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范文
时间:2023-09-05 17:2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全面做好我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遏制违法违规占地行为的发生,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镇暨创建土地管理模范村活动,镇政府成立创建土地执法模范镇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各村要成立创建土地管理模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村组干部为土地监察信息员;要深入宣传国家的土地政策,从严把好土地“闸门”,牢固树立“动土有据,守土有责”的意识,坚持做到“护土有方,用土有益”,不折不扣地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决不能触动擅自用地这条“高压线”;各村要建立土地巡查制度,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控,如发现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要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镇有关部门,最大限度地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发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早上报”。镇国土资源部门、村镇建设服务站要依据各自的职能,各司其职,划分责任区域,落实责任人,要按照全覆盖、无间隙的要求,加大管理区域的巡查监管力度,发现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要立即责令停工并予以调查上报,同时通报各村及时处置到位,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当事人是党员干部或机关工作人员的,及时告知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镇政府将于每月底召开由镇国土资源所、村镇建设服务站和联合监管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土地管理工作例会和创建土地管理执法模范镇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考核通报各村当月土地管理工作,部署下一步任务。每年年中、年底组织对各村(居)创建工作进行考核。
二、严格管理,依法依规使用国土资源
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严格禁止以租代征(占)的方式出(转)让集体土地;严格依据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等规定要求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养殖;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承包土地上挖砂、取土、堆放沙石、废弃建筑物、固体垃圾等。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全面实施非农业建设用地许可挂牌制度,无闲置、撂荒土地。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严禁分期补偿、克扣、挪用被征地农民补偿款现象。规范涉土工作,严禁出现集访、重访、越访事件发生。加大土地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且隐瞒不报的,要严肃追究各村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今后凡因工作不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引发集访、越访事件的,特别是引发赴省到京上访,将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该工作纳入到村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取消所在村(居)及负责人的评优评先资格。
三、严格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决制止任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各村要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各村要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将保护任务落实到组、分解到户,并在土地所有权证书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中说明。
四、严格申请条件,强化宅基地管理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把握宅基地申请条件,规范宅基地申请报批程序。农村村民建房申请宅基地的,必须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镇国土资源部门和村镇建设服务站审查,经镇政府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市规定的标准,即1-4人户宅基地不得超过120平方米,5人以上户宅基地每户不得超过135平方米。居民宅基地范围的住房和附属用房建筑占地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70%,房屋进深必须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凡超过批准数量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市国土资源局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处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的罚款;农村村民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居住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严禁建新不拆旧。
五、严肃法纪,依法实行责任追究
篇2
关键词:GIS;国土资源;管理
前言
GIS是一个专业的地理属性词汇,要想对该词有详尽的了解则要首先明确其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信息是指在地球或宇宙中有相关性的两个目标之间的空间距离或位置,地理信息需要充分阐述两者之间的实质性质,也需要呈现实体之间的变换。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地理信息理解为时间,空间,特性的复合统一体。然而地理信息技术是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统筹,并从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参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运算中。在地理信息技术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遥感(RS)技术是晟基础和基本的三大技术核心,其中。GIS主要用于测量,分析,统计,处理,输出有效测量数据到计算机系统中的功能;在以上三大技术中,GIS技术在地理信息处理和应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相比,其重要特征就是帮助搜集大量的空间地理信息。一、GIS的功能
1、 G1S介绍。这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作为在地理空间内对地理实物样本的信息搜集。这项技术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这些年的发展完善中逐渐形成了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显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GIS是信息时展的产物,与现代科技紧密融合,在对地理位置的处理和信息的搜集中呈现出高效准确的空间定位。
2 、GIS软件。GIS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成功运用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在研发之初就对自身的科技水平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且技术的背后是大型研发团队和供应公司的积极研发和推广,不断促进GIS技术的改进。在这众多的市场运营当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少数的几家,所以GIS软件技术一直都坚持努力改善内部核心系统配置,使软件容易从一种计算机传送列其它的设备上。目前占有国内外主要市场的GIs系统软件就有三种。
