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篇1

关键词:传统报业 数字化 转型 南方都市报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08-01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微信等的普及,让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这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报纸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传统报业转到数字报业是报纸行业在未来发展行之有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它的成功转型,让报纸行业窥探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它的成功也影响着整个中国报业,成为中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军。

一、《南方都市报》的数字化发展概述

作为国内首家成功数字化转型的传统报纸,《南方都市报》已经成功推出了三种不同的网络精品阅读模式,分别为南都完整版、南都精华版以及南都播报。南都的这种网络阅读模式充分满足了受众个体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不论是盈利模式,还是报纸运作特点上都凸显出了鲜明的数字化特征。

报纸与网络相互结合是报纸行业的发展新模式。早在06年元旦,《南方都市报》就已经上线了他们的电子版本报纸。而后,《南方都市报》不断改革、探索发展路径,比如,推出他们的精华版和南都播报等等,07年中旬,《南方都市报》官方网站正式运营,形成了网报互动的新模式。《南方都市报》网站的成功运营开创了报业在信息时代的新模式。

而如今,《南方都市报》已经看准手机端的市场,推出了pad版本、安卓手机版本、苹果手机版本等等,这样,用户在进行新闻浏览时,就不用再下载客户端,直接在手机浏览器中就可以浏览了。而《南方都市报》在这之前在珠三角地区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调研,他们首先在珠三角地区试水,结果大受好评,由此面向全国进行推广。随着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手机新闻市场的扩大是必然的。

二、《南方都市报》的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传统报业的启示

1.整合网络平台,突破区域限制

起初,报纸行业对于网络的探索仅仅只是将自己的东西搬到网络上面去,并没有对网络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但是,经过几年网络报业的发展,报纸行业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在网上公布信息,更多的是,对网络新媒体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不再把自己的门户网站的建立作为主要目标,现在人们把网站当做一个平台,进行新闻媒体的资源整合,进行优化尝试。

对于珠三角地区的人们来说,奥一网也许比较熟悉,这是05年集团委托南都创办的综合性珠三角地区门户网站,是此网站的网址,作为一个门户网站,其功能自然不能停留在新闻,它是社区互动平台是交友平台等等,奥一网依靠南都强大的新闻资源,在中国推出了网报一体的概念,并且付诸行动,而在这之后两年,南都新开了数字媒体部门,这样就意味着南都官网―――南都网() 正式上线。

在网报一体的概念提出后,新闻已经不再同于以前的新闻概念,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而新闻的生产也就不同于以往,互动平台的很多信息,都是新闻的来源,这种采编方式也就成为了南都立于成功地位的基础,而在社区讨论中,言论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是南都所要做的。通过这种社区互动的方式获取新闻咨询更是新闻生产方式的改革,造就了新闻生产的多样模式,而新闻在人们的讨论中互动中持续升温,进而扩大影响力,有利于自身建设。南都报对网络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引发民众讨论,加强舆论监督,更有利于加强自身的影响力,扩大综合实力。

2.“内容+ 渠道”下的理念更新

内容首位,渠道优先。不论时代怎么变革,报业传递给民众的信息内容是媒体行业所最需要注重的,只有有好的内容的支撑,才可以使得报纸的得以生存。而转观09年金融危机,在新媒体的盛行中,很大一部分报社进军全媒体,以内容为首位,加强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但是从目前看来,如果仅仅只是要依靠内容去打拼是完全不够的,更要拓宽渠道。就像人大博导喻国明(2015)说的:“报纸行业现在就像修路,而新媒体就是这条路,只有把最后的都修成功了,这才可以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南方都市报》从06年的上线电子版本到现在的成功,它在报纸行业的数字化探索过程中以内容和渠道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新闻体系,这也是很多的网络所不具备的长处。所以,在报纸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该要与网络新媒体携手共创。同时,也要加强对受众的影响力,与广大受众积极互动。

3.探索全媒体路径,促进媒介融合

南都于09年新成立全媒体运营委员会,为了给传统媒体《南方都市报》增加发行量,增强影响力,也为了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南都还与电视台、广播进行合作,实现新闻资源的广泛传播,搭建起全方位的全媒体平台。

全媒体与网络媒体不同,它依靠的是各种形式的媒体,就算全媒体有了很好的发展,但还是不能忽略纸质版,要不断扩大影响力,以内容为王,提高竞争力。南都于09年中旬,每星期都会推出《深度周刊》,深度剖析新闻事件,给人们树立良好的新闻形象,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尽到了一个媒体的责任。

将来的报纸行业,数字化是必然的,要加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深入融合,以内容为首,全方位的提高影响力,搭建和谐的网报体系,整合资源,进行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报纸信息到网上信息的渠道拓宽,使得数字报业走得更远更好。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从传统报业到数字网报的转型,给之后中国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作为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南都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生产力等都给中国传统报业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南都的数字化探索和南都的成功也给我国报业报网互动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颖.全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转型途径探究[J].科技传播,2014(04):79-81.

[2]张英军,贾岳.发挥共震效应打造自身特色――报业新媒体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4(03):56-58.

[3]任昌辉.试论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及升级路径[J].东南传播,2014(10):77-78.

篇2

先说用户数字化转型。首先,业务云化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在IT方面有过投入和积累的用户都不得不慎重考虑“双模IT”的问题。

“双模IT”是Gartner提出的一个概念。通俗地说,模式1代表企业的传统应用,模式2代表云计算、大数据等一些新的应用。企业一方面要保证传统业务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新型应用,加速业务创新步伐。这就对企业选择什么样的IT基础设施平台,如何实现业务的整合和统一调度,如何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基础上更迅速地响应外界市场的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是采取平衡策略,还是保一头而舍弃另一头,企业要做出选择,而且“双模IT”的落地可能还会与企业现有的文化产生冲突。企业必须做好这道选择题。

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变成IT企业。这一论断是基于IT角色的变化而提出的。IT已经不再只是业务的后端支持平台,它本身就是企业业务的一种,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创新。技术基础变了,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企业CIO的工作内容不只是保证IT的安全、稳定,而是要善于利用IT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财富。通用集团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用于数字化转型。AT&T正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家名副其实的软件公司。这些变化还只是冰山一角,更猛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风暴正席卷而来。

举例来说,亚信把目光盯在了产业互联网上,明确提出要做“客户运营商”。客户运营商,这是什么概念?以前,厂商与用户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交易关系,厂商提品、解决方案或服务,而这种接触往往也是一次性的。比如,你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以后就不会再与电视机厂商发生联系。现在则不同了,电视机、冰箱,甚至汽车,这些实体的产品未来可能只是一个“门户”,它承载的是数据,是服务,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互关系。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通过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强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维,而是二维甚至多维的,让企业从一个产品提供者变成真正的客户运营商。

篇3

全球报业都在下滑

前几年全球报业都在下滑时,中国报业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但是2012年中国报业确实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增长速度也大大放缓了,新媒体的广告额整体上超过了传统媒体。并且,受经济大局势的影响,媒体广告额整体下滑,报业广告额下降尤为严重,网络广告的增长势头也不及以往那样迅猛。

全球的日报发行量近年来一直在下降。从2009年-2010年的数据来看,全球的日报发行量在下滑,而且电子报纸的阅读率已经增长到纸质媒体的1/3左右,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但是,从全球看,媒体广告增长最快的地方、增长最大的市场实际上还是在中国。全世界十大广告增长市场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巴西,第三是俄罗斯,前十名大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日本报业的现状

