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益生产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邮市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办法》3月9日经市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3月27日市政府以正式文件颁布,5月1日起正式实施。围绕宣传贯彻《管理办法》,市政府已经组织了一系列活动,4月24日召开了宣传动员会议,全文放大印发了1万张《管理办法》在各乡镇进行张贴,并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这次电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行动,突出源头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努力提高水产、水禽标准化生产水平,巩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市)建设成果,加快推进现代高效水产和水禽业建设。刚才,市农林局、工商局、公安局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贯彻好《管理办法》提出了意见,他们提出的意见、做法和表示的态度、决心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加以贯彻。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就贯彻实施好《管理办法》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管理办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水产、水禽是我市农业的特色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发展后劲。去年,全市高邮鸭饲养量达到550万只,加工蛋品近5亿枚、鸭肉产品200多万只,初步建立郭集镇规模养鸭、司徒镇鸭鱼混养、横泾镇和马棚镇稻鸭共作等基地,提高高邮鸭产蛋率、双黄蛋产出率和青壳蛋率的科技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高邮鸭青壳蛋率从17%提高到了90%,年产蛋量从180枚增加到了250枚左右,双黄蛋产出率从1.2%提高到了3%。去年,全市扬州鹅饲养量达到652万只,种鹅保存量达到57万多只,建立了13个连片种草200亩以上、饲养种鹅5万只以上或种鹅1万只以上的鹅业园区,全市年饲养种鹅3000只以上的有37户,其中过万只的有3户;年饲养商品鹅5000只以上的有148户,其中过万只的有10户。去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3.5万亩,其水面积33.6万亩;水产品总量14.2万吨,其水产量4.1万吨,农民人均年渔业纯收入达到1149元。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规模企业15家,去年加工量达1.5万吨。罗氏沼虾发展迅猛,养殖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3.5万吨,占全国1/4、江苏3/5,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成虾供应地。
水产、水禽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催生了相关配套产业。近年来,我市不仅饲料加工业、市场流通业、农产品加工业、渔药兽药生产经营业等行业,而且捕捞、中介、运输、加冰加水、增氧、锅炉生产、活水箱生产等相关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水产、水禽各个产业基本上都形成了较为完善、协调的产业链。据初步统计,去年我市鸭业经济总规模达到16亿元,虾业经济总规模达到14亿元,鹅业经济总规模达到7亿元,全市从事水产、水禽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左右,水产、水禽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值最高、影响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可以讲,水产、水禽产业的兴衰成败,与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息息相关,关联度极大。
根据全市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三年倍增”计划,今后三年我市将全力规划建设3个超10亿元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而这3个产业都是水产、水禽业,分别为:到2009年高邮鸭饲养量力争达900万只,鸭业经济规模达到25亿元;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力争达到15万亩,虾业经济规模达到18亿元;扬州鹅饲养量力争达到900万只,鹅业经济规模达到10亿元。其中今年力争先期建成高邮鸭、罗氏沼虾2个超10亿元现代高效农业产业。
我们在看到水产、水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水产、水禽标准化生产,特别是配套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工作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存在着许多问题、隐患和难点,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水产、水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充分,成为当前水产、水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最大的薄弱环节;二是水产、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稳定,可控性、主动权不大,产品批次之间质量水平差异波动性较大,去年一个加工企业的一只咸鸭蛋“涉红”引发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处置不当,就很有可能对高邮鸭业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加强水产、水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大、任务艰巨;三是部分养殖户、投入品生产和经营者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对饲料、肥料、渔药兽等投入品的使用、经营缺乏责任感,只求生长速度、饲料系数、防病效果,而不顾农药残留对消费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影响,违禁药物、添加剂屡禁不止,成为危害水产、水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隐患。
对此,各镇乡、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水产、水禽产业的从业者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正确把握形势,切实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规范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要求上来,加快推进水产、水禽标准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水产、水禽产品质量,不断增强我市现代高效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水禽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
1、要规范水产、水禽投入品的使用行为。水产养殖户、水禽饲养户要严格按照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从事生产活动,要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珍惜水产及水禽产品质量市场声誉、促进提高水产及水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高度,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违禁药物和添加剂,规范使用限用药物和添加剂;要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生长速度、饲料系数、药物单一使用效果的传统观念,在农林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力推广标准化化养殖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要克服怕麻烦、惜本等思想,客观、真实、全面、认真填写塘口记录、饲养记录,妥善保管好相关饲料、肥料、添加剂和药物的购买凭证,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2、要规范水产、水禽投入品的生产行为。饲料、肥料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在质监部门登记备案的配方组织生产,要严格按照在工商部门登记品种范围组织生产;禁止在饲料、肥料中添加任何禁用和限用药物,禁止以任何形式擅自改变饲料、肥料配方,禁止生产任何形式的药物饲料,禁止配售成品以外任何形式的小包装药物。以上“两严格四禁止”就是对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企业的明确要求。如确因疫病防治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必须首先经市农林部门认可,并经试用成功后,制订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推荐配方,再由饲料加工企业申请,报市农林部门同意后方可生产。
3、要规范水产、水禽投入品的经营行为。药品经销商要做到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工商执照“两证”齐全方可从事渔药、兽药品经营。经营的药品要保证国家批准文号、药品质量标准、药品检验合格证“三证”齐全,方可在我市销售。渔药、兽药经销商在经营活动中要做到“五个”严禁,即严禁销售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使用说明书的“三无”药品,严禁销售违禁药物,严禁擅自改变药物配方,严禁销售原料药,严禁销售过期、变质、破损药物。经销商在销售有限用期的药品时,要主动说明使用方法和停药期要求;在经销配方药品时,要严格按照处方配方,并主动出具销售凭证。
4、要严格水产、水禽产品流通、加工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市水产、水禽批发市场要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水产、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划定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专销区,实行分区经营,实现水产、水禽产品的优质优价。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要按照标准严格控制原料的采购工作,加强与标准化养殖基地、标准化产品销售区域的联结;特别是开拓外贸市场之后,由于国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更高,外贸企业在采购原料时,必须要求养殖户提供塘口记录、饲养记录和农技人员的质量跟踪监测意见,切不可因为采购渠道杂乱、质量把关不严而引发质量事故和纠纷,给自身造成损失,给全市水产、水禽业的发展带来危害。
三、密切配合,严格管理,确保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取得实效
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由市农林局负责牵头,市工商、公安、质监、卫生、药监、交通、优办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认真履行职能,各相关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更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保证我市水产、水禽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产、水禽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水产、水禽产业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市农林局对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负总责,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市场检查和执法行动。具体负责水产、水禽标准化养殖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编制和印发水产、水禽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常用渔药及兽使用方法,禁用、限用渔药、兽药清单和说明等资料;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高效、安全的饲料、肥料、药物及添加剂,指导基地加强与农贸市场、加工企业利益联结;会同相关部门打击各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水产、水禽投入品的行为,并设立公开举报电话。
市工商局负责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一次普遍排查,审核其主体资格,严格执行兽药经营许可前置审批规定,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积极推进水产、水禽质量安全准入制度,依法查处水产、水禽“三无”投入品;对水产、水禽投入品虚假广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使用相关标识等行为,严肃查处,监管到位。
市质监局负责水产、水禽及其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强制检验和计量监督等工作;会同工商部门共同推进水产、水禽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监督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企业实行采标生产,依法取缔制售假冒伪劣水产、水禽投入品窝点;监督水产、水禽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查处不合格水产、水禽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水产、水禽质量安全标准,建设和完善水产、水禽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完善、统一、权威的水产、水禽产品食品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体系。
