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培训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科护理培训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科护理培训计划

篇1

一、培训内容:

1.复习巩固护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复习巩固专科的医学和护理知识、专科技能。

3.学习护理专业的理论及有关护理教学、科研、治理知识。

二、培训途径:

1.各病房有计划的组织讲课、查房和安排读书报告会。

2.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讲座、学习班和研讨班等。

三、培训安排:

1.毕业2年内护士的培训。

(1)目标: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中小组护士的工作。

(2)重点:

①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②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抓好“三基”练习。

③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的程序和小组护士的工作职责。

④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

⑤学习为患者做健康教育并实施整体护理。

(3)具体要求:

①到医院报道时,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

②护理部制定2年的轮转培训计划,护士长结合接受每位轮转护士医|学教育网整理,制定半年的具体培养计划。

③工作以小组护士工作为主,安排夜班工作,熟练把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④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

⑤1年后参加护理部组织的10项技术操作达标验收,不及格者进行补考。

⑥每半年一次,写出个人总结,所在科室考核并签署意见上交护理部。

⑦2年轮转结束后,本人提出志愿,与用人单位见面,双向选择进行定科。

2.护士阶段的培训:

目标: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非凡是专科护理的知识,逐渐达到护师水平。

毕业2~3年的护士,重点:

①在熟练把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护理要点、专科一起使用、专科用药等)。并学习整体护理的理论及方法。

②学习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自身能力。

具体安排:

篇2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按专业设骨伤、脊柱骨病、骨关节等7个病区,共开放床位315张。骨科系统共有临床护士132人,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平均34.5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52人,护士61人;中专8人,大专105人,本科19人。

    1.2方法

    1.2.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1.2.2评价方法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2.2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26-02

作者简介:修焕娟(1966-),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骨科护理及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临床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2年-2008年,对全院63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大科临床轮转规范化培训,第1~2月按科室培训计划进行专科护理知识、技能、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病情观察能力、应急能力培训,第3个月由护理部进行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综合民主考评,不合格不予轮转,留原科继续培训,直至合格。结果:培训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差错数明显减少。结论:临床规范化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综合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践

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终生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且为培养专科护士、护理专家奠定基础[1]。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由于其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将其界的定为低年资护士[2]。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大科临床轮转规范化培训,既能巩固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和护理专业知识,又能学习各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自2002-2008年对我院63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大科临床轮转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对象:毕业5年以内护士63人,学历:中专40人,大专16人,本科7人。

1.2培训目标:熟悉各病区环境及护理工作程序,掌握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熟悉各种疾病观察技巧,能将护理告知贯穿各项护理操作中,并能在疾病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具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1.3轮转及考核方式:进行大科轮转,每个病区3个月,第1~2月科内进行培训,科内培训考试、考核合格,于第三个月最后一周,申请护理部进行专科理论、技能考试及民主综合考评,理论不低于85分,操作不低于90分,民主综合考评(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团结协作、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各20分)总分不低于90分,有一项不合格,不予轮转,留原科继续培训,直至合格;将每次考试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实行继续教育学分制,继续教育学分与晋升、护士再注册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4培训方式

1.4.1成立培训考核小组:建立三级管理系统,护理部制订总的科室轮转计划,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护理部成员及科护士长负责考核、综合考评。病区护士长制订病区培训计划,指定有带教资质的高年资护师负责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护士长监督培训工作的落实,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1.4.2培训内容

1.4.2.1岗前培训内容:由病区护士长完成,介绍病区环境、专科疾病特点、护理工作模式、护理工作制度、护士专业形象、职业道德规范、专科护理文书书写要求,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护理安全教育。

1.4.2.2专科疾病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由带教老师按计划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各种疾病护理要点;每周进行护理查房一次,采取针对疾病病因、诊断、护理措施、相关并发症、出院指导等进行提问讲解形式,以巩固所学知识;对专科技术操作,先由带教老师进行示范讲解,然后再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示范。