日本报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报业之一,但不跨国。从单个报社来看,世界规模第一、第二、第三的报纸都在日本。2011年,据日本报业协会对外公开的发行量数据显示(如图1),第一名《读卖新闻》发行1002万份,第二名《朝日新闻》802万份,第三名《圣教新闻》550万份,之后依次为《每日新闻》374万份、《日本经济新闻》305万份、《中日新闻》273万份、《东京体育新闻》242万份、《体育日刊》和《西日本体育》196万份、《产经新闻》167万份。这是日本各大报纸对外公开的发行量,因为这个数据是报业稽核机构ABC勘察过的,所以这个数据是权威可信的。

对于日本这个只有1.2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有着发行量800万份、甚至1000万份的报纸,可见日本是报业发达的国家,这个报业王国的报业发展确实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日本报纸发行的一大特点是挨家挨户配送报纸,送报上门的比例非常高。例如,发行1000多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95%都是送到家的,零售的只有4%,邮寄到其他偏远地区的只有1%。送报上门的比例韩国超过90%,美国70%,瑞典71%,芬兰70%,巴西49%,捷克30%。而在英国订阅报纸则是件很麻烦的事,大都是零售的,读者要到报摊上或者去便利店购买。

尽管如此,近十年来,日本报纸的发行量也一直在下滑。日本日报的总发行量,从5400多万份一直下降,现在实际上已经跌到4900万份左右。从1999年起发行量10年共减少300余万份,其中2008年-2009年下降100万份。

广告收入可以反映出日本的媒体格局。2004年-2011年,日本报纸的广告额一直在逐渐下降,期刊的广告额也在下降,电视基本上保持了平衡;网络的广告额在不断提升,到2011年的时候,已经超过报纸;包括户外媒体在内的其他新媒体广告额也在不断提高。

10年前,日本报业规模大约是中国报业的3~5倍左右。2011年中国报业的发行收入加上广告收入的总收入是789亿元,日本报业的总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500亿元,是整个中国报业的1倍左右。

日本各个报社的收入情况也不一样。大体上日本报纸的平均销售收入占60.7%,广告只占23.4%,其他收入占14.4%。从整个日本报业的支出平均情况看,报社运营费用占56%,人工支出占24.9%,用纸支出13.7%,还有其他一些小的支出。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业务模式

报纸数字化转型最早开始于美国,《纽约时报》是最早的旗帜。日本报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也很早,但真正有突破性发展的报社不多。日本的报社不但开展报纸业务,也积极地推进数字化媒体的相关业务。随着宽带化的普及发展,他们采用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日本新闻协会每年搞一项“报社与通讯社的电子媒体现状调查”,每年参加这一调查的报社数量略有差异,2011年86家报社参加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在日本报社开展最多的数字业务就是向手机媒体发送有偿的信息,向移动终端提供信息,通过数据库提供信息服务;此外,网络视频也是一个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子,报社与通讯社能提供网络视频、报纸图像等信息服务。发展数字报业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电子报订阅收费模式。报业数字化业务比较普遍的一种模式就是报纸网站向读者提供电子报,这种模式《纽约时报》最早开始,主要是采用电子报订阅收费的方式。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都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电子报订阅收费业务的收入占整个报业总收入的比例还比较低,这就迫使日本的几家大报社在前几年出现了一次从竞争对手到联手搞数字报业的情形,已经联手的几家报社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他们已经强强连手,采用的是数据库服务分账模式,但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

手机报服务模式。目前日本报纸数字业务的最主流模式是报社与通讯社向手机移动终端提供信息服务,这种服务不只是局限于我们国内手机报的概念范围,其中需要使用者付款的收费服务比例越来越多。从2011年起,“向移动终端提供信息”的调查分成了“向非智能手机提供信息”与“向PDA、智能手机提供信息”两个选项。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便于推广,容易收费。目前来看还是向非智能手机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量大。

数据库服务模式。另外一种比较可行的报纸数字业务模式是数据库服务模式。越来越多的报社与通讯社将积累了多年的采访报道信息建成数据库,利用其开展收费业务的模式就是数据库盈利模式。这是一种长尾效应。

网络视频服务模式。网络视频和图片库服务业日益成为日本报纸数字业务的比较主流的模式。报社与通讯社向手机移动终端提供视频和图片信息服务,成为一个业务量较大的数字业务。但是,网络视频业务由于日本的版权管理极其严格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当然,也有一些报社采取与其他网络媒体进行内容合作开展数字业务的模式。

综合全面的报纸数字化模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经济新闻》的综合全面模式,也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成功的报纸数字化转型模式。《日本经济新闻》拥有日本信誉度很高的门户网站“日经网”,他们采取的是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数据库收入,以及电子报的订阅收费、手机报收费等商业模式,报社的数字业务量大概已经能够占到整体收入的1/4,利润的40%都来自于数字媒体,这在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数字化能够拯救报业吗?

中国的报社一直都很关注数字化,这些年传媒学界业界一直在很高调地呼吁数字化转型,但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却微乎其微。我们不禁要问:数字化真的能够拯救报业吗?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报业所增加的收入远远还不能填补传统报业所流失的收入,与报业传统业务收入的量也不成比例,实际情况是,数字化并没有拯救报业。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到底是数字化根本就拯救不了报业还是我们的推行不力呢?

到底应该加速推进数字化还是缓慢推进数字化呢?

社交媒体到底是报纸的掘墓者还是报纸的拯救者?

我们的报社都跑去做官方微博是创新还是找死?

报业数字化投资是个无底洞,做了,找死;不做,等死。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做?

难!难!难!这些问题是困扰我们报业经营者的时代难题。2012,关于“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没有实现,但是报纸的“末日”端倪已经显而易见。

路在何方?

笔者认为,报纸不会消亡,但会衰退,鼎盛期已经过去,情况会每况愈下。中国报业的衰退会比发达国家报业的衰退期推迟5年左右,但也应该认真考虑危机应对和转型问题了。

从技术、人才和体制等各方面创新发展数字化业务。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报社的数字化业务还是能够做到一定规模的,可以搞报纸的数字化,也可以直接去办数字媒体。办新媒体不要用报业精英,而要用网络精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和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于中国报社来说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更是制度创新。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的报业已经失去了数字化发展的最佳时机,最主要的原因是报人的思维定式束缚了报人的创新。不要以为报社只能办报纸业务,也不要认为新媒体只是网络技术公司的专利。报社和网络公司都是公司!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都会完蛋!

中国的报业数字化转型也已经错过了最佳机会,但还有机会。报社的数字化业务应该视报社的规模和市场的特性采用灵活的模式。单一的模式可以,综合的模式也可以。

把数字化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相结合。数字化转型不是报业最好的出路,更不是唯一的出路。报业经营创新应该考虑走数字化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相结合的路子,应该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型。例如,报业集团的房地产投资、文化产业发展、资本运营等都会是一条出路。

目前,绝大多数报业集团主要的收入和利润都来源于一张或几张报纸,这一方面说明报业集团主营业务突出,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存在单一化经营的风险。随着媒体格局的变化,实行多元化战略,借助资本的力量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拓展,进入有线网络、图书出版、动漫影视、广播电视等媒体相关产业领域,打造全媒体经营格局,以报为主、多元发展,既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报纸主业,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多个利润支撑点,有效降低单一化经营的风险。

发挥报业优势,探索“大数据”营销。相对于新兴媒体来说,中国报业有一些外国报业所没有的优势。例如,中国报业比新兴媒体有更大的采访权和内容优势,遗憾的是这一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报业拥有多年积累起来的大量的忠实受众,这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可以用所谓的“大数据”方法来挖掘。现在最需要了解的是,怎么能够利用好“大数据”?怎么能利用这个“大数据”做好营销?利用好这些数据,经营好这些受众,通过这一新的领域探索报业的新出路,这是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的时代课题。

篇4

大数据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特性

大数据是指数据容量大到超出传统数据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大数据由量变引起质变,需要创新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能带来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的内涵决定其具有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特性。

