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及筹划范文

时间:2023-09-05 17:2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税收及筹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税收及筹划

篇1

关键词:出口退税;税收筹划;生产企业;增值税;营改增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16

1出口退税政策

1.1出口退税概论

出口退税政策在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实行实施,经过多次调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执行。

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退还或免征报关出口的货物在国内各生产和流转环节已经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出口货物的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对应征收消费税的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我国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

1.2以缴纳增值税的生产企业为例,具体出口退税政策

1.2.1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

(2)出口免税不退税――免税政策;

(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征税政策。

1.2.2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免退税、免抵退税、免税,出口货物也有按照规定征税不退税的情形。退税方式及适用情况有:

(1)免抵退税――生产企业;

(2)免退税――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外贸企业或其他企业;

(3)免税――规定免税货物的出口;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来料加工复出口;非出口企业委托出口货物;旅游购物贸易;

(4)征税――取消出口退税的货物、劳务;特殊销售对象;违规企业;无实质性出口。

1.2.3增值税退(免)税办法――享受退税的两大类及适用情况

(1)免抵退税。

适用于生产企业,基本政策规定是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具体情况:①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②列名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

(2)免退税。

适用于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基本政策规定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具体情况: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以下称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

1.2.4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增值税出口货物退税在具体计算时分别不同情况采用规定的退税率、适用税率、征收率等三类情况。出口退税率一般有以下三种:

(1)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决定而明确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以下称退税率)外,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其适用税率。

(2)“营改增”应税服务的退税率采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3)委托加工的修理修配货物,其加工费用的退税率,为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1.2.5出口退税额的计算

出口退税额的计算,对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而言,一般是扣减所含保税和免税金额之后的离岸价。

(1)免抵退税的计算,考虑到退税率基本低于征税率,存在不予免抵退税的金额,需要先从进项税额中剔除出去,计入销售成本中,因此,免抵退税计算实际上涉及免、剔、抵、退四个步骤:

免――出口货物免征销项税;

剔――就是进项税额转出的过程,把退税率低于征税率的增值税部分,需要剔除转入外销成本;

抵――用出口应退税额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让企业用内销少缴税的方式得到出口退税的实惠。

“抵”之后企业应纳税额可能出现的结局――结果为正数或结果为负数。

退――当企业计算出的应纳税额

(2)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组公式:

①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关于“剔”的计算:

②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③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②和③简化计算公式:

剔出金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的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公式中“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的范围:包括国内购买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和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其中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

④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额÷计划出口总额×100%

第二组公式:计算外销收入的免抵退税总额(最高限),计算限额的环节:

⑤免抵退税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

第三组公式,是将一、二两组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确定应退税额、免抵税额(明确退与免抵金额的环节):

⑥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⑦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案例]某企业签订进料加工进出口合同,5月,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300万元,海关保税放行。当月将部分完工产品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400万元。该企业计划分配率为60%,该企业征税率17%,退税率16%,当期增值税申报的留抵税额50万(销项-进项),则:

耗用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400×60%=240(万元)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40×(17%-16%)=2.4(万元)

当期需“剔”税=400×(17%-16%)-2.4=1.6(万元)

或简易计算“剔”税=(400-240)×(17%-16%)=1.6(万元)。

免抵退税额=(400-240)×16%=25.6(万元)

实际留抵税额=50-1.6=48.4(万元)>免抵退税额

应退税额=25.6(万元)

免抵税额=0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期增值税申报的留抵税额是20万,则:

实际留抵税额=20-1.6=18.4(万元)

应退税额=18.4(万元)

免抵税额=25.6-18.4=7.2(万元)

2运用专业技能进行税务筹划

出口退税的理论计算中,应退税额与免抵税额合计为免抵退税额,在出口退税申报时,增值税的申报已完成,期末留抵金额已固定,应退税额的最高限额是期末留抵税额,因此当期的应退税额是固定的,导致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形成正向变动关系,因此企业可在此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

2.1单证收集

(1)实际申报时,需要收齐有关凭证方可申报免抵退税,包括报关单、出口发票、银行收款水单,单证未收齐当期不予申报;且三单的金额必须一致,存着不一致的情况时,按“三单取小”原则进行申报。部分业务涉及在出口报关时,价格需要调整的现象,如果分次进行出口退税时申报,每次的出口退税销售额都是取小,相当于调整部分的出口销售额未能参与出口退税,减少了出口退税额。因此需要将调整前后的单证一起进行申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如果当期收齐的单证较多,会导致申报出口退税的销售额激增,当期免抵退税额也相应增加,当它高于期末留抵税额时,只能增加免抵税额的金额,当期免抵税额相当于税务局对企业增值税的减免优惠,但相应的附加税不减免,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因此,当单证收齐不均衡时,会大大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单证收齐较少期间,应退税额较少,未能在当期充分退税,减少资金流入;单证收齐较多期间,会产生免抵税额,不仅不能多退税款,还额外需要资金缴纳附加税。

(3)时间要求,出口退税在次月15日前进行申报,税务机关25日前审核完毕,并进行退税款的退库处理,企业在次月底前可收取退税款。如果次月15日前能收齐当月的单据,即可进行出口退税申报并收取退税款,增加企业资金流。

2.2计划分配率

进料加工业务在进出口报关时,需要办理登记手册,包括纸质手册和电子手册两种,纸质手册根据合同办理,在手册中列明进口金额、出口额以及计划分配率,此进口料件在进口报关时免征关税、增值税。电子手册只有总的出口额及进口金额,按年度进行核销,没有对应的计划分配率。在办理出口退税时,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先进行手册备案,填列手册的进口金额、出口金额、计划分配率。适用纸质手册的企业可直接按手册填报,但目前很多企业实行电子手册需要人工计算计划分配率填报。申报系统中的出口退税计算,进口料件的金额以实际进口金额与按计划分配率计算出来的进口料件金额,对比两者取小。金额越小,当期转入成本的金额越大,同时减少了留抵税额,减少可退税金额。因此,计划分配率在备案时,可适当提高,以满足每期按实际进口金额抵减。增加当期的退税款。

