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最新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最新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培训 热电集团 意义 影响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50-01
中心安全培训工作在中心主任的关心、宣教所所长指导和五沙热电公司环保组组织下保障了培训教育顺利的进行。为了能更好的开展2015年安全培训教育,现将2014年8月份以来的工作分成以下四点进行论述。
1 培训目的及意义
1.1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班组和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护技能以及法制水平,减少和消除不安全行为,使全企业人员思想上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1.2 培训意义
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员工很好的转变角色,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危险和不安全状态,有助于帮助员工正确的对待安全。
2 培训开展前调研
为了针对五沙热电集团内部培训需求,加强培训课程和内容,在2013年的培训课程基础上,中心到热电集团进一步了解了集团的培训需求,将安全理念树立在企业的各级从业人员心中,不断完善中心安全培训教育极致,也为了加强中心服务到企业的观念,双方就2014年下半年培训计划以座谈会形式进行了沟通,热电公司就前一年培训中反馈的问题和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在培训中体现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根据其需求中心制订了从8月份至12月开始的五个项目的计划。在巩固13年培训成果的同时做出了加强。
3 培训模式和培训方式及内容
3.1 培训模式
在8至12月培训中分别用到三种:(1)课堂讲授;(2)课堂互动分组;(3)现场拓展练习。
3.2 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法与相关法律法规。
在8月份第一次的培训中,方锦烈老师的《最新法律法规》,讲解了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电厂有关法规内容,从法律的角度出发,首先解释了基础概念;其次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解读,根据电厂日常生产情况提出可能触及的法律问题,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最后从个人经验出发谈到对安全生产法的理解。参加本次培训的共有106人。
通过此次培训,全热电公司对法律的概念和效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一线员工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清楚的认识。
(2)作业许可管理。
在结束了第一次培训后,通过收集学员反馈意见,此次刘湘云老师在9月份《作业许可管理》培训的形式上做了调整,对热电公司的班组进行了分组,并在培训中穿插互动环节,加强培训人员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的积极性,公司从业人员共98人参加,分成了四组。
在内容上增加了案例的讲解,首先从案例引出知识点,做到“用事实说话”,让组长带动组员,在发生的事故中挖掘是否存在作业许可缺陷方面的问题,从现场作业人员到班组长再到高层人员每个阶段的许可程序是否完整;然后通过提问方式,对热电公司需要许可的作业一一列出;最后由现场从业人员和作业许可管理员进行对话,进行作业许可的自查。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紧凑,形式上也能很好的衔接,一环接一环很流畅,存在的问题针对作业票管理内容和责任追究不够详细,作业管理者听后不知道存在的风险,在意识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3)新解读。
《安全生产法》在8月份进行了修订,增加到了117条,热电集团提出了加入安法解读的题目,根据热电集团提出的要求,中心将课程做了相应的调整,把10月份的课程调整为《新解读》,中心还邀请了原省安监局法规处副巡视员陈桂成进行讲授,参加培训的有各班组长和集团公司负责人共80人。
在授课内容上,陈老师也用到了他个人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先从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足出发,归结了“力不足、刀不快、腰不硬”三方面的问题,然后引出了修改新法的三大重点,最后再从修改后的“十亮点”中对新法进行解读,解读的内容环环相扣,使学员在听完后普遍对修改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4)习惯性违章的预防。
原计划安排在10月份的“惯性违章”调整到了11月,由刘湘云老师主讲,培训安排了65人参加,分成了四组。
内容上比原计划多出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心在对培训内容的准备上有了充足的额时间,对违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将现场违章的照片加入到了培训过程中来,使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在图片中找出错误,每一组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总结,身份也从“被监督”转变成“监督者”,多角度的了解到了违章发生的原因,从而能“自觉”的改正过来。
在培训结束后,学员在心里上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但是还是有员工认为,这些照片很多都是外包单位的作业,这些违章行为在他们身上是不会发生的这样的侥幸心里,建议在下次有条件的情况下能有现场操作的过程,在过程中使员工发觉自己的“习惯”。
(5)高温灼伤及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在最后一个月的培训工作中,将原计划的和两个题目进行了合并,主讲刘湘云老师,各班组人员共85人参加,分成了四组。
内容上也将两个培训科目压缩为一项,内容上虽有删减,但是培训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在课堂上每一组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高温方面和机械上的危害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最后中心还在培训中将安全月《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的宣传册发放给各班组,将宣传册变为他们日常的“工作手册”。
4 培训中问题及意见
在热电公司在专题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1)教材选用上的问题,由于培训内容广,在培训教材上很难系统的专门选用一本教材,作为专门系统的使用,建议能为公司选用一些从业人员在日常能使用到的工具书。
(2)案例分析使用的问题,课堂讲授上用到了大量的案例,但是学院作为听讲者,只能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建议如果能在现场教学中使用到还原现场,让受训者亲身参与,更能实际的理解和掌握。
(3)结合现场工作的需要,做好现场安全和交接班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 苏泰山.企业安全培训应注重科学的培训形式与方法[J].企业研究,2011(4).