加速金融脱媒。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体系内扮演者信息中介的角色,在充斥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中,规范着一种金融秩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媒介正成为低效率和高成本的制造者,传统金融体系的脱媒化趋势愈演愈烈。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具有“4V”的特点:一是数据存储容量巨大(vo l ume),大数据以ZB为统计单位;二是数据类型众多(variety),包括结构型数据也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非结构性数据;三是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单位数据价值度比较低;四是处理数据的速度要求非常快(velocity),时效性强,智能分析能力强。以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和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优势,使得金融市场几乎达到没有金融中介的状态,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高,严重削弱商业银行在传统体系内的金融中介作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应用为前提,转变以往依赖网点规模和人员数量扩张的中介运营模式,深刻领会大数据的理论和精髓,创新“去中介化”的价值创造方式。

改变信息创造方式。信息处理方式是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技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首先体现在信息创造方式的改变。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中,主要体现在各种算法,执行自动、高速、网络化运算,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能有效降低现实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大数据分析方法是统计方法而非计量方法,侧重于全样数据而非样本数据,分析中寻找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分析结果为概率而非精确度。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网贷业务,发放信贷最重要是信息处理,网贷平台通过搜索引擎对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上支付或购物时留下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和筛选,然后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和信用模型进行信用评级。阿里小贷是这方面的开拓者,基于其自有电商平台,用户数据和信息很容易获得,利用云计算和信用模型评估信用状况,贷后风险管理通过阿里小贷的后台管理完成,分析贷款跟进速度、滞留状况和违约情况。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信息创造方式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需构造高效、高价值、低成本、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创造方式。

拓展客户界定范围。大数据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客户的服务范围,能兼顾大客户和“长尾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一般遵循“二八定律”进行客户服务,即主要关注20%的重要客户,往往忽略80%的普通客户。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更具有个性化、碎片化、大数量、分散化的特点,“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颠覆,只要产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广,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足够大,足以与那些少数热销产品相匹敌甚至更大。但是,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决定其具有高服务成本,信息处理处于劣势,技术水平不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使其难以服务“长尾市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体现在运用大数据的价值和创造力服务于更智慧、更高需求的客户,能迎合互联网时代金融需求的新变化。通过对客户的浏览行为及地理位置轨迹、POS等终端、各种APP软件等大数据的清洗、整合和分析,找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相关因素,快速形成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洞察力,拓清并预测未来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客户、定位市场、创新产品设计。

提高灵活性且简化运营流程。通过大数据应用,商业银行能构建适应性强的核心银行业系统来创建灵活敏捷的银行业环境。通过对业务、运营和技术做出调整,银行将能够使用行为模式识别技术,来满足规章制度与风险控制需求,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及客户满意度。这种敏捷的运营模式将允许银行快速实施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客户关系、提高灵活性。使用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能够推出模块化的商业服务来规范业务流程,组成这些商业服务的通用数据、业务规则及流程均可快速配置,创新简化的运营流程提高客户赢取率,增加每一位客户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消除阻碍商业洞察力的因素,从而利用信息来提高竞争力。例如一家顶级的欧洲跨国银行实施大数据核心系统转型计划,分析从制造到产品和服务分配的整条价值链,将调查结果与业务模式进行比较,针对选定的重点领域提高经营利润,在6年时间内,这家银行已将成本收入比从50%降低至30%。

优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优势,可以识别并且全面管理企业中的各类风险,如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名誉风险和IT风险等。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风险管理,能形成新型风险洞察力,通过构建风险视图,实施风险调整值管理,借此提高经营效力与财务业绩,并从客户赢取率、产品定价到执行标准以及商业战略的执行中受益。为此,商业银行通过部署大数据平台,给整个财务、风险及合规部门提供系统的、可靠的、实时的信息,从而使得这些部门可以利用高级分析与情境分析工具砟D馔蹲史缦铡⒀沽Σ馐浴⒎缦栈乇ā⒆时痉峙浼氨ǜ嬷谱鳎最后将风险分析结果完全集成到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及时做出明智决策。借由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把整个解决方案实施到监管、业务流程和系统中,以实现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取得均衡。

思路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驱动战略为指引,以“智慧银行”建设为目标,遵循“数据――信息――商业智能――价值”的转型路径,以“实验―改进”为方法论,辅以风险控制体系(如图2),创建有机处理繁杂数据,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高度智能化的新型金融业态,使得产品更具个性化,营销更具精准化,管理更加数据化,服务更加人性化、风控更加高效化。商业银行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组织结及流程、人员、技术和数据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但是,面对数字化的战略转型,还需要系统性的思维,从体系建设上进行谋划和部署。

策略

创建大数据应用战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商业银行创建大数据应用战略主要包括:获取、分析、应用和评估四个步骤。第一,商业银行大数据获取首先要解决数据类型问题,除了用户交易信息、统计数据、财务报告、信用分析等结构化数据外,大数据时代,更应强化基于网页浏览、网络社交、网络交易等行为数据,基于心理活动、情感表达等的动机数据,基于设备传感、手机位置等的机器数据。其次,要拓展数据获取来源,一方面,要积极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数据平台融合;另一方面,要与专业数据公司及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合作,形成一体化的数据供应链体系。第二,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上,要建设“数据仓库”概念,提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水平。对经过梳理整合后的关键海量数据进行持续实时处理,建设数据仓库项目,建立数据管控体系,搭建基础数据平台。第三,把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在全方位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跟踪和聚类等深度挖掘和分析,构建全面的大数据应用视图,将结果应用到信息战略制定、管理模式调整、营销模式创新、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第四,把商业银行大数据评估作为价值判断,对数据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以及收益与风险进行全方位考察,把评估结果作为完善和提升大数据应用战略的依据。

篇5

1.期刊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法律问题

期刊是一种汇编作品,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社享有的著作权仅是邻接权中的一种——汇编权,而且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作者的投稿行为只表明汇编者获得了印刷版的发表权和发行权等的授权。虽然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穆广菊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发行条款里面,增加数字发行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但能否真正修改还未可知。目前期刊的数字出版方式有:加入大型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加入OA(开放获取)期刊平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本网站作为网刊免费下载。不论哪种,均要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而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著作权人所有,应由著作权人决定其是否数字出版并获得相应受益。另外,在网络时代,转载只是拷贝、粘贴并注明出处而已,但只有著作权人才有权利声明其作品不得被转载,期刊的声明不具法律效力。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如果中文域名、期刊拼音简写域名被他人注册,LOGO被他人注册为商标,期刊在网络的形象将比较尴尬。期刊刊名具有唯一性和专有性,是期刊重要的无形资产。按照与国际接轨的现行法律法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在报纸、期刊、杂志(期刊)、新闻刊物等商品(商品分类第16类)上申请注册商标,申请刊名商标注册并不审查出版管理部门颁发的出版许可证。如果刊名商标被他人抢注,期刊就面临着不得不改名的风险,著名的“读者文摘”商标纠纷就是典型案例。

2.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保护

(1)签订版权转让协议

为了合理合法地进行数字出版,“要约”式的协议显然不具法律效力,期刊必须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转让或授权许可使用著作权。由于授权许可限制过多而且涉及到转许可,因此期刊都愿意与作者签订转让协议直接获得各项相关著作权以便期刊出版及发展需要。虽然在协议签订中,作者属于弱势,基本无话语权,但是因为期刊文章不同于出版图书,其出版直接经济收益(纸版稿酬和数字出版稿酬)颇低,因此作者通常并不计较出版合同是转让还是许可使用。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若干要素都应该在期刊和作者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中体现,如转让权利的种类、期限、地域、付酬(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一并付酬)、违约责任等。

