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智能化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能土木建筑;技术的应用;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异军突起。在飞速发展的土木建筑行业中,土木建筑的智能化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土木建筑的智能化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在近几年的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智能化的土木建筑工程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改善了居住的环境,极大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并且,土木建筑的智能化使建筑物更加安全。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原有的建筑安全性得到优化,同时也增加了新的安全智能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另外,随着建筑行业智能化技术的逐步应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市与农村居住环境的差别。智能化的土木建筑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加快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的进程势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土木建筑智能技术应用的状况
一方面,随着国际范围内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提高,我国的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相当多的办公大楼和居民小区等民用建筑应用了土木建筑智能化的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居住水平。另外,我国的土木建筑智能化初具规模。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已形成了智能化的土木建筑体系。这一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我国以后的土木建筑行业发展奠定了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土木建筑的智能化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一,虽然我国的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初具规模,但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依然缺乏完整性和主动性。智能化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慢,智能化技术软件的开发严重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化的发展。第二,由于国际市场的技术垄断,我国迟迟不能在建筑智能化技术上取得突破。核心技术存在严重的依赖性,这也是我国的建筑行业始终不能在智能化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的智能化技术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第一,我国现阶段土木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技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众所周知,土木建筑的智能化技术不是单一学科的技术,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对外通讯、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对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得到提高。然而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并没有将相关方面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各部门之间缺乏严重的配合,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智能化的进程,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国家对于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提升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行业十分混乱,各建筑企业智能化水平差距很大,然而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改善这一现象。这对我国的土木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极为不利,也阻碍了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我国的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一直没能掌握土木建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在一些智能化技术方面存在严重的空白,一味的依靠外国企业谋求发展。因此,加快土木建筑智能化的水平,当前的智能化技术很难达到,这也是目前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方面的问题。
三、提高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措施
第一,提高对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国家应该制度相应的鼓励政策,促进当前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提高。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研发部门相应的财政支持,提高相关技术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使我国土木建筑智能化体系更加完善。只有完整的行业体系,加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探索,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土木建筑行业智能化水平。
第二,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要符合我国的国情。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这就要求我们的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要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因此,我们要充分总结当前土木行业的发展状况,寻找我国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找到实践中建筑智能化的缺点,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寻找智能化解决的方案,而不能盲目的追求国外土木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误导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只有探索出适合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
第三,加快我国建筑智能化相关软件的开发。土木建筑智能化软件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来说,自主研发的土木建筑智能化软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建筑智能化软件来自于其他国家,这就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建筑智能化软件的开发工作,开发出具有技术含量的建筑智能化软件,早日摆脱外国企业对中国建筑智能化软件方面的束缚。
第四,注重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我国现在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提高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好节约资源方面的工作,我国的不可循环资源濒临枯竭,所以要通过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减少我国资源的使用数量。其次,我们要通过提高建筑物智能化技术,减少建筑物的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才能长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做出贡献。
结语
从上述文章可以看出,土木建筑未来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就现阶段我国的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来说,很难满足我国土木建筑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提高,通过建筑智能化体系的完善、加快建筑行业智能化软件的开发、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措施,提高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水平。只有这样,我国的土木建筑智能化技术才能有所进步,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树杰,颜承涛. 智能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09,14:79-81.
[2]丁毅. 建筑智能土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3,02:183.
[3]肖同顺. 试论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4:81-82.
[4]马亚峰. 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建筑工程的作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1:181+259.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施工
【分类号】TU855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的综合布线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通信情况,它不仅对人们的通信情况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工作人员管理建筑物也有重要的影响。但当前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管理,提升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水平,保障建筑的通信流畅。
一、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施工
(一)桥架安装方面的施工
桥架安装是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智能化综合布线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在布线时,应注意:第一,施工人员在安装之前,加强对相关的设计图纸的审核,减少在安装时因实际与图纸不符等问题而影响桥架安装问题的出现,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施工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槽截面以及桥架的利用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使最大线缆的点用率符合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第三,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接地处理或者将电气联通,从而避免在安装桥架时留下漏电的安全隐患[1]。
线缆敷设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线缆敷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内容:第一,施工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尽量按照相关要求在放置缆线的位置贴上标签,特别是起始和终端的位置。此外,施工人员在标签发生损坏或者褪色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第二,施工人员需要留出冗余的缆线。智能化综合布线需要缆线在敷设以后留出一段,并且长度需要在3米以上,对于工作区的需要在0.3m-0.6m,光缆需要6m-10m[2]。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预留缆线的长度;第三,智能化综合布线在完成以后,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验,从而保证其质量,但在这一问题的落实上,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提高其执行力度,减少对缆线铺设质量的影响。
预埋管线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对管线进行预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些施工人员在对管线预埋以前没有对管线进行确认,为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对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二,在暗管的敷设上,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或者设计要求开展工作,可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管或者PVC线管。此外,施工人员在使用弯管器时,需要对弯管进行保护,并保证暗管的弯曲半径是管径的六倍以上,保证直线保护管的占空比低于40%;第三,对于需要穿过变形缝的预埋管线,需要施工人员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安装补偿装置,与此同时,关闭保护管的管口,进而防止管口堵塞,对线缆的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第四,在预埋终端和起始端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将其高度与其他设备的高度一致,这样既可以保持设计的美观性,同时还能保证其质量[3]。
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设计
(一)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工作子系统
设计人员需要将工作区的子系统终端将其与插座连接,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适配器和扩展软线装配软线。在连接其与插座的同时,将其连接至I/O终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信息点的应用类型和数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使用与之配套的适配器。当系统用途不能被确定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集合点配线的方法,这种方法会给二次维修带来一些麻烦,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4]。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对弱电系统的相关内容及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选择供电设备、铜缆、电源线等加以注意,使其能够符合设计的标准,达到设计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
连接用户和干线子系统的主要部分就是对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它的设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通信质量。水平布线子系统负责的是一层楼的通信情况,需要连接信息插座,将水平子系统的另一端与机房的配线架进行连接。设计人员在设计和布置水平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布线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其合理性进行确认。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需要将布线的线缆与施工现场相结合,使其更加符合现场需要,而设计人员也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对防火阻燃的级别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安装的质量。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垂直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线路要求,安装干线路由装置,从而建立完整的语言系统,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常使用垂直的铜缆或者大对数的光缆组成(如图1所示)。设计人员需要将垂直子系统的其中一端与设备主架线相连,另一端与各楼层分配架相连接[5]。垂直干线光纤信息网需要根据设计好的信息而确定,并做好预留工作,注意防火措施的强化。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配线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设备交换,设计人员需要将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相连接,配线子系统的设备通常被设计人员设计在机柜内部,为预留的数据设备进行交换提供充足的空间。而对于一些管理要求高的系统,需要设计人员为其设计电子配线架,从而保证其管理水平与质量。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配线子系统的要求,为其配置符合的弱电间环境,用于配线子的交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以及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通信质量,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反映。但智能化综合布线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其的关注,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促进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萍,吴开达.浅析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2]智能化管理布线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发展前景展望――综合布线:通往智能化时代的必经之路[J].现代建筑电气,2012(9):I0002-I0004.
