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体系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体系的优势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47-02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一组相互联系的课程、活动组合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因此,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核心环节。社会在蓬勃发展,市场在风云变化,汽车产业结构在调整升级,企业产品在更新换代,新技术、新工艺等在层出不穷,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体系,使培养出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符合企业需求。课程体系优化要能解决“专业培养什么人?专业怎样培养人?如何保障培养质量?”三个问题。

一、我院课程体系模式简介

我院采用的课程体系模式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211”课程体系模式,即2个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1个学习领域子体系,1个素质拓展子体系。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主要为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主要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支撑和服务,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而来的、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素质拓展子体系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优化的依据

1、专业调研报告

专业调研包括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和院校调研等。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与访谈、网络查询、数据整理和分析等调研方法进行专业调研后可以明确国家和区域行(产)业政策,区域行(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行(产)业企业数量、规模、性质等状况及变化,技术、工艺和装备状况及变化等;明确专业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主要岗位等;明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供求状况,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契合程度,本专业与不同学历层次同类(或相近)专业的区分,本专业所具有的的特色或不可替代性。召开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并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完成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专业面向的区域、企业类型、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等)和规格,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2、第三方评价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专业的第三方评价,如麦可思公司这个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研读麦可思报告,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现状、薪酬、中期职业发展情况、离职原因和校友对母校的评价等,把握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有效性和满足度等,了解行业的特色与优势等信息。

3、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专业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部分课程的学期开设、学时分配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需要等问题,要不断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三、课程体系优化的内容

课程体系的优化不是为了否定原课程体系而对原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这样容易忽视了其稳定性,不仅影响年级间的衔接,不利于人才培养,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

1、根据专业调研报告,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重新确定和描述专业培养目标。

2、依据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岗位,进行职业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提炼,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要时,可去除某些学习领域课程,也可重新整合和构建某些学习领域课程。

3、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学习领域课程,支撑和服务好学习领域课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4、为满足学生个性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需要,在全面落实学院素质拓展教育共性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系统设计、进一步优化学生素质拓展子体系(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素质拓展活动)。

5、围绕原专业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根据专业群“资源共享,差异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开设学期、课程开设学时和课程教学内容等,优化教学安排,以充分、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体系优化的过程和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如图1所示。

五、课程体系优化的效果

通过对原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解决了原课程体系的弊病,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更贴近市场、更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将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坚持不懈,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锲而不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 高职教育 物流管理 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实践性最强、与社会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半壁江山,江苏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省份,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先锋军。据相关资料显示,1996年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试点招收人数为960人,到2006年年招生量增加到9万多人,2008年的年招生人量约8万多人。江苏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有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两大类,五年制高职又细分为五年一贯制与“3+2”中高职衔接制。其中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江苏省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已经高达34所。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我省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为本省市的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还为实现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江苏省的品牌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其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我校五年一贯制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是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一个专业。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物理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和多元化,我校于2002年开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中专),于2006年开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之后,我校结合五年一贯制模式的特点,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探索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迄今为止,物流管理专业已发展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江苏省的品牌专业,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专业特色。

1.初步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结构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和专家研讨,我校制定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思路,构建出一个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具体而言,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理论课包括基础文化课,如语、数、外、德育、体育、计算机等;还有专业理论课,如条码基础知识、现代物流概论、仓储与配送、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设施与设备、第三方物流与管理等。核心专业课程设置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教学和专业水平,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笔者对比了我校(五年一贯制高职)和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院(三年制高职)、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三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及课时、学分设置。

从以上三个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校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明显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标准,不仅种类齐全,而且课时和学分也明显多于其它两校。

我校实践课(如图所示)则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主要内容有职业资格考证实训、条码模拟实习、仓储运输业务模拟、国际物流与货运实习、物流企业认识实习等等。可见,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较为完备,课程结构较为合理,已经初步形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单项练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

图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总的来说,无论是基础文化课、专业核心课还是校内外实训课程,我校(五年一贯制)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表4所示,我校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核心课教学时数远远高于三年制高职,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升学和进一步发展;在实训课方面,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训,我校开设的训练课程种类多、课时长,实践周期也长,远远超过三年制高职学校。

2.建立特色物流实训中心,丰富校内实践课程

自2007年起,我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援下,在校内建立起了一个占地面积约3400余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其中配备了自动化立体库、货架仓库、条码实训室、流通加工室、商品养护室、物流沙盘实战室、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商务洽谈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物流模拟实训室等硬件设施;还有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国际货代管理系统、以及国际物流系统等丰富的物流软件系统。校内实训中心的建立,为我校五年一贯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开辟了校内实训的新天地,发展了我校的校内实践课程体系。

3.加强校企合作、扩展校外实践课程

我校不仅重视校内实训,同样注重校外实训。近年来,我校与一些企业加强合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大批技术型人才,还结合企业需要改进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例如我校物流教研室已经与北京中欧管理现代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物流沙盘实训指导手册,为学生模拟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系统化地训练学生的决策能力提供了平台。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培训项目,以丰富校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产、学、研”三维一体化教学。