此外,也可以在协议中约定条款防范侵权问题(如抄袭)、学术不端问题(如一稿多发)。协议的签署者应为全部作者(全部著作权人),如果作者代表,必须附上其他作者的授权书。

(2)保护期刊相关域名

现在,大部分科技期刊开设了网站,但是其域名多是二级域名而非一级域名,多是期刊刊名的汉语拼音域名而非中文域名。

二级域名是寄存在主域名之下的域名,权重低于主域名,比如笔者所在期刊的现用域名xddl.ncepu.edu。cn。很多高校期刊寄存在学校主域名下的二级域名不带www,这会让读者很不习惯,不利于期刊推广,不利于转企改制和数字化转型后的市场竞争。淘宝商城用独立域名tmall.corn正式替换了淘宝网二级域名,期刊也应如此。

中文域名比英文域名更具价值,原因在于中文域名与期刊的联系更加直接,会使期刊在互联网上的可见度提高,获得更高的点击率,也可以帮助期刊在互联网上树立良好形象。如果中文域名被他人抢注,期刊就会比较尴尬。虽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域名抢注进行对抗,但是力量非常有限,主动保护比被动应对显然更s经济可靠。

除了中文域名,汉语拼音缩写域名、英文域名也应注册以对期刊域名进行全方位保护。

(3)保护期刊刊名商标

篇6

【关键词】报业 数字化 困境 突围

世界报业的寒冬,似乎已经来临。从世界报业先锋美国,不时传来坏消息。去年,《洛矶山新闻报》停刊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停止印刷,转为新闻网站;《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太阳时报》等纷纷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报业的今天,会不会就是中国报业的明天?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中国报业并没有漠然视之,开始悄然转型。报业数字化,逐渐浮出水面。2006年8月,“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启动,成为中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里程碑。

一、我国报业数字化发展历程

学者闵大洪认为:报业数字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本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即报纸内容通过新的介质(如光盘、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新的终端(如计算机、手机、PDA、阅读器、显示屏等)进行传播。①

我国报业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网络版(电子版)阶段。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电子版》率先走上国际互联网。

(2)报网互动的阶段。1999年1月四川新闻网开通,开始注重受众的反馈。

(3)拓展新型接收媒体阶段。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全国第一家手机报。②

(4)政府大力推进阶段。2006年《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数字报业。

二、我国报业数字化六大困境

尽管整个报业在建设“数字报业”这个大方向上达成了空前一致,在行动上也形成一种全行业自觉,但在如何实施推进上还存在着不少迷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

1、战略上把“数字化”当附庸

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数字化纳入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缺乏发展新媒体的明确目标和规划。很多新闻网站只是报纸的翻版,作为报纸的一种附属品和辅助宣传工具存在。而报业从业人员,对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依旧很粗浅,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决定报业生死的大问题。

2、体制上新旧媒体“两张皮”

“数字报业”,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报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平面媒体之外另搞一块。然而,一些媒体所办的网站与报纸,各成体系,不能有效进行“报网融合”,在新闻传播和经营上形不成合力。放弃、忽略平面媒体而专门去搞“数字报业”,新闻网站就成了无源之水。

3、市场化运作机制缺位

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几乎同时起步,甚至报业网站比新浪网的建立还早一年,但商业网站蓬勃发展,新闻网站却踯躅不前。其根本原因在于,商业网站从一开始就是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新闻网站设立的初衷只是占领网上舆论阵地,靠的是政策和“输血”,而不是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打拼。很多新闻网站还都是事业单位下设的一个处室,存在着先天的体制惰性。商业网站可以通过期权等手段去激励管理层和骨干创业,而报业新闻网站则怕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不太敢让管理层持股,管理团队也缺乏创业的持久动力。

4、盈利模式模糊不清

很多报业新闻网站基本上是被母媒体养着,没有内在的盈利驱动和外在的竞争压力,导致经营意识淡薄,市场竞争观念差,甚至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盈利模式模糊或压根就没有盈利概念。同时,新闻网站的依附状态,也使自身的独立运营受到限制,难以挖掘自身潜能。

5、融资遭遇政策瓶颈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竞争激烈,风险很大。有的报业集团的数字化战略,以不投入、少投入为原则。有的则在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的情况下,认为宁可稳些,也不要走得太快。因此,资金本身有限的报业集团,能够给予网站的投资,就更为拮据了。由于体制原因,目前外资还不能直接进入媒体采编领域。国内民营资本能进入网络媒体的经营部分,但是不能控股。融资渠道及手段单一,制约了报业新闻网站的资金投入和发展。

6、商业网站挤压加剧

商业网站特别是一些门户网站,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以前,商业网站的新闻采访权还受到政策限制,但随着它们的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它们的报道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已经变相拥有了一定的采访权。今后,商业网站采访权一旦放开,报业网站将遭到更大的挤压。

三、我国报业数字化如何突围

1、战略突破:先做网络,后做报纸

首先,必须对报业的本质进行重新思考,必须认识到,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新闻纸,而在于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做“报”者生存,做“纸”者出局。对“数字报业”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和产品层面,也不能满足于对旧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要从战略上对传统报业发展模式进行根本突破。

国外的报业,特别是美国报业从2002年开始,就逐渐认识到报业网站发展滞后的问题症结在于“先做报纸,后做网络”。他们认为应该“先做网络,后做报纸”,即先做一个信息资讯的收集、整理、加工、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生产各种形式的产品,报纸是其中的产品之一,网上内容也是一个产品,还有其他的更多层次的产品,如数据库服务、会展、活动等等,分门别类,包括在线的电子商务等等。③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将不再是报业的附属品,而是推动报业创新的革命性力量。

2、流程再造:突破限制,加速报网融合

按照数字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打造新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首先要突破各种“限制”,使各种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加速报网融合。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几年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采取了几乎革命的手段。他们抛弃过去老气横秋的机关式的办公室,改用一个中心式大平台来办公,把网站的编辑全部调过来,与报纸的编辑们在一起工作。每一个部门都围着那个中心平台,他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制作报纸,也做网站、无线下载、视频等其他内容。他们的目的是推行“一个内容三个介质”(一拖三,报纸、网站、短信)的联合工作模式,实现全天候的运转节奏。

通过流程再造,媒体融合,未来的报纸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媒体,即记者采访的新闻文字、图片、视频等在第一时间在网站上,随后马上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到达受众,然后是报纸上的全面报道,最后是记者在博客上的图文视频深度报道和分析。

3、商业新模式:付费阅读,整合营销

从盈利模式看,印刷、发行等传统的高成本的主营业务,将逐步从报业新型产业链上弱化和脱离出去。而基于高度整合的数字内容平台开发的各种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将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成为新型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报纸的营销理念将由“二次销售”转变为“N次销售”,实现由一元化报纸经营向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和信息增值服务的转变。

具体来讲,商业模式的转型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在线内容收费

今后报业转型为内容提供商的话,对在线内容收费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此举虽然可能会暂时导致报纸网站访问量下降,但对于培养读者付费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对于报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和商业门户网站相比,我国的新闻网站有着良好的新闻原创资源,这些内容资源是新闻网站的核心优势。以前,报纸一直“毫无保留”地向网络供奉所有的内容资源。如今,面向商业门户网站的“免费午餐”,应该叫停了。但要实现付费阅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独家,独家新闻、观点和视角;第二是付费的习惯;第三是小额的收费和巨大的用户流量。

(2)建立用户交易平台

报业网站,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提供一站式服务,介入到交易环节中去,建立在线付费、手机付费等高效快捷的计费模式,在消费者和广告商之间建立一个便捷、有公信力、人气较旺的交易平台。这将为报业网站吸附大量对本地化、区域化、即时消费要求较高的分类广告。

