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过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项目过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项目过程管理

篇1

(大连市工程预算管理处,大连 116016)

(Dalian Engineering Budget Management Office,Dalian 116016,China)

摘要: 本文就政府投资项目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营销因素进行阐述,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具体策略,以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不断增长。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rketing factors of the whole process cost dynamic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ed projec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strategy for the whole process cost dynamic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ed projec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rowing of social benefits of government invested projects.

关键词 :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问题;策略

Key words: government invested project;whole process cost;dynamic management;problem;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089-02

0 引言

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划拨款项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促进各项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开展。本文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1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

现代化建设中,根据不同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1.1 投资项目的规模 一般情况下,投资项目的规模和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在受到技术水平、管理效应、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会增大管理风险,从而影响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效果,致使企业承受巨大经济损失。

1.2 投资项目的区域 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定时,需要对投资项目的区域情况进行仔细调查和审核,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得到真正落实,才能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要对用地面积、地质结构、交通运输和环境污染等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管理。

1.3 具体的建设水平 一般影响政府投资项目整体建设水平的因素有工程配套、施工人员组织和建筑标准等,而建设施工的审核、评估等,与整个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需要对具体的建设水平给以高度重视。

1.4 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应用 一般在选择施工工艺和设备时,要注意施工工序的合理性、规范性,提高设备的施工效率,注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才能真正降低施工成本,使政府投资项目的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不断加强,相关管理体制得到有效完善,使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对于促进整个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2.1 项目完工的结算比工程预算高很多 在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完成以后,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经济利润,在进行工程结算的时候,采用虚报和添加工程量的形式增强施工总量,通过高套工程造价定额、提高施工材料价格等方式,使项目的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使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出现失衡情况,给整个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得到极大影响。

2.2 项目施工过程的“三超”现象非常严重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属于非营利性工程,主要是为了便民利民而开展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准备工作不足、投资决策比较仓促等问题,严重影响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相关技能缺乏,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给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与此同时,施工组织安排、建设施工周期和相关考察调研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工程预算中很多内容涉及不够全面,从而不能深入分析政府投资项目面临的各种困难,致使很多费用没有被编制到工程造价预算中,导致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出现问题。由于施工设计的不合理、设计方案变更较多、招标投标不规范等,给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造成极大影响,导致工程造价出现严重“三超”现象,给企业带来巨大资金流动压力。

2.3 建设单位没有高度重视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 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建设单位基本上临时组建,因此,在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上,出现经验不足的问题,并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部分签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管理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致使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出现失控情况。建设单位没有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给以高度重视,致使项目建设过程出现双方意见不统一、工程核算内容产生分歧的情况,最终激发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给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带来严重影响。

3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具体策略

为了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使政府投资项目的所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建设单位必须对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施工组织等给以高度重视,注重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真正落实,才能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3.1 健全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加大控制管理力度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不断健全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施工要求,制定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将施工各阶段的责任明确到指定的负责人身上,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控制管理力度,才能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给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对施工中的决策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给以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与相关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效应,从而促进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2 明确项目施工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目标,加强各阶段的额施工控制 想要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就必须明确项目施工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目标,通过不同的统计方法,将施工各阶段的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身上,从而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工程造价管理意识,使政府投资项目的总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根据项目的整体施工要求、影响因素等,建立有效管理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从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才能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3 完善项目招标投标、施工材料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完善项目招标投标、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注重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如果发生工程变更、招标单位资质不符等情况,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施工各阶段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确保政府投资项目施工顺利完成,从而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4 结束语

现代化建设中,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全面管理,加强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力度,有利于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鹏举.大庆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2]李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3]肖丽红.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监管

一 前言

我国已加入WTO,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府投资工程数额越来越大,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地取得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 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费、设备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它实质上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是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

三 政府投资工程的特点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是以政府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为投资主体的项目,所以它具有与一般投资项目不同的特点。

1.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数集中在为社会发展服务,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数集中在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些非盈利、难以盈利或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又往往是国家或区域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关系到改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安全的设施,所以国家财政基本建设资金必须集中投资在这些公益性的基础设施上。

2.政府投资项目具有比一般项目更严格的管理程序

为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一般政府投资项目采取了更严格的管理程序。这主要表现在:要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建设程序;严禁挤占、挪用政府投资;严禁搞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财政部门要执行项目评审程序,以保障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不被浪费。

3.政府投资项目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涉及到社会公众文化或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花国家或地方财政的资金,从根本上说是纳税人的钱,所以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

四 目前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以及监管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仍产生了大量的“拍脑袋”工程、“无效益”工程,工程领域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我国现行管理模式下仍存在许多弊端:

1.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是权责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二是“投、建、管、用”一体化问题突出;三是非专业化管理弊端严重,建设效果差;四是分散管理造成人、材、物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必须从项目前期决策、概预算审计、施工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

2.“三超”现象严重

目前政府投资工程经常出现“三超”现象,即在同一工程上,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要想确定建设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必须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方案的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方案到设计和施工各阶段,均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

3.设计人员不重视控制投资

在我国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国外专家指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面,跟外国同行相比,几乎不分上下,但他们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难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投资。

4.施工技术人员不重视控制投资

首先,有些施工单位不制定控制目标,对批准的施工预算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重视不够,总是先施工后算账,很少考虑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其次,对材料价格信息管理方法落后,使得占建筑成本60%~70% 左右的材料费用失去控制。最后,施工组织落后,对施工企业现有人、材、物没有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浪费,提高了工程造价。

五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保证政府资金的合理使用

1.项目决策正确性是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

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做出科学决断,优选出最佳投资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重大,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80%。因此,正确的项目决策是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

2.加强设计在投资控制中的“龙头”作用,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一个工程在造价上是否合理,是浪费还是节约,在设计阶段已大体定型。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1% 以下,而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 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建设项目应逐步建立以设计优化为核心,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大力推行限额设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优化和比选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公开招标制度

招投标承包制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并在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益,招投标的实施,使项目投资得到了有效控制。

政府投资项目要实行从项目方案、设计、勘测、监理、到施工、装饰等全过程公开招标,在施工招标中重点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提高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为投标企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择优选择承包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加强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第一,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 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第二,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建设单位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5.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第一,政府投资工程的竣工结算,加强结算管理。政府投资工程的竣工结算,需有造价专业人员依据工程竣工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招标文件、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变更单以及有关会议纪要、竣工资料等,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查,主要对承包方多报的工程量、套价过高材料、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以及承包方自身原因造成的返工项目、施工单位自身用工等不属于签证范围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对工程结算的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最后形成的结算交由审计部门,对政府投资工程严格把关。

