选。小案例可以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层次的认识;大案例可以给学生以启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专题研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行业现状,科学遴选和设计选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掌握和获取知识,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2 课余实践调查
市场调查是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是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科学化的前提。调查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议教师课余准备调查专题,带领学生深入市场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使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更加牢固。同时,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医药企业了解消费者特性和偏好,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调查能力,加深学生学科思考的有效方式。
2.3 模拟实验室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营销活动的整个流程,把握和体会营销过程中的各环节。实验软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通用性,能较好地弥补案例教学中动态决策能力培养的不足。利用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物流等教学软件,模拟医药市场情境,提升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现实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复杂问题的素质,减少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期。建议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开展模拟实验室中角色模拟的实战演练。实验前阶段可以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实验过程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专业素质。实验演练还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设计。不单是市场部、企划部、综合办公室、接待室等各个部门的角色模拟,模拟药房、药品陈列室等形式的模拟教学也是实验室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2.4 实习基地
就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实习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医药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普遍要求马上适应工作及有相关工作经验。医药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实践性很强,实习基地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支撑点,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4]。实习进行的是真实市场环境中的综合性教育与训练,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是教师教学和模拟实验室无法比拟的。在访谈中也发现,三所医药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学生的实习,实习基地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模式在各个高校也得到普遍接受。但实际运作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由于商业秘密问题的存在,比较多的学生反映在医药企业对核心事务无法接触。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学校在实习期间选择固定的实习基地,与医药企业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或者联系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在对学生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学生与医药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义务、权益、责任,使学生真正深入市场营销工作中。依托学校专业,开办特色企业也是拓宽加深学生实习渠道的方式,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厂。
3 有效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目前,面对医药市场发展和学生就业现状,三所医药类院校的大多数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成绩的计分部分,但仍以期末闭卷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高,基本都在30%以下,以20%居多。这种成绩计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轻视,影响了教学效果。学校应改革创新本专业考核方式,在强调主干课程理论知识重要性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成绩比重。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考核方式,如果学科特性允许,实践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甚至可以直接以本次实践活动的成绩作为某一课程的最终成绩。
参考文献
[1]文卫.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创新设计探索[J].教育科学,2010(11):129-131.
[2]杨培源.基于就业质量提升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营管理,2011(9):47-49.
篇5
[关键词]儿童用药;中成药市场;院内制剂类
1.前言
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临床用药群体,其用药需求一直是医药行业里所关心的问题。儿童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发育都还不健全,同时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方面比较差。儿童用药一般对剂型、副作用、口感、吞咽难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儿童用中成药一般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几方面要求,所以近年来儿童用中成药市场呈现增长的趋势。但由于相关产业还未成熟,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我国儿童用中成药市场仍有很多不足。因此,分析我国儿童用中成药市场的现状,为我国儿童用中成药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是必要的。
2.我国儿童用中成药市场的现状
2.1儿童用中成药市场的需求比供应大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15年儿童中成药市场达到669亿元。但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量中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市场供应量相匹配,整个儿童用中成药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随着我国各省“二胎”政策的陆续开放,我国婴幼儿的数量将呈上涨的趋势,儿童用中成药的需求量也会更多,市场将面临一个巨大的缺口。
2.2儿童用中成药市场上各品种药发展不均衡
