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节语文课包括这样一些要素:语文教师、语文课本、学生和教室环境氛围。我认为一名语文教师进课堂之前必须要搞清楚这四大要素及彼此的关系。否则,你就不能进课堂,即使你进了课堂,也很难实施有效的教学。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导,导的含义就是导演,指导演出,而不是自己演出。自己演出那叫一言堂,早就过时。科学的解释就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思考、记忆语文课本。
居于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语文课本。胡国源说过:教师应该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智慧的“课堂首席”,一个知识渊博、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必定能导演出一堂生动的、让学生流连驻足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的一项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表现为教师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场景下,现场的直觉反应能力和执教行为水平。可以说,教学智慧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及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课堂教学智慧呢?
勤读书是前提。阅读是人类的本能,作为教书育人的语文教师当然更要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规律既适合学生,又适用老师。语文老师只有对所教的文本有了深入透彻的认识才有可能备好课上好课。当然仅仅局限于课文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大量地读书,多范围地涉猎,一个语文教师的思维和表达才会有穿透力。从这方面来说,语文教师要时刻要求严格自己,多花时间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智慧生成的源泉。没有大量知识的储备,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教育智慧,只会舍本逐末,事倍功半。以《岳阳楼记》为例,授课的开始,语文老师就给同学们有感情地熟练地背诵一遍全文,那全班同学对语文老师的感觉和没有背诵的就会完全不一样。据我的经验可知,本文篇幅较长,绝大部分学生在背诵本文上是有心理障碍的,教师的示范显然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多践行是核心。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要想增长教学智慧,持续的实践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智慧是关于教学践行的知识,更多地针对现实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个别的、偶然的、特殊的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知识。教师在语文课堂实践时要能根据受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确定课堂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实践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积累起来的。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课堂教育实践,教学智慧是语文教师把握教学规律与自身实践结合的产物。课堂教学实践乃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营养之源、发展之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语文教师发挥和增长教学智慧的空间和契机,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是否善于从课堂实践中学习,抓住机遇,增长智慧。如果这一点做到位了,那么语文课堂就一定在掌控之中了。带着语文教学智慧进课堂,是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呼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我高中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强调动手写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智慧,才能有主见,不随着语文课堂模式的改变而无所适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像李镇西等。语文教师勤于笔耕,一方面,是要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学理论水平,坚持写语文教学论文;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写得更多的是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点滴反思、心得和体会。语文教师要记录下自己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要及时反思并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
篇2
【关键词】智慧课堂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65-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积极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针对北京市延庆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滞后于课程改革进程的现实问题,重点围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实施措施
第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转变干部教师的观念,提升素养。笔者所在总课题组组织干部参观学习、市县拉手、县域内拉手活动;邀请专家对干部教师就智慧课堂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专题进行培训。转变干部教师观念,提升干部教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通过干部教师的组班培训,干部教师跟上改革步伐。借助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北京市“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组班集中培训,使干部教师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课堂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紧紧跟上教育改革新步伐;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能够及时跟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第三,通过集体备课有效引导教师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好办学规模小的学校教师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切实做好为基层教师成长的服务工作。
第四,通过协作区开展走进学校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以课标、教学指导意见和中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形成具有延庆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六,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分析,形成针对不同课型、内容、学生的教与学方式,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学课堂教学改革。
二 研究成效
1.研究成果
第一,初步形成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我们研究出的教学模式属于归纳范畴,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如延庆体校总结归纳出“126”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1”即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活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活动,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热闹的形式而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脱离目标去组织活动将是无根之木。“2”即两种操练方式:基础操练与拓展训练。基础操练是及时巩固基础知识不可或缺的方式,可以集中教授,让学生明晰本课的重难点。主要通过机械、半机械、自由操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明晰了本课的重难点后,进入学习时更容易在设定的情境中再次巩固重难点,为拓展训练做好知识储备。拓展训练是知识在运用中的一个总结巩固拓展过程,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6”即实施步骤共分六步:一是创设情景,唤醒智慧;二是呈现新知,启迪智慧;三是基础操练,分享智慧;四是课堂教学,领悟智慧;五是练习设计,内化智慧;六是拓展训练,深化智慧。
