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类就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会计类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好吗
近几年来,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学硕士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金融类专业是一个较为高端的专业,它的定位比较高端,很多的普通院校对于金融类专业没有一个完善建设,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比较挑,希望找一些有较好学历的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金融类专业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去。因此,对金融学专业感兴趣的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后,认真学好学精这个专业,将来毕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金融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有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统计学、审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预算会计、投资银行业务、经济学原理、经济法学、税法概论、中央银行概论、证券投资、财政学、保险学原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会计、国际金融、国民经济核算、经济计量学,经济活动分析、经济应用文写作、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操守)。
篇2
关键词:税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企业调研的基本内容
本次调查的企业主要有:下沙国税局、杭州巨都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正元集团有限公司等。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对本专业人才专业背景及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诉求;接受本专业顶岗实习的情况;对已录用本专业的毕业生评价与建议;对我院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与建议等方面。
二、用人单位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及评价
(一)本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分析
通过对调查企业的问卷调查,我们对税务专业学生的需求情况按照急需、可以接收、暂时不需要设置选项。急需办税专业人员的企业占15%,可以接收的占52%,暂时不需要的占33%。可见,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较为乐观。鉴于调查的样本有限,我们在网络上检索了一些资料,资料显示:从全国来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税收收入也逐年提高,2009年,我国税收收入达63104亿元,2013年达到110497亿元,5年时间几乎翻了一倍。税收收入增长与税务专业人才需求有正相关关系。随着税收收入的增长,企业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参考发达国家的情况,经济越发达,单位和个人对于税务、税务咨询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总体较为乐观。
(二)用人单位接受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在受调查的单位中,有10家企业正在或曾经接受过本专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我们对这10家企业调查,发现有意向继续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占9家,占比90%。在对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学校应进一步和企业密切沟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很多方面给予相应的帮助或补贴。顶岗实习的管理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进一步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
(三)毕业生就业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资料显示,本专业2011、2012、2013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所占比重达90%左右,大型企业仅占10%。其比例如图所示:
(四)税务专业毕业生薪酬收入情况
在调研中发现,税务专业毕业生的收入情况根据就业岗位、资格证书以及所在地区、工作年限等有所差异。归纳起来,税务类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方向主要有两大类:企业会计(税务方向)、税务师(税务、税收筹划)。
(五)学历需求情况
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对于学历需求显得较为务实。在各层次学历中,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占调查中小企业总数的48%、中专占20%、本科27%、研究生占5%。
(六)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会计(税务方向)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办税、会计核算、出纳、财务管理四类岗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48%、22%、20%、10%。
(七)对专业课程重要性分析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查中,企业选择纳税实务、税务课程重要的达到90%,选择税法、财务会计、税收筹划、出纳实务均超过80%,选择出口退税的56%、成本会计42%、财务管理33%。这些信息在课程体系改革时可以作为增强、删改或选修的参考。
(八)对高职税务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通过调研,可能以看出绝大多数单位在聘用税务专业学生时都需要他们具有会计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比较注重。要求税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用人单位提出对学生的税费计算与申报、发票管理、出纳、成本核算分析、报表编制、会计电算化处理、等技能需要加强训练,尤其是对税费计算与申报技能要求较高。
(九)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满意度情况
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绝大多数,比例为99%,不太满意的只有一家企业,占1%。企业对近三年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各方面表现的评价相对较高。但同时调查也显示,就业单位认为我院65%的毕业生业务能力和水平比较高,还有35%的毕业生业务能力一般。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前如何更好地熟悉业务是今后专业实习应该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和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校要加强产学研结合。
三、企业调研的结论和建议
(一)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由于中小型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且自身发展空间不大,不能长久吸引本科等更高层次的财税人才,使其在人才选择渠道上更倾向于从高职财税专业选拔人才;另一方面,高职财税专业教育立足于会计税务职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现时需求并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将本专业就业面向定位于中小型企业、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是保障教学质量和就业率的明智选择。
(二)本专业人才方案定位切合实际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两项核心技能,开设相应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力求会计与税务的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学生既具有熟练的会计核算能力与日常涉税事务处理能力,又具备税务、税务咨询、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在培养过程中企业税务会计处理业务、纳税申报等业务是税务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三)进一步完善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企业调研中认识到,财税职业人才取得财税类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提高薪酬水平、竞争能力和将来提升的重要资本。本专业已经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考证的重点,且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校期间获得ATT财税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参加初级会计师证书的考试,并将取得证书作为相关课程成绩,但从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开展无纸化考试以来合格率不理想,因此,今后还是要加强考前培训与辅导,提高证书获取率。
