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高校 有机化学 学习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制备及应用的科学,是化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分支之一。它作为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大学有机化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开展教学改革创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需求。下面笔者从目前大学生有机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一、大学生有机化学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学习效果很差、厌学甚至不学的现象。笔者通过与学生交谈,并进行查访,总结原因主要有: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有机化学没有用,因为以后工作也不会涉及化学知识,还不如花时间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些大学生心思根本没在学习上,而是专注于课外活动、玩游戏等;少部分大学生根本就是太懒惰,无心学习,老师劝教也不听,最后临考前却想着让老师帮忙辅导,完全放弃了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出现这些问题的结果就是,班级整体有机化学学习水平下降。

(二)学生化学知识基础水平不一

有机化学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组成各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省市,各地教学水平和质量不尽相同,造成了学生间化学知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部分来自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尽管这些学生很大部分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其理解力和动手能力不强,学习很吃力,跟不上进度,以至于出现了弃学现象。

二、针对有机化学学习问题的探讨

(一)加强大学生教学考核

加强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的考核,有助于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学习,正确理解学习目的,顺利完成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高校多采用多因素考核制度,包括平时考核和考试考核。平时考核是根据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即从学习纪律、预习、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试考核即答卷测评考核。虽然各高校考核内容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但这种考核制度对学生学习效果评定是客观公正的。与此同时,要想更好地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整个考核过程还应加大课堂测验考核。这样就能够很好地维持大学生的学习紧迫感,使其用心听课和回答问题,进一步激发其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还应该加强考核制度的执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多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执行相关处罚。同时,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公平,严禁出现考核武断或者失误,避免学生出现心理不平衡及产生学习失落感。

(二)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加强学习考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于有机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第一,有机化学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化学分支学科,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性增加教学内容,以“贴近实际应用、贴近生活”为基本原则,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重视该门课程;第二,调整课堂教学日历,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课堂讲学,让学生更加紧密地加入到有机化学的教与学过程中,一方面督促其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使其获得学习成就感,这有助于调动起他们更深层次的学习动力。此外,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化学相关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升其对有机化学科学的探索热情。

(三)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

大学课程知识的学习,除了自己主动外,还要相互交流,尤其对于那些有求知欲但又学习吃力的学生。大学有机化学学习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需要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现代高校具备强大的信息资源和学习交流渠道,大学生之间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学习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似乎是多少代人的教学和学习经验总结。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自我封闭的趋向,这很不利于沟通学习。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需要班级干部和学院负责人合理安排,并配合心理教育专业人士,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或课外活动,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其能够更多地接触同学,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大学有机化学学习需要学生的主动,高校需要让大学生准确认识到自己目前扮演的角色和将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有机化学学习出现的现实问题,我们要不断开展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加快社会进步和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彦伟,孙广,李海艳,别红彦.大学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11-112.

[2]王枫,张会菊.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1(2):173-174.

篇2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也可以说是让生活走进教学,教学走进生活。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

1.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理解问题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数学这种抽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选择学生在生活中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教学的开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除此之外,还能够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还能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2.了解数学的价值和重要作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比如买卖物品、研究发明等。如果说生活中没有了数学,那么人类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无法研究出新的科技手段或物品,无法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就包括在古代的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中也存在着数学的运算。由此可见,数学的价值有多么大,它对人类生活又有多么大的重要作用。

二、运用

1.教学目标,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先转变教学的观念等,然后,再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未来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2.教学方法,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合理的语言、适当的演示等,还可以通过数学情境教育进行教学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让“抽象”的知识不再抽象。

3.教学内容,除了书本上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外,教师还应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使学习的内容丰富了,还使学生学习生活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小学教育专业;优化设置;协同创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为湖南省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1]。这是对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师范生培养模式是国内首创,由于其生源特点,现有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不能较好地适用于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而我省原有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学科课程的整合不够,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多学科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2]。现有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与协同创新能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业务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新一轮互联网发展热潮推动下,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范围、方式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我国信息化发展路径将向网络化、集成化、共享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实现战略性转移,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协同创新的新时代[3]。为此,应以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六年制师范生源特点,探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开展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师范院校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

课程优化设置的意义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也成为我院一个富有特色的专业,此培养工作2010年已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这是对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简介培养目标:为县以下农村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新时代的基本要求。人们的信息素质急需提高。为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首先必须加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探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开展以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实施组织和保障体系。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应“加强师范院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专业建设,培养、培训适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同时指出应普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相关公共课。

1.2国家卓越教师培养与教育信息化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要求。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主席在2015年5月22日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更是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4]。

1.3信息时代对人类的客观要求

教育要对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出反应,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现在,信息素养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而存在。而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这个目标不单是个人的能力要求,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随着信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的提高,提高国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而且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未来教育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优化设置原则

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师范生的特点和未来的就业岗位,以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将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基层顶岗实习融合,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两方面的课程。着重在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与优化。以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全省小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1)根据我省小学教师发展规划需要和“为农村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优秀骨干教师”的六年制师范生总体教育目标,结合信息时代对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确定校内外协同创新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2)根据初中起点六年制师范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培养学生知识、情感、技能协同创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形成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3)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全面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与协同创新能力,确定终身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科研型的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

