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精心设计课前用语(即引入)
在学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采用值日生汇报制度,这种制度很好,但覆盖面太窄。教师可提前布置下次课前说话的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准备,然后在上课开始时,有选择地挑选几位学生上台用英语说话,总的要求是短小精干,并对学生说话的情况进行既定标准考核,设定评价等级,将考核成绩记录在册,用于期末综合评定成绩。课前谈话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二、加强学生英语自学辅导教学
卢仲衡先生提出的自学辅导教学原则,特别是“启、读、练、知、结”相结合原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启”就是启发,就是围绕某一话题,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有意识地将相关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同时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阅读欲望。“启”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它不是讲课,也不能代替阅读。“读”就是阅读,这是核心,是关键之所在,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证,阅读在于理解,既有词的理解,又有句的理解;既有段的理解,又有篇章的理解。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学生才能真正地产生语言知觉,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必须注意的是,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营造一个适于阅读及思考的安静的环境,多在教室里进行巡视,以督促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用心学习。“练”就是做练习。既可以是书本上现成的,又可以是教师自行拟定的;既可以是口头的,又可以是书面的。但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种练习必须围绕学生所阅读的具体材料进行。“知”就是当时知道结果。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其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检验学习效果。“结”就是小结,概括全貌,促进知识系统化,以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教师小结时,一定要全面、系统、生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针对性。总之,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适当地启发后,开始读课文;读懂课文后,接着做练习;做完练习,当时就对答案;然后读课文对答案,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教师小结。在“读”期间教师可辅导学困生,个别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巡视课堂,尽力发现共性问题。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要求,坚持让学生自学,并且在他们自学时尽量不打断其思路,要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面要广,在必要时可进行课堂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现代心理学认为:“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抵制”,而且“凡是被受试者认为不愉快的事,总不如被他们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所以,教师的教学不应只重视教的内容,而忽视乐的形式。为了把英语教学搞得活泼有趣,我采取了多种方法把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是利用实物或图片,上课时把要学的英语单词与实物或图片对照起来教,比如学水果、蔬菜、交通工具的英语单词时,我就分别拿出这些图片来,一个一个地教大家英语的读音,这样形象、直观,给学生的印象深。第二,运用游戏在小组开展竞争。小组竞争法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攻克难度较大的问题为目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优势,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而准确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小组争光。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为此,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各小组在课上发表意见,要适当引导讨论,使小组经过思考、讨论,达成对问题的共识,要评定各小组的发言情况,主要进行充分的正面肯定和正面引导,尽量表扬他们自学的积极性。
四、倡导成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目的。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成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他们尝试成功,促使他们主动内化教学要求,启动和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教师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存在一些学习上的困难,但困难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教师应该满怀信心地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鞭策他们,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
篇2
论文摘要:“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与传统的初中数学中代数部分相比,新课程标准在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及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按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数与代数”及其教学进行认识,探索新的教学策略。
1、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的教学价值
1.1 培养学生现实应用的能力
通过数与代数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方程、不等式与函数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从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
1.2 提高学生创新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数的概念的建立、扩充以及数的运算,公式的建立和推导,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函数关系的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发现能力。
1.3 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科学的数学观念
在数与代数中,不仅知识中存在着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变量与常量、精确与近似等对立和统一,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也充满己知与未知、特殊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等对立与统一。同时,在变量和函数的研究中,还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1.4 陶冶学生情操,形成良好品质
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数与代数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的品质;数与代数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美,可以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新课标下“数与代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标准》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不再是习题和试题的编制者,而是拥有先进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和合作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者。
2.2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教师角色的转变,必将带来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改变集中体现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3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观察、实验、验证等活动,应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多样化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3、新课程标准下“数与代数”的教学方法
3.1 现实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在对现实背景的感受和体验中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具体地理解数的意义。
例如,对100万的认识,可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量,感受其大小,以形成对100万等大数的认识。“贵州省中小学在校学生有100万,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一天可节约多少粒大米?重多少克?”这个问题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他们或者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或者先称出1千克大米,再数一数粒数,利用比例的知识很好地估计出了100万粒大米大约是21千克重。这样,学生对100万这个大数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3.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符号感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应创设空间,逐步渗透,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感。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必须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到一些困惑,“如果字母作为一个数的不确定名词,那又为什么要用这么多a,b,c ……”,实际上这就像我们讲到这个人和那个人一样,学生不理解a怎么能等于b,你可以告诉他a与b不一定相等,但也可能偶然相等。最本质的一点是要使学生知道字母表示某些东西,不同的字母或表达式可表示相同的东西。
3.3 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只有不拘泥于教师提供的案例,而能主动地寻求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才能为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可以说,主动寻求新知识的实际背景,是增强应用意识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强调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主动寻求知识的应用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组织数学应用教学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吕世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篇3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众所周知,编制和颁布课程标准是本次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2001年和2003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颁布实施; 2011年12月份,在十年课改实验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也已艰难出台。无疑,语文学科已经进入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时代。
如果说没有课程标准就没有教育质量可以言之成理,那么,有了课程标准未必教育质量就能得到提高也是持之有据的。现今语文课堂种种怪现状可以说明这一点。诚然,语文教育质量提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如果我们从课程标准身上寻找原因,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课程标准本身很完善,但人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未予遵循,使其沦为一纸空文;另一种情况是,课程标准有缺陷,人们无法加以落实,或是落实过程中带来比无课程标准危害更广更烈的教育质量问题。从后一种情况出发,“应该有怎样的课程标准”这一问题就无可回避地摆到了桌面,成为人们着力思考的课题。回顾2011年语文教育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尽管很少,但在这很少的研究中,依然透露出一些新的视角和新的气象。这里遴选两篇论点评议,以展示这项研究的新进展。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课程标准?
