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业务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贸公司业务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贸公司业务模式

篇1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42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总体表现复苏乏力、需求疲软,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问题交织,使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和风险明显上升。买方市场下,外贸企业赊销业务比重增加,出口信用风险不容忽视。据中国信保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出口贸易信用保险覆盖率提升至26.5%,出口信用保险被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应用到出口风险管理中。

出口信用保险,也称出口信贷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其是以商品出口赊销和出口信用放款中的国外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物,在国外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致损失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即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通常由政府指定机构办理。

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降低收汇风险,保障企业安全收汇;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开拓多元化市场。

一、出口信用保险在S外贸公司出口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S外贸公司经营概况及信用保险现状

母公司J公司以自身强大的生产制造实力,成为多家国际品牌公司的供应商,于2004年因业务拓展需要,成立了S外贸公司。S外贸公司以企业转型改革为契机,创新进取,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经过十年多的高速发展,S外贸公司的品牌贸易伙伴已有426家,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S外贸公司财务数据统计表显示(表1):至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1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3.8亿元人民币。2014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达1.92亿元人民币。

2004年S外贸公司成立之初,就与中国信保合作,积极采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新型的保险方式转嫁赊销带来的收汇风险,不断培养客户群,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S外贸公司出口信用保险数据统计表显示(表2):S外贸公司信用销售额逐年增加,其中2013年增幅最为明显,到达27%,2015年全年信用销售额达4亿美金。2012年国家出台政策扶持外贸出口,调减出口保险费率,2013年S外贸公司升级为中信VIP大客户,保险费率有优惠,因此近年来保费年支出总额波动幅度不大。S外贸公司总体出险不高,仅有4‰,索赔金额于2011年达到峰值333万美金,其他各年年均也就几十万美金。从索赔赔付率来看,2010~2014年索赔申报530万美金,实际赔付292万美金,索赔赔付率55%,远低于中国信保给出的协议赔偿比80%~90%。

赊销业务盛行的买方市场下,S外贸公司借助出口信用保险不仅仅为了防范出口风险、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更重要的是促进公司全面了解国别风险动向,提升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与风险控制水平,激励公司业务人员增强自身风险意识,用全球化的思维评价贸易风险,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公司外贸出口更上一级台阶。

(二)S外贸公司出口风险管理流程

近年来,随着赊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S外贸公司越来越重视信用交易业务的管理,确立了全程出口风险管理模式,公司专门设立信管员岗位,加强应收账款事前跟踪管理。

S外贸公司结合出口信用保险申报程序的要求,将出口信用保险管理融入到企业出口风险管理制度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出口风险管理流程(图1)。

1.筛选客户

业务员结识客户后,订单签订前,根据预计销售额申请信用限额。审批后,信管员向中国信保提交信用限额申请表。中国信保公司经过10~15个工作日的资信调查,给客户批复一定的信用额度。信用限额是由保险公司批复的,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向适保范围内特定买方或特定开证行开立的信用证项下可能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其具有可循环的、有限的、可调配的及动态的特征。对于未批复限额的客户,S外贸公司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予接单。

2.签订合同

业务员与买家签订的合同必须经由信管员复核,满足信保要求。同时,信管员还要跟踪限额使用情况,避免超限额出运,如批复的限额不能满足需要,可向中国信保申请追加限额。另外,信管员要审核该买家项下的逾期未收汇情况,如果存在逾期未收汇,需要报经财务科审批已知风险日后买家出运,财务科敦促业务员追讨欠款。

3.申报出运

业务部门根据合同要求备货、发运,并在收到货代提单后,将相关的出运资料录入到外贸ERP系统内。信管员每月定期将外贸ERP系统内信保信息汇总、复核、整理成表,导入信保通①系统“出运申报”模块下。中国信保计征保险费并承担保险责任。按屮国信保公司的规定,外贸公司对特定买家项下的出运必须在货物发运10个工作日内逐笔进行申报,申报必须及时、准确,不能漏报、挑保。

4.确认收汇

在收到国外客户的汇款之后,业务员要在外贸ERP系统的模块中进行收汇确认,逐票拆分水单。信管员在信保通系统下做收汇申报,及时释放被占用的信用限额,逾期未收汇的情况统计成表,向业务员确认。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风险意识

员工业务能力建设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体现,他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与工作质量密切相关。S外贸公司可以针对基层业务员定期开展出口风险管理培训课程,宣传出口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指导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培训课程还可以邀请信保公司的风险管理专家,向业务员传达国际市场的出口风险信息,分享实用的信保管理案例。培训后可以组织知识竞赛,考核培训质量,确保每位业务员都能学有所获。通过反复宣贯和流程监督,切实提高业务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出口风险管理举措全面落实。

(二)全面升级外贸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载体,能整合数据资源,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全面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现今,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显。现阶段S外贸公司正在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重塑再造,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对外贸管理软件进行全面升级。

此次升级应注意以下几点:1.预留标准的EDI数据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关系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2.拥有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图形化、报表化的市场分析数据,能够对未来的公司业务发展、客户需求发展、市场发展作出预测;3.与企业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交互,国外客户可以通过平台即时下订单,数据能直接传导至外贸管理系统,快速反应成制单信息,实时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大大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三)应收账款精细化管理

业务员作为应收账款催收的责任人,货物交割后应向客户询问本次交易的满意度情况,确认是否能按期支付合同金额,有收汇风险的尽早向信管员备案,收汇时要求客户提供明确的付汇清单,审核确认后,发给财务科进行系统拆分和关账。外贸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之后,对于应收账款精细化管理的实现也大有裨益。收汇水单拆分后,ERP系统里的收汇信息通过数据交互快速反映给信保通系统,自动进行收汇申报,及时释放信用限额。另外,报关出运的数据准确后,应收账款逾期情况也可以一票票精准跟踪,便于应收汇日前提醒客户付款,如发现客户有故意拖欠的行为,可尽早采取应对措施,杜绝漏网之鱼的产生。

(四)建立客户档案化管理制度

1.客户资信建档

积极与中国信保寻求合作,依据中国信保出具的买家资信调查报告建立客户档案,从经营状况、资信情况和偿付能力多个方面考量买方实力,对客户的交易价值进行评估。

2.客户信用评级

根据往期的交易记录,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评级,并根据不同的评级分类管理客户档案,便于业务员调档查阅,为业务洽谈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筛选信誉良好、竞争力强的客户,优化客户结构。

3.客户动态跟踪

与国外买家保持联系,了解客户的发展需求,广泛收集客户信息,全方位解读信息后,及时更新客户数据,做好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

(五)落实业务资料归档工作

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对于理赔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外贸公司的业务部门应该安排专门的理单人员,管理各类单证的存档。在出货当日,业务员将订单相关的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发运通知书、报关单、质检报告等相关资料交给理单员归档,理单员做好单证接收记录。每月20日前理单员分类后,交给信管员存档。信管员根据单证资料核对信保申报填写的准确性。每月10日前,业务员将上月与客户重要往来函电(邮件形式)统一打包发给信管员,信管员对相关信息进行电子存档。

四、结论

S外贸公司作为大型的外贸企业,非常重视企业风险管理,日常工作都是流程化管理,出口信用保险应用的基础环境比较良好。投保出口信用险的目的,是为了规避出口风险,减少收汇损失,然而出险后理赔的成功率却受到公司内部多种因素的制约,客户限额申请不及时,出运申报错误率高,收汇申报有遗漏,理赔资料提供不全等。通过S外贸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业务员风险意识不足,企业外贸系统老旧,应收账款管理不精确,客户管理过于被动,业务资料未存档是企业出口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风险意识,全面升级外贸管理系统,应收账款精细化管理,建立客户档案化管理制度,落实业务资料归档工作,保障出口信用保险的高效应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外贸企业控制出口风险的有效手段,然而其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保证了出口企业的收益,也可能增加出口企业的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1]应晓红.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控制企业出口风险[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01:77-79+83.

[2]凌智.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出口风险[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3,05:45-46.

[3]吴婷.分担出口风险保障收汇安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J].中国外汇,2014,09:3.

