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多元化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指导者与促进者,以达到教学功能的最优化。交互式是指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这既能克服单向式教学的不足,又能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在线作业批改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
在普通高校艺术课教学中应把人才培养需求视为一个平面,把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立面,只有平面与立面尺寸相等才能构成立体。在环境上,应该把实际应用放在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前列。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艺术类课堂教学中加大信息量,建设艺术类网络课程;修订艺术类课程教学大纲,增加艺术类实践性课程环节;把艺术类作品竞赛引入课堂,使学习与应用形成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程建设及教材选用上,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横向、纵向形成立体学科结构。
(一)课程信息化建设
把握好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的关系,传授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目标。艺术类课程信息化的建设要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艺术知识的实际情况来设置。1.课程内容的信息化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高校艺术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课程的主要特色;丰富、多维度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也是信息化环境下艺术类课程的优势。建立艺术课程内容资源库,课程库里不仅包括本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更多地提供了扩展资源(如专家专著、学术报告,科研与研究中心网站,专题学习),资源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动态更新。2.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及提高学生本门课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协调和整合师与生、生与生、人与网络等的互动关系,使师生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实教学资源库,完善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构建信息化环境下适合艺术类教学的最佳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教育模式(科研引导+任务驱动+多向互动+网络辅助)。
(二)信息化网络教材的建立
信息化网络教材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信息化网络教材的特点在于走出了纸质“书本”的约束,使用丰富的“影、视、听”多媒体形式来表达教学信息,集合成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视听课程。网络教材建立的首要问题是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是教材的质量。在艺术课程信息化网络教材中,电子教材、网络学习平台、网络资源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学习支持体系把艺术实践和理论学习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复习和演练。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丰富网络资源,真正实现艺术课程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所以信息化网络教材建设思路应设定为: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质量,便于学习、使用、自我更新,形成面向理论教学、实验实践一体化特色的电子教材。
篇2
关键词 就业能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33-0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适应社会需求,不但要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同时也要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意义重大,已成为目前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是学院为适应新兴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社会需求而设置的。本专业紧密跟踪宠物行业发展动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探索、积累和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课程设置科学、师资队伍合理、实训条件良好、产学合作充分、行业影响力大的特色专业。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1 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1 课程设置不够突出就业导向性
职业教育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与许多高职院校一样,该专业教学内容仍无法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束缚,没有完全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进行工作过程分析,不能完全以专业工作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设置课程。部分课程没有提炼学习领域和行动领域,没有能够完全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仍存在对本科院校的摘取和改造,这样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或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也使得该专业从某种程度上丧失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本色[1-2]。
1.2 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完整性
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高等教育。目前,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安排上仍比较强调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体现的还不够,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门数设置太多,理论学时相对较多,课程和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够突出,核心课程体系不够明显,学生用于职业能力训练和实践的时间较少,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扎实,在就业过程中不具备优势。
1.3 课程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实施有力的保障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条件、实践教学3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师资以校内教师为主,虽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发展迅速,教师不定期进行培训难以跟随行业的发展;该专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实施和实践环境,但实践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与企业岗位管理相差甚远;信息化教学技术还没有深入开展。
2 构建新课程体系
从目标、内容和保障3个方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课程体系。
2.1 确立目标
邀请行业专家、学校教师组成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与市场实际情况相互结合,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为基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完全以专业工作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3]。
2.2 构建内容
2.2.1 建立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依据“适度、够用”的原则建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应用性较强。课程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同。一是公共课程:这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后期职业能力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二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这类课程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2.2.2 建立校内实践课程体系。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校内多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如在宠物护理与保健、宠物美容等核心实践课程时,开展每周2课时理论讲授+每周4课时的课堂实训+每学期末专门安排1周实训练习的实践操作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3 建立就业前岗位实践课程。为扩大学生知识领域,熟练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安排为期23周(第5学期8周、第6学期15周)的校外岗位实习。为了落实学生就业前岗位实习任务,实现毕业生校外岗位实习的目标,在学生校外岗位实习之前召开毕业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专门成立校外顶岗岗位实习指导委员会,结合实习基地特点,针对每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校外岗位实习方案。