(3)建立数据库营销模式

报业庞大的信息资源,是一块宝藏,可以集成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包括建设在线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变成书籍、分析报告、文献资料等出售。如上海文广传媒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第一财经指数。④

(4)整合营销资源,拓展报业网站的盈利点

报业网站,未来的收入来源将仍然是网络广告。通过对报纸、网络、手机媒体等多种载体形式的广告产品进行整合、包装,实行套餐、捆绑销售整合、包装,其广告覆盖面与针对性比传统报业要强很多,从而实现报纸受众群体的“多媒体售卖”及“多渠道售卖”,增加赢利空间。

由互联网发端、而今更将由3G大力助推的新媒体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报业的生存环境及其在整个媒介生态中的地位。中国报业的数字化,尽管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中国报业必须开始这场艰难的突围和转型。■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中国报业数字化的成就与前瞻》,《传媒》,2006第2期

②姜凤羽,《数字化报业转型带来的感受》,《新浪财经》,2006年11月15日

③范东升,《美国报业数字化带来的启发》,《人民网》,2007年9月18日

篇7

数字传播技术和业态的日新月异,为报业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环境技术支持和新的发展空间,报业创新浪潮正在加速涌动。

1、以战略为轴心创新发展模式

报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因此,数字化转型中一个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在报社或报业集团的总体战略框架内,顺应数字报业的发展规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积极构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并以此为轴心,寻求报业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突破。这种创新性突破,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定位 报业的数字化创新行动,必须观念先行,找准位置。要充分认识到,报业单位欲在数字时代争取主动,就必须突破传播介质束缚,解决自身定位问题,即主动尝试从报刊向新媒体的平滑过度,尽早实现从传统纸质媒体经营机构向数字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只有解决了定位问题,报业单位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内外部资源,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占领信息传播和媒介经营的制高点。

创新目标 目前,国内报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虽然脱离了沿袭多年的报纸翻版形式,但由于战略目标设计不够清晰,新媒体平台大都依然是报纸的配角和附庸,其主要功能仍是为集团下属的各类报刊提供互动,其运营模式仍留有传统报业的明显痕迹。

因此,报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必须突破传统报业的藩篱,遵循新媒体运行规律,在发展目标上寻求突破,谋求报业集团向文化传播集团的成功转型。要赋予数字平台更多功能,整合优势资源助推新媒体发展,通过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努力使其成长为区域性、专业化、多媒体的数字信息平台,成为报业机构突围数字时代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收益的主要增长点,为报业转型提供先期试验。

创新流程 为确保战略目标实现,报业机构必须变革传统的信息采集、加工、生成和方式,一方面要提高新媒体传播时效,努力实现新闻信息的即时、滚动播报;另一方面要在原创新闻的多种终端上下功夫,同时要切合新媒体分众对等传播的个性特征,引导受众更多地参与内容制作环节,分享体验经济的成果。

所有这些,都与信息传播的流程再造紧密关联。因此,数字报业要建立起四个专业平台:数字信息综合开发处理平台、数字信息平台、数字产品营销平台和数字产品客户服务平台,以平台为纽带创新业务组合。每个专业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必须突破报业机构现行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重塑适合数字媒体发展的工作流程和运营体系。

创新机制 数字报业媒体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独立法人、一个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主体。按照这样的设计,数字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应该在双轨制下实行有别于传统报业的全新机制,尽可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公司化、运营管理流程化、薪酬激励科学化、内控体系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数字媒体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体制安排和机制保障。

2、以技术为手段创新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的新技术革命,不仅推动了新媒体的兴盛,也给报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在近年兴起的报业数字化风潮中,诸如手机报纸、多媒体网络报纸等数字内容产品的出现,已经部分利用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

在IT产业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壁垒已被打破,数字技术不再为某一行业专有,鉴于此,借鉴新媒体的信息技术优势,为数字内容生成、传播方式多元提供技术支持,是报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对受众和用户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数字报业要适时引入BBS、RSS、BLOG等技术,并不断追踪信息传播技术成果,通过构建数字技术平台,重新聚合新闻信息、生活资讯等核心内容资源,满足社会新生力量的体验式阅读需求和信息消费习惯。

上述四个专业化平台建设,既是数字报业流程再造的内容组成,也是其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能否按照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创新传播模式,搭建起完备的新型技术支持体系,是全面打造数字报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8月启动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为报业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导向和示范。

数字报业的技术创新还应涵盖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数字报业数据库建设等领域,整合、管理、开发、利用好这些被闲置的内容资源,是报业机构创新产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3、以内容为核心创新价值模式

与新媒体相比,报业所拥有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具有流程严谨、效率较高、功能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报业的数字化进程,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通过整合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资源,创造出符合数字报业发展规律的新的价值模式。

传统报业的价值链如同一条单线流动的山间小溪,即报纸出版―印刷―发行―广告,报业经营的价值增值过程,始终在这一链条的单向行进中实现,而其原点和核心,仍是内容信息的生产和。面对新媒体挑战,处于内容创意产业核心层面的报业,既要尽快做大做强属于自己的数字信息生产平台,更要快速适应媒介产业变革的新形势,着力实现信息生产―信息―信息增值的功能回归,通过变革原创内容生产方式和深加工方式,一次开发,多次生成,多点,拓展价值增值渠道,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不同介质传播平台提供内容服务,满足多种信息消费终端的客户需求,开创出放射状的数字报业价值模式。

在数字传播时代,报业机构的数字信息平台也是用户自主生产和原创内容的强大资讯平台。报业机构的专业化内容生产和网民自主生产既可以各自独立运行,也可以适时融合。报纸能够借助网络传播和网民互动扩大原创内容的议程设置效应,优化报业选题效果;网民原创内容也能够为传统报纸提供丰富的内容加工素材,并通过报纸的专业化信息核实手段和内容配置能力,形成内容生产和价值增值的良性互动。

4、以品牌为依托创新盈利模式

报业的另一个明显优势是,其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和围绕品牌产生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使报业机构在真切感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困扰和压力时,也同样面临着十分丰厚的市场机遇。新媒体对报业价值链的切割,看似分流了报业收益,却 也因此培育和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预示着传统媒体足以依托品牌优势,在部分关键节点上寻求突破,延伸品牌优势,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数据库资源的线上线下销售 对长期以来一次性消费的新闻信息易碎品进行集成加工,并对行业或区域综合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建立起分级管理使用的强大专业化数据库。利用品牌影响,报业机构在向社会提供专业数据库销售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会员共享数据资源,为其提供无偿服务,其中,核心信息资源可适当收费,以此聚合出庞大的数据库使用人群和数据平台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完备的会员数据库。

会员数据库是报业机构开展深度营销的又一块核心资源。报业机构既可以据此服务于传统的报纸发行、广告,提高报纸精准发行率和广告有效达到率;也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会员人群,准确设计数字信启、产品和网络服务项目,吸纳高粘度用户,增加营业收入;还可以与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商品批零机构展开信息资源合作,通过有效推进商业投放,赢得经济收益。

分类广告的网络平滑移动 网络媒体独有的海量陈列和容纳,相对低廉的制作和运营成本,使其理所当然成为吸纳分类广告的天然沃土。报业机构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的这一先天优势,强力打造专业细分的网络信息平台,极力促成分类广告向网络平台的平滑移动,或通过网络的二次传播提供增值服务,稳定客户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目前,国内分类广告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报业机构广告经营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大(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为35%~60%),报业机构应力戒患得患失心理和条块分割局限,扶持自己的网络媒体扩大流量,吸引分类广告,尽快把这块蛋糕做大。在拥有了先发优势后,一旦报业网站成长为信息细分、门类齐全的区域综合信息平台或专业领域权威资讯平台,流量+分类,将会为数字报业创造巨大的商业利润。