3信息技术课程优化设置内涵

以协同创新培养总体目标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就业和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信息技术能力的具体内涵以及掌握相应能力所必需的知识点要求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形成新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然后在新的课程体系条件下,各核心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根据各自的特点,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下,进行以协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并进行实践。如果检验结果发现教学效果欠佳,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若为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则需要考虑重组课程体系,若为教学方法问题,则考虑进一步协同各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如果检验结果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存在缺陷,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重新调研并再次进行能力内涵分析、知识点分析和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体系的协同改革。最后全面分析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各核心课程的改革实践效果,进一步协同修正和完善各课程的改革措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体系教学新方案,为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力和一定协同创新能力的小学教师服务。在指导思想上,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吸取总结各师范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生源和学生就业的特点,以信息时代卓越教师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方式的研究,注重新计算模式下信息技术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协同,探索适应信息时展需求的,多学科协同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深化改革,吸取传统教学方式优点,引入多学科协同教学方式,以启发式、讨论式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独立思考和解决多学科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不仅要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互协同进行理论教学,而且要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需要,到教学实践单位进行讲解,实现校内外协同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诠释与把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信息时代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根本要求和教师教育一体化要求,进一步拓宽和整合信息技术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一套适合六年制师范生特点及需求的,职前职后协同一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4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1)进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知识关节点”分析。综合分析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之间的联系,研究各课程的理论教学“知识点”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动手能力的关系,找出理论与信息技术工程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系统组织好教学实习单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实践。(2)协同创新视阈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建设。根据“以小学教师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参照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提出跨学科协作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协同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大纲”。(3)跨媒体协同视角下课件的建设与管理分析,实现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协同共享。全面分析整理现有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完善各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条件和相关资料,加强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其他辅助教学工具的制作与调试,实现跨媒体可移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共享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4)校内外多方协同创新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与完善校内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根据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需要,开辟更加有利于培养信息技术工程实践能力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学生、教学实习单位和学校多方协同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实习模式。(5)协同创新与教育一体视域下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材建设。分析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特点,根据教育部卓越教师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教育一体化要求,编写有利于培养协同创新人才的补充教材或讲义。根据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编写出具有多学科协同创新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指导教材。(6)协同创新视角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信息时代新计算模式发展需求,多学科、多途径协作健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创新相协作,创新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杨恒伏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茂平,刘志敏.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特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29-32.

[2]顾富民.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2):71-74.

篇4

1.1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

经企业实践总结出来的供应链采购管理理论涵盖的知识面广,且具有操作性强、交叉学科多等特点。高校对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体现于该门课程在不同学校的使用名称具有差异性,如“采购与库存控制”、“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管理”等等。在企业实践中,供应链采购管理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今的企业竞争环境和过去已有天壤之别,供应链采购战略以其优势逐渐取代为库存而采购的原始采购理念。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将采购管理归入到供应链管理的讲授范围,而不是将供应链与采购区分开来,使学生对供应链采购管理有清晰的认识。

1.2教学方式陈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不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无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学校教学实验设施场所有限,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了制约,从而使学生缺乏对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的认识和体验。

1.3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方式通常只有闭卷考试,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优劣,个别学校还会参考课后作业表现和平时的考勤。同时,因为考核的内容一般都在课本中,且老师已划好重点,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考试前突击识记以应付考试,确保六十分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此种考核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其不仅不能反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还打击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仅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无法实现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2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法

为保证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校方需为该课程制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供应链采购管理这一门学科的综合性非常强。因而,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优化教学法,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和创新能力。

2.1基于案例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学生毕业并进入社会工作后,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学习时期,就该有意识有目标地加强训练。案例教学法即在课堂上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体验现实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对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具体案例、探寻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教师单纯的教,因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及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该怎么选择采购模式的章节时,可给出通用汽车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见仁见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开放式、创新的思维进行有效思考,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2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高校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保证学生就业,因而可提倡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做”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毕业生实现就业“零过渡”。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其“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死板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景,给学生分配工作(问题)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时和他人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在评讲“供应商的选择时”,教师可先设计出预设的企业情境,然后提出贴近的具体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或分组讨论,此外还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几个供应商会选择的模式作为参考,启发学生为企业找到最匹配的供应商。

2.3基于情境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法,它通过应用案例或情境于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该教学法可充分利用直属学校的企业资源,或者录制某个优秀企业的工作场景之一,以用于多媒体教学展示;再者可以让学生在指定场所模拟企业活动,以体验某个工作角色的真实工作情况。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内容应注意包含如下几个方面:设计情境、角色指导、情境模拟、讨论分析以及总结经验。例如,进行战略采购,可简单设计为班级春秋游物料采购最优化省钱采购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情境可设定在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各小组分派确定好采购管理员、采购人员,做好采购计划,然后进入“市场”实行采购,最后各组讨论、总结各自采购经验,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在情境教学作用下,学生们经过亲历亲为,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3结语

篇5

【关键词】学习优势;课程文化;思维建构;育人智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所有的生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习优势教育,给我们的实践提供了这种可能。

2013年5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在稼轩中学举行的"历城区基于学习优势的课程文化研究研讨会"上的一席话,引发了现场100余位校长陷入沉思--"学校绝不单纯是学科学习的场所,而是以多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个性学习的场所。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通过课程,使众多带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差异的、多姿多彩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培养民主精神与创新意识"。