第二,有关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做好工程价款调整。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综合单价按以下方法确定:工程量清单中原有的项目,应按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应参照类似工程项目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由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属于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有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六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为了适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产品价格市场经历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国家调控价”三个阶段。为了做到企业自主报价,采用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是一个有效途径。

1.建立企业定额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是以国家或地区的预算定额作为施工管理、工料分析和计算施工成本的依据。随着市场改革不断深入,施工企业可以自行编制反映企业自身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的企业定额。

2.理顺定额和工程量清单的关系

按“定额量、市场价、竞争费”的思路构建改革框架,实现工程造价与市场变化的一致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价分离。鼓励施工企业在国家定额指导下,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报价定额,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改革费用属性,理顺费用构成

将指令性间接费调整为一定范围内浮动的指导性费率,实施动态调整,采取市场价格为参考,考虑一定的调价系数,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市场公平、合理、合法的竞争。

4.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

各地区造价部门通过建立地区性的专家信息系统,定期反映市场价格水平的信息、政策规定和调整指数;通过选择本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固定信息采集点或吸收各企业作为基本信息员,收集本地区的价格信息,使地区主管部门的信息更具有实用性、市场性、指导性。

5.严格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公开招标制度,杜绝将公开招标变为邀请招标甚至直接发包现象

建设工程造价也可由建设管理机构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编、审,实行编、审分离制度,建设资金实施财务监管,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总之,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控造价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我们只有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来发现项目投资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不断完善,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工程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华.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1)

[2]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篇3

决策阶段是确定项目的建设功能、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投资估算等技术经济指标的最初阶段,决定着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项目决策阶段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投资人须详细搜集地区、行业或单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料,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决策者应重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需根据地区、行业或单位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或五年规划,组织相关专家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设计阶段作为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是根据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投资估算确定设计方案、实现建设功能的重要环节。设计阶段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招标确定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的立面效果、建设功能、建筑节能、环保要求以及投资概算合理等方面进行比选与分析,选取最合理方案;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总概算在满足建设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特点对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各专业所占权重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按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从而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评审,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择优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进行方案优化调整;加强施工图审查,尽量减少图纸错误,避免因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三、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工程招标阶段是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合理确定合同价款的关键阶段,对整个工程投资影响较大,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招标阶段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招标人应选择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招标单位确保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避免因工程量清单误差、漏项或项目特征描述不清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根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规范、地区消耗量定额以及材料信息价,合理确定的招标最高控制价;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应根据项目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防止投标人围标和不平衡报价,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合理确定中标价;编制招标文件时应详细约定合同主要条款,特别是影响和调整合同价格的条款,招标完成后和招标单位按照招标文件的合同主要条款签订施工合同,防止中标人利用合同条款不完善进行谈判,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四、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技术复杂,施工中不可不预见风险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投资影响较大,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在施工阶段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组织工程造价人员和法律顾问认真审查合同条款,特别对涉及工程造价的相关条款进行仔细推敲,防止承包人利用合同条款的漏洞进行工程索赔;在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重点审查承包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改变投标文件技术标中的施工方案,防止施工单位通过实施性施组进行二次经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严格变更程序,要求施工单位做工程变更前后的技术经济分析,经监理审核后报业主,经业主同意后,监理单位严格审核的确定工程量和造价的合理性,合理确定变更的工程造价;做好现场签证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要求须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共同见证并签字才视为有效,对于没有或签字不全的原始资料记录不予办理现场签证;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对工程量清单中用量较大、造价较高的材料和设备给出合理暂估价,施工中由专门的认质认价小组根据工程进度对市场进行详细考察,综合比较择优“性价比”高的材料和设备,竣工决算时按照认价确定的价格和暂估价的差价进行“调差”。

五、决算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篇4

关键词:回用水 投资问题 污水回用

Abstract: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and reuse in China is analyzed. Main problems in Investment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and Reuse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 as follow: the investment proportion of urban drainage in GNP in China is far less than overseas,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the status of investment is not reasonable, capital raised is very difficult. The countermeasur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is presente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ppraisal 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tariff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Broaden the investment channels. The drainage system should be built ahead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Urban treated wastewater reuse plan must be set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overall plan and river basin plan. Develop the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policy for treated wastewater reu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curity for reusing the treated wastewater and need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stewater reuse action.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仅造成水环境的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同时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而经过净化的污水可以作为一种再生的水资源,具有量大、集中、水质和水量都较稳定的特点,能够用于农业、工业和市政用水,不仅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且还可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到200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17%。国务院2000年36号文提出,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污水处理需要大量投资。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大量处理后的污水可以作为回用水水源,污水回用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但由于整个价格体系尚不合理,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难落实。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主要制约条件是投资问题。拓宽资金渠道,合理利用资金,保障运营经费,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水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增长很快。根据建设部2000年统计资料,全国城市污水的有关情况见表一。

2000年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表一 项目 全社会 市政系统内 排水管道长度(km) 141758 103246 污水年排放量 (108m3/d) 331.8 206.5 污水厂(个) 427 230 二级生物污水厂(个) 282 170 处理能力(万m3/d) 2160 1720 生物处理能力(万m3/d) 1470 1330 污水处理率 (%) 34.22 17.07

上述数据表明,城市排水管道的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还很低,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大部分水资源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城市附近水域已遭受严重污染。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流经城市的136条河流中,Ⅳ类水质以下的有105条,不少城市周围的河流已基本成为纳污河道。

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的研究早在"七五",已展开,"八五"在大连、太原、天津和北京等地建立了9套试验基地。通过系统的生产性和实用性工程研究,提供了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工艺、冷却、化工、石化和钢铁工业和市政景观等不同用途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水质标准。大连春柳河回用工程1万m3/d,采用传统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经多年运行用户反应良好。太原北郊回用水工程1万m3/d,用于太原钢厂直流高炉冷却水。北京高碑店和天津东郊污水厂分别将1和0.4万m3/d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厂内冲洗滤布、绿化及杂用等。天津还有一个120m3/d的回用水站,经微滤膜处理后用于冲洗汽车。山东枣庄和泰安分别建成3和2万m3/d的回用水工程。河北邯郸建成6万m3/d回用水工程用于电厂冷却水。最近北京高碑店污水回用一期工程投产,将20万m3/d二级处理后的污水送到高碑店湖,作为热电厂的冷却水源,10万m3/d二级处理后的污水送到自来水六厂,利用原有设施处理后,其中5万m3/d用于东郊工业区,另5万m3/d送至南护城河沿岸,用于公园、道路两岸绿地、浇洒道路及河湖补水。总的来讲,我国城市污水回用刚刚起步,目前运行的回用水项目规模除北京外均较小,在1万m3/d左右,回用的范围也是局部的。