市卫生局重点负责对学校食堂、餐饮单位,包括各类宾馆、饭店、餐馆、酒楼、饮食店的监督检查,防止不合格水产、水禽产品进入餐桌,加强对水产、水禽加工企业的卫生日常监管和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监督管理。
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监督落实水产、水禽投入品市场准入条件和标准,会同相关部门查处不合格水产、水禽投入品,监督检查水产、水禽投入品的行政审批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及时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案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暴力抗法案件,为加强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市交通局负责水产、水禽产品及投入品运输车辆的管理,检查运输车辆的安全和卫生状况。
市优办负责向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帮助教育广大企业和经营人员合法、正当从事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加强对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督查,指导各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水产、水禽投入品的行为。
乡镇政府是辖区内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协调和宣传工作,大力建设水产、水禽标准化养殖基地,促进基地与市场、企业的紧密联结,支持和配合相关部门在本辖区内开展执法行动,维护好辖区内水产、水禽投入品市场秩序。
市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到9月底,集中开展水产、水禽投入品大检查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现在开始到本月底为自查自纠阶段,以乡镇为责任主休,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广大群众举报各种使用、生产、经营禁用、限用水产、水禽投入品的行为,组织养殖户、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自查,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二是7、8、9三个月为集中执法阶段,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进行彻底检查,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水产、水禽投入品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予以暴光和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我行我素、阳奉阴违,损害高邮水产、水禽经济声誉和形象的行为和人员,在第一时间以最大力度予以处罚,适用处罚最严厉的法律法规,该罚款的以上限罚款,能吊销执照的一律吊销执照。
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涉及法律法规多,情况复杂,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好定期、不定期的联合执法大行动,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综合整治与专项治理相结合。要把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与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相结合,与开展饲料及畜产品中“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相结合,与开展农药市场集中整治活动相结合,与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限制、禁止生产、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有关文件精神相结合,在重点加强水产、水禽投入品市监管的同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使用、生产、经营其他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要一并查处。
二是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在近期既要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监督作用,集中开展统一整治行动,形成强大声势;也要探索长效管理的办法,坚持常抓不懈,始终对违法行为和违法分子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三是面上普查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先采取拉网式检查,全面了解、掌握全市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进行重点查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行政效率。要积极发挥基层水产、水禽投入品监管信息员的作用,建立500人以上的信息员网络,鼓励和支持信息员参与监管、提供信息。
四是依法管理和行政执法相结合。要切实加强对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者管理,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强对水产、水禽投入品质量监控,尽量避免或减少假冒伪劣投入品给农民可能造成的损害。同时,要按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公”的要求,以查处大案要案为突破口,抓住要害,对违法者进行处罚。做到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源头和流向没有查清的不放过,违法责任者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支持或参与违法活动的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等“五不放过”。
五是落实责任与检查督促相结合。水产、水禽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如果仅停留在开会、发资料,作一般部署,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强化督查、强化责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推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行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有总结、有实效。在这次集中大检查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都要及时总结,并以书面形式报市农林局。
最后,借今天会议机会,就灰飞虱防治工作再讲几点要求:
当前,全市大面积水稻已陆续移栽,灰飞虱进入二代卵孵高峰期,根据农林部门调查预测,今年二代灰飞虱虫情将是中等偏重到大发生。秧田期是灰飞虱防治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半点迟疑,更容不得半点麻痹侥幸。全市上下要按照“预防为主,依靠科学,防治结合”的要求,迅速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病虫情监测工作。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要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和防治动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头开展调查,逐日调间灰飞虱虫量、条纹叶枯病发病情况,并及时向市农林局报告。市农林局要对各地上报的病虫害信息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防治公告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指导全市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公益性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头,采取分片包干、巡回踏田等方法,指导农民科学选择农药品种,把握防治适期,使用正确方法,提高防治效果。要把防治信息,通过广播、电视、会议、宣传栏、印发科普照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强烈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认真落实防治措施。对目前还未移栽的秧田,移栽前必须用药,确保带药移栽。秧田已发生的田块,要剔除病株,适当增加移栽密度。对移栽已活棵的大田要全面迅速用药防治,大面积第一次用药防治在20-22日,早移栽的早用药,第一次用药时间不得迟于25日。农林部门已经提出了4促高效、低毒的药剂配方,各乡镇一定要按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要求,科学选药、交替使用,确保效果。
篇2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的煤炭生产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靠的是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生产效率比较低。本文就要论述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生产管理。
一、精益生产管理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是基于信息化的煤炭企业精细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它是煤炭企业在精准安全的投入和建设基础上,进行运作和管理的核心内容。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生产方式在煤炭生产系统中的运用,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品,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减少一切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活动。精益生产管理能够对煤炭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要综合利用系统工程、目标管理、预测与预防等管理方法,利用工业工程理论,简化生产过程或动作,强化标准化管理,实施现场“6s”管理,进一步优化煤炭企业的生产环节,最终实现煤炭产品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的。
二、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因此传统煤炭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 重视煤炭产量,忽视煤炭质量。达一思想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遗留物,它使许多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小走向衰败。这些煤炭企业的煤质差、产品单一、煤炭加工程度低、原煤生产与煤炭加工脱节,产品不符合用户要求、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最终产量越大损失也越大,还失去丁客户和市场。
2 集约化水平低,生产布局不合理。一些矿井投产以后,由于经过多次改造,环节多,系统复杂,生产区域分散,采区走向短,采面单产水平低,接替频繁,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矿井粗放型生产,不能适应集约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布局,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3 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很多煤炭企业不注重矿井的现代化建设,机械化程度低,笨重的设备与物料使单个人难以完成一项任务,技术的落后使效率的提高也受到很大限制,繁重的体力劳动也限制高效率的生产,同时也造成企业领导不得不使用过量员工,导致机械事故多,工序安排不合理,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的出现。
4 浪费现象严重,生产计划粗略。煤炭企业的形象一直是“大、笨、精”,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是“粗”。“煤炭企业是经验型管理,不需要精密的计算,一切工作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思想使煤炭企业的一些工序设计前没有用密的研究调查,工作环节的设计不精细,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生产过程中,不爱护设备,没有节约意识,出现物料的巨大浪费。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生产方式追求“安全高效”,但这实质上是一种外延式发展模式,产量受设备能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持续高产是不可能的,自然也就做不到高效。盲目地追求“高产”势必忽视了生产工艺的精益化、物料成本的节约化、生产布局的合理化等细节问题。精益生产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了产品成本,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有效的。
三、煤炭精益生产管理实施
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理论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的实现以及实施需要一定条件作为保证。煤炭精益生产实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生产现场为中心,强化现场管理意识