五年来,济南稼轩中学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了课程范式创新、教学过程改造、教学文化创新的一系列自组织变革,生成"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的教育特色,促进了师生的发展。课程创新,点亮了师生的智慧人生。

一、课程设置:围绕育人目标

学校课程,是学校为了学生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服务的总和,也是学生的全部学校生活。课程的基本功能是塑造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须从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入手,改变培养人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

稼轩中学秉承"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在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构建"生命、生活、生态"课程为突破口和重点进行建设,开发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心愿课程,使学校课程体系在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之间达到平衡。

基于此,稼轩中学确立"学校即社会、课程即体验、教师即资源"的大课程观,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学习和生活经历都视作课程,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成长,关注他们成长的全面,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要从孩子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和积累生活、做人的经验出发。

基于此,稼轩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从整体、系统来加以思考的,不是孤立地做加减法,思考"为什么开设这些课程、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等问题,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益,并使学生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自己非优势方面的材料、活动和训练,也促使其非优势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突出特长。

二、课程结构:服务学生成长需求

课程设置,体现了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载体的开放性、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学习手段的多样性;校本课程,做到了与激发生命活力相连,与回归生活世界相通,与营造生态教育相趣。课程学习,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

学校将课程目标与学生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做好结合文章。根据学校教育的整体架构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需求,整合国家课程,实验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特长发展的个别化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符合时展的、与社会生活衔接的课程。学校将原有的日常综合教育活动、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等课程化,统称为学生成长体验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又将其分为选修和必修两大类,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优质高效的基础型课程,强调实施过程的"社会性"要求,倡导合作学习,着力培养学生"乐群"的品质和能力;提供丰富选择的拓展型课程,强化提供学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重在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促进主动发展;开设增加体验的探究型课程,加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过程体验,着力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和能力。

课程之于学生,关乎人的教育权利,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关乎人的个性发展,关乎人的潜能释放。目前,学校已形成102门供学生选择的体验式课程群,内容涉及责任体验、角色体验、竞争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体验等六大模块,关联艺术、体育、心理、生活、管理、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这张课程"大菜单",增强了学校各类课程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了课程整体效益和效率。既保证了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又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鲜明特色;既满足了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开发了学生拓展性学习;既考虑了学生当前的求知需要,又顾及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既关注了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需要,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三、课程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课程特色,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而是为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以社团课程和德育课程为例:

(一)社团课程。是由学生兴趣自主形成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学生人人参加社团,各个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成长、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引导、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学校规定,凡6人以上就可以组团结社,开展活动;成立社团必须拟订章程,规定学习和活动的目标、方式、场所和时间;社团在学期中要向全校展示活动成果;学期末要对社团活动进行评价;社团活动在社团聘请的本校教师或校外人士指导下进行。

与松散、自发的学生活动不同,稼轩中学的学生社团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进行的体验式的自我教育活动,具有课程的基本特征。经过学校的长期努力,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学生最喜欢参与的学校活动,成为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德育课程。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培养高尚的人。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实效性方面出发,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整合传统德育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学校德育课程化,初步形成了与学科德育相互支撑的主题式、系列化德育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水平,提高了育人质量。目前,学校已经构筑了学校、年级和班级三个层次的系列主题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出数十门主题德育课,丰富和完善了校本课程体系。

依上所述,学生的学习就由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自主学习,由书本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由课堂学习延伸到校外学习,由学校教育延伸到校外教育;学生的发展也由单一的学校教育空间,走向由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组成的四维空间。

四、课程整合:服从教育资源优化

课程建设,要求通盘考虑学校的课程体系。针对学校课程门类多、课时紧张的现状,稼轩中学因地制宜,采取统整策略,通过学科整合、时空整合、任务整合,将各种教育资源转化为学校课程内容。

以任务整合为例。学校在实施拓展课程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与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主题活动、学校传统的节假日活动相整合,于稳定中显灵活,在统一中显个性。如"走进辛弃疾故居"活动,学校将此项活动与"爱国情怀"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整个活动围绕"辛弃疾"而进行:朗诵组、导游组、摄影组、文学采风组,活动课程就成为学生了解生活、接受教育的有效载体。

课程建设,引领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其成果不仅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课程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的"适性"成长发展方面,更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与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学校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整体育人环境持续优化,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施学习优势教育,要从课程上建构,从教学上突破,从学生上落实,从过程上体现。这样,课程就不仅仅是诸如教科书、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之类的"文本课程",而是师生实实在在体验、感受、思考并领悟的"体验课程"。这样,教学就成了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这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给我们增添了信心。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富兰(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如才等. 尝试基于学生学习优势的教学--济南市历城区学习优势项目实践与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2(24).

[3]王钢城等编著.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所新兴学校成长的动力[M]. 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4]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6

然而,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普遍感觉到,学生只钟情于操作,操作课堂上热火朝天,而作为实践依据的理论基础,他们毫不关心,导致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延展性,效率低下,。

文章本着“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更好的实践”这一人类发展的规律,以通用技术课程《设计的评价》一课为例,探讨通过课堂的精细化设计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问题。

一、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课程,精细化对待每个要素

课程设计是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堂进行的方式等的系统设计。时代在变,知识不断的更新,而我们面对的又是各有特色的具有不同思维的个体,他们的过去不一样,知识储备不一样,个体情况迥异,这就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精细化设计,在一对多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提高效率!