(四)进一步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
在企业调研中,还反映出很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欠缺。我院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实训条件,但在某种程度上,和企业对接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例如,我们的巨都财务中心虽然能够接纳一部分学生参加校内顶岗实践,但覆盖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而且,由于一些原因,报税工作在该顶岗实习中很难真正让学生具体操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五)进一步重视顶岗实习的管理与考核
在对企业接纳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仍存在缺陷。校外顶岗实习虽以校外指导教师为主,但校内指导教师除了在网络平台上指导评价外,还应该定期实地走访,真实地了解和指导学生。当然,学校应该制定和落实教师实地走访实习生的教学工作量制度,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
(六)加强就业指导与完善就业制度
篇3
会计硕士≠会计学硕士
会计硕士简称MPAcc,2009年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25所院校开始培养全日制双学位会计硕士。但是因为会计硕士是专业学位,很多人认为是会计学硕士的山寨版,即使对报考会计硕士有想法的考生也心存疑惑。其实,从培养目的上,可窥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专业。会计硕士培养目的是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而会计学硕士主要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为主。除此之外,两者还有以下区别。
1+1导师制
会计硕士侧重实务实践,会计学硕士侧重理论教学,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教学模式、授课方法上的不同。会计硕士在教学上偏向研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学习,会计学硕士则是通过老师授课,个人课后理解并消化知识体系为主。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中包含了很多实务研讨课,关于实践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的解读课程也很多,比如财务与会计实务问题研讨、基于财务视角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以及纳税筹划等,对以后的工作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性。除此之外,学校会经常邀请经管类的实务人士做一些启蒙讲座,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引发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而会计学硕士的课程则一般是以理论为基础,包括财务会计原理和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等课程,整体要求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有所提高,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为此特意在每学期都安排了各种课题。
在导师方面,会计硕士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每一名会计硕士的学生都会配有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的学术方面和社会实习方面。通常来讲,校外导师来自于各个领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经理人,大型国企的财务部门主管和一些企业的财务总监,这些校外导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在每个假期安排学生实习、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而会计学硕士只有一个校内导师负责科研和论文指导。会计硕士一般都采取自筹方式培养,上学期间奖学金偏少;而会计学硕士则是以公费和委托培养方式为主,自费情况较少,并设置大量的奖学金。在学制方面,会计硕士学制一般两年,会计学硕士三年的居多。
职业认证的“豁免”
国际上的一些注册会计师协会会给予会计硕士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被称为国际会计行业的黄金证照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给予会计硕士毕业生免考14门课程中的9门的优惠政策。另外,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香港会计师公会)对MPAcc有快速通道免考协议。该快速通道免试政策主要面向MPAcc毕业生和顺利完成第一年学习的在校生。申请人凭学位证书或学校出具的第一年课程学习的证明即可参加快速通道考试。通过考试者即可获得CIMA管理会计高级文凭,CIMA职业资格11门课程的部分课程免考和豁免部分考试费用。相对比,会计学硕士则没有相关的社会认证。
校外导师“照顾”实习
相对比会计学硕士而言,会计硕士对实习更加注重。会计硕士的培养方案意安排了实习学分作为考核要求,而且所占比重颇大。因为会计硕士是两年制,时间相对紧张,很多学生会选择在寒暑假完成实习。其中大多数实习机会是由上文所提到的校外导师提供的,另外一部分是学生通过社会招聘方式自己应聘的。作为会计硕士的学生,一般实习首先会选择一些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另外,也可以考虑一些内资银行和大型企业。一般而言,以普华永道为首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外企都会选择在每年的6月、9月分别开始暑假和寒假的实习招聘;而更有吸引力的外资银行和投资银行,例如摩根士丹利或者中信证券投资都会提前一年进行实习招聘。
对于会计学硕士,实习也是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强制要求,也没有校外导师提供便利的机会,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应聘得到的机会。
两科比四科好考?
会计硕士考试科目分别为管理类综合联考和英语二,很多考生都觉得会计硕士考试科目减半,理所应当地认为会计硕士好考。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这就需要详细了解管理类综合联考和英语二的具体考试形式了。管理类综合联考,是借鉴国外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的考试形式和核心理念来考查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测试,该科目分为三部分,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值分别为75、60、65,满分200。这门考试的特点是时间紧、题量大、要求准确率高。需要强调的是逻辑这一科目,逻辑题旨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和周密,题目有信息量大的形式特点,这是新出现的考试形式,值得注意。
在此举例说明,让大家初步了解一下何为逻辑题。例如一道经典的逻辑推理题:某刑事案件,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谋;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谁是作案人员,谁又说了假话呢?
是否觉得很像智力测试题?逻辑题的特点就是这样,用模拟环境来考验逻辑思维。
至于英语二,是为了区别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英语一而命名的,前身是MBA入学英语考试。由于这样的背景,也就决定了考试中出现的阅读材料,一般都是关于管理、股市或者经济现象的,更加考查考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英语的能力。
从2012年开始,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等几类专业学位硕士初试不再考查思想政治理论,而由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虽然这一调整将减轻考生的迎考压力,考生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向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准备中。但是对于考试变化,考生们应意识到,这意味着会计硕士的考研强调更多的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只是会死记硬背。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那些围绕考研科目作应试准备的考生,所能获得的录取几率将越来越低。
由此看来,调整后,虽然考试的科目减少了,但是难度并没因此降低,只是和会计学硕士在考试侧重方面有所区别。
就业口径宽,企业均需会计人才
如今,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会计人才,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单位都需要,因此社会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相矛盾的是,我国的就业报告显示,会计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很多学生还被用人单位挑挑拣拣,其主要原因是高端人才的稀少。那么,会计硕士的就业前景如何?
