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数字化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数字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数字化

篇1

【关键词】数字技术 计算机 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又名为DT,是与计算机技术相辅相成的一门科学技术,其主要内容是利用外部设备,把需要的内容、监控数据、设备动态信息等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变换成自己所要的,或者是再次作用于计算机智能支配机器的手段。在当今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化技术凸显了它不可比拟的优点,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和肯定。

1 数字化技术在工业上的覆盖率以及优点

1.1 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工业中,计算机的应用和数字化技术起到了核心作用,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一个更可靠、更有效率、更精准的智能化工业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已经逐步取代了我国原有的工业电气系统控制管理技术,是一种突破性的进展。数字化技术其使用率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广泛的,尽管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品种和数量众多、操作过程复杂,程序代码与监控需要严格的实验和实践,但是经过人们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已经极大的减少了失误概率的发生,也提高发生失误时高效的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推进其覆盖率的原因就是,数字化技术以发展十分纯熟的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将数字技术和电气自动化进行有机的融合,不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较高的效率,而且还减少了对其他设备的依赖, 成熟的Windows逐渐成为一个控制平台,能够将信息生动的反应给使用者,简化了操作过程,有利于错误监控和下达指令,准确性大大提高。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支持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在这方面的人才不断增多,又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相互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变得相当普及,而其改革创新速度之快,也是我国数字化技术行业迅速发展的体现。

1.2数字化技术的优点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具有比其他系统更加明显的优点。首先数字技术化的系统平台是成熟的,有了这样成熟的“地基”,“上层建筑”的改革和创新就变的相当容易;其次,数字技术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减少设备的依赖性,节约成本,增强竞争力,能够让整个系统快速运转,对每一个细节作出精准无误的计算,再加上数字技术和光纤网的有机融合,可以切实的提升自动化的实效特征,减少员工人数的使用,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最后一个方面就是由于数字技术是以虚拟的网络技术为基准,可以通过机器代码的使用,避免了员工的直接接触与监控,减轻了工作环节,可以快速的对突况作出反应,有效的实行间接操作,操作者只需要对相关的计算机代码进行设计,按照各企业的需求编制指令与程序代码即可,数字化技术凭借着其非常高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让很多电气自动化程序有着相当高的人工智能性,能够帮助电气工程上的应用有一套高效,规范的标准,保证了工业高质量。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载体在将来,相关的科学技术人员一定能够在虚拟现实处理技术的帮助下,设计出更加实用、更加生动的人机互动界面的新型控制系统,从而突出更多的数字技术的优点,而且通过不断的改革和电气自动化不断的发展也一定会体现出更多独特的优点。

2 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数字技术

2.1 数字技术的不足与创新利用

尽管数字技术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是其发展还不是相当健全,一方面是由于其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经常会出现一些差错或者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各个公司情况不同,与外界合作企业不同,进口或者自创的系统不是相当完善,使用的数字化技术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各各工业之间的探讨和发展。还有一方面就是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与国外专家探索的少,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数字化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但是由于电气自动化工业的不断壮大和数字技术广泛的应用,凭当今的人才培养速度是不能够满足这样的市场的,这也极大的拖慢了数字化的发展。要想提高其发展速度首先是做好基层建设,就是先完善数字化系统,完善的过程中最热门的便是虚端子技术,虚端子在智能终端和测控装置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中广泛使用,虚端子可以对全站线路,母线,开关和主变进行控制,以更好实现装置之间的通信,进一步强化对程序代码的控制,通过程序代码可以向电气设备下达相关指令,从未进行远程监控和指挥;在创新方面除了技术以外,应该注重理论创新和人才培育,因为即便我们再努力创新,没有人才还是不能取得好的成果,而人才创新却是一直被忽略的一项;再者还可以从系统进行创新,我国不少企业为了实现MES系统与ERP系统之间均采用TCP/PI协议进行通信,实现了计算机与自动化管理系统之间的良好融合,使自动化控制功能大大加强。

2.2 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未来走向

工业市场的不断扩张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数字技术将电气工业化有着更多的交集和依赖,从我们初期到现在,数字技术一直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带动着整个电气自动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再不断的完善数字技术本身的缺点,促进了很多次飞跃的改革,有着无法阻挡的发展速度。从整个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初期创建和发展到现在的具体应用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在未来工业上的需求,每一位专家都预测,未来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数字化技术,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并成为计算机在工业应用中最大宝藏。作为信息化的一种,数字化已经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处理方式来逐步建立一个新的处理方式,并将它综合起来,运用到电气工程中。更具综合性、系统性、准确性,数字技术的信息化处理系统必须实现操作的自动程序化,实现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的全面结合,实现内外部网络的协调统一,让工业电气自动化管理的系统指示和系统处理更加科学、精确及合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管理。同时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讨进行科学的创新,让数字化技术成为一个完美的系统注入到工业发展的血液当中,不断提高工业电气自动化水平,为完善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体系作出贡献。

3 结尾

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伴随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都会采取数字化技术,这一方面的探讨和创新会受到更多相关人士的关注,也一定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可靠、稳定、高价值的数字化技术一定可以带动整个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持续有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娟.探研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6):119.