二、GIS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GIS在被引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项目后,使土地资源的数据搜集和定位更加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还出台相关政策倡导政工合一,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监督效率和能力,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在一系列良好效果的开端下政府提出了有助于宏观调控的资源数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城市建设规模决策应用。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掌握城市土地分布的情况,便于决策和制定进一步规划,例如:有关土地的在建规模,空置未用的土地面积,并根据具体参数制定满足城镇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在政府农业决策中的应用。通过专业的技术测量,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两个实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影像,掌握即时的土地资源和农耕面积的微变,有利于政府及时制止违法想象,根据实际的变化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地政策。
3、滩涂围基决策的作用。在遇到多水的季节或洪涝,需要了解农田的受灾面积和实际水位,水流的变化情况,分析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应对的级数,就要充分发挥GIS技术,帮助受灾区尽早摆脱灾害影响。
4、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前要对图纸进行多次的比对,避免出现与前人拍得的航空影像图不一致的情况发生。然后再进行详细的建设。
5、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信息系统,有效保护基本农田。在一系列的测量规划结束后要明确每个区域农田的具体方位,大小,范围和相关负责人。有时还要清楚该区域的保护区域所占比例和应标识的地理分界线。
6、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应用。因为软件测出的区域是一个大的覆盖面积,所以有时为了使责任更加清晰化可以进行区域的划分和归属,并按照正射击影像划定权属界线,这样出来的精准可以满足对目前建设或农耕等的管理要求。
7、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应用。在GIS软件技术的广泛运用下,应逐步地将数字的正映射运用到土地的调变需求,并及时地进行数据的复核,筛查和对变动数据的分析处理,它能够有效地检查实地,图件。数据三者是否一致。
8、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GIS软件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采集,处理到输出等一系列体系的建构过程,把传统的实物距离和区域转变成了数据处理分析。由传统意义的机器配合人的运算操作转变为纯地理信息化的运行模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使该项技术在管理组织,生产运营组织及决策层的影响都是深远且长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作业人员也成功实现了技术转风,形成了电脑作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结束语
GIS技术在帮助土地资源进行信息管理简化的同时为国家的土地政策调整,规模的变动和问题所在,具体原因等都提供了有效且即时的信息参考,各级政府部可以清楚知道国土资源状况,国土资源的负责人只需要进入相关的数据系统就可以清楚目前的土地动态趋势,地块详细信息,为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是我国进行相关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将进一步优化我国土地的收放。
参考文献:
[1]牛志国;余正昊;GIS的发展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篇3
[关键词]国土资源 数字地形图 重要作用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4-1
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应重视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1]。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科技技术的发展,在管理国土资源时应用数字地图的频率正变得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数字地图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数字地图时的相关技术,以供参考。
1应用数字地形图的重要作用
1.1能够减少管理成本以及提升工作效率
数字地图一般被保存在计算机当中,仅仅需要一张光盘便可以储存大量的地形图,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来对地形图进行保管以及运输等。这样的保存形式能够有效节省存储空间,且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因为电子地形图的精度较高,可以有效避免因精度达不到标准而导致国土管理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矿业权以及地籍管理等国土管理的效率。
1.2能够有效提高国土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计算机对多幅数字地图进行拼接,并组成较大的地形图,在组成的大幅电子地图当中,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了解更多的国土信息,保证了高效利用地形图[2]。数字地图还具有重复利用的特点,且方便于及时更新相应的数据信息。当地形图被更新后即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各个相应的国土管理部门当中,管理人员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所以,应用电子地形图能够使国土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2数字地形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1应用概况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管理国土资源的过程中应用电子地形图能够有效改善管理工作。目前,数字地图主要被应用于国土管理当中的行政审批、规划成果修编、执法监督以及项目报件工作当中。无论在哪项管理工作中应用数字地图,均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以及管理工作质量。笔者将以CASS7.0软件作为分析的实例,探讨相应的应用技术。
2.2应用技术分析
2.2.1查询国土管理几何要素方法
在国土管理中,需要查询的几何要素包括实体面积、线长、两点之间的方位以及距离、指定点所在的地理坐标。在查询以上几何要素的过程中,只需要找到软件当中的工程应用选项,并点击相应的子菜单,便可以获得需要查询的几何要素。在完成查询操作之后,应及时建模;在建模时,可以采用DTM法,对各高程点进行连接,使之成为三维空间当中的坡度三角形;随后累加所有三角形的具体面积便可以得出不规则地形的总面积。
2.2.2计算测绘范围土方量的方法
采用DTM法建立起三维模型之后,便可以利用该模型直接对土方量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将地面实测的设计高程以及相应的坐标点作为依据,并通过采用三角网对填挖方量进行计算,当计算出三棱锥形式的土方量时,只需要将挖方量以及填方量累计起来,并将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描绘出来,便可以开始进行计算[3]。通常情况下,可以依据坐标点计算测绘范围内的土方量,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采用闭合形式的复合线将计算范围标示出来,注意避免使用拟合曲线;
第二,在软件当中的点击工程应用,并在级联菜单中选择DTM法,单击坐标文件;
第三,在弹出的对话框当中设置好采样间距参数以及平场标高参数。
第四,将参数设置好之后,进入提示框,提示框当中包含了填方量以及挖方量两个命令,在弹出提示框的同时,系统已经将填方以及挖方之间的分界线显示出来。
第五,将对话框关闭,并点击图上相应的位置,随后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一个表格,在表格当中包括了挖方量与填方量、最小高程以及最大高程等一系列计算结果。
2.2.3绘制地形断面图的方法
在绘制地形断面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即三角网绘制法、等高线绘制法、里程文件绘制法以及图面生成绘制法。在以上四种方法当中,图面生成绘制法的应用频率较高,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利用复合线制作断面线,并在工程应用的级联菜单中单击绘断面图,选中已知坐标选项。
第二,根据绘制要求选择相应的断面线,在选择好所需的断面线之后,可以依据高程点取值。
第三,将采样点之间的间距输入到对话框当中,也可以直接采用系统所设置的默认值进行处理。
第四,将起始里程输入对话框,并点击确定。
第五,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已经预先设置的纵向比例参数以及横向比例参数,随后在复选框当中点击需要绘制的选项,如标注与标尺以及平面图等,完成以上操作之后,直接点击确定,便可以得出地形断面图。
除了应用上述方法绘制地形断面图之外,还可以采用图面高程绘制法进行处理。在应用图面高程绘制法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合的高程点,以便能够保证断面图的准确性以及精确性。
3结束语
