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37―01

爱的教育具有继续发展性、交互承认性和激发智慧这三个特征。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能够以美产生智慧、以爱产生智慧、以情产生智慧。要在教育中实现爱的教育,就必须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爱在师生间流动。让爱在师生间流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的能力,从而保证人、自然、社会这三者的持续发展。

一、爱的教育的概念

爱就是对事物和人都有真挚深厚的感情,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和自身的普遍关怀行为和思想情操,变为责任、宽恕、包容、给予、帮助、体贴、关心、理解。在教育中,要想做到让爱在师生中流动,就必须要做到超越私利、超越血缘,从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教育的本质出发的一种永恒的教育情感。

爱的教育以爱为原点,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出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自然的一代新人,促进人类向真善美的境界发展。

广义的爱的教育同文化教育、存在教育、批判教育、解放教育、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在同一逻辑面上,是指由教育范式来指导的爱的唤醒、重构文化、创新、激发等实践活动。狭义的爱的教育就是包括人类对自己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教学活动的爱。本文探讨的爱在师生间流动就是从狭义上来探讨爱的教育。

二、爱在师生间流动的具体措施

1.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人无完人,尤其是在小学生身上,有很多成人看起来是缺点的地方,其实是学生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教师不要把学生的特性看成是学生的缺点,而是要试图把学生的特性变成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通过擅长的项目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如我班上有一名学生,他打骂自己的同学,是班里的调皮大王,动不动就打架、欺负女同学,学习成绩非常不好。自从转入我班后,他的父母每次见我总是长吁短叹。面对这样一名学生,我没有批评他,反而默默地观察他,因为我要从他身上找到那微乎其微的“闪光点”。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写字课上进行写字比赛,我发现他的字较之以前写得好多了,便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还把他的字和其他写得好的字并排贴在了“学习园地”上。从那之后,我经常单独找他谈心,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只要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他一定会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果然,通过不断在同学面前鼓励他,让他树立信心,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改进他们身上的缺点,让他们爱上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的成绩。

2. 尊重学生。很多时候,学生做了一些看起来不可原谅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尊重学生,先弄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去评价学生。被尊重、被关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对成长期的孩子尤其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热情真诚的赞美会创造无数奇迹。

如一次突击听写,当其他同学都认真地听写时,一个学生却把目光放在了课桌下面,在听写的时候抄袭,在整个的听写过程中,他显得不好意思,始终没有抬头,到听写结束之后,才抬起了头。我并没有当堂拆穿他,第二天听写的时候,我故意表扬他上次听写成绩非常好,第三天听写的时候,我把他与成绩优秀的学生放在一起听写,他没有再抄袭,反而听写成绩比别人都好。我问他原因的时候,他把前天他作弊的实情说出来了。

从中可以看出,尊重和鼓励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要一味地从负面去评价学生,当学生做了不好的事情时,教师一定不要着急下结论,要从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用爱包容学生。

三、学会忘记学生的错误

篇2

关键词 智慧 爱心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以人为本 付出师爱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班上一名特殊的性格古怪的后进生丁强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助学生走向成功之路。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果,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智慧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丁强同学和李军同学同桌,让丁强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善于学习和总结,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成长,对于同一件事,我们和学生之间的认识是不同的。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们现在在教育路上有了很多“困惑”“困苦”了,就该“困而学之”了。要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只要我们有一股学习劲,那么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教育的智慧翅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丁强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抱有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同桌,给予学习上和思想上的帮助;通过平时面对面的辅导,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丁强同学终于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我也将继续为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我的青春与热血。

3 以生之助 友情感化

懂得宽容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有一颗学生心!作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要有一颗学生心!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懂得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怎么解决问题;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学生,不要把自己神圣化,有了一颗学生心,我们就往往能够理解学生,尤其当学生犯错时。而理解学生往往是我们真正教育学生的开始。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仔细想想,现在学生身上很多优点,我们当初做学生时没有,但是现在学生犯的一些小错误,我们做学生时也常常有。如果老师有了一颗学生心,往往就容易宽容学生。宽容学生是教师的一种美德,因为宽容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篇3