[2]于泉海.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

[3]孙旭彬,李峥.解析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篇2

[关键词]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市场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 F27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31-03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一个科学的部署。总理在2012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论是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还是应对国际经济发展低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一、 必须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技术创新的目的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是技术创新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商品,而这要由企业来完成。因此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坚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1.企业在创新的投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是企业最主要的创新投入。据统计,201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和科研人员的数量均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和科研人员的数量的70%以上,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明显的优势。

2.企业的创新绩效不断提高

企业在获取国家科技创新、科技发明奖和专利申请等方面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2010年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36%,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的数量、销售收入不断上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6%。

3.中央企业是推进自主技术创新的国家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1个重点突破领域,中央企业都有涉及。在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的参与率分别为29.5%、13.5%。在载人航天、绕月探测、特高压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众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有64家中央企业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企业,5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有24个由中央企业牵头或组建。

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来看企业已处于我国创新的主体地位,从而较好地促进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二、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关键在市场化和产业化

自主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是实现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一项创新的技术最终是否能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于它能否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是变化的,企业处在市场的最前沿对于市场的变化最敏感,理解最深刻。因此在技术创新的选项上能够紧扣市场的需求。适合市场的需求的技术创新,是否能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还要看能否顺利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这就要靠企业来进行。企业具有把握技术和产品的综合能力,具有产业化的能力。对于重大的创新技术具有推动产业链发展的能力,从而使重大自主技术创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1.必须加深对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认识

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在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能实现技术领先,但是,也往往容易重视技术,轻视市场,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与市场有一定的差距,产业化的能力就更难提高。在传统的科研体制下,由于观念和企业对科研人员的考核等原因,企业的科研人员在技术研发出来后,往往更关注申报奖和申报专利,而忽视了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技术止于试验室。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长时间占用大量资金。技术创新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尽快实现产业化,企业很难得到回报。依此下去,企业难以承担巨大的研发经费。继续投入企业将拖跨,减少投入或不投入,技术研发无从谈起。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技术必须要市场化和产业化。企业始终是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体。

2.不断提高企业自主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能力

当前,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有关的资料,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企业的技术产业化运作水平不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始终是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运作水平决定了其产业化的速度、效益和规模的高低。因此创新企业必须要提高自主技术的市场化与产业化能力。

篇3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应用与展望

引言

从数字技术目前的发展来看,其所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工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基础,在电气自动化实施的基础上也在朝着数字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不可否认,数字化技术对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推动着工业电气向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不断的进行着,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而在这种应用之中,数字技术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实施还有着更加优越的发展前景。

1、截波冲击试验

截波冲击试验一般是波尾阶段的波形,采用的是负极性截波,在此实验之中,其一定要与全波冲击试验仪器相互交易进行。全波冲击试验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对突发性的短路试验变压器所会出现的反应进行测定,该实验的实施要在短路试验之后再进行。截波冲击试验具有两种实验方法:一种是采用工频耐压做为预激磁电压,并将其电压进行一定的降低,然后一直将到局部放电实验条件下的电压水平在保持几分钟时间的情况下,在对局部放电的情况进行测量;另一种是采用Um为预激磁电压,同样将其给予降低,然后将其一直到局部放电实验条件下的电压水平在保持几十分钟的情况下,对局部放电的情况予以测量。通常,在截波冲击试验中,电源的频率是不会对局部放电实验情况下的放电量进行影响的,但是在,带电电极表面和接地电极磁场较强却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实验所需要的场地一定不能受到噪声的污染,对于局部放电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隔离。从其实验之中可以发现,在截波冲击试验中其借助了计算机系统和监控系统,这样就要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同时也可也保证实验可以在一个更加顺利的过程中来完成。

2、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2.1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数字技术中,无论多么庞大的信息数字量、模拟量都可以准确无误的识别出来,同时还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既安全又轻松[1]。在其平台之中,其所实施的开放性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并缩短了编程的周期,而微软技术所开发的标准语言、规范化的示范平台,以及系统的集成性和灵活性优势,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非常之多。从数字式变电站的普及与应用来说,其采用的都是微机化和数字化程度比较高的配置,不仅占用的面积和使用的配置设备有了减少,在回路上也比较简单,但是却有着操作简便和减少成本的优势,有效的达到了资源的共享。

2.2可靠性高

数字技术大多所使用的都是网络系统和技术比较先进的智能化电气系统[2]。因此,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冗余的传统设备,在操作上还非常便捷,准确率也比价高,而数字化技术中光纤网络和互感器的使用也有效的提高了工业电气自动化在使用中的性能和安全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其所使用的仪表、仪器在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上的实现,不仅是电气从模拟技术相数字技术进行了转变,同时因其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定位明确的优势,有效的赢得了市场。

2.3性价比好

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保障了电气在自动化上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着智能化形式好、决策信息量丰富、通信能力强和结构清晰的优势,这样就有效的节约了工业生产的成本,保证了工业生产的质量。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之中,开放性的系统造就了数据共享和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为工业电气的技术改造和实际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电气中的化学仪器来看,样品测试、极端环境操作、定位、评估、在线分析、数据信息的输入输出、技术链接等都可以实现,而在计算、处理的效果上也更加的准确与优化。