[4]郑云,徐林萍.合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管理出口风险[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03:11-13.

[5]徐林萍.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对外经贸,2014,07:19-20.

[6]林茵.Y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研究[D].暨南大学, 2014.

[7]陈有军.出口信用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 2007.

[8]金辉.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商会;风险界限;贸易术语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5-0009-05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ICC)创立的对各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

在销售合同中引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可以明确界定当事双方的各自义务,引导企业外贸业务活动的正常履行,合理规避潜在的风险。

国际商会于1936年首次公布《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并在1953年、1967年、1980年、1990年、2000年的不同版本中作了修订和补充,以适合当时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一、《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背景

21世纪,随着全球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改变,集装箱运输规模的扩大、多式联运的蓬勃发展,大批航线的开通,使得以往《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在实际业务中已不能运用自如。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开放,国际分工进一步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贸易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都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提出了需更精确、更可操作的要求。

了适应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新变化,国际商会决定对现行的2000版本进行修订,历经两年半的时间,来自全球130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专家和法学家提供了2000多条修改意见,几易其稿,终于在2010年9月推出了《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版本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取代实施了长达11年之久的(《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充分考虑到近十年贸易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内容更清晰简洁,操作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加强,更符合当前贸易实务的需要。

二、《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通则》的主要区别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通则》)依然沿用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00通则》)中A、B两栏的方式,来确定买卖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2010年通则》规定的买卖双方的义务

卖方义务 买方义务

A1提供符合合同的货物 B1 支付货款

A2许可证、核准书和手续 B2 许可证、核准书和手续

A3运输和保险合同 B3 运输合同

A4交付货物 B4 收取货物

A5风险转移 B5 风险转移

A6费用划分 B6 费用划分

A7通知买方 B7 通知卖方

A8交货证明、运输单据或 B8 交货证明、运输单据或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信息(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信息)

A9核实、包装、标记 B9 货物检验

A10协助提供信息和相关费用 B10 协助提供信息和相关费用

《2010通则》与《2000通则》的主要区别在于:

1.术语数量的调整 由《2000通则》中的13种术语调整《2010通则》中的11种。删除了原《2000通则》中的DAF、DES、DEQ、DDU术语,新增了DAT、DAP术语。

2.术语分类的调整 由《2000通则》的四组分类(E、F、C、D)改二组分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术语和只适合于海洋运输或内河航运的术语。

3.“船舷”的变化 《2010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不再设定“船舷”的界限,它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止的一切风险(主要应用在FOB、CFR、CIF术语中)。这主要源自于实际业务的可操作性,改变了长期以来买卖双方对“船舷”定义理解上的争议,这一变化也妥善地解决了装卸货费用需通过贸易术语的价格变形来明确的弊端。

4.术语的内外贸适用性 贸易术语在传统上被运用于表明货物跨越国界传递的国际销售合同。然而,世界上一些地区的大型贸易集团,像东盟和欧洲单一市场的存在,使得原本实际存在的边界通关手续变得不再那么有意义。因此,国际商会的专家在《2010通则》中首次正式明确这些术语对国内和国际销售合同都是适用的。

除此之外,《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版本还考虑了无关税区的不断扩大,商业交易中电子信息使用的增加,货物运输中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等。

新版本的《2010通则》对多年的贸易实践及其最新的发展做了一定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2000通则》做了修订和改善,使其更加简洁清晰,对实际业务更具有操作性和适用性。

三、外贸公司实际业务中使用贸易术语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对贸易术语的运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主要仍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主 虽然《2010通则》已于201 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是,《2010通则》实施之后并非《2000通则》就自动作废。因国际贸易惯例本身并不是法律,其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也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00通则》。

另外,外贸企业长期以来已习惯于《2000通则》中贸易术语的应用,尤其在一些老客户之间,贸易术语的选择与操作已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所以__般不会轻易改变。此外对《2010通则》中的一些变化(尤其是对新增的DAT和DAP两个贸易术语),还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所以,至今止,大部分外贸企业仍以《2000通则》术语选择的依据进行进出易。

但是,笔者注意到,尽管《2010通则》的修订,更多的是以欧洲大陆的商业实践基础制定的,而自2011年年初以来,国内已经有很多组织和机构开始了相关追踪研究,并就本次的修订版召开了相关的专题研讨会。上海对外贸易协会还在今年的年初举办了《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应用及合同风险防范的讲座,旨在帮助企业正确理解新术语变化的涵义和应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争议。

2.以FOB、CFR、ClF术语的运用主 无论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还是《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其中的贸易术语都有十几种之多,但目前很多外贸企业经常采用的还是以FOB、CFR、cIF这3种主,且不管是海运还是其他运输方式都在用,这与国际商会对这3种常用贸易术语的解释不一致,究其原因是因以往的贸易运输方式以海洋运输主,而FOB、CFR、CIF这3种术语仅适合海运和内河航运,故企业长期使

用已成习惯。尽管运输方式随贸易的发展已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但外贸企业贪图方便,不愿意再去了解其他术语的含义,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规范的操作,它的弊端是不利于如今运输方式的发展及贸易风险的减弱。例如: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7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公吨甘草膏,每公吨40箱共1200箱,每公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公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装运期延长15天,日商同意但提出价格下降5%,经双方协商,最终降价3%。

在这个案例中,我国进出口企业长期以来不管采用何种运输方式,对外洽谈业务或报盘仍习惯用FOB、CFR和cIF3种贸易术语。但在集装箱运输的情况下,应提倡尽量改用FCA、CPT及CIP3种贸易术语,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出口。案例中出口公司所在地正处在铁路交通的干线上,外运公司在该市有集装箱中转站,既可接受拼箱托运也可接受整箱托运。假如当初采用FCA(该市名称)对外成交,出口公司在当地将1200箱交中转站或自装自集后将整箱(集装箱)交中转站,不仅风险转移给买方,而且当地承运人(即中转站)签发的货运单据即可在当地银行办理议付结汇。该公司自担风险将货物运往天津,再集装箱出口,不仅加大了自身风险,而且推迟了结汇。

四、运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几个注意点

1.新、旧版本衔接问题 目前有关贸易术语的外贸类资料中所述的都是《2000通则》。实际业务中暂时还不存在新版本替代旧版本的问题,但作为一名外贸业务员必须了解最新版本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因为它是今后外贸公司业务发展的趋势所需,即使在新、旧版本交替时期我们也应对新规则的要点和特点逐一理解,以便于在今后的业务中更好地了解国外客户的想法,有益于贸易的沟通和发展。有关人员和专家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要把国际商会《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本作为资料印发给第一线的业务人员,并逐条与《2000通则》加以比对和解释。

2.注重新版本中有关风险界限变化的问题 《2000通则》中的“船舷”一词,实际上是买卖双方活动领域之间假想的界限,长期以来已不能反映各国港口的惯常做法,具体操作时的风险界限应遵循码头公司在进行装船时的习惯做法,而最实际的问题则是码头公司需要确定谁将负责他们的服务费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与FOB、CFR、CIF这3种术语中所涉及的风险、费用以及“On board'’术语对称,不再设定“船舷”的界限,只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而不再规定一个明确的风险临界点。

3.重视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的使用 近几年来,集装箱运输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货物即使使用海洋运输方式也往往在集装箱堆场交接,甚至进行“门到门”的交接。因此,许多外贸公司已经意识到传统的FOB、CFR、CIF3种贸易术语已不能“一揽天下”。也正是基于国际货物运输业的发展和衔接,国际商会认为,贸易术语的修订必须适应业务运作模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按照新的分类方式,把11种贸易术语由原来的四组分成了两类,第一类为CIP、CPT、DAP、DAT、DDP、EXW、FCA,此组术语适应于任何运输方式。第二类为FAS、FOB、CFR、CIF,这一组严格界定为海运或内河航运。新的分类更有利于实际的操作,可以让不同的客户针对不同的物品确定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效解决因选择不同运输方式所引起的歧义。

而目前外贸公司业务中不管是何种运输方式,仍然都还在使用传统的3种贸易术语,这种做法是不妥和不规范的,这会给公司带来风险推迟转移、收款延迟、费用和责任增加的弊端。因此,在今后的贸易业务中,应尽可能地根据不同实情来规范选择贸易术语。

五、结语

纵观2010通则,其宗旨在于探索《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如何在外贸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除此之外,作为外贸业务第一线的业务人员应系统且深入地学习国际贸易术语在企业中的实务运用;扩展与工作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正确选择和运用国际贸易术语;避免贸易合同纠纷与陷阱;尽可能地减少贸易操作风险,以取得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第五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年通则的区别.