1.4.2.3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年轻护士在工作当中存在重操作,轻观察现象,观察内容肤浅、简单,对有医嘱的观察项目完成较好,对无医嘱但有病情变化的病人,主动观察意识不强[3]。以至于观察不仔细、不及时,使病人可能丧失最佳抢救机会。每个病区都邀请主治医师针对专科疾病进行业务讲座;由护士长组织对危重及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护理过程中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措施是否正确、到位,通过讨论、分析,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减少护士病情观察过程中的偏差与遗漏,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观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2.4健康教育知识与护理告知程序培训:各病区根据专科疾病特点,将健康教育知识装订成册,由带教老师针对时机选择、沟通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示范。组织学习各种疾病从入院须知、疾病相关知识、术前、术后指导、心理指导、健康指导的内容,由带教老师针对操作前准备、操作中配合、操作后注意事项如何告知进行演示。培养护士富有爱心,乐于实践,将护理程序贯穿于病例讲解中,因人施护,使病人能及时获取知识,提高护理质量[4]。

1.4.2.5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培训: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新上岗护士遇到特殊事件或在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时,紧张无序甚至束手无策。为此,各病区制订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及详细培训计划,培训中做到先讲解示范,再进行模拟演练;在情景模拟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根据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情景变化,及时引导和启发,训练护士综合判断与快速反应能力,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效果

2.1提高了住院病人满意度(表1)。

3讨论

3.1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轮转科室较多,护理的病人涉及多个学科,且护理学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护理范围不断扩大,除专科常规护理外,更涉及心理、营养、康复护理。通过临床实践,使她们深深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才能弥补课本知识的局限性,才能有相应的知识资本积累,才能具备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因此,她们除了积极参加专科知识培训外,都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加了自学考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

篇4

一、培训目标:

为了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全面掌握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职责、工作程序、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方法,紧急事件处理办法,专科护理等多项护理技能,有利于医院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特制定岗前培训计划。

二、实施方法:

1、新护士培训计划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护理部进行,依据新护士个人情况,帮助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历史和现状及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职责、护士行为规范要求、熟悉基本护理技能操作规范等。

第二阶段:在所轮转的科室内进行,主要为专科知识培训。各相关护士长要详细列出转科期间期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护理工作方法程序、培训内容及时间、考核方式均应有记录。

2、制订完善的护理工作标准是新护士培训效果的关键

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操作标准、特殊及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及护理工作技巧等项目均按护理部制定的统一护理质量标准逐项进行。

3、具体培训各相关科室护士长将培训计划及工作标准在新护士进科时向每位新护士讲解,使其了解培训目标、内容、工作标准及考核方式。由护士长详细介绍培训步骤,了解新护士的认知状态。讲解学习方法,介绍病房带教老师特点。减轻新护士的思想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4、规范化教学病房护士长、教学老师及病房均备有一套完整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及护理工作标准,教学老师对照工作标准进行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规范化的教与学。

5、培训方式采取科内、病房集中培训,病房专人带教、单独讲解及对照标准自学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培训。

篇5

【关键词】临床护理能力;培养;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儿科病人是一特殊群体的病人,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儿科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年来由于医院发展迅速,低年资护士增多,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技能不娴熟、协作精神不强、沟通协调能力不到位等;还有的护士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不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仔细,健康宣教不到位,在配药时查对不严,输液故障未及时排查等,都可能对患儿的安全构成威胁。为了尽快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工作要求,

2010年儿科针对本科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对12名专科以上学历、年资在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制定了临床护理能力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培养方法

1.1职业素质的培养

1.1.1爱心是赢得患儿及家属信任与尊重的前提,也是儿科护士职业素质必备条件之一,培养爱心与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儿科护士尤为重要。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组织专题讲座,激发爱岗激情,同时明确护士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开展“我是患儿家长”、“我为患儿和家长想到的”的演讲活动。帮助新护士建立以人为本的关爱之心,引导新护士关爱儿童,帮助她们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1.1.2培养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目前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独生子女占多数,患儿就诊有多名家长陪伴,护理操作过程中,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有时护士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了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1]。护理人员亲切诚恳的语言能给患儿家长以安慰、信任和鼓励、调动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工作的理解,而不良语占可引起患儿家长情绪及情感上的不良反应,影响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的关系,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语言应饱含关心、爱护、理解。作为低年资一名儿科护士,在培训计划中,首先必须参加礼仪学习,接受宾馆式服务训练,参加医德医风学习,应用规范性语言系统的学习,促使执业意识的增强。主动关心患儿,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赢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在工作中护士要根据护理对象用简练、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其交流。在静脉穿刺时,主动与家长交谈沟通,增强家长的信任感。穿刺不成功时,及时向患儿及其家长表示歉意,做出必要的解释、安抚,取的家长的谅解和支持。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护患双方的协调性、合作性及有效性,使之取得较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2 专科知识培训

