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法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法的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水分检测 基本原理 方法

衣、食、住、行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基本需求,从他们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衣服的千变万化意味着原材料的供不应求,而棉花是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因此,对于棉农来说,怎样能够快速的进行棉花的收购和检验,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棉花含水的多少影响棉花真实的重量和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它与生产、收购、初加工、运输、储存及纺织使用等方面也有着密切关系,并且为了促进生产,保障棉农的利益以及正确的计算重量,水分检验是棉花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

1 棉花水分的含义及指标

棉花水分是指棉纤维中含有的水分子。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纤维大分子上的羟基(OH)所吸入的水分,亦称为吸收水。二是由纤维的毛细管的作用、多层吸附作用于纤维表面的粘着作用而产生的水分,亦称为吸附水。但由于吸收水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或借助于化学作用才能逸出,且其纤维结构亦会被破坏,因此,棉花水分多指吸附水而言,而且所谓棉花水分检验的对象也正是指吸附水。从棉纤维的内部结构来讲,吸附水只能进入纤维内部的无定型区。而结晶度与取向度均较高的结晶区(定形区)水分子是不能进入的。所以棉纤维不会被水溶解。

棉花含水的指标用含水率或回潮率来表示。含水率指纤维内所含水的重量对湿纤维重量的百分比,用下面的计算公式:Wa=[(g0-g1)/g0]×100 其中:Wa指含水率(%);g0指湿纤维重量(g);g1指干纤维重量(g)。回潮率指纤维内所含水的重量对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用下面的计算公式:W=[(g0-g1)/g1]×100 其中:W指回潮率(%);g0指湿纤维重量(g);g1指干纤维重量(g)。由以上的定义公式推导出二者直接的换算的理论公式:Wa=[W/(100+W)]×100或W=[Wa/(100-Wa)]×100,其中W指回潮率(%),Wa指含水率(%)。棉花含水率标准为10%,(相当于电测器回潮率9.66%)实际含水率不足或超过标准时,实行扣补。最高限度为12%,超过最高限度应摊晒整理。

2 棉花水分测试的基本原理

含水不同的棉花,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能。棉花含水多,导电性能好,棉花含水少,导电性能差。在棉花两端加上一定的直流电压,采用电流表来量度通过棉花的电流,我们就可以从电流指针偏转的大小来确定棉花含水率的高低。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棉花是作为一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的。不同含水率的棉花具有不同的电阻值,棉花含水与电阻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棉花的阻值除因含水多少而有所不同外,棉花的密度,温差和外加电压的高低,对棉花的电阻值也有很大的影响。

3 棉花水分的检验方法

3.1 直接法:通过各种干燥方法,驱除棉花中的水分,前后称重得到棉样的湿重和干重,求得棉花回潮率。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烘箱法。我国细绒棉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烘箱法测定原棉回潮率。

烘箱法:①基本原理:取一定量的试样,把其放入一定温度的电热烘箱内烘验,直到试样中的水分蒸发后试样达到恒重,从烘干重量和原始重量的差异计算出原棉的回潮率。②试验方法:在烘验前应该把称好的试验试样撕松,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需要在下面放一张纸,所有落在这种纸上的杂物和短纤维等都应该放回到试验试样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棉籽、油棉等杂物,都应该替换成同等重量的棉样。最后把收集好的试验试样放入烘篮里,要求充满其容积的1/2-2/3。

把烘箱电源打开,等到其温度升至105℃±3℃时,就可以把准备好的烘篮放入其中,并在箱内的温度到达规定温度的时候记录时间。90分钟后关闭电源。进行第一次的箱内称重工作,做好记录,称完后,据关闭电源1分钟时重新打开电源,等到箱内的温度重新到达规定的温度后进行续烘,如此15分钟之后,再要要求进行第二次称量。直到两次称量的结果差异不超过后一次重量的0.05%,则后一次重量视为恒重。

试验结果计算:

试样回潮率Ri=[(Gi-Gio)/Gio]×100(i=1、2……n)其中:Ri指第i个试验试样回潮率(%);Gi指第i个试验试样湿重(g);Gio指第i个试验试样干重(g)。

平均回潮率R=ΣRi(i=1、2……n)/n,其中:R指平均回潮率,(%),n指试验试样数。

3.2 间接法:凡是不驱除棉花中的水分,不损坏试样,并利用棉纤维的某些性质,如电阻、介电常数等,在棉花回潮率不同时,具有不同数值特性,通过标定这些特性与棉花所含水分的关系,就可间接测量而直接读出棉花所含水分的数值。常用的间接法有电学测定法(电阻测湿仪、棉包回潮率在线测试系统、电容测湿仪)。我国细绒棉国家标准规定:批样检验时,采用烘箱法或电测器法测定原棉回潮率,以烘箱法为准;逐包检验时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在线测试棉花回潮率,以烘箱法为准。

电测器法:首先必须了解棉纤维在不同的回潮率下它的电阻值是不同的,棉纤维的这种特性,如果能够保证其他的实验条件是相同的,只需要测量棉纤维的电流大小就可以计算出棉花的回潮率。测定仪的方框图:

4 棉花测试方法的对比

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棉花的水分,这些影响因素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其中内部因素是指棉花本身的微观结构。棉花是一种纤维素纤维,这种物质的大分子上具有很多的亲水集团,能够吸附很多的水,并且棉纤维里存在着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由于非结晶区的分子排列非常的紊乱,水分子很容易就可以进入。此外影响棉花回潮率的内部因素还有纤维素的伴生物,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棉花的放置环境和放置方式是影响棉花回潮率的外部因素。棉花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它的回潮率是不同的,而不同密度的棉花吸水能力是不同的,说明棉花的放置方式对棉花的回潮率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4.1 两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及特点:①烘箱法测试原理:这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是取一定量的试样,把这些试样放入电热烘箱内烘验,并且对烘箱的温度进行了规定,直到烘验到试样达到恒重,从烘验后得出的试样重量和原始试样重量的差异就可以计算出棉花的回潮率。这种测试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棉花回潮率定义的公式,把需要的各项数据都先得出,然后直接计算出棉纤维的回潮率。它的优点是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测试结果也比较科学可靠。缺点是测试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不高等。②HVI法测试原理:让被测试棉花和HVI仪器中的水分感应元件进行接触,仪器就会把试样的含水情况传送到水分测试运算单元,由其计算出最终的回潮率数值。整个过程有电脑运算是该测试方法的特点,它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不仅节省人力,还节约时间,缺点是这种测试方法得出的结果受自身仪器大小的限制,一般都只能代表一部分棉样的回潮率,所以采取这种测试方法的时候必须进行多次测试取平均值。

4.2试验

4.2.1 试验设备:Y802A型八篮烘箱是烘箱法所采用的仪器;M-1000型HVI是HVI法所采用的仪器。

4.2.2 试验方法:选择不同性质的20批棉花进行比对测试,要求每批棉花的质量必须大于等于2kg,然后把这些棉花分成重量相等的两份,分别进行HVI测试和烘箱。并且为了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误差,应该保证各棉花试样是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同时进行的测试。

烘箱法:依照GB/T 6102.1-2006《原棉回潮率测试法 烘箱法》规定要求,应该称取8份50g的棉花样品,适当加以开松后,依次放入烘箱的8个转篮。开启烘箱,进行测试。每隔一定的时间对样品进行称重一次,直到样品重量不再发生变化,达到恒重状态。通过用链条天平称量记录下样品的恒重G0。分别计算每个转篮中样品的回潮率,以8个转篮中样品的平均回潮率作为烘箱法测试的样品的最终回潮率。

HVI法:选择HVI模块测试中的长/强模块程序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应该严格按照GB/T 20392-2006《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规定要求进行。从样品中取出两份20g左右的棉花,分别放入HVI仪器的两个取样器进行测试,电脑将取两个数值的平均结果作为本次试验的最终结果。取出测试完毕样品,另取不同部位的棉花进行测试。重复上述步骤10次,将10次试验得到的回潮率数值平均后,即为利用HVI法测得的样品的最终回潮率。