【评析文章】金荷华《对国外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的透视与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12期。
【原文提要】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语文课程标准按结构模式及内容编排分主要有三种特色:“能力说”特色;“内容说”与“能力说”兼具特色;“课程设计与评价整合”特色。与之对比,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需要改进之处。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规范教学内容的“内容标准”和便于操作的“能力标准”;忽略母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词汇语法等; 使用者必须在研究解读中改进并完善。
中国社会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社会。这种全球化体现在本次课程改革之中,就是不仅要坚持“本土行动”,更要强调“国际视野”——着手从全球大背景出发来整体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和分配知识结构,建构具有世界水平的课程(World Class Curriculum)。这样,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就成了观照我国课程设计和实施水准的重要参照系。金荷华《对国外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的透视与反思》一文,就是从这个视角来对照和反思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
该文以文献梳理为基本研究方法,从结构模式和内容编排出发,整理了发达国家三类特色的语文课程标准:
其一,是以德日《课程标准》为代表的“能力说”特色的课程标准。
所谓“能力说”特色,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侧重教和学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成就标准、表现指数都有呈现;而且脉络分明,描述详尽清晰,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以德国课程标准为例。在《德国完全中学 10 年级德语课程标准》(2003年)中,说和听、写作、阅读( 印刷资料和媒体资料)、对语言和语言运用的学习和研究这四项内容构成“四位一体”的能力结构模式。这些能力从“学习结果”到“能力标准”逐一描述,不仅有内容标准,还有成就标准(表现标准)。如“说和听”类,分别从“对别人说话”、“在别人面前说话”、“与别人对话”、“倾听别人说话”和“角色表演”5 个角度,逐层描述其“能力标准”。该课程标准独到之处还有: 每个类别中,在描述“成就标准”之后,都设置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项目,陈述该类别领域的“基本能力”,或叫“关键技能”、“表现指数”。作者认为,德国课程标准结构上简洁明晰,在内容上具体翔实,唯其如此,才真正具备“程序标准”或“表现标准”的功能,呈现出“国家标准”应有的“基准”、“尺度”水平,为语文教育确立了终点目标。
其二,是美、法为代表的“内容说”与“能力说”兼具特色的课程标准。
所谓“内容说”与“能力说”兼具特色,作者这样解释:既保留了对“教学内容”作系统的规范要求的“教学论”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重视学习“预期结果”及其达成途径和策略的当代“课程论”的发展趋势。
以美国课程标准为例。在《马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 2001年)中有引言、核心目标 、指导原则、早期读写能力、各年级阶段学习标准和附录六个部分,这些内容的呈现,由简到繁,逐渐丰富。更能体现“内容说”特色的,还在于对四个类别( 语言、文学、作文、媒体)“学习内容”的阐释。例如“文学”类,“课程目标”只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将能够对各种形式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做出思考”; 而关于“学习内容”,则从“文学的重要性、选择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的方法、制定文学课程内容、学习各种非文学作品、有效的教学实践”六个方面作全面而精要的述说。有的条目内部的细则(分级标准) 丰富而直观,这样详细的规范指导,将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该标准“能力说”的特色,则主要体现在对各年级、各类别的“学习标准”的呈现方面,即全部表格化。根据文件前面设置的“英语语言艺术学习内容分类表”中的内容分类( 语言、文学、作文、媒体),共设置四个列表,每个列表的体例都一致。例如“各年级语言学习标准”表,其栏目依次为学习标准、年级、分级标准。其中,“学习标准”,就是“英语语言艺术学习内容分类表”中“语言”类的 7 条“学习标准”;“年级”分为四个学段: 幼—4,5—8,9—10,11—12;“分级标准”则围绕四个年级段分别描述,内容多或少则因“学习标准”不同而略有区别。这样,各个类别的“学习内容”、“学习标准”既相互独立,又是构成课程标准有机的整体。
其三,以英国和南非为代表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整合”特色的课程标准。
所谓“课程设计与评价整合”特色,作者这样说明:课程和评价密切地结合起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直接与课程的考试评价连接,相互推进,互为完善。
以英国课程标准为例。在牛津、剑桥和皇家人文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制订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英语》(以下简称“英语大纲”)中,上述特色有三方面体现:(1)“评估目标”与“课程目标”相联结。大纲中,不仅有明确清晰的“大纲目的”,即“课程目标”(考试目标以“其他目标”单列),还有详细的“评估目标”。“评估目标”划分“听和说、阅读、写作”三个类别; 每一类别都有具体的“能力指标”描述; 并由具体详细的“评估方案说明。“评估方案”中相关环节都有相应的交待:“学生可在结课时做一次性评估也可分阶段评估”、“考生可选组合层次的试卷也可选两个不同层次的试卷”、“考生可选第 3 单元的考试或者第4 单元的作业;还可两项都选”、“考生可选终结性的一次性评估方式,也可选阶段性评估”,这些说明性文字,都用斜体字予以突出;体现了大纲设计的灵活先进,既有规定性,又有选择性;突出了“以生为本”的先进理念。其实,这些条款可以视为课程标准中的“机会标准”。(2)明确了考试内容及范围。大纲中设计了各种评价情境,即考试和作业单元。这些考纲内容,不仅对教师和学生有详尽的指导作用,对教材开发者也具有明确的导向性。(3)给出操作性很强的各种评分表。如“英国传统文学阅读评分标准表”,内容依次是等级、分数、一般标准、具体标准(含对莎士比亚剧作和诗歌的反应两项)。这样的评分表,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该类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要追求的“能力标准”。
上述三类课程标准,尽管各具特色,但其共性因素也是明显的。可惜作者在论文中对这些共性因素分析甚少或语焉不详,大大削弱了对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力度和深度。在我看来,对于各国课程标准的共性因素的总结是目前语文课程标准编制和修订的必要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于一个好的课程标准的基本判断,才能勾勒出我们需要的课程标准的轮廓。这些共性因素可能包括:
1.一个好的课程标准一般都由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学习机会标准构成。
内容标准说明学生应知能会的内容;表现标准表达了为实现各项内容标准期望学生展示的熟练的程度或质量;学习机会标准则是用来衡量教育体系的各级机构(学校、地方教育机构)为学生学习达到全国自愿性的内容标准的要求所提供的资源、实践和条件是否充分及其质量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2.一个好的课程标准应该有学科核心知识。这些知识体现学科内在重要性和实际应有价值的知识。
3.一个好的课程标准应该具体、明晰。具体是指标准的陈述能够确保教材开发与考试开发的一致性;明晰是指标准的语言清楚, 明确传达了学生必须知道和能够做什么,从而能够为所有的相关利益者理解。
4.一个好的课程标准要可测量和支持教学。标准的可测量是指即它清楚规定的结果能够被测量和传递给学生、教师、家长和公众;所谓支持教学是指标准能恰当地支持一个协调性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课程、表现标准、评价和教学标准。
二、我们需要的语文课程标准蕴含哪些基本标准?