现场是直接产生价值的地方,煤炭企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生产现场而活动的。管理要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生产工人为主体。以现场为中心,就是各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都要转移到生产现场上来,把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作为本部门第一位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自己到现场去,了解现场存在的川题,采取实时的措施,以稳定现场生产秩序,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做到后方服务和职能人员为生产工人提供准时优质服务,保证生产工人分秒不停地创造价值。煤炭生产现场不断变化,每时每刻都会有非正规情况出现,因此更应该时刻关注现场。离开了现场,煤炭管理就会失去目标,制定的一切方法、措施、规章、制度将会因不符合现场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在煤炭生产中不了解现场就没有发言权。精益生产方式下,以生产工人为主体,各类人员主动g盼到现场,各科室要为区队生产提供准时优质服务。精益生产方式要求领导亲临现场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较强责任心的队伍,就不可能保证精益生产方式得到顺利推广。 转贴于
2 精细要求自己,增强持续改进的观念
“差不多”的粗糙管理思想造成了煤炭企业的极大浪费,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企业失去进取心,安于现状,错失机遇,最终被淘汰。精益生产把一切活动都看成是持续改进的对象,认为任何活动都有改进的可能,因此才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持续改进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在思维方法上的根本差别在于对企业经营目标无止境的尽善尽美的追求。成批大量生产的企业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废品率、最大眼度的库存,系列范围很窄的标准产品等。
3 精通职业技术,提高技能素质
传统的煤炭生产中,一个职工被分派到一个固定岗位,可能终生不变;职工没有进取心,掌握技术越多可能分配的工作也越多,不但不奖励,反而由于出错的机会多,受批评的可能性也越多,因此多技能人员少。这是不符合精益生产要求的。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更为突出。对车间主任(班组长),不仅要求其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而目,在技术上必须是多面手,能够在现场任何一个岗位缺入时有人补上空缺。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其不仅要熟悉工艺、设计,也要懂管理。对管理人员,要求其懂技术。对生产工人,不仅要求其能操作多道工序,而且还要懂产品检验,甚至还要会进行设备维修。不仅是会一个岗位的操作,而且要成为多面手。这样才可能实现生产组织的柔性。
4 精心组织,稳定产量
产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产量效益就无从谈起。要保持矿井稳产高产,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下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采掘接替工作,接替工作是保证生产的关键,更是实现创水平目标的基础,既要加快掘进速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要突出现场管理,抓优质,树精品,杜绝质次工程,努力为生产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为奋斗目标的实现莫定坚实基础。
(2)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结合生产实际,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有效技术,如超前支护穿柱鞋、支护改革等有效生产工艺,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3)抓好采煤工作面生产设备的配套和配置工作,各生产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全力保证生产单位的设备和技术需求,为保持煤矿的生产规模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创水平目标的实现。
(4)严格岗位现场交接班制度,问题要现场处理,工作交接不清楚人不走,问题处理不彻底人不走,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5)认真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实行工作任务与效益挂钩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为创水平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
(6)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实践证明,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有效解决矿井安全生产、资源回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大力表彰在科技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造性,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为企业科技事业多作贡献。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特别是要加大文护改革的力度,有效改善矿井生产条件,设计出经济、合理、可靠的工作面,研究出适合煤矿生产实际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劳动效率,增加安全生产系数,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桂丽:规范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素质,鄂尔多斯日报,2005-08-19.
篇3
关键词 精益管理 复烤企业 设备精益管理 设备点检 备品备件管理
一、精益管理理论和精益管理思想的含义
精益管理的根源实际上是由精益生产引申出来的。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总结认为,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就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
根据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精益管理已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过程管理中的生产实践方式,它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中,成为企业内普遍认可推广的战略管理方式,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精益思想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它的核心就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来获取最大的价值,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产品生产是获取最大价值的前提,而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在设备的良好管理之上。因此,企业要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就必须提出设备精益管理。
二、复烤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
复烤企业主要是对初烤烟叶进行复烤加工的纯加工企业,作为烟草行业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保障烟叶质量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复烤企业的起步较晚,设备陈旧,更新速度缓慢,带病运行状况普遍存在,加之设备管理水平滞后,使得复烤加工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因此,在更新设备的同时,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复烤企业生产经营亟须解决的问题。以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为例,分析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备点检。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设备点检,主要由生产部门的机修人员在生产期间对整线设备进行巡检后,将巡检情况记录在机修巡检记录中。由于机修人员的责任心和监督力度的不足,这项工作变成一项良心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第二,生产期g的预见性检修。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生产期间的预见性检修是由机修人员根据设备巡检情况,对设备进行状态判断,制定生产期间的检修计划,在进行有计划的停机检修工作。这项工作中的设备状态主要依赖于机修人员的经验判断,且由于故障考核的因素,机修人员可能将部分小毛病拖延至下一班,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第三,淡季检修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在淡季前制定下发到生产部门,组织生产部门在淡季期间进行检修。但由于我厂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缺少大量的设备基础运行数据,这使得淡季检修计划基本是根据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上年度的淡季检修计划综合进行的经验编制,既不能真实地反映设备情况,也不能对淡季检修起到指导性作用。
第四,备品备件管理。我厂备品备件管理方式是使用部门根据库房定额标准对低于定额标准的备品备件向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再由设备管理部门每月25日前向复烤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上报,待公司批复后再进行采购入库出库。整个流程时间周期较长,且会由于备品备件的名称不对应而导致出入库出现不匹配现象。
三、精益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我厂的设备管理实际情况,结合精益管理理论,将精益管理理论应用到设备管理中,提出设备精益管理要求。设备精益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精确数据的建立
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逐步形成规范、完整的设备台账及设备维修、保养数据,形成设备基础管理数据库。建立设备档案,通过档案室查阅、厂家索取等方式全面整理设备档案,建立一套完善、齐全的设备技术档案,形成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库。建立设备故障数据库,完善故障统计信息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为设备预见性维修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根据设备管理的对标指标和追标指标,强化设备管理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控制措施,促进设备管理绩效不断改进提升。建立备品备件标准件使用管理办法,对备品备件标准件使用情况进行基础数据的统计,形成使用寿命数据库,为有效控制成本和开展生产期间的预见性检修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二)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判断
建立完善的设备技术标准,为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判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操作规范。做实设备点检工作,通过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细化设备点检、、维修保养等设备基础管理要求,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检查考核制度,加强对设备点检质量进行考核及追溯,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确实做到、做实,通过点检数据达到及时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细化设备点检问题反馈处理流程,形成“设备维修申请单”,确保设备点检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位、处理到位、预防控制措施到位、检查验证到位,充分发挥设备点检对提升设备运行状态的积极作用,实现设备故障闭环式管理。开展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工作,为设备预防维修提供数据支撑。
(三)成本的精确控制
规范备品备件的基础信息,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对备品备件建立一一对应的条码,出入库以条码进行识别,同时建立修旧利废管理制度,杜绝备品备件的浪费,通过奖惩激励机制,正确引导做好维修费用的管控。细化备品备件管理,在实行库存定额管理的同时严格备品备件的计划审核。
四、结语
面对当前巨大的控烟压力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复烤企业必须通过推进精益管理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应用到各个环节中,特别是设备管理环节。设备精益管理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真正地将精益管理理论融入企业、融入每一个员工的血液中。
(作者单位为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
[作者简介:杨坤勇(1985―),男,贵州贵定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设备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博.山东DZ烟草公司精益服务模式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 包菊芳.现代生产管理新方式与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2).