由护士长指派1名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按照培训计划,通过小讲课、专题讲座、特殊病例的护理查房等形式,指导低年资护士重点掌握儿科专科知识、危重患儿抢救流程、病情观察要点、重点药物的使用等。每月进行专科知识理论考试。

2.1 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重点培训儿科的专科操作(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静脉采血法及小儿吸痰、洗胃、灌肠等),要求护士掌握新生儿急救复苏台、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对侵入性操作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者,才能在小儿上进行。每月抽考一项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9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由带教老师培训后补考直至合格。

2.2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我科对低年资护士急救护理技术培训主要采取现场模拟培训,在模拟抢救现场中训练能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把紧张的抢救变得得心应手,有利于的急救护理操作技术正常发挥。要求护士每月必须掌握一项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包括小儿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气囊操作、心脏电除颤、洗胃及呼吸机的使用等)

2.3观察能力的培训

儿科患者往往不能真实地描述反映病情,而病情却变化在瞬间,将患儿的表情、语言、行为和哭、叫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敏捷的思维和预见性的想象力,预测病情的发展动向,是儿科护士必备的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为了培养低年资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采用床边查房,典型病历分析讨论,让低年资护士多看、多想、多辨别,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职业性的动手能力,提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果

通过院内培训基地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对低年资护士实施以上专科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12名毕业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理论和操作更加规范和贴近临床,培训前需半年至1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规范培训后只需要3~6个月;培训后操作考核合格率100%,优秀率达85%以上。临床综合能力、抢救配合能力明显提高。其中6名护士得到患者点名表扬,无1人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无1例护患纠纷投诉。

4 体会

在2年的规范化培养过程中,运用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从专业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面制订培训计划,选择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带教、定期考核的方式,结合儿科临床护理特点,对低年资护师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上,经过严格规范化的培训,有利于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全面认识,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定自己在医院工作环境中的角色,以建立起护理职业的责任感,培养他们面对患儿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眼勤、口勤、手勤、脚勤的工作作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据初步统计,发生差错数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目前,这些护士既能在儿科完成专科性很强的护理和操作,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骨干。所以,通过儿科院内培训基地可以使儿科低年资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得到较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素玉,王柚芸.PDCA循环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蛇医,2008,4(8):324.

篇6

一、加强护理管理,严格依法执业,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热情,切实履护士职责。

1、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从岗位设置、护士分级、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护士管理方式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立足临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2、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增加临床一线护士,合理配备各科室护理人员,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制定人力调配预案,实行弹性排班。

3、依法执行护理人员准入管理: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加强专科护理质量,实现重点专科护士准入。

4、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管理:定期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血液净化中心、急诊科、ICU和新生儿病房的质量监控,成立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中心。

5、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护士长是护理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加强其管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举办护理管理知识培训班、请老护士长介绍经验等形式来提高护士长管理能力。

6、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以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为指导思想,按《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落实分级护理制度,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病员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同时加大后勤保障力度,着力解决病人陪检陪送、药品物品送病区等事宜,切实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使护士的绩效向工作量大、护理风险大、技术难度高、轮值夜班多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

二、按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继续实行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网络,制定全年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2、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提高各层次护士的操作水平和应急能力,确保在紧急状态下各级护理人员能迅速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并能解决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措施全部符合处理预案的要求。

3、修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护理常规:制定切实可行的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和护理常规,体现专业性和适用性。

4、加强病区管理:制定并完善病区管理规范,通过护士长例会、全员培训、自学等形式做到规范人尽皆知,达到病区 “常态”式管理,做到四个“凡事”,即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专人检查。

5、重视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监控:尤其是急诊科、ICU、新生儿科、产房、血液净化中心、手术室、供应室、门诊部以及社区门诊。

6、加强压疮病人管理:对压疮病人实现统一管理,制定压疮管理工作计划,使住院患者年压疮发生率下降。

7、扎实开展各类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重视实效性,以贴近临床工作实际,贴近疾病康复为主要内容。