【评析文章】王元华《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教育学报》,2011年第4期。
【原文提要】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语文教学诸多弊端,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和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规范性标准;生活常识标准;话语关联标准;公度标准。
与上面评述的论文体现的“国际视野”相比,王元华《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一文体现的更多的是“本土行动”——回到我国语文课程内部,探索语文课程标准背后的那些基本标准。这种探索与其说“寻找”,不如说是“建构”,建构起一套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标准。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意在问题解决,无路中走出一条路,这条路未必好走,也未必好看,但原创意味更明显。
《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以理论推演为基本研究方法,提出语文课程标准背后需要有个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规范性标准;生活常识标准;话语关联标准;公度标准。
其推演路径大致为:
第一,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命题标准之间难以达成一致,标准内部和标准之间矛盾众多(标准答案需要答案标准,答案标准来自哪儿?来自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根据什么来规定考试内容和命题形式?语文课程标准。但实际情况是语文课程标准没能提供命题和答案确定系统的原理支撑)。
第二,语文课程诸标准的矛盾根源是什么呢?根源是它们之间是有层次性质差异的,而我们对于这种差异认识不深,缺失哲学认识、逻辑认识、语文本体认识的一致性,处于上位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表述与修改缺乏一个能够相互约束和沟通的基本标准,对下位层次的考试大纲、答案标准、标准答案的约束力极其有限。
第三,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要建立语文课程价值观和方法论客观性、全程性、全员公度性与内在体验性、生成性的统一性认识,而且这种统一要立足于语言使用的约定俗成上,约定俗成是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内在统一机理。
第四,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规律,要求语文课程遵从语言使用的基本规范,并根据这些规范对话,交流,批判,检验,最大程度地达成共识。
据此,作者得出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四个基本标准:(1)规范性标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在内的语言规范性内容必须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必须符合生活常识。用到生活常识的,应用生活常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识的,那就必须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必须符合话语认知的关联规范,关联得越紧密越好;如果话语缺乏前后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准对话,交流,批判,检验,达成共识,这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性、过程性标准,只有这样,前三个标准才能得到维护和发扬光大,才是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共识,才能去伪存真。
这个推演过程最重要的逻辑链条是在第三个环节:面对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命题标准之间的错位和纠结,作者没有过多去指责谁是谁非,而是回到对语文课程是什么,有什么价值这样的原点性问题的基本认识上来。如果我们认可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那么就应该认可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语文本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交往素养、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情感素养、做人素养等等)。而语文课程作为人文学科,必然具有人文学科的共性——对自己而言,有内在性、个体体验性和生成性一面;对他人,有客观性、全程性和全员公度性的一面。也就是说,我们要认可语文课程价值观和方法论客观性、全程性、全员公度性与内在体验性、生成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统一性,究竟统一在什么基础之上呢?经过多年论争,尤其在“两李”(李海林和李维鼎)为代表的学人的严密论证和学理阐释之下,语文教育界逐渐形成共识,语文课程的核心不是语言而是语言使用——语用。作者正是建立在这个逻辑起点之上,借用语用学的四条原理而建立起四条标准,因此,对于这四条标准,人们虽感陌生,但其绝非凭空而来,而是以坚实的学理作为支撑,体现了作者学科融合之下的深刻思索和精心营构。
篇4
(1.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6;2.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但课程标准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非课堂教学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把抽象模糊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为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地理教学和评价的依据,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具体课程标准阐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解过程,及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的一些思考,以此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关键词:课程标准分解;高中地理;分解实践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
课程标准分解就是把上位抽象整体的课程标准通过分析、剖析,分成下位具体可行学习目标的过程。简单理解就是把抽象的课程目标变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其实质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完整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作、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较多的是用“行为动作+核心概念”的形式叙述。课程标准分解就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拆分或组合概括性的内容标准,补充为完整学习目标的过程。
课程标准分解和课程标准解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课程标准解读是对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各个方面进行解释和分析,它是从宏观层面为教学设计和评价提供理念和思路。课程标准分解主要是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剖析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它是从微观层面为教学设计和评价提供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两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课程标准的解读是课程标准分解的基础,课程标准分解是课程标准解读的延续(见表1)。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方法
崔允漷教授认为课程标准分解策略有三种:替代、拆解和组合。替代策略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将某一主题替换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形成新的学习目标。拆解策略是“一对多”的关系,将一个表述抽象笼统的内容标准,拆分为几个具体可观察可量化的学习目标。组合策略是“多对一”的关系,合并多条内容标准,或从多条标准中提出某一要素,形成一条新的学习目标。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课程标准分解常用到的是拆解和组合策略。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分解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即找出核心概念;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下面笔者就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所涉及的课程标准为例来进行分解。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叙述有四种主要语法结构。第一种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描述的是“学什么”;第二种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描述的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第三种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表现程度”,描述的是“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第四种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描述的是“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这种表述方式在课程标准中不多见。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标准语法结构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结构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通过判断内容标准的语法结构,将这些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者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和规定条件,作为关键词。
本课的关键词:核心概念——“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行为动词——“归纳”“说明”。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一般比较抽象、概括,不利于具体教学操作,一般要按照词汇意义、理论意义、概念认知或教师经验来展开。在本例课标分解中,笔者主要采用概念认知方式展开。
要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先要掌握“洋流”这一概念。对于概念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五W”入手-what(定义)、where(存在区域)、when(发生时间)、why(成因)和how(影响或意义)。(见图1)
What-“洋流”的定义,再进一步扩展为:①“洋流”按照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②寒流和暖流判读方法;③寒暖流与等温线的关系;④“洋流”属于海水运动,这与其他海水运动方式(波浪和潮汐)的区别。
Where-“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进一步扩展为: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②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寒暖流的判读;③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技能。 When-“常年稳定”,但有一个特例——“季风漂流”的存在,进一步拓展:①季风漂流的概念及分布区;②季风漂流的成因;③季风漂流的具体表现;④季风漂流流向与月份(季节)关系的判读。
Why-“洋流的成因”,进一步扩展:①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各自的成因;②典型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的分布区;③世界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④区域定位技能。
How-“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自又包括了许多要素,但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与洋流相关的因素。在分析“影响”时,一定要辩证的分析——“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据此,该核心概念可以扩展为: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的增温增湿和寒流的降温减湿;②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渔场密集区和四大渔场;③对航海的影响:有利——顺流;不利——逆流和海雾;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利——加速净化;弊——扩大范围。
此课程标准中还隐含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见表2)。
第三步:分析或剖析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隐的、难以观察和评价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理解、掌握等;另一类是外显的、可观察和评价的动词。学习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要用具体、合理、明确、可观察、可评价的外显性动词(见表3)。
行为动词的确定主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逻辑、具体的学情和教师的经验。本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为“归纳”和“说明”,说明本条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应为理解水平。具体行为动词的确定如表4。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也叫认知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条件,是为了达成行为目标而设置的情景条件和手段方式。行为条件的设置要合理,没有多余,利于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教师应结合学情、校情、课程资源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的认知条件有三类:一是教师的讲解、提供材料、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教材、阅读图表、阅读材料、阅读地图、观察实验、课外探究等;三是课堂交流,包括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
本课程标准分解出的核心概念学习的行为条件见表5。
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确定表现程度是为了学习目标的表述更加清晰,学习目标的检测更加明了,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有据。表现程度的确定要合理、明确,既要为结果性评价提供依据,也要为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估依据。
本课程标准分解出的核心概念学习的目标见表6。
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教材,正确说出洋流的概念,能简要描述洋流与波浪、潮汐的区别。
②结合冷暖气团概念,准确区分寒暖流,并能准确从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来判读寒暖流和准确画出洋流通过处的等温线分布情况。
③阅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能自主准确地绘制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能在模式图中标明寒暖流。
④能简要描述季风漂流、正确指出典型分布区;通过对图像资料分析、归纳季风洋流流向与成因。
⑤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合作讨论提供的案例材料,辩证分析洋流对气候、渔业、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并能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或评价实际实例。
⑥通过合作学习,体验与人分享的乐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本节学习,逐渐树立海洋意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的一些思考
1.科学分解使课程标准要求衰减最小化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解有很大的主观性,分解会使某一条课程内容标准在形式、性质、内涵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课程标准要求的衰减。这种衰减原则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分解使衰减最小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分解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解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每条标准的内涵,并且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地理学习目标与其他学科学习目标的关系;地理课程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关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地理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关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与具体学校教学资源的关系;专家对高中地理课程的解读与普通教师自己的解读的关系。