关键词:教育 智慧 关爱 驱散 心灵 迷雾

《克雷诺夫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风和太阳见到一个身穿棉衣的人,风便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他脱掉棉衣。风先显示本领,于是乎对着身穿棉衣的人一阵狂吹乱刮,可是风吹得越猛烈,那人却越裹紧棉衣――风失败了。轮到太阳了,只见太阳把它那暖融融的阳光一缕一缕地撒向那个身穿棉衣的人,不一会儿,那人便脱下了厚厚的棉衣。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很受启发。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着一个个调皮违纪的学生,眼看着一个个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不少教师要么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反复谆谆教导;要么大动肝火,大声训斥,像风一样“狂吹乱刮”一通,但结果,这些学生往往不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就是跟教师“顶牛”,形成僵局,到头来还是我行我素,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面对这种教育效果,不能不令我们反思: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究竟失败在哪里?深思之,即是缺乏教育智慧。要想打开学生的心扉,开启学生心灵的锈锁,驱散学生心灵上的迷雾,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智慧。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育智慧呢?

一、洞悉学生内心奥秘

要想教育转化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洞悉其内心世界。学生心里想的什么,教师要通过学生平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细心观察,仔细研究。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先不要急于给学生武断地下结论,先要调查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找到学生犯错误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研究学生的心理,还要研究学生周围的环境,研究学生都爱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还是“损友”,这些朋友都给了他怎样的影响;还要研究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其家长有怎样的兴趣爱好、有怎样的性格品德、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只有全面地研究了学生的心理,洞悉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学生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是像“风”一样的“乱刮狂吹”一番,不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学习,经常搞小动作违反课堂纪律,我多次严厉训斥他,都没有效果。后来,我想必须先摸清他不爱学习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于是,我变训斥他为与他“交朋友”,他病了我为他送上开水和药;他落课了,我为他补课,并经常询问他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经过一段时间,他与我的隔阂消除了,于是我开始跟他谈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话峰一转,问他为什么不爱学习。在我的真诚感动下,他终于吐露了真情,他说,现在读书好了也没有用,考上了大学也得自己找工作,有的找到了工作还不如没上大学的挣钱多。了解了这个原因,我便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角度,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从多学知识对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的角度,对他进行了细致的教育,最后他终于被我说服了,认识到了以前不爱学习的错误,从此发愤努力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了上去。通过这个学生的转变,充分说明了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二、给特殊学生以特殊关爱

教育离不开爱,缺少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取得学生信任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但要以仁爱之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更需要给某些特殊学生以特殊关爱。这里所说的特殊学生有两类:一是指孤残儿童、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应给予长期特殊的关爱;二是指一些因种种原因造成道德品质或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的学生,这些学生仅需要在这一特殊时期内给予特殊关爱。可以根据个体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生活帮助、行为矫正、文化补习等,使其得到特殊关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快乐茁壮地成长。实践证明,给特殊学生以特殊关爱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有一个叫丁小霞的学生,当时该学生给我担任数学课代表,我听班主任老师说该学生家别困难:母亲因车祸动手术欠下外债,整天以双拐支撑,肇事司机逃逸;父亲几年后也发生车祸,下肢残疾;上学家长只给5元钱,生活非常困难,她曾一度打算辍学。我听说后马上拿出20元钱给该学生,却被退回。因为该学生给我担任数学课代表,我便将钱夹到了她的作业本中,这样我便这个周给20元钱,下个周买一箱方便面,如此轮换。后来其他几位老师有给衣物的,有给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就这样,我们从初一到初四一直鼓励该生。此事先后被栖霞电视台和烟台社会广角报道过,众多好心人纷纷到该生家探望资助。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这名学生顺利考入高中,教体局谢局长并为其解决高中时的生活费。直到现在我们初中老师还不断到高中或其家中探望她,该生现在生活得很好,学习成绩特别突出,是我们用爱心帮助了一个学生。

三、选好教育切入点

教育学生,要选好教育切入点,因为适当的时候,特殊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容易生效。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很多很好的教育切入点,譬如当犯错误的学生过生日的时候,为他送上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生日祝福,再委婉含蓄地切入对他的教育,更能使学生在感动中受到教育;譬如当有缺点的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或为集体争得荣誉的时候,在对他进行表扬的同时,指出他身上还存在的缺点,希望他改正,此时,他更容易接受教育;譬如,当一个屡犯错误而有特长的学生显示出特长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表扬他的特长,然后指出,他如果改掉了缺点会使同学们对他更加钦佩,他定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我班就有一名学生,身体素质很好,经常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荣誉,但就是有一个缺点,课间爱打打闹闹,平常教育他总当耳旁风。后来,在学校举行的一次运动会上,他连续夺得了一百米和四百米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在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一次班会上,我表扬了他,然后指出了他课间打打闹闹的缺点。我说:你如果改掉了这个缺点,将会更加赢得同学们的尊敬。因为我首先表扬了他的优点,然后又指出了他的缺点,并从鼓励的角度希望他改掉缺点,让他既感到了“忠言”,又感到了“顺耳”,所以他很快改掉了缺点。所以说,选准了教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很重要。当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还要做到以诚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是真诚的,是真心为他好。老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出这样一种温暖的教育气氛,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教育才会收到如期的效果。