篇3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双师型;模拟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我国高职教育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已逐渐成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一线输送了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逐渐担当起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实践证明,我国高职教育是成功的。然而长时间以来,高职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成才,却一直困扰着教育界。其原因是高职培养的学生往往陷入一种令人尴尬的境地:理论修养不如本科生、动手能力不如中职生,就业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情形。因此,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点,本文从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成才两方面入手,探索运用产学研结合模式培养高技能国际商务人才。

一、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人类社会之所以取得现在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专业分工。不同的专业或岗位对就业者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岗位需要就业者具备研发能力;有些岗位需要就业者具有操作技能,而有些岗位需要就业者具有简单的动手能力。即有些岗位需要就业者动脑,有些岗位需要就业者动手,而有些岗位需要就业者既动手又动脑。因此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的能力培养要求,产生了不同的就业教育类型(每个人在就业之前接受的教育,在此特称之就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专业理论知识。

中等职业教育受制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知识背景,仅仅强调动手操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中职学生要学会做。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岗位操作。

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动手操作的同时亦强调优化操作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高职学生不但会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并且会做得更好。因此学习的重点是岗位操作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就业教育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分工?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和投入都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投入上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具备操作技能的能直接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高职教育如何培养人才

高职教育如何培养具备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国内外已进行了很多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能属于一种经验的过程性知识,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步积累而成。教师的讲授固然可以将一些经验性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固化,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让学生有亲自操练的机会,在操练过程中获取经验知识。因此在高职教育中除了“教”与“学”之外,“做”是特别重要的环节。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动手操作,在国内外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德国的高职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政府和企业共同办学,但以企业办学为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种培训每星期四天在企业实践,一天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但以实践教学为主。

2.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

它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三、产学研结合的涵义

“产”指产业,即行业和企业单位;“学”指高职学院;“研”是指将所学技能应用于企业实践,其主体是产学合作的双方,即学校与企业。“产学”结合解决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动手实践的难题,“产研”结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是以产学结合共同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主要目的,同时通过教师和科技人员参加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四、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建设完备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要把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条件。

(1)校外实训。在校内实训环节,为改变过去简单呆板的人机对话,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引入“角色扮演、过程模拟”的教学模式。在这个环节,学生与老师的角色都已悄然发生变化,学生成为外贸公司见习生,老师成为外贸公司老员工,师生关系变为师徒关系。学生扮演外贸公司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银行雇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角色,为一笔笔外贸单证业务的完成而努力工作,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外贸公司、港口、商检局、海关、银行国际结算部、外汇管理局和国税局等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进入外贸各岗位,亲身体验,并在师傅的指导下适当动手操作,从而学到在课堂难以学到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学校走出封闭办学的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过程,解决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实行产学研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师资队伍应具有“双师型”素质。既能熟练准确传授课程知识,又能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师的基本技能外,还需具备较强的应用意识、实践技能和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能力。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自己能先做到,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要和学生一起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外贸岗位从事实践性工作;同时聘请公司外贸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国际商务专业教师队伍,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合理组织实践教学

第一,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参观外贸公司、港口、商检局、海关、银行国际结算部、外汇管理局和国税局等机构,邀请公司业务骨干现场讲解,增加学生对外贸业务工作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认识外贸业务实践。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第二,通过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往的校内实训环节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课内实验和上机实训,大同小异,实为重复教学,不利学生技能提升;二是重缮制、轻流程,学生面对的是一张张单据和电脑,是呆板的人机对话,而缺少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学生的沟通、协调等社会能力的提升。通过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操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使学生能在模拟外贸经营环境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反复模拟,从而加速提高学员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

第三,通过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的外贸业务技能。综合性实习是指学生参与到企业,在企业真实环境下顶岗实习,从事具体的外贸业务工作。综合性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组织协调沟通及创新能力。

目前,一般高职学校都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大二第二学期,或大三第一学期,都会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下企业锻炼,即顶岗实习,但由于一家外贸公司的岗位数较少,无法容纳整个班级的学生实习,因此,众多学生被安排在数家外贸公司实习,其实施的情况如何,难以监控。如何完善,大家见仁见智。一般采取师傅带徒弟,师傅对学生进行测评等办法解决。

第四,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在毕业之前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期三至四个月,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发生角色的转换,成为公司的一名准员工。此时,学生接受学校和公司的双层领导,学生在老师和师傅的共同辅导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毕业设计。选择有实际价值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理论,提出设计方案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专业操作技能。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班企合作 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26-03

一、我国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一是增加实验实训课时,由原来占总课时的13%左右增加到20%~25%左右,如《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验实训课时,由原来的8课时增加到18课时,甚至更多,《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海关报关》、《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也分别提高了实验实训课时。二是增加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由原来的1周和6周分别提高到2周和8周以上。三是开拓课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与外贸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作为课外的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四是是重视校企业合作,实现“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教育与就业的对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1}。

但就多数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来看,实践教学仍处于从属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学生考核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全程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形式基本局限于对布置的作业或实验实训报告进行评分等静态考核,缺乏全程静态和动态结合,导致实验实训课开课质量不高、学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

2.尚未开设新课程适应新国际市场。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实践所需要的新课程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类的课程尚未开设,这些课程讨论的恰恰是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最多的一些问题,这导致高校实践教学无法与实际相结合。

3.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简单。目前,高校实践教学训练的只是单项技能,学生的综合实用能力训练只局限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层次。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海关报关》、《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等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技能训练都是单项训练,其综合技能训练还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实施。

4.缺少对实践基地的改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学校供学生进行实践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往往名不符实,许多外贸企业为保公司商业机密,不愿让大量学生深入到其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学生实习的作用。{2}

5.模拟实验课的个别软件陈旧,在对实验软件的维护上往往缺少消化、吸收、改造,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若要改善当前实践教学的状况,必须努力消除上述问题,实现大学生实践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的时段同步化、环境相似化、进程持续化、参与全员化,进而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日常培养成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先在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了大胆的偿试,促使国贸专业08级本三班与温州迦达外贸有限公司合作,创立“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推行“班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与成果,并在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了推广,促使09级本二班与温州斯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了“温州帕维尔五金外贸工作室”。

二、“班企合作”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界定

“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也可以称之为“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就是对班级实行企业化管理,设立“总经理”、“副总经理”、“业务部经理”等职位,把班级按照公司模式进行公司化运作,以此作为独立单位与企业合作分销产品。企业化的班级实行自负盈亏制,每位员工可以出资成为企业股东,享受年终分红,根据收益在下一年度可再次入股。以此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平台。

(二)“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践

1.“班企合作”实践之一: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商务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8级本三班与温州迦达外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温州大学“班级管理企业化”的试点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三班全体同学出资率先与主营光学产品的温州迦达外贸公司取得合作,依托瓯江学院创业园及温州迦达外贸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成立了“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即以“班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运营的新型企业。具体模式如下:

(1)公司架构。“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以经营眼镜为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对外贸易。目前,该公司已融资10万元,实行自负盈亏制,班级中58名学生大部分都有资金投入。其中,最大的股东总经理兼班长投入1万元。在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申请的办公场所按照外贸公司的构架,分设“业务部”、“美工部”、“财务部”、“后勤部”四个部门,并设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各一职。根据学生的课时安排,该公司每天每个部门将安排一名学生进行值班,确保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为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瓯江学院特聘温州迦达外贸公司负责人担任该班的课外班主任,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具体的外贸业务,并从实战角度给学生传授经验。