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社群营销 与数据库营销等品牌延伸服务同理,报业数字平台在聚集起大量人气后,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这种影响力优势转化为商业优势:一方面,利用网络数字交易平台,开展网上购物、代交费用、代办事务等电子商务活动;另一方面,以网络推介和网上路演等信息传播为基础,开展线下商品直销业务,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网络社区的消费人群,设计组织汽车、住房、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等大型团购活动;以及利用品牌影响力,同一集团的不同介质媒体联手组织行业会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拓展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5.以竞合为策略创新整合模式

数字化转型是报业的一次深层次革命,为了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应该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业内外资源。

为了深度整合产业和社会资源,报业机构理应对影响自身数字化进程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透彻分析,在研究和布局中不断强化这样的观念:无论是业内的竞争对手,还是业外的潜在竞争者、上下游经营者、社会利益相关者,都是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资源。

以这种理念为先导,报业机构要尽可能消解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对数字转型的不利影响,促其发挥积极作用,为自身的战略实施、融通资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能力和环境支持。在产业资源整合方面,报业机构要重点谋求与成熟度较高的新媒体机构的战略合作,科学移植其成功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提高新老媒体的融合度,尽可能降低数字化转型的机会成本。即使对于竞争对手,如果对方能够在资源共享、业务重组、市场维护等方面提供帮助,也应积极谋求合作,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数字报业的未来形态选择

1、便携式电子报纸

纸质报纸尽管目前是报业机构新闻内容最主要的呈现介质,但新型电子报纸出现并走入中国报业,带动了数字时代新的阅读体验。

美国E-Ink公司最新研制的电子纸张产品,只有0.3毫米厚,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发生字面的扭曲;支持以无线的方式下载文本内容,可以随时进行阅读内容的网络刷新和内容改写。E-Ink公司正在试验一种“彩色样纸”,这为研发电子杂志和电子报纸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2006年4月15日,作为4i数字战略的重要组成,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了全球第一份电子报,陆续在部分高端用户中推行。2006年10月25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电子报纸――《宁波播报》,作为网络互动多媒体报纸――“播报”的内容延伸和形态拓展。2006年10月27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面发行集团系列报刊电子报。

上述报业机构选取的电子纸阅读器体积有一本书大小,与阅读纸介质一样舒适,该阅读器运用HTML和PDF格式,保持了报纸的视觉形态,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离线阅读。

前不久,一家专业生产电子报纸阅读器的企业落户广州,标志着与西方同步发展的电子纸产品,正在中国快速进入产业化轨道。随着电子纸产品在彩色显示和视频显示等领域的技术飞跃,一场改变阅读观念的风暴将会狂飙骤起,传统印刷报纸的传播介质革命将给报业带来新的生机,并加速媒介产业的多媒体融合。

2、实时更新的网络报纸

实时更新的网络报纸突破了传统报纸的出版周期限制,通过网络平台随时最新的新闻信息,并采取网络文字、音频、视频直播等形式,实现重大新闻的现场同步播报。

网络报纸不是对新闻信息的简单快速陈列和随心所欲,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报纸的版面、版组等视觉形态,和新闻呈现形式、图文编排技巧等精细化特征,内容和形式更具时尚魅力,并吸纳更多的数字传播元素,从而固化为符合数字出版特征的网络新闻纸。

网络报纸将极大地改变传统报业机构的业务流程和价值组合。产品生产通过采编部门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即报纸发行也突破了现实的行业和地域限制,更多地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来实现最大化。面对这一可能很快出现的新变化,报业的印刷、广告、发行等传统经营业务价值链,必须尽快围绕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拓展新型业务,重塑价值形态。

近年来,传统媒体对数字技术平台、新闻出版资源的全面整合和重新构建,已经为网络报纸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在提升网络媒体地位、大力建设技术平台的同时,将新闻信息在新华网、人民网上的时间前置,基本实现了重大新闻信息的即时传播。从2006年开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面打造“南方新闻数码港”,通过数码港建设,打破直线型传统采编的时空限制,将新闻的采集、制作、等传统过程融入信息化数字化流程,建立全新的滚动采编和信息整合制度,实现新闻及相关信息的适时、互动、个性化,并将南方新闻数码港发展成为集团的新闻采编指挥制 作中心、新闻内容整合和增值开发数据库、各种不同媒体与受众、客户之间的互动平台。

3、跨媒体的数字报纸

数字传播技术的飞跃,已经和正在打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通信服务等行业界线,在更大的信息产业背景下重建传媒业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发展起来的未来数字报纸,将力求以图文、音频、视频、FLASH等多媒体形式呈现,并通过有线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两大通道实现多种终端的。

这样的数字媒体,与现在的纸质报纸具有本质的不同。在信息采集方式上,将同时运用文字记录、摄影、摄录等多种手段;在信息方式上,将以自身的数字平台为主渠道,以不同形式的产品生成,同时登陆PC、手机、电视机、便携式阅读器等多种信息接收终端;在盈利模式上,将依靠广告营收和内容收费等多种形式,广告也将更多地采取植入式等便于消费者接受的新形态。

4、以社群定制为特征、报网合一形态的复合型报纸

随着报纸市场的萎缩和大众报纸的衰落,传播市场的细分化和专业化将有限度强化报纸的信息服务功能,并为数字报业提供一个新的成长空间,这就是,为特殊人群提供分众化的定制信息服务。

这样的报纸可随着社会人群的集聚和分化衍生出更多形式,但报纸此时已经退居二线,数字传播将扮演着主要角色,信息消费终端将根据用户选择而定。竞争激烈的传播市场,将促进相关信息服务更加个性化、人性化,这种量身定做的传播模式,将大大提高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孕育出新的社群盈利空间。

5、以数字出版为辅助的深度解释类纸质报纸

数字时代的最大缺陷是,通过多种渠道蜂拥而至的海量信息真伪并存,是非难辨,让人无所适从。此时,渴望提供信息甄别、核实、解释、判断等服务的市场需求就应运而生了。

篇8

论文摘要 本文从报业传媒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入手,提出了“国家主导下。外资疏导与民间资本积聚为两种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建构设想。

基于数字化的推动。中国报业正经历着第二次转型,当我们以“媒介融合”、“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来定义目前报业为延伸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变革,究其实质就是着力构建同一内容的多介质平台。截止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报业数字化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计划的组织实施。吸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媒,进行分门别类的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行业共同朝着数字内容产业的方向发展。

报业要实现数字化的宏伟蓝图,策略的制订是成功的第一步。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孵化。全行业启动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且也有了成功运作的模版,而关键的第二步是战略的如何实现?报业启动数字化工程首先必须依赖最先进的传播技术。投人大量的设备、建设通畅的网络渠道等,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撑。而资金紧缺是传媒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创研市场研究所(IMI)主持的调研表明,目前中国传媒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而且。现行的媒介产业运作,由于绝大部分都没有上市流通,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所以,要实现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寻找得当的融资平台是首先要突破的瓶颈。以4E战略开启中国报业数字化时代的解放日报传媒集团,凭借其独特的营运模式获得了两千万的风险投资基金,使得风险投资这种致力于中长期、以股权投资为特征的融资模式,开始走进报业市场,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优越性与传媒市场需要的高度契合,使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融资模式牵引中国传媒市场数字化改革的进程。

一、报业数字化战略引入风险投资的优越性分析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指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的新兴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目的不是通过其所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赢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殖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