8、继续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将问责制和非惩罚制度有机结合,建立病人安全文化。

三、加强护士在职培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1、制定分层次培训计划:对护士长侧重管理能力培养,对中高级护理人员重点抓好重症监护和专科护理知识的培训,从而使其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观察与处理能力得到增强使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对初级护理人员强化基础理论、基础操作培训,继续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提高学历教育。

2、落实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要求:对培训周期内护士进行科室轮转,并督促其参加政治思想、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工作。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率达100%。

3、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制定全员三基培训计划,即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并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

4、加强专科护理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护士参加省市专科护士培训,制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有专科护士准入制度。

5、继续举办护理学继续教育培训:按《护士条例》规定,护理人员每年接受各级各类护理专业继续教育,取得一类学分不低于10分,二类学分不低于15分。护理部、科室建立健全学分登记考核机制,详细记录学习、考核结果,并妥善保管。

篇7

[关键词] 岗位胜任能力;PDCA循环法;新到岗护士;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0-0141-04

Effect evaluation of PDCA circulatory method on pre-job training of newly employed nurses

HUANG Qiong

Jiu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ost-competency-oriented PDCA cycle in the train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ly employed nurses. Methods A total of 229 newly employed nurses were trained for pre-job skills using PDCA cycle method oriented in post-competency.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operation skills of newly-employed nurs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with post-competency-oriented PDCA cycle metho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P

[Key words] Job competency; PDCA cycle method; New arrival nurses; Pre-job training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角色逐渐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1]。仅依靠学校教学水平的改进难以满足目前临床护理的需要。因此,新到岗护理人员的上岗前培训是护理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2],也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3]。为了使新到岗护理人员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培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在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中,我院以岗位要求、能力胜任为导向,采用PDCA 循环法,持续改进岗前培训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5年我院共招收护士229 名,女护士224名,男护士5名;年龄20~29岁;其中本科33名,大专164名,中专32名;主管护师18名,护士188名。其中第一批100人,第二批129人。

1.2培训方法

运用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首次提出的PDCA 循环法进行陪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统一考核,培训6个月后,再次进行统一测评。PDCA 是是英文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z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5]。PDCA 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的、程序化、标准化的基本管理方式,把他应用在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中,有利于持续改进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保证培训的质量不断提高。

1.2.1 计划阶段(P) 按照护士岗前培训课程标准设置的要求,参照往年护士岗前培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入院护士的特点,制定出为期6个月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1)培训内容:主要是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方案进行岗前培训。护理岗位胜任能力是指护士对各种护理技能、专业成长程度及能力、个人的价值观、终生学习的能力、评判思维以及信息的运用能力[6]。主要包括临床岗位综合素质及通用技能训练。制定包括对医院的总体认识、职业道德与医德医风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疗安全及质量改进教育、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临床各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护理基本技能培训、护理安全与不良事件的防范、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各种仪器的使用监测及保养、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及科研教学等方面内容的培训计划。(2)培训方式:我院护士的岗前培训工作是由医院人事处与护理部共同组织,联合各个临床科室及其他职能科室进行。依据往年岗前培训的考核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授课能力强的各类人员等担任教师。培训形式主要采取理论授课、操作示范与练习、科室跟班培训等方式组织新到岗护士开展护理实践。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分别采取导向式、启发式,运用多媒体及视频演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7]。

1.2.2 实施阶段(D) (1)入职欢迎会:岗前培训的第1天,召开入职欢迎会,由医院院长向所有新护士致欢迎词,向新护士介绍医院的概况。欢迎会之后随即进行培训前考核,了解新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记录考核成绩。(2)培训:岗前培训的第一个月为全脱产式集中培训。前两周主要是由医院人事处组织各职能科室对新来院护士进行全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宣教工作、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培训以及医德医风规范等。培训结束后进行首次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分配至各科室进行上岗前的专科护理培训。(3)专科护理培训:岗前培训第3~4周,由各个科室护士长负责安排新到岗人员的工作计划和学习任务。在扎实的护理技能基础上突出本科室的护理特点,进行上岗前的专科护理培训。专科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室的规章制度、专科疾病的特点、基本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等。考核合格后将进行各科室的专科护理培训。(4)临床轮转:岗前培训的后5个月,新护士在医院内进行临床轮转,由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长组织本单元的新到岗护士参加本护理单元专科培训。科室护士长定期对新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并根据考试成绩随之修正培训计划及方式。