篇2
关键词:卓越人才 农产品质量检测 专业标准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C1214034)研究成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人才主要从事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一线检测工作,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质量监控、农产品营销、新产品开发等。本文介绍了人才培养专业标准,按照本标准培养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达到中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员的技术能力要求。
一、掌握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检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新兴技术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掌握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文献,并具备初步的交际能力。掌握扎实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掌握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生产操作要点,并能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掌握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和方法,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熟悉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文件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具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发展,能够编制农产品质量检测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能够针对实际生产问题进行分析,能进行资讯获得,并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制订符合生产实际的解决方案;能组建团队,进行项目小组合作;参与制定和实施计划,并参与实施解决方案,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能够进行质量检测等有关文件的编撰,如作业指导书、质量检验计划、程序文件、生产记录等;能针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农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三、参与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及管理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最新技术和标准,具有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时刻关注行业动态,能够及时跟进国家有关农产品行业的最新法律法规;能制定并实施检验计划,能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考核,能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和信息反馈,具备利用文献资料设计检测方法的能力;具有对新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管理能力,具有计划统筹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检查控制能力、协调沟通能力。
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有效沟通是解决一切矛盾和纠纷的重要途径,善于协调和沟通是现代成功者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能够发出和收集有意义的信息,掌握沟通的三个环节―表达、倾听、反馈的技巧。学生不仅要具备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还要具备很强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团队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科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对于用电量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电力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建筑规模不断增大,为我国生产与生活中用电需求的满足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关于电力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报道相较于过去来说极为频繁,尤其是诸多重、特大事故,不仅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现阶段,各行各业面临着极为严重的安全生产形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我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如何确保工程施工与运行中的安全生产,加强文明管理与安全建设,是目前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通过对电力行业中已经发生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及总结可发现,之所以会造成如此惨重的生产事故,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力度不足,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老旧,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等诸多人为原因。因此,必须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创新及改革,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性、稳定性,为施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必要保障,对国家及人民财产给予足够保护。
另一方面,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要内容。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是企业稳定生存的基石,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是工程质量实现的基石,也是工程效益得以实现的保证,如果在电力工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必然会对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造成巨大影响,同时也会给企业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目前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及意识,对安全管理进行不断创新,并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始终。
2 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创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2.1 创新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整体氛围对于全体员工思想及行为有重要影响。如果企业内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则全体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思想和认识上都会得到提高,从而使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更有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对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创新,使员工安全思想及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对员工生产行为加以有效规范,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使员工的安全目标、观念及行为准则保持统一,使员工自觉对安全生产加以维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 创新安全管理思路
现阶段,国内外电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各电力企业要想在稳定生存的同时取得长远而科学的发展,必须要对安全生产管理思路进行调整与创新,将科学发展观加以全面落实,在电力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及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为指导,建立长效机制,对工程涉及到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资源整合与集约,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加以严格控制,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从而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保障。
2.3 创新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电监会“三项建设”“三项行动”部署及“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开展,电力企业应在政府及行业最新法规、规范及条文基础上,对企业内各项规章制度与生产管理标准进行不断修订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具体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依据,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要对安全管理制度加以创新,对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制度勇于突破,向先进企业学习管理经验,对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及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加以创新,加强事故预防管理工作,在全员范围内,全方位、全过程的开展安全监督及检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程序化及系统化加以不断完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各员工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尤其是对于安全管理与安全监督人员,更要对其责任范围、责任内容和责任承担原则加以明确,利用相应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奖励机制,可以使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重视程度得到提高,使员工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可以激励员工自觉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来。
2.4 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及手段
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中,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对象包括人、机及环境等。其中,对于人的管理前文已进行了相应介绍和分析,并且在下文还有所涉及,在这里就不多做叙述。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电力企业必须对设备各特性进行准确把握,对其操作方法加以熟练掌握,才能保证各项生产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最终实现预期生产目的。最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要对环境管理加强重视,将环保理念真正落实,不能一味追求电力生产目标而给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还应将节能减排意识植入到安全生产议事日程之中。
2.5 将人为本理念在电力企业中真正贯彻落实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员工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时,要将以人为本理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指导思想,将国家及地区相应安全法律法规真正贯彻落实,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障与健康保障。同时,电力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安全性评价工作,以此促进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对职业病的发生形成有效抵御机制,推动设备及人身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
2.6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使职工安全素质得到提高
对于电力生产过程而言,企业员工本身的安全素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电力企业必须从基层出发,对培训方式进行因地制宜创新,对电力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加以不断丰富与更新,创新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思路,使培训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及针对性,从而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3 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中,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电力生产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对安全生产管理加强重视,从管理思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对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创新,以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在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使用功能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沈德继.浅谈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3(2).