儿童用中成药市场上依据疾病分类,可以分为很多品种,但各品种发展不均衡。儿童用中成药一般呼吸系统疾病类、退热类、消化系统类、抗感染类等用药较多,市场上销售量明显较高,发展较迅速。临床上,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和皮肤类疾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些疾病治疗周期长,西药治疗副作用大。相比之下,儿童用中成药市场上这些疾病可用药严重不足,发展慢。还有一些利润小或销量不好的品种,随着经济利益的影响,这些品种可能会面临淘汰,最终使患病儿童无药可用。
2.3儿童用中成药市场上可供选择剂型种类不多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部分中成药仍不具有供儿童专用的剂型。因此,对于一些没有儿童专用剂型的中成药,医生只能将成人用中成药按照年龄、体重、病情轻重相应的减少剂量,这种做法对于患病儿童来说是很不负责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我国中成药传统剂型如丸、散、膏、丹等,它们在儿童用中成药的市场逐渐被颗粒剂、口服液、片剂、喷雾剂、注射剂、酊剂、贴剂等新剂型所替代,其中口服液和颗粒剂所占的市场份额更大,这两种剂型的中成药在用法用量、用药安全性、用药药效、口感等方面更符合儿童的特殊生理特点,适合儿童服用。从目前儿童用中成药应用的剂型来看,口服的剂型所占比例较多,而透皮吸收剂、缓控释剂、栓剂等剂型应用到儿童中成药市场的较少。
2.4专业生产儿童用中成药的企业很少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数千家之多,但是专业生产儿童用中成药的却屈指可数。相信很多家长和医生在给患儿用药时,由于没有儿童专用药,只能根据说明书的“儿童酌减”来调节剂量,这不但麻烦还会涉及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儿童用药市场虽然潜力很大,但是专门生产儿童用中成药需要面临药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利润小、临床试验和药物评价难度大、生产局限性大、缺乏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等困难,这样企业将很难维持。
2.5儿童用中成药市场上新药品种不足
近年来儿童用中成药的种类无显著增加趋势,新药品种少,尤其是缺乏治疗儿童特有疾病和疑难杂症的用药品种,这些说明儿童用中成药的创新不多,甚至可以说基本处于一种饱和状态。的确,与成人用中成药相比,儿童用中成药新品种开发的周期要长,临床试验困难,成本要高,而且用药的人群要比成人少,这些不利因素大大降低了药企研发新药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儿童用中成药市场创新不足,停滞不前。
2.6院内制剂类儿童用中成药安全性难以保障
现在有很多中医院根据长期以来的辩证和处方经验,尤其是一些院内名老中医屡试不爽的名方,配制出一些院内制剂,这其中不乏儿童用中成药。这类院内制剂的儿童用中成药大多是医院制剂室自己加工完成,只供医院内部中药局销售。近年来,中医在儿童疾病的治疗领域大放光彩,小儿普通的感冒咳嗽家长也不愿意选择去西医院打点滴,而更多的选择去中医院开点中成药,不但方便,副作用也小一些。但由于医院制剂室的资金、技术、人力条件有限,缺少科学、客观的质量评价,使得院内制剂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
3.我国儿童用中成药市场的发展对策
3.1研发出更多适合儿童的中成药剂型
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儿童用药的特点适当在口服剂型中添加适合儿童且安全的矫味剂。还可以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出更多适宜儿童的剂型,如微型胶囊剂、膜剂、脂质体、口腔速崩片、咀嚼胶、营养制剂、滴丸、中药泡腾剂等,以增加儿童服药的顺应性,容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2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撑专业生产和销售儿童用中成药的企业
为了确保我国儿童用中成药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市场上必须有专业生产和销售儿童用中成药的企业。但由于其市场的特殊性,专业生产和销售儿童用中成药的企业在经济利益方面往往很难得到保障,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撑这些企业,另外还可以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一定支持。比如,发放专项贷款、减免这类企业的税收、药品研发过程提供技术指导、专利保护、新药审批有优先权等。尤其是要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鼓励产学研结合,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切实解决这类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的难题。
3.3重视新药品种研发,规范院内制剂的生产
中成药因为药品成分已经固定,很难根据不同患病儿童的体质来协定处方。但中医讲究辩证论治,相同疾病不同体质所开具的处方需要有所增减,否则可能达不到药到病除,有时还会延误病情。这就需要药企按照中医理论对不同病症进行有效分类,开发出更多的新药,为医生处方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患病儿童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障。院内制剂对我国儿童用中成药市场起到了填充作用,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理结合的产物,其制备需要选择好的验方、剂型、原料和工艺,严格控制好质量,确保安全有效后,可以适当走出院外,效益提高后也可以有更多能力去研制新的儿童用中成药制剂。
篇6
论文摘要: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到2020年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详细介绍了俄罗斯近年来居民卫生保健细则,并涉及到2020年前俄罗斯关于进口药品的相关规定。从此纲要出发,结合俄罗斯联邦于2010年10月16日生效的“关于向俄罗斯联邦境内进口医用药品规则”,分析中国药企在俄市场的竞争情况以及如何提升在俄医药市场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俄罗斯联邦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到2020年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内容涉及到俄罗斯近年来医疗保健及其发展情况,在谈及有关进口药品政策时,纲要指出,到2020年俄罗斯本国生产的药品和进口药品将各占50%。这表明,俄罗斯政府将加大对本国制药企业的扶持。而目前,俄罗斯医药市场上进口药品几乎占了80%左右。
一、俄罗斯居民对药品的需求现状
1.俄罗斯居民对药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药受关注
俄罗斯现有人口约1.419亿,对医药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俄罗斯药品市场每年的营业额约为100亿~110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药品市场销售额为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在药品需求量方面,俄罗斯居全球第12位。近些年来,天然植物药越来越受到俄罗斯民众的关注和推崇,更多的人愿意尝试中医药。俄罗斯人认为中药是“可以治疗人和动物的植物”,西医西药治疗疾病虽然有效,但其副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对身体造成了损害。因此,中医药正逐渐得到俄罗斯居民的认可。
2.治疗高血压的药品日益受到俄居民的关注
纲要中指出,俄罗斯联邦居民死亡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由于此原因死亡的俄联邦居民2007年达到12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56.6%),死亡的概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因血液中风死亡在血液循环系统死亡中占了46%。而血液循环系统最主要的疾病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在俄罗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在居民死亡中排第二位,有大约34%~46%男性和32%~46%女性饱受高血压病患折磨,40%多的男性和25%妇女尚不清楚自己患有高血压,大约60%的成年俄罗斯人胆固醇水平在逐渐升高。因此,目前在俄医药市场上,治疗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特别受欢迎。
二、俄罗斯医药市场进口药品现状