[4] 耿望.精益管理在烟草商业企业的探索及应用[J].管理研究,2014(24).
[5] 谌晨.精益管理在烟草行业的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2014(6).
[6] 薛丽.试论烟草企业精益管理的推进[J].管理纵横,2014(21).
篇4
关键词:供电企业;供电所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升
引言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基层细胞,是实现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经营绩效、优质服务的前沿阵地,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执行班组。开展供电所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我供电公司严格按照省电力公司“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的工作部署和“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在全公司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初步形成了组织机构专业化、生产运行规范化、电网设施优良化、优质服务常态化、营销管理精细化、基础管理信息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各供电所综合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1.强化意识,努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推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开展供电所标准化建设就必须让供电所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者从思想上建立标准化管理理念,全面、全过程执行精益化管理。在工作动员阶段,公司要组织供电所广大员工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市公司有关文件及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破除干部员工中的错误认识,在员工头脑中植入标准化建设的理念,树立“标准化建设是每个员工应尽职责”的思想,努力在供电所打造一支卓越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效的员工队伍。要求供电所干部员工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从最基本的工作抓起,从供电所日常小事抓起,从最关键环节、最薄弱环节抓起,逐步向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推行。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创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才能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示范引导,培育典型到位
按照“以点带面,典型引导,分步实施,全面开花”的原则,积极推进标准化供电所建设。一是以“选树典型,创先争优”活动为方针,按照标准考核细则对供电所进行考核,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推动常态化建设。根据每季度考核结果,选树管理基础扎实、特色突出的任村供电所作为标准化供电所建设的标杆。通过充分发挥先进供电所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供电所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二是以创建基层群众满意的所站为抓手,努力推进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将通过群众评议、政府考核,作为标准化供电所建设的标杆。
3.突出以人为本,提升团队品质
针对县级电力体制多元化、管理差异大等情况,要结合实际,精心做实“供电所团队文化管理创新”项目落地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原则,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完善分配机制,保障员工福利,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熟练、服务优质、稳定和谐的农电队伍;关心关爱农电员工,优化成长环境,搭建发展平台,让人人享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倡导“知荣辱,正言行,懂感恩,惜职业”,在传递价值中提升自我,构建和谐向上的班组文化,让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4.重视队伍管理建设,提升员工素质
一是规范用工制度,实行合同管理,保障合法权益,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及时签订、变更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二是积极落实农电员工岗位轮训常态机制,加强技能培训设施建设,供电所全面实现人员持证上岗,持证率达100%;三是按照上级要求,完善农电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管理和退出工作机制,实行统一招聘、统一择优录用、统一考核;四是加强岗位培训管理,制订岗位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五是按照上级要求,制定薪酬管理办法,推行以岗定薪、同岗同薪。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实行员工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结合员工自身素质,给员工量身制订培训计划,培训员工技能。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实效性,结合各类人员岗位培训需要,发挥专家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在内部大力开展师带徒活动,倡导岗位学习、岗位自学成才,实行技能提升与技能岗位工资晋升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促进一线员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5.处理供电所区域性缺员问题实效化
供电所整体超员和区域性缺员情况并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自然减员外,只能采取农电工异地工作的办法解决供电所严重缺员的情况。由于农电工收入较低,家庭负担重,让其异地上班困难重重。为有效解决问题,分公司的做法一是排查摸底,确定超员及缺员的供电所;二是通过主动报名、考试、民主测评等方式,确定异地工作人员,考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考场及阅卷由分公司领导监督,全程录像,试卷成绩出来后网上公布;三是依据农电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四是制定相关政策,使异地工作的农电工享有一定的补助。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分流的农电工心甘情愿到异地上班,解决了分公司供电所区域性缺员问题。
6.结束语
全面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解决了供电所管理粗放、基础薄弱、工作质量与效率低等问题。有效地整合了管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了农电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解决了安全生产、行风建设、经营核算、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实现了分工明确、抄核收分离等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军富,孙显义.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J].农村电工,2013,01:16.
[2]李瑞强.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47-148.