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管理国土资源时,应用计算机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利用计算机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数字地图能够发挥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使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基础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地理资料,为城市各专题GIS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的现状基础信息,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为城市其他专题信息系统提供标准化、权威性的多种比例尺的公共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国土资源的管理现状,则应充分应用数字化的地形图,并在实践工作中找出存在的不足以及不断改进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平卫.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国土管理水平--宣城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主要做法与体会[J].中国土地,2012,13(10):713-714.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社会
一、提高认识,是搞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
1、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1。档案服务行为必须坚持为民,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档案部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要对利用者负责到底,急利用者所急,想利用者所想。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要有主人翁精神,要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服务行为必须文明,要有准确、亲切、友好的服务用语,要有热情、谦逊、耐心的服务态度。
2、转变利用者对档案利用工作的看法
过去档案采取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使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对档案的社会性和内容不甚了解,不知道档案中包含着他们需要的珍贵的资料,敬而远之,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利用。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逐步认识,查询档案的人员越来越多,档案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加强档案基础工作,是搞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关键
1、按照我省土地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的各项业务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业务建设2。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档案的整理要系统化、档案的保护要科学化、档案的管理要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办法,加强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力争档案的门类、载体齐全完整,以摆脱我们目前还在靠手工操作查找文档的局面,拥有丰富、齐全、完整的原始资料,才能形成高质量的档案,才能更好的提供利用。
2、完善档案检索工具。能否快速准确的提供国土资源档案档案,为利用者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有无完善的检索工具3。编研各种检索工具并熟练掌握,使检索速度和查准率不断提高,为查询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做好档案利用的途径
1、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现代化也是必然趋势。这对档案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将极大的提高检索速度和检索“两率”,还可以减少档案原件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的寿命。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现公开文件计算机查询和网上查询,同时,加强区域公开文件信息共享建设,构建共享信息网络。
2、 加强国土资源档案人员的学习
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跟上发展的步伐,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我局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我们的培训也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了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在工作上有的放矢,为以后的工作注意积累资料4。此次培训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3、 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确保国土资源档案的安全
要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各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都应该建立健全档案归档、保管、保密、利用等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但光有制度不实施也不行,制定出来的制度如果不加以实施,那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制定出来的制度能够得到实施,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首先要完善并落实档案的归档制度,使属于归档范围的各种国土资源文件材料都能按规定及时向档案部门移交,确保国土资源档案的系统、完整;其次要落实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类测绘成果材料、地理信息数据和地质矿产档案材料的接收、整理、归档、保管、分发以及图纸材料的提供利用和跟踪管理应由专人负责;然后要严格档案的借阅审批制度。国土资源档案相当部分列为机密、秘密级档案,不能对外公开使用。凡是带密级的文件材料,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档案对外提供服务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违反保密制度造成泄密的,要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法规和制度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最后,加强档案的安全保管,对重要图件和数据材料作好备份,并与原始图件材料分开保管,有条件的应实行异地备份制度,保证万无一失5。
参考文献:
[1]王庆宝等,1999,档案提供利用之我见,山东档案,济南。
[2]郭志敏等,2001,浅议规范档案服务行为,山东档案,济南。
[3]万丽等,2009,谈如何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与利用,《黑龙江科技信息》,黑龙江。
篇5
今年以来,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切实保护国土资源为重点,以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手段,坚持保护与利用、服务与管理并举,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强化保护措施,耕地保护工作扎实推进。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是以定量定块定指标落实责任人为手段,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去年以来,我县按照市局要求,全县共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83.1万亩,按乡镇划定18个保护区、273个保护片、955个保护块,并相应制作基本农田保护公示牌、基本农田变化图、基本农田现状图,建立健全台帐,及时掌握全县耕地保护动态情况。今年基本农田保护公示牌在经历两次台风之后,其中近三分之二有不同程度的损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迅速组织力量及时进行更新修复。在此基础上,县、镇、村层层签定保护责任书,把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落实到每一级具体人,全县干部群众保护基本农田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提高,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其次,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不断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土地违法63起,立案查处24起,土地违法无一发生在基本农田地块,基本农田保护率100%。在土地执法中,我们坚持“双保、双严”,即保证园区及重点项目用地、保护基本农田;严格用地审查审批程序,严格查处土地违法。