1.2.3 检查阶段(C) 在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考核和问卷调查。综合性考核主要是临床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护士条例、护理核心制度、各科疾病常规与操作技能、临床沟通能力、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考核,在进行操作技能考试的同时穿行护理礼仪考核。培训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含患者满意度,同事满意度、沟通交流技巧、临床适应能力以及对任教老师的评价等方面。成绩判定:理论考核90 分为优秀,80分以上为合格;护理操作与礼仪95分为优秀,90 分为合格。两项考核均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并再次考核,直至合格方能上岗。

1.2.4 处理阶段(A) 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征求受训人员和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和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成绩随时修正培训计划,调整培训内容、授课方式与授课老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批次护士的一般情况比较

两批次参加培训的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护士培训前后成绩比较

将参加培训的护士培训前考核时的成绩与接受培训后的成绩比较,经过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护士礼仪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第二批护士与第一批护士培训后成绩比较

两批次人员培训前的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培训中的反馈和第一批护士的培训成绩及时调整了培训方案和内容,第二批培训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较第一批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除了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政、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在教学质量管理领域也已取得明显的效果[8-10]。它有利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1]。

3.1强化知识内涵,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通过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岗前培训后,新到岗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上升(P

3.2减少工作恐惧,增加职业认同感

运用PDCA 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采用PDCA 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减少了新护士们在工作中对于岗位的恐惧感,能够帮助新入职护士解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减少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与挫折,增加对于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与成就感[13]。PDCA循环法使培训工作变得有目的、有条理、有组织、有针对性。每一次PDCA循环都是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开始新的起点,并且由于它是一个循环因而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将岗前培训的各个方面内容当做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有机地结合,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专业知识到全方位能力,由必须掌握到需要掌握,使受训人员能力提高较快。按照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进行培训,能够避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岗前培训内容过于简单甚至造成遗漏,而考核是对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的重要检查手段,此方法使得培训更科学、更规范并且更有针对性,使他们掌握知识更加牢固。我院岗前培训前后考核成绩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培训后的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培训前,提示在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中运用 PDCA 循环法是可行的。

3.3 减少护理缺陷,提高工作满意度

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满足患者需要的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14]。护士掌握护理技能是否规范、是否熟练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护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不规范等缺陷[15],同时也缺乏护患沟通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技巧。针对这一薄弱h节,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 循环法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既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也协助他们提高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的能力,努力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有利于合格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4培方式多样化,提高培训质量

岗前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选用不同的培训方式[16]。以往我们主要采取集中讲课的培训方式,时间短、任务重,忽视了听课对象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容易造成新护士疲倦感和厌烦情绪,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现在我们根据考核成绩与反馈,及时改进了培训方式,采取了理论授课、操作示范与练习、科室跟班等方式,借助多媒体及视频演示、实地体验、互动教学、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激发了护士的兴趣及积极性,增强了培训的效果,使得新护士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及操作方法。针对新护士大多为“90后”,自我意识强的特点,灵活设置培训课程,着重解决他们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与他人合作意识较差、与患者交流沟通技巧较缺乏等等薄弱之处[17]。在培训的过程中,始终遵循PDCA循环法,PDCA 循环最主要的优势是方法简单易行[18],根据培训内容和受训者的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第二批培训考核成绩明显好于第一批培训人员(P

3.5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深入巩固培训效果

考核是检验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手段之一。考核是对培训工作的反馈,反馈环节是岗前培训得以不断完善的关键,贯穿于岗前培训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们改变了以往集中理论与操作考核的传统方式,增加了考核的内容,既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考核沟通协调与人文关怀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采取了多种考核的方法,采取了定期考试、随机抽考、跟班考核等[19]。将护士岗前培训的考核分为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将每个阶段培训后的考核结果,计入过程评价成绩。过程评价合格者,培训结束后方可参加综合性考核和问卷调查。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全部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延长试用期,补充培训,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入职。严格并多样的考核确保了新护士对每项操作和技能,每项能力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考核,从而避免了集中单一考核以偏概全的局限,增加了新进人员对岗前培训的重视。考核也便于培训的组织者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反馈给计划阶段(P),改进措施,成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开始,推动岗前培训工作持续改进。