篇3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T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的建筑智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猛。建筑智能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技术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并且涉及到多个学科和管理部门,相较于智能技术的发展而言,相应的设计和管理都落后很多。由于我国管理标准的相对滞后,各地方建设部门对智能建筑的标准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很多地区建筑智能系统工程的发展还是处于随意发展的状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就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概述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是指采用网络技术、现代化数字系统等对建筑楼宇实现智能控制。具体而言就是把建筑作为平台,利用通信网络系统和建筑设备来实现系统、管理、结构和服务彼此之间的优化组合,并通过建筑、结构、暖通、照明、变配电、空调、给排水、电梯、综合布线、电视监控、楼宇自控等多个系统来形完整的有机整体,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便利、舒适、高效的居住或办公环境。
我国最早出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是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其后的发展十分迅猛。建筑智能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和管理部门,因此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以外,还需要很多相关的学科和管理给予一定的支撑。虽然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发展较快,然而在相关的设计和施工上还存在一些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其在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1、技术规范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有很多关于智能化系统技术的规范,然而这些规范较多的是论述功能,没有具体的规定怎么做。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人员缺少类似《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这样的工具书。我国现行的智能化系统技术设计规范没有覆盖到智能化技术的子系统,建筑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卡通技术、系统集成、公共显示技术、机房工程等均缺少相应的设计规范。
2、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很多建筑智能化设计的人员都是从电气专业转行而来,尽管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通,但专业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智能化技术并不是专一的技术,有建筑设备监控、计算机网络、通信、布线、防盗、安防监控、门禁、停车库管理、广播音响、公共显示、电视、多媒体会议、机房工程等。智能化技术本身还涉及到弱电系统的相关专业,要有如此广泛知识面的设计人员十分困难,而且这些设计人员不仅要懂技术,同时还要要熟悉设备产品。尽管一些设计单位的领导很重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抽调人员进行专职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然而很难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以致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及设备达不到要求,无法知道指导施工。
3、不重视设计评审
通常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没有一道委托,造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未参加评审。一些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时进行,但由于参加评审者有关的主管部门,如规划、环保、建设、交通、消防、市政、电力等,连电信、广电部门都没有参与,导致智能化设计部分没有人评审。如果建设单位充分重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对智能化系统工程进行专项评审,则对后续的施工图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在建筑工程中轻视管理
建筑智能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就是管理,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优劣不久能够影响业者的切身利益和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智能化行业能否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虽然其自身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管理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不重视管理;业主过于盲目的投资;智能化管理因为设计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功能完善以及缺陷;智能建筑市场队伍中的竞争比较无序等。
2、计划和设计相脱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开发商和业主对智能化施工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计划,同时目标也十分明确,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计划中的严要求和高标准到了实际施工阶段就开始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智能系统方案的选择没有依据投入或者是实际的需求,而是盲目的追求先进设备,最后无法实现计划中所想要达到的效果。此外,由于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设计自身发展较快,再加上技术一直都智能产品研发和生产中被严格保密的部分,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起来也十分困难。
3、没有足够重视对软件的开发
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不仅仅需要依靠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同时由于智能化自身的发展特点,还要对多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技术人员开发软件以及后期管理来实现人和机器智能之间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通常只是重视硬件上的建设,而忽视了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展望
在新的信息技术将会迅猛发展,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也会发生深刻变化。未来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将体现如下显著特征:
(1)多学科、多技术相互渗透。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电子工程、仿生学、生态学等新技术,使智能建筑有新的功能。
(2)多个系统的相互交叉融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久就可以结合一个系统。
(3)建筑智能化系统群体化;未来将发展智能化建筑群。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城市和国家。
(4)建筑智能化系统使建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其内涵:高功能建筑、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生态建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过去那种不同服务功能构成各种不同系统的体系结构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能够避免重复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建筑智能化系统将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消防报警、安防报警、物业管理、电子商务、远程抄表、网上娱乐、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信息查询、视频点播、通讯交流等增值业务,成为一个十分具有投资价值的服务系统。建立起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不同的服务需求,降低智能化设施的维护管理成本,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已成为未来时代建筑的标志,中国的智能建筑将面向新的世纪,面对信息时代,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彤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现状分析. 科学之友.2004(1)
[2] 卢庆新.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发展探讨. 福建建设科技. 2010年4月(上)
篇4
关键词:智能化 功能应用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ome high-tech gradually applied to building of the project. In this context, the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lso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In this paper,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composition,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hop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play a role.