第二,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教师的智慧和能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无拘风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己的教学风格等,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香营学校的英语老师吴××根据学生喜欢唱歌和爱好音乐这一特点,将英语知识编成歌曲,引导学生爱上英语,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爱上了英语课,学习积极性也高了。物理老师耿××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解物理习题,学生能够抓住题干重点和运用知识,提高了做题速度,大大调动了学生做习题的积极性。再如延庆七中的老师采取研究性、探究性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培养了探究思维能力。
第三,多种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原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八达岭中学、刘斌堡中学、第三中学、第一中学都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收效显著。八达岭中学、刘斌堡中学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中学采取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各校有各校的办法和高招,如刘斌堡中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老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之前,要让每个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鼓励每个学生在组内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2.研究效果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归纳总结意识逐渐增强,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第一,教师成长。
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通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到教师在备课、上课、课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1)备课组课前充分研究,体现了教学预设的智慧。各备课组都能把集体备课工作放在首位,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基于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深入分析,进而预设完成有效的教学设计。(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如延庆四中鲁××老师在其“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的县级研究课中,充分运用一瓶可乐创设了一系列化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化学研究内容的思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3)及时捕捉信息,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各种信息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老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的,但更多的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逐渐推进过程中教师能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契机,加以引导、点拨,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体现了课堂生成中教师的教学智慧。(4)在课堂小结处再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一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问题的终结,而是用新知识再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开始,利用课尾总结,加以引导、点化,更能显示出小结在拓展延伸上的巨大功效。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体现出学科的思想、学科的方法,初步形成认知结构。如延庆四中生物组在每节课小结时,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概括本课内容、重点、关键,或利用提纲、图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5)在反思中积累智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每节课后教师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其次要反思教学方法,再次要反思教学价值。如第四中学初三数学组每天做解题方法的积累,并由组内年轻教师王×负责组内课后反思记录。反思中不仅积累了很多解题技巧,而且记录了许多教学方法。组内每位教师都能受到启发,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是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将学生放在首位,为学生的发展考虑,首先制订目标能够根据课标、教材、考纲、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可操作,改变了大而空的形式;其次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式或提问式向启发式、研究式转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初中教师和实验教师基本功成绩突出。我县参加北京市第二届初中教师和实验教师基本功比赛,成绩突出。4人获得市级一等奖、20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实现了中考学科一等奖零的突破,成绩处于郊区县前列。
第二,学生的变化。
一是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变化。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多了,改变了以往课堂只是少数几个尖子生表现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思维方法得到丰富,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无论是2人一组还是4人一组,小组的凝聚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的自信、活跃、合作能力迁移到课外,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在智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诊断自身的教学,立足于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采取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设计问题时紧密结合各知识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智慧型教师;智慧型课堂;信息技术
一、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必须要有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呢?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智慧型教师呢?“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
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
对于智慧型教师,我们的前辈早已作了很好的阐述。叶澜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应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个人认为,智慧型教师应具备哪些智慧呢?
智慧一:掌握深厚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本领。
智慧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活力而生动课堂。
智慧三:掌握灵活的教育机智,加强课堂组织和协调能力。
智慧四:做好课后反思和总结,注重教学研究。
那么,智慧型教师的智慧是如何形成的呢?教师的智慧是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和提炼,是教师形成一种良好的总结和反思习惯;智慧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提炼和实践。
二、智慧型课堂
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构建出智慧型课堂,那么,什么是智慧型课堂?