目前正在建设的污水回用项目规模有所增大。国家计委在天津、大连、青岛、西安和牡丹江五个北方缺水城市进行污水回用示范工程情况见表二。

正在建设回用水示范工程情况 表二 城市厂名 规模

(万m3/d) 工艺与用途 总投资

(万元) 拟收费

(元 /m3) 天津

纪庄子 53万m3/d 工业用水采用传统深度处理,2万m3/d生活杂用水采用直接微滤膜过滤和臭氧消毒 11000 1.34 大连春柳河 71万m3/d 化工和钢厂用水采用传统深度处理,6万m3/d经二级处理后直接供石化用户 8900 1.0 青岛海泊河 4 采用传统深度处理,用于工业冷却、锅炉补水、绿化及生活杂用水 4000 1.15 西安北石桥 10 采用传统深度处理,8万m3/d用于工业冷却水,2万m3/d用于绿化和浇洒道路 9900 1.0 牡丹江污水厂 5万 采用传统深度处理,用于工业冷却、初加工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 9800 1.1

其它一些城市如鞍山西部回用水工程8万m3/d和石家庄桥西10万m3/d利用国债正在建设。保定鲁岗回用水工程4万m3/d和西安纺织城5万m3/d,正在做前期准备。正在建设的回用水工程规模均在5-10万m3/d之间,处理工艺多采用传统深度处理,应用范围也多集中在工业冷却和工艺、城市道路和绿化、景观水体用水,少数城市提出在居住小区冲厕用水。

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配套排水管网的建设滞后。80年代以来,特别是"九五",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厂,2000年为427座,污水治理虽有了一定进展,但从总量上讲,与国外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设施比差距仍较大,美国已建有2万余座污水厂,英、法、德均近万座,平均每万人即拥有一座污水厂,污水处理率和污水管网的普及率都在90%以上(二级处理80~90%)。因此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仍然严重不足。

城市污水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必须与污水厂同步或先行建设,才能达到污水治理的目的。目前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低,不适应污水处理的需要。特别是许多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厂建成后不能发挥效益。有的城市污水厂建设规模远大于目前需要,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2、城市污水处理运营经费得不到保证。过去城市排水运营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解决。1993年有关部门颁布了"征收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的规定,但各城市征收的收费标准较低,一般在0.20-0.3元/m3 的范围内(少数城市提高到0.6元/m3左右)。而实际城市排水处理成本要高出很多,包括折旧和还贷一般在1元/m3左右。由于运营经费的不足,有时不得已降低污水厂的处理负荷。

3、城市供水、污水和回用水的设施管理不统一。我国城市水的管理比较落后,城市供水和污水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城市工业废水的监测由环保部门管理,城市污水处理由城建部门管理,特别是有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厂也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加上回用水的利用涉及水资源管理、卫生和农业等部门,给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国际上发达国家均实施水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污水的治理能达到预期目的,污水回用也较顺利。

4、供水、回用水和污水收费价格比不合理,落实回用水用户比较困难。在缺水地区,利用处理后的污水是合理用水的一种途径。如北京2010平水年(75%)的需水量22亿m3,供水量15亿m3,而2010年城市二级处理出水量可达12亿m3,如60%污水回用,就可解决水资源矛盾。但由于利用供水和回用水的价格比例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城市供水的水价比较低,均在1-1.5元左右,而要使回用水有合理的回报,回用水的水价也在1元以上,国外如澳大利亚的回用水价为供水价的0.75左右。同时由于管理不统一,宣传不够,加上公众对污水回用的安全性认识不足以及没有配套的政策法规,落实回用水用户比较困难。一些城市的回用水项目建成后,回用水能力不能发挥。目前正在建设的回用水工程均未与用户签订协议书。新建回用水项目需要投资较大,污水资源化的全面推广难度很大。

转贴于 二、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投资状况与问题

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城市排水投资比重逐步加大

我国历年城市排水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 表三 年度 城市排水投资(亿元) GNP(亿元) 城市排水投资占GNP(%) 1953~1957 2.17 7247 0.030 1958~1962 2.09 11161 0.019 1963 0.19 1958 0.010 1973~1975 0.85 15014 0.006 1976~1980 4.17 34455 0.012 1981~1985 12.16 59913 0.020 1987~1990 19.94 58841 0.034 1991~1995 160.28 120151 0.133

到“九五”,国务院采取了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政策,污水处理项目利用大量的国债资金,仅三河三湖,污水处理建设的总投资达159.7亿元,相当于"八五"整个国家在排水工程上的投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见表四):

发达国家排水投资占GNP的比例

表四 国家 70年代排水投资占GNP(%) 80年代占GNP(%) 美国 0.29 0.80 英国 ~ 0.50 联邦德国 0.32 0.88 法国 0.53 0.53 日本 0.55 0.75

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投资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工程建设造价越来越高

城市污水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增幅相当大。

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工程单位建设造价比较表

表五 类型 1987年 1994年 污水管道(5 ~10万m3/d)  元/m3/d/km 10~14  42~55 污水厂5~10万m3/d 一级处理)元/ m3/d 130~150 850~1000 污水厂(5~10万m3/d 二级包括污泥处理)元/ m3/d 300~400 1650~1900

由表五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由1987年至1994年(与目前基本持平)就增长了4倍左右。工程造价增幅大是多因素的,物价上涨是主要因素,其次间接费用也提高很多,尤其征地和拆迁费用大幅度增加,有的项目间接费用达工程造价的30~40%,另外部分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利用了国外贷款,要购买昂贵的进口设备和承担汇率风险,都使工程造价提高。如在污水处理中建设回用水工程,按照传统的深度处理方案建设,综合造价指标在650-800元/m3/d,工程造价进一步提高。