4.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选修课体系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已初步形成了基于能力培养的选修课体系。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通过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加以实现),为学生毕业后多渠道择业提供方便,又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借助于公共选修课开展实施)。

二、我校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反思及优化

1.我校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反思

我校五年一贯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是严格遵循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安排和设置,有着独特的特色与优势。但是,由于开办时间较短,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选择与安排上的缺陷。在课程内容上,追求知识的严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安排上,沿用学科本位课程形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课程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二、师资力量跟不上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近年来我校一直在追求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内容等调整幅度较大。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却显得有些单薄,教学观念跟不上、教学方式落后等等,这都部分影响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第三、个别实训环节还流于形式,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我校大力挖掘实践课程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但是真正付诸实践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草草应付导师、马虎对待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第四、“多元化、多主体”的考评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是仍有问题存在。比如个别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还未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学生的一些弱点抓的不准确;个别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过于中庸,碍于情面、未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问题。这样是不利于真正考察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我校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设想

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做到课程设置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坚持“以技能实训课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基础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两个基本点,以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中心、及其他拓展实习岗位为发散方向”的原则。除了对课程本身的调整,在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评价体制等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具体思路如下:

(1)优化课程内容,整合课程体系。五年一贯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首先要与社会物流人才需求相符合。比如我校位于江苏省北部,邻近有京杭大运河,且机械工业较为发达,那么我们就要考虑重点与水路通运、机械重工业相关的物流人才。在课程设置时,侧重于安排与机械产品货运及管理等相关的课程和模拟实训。这样,就能够让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此外,我们还要认真评估、仔细推敲现行课程之中,是否有重复现象,是否满足特长生的需求。并做适当的调整,将重复的课程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层次的教学,从而促进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以适应新课程体系要求。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学长时间长、课程任务重,对教师的要求自然较高。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有危机意识,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专业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一线,熟悉物流专业的工作环境、现场、作业流程等,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得出更新更符合实践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培训,栽培出一批观念新、意识强、师德高、水平硬的教师人才。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学习和交流,丰富教学经验、拓展思路;也可以组织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落实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永远是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物流管理专业也是如此。在实践课程体系安排上,要坚持以物流活动为主要线索,以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为培养模式,以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中心、及企业实习岗位为任务驱动,重点发展物流管理职业的实践训练课程体系。另外,针对具体实训中心的软硬件环境、具体岗位中所需的能力、技能等,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训练课程,单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多采取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启发体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在训练学生技能方面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进行基础技能练习,即理论课与校内实训、观摩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感知和认识。第二层次,是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即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参与更多的校外实训、企业实训、现场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第三层次,是综合职业技能提升,即通过大量的企业实习、岗位实践,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同时训练了其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为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落实多元评价机制,保证课程质量与目标的实现。新形势下,我校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评价方式也相应改革,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主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评模式。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落实到位,而非走形式。专业课教师力争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才能有针对性、差异化地帮助学生;实训导师和企业也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严格要求学生,发现问题立即提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有效保证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文静.三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开发调研报告[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2]司银霞.中高职3+2模式有效衔接的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能力本位;课程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42

[中图分类号]G712.0;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能力本位教育”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全称是“Come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为CBE,这一词汇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代表国家为美国和加拿大。既然称作是“能力本位教育”,那必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字面上人们可以理解为“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专业掌握程度为本质与核心,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养。

1 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能力本位教育

1.1 国旅游行业的具体现状

人民的生活水平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时,旅游才开始成为一种行业,也可以称其为经济水平增长的新型产物。

这时的中产阶层开始兴起,旅游成为了消费的第一选择。中产阶级的消费途径、消费方式都会引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方向与时代趋势,其中出境游的签证要求旅游者提供的财产证明,便是中产阶层经济实力最好的佐证。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院长戴斌表示:“出境游正成为普通中产阶层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旅游方式多样化的出现,使价格愈加透明、旅游建设愈加规范合理、旅游的自主性增强、旅游路线设计更为自由和个性化。

1.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的岗位职责

由于旅游行业逐步的规范化,旅游公司职员的分工也愈加的科学与明确(这里暂时不包括在线旅游公司的团队经营模式)除了团队的核心高层、主管外,具体的部门岗位包括。①公关宣传员。负责旅游产品的与旅游资料的收集,旅游公司的外界宣传。②销售经理。负责为游客提供旅游的相关咨询、办理相应的参团手续,是与客户接触最多的职位。③业务经理。办理团队运行的各项事宜。例如酒店和机票的成本核算,利润所占百分比等。④客户接待员。安排团期的导游、组织导游进行定期的集体培训、处理由于导游而产生的投诉或旅游产品的质量问题。⑤旅游计划员。安排导游接团、与相应的导游交接旅游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处理旅游计划表、导游证件、导游标志红旗、导游路线图、结算清单、团队交接手续等。⑥中文导游。负责旅游行程中的一切事宜,深度了解旅行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口才流利,具体事宜例如与当地的车队、酒店交接等。