智慧的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应该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
三、构建智慧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堂具有智慧的信息技术课应具有三个特征:和谐的教学氛围、具有情境和问题的课堂以及开放的课堂。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智慧课堂应是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舒适的教室环境,积极向上的班风,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够平等地交流,教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在不断思考中产生智慧,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形成教育智慧。可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一堂智慧型课堂是多么的重要。
2.课堂应创设情境和问题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学生智慧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
3.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智慧型课堂应是开放的,而开放的课堂就是这样一块肥沃的、
有生命力的土壤。
(1)开放课堂的前提是开放的教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教材已经显得颇为陈旧,书上的很多内容,学生都已经掌握,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开拓创新,以书本为主线,更新知识。
(2)开放课堂的核心是开放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说、去动手、去归纳,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开放课堂的关键是开放的评价。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评价、学生自己评价等多种开放的评价方式。
案例:朱峰老师的课――《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在本节课中朱老师引入了“搜商”这个概念,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进行分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并对小组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可获得奖品。
活动任务一:搜相机(个体活动)
要求:尼康或佳能的数码相机、像素在1600-2000万之间、8倍或10倍变焦、价格在800-1500元之间。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搜索,大部分学生开始打开百度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做,这个时候就提醒学生上节课学到的搜索引擎,这时学生顿时有了方向感。
在搜到相关信息后,筛选信息又是一大难题,要根据给出的相关要求找到符合条件的相机,这个时候就要发挥学生的智慧,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活动任务二:查机票(小组活动)
要求:10月份去曼谷自助游、单程直达、票价要求经济实惠、信息可靠。
小组展开了一系列的搜索,成员之间再进行相互比较,哪个网站最可靠、票价最便宜。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任务三:找酒店(自主探究)
要求:曼谷、300~400元之间、四星级、信息可靠。
这个活动属于拓展型活动,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这三个活动,学生对网络数据库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很好地与搜索引擎区分开来。我认为,朱老师是一名智慧型教师,这也是一节具有智慧的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智慧的潜能。
一名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构建出智慧型课堂,这需要时间的磨炼,实践的积累,深刻的反思和透彻的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智慧型教师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4
1什么是智慧型化学课堂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人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古希腊语中,“哲学”就是“爱智慧”。有的学者认为,智慧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感性、实践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源于生活,活化已知,探究未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注重过程,传递方法,启思释疑的课堂;应该是实验先导,注重积淀,适时以思,灵活机智的课堂;更应该是在体验中得到愉悦,求真中寻得快乐,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课堂。
2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的几个方面
一个课堂有没有智慧,决定于师、生、教学资源等,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所以,一个教师有没有智慧,要在课堂实践中来看,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2.1活化已知、探究未知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是给学生活化的知识,还是死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形式。我在讲授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时,介绍了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氧化剂KMnO4、K2Cr2O7、Fe3+、Cl2,还原剂Fe2+、I-、S2-、H2O2……,并没有停止于表象,而是增加了如下四个实验:
2.3 实践积累,适时反思
在这里,笔者所倡导的教学实践积累来自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运用,她是丰富化学智慧的源泉。某位老师讲解Na和水反应时,让同学做分组实验,让几位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补充和完善,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现象的要点:红、嘶(师)、浮(傅)、游、熔(泳),教师顺势一句“红师傅游泳――速度(反应)真快的“歇后语”归纳,自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可见,幽默语言、形象的比喻往往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上课,有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你的相对论和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你会怎么办?爱因斯坦答: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个小例中,我们看到了大师的幽默。
适时的反思也是积淀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包括了教材、教法、学法、试题、整个教学设计等等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教后记、案例、教学日志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关键是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滴闪光点,长期坚持,定能达到教学智慧的深化。
2.4 源于生活,实验先导
当今的化学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于知识的应用之中;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知识、生活、应用的融合,既增长着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才能体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生成,所以,化学教学必须实验先导,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功能。
我们可以预测,将生活、实验探究、思维融于一体的化学课堂,肯定是智慧型的课堂。在讲解Fe3+、Fe2+性质时,有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课堂设计,提供给大家赏析:
可见,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应用中深化理解知识,在过程中激疑、释疑,整节课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融、思维互动,也充溢着智慧。
3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3.1 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不是正比关系
学科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并不是正比关系,但是知识越多的人,他对教学智慧的理解、捕捉应更深刻和灵敏。
3.2 化学课堂是形成和展示智慧的主阵地
化学教学智慧并不是自己看书学来的,这只是别人的东西,大的智慧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也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
3.3 教学有“格”但更要出“格”
长期以来,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按部就班、程序化,就象车间的生产流程一样,这样的“格”对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和年青教师的成长有帮助,但教师必须进入教学设计的自由王国,才能有利于化学教学智慧的产生。
3.4 教学机智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
教学机智是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但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因为它缺少理性和深刻。
篇5
关键词: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
近些年我国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就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一些教育学者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但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针对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形成统一的定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相关的问题,使智慧型课堂可以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发展。
一、智慧型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以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灵活机制的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灵活的方式,将各种各样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创作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并且使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
1.情境性。
教师为学生创作出生动形象的情境,对学生形成引导,深刻解读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具有情境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开始变得积极,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在观察和合作以及讨论等方面,使学生可以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
2.艺术性。
教师自身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就是理解教学,教师要将理解问题的角度进行转化,使语文教学可以成为一门艺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使学生在小学教学课堂上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语文学习体验。
3.机智性。
针对教学的机智性,教师为学生创作的教学氛围要具有自然和谐性,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快乐的氛围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可以享受语文课堂。
4.创作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将教学内容可以深入的发掘出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使学生的特点得到深入的发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各种自然机制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创作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智慧体现出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创新的前提就是教学智慧,教学创新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智慧充分的展现出来。
三、构建小学语文智慧型课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会不怎么理想,需要让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积极的引导学生,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进行建设,提出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智慧重要还是外貌重要?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正确的引导学生,智慧是更重要的,智慧是外貌的基础,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引导,将历史有效的介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晏子进行简单的介绍,虽然鸭子身材矮小,但是没有一个人嘲笑过他,他用自己的智慧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教师积极采纳学生意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的学生表现大胆,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意见,会使有些教师感觉尴尬不敢面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这样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而智慧型语文教师应直面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探讨中发挥所长。例如:教师在讲解《春晓》这首古诗时,其中有一句“花落知多少”,教师按照诗词教材上的解释是“不知花儿落了多少”,但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样解释不妥当,较为简单直白,应该解释为“落了这么多花朵,会带走多少春光,体现出诗人的无限遐想和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才更加贴切”,这时教师应赞扬这位同学聪明,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就变得活跃来,为学生创造了奇思妙想的空间,可见,教师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是多么重要,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增强语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学生会表现的另类,对课文的见解不循规蹈矩过于有创造性,然而作为智慧型语文教师不应批判学生这种另类表现合适包容学生,耐心引导学生,为学生灌输正确观念。小学生也存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要对学生信任和尊重,为学生搭建展现自身优势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长处,为课堂增添活力,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4.教师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指的是人应该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更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反省课堂教学的表现与传播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效果,从中领悟到教学的智慧。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到教材知识和相关知识探究,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对知识的感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一、以鲜活的物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智慧育人