3、GPRS环境下数字化技术的相关展望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内,虽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却无法将数字化发展的弊端掩盖起来。当今社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因此严重存在着标准模式不同于、网络技术落后和技术操作人才短缺的情况,因此,目前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技术正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GPRS技术。GPRS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其所采用的是一种分组交换技术,科室有效的实现数据的分组发送与接收,同时用户也可以永远在线,其按照流量计费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服务成本。基于GPRS技术组建的热网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多个方面的特点优势,其所具有的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高速传输、组网简单灵活、防雷击和通信链路由专业运营商维护的特点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面对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不足,展望GPRS技术在数字化技术中的发展前景,在GPRS系统环境下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加强可以通过三个方式来进行完善: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就地化安装、运用GOOSE虚端子概念、加强程序化操作理念[3]。电气自动化的良好运作需要在标准化的程度接口上实现,因此在PC平台上将MES和ERP系统进行连接,将TCP/IP作为办公环境通讯的标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以此来促进电气自动化的发展。GOOSE虚端子在经过不断的改良发展中,不仅使工程的调试变得更加的简单移动,还可以在测控装置和智能终端中将信息交互的情况显现出来,和二次回路相比较,其包括信号管理在内的多个监控工作都变的更加简单。数字技术作为一个软件系统,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程序来实施,这样才可以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完善,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途径,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实施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系统的操作、管理、控制都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虽然,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会将这些困难有效的克服,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一定会更加的完善,使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制造业自动化,2012,(06):76.

篇4

论文摘要数字化校园网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对校园网中出现的网络新技术进行阐述,继而论述其对创新环境建设所起的作用。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基础是IT,而IT的发展有赖于持续的、无止境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会给数字化校园网创新性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

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新一代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崭新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是一个新老更替、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新技术的发展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革命正逐步走近校园网的建设。

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物联网走近校园网

物联网的完整定义是:指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目前,物联网已用于校园网的安防管理,着手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平台。然而,随着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在学校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深入。将物联网应用于专业教学和建设,为相关专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模拟实训基地提供技术保障成为可能。

新一代网络技术——三网融合应用于校园网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网络资源融合[2]。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现有网络配置、综合利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采用全数字化连接、宽带数据交换与传输、高度集成业务、简化终端接口、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网络,向用户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服务。

“三网融合”利用原有的电视设备对其进行改造,形成数字化电视网,实现宽带接入、程序下载、多应用多业务等功能。在此基础上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结合,相互补充,实现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校园网由光纤以太网、闭路电视网升级的HFC双向网络组成,即电视与广播子网采用数字技术与数字广播技术,把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转为IP包,在局域网内广播,形成校内的广播与电视台,网内任何一台电脑终端都可接收。

无线局域网与3G入住校园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目前,无线网络已应用于高校校园分布较远的校区之间、分布不规则的校园建筑物和建筑物内部、会议厅、校园公共休息场所、教工宿舍楼及各学校与教研网中心的接入和互联。

3G即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的典型特征是能够同时提供语音及数据的高速无线移动服务,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校园网利用3G网络为基础建设,以TD-HSDPA网络作为主体网络,以WLAN网络覆盖方式对于宿舍、图书馆等室内热点地区进行辅助补充,使得“无线校园”网络具有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入优势。

新一代网络技术——云计算探索校园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它是网络中协同工作的一组虚拟的服务器群,通过网络强大支持,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应用服务来实现特定连接后在网络中的分布式数据处理[3]。它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方法论: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用来统一提供服务(IBM)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Google)统一的特征。

云计算应用于校园网需要其提供IT基础架构,而不需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可以在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实现覆盖全面化、性能最优化、规模最大化、费用最低化,同时还能满足教育网络所需的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技术先进性等多方面需求。  校园网中新技术对创新环境建设的影响

在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需要建立创新教育环境,特别是学校创新环境。网络新技术应用于校园网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校园教学、学习、生活环境,利用系统设计的思想将新技术运用于校园的创新环境建设成为可能。

物联网建设智能化教学

创新环境首先是课堂环境的创新。利用物联网对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进行拓展:可以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例如,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实验器材,可以为每种实验器材粘贴带有二维码的标签,学生看到这种器材后,除了可以知道它的名字,还可以用手机识别二维码从教学平台上获得其相关扩展内容。物联网还解决校园网的安全认证问题,创新性环境建设需要一个开放的网络资源系统,然而开放必然会引发不安全因素。而网络新技术物联网提供了校园安全认证。

三网合一创建全面的资源利用平台

三网融合进入校园是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推进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它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原有的视频网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改造,使其适应于IP网络。通过改造电视网络或终端,与电信网、互联网重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新网络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上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最前沿的知识、技术,从而影响改变人的思维。创新环境的建设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观念的转变,三网融合实现了多种途径、方式获取知识。而且三网融合可以更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无线网络与3G技术创造普适学习模式

普适学习是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学习方式,透过无所不在的运算环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提供给学习者持续而合适的学习资讯。普适学习的主要特征在于:永久性,易于获取,即时性,交互性,教学活动真实性,适应性,协作性。普适学习环境应该是多维度的,能提供视、听、读或者其结合,才能对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超脱其原有学习情境,才能给人以更广阔深远的思考,继而扩展迁移到其他领域,实现创新。无线网络与3G技术实现了校园内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并且可以多人同时上网,并提供了更快的网速,创造了校园普适学习环境。