篇5
生产管理在不同中小企业中所面临的作用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生产管理体现着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从生产的组织到开展所有细节全部在内,对于非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生产管理的作用稍微弱一些,毕竟如果只是代工企业的话只需要做好监管管理即可。作为生产管理者来说,其面临的对象非常复杂,包含一整条生产链条,需要做到全面而细心,这是企业能够顺利运行的措施保障。生产管理担任着日理万机的总理角色,起到全面管理的作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企业高效运转的保证。企业的现代化提倡精益生产模式,“精”字为完善、周密、高品质、一切从简之意;“益”字为利益、效益、不断进取之意。
2物资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物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与计划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其对企业所需物资的管理更为细化和彻底,包括对物资的所有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和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企业中,物资管理人员肩负着与各个生产环节相互沟通,同步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物资储备管理是现代企业中能够有效应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因此物资管理必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转向现代企业的必经之路。有鉴于此,中小企业的物资管理应该在对自身现有基础上,最好是能够借助于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建立起较为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计划、采购、出入库、账务、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能够高效而精简的物资管理流程。
3质量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论是产品亦或是服务,都需要企业能够提供出最好的质量。因此,对于质量管理就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要面对的巨大问题。企业的质量管理在实业型企业中非常受重视,中小企业也同样如此,而且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质量管理对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涵盖内容较多,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质量管理在近几年所受的关注尤为突出,这也与国内的大环境有关,可以说,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理,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流程。中小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得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确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财务营运情况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优秀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也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增强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对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和财务往往是影响公司发展最大的问题,因此对财务的科学合理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很难获得,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之有关。因此,财务管理必须要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5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人才将会决定企业的最终发展。虽然目前尚无法就这个问题做结论性阐述,但是人才的重要性已经为世人所认可,并因此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问题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涵盖面比较广的工作,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潜力,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将会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像是苹果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等世界优秀企业的成长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不但要学会管理好员工,也要学会留住优秀的员工,保证企业的核心人才不会流失。
6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国内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成本的作用正在不断凸显。良好的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让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所以,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必须要做好的基本工作之一。成本管理的内容实际上比较多,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成本管理需要做到系统、全面、科学和合理。企业尤其是刚起步的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意味着提高盈利,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7结语
篇6
Abstract: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central part of the problem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especially is the resource confli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practical work, analyzed the core issues of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in detail,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analyzing methods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resource conflict,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and 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of key equipment task and ensure the smooth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tasks.
关键词:生产计划管理;计划编排;资源冲突;计划分析
Key words: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plan arrangement;resource conflicts;progra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20-02
0引言
生产计划与调度环节是离散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也是整个企业管理最烦琐和最难管理的环节[1]。面对我所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态,生产计划管理方法不能按照传统生产管理办法实施,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宏观调控与微观执行相结合、模型计算与专家修正相结合、信息管理与现场调度相结合的生产能力评估体系,以满足我所今后生产管理精益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能力评估体系[2]通过建立完整、可操作的生产能力评估体系,可全面描述现有资源的总体特征和表现能力,准确识别任务承担及技术发展的资源瓶颈,评价总体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对接风险大小程度,从而减少生产实施过程中造成资源冲突和盲目生产。
1计划的编制规则
1.1 计划顺排:这种方法是在加工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并不需要考虑项目的BOM结构关系来进行计划编排。该方法对加工资源透支较严重,一般不采用,如图1所示。
1.2 计划倒排,这是生产计划编排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一种。该方法主要是根据项目的BOM结构[3]关系来确定每项零件的最终交付时间,而不是从一开始全部进行零件的投产加工,根据装配需求而进行计划编排,如图2所示。
1.3 计划编制核心原则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编排的依据是生产定额人员的估工数据,但是往往估工数据会因估工人员经验情况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估工作业时间无法直接作为计划编排的依据,例如:数铣估工作业时间15小时/件,实际作业时间为2.5小时/件;电火花工序估工作业1小时/件,而实际作业时间为11小时/件。
为了解决这一不合理现象,经常采用“拧湿毛巾”的方法,挤掉其中的水分,使估工作业时间尽量与实际作业时间贴近(按历史经验实做时间数据作为编排的主要依据,不能以估工时间为准)。
工种工时折算系数=历史工时数据/有效工作时间(1)
如:铣工某人历史1月完成估工时间为450小时,1人1天实际作业时间为9小时/天,1月工作22.5天,则其工时折算系数=450/(9?鄢22.5)=2.22。
实际作业时间=估工作业时间/工种工时折算系数
如:铣工某工序估工时间为18小时,该工种工时折算系数为2.22,则实际作业时间=估工作业时间/工种工时折算系数=18/2.22=8.11小时,实际编排生产计划时应将8.11小时作为计划编排的数据。
1.4 综合计划分析依据前面介绍的计划倒排和计划编制[4]的核心原则编排完单个零件的计划后,应该对整个项目的计划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分析在某一时间段期间的预计的加工资源冲突情况。
如图3所示,铣工任务1和任务2发生冲突,电火花任务1和任务2发生冲突,从而需要进行计划调整或者外协。
图3所示的任务加工资源出现冲突,首先应该考虑工序计划是否还存在压缩余量,如果工序作业计划不能压缩则应该考虑外协加工,现假设任务2电火花能够提前1天时间,任务1电火花能够压缩天,这样电加冲突问题就解决啦,接下来如果铣工计划无法调整则应该考虑外协加工,具体安排如图4所示。
2总体资源统筹
2.1 核定标准加工能力核定各工种的实际的标准加工能力值;
2.2 核定阶段需求能力需求-标准=差值,当差值大于0,则需要分析加工资源冲突原因;否则,不需要进行冲突分析;
2.3 总体资源平衡在计划执行生命周期内进行资源平衡,如果合理,正常;否则,进行资源冲突分析;
2.4 计划评审包括内部自评和专家评议;对于计划加工周期比较充裕的加工任务通常采用内部自评的方法进行计划评审。对于关键重点项目、特急项目、加工周期明显不足的项目等通常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该方法需要部领导、工艺员、计划员、操作者等人员参加并以会议的模式进行。
3加工资源协同管理
3.1 对平衡好的加工资源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各阶段的资源占用情况,并罗列出设备任务列表,如表1所示为DMU60P设备某周的任务列表。
同时,也为各工种任务安排指明努力方向(如DMU60P星期五一天需要完成10件机箱的加工,工作量为30小时,需要进行超长两班倒方能完成该项数铣工作任务,否则,就会导致计划在本工序延误)。
3.2 总体任务安排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内部加班、超长倒班、提高加工效率、精细安排等方法都充分应用,均不能满足任务安排需求时,请求外部资源援助(所内和所外均可)。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计划编排一些基本方法的分析和研究,详细研究了计划编排的一些核心原则,尤其是计划编制过程中估工数据水分如何有效的挤掉,保证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重点分析研究了加工资源冲突问题的机理和解决方法,保证整体项目计划的执行的有效性。最后,依据分析评估好的加工资源计划进行分解为设备任务列表,有效解决了班组任务尤其是重点设备任务冲突问题,并能够提前制定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朱钒,连志刚,管在林,邵新宇.离散制造业机械装备企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与方法研究-以广东科达机电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
[2]曾经莲,邹树梁,吴建时.基于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的复杂产品系统合作企业能力的评估研究[J].价值工程,2009.