四、运用智慧艺术的语言

篇4

一、教育的艺术需要有三张脸:红脸、黑脸和白脸

1.做红脸式的关羽,宽容爱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来走路。”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就是一个浓缩的小世界,家庭有贫富之分,家长地位有高低之分,学生基础有好差之分,学生习惯有好坏之分,学生个性有内向外向之别……面对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以及千变万化、千头万绪的教育问题,教师应该怎样智慧巧妙地把爱洒向每种类型的学生,怎样睿智巧妙地解决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呢?

脸谱原来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勾画在演员脸部的特殊图案,它通常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迁移到教育工作中来,我们应该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事而宜,运用各不相同的表情、语言和行为来对待不同的工作对象,解决不同的工作问题。

我们要以关羽式的红脸对待家庭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成绩落后、问题行为习惯较多,性格自卑、内向、情绪低落,没有特长等弱势群体。满腔热情赏识他们的优点,宽容他们的缺点,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小心翼翼呵护他们的上进心,开动脑筋开发他们的潜能……用师爱深情去温暖他们、感动他们、转化他们,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快快成长。

2.做黑脸式的包公,公正平等对待学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班级里也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会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也有事事掉队、处处落后的学生;有中规中矩、知书达礼的学生,也有娇生惯养、桀骜不训的学生;有爱班爱集体、积极给班级争光添彩的学生,也有无拘无束,给班级抹黑拖后腿的学生……

因此,教师应该学习黑脸的包公,公正、公平、公开,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以理服人,以法治班,做到有功必赏、有进必扬、有错必批、有过必罚,在注意教育方式的前提下,不包庇护短,不看人情人面,不前松后紧,也不虎头蛇尾。

3.做白脸式的曹操,教育要有智慧、计谋。如果说做红脸式的关羽是打“情感牌”,做黑脸式的包公,是批“情理牌”,那么,做白脸式的曹操打的就是“智谋牌”。因为班级里,既有硬软不吃的“犟牛”,又有嘻皮笑脸,说得好听,就是不肯做到的“软皮糖”;既有非重锤重敲不可的“响敲”,又有面对批评教育高氏不开口的“闷葫芦”……

对于这些较特殊常规教育方法难以见效的“特殊学生”,教师就要调查研究、巧用智慧,设计教育计谋,分别运用激将法、索引法、迂回法、旁敲侧击法、欲擒故纵法之类的小计策来教育、转化他们。当然,采取这些措施要注意针对性、艺术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不可擦枪走火,弄巧成拙,走向教育愿望的反面。

二、教育的艺术应有三面“宝镜”:透视镜、显微镜、欢乐镜

1.透视镜。一位教师心中若有了“透视镜”,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透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时刻保持与学生精神空间的对话与交流,用心灵叩问心灵,用情感生成情感。学生的小小内心在教师“透视镜”的聚焦下自然就幻化成了美丽神奇的大世界。教师的“透视镜”使师生没有了心灵障碍,置换之的心灵与情感的共舞,生命与生命的对接。

2.显微镜。显微镜,顾名思义,可以把小的物体放大。用之于学生,缺点是万万不可放大的,否则,这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学生是可爱的了。教师手中的“显微镜”,是专为放大学生的优点长处用的,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赞赏和激励。在这块“显微镜”的聚焦下,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优点不但被成倍地放大,而且会神奇衍生。

3.欢乐镜。欢乐镜这是一面用智慧、灵气幽默与诙谐构成的宝镜。它能让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充满欢笑与轻松,少一些呆板与沉闷。教育的“欢乐镜”会让学生在紧张的教育空隙或在屏神凝息的思考中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使批评与教育学远离呆板、沉闷与教条。这面“镜子”,整合了教师灿烂的笑容、智慧的眼神、幽默的话语,它让教育变得愉快,使课堂变得生动,让夏日多了阴凉,使寒冬有了暖意。教师有了它,欢笑自然会荡漾在课堂、洋溢在校园。