(2)公司目标。在公司经营上,“小温商外贸有限公司”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具备能独立操作整套外贸流程的能力,对产品具有详细且专业的了解,拥有稳定并且优质的供应商和客户资源,在一年内实现盈利,具备单独成立公司的能力;长期目标:在未来的3~5年,成为具有一定实力、较大规模和体制完善的外贸公司,公司实现年盈利300万~500万美元。

(3)公司文化。以“追求效率、注重细节、把握心态”为做事的一贯宗旨;以“回报社会、爱护环境、关爱雇员”等作为社会责任;以“顾客的满意是我们的荣誉”作为永远不变的质量政策;把“诚信、负责、创新、团队”作为员工不断的追求和目标;每个人都是业务员成为公司的经营理念。

(4)公司经营成果。该公司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温州迦达外贸公司负责人和有关公司业务员及学院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努力与运营,从建立初期对经营的不上手,到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及独立解决外贸过程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大的成效。①注册国际贸易平台。公司注册了20多个B2B平台(包括省略,省略,省略,省略,省略等B2B平台)。②产品。将迦达外贸公司发来的产品图片经过加框处理,到阿里巴巴和其他B2B平台上。③信息。借助阿里巴巴平台,给潜在的客户发开发信、询盘,并开展商务谈判等业务。④开展产品展示活动。在校园中多次进行产品展示活动,如“小温商眼镜校园产品展示”、“创意营销比赛――丽信眼镜热卖”等多项活动,都给公司带来了积极的校园与社会效应,提高了“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知名度。⑤深入学习与推广。在暑期期间,“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一部分留在小温商组成淘宝团队,专门建立和推广淘宝店铺,同实习的成员协助记录产品的属性,完善“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网络产品资源信息;另一部分公司员工去温州迦达外贸公司实习,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熟悉分辨产品不同的材质,初步归类产品的价格,建立、完善并推广速卖通店铺,开始学习并进行产品和客户的推广。经过一个暑假淘宝团队的努力,已经将淘宝的框架基本成形,产品上传93副;经过速卖通团队的努力,已经将速卖通店铺的框架基本成形,产品上传89副。⑥扩大经营范围。新学期初,“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际市场的新情况,又开发了汽车配件新项目,扩大了公司产品的经营多元化,逐步建立起了稳定的汽配供应商关系。⑦参加第17届义乌博览会。“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以汽摩配特许采购商的身份参加该次“义博汽摩配展”。公司准备了详细的出展策划书,合理安排出展事宜,并把握展会中的每一细节和机会。“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团队通过参加展会,直接面对客户,便于寻求客户和商贸机会,取得最佳的供货厂商与合作对象,并可直接订货,免去寻求海外客户与市场的中间环节,达到花费最少,时效最高的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商务接触面,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启发了公司外贸销售思路。

2.“班企合作”实践之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商务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本二班与温州斯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温州帕维尔五金外贸工作室”。

“温州帕维尔五金外贸工作室”是由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商务分院09国贸本二的学生代表团队创立,其工作室主打产品为建筑五金(拉手、扣类、箱包配件工艺品),与温州斯派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浙江永嘉理美工艺五金有限公司等其他温州五金工厂进行合作。具体动作方式如下:

(1)确定主打产品。初期,由团队每人出资作为工作室起步资金。通过网络以及其他信息,搜集产品资料与市场出口调查,调查温州最近5年的对外贸易情况,以及各行的出口情况,比较后确定建筑五金产品价值低,价格便宜,近几年中国建筑五金出口额大,逐年增加,且温州的五金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省市优势较大,即确定主打产品――建筑五金(拉手、扣类、箱包配件工艺品)。随后进行了温州的五金工厂实地考察,了解每个工厂的规模、证书、产品价格、包装、质量、技术、出口方向、生产车间等。

(2)确定目标市场。通过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该工作室将目标市场确定为东南亚(海外贸易的试验场)、南美洲(巴西市场潜力巨大)、非洲(国家在建设,市场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欧美(2010年中国出口额最多的国家)等国家与地区。

(3)工作室产品优势。①该工作室在永嘉县瓯北镇拥有一家五金外贸工厂,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工厂优势明显,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相对的价格优势,且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所提供的样品、图纸,与工厂协调生产,较其他竞争者而言,更能吸引客户;②由指导老师的外贸公司作为公司,出口,并由指导老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力指导解决,实施公司化的团队管理;③投入成本低;④创业项目与专业相符,团队队员的专业全是外贸,拥有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和口语能力。

(4)风险预测。①竞争风险:与其他外贸公司比较,做五金产品的外贸公司多,由于长期的发展,客户比较稳定。但作为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少,资金方面也受到限制,在社交方面也显得青涩,并且实践经验不足;②市场风险:五金产品种类繁多,学生开发主打产品种类有限,无法避免其他企业有同类的产品;面对巨大的海外市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产品未必完全符合所有客户的要求,在初期阶段慢慢探索,不断更新产品;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浮动会影响收益状况;③外贸风险:因为单据问题如贸易术语制作漏批,发生拒收;产品运输时间过长,遭遇货损,致使交货时间与合同或其他单据(信用证)规定不符;报关不及时,增加订舱费用以及支付给船公司的额外费用;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索赔等。

该团队通过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的外贸独特分析性,对市场和运营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与产品种类来解决和确定外贸中发生的问题及应对风险。

此工作室即将入住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预计销售收入在10~20万元/年,利润控制在5%,约5000~10000元。

(5)实施。①通过工厂,互联网资料对产品进行深入了解,熟悉产品的整个结构,以及加强与工厂之间的交流;②熟悉整个外贸流程,并对各个流程进行学习、实践;③通过google、福布外贸论坛了解产品信息;④开发新产品,并不断更新网站和免费B2B平台上的产品信息;⑤寻找客户,发开发信,保持电话和SKYPE联系;⑥对每月收入、支出进行财务结算、报告。

三、“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效果与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其目的也是要面向应用,需要学生到企业、市场、具体项目乃至社会中去实际接触和感受。正因为如此,“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及“温州帕维尔五金外贸工作室”的创立,不仅是瓯江学院商务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及创新与改革,也是瓯江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生管理上的又一次改革与创新,更是整个经济管理学科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与创新,意义非凡,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过一年的尝试与实践,“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建立公司的模式及架构,完成了经营目标并制定了下年的计划。公司里的学生们纷纷有了些许感慨,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外贸理论知识。在整个外贸流程的实际操作中,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做合同单证的时候,学会了协调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否则不但会亏了买卖,还失去了客户。同时,“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不仅要在网络B2B上寻找客户,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来自于钓鱼网站的询盘,需谨慎和预防。另外参加很多相关的国际性的展会,扩大了自身视野,但也需要做好详细的出展策划,才能面对突发事情。让学生在班级企业化的合作中,亲身实践,学做外贸经营。

通过“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偿试和对班级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成效。

1.“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创立与实践有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成才。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中和身边存在着大学生自己开拓的虚拟世界,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与感受,“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让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来了解企业经营,为大学生接触、了解、认识现实社会提供了条件与平台,可以将大学生从理想世界、理论世界中拉出来,在现实世界中实践成才。同时,通过这种校内投资模式,不但可以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加了就业竞争力,大大缩短了就业的适应过程。

2.“班企合作”的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大学生更新意识。由于从小到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好高骛远、偏激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也有部分大学生迷茫失落、缺乏自信、悲观烦躁。“班企合作”的实践教育模式,使大学生从自己的努力过程和价值实现中认识到脚踏实地的必要、艰苦奋斗的必需、苦尽甘来的必然,从总体上引导、促进道德养成,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3.“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给学生以积极鼓励和及时指导,增强其动力;对大学生实践行为及效果给予科学考察和客观评价,促发其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大学生更有意识的加强自我培养。

4.“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及“温州帕维尔五金外贸工作室”的创立都是由团队组成的。两个团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发现自身的优点,并使大家在合作中发挥所长,尽其所能,能协调并分配好团队队员的工作,提高专业的知识运用,使彼此能更好地实现互补,队员也能培养独挡一面的能力。