对园区及重点项目用地,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保证用地的同时严格按照用地程序完善手续;对违法用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拆除恢复耕种,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第三,加快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境内土地复垦整理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乡镇国土所土地复垦主体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调动乡镇的土地复垦积极性,灵活制定执行土地复垦整理规划和年度土地复垦整理计划,逐个落实土地复垦整理任务,积极筹措专项资金,坚持专款专用,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全年入项目库的项目17个,预计当年完成14个,新增耕地2800亩,将为我县新增建设调剂了用地指标,在保障新增建设用地的同时,为实现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切实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措施,促进规模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切入点,以规模经济为发展目标,重新制定用地政策,即充分运用规划引导,鼓励用地者到园区兴办企业,同时坚持提高投资强度准入门槛,保证用地的基础上实现节约集约用地。1、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观。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领导和社会宣传国土资源形势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特别是向县四套班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等各级领导通过座谈会、分发宣传资料、征求意见、实地走访等形式,不断提高领导节约集约用地意识。2、坚持规划引导,鼓励企业到园区投资建设。园区外新增建设用地为零,新增建设用地企业进园区率100%,为我县规模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严把供地关。把供地环节放在严格审查考核企业用地投资强度上,达不到80万元/亩投资强度不发放土地使用证书,通过严格把关,今年我县供地面积1200亩,基础投入达12.6亿元。4、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今年上半年,我们对1999年以来全县的土地占用、土地审批、非法转让等进行全面清理,因地制宜制定盘活方案,根据闲置土地和用地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企业改制、协议收回、限期开发等形式,实现闲置土地的再利用,全县共清理并纠正历史遗留问题23宗,全部按规定处理到位,盘活闲置工业用地320亩,有效地缓解供地形状严重不足的矛盾。
(三)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妥善解决征地补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县工业用地尤其是两个园区的用地量有了较大增长,征地补偿压力越来越大,解决用地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困难和矛盾日益突出。为此,今年初,我们首先把做好土地工作作为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明确责任,建立土地领导分片负责制和重点案件包干制,发挥每一位领导同志的智慧,使一些历史遗留难题迅速得到解决;其次,以完善并发挥土地监察信息网络作用为基础,及时掌握土地动态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快速下访回访,做到问题不推向上级和社会,不拖到矛盾激化,不等到上级来督办、催办,力争就地解决问题,就地化解矛盾,就地稳定群众情绪,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开拓用地补偿新思路,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按照标准先补偿后供地;对园区用地,积极探索新的征地补偿办法,开展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根据《灌南县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试行办法》,实行征地补偿费逐年支付制度,坚持做到“三个统一”,即国土局统一审查核定补偿标准,县财政统一经费供给,县劳动保险处按月统一支付,既解决了政府征地补偿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又从根本上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群众普遍反映较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四)坚持以规范化依托,国土资源整体功能得到加强。首先,为强化国土资源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我局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去年以来,先后投入了80余万元,兴建局信息中心,实现局域内部连网,建立综合事务管理系统,下一步将与市局实行联网互通,实行网络办文、信息、收发文等;其次,加强土地市场宏观调控,全面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为政府开辟新的收益渠道。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土地储备,宏观调控土地供应总量,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出让土地,完成了中心花园、百汇步行街、巨龙商城、新安商城、老城区开发项目6个,南方家园、新文化家园等新城区开发项目2个,总面积320亩,开发资金3.6亿元,通过规范化运作,土地价格从原来的每亩十几万元上升到每亩近80万元土地净收益2000余万元。投资修建堆沟化工园区3.5公里水泥路按期完工;由县国有土地储备中心承担筹资兴建盐河三桥工程,完成投资1100余万元,桥梁已经竣工,较好地支持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坚持市场导向,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今年我局市场运作规律,把地产事务管理所推向市场,实行财务收支独立,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力地规范了土地市场管理行为。职工危机感进一步增强,今年有20余人取得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规划与利用函授大专文凭,5人通过土地登记人资格考试,为下一步业务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面对新的形势任务,也看到自身仍然还有许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基层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基层国土所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国土资源基础工作一时要取得突破难度很大。二是系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全县国土系统中多为退伍军人,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国土资源执法氛围有待改善,由于我县经济总量较小,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矛盾突出,宣传经费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的依法用地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一)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推进基本农田定量、定位、定人管理。建立基本农田信息网络和监管网络,实行基本农田管理网络化、手段信息化、监督社会化。以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的“五个不准”,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为目标。严把土地征用和转用审批关,规范审批程序,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坚决落实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六个一律不批”,从源头上引导和控制建设项目合理用地。
(二)严格工作程序,按时完成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任务
根据省、市安排,今年10月份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这次规划修编工作,成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修编工作将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组织各乡镇业务骨干,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对比论证,要确保新修编规划满足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灌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进一步突出新规划“三集中”的理念,即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住宅向乡镇中心村集中,补充耕地向村庄整理集中。对建设用地指标要80%以上分配在两个园区内,10%用于乡镇级中心村,其他用地仅作一般性考虑,严格控制在10%以内,既保证经济建设的重点,又兼顾生活基础设施的一般,确保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用地保障。