1.正确理解和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对整个知识模块做了纲领性要求。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个结果要求,没有任何的中间梯度目标,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需要将知识逐渐的累积、递进,最终达到目标要求!逐渐的引出的另一个好处是知识形成前后联系,避免出现突兀、断开的独立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使知识更有系统性!所以,正确理解和细化教学目标非常重要,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目标达成的成功率!

2.充分调查、正确判断学生对内容的心理预期

教学活动作为人对人的一种工作,感性、理性、情感、性格等等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我认为光有学情分析还不够,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调查分析,事先预设好学生的整个状况,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其中,学生对内容的心理预期尤其重要!如果能在课程设计前,掌握大部分同学对该内容的想法(一对多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完成大部分学生的知识传递为主要目标):好奇、期待、无聊、困难、厌恶、喜欢、……!我们就可以未雨绸缪,提高效率!

3.设计并反复推敲课程进行的方式

为了能达到课堂效率的最高值,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的进行流程反复推敲。我认为课堂进行应该整体有序,小环节自由!严谨但不固执!

二、课程的精细化设计实施过程及有效性分析

我以苏教版通用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和评价》的第三节《设计的评价》为例,谈谈我对精细化课程设计的尝试。

1.精细化的课前准备

教材的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能根据要求进行评价,会写设计总结报告,并能在交流中提炼信息;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教材上将评价分为自评和互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如果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基本没有兴趣,课堂也无效率可言!

本节内容作为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一环,内容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可以充分利用之前过程中设计制作的作品!如果能够再加点竞争类的内容,那课堂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

所以,在确定了整个课堂的呈现方式和进行形式后,我做了些准备:学生作品的照片,简单的投票程序(满足竞争性内容),PPT等。

2.适度的调动学生情绪

良好的情绪,会让学习积极主动。而要调动积极情绪,除了课堂内容这一兴奋点外(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来自于学生对课堂形式的期待和对未知知识的渴求。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为学生铺设了几个兴趣点:

(1)设计了竞争环节:学生有机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和单独个人进行评价;

(2)奖励机制:根据评价结果的等第进行象征性奖励;

(3)每个学生的前三甲作品与我的前三甲作品的重合度;

(4)学生有机会向所有同学展示、解说自己的作品。

3.课程主题进行

有了课堂设计的思路和成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之后,接下来该思考如何将课堂内容很好的融合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1)让学生有机会交流探讨,思维碰撞――设计了4人为单位的评价主体;

(2)实现互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后,要进行理由陈述;

(3)实现自评――6强作品选出后,让相关设计者当众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4)评价报告的书写--作为课后作业提交。

教师的作用:

(1)参与某些小组的探讨;

(2)在学生发表观点时,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纠正不正确的理解,提炼观点,加深部分知识,适时穿插教学内容;

(3)根据课堂设计要求和课堂的实时情况,组织好课堂进行过程。

三、精细化课程的效果和反思

1.精细化课程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的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因素,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也是大数据理论的一种!

2.精细化课程设计能让某些理论课焕发青春,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

篇7

关键词 技工院校 汽车营销 一体化现状

一、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一)一体化教学的意识不强

一体化教学的意识不强是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观问题。很多技校院校的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仅仅局限在理论课堂上,他们将更多地时间用于备课和教书,并没有意识到一体化教学对于开展汽车营销课程的重要性。缺乏一体化教学的意识就会使得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安排做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培训,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都造成一定的障碍。

(二)师资力量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师资力量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是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技能来看,很多汽车营销方面的教师并不是本专业出身的,很多教师都是非专业或者是中途转到汽车营销这方面。这对于开展工作极为不利。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仅仅来源于课本,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或者经验,因此教学内容具有偏颇性。

(三)教材脱离社会实际情况

教材脱离社会实际情况是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现在,很多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理论的知识为主,很少有贴切当前汽车行业实践的相关知识。并且这些辅导材料虽然是经过修订,但是大致内容依然停留在几年前,与当前的社会汽车行业发展有很大的脱节。

(四)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模式陈旧是的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就目前来说,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依然是“我讲你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单纯理论性知识的讲述并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体来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五)实训场所建设有待于提高

实训场所建设有待于提高是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这里提到的实训场所的建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实训场所应该包括汽车销售实训地方、销售地方以及软件的实训地方。但是在目前,很多院校的实训场所仅仅是一个模型,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并不具备。另外,实训场所的规模不大,实训场所应该模仿4S店来构建,让学生真正进入氛围,但是目前许多院校这方面并没有做到位。

二、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开展得好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一体化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也有要求。因此,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技校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

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开展得好可以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较之普通高校来说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一体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推动其教学质量。

三、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一)培养并提高教师的一体化教学意识

培养并提高教师的一体化教学意识是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教师只要从主观上重视了一体化教学,改变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才不会单方面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工作。教师首先要理解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目标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造就一支“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从而转变教育服务理念,转变教学实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专业建设和专业开发。

(三)不断更新教材

不断更新教材是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教材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基础,因此,只有教材与时俱进,贴近实际。学生接受的东西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汽车销售企业对专业销售人才的需求。如我院在这方面也不断努力,组织教师结合我院学生实际,编写出《汽车销售流程实训教材》。该书是以汽车销售流程为主线,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针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采取任务驱动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效果显著。

(四)优化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爱上这种课堂,才能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掌握专业知识。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接受一体化教学的教育,真正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五)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

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我们这里提到的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真正要在实训场所做好销售实训区域、客户接待区域以及软件销售区域的建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要真正扩大实训场所的建设,使实训基地方针实体4S店,完成从售前到售后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仿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旭.汽车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探索[J].大众科技,2008,(11).