2、资金筹措困难

根据2000年国务院36号文,如到2010年城市排水管道普及率和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60%时,由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464亿m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将增加6157万m3/d,预计建设项目的总投资约需2000亿元(现价)。在三河三湖“十五”规划中,将建设439个污水处理项目,总处理能力2288万m3/d,总投资579.5亿元。在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中,如10%的污水进行回用,仅回用水投资费用就达61亿元。在“三河三湖十五”规划中,将建设84个回用水项目,规模262万m3/d,投资21亿元。根据以上预测和规划结果,城市污水和回用建设项目的投资来源和筹措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污水治理和回用目标的实现程度。过去这方面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从各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解决。但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有限,分配给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项目的投资更少。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利用国外贷款和国债资金进行建设,不是长久之计。

3、投资利用状况不尽合理

最近,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但有些城市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重视不够,可行性研究不深入,在没有认真进行全面规划和技术经济论证的情况下,依据局部理由提出要建设一步到位和标准过高的建设内容,使投资不能合理利用。如在利用国债建设项目中,有的城市在污水管网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建设标准较高的污水厂;在利用国外贷款项目中,有的城市不从实际情况出发,选用处理标准较高的工艺,建成后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投资及相关政策建议

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期有关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投资及相关政策的建议如下:

1、重视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基础,而可行性研究是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利用投资和控制投资额度的关键环节。为使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符合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要求,达到投资的预期效益,要重视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鉴于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在我国对此类项目还缺乏足够的建设经验的情况下,应加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使可研报告真正起到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内容、标准、投资的作用。同时应严格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评估和审批,提高投资效益。

2、尽快建立科学的城市用水和污水处理收费机制

建立科学的城市用水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是发展城市水工业的重要保证。城市供水成本由于物价、污染净化和远距离取水而不断提高,但水价增幅跟不上成本的提高。合理的调整供水价格,同时考虑与回用水的比价,可以促进节水工作。排水处理收费制度虽已实施几年,但大多数城市收费水平很低,仅为供水收费的30%左右。国外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水平与供水收费水平相当,有的城市污水处理费甚至高出供水水价。城市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是管理城市污水处理的一项有效措施。利用价格政策可调节合理排水需求,消减排污量。

根据2000年国务院36号文,2010年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计算,粗略估计年运营费约需120亿元(现价)。上述数字表明,污水处理运营经费问题比较突出,需认真研究解决。同时随着大量污水回用工程的建成,运营费用还要增加,到2010年需16.7亿元。合理的制定回用水的收费机制,是回用水项目正常运营的关键。

3、拓宽城市污水建设项目投资渠道

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项目建设必须多方面筹集资金。现阶段应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由财政投入、市场补偿、有偿使用、合理计价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渠道。1)地方自筹。除在城市建设维护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建设外,对新增污水和回用水收取建设增容费;还可利用社会集资;回用水在价格问题解决后可吸引民间资金。2)国家贷款或专项。在目前情况下,国家投资仍然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的主要来源,国家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低息或贴息贷款;对于涉及区域水污染防治的项目,国家应从专项基金中给予资助;对于回用水工程还可建立国家专项节水基金,发行债券等来鼓励建设节水和回用设施。3)继续利用国外贷款。近期仍是一种筹措资金的办法。4)BOT是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上已有实例,但都在建设中。国家应逐步建立相应的法规。

4、污水收集系统先行、污水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污水处理和回用相结合

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应进行配套建设。近期应首先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在此基础上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应以满足现有污水为主,处理程度应根据不同接纳水域的要求确定,并留有进一步处理的余地;对城市排水管网服务区内的污、废水,要求在达到允许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后纳入城市污水相对集中处理,而对服务区之外的污水则宜分散处理;在污水厂建设时,应重点考虑污水的出路问题,其中污水的回用问题对污水厂的厂址和工艺影响较大。

5、城市污水回用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水)规划和流域水资源规划

由于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城市供水规划和城市污水(包括回用)规划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因此首先应在城市内合并有关部门,建立城市统一的水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城市的用水、和污水;同时城市的用水规划应满足流域水资源的配置,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实施用水许可证制度,使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6、完善和制定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积极鼓励城市污水回用,重点解决回用水的用户问题

由于各城市对污水回用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不同的回用水用户又没有技术标准,制约了回用水的用户;另外国家尚无统一的技术政策,各城市首先投入精力制定各自的政策,而不是根据有关政策落实用户,建设回用水工程。实现城市污水回用的关键在于解决回用水的用户问题,以用水大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实现污水回用是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分散小用户的污水回用只能作为一种途径,因地制宜地采用。

篇5

关键词: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建设投资的全过程,涉及资金运用,体现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在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实施过程和竣工之后发挥着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的功能,能够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转型,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紧抓涉及企业从筹集、投入到产出的全方位的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助于规范财务行为,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1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的不足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就当下情况来看,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的表现内容如下:

1.1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有一些企业的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强,利用一己之私虚构项目涉及财务管理的内容,使得设计概算编制没有科学参考,数据不严谨。有些企业更是急于立项成功,在未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之前就冲动行事,使得概算与计划、预算不符合,导致预算成本和实际投资之间存在出入,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干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基础财务工作,缺少专职从事会计和拥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建设投资项目的基本程序和实施程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认识不到位,财务管理基础环节薄弱,仅仅依靠建设投资财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各部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沟通,况且工作的相互配合程度较低、效率较差,企业的整体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没有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也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导致有些项目投资盲目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

1.2建设投资项目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不管是在企业前期的筹集、勘察、设计阶段,还是后期的监管、决算时期,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财务素质不高,导致企业预算不准,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困难;另一方面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使得财务人员工作懈怠,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另外,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已有的某些财务管理机制空有框架而疏于贯彻落实,不仅保证不了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欠缺内部监督,时有违规操作现象发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也增加了企业建设投资和运营的风险。

1.3建设投资项目前期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全面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繁多并且复杂,但是有些企业并未重视前期的财务工作,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各部门沟通交流工作细节,在未完全达成一致协商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建设,审核环节松懈,没有科学的建设投资计划,使得计划和预算不能完全契合。此外,建设投资项目的细节需要商榷的地方很多,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种资金使用途径与预算管理范围存在差距,投资规模上也出现不相符的问题,不能完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实际的市场情况随机应变,预算与概算不匹配问题频出,没有全面、科学、有效的投资规范,处理不当计划、预算与概算的问题,前期财务管理工作不全面,严重阻碍企业建设投资项目之后的正常运营。

