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辨识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法规辨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路绿化;挖方岩石边坡;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
岩石边坡在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这种边坡一般陡峭,无植生条件,仅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裸露的岩石边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食物链的破坏、局部小气候恶化等,同时公路沿线的岩石边坡还会因其表面颜色灰暗、单调而造成视觉污染。采取工程措施,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快让岩石边坡披上绿装,是减轻生态恶化、美化环境的需要。以植被混凝土绿化法为重点,探讨了挖方岩石边坡绿化方法及其选择,以供参考。
1挖方岩石边坡常规绿化方法
挖方岩石边坡绿化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陡峭的坡面上固定植生条件,即客土,为植物提供水、肥,且能经受风吹雨打。挖方岩石边坡绿化常规方法的类型,按固定植生条件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客土植生带绿化法、纤维绿化法、框格客土绿化法等;按所用植物不同,可分为草本植物绿化、藤本植物绿化、草灌混合绿化、草卉混合绿化等。
客土植生带绿化法是指人工制作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带状物,其剖面结构一般为防护网+防水纤维层+种子、肥料、土壤、改良剂、保水剂+无纺布(从上而下)。施工时先清理边坡,再按一定间距铺设植生带,用铁丝等将其固定在边坡上,最后喷射一定厚度含肥料的泥土。覆盖无纺布或薄膜,植物种子长出覆盖坡面后除去。对于软边坡可挂网。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不具备护坡功能,坡面经受不起大雨或长时间降雨的冲刷,也不耐干旱,绿化效果差。
框格客土绿化法是指先在边坡上用预制框格或用石料、混凝土砌筑框格,再在框格内置土种植绿化植物。由于岩石边坡迎水面积小,浆砌框格一般不设排水沟。为防止雨水冲刷土壤,可在其上覆盖稻草帘。该法成本低、工艺简单、绿化效果好,但对边坡的防护作用小,只适用于坡度小于30°的边坡。
2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
植被混凝土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它是涉及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硅酸盐化学、园艺学和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环保技术。植被混凝土根据边坡地理位置、边坡角度、岩石性质、绿化要求等来确定水泥、土、腐植质、保水剂、混凝土绿化添加剂及混合植绿种子的组成比例。混合植绿种子是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根据生物生长特性混合优选而成的。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岩坡防护与绿化问题。
2.1材料选择及其功能
防护网可用塑料、铁丝、钢筋,网度和选材应根据边坡的防护要求和特征而定。防护网的功能为与锚杆一同护坡,同时构成植被混凝土的“骨架”,增强其整体性,防止其从坡面脱落。胶结材料,一般用425#水泥,它使植被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黏聚性,使植被混凝土具有强度。植生土选用砂壤土,其具有良好的水、养、气、热状况和协调能力,适于植物生长,在植被混凝土中,砂壤土是主要部分,是植被混凝土的“肌肉”[1,2]。有机质一般使用稻壳、锯末等,可以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便于施工;其腐烂后,为植物提供氮、磷、钾等养分,同时增加植被混凝土的空隙率。腐植质为稻壳、锯末、酒糟经腐烂制得,它能改善植被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协调水、气、热状况和化学性质,增强保肥性与缓冲性能,同时向植被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微生物,并和植物根系一起,使植被混凝土逐渐变成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长效肥是为植物生长提供长期效力的复合肥,一般采用尿素、生物肥、化学复合肥。保水剂的作用是水分丰裕时吸收水分,天气干燥时为植物提供水分,一般采用的粒度为100目。
2.2植被混凝土的配方
确定植被混凝土的配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要保证拌合物具有良好的黏聚性、流动性及易施工性。二是植被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5kPa,即能经受风吹雨打而不脱落。三是植被混凝土应具有合适的容重及孔隙率,具体地讲孔隙率在50%~65%(体积比),容重在1.3~1.7g/cm3,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植物生长。四是植被混凝土应有良好的植生条件,水肥供应良好,能保证植物多年的养分供应(植被混凝土能长期供应养料,植物也能自己补给,如枯叶及草根腐烂、细菌固氮等)。
胶结材料、植生土、有机质、腐植质的总重量占植被混凝土的重量80%左右,因此它们决定植被混凝土的主要性质。水泥是影响强度、和易性的决定因素,试验表明,水泥用量大于10%(重量比,下同)时,就能保证植被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15kPa。水泥用量一般不超过25%。有机质、腐植质合称有机物,它们的含量对植被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即强度、容重及孔隙率、水肥供应有重大影响。其含量越大,容重越小,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有机物的含量过大会造成植被混凝土的强度偏小,而孔隙率过大则不利于保持水分,同时还会降低拌合物的黏聚性,喷射施工时会增加回弹损失。实践表明,有机物最适宜的含量为8%~16%。砼绿化添加剂含量一般不大于2%。含量过大会增加成本,过少不能营造出植物所需的生长基质。多个工程实践表明,砼绿化添加剂只要配方科学合理,其含量在1%~2%便能很好地满足植物需求。
2.3具体操作方法
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绿化技术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岩体上布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混凝土原料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的植被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覆盖1层无纺布防晒保墒,水泥使植被混凝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层。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就会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茂密的青草自然生长。
2.4挖方岩石边坡的卸荷及绿化时机
岩石边坡的开挖过程,从力学本质上说就是卸荷。特别是深挖高边坡,地应力释放量大,卸荷量级高,卸荷范围宽,伴随卸荷,边坡产生卸荷裂隙和卸荷变形,有些开挖边坡的卸荷水平变形达到了米级,不可忽视。运用岩体力学理论,确定边坡防护的方法和时机,同时在开挖边坡上设置位移观测点,观测边坡的变形趋势,为确定边坡的支护和绿化选择合适时机提供依据[3]。此外,岩石边坡开挖过程,改变或破坏了原有的水、地、气循环系统,这种改变或破坏循环系统,将随着裸露岩石的风吹曝晒时间的增加而加剧[4]。因此,采用边开挖边支护边绿化,对岩石边坡防护质量、绿化效果都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3岩石边坡绿化实例分析
篇2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二〇二一年四月三日
为及时获取国家和政府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查找、消除违法违规现象,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经营行为,2021年3月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各单位对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了识别与符合性评价。
本次识别出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47项,其中综合法规15项、安全法规198项、环保法规21项、工艺能源法规25项,质监法规33项、设备法规22项、电气仪表法规41项、销售法规85项,内容比较全面,适用于公司生产运营的管理,是各项制度的编制依据,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如下:
二、安全法规本次辨识评价新增10项。
1、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法律法规手续遵循情况:事业部能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劳动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法规性要求,劳动用工和职业病防治各项工作符合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能够遵守,安全生产过程中法规性手续全部办理齐全有效;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全部有效遵守与执行。