云计算构建更新的网络学习环境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是将设备的更新换代的任务交给了服务的提供者——数据中心的建立者或者是相关服务的提供商。这样,云计算模式就为教育领域扩展出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也为信息共享、信息协作和学习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即可以使学习者通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和服务。

结束语

置身于最尖端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创新。新一代网络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入。技术重在应用,随着网络新技术更好地发展,如何能更好的应用校园网创建校园的创新性环境值仍需要我们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丙根.物联网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3-95

篇5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创新

前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对电气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电气过程控制等都在使用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特点

(1)可靠性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数字技术是新兴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常常与智能化联系在一起,数字技术即减少了使用传统设备,又使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更加简单,准确度和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光纤技术的应用使数字技术更加完善,例如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工业锅炉仪表在使用数字技术后,操作人员只要在电脑前就可以通过网络和仪表数字来控制和操作。而且仪表所提供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根据相关企业和部门的统计显示,当前工业电气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向现代化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数字技术具有可靠性特点。

(2)性价比高

工业电气技术具有专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管理中对控制所达到的精确程度和安全性能必须要严格测定和计算,确保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数字技术得到了完善和创新。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先进数字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对企业采取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措施进行检测和控制,企业通过数字技术能够把生产、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进行应用和管理。数字技术的通信能力是非常强的,它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具有较高的智能化功能,同时,企业使用了数字技术,节约了人力、物力,节省了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相应的降低了企业投资和管理成本。例如,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管理中数字技术可以对接口技术和管理进行控制和操作,对多种机器设备之间进行连接使用,技术之间的串联运用,对于分析复杂的工业电气自动化问题更加有效,计算结果会更加精确,并用更加优化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等。因此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还有着性价比高的特点。

(3)可操控性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控制性,在操作上,只要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计算机程序就会启动,通过传输设备将指令传给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指令下就会自动开始运行,因此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设备上还具有可操控性 同时数字技术自身还具有逻辑分析能力,可以自动进行信息数量、准确度的校正,降低成本的消耗,而且还保证了安全性。此外,数字化平台的开放性也带来了操作代码的标准化,有效的提高了程序的可控性,由于对电气设备控制可以根据要求在计算机上设置不同的密码和操作指令,因此没有得到允许的人员是无法操作电气系统的。也就是我们在计算机上常常会看到有问题请找程序管理员一样。这对工业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正常操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创新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具有其他技术所无可比拟的优点,而且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在运行良好的同时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但是,这并比意味着数字技术就是完美无缺的了,在企业存在的技术差异、通信设施是否完善、选择的计算机软硬件是否合理等多方面原因,都会制约数字技术的发展,目前数字技术由于发展时间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化,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匮乏,都是数字技术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制约因素还有数字技术是依托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智能化程度还不高,因此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必须要创新。

(1)在数字技术应用中使用智能终端

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应用时限限制较大,数字标准采用的方式存在着大小不一,格式各异以及数字标准衡量欠缺,另外数字技术的专业操作人员短缺,智能化水平不高,这些弊端必须得到改进和创新。因此在当前采用智能终端技术进行分析和创新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通过光纤连接和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收集与控制,光纤设备与数字智能终端相互配合,一个用来保护电力中断、信号发送和远程测控,另一个则给以跳闸双重保护,更加提高了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性与可靠度。此外,数字化程序接口的标准化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运行的主要条件,有利于企业的事件相关电位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之间的连接,将TCP/IP标准作为通讯标准。

(2)程序化操作理念创新

数字技术的执行力向来是各企业都在强调的软件能力,在调度命令下达以前,必须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使工业电气管理程序化操作,例如票据经过核实后要先存入电脑的数据库中,当需要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时,还要提前进入人工的预界面,进行诸如闸刀、开关等设备的确认设计。这有利于不断完善系统的应用功能,使工业电气自动化向实现信息化、开放化的未来迈进,同时对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人员也要随时进行程序化培训和管理,以便在实际操作控制中能按照数字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的程序工作,使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

结语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已经得到重视和广泛使用,工业电气自动化已经渗透到电子信息工程与电力系统等领域,其计算机技术已经包含了系统的开发、分析、设计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数字技术作为目前信息化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创新和提高,相信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同时数字技术也会迅猛发展,更好的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制造业自动化,2012.3

[2]何贤义.浅谈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

篇6

【关键词】云计算 办公自动化 创新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办公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并且企业办公工作量日益繁重,相应提高了对于企业办公时效性和科学性的实际要求。办公自动化起源于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办公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云计算是当前高端信息技术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构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可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加强企业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云计算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展需要的创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项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我国对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九十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无论是政府机关或是企业,均需要处理信息量庞大的工作文案,安排复杂的工作流程,同时进行内部的工作管理,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自动化就是在这种发展需求中提出的技术概念。

国内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1 文件型OA阶段

文件型OA属于办公自动化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重点在于无纸化办公,侧重于电子文档的实践应用。

1.2 流程型OA阶段

流程型OA在文件型OA的基础上,引入了互联网技术,并依靠互联网实现了流程审批、公文流转、会议管理等现代化办公功能,提高了企业的组织管理效率。

1.3 知识型OA阶段

流程型OA已经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功能水平,知识型OA主要是在流程性OA基础上,强化了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满足了企业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

1.4 智能型OA阶段

智能型OA是办公自动化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传统功能上,智能型OA将更加关注信息挖掘、智能决策等功能。