1.4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不到位

可以说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是企业整个运营的核心环节,包含建设投资项目从审批立项、建设投资一直到项目完工验收的过程,关系到整个企业能否顺利建设,必须加以重视。但是目前有些企业在建设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一方面,建设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事,使得项目在建设投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缺少相应的制度遵循,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强制性得不到充分保障。欠缺对于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内部稽核机制,对项目的财务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投标环节时有问题发生,财务指标不科学,预审与分析评价参与投标的竞争对手不到位,使得投标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容易流失资金监管和失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1.5建设投资项目竣工的财务管理力度不够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在竣工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少,首先是验收程序不合理,竣工结算财务报告不明确,存在看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其次,企业项目在竣工之后,不能及时清点剩余物资,造成资金闲置情况;最后,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方面的工作懈怠,对于项目竣工之后的各项财务支出管理不明确,出现混乱状况,财务管理的力度不够,监管欠妥,容易出现资金挪用和截留情况,不利于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长期运营。

2加强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复杂多变,涉及到财务预算分析、财务核算、数据对比分析和资金控制等多个方面,需要企业严格根据国家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需要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当下,结合企业在建设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综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2.1建立网络共享信息管理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也可以与其接轨,实现无地域操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企业建设投资项目比较容易标准化的财务业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流程再造,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建立网络共享信息管理平台,并且由其统一管理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化、结构的统一化。集中进行会计的核算工作,大大简化了财务繁琐问题,能够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有利于降低系统和人工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另外,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操作流程标准且精简,基本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透明化,使得财务申报、审批、入账等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内部检查和监管,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2.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是保障建设投资项目顺利进行的依据,是规范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首先,企业应该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具体项目的财务管理政策水平,以确保财务工作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其次,针对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要制定一套具体的内部考核制度,把好审计关,不定期地抽查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另外,要从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内部出发,有效分析和评价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

2.3加强建设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财务管理

在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协商一致之后制定相关的可行性投资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政策和市场需要,正确处理和调整计划、预算与概算三者之间的关系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预算管理和设计审核工作,规范投资规模;其次,还应该恰到好处地管理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各项资金运营问题,强化资金管理、审核和监督,认真分析、核实审批项目的概算,使其在预算管理范围之内,并有效控制资金使用范畴,以确保其合理科学利用。

2.4加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财务管理

对于建设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应该高度重视,以确保在项目批准的概预算范围内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首先,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建设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规范操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进一步保障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合理分配。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财务费用,提高利润水平;其次,要强化招投标环节的掌控力度,确保财力履行,加强项目工程价款结算监管力度,严格遵守结算手续和审批程序,保证结算凭证的真实合法,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5加强建设投资项目竣工的财务管理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竣工之后的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对项目前期和实施过程的总结,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投资完成额与预算、概算的执行情况,客观分析项目建设投资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企业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应该加强建设投资项目竣工的财务管理工作,真实地反映竣工项目的建设成果,组织竣工决算工作,总结财务情况,核定资产。投资单位应对其建设投资的项目进行验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竣工结算报告。在此期间,及时结清账目,处理剩余物料,以竣工决算的内容为准进行审计工作,全面统计企业各项目的合理支出,加大监管结余资金的力度,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尽快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使企业的建设投资项目尽快转化为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资本。

3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理性分析,任何涉及到财务的工作都可能引发经济风险,所以财务问题无小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运营,干扰经营成果。有效加强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合理控制资金分配和使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扩大其社会效益。

作者:于航 吴宝宏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郝云宏.公司治理内在逻辑关系冲突:董事会行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9).

篇6

关键词:军工投资招投标问题对策

1军工投资项目的特点及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军工投资项目的特点

军工投资项目是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军事工业领域投资的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的国防及战略需求,为我军提供军事装备和后勤保障。由于军工投资项目投资领域的独特性,军工投资项目通常具有前沿性、不可预测性、建设周期长、受益范围不明确、投资风险高等特点。简单概括,军工投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具有下列较为突出的特点:

1.1.1军工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有时不规范或无法规范。往往根据现实的军品需求紧急启动,具有专项特点;在投入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不完全遵循普通的项目决策程序。

1.1.2军工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间断性。军工投资项目的实施受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较多,有时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项目的实施可能因为政策原因而搁置,然后再启动。

1.1.3军工投资项目的产品市场及经济效益难以准确预测。军工产品销售具有定向性;另外,军工产品的生产经常受到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以及国外设备和技术封锁、军事科技进步导致产品升级换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军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无法和普通产品那样进行准确预测,经济效益更无法准确估计。

1.1.4军工投资项目具有保密性。为了遵守保密规定,军工投资项目的宣传、报告受限,其重大意义不为普通人所知。

1.2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军工投资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保险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设备、材料采购中应采用招投标方式,项目还应符合保密规定。

但是,由于军工投资项目的上述特点,其招投标与一般项目的招投标也有一定的区别,个别招标方利用上述特点,在组织招投标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出现了下列问题:

1.2.1以项目涉及国家秘密或供应商不足3家为借口,不组织招投标,自行确定供应商。虽然军工投资项目大多为保密项目,但具体的单价在100万以上的单项设备或材料并不。个别招标方为了避免因招投标的复杂程序而出现的繁琐工作,或为了个人私利,以保密项目为借口,不进行招投标而自行确定供应商。

1.2.2以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等为借口,对应该组织公开招标的项目采用邀请招标。个别招标方在军工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为了个人私利或地方保护主义,把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采用邀请招标,其目的是让有利益关系的供应商或本地区的供应商来投标,这样做违反了招投标应公开、公平、公正且不受地区限制的规定。

1.2.3在组织评标的过程中,个别招标方以项目涉及国家秘密或技术复杂为由,指定特定的专家组成评标小组,对评标小组进行不公平引导,从而导致其希望中标的投标方中标。或不注重经济效益,以技术标为准,导致不必要的高价中标。

另外,个别投标方为了能够中标,在投标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非正常手段,甚至是违法手段,主要问题如下:

①个别投标方在递交标书前向招标方请客送礼,拉拢招标方的主管人员或直接领导,套取标的或希望在评标过程中给予倾向性的照顾。其上述行为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不正当行为争取自己中标。②几个投标方为实现轮流坐庄,在投标时一致抬高或压低报价,以排斥其他投标方;或者几个投标方为获取高额利润,投标之前相互约定,在类似的投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中标;或就投标价以外的其他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其他竞争者。③个别投标方在投标时以低价中标,在签署合同或履行合同过程中再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借口提高合同价格。由于招标方使用的是军工项目投资经费,不注重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无法预测,只注重设备、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质量,往往会同意投标方提高合同价格的要求。