3.6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新护士岗前培训

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例如考核试卷、调查的问卷、参加培训人员书写的培训心得及授课老师的反馈等,对培训计划不断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在培训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不断根据实际需要修正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对参加培训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能力进行评价反馈,通过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听课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从而不断调整授课方法及培训内容,让抽象化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对于授课效果和授课能力不能胜任的教师,也要进行调整,施行优胜劣汰。不断完善新护士岗前培训机制,便于新到岗护士快速掌握岗位技能[20],快速胜任岗位需要。

综上所述,PDCA循环是一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通过采用 PDCA 循环法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促进了新进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新护士均能较快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护理操作行为及护士礼仪也规范了,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这些新护士逐步成长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为护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远波,邓海波,邵华. 新护士角色适应的研究现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90-992.

[2] 王洪玲. 儿科新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3,33(6):466-467.

[3] 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 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 487-489.

[4] 陈明霞. 探讨岗前培训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36-1137.

[5] 宋琳琳,马文江. 运用PDCA循环模式促进临床路径关键环节的持续改进[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3):179-181.

[6] 赵青华,张彩霞,关锐,等.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117-119.

[7] 牟旭红.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2011.

[8] 匡庆丽. PDCA循环管理在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98-99.

[9] 申志华,黄培春. PDCA循环模式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5):592-593.

[10] 白淑英,邵山红,郑伊萍. 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101.

[11] 孙云花,孙兰,陈立萍. 应用PDCA循环对CRRT非计划性下机实施干预管理的效果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595-596.

[12] 李艳,吴君君. 对新护士开展规范化岗前培训的重要性[J].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2):183-184.

[13] 殷磊,李小萍. 专业生涯规划与成长[J]. 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39(10):777-779.

[14] 潘胖娥,葛丹莉. PDCA循环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6):358-359.

[15] 李继平,黄丹莉,魏毅. 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护理能力评价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1,11(15):68-70.

[16] 舒惠萍,罗小平,梁爱群,等. 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91-993.

[17] 徐园,焦静,曹晶,等. 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的新护士岗前培训[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60-862.

[18] 仲崇媛. PDCA循环应用于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6-7.

[19] 李平,王晓霞,范艳华. 新护士培训的实践改革与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82-83.

篇8

关键词:血液透析;新护士;技术差错;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越加广泛,使许多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特别是使慢性肾衰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从事血液净化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给患者提供了生命的保障。慢性肾衰患者承受着各种压力,如: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疾病痛苦。我们临床一线的血透室护士应给予其温馨、细致态度及精湛的技术提供优质服务,使患者得到抚慰。新护士是血透室的生力军,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血透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市血液透析室50名护士,分为两组,传统跟班对照组25名,实验改进组经严格培训带教及考核的25名,分别选取2007年以前和2007年以后入血透室。其中均为女性,两组年龄23~35岁,对照组:护师18名,主管护师7名。实验组:护师18名,主管护师7名。均在大专以上学历。

1.2 方法 两组共50名,对照组,以往转入血透室先跟班2~4w未经严格培训考核直接进行单独倒班工作。改进组,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或3个月以上,经严格按培训计划学习及考核,成绩合格后单独倒班工作。在2007年之前带教血透室新护士的未经系统学习培训。新同志上岗前无制定学习计划、学习任务、未制定操作规程、考核标准。势必造成操作不规范有时甚至碰到特殊操作,而出现茫然失措,而致技术差错发生率增高。

自2007年之后,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严格的操作规程、考核计划。带教老师经系统学习过,取得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合格证者。新同志单独上岗前必须经过各项操作考试合格。带教培训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指导其先熟悉环境,熟悉血透中心的设置及布局,如:清洁区、污染区;隔离透析区、重症透析区等,了解各区功能,并掌握血透室各标准预防等各项院感防治工作。②在入血透室的第1~2w以理论学习为主,使新护士对血液净化知识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并知其所以然。③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并熟悉透析患者病例资料,掌握健康宣教内容。与同事融洽关系,虚心学习,使其树立自信心。④然后再进一步掌握各种机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种透析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⑤4w考核1次,包括理论和操作。3个月后考核合格可单独上岗。施测者填写调查表,表内主要内容为,入血透室6个月之内所发生的护理缺陷,及技术差错。