物理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让物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中,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物理就是要见“物”讲“理”,当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时,物理学的知识就会鲜活起来。比如在讲火车转弯的速度问题时,可结合“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
2.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人教版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节的教学中,师生共同分析、探讨法拉第根据“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及其磁通量变化”总结“感应电流的方向”规律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寻找与“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关的其他物理量,引出“感应电流的磁场及其磁通量”,再次探究两者的关系及规律,从而总结归纳出判断电磁感应中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教学设施的改善,多媒体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令师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交变电流的产生”时,通过电脑动画模拟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将这一不可见的、抽象的、难以解释清楚的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之形象化、直观化,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目睹其变化过程。通过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水平,智慧育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根据施教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才能,是构成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具有应激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
1.课前精彩引入,快乐学习。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注重设计精彩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我用“水流星”引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实验的最终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每个人都很兴奋,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2.课中画龙点睛,击中要害。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及时巧妙地借助生活中或身边的素材讲解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往往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讨论“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时,我提出问题:“位移—时间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一部分学生认为是的,一部分学生认为不确定。虽然一部分学生画出了图像,但他们对图像与轨迹的关系毫无概念,怎么办呢?这时候,我看到讲台上的弹簧,灵机一动,何不演示一下,让学生眼见为实?接着我演示了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运动,让学生观察其运动情况,此时我顺势提问:“位移—时间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学生的回答很肯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比经过反复练习后获得的认知要深刻得多。
3.课后加强巩固,启迪人生。
关注教学机智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它应该贯穿教学工作始终。例如:在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这一节中的“超失重”时,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特别感兴趣,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我在课堂上多讲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因势利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个任务就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结果每一位同学都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详尽资料。为了让大家资源共享,我让学生在班上集体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巩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做智慧的物理教师,为智慧育人的课堂提供智力保障
1.加强学习,改革创新。
物理跟生活、科技联系密切,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个好教师不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不断地追求新知,而且应该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改革创新。“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具有创新改革精神。
2.除去浮躁,强化科研。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心理,这股“浮躁风”也吹进了教师队伍中。物理教师一定要除去浮躁心理,守住心灵的宁静,淡化科研的功利性,保持正常的心态从事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热爱学生,增强责任心。
乍一看,这与智慧育人好像没有多大联系,其实这恰恰是做一个智慧教师的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教师的职责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要真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构建智慧育人的物理课堂,物理教师除了要更新教学理念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意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管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设计具有综合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教学;智慧课堂;智慧型教师
智慧课堂是一个以整体性、复杂性、开放性为特征,运用非线性教学模式,以培养智慧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课堂形态。智慧课堂一反传统课堂的固化与呆板,转而追求课堂中的德行、能力、灵敏和创新,它不是狭义的智力课堂、智能课堂,而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灵魂人物,对有效实施智慧课堂的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建构智慧课堂首先应着力提升教师素养,打造智慧型教师。
一、“智慧型教师”的内涵
“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1]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智慧因素:以教育规律为导向的理性智慧;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知性智慧;以职业情操、情感价值观为灵魂的情感智慧;以教学感悟、教育经验为发展的实践智慧。只有同时具备理性智慧、知性智慧、情感智慧,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实践智慧的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智慧,推动智慧课堂的发展。