2.2.4 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为了使毕业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能够更快适应岗位的要求,要将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将宠物行业普遍认证的宠物美容师资格制度融入专业课程,学生在经过学习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接受相关的培训,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高等学校的学历证书,同时又可拥有1项职业资格证书,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2.3 加强保障
课程体系是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怎样的教育理念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模式,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使课程改革与时俱进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4-5]。
2.3.1 全方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该专业教师已经全部获得宠物美容师专业资格证书,已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如何更有效地激励任课教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可以从“实践能力”“技术更新”“教学能力”“科技服务能力”4个方面入手,通过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展会、赛事、专业技术培训班、教学竞赛、说课比赛、教学课件评比、精品教材建设、外出教育理论培训学习、校内基地岗位锻炼、校外企业挂职、教师技能培训和竞赛比武、科研课题研究、横向课题合作、产品开发、技术专业等,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和双师质量。
2.3.2 健全实践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硬件和软件设备,现在该专业已建成一流的宠物美容实训中心,在硬件已经改善的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强软件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宠物美容中心实践教学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实训室由原来学院统筹管理,改为由宠物护理与美容教研室管理;教研室具有一定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制定《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考核体系》《宠物护理与美容中心考核管理办法》,以此为依据和标准,对宠物美容中心进行考核评价,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3.3 推动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移动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引发了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信息化移动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积极推动翻转课程等教学方法以节省讲授时间,增加讨论、互动、强化、练习等环节时间,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也需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使专业教学更上一层楼。
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4-15.
[2] 樊蔚虹,呼海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3):62-63.
[3] 课题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22-26.
篇3
关键词:运筹学;实践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05-02
运筹学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不同于数学专业的运筹学课程,在管理专业中,该课程的定位是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支撑,以决策支持为目标的应用性课程。因此,我们对运筹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工具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决策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对学生科学管理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运筹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运筹学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求解工具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由数学理论为主转变为以管理决策为主,二是由理论研究为主转变为以应用方法为主,三是以手工或专业化方法求解为主转变为宽平台、普及型的求解方法为主,由此形成了以下三种典型教学模式。
1.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在内容和方法上都非常注重数学理论基础的讲授,基本概念都有严格的数学定义,定理都有推导证明过程。由于数学逻辑严密,因此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运筹学模型以手工求解为主,学生通过手工方式求解各分支模型,可以对运筹学的理论得到深刻的体会,这是进行运筹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好方法,但限制了运筹学的普及运用。
2.重视管理应用的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注重以管理应用为主,数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同时提供了计算机求解软件,并将求解软件制作成规范的光盘同教材一起提供给学生,便于安装和操作。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运筹学的教学风格,但这类教学中所采用的求解软件不统一,求解模型的规模相对较小,有些软件的操作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求解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重视求解方法(技术)的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方法。主要特点就是将各分支模型的求解方法统一到Excel电子表格平台之上,如美国各大学已经普遍采用Excel电子表格作为运筹学模型的求解工具。使用Excel电子表格不仅为推广运筹学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而且已经成为管理运筹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二、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本认知,我们将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定位于“以管理学、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先导课程为基础,将运筹学理论基础、管理应用与求解方法(技术)高度融合,提高该课程对项目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创新创业管理等各相关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最后达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塑造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一改过去“以运筹学模型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推导及证明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解决运筹学模型的工具都是依赖于手工计算”的理念,树立“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应用、突出能力、注重效果”的教学理念,将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决策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练应用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管理当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体系设计