2 结果

2.1 传统带教 后进入单独倒班的血透室新护士在前6个月之内护理缺陷及差错发生率比经严格培训后新护士高,经严格培训及考核后的护士能更快的顺利过渡到具有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均合格的血液净化中心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3 策略

为了避免或减少血液净化室新上岗护士技术差错的发生,总结如下:① 应建立血透室新上岗护士培训档案,制定学习计划和考核计划。系统的列出周计划、月计划。② 血液净化室应制定护理操作规程,新上岗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训练。③ 带班老师应具有专业培训资历,掌握新护士心里动态,尽快让其适应血透室各项工作。④ 制定完善的差错预防措施,带班老师应进行阶段性总结。阶段性考试并打分,不及格者督促加强练习或理论学习。⑤ 制定严格的查对制度,新护士也应在血液透析记录单上签名,采用分子、分母的格式,以提高血透室新护士的差错防范意识。⑥ 新上岗护士应多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了解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疾病诊断、透析龄、透析并发症、基本用药等基本资料。增进交流,还能促进自己掌握理论知识。⑦ 新护士1个月内不单独承担工作职责,以跟班学习为主。考试合格后才可单独上岗。

4 讨论

4.1 主观因素 一般刚到血透室,专科知识知之甚少,都是边学习边实践,当看到一台台不同型号的透析机,还有复杂的英文字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再加上角色的转换要从头再来,有时对各项操作程序想尽快达到熟练程度,往往适得其反[1]。"没意识到、没注意到" 等语言是典型的人为错误,无论某人都可能发生一些失误,而重要的是不要让失误发展成大的事故。所以有了制度的约束,就会较少产生此种状况,确保新同志安全过度。

4.2 客观因素 大多数血透室空间小,机器多,患者多,以及患者的不良情绪迁怒于护士,新护士穿刺常遭拒绝,导致心理调适不当而发生技术差错,现在我们培训计划里还加了心理指导,从而使新护士在业务上和心理适应上都成为合格的专科护士。

篇9

关键词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培养

核心能力于21世纪被引入到我国护理事业领域,逐渐引起了护理研究者和护理管理者的重视。由于我国护理教育的局限性,目前专门培养专科护士的院校极少,因此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相关概念

核心能力:著名的管理学家Prallalad等将核心能力界定为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即一个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具有很高的可保持性。

专科护士能力:Carroll认为,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必须拥有的,是保证护理安全和质量的前提,在一些专业性强的科室更要注意核心能力的培养。我国学者认为,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有的最主要的能力。国际护士会(ICN)2001年界定为:“一位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专科护士不仅要有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特别知识、专门技巧和较强而正确的判断能力,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对专业的积极态度。

综上所述,“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可归纳为取得各专科资质的护士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所必须拥有的特定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系统不完善:护士个人的发展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护士都是中专毕业,然后通过电大、自学或远程网络教育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这些学习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够,具有很明显的“功利性”。护理队伍的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护理事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起步晚,专科性不强:我国内地对专科护士的培训较晚,2005年7月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2005~2010年分步骤在急诊急救、重症监护、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只有部分省市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多数医院还是以培养临床工作能力为主。这些培训使护士的临床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专科知识掌握不够,缺乏专科问题认识的敏感性和应激处理的专业性。

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专科护士虽然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工作忙、任务重,加之专科知识的欠缺,以及管理者的不重视,使得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开展,最终阻碍了专科健康教育的发展。

领导能力培养欠缺:专科护士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要协调好每一位护士的工作,保证抢救工作迅速有序。面对医疗纠纷,专科护士要作为一名协调者,妥善地处理好病人的意见和投诉,尽量使病人满意。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

培养学习习惯,建立终生学习观念:科内每周2次小讲课,每月2次护理查房,结合护理部组织的三基学习与技能培训,鼓励继续学历教育。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管理者应制定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根据人才层次制定培训目标,在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培训形式上应各有侧重,既有基础知识、专科技能的培养,又有教育咨询、人际关系等能力的训练。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让每一名护士亲自参与,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扩大培训内容:管理者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要从护士核心能力的不同方面去考虑。既要重视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科研教育、法律伦理、人际沟通、领导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正确的价值观,做到爱岗敬业、立足本职。