三、教育的艺术要认真喝好“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诱惑多种多样,教师应始终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不浮躁、不埋怨,以一颗平常心笑对生活和工作。我们虽然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要为抓好班级,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学生健康成长默默付出,以期得到家长、学生、领导和社会的肯定与赞扬。

篇5

一、关爱学生,宽容大度,做个有爱心的老师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当学生不舒服时,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触额头测体温的动作,足以让他们感到父母般的温暖,从而让你赢得他们的好感,而更亲近你、听信你。当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时,把原本辞严声厉的指责化为善意的提醒,这会让情绪紧张的他如释重负,从而更专心听讲。

真诚地对待学生,用爱心去宽容,师生双方都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才会在融洽、愉悦的氛围中内化知识,你的教育才能最有效。

二、挖掘闪光点,淡化缺点,做个智慧的老师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学生的优点呈显性状态,容易看得到;后进生因诸多缺点的遮蔽,优点呈隐性状态,容易被忽视。如果换个角度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重拾自信,找回被重视的感觉,“亲其师,信其教”,教育能不成功吗?

同学,是公认的“捣蛋鬼”,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松散,打架骂人更是家常便饭。我自接班后对他多次地说教、批评,他均视为耳旁风,眼神中的不屑昭然若揭,仍然我行我素。必须得改变这种状况,不然他会影响一帮人,影响整个班集体的荣誉。

我伺机寻找转变他的切入口,一次晨读后,他又大呼小叫起来,手舞足蹈地干扰四座,不如让他去伙房送桶。结果一喊,几个男生都抢着去送,原本下手晚的见状,几下推开其他几个男生,抢过饭桶,还理直气壮地嚷着:“老师让我去送,你们抢什么?”我看在眼里,没动声色,但我知道已找到转变他的契机了:看来,他也很渴望被重视,我原本带惩罚性的一次行为,他竟然欣然接受。干脆,就让他做一名班干部,即便管不好别人,能稍稍约束自己也不错。于是,我让他担任楼道监督员。当我和他约法三章,要以身作则,尤其不能打架,他频频点头,欣喜异常,此后竟很认真地履行起了职责。

现在的同学已能严以律己,虽然因基础差学得吃力些,但仍能努力上进,再也不是让人头疼的“捣蛋鬼”了。挖掘闪光点,淡化缺点,管理个性张扬、不受约束的学生,行之有效,也更能彰显教师智慧的一面。

三、因势利导,做个有欣赏眼光的老师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些调皮捣蛋、功课马虎的学生,往往是既聪明又多才多艺的,在关键时刻或诸多活动中发挥大作用的也是他们。对这样的学生应因势利导,多创造发挥其特长的机会,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同时他们也更乐意亲近你,使你的教育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赵曦煜同学聪明、好动,但学习不上心,尤其不爱写作业。借他的话说:我都懂了,为什么还要写在本子上?因此成绩滞后,但一提起玩电脑,他就来劲。一次上课时,我不知按错了大屏幕上哪个键,结果出现一片雪花,我着急调试,他在座位上指手画脚指挥我该怎样做,我说:“来,本事大你来弄。”谁知还真被他按出图像来了。我自嘲道:“没看出来,赵曦煜还真是我们班的电脑高手。行,以后跟电脑相关的事你全权负责吧。”从此,他在我这走动得勤了:老师,下节课用电脑吗?明天上新课查资料吗……我的赞许让他眉开眼笑,干劲十足,作业质量也不断提高,成绩明显好转。

篇6

一、感受生活,体验快乐

对90后的孩子来说,“先苦后甜”的论断已显得过时又老套,今天优越的物质生活既然已经让他们无法体会“苦”,那么对“甜”便不会有迫切的祈望。所以,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辉煌,而且要顺应并引导他们如何活在今天。可以品味美食,但要吃出健康;可以打扮漂亮,但要清纯大方;既要享受生活的快乐,但也要体验学习的愉悦,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幸福。作为语文老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致力于挖掘教材的深度,发现语文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使学生拥有了在知识的瀚海中遨游的翅膀,成为乐学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渗透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把金钥匙开启的不仅是智慧的大门,还是幸福的人生;高效课堂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保障,昏天暗地的题海战术只能让学生在应试中失去灵性。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各种因素创设民主、宽容、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真实而强大的我,撷取一份快乐。