虽然俄罗斯居民的药品需求不断上涨,但由于俄本国制药企业大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目前俄医药市场上有大约80%的药品是从国外进口的。
1.不断上涨的药品价格使俄罗斯政府逐渐缩减进口药品的份额
俄罗斯药品价格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间平均上涨16.2%。进口药品一般从入境到在药店出售平均加价70%左右。这种加价通常由跨国医药公司的地方执行。俄罗斯从1998年开始,药品进口总额实际上是下降的。2009年俄罗斯全年药品进口额为88.7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11%(有分析称可能下降19%)。2010年第一季度俄罗斯进口药剂为11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2010年7月俄罗斯医药市场的销售总额达到220亿卢布,比2009年7月增长3%。根据DSM
Group公司研究的结果显示,2010年前7个月内俄罗斯药品市场的通货膨胀是-1.8%,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而导致价格增长达到29%)。2010年1—7月俄罗斯药品消费总额达到1670亿卢布。
2.欧美跨国制药企业占据俄罗斯医药市场绝大多数份额
面对俄巨大的医药市场,欧美国家的制药企业已经抢先占领。美国的医药企业被认为是绝对的领跑者,美国药品份额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48%。2005—2006年,在俄罗斯境内前10名美国医药企业中有9家的销售额增加了20%~100%,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其销售额从1.83亿美元增长至2.16亿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其销售额从0.66亿美元增长至1.25亿美元。此外还有法国的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法文:Sanofi-Aventis,世界上第三大制药企业)、瑞士诺华公司(Novartis),匈牙利最大的药品生产商吉瑞公司(Gedeon
Richter)等,这些公司生产的药品占据了俄罗斯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俄罗斯制药行业中有350家企业生产药品,而俄罗斯本国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仅占16%。面对如此悬殊的对比,俄罗斯政府官员表示,一定要在2020年前将本国制药比例由现在的16%提升至50%。
三、中国医药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取得进展
1.以哈药为首的中国药企正逐渐进入俄医药市场
黑龙江省的哈药集团在中国医药企业中率先将抗生素原料药打入俄罗斯市场,扩大了外贸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2003年哈药集团的主导产品头孢唑林钠取得俄罗斯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注册证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对俄出口抗生素创汇1000余万美元,俄罗斯已成为哈药集团产品的重点国际出口市场。2009年1—9月,哈药总厂出口总额达到7200万美元,其中对俄贸易大约占1/5。2009年末,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又以设备、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俄罗斯列特基诺实验工厂合作建设了一条年产2000万支抗生素粉针的生产线。该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GMP水平完全达到俄罗斯国内标准,所需的抗生素原料药全部由哈药总厂提供。
鲁抗医药、天津天士力、三九药业、广药集团等企业纷纷涉足俄罗斯市场并已经打开了局面,其中华佗再造丸、三九胃泰、虫草胶囊等产品是最为畅销的品种,每年的出口量都很大。
2.俄方寻求同中国药企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好转,不少俄罗斯医药公司主动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和合适产品,主要是协助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注册药品及全权销售药品。俄罗斯健康学院内部型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健康学院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据悉,该公司的中国医药产品已经在2007年4月开始在俄销售。健康学院公司目前正和苏州东瑞制药、北京悦康药业、浙江海正药业、苏州万庆药业和苏州天马医药集团等5家企业合作。其中,东瑞制药首个产品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2007年2月拿到了俄注册批文,并在当年4月开始了在俄销售。悦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3个品种的俄注册批文也已拿到。而海正的注射用美罗培南亦与健康学院公司签订了100万支的合同。
四、提升中国企业在俄竞争力的策略
新实施的规则指出:“向俄罗斯联邦境内进口药品的既可以是生产商,也可以是批发贸易机构。同时,药品的国外研制商和药品的国外生产商,在持有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部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向俄罗斯进口具体批次的药品。”这将为外国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
1.加强自身发展,建立国际化的医药大企业
当前,国内医药企业众多,但有国际影响力的却寥寥无几。而在俄罗斯医药市场上排名前几位的都是欧美一些跨国性的大企业。因此,建立跨国大型医药企业迫在眉睫。实际上,我国国内很多医药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吉林修正药业、通化东宝药业、西安杨森药业(中国最大的合资制药企业)、华北药业等均是国内大型医药企业。面对国内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应加强自身发展,强强联合,建立国际化的医药大企业,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
2.重视产品质量,树立民族品牌和信誉
在俄罗斯医药市场上,由于欧美等国家的捷足先登,使俄罗斯居民非常信赖欧美国家生产的药品。近年来,由于中药在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糖尿病、风湿和减肥(这几种疾病在俄罗斯均排在前几位)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越发被俄罗斯居民所关注。但是,一种药品想要最终在药店里出售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临床试验,要让俄罗斯居民最终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还出现过外国厂家生产的劣质药品冒用中国的包装出售,严重影响了中国药品的信誉。因此,中国药企更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在俄医药市场树立民族品牌和信誉。
3.出口途径严格按照俄罗斯联邦规定程序,出口药品要有针对性
曾有中国药企利用传销和直销方式在俄销售药品和保健品,加之非法贸易通关的猖獗,使部分假冒伪劣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医药产品的声誉,并引起俄方的注意,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对俄罗斯医药市场的开拓。因此中国药企要严格按照俄罗斯政府实施的规则,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入俄罗斯市场。在选择出口药品的品种上要注重俄罗斯地域特点和《纲要》的颁布。例如,要选择针对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风湿、中风和减肥等产品,这样会便于中国药品在俄罗斯的注册和销售。
4.选择适当的地区,到俄罗斯与俄方合作建厂
中国药企想在俄罗斯医药市场站稳脚跟,可以和俄罗斯当地的医药企业合作建厂共同生产。俄罗斯现有的医药企业很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加上欧美等国家的冲击,制药企业的数量也在减少。俄卫生部曾表示与中国医药企业合作的愿望。因此,建议国内有实力的药企与俄方药企合资、合作或收购。充分利用我国的生产技术和俄方资源,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省去长时间的注册,可以更快地进入到俄罗斯市场。
参考文献