⑦外文导游。职责与中文导游一致,但要求外文水平较高。⑧行李专员。规模较大的旅游团队会安排行李专员,保障客户的行李安全。⑨地接车队。公司内部的车队要保障团队的日常用车,外地的车队需要预先交接与安排,保障客户在旅游目的地可以顺利出行游玩。⑩车辆调度员、安检员。负责车辆的安排、安全与维修。?客服代表。作为公司与客户第一时间接触的门面担当,客服代表的好坏直接影响客户是否选择该公司的旅游产品,进而直接关系到旅游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客服代表要在深度了解旅游行业和本公司特色后方可上岗,前期需要较为复杂的业务知识培训。

部分的大型旅游公司还在各旅游目的地的当地设置餐厅、购物商店,或与当地的购物商店合作,因此也有员工到当地商店去做服务人员。

1.3 针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的意义

在上文的部分中,人们已经介绍了旅游公司中明确的职位分工与具体岗位职责,那么在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的具体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1.3.1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心中树立四种能力观

(1)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主张用具体、孤立的行为来界定能力,将工作进行一项一项的细致分解。

(2)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观念指的是掌握具体的任务技能,促进个体能力迁移。

(3)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的整合能力观,这种观念认为: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

(4)针对个人特质选择未来职业规划的能力观,“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一个与你特质相符的工作一定会让你做起来十分轻松与开心,数据研究表明,没有职业规划的人在未来十年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突破,反而还在不停地换工作。一份与你兴趣喜好一致的工作做起来一定会比你做一份毫无兴趣的工作来的开心。

1.3.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了解自身所具备的各项“能力”

“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关键能力等。①专业能力。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岗位知识储备。②方法能力。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③社会能力。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以及日常的人与人的交际内容、交际方法。④关键能力。超出了本身所从事的职业的职业技能、知识范畴、需求范围的能力。

因此,在能力本位教育中,“能力”的具体概念并不是指传统的“职业技能”或者所谓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是要进行具有真正意义的“能力本位教育”的培训,拓展和拉伸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观,将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愿景由普通的旅游领域就业延展到注重自身知识、技能、心态、行为的各项领域职业中。

2 搭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旅游”这一现代衍生而出的新行业领域,相关的高校课程还不够完备,急需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这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由于在线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也给予传统的旅游行业不小的冲击,逼迫传统旅游公司纷纷开始改革转型。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要确定自身的职业规划,因为在线旅游公司与传统旅游公司的岗位分配是有较大区别的。

在这里,人们暂以传统旅游公司为理论基础,探讨如何搭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评价体系。而课程评价体系的搭建需要根据高校该专业的人数而定,人数少于30人的班级可以选择以周为期限,30人~50人的班级可以选择以月为期限,50人以上的班级可以选择以学期为期限。在高校的官方网站应为匿名评价,理由要规范、合理,不得出现人身攻击的字眼,也不得过度夸赞。该课程的设置或该教师的课程风格的优势与劣势均为必填项。在最下方可以设置一个“个人意见”的输入栏,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与态度。课程评价体系搭建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课程目标要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

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在这里体现在主张将学习目标转向学生个体,了解学生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具体变化,通过能力指标测试了解学生从思维、性格到行为的个人特质。

2.2 课程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至“企业专家导向”

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至“企业专家导向”是指课程的编排与开发要由产业界的权威来决定和策划,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教育专家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该专业课程的理解。这一课程的实施需要设定实行期限,因为现代行业领域的更迭速度加快,既定的课程无法满足时代变化的需要。而课程评价体系的搭建,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意见,还可以了解旅游领域的最新趋势与发展方向。

2.3 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逐步向“学程”转化

“教程”逐步向“学程”转化是指高校的旅游专业教师也成为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部分学习资源,而且也是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课中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在旅游专业课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去适应学生不同的个体性差异,针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

3 结 语

在关于建立旅游管理专业能力本位项目教学模式中,课程评价体系是现今较具有优势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以“反客为主”的方式,将学生的需求列为教育的重点,通过学生的个人特质来设置课程的内容与编排,通过学生的个人态度与观点来进行教师的配置,通过学生的个人意见和时代的发展趋势来改善专业课程中知识点设置与传授。这样的课程会让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发现并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在学习时获得乐趣,在工作中发挥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游戏教学 初中体育课程 有效实施策略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点内容,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游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的优秀品质和个性。在初中体育课程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实现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并提高初中体育课程的课堂实效性[1]。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有效实施策略问题。

一、选择与教学计划吻合的游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游戏的内容选择上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2)教师要选择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游戏,例如可以选择拉网捞鱼的准备活动的游戏。

(3)教师要选择配合教材的辅助练习的游戏,例如迎面接力跑的游戏。

(4)教师可以选择以完成训练任务为教学手段的游戏,如纠正八字脚跑的游戏,窄道跑比赛游戏,消除学生过度紧张,也可选用选择性和诱导性的练习游戏。

(5)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兴奋性被激发,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训练中来的游戏。

(6)教师可以选择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体力恢复的放松游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意志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考虑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重视参加游戏的人数和场地器材设计、游戏时间长短等情况,组织游戏方法,保证游戏效果[2]。