4.3 数据分析方法。当完成这20批棉样的测试后,会得出这20批样品的回潮率数据。把这些数据以数据点的形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呈现出来,然后观察它的分布趋势,可以发现它是呈直线分布趋势,所以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

计算公式

两者的关系依据直线回归原则可以表现为:

Y=a+bx(a-常数项,b-回归系数)

根据以上20批棉样的回潮率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直线回归方程:

Y=0.05+0.99x

4.4 结论和建议

4.4.1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种方法测量的棉花回潮率的结果大体相同,可以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来体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不仅可以采用烘箱法进行测量,HVI法测试棉花回潮率也是科学的。

4.4.2 采取HVI法测试棉花回潮率比采取烘箱法更加的简单快捷,更加的有效率,因为HVI法测试棉花回潮率每次只需30秒,即使需要多次测试,也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而传统的烘箱法测试一批棉花的回潮率需要大概90分钟。

4.4.3 GB/T 6012.1-2006《原棉回潮率测试法 烘箱法》要求回潮率的有效数值必须保存到小数点后两位,而通过HVI测试方法得到的回潮率结果的有效数位只是小数点后一位,所以采用HVI方法测试棉花回潮率时应该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4.4 采用HVI测试方法测定棉花回潮率,必须注意对HVI仪器的清洁保养,尤其是对水分感应元件和水分电路板的保养,应该保证它们一直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棉花水分检测的原理理解和测试方法的对比对于今后棉花水分检验仪器的研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棉花收购市场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韩刚.原棉水分电测器的原理及应用指南[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中国纤检》2013年3月(下).

篇2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1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7〕122号)要求,现将我省2018年4月、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理论课程考试时间安排印发给你们,请广泛宣传并做好报名组织工作。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17年11月14日

点击查看完整版: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2018年4月理论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开 考 专 业

主考学校

星期六(4月14日)

星期天(4月15日)

代码

名  称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030106

法律

(本科段)

华侨大学

00230 合同法

00249 国际私法

00264 中国法律思想史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678 金融法

00227 公司法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57 票据法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62 法律文书写作

00265 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0167 劳动法

00258 保险法

00263 外国法制史

05680 婚姻家庭法

00015 英语(二)

00169 房地产法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 税法

*030401

公安管理

(本科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0369 警察伦理学

00372 公安信息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35 犯罪学(一)

00355 公安秘书学

00370 刑事证据学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371 公安决策学

00373 涉外警务概论

04729 大学语文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0037 美学

00540 外国文学史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考)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考)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 英语(二)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 语言学概论

050201

英语

(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0087 英语翻译

00600 高级英语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0 现代语言学(A)

00836 英语科技文选

00837 旅游英语选读(B)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0832 英语词汇学

00833 外语教学法(A)

00838 语言与文化(B)

篇3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征收的一个税种。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增值额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额,它相当于从社会产品总值C+V+M中,扣除生产消耗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料C的价值余额,即V+M部分。增值税只对V+M部分的增值额征税。

根据增值税的基本原理,计算应纳增值税原始基本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额VAT=增值额(V+M)×增值税税率(17%,13%)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与销售利润即增值额(V+M)成正向关系,实际税收负担率因各行业销售利润率不同而不同。在实际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中,将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适用简易征收率(6%,4%)。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以上两类纳税人实际计算增值税存在着如下图的数学关系,其中L点为两种纳税人资格增值税纳税平衡点实际增值税率。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相同销售额,增值税不同纳税人资格实际纳税承担的不同税负现举例说明,以便理解以上数学关系在实际纳税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筹划。

例如图书批发销售行业。图书行业销售利润率较低,一般为15%-25%左右,目前市场难以达到30%以上,行业经营力求实现规模效益,即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有单位以前为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已超过180万元,但销售实现大多拖后发生在当年12月份纳税调整期,没有积极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简易征收方法,适用4%的征收率。后来单位开始重视纳税筹划工作,积极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以下就是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对于相同数额销售在不同的销售利润率情况下不同应纳税额VAT的计算。

对于100万元的图书销售,设行业平均成本85万元,实现增值(V+M)15万元。即销售利润率15%。

先初步测算企业实际应当负担的增值税率=增值额×适用税率=15/1.13×13%=1.73%。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4%的简易低征收率,比实际测算的增值率1.73%高,可见实际负担了较高的增值税,纳税申报应纳增值税额计算如下:

VAT(s)=(100/1.04×0.04)=3.85万元

对于一般纳税人,图书销售增值税率适用13%的低税率,对于100万元的图书销售,应纳增值税额计算如下:

VAT(n)=(100/1.13×0.13-85/1.13×0.13)=1.73万元

套用增值税基本原理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率,即VAT(n)=15/1.13×0.13=1.73万元

得出结果:例举单位在15%的销售利润率情况下,对于相等的销售额,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纳税3.85万元,一般纳税人实际纳税1.73万元,一般纳税人可以套用基本原理公式,体现增值税纳税原理。

测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类纳税人资格的平衡点销售利润率L:

L=VAT(s)/0.13×1.13%=3.85/0.13×1.13%=33.46%

通过测算得出结论:当销售利润率L小于33.46%的图书销售,一般纳税人企业应纳增值税计算小于小规模企业;这时如果企业销售额达到税法规定180万元销售额就应积极争取一般纳税人资格。相反当销售利润率大于33.46%,一般纳税人企业应纳增值税计算则大于小规模企业。假设有40%的销售利润率:即100万元的图书销售,进项货款60万元,实现增值额40万元,应纳增值税计算,小规模纳税人仍是3.85万元,但一般纳税人应纳税款40/1.13×0.13=4.6万元,可见此时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大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在这种高利润的情况下,企业申报一般纳税人资格,则要纳较高的增值税。但在实际的图书行业经营中,通常行业利润难以达到30%以上,较低的行业利润使企业得以生存的经营法则也就是扩大企业的规模经营,力争实现薄利多销的规模效益。

由上述纳税实例的计算可见,对于行业利润率低的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是纳税筹划的需要。当然对于利润率较高的企业保留小规模纳税资格可以降低实际税负。这也正是税收在调控宏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体现,与经济规律,企业生存法则相吻合,即行业利润低的企业,得以生存的经济法则就是力求薄利多销,实现规模效益。与其相一致,在税法上规定达到一定规模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上例单位经营的图书行业利润率较低,扩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核算,在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卓有成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对于同等的销售,实际大大降低了税负,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税收企业合理合法的避税,与国家税收工作是不矛盾的,企业健康的发展才是税收的不断源泉,这也正是税法导向。

通过上例分析,可见纳税筹划的关键在于分析不同行业能实现的销售利润率,通过测算两类纳税人资格的平衡点销售利润率来测算实际税负。对于销售利润率较高的企业,控制经营规模,保留小规模纳税资格,采用简易征收率,可合理避开对较高增值的纳税,且财务核算相对简捷,使财务工作重点转向资金的有效管理,高效运转。这样的企业虽然没有宏大的规模,但其发展就如经济发展的激流,有较敏锐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实现较高的行业利润,例如房地产企业,高科技电子技术企业。如果行业利润率较高的企业不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发展,却力求扩大规模,成为一般纳税人企业,税负将增加,而且经营管理的环节增加,财务核算的细划,工作人员的增多,势必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能敏锐的对市场变化作出反映,长期发展,难以再实现较高的行业利润。这正是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帮助企业规划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把能实现较高利润的企业或是项目分离另设立独立纳税的新单位,控制经营规模,合理纳税筹划,适用小规模纳税企业,可以使较高的利润避开了较高的增值税纳税,实行税法简易征收,使高利润的企业轻松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开拓新型产业。

篇4

关键词:纳税筹划 原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91-02

一、纳税人的筹划

(一)纳税人筹划的基本原理

纳税人筹划是指根据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合理界定纳税人身份,或运用合法手段转换纳税人身份,使自身承担的税收负担尽量减少或降至最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避免成为某税种的纳税人。纳税人筹划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直接降低税收负担。纳税人筹划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纳税人的内涵和外延,合理确定纳税人的范围。