会计专业人才市场供与求平行上升,但基础低端人才供大于求,高端人才供不应求。据调查,目前全国大部分院校、科研院所都开设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较多。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导致了一些院校并没有开设会计专业的能力就进行招生,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功底并不强,仅仅学会了会计专业的皮毛而已,属于低端人才。而这些年来社会上一直宣扬会计专业毕业生好找工作间接导致了该专业的学生不愿进行深造,高端人才培养无法持续。高端人才的缺失引发了企业招聘的不满,进而恶性循环,近一步造成了低端人才供大于求、高端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
短期内,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仍旧处于很高的水平,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凡是有企业的地方就一定需要会计人才。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将要开启一系列新的计划进行经济复苏,更加需要高水平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
从上述情况看,会计硕士的就业前景相对乐观。由于会计硕士培养理念、方法的一些变革,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很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主要的就业方向如下。
1.国企或内资银行
如果你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还不错,又比较倾向较为稳定规律的生活,就业时可以多关注这些单位。在应聘时,个人实力和专业能力成为关键性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这些企业会有很大的人际关系压力。
2.外企、外资银行或证劵公司
这类企业既包括像宝洁公司一样的外企,也包括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公司。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的金融企业会更加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势必会增加,银行成为很多会计硕士毕业生的新宠。对于很多人来说,在银行里工作是一份很稳定很体面的工作。至于外资银行,则要求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足够强,且能承受足够的压力。
3.会计师事务所
不少会计硕士毕业生都选择了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而言,事务所能让考生学到在企业10年甚至20年也学不到的东西。如果你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已经很熟练,且感觉能适应经常出差加班的工作,可以选择事务所。但是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事务所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正所谓,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会计师的薪酬也是很可观的。
4.公务员
近几年,国家机关每年都要招考经济管理类岗位公务员,岗位空缺很大,对很多毕业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较浓厚的兴趣,可以在每年毕业前参加公务员招考考试。历来公务员考试都非常火爆,竞争激烈,考生需要谨慎考虑。
5.高校教师
如果毕业之后有志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考生可关注高校的招聘公告,但是教师每年有至少三个月的带薪假期,还可以享受稳定的福利待遇,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在选择高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前景,而不要只看重暂时提供的某些条件。建议大家选择在学术上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学校,初入职场时,待遇不必作为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教师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才可以胜任。一般高校教师都要求有博士学位,甚至要求海外学习经历。从这一点看来,想要成为高校教师除了自身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外,教育背景也很重要。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素有“中国工商企业管理的摇篮”之称,是我国最重要的企业管理教育和研究基地。商学院会计学科是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会计学科,学术积淀深厚,实践基础扎实。该校拥有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MPAcc项目的成功经验,同时该校与海外多所知名学府有密切合作,是我国教育部第一批设立MPAcc学位的试点学校之一,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又在苏州设立了苏州校区,专门成立国际学院研究生部,也对MPAcc招生,由于区位等因素苏州校区的竞争力相对要小一点。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是中国最为顶尖的商学院之一,中国商学院综合排名前五,也是京城四大(北大、清华、人大、贸大)之一贸大的工商管理学院,被称为中国最为国际化的商学院,是国内最早引进西方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管理学院,也是我国教育部第一批设立MPAcc学位的试点学校之一。学院长期坚持引进原版教材,且90%以上的教师可以直接用英语、双语和原版教材授课,教学特色突出鲜明。
3.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目前在全国高校中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有财经领域的“黄埔军校”美誉,在国内会计、审计和财务学科建设中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双导师制度,在该学校得到很好发扬。
会计学院于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21所具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办学资格的试点院校之一。会计学院连续几年获得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教学质量评估第一名。会计学院长期同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英国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香港会计师公会以及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等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友好合作关系。
该学校的会计硕士有多种学习方式,例如分别招收可以周一至周五上课的应届生,同时招收周末学习的在职人员。
4.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国内会计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是首批开设会计硕士的学校之一。通过开展海外合作,学院相继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师协会(NIA)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化教学开展顺利。央财与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建立了“中国会计教育与研究中心”,进行相互间的资料交换、人员互动和合作研究。在科研方面,上海财经大学是财经类院校的翘楚,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
篇4
关键词: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调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实地访谈,主要采取按调研提纲询问的方式进行,但并不完全拘泥于提纲,此外还以电话采访的形式向企业会计人员和中介机构、毕业生进行调查等。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其次为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除此之外还有本校历届毕业生,进行了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亚太酿酒、海航集团、椰岛股份、用友软件公司、海马集团、路桥投资建设公司、国泉金币公司、大岭农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惟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立德税务所事务所有限公司等30家大、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毕业生选取2004、2005、2006、2007届100名学生。其中,企业分布大型企业5家,占17%;中型企业10家,占33%;小型企业15家,占50%。
(二)会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
1、需求量分析。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2、需要层次分析。经过调研,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决策型人才。大型企业会计岗位分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三层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则分为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两个层次。财务总监岗位需求决策型会计人才,财务经理岗位需求分析型会计人才,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求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财务总监与财务经理岗位通常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从基层岗位逐步提升的具有较强分析、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学历要求是本科、研究生。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学历要求,而更在意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属行业业务的适应能力。
目前,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在近几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约占60%,中小企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需求量大。据对现阶段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明,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于创造能力的要求则在各种要求中排在第三位。现阶段会计人才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两难局面,一方面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不少用人单位因寻觅不到满意的与岗位需求相切合的会计人才而犯愁。这警示我们会计专业教育必须改变只注重课堂上的会计知识传授和学生专业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岗位适应能力传统教学模式。
(三)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在我们调研的“中小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问题中,受访者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是基层会计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要素。其中,财务会计知识摆在第一位,可见会计和财务知识仍是会计人员知识体系的核心。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问题中,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分别是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受访者普遍认为会计最基本的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最欠缺的是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除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问题中,受访者认为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语言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决策能力等。被调查的会计从业人员则认为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在专业教学中重视不够。
在我们调研的“你所认同的会计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与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问题中,受访者认为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与期望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仍然是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虽大力提倡培养操作技能,但现实实施情况与职业需要尚有很大差距。