2、危险化学品管控:结合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危化品登记证并按照三年延期与重新登记要求进行了延期办理与登记工作,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化学品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等法规标准要求;开展了危化品分类、分级并进行了标识,规范了危化品安全标志与包装、存储措施并进行了落实,编写了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符合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等法规标准要求。
3、特种作业人员管控:根据规定要求开展了特种工种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再培训,按规定进行取资格证并复审和换证,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分解到月,分专业进行培训,建立健全了安全培训各项台账,建立了一人一挡制,符合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规要求。
4、劳动防护管理:制定了劳动防护管理办法,对劳动防护工作进行了规定,辨识确定了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并定期进行发放,建立了发放台账,对各种防护设施进行了培训学习与日常监督检查,确保了员工会使用与保持完好备用状态,对所有进行生产运行活动、产品及服务以及进入装置现场的相关方的管理,各装置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由定点厂家生产的安全帽、安全带、劳保鞋、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尘口罩、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经检测符合《安全帽》(GB2811-2007)、《安全带》(GB6095-2009)、《防护鞋》(GB21147-2007)、《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焊接眼面防护用具》(GB/T3609.1-2008)、《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GB12624-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等国家规范要求;各装置通过对员工与相关方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自觉性,正确佩戴、使用率达到了100%,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标准要求。
5、消防安全、防火防爆管理:根据法规要求制定了消防管理办法对相应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建立了消防设施台账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消防设施完好备用;制定了防火防爆管理办法,规定了防火防爆管理要求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辨识确定了防火防爆区域重点管控;对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仓库、罐区消防工作重点关注,明确了管理责任,规范了标识与标志,对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与定期检测,消防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与维护保养,开展了消防外部培训,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火灾统计管理规定、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消防安全标志、室外消火栓通用技术条件》等法规标准要求。
6、职业安全健康装置、设施、健康安全资金保障:根据法规标准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明确了管控责任,建设了厕所、更衣室,配备了急救药箱及常用药具,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等法规标准要求。公司有专门的安全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为职业健康安全提供资金保障;辨识确定了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危害区域重点管控,建立了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每年组织涉及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健康查体,并向员工告知了职业健康查体情况;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了建档控制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完好备用;每年对职业危害因素由法定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职业危害检测报告,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并告知员工;符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法规标准要求。根据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对职业危害与防护等进行了重点标识,对监控点悬挂了安全标志,按照导则要求使用安全色以更好的警示作用,对职业危害区域进行了明确标识,符合《安全色、安全标志、安全色卡、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安全卫生术语》等法规标准要求。
7、安全控制技术保障:根据法规标准要求辨识确定了高危作业管控规范,对非常规的风险进行控制,制定了动火、登高、受限空间、盲板抽堵、吊装、断路、挖掘、检维修等管理规范,同时制定了临时用电、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规范等,并严格落实执行,对高危作业管控进行了监督管理,开展多种多样的监督手段加以控制,制定了安全考核标准进行监督绩效考核;符合《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厂区盲板柚堵作业安全规程、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厂区设备检修作业规程》等标准要求。
8、生产设备安全技术:根据法规标准要求制定安全设施管理办法,对安全设施进行了相应规定并开展了监督检查,对机械设备防护工作进行了重点要求,严格落实DNT禁止触摸部位的管控,所有防护罩齐全完好有效,平台、爬梯、护栏、直梯等防护到位,设计安装符合要求,能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在高点罐顶为防止人员滑落,在现有护栏的基础上增加了不锈钢防护网,更有效的进行安全防护,对直梯进行了上锁封堵,防止了人员随意攀爬;对各装置界区进行了围栏防护,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装置的行为,规避风险,生产设备防护符合《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钢平台、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等法规标准要求。
9、不可接受风险评价的合规性情况:通过对办公区、生产运行活动、产品及服务中产生的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确定其危害性和管理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符合具体要求。
10、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的效果:通过辨识和建立不可接受风险清单,对清单中有害因素实行分类控制,重点监控,使得办公区、运行活动、产品及服务中存在的不可接受风险均控制在萌芽状态,安全事故隐患已得到有效遏制。
11、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公司每年适时组织员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及时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有效的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其他职能法规
1、综合法规新增法规8项,包括新颁布的《民法典》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7项标准,适用法规及其他要求共计15项。及时与到期或新进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按规定为职工交纳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转岗及新进厂员工均进行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公司销售、采购合同的签订、人员用工的管理、管理体系的运行均符合要求。
2、设备职能本次识别出22项适用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新增法规1项,内容比较全面,适用于公司设备管理、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等过程,是设备管理制度的编制依据。公司各种设备的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环保职能本次辨识出21项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新增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项。公司环保目标、指标、制度的制定、环保设施的建设及投用、环保监测信息的公开符合法规要求。