二、做好游戏场地和器材的准备工作,保证游戏的效果。

提高游戏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就是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准备。场地离建筑物有距离,防止受伤,划的界限要鲜明,场地大小、器材种类都要符合游戏的性质、水平和人数特点,根据器材条件来决定。教师还要事先规划场地、自制小沙包等,并放置好游戏器材,重视投掷类器材的放置,并加强安全教育,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投出和回收器材。

三、重视游戏讲解工作,保证游戏的质量。

教师要与游戏学生站好,讲解清晰简单,明确到位。教师应从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和要求、游戏的结果等角度考虑。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当重视讲解和示范工作,重视讲解的方法和规则、要求等,讲清楚示范的动作和结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游戏动作,讲清楚游戏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自然常识教育。

四、引导学生选择和分队,提高游戏效率。

游戏时间一般不长,教师要在选择引导人和分队方面追求简单。教师组织学生选出合适的引导人或自己指定引导人,增强参与者的主动积极性,也可以竞赛产生引导人,由前面游戏的获胜者当引导人,鼓励优胜者。

教师根据游戏者的健康和体质情况进行均等的原则分配,并进行分队,实力均等地分队,也可以采用报数的方法分队,这样简单易行。还可以由队长选人,这样实力相等,但是队长都不愿意选择活动能力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浪费时间。教师可以组织队长挑选了几个人后,其他人平均分配,这样能避免矛盾产生。总之,引导人的选择,要根据游戏的性质,学生的情况,人数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五、游戏的领导要有智慧,提高游戏的质量。

游戏在教师的信号下执行,教师要观察游戏的行为,补充方法和规则,保证游戏正确进行,保证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观察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减轻紧张程度,保证游戏时间。教育游戏者要尊重规则,注意安全,研究战术等,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慎重公正,加强领导智慧,保证游戏质量。

六、裁判员工作要严肃、认真、公平、正确。

裁判员要客观评价游戏成绩,督促游戏情况,保证游戏的正常顺利进行,调动学生游戏的情绪,避免产生争执。裁判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由游戏者担当,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并全面观察游戏过程,保证游戏全面顺利地进行和实施。

七、游戏的结束和总结工作完善,优化游戏效果。

提前或者延迟结束游戏,效果都不好,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或者规定的次数后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比较满足又有兴味,但不是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教师还要预先告诉学生游戏的结束时间。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教育学生对游戏进行总结,保证学生公平公正地评价游戏的结果,并对游戏的个人进行奖评工作,保证发挥集体的力量,保证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执行游戏规则,并重视技术和战术的使用,发挥游戏的优点。教师对于在游戏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失败者,积极激励学生争取下次比赛的胜利。教师评价要公平科学合理,让学生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

本文从七个角度,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要点,期望对同仁们起到参考作用。此外,体育教学模式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中心,进一步推进人性化、兴趣型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优势;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19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W络、校园网和互联网(Internet)等。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计算机媒体本身的优势,对教育教学将产生极大的效用:

一、计算机的交互性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教学媒体所没有的。它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非常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并且能够做到立即反馈。这样的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巧妙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动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二、计算机的多样性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之下产生的。而多媒体计算机不仅能够提供这样的刺激,而且它所提供的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要强得多。

三、计算机的超文本特性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照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计算机的网络特性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的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以及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而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的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精神,并有效地促进协作式学习。而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的发现式学习。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计算机的网络特性还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那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正常看待计算机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发挥优势,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以上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以及三年来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些实践,以下谈谈笔者对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巨大优势,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看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学科特性,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然而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原理等比较理论的课程,就兴趣缺乏了。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因此,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独特魅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欲,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掌握知识技能。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而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及学生间的“交互式”特点。

结合计算机交互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各种课件作为与学生进行交互的窗口,利用课件中的动画、图片、文字、声音等加强对学生的感观刺激,从而提高学生(上接第19页)课堂上获取信息的数量,这比单一的让学生听教师抽象地讲解要形象直观得多。比如在“认识鼠标”一课中,可以先以一小段“小老鼠”的动画,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好奇:这节课和老鼠有什么关系呀?从而又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知欲。而在观看完动画,引入“鼠标”之后,还在学生的意识中搭建起一座“知识桥梁”,学生不需要刻板地记忆,只是通过简单的图文声就已自然地吸收了课堂知识,达到了课堂效果。

结合计算机的超文本特性,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我们可以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有机的整体。例如,教学目标中有知识、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又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如果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这样三种互相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

结合计算机的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参考文献:

[1] 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 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学 课程教学 优化

【基金项目】上海市精品课程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6-0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民众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更事关国家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国内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

目前,针对食品安全严峻的问题,国内很多大学都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我校于2004年就开始招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属于全国较早设立此专业的高校之一。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及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众多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我校食品安全学课程经过校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控制。

《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在食品安全方向的就业、深造以及科研目标的实现,故而如何实施《食品安全学》课程的高效施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食品安全学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体系的一系列优化。

一、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和构建

现阶段绝大多数院校食品类专业均开设了《食品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控制》等课程,因此,为避免内容的重复与冗杂,我校已将《食品安全学》的内容从包含《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控制》等内容逐步进行浓缩,从而保障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目前我校《食品安全学》理论课程的内容的主要集中于食品中存在的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