篇4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化工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化工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化学原料的运输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运输作为化工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国内危化品运输企业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扩张企业的规模,但在发展的同时,过高的事故发生率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和谐,2012年1月30日,湖北孝感107国道上,因运输硫酸二甲酯的大型半挂槽车发生泄漏,造成101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重症中毒2人,中度中毒4人[1]。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受到运来越多的重视,沈小燕等(2012)对2004~2011年866起危化品物流运输事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2.8%的事故由交通事故引发,其中车辆单独事故占44.1%,车辆碰撞事故占38.7%;9.1%的事故由罐体及附件泄漏和阀门失效引起;就事故形态而言,67%的事故因人员因素导致[2];王海燕(2009)以预防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核心,构建了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总体框架,研究了基于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的危险品运输预防性的管理手段[3]。
为降低运输事故率,企业在逐渐重视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企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摸索着如何使安全管理更加的科学与合理化。
1 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频发的危化品运输事故映射出的是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合理,企业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安全管理的“不安全”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根据对多起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目前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人员素质是导致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目前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行业中人员从业门槛过低,部分从业人员并未获得国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即存在着无证上岗现象,且危险液体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从业人员所进行的安全培训不足,致使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缺乏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频繁出现违章驾驶、疲劳驾驶等行为,为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安全带来了隐患。
(2)导致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事故当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输车辆不合格。车辆是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企业在日常运作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但是我国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企业对于车辆的管理却不尽如人意。许多运输企业至今未建立车辆管理信息档案,从事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的车辆车况不良,加之缺乏合理的保养与维护,未达到国家的一级车况要求,出现“病车”上路现象;车上安全设施不齐全,车辆内部GPS监控设备损坏,不能正常使用且长时间不进行维修;为扩大装载量对车辆、罐体违法改装,罐体清洗与维护不当,危险货物混装、超载等现象频现。
(3)运输过程管理是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过程中最复杂也是最难以控制的管理环节。目前,我国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企业中众多企业缺乏对于运输中车辆的安全行驶记录,没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应用安全管理方法对事故进行预防性分析;运输过程中对驾驶员、押运员起到制约作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除此之外,多数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过低,对于运输过程监控手段不足,导致对在途运输车辆的状况不清,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差。
(4)应急事故响应机制是危险液体化学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危险液体化学品事故发生时,由于企业平时的事故应急演练不充分,导致了应急救援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救援能力的不足,加之企业普遍缺少应急救援协调组织以及缺乏应急预案的设定,处置现场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容易错过最佳的事故控制时机。
2 改善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
面对上述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成为避免事故发生的核心。危化品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由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资以及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所共同决定的。而在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资当中,既包括企业为了增强安全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安全设备、设施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也包括了企业根据政府政策法规,制定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行为细则并保障其实施,还包括进行员工的安全培训、宣传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投入。因此,在危化品运输企业改善安全管理水平的过程中,要做到投入的平衡,切忌出现佩尔兹曼效应[4]。
危化品运输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人、车、物的安全管理问题,因此,本文的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是建立在信息化系统基础上,从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运输过程管理和应急事故响应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框架见图1)。
2.1 严把人员管理关