4、电仪职能在去年29项适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新增12项,共计41项,涉及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了电器仪表的所有工作过程,电气仪表的安装、检测方法及频次符合法规的要求。
5、工艺职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严控生产过程指标与产品指标,组织进行工艺流程HAZOP分析,不断提升工艺安全管理和能源管理水平,结合部门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宣传、教育并贯彻实施,对体系的运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辨识适用法规25项。
6、质检职能结合公司实际运行状况,对33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逐项进行了对照、评价,完善了质量管理办法及程序,每季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出厂及中控产品的质量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不足
篇3
关键词:矿山;危险性控制;安全培训体系
我国的矿山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也偏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致使我国的煤矿事故多发。为了不使煤矿事故呈上升趋势发展,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和较完善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但是由于行业特点,为了减少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我们应该对矿山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以便得到相应的控制。更要构建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为矿山的生产安全做出保证[1]。
一、矿山危险源辨识
我们把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因素都称为危险源,它和安全事故是密切相关的。危险源、诱发因素加上组织因素就能形成工业事故。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能量是不可控的,它也可能形成危险源,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危险物质或危险结构的本身或者其结构自身性质的突变,都能引起事故。因此,根据矿山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将矿山危险源划分为两类[2]。
(一)矿山第一类危险源的辨识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它主要指的是化学性危险源、机械性危险源、电气性危险源等,化学性危险源主要包括爆炸性物质以及有害气体等,例如,瓦斯、煤尘矿尘、一氧化碳等,它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机械性危险源主要指的是机械设备以及作业场所等因素,导致翻车、水灾、挤压等事故的发生。电气性危险源就是电气设备和作业场所等因素,导致电击、意外停电事故的发生。
(二)矿山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
第二类危险源相对于第一类危险源辨识更加困难。它随机性强,变化快,主要从人为失误角度分析。人为失误再加上物的故障和环境因素就形成了矿山第二类危险源。人为失误角度是指操作错误或使用不安全工具等因素,物的故障指的是设备设施造成局部停止作业等因素,环境因素指的是井下环境和承担职务的人物环境因素。
二、矿山危险源控制
(一)顶板灾害控制
顶板灾害属于第一类危险源中的地质性危险源。矿山开采破坏了岩体和顶板的力学平衡,当岩体和顶板处于失衡状态时,就会发生因岩石掉落而引发的伤亡事故。顶板灾害控制就是,先要观测矿山的压力分布状态并采取防治措施;接下来就要依据顶板的不同性质和上覆岩层压力的分布规律,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最后为了将事故损失最小化,要及时启动应急救援措施。
(二)矿井水灾害控制
矿井水灾害可能是由于天然水体、人工水体和降水导致的。可根据以下措施对水害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方面,做好预防预测,包括地表防治水、含水隔水层的改造、注浆堵水和避开含水层等之类的预防预测。第二方面,做好防治措施,例如,疏干降压、防排水系统等。第三方面,做好应急响应,比如,通告与通信联络及时和现场恢复工作等[3]。
(三)煤矿瓦斯危险性控制
瓦斯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它有客观实在、潜在和复杂多变等特点。必须具备三点才能引起瓦斯爆炸,一是足够浓度的瓦斯,二是引火源,三是足量的氧气。因此,可从这三方面着手对煤矿瓦斯危险进行控制。除了要禁止矿山工人吸烟,还要对矿山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的监测。另外,还要进行一些科学的教育和培训,以减免事故的发生。
三、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矿山安全培训经过了六个阶段的发展,才形成了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65年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66年到1976年的艰难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1977年到1987年的框架形成阶段;第四阶段是1988年到1992年的正规化建设阶段;第五阶段是1993年到1999年的标准化建设阶段;第六阶段是2000年到现今的内涵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矿山培训体系,为矿山的可持续安全发展提供保障。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矿山安全培训网络,为服务安全生产建立长效的机制。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二)矿山安全培训的内容
矿山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由安全思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技能和典型事故案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安全思想。它包含两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是劳动纪律方面的培训,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使管理人员和职工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另一方面就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培训,就是使大家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法律法规。对于安全生产是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通过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贯彻执行,就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第三部分是安全知识技能,包括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能。第四部分是通过典型事故案分析来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三)矿山安全培训的现状和过程控制
矿山安全培训中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培训观念错误、培训计划不够合理、培训需求分析不精细和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等等。为了改变矿山安全培训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识别培训需求,就是通过问卷调查或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分析需要培训的方向[4]。其次就是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培训计划做以分类,还要编制好培训计划的步骤。然后是组织实施培训,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教材、选择培训方法和培训的注意事项等。最后是评估培训效果,制定培训质量评估的步骤和评估方法,并采用一定形式把培训评估信息搜集起来。
四、结束语
我国的煤矿事故多发,是由于矿山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矿山的危险源出发进行分析,在矿山顶板灾害控制、煤矿瓦斯危险性控制以及矿井水灾害控制等主要方面做好工作,避免矿山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保证安全培训有效落实。加强矿山安全体系方面的研究,不但能提高矿山安全培训质量,也能使矿山安全培训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熊俊杰.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2.