(一)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是指微生物、病毒、寄生虫、昆虫等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食品的污染。

1.致病性细菌

细菌性危害是指细菌及其毒素产生的生物性危害,不仅能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更重要的是能引起食物中毒。致病性细菌也是导致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来说,每一类食品具有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和某些有关的致病菌,因此不同类别的生产者应该充分了解这类产品所特有的微生物和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空肠弯曲菌、志贺氏菌等。共患病包括猪链球菌、炭疽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

2.病毒

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导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则常导致食品的间接性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病毒有包括禽流感病毒、疯牛病、肝炎病毒等。对于病毒性危害,应该搞好个人卫生,保持食品工厂工作区清洁,防止交叉污染,杜绝污染源。

3.寄生虫

寄生虫在食品中或食品表面不能生长和繁殖,其繁殖时需要特定的宿主或一类宿主。因食品引起的寄生虫病一般是通过食用受感染的畜禽、水产等动物引起。食品中常见的寄生虫有囊虫、旋毛虫等,人类感染寄生虫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或食品加热不彻底造成。

(二)化学危害

1.农药残留

农药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当农药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时,将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食品中主要的农药残留分为:(1)杀虫剂: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苯甲酰脲等。(2)杀真菌剂:无机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苯并咪唑、二羰基氨、三唑、苯胺嘧啶等。(3)除草剂:苯氧羧酸、二吡啶化合物、二硝基苯胺、脲、三嗪、磺脲、氨甲酸衍生物等。

2.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用药后残存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及其代谢物。食物中常见的兽用药残留有抗微生物药物和抗生素、合成代谢类药物、驱虫剂、抗球菌剂、镇静剂和兴奋剂、非激素类生长促进剂等。

3.重金属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非常重要,属于化学危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食品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 铅、汞、镉、铬、砷、氟等。随食物进入人体的金属在体内的存在形式除了以原有形式为主外,还可以转变为高毒性的化合物形式,随着金属在体内的蓄积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

(三)物理危害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意外事故中放射性核素的渗漏,均可通过食物链各环节污染食物,特别是鱼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使其危害性愈受重视。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为131碘、90锶、40钾、137铯、226镭、60钴等。如131碘是核爆炸中早起最突出的裂变产物,可通过牧草进入牛体造成牛奶污染,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富集于甲状腺,造成甲状腺损伤或诱发癌症;而90锶大量存在于核爆炸污染区的牛奶、羊奶中,进入人体大部分沉积于骨骼中。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一)结合国内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实施案例教学

由于食品安全学内容抽象难懂以及其教材的限制,我们积极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如 “疯牛病”、“二f英”,国内的 “三鹿事件”、“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案例,通过将这些具体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讲解,寓理论于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存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限制了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存的新型模式,教学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给定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愿组成研究小组,积极协作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与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制作幻灯片,并由各小组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述,并回答同学、老师的提问,最后由任课老师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答。这种模式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 “教师 ”角色,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探索,不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和构建,使得传统教学中的内容不再繁杂而重复,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岗位所需素质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及优化过的崭新教学模式使过去沉闷的课堂气氛变的生动,抽象的内容也被案例教学的趣味所改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存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授课激情,显著提高了学生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勤学苦练及组织协调的能力。在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精神、上岗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高。在通过毕业学生信息反馈也得知他们通过对食品安全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有效的帮助了他们的工作。

四、小结

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类的人体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如何更好地提高食品安全学的教学质量,还需今后为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大众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做出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颖,徐炳政,姚笛,钱丽丽,张丽媛.食品安全学实验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

[2]丛健.食品安全学理化实验技能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

[3]钱和,张添.食品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9,(4).

[4]杨继远,袁仲.食品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 (7).

[5]朱建华,钟瑞敏.《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6).

作者简介:

篇7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永涛

摘 要

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着培训的质量,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发现,当前课程设置存在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课程间缺乏共享的教学观、课程设置导致培训形式不够丰富的问题。基于此,建议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加强培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和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国家级培训 课程设置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开始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随着计划的开展和深入,它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影响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培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培训的水平。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了“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该标准针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了“提升参训教师的保教能力”的总目标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能力,转变教育行为,引领教师培训”四项具体目标;根据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为承担培训计划的单位提出了建议课程内容,规定了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结构分别为10%,40%和50%;鼓励有条件的培训机构为学员创造自主选学机会。课程标准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指出了方向,为规范国培计划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又是怎样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值得我们给予关注。

一、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以课程设置的文本为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课程文本形成过程、课程目的、内容、结构等,从而揭示出一些问题。笔者以幼儿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为例,分别在湖北、江西和四川各选取一个培训单位,以三个培训单位培训课程的文本为例,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

从课程设置的文本资料来看,培训单位普遍存在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超出了国家课程标准,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虽然各培训单位均按照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三个维度进行了课程安排,但是课程的结构与国家标准规定的课程结构均有不同,专业知识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设置失衡。另外,三个培训单位均未为学员设置选修课程,虽然国家并未对选修课程的设置做出硬性规定,但是选修课程的缺失必然使课程计划失去灵活性,也减少了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选择的机会。