在我们调研的“对于财务会计应届大学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问题中,受访者认为企业对这部分人才存在的普遍心理为: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大多受访者表示在使用这部分人才中感觉到他们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实践经验太少,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为企业解决财务工作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大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胜任工作。这表明,在我国,对大部分将流向会计职业界的会计毕业生来讲,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校会计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看,为中小企业培养中高级实用性会计人才,正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合适定位。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有专业、有能力、有效率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单一的知识、技能,还要考虑为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
三、启示与结论
(一)启示
1、高职会计教育。(1)培养方向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2)教学内容须紧扣社会实践,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实习时间,让学生有“真刀真枪”实干的经历;(4)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要互相渗透。
2、会计人才至少应该具备四种能力。(1)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2)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3)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4)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二)结论
1、高职会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小而全,即企业小,会计人员少,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上手快、知识全面。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我们要经常聘请了校外专家以及院内骨干教师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
2、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主要有出纳、主办会计、税务会计等。也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将会计岗位分为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因此,上述的种种岗位即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
3、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手段上,电算会计逐渐成为主流。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但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人机并存的会计核算状态。企业中应用的财务软件品牌很多,因此培养学生通用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4、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知识应用能力差。可见,现有教学中的税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税务知识脱节较为严重。
5、除了专业技能外,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涉及企业职工“五险一金”的核算)等知识与技能也非常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还应适当兼顾这些相关技能的培养。
6、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要兼任统计、文秘、人事管理等工作。建议选修课开设相关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
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会计职业能力素质表,如表1所示。(表1)
(作者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小企业会计准则;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自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适用于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已基本建成。同时《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符合准则规定的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也为广大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工作提供了便利。我国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主要来源于我国广大高职院校,其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会计专业知识是否能对接小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同时高职会计教学活动组织得科学、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企业会计人才素质的高低。然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却未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及时进行调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满足小企业会计岗位需求的会计人员。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减少设置了25个一级科目。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此可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部分科目进行归并,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为“应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装物”归并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业会计核算简化或者没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从而可少设。如资产科目少设了“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各项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未确认融资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科目少设了“应付股利”、“预计负债”、“应付债券”;所有者权益科目少设了“已归还投资”;损益类科目少设了“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二)简化了会计核算过程
由于我国大多数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模式较为简单,在经营方式上也较为灵活,对所披露的企业会计信息要求远没有大中型企业那么高,因此对账务处理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简化。比如会计计量方面只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财务报告方面只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简化企业会计人员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减少了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为小企业的纳税工作提供了便利
原《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人员进行纳税申报时,需要比较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必须进行大量的纳税调整。这对于小企业会计人员而言,计算复杂而且难度较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上减少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比如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也与税法规定相一致。这样就减少了企业纳税调整事项,同时也便于税收征管部门进行管理。
(四)能够与《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协调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后,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框架下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两个子系统,分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这两个准则虽然适用范围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却能有效协调、相互衔接。比如小企业对于非日常发生的业务,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中型企业后,就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性
2014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一份名为《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称,小微企业解决了中国1.5亿就业人口,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截至2014年3月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所占比重达94.15%,创造了全国50%的财政税收、60%的工业总产值、70%的新增就业岗位以及80%的创新成果,占据我国经济版图半壁江山。以上海为例,目前,小微企业已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2.66%。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全力推动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上海地区的小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熟练小企业会计规范的会计人才。对此,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定位为高职会计教学的基本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尚未引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教学。为了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适应能力及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亟需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积极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效地衔接。
(一)目前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较难,学生难以掌握
对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和本科院校没有太大的差异。高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基本都是使用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而编写的教材,此类教材多数以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业务为主,账务处理相关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也均是以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基准,让高职学生普遍觉得经济业务处理太难,学习兴趣不断下降。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该准则与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差异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这导致了在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很多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用得非常少。