Keywords: intelligent functio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智能建筑能够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的居住环境,它融入了机电设备、办公自动化、通信及网络系统等高新技术,将管理、服务有机的组合起来,建筑智能化的具体内容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综合配置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系统,对通信、办公自动化和建筑内各种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目前很多国家对建筑智能化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所制定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我国对于建筑智能化的标准和日本比较相似,给智能化建筑的定义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最先进的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照明、空调、电力、防灾、防盗、运输等设备协调工作,将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和综合布线系统(PDS)相结合的建筑。2000年7月,我国颁布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标准中对智能建筑作出了明确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即“3A大厦”——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1.1 建筑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自动化系统是对建筑物(群)内的各种机电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其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冷水系统实现对制冷站主机、配套的冷却泵、冷冻泵和冷却塔的控制。热水系统实现对热源与热交换子系统的连锁控制。空调通风系统实现对各楼层新风机、空气处理和调节机组、排风机的监测与控制。给排水系统实现对高位水箱、低位水池、污水井的溢流水位、停泵、启泵水位与报警水位的监测及潜水排污泵的控制。照明系统实现对楼层公共照明和应急照明回路的开关控制与状态监测,还有大楼外轮廓照明的控制及状态监测。变配电系统实现对高压进线回路、低压进线回路、动力电源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频率与故障的检测以及变压器的超温报警监测。电梯系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故障状态以及上行、下行状态的监测。
1.2 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
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是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与实物防范为手段,为建立具有探测、延迟、报警、动作等基本功能并使其有效结合的综合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而进行的活动。具体分为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停车场自动计费管理系统等。
1.3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是建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肩负着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任。发生火灾时,烟雾、温度或者气体探测器将首先把火灾信号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器则马上启动现场声光报警器,随之切断非消防电源、关闭防火防烟设施、打开排烟风机等,接着自动启动喷淋灭火系统、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或者采用手动启动消火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1.4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信息的系统,主要用于具体的办公业务,如物业、运营等管理、服务及专门的业务领域。该系统的组成设备是:多功能电话机、高性能传真机、PC机、服务器、存储装置、打印机、扫描仪等各类终端,以及相应配套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与应用软件等。
1.5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用来保证建筑物内的信息畅通,实现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与应用等。
2 智能化建筑的功能
2.1 开创了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智能建筑首先保障了人身财产与建筑物的安全,其消防与安防系统均已实现了自动化。大厦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可自动调节,也能对色彩、噪声进行控制,甚至还能选用最佳的照明与绿化方案,从而使人们在此环境中感到健康舒适、心情舒畅,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2.2 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各种环境功能的要求
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备智能化,且为开放式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这就要求通信与电力供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使室内分布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就可以快速改变插座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统选用了较先进与成熟的设备,方便控制和管理,运行、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出现故障则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处理、解决。
2.3 节能
以现代化的大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耗能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能”系统,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可按事先输入的时间编制程序,分为“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两种不同标准的控制。下班后,能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这也是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发展、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与办公条件
在智能建筑中,用户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视频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各种业务活动。提高了办公、通信、决策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的效率。另外,安全性与方便性也是智能建筑的显著特点,能够防止信息泄露或扰,特别是能有效地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黑客侵入等。
3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发展迅速,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建筑项目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示范作用影响明显。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m2,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程度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应用领域的发展、智能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
3.1 智能建筑及其领域的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智能建筑”的范围也在不断发展与充实。由于建筑自动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大量应用,供人们居住与使用的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它也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智能建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由于智能建筑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这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弱电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IT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等与建筑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发展,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同样,智能建筑已取得的成就和可预见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
3.3 智能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及其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发展,绝非个人意志所及,其适应时展需要的固有优势,将使其成为21世纪的主要技术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带动并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4 结语
智能建筑是当代技术的必然产物,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智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同时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黄治钟.楼宇自动化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再英,韩养社.楼宇自动化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介绍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质是,创建多种智能化系统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并且协同工作,从而满足使用者的多重要求[1]。
以珠海歌剧院建设工程为例,其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以下6大项,24个子系统/子项:
(1)信息设施系统:包括语音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时钟、无线屏蔽系统和综合管路等。
(2)信息化应用系统:包括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化卡应用系统(出入口控制、考勤管理、停车场管理)、无线对讲系统等。
(3)公共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之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安检管理系统、巡查管理系统。
(4)机房工程(含防雷及综合接地、后备电源等)
(5)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含智能照明管理系统)
(6)智能化集成系统:包括所有弱电线缆的桥架及管线安装,各子系统、智能化功能机房、弱电间等的配电、防雷和接地等。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操作流程
为了使珠海歌剧院建筑智能化工程顺利进行与成功完成,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流程,主要顺序所述如下:
(1)根据建筑结构、用途来设计智能化系统方案并通过审核
建设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与需要,提出对智能化系统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合理方案,并且能通过专业机构的审核。
(2)发放工程招标文件并确定工程承包单位和设备供应单位
建设单位以设计方案为基础,发放此工程的招标文件并接受投标单位的投标。通过对投标单位资质、标书以及施工周期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全面评估,确定工程的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和设备供应单位。
(3)详细进行工程设计并制定施工计划
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通过研究,考虑功能要求与成本,完成对工程设计的深化具体设计,并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计划。
(4)正式施工并对施工质量严格监管