办公自动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所需成本及系统维护成本高昂,多数中小型企业无法承担。云计算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方式,由此构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在网络环境下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并且在信息处理方面更具有优势。

2 云计算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创新技术分析

2.1 云计算技术

“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概念,具体是指由互联网将复杂的计算处理程序分解,再通过多个服务器形成规模庞大的系统,对信息进行搜索和分析,最终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的技术。“云”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服务供应商可在短时间内(通常在数秒内)完成远程的信息处理工作,从而达到一种类似“超级电脑”的效果。

云算概念常与网络计算、自主计算以及效用计算等概念相混淆,虽然云计算依靠计算机集群实现信息的处理,但在网络组成、工作模式以及目的等方面,与上述其他计算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从硬件结构的角度分析,云计算具有一对一的特性;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分析,云计算则具有一对多的特性。

根据发达国家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其部署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1 公用云

首先,公用云可能是免费的,但并不一定是免费的,同时“公用”也不代表着用户数据的公开;其次,公用云模式下的信息服务,主要由第三方服务者通过网络渠道提供,为提高用户个人数据的隐秘性,保护用户相关权益,服务提供者通常会对用户的访问权力进行控制。公用云在成本效益和服务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1.2 私有云

与公用云相比,私有云在弹性和信息服务方面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私有云模式下其程序和数据均由组织内部进行管理,并不会受到安全疑虑、网络宽带等因素的影响。

2.1.3 社区云

通常模式下,社区云的掌控者是多个利益相仿的机构或组织,包括宗旨相近、安全要求相近等。

2.1.4 混合云

2.2 J2EE平台

J2EE平台是一种开发式公布规范,在企业级应用中有着良好的应用。J2EE平台可以提供应用需要的模型和相管开发技术规范,模型具有多层次分布特征,可以实现对应用逻辑的合理分层,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组件和服务器,不同组件间的协调运用及管理由相应的管理协议实现。

2.3 SSH架构

SSH架构主要由Struts架构、Spring架构、以及Hibernate架构组成,分别对应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Struts框架提供了相应的标准框架,是整个系统软件的开发基础。

Spring架构则是一个相对轻量级的框架,用于满足企业不同的复杂性要求。Spring架构的模块化性能优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选择。

Hibernate架构可在封闭JDBC的基础上,实现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有效访问,并且其应用范围广泛。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云计算概念构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在云计算技术、J2EE平台以及SSH架构等现代创新技术的支持下,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和有效利用率,促进现代企业办公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云计算给企业带来的转变[J].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2010(10).

[2]创新驱动云时代三大计算安天下[J].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2012(01).

[3]吴彦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应用研究――以青岛市电子政务云平台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4]苏奎.云计算平台下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5]翟路.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

篇7

自动化通俗来讲是自己能够运行的设备,即在没有人介入的状态下,机械装备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处置、自行检查以及操控等达到预想的目标,所以这项技术是通过机器、自行操控、计算机、指令以及相关的其他手段等相结合而形成的,这是交叉型学科。近年来,我国的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科技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完成了煤矿机电自动化的管理手段。不但提升了煤矿开发的速度,更实现了对煤矿资源的开发的品质的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自动化进程相对缓慢,还需借鉴国外的先进水平,不断完善自动化技术,为煤矿业和国家拓展新的研发方向。

二、煤矿机电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应用在井下传送带

煤矿传送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传送的可靠、安全和高效运转是煤矿生产效率的保障。由于传送带的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运输条件复杂,所以在煤矿生产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故障和一些潜在的危險。所以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对传送带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保障。在启动系统前,要行声光报警,控制室的员工通过“广播电话”提示现场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地点。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事故可以通过控制室的操作台上的应急停车按钮,实现停车报警。同时,下位机PLC会将将测到的现场设备信息传送到控制室,工作人员看到数据会采取应对措施。

(二)应用在矿井提升机

矿井提升机主要是煤矿、有色金属运输的重要设备,还承担着人员及设备的升降工作。矿井系统的特点是运行速度快、控制系统复杂、惯性大。提升机的使用会受到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环境如果太恶劣,系统地机械零件会被影响,失去原有的效能。即便是系统采取了安全系统,但也不能防止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技术改造之后,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提高自诊能力,简化提升机的结构,方便设备的安装与检修。

(三)应用于煤矿采掘

煤矿生产中采掘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同时危险系数也高,并且在采掘时工作人员必须进入矿井才能进行采掘,工作环境恶劣,有时采掘地点也难以确定,在采掘过程中还会遇到瓦斯爆炸、地下水渗漏等一些事故的发生。矿井的空气含量低、煤尘等一些灰尘浓度高,这些会严重影响到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如果在采掘过程中只使用人工采掘的话,会降低采掘的效率。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煤矿机电自动化主要应用在电牵引采煤机上,采煤机是一个机械、电气、液压一体的复杂系统,将电牵引应用于采煤机,可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电子领域的发展,电牵引成为采煤机的主要技术。操作简单,在应用电牵引前,只需要对设备进行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就行。并且在环境恶劣的矿井下,可以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人力物力的成本、降低危险性。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