[2]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05).

篇8

论文摘 要:为了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到有效,进而高效,教师应当既科学又艺术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变错为利,让这些错误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让学生得到充分发 

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无论教师之前将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得有多么精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出现我们始料不及的一些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大体上会有两种态度:一是立刻加以否定,不让其陈述理由,甚至呵斥学生的错误行为;另一种是开放式的,灵活的加以处理,使学生的错误变成一种学习资源。在实际教学中,错误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我们不可能消除错误。教师不能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应该灵活机智地加以应用,变错为利,将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和催化剂。

一、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激活学生思维

在小学信息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而低年级的学生总会在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小的错误。一些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出错的地方,然后告诉他们怎么纠正或是老师直接忽略这些小错误。众所周知,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在信息课堂中,面对学生错误时,教师不应该是直接纠正或是忽略,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画矩形》这一课时,教师以画卡车为例,并分为三个任务让同学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是利用矩形工具画车身,第二个任务是利用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画车窗及车灯。这两个任务,学生基本可以正确的完成。第三个任务是利用椭圆工具画两个车轮。学生利用椭圆工具和shift键很快就画出了两个车轮,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同学画的两个车轮大小都不一样,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观察,

此时,学生已经自己发现了错误,但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修改,而是通过操作画第一个车轮时,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动。此时,学生就立刻理解了,画第二个车轮时数字应该和第一个一样,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车轮大小一样了。

当发现学生的操作错误时,教师并不急于纠正,而是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错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瞬间被提高,思维也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之下,学习的效果甚佳。

二、借助学生操作错误,启迪学生创新

创新是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更需要鼓励学生创新。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实现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充满着一些错误和挫折。对于这类差错的教学要求不是“及时评论”、“及时纠正”,而是“延时评论”、“启发诱导”,鼓励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美化文章》时,在创设教学情境,布置了“插入艺术字”的任务以后,学生开始尝试操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同学插入了艺术字后,没有改变内容,于是插入的艺术字就变成“请在此键入您自己的内容”。这很明显是一个错误,但教师没有立即批评,也没纠正,而是将这个问题提出来,

受教师启发,学生开始思考,并在底下尝试方法。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提出可以用退格键,有的说用DELETE键,还有的说可以右击剪切,很快将错误解决了,实现了学习上的“再创造”。

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有重要性,尤其是对小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当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有操作错误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延时批评。如果学生一旦出错,就立刻批评或纠正,就会磨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针对学生屡犯错误,进行强化训练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学生对于一些操作掌握不熟练的情况,于是,学生总是在操作过程中犯错。教师一般会选择演示或是讲解,以此来强调某个内容的操作方法。但我们发现,有时单凭讲解或指点一下并不能解决问题。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当一个操作发生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概率)就增加。因此,在面对学生经常犯错的操作时,教师应当通过强化训练和有针对性地反复练习,从而真正的解决问题。

例如,五年级的学生在上小学信息技术选修第二课时,有个内容是利用logo画等边三角形。教师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个步长为50的等边三角形。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同学在画完第一条边后,便不知下面如何操作,或者有的同学画出了三角形但并非我们所需要的等边三角形。于是教师询问同学没画出图形的原因,很多同学都说不知道旋转角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开始通过画图和联系数学上的知识来讲解,帮助同学们分析小海龟每次旋转的角度,从而利用logo画出等边三角形。但是在下一次课时,教师又让同学们画等边三角形,发现很多同学仍然不会操作,画出来的图形都不符合要求,问题还是在旋转角度这里。于是,教师不再单纯讲解,而是通过展示几幅多边形的作品,请同学上台先标注出旋转角,然后再标明旋转角度是多少,接着再让同学上机练习,利用logo画出这些图形。通过教师这样的训练,学生开始学会分析旋转角度,很轻松地就可以画出一个图形来。

参考文献

篇9

1.教材分析

本次课程的设计选自呼叫专业核心课程“电话营销”,本课程已立项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首批品牌课程,并申报为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课程选用高职高专呼叫专业规划教材《电话营销实战教程》,结合行业标准、技能考证和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结合电话营销典型工作任务将整门课程分为6个工作项目,本次课选自项目5中的任务二 ――“异议处理”这一任务单元,主要任务是针对电话营销过程中产生的异议进行处理,学时为两课时,共90分钟。

2.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二上学期呼叫专业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呼叫坐席基础知识,性格活泼,求知欲强 ,善于运用各种网络资源,但普遍知识面较窄,文化内涵不足,缺乏沟通技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们确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为掌握异议的类型和产生原因分析。能力目标为掌握异议处理的步骤及处理技巧。素质目标为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提升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其中,教学重点是处理异议的步骤,教学难点是针对不同类型异议的话术技巧。