二、自主发展,充实智慧型教师职业品质
(一)明确教育价值,提升理性智慧
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的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塑造具有新型人格的学习者。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因此,智慧型教师首先应明确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诉求,通过转变教育观和学生观来提升理性智慧。
教育观。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得到唤醒和激发。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在我看来,教育活动所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和可能性如何充分的生成。”因此智慧型教师对教育的本真意义应有深刻的理解、体验和洞察;学生观。新课程理念高度关注学生生命的差异性、整体性和生成性,把学生看作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生命,为了一切生命,为了生命一切”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平等对话,助力学生生命成长。
(二)发掘感性经验,提升知性智慧
知性智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直觉灵感与感性经验,是教师基于丰盈的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一种超乎寻常的快速反应能力。具有知性智慧的教师,能把教学现场中出现的偶然因素转化为一种有利的教学时机,恰如其分地把教学引向,推向深入。
提高教师的知性智慧包括三方面:提升敏锐捕捉的观察能力。通过情境直感,迅速判断、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内心情感的心理反应,做到目中有人;提高应随机决断的调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上突发性事件做出准确、及时的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予恰当地处理,把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为教学的亮点;培养柔性设计的执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可以灵活果断、随机应变,也可以幽默风趣,利用多种形式提升自己对知性智慧的执行力。
(三)关注职业情操,激感智慧
在职业道德层面,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它作为教师的首要标准。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就是一个国家伦理的化身。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导人向善的活动,教师就是道德的践行者。在《世纪承诺――2001年教师节主题晚会》上,北大校长许智宏等代表了大中小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庄严宣誓“我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育人为本,敬业爱生;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为人师表,弘扬正气;终身学习,勇于创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这是新时期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道德承诺,是智慧型教师的道德基础。
在人文修养层面,教师的人文修养是人文知识的积累、内化及对人文精神深刻体验的结果。教师人文修养的提升,不仅表现为教师人文知识量的积累,还体现在教师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并内化为教师的人文精神上。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修养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这一富含教师生命意义的环节去不断锤炼,将价值追求注入课堂,将生命精神融于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在人文修养上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发展智慧型教师实践智慧
(一)教学策略的艺术性。
1.创设情境,寻求智慧
合宜生动的教学情境可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迅速融入教学中,推动有效课堂实施。以“情”现“境”,以“境”促“情”,“情”、“境”相生,情和境共同构成情境教学的灵魂与载体。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一方面将长期被淡化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意志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在因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现实生活和学科教学知识的距离,将死知识变为活生活,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智慧提升开辟了有效途径。因此,智慧型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致、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融合课堂与现实生活,以生活、生命为教育的核心命题,共同促进智慧课堂建构。比如,语文教学名师韩军在讲授《登高》前,用一段充满诗意的语言声情并茂地呈现了一幅电影画面,讲述的是当年杜甫登高时的场景与心境,顿时将学生带入诗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此课例成功的关键所在。
2.“预设”与“生成”相协调
在课堂中,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活动,即必须符合教学的必然规律,因而具有预设性;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一种基于教学实践的艺术,各种智慧因子大多是在动态中迸发的,因而也具有生成性。预设为生成创造了条件和基础,而生成又丰富和发展了预设。因此,智慧型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同时也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左右逢源,及时获取智慧信号,这样才能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发展创设更大的空间,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
3.教学形式与学生兴趣相融合
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仅表现为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也同时包括对教学形式的组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当前我国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一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别在班级内采用适宜的、符合学生兴趣点的个性化教学形式,比如以互动交流为主题的展示课、以审美鉴赏为核心的阅读课、以反思总结为内核的习题课,就需分别采用合作互助、教师讲授、自主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师的实践智慧应善于将学生兴趣融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唯有这样才能凸显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传播智慧、指点迷惑。
(二)教学实践反思性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究、创造的结果。教师反思主要体现在理念和行为两个方面:理念侧重于对教师持有的教育理论的反思;行为侧重于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因此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教师的理论智慧,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主要途径。教师可通过学习隐含在教育理论中的智慧;撰写反思日记;观摩教学以及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对话;对真实课堂教学情境的反思来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实现理念智慧向实践智慧的成功跨越。