篇7
成长型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调研中发现,成长型中小企业由于面对的市场和自身特点不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一定的特性,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和困难。
融资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
在我们考察过的企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资金的需求和解决贷款的困难是企业第一位的需求和困难。大约有80%的企业都反映资金紧张,融资渠道不畅,从银行贷款太难。一般中小企业靠自有资金滚动,稍有不慎,资金链就可能断裂,企业就会陷入困境。成长型中小企业因其发展迅速,产销量快速增长,对资金的占用需求也会相应快速增加。资金不足,一些企业损失了很多商业机会。尤其是我们访问的中小企业有一半左右或者要搬迁新址,或者要就地扩建,对资金的需求更大。
粗放管理方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缓慢
目前一些成长型中小企业开始追求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但许多企业仍然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调查中发现,90%的企业还停留在以经验为主的传统管理的模式中,由于员工素质等诸多因素限制,缺乏推进5S管理、设备保全(TPM)、全面质量管理(TQM)、企业资源计划(ERP)、精益生产方式(TPS)等先进管理方式的能力和基础,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人力、材料和设备待机)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某企业的产品产出后一个月才能发货,车间堆积大量的铜带和硒钢片,企业资金的70%压在产成品和原材料上,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没有合法的物权证书,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有关部门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以事实上不可能的“很快解决土地使用证”为承诺,吸引企业落户。造成一些企业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就非法经营的状态,随时面临处罚,也失去了向银行贷款的资格,使已投资的中小企业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老产品多,新产品少,造成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我们考察过的中小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较差,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科技人员数量少、水平低,没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也从来没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经历,不具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由于没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长期生产老产品,市场竞争力差,企业面临很大压力。
人才缺乏,造成企业发展动力减弱
从我们考察的企业中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因此总体上说,目前企业人才的数量和水平还非常不适应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中小企业中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量还不多,高级别、高层次的专家很少,高水平技术人才的缺乏仍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一些企业对现有技术队伍的培养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既没有内部开展技术培训的措施,也没有建立促进技术人才快速成长的机制,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方面缺乏具体的办法。
信息不灵,得不到政府的扶助和支持
调研中发现许多中小企业都存在信息不畅的问题。首先是对政府信息缺少了解,许多中小企业把精力集中在企业生产和市场营销工作上,对政府部门扶持企业发展的动态不研究、不掌握。如技术开发费按150%的比例抵扣企业年度所得税应税所得额优惠政策,一些企业不知道要享受该政策对企业财务账目方面有那些具体要求和向政府部门怎样申请。许多企业都不熟悉省、市科技厅、局,经济委员会和中小企业厅、局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专项资金和这些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办法,没有申报和得到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另外一些企业在社会合作和市场需求等信息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难。
进一步加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组织工作的力度
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张旗鼓地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各类服务机构要积极扶持和帮助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如协调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组织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展产学研活动,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力量进入中小企业;搭建共用技术服务平台,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组织各类技术专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中小企业各类人员的素质;组织向企业提供网络信息、产品检测、专家咨询、创业辅导、法律援助等诸多方面的服务等。
设立“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企业加速发展
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改进管理、对外合作及服务体系建设等进行资助。资金由市中小企业局安排使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公开、公正和公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规范企业行为,制定风险补偿办法,促进银企合作
目前银行系统正在调整服务方向和工作思路,推出新的融资服务产品,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贷款必备条件及简化贷款手续等措施,逐步强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是由两个方面原因产生的:一是银行贷款条件高和服务产品少;二是企业行为不规范,不具备贷款的基本条件。因此出现了企业与银行不相适应的情况。建议借鉴香港和国外的做法,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为银行承担部分风险项目贷款损失,鼓励和支持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建议以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组织和整合全市各种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联合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建设一个以政府为指导,各方面专家为支撑,各种社会机构为依托,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服务平台,采用综合性、一站式和便捷的服务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科技开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服务平台应建立“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运行机制。
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要积极组织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别企业的各自特点,引进不同的现代管理手段,包括精益生产管理技术、工业工程技术、5S管理办法、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信息化管理方法等,提高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取得的成效;要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开展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基本的现代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自觉地参与改善企业管理的实践;在组织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时,要慎重试点,取得经验,然后组织面上推广。政府对试点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和组织有经验、有水平的管理专家帮扶。
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支持和鼓励成长型中小企业建设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一般的中小企业都应该设有开发小组或技术部,有条件的企业应该成立企业技术中心。达到一定水平的技术中心要积极申报认定为市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设有技术中心的企业要优化开发机构的体制和机制,完善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引导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所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招聘技术人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人才、创造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建设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要通过建立、完善技术信息网络系统,集散各种国外最新的产品、技术、工艺和材料的信息;组织企业家到国外开展考察、访问、交流活动;协助解决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生产装备中遇到的困难;支持引进国外专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课题;组织国内专家帮助企业攻关等办法,支持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组织消化吸收,并开展再创新活动。
转变作风,深入企业,上门服务
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都要更新观念,改变作风,变管理为服务。要走出机关大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或技术进步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时,要研究集中解决的指导意见;发现企业的个性化的需求,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具体解决。要进行专题调研、采取现场办公等方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组织社会各方面专家,组成专家组,持续开展专家行活动。
篇8
部门成立通告范文一
为加强集团公司职工餐厅的民主化管理,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工作和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提高膳食管理水平和餐饮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维护广大职工在餐饮中的权益,经研究决定,成立集团公司膳食管理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膳食管理委员会是一个由集团公司工会领导下的一个员工群众组织。
1、膳食管理委员会隶属于集团公司工会指导管理。