(一)提升机自动化

传统的矿山提升机主要的控制元件就是继电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编程控制的控制器和变频器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矿山提升机的改造工作中,更突显其应用价值。从目前矿山提升机的应用情况来看,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矿山提升机改造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需要拆卸掉原有的操作台,并安装新的操作台,但是需注意的是,在矿山提升机的改造过程中,仍然需要用到原有操作台;其次需要安装能够转换新旧系统的转换电站,从而有效地保证原有系统能够在改造过程中保持正常运转;另外,由于矿山作业尤其需要重视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在矿山提升机改造完成之前对新系统进行调试与检测,同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系统的安装,从而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网络系统自动化

在煤矿自动化发展中,加强网络通讯的建设,网络通讯系统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在安全优先的基础上将煤矿自动化加入网络通讯系统中,利用开采和传输设备进行分析,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应对,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有效提高煤矿开采和传输的效率。

(三)提高煤矿电气自动化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煤矿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高,现代煤炭企业在充分利用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

总之,在煤矿业引进自动化技术,逐步使传统人工开采转变为机械自动化开发,提高煤矿资源开发的效率以及煤矿资源的使用效率,为煤矿企业和国家获取更大的收益。

篇8

关键词:保定传统工艺美术;新科技;新媒体;传承与创新

保定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经历过不同年代的变迁与各类社会形态的沿袭,作品中体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燕赵人文风情。工艺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然而,多年来的岁月印记也反映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该领域的工匠思维观念依然偏于保守,思想滞后,有待进步,与现代新工艺思维相悖。作为红色革命老区,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资金支持少。发展模式与生产方式单一,演化缓慢,工艺较为陈旧,多年来少有较大突破,核心技术也日趋淡化,市场价值偏低,市场空间有待扩大,产品仅仅局限于消费者的欣赏和收藏范畴。此外,仿制品、劣质品大量流入市场。基于这些因素,也导致了本地人群对于工艺品的关注渐渐淡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观念缺失。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促进着大家的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从过去的物质追求扩展到对精神的追求,思想意识形态的价值与视觉物质形态的价值成为了现今人们的必需品。鉴于大家对新时期精神需求旺盛的心理,有待符合当代审美观和产品功能的工艺美术品势必需要转型。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一些原创性理念渐渐地被淡化,一味模仿和复制复古形式而机械生产的工艺品不免让人感觉缺少新时代的审美情趣和活力感。有些地区的产品粗制滥造,精细化工艺水准缺失。而在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上,也类似一盘散沙,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制作方式是个体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原料加工的方式也具有局限性,生产效率低下,难以二次利用或回收。再加上文化创意的缺失,设计风格盲目趋于拿来主义与大众化,或直接描摹西方工艺,造成本土文化缺失,缺少当地特色,与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理念脱离,工艺品设计内涵的培养和创新思维有待提高。而在受众人群方面,总体上年龄群偏于中老年人,青少年群体对其兴趣不大,关注度不高,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接触面也有限,参与主动性低,认为技术难度大。这样非常不利于文化传承,趣味性不足,无法适应现今大众文明发展和满足社会生活需求。鉴于以上原因,保定地区的整个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系统需要整合梳理。

一、数字化保护的现实意义

保定地区和北京地区的文化相似,同属于燕赵文化区。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影响了保定这座古城,人民百姓的文化生活局限于该地区,少有流动,被自给自足的自然手工业生产方式所支配。因此手工艺传承的方式也基本是子承父业、先师传授的代传沿袭方式。在这种传统固化的模式下,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艺术魅力与创新理念。而在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对工艺品制作的耐心,在他们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塌下心来探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工匠精髓。现今的社会生产力日趋高效智能化,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也理所应当顺应当今的时代潮流,促进产业转型,将新的科技思维和创造思维运用进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背景下,创新传统工艺美术,发掘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核心内涵,展现京南地区的地域特色,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理念,融入新科技,是保定传统工艺美术事业前行的必由之路。保定地区的地域特色十分浓厚,各类传统文明历史悠久。当地人群的生活水平与审美需求都在逐步提高,通过数字化生产与展示的新工艺品,新颖美观,品质优异,不仅能满足本地人群的消费需求,还会提升人们的审美品质和生活情趣,唤醒他们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新认知和品位诉求,创造出具备更多文化生活乐趣的精神食粮,使工艺品更具亲和力,还可以让消费者情趣十足地表达灵感,参与制作。消费者的内心始终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旧情怀,因此可以引领参与者体验到现代的审美方式,将工艺品的社会价值得到高层次升华。

二、创新模式的新举措

(一)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

以新媒体为媒介,可以让传统艺术品迸发新的宣传力。新媒体技术信息有交换便捷,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信息数据便于存储和收藏等特点。合理有效地利用,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工艺美术文化的扩展,进而面向全国和国际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保定的工艺作品,扩大产品受众面和交流范围。微信微博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众常备媒体。以此为依托,即可促进制作方、受众和专业人士的直接交流,便于制作方进行交互式的设计,也便于受众方直接体验,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人性化互动。建立综合性的社区网络,使参与的群体直接成为客户,进行作品心理交流,不仅促进销售,而且让每一位参与者直接成为自媒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犹如在新媒体平台上举行博物馆收藏展。有了新媒体的互动,同样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参与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和发展,助推它的非物质文化申遗工作。