2.3营改增的影响

随着营改增的逐步推进,生产企业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抵扣的成本、费用项目也相应增加,增加了进项税额,对于退税率低于征收率的企业,增加了出口应退税款。

3企业对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的管理

3.1申报出口退税的单据管理

报关单、出口发票、银行收款水单由专人收集并保存完整,并在次月15日前获取当月单证,确保单证收

集均衡,最大限度申报出口退税款,并最快收取退税款,加速资金回流,同时避免不合理的提前计算出免抵税额,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3.2计划分配率的确定

使用电子手册的企业,在年初备案登记手册时,由办税人员、财务经理以及相关人员,共同合理确定当年度使用的计划分配率,使当月的进口料件金额能全额计入,不仅使转入外销的成本与收入能匹配,也增加当月应退税额,加速资金回流。

3.3加强取得进项发票的管理

营改增后,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可凭此进行抵扣,降低费用的同时,增加进项税额,可以返还的已承担的税款金额增加。

4出口退税对企业的实际作用或影响

由于增值税价外税的特性,增值税的进项税,实际是企业在购入材料、劳务等业务过程中实际已经承担的增值税款,销项税实际是由购买方承担,在收款时已向购买方收取。

与内销业务相比较,内销业务的进项税通过直接与销项税抵扣,直接减少税金支出,减少资金流出。

外销业务承担的进项税,有退税时,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进行返还。

综上所述,由于出口退税的退税额的最大限额是增值税留抵税额,100%出口的企业,留底税额就是进项税,可视为固定的,从年度整体上看,退税额就是留底税额,免抵税额随着出口销售额变动。企业的日常管理,只能对年度中的各期间的退税额进行管控,最大限度先收回退税款的同时,推迟免抵税额的产生,延迟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缴纳,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收益。

因此,出口退税对于企业的实际影响,只是对资金流的影响。

篇2

关键词:税收筹划;问题;对策

引言

在新的税改背景之下,税收筹划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如果筹划不科学,将会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提高税收筹划水平,制定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这是税收筹划工作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还需要高素质的税收筹划队伍,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筹划,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纳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现本文就企业税收筹划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不足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税收筹划工作起步较晚,这就导致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和重视不到位,在认识上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和短视性等问题。认识上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过于追求减负效果,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脱离,制定的筹划目标不科学,盲目引用一些税收筹划方面的经验等等,导致筹划成本较大,筹划过程混乱,实用性较低,并影响原有工作的正常开展。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将税收筹划工作定位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导致税收筹划过程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筹划氛围较差,影响工作的开展。同时,一些人将税收筹划理解为一种偷税漏税的行为,从而敬而远之,还有一些人将税收筹划理解为仅仅是税负的降低,影响了税收筹划的全局性和统筹性,不能有效的发挥税收筹划的价值。税收筹划的短视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管理者在税收筹划时,以眼前利益为出发点,与公司的战略发展相背离,缺乏战略高度,并且不能合理控制税收筹划的成本投入,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税收筹划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1]。2.税收筹划过程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税收筹划工作过程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较多,风险也相对较大,主要有道德风险、法律风险和发展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不能仅仅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来筹划,还要对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理解和学习,如财政、会计、海关、外汇、金融等,一旦某个方面掌握不足,就会形成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不同方面的法律法规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影响了税收筹划过程的判断。道德风险,主要就是税收筹划人员在意识上和行动上主要以降低税负为出发点,而税务管理部门是尽可能的保证税收,出发点存在一定差别。还有就是一些企业管理者缺少道德底线,采取一些违法手段,来进行税收筹划,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对于发展风险,主要体现在税收筹划工作要与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结合,因此,必须及时了解相应的变动,否则就会产生违法筹划的行为,导致原有的筹划与实际不符[2]。3.税收筹划队伍建设不完备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税收筹划工作的复杂性,所以,必须要由专业的筹划队伍来推动这一工作的落实,才能保证筹划的合理性。然而,在实际当中,很多企业都是由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负责税收筹划工作,而这些人员对于新时期税收筹划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大多根据经验开展工作,原有的财务知识、管理知识和税务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税收筹划的需要,这就导致税收筹划工作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如在税改之后,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要正确理解营改增的相关内容,将其应用于筹划工作当中,降低税负。这一过程对企业成本核算、利润核算等方面的内容等都会涉及,且都有新的要求,如明确进项税抵扣的项目、增值税发票管理等等,就必须从思想、专业和方法等多方面来改进,才能保证筹划的合理性,而现阶段的筹划人员在这些方面的素质有待提高[3]。