总之,课堂教学要实现传播智慧和培养智慧型人才的价值诉求,就必须依靠教师。教师要想助力智慧课堂的有效建构,就必须以提升专业素养为己任,以发展教育智慧为目标。只有拥有理性智慧、情感智慧、知性智慧及实践智慧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才能在课堂上彰显智慧风采,传播智慧因子,实现培养智慧型学生的终极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等.智慧型教师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8
一、集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智慧教育”理念
1 转变教师角色观,从当“教书匠”集体,走向做智慧型的教师集体。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仅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和评价者,更是国家课程和课程文化的创造者,教师集体可以运用本身的课程智慧,活化国家课程,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一个合格的教师集体,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本宣科,不能离了教参就不会上课,而应当充分发挥作为课程资源主体的作用,将国家课程改造为学生所用的生本课程。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有效学习、生成智慧的促进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不断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构建智慧课堂,开启学生的智慧人生,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走向智慧型的教师集体。
2 集体转变学生观,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新的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了学生知识经验和情感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课程标准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它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其个性得到了张扬。每个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都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其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动手实践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集体备课时考虑到,当学生思维启动时,教师进行引导;当学生思维堵塞时,教师进行疏通;当学生思维模糊时,教师适当点拨,当学生思维散乱时,教师帮助梳理,让思维的开放成为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二、集体深入钻研教材,集体准确把握教材中蕴涵的智慧
1 抓住联系理清脉络,用集体智慧读出教材中蕴涵的智慧。研读文本,应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基础工作。教师要从整体上研读教材,正确理解数学的每一模块、每一章节内容在整个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更要仔细研究数学知识之问的种种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贯通和延伸。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读文本包括两个层面:个人研读和集体研读。其中个人研读是集体研读的基础,集体研读又是对个人研读的补充和扩展。
教师要用智慧读出教材中蕴涵的智慧。在深入钻研教材中,还应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
2 合理重组优化教材,用集体智慧设计有效学习内容序列。学生的教材毋庸置疑,它是由教育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前人丰富经验的综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受学生情况、教师素质、当地实际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教师备课时对教材的处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不可完全照搬,搞一刀切。要借助教材的工具性,灵活运用、合理整合,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07-01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教师在生成教学的实施中,至少应该成为学生的对话者、引导者,课程的设计者,教学智慧的创造者。而其中,最能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莫过于教师教学智慧的养成,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发挥。动态生成的课堂还原了课堂复杂的本来面目,要求教师运用自身的全部智慧应对来自课堂的各种挑战,在复杂多变的课堂上生成出新的教育教学智慧。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对于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如何成为课堂教学智慧的创造者这个课题尝试进行探讨。
一、具备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往往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交流。而这时候涌动的很多信息,有些是无序、无价值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有些有意义的信息却很可能稍纵即逝而被忽略。这时就需要教师认真倾听,捕捉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重组这些生生交流中“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三角形》一课时,练习中有一道题:3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一部分,只看到露出的一个角,要学生来判定各是什么三角形。“第一个”,“钝角三角形”,“第二个”,“直角三角形”,“第三个”,由于露出的是一个锐角,学生得意洋洋的大声回答“锐角三角形”,2秒钟后,有一个孩子轻声的说了句“不一定”,这一下,教室里仿佛开了锅,讨论的,甚至争论的都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后,教师就请从争论的两派中各选一名代表,来阐述自己的想法。由于教师观察到其中一名学生在与同桌交流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动手摆一摆的思考方法,就选他为代表,这样,这名学生就很自然地上了讲台,拿起老师桌上的几个三角形示范起来,得出了正确结论。然后,教师接着再问:“那第一个和第二个三角形呢,你现在还能确定是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吗?”这一次,学生都不急着回答了,都不约而同地拿起自己的学具三角形,摆了起来,不一会,正确结论很自然地产生。再有一个案例,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练习中有一道减法性质的应用的习题,“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180-36-44和180-(36+44)”学生在回答了“结果一样”、“用的数字一样”就再无进展了。这时候,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小组的孩子在偷偷地笑,而那个引起笑声的孩子告诉我:“这两题就像我每天放学后的点心,爷爷叫我先吃面包,再吃火腿肠,就像第一题;而我总是把火腿肠塞到面包里,一口吃掉,就像第二题,哈哈”。教师就抓住这个生活实例,果断地让这个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全班听,同学们在哈哈一笑之后,很容易就理解了例题的含义,理解括号里面加号的意义,在后面的应用中,也没有出现错误。
二、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的时候点拨,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的时候点拨,使其深刻;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的时候点拨,使其明晰。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新授过后的一道练习题让孩子们犯了难,“林庄小学准备在边长20米的正方形四周植树,小组讨论植树的方案,再全班交流。”由于这是一道开放的习题,学生在审题后无法入手。在听取了学生的想法交流后,教师问:“哪些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可以忽略的?哪些因素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学生很快理清了思路“栽什么树,谁去栽,不是主要因素。”“怎样栽,树的间距是多少,四个角上要不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才是主要因素。”当学生为数的间距该是多少米争论的时候,教师就指着窗外操场上:“你看,我们的树苗,间距大概是多少米?你觉得用5米作为间距合适吗?其他的数据呢?哪几个是合适的,哪些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样,学生就很快从纷乱的思路中脱身,用较快的节奏,切入到例题的学习中去了。