做好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必须要把好人员管理这道关,据统计我国危化品事故中,70%~80%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引发的[5]。人员管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1)人员招聘。危化品运输企业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人员招聘程序,从资格审查、理论考试、道路考试、场地考试、评定到最终的录取层层把关,不可放宽招聘门槛,对于人员素质水平的硬性资质如驾驶员准驾范围、相关车辆的驾驶经验、驾驶员危险品道路运输资格证、身体状况等必须经过认真审查,务必在招聘这一环节避免“南郭先生”的出现。
(2)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对相关从业知识和从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从业人员在录用后,要进行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通过之后才能上岗。除此之外,为了使从业人员与行业发展同步,从业人员每年都需要接受货物知识培训、货物品种更换培训一次以上。企业应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可根据最新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进行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书面考试检查,未能及时参加培训的人员,需进行补充培训,保证每次培训率均达到100%。
(3)人员培养。为了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危化品运输企业应与当地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成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公司的关键岗位提前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
2.2 完善车辆管理流程
对于危化品运输企业来说,车辆无疑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具,车辆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1)购买车辆。在车辆购置方面危化品运输企业应当选择优质的生产商,对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前桥、挂车罐箱、后桥与轮胎等进行优化配置,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运载能力与安全性能。
(2)车辆检查。合理的车辆检查是车辆保持优越性能的前提条件。应当注重车辆的日常检查,严格遵守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和年检制度,确保所有车辆达到一级技术标准,并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对于像车辆顶盖密封、紧固螺栓、各阀门关闭度等影响车辆密闭性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修复。
(3)车辆保养与维修。车辆的保养主要根据车辆运行的里程以及车辆使用年限按照保养标准及保养内容进行保养和维修(如表1所示),尤其要做好具有使用生命周期的车辆部件如轮胎等的使用及更换记录。
2.3 运输过程管理科学化
运输途中由于企业对于车辆的管理有限,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运输前的预防性安全风险识别、路线规划以及车辆监控方面。
(1)预防性安全风险识别。在运输之前,公司安全部门应当有专业人员根据车辆、货物的化学及物理性质、路线、具体作业活动等具体因素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法进行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将部分可控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常见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包括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预先危险分析法(PHA)等。
(2)路线规划。危化品运输企业应当严把线路风险的评估关。由于线路制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在途的安全,因此对于每一条新开发线路的规划企业都应当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线路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实地的勘察,将高风险路段和事故敏感点进行拍照,并汇编至企业线路图中,通过培训等方式告知驾驶员注意事项与防范措施。
(3)车辆监控。由于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危险性大,危化品运输企业应当对整个车辆在外运输的全程进行监控与控制。目前我国已经强制要求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GPS全球定位系统,确保车辆的运行情况能够被控制。除此之外,危化品运输企业应当使用视频监控技术来提高车辆监控能力,危化品运输车辆中有4个部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此,随车监控摄像头要能够将驾驶室、油箱、装卸料口和前方道路的实施情况拍摄出来,并通过3G网络将信息实时传输至企业监控室,使监控人员能够密切掌握车辆情况,并能够强化驾驶员的自律能力,确保驾驶行为和车载货物的安全。
2.4 全面制定应急事故响应机制
应急事故响应机制犹如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张底牌,应急事故处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事故危害的程度。为尽量的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应详细制定应急事故响应机制,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
(1)建立企业应急事故响应领导小组。危化品运输企业为了能够更有效率的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在企业内部需建立应急事故响应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和每个成员的职责分工。一旦事故发生,每个成员都能迅速的到达自己的位置,领导员工展开事故处理工作。
(2)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工作规划,应急预案应当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依据,危化品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公司营业范围内的所有货物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并不断的完善。对于重大节假日或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也要制定工作预案。除此之外,危化品运输企业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还应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3 结束语
上述的每一个环节看似简单,都必须凝聚了危化品运输企业无数的心血和精力才能真正的达到。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不断受到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更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的完善需要逐步的规范危化品运输标准,提高危化品运输的精细化,努力打造安全、绿色、和谐的危化品运输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全昌.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须警钟长鸣[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2(11):36-37.
[2] 沈小燕,李小楠,谢培,等. 886起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1):43-48.
[3] 王海燕. 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1-74.
- 上一篇:初一新生的学习计划
-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建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