二、提高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水平的对策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要适应新的形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筹划,降低税负,谋求发展。与此同时,要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含义,正确认识税收筹划是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纳税风险。1.正确认识税收筹划,提高重视程度第一,企业的相关人员要对税收筹划工作的目的、方法、影响因素等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学习,并从现实意义、战略意义等多方面来分析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意识上进行转变,合理看待税收筹划;第二,增强税收筹划工作方面的理论学习,聘请一些专业人士,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案例分析,来讲解税收筹划方面的相关理论,对一些概念进行深度解析,消除心理误区,如合理避税、营改增、税收筹划成本等等,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三,要正确定位税收筹划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可以由财务管理部门带头,其他部门积极参与,推进税收筹划工作的优质高效进行;第四,对税收筹划的认识要具有战略高度,全局把握,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企业战略目标、行业态势、企业实际情况、法律法规等相结合。除此以外,为了增强税收筹划方面的意识,企业内部可以定期的举办座谈会,讨论税收筹划工作,还可以对税收筹划工作进行责任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来增强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4]。2.加强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统筹兼顾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使税收筹划工作法制化,从而增强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积极性和约束力,还可以提高威慑力,避免一些违法行为的出现,降低筹划风险;第二,企业相关部门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学习,并合理分析具体的法律法规在税收筹划过程的影响和主要的应用,这样就会解决税收筹划过程因出现矛盾和不清楚的地方所引发的筹划风险;第三,企业税收筹划过程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随时了解相应的政策变动,确保税收筹划工作与时俱进。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税收筹划工作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风险;第四,在税收筹划开展过程中,企业要多咨询一些专业人士和机构,多听取员工的建议,多进行相关方面的经验学习,然后合理的进行筹划工作的风险评价和方案优化,增强筹划的实际价值[5]。3.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对税收筹划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全面和系统,实现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如税收筹划的风险分析、税收筹划过程的相应软件技术、税收筹划方法、税收筹划原则、税收筹划的内容等等。为了提高税收筹划的培训效果,可以进行培训结果的考核,从而激发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第二,鼓励税收筹划人员进行创新和彼此之间的交流,实现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和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平台来互相学习和探讨,通过奖惩机制来增强责任感,不断创新税收筹划方法;第三,建立专业的税收筹划队伍负责具体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采取督查督办的模式,来增强队伍的执行力。除此以外,要多引进一些税收筹划方面的人才,鼓励相关人员参加资质考试,全面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综合素质。

三、结语

从总体来看,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不仅仅是降低税负,还可以通过税收筹划,来完善其他部门的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在进行具体筹划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依法进行、合理避税。除此以外,还要将税收筹划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结合在一起,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风险规避、人员素质提升等各方面来增强税收筹划的效果,适应新的税收政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佳.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与对策[J].人间,2015,180(21):189-189.

[2]冉辛燕.浅析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5(1):228-228.

[3]于天力.企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6):29-30.

[4]麦凤琼.浅谈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5):57-58.

篇3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必要性;对策

一、我国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1)税收筹划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渠道。众所周知,税收有着法律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优势特征。实际上,这一依法征收就是对个人及纳税单位的行为、财产等所作的一种法律认可。企业在对税收法规进行分析与研究过程中,应严格根据政府部门的税收政策导向对自身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可能合理的利用税收法规中有利于自己的条款,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2)税收筹划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毫不夸张的说,税收筹划就是一项高智商的增值活动,随着税收筹划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且专业水平强的人才,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的谋划资金流,将财务会计核算作为基础,企业要想实施税收筹划,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会管理,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以及规范、完善的财会制度、有效的财务信息资料是推动税收筹划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策

(1)问题。一是税收筹划缺乏稳定的基础。当前,税收筹划并没有得到我国各企业的普遍认可,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实施税收筹划,需要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所谓税收筹划基础,指的是企业管理层与有关人员对税收筹划这一概念的认识度有多高,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涉税诚信等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假如企业管理层对税收筹划所具有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并且错误的认为税收筹划是偷税与漏税的不良行为,或者企业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账证不够完整。有的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度低,并存在偷逃税款的历史,导致税收筹划缺乏稳定的基础,而这时实施税收筹划,就会发生严重的风险问题。企业经营决策层应形成依法纳税的理念,加强会计核算,编制完善的财务会计账册、报表、凭证开展会计处理工作,这是确保企业税收筹划顺利实施的根本前提。二是税法建设与宣传较为滞后。现阶段,我国关于税法方面的建设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仍有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而在税法的宣传方面,仅仅在专门的税务杂志中定期进行刊登,纳税者根本无法从大众媒体中对税法的具体情况加以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对于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改善对策。一是加强企业筹资税收筹划力度。企业进行筹资决策过程中,除了要对自身的资金需求量加以充分的考虑外,还要对自身的筹资成本情况全面了解。企业筹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财政资金;企业内部集资;发行债券与股票等诸多的方式。对于税收筹划而言,上述所述的筹资途径最终形成的税收后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部分筹资途径的利用可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得到税收上的好处。二是加强企业投资税收筹划力度。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对自身的投资活动最终带来的税后收益加以充分的考虑。例如,比如某甲乙两方联合投资设立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为10000万元,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甲方4000万元,占80%,乙方1000万元,占20%。甲方现有机器设备4000万元和房屋4000万元可用于投资。甲方现有两种投入方式可供选择:方案1:以机器设备作价4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房屋作价4000万元直接转让给合资企业;其具体应纳税额为:营业税=4000×5%=200(万元)城建税、教育费附加=200×(7%+3%)=20(万元)契税=4000×5%=200(万元)(由合资企业缴纳)。方案2:以房屋作价4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机器设备作价4000万元直接转让给合资企业。其具体应纳税额为:增值税=[4000/(1+4%)]x2%=76.92(万元)契税=4000×5%=200(万元)(由合资企业缴纳)。由以上案例可知,由于出资方式的改变,使得甲方在投资过程中节约纳税成本143.08(200+20-76.92)万元。三是积极推动税务事业的全面发展。随着国家引进了税收筹划机制后,使得企业在税收筹划的投入上具体有人力、资金的投入等大大降低,并且,其所涵盖的专业化服务能够创造出更佳的税收筹划方案,进一步缩减了企业税收筹划成本,税收筹划质量更上一层台阶,对于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健全税收中的相关法制。当前,我国应不断健全税法,编制出关于税收筹划方面的法律条款,进一步提升立法级次,对税法中的不足地方加以补充,规范税收筹划的具体定义,以确保纳税者与税务机关对税收筹划的看法一致;税收征管范围应清晰,明确规定税务机关职能,保证纳税与征税过程中依法进行;增强税收征收监督管理力度,实现税收征收的公平性、严肃性以及统一性;另外,税务执法人员应转变观念,掌握与了解新知识,以将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专业的税务律师,有效处理税收筹划过程中的争议问题,从而对企业合法税收权益予以一定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税收;影响;税收筹划