2.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严格按照“预设”教学,很难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欲,影响其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师要预测课堂的“生成”,关注课堂的“动态性”。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构建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探索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最佳平衡的过程,应坚持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篇5
【关键词】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70-03
【作者简介】平,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011)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类教育。
江苏省新一轮课程标准开发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的背景下展开的。现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要点和实施注意事项进行一些个人解读。
一、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要点
(一)课程性质编写要点
课程性质主要阐明该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以“电力拖动与控制”为例,其课程性质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PLC应用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的编写,首先要确定该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比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电梯运行与维保”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某一门课程在一个专业中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而在另外一个专业中可能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确定某一门课程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还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可以查看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分析该门课在该培养目标中的作用等。其次,要简略说明该课程的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并指明其关联。再次,简述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比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分析、计算、安装、检测和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后,指明该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开发要点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首先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说明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其次,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教学实施的不同阶段,说明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最后,应通过对学习目标、主要内容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交代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思路要考虑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模式:一是基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点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为目的,知识和技能点的选取着眼于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解决职业岗位的技术问题。课程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逻辑顺序进行序化。课程评价则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的多少来评定。二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它以典型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课程实施流程;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依据。三是基于项目的课程标准。即以一个真实项目作为一个学习单元,整个课程包含一个或几个项目,以完成项目为课程目标,学生主要以团队工作的形式,围绕项目开展自主性学习。无论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还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其通识课程和专业入门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标准采用同一种模式是不合适的。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可能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或三种模式的课程标准。某个课程标准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和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比如:“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以传感器典型应用案例为教学项目,各项目以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过程为路径;“电气CAD技术”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电力拖动与控制”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设计课程结构。
(三)课程目标开发要点
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是完成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之后,学生将要达到某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规格要求。课程标准规定的是目标、内容及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
本次课程标准的开发将课程目标具体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首先,从岗位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去表述;其次,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角度进行表述,如具有查阅资料、分析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要从时代价值观等方面去把握,如具备安全生产、节约用电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四)课时内容与要求开发要点
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是课程目标、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需要与身心发展水平等,除此之外,还要兼顾专业对应培养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技能的要求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课程内容需要按照工作程序和认知规律进行组织,呈现出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螺旋式上升趋势。要尽可能采用动宾结构(如“能用……”)来阐述学生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所应达到的目标。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的有序编排。
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也是本次课程标准开发的要求之一。课程内容衔接要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合理划分结构和层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向学生提供宽泛的面向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迁移能力。开发中可从三方面把握:一是课程目标衔接。有效的课程目标要说明学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学生要想达到要求必须做什么,怎样知道学生行为何时已经达到了要求。中高职课程目标在设计和描述时应特别注意连续性、顺序性。二是课程内容衔接。主要对课程的性质、总课时、知识要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对比。三是职业能力衔接。这需要对照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职业能力的要求加以分析。
(五)实施建议开发要点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要提出教学主要方法,如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教学建议应对教学设备配备的底线进行简要说明,对学生分组等也可交代。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也可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如“电气CAD技术”中提出“在突破识读电气图的教学难点方面,教师可有意识地绘制错误的线路和不规范的元件供学生查找、更正,以提升学生对电气原理图的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建议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采用贴近生活的作品制作、趣味实验等方法。
评价建议。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课程标准在评价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的导向性、过程性、有效性和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目标设定后,评价手段应该及时跟上,这样才能确保目标的有效达成。
评价内容应多元化,评价内容应重点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如“电气CAD技术”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包括识图、绘图的质量、学生口头表述、笔试、考勤记录、课堂笔记、平时分段练习的成绩等。小组评价包括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态度等。学生的自评包括自我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任务情况、按要求完成准备工作情况、阶段性实结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比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操作、提交项目任务书或学生工作页、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进行定性评价,结合笔试、课堂提问、答辩等完成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依据课程标准,优先选用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材。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体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反映知识的应用过程;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方法。教材内容选择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本专业该门课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节能、安全、经济、环保,并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贯通,注意应知应会的有机体现,内容排序突出工作过程导向。
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编排时要符合中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应体现科学性,要符合本课程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写应体现整体性,注重突出核心内容,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空间。编写的教材应反映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如培养工匠精神、项目引领、理实一体化教学等,突出教材的先进性。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开发教学录像、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配套软、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充实课程内容。
课程资源的利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课程网站、在线学习,借鉴已有的资源或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微课、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开展辅助教学。购置相关仿真软件,利用仿真系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标准的实施
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同时学校应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完善,具体要点如下:
(一)教学管理者实施要点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会带来不适应性,需要学校组织由教务处、系教学主任、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等人员来督导标准的执行、评价标准执行效果以及解析标准执行中的疑难问题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标准的顺利执行与长效实施。
学校应对课程标准实践工作进行立项管理,严格进行评审考核,建立课程标准具体实施方案三审制:系部初审、学校审核、修改后复审。专业系部作为课程标准建设的具体实施单位,要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标准建设立项,成立课程团队、确定课程首席教师负责制,实施过程管理。系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课程标准的内涵、功能、基本框架等课程标准基本知识。当然,各校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如校企合作的企业、面向的行业不同,应结合自身实际,修订或完善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适用、实用。课程标准制定完成后,要严格按课程标准制定教师授课计划,通过教学实践,及时发现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原则修订课程标准。
(二)教师使用要点
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充分熟悉授课内容,还要充分理解、领会各项标准,以缩小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差距,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是课程开发小组共同智慧的结晶,任课教师应优先采用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教学。
篇6
[关键词]课程标准 内涵 构架 实施
[作者简介]王淑文(1963- ),女,天津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天津 3004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VEⅫ4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26-02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与建设承载着高职教育的理念,凸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建设与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课程标准建设能有力推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开发建设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调研、分析、开发、实施、反馈、修订等过程才能完成。本文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课程改革实践,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等。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重点,为教和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建设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现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融合,强调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等。