(二)课程间缺乏共享的教学观

大量证据表明,有着一致观念的各门课程和整合的课程计划与互不联系的各门课程机械的组合相比,对学习者的影响更大,教学效果更佳。

课程标准虽然对培训课程设置进行了规定,但是各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经常根据本单位的力量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各专家往往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讲座,对国培课程的总体情况并不了解,相互之间也缺乏沟通交流,更不太可能形成共享的观念。幼儿教师的培训如果简单依靠“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这一公式的组合,很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形成的知识零碎而不连贯,各种理论和观念不能互相强化,也不符合课程设置的持续和整合,不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

(三)课程设置影响培训形式不够丰富

国家的课程标准赋予了培训单位课程设置很大的自主权,各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把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作为培训教师作为首要选择,然后依据他们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高校的专家教授在整个培训教师队伍中占到了极大的比例,这些专家学者也更习惯采用讲座和报告的形式进行讲授。虽然各培训单位都采用了讲座、报告、观摩和自由交流形式教学,但是前两种方式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相对而言,在这几种培训形式中,讲座和报告也更容易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教师获得课程知识和技能的途径7.6%利益于专家讲座,11.8%来自到高等院校进修,19.7%是自己学习的结果,60.9%则靠在实践中的学习和体会。这一数据表明,很多知识的学习不能以形式化的方式进行,只能由学习者本人在特定的实践中去体验和建构。

二、优化课程设置对策探析

完善课程设置是实现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对策,优化课程设置。

(一)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

在培训计划开展前,培训单位的领导小组应对参训学员的兴趣和需求调研,再以此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结构比例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满足参训学员的实际需要,激发内在动机。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应该使参训学员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互支撑、相互作用,防止课程形式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度实践化。另外,国家应对培训单位加强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参训学员数量较多,培训师资雄厚等有条件的地区设置选修课程,为参训学员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增强课程计划的弹性。

(二)加强培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培训单位的领导小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在使其符合培训的目标的同时树立全局意识,将各课程内容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依据课程的难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组织原则,注意各门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平衡。通过网络、电话或者会议等方式为各培训教师之间,培训教师与参训学员搭建交流平台,便于各位培训教师对课程设置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形成共享的教学观,使各门课程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实现课程整合。同时,各培训教师也能借助交流平台了解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调整各自负责的课程,使培训教师的教学观与参训学员的学习观达成一致。

(三)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课程标准要求培训应把“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以参训教师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作用”。现在针对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课程设置并非主要以参训学员的需求为导向,而是以聘请专家教授的便利性为出发点。各培训单位的课程设置的方式应当符合泰勒课程设置的步骤,从所要寻求的目的出发提供学习经验。简单说来,就是要以参训学员“需要什么”为主,再结合“能提供什么”进行课程设置。这种在培训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倡导减少讲座、报告培训方式的比例,增加观摩、交流、研讨的机会,充分发掘参训学员自身的智慧,加强师生互动,重视生成性资源,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陈时见,教师教育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

[3]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 思想政治课教学 有效性关系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四年有余,四年来,政治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伴随着这些变化,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把“对话”当成“问答”,滥用表扬,探究“泛化”,把“自主”变成“自流”,重视形式,忽略质量。课堂教学表面热闹纷繁,迭起,实则缺乏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课堂有效性的核心是指课堂上的主体所获得的具体的学业进步、文化生成或整体发展――当然也就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评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实现了学生发展进步的目标,而且要看为实现教学目标师生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学校耗费了多少经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师生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全面而生动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者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是认知能力和和行为能力的发展,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观点的主体,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

新的三维目标是对原有政治课程目标的继承和创新,由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目前更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部分教师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过分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造成课堂有效性低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体验感悟,但并非要淡化知识。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知识的习得,也就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和内化运用中铸就的,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我们在重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否则思想政治课就丧失了应有功能和意义。

总之,三维目标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他们有效地整合,如在讲授《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时候,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又要在对权利和义务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搜集公民依法行使民利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使其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二、探究与接受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可知,接受学习是以教师呈现知识为主导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的学习,两种方式各有其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探究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另一方面探究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重要条件。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欣喜的看到许多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引进课堂,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探究学习的理念在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泛化和异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强调探究,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讲解,造成课堂有效性低下。如一位高一年级的老师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个框题时,教师开始提出价格多变的问题,接着让学生看书十分钟,下一个环节就是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讨论教材上的五个问题,又花去十分钟。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最后老师用两分钟做了总结,一个框题的教学就这样完成了。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在讨论时,缺乏方向性,代表发言时也是文不对题,这样探究学习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但并不否认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对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教师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花费时间去探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还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其优越性,我们倡导探究学习,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要的。(2)学习方式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3)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探究活动的设计要采取符合学校情况、学生特点的形式。