2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对策

2.1深入贯彻执行相关招投标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是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也是确保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军工投资项目的特点以及军工投资项目的管理体制相对落后,上述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些军工投资项目的实施单位不熟悉上述法律、法规,只注重军工项目的争取,不注重军工项目的落实,尤其是招投标的组织工作,往往出现问题后才后悔莫及。因此,对从事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的相关人员和主管领导宣贯上述法律、法规,确保他们熟知并在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执行是解决招投标问题的基础。

2.2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监督管理

军工投资项目一般采用委托招标方式,招标方在具备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自行组织招投标,因此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也应区别对待。

对采取委托招标方式的,要对招标单位的专业资格和经营信誉进行审查,委托专业资格合格、经营信誉良好的招标单位组织招投标,并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招投标单位管理办法,确保其按规范组织招投标过程,杜绝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发生。对自行组织招投标的,招标方的上级单位要组成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督小组,对招标方编制《招标邀请文件》及开标、评标、中标过程进行审查,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另外,严格执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使招标方在组织招投标过程中注重规范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另外,不论采取委托招标还是自行招标,对中标结果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如果投标方或利害关系人投诉举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或军工投资项目招投标监察小组可通知招标方暂缓确定中标方,并及时调查处理。

2.3深化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的争取、实施、管理等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军工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可以做到责权明确、科学管理、依法执行。如果军工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出现问题,项目法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能够保证招标方的领导重视招投标的依法组织和落实,加强对招投标的直接主管人员的管理,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

3结论

招投标对实现军工投资项目的科学实施起着重要作用,但军工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还不像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一样成熟,需要军工投资项目的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提高对招投标作用的认识,加强研究和管理,通过组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来确保军工投资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军工投资项目的科学实施。

参考文献:

[1]侯泽涯.论公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2]李洁.建筑工程承包商的投标策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投资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应以施工合同管理为核心,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1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两个主要阶段

1)施工合同订立的管理。签订公平合理、严谨清晰的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基础。绝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都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即实际上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就已拟定最终的合同,一旦定标后就必须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和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因此,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应根据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重点关注和完善合同类别的选择、合同价款的确定、合同价款调整的原则和方式、期中支付和竣工结算支付等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降低工程造价,预防经济纠纷。2)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施工合同一旦订立生效就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执行条款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避免违约产生索赔和经济纠纷导致突破投资目标。该阶段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难度在于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一般项目实施时间都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甚至几年,实施的时间越长变化就会越大,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果管理不好,工程造价就难以控制甚至失去控制。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量大面广、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工程计量、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物价变化、暂估价、工期补偿、不可抗力、索赔、工程款支付等。

2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施工合同核心专用条款,缺少对施工合同必要的评估和审查步骤。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施工合同核心专用条款进行统一规范,导致各个政府项目业主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核心专用条款千奇百怪,出现面上的不公平等情况。缺少对施工合同必要的评估和审查步骤,招标文件审查中也往往忽略对施工合同的审查,导致施工合同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条款不够严密甚至缺失,比如对变更计价原则约束不清或相互矛盾、没有约定暂估价计价原则等,出现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文件冲突,甚至有的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2)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偏向于选择“包干”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一些对施工单位不利的不平等条约。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为便于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偏向于选择“包干”施工合同,在合同中约定一些如无限风险等不平等条款,比如工程量偏差或工程量清单漏项等不予增加预算、基础超深不予变更增加预算、百分之几以内的变更不予增加预算等条款。看似把风险完全转移给了施工单位,但实际上过分苛刻的合同恰恰不是“严肃”的合同,当施工单位没有利润甚至亏本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寻求变更索赔、或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这不但没有节约政府投资,还为业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并且这也违背了订立合同公平公正、合理分担风险的原则。3)缺乏对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存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缺乏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对于没有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进行项目管理的违规违法行为缺乏相关的处罚制度,这就给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权力过大、滋生腐败的空间,由于客观或主观上的原因,经常出现抛开合同任意变更、放大变更增加预算、工程计量不准确、超支进度款等现象,甚至出现最终签订的合同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等违法情况。

3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相关建议

1)制定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有制订当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文件,比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变更管理实施细则等,由于有效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地方政府性文件,因而应在国家相关合同范本的基础上,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在合同的专用条款中加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地方政府性文件相关约定。按照建委、交委、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分类,一个部门制定一个公平公正、条理清晰、权责明确、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按照相关程序评估和审查后统一实施,从而为控制工程造价打下重要的基础。2)政府投资项目应采用单价合同,谨慎选择总价合同,严格按照13清单计价规范中计价风险分担原则明确各方应承担的风险范围。施工合同管理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是选择“包干”施工合同就真的能“包干”,过分苛刻的施工合同是没有执行力的,反而会引起经济纠纷。政府投资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应采用单价合同,合理分担各方相关风险,政府项目管理单位应重点研究和防范自身承担的风险,比如工程量计算准确、项目特征描述完备和规范、对施工单位可能的不平衡报价的限制、暂估价的管理等,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3)加强对施工合同管理的监督。施工合同签订后,对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管相当重要,这是保证合同依法履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合同执行力和工程变更的监督。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施工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和评价,形成动态的监督,对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处理措施,并要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

4结语

施工合同管理是很多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不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更应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我们应通过事前风险防范、事中监督控制等措施,同时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施工合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

作者:熊 银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参考文献:

[1]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2]吴芳.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施工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房地产业,2013(4):47.