[1]Концепция развития системы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до 2020 г.
篇7
关键词:医药营销;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医药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新一轮医改政策启动,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医药产品的发展空间必将迅猛增加,医药这个被誉为“朝阳行业”的“大蛋糕”必有做大做强的趋势。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医药销售市场,这必将造成医药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科学构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一) 与国家职业教育基本目标相一致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将职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职业教育最根本特点在于教育与某种职业特点相联系,因此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职业教育更加突出专业性、市场性、职业性。医药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所需是根本诉求,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大大降低,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与人才需求相适应
结合目前的医药营销人员现状,存在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强、毕业生进入企业“过渡期”长等突出问题。当前医药营销人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专业技术型。此类人员,大多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基本的医药学相关知识与技能,但缺少营销知识学习与营销技能实践,实际工作中,营销能力欠缺,效率低下。2)营销型。这类人员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但医药知识不足或难以满足工作需求,不能敏锐地感知医药市场变化和对药物制剂的需求,面对高端和新型制剂,往往束手无策。3)经验型。该类人员从事医药营销工作时间较长,熟悉行业特点,但缺少医药知识和营销技能,通常营销手段落后,且医药商业伦理意识淡薄。而结合医药市场的未来发展需求,具备医药基本知识、擅长医药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是企业的首选。
除此之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营销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而我国医药营销人员高度年轻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正因为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使得医药营销人员对工作期望值较高,承受的未来压力也较大。因此,很多医药营销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疲劳感,需要有一段时间调整,所以医药营销人员显得流动比较频繁。调查数据显示,营销人员的流动频率在人才市场中居第一位。4.1% 的营销人员跳槽频率为1-3个月,19.6% 的营销人员跳槽频率为1-2年,26.8% 的营销人员在2年后有跳槽的趋势。长此以往,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以及企业表面上不缺营销人员,但又留不住真正的医药营销人才,这样两难的“企业荒“现象。
另一方面,包括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内,很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医药营销这门课程。作为从属于市场营销,而又有自己独特特点的一门行业,很多学校都缺少相关的实验实训基础,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降低。很多医药营销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接触的药品知识太过苦涩和表面,进入企业之后,感觉差距很大,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再学习的时间较长。而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尽快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学生才是他们的最佳营销人选。
(三)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现在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群体多为“90后”,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网络步伐的加快,他们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对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日常教育教学与学生的接触,发现这些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明确,但普遍缺乏韧性和坚持等特点。经过高中三年“填鸭式”的学习,很多学生对大学学习期望值更高,希望得到新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传统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二、医药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课程设置更加细化
随着国家“新农合”和农村“两网”建设的推进,农村医药市场逐渐显示出巨大潜力,各大医药企业纷纷转向农村市场,寻求合适的营销手段。2011年以来中国内地基层用药规模增长迅速,一到三季度,全国对基层药物的销售已达425.5亿元人民币,因此,农村市场在未来医药市场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基层医药营销人员需求数量增多。结合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加强医药市场特点分析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方面缓解大城市营销人员工作的压力,同时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有所长。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指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采取中医药发展政策,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营销人员在我国紧缺,开设中医药营销的院校不多,可以细化课程设置,增加中医基础、中药概论、中药制剂等课程,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结合自己的最佳兴趣点,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篇8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制药企业在开发越南市场上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本文对开发越南市场过程中,根据越南医药及中药市场现状,以促进越南药品市场的开发。
【关键词】:越南医药市场,中药产品,中国制药企业。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Chen De Ying, Qiu Jia Xu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arke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Key words】: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market, Traditional medicine products,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1 。 越南医药市场
虽然医药行业在两年内受到全球经济放缓,越南的制药工业还可以增长12%- 15%,在2009至2011年期间.