一、引言

基于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良好的经济体制是保障其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自2007年起,为满足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我国财政部门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标准和世界接轨,同时基于良好的会计准则,我国的经济体制得到有效的优化,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税收影响,以及有效地税收筹划。

二、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和变化

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变化,诸多的领域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中的计量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与高标准化,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1.会计的处理方式更加地多元化。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范围逐渐的增多,进而需要选择多元化的会计方式,以便更好地处理不同的经济事故。而且,基于多样化的会计政策,对企业的税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企业的会计计量模式更加地多样化。新准则下的计量模式更加地全面,侧重于企业的公允价值、成本、现值的计量。尤其对于公允价值而言,其是新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其可以有效的放映出企业的资金和负载的情况,但其又会对企业的税收造成一定的影响。

3.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法标准化。基于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的税收体制需要逐渐的国际化。进而新会计准则中,特别采用国际通用的债务法来优化我国的会计体制。也就是说,基于新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计量方式与国际接轨,以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更加地开放化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基于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较大变化,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的税收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计量方式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税收而言,是一场重要的税收体制改革。

1.基于会计计量方式的改革,企业的税收体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计量方式的改变,使得企业的会计制度与新的准则存在一定的冲突。尤其是对于存货计量方式的改革,使得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传统的“先进先出”的方式转变为“先进后出”,进而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当今企业的纳税,减少了企业在纳税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逃税问题。

2.基于股权投资方式的改变,企业的税收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投资模式的分类更加的清晰,进而对企业的股权投资造成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基于新会计准则,企业成本效益的核算方式更加地多元化,而且把成本的核算的范围有效地扩大,尤其是把控制型的经济效益归纳为成本核算的范围,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税收支出。

3.基于公允价值的税收介入,企业的经济效益计量出现一定的波动。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很好地把企业的账目通过公允价值的方式进行反应,进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计量出现较大地波动。同时,基于公允价值,有效地把计量中的效益差也纳入计量的范畴,进而很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也就是说,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下,企业的税收更加地全面。

四、新会计准则下的税收筹划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的影响,企业需要进行有效地税收筹划,以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经济发展。

1.关于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工作。基于新会计准则的计量方式改变,其在成本的核算范围上更加地广阔。因而,企业要迎合好新会计准则下的制度改变,首先需要做好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尤其是投资资金的份额确定,可以更加明确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这无疑对企业的税收具有重要的影响。

2.关于存货价的税收筹划工作。新会计准则为企业的税收计价,提供了诸多的计价方式,而且企业的计价方式是自由的,但是计价的方式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的变更,因而企业在对于存货价的筹划时,需要基于企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合理的计价方式,进而为企业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关于企业的债务税收筹划工作。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无论是盈利亦或者是亏损,其债务的金额都将纳入税收的范畴之内。因而,企业在税收的筹划中,注重债务重组的筹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税收的支出。

五、结语

在我国目前开放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基于对新会计准则特性的认识,它促使了我国企业的税收制度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同时,它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的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会计计量标准更好更快的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光俊红: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8(32):211-212.

[2]刘亚新: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0):98-99.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点;防范策略

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此为背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切实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在保证税收筹划合理性及合法性的前提下,降低税负,提高自身的利润水平。在实践中,建筑行业还存在着许多涉税风险点,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要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保障自身税收筹划工作的合法性及合规性,将税收筹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和意义

对税收筹划的内涵进行分析,主要是企业依照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实施经营活动前制定出科学的纳税方案,从整体层面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合理、合法地降低税负。税收筹划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税负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税后利润最大化等,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是税负减轻。1.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人员有着很强的流动性,要想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对应的税收筹划项目也比较多。对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借助精细化管理,可以适应建筑施工和建筑主体的发展变化,有效缩减企业的纳税项目,降低企业税负。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部门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推出了营改增政策,这带动了建筑行业纳税项目及纳税金额的变动[1]。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项目包括了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不同税收的适用范围不同,纳税对象不同,纳税内容各异,纳税时间和纳税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也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对所有的纳税项目进行筹划。2.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意义首先,税收筹划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税收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且具备多样性,加上人员变动较大,成本核算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税收风险发生的概率。税收筹划工作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筹划,其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对税收风险的有效控制。其次,税收筹划能够推动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核心目的,是降低自身税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2]。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空间巨大,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包含的环节众多,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物资采购,还是施工建设,都需要实施相应的计税处理,而建筑项目本身十分复杂,存在很多特殊需求,例如转包、分包、劳务分配等,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依托科学的税收筹划,确保纳税的规范性,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最后,税收筹划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涉税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实现税收筹划工作的系统性,必须在实施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做好相关事项的预处理,以此来实现事前筹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推动经济业务处理流程的规范化及合法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措施