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充分发挥院内护士培训基地的作用。做到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三基三严”与急救技能相结合。培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也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或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对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

重点培养内容

爱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①爱心培养:爱心是赢得信任与尊重的前提,也是专科护士应有的职业素质。②专业思想教育: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明确护士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关爱之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③培养现代执业意识: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护士,只有具备现象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信息意识、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技能的培训:技能的培训要严格选拔演示者。把心理素质好、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护士作为操作培训的演示者。应深入研究护理操作技术,不断学习操作改进的新理论,主动思考问题,提出合理意见。

人际关系的培养:①注重情感交流,营造舒畅工作环境:作为专科护士,要做好护士间的横向沟通,还要做好与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沟通,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通过医护、护护之间交流,了解彼此的工作性质、特点、困难等,有利于消除工作中的误解和矛盾。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起主导作用,是保持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责任者。

参考文献

1 樊落,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5(5):1231-1233.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44-01

为了适应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我院2007年针对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开展了护理垂直管理改革工作,同时也建立了护理垂直管理下的护理教育体系。改变了以往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方式,促进了护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4年的尝试与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层级负责制,建立与护理垂直管理相匹配的护理教育体系。成立护理教育委员会,设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部教学干事、(内、外、妇、儿等)各专科教学护士及带教老师的层级管理体制。护理部教学干事负责制定全院的教学计划。

教学护士实行选任制,聘期为一年。由科室护士长提名报请护理部,护理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并结合本人学历、资历及教学经验等综合因素,每个护理单元评选一名教学护士,分管本单元的护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护理教育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享受教学岗位津贴。

1.2 明确教育体系职责:我院在主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护理教学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研究审核各级护理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及教学护士的评审、考核工作,研究护理教学经费分配计划,研讨护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我院护理教育体系分护理部和科室两个层次。

1.3 确定教育体系内容:我院设立护理教育专项基金,用于护理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教育经费由护理部支配。护理教学计划的制定重点突出分层培训。

1.3.1 新护士培训:我院每年新入院的护士上岗前,护理部统一组织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等,使新护士在入科前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及工作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新护士入科后我院根据不同专业、学历层次及工作经验特建立了一套以需求为导向的新护士培训计划。每名新护士都有一个由护理部及科室共同制定的具有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每人建立一份培训档案,将培训及考核内容、结果记录其中。制定专人带教并上满各个班次,全部培训计划完成考核后由科室以书面的形式向护理部提出申请,最后护理部考核合格后下达考核合格通知书后方可独立上岗。

1.3.2 毕业5年内护士培训:为使年轻护士能够全面掌握专科护理技术,实行新护士轮转培训制度,建立院内护士培训基地。组织新护士毕业5年内到普外科、心内科、脑外科、神经内科、ICU、麻醉科、急诊科等科室完成一定学时的轮转。

1.3.3 在职学历教育:鼓励护理人员在职参加护理硕士、本科等各类护理学历教育,在工作时间安排上为护理人员创造学习条件。

1.3.4 各级护理人员培训:每年有计划组织各级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部主任、护理部教学干事、护士长、教学护士)及专业技术人员(护理骨干、专科护士)参加国家、省、市的学术交流及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1.3.5 实习护生的带教:每年由护理部制定接受实习护生的教学计划及安排,各科室教学护士具体制定本科室的教学计划,包括理论授课及专科技术操作的培训。安排具有带教资格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并完成出科前的考核。

2 成效

2.1 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有效的管理起始于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也归功于规范和制度的落实、执行[1]。我院护理垂直管理下教育系统的实施,建立了与护理垂直管理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系,改变了以往所有护士学习及考核内容一样、科室所有护理工作均由护士长一手抓的局面, 体系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继续教育的效果。

2.2 搭建了护理人才成长平台:我院实施的护理垂直管理下教育体系的建立,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使一批护理人才脱颖而出,自身潜能得到最大挖掘和发挥。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和才能,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发展超越[2],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3 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继续护理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旨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追加教育,对提高护士能力、发展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护理学科的建设发展[3]。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促进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自护理教育体系建立以来,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操作水平,还是篇数均有了显著提高。以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很好地适应了医院改革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 闽琦芬,朱春萍,徐萍.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