5.“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可以强化高等院校班级与企业的联系和良性互动,这是超出实践教育范围而伴生的又一极其重要的优长。{3}

在校园内推广“班级管理企业化”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崭新探索,它并不排斥、取代其他模式。所实施的创业项目与专业相符合,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锻炼平台,也为企业培养了后备人才。“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与通用模式及其他模式的同行并用,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内容更加丰富,收效更加实在。

四、“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展望

“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使温州闻名于世,将温州人的创业精神与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相接轨,做到传承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借鉴温州人的创业经历,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整合温州人的创业资源,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结合温州的区域经济,培养创业型特色人才;从而最终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是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一直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班级管理企业化”是当代中国高校的一种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先将“企业开进班级”的实践与探索,打破了原有一成不变的班级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引入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以公司的形式进行运行管理,自负盈亏,开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同学们的专业,让学生在校在读期间就能亲身实践,学到专业实践知识,获得实践经验,让学生提早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成为一种当代教育模式下的创新,也成为国贸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及早地接触企业化管理,凸显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真正应用到实践中。一个试点的成功,将在温州大学多个试点相继展开。{4}

“小温商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及“温州帕维尔五金外贸工作室”的创立,预示着教学科研活动与温州地方经济结合教育的标志,而且通过浙江迦达贸易有限公司全力尽心的指导,有助于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对当前创业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为瓯江学院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指点迷津,在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正视失败与挫折,因为经历就是财富,磨难就是成长。另外,学院也有信心帮助学生办好这个公司,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文为温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以瓯江学院为例”(11jg65B)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途径研究”(2010JG001)的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袁辉,宁凯,徐晓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市场,2011(10)

{2}温丽娟.浅谈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成功・教育,2007(9)

{3}刘升阳.浅谈当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民办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理念成功创立的思考.现代经济,2008(8)

{4}王红云,翟卫东.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赤峰学院学报,2011(3)

篇5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专业 人才需求

2014年4月,本人所担任的研究课题正式启动,由于我院是专门培养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而且学生的就业目标主要是在上海市的外贸企业,所以对上海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将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这就方便我院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此外通过相关的调查能够掌握目前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技能方面是否缺乏,这样对于我院日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而言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课题是在我院13级国际商务专业1个班同学的参与下完成的,总共发放了24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问卷为20份,这给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得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教学课程得到有效的整合。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此次对上海市20家外贸公司进行的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内容、被调查者以及调查样本,下面将详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一)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调查的主体内容,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外贸公司的名称、地址以及企业类型[1],这些是外贸企业的基本概况。而调查的主体内容是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外贸企业岗位中能够胜任的岗位、外贸公司近年来对人才需求的程度以及外贸公司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技能要求设置了10个问题,问题的回答方式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以及问答。

(二)被调查者。被调查者是调查问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被调查者,这样才能够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被调查者都是主要负责人或者业务骨干,之所以选择这些人员进行调查,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员的自身素质较高,而且这些人员对于现今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情况更加了解,在公司业务方面也更加熟悉[2]。另外这些人员也是员工招聘中的管理人员,他们更加熟知员工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能力,在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自身独特的了解,能够使得调查问卷的结果更加准确,而且还能够适合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

(三)调查样本。此次进行的调查一共选取了上海市24家外贸企业,所选取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因为这些中小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在上海市较多,而且也是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通过对这些外贸企业进行调查就能够得到目前外贸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这样使得我院在日后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方面就更加具有针对性[3],使得我院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能够适应这些外贸企业的要求,这对于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量、外贸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外贸企业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下面将详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外贸企业岗位的需求类型及需求量。在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调查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以及单证员,然后就是报关员及报检员,最不缺乏的就是商务文秘以及翻译,在所调查的外贸企业中主要是中小企业以及私营企业[4],所以缺乏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与大型企业所缺乏的人才有较大的不同,通过这个调查结果就能够更加明确我院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使得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更加稳定。

在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需求调查方面外贸企业对于业务员等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小,但是在总体范围而言需求量还是挺大的。在外贸企业其他的岗位上也呈现出需求量减少的趋势,起主要原因估计是最近几年国家对于外贸政策的调整,但是在总体上看高职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还是存在这较大的缺口。

(二)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根据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外贸企业都非常重视从业人员的国际贸易专业技能。根据详细的调查问卷显示,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外贸从业人员的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磋商能力以及履行合同的能力[5],但是在现阶段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非常这些能力,所以就使得其就业出现一定的困难。外贸企业对于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其素质要求更多的体现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外贸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认为团队协作能力是外贸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但是刚毕业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进行团队合作上显得非常缺乏。此外刚毕业的学生没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意。

(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实习的经验,所以学校希望外贸企业能够接受学生的实习。但是外贸企业并不希望高职学生顶岗学习,在调查中有30%的企业明确表示不愿意学生参与顶岗学习,55%的学生表示待定,这说明目前不少企业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这主要是由于外贸企业不清楚当前校企合作的细节,所以这需要学校加强与外贸企业的沟通,使得校企合作更好的进行。

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加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与要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要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并掌握较好的操作技术的学生,使其能够在进出口方面能够具备良好的处理能力,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能够符合外贸企业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使其能够更好的胜任外贸企业的工作。

(二)优化课程体系。传统的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课程体系的定位中不能够较好的体现出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6],高职学生相比于本科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实用性以及技能性,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更多的结合岗位需求,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么在就业的过程中就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

(三)加强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道路应该发展更多的注重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这个专业如果不经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将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所以和企业合作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呈现缺乏的状态,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胡秋华;珠三角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28

[2]袁春元 王莺;高职高专教育模式下国贸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

[3]朱婷;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3

[4]张燕平 张丽华;在专业课程框架下培养高职生的关键能力研究――基于国际商务专业的统计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

篇6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速度均在20%以上。2008年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036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远未到位,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也轻视高职院校,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高等职业院校实属出于无奈,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在”本科压缩型”和”岗位技能型”中取得平衡,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目前,我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约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约510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根据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吸收国际贸易专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因此,应该以职业岗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缩短上岗周期,并兼顾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增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该培养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可以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把握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加入WTO《新外贸法》的颁布,都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增长,从贸易总量看.200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选择来华投资,据保守估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150一200万的外贸人才,而从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 13万人左右,即使全部从事外贸工作,尚有100多万人才的巨大缺口。但市场的现实情况却是,外贸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找工作双难的局面,这就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断层和偏差。因此,我国引入了“职业能力本位”的指一导思想,提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岗位(群)分析

国际贸易工作岗位的职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可以简单的表示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十国际贸易单证等实务技能+国际货运知识十报检、关务知识+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十学历。

三、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手段

 (一)教学模块是载体

国际贸易教学应该摆脱原来的”大纲本位”的思想,建立起”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综合考虑职位的具体要求可以将国际贸易能力分为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外贸单证能为和综合应用能力三大模块。

 (二)校企合作是趋势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学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只有二者真正接轨,才能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担任实验及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授,提供实习机会等:校方也可指导企业的生产实践,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三)面向双证是关键

由于财经类专业实施资格证书制度的范围较广,与财经类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标准齐全,因此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较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如表3所示,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课程”,即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加强实训是突破

实验实训模式的改革既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也是突破点,更是难点。具体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内模拟仿真训练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四大块组成。

1、课堂实践教学。因课程而异,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校内模拟仿真训练。依靠专业实验室和教学软件,构建”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制作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仿真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和一系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修改以及海关、银行、货运、船运公司、保险公司、商检部门等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培养学生胜任国际商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

3、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性教学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举办英语技能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等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撰写实践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将课堂、校内、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帮助学生明确其未来职业选择的有效途径.