(二)满足小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我国小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创新,对于规范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促进我国小企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法人经营单位中,小企业数量占据九成以上,小企业从业人员占从业总人员一半以上,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广泛的实施空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广大小企业需要大量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调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更多地融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教学,这样才能满足小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最初的就业主要是面向小企业。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衔接,不仅仅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掌握小企业会计实务人才的需求,也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不断深入,在未来各类会计职称考试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考点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校期间就对学生进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的讲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
(三)适应会计从业资格考证改革,为就业择业奠定基础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相关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培养会计专业的初级人才,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的高职生都选择在校期间或毕业之际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同时财政部印发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10】65号)中,各方建议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内容中。这意味着高职会计教学有必要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纳入课程内容中。
三、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一)简化原有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另外一些实训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也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账务处理过程进行实际操作。然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账务处理过程,理论难度大,知识点繁多,业务处理复杂,而且很多与学生未来实际工作情况相脱节。比如目前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非货币换、融资租赁等多个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课时也比较多,但是学习效果却不是太理想。因为学生未来参加职称考试还会遇到相关知识点的考察,所以对于这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课时。只需要给学生做简单的讲解,从账务处理的基本原理角度告知其基本思路。
(二)合理开设小企业会计实务相关的课程
由于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可能完全离开《企业会计准则》,但是也不宜在讲授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的同时就讲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知识。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将两者发生混淆。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普遍采取的“2+1”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学工作可以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开设小企业会计实务相关课程,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
理论教学方面可以从《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过程的区别展开。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准则,但是账务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学生在经过财务会计的学习后,再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知识就要简单很多。学生不仅易于掌握,而且教师教学过程也相对轻松很多。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将《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纳税实务》等实训课程转变成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马上就要进行校外顶岗实习,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较好地适应会计工作岗位。
(三)开展技能比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所强调的学科性不同,它主要是根据一定职业相关的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可以积极开展各类与小企业会计实务相关的技能比赛,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竞赛的目的是检验和展示高职学生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引领和促进高职学校财会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并提升高职学校财会职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从以赛促教的角度来看,将高职会计教学主导方向由《企业会计准则》向《小企业会计准则》转变。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点。
(四)校企合作,共同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的知识内容较为熟悉。但是随着我国近年来财税制度改革地不断深化,小企业的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与教材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要积极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熟悉其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高职教师可通过多参加相关培训班的方式快速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适用范围、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异同,积极做好高职会计教学的知识衔接。其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还需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实际应用情况。
(五)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学生小企业就业观的教育。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举行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邀请若干名在小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出色、职业生涯发展良好的毕业生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为学生将要从事的小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另外,强化与小企业的校企合作。使学生分期分批赴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帮助学生实践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工作,为学生从事小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奠定实务技能基础。
四、小结
把高等教育古老而传统的会计专业,搭建成有角度、有高度、有深度,重点为小企业培养一人多能、多岗兼顾的财会复合型人才是我校会计专业的建设路径。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刚刚实施不久,尚未融入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相互衔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小企业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课程体系有效衔接,保证了既适应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又为我国广大小企业培养可以熟练运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工作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在职场上会计专业被评为“就业领域的常青树”,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当今社会急需大量的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有相对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中小型企业及私营企业从事会计、出纳、记账等工作,就业前景美好、广阔。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此文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践性教学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1.单项模拟实训。包括会计数字和汉字的书写、点钞、珠算、文字录入等。
2.专业课程实践。包括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
3.综合模拟实训。在学校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综合处理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的经济往来业务。
4.顶岗实习。第三年到企业相关财务部门进行实习。
二、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会计学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改变,这几年职业教育发展飞快。这样一来,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大了,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变大了。于是有些学校在教师的录用方面就放松了,这样就出现了有些会计专业的老师只会教理论课的现象,他们本身一直在学校担任理论课教学,对具体的业务环境及会计实务操作未亲身经历,在教学中给学生传授的只是理论知识,这样一来,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就明显觉得理论知识太多,而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现象。
(二)技能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
会计专业技能中的数字和汉字书写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中的凭证和账簿填制是密不可分的,但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训练不同的项目,各自为政,各自强调自己的重要性,似乎与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不相干。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佳,在技能课上数字、汉字写得很好,但在专业课学习填制凭证、账簿时,数字、汉字就写得不够规范。