三、忠实、调适、创生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

课程实施有三种价值取向――忠实化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即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适应的过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说是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即有的课程计划只是这个经验创生的工具而已。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从根本上了否定了“教材本位”的思想,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创生,但许多教师只是片面理解新课程标准,过多地强调创生,忽视了调适和忠实。比如,某高一年级老师在对《货币的本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用一个学生表演的小品《一叶障目新编》导入新课,花费十分钟。讲“商品”这个概念时。先由学生思考讨论,代表发表看法,然后老师总结。接下来讲货币的产生先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剧 《非洲集市交易》,然后由学生讨论交流,该讲重点内容货币的本质时已经快下课了,只好一带而过。整个课堂尽管非常热闹,也创生出许多具体情景,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货币的本质,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课堂有效性低下。

由忠实到调适,再到创生,体现了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三者之间的层次性不可否认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三者是排斥和对立的,它们各有其存在价值也各有其局限性,它们之间是对立与统一,包容与超越的关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和选择。比如,在进行系统知识的教学时,以忠实取向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调适;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以创生取向为主,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既不能一概而论,又不能相互错位。要依据课程目标。以是否满足学生需要。并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进行选择和平衡。

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两种课程内容观的关系

如何恰当处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一直是围绕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纵观整个二十世纪,受近代实证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影响,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科学世界。

这种课程内容观强调逻辑、抽象科学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忽视甚至排斥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价值。在这种课程内容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低效的,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单向灌输,学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回归生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验)》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但部分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教学呈现出大量的生活事例和信息,创造出大量的生活情景,但没有从生活世界及时地导入科学世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回归生活”,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表现关注学生生活,而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又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我们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更要联系科学发展,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整合起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既源子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浩亮,冀桐,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与管理,2006,12

篇9

【关键词】体育游戏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4-01

1.前言

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基本解决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矛盾,满足了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选课需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仍有两类学生在体育选课中存在困难:不想选,没得选。一类学生不喜欢任何项目的选项体育课,不想选课,被迫选课。究其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差、运动项目技能基础羸弱、体育意识谈薄等,这部分同学从体育教学过程中享受不到乐趣,对体育缺乏兴趣,导致厌学。而另一类学生,如高职学院的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急于想通过与本专业有关联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目前我校开设的体育选课项目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常规项目的体育课对这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针对性不强,帮助不大,他们被迫选课后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学习效果不好。体育课开设的常规项目也不利于以上两类人群实现体育课程锻炼身体、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培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为提升职业素养服务的教学目标。针对此,设计了《体育游戏》课程供学生选择。目的是通过游戏的趣味性、竞赛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运动兴致,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运动兴趣,锻炼身体;通过游戏的组织的繁杂特性和游戏过程要求纪律性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规则意识,提高相关专业学生专业素养。通过游戏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让学生了解体育游戏运动项目,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在学习、练习及各环节的体验和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体育游戏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调查与分析

对选课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反馈课程教学研究。

2.3实验法

自2013-2014学年开始开设体育游戏课程,边实践边研究。

3.研究基础

3.1 “三自主”教学模式及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选择任课教师、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1]即“三自主”教学模式。实施“三自主”是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刚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锻炼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激励体育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2]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三自主”中牵涉面最广,对学生的锻炼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因素。

3.2教学实验

自2013年开始开设了体育游戏课程,两年半来,《体育游戏》共由4名教师开课5学期130个班,上课人数6500余人次,现已是《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欢迎。课程由田径、球类、体操等游戏及户外拓展等内容构成。现已编写了完整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等教学资料,还进行了学生座谈与调查。

4.教学文件

4.1“体育游戏”的概念、内涵、作用及意义

4.2“体育游戏”教学大纲

4.3“体育游戏”考纲

4.4“体育游戏”教学计划

4.5 “体育游戏”教案

5.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基本解决了部分体育基础差的同学的选课问题,通过教学培养了运动兴趣,提高了体质测试成绩,加深了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对他们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选该课的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加深了他们对体育游戏项目的了解,初步具备了创编、组织、评判体育游戏的能力,对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

6.研究成果

6.1建立了完整的体育游戏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等文件资料

6.2体育游戏成为《公共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欢迎

7.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课题对于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研究还不够深入,教学内容不能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教学属性,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内容娱乐有余锻炼不足的情况,出现了教学组织过程繁琐,练习时间下降的情况。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强体育游戏内容的研究,游戏要重点强调体育属性。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关键词 小学 体育游戏 价值取向 游戏创编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大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学生主动性高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发展个性。探讨如何创编体育游戏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加强对体育游戏的更深层的认识,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提高其在体育教学中组织运用价值。

游戏,对于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有着积极作用。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人们所共识,他不仅能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和基本活动能力,同时也是运动技术教学不可以缺少的教学环节和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教学发展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发展。大部分体育游戏蕴涵教育因素,从游戏的名称、内容、方法、作用、目标无不有丰富的教育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同时又对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创编思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为什么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游戏都那么相似,那么一成不变?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工作,游戏是竞技吗?我们太重视游戏的结果而忽略了它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养成正确的走、跑、跳、投、攀爬、滚翻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体育教师需要创造更多更新的游戏,使游戏在孩子心中更美好,笑的更灿烂!