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时限进行施工,施工中要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所选用的设备和软硬件务必符合国家标准。
(5)完工后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
工程完结后需要组织权威部门评估工程质量,同时检测智能化系统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6)培训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
为保证智能化系统能够正常投入使用,需要对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考核的人员才具有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资格。
(7)智能化系统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
智能化系统试运行并通过监管部门的验收后便可投入正式运行。正式运行中,剧院物业及运营单位相关人员务必按操作规范进行管理,一旦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护和修理。
三、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措施
建筑智能化施工是否成功不仅与施工队伍的水平高低,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有关,还与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对现场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紧密相关。
(1)施工队伍问题
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队伍必须取得相应的认证资质才能从事该项工程的施工。具体从事施工人员的操作本领越大,综合素质越高,施工的质量就越能得到保证。此外,施工人员除了要熟悉本职工作,还要对整个工程设计有着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的各施工环节能够良好连接,才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更为合理的统筹规划。
(2)施工方案问题
施工方案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方案来制定,切不可忽略了设计方案中的任何一项要求。施工方案的设计要遵照保质高效的原则,既不能为了追求施工速度而忽视工程质量,也不能以保证工程质量为由拖延工期,一定要做到兼顾质量与效率。此外,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施工方案必须力求选择最优的施工工艺,在不浪费资源,节省不必要开销的条件下,施工方案也能顺利实施,使得施工效果事半功倍。
(3)施工人员管理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给参与施工的人员明确分配任务,使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劳务人员在内的全体施工人员做到权责明确,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施工人员互相推诿而造成工期拖延。此外,还要使所有施工人员有组织地进行工作,统筹规划好各类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同时又提高了施工效率,能够确保整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按施工章程操作,确保了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能够如期完成。
(4)施工现场突发状况应对
施工现场出现突发状况在所难免,能否采取恰当的措施处理这些突发状况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突发状况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客观条件而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例如房屋结构就会制约布线系统的安置,江西人才市场工程中,出于对施工项目3层以及建筑内部房间数量多的考虑,施工方便因地制宜,采取了双绞线两点式的布线方法;另一类则是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了人员的伤亡或是财产损失。对于前者,建议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各种客观条件对于施工难度的影响;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要向技术人员汇报,由专业人员经过研究决定处理方式,切不可强行施工。对于后者,建议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时加强巡视,督促工人安全操作,从而避免出现事故;也要在施工前准备好应对各种可能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这样可在发生突发状况时把损失降到最小。
(5)施工管理工作的程序
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必须按既定程序进行,否则就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反而会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首先要建立管理章程和制度,然后明确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最后再对工程和人员进行管理。在实际施工的每个环节,除了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工人以外,还需要安排管理能力强,业务基础扎实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通过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6)施工管理工作的方法
在施工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要进行施工管理,就必须建立严格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章程,并且要求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尤其是管理人员,更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并且接受其他施工人员的监督。此外,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做到功必奖过必罚,既能对施工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又能起到激励作用。
(7)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实例
以中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工程的管理为例。在施工的安装过程中,公司定期召开例会,仅仅在半年的时间内,就召开了23次包括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和厂家等多方共同参加的工作组会议,协调各方进度以提高对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既节约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进度[2]。
四、结束语
(1)在信息化和智能化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动力与发展前景。
(2)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需要以专业的施工人员、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单位精确的统筹规划为支撑。
(3)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系统集成性差、信息点配置不合理、设备技术性能差、综合布线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不够专业[3]。因此,培养专业的建筑智能化施工人员刻不容缓。
(4)目前,我国组织实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力量还稍显薄弱,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只有30年的发展历史,具备专业资质认证的施工单位仅仅只有1000家左右,大量的施工设备和技术都来自于霍尼韦尔和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公司。只有对建筑智能化多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检验并深华研究成果,同时大力培养具有此方面技术的专业人员,才能提高组织实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能力。
(5)为了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搞好行业内的监管,严格对从业单位及个人进行从业资格审批。
参考文献
[1]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究.中国学术期刊网
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 探讨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化的含义
建筑智能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与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犹如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建筑智能化的“智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健康、舒适又安全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楼宇综合症”的发生。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建筑智能化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国内还有一个俗称,即所谓的“弱电”系统,它是以从建筑设计中有别于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而引申出来的。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称为“强电”设计,而把属于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内容称为“弱电”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每个建筑智能化要把所有系统都包罗进去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总投资、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侧重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注重智能化系统集成,强调综合性、统一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智能化子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得以提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路
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对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的参与者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打算,这一情况无论是对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业主单位可能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忽略掉设计方案中的优秀内容,或是因自身的某种特殊功能需要而否定一些合理化涉及;设计单位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设计的完美度而忽略造价、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指标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经济性的保障;施工单位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时不会选择那些虽功能强劲但租金高昂的设备,进而对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想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统一项目参与各方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业主单位的功能需求、承受能力、项目规模、客观的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使最终结果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需要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管线规划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施工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划分各自的责任范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设计方案还应兼顾灵活性内容,以便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方便的补充与变更。
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