1.及时转变税收筹划观念当前,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营中存在忽视税收筹划工作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的观念和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税收筹划等同于偷税逃税,不敢触碰[3]。实际上,税收筹划具备合法、合规的特点,在税收筹划中实施的所有工作,都处于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能够通过法律允许的方式及手段,实现合法避税,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提高效益。基于此,要想保证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保证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有更多的流动资金,以资金为支撑,体现出自身在业务拓展和项目承包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本身采用的是集团制,在赋予子分公司独立运营管理权力的同时,也必须单独设置税收筹划岗位,做好税务筹划工作。2.优化施工合同签订建筑施工企业在对施工合同进行签订时,需要确保合同的内容可以涵盖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各方面的业务,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和交流,确定的设计价位应该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税率,加强对于采购、施工等较高税率业务的价格管控,以此从整体层面降低税负[4]。3.加强税务成本管控对于加强税务成本管控,建筑施工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应该合理地选择材料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包含了个体工商户、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不同供应商身份可以提供不同的材料价格及票据。建筑施工企业在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时,应该从现金流量、利润情况、税务影响等多个方面,做好综合考量,并以此为基础搭建起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筛选出税率低且净利率较高的供应商。二是应该做好施工设备选择。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如搅拌机、塔吊、挖掘机等,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购买或者租赁设备,看哪一种方式的资金压力更小,税负更低。三是应该重视劳务成本选取。建筑项目的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很多施工企业会选择外包或者劳务派遣的方式,甚至会聘用临时工,通过工资单的方式纳入成本中[5],但是,这样无法实现有效抵扣,会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大。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与劳务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解决看临时工问题,获取能够用于抵扣的劳务成本发票。在对劳务公司进行选择时,同样分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不具备劳务资质的纳税个体,从企业的角度,需要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看报价是否合理,以此为依据,完成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4.完善税收管理体系为了完善税收管理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到:一是切实做好税收筹划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制定出科学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税收筹划能力,确定税收筹划目标方案,实现对于税务风险的有效防控。二是应该建立项目采购管理系统,从系统中查询税务信息,获取价格合理的供应商,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税收筹划,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三是应该构建相应的税务风险控制系统[6]。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税收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应建立起风险预警系统,定期输入纳税信息,对税收风险进行预测,做好不合理纳税情况的分析和预防,保证税收筹划工作的实施效果。

三、建筑施工企业涉税风险点及防范策略分析

1.涉税风险点(1)业务承接环节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对自身业务经营范围进行拓展时,存在着盲目性的问题,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缺乏对税务情况的深入了解,也没有对承包经营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了解各种类型税种的税负情况,这样很容易影响其对于税务政策的选择,导致在业务承接阶段,出现相应的涉税风险。(2)合同签订环节合同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利益提供保障,对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性质比较特殊,在合同签订环节,会涉及许多方面的专业条款,这也使得合同签订环节同样容易出现税收风险。具体来讲,一方面,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没有对纳税人身份、业务性质、发票类型等进行明确,很容易引发税收风险问题;另一方面,税制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7],税务部门对于税收工作越发重视,要求企业必须做到物流、资金流和发票流的“三流一致”,而很多施工企业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合同签订中并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增大了税收风险发生的概率。(3)会计核算环节会计核算是税收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处于偏远地区,不具备开具发票的条件,而发票又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凭据,在缺失发票的情况下,会出现会计核算原始单据违规的情况。同时,部分财务人员缺乏税收意识,在实施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样很容易影响税收筹划的效果,导致企业税收负担的增大。另外,营改增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税收力度进一步增大,带动了会计核算内容的拓展,也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会计核算结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样容易引发税收风险问题。2.风险防范策略(1)重视风险防控工作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实现对于涉税风险点的有效规避,需要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一是管理层应该树立起科学的纳税观念[8],做到主动依法纳税,充分认识到涉税风险点规避的重要性,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的税收管理目标,为税收筹划和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确保其能够顺利实施;二是应该增强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做好税收筹划重要性以及涉税风险点的宣传,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形成对税收风险类型及成因的准确认知,开展全过程风险防控工作,降低税收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2)完善风险规避措施建筑施工企业涉税风险点的规避涉及的管理内容较多,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风险规避措施进行完善。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需要对所有的税务环节进行管理,完善税收风险规避管理制度,对制度内容进行细化,积极学习行业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在加强税收风险规避防控事后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将风险防控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和问题[9],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对税收风险评估及规避流程进行规范。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发展情况着眼,做好税收调研,对涉税风险点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的风险评估办法,做好核心税种税收风险的防控工作。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监督机制,对各个岗位在税收管理中的责任进行明确,配合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员工参与风险防控的积极性。(3)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就税收征管对象和税率进行明确,以此为基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应该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集中管理,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营造出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氛围,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涉税风险。此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与业务对象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劳务队伍及材料供应商的选择,确保合作对象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资格。(4)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税制改革的变化,对税收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明确,推动税收筹划目标的顺利实现。营改增实施后,营业税被增值税所取代,而增值税可以通过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其本身的特性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高度关注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情况,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依托,规避税收筹划中存在的涉税风险点[10],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平。(5)防控发票开具风险增值税的税收征管采用的是“以票控税”的形式,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税收筹划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循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以最新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好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工作。企业应该构建起完善的发票审批流程,确保发票的开具是在实际经济业务中实现,避免出现虚开发票的情况。在审批环节,可以由项目经办人员发起,经项目主管以及上级单位主管部门相继审批通过后,才可以正式对增值税发票进行开具,杜绝任何违规违法行为[11]。

四、结语

篇6

一、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即以往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缴增值税,由于增值税仅计算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因此有效避免了重复纳税问题,对降低企业税负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营改增始于2012年1月,首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及若干服务业进行试点,此后逐渐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和行业。2016年5月起,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至此,营业税彻底退出了中国的税收舞台,而增值税制度愈发完善和规范,我国营改增工作也入了一个新的环节和阶段。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增值税体系下,企业新购置的材料、固定资产等能够抵扣进项税额,这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投入来推动设备技术更新,扩大营业规模。此外,营业税体系下,企业的营业税核算不涉及抵扣问题,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营改增后,会计项目中添加了进项、销项税额,使得会计核算的难度大大增加。为满足税收筹划需求,企业需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掌握增值税报税、增值税发票管理等技巧,以免因税收筹划不当而给企业造成额外的风险和损失。