二、教学策略

针对电话营销中话术知识繁杂,课程团队按照呼叫中心工作流程,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重新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在线共享教学资源库。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沟通技巧,但爱玩游戏、善于运用各种网络资源的特点,课程团队选择微信、Teambition团队协作平台、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基地(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自创交互式游戏和映客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

针对学生仿真模拟和对真实工作环境的体验不足,课程团队将我院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基地(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和我院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北城分公司的真实电话营销工作任务引入课程,通过课堂角色扮演、实训平台模拟经营和顶岗实习三管齐下,使学生掌握处理电话营销业务流程和沟通技巧。

针对学习效果难以监督和量化的难题,课程团队将课堂教师考核、学生互评、行业专家考核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业绩整合成全方位过程化考核方案,不仅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通过大数据的追踪暴露差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程设计分为课前翻转课堂――辨异议,课中课中技能实训――话异议,课后顶岗实习提升职业迁移力――战异议三个步骤,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辨异议――课前翻转课堂

(1)课前教师通过Teambition团队协作平台检查学生上传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产品推]和介绍”环节的作业视频,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微信让学生投票,选出在给客户推荐产品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客户的回应。

(2)课前教师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醒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程任务单,观看微课视频及其他学习资料进行课前翻转学习,在Teambition平台学生可以共享“电话营销”教学资源库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电话营销课程设计工作页、电话营销课程PPT、电话营销单项技能微课视频、电话营销案例库、电话营销图表库、电话营销课程实训技能训练、电话营销课程技能测试、学生技能实训录音、学生顶岗实习录音、企业连线仿真操作、电话营销课程讲座等内容。

2.话异议――课中技能实训

(1)创设情境。课上,先对学生提交的产品介绍环节的实训视频进行点评,并对上周顶岗实习的业绩进行公布,对业绩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然后,教师进行课前翻转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打开Teambition显示,全班有两位学生没有认领任务。于此同时,在微信投票结果显示“暂时不需要”是在向客户产品介绍环节出现频率最高的客户异议。由此引出本次课的技能任务――异议类型的辨析、异议原因的探究及运用不同话术解决异议。教师播放阿里巴巴业务员阿力的情景短片――《阿力的生死存亡》。

(2)案例讨论。视频第一段结束,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业务员阿力,你该如何应对?导出本次课的任务。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对处理异议的步骤已经完全掌握,共性问题出在“在处理异议的方法选择和话术技巧”等方面。

(3)攻克难题。①面对不同异议场景,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的顺口溜:揭示长处3F,应对短处换概念,转移话题下下选。②教师总结话术技巧。在需求方面可采用请求帮忙法、以退为进法、最后期限法、利益引导法、同行刺激法等。在价格方面可采用投资回报法、价格分解法、重新定义法、竞品比较法、价格让步法等。

(4)技能操练。在理清思路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阿力的生死存亡》进行操练,实行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方法。教师给出示范动画。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异议处理策略和话术。

(5)总结技巧。教师组织头脑风暴,让学生总结出处理异议的技巧有哪些,总结出处理异议的顺口溜:遇到异议别着急,虚怀若谷化情绪,道歉熄火要适时,重述问题表认同,弄清缘由细分析,立即行动莫迟疑。

篇10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目标;创新;学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42-05

任何一所学校的课程,都是学校文化的承载与体现,是学校发展的动能与支点。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于2007年建校,2013年学校进入了深度课改的关键时期。我们不断聚焦这样的几个核心问题:办怎样的学校?培育怎样的师生?建构怎样的课程?基于个性化发展目标创新学校课程体系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追求。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精心规划,以课程建设为发展重点和工作抓手,促进了师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学校个性化发展目标体系的建构

1.明晰学校发展愿景

学校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学校不是一个物质的组合体,而是一个生命的集合体。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共同组成了清英外国语学校这一独一无二的生命集合体。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这一学校发展愿景。学校对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儿童来说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地球村。 学校是属于儿童的,学校成为儿童的学校;学校是展现世界的,学校就是世界的村落。学校在世界中,世界也在学校里。

2.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从儿童到成人这一成长过程中,学校是一个学习场,同时也是生活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在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学校公共生活中,学校应该引导儿童自然、自由、自觉地成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创造。因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会共同生活”的培养目标。

基于学生培养目标,立足于学会共同生活的实践层面推进研究,通过学生调查、教师访谈、家长问卷、专家论证等四个步骤,从“安全素养、关系素养、参与素养、时代特需素养”四大维度形成了清英学生核心素养的四轮驱动模型,不仅有从一级指标到二级指标的制定,更有从顶层的系统设计到底层的系列实施,理论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的行动推进互为促进。

3.确定课程建设目标

什么样的课程是好的课程?好的课程一定要有更多的选择性、更高的适切性、更强的发展性。我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努力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让精彩的课程成为学生选择清英、信任清英的理由。建构适合不同学生多元发展的路径,尊重师生的个性选择,鼓励师生的个性发展;发现学生的不同潜质,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4.确立教师发展目标

学生要个性化发展,必须以具有个性化课程实施、开发能力的教师为支撑,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教是保证。我们认为:每个教师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地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提高,但不一定是同步的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规格。我们提出人人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开发和创造自己的课程,并在此过程中收获四种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独立建构课程的能力,创生教学策略的能力,完善课程体系的能力。最终人人成为自己、成长自己、成就自己。