(二)纳税人筹划的一般方法

1.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企业组织形式有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不同的组织形式,适用的税收政策存在很大差异,这给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均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是按照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公司制企业是按照企业利润总额的25%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工业企业的年度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是其他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案例一:李先生承租经营一家公司(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李先生每年上缴租赁费10万元,其余经营成果全部归李先生个人所有。2010年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为19万元,李先生应如何利用不同的企业性质进行纳税筹划呢?方案一:如果李先生仍原企业的营业执照,则按税法规定李先生不仅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还应按其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方案二:如果李先生将原企业的工商登记变更为个体工商户,则其承租经营所得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很明显,经过筹划,方案二要比方案要节税很多。

2.纳税人身份的转变。由于不同纳税人之间存在着税负差异,所以纳税人可以通过转变身份,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转变,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之间身份的转变等等,都可以实现筹划节税。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变成小规模纳税人。假设某商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为100万元(不含税销售额),其中可抵扣进项增值税为1.5万元。则该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为15.5万元(100×17%-1.5);如果该企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只需缴纳增值税3万元,节约税款12.5万元。因此,该企业可以将原企业分设为两个企业,这样就可以被税务机关重新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从而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

(2)增值税纳税人转变成营业税纳税人。假如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及售后培训服务,那么依据现行税法规定,其售后培训服务应按照17%的增值税率征收增值税。如果把培训服务项目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技术培训子公司,则该子公司为营业税纳税人,其培训收入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适用的税率为5%。

二、计税依据的筹划

(一)计税依据筹划的基本原理

计税依据是计税的基础,在税率一定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的大小与计税依据的大小成正比,即税基越小,纳税人负担的纳税义务越轻。大部分税种都是采用计税依据与适用税率的乘积来计算应纳税额。因此,如果能够控制计税依据,也就控制了应纳税额,即对应纳税额的控制是通过对计税依据的控制来实现的,这就是计税依据的筹划原理。

(二)计税依据筹划的一般方法

1.税基最小化。税基最小化就是通过合法降低税基总量,减少应纳税额或者避免多缴税。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筹划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例如:某房地产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中,包含各种代收款项(包括水电初装费、燃气费、维修基金等各种配套设施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各种代收、代垫款项及其他性质的价外费用。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营业额计算应纳税额。为减轻税负,该公司可进行如下纳税筹划: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业管理企业的代收费用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物业管理企业代有关部门收取水费、电费、燃气煤气费、维修基金、房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中的业务,因此,对物业管理企业代有关部门收取的水费、电费、燃气煤气费、维修基金、房租不计征营业税,而只对其从事此项业务取得的手续费收入计征营业税。因此,该公司可以成立独立的物业公司,将这部分价外费用转由物业公司收取。这样,其代收款项就不需缴纳营业税了。

2.控制和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

(1)推迟税基实现的时间。推迟税基实现时间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效果,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等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的资助,给纳税人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税基推迟实现的效果更为明显,实际上是降低了未来支付税款的购买力。推迟税基实现时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推迟确认收入,二是尽早确认费用。

税法对不同销售行为的纳税义务时间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采取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委托方先将商品交付给受托方,受托方根据合同的要求,将商品出售后给委托方开具销货清单。此时,委托方才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按照这一原理,如果企业的产品销售对象是商业企业,并且产品以销售后付款结算方式销售,则可以采用委托代销结算方式,根据实际收到的货款分期计算销项税额,从而延缓纳税时间。

因此,对于此类销售业务,可以选择委托代销结算方式实现递延纳税,进行纳税筹划。

(2)合理分解税基。合理分解税基就是把税基进行合理分解,实现税基从税负较重的形式向税负较轻的形式转化。

例如: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大型电器,电器销售价格中含20%的维修保养费用。按照现行税法规定,这20%的维修保养费应缴纳增值税。经过筹划,如果该公司针对电器的维修保养专门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维修服务公司,这样每次销售电器时,将20%的维修保养费由该维修服务公司收取,则这部分维修保养费就可以由服务公司按照服务业5%的营业税税率来计算缴纳营业税,而不需再按照17%的税率来缴纳增值税,从而实现纳税筹划,达到节税目的。

三、税率的筹划

(一)税率筹划的基本原理

税率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的筹划方法。不同税种适用不同的税率,即使是同一税种,适用的税率也会因税基或其他相关条件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纳税人可以利用课税对象界定上的含糊性或者通过改变税基分布调整适用税率的方法进行税率筹划,从而达到降低税收负担的目的。

(二)税率筹划的一般方法

同一税种往往对不同的征税对象实行不同的税率。比如增值税有17%的基本税率,还有13%的低税率,对小规模纳税人则实行3%的征收率。营业税也存在多个税目,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等适用3%的税率,服务业、无形资产转让等适用5%的税率,娱乐业适用5%~20%的税率。因此纳税人可以通过税率筹划,使自己尽量适用较低的税率,以节约税金。

案例:某建设单位甲拟建设一座办公大楼,需要找一家施工单位承建,于是通过工程承包公司乙,与施工企业丙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6000万元,并向乙支付了300万元的中介服务费。按照税法规定,乙收取的300万元中介服务费须按服务业税目缴纳5%的营业税。

则乙应缴纳营业税款为300×5%=15万元

如果经过纳税筹划,乙公司直接成本建筑工程业务,并与甲直接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6300万元,然后再以6000万元的价格将承包的建筑工程业务转包给丙,则乙公司的收入应按建筑业税目缴纳3%的营业税。

乙应缴纳的营业税款为(6300-6000)×3%=9万元

经过纳税筹划,实际节约税款金额为15-9=6万元

四、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

(一)税收优惠政策筹划的原理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支持某个行业发展,活针对某一特殊时期,出台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优惠性税收规定或条款。税收优惠政策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的税收导向,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依法节税。

(二)税收优惠政策筹划的方法

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关键是寻找合适的优惠政策并把它运用在纳税实践中,在一些情况下还表现在创造条件去享受优惠政策,获得税收负担的降低。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应考虑以下操作技巧:第一,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尽量争取更多的税收优惠待遇。第二,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尽量争取更长的税收优惠期。

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某企业是一家从事建筑施工为主的工程施工单位,则该公司可以从传统的商品房建筑装修项目逐渐向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转变,如承接主要为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等的工程施工,就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达到节约税款的目的。

五、税负转嫁的筹划

(一)税负转嫁筹划的原理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税金全部或部分地转给他人负担从而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的筹划通常需要借助价格来实现,其基本操作原理是利用价格浮动、价格分解来转移或规避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筹划能否通过价格浮动实现,关键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大小。

(二)税负转嫁筹划的方法

1.税负前转。税负前转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税负前转是卖方将税负转嫁给买方负担,通常通过提高商品售价的方法来实现。由于税负前转是顺着商品流转顺序从生产到零售再到消费的过程,因而也叫税负顺转。

2.税负后转。税负后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或其他商品的价格,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原材料或其他商品的供给者负担的形式。由于税负后转是逆着商品流转顺序从零售到批发、再从批发到生产制造环节的过程,因而也叫税负逆转。例如,一个批发商纳税后,因为市场上该类商品价格下降的压力,已纳税款难以加在商品价格之中转移给零售商,于是该批发商就要求生产厂家退货或要求生产厂家承担全部或部分已纳税款,这时就会发生税负逆转。税负逆转一般适用于生产要素或商品积压时的买方市场。

3.税负混转。税负混转又叫税负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应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税负混转通常是在税款不能完全向前顺转,又不能完全向后逆转时所采用的方法。例如纺织厂将自身的税负一部分用提高布匹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后续环节的印染厂,另一部分用压低棉纱购进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原料供应企业―纱厂,还有一部分则用降低工资的办法转嫁给本厂职工等。严格地说,税负混转不上一种独立的税负转嫁方式,而是税负前转与后转等的结合。

以上简要介绍了企业纳税筹划的几种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在应用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合理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只有当纳税筹划方案的成本和损失小于所取得的收益时,该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