篇6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同步,而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覆盖了社会发展各个领域[1]。由于社会各项事业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土资源各项业务有所增加,各级国土资源的专业档案数量也随之增多,这就需要建立有序、统一和集中管理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从而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土资源档案概述
国土档案资源详细记录了各项目建设的土地分类变化和占用土地情况、房地产土地交易变化过程与权属来源等,是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确权等国土工作的有力依据。通常国土资源档案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①易变更性。国土资源档案的易变更性主要体现在地籍方面,地籍可被简单分解,如明确这块地的坐落位置、面积大小和所有人等。由于地籍会受人为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地籍变更,因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及时登记档案变更,保证档案信息的最新化。②复杂性。国土资源档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档案种类之间错综复杂且相互兼容,导致其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如土地出让项目档案既属于科技档案又属于文书档案,这是因为其含有用地位置平面图以及土地出让证明材料等。③多样性。国土资源档案具有的繁多的种类,包括业务性档案和综合类档案等,其中业务性档案涉及地矿档案、土地利用规划档案、地籍管理档案等;综合类档案涉及电子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以及文书档案等[2]。由于国土资源档案的多样性特征,致使档案管理工作难度有所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加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④完整性。国土资源档案完整性很高,如一块土地的利用和报批,在实际利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档案中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一)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来快速高效管理与存取档案信息,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促进档案管理准确性的提升,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在管理档案资源是多是采用纸质档案,受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纸质档案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会出现字迹模糊、破损、丢失等情况,影响国土资源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做好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形成电子版的档案,以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达到档案高效与长期保管的目的。另外,国土资源档案中涉及国土资源活动、个人、相关单位和国土等的信息历史记录,便于人们观看与查阅,有利于维护群众和相关单位的利益。
(二)路径
1、提高认识
要想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与正确认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传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不了解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没有大力支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导致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进展[3]。因此国土资源部门需要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人员的认识,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水平。
2、优化工作方式
国土资源档案是一种国土资源档案的信息,在确定建设用地面积和协调土地权属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为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调阅信息,已经成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树立为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加强主动服务意识,积极拓展国土档案资源的潜能,为各部门提供档案信息资料。同时国土资源部门可以优化工作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实际调研,对新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接受新的事物,创造高效灵活的档案信息化使用方法,为国土资源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建立档案资源信息库
国土资源部门在建立档案资源信息库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做好前期准备。部门可以对数字化档案数量进行全面汇总,初步预算数字化加工,科学制定工作计划与方案,购买相关设备以及按照专门工作场所;对于数字化对象,部门可结合档案的利用目的与特征,对利用率高的地籍管理类和建设用地类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4]。②加强过程管理。规范管理档案交接工作,做好档案登记工作,详细规定图像的命名方式、扫描方法、处理方法和储存格式,保证档案编码与档案数量的准确性,避免档案原件遭到破坏。③强化档案数据的保密与安全。部门应该对聘用人员进行登记备案与严格审查,完善监控系统,做好数字化设备的检查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定期筛选与鉴定,遵守保密规定并加以利用,做好数据备份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国土资源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实现数据的同城备份、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
4、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国土资源部门的全部业务,要想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掌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相关知识。国土资源部门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其参加各级档案部门举办的业务考察和培训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互动来提高管理能力与业务知识;同时可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职称与职务上升的渠道和空间,调动人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5]。当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调整心态,更新观念,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知识,有效管理与分类复杂的网络信息,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价值加以充分发挥,满足相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的需求。
3 结束语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社会服务高效化与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对复杂和繁琐,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提高认识,优化工作方式,建立档案资源信息库,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土资源档案的服务性能加以充分发挥,更好地服务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确保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云. 浅析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 山西农经,2015,10:120-121+124.