(二)建立完整循环的新产业格局

在融入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产业模式需要多方面的融合。政府、群众、艺术市场、学校、工艺制作方的循环交融,让整个产业格局更丰富、人性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制作、生产、受众互动。尤其政府作为此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机构,首要应本着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的原则,重视本地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务实地管理艺术品市场。本地区生源众多的高校也作为整个产业的重要力量,提升工艺美术教育质量和工艺人才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充足的青年后备军。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地区的文化沿袭方式、作品创作手法与新工艺手法、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模式,如彩陶器、青铜器、唐三彩、宋元瓷器流行的艺术品兴盛地区,了解这些代表性地区的艺术品市场,以及传统工艺如何与新思维、新技术结合,做到推陈出新的。有了这一系列的完整格局,则可从原点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探求其中的核心,提炼代表性的精髓,继而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脉搏,强化自身的文化竞争优势,深入国际市场。

(三)不同类别的工艺品的创新

以下是保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案例:

1.保定健身铁球

作为保定地区的特色产品,被全国熟知,是一种传统的体育健身器材。他不仅能健身健体,而且还有很强的医学价值,疏通脉络,调气和血。球面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尤其吸引大众的目光。改革开放后,现代流行文化兴起,西方外来的现代工艺美术思维与制作理念很适合借鉴,这其中包括抽象法则、构成法则、现代和后现代主义表现等方面内容。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法则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的新工艺表现下,将视觉元素的特色提炼,加入部分现代的抽象形态,保留传统色彩,这样表现会让铁球上的图案变得更新颖,注入新时代人性化的新工艺。在新材料和科技的运用下,让球面上的画动起来,更加赏心悦目。此外,还可以深化其实用功能,引用新技术,在供人们玩赏的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如血压、脉搏、体温等参数。这样,定能够增加它的使用价值,真正达到满足视觉体验和功能体验的双标准。

2.安新苇编画

安新苇编画也是本地区的特色代表,是就地取材的艺术作品。材料源于“华北明珠、华北之肾”的白洋淀,具有节长、皮薄、韧性好的天然材质,且产量大,利于制作。这类艺术品目前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需要在传统的制作模式中突破创新。可以从传统工艺的创作延伸出多种形态的创作,直观地体现时代的主题。白洋淀自近代以来成为了红色革命的圣地,书写了本地区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的抗日史诗,《小兵张嘎》的故事脍炙人口,成为保定历史的著名佳话。苇编画可以以此为题材,创作出有本地区独特人文历史的新时代作品。将传统文化的创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以本地区引以为豪的红色革命经典题材作为特色主题,不但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还能积极有趣地向大众宣传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曲阳石雕和白沟泥人

曲阳石雕和白沟泥人是立体的工艺作品,现今的部分产品含有粗制滥造的成分。风靡新时代的3D打印技术制作精准度高,便于快速直接地输出作品。这类工艺的创作需要精细化的处理,3D打印技术可以弥补工艺粗糙的问题,制作更加主观灵活,有利于个性化小批量的生产。这样可以使工艺产品更加人性化地面对不同受众,展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4.其他方面的传统工艺品

其他方面的艺术作品也有相应的多元创新模式和产业联合性。如名闻海外的涿州皮影,可与动画产业有衔接,产生共性多元的创作,会吸引更多受众人群的喜爱,回味无穷。保定特色的人文风情,可以塑造出更有故事性的艺术衍生品,使其更具活力,更有朝气。因地制宜,提升工艺品档次,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沿袭优秀的传统工艺理念。本地区有很多特色的节庆活动,如敬老健身、空竹、荷花、花灯等节日。随着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本市的召开,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以特色主题节日、民间文艺和旅游产业为平台,将焕发新生机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展现给世人。

总述

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创新策略;规章制度;档案信息安全

引言

新时期,随着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管理方式,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人们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创造便利。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需要革新思想观念,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

1新时期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其创新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的背景下,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1顺应时展趋势

当前,信息技术、扫描仪等先进设备逐渐被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活动当中,有力的推动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也为档案管理创新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管理方式,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这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档案管理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1.2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当前,在信息技术和扫描技术得到有效利用的背景下,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事实上,实现管理数字化,不仅方便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和归档,还能方便查询,可以有效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促进档案管理服务质量提升。数字化管理还可以减少档案资料的占地面积,提高档案资料的防火、防水能力,进而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有效满足人们使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

1.3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质量

在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趋势下,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编号并存储,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料库。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档案资料时,只需要输入目录和编号就可以快速查询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满足使用者获取并使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并且这对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质量,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新时期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其创新的策略

当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制约档案管理水平提升,影响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为弥补这些不足,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有效满足人们使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创新策略。

2.1做好宣传工作,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

新时期,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创新思维,革新管理理念,顺应时展趋势,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并在制度、资金、档案管理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措施,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顺应时展趋势,把握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要求,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需要,进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2健全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根据档案管理数字化需要,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为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他们自觉遵守制度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整理、归档、存储、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管理工作到位,服务质量高的部门和个人实施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更好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努力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

2.3重视数据库建设,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

构建档案管理数据库,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做好档案资料扫描、图像处理、业务管理、目录管理、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工作,充实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还要采集档案信息资源,构建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扫描仪、数据压缩等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保证档案信息资料完整,从而方便数据信息查阅和使用,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2.4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可靠

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综合采用密钥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加密存储和传输技术等有效措施,提高数据库信息的安全,防止档案信息泄露,避免档案资料丢失,进而有效确保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对于纸质档案,也要及时整理和归档,保证室内环境良好,注重防水、防火和防鼠害等工作,避免档案信息资料丢失。综合采用上述安全保障措施,进而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为人们有效使用档案信息资料创造便利。

2.5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引进基础扎实,档案管理技能强的工作人员,建立素质高的工作队伍。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技巧,有效开展各项工作,顺应数字化管理趋势,努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3结语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档案数字化管理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思想观念,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有效约束和规范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丽勇.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64-165.