另外,税收利益虽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利益,但却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税收的减少并不等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应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如果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案应是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因此对于那些综合性较强的、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纳税筹划业务,应聘请各专业人士(如会计师、企业管理专家、员工福利专家、律师等)共同谋划,以提高纳税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降低筹划风险,防止纳税筹划行为因顾此失彼而造成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

参考文献:

1.纳税筹划实务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纳税筹划.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3.企业纳税筹划实务与技巧.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11

篇5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表观; 利润表观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目前已在我国全面执行。

在这38项具体准则中,第18号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由于该准则制定时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的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新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有的建立在利润表观下的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相比,不仅在概念、特点和核算程序上不同,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基本理念上也发生了本质的区别。这一处理方法的转变,是较为完全体现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也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重大改革。

一、所得税会计的涵义及成因

所谓所得税会计,通俗地说,就是研究如何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存在差异所致。会计收益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的总收益或总亏损,一般就是财务报告中的税前利润总额;而应税收益是指按照税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计算出来的一定时期的应税所得。会计收益是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得出的,而应税收益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相对独立,二者规范的对象不同,体现的要求也不同,往往存在差异,所以分别依据其计算的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存在,所以产生了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处理的所得税会计。

二、资产负债表观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涵义

资产负债表观又称资本维持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与其相对应的是利润表观,在利润表观下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把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收益确定的副产品或者说过渡产物,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成为利润表的附属。

“资产负债表观”理念的实质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业绩时,关键是看净资产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代表净资产的增加,亏损代表净资产的减少,从理念角度要求不追求虚假利润,要求将企业的发展落在实处,即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在这种理念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是,企业应当按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再根据这些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自然真实可靠。它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目的在于使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账户更富实际意义。其特点是:当税率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的收益应根据“资产负债表观”来定义,因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是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出发来加以倒推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新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一)计税基础方面

旧准则以损益表为重心,计税差异源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口径上以及时间上的不一致,将其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来计税,在确定计税基础源于利润表项目 体现了损益表观。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计税差异源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余额不一致,新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根据暂时性差异来计税。计税基础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体现了准则制定时以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把资产、负债的确定作为首要规范的内容,遵循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二)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损益表债务法在核算时,首先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交所得税;最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倒扎出本期递延税款。在核算时以首先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项目为重,递延税款仅仅成了平衡报表的一个数据,既不代表一项负债也不代表一项资产,体现了利润表观的基本理念。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按照根据税法调整后的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然后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倒扎出所得税费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所得税费用信息自然真实可靠。在核算时以首先确认资产、负债为重,是遵循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三)对收益的理解方面

收益概念在所得税会计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由此派生出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概念是所得税会计研究的出发点。

资产负债表观采用了全面收益的观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包含在收益中,产生了新的盈利模式,即收益=已实现的收益+未实现收益。而利润表观下的收益只包括已实现的收益。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是根据会计利润与适用税率相乘直接计算得出的,而本期会计利润是已实现了的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只包括了已实现的利润,是利润表观的体现。

而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当予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收益的计算包括了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未实现收益,符合了资产负债表观的全面收益观。

(四)“递延税款”账户内涵方面

篇6

关键词:税务会计 企业 增加税收 作用 措施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税务会计从会计学中独立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税务会计工作对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也因税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这篇文章我们将围绕税务会计的涵义、税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税收会计为企业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展开积极地讨论。

一、税务会计的涵义

税务会计是指以纳税人作为会计的主体,以货币为其基本计量形式,以我国的现行税收法为其基本依据,采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纳税人进行监督的管理活动。税务会计是从企业会计中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是税务和会计相结合并组成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是:它所实现的目标是调节经济并充分保障国家税收的实现;和计税相关联的经济项目作为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其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税法;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其核算的主要原则。

二、税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税务会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极为的重要性,它能够有效地确保企业税务活动服从相关的规定进行,也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每笔货币资金的运用情况。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为:第一,在企业的税务筹划方面的作用。税务筹划资金的多少与企业经济的效益直接挂钩。筹集资金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不能违背税法,同时还要结合公司的经营特征进行筹划资金。在企业的税收筹划别要注意的是: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并且符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偷税、骗税、漏税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积累,按照利于纳税来筹划税收。第二,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能够更好的监督企业的运行。企业税务会计要避免因不熟悉税法致使没有履行纳税的义务或者是多缴纳税金受到的不必要的损失。税务会计要通过有效地监督手段,来保障企业正确的履行纳税的义务。第三,企业税务会计能够调节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是否能够更快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根据在一定的时间段和一些项目的需求,来具体的分配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税务会计为企业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

由于企业的税收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和所面临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税收会计为企业增加经济收入。

(一)使税务的核算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我国的税收体制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创建完善合理的税务会计的核算体系,有利于税收制度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其核算体系还应该和会计准则相一致。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总分类账时,要与自身涉及到的税种相一致。例如:在使用用友财务软件核算总额时,要在税务会计中增加一个总账模块,在核算时把涉及到的每一笔业务都在总账的表单中标注清楚。这样就能清晰地放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加强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一,用减少成本的方式来实现收入的增加。减小成本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来达到目标,只有在高效率的管理和筹划中,以遵守法律、依据税法的情况下,减少税收的成本,才能增加税收的最大化利益,从而使企业在竞争市场上更强大。第二,要保证纳税人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享受相应的权益。税务会计师要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且不违背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帮助纳税人处理好相关的纳税事件。在符合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并在合理的情况下较少税收。监督企业的税收行为。第三,提高企业纳税人的自觉性。国家法律法规中有依法纳税的明确规定。国家公民都应该自觉地履行纳税义务,不然将会受到严格的处罚。纳税人应该把纳税视为具有荣耀的事情,自觉地履行。税务会计师应该熟练地掌握税法的有关规定,并确保公司的及时缴税。

(三)公司应该加强对会计税务师的培训力度

税务会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会计和税法的相关知识,由此看来税务会计工作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企业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离不开税务会计师辛勤工作。假如说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实施是税务会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则税务会计师的工作能力的好坏将决定企业发展经营的好坏。由此看来,税务会计师对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企业应该对税务会计师的培训业务提供大力的支持,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税务会计从业准则来调整税务会计师的工作。税务会计工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务培训,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才能上岗从业,同时每年要继续教育和年检考核。目前我国的相应措施正在逐步完善。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税务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税务会计逐步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并成立自己的体系。税务会计是税务和会计的一门交叉学科。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税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人才大军有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有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郝转权.当代公司管理制度下税务与财务的会计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1)

[2]魏志愿.浅谈税务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1(08)

篇7

摘 要 信托税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信托业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信托课税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信托导管原理,借鉴国外的信托税制,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信托税制框架的原则。

关键词 信托 税制 现状 建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信托业向本源业务的回归,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4年以来,每年的增速已超过50%,其管理规模从2009年的2.02万亿,至2012年底已达到7.47万亿元,迅速成为金融业继银行业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税收制度,再加上信托业税收法律制度不完善,使得信托业发展受到了很多制约。本文就我国信托业务税制现状、信托税制的国际经验以及如何构建我国信托税制的原则作一些阐述。

一、我国信托业税收法律制度现状

2001年及之后颁布的《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是目前调整我国信托及信托业的主要法律法规。但之后在信托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中,有关信托配套措施及政策仍没有出台,对信托业没有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税收法律制度,目前各地区税务部门对信托业务仍然采用通用性税务规定进行监管,而未顾及信托自身相对特殊的法律关系。

(一)信托行业严重的重复纳税问题

根据现行税制规定,信托设立时信托财产的名义交付与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的名义交付,应视为发生了二次财产转移,在委托人购买信托项目后,信托公司将信托财产进行相关运用,其信托财产的运用及本金收益的收回,须缴纳一定的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等;而在信托公司要把信托本金与利益在内的信托财产分配给受益人时,同样发生了财产转移,受益人作为投资者收到分配的投资收益时,还要缴纳所得税、营业税、契税等。这样就导致了对相同税源的重复征税。如此极大的提升了信托项目的运用成本,直接后果是金融创新匮乏,作为金融机构不能将资源交到需要者手中,从而影响经济活力与发展。同时投资者的收益也被严重压缩。