二、支持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

1.创生学校课程标识

把清英外国语学校这个儿童地球村看作是一个大教室,强调教育的视野、课程的视域,让“清英”这个大教室时时处处都彰显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我们把这个大教室叫做“第七号教室”,在“第七号教室”诞生的课程就是“七号课程”。“七”与“清”谐音,意味着这个教室是带有清英特质的教室;“七”与“七彩”相连,意味着学生在清英这个大教室共度七彩童年生活;“七”与圣经《创世纪》第七日相呼应,意味着我们倡导的是真正属于主体的课程文化;“七”与“六”相连,更寓意超越六年,影响当下,更影响未来。

2.构建课程结构图谱

从儿童发展与成长的规律出发,从“我与自身”“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大维度进行系列化的思考与系统性的建构。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全面整合为“七号课程”。根据课程内容与目标的不同,划分为“人格与品德”“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以及单领域或跨领域的“综合与实践”。

3.形成三种课程类型

在“七号课程”图谱的整体建构下,我们根据课程实施对象的不同,将学校课程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普适性课程、专设性课程和儿童自创课程。三类课程互为补充,为每位学生提供“基础发展+个性成长”的全方位服务。通过“联课+基础课”“自然班+走班”“必修+必选+可选”等多元共融的方式,实践“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

普适性课程,是普适所有儿童的课程。涵盖各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基本活动经验,是培育学生基本素养的课程。普适性课程分为基础学科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等)、学科联合课程(包括单学科的联课和多学科的联课)、节庆典礼课程(包含成长仪式课程、文化探究课程等)。

专设性课程,是个性定制课程。我们致力于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与个性成长。专设性课程有学校层面的专设课程和教室层面的专设课程。学校专设性课程,分为每周选修课程和每日选修课程。每周选修课程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开学初进行电子选课,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全校走班选修。每日选修课程包含每日专设课程与每日社团课程。每日专设课程以项目学习为形式,学生自我申请,提前进行原课表课程学习,经过考核后可在班级开设普适性课程的时段参加专设课程学习。教室专设性课程,为班级学生设计能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同时也促进教室的特色发展,各具特色的教室形成了教室共同体,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近三年来,老师们先后创生了近60门教室课程,如:金蔷薇课程、小古文课程、读写绘课程、茶艺课程、电影课程、邮局课程、黑小麦课程……他们在课程研发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张中权老师的邮局课程被《中国教师报》评为世界最有创意的28个课程之一,孙爱国老师的石头课程登上江苏春晚,《当代教育家》介绍詹丽萍老师的发夹课程故事,《中国教师报》刊登李静洁老师的电影课程叙事等。

儿童自创课程,是从儿童的经历和体验中“长”出来的,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儿童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必然会生发属于儿童自己的故事。毛毛虫、小蚯蚓、蜗牛、枫树、蚂蚁……一系列常见普通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儿童课程探索的载体。家庭实验室、编写属于自己的书、小种子课程、轮胎课程……一门门儿童自创课程在校园各个角落生长。

三、优化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研究

1.探索三种整合方式

(1)基础学科课程强调学科内部的整合

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遵循整体原则,多种版本融合,单元主题统整。把各类资源、各种文本、各式作品通过主题进行链接,形成关系,建立结构,从而形成群文阅读、组块教学的新模式。

从体系迁移的角度重构:将分布在各册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打通,聚焦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孕伏为主线,从结构到建构,回归知识发生发展的原初状态。

从实践运用的角度重建:建设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建构语言交际的真实场景,激活语言交流的真实需求,形成语言文化的真实传播。苏教版译林牛津教材与原版牛津教材相互融合,以场景为主线,以主题为串联,建构形成校本化的英语课程内容体系。

(2)学科联合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统整

技术为媒,建构探究课程:将数学、信息技术、科学三门学科打通,以项目学习为方式,以团队合作为基础,以实验研究为过程,形成集实验设计、变量控制、技术应用、测绘分析、成果为一体的探究课程。如:“蒜叶的生长”研究项目,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中“蒜叶的生长”为基点,综合运用科学实验的变量控制,IPAD摄影与摄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最终通过美篇、小影、初页等app进行成果。

创造为魂,建构童话课程:集中两个星期约16课时,通过时间的联合、师资的联手、基地的联动,借助读童话、编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的全过程,引领学生在品读、感悟、续写、创编、导演、表演中领悟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美妙。在协同中创造,在合作中超越,在分享中收获。每一个角色、每一段情节、每一种表达、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背景、每一个道具,都充盈着儿童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梦想的追求。

体验为核,建构岗位课程:“儿童地球村”是一个与真实世界一样的全职业体验馆。拥有集超市、邮局、银行、机场、车站、农场等为一体的儿童地球村体验中心。儿童基金会、模拟联合国、少年科学院、梦想星巴克、超市CEO等一系列“儿童地球村”岗位体验项目课程群组的建立,让儿童在小小的世界中、在变化的岗位里、在共同的生活中学习、体验、成长。