(三)会计实践教学环境不够完善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到中职学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那在短短的两年里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操作能力,但目前的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有些中职学校在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不够重视,就算有实验室,也只不过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同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不尽人意。如:企业中,会计部门是机密部门,一般情况下,学生到单位实习也很难了解一个单位的整个真实会计系统。在实践过程中,相当部分单位也拒绝接受前来实习的学生。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缺乏严重,使得学生的会计专业实习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三、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尤其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更好满足职业教育中会计实践教学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师资的主要来源是每年从高校毕业分配到学校的教师。这类专业教师由学校进入学校,缺乏对会计实务的全面了解,不够熟悉社会所需的最新业务知识。因此,学校在提高教师素质及实际操作能力时,可采取的措施有:1.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派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企业会计实践后,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改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用所有收集来的实践案例来讲授课程6及启发学生思考。2.学校内可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教师技能大比武,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3.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派教师参加各种理论学习(如:每年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继续教育),通过学习教师把吸收到的新观点、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以增加学生实践的现场真实感。
(二)合理安排各项技能教学
在有限的会计技能课中,应做到充分、合理安排好珠算、点钞、数字和汉字书写等项目的训练进度,并合理分配课时。珠算技术性较强,且须经过充足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因此,在珠算的技能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课时,且须配合大量的课堂和课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必要指导后,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在课后完成点钞、书写之类的训练任务,教师适当加强检查指导即可。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尽量融入技能训练,如:书写凭证、账簿填制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这部分技术训练更应该依靠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来完成。
(三)加强会计模拟实践指导,更好提高学生实务操作能力
每门会计学科后期可安排整个教学课时的20-30%的用于专业模拟实践。实习前,会计模拟实训应发放适量的会计模拟资料和会计工具。在实习中必须有专业会计教师的引导,但不能包办,这是整个会计模拟实践是否成功的关键。指导教师应做到:统一程序,统一安排进度,并逐一解答疑难。学生完成会计模拟实训后,应书写书面实结报告。实训后.在教师监督下让学生互相检查和审核其所处理的会计事项的合理性、条理性、合法性、完善性、正确性。并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吸取教训。通过会计模拟实训达到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真实的会计实践内容为仿真,去演练和操作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初步转化为操作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和胜任该项会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操作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归纳和总结,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面对当今社会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要跟上经济时代步伐,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实践性互助教学,使会计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做到:把大量现代会计科学知识变成科学的会计操作实践,将成为能够从事会计理论和实践的高端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英.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2]王雪飞.关于高校会计学科实践性教学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篇7
关键词:前景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能力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在日常生活当中,从天气预报到最后的股票起落,都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以甘肃省为例,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需求名列前茅,由于数学人才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所以就业前景也很被看好。随着我国教育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以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日益壮大的毕业生队伍的就业问题以显得格外严峻,教育部曾在多次重大场合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力人才资源中属于较高一层,就业问题也是国家人力资源配备的最高环节,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其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紧密联系,与它依托相近专业选择的比较多,所以,报考该专业的和其他专业的回旋余地也会比较多,需要重新择业改行的也会更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就业。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很扎实的数学功底,同时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现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市场就业趋势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就业工作仍然需要根据学校的类别和专业的需求不同,一方面技术的专业正在慢慢走俏,另一个方面是基础专业,比如,汉语、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人才相对比较紧缺,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预测,我国高中教师的缺口就达到了120万人,对于数学基础学科的教师需求量也很大,全国37个大中城市人才市场统计分析,数学教师非常抢手,根据《教育文摘周报》进行披露,北京市所需要的毕业生大概是5万人,所以使其需求量最多。毕业生是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需求,未来对于数学专业人才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多,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数学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未来就业前景也不被看好。
三、现代各行各业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三维动画制作,都需要有数学知识,同时工商管理、通信工程、化工制药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专业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严密的逻辑思维则来源于扎实的数学功底。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数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所以数学专业知识也得广泛的应用。根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未来人才就业就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导致就业专业化和职业化;另外一个方面是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的变换需要各种基础专业知识作为重要的依托,然后进行相应的转换。有关专家对IT行业进行表明,以数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作为重要的依托,这样才能真正地进行转换。有关IT行业250名成功人士进行抽查,以数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依托的职业再选择人数占了90%,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其他专业联系非常紧密的,则需要以它为依托相近的专业进行比较,所以报考该专业比起其他专业,其回旋的余地也很大,重新择业改行也相对比较容易,可以实现更好地就业。
四、数学与应用数学案例分析.比如,以保险精算师为例,我们需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熟练地运用各种各样的现代数学方法,对未来变化作出一个科学的预判,同时还需要有坚实的经济理论方面的基础,对于法律、税务制度和财务会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尤其是对风险要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处理风险的能力,由于普通的精算人员要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精算师,则需要花上5~7年的时间。保险精算师目前的薪酬水平,在国外平均年薪是需要10万美元,而国内月薪是在一万元以上,所以四年以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不断加强,保险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根据预测,年收入是在15万。以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的薄先生为例,它是国内通过北美精算学会考试的唯一一个,当年一些学生考精算师,是因为想从考研的失利当中找到自信,薄先生用三年的时间通过精算师的考试,可以说这样的速度对于精算师资格认证来说非常快的,一般来说通过精算师的认证都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而且也有一大批没有通过考试的例子。
结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生就业需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就业和自己创造的岗位能力与自身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为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创造一个就业的机会,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项学生来说,在今后的择业和创业的过程中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只有迎合现代人才的模式和现代的人才观,才能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加强交叉学科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就现在的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来看,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看,通过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者的现状进行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项的特殊性,虽然数学专项学生的今后发展之路仍然非常宽广。其中,一些经济环境相对良好的大中小城市,都可以为综合性院校的专项学生提供一个非常宽广的创业舞台,所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对于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要想通过数学与应用数学来开创自己的美好事业,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学习中创新,不断地吸引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融入社会。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普通中学师资来源正在慢慢打破行业的界线,只有拓宽师资的力量,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经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最重要的办法,这样无疑给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提高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的教育内容正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所以其教学手段也慢慢变得现代化,所以对于数学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表现在数量上,同时还需要在质量上有所提高。由师范学院培养出来的教师传统模式,并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高需求,综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优势,所以报考综合院校的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可以保证未来就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中国高校规模扩张与大学生城镇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6):27-37.