二、视而不见,淡化缺点

面对新接手的班级,班主任一定会遇到少数潜能生纪律涣散,思想消极;会面对早恋的问题,以及情绪化的学生用让人始料未及的所作所为吸引老师注意。班主任的批评教育要以浓厚的师生情为基础,才会达到“逆耳”、“忠言”、“利于行”的效果,否则就只剩下“良药苦口”了。所以,纵然作为初三的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师也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切忌将这种教育升级甚至歇斯底里,那样在潮起潮落间留下的只能是无珠的蚌壳和无根的水草,两败俱伤。因为在乎,老师和学生的心理一样脆弱。所以,有时对待那些受到警示仍然犯错的学生需要让眼神变得渺远,甚至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给予他们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以此来暗示他们怎样的行为才能得到关注。老师的教育很多时候有一种导向性,过多批评学生的某个缺点,会使之放大,甚至会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而适当淡化它,给予缓冲空间,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细节入手,指明方向

对那些优秀的学生却恰恰相反,需细节入手才能言之有物,且更有说服力。他们是校园的宠儿,耳边弥漫着赞美与掌声。所以,新班主任对于他们的优点不要急于空泛地表扬,要静静地观察,捕捉那些使他们优秀的习惯,总结那些让他们成功的方法,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懂得自己需要坚持什么。要把他们树立成班级的榜样,把他们载满智慧与思想的练习册在同学面前展示,让他们的能力充分展现,在让优秀成为一种潮流的同时,也督促其用优秀约束自己。优秀者内心深处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在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进步的阶梯,是摆脱平庸的方法点拨,是德才兼备、智慧与能力并举的理想的实现。所以,老师还要对每个孩子细细品味、认真琢磨,留意他们在每个学科中的表现,分析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然后告诉他们哪些细节使他们的成绩在原地停滞不前,从而增强他们对老师的信服感。

篇7

特别喜欢这句话:“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和智慧”。 我认为做智慧的教师,做具有智慧力的班主任,前提就是要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有爱就有一切!

那么怎样去展现自己的智慧,怎样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认为,爱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就是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和欣赏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正确引导他们的成长,耐心地倾听他的意见,接纳他的感受,分享他的喜悦……我深深地知道,一名好的班主任,一名最具智慧力的班主任,既是知识的塑像,智慧的载体,更是爱的化身。只有接近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用爱去感召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想方设法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以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出爱的情感,并使之升华,爱自己,爱别人!

记得刚接住这个班时,为了了解这个班的情况,在一次班会课上,我让学生给自己或别人提提意见,说说最近的表现如何,有哪些好的习惯,有哪些不好的习惯,针对不好的习惯如何改正。刚说完,班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张昌恒上课不认真,经常玩玩具。”有的说:“张睿思喜欢吃零食。”有的说:“刘飞晨课间操不好好做。”连最调皮的刘嘉同学也说了许多同学的不足,如:“张宇晨下课喜欢踢我。”但没有一个同学说:“老师他上课怎么怎么认真。”“老师,他经常帮助别人。”--面对孩子只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的心态,我无可奈何地说:“那么,咱们有没有发现哪个同学的习惯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呢?”同学们听了都呆呆地看着我,想了老半天才冒出几个声音:“张雅琪学习认真。”“冯文瑶写字漂亮。”

面对孩子的这种只会看别人短处的“思维”方式,我马上搞了一个活动: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对方的好习惯,组长记录。当我把记录本收上来翻阅时,记录本上记录的优点寥寥无几,除了“上课认真,写字工整,发言积极”,就没什么了。其中有三个小组只写了2、3个人的优点。当我到他们小组问原因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找不到他们的优点。”我发现那几个孩子的头一直低着。“是吗?像张依同学,经常主动留下来擦窗;秦庆同学虽然调皮,但他善良,经常帮助同学,借笔给你们。”我列举了几个他们认为没有优点的同学的优点,他们听了恍然大悟。

班会过后,我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这是因为孩子们看问题也受到了一种“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这种思维往往会忽略别人的优点,而更多地关注别人的不足之处。长此以往,这种思维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更别说去如何关爱他人了。我觉得,要想教育他们成人成才,首先要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发扬自己的长处,更要让他们多看到他人的长处,多向他人的优点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逐步学会爱自己,爱别人!