系统检测:是指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经过规定的试运行时间后,竣工验收前所进行的对系统功能、性能及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的全面检验和测试,评价结果将作为竣工验收和智能化系统等级评估的依据。但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如建筑专业在做设计方案时,就应当考虑太阳光的利用与人工照明的关系以及热辐射的作用等等。不能只考虑建筑外形,连结构的合理性都不考虑,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外形上,就不可能做成智能建筑。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里所说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也就是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被称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综合管理的系统。
虽然,从现实来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办公楼、宾馆、体育场馆等各类的公共建筑当中,可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住宅(小区)的建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在公共建筑里不同的是,应依据住宅(小区)自身的特点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技术结合起来,发挥该系统的作用。除小区内的公共部分与其他公共建筑里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样,在住宅内部,家庭控制器是智能化系统的一个主要产品。它可以实现对住宅内表计(水表、电表、燃气表、直饮水表、热水、供热等计量仪表和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远传,还包括了对常用家用电器的控制等功能。
四、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
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6.1.2所阐述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我们把它总结归纳一下,即:
1、实现自动监视与自动调节以适应室内环境的变化;各类机电设备的启、停和运行进行连锁操作,以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各类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监测,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及时维修;实现优化控制以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以节约设备管理人员。
2、系统检测的条件应具备:(1)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试运行;(2)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对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说,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有明确的规定。就是,系统的检测在系统试运行连续投运时间不少于1个月后进行,并且应依据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4、系统检测的流程
(1)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也可由工程承包方或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申请办理系统检测委托手续。
(2)检测单位在熟悉委托方所提供的各项工程资料,对工程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已明确知道委托方的需求后,应及时的制定检测方案。
(3)检测单位按照已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现场应详细、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字迹清晰、没有笔误,以便现场检测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4)在现场检测和相关的实验和检验完成后,应按照相关的委托手续中双方约定的时效内及时的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除有检测人员、复核人员和签发人员的签名外,还应有检测机构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机构公章。检测报告应有明确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检测结论。凡不合格项均应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现今,我国在智能建筑方面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尚不规范、健全,譬如说现在改版后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已经改为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了,但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至今还尚未改版,依旧按照各系统进行分类。这就造成现在的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市场不够规范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必须从行政上和技术上对智能建筑的市场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规模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系统运行管理阶段均应实施监督。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和验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智能建筑 电气设计 发展趋势 运管维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职能建筑的发展已经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建筑企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并且还将向着数字化城市、国家的趋势发展。我国建筑设计标准之中对智能建筑有着明确的说明:将建筑作为载体,同时具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把结构、管理、系统、服务融为一体,以组合的形式提供给人们高效、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称之为智能建筑。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态,但是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之中尚且存在不足。
一、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发展的现况
在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得具备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同时还拥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在智能化建筑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智能化建筑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简而言之,只要是依照现代管理方式运转的行业,使用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现阶段运行的智能建筑中尚且存在不足之处。
(一)智能建筑运用情况不理想
1、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技术手段对物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比例较低,建筑智能化作业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一部分物业对智能建筑的管理仅适用了一部分的智能化系统,使智能建筑还停留于前一个阶段。
2、众多的智能建筑在落成使用2到3年之后,因为管理维护没有及时的跟进,技术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先进的设备无法实现设计,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化系统能力的发挥。
(二)非智能建筑的改造问题
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非智能建筑的数字无疑是巨大的,在智能建筑投入到使用中的阶段,建筑行业势必将对非智能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造。这样就存在着设计、施工等问题,这样的问题相对于新建智能建筑更为困难。
二、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的影响
建筑电气是智能建筑的产物,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用多元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监控以及管理,以此来实现信息及资源的共享。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简称为“4C+A”技术,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建筑电气对智能建筑的运行起到保护作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都是通过建筑电气实现的,建筑电气设计贯穿于整个智能建筑之中。
三、智能建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系统化的理念
我国的设计部门对于智能化建筑及智能化产品设计的方法及理念没有详尽的掌握,特别是在集成方面更是薄弱。设计师的理念相对滞后,设计的重点停留在智能化的系统上,并没有给总体集成及系统后期拓展给予相应的重视。为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时,必须将建筑使用的实际情况做根本出发点,在满足功能的基本需求情况之下,对建筑的规模、性质作出准确的定位。具体的体统选用时,需要充分的与以往的成功经验相结合,要进行施工各参与方的高效沟通,以此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系统的集成商中标之后,要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及设备的选定,与自身的使用性能相结合,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之下选取性能良好,成本控制最优的方案。
(二)电气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1、对于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来说,其必须要具备过硬的电气专业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的掌握,对最新型的技术能够熟悉,掌握智能化设计的信息等等。通常情况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建筑也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故此,智能化电气设计时需要与建筑方进行精确的沟通,方能做好智能化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求设计人员具备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期,对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明确的标注。
2、弱电施工阶段,要对弱电工程施工的时间进行把握,尤其需要重视的就是施工中的预埋作业,同时安排好设备进场的时间,安装之后对设备进行调试等工作。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中的重点进行事先的沟通及协调,从专业的角度给出正确的指示,对施工进程及验收结果进行保存。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内容,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技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综合布线系统(GCS)作为建筑内部或是建筑群落间的网络传输,同时亦是智能建筑之中数据、语言及多媒体通信的平台。其使用高品质材料,以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形成完整又开放的布线系统。这就为智能建筑及智能大厦中的信息设施提供多个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性,进而进行扩展、更新、重组,为使用者打造了信息时代的体统环境。二是除湿技术。智能化建筑对于湿度的控制已经趋于完善,空调的应用使除湿技术向机械化、技术化发展,但此种方法需要将循环冷空气冷却到露点的温度之下,除湿之后进行加热,再送入室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为此需要开发独立的除湿系统,实现智能建筑节约能源的优点。
3、设计信息的反馈:对建筑落成后弱电系统所需要的空间全部考虑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求智能建筑在设计时预留出相应的空间及管井,以避免落成之后导致设备无法进入的情况,做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对于空置的预留空间还可进行其他利用。
(三)智能建筑功能的开发