(二)本质均为受托财产运用的税负不同

就实质而言,证券投资基金仍是典型的资金信托,在引导民间资金以服务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实施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其募集过程及自证券市场取得的收入免税,同时对个人投资者从基金分配时取得的收入免征个税。而相应的,信托业务在此过程中则全程纳税,因此导致其实际税负远高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不公。

(三)纳税主体不明确

在整个信托活动中,信托活动涉及三方主体: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我国目前的信托所得纳税主体不明确,在信托不同环节既有对受益人课税的,还有对受益人和受托人同时课税的情况发生,这就导致信托活动中多个纳税人都要承担信托纳税义务的局面,致使他们税负过重,不利于信托业的有效发展,同时,就目前的纳税现状而言,信托项目虽一般以会计主体核算,但信托公司在税务机构的纳税通道只有一条,因此信托项目涉及的应纳税款均需先转入信托公司自有资金账户,而因信托项目的特点,其税款转账时间与纳税时点并不是完全匹配,导致信托与自有两者资金的混用,从而与有关管理规定发生冲突。

(四)公益先行,税法政策严重滞后

慈善是衡量企业社会认知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信托法》大力提倡信托公司发展公益信托,但因为公益信托的目的是以发展公益事业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很少或基本没有盈利,而且我国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配套,从目前我国现行税制看,只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企业或个人发生的规定比例内的公益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扣除,除此之外的其它税种均未对公益事业的开展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公益信托的大规模开展还待国家相关税收优惠配套政策完善。

如上所述,因为涉及信托相关税法的种种问题与缺陷,在信托业高速发展并已超越保险业资产管理规模的今天,其税负过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信托行业继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唯有从税负公平的原理出发,建立与信托行业特点相匹配的课税制度,才能减轻信托项目运营成本,提高投资者的盈利厚度,从而确保有限的资金资源运用更合理、更高效,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信托征税制度的国际经验

我国信托业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与信托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信托税制的不完善,是制约我国信托业务纵深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借鉴国际的信托税制,对我国信托税制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以构建与现代信托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托税制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下面分别就两个国家的信托税制进行介绍。

(一) 英国

英国具有悠久的信托发展历史,其税制的主要特点是根据信托的环节来征税的:

1.信托设立环节的税收

(1)所得税,在英国,信托设立环节,信托项目的受托人、受益人、委托人都不必承担纳税义务。

(2)印花税,委托人就信托合同缴纳印花税。

2.信托存续环节的税收

(1)所得税,在信托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就信托财产的运营收益,一般由受托人承担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受托人的所得税义务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信托财产运营收益纳税;二是对受托人就受托管理信托项目获取的信托报酬纳税。

对信托财产运营收益的纳税,主要体现在其纳税义务有纳税及最终纳税等两方面。若受托人存有最终纳税义务,则税金最终由受托人承担;而若是受托人仅具纳税义务,则其税负最后由收入归集人承担。但若信托项目的相关文件未明确信托受益人对信托财产运营收益负有最终纳税义务的前提下,则由信托项目的受托人就其运营收益承担纳税义务。

(2)资本利得税,在信托存续期间,若委托人对信托财产拥有权益,则对于因信托财产转让而产生的资本利得税,由委托人承担纳税义务;若委托人对信托财产未保留权益,则对于因信托财产的转让而产生的资本利得税,由受托人承担纳税义务,即将信托视为应税主体、由受托人缴纳所得税款,由从托自身承担税负。

(3)遗产继承税,信托存续期间如果受益人转让信托收益权并获得与收益权等值的利益时,则受益人须承担遗产继承税的纳税义务;如果受益人死亡,则由受托人或受益人的人承担纳税义务。

3.信托终止环节

(1)所得税,信托设立后,受益人即成为信托财产的绝对权利人。因此,在信托终止环节,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均无需缴纳所得税。

(2)资本利得税,信托终止时,意味着信托财产的绝对所有权转让给了某一特定人。因此,由受托人承担纳税义务

(3)遗产继承税,信托终止时,对于信托财产的分配,委托人、受益人、受托人均无须承担遗产税的纳税义务。

(二)日本

日本是最早引进信托制度的民法法系国家,由于信托业在日本的发展历史较长,其信托税制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其信托税制的主要特点:遵从发生主义课税原则和信托导管原则。

1.信托项目设立之初的税收

(1)所得税,对设立的私人信托项目通常不征收所得税。而若信托的委托人是法人,那么信托财产的转移就被视同在公开市场销售,则须对其资本利得征收所得税。如果信托委托人是个人,那么信托财产的转移则被视同特定捐赠支出,根据有关税法要求的扣除限额前扣除。另外,信托受益人也须承担一定的纳税义务,具体义务则又因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性质而不同。

(2)印花税,在信托合同设立及信托项目的会计账簿建账时缴纳。

2.信托项目存续环节的税收规定

(1)所得税,在日本,表现在信托项目的业务收入和成本支出,被视同为信托受益人的毛收入和成本开支,如果信托受益人无法确立,则信托毛收入和支出被视为委托人所有。

信托所得通常被汇入受托人的申报中,并被直接纳入信托受益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若信托受托人对收到的收入进行代扣代缴,则无论纳税人是委托人或受益人,均可就已扣除税款申请抵免。

(2)资本利得税,在日本,信托运作期间,财产转让时的资本利得被视为受益人所有,信托财产资本利得所产生的相应税负也由受益人承担。

(3)赠与税和遗产税,信托存续期间如果受益人发生变更,这种变更被视为第二次赠与,新的受益人需缴纳赠与税或继承税。除此之外信托存续期间一般不需再缴纳赠与税或继承税。

3.信托终止环节

(1)所得税,信托终止环节,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无须承担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2)资本利得税,根据导管理论,信托一设立,信托财产即属于受益人所有,对于自益信托,则信托财产所有权被视为从末脱离委托人所有。因此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的付行为只是形式上的交付,无须缴纳资本利得税。

(3)赠与税和遗产税,信托终止环节,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无须承担赠与税和遗产税。

综上所述,结合日本、英国的信托业务税收规定,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第一,两国均未就信托业务单独设立相关税收制度,其涉及信托业务的税收制度均以判例或特别规定的形式进行界定,而没有就信托业务设立完整的税收制度。

第二,两国的信托税收规定均遵循“受益者纳税”的原则。

第三,信托受益人拥有信托财产所有权,两国均认可信托财产的归属权属于信托受益人。

第四,两国对公益性质的信托项目都进行税收优惠,主要是为了达到公益目标,以有效推动国家和社会的慈善活动,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外信托税制均对公益信托制定了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各项税收,以鼓励公益信托的发展。

三、对我国制定信托课税制度原则的思考

虽然各国关于信托税收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但国家税收惯例均认可信托导管的原理,并以此确立信托税收制度的相关设计及制度。

(一)税收法定原则及不额外增加税负原则

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即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税收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同时,信托只是受益人实现一定目定的“导管”,因而受益人通过”导管”所负担的税负不应高于其自我管理经营信托财产所承担的税收。

(二)合理选择纳税环节,确定纳税主体,避免重复纳税

根据“信托导管理论”,信托只是受益人实现一定目的的导管,从信托设立到信托终止,除了有限的管理环节费用外,尽管存在着信托财产的转移、运用、处分等行为,但都不具有实质上的意义,只是受益人获取收益的导管而已,因而税收的制度设计应着力避免重复课税现象。在纳税主体方面,信托本身和受益人是不能被重复课税的,只要一方主体已就同一所得纳税,另一主体就不应重复纳税。

(三)坚持税负公平原则

我国在构建信托税制的时候,应该通盘考虑同质的信托业务的发展,而不能仅仅局限其中某一个部分的发展。尤其在税收负担这个角度,应该尽量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税收环境,尽量减少税收对资金融通活动的干扰。

(四)扶值保护公益信托原则

我国《信托法》鼓励发展公益信托,因此我国应在制立信托税制时,应当确立公益信托的优惠原则,通过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来扶持和促进公益信托事业的发展,鼓励当事人通过积极投资于公益事业,并有利于充分利用、发挥信托的特殊功能,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信托税制的完善,应该在现有税制的基础上,对信托业务征税进行补充规定,应把信托法的基本原理融入到目前的信托税制中,从而构建完整、有效的信托税制。

参考文献:

[1]李青云.英、日信托税制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涉外税务.2004(2):7-9.