随着当前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提升质量阶段,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建设也成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为一定范围内的课程组织与管理活动提供了目标、原则、策略和方法等,使课程教学管理过程具有明确指向和多方面的依据;同时能够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阐述得更为详细、明确,提出了面向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个体发展的认知、技能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陈述的角度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最重要的是要将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考虑,了解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及编制
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主要是对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作定性描述,阐述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详细说明,并说明该课程与前续及后续课程的关系。(2)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课程总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课程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在具备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基础上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准确、清晰、指向性强,能全面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3)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项目单元设计。项目单元可以表现为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结构、学习情境、案例等,包括具体实施步骤或内容,以及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4)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考核应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实现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社会、企业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考核要突出阶段性评价、目标评价等,关注评价的多元性。(5)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给出本门课程运行所需实训教学条件的要求,包括针对校内及校外的每个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资源要求及实训时间安排等。确定课程教学资源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包括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手册、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方面。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注重实用性,符合行业企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建议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体例要求等。(6)课程实施建议及其他说明。课程实施建议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学方案、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其他说明包括课程推荐使用教材、国家职业标准、主要参考资料等。
2.课程标准编制案例――以“毕业顶岗实习”课程为例。顶岗实习是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有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过程,要有完整的实践过程记录和考核记录。在双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全部过程记载和资料积累。顶岗实习过程重在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因此,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过程控制是顶岗实习目标的保证。现结合本院课程改革实践给出“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1)课程性质和任务。毕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后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服务。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岗位,针对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将校内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进行各个岗位的实战演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2)课程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毕业顶岗实习培养能力目标分为通用能力目标、基本专业能力目标和专业综合能力目标。通用能力目标是指通过实习实现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创新意识等;专业基本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实习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岗位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基本要求包括学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了解行业企业的特点,了解企业概况、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规章制度及主要业务及工作流程。要求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实习承诺书,填写顶岗实习手册、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等。(3)顶岗实习内容与进度安排。顶岗实习内容可按照不同的顶岗实习项目,从教学目标、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地点及实习周数等方面进行描述,每个专业可列出不同的实习项目。对顶岗实习岗位和地点要求从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顶岗实习企业能够支付学生合理的报酬、企业要保证学生安全等方面进行描述。顶岗实习进度安排包括实习准备与动员、实施、验收三个阶段。顶岗实习结束上交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等相关材料。另外,说明整个实习阶段的时间分配情况及进度安排等。(4)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是“双导师”,一是各专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二是由实习单位指定富有岗位工作经验或生产管理经验的企业指导教师。担任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教师(企业和学校)的职责主要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进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定期指导、检查实习进度和质量,指导学生填写实习手册、撰写实结等;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考勤、工作情况的考核。(5)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顶岗实习考核方式采用三元评价体系,即包括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标准分为三部分。其中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比例占40%、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比例占40%、学生自我评价比例占2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主要是指根据学生校外实习周志、实习内容、实结等进行考核评定成绩;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是指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给出总体考核结论并评定成绩;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可根据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客观地给出自我评价。
三、课程标准的实施要点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是课程标准开发和实施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参与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第一,更新理念,关注课改。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了解相关职业岗位的主要职业活动,熟悉工作流程。课程标准应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联合制定,并定期修订。教师应关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第二,单元项目,细化目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项目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一些典型的训练项目(或训练任务)、学习情境及重点、难点等均应给出授课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习成果等。第三,考核标准,便于操作。课程标准应制定详细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在实际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要求和教学实施方案应该更具体和便于操作。第四,整体把握,按步实施。课程标准制定后,授课教师要研究所讲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整体把握,包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内容要求、考核方式、教学资源要求等。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利用本课程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总之,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是课程标准开发和实施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实践,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高职课程标准的范式。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荣维东.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2).
[2]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
[3]王淑文.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
篇7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业成就评价
Abstract:What's the significance of assessing students'achievements on the base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What should the localities and schools do to transform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to assessment standards to assess students' achievements? What could we make the do to assessment students'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Some thinking and action frames about the above core problemsare presented in this essay around, which does not require aunified procedure but expects to initiate some helpful thinking.
Key words:curriculum standards; achievement assessm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并不难,难在要使课程标准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这三点中无论哪一点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最。只有当评价这一最后的出口是基于标准的时候,前两者才有可能是基于标准的。但关于基于标准的评价,目前国内还没有太多研究,在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的方向、内容的众说纷纭中,标准似乎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事实上,这次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都凝聚在标准上,如果在评价和标准间迟迟不能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将使我们的评价和标准都无所依托。这就难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评价研究中心(CSE,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在2002年的报告中宣称:基于标准的教育体系的成功依赖于两个要素:强有力的标准和能衡量出标准所期望的学习结果的评价。[1]基于此,本文旨在厘清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为地方和学校进一步设计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提供思考和行动的框架。①
一、为什么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
意义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我们不能开展广泛而有益的探讨,厘清“为什么这样做”的清晰意义,并让实践者建立坚定的行动决心,政策和实践往往会出现反弹和逆流。因此,我们需要从最原点的问题来思考:“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课程标准是怎样促成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达成此目的?”从最根本的层面上说,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有两个目的。对外,要能满足公众问(accountability)的要求;对内,要能满足学生学习改善(improving learning)的要求。[2]而从下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达至公平、有效的基石,它承担着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功能和职责。
(一)课程标准规范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理念
任何一种学业成就评价都是基于对教学、学习、学习者的能力的假设而做出的,这些隐藏的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业成就评价的性质、范围、方法、使用的工具。课程标准的意义就在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从基本的设计理念上进行统一。
当前实践中的各级考试很少以学习、教学、学习者的能力的共同期望为设计基础。不同的考试之间没有联系,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教育质量,难以应对日益强烈的问责要求,更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课程标准所蕴涵的“为了每一位儿童发展”的理念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相信每一个儿童的可塑性和巨大的潜力。它认为真正的有效教学不是灌输,而在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概念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身的知识框架。这种观念给各级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带来新的可能性,只有建立在这一理念基础上的学业成就评价才能真正应对今日的公众问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业改善。
(二)课程标准提供学业成就评价的维度框架
学业成就评价应该评什么?当前的学业成就评价的考察维度是比较单一的,有的甚至仅仅测量了学生的记忆力。地方或学校往往通过设立特定的分数界限比较各地、各校、各学生之间的差异,衡定谁好谁劣,借此达到问责要求。缺少专业评价素养的公众很难追问:这张考卷考察的是学生的哪些能力呢?不同考卷所代表的80分差异在何处?但是,很多研究都表明,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学业成就评价的维度需要并正在扩大。[3]而课程标准正给我们设计学生学业成就维度框架提供参照。
课程标准是对学习结果的界定。它对学习结果的理解并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只是学习成绩,它包括多种学习结果,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就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限定。总之,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课程标准给我们设计学业成就评价的维度提供参照,它促使我们思考:学业成就评价到底评哪些维度?它们之间的比重是均衡的吗?学业成就评价应该设计怎样的工具、方法来测量、报告、解释它们?