越南的医药行业,发展在中 - 低之间,刚刚超过52%企业有资格生产药品。国内生产药物大多是通用的,没有价值,只能满足50%国内医药需求。原料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印度,使得国内制药企业面临的汇率困境。技术水平不高而人力资源水平偏低,阻碍提高国内制药业生产的规模。
近些年来,经济 - 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费用高,消费逐年增加。随着人口和儿童的优势,越南对药品生产企业在国内的潜在市场,以及跨国公司。因此,这些公司面临从国外的激烈竞争对手,尤其当国内医药企业的保护期后加盟世贸组织已经不多(在入世后5年)。
1.1 影响国内医药行业的宏观因素
1. 经济:制药行业遭受最小金融危机的影响。
越南的经济在多年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全球金融危机对越南经济有强大影响力,尤其是进出口加工工业,银行,房地产等。高通胀,更多的投资和消费者持谨慎态度。这使得该行业的发展更加困难。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是最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为这是其中之一为人民的必要品。
2. 文化 - 社会:越南人民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得到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对药物的开发。
在越南大多数人民都集中在农村,生活水平往往低下,高需求的便宜药品,这条件是越南制药企业开放市场有利的条件。此外,越南的消费者生活越来越改善,健康状况越来越有关注,因为药品具有高度的需要,以确保健康。
3. 国家政策:医药行业须受严格政府控制
医药行业受到强烈的管理状态。政府已颁布许多法律文献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包括有关的文献,无论国家对药品的广告政策,国家药品价格的管理层,药品经营状况,药物管理名单上有特殊的控制,药物的质量标准,药物检测设备... ...
商业生产不符合GMP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GMP)的建议,出口业务药品与存储系统不符合GSP将不得不停止生产和进口。还有,如GLP法规“好练习室实验疫苗和生物制品,“GDP”良好的分配药物,“GPP”良好的管理做法药店。只符合新标准的企业才能经营与发展。这些规则将助于越南零售药店合并或收购,促进当地企业所提高,重点在深度开发,对跨国公司竞争。
1.2 制药行业在越南的位置
越南的制药业在新的发展中 - 低。支出的医疗标准占GDP的1.6%(2010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越南制药业在发展中世界。越南已经取得国内医药行业,但进口原料居多,所以可以说,客观地来看越南的医药行业发展以中- 低。像周边国家,越南医药行业属贫困状态。健康保险是不够的,所以患者应支付的药物比他们的需求量多,这已经阻碍了市场的增长。因此,直到2010年,越南卫生支出仅占1.6%国内生产总值。近几年,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医药产品,说明药品行业的投资大幅上升。大部分制药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从销售产量增加和部分从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从而使国内企业有能力继续投资与改善生产能力。
1.3 企业标准数量
根据WTO的承诺,在2010年结束越南的制药业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质量标准(GMP - WHO),期限到后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强制停止生产。截至2009年年底期间,有52%的制药公司(包括西药和传统医药)来实现GMP- WHO标准,包括实现GLP和GSP标准的企业,分别为51%和63%。事实上,近三年来越南企业才刚开始关注这些标准的重要性,但他们也正在加强竞争力为生存与发展。
传统医药是越南的优势之一。由越南国家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药品材料获得人们的欢迎。卫生部已发出2000种药品制剂的注册号码在市场上流通。
但现在传统医药不受监督,与安全食品问题密切有差距。种植药材容易滥用农药。因此,应有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药材种植和加工期间。
2 。 越南中药市场
从上边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2年-2010年期间,中国中药企业出口越南市场不断增长。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2.1 越南民众具有厚重的中药需求,市场基础厚实
经过中越两国医生的长期不断努力,中医药在传入越南的同时,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结合越南当地的病情特点和环境条件,吸取当地民间的用药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越南传统医药――中医药体系(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称为北药,有别于西医、西药及传统中医药, 越南地产药材)。越南传统中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越两国交往和相互学习的历史,伴随越南民族的兴旺发展走过数千年。时至今日,用中药治病,仍然是不少越南民众的首选。
2.2 越南政府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法,越南传统中药被排斥于官方组织之外,传统医药学校被迫关闭,严重阻碍了中药的发展。越南独立后,政府结合越南的具体实际,提出“医学必须建立在科学、民族、大众3个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在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先后建立了各级中医药研究机构和协会,比较著名的有河内民族医药研究院。越南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集中在全国6所医学院校中进行,还有部分国立和省立机构开设长期的中医药课程,至目前为止,越南已培养并取得国家卫生部承认的各级传统医药技术人员(包括研究生、医师、医助、药剂师)2万余名,加上经过短期培训进修的医务人员及医士,超过3万人。在越南的医院中, 大都设有中医部,使用中药治病,特别是近些年来,越南政府进一步开放越南医疗市场,在城乡出现了大量中医诊所和药店,推动了中药市场快速向前发展。
3.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越南医药市场的基本情况,在此特别关注越南中药市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强,中国制药企业对越南的投资将越来越多,双边贸易关系也将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言实:中医药开拓越南市场,医药导报,中药报, 2009(08期):25-26
[2] 严冰:越南医药市场值得关注,医药经济报,2008-07-01:37-38
[3] 刘寿永:越南,中药打入东南亚的桥头堡,中国医药报,2006-09-08:15-16
篇9