(3)节庆典礼课程强调超学科整合

三大成长仪式课程:选取六年成长生涯中最具意义的三个时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清英成长仪式课程。“书包节”寓意小学旅程的开启,借助书包这个物化载体开展系列课程。通过开发系列化与书包相关的主题研究,融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等全学科内容,引领儿童爱上学校、爱上班级、爱上团队、爱上学习。“换牙节”寓意成长旅程的相伴,借助牙齿这个物化载体研发系列课程。以生动形象的牙齿形象为导引,开展关于健康与成长的系列专题研究。“单车节”寓意未来旅程的开启,以单车这个物化载体进行全系列课程的设计。贯穿六年级整个学年,包含梦想课程、勇气课程、团队课程、青春期课程、宴会课程、感恩课程等等,在单车节毕业典礼课程中达到最。

两大文化探究课程:在系列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提升每一位儿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力以及对于世界文化的理解力。中国文化节,学生们以56个班级,研究56个不同的民族。通过走进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民族服饰文化、感受民族饮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文化等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多姿。外国文化节以科技、政治、饮食、运动、文学等多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一届聚焦一个国家(如:走进美国――自由与梦想,走进德国――自强与坚韧等),引领学生广全球视野,拥世界胸怀,担人类责任。

2.创新两类课时设置

在“七号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系统整合了课程与课时,在不改变课时总量的基础上调整与优化,设置了40分钟的基础课与60分钟的联课,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个性化与最优化。通过前期的调研、采访与分析,我们对60分钟联课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与问题的提前性破解。从学生立场与学科角度出发,建构起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联课教学组织模型。

3.建构一种易课理念

我们大胆提出了“易课”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从学科教师走向领域导师。学生的身份从单科的学习者成为整合的探究者,从个体的学习者成为团队的合作者。学习的过程聚焦协同学习、深度碰撞、差异引领、成果共享。形成“三学三展”的易课模式:课前自主先学,课中合作群学,课后拓展延学;课中自我展示、同伴展示、团队展示,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五个不一样:学习进度可以不一样(延后学习、提前自学),学习目标可以不一样(普适目标、个性目标),学习内容可以不一样(整合学习、跨段学习),学习地点可以不一样(教室、个性化学习室),学习方式可以不一样(小组学习、个别学习)。

4.开发一套选课系统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同样重要,只有让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孩子们才能被吸引。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我们开发了学校课程管理平台,设置了选课系统。生每人一个账号,一站式登陆,实现电子选课、即时备课、资源共享、数据记录、评价跟踪、成果展示等为一体的选修课程管理系统。

四、改革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1.尝试推进全程性评价

形成课程开发的全程评价体系。重视课程开设的需求评估、课程纲要的撰写评价、课程实施的过程评价、课程成果的展示评价。

2.尝试推进立体性评价

从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课程参与受益者、课程观察与管理者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进行立体性评价。

3.尝试推进特色性评价

(1)从单一课程评价走向整合领域评价。如:从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与情感态度五个维度形成“阅读与表达”课程领域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2)从量化定级评价走向质性升级评价。校本化制定普通话评价标准、英语考级标准、中英文写作升级方案及阅读银行评价方案,引领学生自定目标、自我挑战、自我提升。

(3)从技能达标评价走向素养发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进行跟踪记录与实时评价。如:结合学校“假期直通车”作业改革,进行“阅读与表达”假期作业内容、形式的设计研究,重视个性阅读,提倡综合实践。

五、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与策略的研究

1.目标体系建构的三大原则

(1)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原则。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中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基于个性化发展目标的课程建构需要我们看到不同、尊重不同、发展不同。

(2)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富有独特思想、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课题的研究、课程的建构、课堂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是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的过程,更是师生同生共长的旅程。让每个教师感受专业的价值、体悟教育的幸福,是学校的应有之义。

(3)基于学校特色建构的原则。学校最大的特色不在环境而在课程。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学校课程之根正是学校的文化之魂。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用课程为学校立魂。

2.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项理念

学校成其为自己的学校,课程成其为自己的课程,课堂成其为自己的课堂,每一位师生都可以、也应该“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其目标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自己是课程的资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要参与课程的决策、设计与实施,每个人都是课程的领导者与创造者。自己的课程,从群体上讲是学校的课程;从个体上讲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自己的课程。这里的教,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教。这里的学,既指学生的学,也指教师的学。[1]

3.学校课程管理的三种策略

(1)理念、机构、机制一体改革。确立学校教育哲学,指导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变革学校组织机构,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引领。改变学校管理机制,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创造。

(2)课程、课题、课堂一体探究。以改变思维方式为第一要务,课题导航课程变革,课改推进课题深入,改课实现研究增效,实现课题高位引领与课堂底层实施的双驱动,建构“课改―改课”一体化进程,让课程、课题、课堂共生长。

(3)研发、实施、评价一体管理。形成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学、研、创共同体。从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全程进行指导、推进、督促、评估、反馈、调整与优化。

基于个性化培养目标,全员聚焦课程的结构方式、组织方式、实施方式的改革,形成了人人开发、人人研究、人人发展的良好科研生态。教师的课程意识得以提升,研究能力得以提高,特色发展速度得以加快。而课程内容的多样与可选,课程实施的立体与特色,又促成了儿童个性化发展目标的达成。创新学校课程体系,推动的不仅是师生的个性化生长,还有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改变是研究的常态,创新是行走的姿态。课程改革,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