[2]张晔. 探讨如何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J]. 西部资源,2016,03:149-150.
[3]李慧. 浅析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 办公室业务,2016,12:106.
篇7
关键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83
1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基层土地资源管理所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部门,是土地管理的前沿阵地,在土地管理中首当其冲,可谓是国家整个国土资源系统的基石。国务院在土地资源体制改革中已经明确指出,将乡镇国土资源所实行的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列为改革的重点。但是地方相关部门落实不到位,诸多地方没有深刻领会到改革精神和重点,只是流于形式,并没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制定具体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如何进行改革,导致可操作性较差。据调查,大部分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进展比较缓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仍然延续2001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时的双重管理体制。另外,一些地区经过体制改革后,精简了编制,但是在执行力量上已经被削弱。而且基层国土资源所局面打不开,其主要是围绕地方政府为中心工作,国土工作被视为次要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土部门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
1.2干部晋升渠道变得狭窄
在干部管理体制调增后,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国土资源部门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干部不在地方管理序列,在推荐以及选拨中,对国土部门已经符合选拨条件的干部也不予晋升或极少晋升。这就使得干部在当地提拔受到阻碍,在系统内部的职务受到限制,因此导致,干部的晋升路越走越窄,使得该部门的老同志的级别以及待遇问题无法解决。同样,一些年轻的干部由于晋升问题,心灰意冷,缺少了原有的工作热情,这非常不利于部门领导班子的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
2解决措施
2.1加强制度完善,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完善规范管理首先要加强国土资源部门的内部素质,树立国土资源部门的形象,树立自身地位,依法行使、文明服务、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强化队伍建设,要坚决做好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公示制度,杜绝形式主义,坚持巡查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制度建设,内部会审制度等。完善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以及农村宅基地审批档案等。如果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电子政务、局域网联网,实现信息现代化。
2.2提高队伍素质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管理团队才能保证国土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最大的价值。所有的职工必须通过公开招考才可进入土地管理部门工作,而且必须在培训后才可上岗。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加强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教育的保障,所以要定期采取专业培训,邀请有经验的培训老师进行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另外,要鼓励员工学习,合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2.3创立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土地管理所
要积极开展创立为人民服务的土地管理所,切实为人民着想,在基层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责任制,国土资源所管理权限内的一站式服务。以创立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服务意识。
2.4完善管理体制
探索体制创新、适当集中、强化职能、优化配置的路子,对原有的基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整合人员及资产,按照区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置基层国土资源所。在每个乡镇派遣特派员,各村可采取聘用国家土地资源监察员和信息员。将土地资源的管理与监察落到实处,将有效的信息汇集上报,有利于国家土地的整理与规划,减少我国土地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
2.5坚决执行反腐倡廉工作
加强土地部门的反腐倡廉首先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在领导干部队伍中树立法律意识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远离腐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让其他思想占主导,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参考文献
[1]徐公立,张存功,刘保恩.我局是如何强化基层所建设的[J].河南国土资源,2006,(11).
[2]靖学青.区域国土资源评价的系统分析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04).
[3]杨国强,统筹规划 精心组织 开创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J],浙江国土资源,2002,(02).
[4]吴敏豪.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2).
[5]韩良.实践“三个代表”加快信息化建设 努力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创新[J].青海国土经略,2003,(04).