作为一名从事医药管理咨询的专业人士,笔者不想过多谈论医改方案中的具体细节,只想分析一下新医改对医药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在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与营销创新,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在医改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先机。
一、 当前医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药行业经历了短期的阵痛和调整之后,2007年以来再次迎来了高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和全球股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唯有我国的医药行业一支独秀,发展强劲,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推动医药市场高速成长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因素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医保扩容带来的药品需求增加。然而这种市场增量并非均等地分配到每家医药企业,外资企业稳步成长,国内医药企业两极分化明显加大,具备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的医药企业明显提速,而一些没有特色的中小型医药企业表现平平,或出现业绩下滑。
从营销角度来看,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可谓五花八门,透过现象看本质,其中处方药利益驱动,品牌药广告拉动,普药深度分销构成了推动药品销售成长的三大动力。
首先是处方药利益驱动。尽管有医保招标、药品限价和一品两规等政策限制,但从市场数据来看,医院仍然是近年来药品销售份额最大,成长性最好的市场,面向医院销售的制药企业普遍以贿赂营销和临床挂金销售为主要手段,所谓的专业化推广只是漂亮的外衣,随着行业告一段落,这种趋势似乎有增无减。
其次是品牌药广告拉动。同质化竞争时代更能体现品牌价值,一些尝到甜头的制药企业仍然以广告拉动和提升品牌作为主要营销手段,不但培育出利润丰富的OTC大品牌产品,还带动了公司其他产品的普遍增长,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分销渠道和零售终端的强势地位。
第三就是普药深度分销。拥有普药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的制药企业,抓住新农合市场的成长机遇,与有实力的区域分销商和纯销商密切配合形成战略同盟,进行市场深度分销,大力开发农村第三终端,同样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医药市场快速成长,医药行业仍然存在重大的结构和效率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医药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是结构问题。从医药流通价值链纵向来看,药品流通环节多,秩序混乱,分销效率低,医院终端处于强势垄断地位,连锁药店的市场地位也在逐步增强。从医药流通价值链横向来看,医药工商领域仍然表现为多、小、散、乱、差的局面,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偏低。
其次是效率问题。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行业的整体低效率。许多制药企业的销售业绩在增长,但由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快速上升,致使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步下降。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有好产品,但缺乏市场开拓和队伍管控能力,被迫采取底价招商方式销售,大幅让度利润后,企业已无力进行市场投入和品牌建设,产品的命运在商们追逐短期利益的竞争和选择中风雨飘曳,难以掌控。医药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自然人身份的商,药品销售过程中货、款、票分离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大扰乱了市场流通秩序。终端市场处于超同质化竞争状态,公关战,价格战和促销战硝烟四起,许多企业体力透支,难以为继。
笔者对医药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大势萧条,逆势而上;风平浪静,危机潜伏;医改前夜,最后疯狂;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弱肉强食,剩者为王。
二、 医改对医药行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新医改方案可以基本概括为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和八项支柱。
一个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八项支柱: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医改是一个关系到国运民生的复杂工程,涉及到医疗服务、共公卫生、药品供应和医疗保障等多个领域的体系建设和系统协调,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密切配合、稳步推进,更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立足当前,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医改正快速向我们走来,医药工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参与、主动进行企业战略调整和营销模式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抓机遇,快速发展,否则将有可能成为医改的牺牲品。那么医改到底会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哪些影响?我们站在医药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预测。
首先是药品需求总量上升。随着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会得到基本解决,被压抑的医疗服务和药品需求逐步释放出来。据初步测算,到2010年,医改带来的药品增量至少在1000亿以上,加上行业自然增长部分,预计未来3-5年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20%。需要说明的是,医改增量并非全行业平均受益,大部分会消化在医疗服务市场,受益最多的还是面向医院以处方药销售见长的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
其次是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市场的结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包括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可以预测医改将会推动医疗市场(包括城市医院、社区和农村医疗)和零售市场(药店)逐步走向规范,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市场快速发展,而城市医院的市场垄断地位将会逐步下降,零售药店可能会以社区为中心进行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市场总量短期内变化不大,连锁、平价和服务代表其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对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推进医药科技进步三部分内容的研读,可以预测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原研新药和专利药品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仿制药品将会受到价格因素的极大限制,难有作为。未来医药市场将会形成普药、新药(专利药品)和OTC品牌药共掌天下的基本格局,其中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产品进入绿色通道,得以快速成长。