在明确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运筹学学科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对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将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运用运筹学模型实现管理最优化决策的基本特点,科学安排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讨论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在掌握运筹学模型的基础上,突出数学建模能力的训练和计算机工具的应用,重视对实际管理问题的案例分析,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以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体系。从图1可以看出,理论教学与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与上机操作训练、案例讨论与科研训练、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科学的运筹学教学体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该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三部分。理论教学就是对图1中所给出的七类25个运筹学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通过数学建模、案例讨论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各种比赛,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Excel电子表格工具已经成为管理运筹学的一个明显潮流,为此,我们开发并制作了基于Excel电子表格平台的运筹学求解模板和求解程序各一套。运筹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就是围绕基于Excel电子表格平台的运筹学求解模板和求解程序展开的。如图2所示,运筹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介绍Excel的相关基础知识,为不确定型决策模型和风险型决策模型的Excel求解奠定基础。其次是Excel中的插件Solver的功能使用。该插件功能强大,可用于工程上、经济学及其他一些学科中各种问题的优化求解,包括(但不局限于)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问题,为线性规划及其拓展模型的求解奠定基础。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编制基于Excel电子表格平台的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模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应用Excel电子表格平台求解运筹学模型的基本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把实际管理问题概括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分析和理解计算机输出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调整,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高职;食品理化检验;教学一体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221-01
食品理化检验是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科学技术法,研究食品的组成成分,评定食品的品质及变化,检测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检测辅料用量及对食品影响的一门技术型应用学科,食品理化检验作为一门专门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是食品安全监管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职业鉴定的重要部分。[1]笔者在近几年的《食品理化检验》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式,构建了“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的现状
首先,近几年高职生源质量的急剧下滑,对理论课的学习是越来越困难,最后陷入学生怕学厌学、教师怕教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2]其次,在传统理化检验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试剂配制,到仪器准备、调试以及材料的准备全部完成, 学生进实训室只是“ 照方抓药” , 按实训方案上的步骤完成。这种保姆式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再次,食品理化检验的检测内容庞大、涉及到的检测方法繁多,学生认知水平差,课时有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引入了“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方式。
2课程设计理念
2.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争取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中既有能力强的、又有能力弱的,能力强的当组长,强的带着弱的,起到共同发展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将教学项目交代给每个小组的组长,组长带领组员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方案。上课时由组长根据方案,安排组员完成溶液的配制,仪器的调试等准备工作,依次完成实训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实训报告书写以及实训清洁工作。教师及时对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加以纠正,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3]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一体化教学。
以瞄准岗位任职条件,将课程中具有职业特定能力的内容为具体化,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一体化体系。教师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来传授相关知识、以实训教学为先导,先做后讲,边做边讲,将理论知识讲授渗透在实训教学中,待学生掌握所需技能后,再进行理论拓展,使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接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完成操作训练。在每次进行项目操作之前,制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作任务单,该任务单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五个阶段构成。[4]
2.3尊重认知规律,分层次安排教学。
根据由简单到复杂认知规律,建立实训-理论-再实训-再理论的教学过程,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讲授融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技能,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常规的教学训练过程。
将食品检验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融入平时的理化检验教学训练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和职业鉴定的“直通车”,提高学生对学习《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
篇5
(一)根本宗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构建多元智能课程体系,优化多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2.通过丰富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通过将学生活动内容课程化,实现学生发展策略的精细化、具体化。
4.通过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实现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1.以生楸镜脑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遵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为目标。
2.科学优化的原则:将现有的多个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去除重复、多余、无效的课程内容,增设遗漏、有价值、时展需要、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
3.系统化原则:课程构建系统化,内容全面覆盖,层次结构清晰,价值功能各有侧重,搭配科学合理,有机运行。
(四)运行模式
多元智能课程体系的运行遵照以国家级课程为根本、以地方性课程为参照、以校本课程为补充的原则,其具体运行模式如下:
1.国家级课程:保证种类齐全,保证课时足量,每40分钟为一课时,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和相关要求。
2.地方性课程:保证种类齐全,保证课时足量,每40分钟为一课时,严格执行地方有关课程的规定和相关要求。
3.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种类丰富,自主选课,每位学生所修课时随机,每课时的时间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设定,课程进行时间为普通40分钟课堂及10分钟课间休息之外的时间。
(五)内容构成
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
(六)评价方式
国家级课程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活动参与等内容,结果性评价内容为各学科书面试卷测评。评价成绩的打分形式分为A、B、C、D四个等级。平时的过程性评价成绩与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成绩进行综合,组成学生的学科成绩。