为此,我着手在教室的黑板旁边用纸制作了一个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栏,把班里所有学生的名字都列在上边。评比的规则其实都是些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认真整齐、遵守纪律、好人好事等多个方面,表现好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小红花,每10个小红花换一颗红星,每多一颗红星代表自己进步了一点。这样的目的是想让每个学生从评比栏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是如何进步的、是如何有爱心的。

自从我宣布评比开始的那一天起,班里学生的变化很大:起初学习好的同学最积极,后来眼瞅着人家的红星越来越多,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习稍差的学生也坐不住了,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早已暗暗鼓足了劲。在我的鼓励引导下,早读课、自习课说话的人少了,作业也整齐了,连平常最不喜欢交作业的学生也积极交作业了,上课大胆发言的同学多了,做好人好事的也明显多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没想到这小小的评比栏会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它让孩子从实际的活动中感受到自己能够做好自我,体会到一种“我能”的感觉,这种积极、愉悦的感受,让孩子提高了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努力地学习,同时还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于是又有了成绩与品德共同的进步。看到孩子们真实又可爱的笑脸,我感到了一种智慧的成功,更坚信了评比栏的做法是对的。

在了解到这个班的情况之后,工作中,我力求自己“严慈结合”,切切实实用一颗朴实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不管课上课下,我都会用爱去教育我的学生,用爱去感化我的学生!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当学生看起来最不需要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张振家,长得又黑又瘦,还特别淘气。曾经有学生对我说,他在上幼儿园时,就是班里最不受欢迎的人。我上课时,他总是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刚接住这个班时也批评过他,见效甚微。对这个具有叛逆行为而充满敌意的孩子,我觉得需要用特别的方法来教育。有一次,临近元旦运动会,休息时,我看见他在练习跳远,发现他的爆发力较好,心中一动,就适时给他鼓起掌来,并对他说:“张振家再来一次好吗?”他高兴地又做了一次,比上次成绩更好,我和同学们给了他更热烈的掌声。他朝我笑了笑,我也回报给他一个微笑,结果比赛时他竟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及时完成作业,常常得到小红花,成绩有了显著地提高。从这件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力量与智慧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班武思伟同学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胆子太小,这么大了还每天需要妈妈陪着睡觉,这样下去,怕将来孩子的胆子会越来越小,希望我能够帮助她跟孩子谈谈。听了武妈妈的话,我考虑,如果单独跟孩子谈这个话题,孩子可能会难为情,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于是我就趁班会搞了一次活动,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哪些孩子是独自睡觉,就以“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为主题,对勇敢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激励那些还没有离开妈妈怀抱的小朋友,大胆尝试着自己睡觉。这个活动过后没几天,武妈妈打来电话,说很感谢我,武思伟终于肯自己睡觉了,就是不好意思跟老师讲,希望我能表扬一下孩子。我听了很高兴,觉得自己的方法有了成效。于是那天上课之前,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超越自我,战胜自己的弱点,共同进步,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篇8

关键词:课堂评价 有效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4-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正确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委婉含蓄的批评,让课堂充满温情

通过观察和实践大量的教学过程,很显然,委婉含蓄的语言远比硬邦邦的言辞来的效果好,在我的课堂教学实际中,我发现以下两种方式的批评效果很好。

1.1 幽默式批评

幽默式批评即寓批评于诙谐之中。例如在分析试卷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有的同学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内容,等这位同学自己意识到时,一下子显得很尴尬,可一时又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知识点。这时我会笑笑说:“哦!你认为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样既让其他同学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又肯定了这位同学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拜托了尴尬境地。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充分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1.2 自省式批评

“批评的智慧在于让学生成为自我的批评者。”自省式批评的最大优点是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较持久。例如,在课前自学阶段让同学们先试着自己归纳课本知识总结,每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将本小组的知识总结写在黑板上,然后大家积极讨论,对每个总结方案进行评析、补充或修改。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更易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往往一个有效的课堂评价,会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回答的优点及存在的缺点,使学生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不断进步。

2 适度有效的表扬,让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及时有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所谓“适度”,就是要掌握好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或放大学生的缺点。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

针对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表扬:

一位同学回答的问题非常流畅,切合问题要求,我就用极其真诚的语气说:“你的回答非常好,题干把握准确,知识点表述条理清晰,你的语言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继续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那位学生听了一脸的惊喜,自豪和兴奋都从眼睛里溢出来了。

一位比较内向、平时不常举手的小姑娘回答了问题,虽然她的声音仍不很响亮,但她已经能做到主动地举手发言了,这就是她的进步。我抓住机会进行表扬:“今天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你说一遍刚才的答案,行吗?”