[2]刘嘉琪.试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J].新疆化工,2013,01:24-28.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我国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便利,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以P2P为例,“跑路、倒闭、涉嫌非法集资、提现困难”等现象高发频发。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已有诸多学者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研究。尹优平(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消费者保护私人信息容易泄露、资金安全难以保障、纠纷解决比较难、制定法律比较困难等困难。常瑞胜、王正位(2015)进一步运用实证方法对互联网金融中消费者权益风险进行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中信息泄露风险是比较严重的;纠纷处理难是互联网金融中最严重的风险。巴曙松、杨彪(2012)通过分析也发现,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在第三方支付监管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明显的不足。综上所述,已有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风险及其权益保护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大量分析,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地理论借鉴。但已有研究却很少对互联网金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具体途径进行深入探讨,并据此提出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相关对策,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基本路径
(一)信息传递途径
互联网的发展为金融信息传递提供了渠道和平台。但互联网的数据信息来源形成维度单一、数量不够,且信息传递渠道有限,导致消费者获得的信息量有限,给市场中的目的不纯的人提供了套利空间。与此同时,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高,使得投资者识别真伪的难度增加。另外,信息提供商有意无意的将重要信息与无关信息混淆,使得金融消费者难以全面真实地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二)资金安全途径
互联网金融在技术支撑、系统安全稳定方面存在漏洞,威胁消费者资金安全。开放式的网络及计算机系统自身缺陷或技术不成熟造成瘫痪、崩溃,造成消费者资金截留或被盗,引发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
(三)风险补偿途径
当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经营不善倒闭,消费者资金流向未定的情况发生时,由于提供风险补偿主体未确立的约束,导致消费者无法要求赔偿权益受损。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补偿与保障机制,风险偿付基金制度等。
(四)法律保护途径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之配套的监管与法律体系却明显滞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会因为某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产生争议,在立法保护缺失和监管主体不明晰的情况下,当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时,就会受到受理渠道和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的限制,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中。
三、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缺陷
(一)消费者自身的风险辨识能力差
互联网金融的“长尾”特征,由于金融消费者大多来自社会中低层,金融素养较低,缺乏充足的信息和专业的金融知识,缺乏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投资中的非理突出。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向金融消费者介绍产品时,利用信息和知识的壁垒导致非理性的金融消费者面临着严重的被欺诈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息披露缺乏监管部门的监管
我国目前仅是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披露相关信息,而没有对信息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为自身利益最大化,披露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这不仅没有弱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反而会加剧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我国法律建设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上不一致,导致针对互联网金融问题的法律法规存在空白,相关条例也缺乏对保护主体、对象、法律责任、补偿途径的具体规定,这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消费者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不通畅。其次,我国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模式存在制度性错配。由于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跨行业性增强,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模式存在制度性错配,金融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一)推进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鉴于普惠金融的推广发展,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更广泛化,提高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意识显得尤为必要。首先,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义务对操作者讲解具体的操作规范与要求,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行业自律组织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定期举办金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金融消费者自身的知识内涵和金融素养,更好地甄别和防范金融风险。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
根据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领域,首先,应重新梳理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在此基础上明确相应企业、相应业务的监管部门,针对不同业务模式分类监管。其次,通过构建跨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建设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型监管制度,全方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风险防控、行政处罚、舆论监督等一系列监管体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最后,监管部门可以建立更为完善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机制和消费者保护机制,通过加大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三)加大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就目前来看,使用传统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是不可行的,那么立法部门应尽快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建立全面规范的法律法规。第一,完善补充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以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要求;第二,专门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法》,将互联网企业的准入、互联网保险制度、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等相关法律制度纳入考虑范围;第三,加快互联网金融相关部门行业规范建设,弥补法律法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五、结论
篇5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安全意识;问题;对策
1 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胆举措,城市发展速度加快,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建筑需求也越来越多,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加入世界WTO组织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又较之前提高了几倍,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却显得笨拙,发展进步较小、相对落后,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建筑安全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不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一些建筑企业由于不重视安全管理,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企业倒闭的事件有很多。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员,从建筑设计到建筑施工都需要人来完成,如果建筑企业不能保证人员的健康安全,没有建立较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那建筑企业如何能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如何能获得更多的建筑施工机会,企业又如何能够发展壮大?所以说,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发展,对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企业不重视安全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客观因素。随着建筑企业的增多,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断的压缩成本,在建设中过分重视建筑质量与成本控制,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对于安全管理不愿意投入或投入极少,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只重视经济建设,对于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不能发挥作用,安全事故频发。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建筑行业,一线的施工建设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差,安全意识也较淡薄,这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一项主观因素。据调查,在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在行业内部只占到10%左右,这部分人员多为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其他90%都是一线施工人员。从事施工建设的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差,再加上岗前培训不到位,使得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情况有很多,这样就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对施工建设用设备性能不了解,设备操作不熟练,违规操作设备,也易发生安全事故。
2.3 安全管理水平偏低
在建筑企业中,有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都没有什么实际操作价值,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依靠现代化建设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对建筑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因而没有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紧急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也不全面,这样造成安全管理应付,管理效果较差,安全管理水平低,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些缺陷