而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将风险投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投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高新技术:一类是新媒介。风险投资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而退出阶段是风险资本实现和撤除渠道,其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风险投资出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大多数人不知道风投的概念到外资频频出手中国市场,投资聚众传媒。引领新浪、网易、分众在境外成功上市,在获得高额的回报时,也让国人充分领略了风投的神奇魅力与资本的张力。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是文化产业。特别是资金缺口较大的传媒产业融资的主渠道。相对于新媒介和电影产业,报业传媒亦拥有自己的价值优越性,完全可以把这种融资方式导入自己的扩张战略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两者的双赢。

1 传媒产业的高效益

近年来,风险投资频频闪现在中国的传媒市场,究其原因缘于传媒产业的高收益。据1998年摩根斯坦《全球竞争》报告中对八种产业中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年限统计分析。发现传媒产业所需年限为八年,是仅次于金融业和黄金产业的高回报产业。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1999年投入120万美元拥有百度49%的股份,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迅速攀至每股150美元,按此计算,IDG单此投资即可获得1亿美元的收益。

风险投资是催生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其基本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依赖高新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报业传媒本身就具有了高新科技的某些性质。报业传媒产业的未来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合作,其实质是“新技术为报业所用”。通过新技术,可以建立报纸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这样稳固了老受众,开发了新受众,同时又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更有前景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形成新的赢利模式,拓宽报业传媒的产业链。所以,报业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共赢基础。

2 政策的倾斜性

在我国,作为数字化转型先锋的报业集团大都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成立的。这种行政手段为主的整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业的市场化竞争,但是它带来的相对利好就是报业组织能充分享有政策的倾斜,也就是公共性和公益化的性质能够让报业传媒在税收、财政补贴与政策优惠上享有独有资源,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企业不同,传媒的市场虽然亦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竞争是在政府的统领下进行,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竞争模型。政策的倾向性能够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性。

3 传媒资本的结构要求股权投资优先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资本主要在两大版块:内在资本的积累与业外资本的融资。而在业外资本的融资中又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即通过上市。在金融市场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另一种为债权投资,即通过银行融资与发行债券融资。而在中国报业组织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在资本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危机,因为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有两种控制选择,一是清算,二是重组。一般而言,股票投资者愿意选择重组的方式,而债权人喜欢清算,因为股票是清算的最后索取者。所以,如果发生危机,中国传媒企业破产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债权人占投资者的绝大部分,往往会对传媒组织采取清算的方式,从而导致中国传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

而风险投资一般都为股权投资,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却无法获得实际控制权及国家认可的媒介产权。所以,这种投资模式非常切合报业传媒的资本扩张路径选择。两者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的互相补充。

4 版权工业的无风险性

中国报业正经历的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的是从内容的供应商跃升为信息提供商,促成升级的核心就是版权,也称版权工业。是否拥有版权是传媒投资的核心。与一般的传统产业不同。后者需要大规模的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投资,而版权工业是一种高智力、高产出的投资,是典型的以精神产品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贩卖的是创造者的创新智慧。所以,相对之下,投资的经营风险比较小。同时报业传媒数字化战略的实现目的是希望通过资本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最终成功上市。而风险投资的终极目的也是借助股权投资与管理,培育投资企业快速成长,促其成功上市,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投资套现并获得高额的增殖收益,因此,在实现利润增殖的选择路径上,两者殊途同归。

二、国家主导下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曾经说过2008年是报业传媒转型的攻坚年,而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是“破题”的关键。报业传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应该引入风险投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运作经验。在现行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中,国有融资方式占了主流,这种资本原则必定将逐步减弱其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倡导在国家主导下,以外资疏导和民问资本的积聚为两个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其要旨在于大力发展业外资本进入报业传媒的改革市场。

1 何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

提倡国家主导的模式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国家的性质,关于国家的属性存在两种理论:契约论和掠夺理论。契约论认为:国家是被公众创造出来的保护公众利益、调解社会纠纷的制度安排。他们主张由国家来组织、实施各种契约或规则,可以节省各种签约成本、实施成本和保护成本。

而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阶级或集团的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阶级或集团进行压迫和剥削,榨取他们的收人。按照掠夺论的观点,国家界定了一套产权或制度安排,目的在于使权利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可能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因而,这种理论只能解释不利的产权结构或制度安排为何能够存在。

在我们看来国家是一个大概念,在某种程度而言,代表了一种公共意志表达的产物。只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利。所以,国家和公民通过宪法来规制权利和义务,而国家和政府之间又因为宪法确立了政府和国家问的关系,公民也确认权利由政府行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两个委托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能等同于政府,它的内涵中应该包括普通的民众。

因此,我们提出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与现行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有差异的,后者是市场中实际的“操盘手”。“执行者”,不仅通过行政指令介入与管理市场,而且还是行为主体;而前者不再是实施者,它的作用与功能体现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也就是国家主导是一种管理方式,不是具体的执行策略。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就是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媒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

2 国家主导下风投模式的两种取向:外资的疏导与民间资本的积聚

我们倡导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是为了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旨在通过规划、引领、调控实现角色的转换,因而在新的框架内,通过制度供给疏导外资,盘活市场存量;再开通渠道,实现民间资本的积聚,放大增量,发挥业外资本的主流作用。

(1)外资的疏导

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50多家国外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我国,2004年。旗下管理高达183亿美元投资基金的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的美国凯雷集团投资聚众传媒,标志着真正的国际资本进入新兴传媒。外资风投进入中国采取的是大量合作经营与部分独资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的特点是:其一,规模不大。2006年只有10个亿的金额出现在传媒市场上,这个量不仅相对风投机构没有完全展开,而且对传媒的市场需求容量也是微小的;其二,投资的领域狭窄,更多在影视制作与新兴媒介,染指传统报业的微乎其微。所以,我们现在要争取的是外资投入的扩量与增容,将庞大的业外资本引入报业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政策的开放与市场的疏导。

对于外资的利用与疏导,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风险投资形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它们都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同属于证券市场中心型模式。但是具体而言,他们介入传媒产业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美国主要采用“赤字模式”,即在新产品的开发中,风险投资者和制作者分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获得该产品的使用权,而制作者因承担部分市场风险而享有传媒的二级和三级销售权。英国则是“成本附加模式”,即投资者不仅可以委托制作者制作产品并支付全部费用,还要预付利润作为回报,投资者可以获得大部分二级权利。而作为风险投资后起国的韩国采用的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动员社会资本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中国传媒产业现实特点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相似点,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营造以国家主导。外资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官、民共融的投资模式。

(2)民间资本的积聚

所谓民间资本包括社会机构资本和私人资本两类,在现行的风险投资市场,民间资本很难涉足传媒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中国市场拥有相当量的社会闲散资本在股票市场,2006年11月,国民存款总额已突破16万亿元。也就是我们并不缺少资金流量,而是缺乏将这种巨量的社会资金积聚成流,渗透于风险投资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那么造成这种“有量无市”的原因在于:

第一,国人的风险投资意识淡薄。国人传统的理财观点根深蒂固。买国债、购保险、闲荡于股票市场是大部分人投资于银行获取固定收益后的主要资金流向,对于参与高风险、高收益的风投市场,赢取长线的增殖回报,尚没有形成强烈的投资意识。

第二,缺乏资金汇流的渠道。要将大量闲散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业外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积聚财富的渠道是关键。一个成熟的风投市场应该有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中介机构组成,他们各司其职。而综观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成熟度不够,社会风投机构数量少、作用低下,缺乏大量直接面对市场的投资者和专业机构。这意味着巨量的社会资本没有直接的释放途径参与到风险投资的市场营运中。

第三,政策对资金募集的限制。报业集团是事业性质的单位。所以政策规定了其社会属性,一是社会公益目的,不是盈利目的,二是国有资产,不是其他资本,因而,总体上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报业集团或者报社是不能吸纳业外资本的。虽然《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简称“44号令”),已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实施,为外资与社会资本进人传媒市场开启了缝隙,在政策框架内,允许业外资本的进入。但是,目前的开放对资本需求庞大的报业市场而言。其力度明显不够。