篇8

【关键词】投资项目 管理模式 改革创新 社会安定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实行改革和创新的必然性

政府投资项目,又称政府公共工程,主要是指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加大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等项目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国民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跟不上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这需要我们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方法。

传统政府投资项目主要的几种管理模式。我国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项目总部领导型、基础设施建设型和项目法人代表型等。所谓的项目总部领导型主要是指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主要靠临时从不同的部门中抽取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策划和施工现场的监督。这种管理模式的目标过于单一、专业化程度低、监督力度不够、工作效率不高,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按时完工。基础设施建设型的项目工程比较偏向于那些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项目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是由本部门的下属机构基建处领导和监督的。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属于企业内部的自给自足,只代表单个部门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项目法人代表型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建设项目需要一个法人代表,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主要用于各种经济主体经营的工程项目。

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出现的主要问题。每一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但是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变革以后,这些管理模式未必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革和创新。

第一,项目规模太大,财政经常超出预算金额。很多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涉及到本部门的利益而私自扩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要求也大大提高,建设范围变大,从而使投入资金超过预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用于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为了更好地控制项目建设,我们应该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尽量做到项目建设成果人民共享。

第二,政府投资具有盲目性,监督评估体制不健全。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具有无偿性,很多政府工作人员把大部分精力花在项目的竞争上,对于那些争取到的项目建设却不注重管理,对于项目的策划方案和重要决策缺乏经济合理性。由于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很多公务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从而损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第三,政府机构重叠,加大财政支出,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任何一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几种创新模式探讨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代建制。代建制主要是指政府采取对所有的项目管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的方式,从这些单位中选择价格合理和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工程的具体策划和施工工程,等到验收合格后,交付给政府的一种制度。政府采取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节省内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了施工建设周期,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政府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之前,可以提前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式、建设内容和具体的任务分工等。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分工比较明确、专业化水平比较高、责任权力划分明确。

实行代建制的主要作用:第一,实施代建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受贿和,有利于改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同时也可以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督力度,确保投资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工程验收;第二,实行代建制,可以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预算,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实现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分离,避免那些不必要建设内容的增加;第三,通过一些专业的项目管理机构实施投资项目的施工建设,在工程项目的材料选择上更加体现专业化,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设计水平,增加投资项目的使用年限,进一步提高投资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第四,实行代建制,能为更多的企业带来发展机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每个竞标企业都会以合适的价位提供最好的服务、方案设计和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项目工程总的成本,从而使投资项目的具体流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主体实行多元化,采取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合作的方式。我国要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项目投资的影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要求政府必须要明确具体的投资范围,通过内部的创新和改革,摸索一些新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税收是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由于财政收入的渠道比较单一,现有的政府收入已经不能满足项目投资建设的需求。我国很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太完善,这要求政府必须要实现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相结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减少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政府项目投资的压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工作的效率。为了提高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我们不仅要明确投资项目的范围,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具体规范流程并注意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还要加强对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中所遇到的问题

人们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一个认识、理解和接受的长期过程,因此在政府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能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的顺利推广。在实行代建制时,我们对项目施工单位的公司信誉、质量保证问题要严格考核,对于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可能考虑不全面,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之间的权责范围不明确。如果在法律法规上对于这些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将会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去。

政府项目投资具有盲目性,没有形成健全的决策体制。政府每年对项目投资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对于那些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项目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就仓促地做出决策和规划方案,这就导致在投资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太多,一时无法做出快速解答。这就很容易影响项目建设周期,不能保证项目工程按时验收。

工作人员的思想太过保守,缺乏创新型人才。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中,很多政府工作人员思想陈旧,不愿改变项目投资管理模式,在心理上对新事物产生排斥感,这些思想会严重影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进程的顺利开展。

解决对策

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在改革和创新构成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法律保障。我国政府应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制定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投资项目的范围、项目施工的具体程序、施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工程验收的具体标准和防腐败的相关内容,从而为代建制的实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篇9

关键词:代建制 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模式

一、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及作用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等形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或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的组织工作,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建设管理模式。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职能相分离,项目管理单位从中赚取相应的工程管理费用和合理利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投资的效益和项目管理的水平。

代建制下,项目管理单位协助业主进行工程管理,不直接参与工程的建设。在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进行项目策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工程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等服务。这种建设管理模式将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项目建议书、投资机会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决算阶段实施实时投资控制,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切断了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遏制超规模、超标准和超投资的“三超”现象。此外,代建单位往往是专业从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的咨询机构,熟悉整个建设流程,能够在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委托关系

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的参与者较多,除了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投资人、代建单位和使用单位)之外,还包括监理单位、建设承包商、银行、供应商等利益主体。各参与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进行相应的项目构建活动,并由此产生了委托关系。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中,通常存在三层的委托关系:(1)使用单位与政府投资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2)政府投资部门与代建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3)代建人与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委托关系。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的委托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的主要问题有代建单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以及项目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二)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存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委托关系中。在第一层的委托关系中,使用单位委托政府投资部门对其项目请求实施工作,政府投资部门在代建单位的选择中通常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公平公正,但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政府投资部门可能会存在权利的寻租行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代建单位串通,对代建单位的陪标行为视而不见,对代建单位的资质、项目管理的水平不进行认真的检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委托单位的利益;在第二层的委托关系中,代建单位的目标是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政府投资部门的目标是在保证项目质量、工期基础上,尽量节约投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代建单位拥有投资项目的全部信息包括工程项目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工程进度和项目结算等,政府投资部门无法观测到代建单位的所有行为,由于双方存在信息上的不对称,代建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三)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目前,我国代建制的实施尚处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的阶段,由于代建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完善并缺少对代建单位的评价标准,代建市场出现良莠不齐而又无法有效分辨的情况。政府投资部门主要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代建单位,政府投资人在进行代建单位招标时,由于规定的代建管理费标准较低,即使通过最低竞价的方式获得代建权,优质的代建单位由于收益偏低,承接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放弃在代建市场的业务。这种情况的发生给低水平的代建单位创造了机会,在招标过程中低水平的代建单位通过隐藏私人信息,弄虚作假以最低报价中标,在此状况之下代建项目的质量和工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影响代建项目的实施效率,低素质的代建单位进一步驱除高水平的代建单位,造成代建市场的无序和混乱不利于代建制的良性发展。由于无法观察到代建单位的实际管理能力,且管理费取费标准偏低,导致代建单位选择的失误。

(四)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契约的不完全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现实的契约履行过程中,由于交易事项的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未来发生的所有状况不可能在初始契约中全部有所体现。在无契约化的或然事件出现之后,交易双方会进行再谈判以确定事件后的利益再分配问题,容易出现事后“敲竹杠”问题。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契约的制定是项目各参与方进行反复商量、相互洽谈在博弈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技术层面来看,由于代建制管理制度的特殊性,交易双方所签订的契约具有一定的专业特征,在契约的拟定过程中,要在操作层面和管理方面上对所要代建的项目进行的规范,契约内容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南,并且项目最终的验收过程要依据契约中规定的验收标准。由于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契约属于不完全契约,在签订契约之后发生的或然事件会导致利益再分配问题,而对项目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可能会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