简单来讲,课堂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表扬学生需要的,表扬学生在乎的,这样的表扬式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3 及时有效的评价,让课堂充满激情动力

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每一个精妙的回答、每一次认真的作业、每一次良好的表现,老师都能够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很棒”,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实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及时的评价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有时这样的及时评价也会出现“好心”办成“坏事”的情形,因为老师的迅速评价、过早地下结论,在某种情况下会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动力,也影响了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分析、探索的思维动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注意评价的时机是否恰当,适宜时,应当及时评价,毫不迟疑。不宜时,就不能过早地下结论,而应本着关爱、信任和期待,运用点拨、启发、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积极状态,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关注全程、关注全面,让课堂充满和谐

篇9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校、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不断改变自己的管理和教育重点,才能够保证国民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成人成才。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现在学生呈现出来的一强、二弱、三多等特点,提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因材施教等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因材施教

班主任作为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最小单元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策划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出现和以前的学生不同的特点:一强、二弱、三多(自我意识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社会适应能力变弱;单亲和留守儿童增多,不良嗜好增多,影响他们的因素增多)等,因此笔者提出教学中的几点管理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特殊人群不同心理特点加强管理教育。

心理健康已经被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问题将影响到一生的性格培养,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更是需要班主任及时引导和教育。

这里所说得特殊群体包括通常所谓的“坏学生” 、长期处于留守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做好这些同学的思想和心理工作,是一个班级安全稳定、团结进步的前提。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1加强思想上的正面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重要形成时期,对于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得当处理、及时教育。俗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用清泉般的话语,荡涤净他们思想上的污秽,使他们分清曲直、辩明是非、增强自信,通过不断地激励和帮助使他们从消极的状态中一点点摆脱出来,最终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1.2注重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唤起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

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多半家庭是不和谐,例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对社会冷漠、不合群,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做班主任,更要做一个慈母,通过对他点滴关怀和帮助,用心去感化他们,让他逐渐的相信爱,渴望爱,从而走出自我封闭的小空间,走向集体。

1.3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培养坚韧自信的良好品质。

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只有在每一次摔倒之后重新站起来,才能走的更远更久。而一些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受到挫折之后,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或偏激的想法。这时只要我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支持他们继续努力,就会逐渐培养出坚忍不拔、自信乐观的好品质。

二、建立管理联动机制,形成校内、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的学生住校、托管的比较多,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深,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很不顺畅,学生出现问题时无法跟家长沟通,这样的管理教育漏洞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

2.1制定管理目标,确保思想的全面统一。

只有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在实际的行动中相互支持,达成默契。对于小学生的管理,学校、家长和社会(即短托、长托)三方很多时候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该管的没人管、管不了、管不得等情况。因此,建议不定期开小规模的家长会,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想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2,明确各自职责,确保管理的无缝连接。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经验贫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也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细致入微,明确各自管理的时间节点,确保对孩子的管理时时无漏洞、事事无漏洞。

三、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于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学生越来越丧失了这种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他们的现状。

3.1组织动手操作活动,增强个人实践力。

现在孩子在家受到的照顾很多,上学后他们的自理能力明显跟不上,更不用说动手做实验、参加劳动了。所以平时多举行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比如剪纸、折纸、制作航模等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又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动手能力。

3.2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在家里都像“小太阳”、“小皇帝”一样,使得很多小学生比较自我。学校或者班级组织一些劳动或布置一些任务,进行的评比、比赛,通过他们的合作与努力,共同完成,使其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3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

班主任要重视社会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如参加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参加各种志愿者等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让他们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心。

四、建立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先天素质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因材施教。我的一位同事曾经说过:“只要有优点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其实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比较容易看到一个学生的缺点,但是即使是我们所谓的“坏学生”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只要我们寻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进行放大,就能不断增强其信心和斗志,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对待学生,应该端正思想,做到以下两点:

4.1正确看待学生优缺点。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家福强调:“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个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的智慧火把。”所以说,我们在看待每个学生的时候应该找到那个等待点燃的火把,正确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通过教育这个火种去点亮每一个等待燃烧的智慧火焰,让学生在智慧的火焰中不断升华蜕变,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2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篇10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认知教育 反思 感情智力 智商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