所以,开掘大量闲散的业外资本,将其引入风险投资市场是解决目前风险投资市场融资主体单一、风险性强。增加放量的必然路径。

三、风险投资进入报业传媒的战略基点

风险投资要进入报业市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做贡献,它必定要经历从政策突破到市场孵化到投资意识的培植等多重壁垒,因此,只有选择恰当的战略立足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风险投资与报业传媒的真正联姻。

1 制度的供给

报业传媒的双重属性使然,其产业融资行为必定受制于政府管理,制度供给是风险投资登陆报业传媒市场的必要条件。按照道格拉斯·诺斯的界定:“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构成的,正式制度的制定、变动或修改,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执行时具有很大程度的强制性,非制度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自发形成并为社会认可。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史,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提供了一系列的正式制度,每一项新的重大安排通常会被作为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对于报业传媒而言,最大的制度供给来源于产权归属,而产权的清晰度是制约风险投资入场的必要因素。中国报业市场正在推进的渐进式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就是传媒的改制与转型,即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取向,将传媒市场分解为社会服务的“国家传媒”、充当社会瞭望哨的“公共传媒”以及实现传媒产业功能的“商业传媒”等几种形式,只有建立多层级、多元结构的传媒市场,才能消解在意识形态化与传媒产业化的两难抉择,产权归属才有最终落实的可能,风险投资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2 发展报业投资基金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了《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近400亿元,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虽然我们明确感受到风险投资市场的增量与放大,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增量并没有惠及对资本融资需求程度高的中国传统媒介。

因此,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报业产业的投资基金,专门致力于报业传媒的融资建设,借鉴美国传媒产业风险投资的基金模式,在专业领域里缔造由传媒融资家、传媒投资家与传媒项目的管理者构成的投资体系。

3 报业传媒风投意识的培植

一直以来,中国报业传媒推行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边缘突破的改革,报业传媒既是改革的触动者又是利益的既得者。所以。在触及传媒产权改革的攻坚战时,报业传媒虽然可以获得“自由身”,投身于市场的熔炉,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将导致传媒丧失政策的倾斜与保护,失去部分利益。所以。这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涉及传媒改革底线的产权归属问题受到来自上下两方面的“摇晃”。

篇9

(讯)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分为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主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篇10

“智能化家具”(SmartFurniture)概念,是建立在家具造型设计基础之上,把智能化、网络化、数字信息应用(APP)等功能融入到家具实体(SolidForm)之中。赋予家具产品人工智能,形成与人更好的“人-家具-环境-信息”多重互动关系,从而产生新的跨界产品,为数字化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现代社交与沟通方式的改变,强化了人对信息的强烈依赖,随着产品实体的弱化及非物质化(immaterial)进程,推动产品设计概念和方向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必然也会导致现代家具设计从强调造型形式感的研究,开始转向围绕人的新需求与行为的体验与情感化设计研究。

以新功能体验为核心的实体用户界面(TangibleUserInterface,TUI)设计,把家具设计概念带入了信息与智能化的新阶段。新的人机交互关系将主导未来家具设计。在电子消费产品“云”化的今天,大数据与普适计算概念的应用,推动了传统设计制造向信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家具智能化和网络化也是必然趋势。本文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家庭空间内,家具造型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关系与结合。

二、家庭空间与智能化家具设计

在日常使用的产品信息化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空间内的智能化、网络化系统环境总称为家庭智能空间。家庭智能空间也被称为数字家庭,是一个包含内容丰富的概念,泛指利用信息化手段把社区、建筑和家庭内的基本设施进行联网,实现智能化控制,创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适、节能与可持续的生活环境。未来家庭智能空间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设备、家庭求助报警等设备的互联和管理,以及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的系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普适计算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数字智能化生活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家庭智能空间的基础是家用电子设备与家具。如何能把智能化功能引入家具本身,使其成为家庭智能空间的一个节点,就是智能化家具研究的重点。同时,居住空间的多级分化状态,不同年代住宅在户型功能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住宅空间状态影响着人们对家具的需求。

三、智能化家具设计实践

在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以交互功能为主导的产品

一般是由IT企业主导的电子产品的家具化,例如早期的微软Surface触控桌面。产品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家庭环境之中,需要淡化数字化产品的特征,于是这类产品多以传统家具的面貌出现。

2.以起居功能为主导的产品

此类产品是由家具企业主导的附有初级数字化功能的产品,这种产品考虑到现代生活的需求,结合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把一些数字化功能集成到传统家具之中。这种集成相对简单,本质还是传统家具产品。

3.面对未来的智能化家具产品

这个层面的产品是本文希望探讨的产品。智能化家具设计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传统的家具与智能化功能的完美结合点。在设计中考虑木材、金属、玻璃和高纤维等传统材质的特质,以及产品造型的形式美感。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语境下,找到产品三要素:可用性、美学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与统一。把物理功能(实体)与软件功能(虚拟)自然地赋予家具产品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或相加。智能家具是“赋予信息与计算程序一个可触摸的实体造型”。

四、智能化家具研究设计方法

1.空间功能的分割与联系

一般家庭空间基本分为:客厅空间、饭厅空间、厨房空间、卫生间空间、卧室空间、书房空间以及收纳空间。传统的家具设计首先要依据空间功能来确定产品功能。智能家庭空间的网络化,可以跨越空间对人的束缚。通过智能化家具,我们希望把家人重新聚集在家庭公共空间,密切家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交流。

2.借鉴传统家具设计与其他产品的成功经验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博大精深,有非常多的元素和形式可以借鉴,特别是新古典主义家具,用现代的手法结合明式家具的元素,在智能化家具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用户的心理接受程度,从传统家具设计中汲取营养。借鉴其他行业(产品)的转型经验,找到成熟产品的多功能化和跨界的成功经验。

3.模块化(Modular)设计

作为产业化生产的手段,模块化是优化系统构成的过程,其特点是可分解为不同功能、规格的单位,有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可以自由组合,弹性扩展,模块间可代替。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大量的电子消费类产品,相应的设备充电和数据接口的要求也大幅增加。利用模块化设计概念,可以把不同功能的模块嵌入家具之中,进行灵活配置、自由升级,提高家庭空间的利用率。这些数字化应用功能的生活化,也会大幅度降低操作的门槛,提高数字化应用的亲和度。

4.用户体验的叠加效应

本文提出在智能化家具设计中创造一种人与家具接触、互动的“愉悦感”,来改变人对家具的传统观念和评判标准,从而体现智能化家具的差异化。这种“愉悦感”不仅体现在使用环节,同时也体现在消费和服务环节,这种“愉悦感”不仅是功能的良好体验,同时也是视觉的、触觉的,甚至是其他感官的一系列用户体验的叠加。这种叠加效应,促使产品超越固有的功能价值,进而向产品的体验价值转化。

五、结论

经过前期的调研,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智能化家具的设计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非常少。如何能找到突破点,如何在家具的功能与用户体验上与现有产品进行区分,如何突破传统设计概念的束缚,结合社会化网络应用的需求,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家具使用体验”(UXofFurniture),让信息可以流畅地在家庭空间内各个产品之间无缝衔接。在满足家具基本的功能、造型和质感的基础上,提供进一步的实体用户界面操作体验。面对新生活形态的变化与需求,后产品时代的造型概念范畴已经超越了三维造型以及人与产品、环境间的物理互动,从设计和产品功能性上来讲,多功能的、跨界的产品是现代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智能化家具设计需要继承传统的形式、结构、工艺与美学特性,放眼于物理层面和软件层面的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