[2]刘丽玲,吴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研究,2010(31):82-89
[3]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南京师大学报,2011.
[4]朱继光,祝伟.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1.
篇8
至2009年,广西有34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财务会计类(二级类专业代码6202)专业共计43个布点,经测算,年毕业生总数约为8000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一、当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不够清晰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其真正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践,通过会计实践提高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在各种复杂的会计实践环境中正确处理不同的会计业务。
2、会计实践教学的教材体系单一
会计实践教材与现实经济业务差距较大,要求学生完成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的实际操作。每个学生的会计实物操作内容完全一致,不仅易于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而且会使有相同或相近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失去兴趣,学生难以掌握会计实际工作流程。
3、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
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有些指导教师虽有较为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但会计理论体系则相对较为薄弱。既有全面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会计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缺乏。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目标
通过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健全实验室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基于能力本位开发会计专业实践教材;拓宽实践教学的内容如开设财务模拟、沙盘实训;实行手工模拟、电算化实训的一体对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运用案例、演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践,通过会计实践提高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在各种复杂的会计实践环境中正确处理不同的会计业务。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总体思路及措施
1、改革会计实践教学的教材体系
改革后的会计实践教材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①提供多种类型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和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与核算方法。②减少重复业务,扩大会计业务的覆盖范围。③会计资料的会计时间至少为两个月,其中一个月应放在年末。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期末与期初账簿数据的结转以及年终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④增设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和错误的会计核算案例,使学生不仅掌握正常会计业务的核算能力,而且学会如何进行会计审核、甄别真伪。⑤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
2、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有机结合起来
实践教学中,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合二为一的,每学习完一类业务,接着就讲解此业务在会计软件中的操作,这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原理,也就更能牢记业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学生可以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项目,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去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四、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部分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建设思路及措施
1、《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程
(1) 基于职业能力成长的“五阶递进”实训体系
本课程由企业商务票证填制、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综合实训、商务模拟公司会计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构成具有高职特色,体现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工学结合“五阶递进”实训体系。通过范例模仿、岗位核算、真账实做、探究创新直至顶岗实习实训,让学生的认知和职业能力由规范职业行为进阶到理实一体、综合能力、预“上岗”直至达到实习顶岗,毕业上岗的能力要求。
(2)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原则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
《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很强的职业核心课程。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突破原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截然分开独立教学的模式,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原则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
(3) 按照会计工作程序组织和安排教学工作项目
从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情况看,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项目所遵循的会计工作流程是一致的,都是由取得或填制、审核原始凭证 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报表的流程,会计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同工作流程下,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内容的不同不断进行职业判断并作出账务处理的过程。为了做到仿真情境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我们将企业会计核算内容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划分为10个并列性会计教学工作项目和2个独立的教学工作项目。
2、《会计电算化》课程
为达到“实现手工会计过渡到电算化会计的系统实施能力”这个电算技能目标,以专周实训的方式开设了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模块项目,列入职业实践课程中。
篇9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是在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开始招生的,由于该专业应用性强,就业前景看好,许多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作为新办专业,该专业一方面面临优秀师资短缺、办学经验积累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其关键在于培养创新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强调创新性,就是要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具有求新求变的热情和偏好。企业理财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未来的财务人员不能总是习惯于按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要不断地增强职业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笔者认为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90年9月发表的状况公告第1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因此,本科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教会他们具有为获得和保持职业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受教育的时间在不断延长,学生只有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将他们创新性的思维和眼界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具有博、专相结合的知识准备
财务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涉及面广,它不仅涉及到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还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税法等学科。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宽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修养。这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其实,“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二者并非是对立的关系。专业教育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打好基础是为了使专业更出色。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职业变化频繁的情况下,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更能灵活地适应工作转换的需要。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财务管理决策的时效性、节奏速度加快,企业财务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作的难度加大,现实经济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这就要求当代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坚强的意志、开放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同时,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还应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克服狭隘的实用主义倾向,将创造精神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紧密联接在一起,追求真理,锲而不舍,把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二、现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与会计专业的区分度不明显
许多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设置在会计学院或会计系下面,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区别不大,有特色的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课程内容之间界限难以划分、不少内容重复等问题,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考虑到就业的需要不敢放弃对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如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从整体上看,一个培养企业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的课程体系还尚未形成。从师资队伍看,目前给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的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有会计知识背景的老师,具有金融学和投资学知识背景的老师所占比例偏少。还有些学校专业课开设过多过细,相关的基础课较为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该专业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上差异性不大