地方性课程主要采取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活动参与等,评价成绩同样也分为A、B、C、D四个等级。
篇6
所谓”一体两翼"即“一体”是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两翼”分别是指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民办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外南商)为例,按照2016级广外南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国际化认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1 国际化人才的认识
《汉语大词典》中对人才的解释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很多人都有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比如,国内著名的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认为,国际化人才可以从个体跟组织两个层面来理解,联想集团柳传志认为,国际化人才就是能够创造国际化效益的人才等,大多数人对国际化人才理解为: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
综合将国际化人才理解为: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次人才。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七种素质: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2.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税收、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第二阶段是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第三阶段是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2.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创建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第二,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通用性的特征: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3 创建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的构想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我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 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 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 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 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基础会计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税收(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资本市场、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
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篇7
关键词:高职护理;课程改革;问题
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健康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培养护理人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出高质量、富有创造力的新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那么护理教育中课程改革也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在逐渐实施的部分课程在课程改革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本教研室就各位老师针对课改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遇到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停滞
大多数的专业课程的病例分析及基本操作技术都是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有些操作学生虽然能熟练掌握,但对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没完全跟上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步伐。
1.2教学内容重复或内容与专业不符
因护理专业课程划分很详细,所以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教材中都会出现,如心肺复苏术在《急救护理技术》和《基础护理技术》、包扎术在《急救护理》与《外科护理》中都有相同内容、《内科护理》与《外科护理》中也有个系统疾病护理的重复;也有教材选取不是针对护理专业,里面的教学内容与护理的联系不紧密。如护理专业的健康教育课程教材选取的确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教材等。
1.3教学方法中遇到的问题
1.3.1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依然是以讲授为主,课件文字偏多、字也小,再加上多数教师投影仪效果差,尤其上大课后面学生看不清,板书都被忽略,学生基本做不好笔记,有的学生课上完了而书上一个字都没有。
1.3.2用病例分析教学案例用的不多,分组也是以学生座位就近原则,学生发言少。
1.3.3录像播放时间长,有的课程是集中2个学时都在放录像。而大多数的教材没有配备配套的录像光盘,所以内容基本是任课老师自己从网上下载的,有时下载的内容没有更新也教材也不一致。
1.3.4情景模拟教学在实验课中用的比较多,但学生练习还是“看示教-练习-回示教”的程序,如基础护理、急救护理上实验课前一般由实验老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用物,老师采用学生在上课时只是按照老师示教的步骤进行单调的重复练习,这种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或是兴趣集中于某一处,而却忽视了在操作训练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静脉输液练习课时,几乎所有的学生将兴趣集中于穿刺这一点上,而不去考虑输液前需作哪些准备、输液过程中应怎样观察病人的反应、以及怎样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等许多方面。再如:心肺复苏术学生对着复苏模型练习,一味的练习胸外按压,而对伤员倒地时病情及周围环境评估和判断、抢救时人工呼吸的练习、复苏是否成功的判断都忽略了。这样的不连贯的操作和练习即使同学们再熟练,当他们在临床上面对真正的病人的时候可能会束手无策。
1.4实验技能实训及考核各条件受限
1.4.1实验实训学时一般都是2学时一安排、学生人数偏多(一个班级50人)、而实训时所需床位用物器材等教学设备数量不足,更新不快,导致质量上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90分钟的时间真正完整的把一个操作做来的同学很少,在等待中,其他同学只有看别人做或讲话玩手机等。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去指导,但“教-学-做”的效果却不是很显著。
1.4.2在遇到考核时,由于监考老师的人数少,考题数量也有限,四五十个同学的考核很难同时进行,学院对这个问题也想了解决办法,而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耽误时间的问题。如考题的复印及所需各种经费等到位时间偏长。
1.5理论考试单一
1.5.1考试以闭卷为主比较注重知识的考核,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5.2考试时机单一,大多数课程考试都是学期末或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也就是总结性考试,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投机取巧,在考试前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
1.5.3命题质量不高 题目从网上原封不动下载的偏多或命题重点偏移,尤其是有些考查课程的命题
2、建议
2.1完善更新教学设备 如实验室护理床位、无菌操作用品、模拟病房设备等
2.2调整或增设实验实训室 如模拟监护病房,引进全功能急救模拟人的教学载体以适应仿真训练,对高难度的有创性技术操作可利用动物手术
2.3选取合适的教材 可针对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选取自编或优质的教材,并配备配套的教学录像
2.4增加考试形式 如口试、见习表现、开卷、小组讨论,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定期邀请附属医院资深的护理人员参加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
2.5早接触临床 专科学生学制有限只有三年,目前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教学模式还是采取的传统的“2+1”教学模式,即2年的理论学习完再到医院实习1年,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完全分开,不能有效的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那么可以在学生进校第二学期适当安排进入临床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学习,如果学生太多附属医院安排不过来的话,也可让学生可到防疫站、疗养院、社区等不同的医疗机构参加护理实践,以了解不同的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角色。
参考文献:
[1]闫瑞芹,沈宁,蒋艳。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进展及未来趋势。护理学杂志,2005,20(1):75-77.