(二)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理论上讲,营改增对企业具有节税减负的效果。一方面,企业在购置了新的材料、用品、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以后,只要能从供货商处获取相应的增值税票据,就能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外包的方式也能实现人力资源进项税额的抵扣,从而有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然而,受增值税发票管理混乱的影响,企业能否顺利取得票据并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实际上充满变数,这就可能造成企业税负不降反增的局面。

(三)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营改增环境下,企业的设备、材料等固定资产完成进项抵扣之后,原值入账金额及期末余额均有所减少,短时间内可能引发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比下滑的局面,而流动性资产及流动性负债的占比不减反增。同时受营业税金及附加项消除的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有所下降,相应的利润则有所增长。站在长远的角度出发,营改增将给企业带来节税增收的影响,为企业再投资、再扩大提供有力支持,这一点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即企业整体的资产及负债总额会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三、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优化

(一)做足思想准备

营改增是国家税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企业应当积极迎接营改增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结合自身所处行业,积极做好营改增准备工作,充分把握营改增所带来的机遇,切实享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减税效果。为此,企业要充分做好内部员工的思想工作,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贯彻营改增理念,为企业顺利度过营改增转型阶段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选好纳税人身份

根据营改增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比一般纳税人享受更低的增值税税率。因此,企业应当尽量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如果企业存在应税金额超过500万的应税项目,可将其分剥至各分公司,以获取小规模纳税人资格。此外,企业可以灵活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延期确认销售收入,从而达到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税额度要求。

(三)调整产业链定价体系

增值税体系下,企业获得了自主开具增值税票据的权力,为适应这一变化,企业应对现有的产业链定价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若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可酌情提高进货价格,若企业是产业链下游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可酌情提高销售价格,这部分提高的价格最后可通过抵扣进项税额的方式予以冲减,以达到从产业链整体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四)利用好优惠政策

目前,国家针对营改增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为企业纳税筹划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对此,企业要结合自身所处行业特点,合理适用这些优惠政策,在不违背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节税增收的效果。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开具票据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同时加强对税务筹划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对营改增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适用能力,使其能够科学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充分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

篇7

摘 要 税收筹划是指公司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有序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的行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本文以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为切入点,在分析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点的基础上,通过阐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风险类型,探讨了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的策略,旨在说明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重要性,以期为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税收筹划 关键点 风险防范

前 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税收筹划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税收征管制度日益完善。对企业而言,税收筹划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纳税理念,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税收筹划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对企业理财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点和风险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点及风险防范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点分析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内涵

税收筹划具有减轻企业税负的积极意义。从税收筹划的定义上来看,税收筹划是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一种积极、主动的经营筹划行为,最本质的特点是以国家的法律为依据,选择最佳纳税方案,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减少税收支出,取得最大税收利益。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我国的税收筹划处于起步阶段,重视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的经营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特点

1.政策导向性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政策导向性是指税收筹划应以国家相关法律为导向。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过程中,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可以做出缴纳税负最低的抉择,有助于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

2.选择最优性

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选择最优性的特点,主要是指当税法有两种以上的规定可选择时,就存在税收筹划的可能,这就需要选择税收筹划,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若干方案中选择税负最轻或整体效益最大的方案,从而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3.事前筹划性

税收筹划是通过事前安排避免应税行为的发生。税负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在应税义务发生之前,企业就可以进行事先的筹划安排。从企业的某一个经营周期看,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这就给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来减少税基提供了可能,如可利用税收优惠规定,适当调整收入和支出,对应纳税额进行控制等。可以说,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事前筹划下,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企业筹资活动的主要方式

企业筹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企业筹资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筹资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两类: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企业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与投资人就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其中,以权益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企业与投资方是投资对象与所有者的关系;以负债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企业与投资方形成的是债务债权关系。根据每一类筹资性质特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在使用效益上具有不确定性。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风险类型

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常见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风险类型有四类,即税收政策变更风险、税收筹划操作风险、税收筹划成本风险和税收筹划经营风险,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税收政策变更风险

税收政策变更风险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风险之一。税收筹划利用国家政策合法和合理地节税,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更,而存在着税收政策变更风险。政策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在政策选择风险方面,企业所得税税收统筹在政策选择正确与否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我国现有税收法律法规很多,但许多条文规定往往不够明晰。税收政策的选择风险主要是由于对国家税收政策认识不清造成的。而税收政策的政策变化风险,则是指政策的不定期性或时效性将会企业的税收筹划产生较大的风险。

(二)税收筹划操作风险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风险,还表现在税收筹划操作风险上。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由于税收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使得税收筹划在操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税收筹划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纳税人操作风险,二是执法人操作风险。对企业而言,税收筹划操作风险,将会导致企业无法顺利进行税收筹划。

(三)税收筹划成本风险

税收筹划成本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但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还存在着税收筹划成本风险。每一个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活动时候,不得不考虑的就是成本问题。如对企业的情况没有全面比较和分析,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收益与筹划成本不能配比,将使企业面临着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税收筹划的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些因素都包含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这就构成了税收筹划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

(四)税收筹划经营风险

在企业所得税的风险类型中,税收筹划经营风险,也使得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陷入困境。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产生以前的财务决策中进行的,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型、复杂性,导致企业税收筹划产生偏离事前的税收筹划目标风险,即经营风险。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营决策也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势在必行。

三、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水平,在了解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点和风险类型的基础上,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认真研究纳税筹划政策