(三)课程标准限定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需要基于统一的内容范围和一致的认知要求。如果不同类型的学业成就评价是基于不同范围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程度的认知要求而制定的,必然会引起极大的混乱。当前的很多学业成就评价是经不起追问的:选择考察的样本能够代表同样的知识内容吗?对认知的要求有偏差吗?这就导致学校和教师对到底要学哪些知识,要学到何种程度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用大量的题海战术来对付。因此,课程标准要对学业成就评价在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上做出限定。
课程标准从本质上说就是设立全国学生要知道些什么,做些什么的底线。[5]它不仅划定了学习的领域和疆界,还给出学到何种程度的描述,即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前者划定了学习的领域,保证学生学到、考到的内容是全面而均衡的。后者回答“很好是多好?”“怎样好才是足够好?”等问题,促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学习。[6]通过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设立在标准之上,可以规范不同类型的学业成就评价,减少偏题、怪题,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形成一套教师、学校、地方和国家不同层级协调一致的综合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
二、怎样将课程标准转化为评价标准
在解决意义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如何将课程标准变成评价标准,因为课程标准的规定性相对而言是比较弱的。它按照年段进行设计,是对学生课时目标的累积期望,而且目前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要求并不十分明确,这就使课程标准的规定性要大大低于教学大纲,显得比较“含糊”,作为评价标准就显得规定性不足。因此,在设计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时候,地方和学校就不能直接应用标准,而是要对标准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年段的内容标准进一步细化为年级内容标准、单元内容标准、每节课的内容标准等等,并制定出相应的表现标准,以作为评分时的依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下图可以表示得更加清楚。
图1 各级标准之间的关系
(一)内容标准的技术考量
国家对基础教育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已经设定标准,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还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在考虑内容标准的时候,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那些已有标准的课程,另一种是针对那些没有统一标准的课程。对已有的内容标准的处理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对内容标准的处理进行规划。对诸如谁参加内容标准的处理工作,责任和权限如何,资金怎样分配,技术如何保障,时间如何安排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划。在确定参与人员时,最重要的是选择多样性的代表。
第二,进行背景研究,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搜集并研究与标准有关的各类文献。寻找课程标准中所有的关键概念、命题、公式,并确认它们的逻辑关系。这一步的研究保证课程标准中的所有内容在地方和学校自行形成的标准中得到全面体现。
第三,对内容标准细化、调适。这一阶段是极为重要的,虽然在地方和学校形成的各级内容标准中必须覆盖国家制订的所有标准,但对不同地方和学校来说,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也应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细化。②在这一阶段,地方和学校应该提供机会建立不同类型的沟通机制和讨论机制。将大量的基层教师纳入其中,倾听他们的声音。
第四,运用多样的方法对处理后的标准进行评论和验证。可以采用外部评论委员会、中介机构、焦点小组等方式。
第五,在内容标准处理的最后阶段,应该将研究的资料和结果加以总结整理,并告知不同的利害关系人。
标准的形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建立的评价又是高利害的,因此,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对标准进行再检视和修订。同时,要防止这样的误解:只有评价可以修改,标准就一定是正确的,事实上,通过评价的数据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也是一种可行并必要的方法。
学校内实施的课程有一小部分是没有标准的,如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因为是根据学校、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所以无法制订统一的内容标准。但是,对那些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来说,引导教师们积极讨论,审慎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开发出一定的核心内容标准,也是可行的,而且这本身就是非常有益于对这类课程的性质、意义、教学和评价策略的专业探讨。形成新的内容标准的步骤大致也是遵从上面的步骤,但要考虑到教材、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表现标准的技术考量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需要清晰的表现标准,才不至于在设计评价或者制定评分量规时引起歧义。惟在于国家层面上的表现标准比较模糊,例如,数学标准第一学段的“数与代数”,“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这些表述,都是很难达成共识的,什么程度算“熟练”,怎样才是“灵活”,都需要地方和学校进一步明晰。因此,为让地方、学校、教师明白什么样的好才是好,做到什么程度就够了,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表现标准,应该是清楚、具体、可测的。
转贴于 完整的表现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地方和学校可以借助以下框架并根据自己已经开发出来的内容标准思考对表现标准的处理:(1)表现水平:学生表现级别,如优秀、比较优秀、一般等;(2)表现描述:描述各级表现水平上学生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3)范例:说明各个表现水平上学生作业样例(应该包括与内容标准的整个范围和深度有关的样例);(4)分数线:区分各级表现水平的分数。[7]
表注:这一问题是整个表现标准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关于如何编制有如下一些过程和策略:收集国内外已有的表现描述文本;与专家协商;研究内容标准;研究评价资料;描述出各个表现水平的期望草案。
在进一步形成表现标准的过程中,地方或学校可思考如下一些问题,可能更有助于表现标准的合理化:
对教师来说,限于时间、精力和能力,往往不可能开发出如上所述的非常精致和完善的表现标准,所以教师在进一步思考表现标准的时候,尤其是在处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没有统一的表现标准参照的课程的时候,有一个简易的办法,就是将已经制订的内容标准的关键特征转为“我能”的陈述。从学生的角度看,“我能”的陈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标准所要求的关于学习目标的清晰图像。如“我能阅读关于科学、历史等主题的教材或文章”,“我能选择一个我喜欢的作者或是某种类型的文章并阅读其中的节选”。
三、怎样让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建立在标准之上
这是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它保证学业成就的分数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测验,保证从学业成就测验而来的结果与解释的有效推论。美国在开发基于标准的测验的过程中,州的典型做法是要求测验开发者创建与课程标准匹配的测验,再对其进行匹配度(alignment of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检验和一系列的试卷分析。迄今为止,已有四种比较成熟的模式来帮助判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标准之间的匹配、一致程度:(1)韦伯模式(Webb model);(2)实施课程的调查模式(surveys of enacted curriculum model);(3)成就公司模式(Achieve Inc.model);(4)基础教育委员会模式(Council for Basic Education model)。③我们对这四种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出如下的操作程序。
(一)形成考察匹配程度的维度
衡量评价和标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集中性回答匹配程度的维度。这四种模式虽然关键特征、所使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是将基于标准的评价分成若干维度来审视。仅在于一开始就思考评价维度的形成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从问题入手,将“怎样将评价建立在标准之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如下几个小问题。
(1)是否每个评价衡量的都是在标准里反映出的内容和技术?
(2)是否每个评价都是对标准所反映的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公平、有效的抽样?每种评价在何种程度上衡量了那个年级水平的关键内容和技术?