第四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业、提高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集中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执业药师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显然医改会对医药工商企业构筑更多更高的政策门槛,企业如同鲤鱼跳龙门,生死两重天,加之政府监管、市场竞争和资本并购等因素将会加速优胜劣汰,推动产业集中和竞争升级。
第五是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解决“以药补医”是关键,其中补医的概念应当更深刻地理解为补医院和补医生。虽然目前还没有提出详细的解决办法,但就其结果来看,它会有效遏制药品价格上升,打击贿赂营销行为,促进医药行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各个企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提高质量、降低价格,规范营销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得以好转。
综上所述,医改带给医药行业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即有机会,也有挑战,医药工商业企业只有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和营销模式转型,才有可能在医改进程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 新形势下医药企业战略选择与营销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面对医改新形势,医药工商企业都应当全面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与营销模式,充分认识医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评价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发扬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快速发展。笔者拟从企业战略选择和营销创新的角度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供医药界同仁们参考。
(一) 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
正确理解企业战略的三个公式:(1)战略=机会+能力。战略就是要找到企业能力可及的市场机会,聚焦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确立市场领者地位。(2)战略=终局+路径。战略是基于现实对未来愿景和阶段性战略目标的清晰描述,进而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最佳路径和方法。(3)战略=策略+行动。战略必须付诸成行才有实际意义,只有始终保持战略状态的企业才能做到策略领先,行动致胜。医药企业要研判产业大势和市场变迁,于结构变化中寻找机会,同时要致力管理改进与效率提升,于修炼内功中提升能力。在新一轮产业重组和市场集中的进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中小型医药企业应当立足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聚焦某个细分市场或产业链的某些特殊环节,通过产权改革、转变机制、管理改进、营销创新等自身努力,建立和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主动寻求与大企业合作,形成战略联盟。而拥有资本实力和管理输出能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应当抓住历史机遇,进行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力争成为区域市场或医药行业的领导者。
(二) 医药企业的营销创新
目前的医药市场竞争现状是高端医院市场门槛高,成本大,许多制药企业望而却步。零售药店密度大,竞争惨烈,药店连锁化经营以后,与上游客户的博弈能力明显增强,底价,终端拦截十分普遍。渠道分销领域更是鱼龙混杂,盈利模式各异,商业与终端之间多点交叉覆盖和采购,市场秩序乱,分销效率低。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单笔交易量低,市场开发难度大,投入产出不合理。在这种市场竞争的红海里,医药企业只能采取回扣战、价格战和促销战,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医改必将改变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传统的营销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未来医药市场竞争取决于市场细分、品牌塑造、模式创新、管理提升和战略取势等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为此,医药企业的营销创新必须在以下三方面重点突破。
焦点决定战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是企业从事任何营销活动的基础。医药企业首先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产品资源和营销能力,决定进入哪些区域、哪些层级、哪类终端市场进行竞争。其次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政策分析和竞争分析,明确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进而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最后是要主动应对时局变化,及时转变营销模式,调整通路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采取积极行动。
篇10
在药交会现场,热闹的场面、偶尔夺人眼球的产品传播创意,各路蒙军诸侯的出现根本掩饰不了蒙交会的颓势,经销商朋友满腹抱怨,没有新产品,没有好概念,没有好模式,都是换汤不换药,形式改变而已。
内蒙药交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国内OTC现状的缩影,从2004年起,国内的医药市场在经历一个冰冷时期,广告不让打了,会议营销没人来了,保健品的信誉越来越差,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产品同质化严重,策略同质化严重,终端竞争白热化,利润越来越稀薄,这就是2004年依赖延续到200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国内医药市场现状。纵观医药营销近二十年的历史,2004年到2005年甚至更久,医药市场是一个“严冬”季节,准确的讲,是一个“残酷洗牌”的过程!