2、膳食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名,执行副主任2名,主任为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执行副主任为公司办公室主任、西区综合处处长,分别指导膳食管理委员会加强对东区和西区餐厅的监督。
3、膳食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公司领导、中层代表、员工代表,委员组成以员工代表为主。
4、膳食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数不超过30人,根据基层单位推荐情况在该范围内适当调整。
二、膳食管理委员会职责:
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职工餐厅的管理办法;协调解决职工和餐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2、科学管理餐厅,协调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确保饭菜质量、食品卫生,满足职工需要。
3、定期检查主副食品的花色品种,注意营养,合理配料,减少浪费,提高餐饮质量。
4、监督原材料采购过程:经常检查餐厅物资保管情况;经常检查采购人员外购原材料和食品的质量、数量、价格、品牌情况,确保采购物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杜绝过期、变质、不新鲜、不合格的食品流入餐厅。
5、监督饭菜价格,坚持明码标价,价格标准不能超过公司与经营单位协商的价格。
6、监督餐厅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无污垢、无积水;监督经营单位加强对餐具的消毒、米菜的清洗,保证卫生。
7、教育引导员工遵守餐厅纪律,尊重餐厅劳动成果,节约粮食、水电。
8、对服务态度恶劣的餐饮工作人员,有权按相关制度向餐厅经营单位提出处理要求。
9、维护就餐秩序,有权对扰乱就餐秩序、破坏就餐环境卫生的职工提出批评指导,情节严重者可向公司相关部门提报给予处分或经济处罚。
10、对餐厅出现饭菜质量问题及饭菜供应不足等问题,有权对餐厅经营单位提出经济处罚意见。
三、委员
1、委员的产生:由各分会推荐一名热心致力于公司膳食福利改善的员工,膳食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成为委员。公司办公室管理餐厅的人员自动成为委员,纪委、工会、企业规划部、精益办、安全保卫部各选派一名委员。
2、委员资格: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意识;必须处理好自身岗位工作与膳食委员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应具有以身作则、秉公办事、热心服务的良好素质,积极参加活动;应在员工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委员不享有特权,有义务带头遵守食堂就餐秩序和公司有关规定,并及时收集和反馈职工的意见;对餐厅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监督。
四、工作制度
1、膳食管理委员会实行轮流值班检查制度(东西区分别进行),委员每人负责一天,检查餐厅环境卫生、饭菜、服务,抽查原材料、存货,并打分评价。每轮值班周期内,都要对餐厅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检查时要有膳食管理委员会一名执行副主任在场。每次检查时间在公司内部公布,非委员的员工可自由报名参加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膳食管理委员会例会,主要收集和反映职工对餐厅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委员应该把餐厅经营者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向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有关人员传达,希望能够互相取得谅解。
3、膳食管理委员会每半年进行一次职工对膳食情况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搜集汇总职工对餐饮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统计结果报集团公司。
五、检查处罚措施
在检查餐厅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膳食管理委员会有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并作出罚款500—10000元、勒令整改的处理:
1、有严重食品安全、卫生隐患;
2、多次通知整改而未能整改到位;
3、存在违反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和要求的经营行为;
4、餐厅整体饭菜和服务较差;
5、服务员与职工发生争执、打架等行为;
6、原材料进货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六、委员奖惩
1、每年年初,在委员中评出上一年度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对膳食管理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未能遵守膳食管理委员会纪律、损坏企业声誉的委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内部批评和取消委员资格的处分。
二〇**年四月二十八日
部门成立通告范文二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适应企业机构改革的需要,切实加强我司的安全工作,促进我司安全、文明施工,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安全科是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为黄**同志,成员为江**、郑**同志,安全科的安全具体职责如下:
1、 负责对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对安全工作统筹布置。
2、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拟定报批年度安全经费计划,并负责监督使用。
3、 负责对安全设施,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日常检查工作。
4、 负责对组织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作月检、季检工作。
5、 负责审核施工项目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6、 负责主持公司施工项目开工前的总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7、 主持、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安全事故处理报告。
8、 负责与省、市有关安全部门及上级安全主管部门联系。接受检查指导。
9、 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特别是特殊岗位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的培训工作。
10、 负责本企业安全资质和企业资质的年检报审工作。
11、 有权对施工现场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进行处理,责令违章者
立即改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下达停工令。
二0**年四月二十日
部门成立通告范文三
公司各部门:
根据《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公司特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安全科,其成员如下:
安全科科长:宋绍明
科员:刘浩 赵相斌
公司安全科职责:
1、监督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参与企业安全生产决策;
2、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督促贯彻执行;
3、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年度管理目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参与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
案的制定和演练;
4、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组织实施或监督相关部门实施;
5、组织开展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其他安全问题应当督促相关部门立即处理,情况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活动,并立即上报。对相关管理部门抄告、通报的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6、组织实施本公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经验;
7、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或者参与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和分析工作;
8、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特此通知
沧州临港浩翔运输有限公司
一月二十日
部门成立通告相关文章:
1.公司成立公告范文
2.公司下发通知范文
3.公司成立公告例文
4.公司成立公告模板
篇9
关键词:库存管理 控制 定额 制度 考核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控制好采购、库存与有效利用问题,是企业管理中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企业“库存”是以支持生产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库存管理不仅应该确保信息准确,满足生产的需求,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控制库存量,加速库存周转,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不问断地、有节奏地进行,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是必要的,但储备不能过多。储备量过大,会使企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和仓库面积增加保管费用。而且物资长期存放,还会形成“呆滞”,降低物资的使用价值,甚至成为废品,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浪费,结果就必然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库存管理,是物资管理以至整个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我公司自身实际情况,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库存管理及控制手段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公司库存管理现状与分析
我公司是国内从事电真空器件生产的大型企业,器件生产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工艺复杂、生产工序多、质量标准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其决定了器件交货的特殊性。为了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对产品一律实行订单加存货的生产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要考虑市场销售的及时性,不让一个订单流失,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生产能力的平衡,不因订单多少而使生产能力造成浪费。
公司在2012年末,产成品实物库存金额高达几千万元,其中呆滞存货价值也达上千万元。产成品库存数量较大,占用了公司巨大的资源,增加了公司运营成本,直接影响了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初步认为形成产成品库存数量较大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销售市场预测值偏离过大;二是生产计划目标值安排过大;三是产品设计发生更改,新更改推出产品的时间与库存产品存在时差,即在没有完全消化完产品库存的情况下急于推出更改的产品;四是战略性储备。
形成呆滞的主要原因:一是技术标准变化(涉及用户或者我们两方面),已生产出来,无法发货;二是计划外多入库,无计划或者计划量小而入库量大;三是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时间进度或者数量要求而生产入库,用户需求变化;四是非标、新品超计划入库或者产生技术性、商务性变化,生产“来不及变化”入库。