(3)是否每个评价都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因为要测量标准中所强调的知识和技能是很容易的,而对那些复杂的概念、拓展性推理和高级思维很难测量。
当然,这样的分解并不是绝对的,还可以有其他的分解方法。考虑到对初次涉入此领域的地方或学校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如成就公司发展出了如下四个维度:内容的集中性(content centrality);表现的集中性(performance centrality);挑战(challenge);平衡和范围(balance and range)。[8]基础教育委员会发展出了另外四个维度:内容(content)、内容平衡(content balance)、严密(rigor)、项目反应类型(item response type)。[9]地方或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维度的开发。
(二)考察测验细目表
在评价员将自己的观点加在评价之前,首先要倾听评价开发者的声音,最省力的途径就是考察细目表。因为测验细目表是测验形成的依据,所以第二步就考察测验细目表,检视开发者自己的题目和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当然,这要建立在评论员对标准和与之相关的各种文本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评论员要审慎查看细目表检测的是哪些标准,是否包括了应当有的标准,对标准的理解和所列举的范例是否适当,每一个标准所分配的题目数及题目质量等是否合适,并在检视过程中就先行剔除那些明显不符合标准或有错误的题目。在分析测验细目表时,要轮流检查每一个题目,并确认题目内容和标准内容是否匹配。有时候一个题目会牵涉几个标准,这时评论员就要非常谨慎,区分这个题目主要是测量哪一个标准。必要时,评论员可以自己对照标准形成测验细目表,并将自己的细目表和测验开发者形成的细目表加以比较。这一阶段结束后,最好要有一个简要的报告呈现给开发者,以作为改进测验之用。
(三)对题目逐一进行分析
测验题目通常都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题目的内容,二是题目的认知要求,如记忆、选择、分析、归纳等等,所以对题目的分析也从这两方面来进行。前者要求评论员检视每一个题目内容和与之相连的标准内容。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评论员要考虑标准的特性和细化程度,以及它要评价的内容的范围。后者要求评论员考虑每个题目的认知要求和标准所描述的认知要求之间匹配的质量。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错误就是当标准强调高级思维的时候,而测验题中往往只是用背诵、记忆的方式来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要考察的并不仅仅是题目,还包括对标准的进一步处理,因为,有时评价不是基于标准的原因在于标准,当标准过于宽泛或是用词含糊时,也会出现不能匹配的现象,因此,韦伯也指出,匹配度的检验程序必不可少的一步是学术标准的系统性分析,并认为标准分析应该先于评价分析进行。[10]
(四)整体测验的质量分析
完整的考察标准和评价的匹配程度不仅要考察单个的题目,还要对整体的试卷进行分析。对一个个题目的考察是基础,对整体的试卷进行分析以考察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重要。以成就公司模式为例,在它发展出的四个维度中,前两个维度是对单个的题目进行的分析,而后两个维度“挑战”“平衡和范围”就是考察整体试卷的质量。挑战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挑战的来源,二是挑战的水平。前者是保证题目的难度来自标准所指向的知识和技能。后者要评论员考虑到被评价的概念的性质和学生要得出答案所要进行的思维类型,测验中的一系列题目对特定年级水平的学生是否富有挑战性做出总体的判断。它认为考虑挑战这个因素是保证我们可以基于测验做出这样的推论:学生在这些题目上做得好是因为学生掌握了富有挑战性的学科内容,学生在这些题目上表现不好,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这些内容,而不是因为学生的背景知识等其他原因。平衡和范围是指整个测验应该覆盖标准的完整范围,同时也要注意不同重点之间的适度平衡。
①此处的基于标准的学生评价并非从测量学的角度来讲,它不是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也不是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referenced test),更不是20世纪70~80年代提倡的“最低能力”、“掌握学习”。
②尤其是对累积性标准考虑,各个学校是不同的。要经过一个年级段才能达成的目标怎样将其纳入到各个不同的年级和单元主题中去,各个地方和学校的考虑是大不相同的。
③可以看到,这四种模式都是由外部的中介机构接受州或地方的委托而做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对内部评价的公信度的拷问。但是,这样的机构在我们国家现在还是缺失的,随着改革的继续推进,独立的能够对测验进行评估的机构的建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Robert Rothman,Jean B.Slattery,and Jennifer L.Vranek.2002.Benchmarking and Alignment of Standards and Testing.CSE Technical Report 566.cse.ucla.edu.
[2]Stephen Chappuis,Richard Stiggins,Judith Arter,and Jan Chappuis.Assessment For Learning.Portland,OR:Assessment Training Institute.2005.
[3]Mien Segers,Filip Dochy and Educardo Cascallar.Optimising New Modes of Assessment;In Search of Qualities and Standards.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3.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5]No child left behind issue brief:a guide to standards-based assessment 2000.ecs.org/ clearinghouse.
[6]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ed.gov/ legislation/Goals 2000/The Act.
[7]Hansche.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itle I:Handboo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s Standards.Washington,DC:Council of Chief States School Officers.1998.
[8]Robert Rothman,Jean B.Slattery,and Jennifer L.Vranek.Benchmarking and Alignment of Standards and Testing.CSE Technical Report 566.2002.
篇8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简述
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亦称课时教案,“是指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理念,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诸要素(目标、内容、人员、方法、技术等)进行优化组合,而实际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
随着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实施和深化,英语课程标准已走进小学英语教师的日常生活,但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影响却依然不大。本文从标准陈述、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三个维度,对2013年参加郑州市“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比赛的163份教学设计进行统计,得出下表结果:
从上表结果可看出:
1.从上表中标准陈述这一维度,具有标准陈述的教学设计共44份,占总数的27%,其中标准陈述准确的仅占33%,是总数的7%。不合格的标准陈述占67%,占总数的20%。这些不合格的标准陈述大多数是直接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涉及一、二级的分级标准的重复,并没有根据具体教学进行选择。由此可见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并不准确,更谈不上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2.163份教学设计中具有评价活动方案的占总比例的75%。然而,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能够评价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活动方案仅占8%,是总数的6%。大部分的评价活动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见下面三个评价活动方案案例:
案例一: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应当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在评价上主要采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和课堂随机观察等途径。
案例二:(1)自我评价。有效评价要求学生投入。这种投入使他们进行反思,也可以使他们肯定自己学习的努力,并看到改革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的评价,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具体制定。(2)互相评价。(3)教师评价
案例三:注重生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一百六十三份教学设计中全部都有课时目标设计,而且目标设计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教学设计方案占总比例93%。其它课时教学目标陈述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而10份具有合理评价活动方案的教学设计均来自这152份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合理的评价活动方案来保障目标的有效达成。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对课程标准的实施还处于生搬硬套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特征、要素、格式的分析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其理解,进而帮助读者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深化对标准的理解、实施,以助于进行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特征
小学英语教师要具有基于标准教学的意识。崔允指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指的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撰写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要思考上述三个指标。他指出基于标准的教案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1)课题:
(2)相关标准陈述: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
(4)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5)教学活动方案: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设计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也必须要具备上述5个方面内容。尤其是第(2)、(3)、(4)、(5)项内容。在设计这四个项目内容时,要注意它们和以往传统教案的区别。林荣凑对传统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和基于标准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差异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如下表: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中必须要体现课程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四个项目内容。
2.在陈述课程标准时,不能简单地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分级标准内容原班不动地照抄一遍。而是要根据课程纲要、单元纲要、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课时教学内涉及的课程标准内容,另外,课程标准是比较抽象、概括的文字,需要对其进行分解。
3.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要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来源于课程目标。但是由于课程标准目标的抽象性,小学教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分级目标――学年/学期课程目标(来源于课程纲要)――单元目标(单元纲要)――课时目标”的层次来设计课时教学目标。这也就意味着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年/学期课程纲要;再根据课程纲要制定具体的单元纲要。最后要根据单元纲要制定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不能够省略中间环节,直接从课程标准到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4.在设计评价活动方案时,要根据“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活动方案。在一中的三个评价活动方案都仅仅是描述性的文字,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也不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要素
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除了包括上述几个要素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要素。下面是方案包含要素:
一般项目:课题、班级、科目、时间、授课教师、课型、授课时长等;
课程元素:标准陈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评价活动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
其他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时教学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情境,选择方案要素,进而设计合理、可行、有指导性的方案。