虽然说在建筑行业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安全管理上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缺陷,如: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条例交叉和重复,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陷使得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会钻一些法律的漏洞,最大限度的撇清责任。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在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管理中存在职能分散交叉的现象。管理监督的力度不够,这也影响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 解决对策
3.1 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
政府相关部门要看到自身的问题,要不断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发现建筑安全管理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发现自身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对职能部门业务交叉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发现安全事故统计资料失真的现象。及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不断通过立法的形式促进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使得每个建筑企业都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规范生产,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2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要从基层抓起,从源头抓起,安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提高管理的一种方式。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安全培训工作就更重要,各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三级教育培训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每名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并针对自己施工接触的危险源全面掌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安全五步法”的要求执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培训,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对于一些操作大型设备的员工,其操作过程中的可以造成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也较多,企业要对这些人员加大培训频率,使每个员工都能牢记操作注意事项,从心中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3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完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下去。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在压力和动力下努力做好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4 重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建筑施工中面临的危险源更多,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长期暴露在重大危险源中,如果没有对重大危险源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良好的管理,施工人员的一个操作失误就会带来安全事故。准确的辨识危险源可以说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在危险源区要设置警示牌,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在建筑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高空作业、生产用电、塌方、有毒气体等,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处理知识的教育。
4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建筑行业永恒发展的一个关键主题,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建筑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重视建筑安全。总之,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为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安全评价质量 因素 控制
一、前言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二、前期准备
评价目的:第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第二,为安全验收把关,确保建设项目正式投产之后,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此外安全验收评价还可作为今后企业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基准。第三,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也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在系统上配套安全设施的状况(完备性和运行有效性)来验证系统安全,为安全验收提供依据。为企业强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实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验证安全设计专篇中安全措施和设施的落实和有效性。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一)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指标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目录》和《监控化学品名录》,项目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的危险类别情况如表1所示,具体见附件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表。其中,环氧丙烷、氯甲烷、甲苯为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其危险化学品数据情况。
项目储罐区建有乙醇储罐,但项目一期工程生产工艺无使用乙醇工艺,已建成的乙醇储罐未储存乙醇,对此未对乙醇的理化性质进行辨识分析。
(二)易制毒化学品辨识分析
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氧化钠、氯甲烷、环氧丙烷、甲苯、异丙醇、乙酸、盐酸。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项目所使用的盐酸、甲苯为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三)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结论
根据项目生产原辅料、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及设备等情况辨识分析,项目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布在生产工艺设备及相关辅助作业环节和部位。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环氧丙烷、氯甲烷、甲苯属于国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甲苯、盐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通过对项目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统计,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得出,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等级为三级。通过对项目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辨识分析得出,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同时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
四、评价方法选择及理由说明
项目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建成后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志规范符合性的定性评价,此次评价主要使用安全检查表法开展安全评价。本次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说明见表3所示。
五、结论
第一,项目通过安全验收评价进入正常生产阶段后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要求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第二,项目应当在通过安全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规定对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申报。第三,项目中涉及多种特种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对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要求定期进行,对主要装置、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与保养。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防雷设施检验规定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检验。第四,项目应该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规定每年开展一次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第五,项目生产原、辅料所涉及的甲苯、盐酸为易制毒化学品,项目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条)的规定办理了甲苯、盐酸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有效期至2015年7月9日,建议企业在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到期前及时延续购买备案证明。第六,通过提高企业安全评价认识,加强政府对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通过评价机构人员的培养、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来加强评价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使安全评价真正为企业所用,并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最终目的。第七,经辨识分析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项目应该在竣工验收后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使用许可证。
(作者单位为淮南永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李高东(1985―),男,山东枣庄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篇7
1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