我国的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近几年的教育情况看,专科、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也缺乏深度上的差别,许多专科学校为了升格往往套用本科的教学计划,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投入的精力不足,出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本科化的倾向。
上述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遭遇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企业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对职位的定位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有关资料表明,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到60%。另一方面,大量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从全国看,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疲软态势,企业普通的财务岗位已经没有太多的空席容纳更多的新人。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不到位
目前,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中,教学方式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方式,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现实经济中大量的、丰富的、生动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案例在课堂上缺乏再现;虽然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却变成了教材文字的投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理应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际上许多教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企业会计、审计、理财实践工作的经验和能力。从实习环节来看,不少学校的教学计划都将本科实习和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面对巨大的就业和考研压力,本科实习和毕业论文在时间和质量上都打了大大的折扣。这些现象的存在也是导致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三、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目标,以灌输教学为基本手段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改革教育管理,以创新的教育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应倡导“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拥有选择专业及方向的权利、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的权利、选择参与研究的权利以及部分选择教师的权利等。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权是他们学会创新的前提条件,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直接为企业和资本市场服务,在对该类人才培养上更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学科研究上更应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式。
1.进一步推动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打破教师一味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依据课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过程,也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有更熟悉和深入的了解。案例教学的核心是互动,教师通过大量的真实场景的再现,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分析和操作技能。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价值管理。企业的一项财务决策往往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市场、战略、竞争对手、行业等众多方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计算结果就能说明问题的,也不可能是对财务问题的一问一答就能解决的。互动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综合的、宏观的、战略的角度来学习、思考和研究财务管理问题。
篇10
兴趣爱好:听音乐、外出散步、看新闻
对未来的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毕业后希望从出纳开始做起,
一、职业认知
1、专业分析
会计学专业本身属于管理类,因此迄今为止我们也学了某些行业会计学如企业,银行,管理学,市场营销,税法和经济法审计等CPA教材,之后还有财政税收及其他行业会计学。正是由于这些综合学科就优先其他专科学院的经济专业学习,为以后做管理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综合型大学会计专业同财务管理专业几乎无太大的差别,同样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财务信息搜集处理的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管理人才。
2、就业前景分析
源源不断地社会需求,需要会计的地方很多,首先,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其次,各个企业、再其次,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掌握的是一个团体的经济命脉,每年新增的企业数以万计。有企业产生,就有对会计的需求,所以,会计是一个永不衰退的产业会计部门在企业里绝对是一个核心部门,无论是企业有灰色收入或是要发奖金,都得经过会计的手。所以可想而知,企业的每一份奖金都会有会计部门的一份,也不难保证:在企业里永远不会被边缘化,所谓的那些裁员、待岗永远不会担心。一技在手,越老越吃香,走遍天下都不怕。会计学学的其实是一门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手艺。从初级会计学到中级再到高级财务会计,是浑然天成的一条线。从学校出来后,就已经具备了这种技能,在任何单位去都能很快的上手.
二、自我认识
根据自身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问题,虽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很快接受新事务;但是学习上不够细心,导致效率不高。在做事情上总是很难做到细心,粗心可是做财务一大忌,因此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不断改善。
生活工作上,自己适应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实、朴实、踏实,这使自己在和人沟通上比较顺畅;能为集体尽力,职业操守高,所以在工作上可以很快打开局面。
二、环境分析(1)、家庭与环境分析
家庭方面,由于父亲初中毕业,很早就和别人一起做生意,受父亲的影响我的心中也萌发了长大后一定要去做生意的想法。妈妈则大部分留在家里照顾家里的日常起居,但家里人对我的教育很重视,不在乎我在学习方面花了多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支持我学习,尽他们所能为我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其实也不是期望我能做出什么伟大的是事,他们只希望我过的好好的,而后留在他们身边,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以后我要好好的陪陪他们。
(2)、学校环境
说实话,我所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专科院校,但学校的教学设备很齐全,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有力的条件,学校的环境也很好,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学校给的只是一个学习环境,一个学习平台,我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大多是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的,老师给的大多是引导,更多的是指点,在时实践经验方面,学校给我们的的确很有限,所以我们也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
(3)、金融危机几乎让每个行业都遭受了不同打击,就业形式严峻,令人堪忧,不少企业做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是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无疑是火上浇油,农民工,研究生,本科生都在为各自额工作激烈的
三、职业目标的确定1、职业定位:白领、中级会计师、财务总监
2、职业发展路线:出纳—边工作边学习—外企的会计师或财务管理人员
3、毕业十年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中级会计师
短期目标:第一阶段成长阶段
要充分把握在校短暂的2年时间,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在慢慢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首先,在一年级,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打牢地基,观念上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第一年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要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到了二年级,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活动,培养坚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还要不断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渠道,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积极尝试,以提高求职技能。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尽可能多渠道地搜罗各种资料。试着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工作变动比较频繁。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时机,适当地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变动后要尽快适应工作。还有,针对如今的社会上缺乏高级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之余,争取取得cpa或acca等高级财务资格证书,为自己的职业增添砝码。因为我国正处在一个充斥各种学位和资格证书的时代,注册会计师、注册财务分析师、注册财务策划师、注册商务咨询师等专业机构、专门领域颁发的资格证书与大学学位并不相悖,它们在求职和升职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创新阶段
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成熟稳重的工作作风,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定期参加技能培训,避免知识的老化和落后。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2、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我会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中长期目标:
进入任意公司从事财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并且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争取扩大发展人际关系,和同事老板搞好关系。并且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抓紧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此之间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经验。以成熟的职业姿态去处理遇到的事件。
- 上一篇:成本控制实施方案
- 下一篇: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