(三)样式及案例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样式不拘一格。不同的小学英语教师由于年龄、教学实践经验、价值观等的差异可以选择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样式。总的来说,方案是辅助教学活动的,只要能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何样式的方案都是可行的。下面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案样式案例部分内容,在此列出,以供大家更好地理解方案。
相关课程标准: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教学目标、要求:(1)借助图片、板书和班班通,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 Sundays? I often do homework, read books and watch TV.并能正确朗读和在游戏中灵活操练对话。(2)根据调查问卷,能同伴合作创编至少4句的对话。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PEP第五册教材Unit 2的第五课时,课型为对话课。谈论话题是周末活动。学生已在第四课时学习了Saturday, Sunday, do homework, read books,watch TV这几个词汇,同时还能听、说句子What do you do on…? I often…,但还不能灵活地替换关键词。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能在创设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对话。另外,本课Let's try部分的内容较多且易混淆,需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细听录音,独立完成听音圈图的练习,为对话的教学进行铺垫。
教学评价方案:(1)任务一: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设置“魔盒”游戏和头饰扮演,让学生对所学对话反复操练。(检测目标1的达成)(2)任务二:设置问卷调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调查,然后要求两人一组创编至少四句话的对话。(检测目标2的达成)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略)
(四)评价
评价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指根据评价指标,科学地对方案进行价值判断。在评价时需要关注设计成果的规范性、创新性、可实施性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的支持性等方面。一份好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首先应当是规范、完整的,所采用的内容必须是准确无误的,教学步骤应该清晰,语言应该简练明确,另外,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有益于教学。下面是一份方案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三、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对基于标准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考,能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最终走向基于标准的有效教学。本文通过对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特征、要素、形式、评价的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方案的认识和理解,走出传统方案的一些误区。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8.
[2]周建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9.
[3]李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实践与案例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6-188.
[4]崔允.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J].教育研究,2009,(1):74-79.
篇9
【关键词】新课程 机械基础 教学方法 研究 切入点
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科目的机械基础,以往的课程是分为四门来学习的。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这四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过强,且涉及面广,需要的学时多,其特点是偏重学术,却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不够,不能满足高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的区别
1 学习方式上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相比,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标准所欠缺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2 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传统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老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
3 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课程标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就不可能记得牢,经常是到了下课,学的东西又还给了老师。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1 传统课程标准的弊病催生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由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耗时多,且学术性、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不适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机械基础成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比较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的受众不明确,老师也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三、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的切入点
1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以前,机械基础的课程设计之所以强调理论教学,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学得好是一张卷子,学得不好也是一张卷子。学生学习机械基础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质量可想而知。新课程让机械基础这个实践性强且实用性佳的学科回归了本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继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2 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以实践教学为主
之前的机械基础内容难、繁、偏、1日,老师教起来费神,学生听起来头疼。这还不说,由于师生都以书本为唯一的获知来源,使得书上的一些理论缺乏现实参考,有的学生,老师已讲得声嘶力竭,他还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 注重扮演角色性质的变化
如果把机械基础比作是一部电影剧本,里面有很多台词,以往是老师作为演员,按剧本里的台词把要说的话给念白出来,学生只要当观众,进行附和就行了。但是新课程则要求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换过来,变为学生当演员,让老师来当观众,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演技进行评判。特别是在实验课或是校外实践时,更是要以学生为主角,以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
四、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篇10
关键字:历史课程英国启示
一、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出台
1988年英国新的教育法案通过,决定 1988设置国家课程,其中包括历史科。1991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加强了历史课的地位。
跨世纪之际,英国推出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追求卓越”,是其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中心词。国家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学内容,设定了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决定了评估和反映教学状况的方式。学校必须在教学上正确地遵从课程标准的规定,不管学生们学习上的个人需要和潜在阻碍是什么,学校都必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1999年国家课程标准,强有力地限定核心知识,保障了每一位学生有权获得人文体验。同时,它又必须富于弹性,给教师一个空间,要给予教师基本的方向,使他们能找到最佳的方法,去鼓舞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围绕国家课程标准实施他们的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变化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2008年9月颁布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主要表现在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学习上更大的选择性,以利于学生获得通识性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及基本的经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职业生涯来说都是十分有价值的。新课程在第四阶段增设了四个综合性的学习领域,即人文、艺术、规划与科技、现代外国语言,而在人文学习领域中含有历史科与地理科等学习范畴。
二、国家课程标准的特色
1、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国家课程中没有关于选修课的规定,也不要求全国所有学校一律执行,这样也就为地方和学校开设选修课留下了余地。2、国家课程对十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时间没有具体规定 ,每周教学总时数、每节课的时间长短以及每门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等由学校 自行安排。
2、教学与评价并重 。评价是教育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成绩评定采取教师评定和全国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定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中,包括测验、平时的档案和成绩记录等,是一种连续性的评价,全国统一考试是标准化考试,分别在四个关键阶段末进行。新的成绩评定制度按目的分成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评价性评价四种类型。在低年级阶段将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高年级将突出终结性评价和评价性评价。这种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评价体系,改变了原来以评价作为资格选拔唯一手段的做法,通过形成性、诊断性、终结性和评价性多种目的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评价来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是英国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三、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教育目标。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更提出了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具体任务,也就是说,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目标,是这三者的整合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密切结合。英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再一味强调通过历史给予学生对现有体制或某些理想中的体制的单向认同,而是更着眼于学生对有关这些主题的主动思考能力的发展。历史学习本身并不是满足学生实用的需要,而是满足学生要求深化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提高有关个人与群体生活能力的理性认知的需要。
2、 语言能力培养的历史教育目标。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能力的提升。在1999年的课程标准中“知识、技能与理解”,其第五项便是“组织和交流”,通过口头与文字表达交流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在“国家课程中的历史科”,指出通过历史可以促进重要技能的发展,其中包括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1995年的课程标准 “学习一般要求”中有一项便是“语言运用”,具体要求历史学习要指导学生在说与写两个方面都能清晰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为了在书面语言中能有效地交流、准确地拼写与运用标点符号,应指导学生使用语法准确的句子。
四、国家课程标准的影响
1、能力培养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要求。历史课中的能力培养必须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这早已为多年来教学实践所证实,而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这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进入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挑战日趋严重,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赢得挑战,就需要信念,需要道德的力量。为此,世界上不少著名政治家都提出了“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的命题。历史课在加强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则强调了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