新课程标准在学习领域及其目标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育教材的结构体系,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也给我们的体育游戏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创编体育游戏的价值取向

(一)体育游戏内容价值

体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选择活动的成功和欢乐,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的选用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A学生的满意度高(许多游戏幼儿喜欢的游戏而小学生不一定喜欢)。B有利于基本教材的教学(人体活动的部位,组织的要求等)。C效益性强(不需要特殊的器材与场地条件等)。体育游戏的创编和组合,构成一个游戏的基本要素是活动方式,竞赛的组织与判罚规则。活动方式可以依据课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自由选择和设计,判罚的内容也可以较灵活,教学手段的采用亦可为具体内容改变而改变。

(二)体育游戏组织构建价值

体育的规则都强调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它们其实都源于游戏。但是体育游戏与体育竞赛不同,游戏中的公平不单是指参与比赛的机会均等,也指取胜的机会均等。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是承认并消除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差异,这也是学生对它喜爱有加的真正原因,它让参加者对胜利充满信心与希望。主要体现为:1.实力差异的弥补,如强弱互换,要求不一等。2.多因素组合,即不会单凭借某项素质或技能(速度,力量等)就能取胜。它可以包括个体、团体、裁判等多方因素的影响。3.不确定性,如投准,猜拳、反常动作等,结果难以预料。体育游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由学生个性差异所带来的吃不饱与跟不上之间的矛盾。

(三)体育游戏文化价值

体育游戏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本身的娱乐性质对人体生命功能必要的调节作用。快乐性是游戏的第一特征,快乐性一般通过有趣的活动方式,输赢体验,违规判罚等途径获得。通过体育游戏的矫正,人的进攻本能被规则化,透明化,游戏化,它在个性发展,人际和谐,社会进步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公正与公平,利己与守则,分享又共承,在个体社会化活动中,让人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具有思想教育价值是创编游戏时必须考虑的一条重要原则。无论游戏的名称、内容、方法、规则、情节还有评价等方面都应该考虑目的性、教育性、避免丑化、庸俗化、肤浅化等不健康、不文明的做法。游戏是针对学生意志品质还是行为习惯,是针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还是学生个性,或者我们同时兼顾多个目标,总之教育的目的性应该明确。

(二)健身性原则。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可以脱离体育学科的特点。它必须具备通过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术含量,一定的运动负荷。如果不重视其健身价值,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不能称之为体育游戏。

(三)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又称娱乐性原则。如果游戏富有趣味性,会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同学们自始自终,全力以赴的参加活动,游戏越新颖,竞争性越强,情节越生动,趣味性越强。

(四)针对性原则。创编游戏必须明确游戏的对象,不同的对象对游戏的要求有很大差异。男生喜欢的游戏女生不一定喜欢,小学低段生喜欢的游戏小学高段学生未必感兴趣,适合少数人活动的游戏,不一定适合班级教学。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组的同学的生理,心理以及班级的特点,创编具有实效性的体育游戏。

(五)安全性原则。由于体育游戏大多借助器材,道具和障碍进行活动,就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一是场地器材的安全。二是游戏动作本身的安全。三是组织教学的安全。因此在游戏动作的设计,规则的制定,组织方法的运用以及场地器材的选择上,保证游戏的安全。

(六)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创编的游戏简单易行,便于组织开展而有运用价值,不必花较多的讲解,示范和组织时间,不需要贵重或种类繁多的器材,凡身体正常的人都可以参加,学生很快就能投入运动之中。

三、体育游戏的创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体育有本身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怎样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创编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游戏的创编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对原有体育教材中的游戏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游戏,焕发新活力。

案例一 母鸡爱小鸡

操作过程:

甲乙两人分别为老鹰和母鸡。面对面站立,母鸡身后有一小鸡,老鹰可以用手和脚赶小鸡出窝即算抓住,母鸡努力保护。若抓住则互换角色。

规则:A球必须放在身后一米处。

B甲可以用假动作但不能推拉乙。

C甲四肢碰球并致使球移动,即获胜。

教学分析:

对《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强了游戏的对抗性,而且不受人数限制,同时也解决队伍容易断开,中间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新游戏可以让更多学生在游戏中祈祷主人翁作用,感受母爱的责任,体会成功失败的滋味。而且游戏简单易行,如实心球、篮球、排球都可以当作小鸡。

(二)从日常生活,劳动中挖掘游戏素材,创编出新颖,充满生活气息的体育游戏。

案例二 我们爱劳动

操作过程:

A清晨起床,去小河抬水,注意脚步平稳,保持正确的负重姿势。从低处抬至高处,距离30米左右(下肢运动)。

B两人一组协作锯柴,注意动作协调,拉送一致;劈锯好的柴(上肢,胸部运动)。

C两人一组开始打地桩,一人扶,一人击打;夯地基,两人共同用力夯打(腹背运动)。

D可以呼喊劳动号子,声音整齐响亮。

器材:两人一根体操棒

教学分析:

根据我们农村劳动工作的场景,对劳动的动作加以选择,提炼和虚化,进行模仿练习,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情景。使学生在模仿农村劳动生活的练习中,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思想教育,代替了传统的肢体准备活动,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总结

体育游戏是一种较全面锻炼身体的有效手段,它包括人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运动技能教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所以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一定要体现出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具有情节和目的性,趣味性,新颖活泼性等特点,能满足儿童少年的求新、求动、求趣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