现代建筑智能化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节能的特性。国外现阶段使用的一些材料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应,例如:光照、气流、温度、湿度等等,利用自动系统传递信息给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气窗、百叶等,进而实现自动关闭或是开启,这些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及借鉴作用。
(四)智能系统的管理及维护
智能建筑的有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国家智能建设的标准进行相关的完善,对欠缺或是空白的法律法规进行填补。并且完善对于系统集成商、施工单位、监管企业等建筑项目参与方的资质核验工作,保证参与智能建筑建设的单位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结语:
智能建筑全面推广、使用的全盛时期还没有到来,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建筑发展来说无疑是艰巨的,同时也预示着智能建筑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的作用不可小觑,需要对设计、维护等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以迎来一个崭新的建筑更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李长虹,李茹. 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9(01) .
[2] 林毅宏. 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03) .
[3] 王晓东.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 城市建筑, 2013(03).
篇8
关键词:楼宇自控 研究报告 在我国建筑业大力兴建的环境下,建筑智能化市场迅速成长起来,而给人们带来舒适工作及生活环境的楼宇自控系统的市场随之越来越大。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这里指通常所说的小BA系统或狭义BA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以丰富灵活的控制、管理软件和节能程序,使建筑物机电或建筑群内的设备有条不紊、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从而达到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内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实现节能、节省维护管理工作量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在工程数据的积累中,楼宇自控系统工程造价数据可参考为:
住宅小区:约2元/m2;大型工建及商业建筑:约20~30元/m2。这里造价的最高与最低可有一倍之差。
1 楼宇自控市场期待规范化管理
调查数据表明:当前的楼宇自控市场有喜有忧,喜的是这个市场很大,国内外楼宇自控厂家纷纷争抢这块大蛋糕;而忧的是目前这个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统一的管理。
就中国的大环境而言,建筑智能化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加上近两年,业主对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楼宇自控厂家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各楼宇自控厂家竞相使出法宝,以抓住有利商机。
尤其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带来更多的商机,有几个楼宇自控厂家专门为此成立了相应的部门,如霍尼韦尔(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了场馆设施项目部、西门子楼宇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了奥林匹克项目部等,以期用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服务北京奥运。
2003年厂家重要市场举措:
施耐德电气收购瑞典TAC公司
2003年6月12日,施耐德电气宣布收购著名楼宇自控公司瑞典TAC公司。TAC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楼宇自控公司,市场价值约110亿欧元,并正在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TAC 在其产品中采用了包括LonWorks网络等许多开放技术,这些技术与施耐德的”透明工厂”概念能够完美地结合。收购TAC将为施耐德公司在楼宇自控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霍尼韦尔抓住发展契机 亚太总部移师中国
2003年6月18日,霍尼韦尔公司宣布:即日起将亚太公司总部从新加坡移至中国上海,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内建立新基地。
将公司总部移至上海是霍尼韦尔商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抓住亚太地区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户群、供应商及专业人才都有迅速的增长。
江森自控与QAD战略合作开发新一代准时制
2003年7月9日,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与QAD公司(全球制造业协作商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宣布:双方已携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QAD的旗舰产品MFG/PRO开发新一代准时制(Just-In-Time)顺序交付模块。通过建立合作关系,QAD公司可以得到汇聚了江森自控有限公司10余年的知识和专业经验的准时制顺序交付软件模块开发成果,同时还可获得江森最好的专业知识和建议,从而可以进一步改进 QAD产品的设计并减少该项产品上市的准备时间。
市场竞争的结果势必会引起一些问题,如竞争手段、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同时也会造成利润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机构来出面管理这个市场。在这方面,国家对行业的管理机制特别重要。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市场,是产品成熟化的标志。如何定义智能建筑BA系统行业厂家,如何制定行业标准,关系到产品化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也关系到BA市场能否走向规范。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完整的关于楼宇自控的设计与施工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世界上的建筑物设备工程因地域、传统、能源、标准等差异,建筑设备的系统设计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针对建筑设备监控的BA系统其设计方法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国际上一些供热、制冷空调学会或协会等组织,分别在其制定的协议与标准中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一些关于BA系统工程设计的规定。如用于楼宇自动控制网络的数据通信协议BACcom,就是由美国冷暖空调工程师协会组织(ASHRAE)的标准项目委员会(SPC)135P于1995年6月制定的。 2002年1月30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DB11/146-2002),从2002年2月 20日起实施。其中,第三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适用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验收,相应的改、扩建工程也可参照使用。
2002年,上海市建设与管理委员会责成同济大学社区信息化与智能建筑研究中心组织中国上海测试中心、上海市智能建筑检测中心、浦东科技局和上海市设备安装公司起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标准》,目前已完成报批稿。
2 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2.1 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访问了欧美与亚洲发达国家,并与这些国家的专业人士就智能建筑技术进行交流,得到的结论是发达国家并没有象我们那样对智能建筑的热情,也不存在专业权威的智能建筑协会组织,对智能建筑的热烈谈论曾是多年前的历史。现在发达国家的智能建筑系统大都是按照建筑物使用功能进行设置,尽管没有刻意把智能化放在建设目标上,但是智能化系统的装备技术是先进的,系统的设置是完备的,系统的工程设计是合理的,系统的运行状态是良好的。
经过业界各方人士多年来的探索、推进,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无论是智能建筑的理论、设计理念、建设法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还是建筑智能化行业管理及智能物业管理,都通过教训与经验的总结,日臻成熟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理念与建设目标并不低于国外,某些理念高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准确把握智能建筑的设计定位、高质量的工程实施与系统有效运行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近年来,建设部与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对智能建筑工程加强行业管理力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政府无法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量的工程与技术问题、市场问题最好由相关的行业协会来牵头解决。
2.2 楼宇自控系统的集成化
2.2.1 以楼宇自控系统为基础的系统集成方式
系统集成主要通过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个主要子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协议和接口都标准化和规范化。
系统集成的方式主要包括:
(1)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可采用以BAS为中心,通过LonWorks或BACcom等技术实现和集成模式。
当前BAS的结构大多采用二级网络形式,即上层为以太网,下层采用RS485、LonWorks等速率较低的标准工控总线方式,具备集成的有利条件。此外,以BAS为中心的集成模式还可通过开发与第三方系统的网络接口(网关或网络控制器),将各种系统数据集成到网络主干上,这样BAS网关就能将SAS、FAS等第三方系统的协议转化为BAS级通信主干协议,从而实现了以BAS为中心的集成目的。
各楼宇自控系统厂家基本都依照以上的集成原理进行系统集成,有的楼宇自控系统厂家还专门开发了系统集成的管理软件。
(2)智能建筑是以信息集成为核心,连接所有与之相关的对象,并根据需要综合地相互作用,以实现整体的目标。可采用OPC技术和ODBC技术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
(3)新的集成技术是将信息集成建立在建筑物(群)内部网Intracom 的基础上通过Web服务器和浏览器在整个网络上的信息交换、综合与共享,实现统一的人机界面和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
(4)实时数据的集成和管理数据的集成。
智能建筑中包括多个子系统,涉及实时控制和分时管理两个不同的信息处理领域。由于处理对象差异,各个子系统无论在硬件和软件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系统集成的实质是一种横向集成,是把各个子系统通过物理集成、网络集成、应用集成而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实时数据的集成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首先实现的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实现对建筑物消防、安全防范、电梯控制、灯光控制、停车等诸多子系统实时数据的集成,并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
2.2.2 智能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各地区的智能建筑建设速度及水平也有相应的变化。上海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大城市,城市智能建筑的建设发展很快,出现了街区智能建筑群的建设现象。上海同济大学社区信息化与智能建筑研究中心曾对上海市淮海中路商业街区建筑群智能化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该地区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现状作了分析。
表1
表2
(2)智能化系统投资与大楼经营效益
弱电投资、智能化水平与出租率之间的关系,见表3。
表3
令 x —— 单位建筑面积的弱电系统投资(元/m2)
y —— 大楼设备所达到的智能化水平(%)
z —— 大楼出租率(%)
由表3中的相关关系可见,单位建筑面积弱电系统投资越大,其智能化水平越高,则其出租率也越高。
弱电投资、智能化水平与大楼租金之间的关系,见表4。
表4
令 x——单位建筑面积的弱电系统投资(元/m2)
y——大楼设备所达到的智能化水平(%)
z—— 大楼租金($/ m2.月)
各大楼的租金虽然取决于以下诸多方面:大楼的设计、建造标准;大楼建造的年代;物业管理的水平;建筑物所处的地段;大楼的装修标准、风格;物业营销策略,而且大楼租金与实际成交价之间有差异,但是单位建筑面积弱电系统的投资、大楼智能化程度,对大楼租金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节选摘自《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年第2期《商业街区智能建筑群的工程建设》]。
2.3 楼宇自控系统的数字化
2.3.1 数字化楼宇自控系统的概念