[2]吕一婷 ,姚跃英 ,林秧 ,等以能力为本位的专科护理技能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8):347-349.
篇8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政策和技术层面的运作,更应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本文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达到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与教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学校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着学校教育和课程的发展变化”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此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设置方案就课程内容和学时调整、方案实施时间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规定。该方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方面继续保持德育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给了学校一定自主权,使学校可以根据形势及地区、学校、学生特点自主及时安排相关德育课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如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作了一些思考,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我们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德育课程也应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下面就我如何用和谐理念做指导,构建和谐课程体系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愿和同行商榷。
那么什么是和谐、课程和和谐课程体系呢?和谐,即“安顺谓和,协调为谐”,是指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课程简单地说是指课业和进程。而和谐课程体系是指在和谐理念指导下,实现课业和进程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一、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
德育课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新版的全国统一的德育教材及大纲都规定各地不得自编教材,其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经克服了过去教材中的诸多弊端,但同时以带来这样的问题,即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固定教材通过编写、印刷、发行,教育内容往往滞后。而德育有效性的高低,又往往体现在它的时效性上。用新近发生的鲜活事例进行教育往往更加有效。道德的提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有效性更强。一本固定的教材怎能涵盖千百万学生这么丰富多彩的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道德提升过程与他们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而一本教材却无法顾及到学生生活经历、社会影响等内容,存在着的地区差别、校际差异,却一厢情愿地试图让全国、全市学生都来“齐步走”。其本质问题是:不管何地、何校、何时学生是否“有病”(需要),全国、全市的全体学生,不但要同时吃同一种“药”(教材),且“剂量”(课时)、“服用方法”(教育手段)也须“划一”,这怎么可能对生活、学习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呢?
高职学校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另外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教育的主观意识,忽略学生接受心理,仍以老师说教、讲授为主,不大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教学方式实施甚少。德育课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学生们对德育课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另外,德育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忽略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忽略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训练,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这些“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的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首先就要在内容和进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上具有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
德育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广大的德育课教师,可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就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而现实中我们的德育课老师却面临界这样的问题:
首先,教材贪大求全。例如,《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涵盖经济学基础知识政治及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基础知识》涵盖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我们的教材的确需要系统完整,但也要顾及教师好教好用,对这么多的内容如果浅尝辄止难出效果,讲深讲透一是课时不允许,二我们的学生是否需要和能接受,况且我们的老师是否能讲透还是个问题,我们的老师毕竟是个教师而不是专家。
其次,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与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新课程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但这种权力分配主要是国家权力,地方与学校的权力显得十分有限。对中小学教师勤于检查、督促、评比,而疏于引导、服务、对话与交流。在这种科层制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下,教师被置于学校科层最下面,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等人员的约束与控制,他们被视为学校科层体系中的“技术员”.对教育、课程内容毫无选择权,成为游离于课程研究领域之外的盲目模仿者和机械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谈何容易。
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就要在教材的内容,和管理体制上加以改革,内容上教师接受,体制让我们的教师开心。
三、德育课程体系与学校的和谐
我们的学生每周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毕竟才两学时,这两课时教学再好,还是时间太少,那我们就要把德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为此我们就要:第一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的贯通,即课程与班主任工作、共青团活动及其他日常教育活动的贯通,使德育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发挥整合性的教育作用;第二是教师与学生的贯通,即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育学生,而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教育;第三是教育与学习的贯通,即学生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习,在学习中无形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是教育与评价的贯通,即教育与评价不再是两个相互割裂的环节,而是整体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育中有评价,评价同样发挥教育作用。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各科渗透德育教育。
四、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家长的和和谐
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的德育离不开家长,要使家长也溶人我们的课程体系,达到课程与家长的和谐。