在洗牌过程中,大量疗效不突出的产品将被清洗出局;大量操作不规范的、追求短、平、快的企业、经销商将被淘汰!
在蒙药会上,很多经销商朋友都在问我:有什么好产品,好模式,都对前几年医药营销辉煌的那个年代唏嘘不已,并悲观的认为,那样的辉煌时代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目前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集中在经销商制,经销商和企业有着鱼和水的亲密关系,在这样的“洗牌”过程相当企业会受到冲击的时候,势必会极大的影响到经销商的利益。经销商如何应对当前医药市场的变局,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产品的选择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是经销商事业的基础。选择疗效好,有卖点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过去我们坚信:概念是第一营销力。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十几年来,众多庄家和经销商朋友选择毫无科技含量的仿制药,甚至选择添加激素类成分,长久以来,导致消费者的消费理性和对医药保健品的信任危机!
因此,经销商朋友要将选择疗效好,有卖点的好产品作为应对变革要求的第一步基础要求。
关于产品选择,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经销商多是操作产品或者操作的产品不属于一个疾病领域,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单品操作的成本太高,因此,经销商朋友要树立长远的产品规划,选准疗效突出概念好的产品作为主打,围绕这一核心,寻找功能相近的产品捆绑进入市场,这样,形成点代面的产品线和多个盈利点的最佳格局!
二、 对庄家的选择要慎重,要“门当户对”
经销商参加药交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选产品,其实,每一次选产品就是一次项目投资,每一次的项目投资注定是有风险的,这样的项目投资包括很多部分:产品的效果;包装的概念;企业的实力;企业的投入;企业的政策;企业老板;企业政策等等。因此,风险很大程度来自推出所选产品的企业。
企业不在于他的实力有多大、有多么庞大现代化GMP厂区,而在于
1、 能不能提供疗效好、有卖点的产品
2、 能不能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厂商双赢
3、 能不能根据经销商市场实际情况建立实效性的营销推广策略
4、 能不能有务实开拓精神的营销服务体系
5、 有没有全国先进经验的营销交流体系
6、 有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和完善的产品线推广计划等等
这些都应该是每一个想作大自己事业的经销商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所必须遵循的条件。
经销商找产品,选企业,和相亲找对象一样,要“门当户对,适合最好!”
选好了这样的庄家,就要与专家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依据庄家对于市场的判断和把脉来决定自己的方向,将自己的事业发展纳入庄家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实现事业的再辉煌!
三、 要有学习的心态,做事业的心态。
中国近二十年的医药营销历史,成就了一批先进入的经销商,他们现在早已摆脱经销商身份,身据亿万身价,坐庄全国,在为经销商提品,提供服务了!这也为现在的经销商朋友提出了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有自己的事业基础,什么时候那能让自己再上一个平台等等!
九十年代末涌现出来的成功者是一个时代的辉煌,正如本文一开始提出的,那是一个特定的时代,不会再有那样的机会了!现阶段的经销商在这样的变革时期,要虚心学习,苦练内功,做长线事业的计划和心态!
要有怎样的学习和改变哪,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改变以前热衷做短线,急功近利,求快的心态。
2、 虚心学习,善于收集市场信息,吸纳“百家之长”,做“知识型、策略型”的经销商。
3、 在当前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要求发展的现状下,及时转变营销观念。
4、 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要加强真正意义上加强服务。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肯轻易出手。但整体市场分额是稳步提升。这说明不是消费者对医药保健品再没有信任感,而是消费观念在转变。消费者希望身体康复的同时,更希望在购药过程到康复的整个阶段得到愉悦。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服务,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不掺杂明显销售痕迹的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真正的与消费者心灵层次的沟通!也就是说,得到心灵上认同的销售是真正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