认真研究纳税筹划政策是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为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成功进行税收筹划,必须深入研究纳税筹划的策略, 使税收筹划方案与国家税收政策导向保持趋同。企业为寻求企业纳税筹划的政策空间,至少要求管理层和筹划人员做到学法、懂法和守法,通过对各种筹划方案的优劣分析, 处理好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只有认真研究纳税筹划政策,才能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政策内涵,并在法律条文形式上对法律予以认可,处理好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制定合法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切切实实地减轻税负,保证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不违法。

(二)依照法律进行税收筹划

依照法律进行税收筹划,在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收的各

项优惠政策进行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提高税收筹划的法治意识,在依照法律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规避税收筹划风险。对企业而言,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进行税收筹划,适当安排投资行为和业务流程, 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税法知识及职业素质,使税收筹划在合法条件下进行。

(三)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筹划

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还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筹划。对企业而言,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进行筹划,有利于企业降低税务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和成本最低的双赢目标。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筹划,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虑税收筹划的直接成本,同时还要将税收筹划方案比较选择中所放弃方案的可能收益作为机会成本加以考虑。只有当税收筹划方案的成本和损失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税收筹划方案才是合理和可以接受的。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达到共同的筹划目的,完成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税收筹划的终极目标。

(四)灵活制定税收筹划方案

灵活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也是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的重要举措。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时,权衡相互利益分配。在面对国家税制、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税收筹划是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如果不能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税收筹划就没有利益可图,这样的决策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应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积极改变经营决策,避免无效筹划,进而防止税收筹划的经营风险的发生。

四、结 语

总之,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握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点,认真研究纳税筹划政策、依照法律进行税收筹划、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筹划、灵活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不断探索防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为刚.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2)

[2]严菁菁.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知识经济. 2010(17)

[3]安可红.公司转让定价中的税收筹划.科技信息. 2011(18)

[4]李冬丽.浅谈现代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及对策.经营管理者. 2012(17)

[5]王延军.企业并购中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11)

[6]成凯丽.浅议我国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现代商业. 2012(21)

[7]胡腊中.浅析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及控制.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8]柯宝红.论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风险及防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1).

篇8

【关键词】 税收 筹划 运用 分析

1. 纳税筹划内涵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纳税筹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公。广义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与安排,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又称税务筹划,纲税策划等,纳税筹划的特点主要有:合法法;超前性;目的性;积极性;综合性;普遍性。

2. 税收筹划中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2.1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纳税成本。由于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平和国民收入分析一种形式,是强制的,无偿地获得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税收具有返还型的一面,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税收的返还是间接的,而税收的征收是直接的。故税收对于企业来说是越少越好,税收筹划的可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降低企业成本,对于资金相对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讲,税收的减少相当于中小企业收簇利润的增加。

2.2税收筹划有助于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加。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诸多制度不规范,惯例无秩序的状态,而一个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必然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财会会计制度,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这些条件的改善,必将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3税收筹划有助于中小企业改善经营方式。中小企业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只有在充分考虑筹划方案中的隐含成本的条件上且当税收筹划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

2.4税收筹划有助于中小企业纳税意识和增加后续税源。企业进行的税收筹划是企业对有关纳税事项的周密分析,判断和控制,以及可能触犯税法的经济行为进行的纠正和防范,因此对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得来的利益是合理,合法,正当的利益。税收筹划经得起税务稽查机关的查处,也不具有偷逃税后,一旦败露必将受到严厉制栽的风险,企业通过税收筹划保障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纳税人增加税收法制观念,自觉纳税的意识,这就为增加后续税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3. 纳税筹划的步骤

3.1确定事实。这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基础。纳税筹划中,企业先要了解事实是什么情况,涉及的是什么事件,纳税主体是谁,形成了什么样的纳税关系,有什么细节等。

3.2认定税收问题。主要判断所发生的涉税事件属于什么性质的税收问题,是所得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形成了什么样的税收法律关系。

3.3研究税收问题,涉税事件发展到什么程度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对照相关的税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

3.4设计替代方案。针对事实问题,设计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

3.5评估和选择替代方案。对设计的替代夂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然后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案实施。

4. 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4.1企业设立环节的纳税筹划。从设立企业的性质来看,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是不同的。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国家往往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企业应利用政策上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选择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税负最轻的方案实施。

4.2企业投资决策环节的纳税筹划。企业需要对投资地税收待遇进行充分考虑,有时国家为了支持某些区域的经济发展。一定时期内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在为些地区投资,有些税种可以少交或不交,这完全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及税法的立法意图,因此在国内进行投资时应适当选择这些税收优惠地区,另我,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在税收立法时,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以鼓励功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投资时选择投资何种行业也可以进行纳税筹划。

5.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1税收筹划活动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税收筹划要在税收政策,税收法规,税收征收程度上来选择实施的途径,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降低税负,获取利润,它是一种合法行为,与偷税,逃税有本质区别,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以税法条款为依据,遵循税法精神。

5.2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决定的,即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有给企业带来绝对的利益,税负最轻的方案并非是最优的税收筹划划方案,一味追求税负的降低可能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牺牲整体利益换取税岁的降低明显是不可能的,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时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结束语

中小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不仅是通过财务手段来实现税收成本最小,财务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而且也是通过税收筹划方案作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一条捷径。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正确地去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玲,林定标,浅探中小企业纳税筹划,财会月刊,2005(10).

[2] 于反,中小企业如何合理节税,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6.

[3] 蒋小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集团经济研究,2005(12).