五、德育课程体系与社会的和谐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篇9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职业教育”的属性,才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本质的属性。正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使得就业导向的理念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近年来伴随着学院的国家示范校建设步伐,在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
1.深度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从2006年开始,我们连续5年针对南宁、桂林以及柳州市本地等不同类型的旅行社,就旅行社的性质和规模、经营范围及工作岗位需求现状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旅游业是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构建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以及国家和广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各地旅游人才市场和企业呈现产需旺盛增长趋势。广西的旅游人才在需求总量逐年攀升的前提下,除导游人才需求继续旺盛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需求热点,即旅游销售人才、旅游计调人才等。在市场调研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本专业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旅游涉外饭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一线从事导游、销售、计调、前台接待、讲解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高技能业务和管理人才”。
2.从实际工作出发,了解就业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
我们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采取头脑风暴法的方式,概括出前台接待员、导游员、销售员、计调等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其中,前台接待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有“线路推介、解答客户疑问、整理客户资料信息、协助客户签订旅游协议”;导游员的工作内容有“迎送服务、协助办理入住服务、保存并分发交通票据服务、代办服务、游览途中讲解、景区(点)讲解、参观介绍、沟通协调团员之间以及团员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销售员的工作内容有“推销线路、建立和维系大客户关系、处理客户函电、熟悉重要客人个性化需求”;计调的工作内容有“熟悉线路淡旺季情况、熟悉景区景点价格、环境、开放时间等、预订酒店、预订车辆、预订餐厅、核算成本、报价”。
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我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并重”的两项原则,初步形成由“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即“二维”课程模型。两个维度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活动的四个模块,即专业课模块、公共选修课及素质教育选修课模块、专业技能竞赛模块、素质拓展课模块等,不同的模块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如表1所示)。
三、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
1.公共课设计
公共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我们的公共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安全教育、专业入门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语文、就业和创业、高等数学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设计
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涉及面相对较广,涵盖学科较多的专业,我们在进行基础课程设计时,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课程之间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明确每门课程的授课偏向,以避免出现授课内容叠加的现象。我们的专业基础课包括旅游礼貌礼仪、导游基础、管理基本技能训练、旅游心理分析、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情景英语、旅游越南语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的架构基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性,而不是解决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上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参与企业的职业意识,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关键性能力为出发点,来设计我们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架构,包括现场导游、旅游法规、旅游客户开发与管理、旅游销售技巧等四门课程。
4.专业拓展课设计
专业拓展课程是核心课程在职业发展阶段中的延续,关注的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后续发展岗位的要求,同时,我们还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专业拓展课程。我们设计的专业拓展课程包括计调实务、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新概念、餐饮服务等课程。
5.两阶段顶岗实习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以操作性、实践性为评价标准的应用型专业,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现代旅游业务管理理念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其业务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将实践教学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在实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从掌握“导游服务技能到旅行社部门管理技能”的规律和学生从“角色体验到角色转变”职业素质养成的规律,我们设计了两阶段的顶岗实习。由学院、旅行社、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完成。
第一阶段“实境训教”顶岗实习,它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阶段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工作中体验旅行社的独特文化,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对未来职业的理性认识,为下一阶段的“预就业”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它是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拓展课程之一,通过该阶段的顶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到旅行社的运行管理,在进行导游实践操作的同时进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全面提高,由其重要的是让学生真真正正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体会到作为一个旅游职业人的成就与失败,从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预就业”顶岗实习中,学生还要转变角色,学习作为一名员工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了社会。
四、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和监控系统
建立了以督导室为核心,教务处、学工处和招就处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各系(部)积极参与的三级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构建了由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监控、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监控组成的“三大监控系统”。通过校内监控与校外监控相结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及时有效。
参考文献:
[1]徐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丹红.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2月.
[3]李俭珊.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第12期.