4、校外实习。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结合,指定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并以实习带动就业,提升实习留用就业率,从而提高本专业的总体就业水平。

篇7

关键词:情景模拟 教学方案 设计 实施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入世后外贸经营权的下放,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了国际化的商务竞争中。这导致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加,而且对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能熟练掌握及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熟知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国际经贸发展的急需人才。高校教育也必须要顺应时展的要求为培养良好专业素质的国际贸易综合型人才而服务。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及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从事外贸业务,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外贸领域专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仍然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常常停留在概念的阐释和方法的介绍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吸纳、机械地领会这些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独立性和理想化的知识体系,而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对的是各种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形,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有关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这些现实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和实践脱节是在很多高等院校实务类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高校教师在不断努力以解决之一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大量案例,但由于这些案例很多仍然来自于书本,这种“书本-书本”的案例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各个单独的知识点,而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有些学校则实施了增加了实践性环节的学分比例,开设各类模拟课程,联系一些外贸企业设立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邀请知名学者和外贸专家来校讲学,分享经验和心得等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情景模拟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模拟教学分为设备模拟教学与情境模拟教学两大类。设备模拟教学主要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正。情境模拟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并通过反复演练,以求得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加强了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环节,大多开设模拟实习课程,初步实现了模拟设备教学,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软件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仿真的贸易环境,强化其在课程教学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则鲜有尝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融合了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优点,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角色,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拟实践中,产生师生互动,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的程序、环节及做法,掌握进出易的操作技能、合同的规范书写、签订与履约,掌握有关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及制单业务技巧,为学生以后从事国际贸易打下良好的实际操作基础。可见,情景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将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情景模拟;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深奥的理论框架,变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在对事件矛盾和冲突的研究、解决之中,实现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中通过亲身体验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进而低成本、高效率地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于解决课堂与社会分隔、学与用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该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对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情景设置不当或引导不正确、不合理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设计一套结合课程内容的完整系统的情景模拟教学实施方案,是有效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重要前提。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情景方案的设计思路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贸易合同条款、贸易合同的磋商和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每一部分的模拟教学法按照组织准备――创设情境――实际演练――评价考核几个步骤来展开,各部分又根据知识点的不同,方式有所差别。在贸易合同条款部分,涉及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品名与品质条款、数量条款、包装条款、价格条款、装运条款、保险条款、支付条款、商检条款、索赔条款等,在该部分中内容的模拟教学中首先组建模拟外贸公司,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扮演不同外贸公司的相关人员,根据教学方案所给出的商品性质、外方要求等制定合适的合同条款;在贸易合同的磋商阶段,则由各小组在教师设计好的全套商务工作流程的模拟工作环境下,进行系统模拟操作,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商讨、确定完成小组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就各项条款进行磋商,并签订一份完整的贸易合同;在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阶段,则要求由不同的小组充当外贸公司、供货商、保险公司、运输公司、银行等角色,共同协调完成一笔贸易的履行过程。每一部分均应有详细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做到在有限的课程学时中能够有效的实施及达到预期的目的。

2.《国际贸易实务》情景模拟方案的实施方法

(1)实施原则――渐进式

模拟情景教学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拟教学则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可能造成学生习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基于对传统教学和模拟教学的认识,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模拟情景教学方法适宜于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即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中逐渐引入模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模拟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师资水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全面推进完整的情景模拟教学。

(2)实施步骤

第一步:精心组织理论教学。教师首先要对进出口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精讲,这是顺利进行模拟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可以将整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使用传统的理论+案例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由于相较于以往的授课方式理论教学学时缩短,因此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加以调整,部分较容易理解的部分可采用学生课后自学+课堂答疑+阶段性测试的方法讲授,相对较难较重要的知识点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并精讲重点、难点的方式加以掌握。这一阶段应占到总学时数的60%左右,第二阶段则进入情境模拟教学阶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操作训练。教师根据《国际贸易实务情景模拟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于“练什么”(任务和目标)、“怎样练”(方法和措施)、“什么时间完成”(进度)都要做到明确具体。

具体做法是:首先应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向学生讲解此次情景模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基础,给出若干个场景设计,并按照计划设定商品成本、税率、汇率、费率等基础数据以及提供必要的材料如合同、各类单据等;然后将学生分组,分配给相应的场景,并安排好每一位同学担当的角色,如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货运、保险公司等(这类准备工作可以安排在课外时间完成,以保证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堂有限的学时);之后,学生在既定的场景中开展业务活动,如制订商业计划、选择交易对象、进行交易磋商、签订合贸易同、开立信用证、办理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并最终达成目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发挥管理者、引导者、协调者、评判者等多重身份,以保证模拟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交易磋商为例说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明确训练目的:旨在熟悉交易磋商的基本环节,操练如何进行出口报价核算、询盘、发盘、还盘、出口还价核算、成交签约,操练询盘函、发盘函、还盘函、接受函的缮写及合同的缮制。

提出训练要求:将全部学生分为6人为一小组,3人为一分组,命名为A组和B组;A组扮演中方出口公司,B组扮演外方进口公司,并给予相应的公司名称、公司详细经营范围、背景资料及相关的成本、费率等基础数据,双方可以自由选择交易对象,制订交易计划,并完成交易磋商全过程,最终签订贸易合同。

设计模拟场景并分配角色:

场景1:B组中的进口公司加拿大温哥华纺织品公司欲求购17吨A级毛条(计一个20英尺集装箱)和2000条床单。请该组成员扮演温哥华纺织品公司的业务人员向中方出口公司发出询盘函;

场景2:请A组中代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家用纺织品分公司业务人员的小组成员根据所提供的报价材料正确核算报价并撰写发盘函;

场景3:接到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家用纺织品分公司发盘函后,温哥华纺织品公司不能接受北京方面的报价,于是进行还盘。之后北京方面迅速拟写了一封反还盘函,称所报价格为最低价,不能接受对方的报价。请分别代表温哥华纺织品公司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家用纺织品分公司的小组成员,进行出口还价核算,并分别拟写还盘函和反还盘函。

场景4: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温哥华纺织品公司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家用纺织品分公司终于就17吨A吨毛条交易的所有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进入了成交签约的阶段。请代表温哥华纺织品公司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家用纺织品分公司的小组成员,分别为其起草与成交签约相关的函电,并缮制销售合同。

在上述各场景中,主要角色均由学生担当,可以达到完全互动,学生有机会亲身感受一笔对外贸易业务的交易磋商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体验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如何选择交易对象、如何进行询盘、如何进行报价还价核算、如何进行发盘、还盘,如何面对竞争以及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纠纷。这种真实参与的情景模拟训练较大程度上克服了书本理论知识空洞抽象的不足,充实了理论教学内容,加深了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步:评价与考核。在情景模拟训练进行到每一个关键环节,教师都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典型问题作出适当的修正和点评,以引导学生顺利的完成全过程。

另外,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机制来考核学生的在情景模拟训练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扮演在扮演不同角色过程中的完成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考核与评价。如在贸易合同条款部分,根据最终拟定合同中交易条款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给予评分;在贸易合同的磋商阶段,可以依据进出口方、供应商获得的利润率以及在交易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来考核;在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阶段,可以根据交易双方履约情况来评判,而对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则按照其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来评判。

由于在情景模拟教学中,一个学生在一次模拟中只能扮演一个角色,熟悉其所扮演角色的业务范围,而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应将课内训练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熟练并掌握情景模拟训练的主旨和方式,在课外时间应布置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多角色的转换练习,以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有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高彩云.仿真型国际贸易实训室建设的实践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9).

[2]李军.浅析模拟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06,(3).

篇8

日前,本刊记者跟随“创新发展看鲁企”媒体一行走访山东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东部沿海城市,采访中欣喜地看到,山东各地均有企业提供“智慧城市”、“智慧民生”、“智慧商务”等不同解决方案,并在当地试点。

“智慧城市”在山东的发展如何?怎样介入山东的民生、市政建设和商务运作?