[2]李惠华.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0-82.

[3]季轩.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09-210.

[4]徐梅,韩吉红.浅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6(3):132-133.

篇10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文化 自主技术创新 文化氛围

自主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角度看,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自主技术创新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有一大批企业早已着手实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甚至有的已经取得了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提升了整体竞争实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一开始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不能进行持续技术创新,创新缺乏动力机制,生命力脆弱。这固然和企业科研能力、资金状况、设备先进程度等硬件有关,但是,从根源上说,应该是这样的企业缺乏一种鼓励企业进行长效持久技术创新的软件,即创新文化。

一、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从科学技术哲学史的角度看创新型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都伴随着创新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科技创新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方能生存。古希腊曾经出现过极为繁荣的科学文化,其直接原因是当时出新了许多学派,各派之间自由争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和学术探索的深化。形成这种学派林立、自由探索、自由争鸣的局面的重要条件是古希腊特有的人文传统。近代科学肇始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桎梏。17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之所以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是因为17世纪、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有培根、莎士比亚等人推波助澜的人文主义思潮,为牛顿、胡克、波义耳等科学家们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并提出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优越环境。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了法国,这与法国启蒙运动和科学精神传播有关。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盛世”,其中心从法国转向了德国。德国的科学发展得益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横扫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家对科学方法的总结和传播,也得益于歌德、希勒等人领导的浪漫主义运动。美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与创新互动的结果。美国开放性的移民文化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人们在竞争、迁徙中形成了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导致了更加注重策略、看重效果的行为模式。因此,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便转移到了美国,使得美国的经济、科技等都摇摇领先于其他国家。

2.创新型文化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先导

创新型文化是鼓励创新、倡导变革、敢于进取、甘冒风险、勇于挑战的那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意义也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的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所谓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创新文化能引发几十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种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与常规和传统行为一种冲突。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况作出迅速反应。

由此可见,创新文化是一种宏观战略层面的变革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组织自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一旦形成,就要求组织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创新思考。组织的领导者在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时,必须将创新作为一切战略的中心和出发点。创新文化还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创新其实是一种知识的创造和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知识,而员工的知识受控于员工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情况下进行知识分享,创新讨论,思想碰撞,创新行为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它还是快速响应的适应性文化,企业外部环境多样性及易变性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创新性地分析这种变化,找出这种变化对于组织既有模式的影响,并快速制定策略响应这种变化,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速的速率达到组织与环境的新协调。创新文化还是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文化,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性思想则是创新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创新意味着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因此,创新文化更应注重对于创新失败的理解与对待,注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鼓励和激励,容忍创新的失败,这样将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员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发掘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获得创新的成功。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

IBM董事长沃森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结构、革新和时机选择等重要的多。”由此可见,文化在组织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组织元素无法取代的。文化并不是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而是隶属于企业的软环境,它和隶属于组织硬环境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组织元素。因而,人们往往看不到,也不注重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是,这种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著名学者傅家骥认为有三个,即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陈劲认为主要有: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科学教育与技术培训、与政府的合作。邢以群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还有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纵观这些因素,我们归纳出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科研管理。而文化显然对这三者产生显著性、决定性影响。故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通过这三个因素传递。

1.企业文化通过作用于企业家精神来影响技术创新

自熊彼特首次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企业家创新精神以来,企业家精神的理论就一直在丰富和完善着。继他之后,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企业家的作用就在于长期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上的创新”。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成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企业家的观念对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自觉实施,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规范化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则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因而,以技术创新精神哺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最适宜的土壤。

2.企业文化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源来影响技术创新

在任何企业,以技术骨干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都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基本力量。他们如何看待技术创新的价值,有无技术创新的动力,在技术创新的风险和种种困难面前如何应付,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否广泛持久开展的关键。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科研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则可以消除或减弱科研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承担科研项目。没有企业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员工是不会主动积极地投身与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倡导创新型文化,实质是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开发人力资源,是广大员工意识到创新是时代的主流,是企业持续快速成长的关键,也是每个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借以证明自己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的主要机会。

3.文化通过作用于企业科研管理来影响技术创新

科研管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是通过导向和整合作用于科研管理的。文化的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保守性文化使得人们害怕变革,对创新持反对态度,相反,创新型文化使得大家理解创新,支持创新。良性文化氛围使得人们形成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的处事态度,通过内部整合减少或消除由于个体性差异而带来的喜爱技术创新能力和模式方面产生的摩擦。

参考文献:

[1]钟敏:创新型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7(12)

[2]谢红英:改善心智模式、打造“文化型企业”[J].商场现代化,2008(4)

[3]夏彬:企业自主创新文化氛围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