[4]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何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其优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2期.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能力导向 专业能力 课程体系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51-03
一、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我国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相比国外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从只有专业的艺术学院、纺织类大学、轻工类大学到今天的许多综合类大学相继开办服装专业。如今,我国高等学校的服装设计类教育已经开展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院校对服装类课程体制的设置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如在基础课的设置上,已经不只是传统的素描、色彩,而是加入与服装设计相关的特色课程,如人体速写、织物速写等。更加重视课程与市场的相结合,开设了服装品牌设计与策划、服装营销等课程,同时加大了校企间的合作。这些改革使服装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以应用技术型为定位的三本独立学院,其服装设计类专业相对设置较晚,起步较弱、积累较少,课程体系设计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设置的结构单一。根据高等教学课程体系论的解释,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不仅是课程的横向和纵向的结构关系,也是逻辑顺序与要素直接的结构关系,这两种结构关系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的始终,渗透各个方面,影响着整个课程的实施。但是在许多院校特别是以应用型技术为定位本科院校,不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模糊、课程内容混乱。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是课程体系结构安排不合理造成的。目前许多学校服装设计类专业基本都是在基础课程的框架上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课时总数上控制相对严格。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也是如此,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几大模块组成形成纵向课程体系,所占比例较大,形成一种线性模式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认为专业教育就是应该围绕专业课程设置来进行课程体系规划,但是横向课程主要是指任意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将具有不同特色和特长的学生统一向一个模式培养,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主要重视服装设计类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人文科学知识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面窄,适应能力差。
(二)课程类型结构模糊。课程类型结构是课程的制定与设置过程中的基础依据,也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考指南。但在服装设计类本科教育中,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还是较为常见的,主要体现在如“必修课”与“限选课”“选修课”划分不清,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5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罗列出“基础课”“专业必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这种课程划分模糊,针对性不突出。特别是“专业必需课”“专业限选课”的设置模棱两可,课程性质区别不明显。
(三)课程设置与服装行业现状脱节。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从服装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应准确的分析当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社会经济需求的复杂性决定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目标的多样化,需要我们准确分析社会经济需求和受教育者就业发展需求,科学把握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以满足服装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核心,将岗位需求所需要的能力、知识以及素质为切入点,更加切合市场的需求确定服b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合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素质培养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但是,目前不少院校的服装设计类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情况,现行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的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不过、岗位适应能力差。而服装设计类专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且行业变化快,这就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师资梯队配置不合理。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更新和改进,同时,也需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服装设计教师队伍。但是目前三本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扩张较快,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年青教师一毕业就加入教学队伍,缺少实战的锻炼经验,对于能力培养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对培养目标认识模糊,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则是讲得比较肤浅,或是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明确能力培养的要求及培养目标,将专业能力要求进行细化
(一)培养要求和目标定位的细分。培养要求和目标决定了课程设置的方向,培养要求和目标对课程设置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对学生今后就业方向的引导,学校制定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应根据自身学校特点以及办学特色和优势,应该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学生今后所就业的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为导向,来制定培养要求和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学院或独立学院,在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后,在更加具体的培养方式方面,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相应的细化。
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培养目标定为: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服饰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能在有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服装创新开发和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 沟通和团队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其知识结构细化要求:(1)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服装设计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3)掌握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4)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5)掌握服装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6)了解国内外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发展动态,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其能力结构细化要求为:(1)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2)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3)具有服装产品创意设计、制作的能力;(4)具有服装生产管理、 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5)具备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总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后,应在此基础上制定各个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的重心及其课程之间的关联搭配应紧紧围绕实现分目标这个中心来组织和配置,使之形成一个课程体系。这样将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且教学目标相对集中的课程,构建成一个课程体系,既整合教学重点分布使之执行起来脉络清晰,又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目标考核和评价。
三、确定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明确课程重点
在服装教育过程中,服装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服装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服装产业发展格局相结合,不断优化服装课程体系。因此,要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首先,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模式,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界限,使技术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相互交融,提高服装教育质量。其次,整合、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改变从前独立设课、各成体系、互不相干,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优化、突出那些对培养、提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起重要作用的课程。最后确定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明确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及课程重点。
(一)根据服装设计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将培养能力的课程进行规划和细化。明确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应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所需要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所对应的课程进行归类。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明确出了专业能力的共性指标,主要细化为四个方向(造型基础能力、设计能力、服装生产与管理能力、服装市场营销能力)并针对共性指标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明确细分所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见表1)。
(二)明确每门课程的重点及能力培养,细化课程的设置。在对所需要具备的设计能力所对应的课程进行设置时,可以设置每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根据能力的阶段性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为每个主体能力设定一个明确的操作方向,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主要体现在把教学内容分为一个个小的主题。明确每个主题的能力和目标,并以此来设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训练方法(见表2)。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服装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就必须通过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对此,可从以下四个模块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一是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特点,进一步范、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形成以服装基础理论、服装设计和制作、服装营销管理为主干的基础课程体系。(下转第88页)(上接第52页)二是充实专业课程,扩展专业口径。依据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打破专业壁垒,添加选修课程,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充实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开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添加本学科前沿课程,以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概况和学科前沿成果。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当前学科前沿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以能力培养导向的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以模仿和观察为主的教学学习方法,有利于整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此同时,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情况的反馈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晓宝.高等技术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路向选择[J].职教论坛,2012(28)
[2]翟松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徐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4(14)
[4]周小丽.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设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2016JGB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