篇9

1 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税收筹划即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税收筹划具有3个特点:合法性、超前性和目的性。

1.1 合法性

税收筹划要符合国家税法,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筹划。在企业经济行为发生前,规划不同的纳税方案,选择出符合国家税法的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降低税收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1.2 超前性

税收筹划不是在企业经营行为已经结束、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企业经营行为未发生前,对经营行为预先进行规划,提出不同的纳税方案,从中选择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进而确定企业的经营行为。税收筹划是在事先进行的,因此具有超前性。

1.3 目的性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通过事先筹划,使企业降低税负,实现税收零风险。降低税负是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但税收筹划的目标除了降低税负以外,还有延期纳税、正确申报、降低税收风险等目标。

2 当前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中的问题

2.1 纳税意识淡薄

依法纳税是房地产企业应尽的义务,但某些房地产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尤其在看到企业纳税数额较大时,想方设法逃避纳税,一旦税务稽查就会产生大额税收滞纳金和罚款,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国家税法,形成逃税罪,给企业经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2 内部缺乏税收管理

许多房企没有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将税收筹划和税款缴纳混为一谈,认为税收都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只要按期缴纳税款就可以了。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一般都具有税收知识,但仅这些税收知识做筹划是不够的,有时还会弄巧成拙,使企业多缴税款或未按期缴纳税款,增加企业税负。

2.3 容易产生税收风险

由于房地产企业缺乏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在经营行为未发生之前进行纳税筹划,造成企业没有适用税收优惠,而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或是应缴纳税款而未缴纳税款面临补缴税款、税收罚款、加收滞纳金等问题。有时甚至会触犯税收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3 房地产企业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3.1 房地产企业可利用起征点筹划土地增值税

利用起征点应在项目立项之初,结合项目地段对户型设计、建造成本、费用、销售价格进行合理筹划,一方面,户型设计应为普通标准住宅;另一方面,对定价进行筹划,使增值额不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20%。经过筹划后即可以免于缴纳土地增值税,减少税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2 利用利息增加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进行筹划

房地产项目开发费用中利息的扣除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能按项目分摊利息、提供利息扣除凭证,利息不超过同期银行借款利率的,利息可据实扣除;另一种情形是不能提供利息扣除凭证的或不能按项目分摊利息的,利息费用按照土地价格和开发成本的5%计算扣除。房地产企业应在资金筹集阶段进行筹划,合理估计筹资费用中的利息支出,采取扣除利息支出最大的方案,缴纳土地增值税。

3.3 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纳税筹划

房地产企业应聘用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纳税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筹划。例如,自建房屋时可采用合作建房模式,免征土地增值税,筹资时要考虑到利息抵交企业所得税的抵税作用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4 房地产企业应如何预防税收风险

4.1 房地产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要遵守法律

首先,要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熟悉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其次,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熟悉本行业税收政策,在项目立项、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纳税筹划,选择出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法规定的筹划方案。

4.2 进行纳税筹划应聘用专业筹划人员或机构

我国税法税种多、计算复杂、更新快,没有专业人员的服务很难准确把握税收政策,如果对政策研究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多缴纳、少缴纳、不及时缴纳或未能享受到政策优惠等问题,甚至触犯税法造成犯罪。

4.3 进行纳税筹划应全面考虑

纳税筹划时不仅局限于一个税种缴纳的多少,要考虑整个公司的综合税负。成功的纳税筹划方案应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企业整体税负相对较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5 结语

篇10

摘 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或者至少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对尚未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应税行为进行合理的筹划和安排,利用税法给出的对自己企业有利的可能选择或者优惠政策,从中找到合适的纳税方法,最大限度地延缓或减轻本身税负,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过程。

关键词 纳税筹划 风险防范 合理避税 企业成本

一、新企业所得税税法下的税收筹划方法

1.合理选择分公司与子公司

企业在计划投资时,选择设立分公司还是通过控股形式组建子公司,在企业所得税纳税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他实现的盈亏要同总公司合并纳税,而子公司只有税后利润才能按股东占有的股份进行股利分配。一般来说,如果新组建的公司一开始就能盈利,从母公司集团整体税负利益考虑,设立子公司和设立分公司并没有区别,但如新设的子公司可以享受到所在地政府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和其他经营优惠,此时设立子公司就可能更为有利,因为在与母公司合并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能够减轻母公司的税收负担。

2.利用产业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1)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旧企业所得税法仅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放宽了地域限制,扩大到全国范围,同时严格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2)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产业和项目的税收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中,产业优惠政策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把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产业和项目纳入了产业优惠体系。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这里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3.运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筹划

(1)符合以下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

①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②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③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④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即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即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3)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4.合理选择融资方式筹划

我国较小型企业都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融资活动,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权益方式融资,二是负债方式融资。

二、纳税筹划在所得税领域的注意事项和筹划建议

1.在日常经营中注重税收筹划。学好、用好税法,严格按税法办事,以避免涉税处理上产生不应有的损失,是最基本的纳税筹划。细微的筹划应随时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当中。企业日常账务处理的好坏,影响到涉税计算的正确与否。比如企业接受了不规范的发票或者接受了不正当的发票,或者在正规发票的种类上未取得自己所需的发票,对企业来讲都是不利的。

2.以重大决策筹划为重点。在进行重大投资决策时,要分别比较所选不同方案的相关税收政策,力求采用投资成本最优方案。如企业拟投资设立一高新技术企业,就要考虑投资地点、投资方式和合作伙伴。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融资,税法对不同的融资方式有不同的规定。如税法规定向一个关联企业的融资超过注册资本50%部分的利息不得在税前列支等,这就需要选择融资渠道、数额。在进行重大分配决策时,投资者对企业享有收益权,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要兼顾对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种方式,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和重要。因此,企业应该树立依法纳税意识,放弃偷税的违法行为和避税的不道德行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节税方法,尽可能地分析一切可能妨碍筹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等事项进行事前安排,使纳税筹划真正发挥其作用,真正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保证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