最近几年,未来的楼宇被人们认为将会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楼宇控制网络中的传感器、执行器、阀门等都是智能的。楼宇的基础设施能无缝隙的将数据网和控制网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楼宇网络。
整体的楼宇网络将成为未来楼宇控制的典范。整体的楼宇网络概念已不再是一个对将来的期望,今天它正在发生中。提供智能设备、子系统和系统的厂家正在如指数般的成长。这种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业主们,他们对楼宇物业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在今天,楼宇自控子系统如门禁、闭路电视、电梯、空调暖通、保安和消防中的智能产品都已问世了。
虽然这许许多多的智能产品正在导致楼宇子系统的逐渐更新,但真正的整体的楼宇网络系统仍然少见。生产厂商们一方面表示他们全面向开放性系统靠拢,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互操作性产品的发展,因为他们必须面对一个标准网络通信协议和真正的开放性结构所带来的市场变化。大公司愿意维持现状大多是因为利益上的考虑。许多大厂商在他们的底层设备中采用了LonWorks技术,是因为发现使用LonWorks平台这一经济有效的技术可以实现他们的封闭系统中的设备互通信息。
2.3.2 楼宇自控系统的远程监控
基于因特网的楼宇设备远程监控结构可以基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对于市场上的BA系统,如江森和霍尼韦尔等产品,其系统内置有专用的数据库,并提供有接口,可以转化为标准的数据库,通过前面提到的方法,用户可以从远程通过调用数据库来了解整个BA系统的情况。如果他想获得BA系统的实时状况和实时控制BA系统,可以直接通过浏览的方式监控BA系统。
现代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应基于Intercom来实现信息交互、综合与共享,实现统一的人机界面和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真正做到局域和远程信息的实时监控,数据资源的综合共享,以及全局事件快速的处理和一体化的科学管理。一旦将传统的BAS系统延伸到因特网上,建筑管理人员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完成他的职责。可以说因特网与智能建筑是分不开的,通过因特网,不仅可以完成监控职责,而且还有很多便利,比如楼宇设备厂家可以通过因特网持续了解自己设备的运转情况,当设备运行在非正常状态时,厂家可以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当然可以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可以说,基于因特网的BAS技术代表着楼宇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4 楼宇自控系统被控设备日趋智能化
2001年,根据BSRIA的估计,中国的商用中央空调市场总价值约在9亿美元。而家用空调如果按产量来估算价值(考虑到价格战的因素),估计在60~70亿美元之间。两者相加不到80亿美元。而当年美国开利公司的全球销售额就接近90亿美元。 BA系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降低初投资,节约运行费用和人工成本,更好地实现舒适性控制要求并协调各个系统,BA系统是集中空调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智能建筑的节能与管理
智能建筑特别是BAS(楼宇自动化)与研究高层建筑节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检测建筑物各项能耗的各类传感器和仪表是BAS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立能量使用数据库是研究节能的基础,是BAS核心软件的组成部分,集散控制系统是完成BAS各子系统控制功能的主要手段,更是实施节能的媒介。良好的管理可减小高层建筑能耗10%,通过优化设备的运行可节能10%,而这二者都可由BAS的软件来实施。
智能建筑中BAS的核心是HVAC(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此部分投资比重大,能源消耗大,占建筑总能源消耗的50%以上。因此HVAC系统智能化的程度不仅是实现环境控制效果也是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关键。
智能建筑中实现节电节能,重在HVAC系统节电节能。国外BAS,系统节能率一般可达30%左右,也正是业主投资建筑智能化所期待的主要回报内容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在智能建筑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市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
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是HVAC自控设计与HVAC系统设计存在着脱节现象。在智能建筑中,HVAC及其自控系统的工程实施的步骤大体上是建筑设计院的暖通空调专业人员进行HVAC设计,并提出HVAC自控要求,由自控设备厂商进行控制部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并安装调试,然后移交给物业管理部门进行运行管理。这几个环节包括了建筑设计院、设备安装、自控厂商和业主等单位。工程实施本应形成密切配合,一环扣一环的运转;然而,实践表明,目前其中各个重要环节常常脱节,遗留后患,给BA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使节能效果真正实现。
智能建筑中还有其它系统节电节能,如照明、电梯等应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节电技术,以获得良好的节电节能效果。照明系统能耗占商业建筑能耗的26%,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较大比例地减少高层建筑的能耗。
4 2003年楼宇自控系统市场调查数据
主要针对国内外楼宇自控系统品牌进行了调查。
(1)楼宇自控系统的满意度。
性价比满意度,见表5/图1;
表5
图1
销售服务满意度,见表6/图2。
表6
图2
(2) 楼宇自控管理软件的满意度,见表7/图3。
表7
图3
(3) 常用的控制器/传感器品牌,见表8/图4。
表8
图4
(4) 常用的执行器品牌,见表9/图5。
表9
图5
(5)常用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品牌,见表10/图6。
表10
图6
(6)常用控制系统品牌
常用的空调控制系统品牌,见表11/图7;
表11
图7
常用的新风机控制系统品牌,见表12/图8;
表12
图8
常用的变配电控制系统品牌,见表13/图9;
表13
图9
常用的给排水控制系统品牌,见表14/图10。
表14
图10
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物联网;信息技术
1、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应用,这为人们改善居住环境以及工作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现代智能建筑开发及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智能建筑需要对建筑物结构、设备、服务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将之看成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综合布线的方式,将建筑内部的多个结构部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组合形式。最终达到全面实现通信管理、建筑内部设备的综合信息化目的。尤其是随着现代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机械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都为现代智能建筑的产生形成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2、建筑智能化开发现状
虽然传统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而且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加之单种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其中的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变得日益独立,尤其是用于建筑中的一些电气末端产品,各个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联系较为缺乏,使用过程也不够方便,不满足当前节能环保的时代趋势,而且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并不高。
随着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元器件体积小、性能良好的特点使得电气控制箱的体积得到进一步压缩,这让电气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其主要应用目的在于使得受控设备处于最佳的被控制状态,从而实现节能目的。加之建筑智能化技术得到不断的推广,现代智能建筑中逐步开始从单一的智能控制监控系统向基于开放通信协议的建筑电气设备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间共享及管理平台。这给智能建筑的开发及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例如,建筑物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信息处理以及集中控制的现场总线布置技术。同时,通过采用遥测、遥控、遥调以及变配电系统的远程控制等方式,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为建筑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了预警,实现了无人值守状态下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通过综合采用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构建起电气自动监控系统,使得智能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连接简单、通信可靠、易于维护的特点,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二次电气回路。另外,人们将节能控制所关注的重点置于建筑的重点耗能环节――照明系统。将传统建筑中所使用的由单一定时开关所控制的照明控制方式被淘汰,而是在智能建筑中大量使用了感应控制、减光控制等控制方式。同时,通过采取布置控制方式的途径实现了外场景的最大化控制、遥控器控制以及照明现场控制,提高了照明的舒适性、功能性以及人性化。随着智能建筑的持续开发,人们对其设计、施工及使用等都将进一步深入,将为智能建筑国内开发及发展奠定基础。
3、现代智能建筑的应用前景
3.1 逐步形成以节能为中心的设备监控系统
从当前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建筑的另外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绿色化。虽然当前在建筑中通过使用大量的高效节能设备及相关的控制技术措施,但是其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为了评价智能建筑的节能效果,需要采用对应的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所以,不管是新建筑还是老建筑,通过建立其能耗实时监控历史数据的方式将为建筑物设备运行状态的自我诊断、建筑能耗的估计提供条件,从而为建筑内部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参数调试、运行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避免能源的浪费。
在建筑的能源选择过程中,还可以将风力、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以及燃料电池等再生能源应用到其中,及至与整个城市电网融合起来,形成智能供电系统。这也是当前国内外工程人员所努力的方向。
3.2 智能建筑中安全事务管理控制的实现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建筑安全,尤其是住宅安全成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中,消防安全工程、安防工程建设等已经成为了常规的建设内容。安防系统主要以视频监控以及放到报警系统为主,智能建筑中需要对这些系统的性能予以提升。例如,可以通过采用智能传感技术的方式,诸如能够在超低照度下正常工作的CCD、采集生物特征的探测设备等,提高智能建筑中安防设备的灵敏度。另外,因为只能建筑中布置了大量的探测设备,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设置智能分析系统,诸如人体分析系统、面容对比分析系统、街景分析系统、人流密度分析系统以及人数统计系统等。这些都将提高智能建筑的综合“感知能力”。
为了能够提高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灵敏度以及工作可靠性,在智能建筑中可以对传统的火灾探测设备进行改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视频遥感、光纤传感等设备来感知火灾信息。同时,将微处理器植入传统火灾探测器中,增强程序的智能识别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智能探测器,从而提升报警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3.3 形成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PV6、EPON、GPON等应用推动了电话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互联网的融合,再结合物流网络的迅速发展,新型的物联网正在人们身边形成。未来智能建筑在信息网络构建中甚至可以通过使用全光通信以及无线通信的方式将建筑自身融入到物联网当中,通过将自身纳入到捂脸网络中的方式实现智能建筑管理、运营的网络化。
结语:
参考文献:
[1]潘祖伟. 探讨中小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发展[J]. 科技资讯,2010(20).