简单的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改进完善技术装备以及作业环境,从而使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操作过程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建设、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的状态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所以企业首先应正确辨识与企业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形成一套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其次,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这套管理制度应切实可行。安全管理制度是将安全文化从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化的保障,其定义了在安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制度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更需要一系列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构成制度体系。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应当至少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基础,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要全面、有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确、切实可行。第三,建立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谨、有效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规范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杜绝违章操作的有力保证。第四,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做好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既要符合编制导则的要求,更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不注重应急演练,应急预案只能是一纸空文。从多次生产安全事故中总结发现,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不利会造成更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有效的应急救援得益于平时认真的应急演练。第五,安全生产档案资料建设。安全生产档案包括各种资质证照、文件、记录、台账、检验检测报告等,如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设备设施台账、特种设备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相关方档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等等。安全生产档案是规章制度是否落实以及落实情况的有力证据,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持续改进的支撑材料。第六,设备设施及现场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隐患排查的方法,查找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和措施,及时治理安全隐患,达到闭环管理。使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达到操作过程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
2存在的问题
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人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实、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而在许多小规模企业中,尤其是一些非高危行业企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源,不会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未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所以自身安全管理没有问题,没必要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推进。
2.2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足
有的企业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性不强,甚至有些单位出现了敷衍了事、突击、应付、造假的现象;有的企业认为,委托了中介机构,这项工作就应该由中介机构来完成,而自己单位只是由一两个人员来配合,过度依赖中介机构,工作中不主动,缺乏自身建设能力,标准化建设形同虚设;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中小企业短期行为严重,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达标极其复杂,投入大,操作难,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而有的中小企业把标准化达标看成是政府强加的一项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指派一两个人,来敷衍这项工作。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不深入,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氛围不浓厚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每名员工。只有通过报纸、网络、广播、展板以及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取得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造成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时出现了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其他人员不闻不问的现象,没有形成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2.4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用性不强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达标只是标准化工作的开始,持续改进是标准化建设手段,改善安全绩效是建设目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而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动态达标、本质达标、长效达标和全面达标。部分企业在达标后存在思想麻痹、放松要求的现象,综合管理档案资料、生产现场管理水平、设备设施对标符合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取得的成果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在对企业进行咨询、评审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标准化建设各要素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90%的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要素中内容缺失很大,包括:安全生产目标未具体、未量化;也没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执行监测情况。(2)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大多非高危行业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少部分企业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多数没有取得相应安全管理资格证书。(3)企业安全投入,基本是按照各部门所负责领域,各自申报安全生产费用,并没有制定、颁布安全投入管理制度,也就没有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未做到专款专用,未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和台账。(4)大多企业未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未进行本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辨识,未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传达及考核。(5)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执行不利,教育培训记录不完整。例如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不能体现“三级”,无培训内容及培训学时,对于承包商、供应商及外来参观人员的教育培训比较欠缺。(6)企业对于隐患排查和治理,没有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7)多数非高危行业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较为薄弱,大部分企业未进行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卫生档案及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善。(8)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可操作性差,应急救援物资不齐全,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演练,企业应急能力差。
2.5硬件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企业基本都能及时、认真进行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有的是因为资金投入问题,有的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难以整改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制约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推进。
3建议措施
3.1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根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首先要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让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顺利推进;让安全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切实可用,持久长效。加强对企业全员培训。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以中介机构在帮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之初,应对企业全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的意义、建设流程及对所选用标准的解读。企业应该全员参与,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通过培训,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个初步了解和感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执行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方案,方案中应当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完成时间、主责部门等。
3.3重视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中介机构要指定相关专业人员,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全程配合,深入生产作业现场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对标”检查,对照相应行业评定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以上方面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制度建设,要明确每项管理制度的主责部门,明确每项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明确每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记录,对每项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要有追溯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具有针对性、简洁性。对于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当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收整改效果。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任务进度的针对性依据。
3.4重视痕迹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应注重痕迹化管理,没有痕迹相当于不作为。在各种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应有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痕迹化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查证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可以有效复原已经发生了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形成相关记录,包括会议记录、检查记录、培训记录等。实行痕迹化管理就是让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都留下印迹,可供日后查证,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者留下可供考察、评估、佐证管理的旁证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上级主管单位和司法机关区分责任界限并向管理者实施问责及追究法律责任提供有力证据。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审分析 石油石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6.3 文献标识码:A
1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主要依据与方法
1.1主要依据
对某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主要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陆上采油实施规范》、《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陆上采气实施规范》、《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道储运实施规范》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各专业评分办法是本次评审确定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依据。