[6]孙华强,柳洲,何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保障土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
篇8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
最近,省委、省政府对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部署,并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服务于这一全局工作,近期我们对如何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促进城市化进程作了调查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确保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这个规划充分考虑了各行各业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和我省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情,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编制的。各地要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提供城市建设用地。因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化发展部门要坚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要求,认真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确保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协调。因城市规划调整,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依照法定程序及时随城市规划同步调整完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要向有利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目标倾斜,积极支持中小城市发展,择优支持重点中心镇建设。对行政区划调整中被撤并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应调减建设用地范围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重点保障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发展的用地需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规划调整还应向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倾斜,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二、合理安排供地计划,优先保险城市发展用地
要认真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保护耕地与推进城市化的关系,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坚持“占一补一”,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各级在分解安排用地计划时,除保证国家和省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用地外,应优先安排城市发展用地。建立以供给引导需求的供地机制,优化生产力和居民点的空间布局,大力提倡工业用地向开发区集中、乡镇企业用地向中心镇工业小区集中、农民住宅用地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通过复垦开发净增耕地可以用于补充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各地在当年实现耕地占用耕地补偿指标,可用于城市和重点中心镇的建设,也可以用于重点基础建设。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高办事效率,为加快城市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用地服务。
三、加大土地有偿使用力度,积极为城市建设集聚资金
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通过实行多种形式的土地有偿使用,增加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集聚资金。今后新增建设用地除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实行划拨方式供地的项目外,一律以出让、租赁等形式实行有偿使用。房地产开发项目除教师住房、解危解困房等建设用地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外,一律实行出让供地。对现有划拨使用的国有土地,各地要区分用途,有计划分批次逐步转为有偿使用,对其中已转为经营性用途的,应通过补办出让和租赁等手续,尽快纳入有偿使用轨道。对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的,应同时转为有偿使用,分别办理出让或租赁手续。工业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在企业改制时要将划拨土地使用权依法处置,按规定转入有偿使用轨道。实行承包经营和有偿使用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可实行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租赁、出让使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上市交易,必须以有偿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交易所得中的国有土地收益依法上缴国家。
加强土地收益的征收管理,各地不得擅自低价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不得随意减免国家土地收益。对违规低价出让土地听要依法追究责任。要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土地收益。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净收益市、县留成部分,主要用于城市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收入,除按国家规定用于耕地开发外,可由市、县统一安排用于城市建设。
四、大力推行招标、拍卖方式供地,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
加大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快建立统一、完善、公开、公平、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大力推进土地招标、拍卖供应,建立起城市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土地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规范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真正使城市土地收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用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进行,其中商业、旅游、娱乐、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出让供地,通过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产效益,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加大土地登记和土地监察管理力度,加强对土地使用权转移行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非法转让、炒卖土地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与土地市场相配套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土地市场交易提供技术服务、地价评估、地籍测量、业务、法律咨询等项服务。
五、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挖潜利用,调整利用闲置土地,缓解土地供求矛盾,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城市建设凡能使用闲置土地的,城市建筑凡能使用闲置土地的,必须首先使用闲置土地。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凡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的项目,不受用地计划指标的限制,优先办理有关手续。提倡城市建设走集约用地之路,避免盲目的“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按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将城市功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对占而不用、闲置超过规定期限无力开发的土地,要坚决采取措施,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由政府统一组织调整利用。
六、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调控城市建设用地的能力
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于调节土地供求关系,防止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和非法炒卖土地,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防止国有土资产流失,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以政策性储备作为切入点,将法律规定应由政府收回的国有土地予以收回储备,通过适度开发后,根据城市建设的要求和土地市场供求状况,将储备土地适量、适时投放市场,在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求予的同时,获得土地收益,为政府积累资金。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对单位闲置不用、企业“退二进三”、破产企业的国有土地进行收购储备。为保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各级可成立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土地储备中心,具体实施土地使用权收回、收购和储备工作,通过土地收购(收回)--土地储备--土地出让的运作,适时调节土寺供求关系和价格,调控土地市场。对国有土地储备实行统一管理,政府高度垄断一级地产市场,规范运作二级地产市场。
七、择优支持重点中心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要根据确定的城镇规划体系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按照规划、计划确定的用地规模、范围和数量指标,合理安排用地。在不突破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控制指标的前提下,认真抓好因乡镇撤并、小城镇规划调整等所涉及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并注意搞好乡镇其他专项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
小城镇建设要坚持集约用地、合理用地和保护耕地。鼓励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土地整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等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择优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的发展,建设用地指标要适当倾斜。对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在建设用地计划中予以适当支持,需要占用耕地的,可在占补方案报经批准后先占后补。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缓解用地矛盾。
小城镇建设用地,除行政机关和社会事业用地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小城镇现有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留给乡镇财政,统一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小城镇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首先要用于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此前提下用于城镇建设。