智慧城市的烟台样本

日前,“创新发展看鲁企”媒体一行来到山东烟台惠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据悉,该公司在城市物联网、城市云应用、城市运营中心等多个应用领域开展了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而其子公司“艾欧特”则专注于“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顶层设计,目前拥有数十个行业解决方案和软件专利。

在“惠通科技智慧城市展示馆”里,记者发现到处都是LED展示牌、智慧操控系统、可穿戴设备……而关于“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展示馆内有分区展示,分别是智慧医疗区、智慧家居区、可穿戴设备区、智慧城市区、智慧政务区……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智慧城市”微缩版尽收眼底。

在智慧医疗区,来自《支部生活》的记者杨明前天刚拿到医院的体检报告,他想实验一下艾欧特的智慧医疗检测系统。工作人员让杨明站在指定检测区,有关他的各项检测指标很快显示在大屏幕上。杨明说:“不仅各项指标和医院检查相符,而且还多了一项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指标,我的肌肉含量达60%,鉴定为肌肉型肥胖。”

随后,该公司总经理张昭辉又对记者展示了智慧医疗系统的特别之处,针对老人特别加载的危险指标报警系统,当老人戴上可穿戴手表后,能对其常发性疾病进行记录,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即可收到警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发展。

最具“智慧城市”概念的,当属艾欧特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照明节能系统”。

当一行人走进该区时,路灯突然变亮,几个人离开后,路灯根据人数变暗,而全部离开后,路灯则渐渐熄灭。公司总经理张昭辉告诉记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对灯具按时段或按需求进行调光与控制,并可实现灯具的单灯控制与多灯控制,进一步节约电能,“全国现有路灯1亿盏,占照明耗电30%,相当于大亚湾发电站年发电量7倍。传统路灯的统一明灭方式造成了超35%的电能被浪费,路灯节能系统有效节能可达60%,亮度提升10%以上,亮灯率超过98%,节省维护成本40%,而且免布线,能控制LED等多种光源。基于是智能项目,对传统路灯的改造不花一分钱。”

在张昭辉的描述里,“智慧照明节约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的蓝图基础,“智能照明的本质是电子化和网络化,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入口,以路灯灯杆为载体,将智慧城市各个子系统和解决方案统一整合,实现一个平台多项管理:城市公共监控,无线WIFI覆盖,人机交互中心,环境气象监测,城市洪涝灾害预警,区域噪声监测,公共设施监管……真正实现了‘大智慧城市’互联。”

据了解,艾欧特的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服务、智慧城市视频综合分析等十几个平台,目前正在烟台试点,并不断探索具有烟台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因此,烟台先后被工信部评为“绿色智慧试点城市”,被住建部评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日照的智慧社区O2O

“我是京都信息大学SCM硕士毕业,作为学习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的理工男,回国后发现,几乎所有电商企业都在同质化竞争道路上,发展均存在瓶颈,就是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模式全方位满足民生。”日前,在日照高科园创业服务中心,日照阳光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佃升告诉记者,从顺丰嘿客的失败中不难看出,中国社区O2O发展仍处在不断摸索中,而如何以场景为中心链接网络环境和生活空间,才是中国社区O2O发展的出路。

2014年12月,日照阳光港口有限公司成立,是日照招商引资项目,与深圳百米生活电子商务平台展开合作,利用其成熟的网络平台和先进的WIFI技术,在日照全区免费提供智能WIFI路由器,从而实现城市WIFI无缝覆盖,百姓出行不花钱就可免费上网。

“免费WIFI互联只是城市社区O2O的入口。”耿佃升称,网络入口+大数据+支付+配送才是O2O的核心。现场,媒体记者打开WIFI连接“日照百米wifi”后,自动被引入“日照社区商城”浏览器,无需注册即可登陆,此时手机可在免费WIFI环境下上网,而被引入的“日照百米WIFI浏览器”首页上,除跟所有浏览器一样的引导页面设置相同,还增设了“日照特色”,有很多类似大众点评的商业订餐。送餐服务,还有类似“去哪儿网”的日照出行旅游介绍和交通出行服务,提供区域物流配送、代购、无担保购物等个性化服务。

耿佃升告诉记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O2O商业运作,更大意义在于正在搭建的一个真正的“日照城市生活圈”。

据悉,日照阳光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日照铺设“百米免费WIFI”,可为公共区域及合法商家免费提供“百米智能路由器”三万台,大到大型商场和酒店,小到修鞋摊、饰品店全部搬到网上商城,不需花费商家一分钱。因此,被日照市政府定义为“万店上网惠民生”及“全城免费WIFI”工程。目前已建设了日照街道“百米水晶城信息化特色街”、石臼街道“观海苑智慧建材城”、莒县洛河镇“智慧农村”等项目,其“智慧医疗平台”正在搭建中。耿佃升告诉记者,要以社区为中心,整合片区内居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依托百米生活平台和大数据,后期将着力开发日照智慧农村、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能公交、终端配送等项目。

互联网+外贸的未来

韩春梅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她的青岛亚涵服饰有限公司主营童装出口,两年前遇到“瓶颈”。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而外贸出口成本却逐年上涨。”韩春梅告诉记者,报关、商品检验、租船订舱、外汇报销、出口退税等,环节繁杂且太专业,没有专门人才和丰富经验根本搞不懂,所以外贸的门槛几乎将自己挡在门外。因此,她找到青岛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在这里获得了一站式外贸操作服务,实现了非核心业务的专业化外贸,公司不必再配备专门报关检验、跟单等业务人员,既节约了人力成本,也能把全部精力用于生产,平台提供了很多国外订单,公司的外销通道一下子被打开。“不到两年,公司业务已从零增长到年出口额100多万美元。”

韩春梅所说的“平台”,即是青岛新华锦集团2012年成立的基于“互联网+传统外贸”之下的创新平台。2012年,青岛市探讨新型贸易模式,市商务局、国税局、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和中信保山东分公司与新华锦集团共同创建北方首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也就是青岛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目前已与5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平台帮助下,300多家小微企业由年出口额5-10万美元,发展到过百万美元。

“传统外贸模式下,每个企业自成一体,通关资源重复配置。单个企业运营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结汇风险控制力弱……”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道告诉记者,这让所有外贸企业处于无序生存战中,平台把中小微外贸企业资源整合后,通过规模业务降低各方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形成多赢的竞合关系。

据了解,该平台可依托综合网站和线下国际贸易各环节结合,提供包括融资、物流、退税、清关、信息咨询、客户介绍、产品展示和海外追账在内的涵盖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增值服务,并在政府、大企业、中小微企业之间建立起服务生态体系。正如山东新华锦国际商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方义所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互联网+带来的新型外贸模式,也是从分蛋糕到一起做蛋糕的过程”。

篇9

宁夏正洋物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洋公司)主要从事脱水蔬菜出口贸易。1998年9月马宏东应聘到正洋公司工作,1999年6月25日与正洋公司签订保密协议。2001年1月马宏东未办理辞职手续便离开了正洋公司。1999年9月刘军应聘到正洋公司工作,1999年10月7日与正洋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刘军在正洋公司从事外销业务期间掌握了正洋公司的国外客户资料及公司对外销售脱水蔬菜的经营信息资料。2001年6月刘军辞职离开了正洋公司。

2001年3月初马宏东应聘到宁夏福民蔬菜脱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民公司)工作,从事与其在正洋公司工作性质相同的办理脱水蔬菜的出口单证、储运和银行结汇业务。福民公司的法人告知马宏东,只要把以前福民公司通过外贸公司做的业务拉过来,由福民公司直接同国外客户做,每做成一笔业务公司给他提成。

2001年4月某晚,马宏东到正洋公司刘军的办公室,趁其不在,将载有正洋公司业务人员与国外客户联系业务时积累的客户信息和销售经营信息的电子邮件拷贝到软盘上,并复印了国外客户与正洋公司的传真函件两张后离开。回到福民公司后,马宏东以正洋公司的电子邮件的格式、交易方法等客户经营信息内容为参照,用福民公司的产品名称、数量、库存商品最低成本价等信息制作成模式化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从正洋公司窃取的国外客户。数天后,马宏东从刘军处索要到其持有的记载正洋公司客户信息资料的笔记本,马宏东在交还笔记本前复印了笔记本的全部内容。2001年4月、7月、8月,马宏东分三次利用窃取的资料向100多家国外客户发送有关福民公司销售脱水蔬菜的电子邮件,收到回复后,按照正洋公司的交易方法、价格谈判方式,与国外客户就福民公司的货物进行交易。此后,福民公司陆续与国外一些客户取得联系并成交了出口脱水蔬菜的业务。