1.2采用方法
评审组根据待评审单位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的专业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得分表。通过对待评审单位的资料审查及基层单位的现场踏勘,评审组详细填写得分表,使之符合待评审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客观反应企业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基础性、共性的问题。
2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情况
某油田分公司参加本次评审的单位分别是某采油一厂、某采油二厂、某采油三厂、油气运销部、某拉采气厂,5家单位均向陆上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评审组织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申请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评审。5家单位评审最终百分制得分都大于或等于90分,符合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要求,5家单位都顺利通过评审。
但是通过评审的量化评分,也发现各单位在安全管理体系领导和承诺;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策划;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实施和运行;检查;管理评审等七大要素中各自存在的问题。
在“策划”要素中,5家单位得分率均低于90%,此项问题属于共性问题。扣分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全面;企业未对危害因素实施分级管理;企业存在重大及不可容风险,却未制定清单;企业法律法规清单中存在废止法规标准,或获取法规清单不全面;企业HSE目标指标未结合实际进行分解。如某三厂采油厂制定的HSE目标指标分解无针对性。
某拉采气厂在“领导和承诺”、“实施和运行”要素中得分率不高。扣分主要原因是:某厂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中缺少相关职责内容;某厂基层单位岗位标准化操作考试记录不严格;某厂现场问题较多。
某采油三厂在“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要素中得分率仅有86.75%。扣分原因主要是:企业人员安全教育学时不够、记录不完全;企业人员未按要求取证或取得的证书已过期;基层单位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要求配备、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及空气呼吸器超期未检验。
油气运销部在“检查”这个要素中得分率低于90%。
3企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共性原因
企业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应付、对付检查的问题。一些企业没有认真按照要求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少数企业甚至只是被动地应付上级组织开展的检查专项行动。从受评审的企业看,虽然都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但个别企业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将隐患排查治理当作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内容来抓,没有能真正将这项工作广泛深入地发动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全面地查隐患、找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制度体系不健全,存在安全管理弱化的问题。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特别是直接作业环节作业票证制度执行不严,作业票证内容不规范,审批不严格,作业前危害识别、风险分析不全面,安全措施不落实。
企业生产作业场所问题和隐患较多,存在基本安全条件不具备的问题。一些企业设备陈旧老化,腐蚀严重,部分设备甚至带“病”运行;少数企业现场管理混乱,部分企业没有按规定配齐相应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不规范,存在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提升企业应急反应能力和职工应急技能的作用不强。
3.2某油田分公司特有原因
运行压力较大。随着某油田的深入开发,部分企业设备设施逐步开始老化,穿孔腐蚀、密封渗漏等现象相继出现,给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压力。
安全保卫形式严峻。由于某油田地处偏远区域,社会治安形势不稳定,并且应急联动资源有限,企业在安全保卫力量上相对薄弱,对于防恐防暴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环保压力较大。近年来企业场站周边开荒区域逐步扩大,随着集输管线腐蚀问题加剧,集输管线腐蚀刺漏事件频繁发生,给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对策措施及建议
加强业务主管部门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的辨识,定期开展符合性评价工作,确保所有员工所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现行有效。定期开展全员危害辨识活动,结合单位实际,细化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辨识内容,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代运行队伍人员取证监管工作,努力提高代运行队伍人员依法持证率和证书有效率。规范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的管理,加强修订、评审、审批和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HSE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控制,做到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完善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和应急预案。强化现场警示标识、职业健康危害公告栏的配备,提高目视化管理水平。结合体系文件要求,梳理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职责,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
篇9
关键词:烟草 安全标准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25-01
对于烟草行业县级局而言,承担着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市场监管、打私打假、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等重要职责,日常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日常的防火、防盗、车辆、临时仓储等重点部位的安全,才能为烟草市场管理保驾护航,为此,必须打造一支精干的安全管理队伍,使身处管理最前沿的工作人员“懂”安全、“保”安全、“做”安全,真正做到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
二、烟草县级局推广安全标准化概况
2013年,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第46号公告,依据《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 /T384-2011标准),经评审单位考评、省安监局组织审核,核准陕西省烟草公司所辖11个市级公司为陕西省烟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烟草县级局作为基层的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 /T384-2011标准),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全员广泛参与,从每年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始,一直到对每项隐患整改报告,实现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
三、烟草行业县级局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同矿山、建筑、危化等高危行业相比,烟草行业有其特殊性,烟草县级局的安全重点环节包括办公场所用水用电、日常车辆行驶保养维护、卷烟临时库房仓储防火、消防设备设施维护、职工食堂用火用气安全等。通过对安全标准化的理解,才能有效辨识危险源。通过安全标准化的学习,丰富安全从业人员知识储备,增强履职能力。通过对安全标准化的应用,才能有计划和步骤地开展工作,管理好与危险源相对应的安保设施,做到有条不紊,事半功倍。烟草行业县级局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助于全面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方法、途径和标准,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撑。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根据安全生产标准辨识危险源。作为烟草行业卷烟市场的前沿管理机构,烟草县级局与矿山、建筑、危化等行业的下属机构相比,少有重大危险源,但是,对于水电气使用、临时仓库管理、稽查车辆管理等,却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环节,所以,烟草县级局应当按照YC /T384-2011标准,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将危险源辨识覆盖所有场所和活动,开展危险源控制措施的策划,从源头上狠抓治理。
2.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在推广安全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存在的危险因素。按照《企业职工伤亡分类标准》,在烟草县级局日常管理工作中,包括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其它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因素,主要存在于稽查车辆、卷烟临时存储、燃气使用、用电安全等环节,对此,应当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将危险因素考虑周全,将应急措施落实到位,才能确保安全前提下开展工作。
3.运用安全理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标准化是建立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上的产物。交通安全、危险作业、消防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人员的安全管理。为此,烟草县级局的安全标准化落地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能力和意识,从教育培训入手,及时处理反馈员工识别的安全缺陷,对于员工的差错,应以吸取经验教训为目的,避免过多关注处罚,建立员工安全绩效评估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广和应用的途径
1.以制度为依据,保障安全工作有效投入。制度具有“滞后性”,任何一种制度需要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烟草县级局而言,要将组织保障、安全投入、人员培训、整改落实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以健全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作为出发点,开展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明文规定转化为适合自身安全发展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通过建章立制,围绕安全生产目标,在机构、人员、资金上予以保障,要结合单位实际做好制度的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培训、反馈和持续改进。
2.以教育为抓手,确保现场管理规范有序。对于烟草县级局而言,就是要在教育培训、设备管理、作业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中,将安全工作灌输至每位员工的思想里,使员工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行为上做到严格细致,严肃认真。通过把教育培训融入安全标准化的宣贯和推行中,建立起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相结合、富有特点、可操作性强、基层员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安全标准,才能确保现场管理安全有效运行。
3.以绩效为突破,实现安全管理持续改进。通过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才能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在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中,需要员工的全程参与,通过绩效评定衡量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好”与“坏”,将安全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中。同时,鼓励学习和创新,通过学习先进的安全技术知识,做到灵活多变,准确应用,将安全技术中的各项标准和数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积极在安全员队伍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将优化的办法和先进的工艺变为现实。