三、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出现意想不到问题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了。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有很好的随机应变能力,要对课堂上出现的矛盾加以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化解,而不是用“一言堂”的方式强行定论,抑或不假思索,听之任之。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出现的一次“意外”让我感想很多。口袋里4个红球和2个黄球,分组摸球,结果预料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教材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教师按照学生的设计,放入4个红球4个黄球,可实验出现了个小意外――几次实验都是红球多,与预设不一样。这时,教师没有被学生的起哄和吵闹而乱了情绪,马上追问两位摸球的学生:“几次摸球,都是你输他赢,老师都替你不服气,那你是不是觉得今天的游戏,很不公平?”小男孩回答:“游戏很公平,大概是我今天运气不好吧。”教师顺势总结:“游戏规则公平,只能表示游戏双方赢的机会一样大,但实际游戏中,仍是有输有赢的。”
四、具备人文情怀、让课堂焕发人文魅力的智慧
篇10
一、审“形”度“势”――建构智慧课堂的基础
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题阶段教师如何审“形”度“势”,观察分析时势,充分了解学生与自己,估计情况变化,引导学生选取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的好课题,是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智慧课堂研究的基础。
记得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校六年级学生提出要研究“品牌与形象”这一课题,为了引导学生寻找到最佳研究方向,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品牌是指时装品牌、家电品牌、食品品牌、电脑品牌还是其他什么品牌?形象是指产品形象、企业形象还是个人形象?”学生受到启发,很快就明白“品牌与形象”涵盖面太广,于是有同学提出将课题改为“时装品牌与个人形象研究”,对此教师又提出:“时装品牌的研究对小学生有何实际意义?个人形象的提法是否太笼统?能否让研究对象更具体些,针对性更强一些?”经过一番争论,最终确立了“校服与学生形象”这一研究课题。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及时的形势分析,巧妙的智慧引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有效实施保障。
二、择人任“势”――实施智慧课堂的目标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就是立足于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的自愿选择,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生活,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智力七巧板》这一堂短线活动中,当学生确立了各研究子课题课后,教师即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小组展开研究活动,并引导学生分析各组研究小组中需要哪些角色,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小组内的角色主要有:课题组长,善于组织活动和决策;设计员,思维活跃,能创造性地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操作员,动手能力强,善于将课题计划付诸实施;信息员,负责收集有关七巧板的资料;汇报员,负责总结汇报、发表小组研究取得的成果经验等。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我优势服务小组,做到“小组的事事事有人做,小组的人人人有事做”。在这样以人为本的课堂上,教师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创设智慧教学之势。
三、营造声“势”――调动智慧课堂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智慧的课堂首先应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例如,在《秋天的落叶》这堂开题课上,教师从公园、田野里收集了大量的落叶,装满了数个大口袋,带到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打开电扇,从气窗上倒入收集来的叶子。枯S的落叶被电扇吹起的风挟裹着“卷”进教室,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秋意”。这样的诗意,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产生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孩子们的思维火花被一一激发:“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落叶怎么形成的?”“落叶有什么用?”“落叶飘落方式是什么样的?”……整堂课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人到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思维的触角都深入到知识的内核,由此构建了智慧课堂强大的教学之“势”。
四、因“势”利导――提升智慧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转瞬即变的过程,当“险情”发生时,可能任何既有的应对措施都难以直接奏效,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创造新的应对之法。
记得在一次课堂上,一位同学的手机居然响起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铃声,教室顿时炸开了锅。面对这样混乱的课堂情景,教师灵机一动,当场统计班上有手机的人数,大家惊讶地发现拥有手机的学生居然占全班的三分之二,“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有手机?”“小学生使用手机有哪些好处和弊端?”“到底小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瞬间,一个个小问号在同学们心中咕嘟咕嘟冒出来。而位教师便又立刻抓住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研究主题,对孩子们热情相邀,一起来开展以《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的调查》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份小小的课堂意外,通过教师灵动睿智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地演绎成了一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动力的智慧课堂。
五、善于借“势”――营造智慧课堂的根基
生活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实行限塑令,于是我校针对这一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开展了以《塑料袋与环境》为主题的研究活动。2012年4月28日随着苏州轻轨一号线的开通,我校又一次抓住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以《苏州轻轨》这个主题来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了解轻轨的一些常识,文明安全地享用轻轨。2013年12月4日,珠算的成功申遗激发了我校五年级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研究热情,于是《方圆世界――走进珠算文化》课题研究应运而生,让孩子们与我国祖先的伟大发明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关注了学生的自然生活,开展了从《昆虫记》《家乡的土特产》等动植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时也从学生的饮食、安全、身心健康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小小零食大学问》《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你快乐吗?》等认识自我的系列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