2001年7月,刘军经马宏东介绍到福民公司从事脱水蔬菜对外销售业务,福民公司也向刘军作了销售提成的承诺。刘军到福民公司后,利用正洋公司的客户经营信息先后与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客户成交脱水蔬菜销售业务38笔,为福民公司实现销售收入数百万元。

2003年7月,正洋公司以福民公司、马宏东、刘军侵犯其商业秘密为由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宁夏高院审理判决后正洋公司、福民公司均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审理,终审判决福民公司赔偿正洋公司经济损失九十多万元,并不得公开披露,扩散正洋公司的客户经营信息。

案例解析

本案的焦点在于福民公司是否侵犯了正洋公司的商业秘密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也就是说,商业秘密须具备秘密性,保密性,价值性和实用性。在本案中,首先需要考量的就是被窃取的正洋公司的信息内容是否属于商业秘密。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秘密性。正洋公司的信息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公司汇集整理的国外客户的名称、地址、电子邮件、网址、业务联系人等客户名单资料;二是客户名单资料与公司业务经营内容相结合,以电子邮件为载体的客户经营信息。这些内容反映了正洋公司与国外客户就货物品名、规格、质量、数量、产地、价格等的谈判过程以及谈判技巧,和正洋公司货物的销售价格、客户订单等外销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因此,正洋公司的客户经营信息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特点。对于同行业的一般人员来说,以上客户经营信息是不能够轻易得到的,具有秘密性。

第二,保密性。正洋公司自1998年以来,重视保护公司客户经营信息,建立了公司保密制度,与公司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指定了业务人员专用微机并加设密码进行管理。应当说,正洋公司对自己的经营信息采取了适当的保密手段,这些经营信息也由此具有保密性。

第三,价值性。正洋公司利用上述客户经营信息,每年与多家国外客户成交脱水蔬菜销售业务,取得了一定的商业利润。马宏东通过窃取的手段获得了正洋公司的客户经营信息,并与刘军共同在福民公司使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福民公司与多家国外客户成交销售业务,实现巨额销售收入,进一步证明了该经营信息的价值性。

第四,实用性。正洋公司本身在使用这些经营信息,而作为侵权人的福民公司也大量使用了相关信息,因此,毫无疑问,这些信息能够在商业中实际应用,具有实用性。

马宏东以窃取,复制的不正当手段获取了正洋公司的客户信息,并利用此信息为福民公司与国外客户联系出口脱水蔬菜销售业务。刘军将持有的客户资料笔记本交给马宏东复制,泄露了正洋公司的客户信息。此后,马宏东、刘军又共同在福民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披露、使用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客户经营信息,使福民公司与在正洋公司客户信息中记载的国外客户成交了数十笔出口业务。二人的行为侵犯了正洋公司的商业秘密。福民公司在聘用马宏东、刘军二人时知道二人原是正洋公司的业务员,福民公司应当知道马宏东、刘军在联系出口销售业务时使用的是正洋公司的客户信息,但其为追求商业利益,放任马宏东、刘军的披露,使用行为,主观上具有过错,客观上披露,使用了正洋公司的商业秘密,并获取了经济利益。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法院认定马宏东、刘军以及福民公司侵犯了正洋公司的商业秘密权。

本案中涉及的商业秘密由经营信息构成,而由技术信息构成的商业秘密似乎更多地为人所知。二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经营信息必须是一种深度信息。尤其是客户名单,并不能仅仅为若干客户名称的集合,必须具有更为详尽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权利人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只有这样的客户名单才能构成商业秘密。本案诉争的客户名单等经营信息是正洋公司通过长期从事脱水蔬菜出口外销业务积累形成的与国外客户的往来业务资料,不同于公开领域中的一般客户资料,不仅包含了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还包含了外销业务中客户的交易习惯、付款方式、购买产品的意向以及在交易中对方客户的一些特殊需要,构成了深度信息。其次,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在价值性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技术信息的价值性往往可以根据其所属行业或产业内的科技水平予以客观地判断,但经营信息的价值性判断缺少这样一种客观标准。本案中法院是通过利用这种经营信息能够获得商业利润为判断标准的,但以是否能够通过利用经营信息获得商业利润为标准过于狭隘,应当对经营信息的价值性作更为宽松的理解。也就是说,即使利用这种经营信息给权利人带来的是亏损,只要权利人仍然在继续使用这种经营信息,也应当推定权利人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减少损失,因而从减亏的角度看也具有相对的经济利益。另外,侵权人利用这种经营信息是否获得商业利润对于这种经营信息的价值性的认定也无决定性意义,即使侵权人是亏损的,也不应当影响对这种经营信息的价值性的认定。最后,在实用性方面,经营信息也与技术信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技术信息能否具有实用性比较容易判断,只需看其能否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但经营信息实用性的判断就比较困难。相对而言,对于经营信息的实用性的判断应当持一种更加宽松的态度,只要其可以在商业经营过程中运用,不管是现在使用还是将来使用,不管使用它是否能带来盈利,不管是权利人使用还是侵权人使用,均可以认定其具有实用性。

篇10

诚然,一位天使的诞生,总会给家庭带来无比的愉悦和欢欣,但随之而来的现实问题,也会令小张那样的高级白领和独生子头痛不已,娇生惯养,只知道读些圣贤书,却对家务事一筹莫展。事业和家庭难以两全,更何况面对着的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权衡之下,只能忍痛割爱,把照顾孩子的任务交付到老人的手中。他把这个建议和妻子商量,同为金枝玉叶的女孩求之不得,一口应允。曾经是文学青年的妻子还发表了抒情演说:“虽然我们每周只有两天尽到作为父母的责任,而正因为时间的珍贵,所有的点点滴滴才显得格外美好,也会感到它在时光的磨砺中那动人的光华!”

自由自在的生活随之莅临,就像是谈恋爱的时候或者是刚结婚的那会儿。平日里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工作之中,也不用外面有应酬还牵肠挂肚的,收获更多利润的那一刻心中也得到最由衷的慰藉。孩子除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有点寡言少语,其他都没有什么端倪。周末的时候,孩子也会和小张一起做游戏,或者趴在他的肩上和他撒撒娇,大家去餐馆吃饭也都其乐融融。时光就这样飞逝如水,一晃一年过去了。小张的生意越来越好,妻子也提升为公司业务部的经理,他们商议着可以贷款去买一栋别墅了,但不知为何,却渐渐地感觉夫妻之间,有什么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就像是纸糊的窗户一般,外表虽然鲜亮,但一有风吹雨打,就会有冰冷而刺骨的雨水汹涌渗透进来。

那个冬天的晚上,妻子在浴室里洗澡,扔在台子上的手机像弹簧般震动不停。照理他是从来不看妻子手机的,这次却带着几分好奇,鬼使神差地破了先例。没想到,这一看就如同从天堂坠入了冰窟窿,许多暧昧缠绵的短信像利刃般射中他,顷刻间令他鲜血淋漓。妻子从浴室出来后,看到他握着手机凶神恶煞的样子,知道一场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吓得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事情明摆在那里,是妻子有了外遇。这对把感情看得很重的小张来说,伤痛是惨重的。不过冷静下来,追溯其中的缘由,理性的小张也看到了自己的责任和过错。他们夫妻的感情已经过了激情期,是需要一个孩子来稳固和丰富的时候,但他们又让生活的模式回到了从前,于是,有些看不到的裂缝在无声中扩展,而给一些不良的因素提供了萌生的温床。尤其是女性,如果没有尽到过做母亲的全部责任,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迁徙到其他的地方,而小张自己的工作又非常忙碌,又觉得是老夫老妻,对妻子也有所冷落,也许妻子就在不知不觉的引诱中红杏出墙了。

小张和妻子为这件事冷战了几天,妻子主动来向他认错,他也知道妻子心里还是爱他的,只是耽于梦想的个性让她犯了错。他最终和她恳谈,并不是原谅她,也不想用离婚来作为对她的惩罚,他只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想想,是否还要继续“周末父母”的生活。因为这样缺少责任感的家庭,他真的不能保证,是否下一个出轨的就会是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