2013年烟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全行业要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为核心,以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为主线,不断提升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对于烟草县级局而言,就是要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个“变速器”,提高基层团队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做到强化安全监管,使员工从思想上增强安全意识,规范生产安全行为,加强工作现场安全管理和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克荣主编.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篇10
车间安全承诺书范文一:部门、车间:
为了个人的安全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本人在工作中,自愿签订并遵守以下承诺:
1、本人在上岗前,已接受本单位: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纪律教育、HSE管理制度教育、本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治安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2、本人在上岗前,已接受安监等部门举办的:危化品从业人员资格培训、或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或特种设备操作资格培训、水泥行业岗位巡检培训,并持证上岗。
3、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自觉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做到:以人为本、安全为天。
4、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情况下,本人自愿接受上级领导和安全职能人员的安全检查与监督、自觉接受油库封闭式和半军事化管理。
5、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公司和油库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出入库管理规定》等,自觉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具。
6、增强自我保持意识:在工作中做到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我不伤害自己。不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7、遵守消防管理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规定,积极学习灭火与火场逃生知识,熟悉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逃生线路,熟练掌握本岗位各项事故应急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不延误时机。
8、日常工作中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不盲目作业。
9、主动制止同事的不安全行为,对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0、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学习、安全活动、事故应急演练,掌握作业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1、如违章、违纪由工段班组或公司职能部门依据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处理。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车间安全承诺书范文二: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正常供气,炭化车间郑重向煤气厂承诺,认真做好以下安全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切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完善车间安全生产组织保障,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进一步建立完善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并认真组织落实。
3、定期组织开展车间安全生产自检,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重大隐患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4、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断改善作业环境,按要求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加强防护用品管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安全工作责任重大,重于泰山,比天大。严格考核奖惩,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6、高度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按照年度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培训任务。
7、制定并完善车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生产装置和安全设施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确保正常运行。
9、树立表率作用,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安全行为,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持续改进。
10、保障正常生产,保障正常供气。
若违反以上承诺,愿意接受相关的处罚及处理。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车间安全承诺书范文三:甲方: 生产处(生产科)
乙方: 车间(班组)
为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创建平安企业,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本单位员工及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稳步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谁主管,谁负责,将安全工作逐步展开,落实到具体车间(班组)。
一、甲方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负责股份公司(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实现生产和安全工作的五同时。
3、负责组织编制、修订OHSAS18001体系管理标准、安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宣贯。
4、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及评价结果进行审核、汇总、上报及建档。
5、负责编制、修订股份公司(本公司)的年度管理目标、管理方案及劳动保护经费,并组织实施、检查。
6、负责收集、识别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联合人力资源部(综合处/科)做好员工及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复岗换岗培训,坚持考核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检查、指导、督促各单位健全三级安全教育档案。
7、负责定期组织有害作业点检测,操作工职业病预防体验,督促各单位发放符合标准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8、负责组织对特种设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校验和送检工作,办理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加强设备采购评审,严格执行三同时。强化设备安全管理,做好设备验收、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
9、负责组织OHSAS18001体系的内部审核。组织编制股份公司(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并组织演习、评价,不断完善。
10、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贯彻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协助和督促相关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遇有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并立即上报。
11、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档案,对各类事故进行汇总、分析及上报。组织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处理,并对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12、定期组织召开安全例会。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指导基层安全生产工作。
13、接到上级安全隐患整改指令后,在限期内妥善解决问题。有权拒绝和停止执行上级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指令,并及时提出不能执行的理由和意见。
二、乙方职责
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本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
2、协助甲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体系。
3、参与股份公司安全方针制定;参与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清楚本车间(班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及安全应急预案;参与本单位的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认真执行。
4、负责认真学习、传达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股份公司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等。定期开展本车间(班组)日常安全教育,组织本车间(班组)新员工、换岗、复岗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中的车间级、班组级教育,确保所有员工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配合单位开展普通员工及特种工种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确保员工持证上岗。
5、对本车间(班组)的特种设备、危害作业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登记,督促设备科办理特种设备年检,督促本单位对危险作业点人员进行职业病预防体验。
6、指导、监督本车间(班组)员工正确使用、贮存、废弃危险化学品,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建立台帐。
7、每天(每星期)对所管辖区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区域内的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齐全、完好;若需要危险作业,申请批准后执行,并派专人现场监督;禁止员工在公司内吸烟;检查设备、电线布置合理,接地可靠,下班后,切断电用设备电源;指导员工按规程要求操作,制止员工违规,确保员工用电、机械安全;指导、监督员工遵守交通规则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上级或安全员。
8、关心员工身体健康,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按规定审核加班加点。
9、参加股份公司和本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工作会议,协助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同时,及时采纳和向上反馈员工在安全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或要求。
10、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参与本车间(班组)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等项工作,严格执行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本车间(班组)的安全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三、检查与考核
1、本责任书签订后,由甲方组织检查乙方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执行情况。
2、安全指标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并实行重大安全否决制,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3、本责任书有效期为一年,签字人如工作变动,接任人为自然责任人。
4、本责任书一式二份,签字双方各执一份。
- 上一篇: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下一篇: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细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