篇8

【关键词】 “免、抵、退”方法;出口退税;免抵退税额

一、免抵退的基本原理及疑惑

我们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增加外汇,对那些既有出口,又有内销的生产性企业来讲,采用了“免、抵、退”税的核算方法。所谓“免、抵、退”税办法是指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即:最后一道环节的增值税),然后将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项税额(即:应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对未抵顶完经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办理退税。

具体计算公式及过程如下:

1.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公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公式: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4.计算当期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

公式: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免、抵、退”税的基本原理多数学习者都能理解,但是运用该原理设计的“免、抵、退”税核算方法由于十分抽象,很多学习者不能理解,本文试图从“免、抵、退”的原理和实质,来解读该方法每一个计算的来龙去脉,期望能够对那些不能很好理解该方法的学习者,给予借鉴和帮助。

二、“免、抵、退”方法的另视角解读

为更好对“免、抵、退”税核算方法进行分析,我们以[例题1]为基础,对“免、抵、退”方法进行分析。

[例题1]某服装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1月该厂自营出口服装离岸价35万美元(对应进口的免税原材料20万美元),有关出口单证均已收齐。2012年11月该厂内销收入500万元,当月进项税额120万元,上期留抵税额30万元,征税税率17%,退税税率13%,当月1日外汇人民币牌价为8.277,请计算2012年11月份的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

分析:由于该服装厂是生产企业,既有出口又有内销,所以按照规定应采用“免、抵、退”方法计算税额。按照“免、抵、退”的原理,出口免税,所以该企业出口的35万美元服装不需要交纳增值税,也就不需要计算销项税额。

我们知道,该企业为生产这批出口产品会消耗掉国内生产的原材料,而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在采购时的增值税率假设为17%,已经计入了进项税额。由于出口的产品按照“免、抵、退”原理是不能含税的,所以,如果退税率也为17%的话,该批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采购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就可以抵扣掉。由于退税率也为17%,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再把这部分进项税额区分出来,直接随着其它进项税额一起抵扣就行了。

由于我国的出口退税率往往要小于17%,在本例题中,退税率为13%。所以,我们还需要想办法找出出口产品所耗用国内采购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把其中的14%部分抵扣掉,把其中的4%(17%-13%)部分转出来。如何才能找到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采购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呢?我们必须能找到一个最接近的金额作为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采购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很自然,我们想到了出口产品的离岸价。我们用出口产品的离岸价代替该批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的原材料的价值,这样,在退税率为13%的时候,不允许抵扣掉的进项税额就是等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在本例题中,该金额等于(10+25)×8.277×(17%-13%)=11.6万元。该金额就叫做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也就是由于退税率为13%,只能抵扣掉14%,还有4%不能抵扣,只不过我们用了一个近似的替代金额而已。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用出口货物离岸价代替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的原材料的价值,这个价值肯定会偏高,因为我们出口的产品的离岸价不仅包含购进的国内原材料,还包含加工费,制造费用,以及企业的利润等,只不过企业说不清楚哪些金额具体是多少。可是,如果企业存在进口的进料加工免税原材料或者国内购进的免税原材料,这些材料由于国家的管理程序比较规范,企业是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免税原材料的价值的。所以,我们需要把这部分免税原材料的价值扣掉,扣掉以后企业就可以少交一些增值税了。因此,企业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的金额就等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就等于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也就是本段我们分析的由于出口产品中含有能证明的免税原材料,需要从出口离岸价中扣除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在本例题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0×8.277×(17%-13%)=6.6万元,因此,本例题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1.6-6.6=5万元。

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来企业当期需要交的增值税了,企业当期需要交的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在本例题中,企业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额=500×17%-(120-5)-30=-60万元。

如果算出来的企业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额大于零,企业把这个金额交给税务局就一切完事了。如果企业算出来的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额小于零,一般就是当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在以后期间企业有了销项税额时再进行抵扣。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企业既有出口又有内销,当期的应纳增值税额小于零,这里就不仅仅只是进项税额留抵问题,这里也许还存在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的部分(在本例中就是13%的部分,另外4%的部分已经转出)。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让这部分进项税额在以后期间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这部分进项税额对应的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出口了,以后再也不会产生销项税额了。所以我们还需要把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国内购进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的部分(在本例中就是13%的部分)给找出来,也就是当期税务局需要退还企业的增值税金额。

在我们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想在企业的账上找到该金额是十分困难的,同样,也需要用到出口产品的离岸价,代替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的原材料的价值,并用该价值来计算国内购进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未转出的部分(在本例中就是13%的部分)。同样,与前面的分析一样,也需要考虑到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免税原材料的价值。因此,这个金额等于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我们把这个金额叫做免抵退税额,也就说,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的那部分(在本例中就是13%的部分),该部分金额税务局是需要退还给企业的。在本例题中,免抵退税额=(10+25)×8.277×13%-20×8.277×13%=16.2。

虽然我们算出来了,企业由于出口产品,税务局需要退给企业16.2万元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国内购进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的部分。可是税务局真的就会退给企业16.2万元吗?我们继续分析。

由于企业既有内销又有外销,内销部分企业一般需要交纳增值税,当然,外销部分税务局需要退还企业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的那部分。为方便交税,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的增值税时,已经把内销和外销一起考虑了,也就是说,企业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额=500×17%-(120-5)-30=-60万元,已经考虑了内销和外销的情况。本期应纳税额为-60万元,我们认为其中包含了税务局应退企业的16.2万元,所以本期税务局退还企业16.2万元,这样,企业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的那部分,并没有抵消当期的销项税额,税务局完全退还了企业,这样,当期的应退税额就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我们假设当期计算的企业应交的增值税额为-9万元的话,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这-9万元是由于16.2万元抵消了当期销项税额7.2(16.2-9)万元剩下的部分,这样,9万元税务局需要退还给企业。其中的7.2万元,我们认为抵消了当期的销项税额,称为当期免抵税额。

三、“免、抵、退”方法对纳税人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免、抵、退”方法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代替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价值,以此来计算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以及免抵退税额。用替代的方法计算这两项涉税金额,对纳税人有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呢?

我们知道,用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代替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价值,该替代价值肯定比实际耗用的国内购进原材料的价值高的多,因为出口的产品的离岸价不仅包含购进的国内原材料,还包含加工费,制造费用,期间费,以及企业的利润等,这样计算出的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肯定会比实际金额高的多,所以,按照免抵退方法计算的税额,会让企业多交纳一部分增值税额(进项税额转出部分),我们知道,多交的这部分增值税按照会计处理方法计入了企业的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从而会直接对企业的损益产生不利影响。

有的人会说,虽然计算的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偏高,但同样计算的免抵退税额不也偏高吗?这样企业不就又把失去的税额给补回来了吗?按照该方法计算的免抵退税额确实也偏高很多,并且税务局也把这部分金额给退了回来,但是这部分退回的税金对企业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税务局把这部分免抵退税金退给企业,企业以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就会减少,会造成下个月的增值税偏高,如果不退还,则企业这部分税额会抵扣下个月的销项税额。也就是说,税务局退给企业的免抵退税额,对企业来讲,影响企业损益的金额只是所退税款一个月的利息金额而已。

总之,税务系统设计的“免、抵、退”核算方法,整体上是对企业不利的,这一点企业需要明白,要走出税务局退税了就是对企业补贴的错误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Ⅱ[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3

[3]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8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会计网校. 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