三、完善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模式的设想和几点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审计模式

目前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应用较多的审计模式有:结果导向审计模式、全过程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而这三种审计模式各有利弊。本文将政府投资项目划分成三种类型:即重大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不同类型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审计模式,构建起一种多元化审计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于重大建设项目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重大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政府全部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且投资巨大、建设周期特别长(大于3年)以及影响广泛的工程项目;对于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指的是民生工程,实施风险导向跟踪审计;对于其他的一般建设项目则采用专题审计。这种多元化审计模式在审计方法、审计时间以及审计主体等方面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更具有针对性,对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加强项目管理,维护建造市场秩序,提高政府绩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外,该审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节约审计资源的功能。

(二)改革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委托方和方在签订初始契约时,不可能对未来情况做出详细的规定,契约必然存在不完全性,这就为契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空间。虽然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方式进行索赔,但这样做会增加额外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影响项目实施的效率。在我国现阶段,代建管理费的取费标准普遍较低,大多数代建制项目将代建单位管理费等同于建设单位管理费,忽略了代建单位在代建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以及管理贡献。代建单位履约担保金的额度一般是工程造价的10%―30%,代建单位在承担更多项目风险的同时,并不能得到合理的收益预期,严重打击了代建单位工作的积极性,一些优质的代建单位也因此放弃了进入代建市场,严重阻碍代建制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当前的代建项目中,委托方对代建单位的激励主要依据项目投资的节约程度,目的是鼓励代建单位控制投资和节约建设资金。但在实施过程中,这种激励机制可能会误导代建单位,诱使代建单位为赢取节支奖励而偷工减料、降低建设标准,从而使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李亚磊(2014)提出应当根据政府投资人和代建单位的风险偏好程度进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对于风险喜好型的一方应少分配剩余控制权,当双方都是风险厌恶型的,最优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是一个与双方风险喜好程度相关的区间,在此区间内的剩余控制权配置会对双方的专用性投资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项目委托方可以根据代建单位以往代建项目实施情况判断代建单位的风险偏好程度,以便在双方契约中合理的分配剩余控制权,减少代建单位机会主义行为。

(三)强化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声誉机制

由于存在契约的不完备性和执行成本,激励只能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问题,因此需要声誉机制加以补充和完善。CKreps, Milgrom,Roberts,Wilsom(1982)建立的KMRW声誉模型证明: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过程中,声誉对合作均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坏人”也会表现得像“好人”一样。当博弈双方只存在一次性博弈时,双方通常都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但当博弈双方之间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时,双方将都会权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处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双方将不得不按规则行事,以获得长期的利益。

为了维持和提高审计机关的声誉,应逐步推行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代建项目的内容、程序、过程、结果等向社会公众公开,让审计结果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通常投资金额大、工期长、社会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对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进行公告,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同时也对审计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为了增加代建单位的违规成本可以考虑建设代建单位信息数据库,用于反映代建单位承担风险的能力、管理能力、实际能力和资质等级等,并同时进行信用记录。如在信息数据库中应包含代建单位的注册资金、技术力量、已代建并完工的项目,另外对于已代建项目应反映其工程规模和数量、质量评定结果、审计结论等信息,是否有处罚的记录、是否有企业单位或人员职务犯罪,或造成他人职务犯罪的记录等。

参考文献:

[1]吴仲兵,姚兵,刘伊生.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研究[J].审计研究,2012,(3):32-36.

[2] 李歆,左燕,张洁.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设计审计[J].建筑经济,2015,(1):113-116.

[3]冉丹.完善我国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几点建议[J].税务与经济,2010,(4):56-59.

[4]李冬.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审计理论研究[J].审计研究,2011,(6):31-34.

[5]曹小林.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5,(05):23-55.

[6]黄必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体制创新的思考[J].审计月刊,2011,(11):4-7.

篇10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投资控制体系;分离运作;代建收费标准

政府投资是整个社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对资源直接进行配置的投资行为,对于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益性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对直接投资项目采用单一的“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在一个系统中完成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等过程,极易出现各环节责任模糊,利益不清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代建制管理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重要作用

代建制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政府选择具有较高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担任项目代建人,由项目管理公司全权负责整个项目组织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中投资、管理、使用等各环节的相互独立,通过“他人”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控制和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具体而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投资控制体系

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下,每个工程项目建设阶段都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投资限额制建立一套科学的投资控制体系。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从制定项目建议书、研究投资机会阶段就开始控制项目,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前期公司会根据国家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论证项目的投资以及规模等,为计划部门批复项目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会严格根据限额进行设计;项目施工过程中,代建单位会根据初步设计概算管理项目建设;竣工决算的过程中,仔细核算超出预期投资限额的部分,并且要求代建公司自己负责,如果决算比限额低,双方可根据合约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投资控制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效率。

(二)使政府投资项目各阶段分离运作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主要是在建设期间,分离出建设单位的职责,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项目管理公司或者其他的建设单位,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往管理模式中责任主体模糊、责任不明的弊端,通过合同的方式可以明确规定建设管理者、出资者以及使用方等各方主体的权利、责任以及义务。同时,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可以切断项目建设方和使用方的利益关系,使用方可以不用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后,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会监督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严格控制项目的预期目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有助于高效整合资源,提高项目实际管理水平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政府会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机构,这类机构往往会有很多专业人员,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对于整个项目建设流程也比较熟悉。将投资项目委托给这种专业机构,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而且使用单位也可以不用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繁琐的项目管理业务中,可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充分引入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竞争,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代建制管理模式下,项目投资方可以以招标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代建单位,而代建单位也可以以招标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经过层层筛选,可以选择出最有利于实现投资项目预期目标的项目建设参与主体,不仅有助于提高代建单位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代建水平。

二、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代建单位的法律地位问题

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代建单位承担项目法人的职能,这种情况以往的工程建设都没有,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关于代建单位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换言之,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中并未在法律上充分明确代建单位的地位,这样就不能得到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建设管理部门的客观支持和认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可能有的部门不会承认建设单位的主体资格。

(二)代建单位培育的相关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将项目委托给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全权负责管理,但是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中并没有普及代建制管理模式,代建单位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也相对缺乏,项目管理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很多业主都不愿意将项目委托给代建单位。建设部曾经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低下,缺乏高素质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代建制管理模式的顺利、高效开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代建单位的培育。

(三)代建收费标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