篇9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国土资源目标责任管理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三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工作”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意见》中“各级政府要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本地区无证勘查、开采行为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是国土资源工作政府目标第一责任人。
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各乡(镇)辖区内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处理。要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辖区内各村委会及有关单位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要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巡查机制,切实加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力度,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报告;基层国土所对巡查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县国土资源局及乡(镇)政府汇报。要公正执法、规范执行,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本区域范围内的违法用地、非法采矿行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依法管理国土资源责任制。县监察局要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城建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加强督促检查。县法院、公安、安监、经贸、供电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协管员制度,并对所管辖的村(居)民委员会要制定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形成合力,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县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县国土资源具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国土资源协管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规范国土资源管理行为,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规定的相关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加强督查,奖惩结合
要建立健全工作报告、督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县监察局、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原则上按季度对各乡镇进行督查。各乡镇对所属村(居)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国土资源管理不到位的单位,要按照下列办法追究责任:
(一)乡(镇)
1、一年内凡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隐瞒不报超过三宗以上的,要对该乡(镇)分管领导、职能未履行到位的部门(国土所、村建站)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对超过五宗以上不报告的,视情节予以效能告诫或追究纪律责任。
2、一年内由于制止不力或职责未履行到位,存在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未查处到位累计超过6宗以上(含6宗)的,要对该乡(镇)主要领导、职能未履行到位的部门(国土所、村建站)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经通报批评后未能及时整改到位的,视情节予以效能告诫或追究纪律责任。
3、对国土资源管理混乱、国土资源严重违法现象,制止不力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视情节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二)村(居)委会
篇10
【关键词】土资源 信息管理 系统研发
为了能够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国土资源,积极的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国土资源的信息管理,从而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能够避免国土资源出现浪费现象,保障我国社会的发展。
1 国土资源的定义
国土资源属于国家的命脉,其本身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包括了矿政、地政以及社会资源等,其中矿政主要就是指矿产的资源多少、分布区域以及实际的开采状况等,地政主要就是指乡村和城镇的地籍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情况等。社会资源主要就是指人口的分布和流动状况以及标准系统和法律政策等内容,国土资源包括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所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必须要认真落实管理工作,结合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才能够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2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2.1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和特性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可以划分诸多系统,目前比较常见的系统包括了统计分析、地政管理、信息以及矿政管理等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讲更具有优点,比如全面性、综合性以及经济性等优点。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就是由省、地以及县各个等级的系统组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每一级系统必须要具有信息数据的支持,才能够构建十分完善和成熟的国土资源信息网,比如数据中心以及数据库管理等部分。
2.3 国土资源的意义
国土资源本身就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增长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善了传统的分布结构,配置功能全面的基础设施,从而促使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综合化以及公开化,最终能够实现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最大化发挥出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优化资源和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3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足之处
3.1 专业技术缺乏
导致我国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建设出现专业技术缺乏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其一,国土资源管理的内容繁多,数据类型比较多,从而导致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其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缺乏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国土资源管理不仅包括了土地管理和地质环境,还包括了矿产资源管理、地形测绘以及土地使用监督权等诸多方面,其本身的数据十分庞大,更新速度比较快,进而对时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存储大浪的数据,进而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约了我国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
3.2 数据管理分散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比省级和市级的进程都慢,其主要原因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信息技术还不是十分的成熟,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进而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2)数据库内部的数据格式依然沿用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最终导致数据格式并没有得到统一。
(3)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存在着数据交换不便的问题,从而导致数据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4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探究与设计基准
4.1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探究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要创建结构完整、技术高超以及能够实现高速的信息交换网络系统等,从而才能够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高效性。数据库作为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操作和运营会直接影响到数据库,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保护数据、开发利用数据,才能够实现其高效性管理。
4.2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准
4.2.1 保密安全基准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就属于我国政府的内部资源,其内容会直接涉及到我国的矿产、土地等社会资源,受到了我国法律的保护,所以,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4.2.2 简单实用基准
为了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实用性是其十分重要的属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动力,必须要真正的了解人们的需求,坚持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才能够保障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4.2.3 技术先进设计基准
对于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来讲,必须要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保障其方便性,才能够促使整个大环境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先进技术与设计是保障其实现可持续性运行的基础条件。
4.2.4 标准性基准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就是能够兼容其他系统,能够进一步的深入扩展,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符合其标准性,进而才能够满足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促使国土资源信息能够实现有效的共享。
4.2.5 发展性基准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从而才能够保障其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尤其能够不断的优化和更新各类工作流程以及资料文档等,保障其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保障动态条件下的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其基础部分,必须要积极的引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洪主,刘娟.关于建立“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01):119-121.
[2]陈欣,欧孝奇,田燕.国土资源移动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05):42-45.
[3]代明明.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