篇9

关键词 纳税实务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F230-4 文献标识码:A

《纳税实务》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基础技能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内容,掌握企业需要缴纳税种的计算方法及办税能力。该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所以一般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这门课程。笔者经过几年的高职教学过程中,发现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难点和弊端,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1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理论教学内容过多。以我校为例,在教学课时分配上,该课程64课时,理论教学40课时,实际操作24课时。在教学中因理论性太强,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税收涉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情况都难以掌握,再涉及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内容,学生要掌握的范围太广。再加上高职的学生大部分理论基础不牢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互动环节时,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2)税收核算内容较繁杂。在《纳税实务》课程中税收的种类较多,主要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目繁多,计算过程复杂,如在增值税的计算中混合销售、兼营销售及混业销售中,因概念容易混淆,致使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结果;还有企业所得税,必须要结合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灵活掌握。

(3)缺少实践操作,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因实验室的缺乏以及教学经费的限制,我校目前还未建立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室,学生的实际操作仅仅停留在课后的练习和老师课堂的实际操作的演练上。而目前我国已经普遍实行网上办税,而现实情况是税法课程一般不安排纳税实务环节,学生无法实际操作纳税实务,因此学生得不到这一方面的实训,从而影响学生的实训效果。

(4)税法变动频繁,教学内容滞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不断深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针对税制国家税务总局及相关部门不断进行调整。如增值税的转型、个人所得税中免征额的确定等。各税种的补充文件、通知等行政行法规非常多,变动频繁,加之教材都是提前一学期预定的,因此在使用教材时没有按新的条例来上课,教师则往往将旧的条例传授给学生,造成知识更新的迟缓。

2高职院校《纳税实务》教学改革方法

(1)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引进外来有经验的人员。因我国税制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变动频繁,故作为会计教师需时时把握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不仅自身要时刻关注税收法规相关的媒体,包括相关的报刊、广播、网络等,随时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作为学校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督促教师下到企业锻炼,以m应税制改革发展的新变化。对于到企业锻炼的教师,一方面,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不去企业锻炼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处罚,真正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多引进企业会计人员或已退休的会计教师上岗,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掌握动态比较及时,愿意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

(2)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让学生接受,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结合,把知识点尽最大可能传授给学生。举例说明:

①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上,以某一个企业为例,实施一案到底的模式。那么为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就需要《纳税实务》课程的负责人每年提前做好教学实施总计划,课标上要针对每一章节设定好案例,选择的案例要做到与实施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每个案例的取材既要联系实际,又要有趣味性,同时要让学生容易接受。那么做为任课的老师来说,要具有一定的信息量,通过向税务机关搜集纳税人的纳税资料等方式;其二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将该税种的立法背景、意图、条款及相关操作问题做重点讲解,分析演示。如将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税收征管法,对于其他小税种,不讲解或少讲解,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基本原理进行自习。采用案例教学目的不是讲授知识,而是讲授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枯燥的法律条款与实际相结合,易于理解掌握。

②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案例中,把某一企业实际业务规范性操作程序对学生进行演示,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那么在进行模拟教学时,教师要事先做好模拟教学实物工具的准备。比如做纳税申报时,由任课教师给出一个企业一年或一个季度的纳税资料,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计算相关税种的应纳税额,并自行填报好纳税申报表及其他纳税资料。通过模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运用了解纳税的基本程序,掌握一定的办税能力。

篇10

【关键词】税法;财务会计;核算;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98-4

一、税法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目的差异。国家制定执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并利用税收这一重要的经济杆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并有效保护依法纳税企业的合法权益。制定与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其根本点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的可能性。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与税法的目的与作用的差异,两者有时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如税法为了保障税收基础不被侵蚀,在流转税法中规定了视同销售行为作为应税收入予以课征,而会计核算规范根据其没有经济资源流入而不予确认收入;为了宏观经济调控,我国所得税法规定对企业广告费用只能在销售收入的15%以内可以税前扣除,将国库券利息不纳入计税所得等,而会计上则根据核算规定据实计算损益。因此,企业必须依据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对经济事项进行核算与反映,依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款。

由于目的不同,企业会计处理和所得税规定出现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收入情况、获利的可能性、偿还债务能力和资产的真实性,防止管理者虚夸利润;而税法的目的是防止企业少算收入、多计费用(或收出)、少反映利润,少缴了多少税款。企业的任何收入、费用项目或资产处理,如果税法不加以明确限定,而是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纳税,就可能导致各税负的不公平,甚至会出现税收漏洞,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

(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基本前提差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收集等都要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目的不同使得两者的基本前提也存在着差异。主要有主体差异、期间差异、工作要求差异。(三)税法与会计制度所遵循的原则差异。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所服务目的不同,导致两者为实现各自不同目的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判断依据产生差别。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但基于税法坚持的法定原则、收入均衡原则、公平原则、反避税原则和便利行政管理原则等,在诸如稳健或谨慎性原则等许多会计基本原则的使用中又有所背离。

二、减少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制定过程缺乏沟通与协调,导致上述我们讨论的许多差异。而且,因为资本市场发展对会计制度制定的促进作用,使得税法的改革滞后于会计制度的改革,这容易引起税源的流失,并且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存在的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项目众多,使得企业纳税调整非常复杂,不利于税款的征收。根据上述的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由于规范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存在无法消除的差异,因此,企业进行纳税调整是必要的,解决的途径就是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税收法规应借鉴会计制度中合理有效的成分,尽快弥补其滞后的一些规定,如税收政策应从保护税源,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保护债权人的角度出发,对资产减值准备予以确认。当然,为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金,税法可以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加以明确,以保证税源不至于流失。税务机关应充分利用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且应加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以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会计界和税务界的交互宣传,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作的有效性。但最重要的是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制定者在制定相关法规时,相互协调、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税法和会计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从当前我国财务会计人员实际水平和税务管理的现状出发,必须认真考虑降低企业财务核算成本和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成本。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许多方面也处于探索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要求去界定税法与会计的差异。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区别在于确认收益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减性。为了正确地体现税法与会计的目标、降低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成本、降低财务核算成本,有必要对会计制度与税法进行适时的协调。

三、税法与财务会计在主要业务上的差异分析

(一)收入的差异及分析。收入是经济学、会计学和税法的重要概念。一般来说,经济学认为,收入是指期初与期末财产价值的变化或各种消费权力的市价,体现为“净增值观”;会计学认为,某一时期内所得等于该期间内一切完成了的交易所实现的收入减去取得这些收入而消耗的成本费用。会计上收入概念以完成了的交易为基础,体现了“交易观”;税法中的收入概念以经济学为基础,但基于行政管理的可行性、税收收入的均衡性,保证公平、防止避税等原则考虑,在收入的“实现、完成”程度的判断上与会计有所差异。

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因此,会计核算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不仅仅是收入法律上的实现。

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款的征收要遵循法律性原则和确保收入的原则,注重界定和准确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具体而言:一是会计制度和税法虽然在收入的核算上都遵循配比原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角度,确认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后者是从保护税基、公平税负的角度对有关成本、费用和损失加以规定。二是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而税法不承认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纳税收入,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金额的大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

收入确认的条件差异。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确认的基本条件包括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和收入计量的可靠性。而税法应税收入确认的基本条件则根据经济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备,是否取得交换价值,强调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据。

会计收入与分税种的应税收入不同。企业会计制度为便于不同行业会计信息的比较,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划分会计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而各个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与会计收入不对称,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会涉及不同税种的应税收入,如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分类确认并计量会计收入,纳税人按照各税种的应税收入的规定计税。

收入确认范围的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提出了明确的确认标准。税法规定,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取价款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可见,税法确认的收入范围要大于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范围。税法确认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会计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做收入的价外费用及视同销售。税法的规定主要是出于公平税负和征管上的需要。

收入确认时间的不同。会计制度规定只要符合会计上的确认收入的条件,当期就要确认收入。税法上一般在纳税申报表中反映确认应税收入,对应税收入的时间按不同的税种做出不同的规定,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分别规定了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