篇10
关键字:智能建筑 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s a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and often belong to differen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rea,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re also different. For example, security systems to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fire control system belong to the fire station, the satellite receiving and cable TV system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v... And so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s a complicated interlock, a wider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project, the project of the total package manage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ivil total package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sense of the system integration, it combines many technology is a body comprehensive system (integrated) desig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lose to keep in civil engineering, decor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operate, so only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y is not enough, still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basic knowledg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行业背景
若自1995年开始计算,我国智能化工程建设已经有17年的历史。从简单的模仿到自行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从仅有的布线系统到纳入智能化工程范围的子系统越来越多;从炒作到务实,从迷茫到清醒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目前几乎是无建筑物不谈智能化,但有特色有水平的项目并不多,大多还是停留在模仿和类比的较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随着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类已逐的产物,它具有十分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它已初步形成人们选择工作环境和购房置业的新时尚、新热点,也将成为21世纪地产商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建筑智能化工程又称弱电系统工程,主要指通讯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OA),消防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简称5A。简单的来说,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1、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2、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3、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4、智能卡系统工程;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6、计算机网
络系统工程;7、广播系统工程;8、会议系统工程;9、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10、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11、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二 业务需求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智能建筑也是如此。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含义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各项技术法规的制定与颁布,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政策与法规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发展和普及应用,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世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信息的迫切需求,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开创
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三 工程管理组织及内容
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而专门设立的工程实施项目组及其有关部署是以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智能化系统工程国家标准为依据,确保合同的履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工程,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是智能化工程承包单位项目组优先考虑的目标。
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组成员由项目经理、若干名管理工程师、工程助理和下属的专业施工、调试人员等人组成。 2、项目组织机构图 3、主要组员职责。
2 工程文件管理:工程项目的文件管理是工程实施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有关工程的变更、甲乙方及监理间的来往公函、各类验收资料等等,不得丝毫马虎。
(1) 工程文件管理方法 ,项目经理确认工程文件的有效性和执行计划。
(2)由项目经理负责内部工程文件签发,又工程助理建档、查询、保管和分发到有关部门、管理工程师及专业施工人员。
(3)由工程管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现场技术文件的执行情况。
(4)由现场管理工程师负责按规定完整、准确填写有关施工记录文件或表格,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并上交项目经理审阅,并由工程助理分类分册归档。
3 分包管理 :为充分发挥各分包商在本项目中的主观能动性与专业技术水平,弱电总包将对分包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即让各分包项目经理真正意义上融入我公司项目小组内,从工程设计、现场协调、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安装定位、调试开通等方面的一贯制服务,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工期。
4会议:
(1).总包例
会为了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及设计情况,项目部积极参加由业主、监理等组织的各种工程例会,与各种系统、技术协调会。
除了在正常情况下参加各种例会外,项目部还做到随叫随到,及时讨论处理各类紧急事件。
(2).分包例会
为了管理好分包单位,项目部与各分包单位例会制度的要求如下:每周一次召开项目部和分包单位例会,主要议程:及时转达总包例会的有关要求;汇总一周来的施工情况;布置下周的施工要求;协调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关系等。
四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任务和方法
(1)要培养或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给他们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他们不但要了解智能建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还应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本企业的发展规划。要熟悉有关的法规和规范,全面理解和掌握其要点,做明白人,办明白事。
(2)不宜盲目跟风,要根据本公司开发项目的类型做好应用功能分析,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标准。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档次确定不同的智能化标准,并对应用功能的完整性适应性、科学性广泛征询意见。
(3)有了准确的功能、需求定位后,就应提出详细的设计原则和要求。设计原则和要求是进行系统设计和投资控制的目标,也是进行方案评选和验收设计图纸的依据。设计原则一定要先进、专业、经济、合理、适用。
(4)坚持设计公司设计的主导地位,这是政府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中明确规定的。智能建筑的设计不但需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而且应由该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工程设计单位总体负责,避免集成商大包大揽的现象,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设计的深度,确立和完善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以规范为准绳。
(5)设计方案的专家论证和评审是保证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委托设计监理是完善设计管理的保证。设计方案的论证与评审应从可行性和实用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开放性和标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等方面进行。
(6)工程招标阶段主要要编制好招标文件,做好投标单位(系统集成商)的资质预审工作,参加投标的单位必须是政府主管部门核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商,这是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其次还要对投标单位的工程技术能力、技术专长、人员素质、管理协调能力、社会信誉、公司形象、注册资金、工作业绩、工程技术服务、业主评价几方面进行考察。
(7)坚持对投标书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从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适宜性、报价的合理性等方面选择出符合招标文件的系统集成商。
(8)对中标单位的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核、确认。
(9)对工程安装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有效地控制。应做好图纸会审、图纸交底、技术交底及技术界面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等前期技术管理工作和工序之间的检查验收等质量管理工作。
(10)系统调试阶段要按照技术规定的程序进行各系统的调试、初调、总调等工作。在深化设计、签订合同时就应确定系统测试的内容、方法,确定质量控制重点。地产开发商(或工程监理机构)要把系统测试作为监控的重点,进行全过程地监理,确保系统调试项目的完整性和技术数据、参数的准确性,以使整个系统达到设计的各项功能和要求。
五 结束语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随着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类已逐的产物,它具有十分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 征。它已初步形成人们选择工作环境和购房置业的新时尚、新热点,也将成为21世纪地产商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