(二)成本费用的差异及分析。销售(营业)成本。会计学上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一般来说,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即能够直接计入某一对象中的费用为成本,不能直接计入某一对象中的费用则为期间费用。税法规定的税前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是指申报纳税期间已经申报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只有销售出去,并在申报纳税期间确认了销售(营业)收入的相关部分商品的成本才能申报扣除;为了准确计算销售(营业)成本,企业应将全部制造成本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可采用简单法(品种法)、分批法(定单法)或分步法等方法进行计算。为了准确计算税前扣除的成本,必须对间接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存货成本的确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成本时,存货发出时的成本计价方法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后进先出法的使用作了限定,即除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一致的,一般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跌价损失。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记入管理费用,如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或者对存货进行处置,再反向冲回。会计上这样规定,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反映存货成本,防止企业资产价值虚增,是谨慎性原则的恰当运用,而从税收角度讲,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并没有进行处置,即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而形成损失并没有实现,如果允许在税前扣除存货跌价准备金,其结果是将企业没有实现的损失进行了扣除,不符合税前扣除的真实性原则。因此,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作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处理。

工资薪金支出。工资薪金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会计上“工资总额”包括六大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对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工资的定义比会计的规定有如下不同,一是范围不同,税收上对工资薪金定义为纳税人支付给有任职与雇佣关系的职工的全部支出,其口径比会计上工资总额的口径有所扩大。二是扣除标准不同。企业年计税工资、薪金扣除标准=该企业年任职及雇用员工平均人数×当地政府确定的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12。我国企业实行计税工资制度有一个历史沿革的过程,无论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原则看还是从国际税收惯例看,对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税前扣除进行限制都是不合理的。许多企业合理的工资支出得不到扣除,不利于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因为外资企业的工资支出是据实扣除的。因此,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现行对工资进行限额扣除的政策,而是实行据实扣除。但对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全额扣除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的工资费用支出放任不管,因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任何费用支出,如果没有合理性的标准限制,企业都可能利用这些项目避税。税务机关对工资管理的重点要由对企业发放的工资数额进行控制转为对工资真实性的审核。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税收处理,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固定资产的计价,二是固定资产的折旧,三是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执行。这一规定赋予了企业自主选择折旧政策的权力。并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企业所得税规定采取简易分类法,将固定资产分成五大类,按直线法进行折旧。最低折旧年限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对于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以及受酸碱腐蚀、超强度使用的固定资产;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的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冲回。

税法上对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如果企业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次性转入营业外支出,并且注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税收上按财产损失处理,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在税前扣除。

会计上要求企业提取减值准备主要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要求企业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防止企业虚增资产价值,税法不允许扣除各项准备,主要是考虑:一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遵循真实性原则,只有实际发生的损失才允许扣除,潜在的损失只要没有实现,则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二是由于市场复杂多变,税法上难以对各种准备金规定一个合理的比例,各行业因市场风险度不同,如果规定按不同比例提取会导致税负的不公平。

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交际、应酬方面的费用。业务招待费是和企业取得应税所得有关的支出,会计制度规定可据实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税法规定有具体的扣除比例:(1)全年销售(营业)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净额的5‰;(2)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开办费。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中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筹建期是指企业自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会计制度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营业费用:佣金支出。企业在推销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中,可以向中介人支付必要的佣金,这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正常的支出。会计制度规定可直接在营业费用中列支。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佣金支出,可以税前扣除,但须符合下列条件:(1)有合法的真实凭证;(2)支付的对象必须是独立的有权从事中介服务的纳税人或个人(不含本企业雇员);(3)支付给个人的佣金,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超过服务金额的5%。

财务费用(借款费用):借款费用是指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借入资金而承担的利息性质的费用,会计上对借款发生的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税法规定:属于资本的利息不得扣除。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范围内以贷款名义投入企业的资本(或称股东借款)的利息不得扣除。对于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借款利息,属于资本性支出,必须予以资本化,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在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当期扣除;税前扣除利息的标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款额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为防止弱化资本,对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罚息的扣除。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借款,银行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四、调整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的方法

(一)把握好税法与财务会计的合理差异度。税法与会计制度差异的存在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可以采取协调差异的方法以尽可能减少对实现税法与会计目标影响,在法律制度的制定上应尽可能趋同;差异应能用申报时纳税调整的方法处理。在具体的把握上应做到:任何税法与会计的差异,不应该导致纳税人不得不为资产等项目设置不同的账簿。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的差异,对于纳税人而言,只是增加了价外税项或销售税金及附加。纳税人只要设计专门的账簿反映进项、销项税额或产品销售税金以可以了。所得税差异,特别是涉及资产计价、折旧等问题,如果协调不好,企业可能不得不设两本帐。对于税法与会计在资产计价等方面的差异,应控制在通过“纳税影响会计法”,增加“递延税款”账户来反映,不需要对各项资产设置两本账。基本业务的政策应该尽可能减少差异。例如,税法与会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基本业务确认收入的时间规定应该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基本业务的政策不一致,差异造成的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增加财务核算成本和纳税成本将是巨大的。

(二)税法与财务会计的差异调整应采用的具体方法。 企业在实际处理差异中必须坚持的两个原则: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都应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不得违反会计制度。在完成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要求进行,如会计账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应按照税法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方法调整,完成纳税义务。对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额,在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的同时,不应改变会计处理和账簿记录,但可以依照税法进行纳税调整处理。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规定的不同,出现差异是正常的,企业在实际处理差异中必须做到坚持以上两个基本原则。

区别不同税种进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涉及的税种数量众多,应根据其不同性质进行处理:(1)企业涉及的流转税及附加税均应为按月稽征,企业在处理差异时,应采用当期处理差异的方法,即发生差异的当期(当月)即按税法的规定进行处理,本会计期间(当月)完成纳税义务;(2)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年结算,在年度终了后才能计算缴纳,所以一般不需要在发生相应差异时的本会计期间(当月)进行处理,而是采用年末纳税调整方法处理。

根据具体差异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从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即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在仅存永久性差异的情况下,按照税前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调整为应税所得,按照应税所得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基本特征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间不同。针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这种核算方法的特点是,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照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即本期从净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金额均在本期确认所得税费用,或在本期抵减所得税费用,即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与本期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也可以是说,不管税前会计利润多少,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是均应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调整为应税所得,再按应税所得计算出本期应交的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即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

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在采用递延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征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在采用债务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在转回时间性差异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摒弃了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并在《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中采用了暂时性差异这一概念,规定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前述债务法属于收益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法的基本原理是企业所得税费用应当以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当税率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在这种方法下,企业的收益应根据“资产/负债观”来定义,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是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出发,加以计算倒推出来的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我认为与损益表债务法相比,资产负债表法有如下优势:第一,损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法注重暂时性差异,而暂时性差异比时间性差异范围更广泛。因此,损益表债务法揭示的差异范围窄小,而且也无法恰当地评价和预测企业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第二,损益表债务法“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反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将“递延税款”的外延大大扩展,从而更具现实意义。第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进行处理和披露,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详实明确,更易于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税法与会计制度间差异的理解和具体操作对于广大财务人员和税务工作者而言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业务。我在前文中已经介绍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其各自的目的、基本前提和遵守的原则有所不同,两者之间差异必将长期存在,这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具体分析了税法与财务会计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各自的规定和特点,并且详细说明了当前以及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处理二者之间差异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得不到解决只会增加纳税人遵从税法、会计制度的成本,加大广大财会人员和税务工作者理解执行具体政策规定的难度。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在制度上的安排——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一是税收法规应借鉴会计制度中合理有效的成分,尽快弥补其滞后的一些规定;二是税务机关应充分利用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且应加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以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三是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会计界和税务界的交互宣传,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作的有效性。但最重要的是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制定者在制定相关法规时,要进行必不可少的相互协调和沟通。我们还要进一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出发,对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各个方面的差异进行进一步分析,不断研究二者主要差异及处理方法以及在财务会计的日常处理过程中所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进行协调,探索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异的处理方法和渠道。对不断完善我国财务会计与税法差异提出了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贾丽.谈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处理[J].理论界,2006,1(10).

[2]习凤菊,李军训.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对传统利润的影响分析[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5(3).

[3]何宏斌,王有元.企业会计与税法差异之比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