2013年,市场形势突变,公司内部结构调整持续进行。在内、外压力并举的情况下,公司要求降低呆滞及产成品库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公司成立了项目组,按照落实“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管的结果怎样看?”的思路,专题研究库存问题。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产成品库存数量大及呆滞形成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强制性地降低产成品库存数量及呆滞,使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
二、调整职能,创新管理
为了改善公司库存管理的现状,我们从公司系统管理的高度考虑,对库存管理的职责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原来分散的职责不清的库存管理模式,实行需求管理与实物管理相分离、生产组织部门与专业工作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1.生产营销计划编制职能调整
我公司原生产营销计划是由生产组织部门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一方面采集了销售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为加大生产规模增加了储备库存的数量。其结果,总是以怕影响销售为由导致月度生产量过大,使成品库存数量大量增加。为了解决因产销不匹配造成的成品库存量过大,原因及责任分不清,考核无法落实等突出问题,公司在内部组织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根据产品与市场贴近、以销定产的原则,将订单生产营销计划的编制权调整到销售部门;将新品试制计划的编制权调整到技术部门。订单生产营销计划编制职能调整后,由于销售部门所编制的计划更加符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也控制和降低了成品库存量,调整收效明显。
2.推行“谁安排谁负责”的管理理念
对成品、在制品、零件、原材料等物资的管理,明确了“谁安排谁负责”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为原则划分管理责任。以成品管理为例,需求管理由销售部门及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并承担责任;实物管理由生产单位负责管理并承担管理责任。因销售编制的订单生产营销计划而产生的成品库存以及呆滞,由销售部门的主管领导和主管业务人员承担管理责任;因技术部编制的新产品试制计划而产生的成品库存以及呆滞,由技术部的主管领导和主管业务人员承担管理责任;因生产单位在执行销售部门和技术部门计划时的超计划入库,而产生的成品库存以及呆滞,由生产单位的主管领导和主管业务人员承担管理责任。这种调整,一举改变了原来管理不善、无人负责的现象。
3.建立责任判定新机制
库存责任划分以及考核,是一项非常敏感、复杂且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加强考核并执行到位,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新增了库存责任考核业务管理流程,即在库存责任划分管理方面,特别新建了由生产组织部门与专业工作组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管理:作为实物管理的生产组织部门,负责在考核期内,按照公司财务部门提供的库存数据和公司制度规定的标准,对各相关单位超量库存以及呆滞的品种数量、金额进行分类,完成责任的初步判定工作,并将结果通知各相关单位。进而对争议部分进行汇总,并上报公司专业工作组。专业工作组由公司主管领导和业务专家组成,负责按公司制度规定的标准,对生产组织部门初步责任判定结果的审核工作,负责对单位有争议责任的裁定工作,负责对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因公司战略考虑而发生的相关事项的处理工作,并负责考核结果的上报工作。考核结果经公司批准后,由公司经济责任制考评组执行。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制度落实和组织落实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考核实施工作,提供了保障。
通过上述调整,理顺了库存管理中的责、权、利关系。各单位领导以及业务人员有了较大的压力,从上到下都真正地动了起来。大家积极转变观念,勇于改变习惯,根据目标制定管理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工作卓有成效。比如:销售部门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拿到客户订单后按照产品分类下达订单生产营销计划,并想方设法加大力度销售库存产品,降低库存量。由此以来,这种改变并没有影响销售订单的履行,也没有发生漏单现象。生产单位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要什么品种就做什么品种,要多少数量就做多少数量。一方面力保订单,按品种、按数量、按期交货,另一方面控制生产量,提高成品率,并从考核上改变了以往不断的超计划入库现象。由于很好地控制了库存增量,也就预防了新呆滞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变化,为推动库存管理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可靠基础。
三、库存控制手段的应用
1.制定管理制度
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在有序控制的情况下运行。为了加强库存管理工作,我们首先从建章立制方面入手,先后起草、了《产成品库存管理办法》、《呆滞物资管理办法》、《材料、零件消耗定额管理办法》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从无到有,物流从无序到有序,可以说是在库存管理上迈进了一大步,提升了管理的层次,流程更加清晰,责任更加分明,使库存管理有法可依,运行过程始终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在制定管理制度中,充分考虑了管理制度的适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在《产成品库存管理办法》中,我们根据产品结构以及市场销售的特点,专门增加了产品A、B、C分类,按类别组织生产并进行库存控制,起到了制度引领的作用;在《呆滞物资管理办法》中,特别规定了呆滞物资的定义,对呆滞物资进行定性,统一了公司对物资加强管理和控制的标准。
2.制定库存定额
对库存实行定额管理,是公司加强库存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加快物流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公司在实行“精益”生产后,专门对生产过程中的库存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做基础工作入手,根据每个部门及单位物资管理的关系,给每个部门及单位制定了库存定额并作为管理标准下发。有了定额,就有了标准,使每个部门在库存控制管理中有据可依,并做到有的放矢。
实行库存定额管理后,改变了过去无库存定额管理的无序状态,既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应用定额管理控制手段效果十分明显,一针见血。
3.实行订单式生产营销模式
现代公司的经营方式与过去的方式有了本质的变化,不断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并要不断的修正自己的经营策略与方针,使之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公司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以订单来进行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储存物资的仓库,而是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一个“枢纽”,是物流工作中的一个站点。物是按照订单信息要求而流动的,需要多少就做多少,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库存超量及积压,并消除呆滞物资的产生。
我公司原实施的订单加存货生产营销模式,在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公司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主要弊端是库存量较大,流动资金占有量大,仓储面积大,且有些成品因市场发生变化而成为呆滞,有可能最终成为废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公司结合前期在完成对生产系统调整及外部供应链建设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采用了不同的生产营销模式。只允许A类产品设立安全库存,并控制其规模。力推B 类和C类产品不设库存,直接采用按订单生产营销模式。这种打破传统的改变,不仅压缩了库存、降低了公司的各种消耗,而且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
4.运用ERP管理软件
通过ERP管理软件将公司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分采购、生产、成本、库存等模块管理运行,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在库存管理方面,我公司高度关注内部的流程改善,借助于ERP管理软件平台,对库存进行管理。各部门通过ERP提供的库存数据,对各自负责的库存状况随时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情况随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改进,每月定期运用ERP查询的数据对库存进行分析并常态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定期分析
我公司对库存进行定期分析已成制度化,规范化,由下到上,逐级进行分析。生产单位、销售、技术等部门每月先对自己分管的库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措施进行改善;生产系统在各单位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月度生产分析会,从系统的宏观角度上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分析,突出问题,找准原因,准确把脉,制定更加切合实际并能立竿见影的措施有效的对库存进行管理。
6.考核奖惩
考核奖惩,是库存控制手段应用的核心。有制度、有定额、有分析并不等于就会管理、就能控制好库存。若没有考核奖惩作保证,制度、定额就不能落到实处,也就不能发挥管理的作用。考核会不会流于形式、奖惩措施能否执行、能否到位,关键都取决于考核结果的运用。只有真考核、真兑现,对考核结果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对考核结果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扣奖金,同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评中层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才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为了控制好库存,我公司从三个方面体现了考核奖惩管理手段的应用。一是对每季度的库存管理情况进行核算,公布数据,对未完成管理目标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公开通报,形成压力;二是由公司级领导对未完成管理目标的单位主管领导进行约谈,指出其问题,并提出特别要求;三是直接经济兑现,按制度标准进行经济处罚。这样以来,就使目标管理单位有了压力,同时也有了动力。
四、应用效果
经过2013年三个季度的验证,上述控制手段应用后,我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效果也十分明显。库存管理从无序化走向有序化,按制度规定进行管理;库存管理流程更加清晰,哪个部门提需求,哪个部门就对库存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制度对每个环节的管理以及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清晰的规定。特别是考核手段的应用,对库存管理控制工作向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统计,我公司成品库存比年初降低了一半,即将达到考核的目标值;对2012年以前产生的呆滞存货,已经消化处理了50%之多,且对2013年新增呆滞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降库存工作虽然难度很大,尤其是降呆滞更是难上加难,习惯的阻力大的超出了管理层的想象。尽管如此艰难,但成绩卓著,使公司经济效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较好地达到了管理控制库存的目的。
控制库存是公司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目标,就是要使生产过程不断地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并不断创造条件,逐步降低库存在满足订单方面的作用,向“精益”生产的“零库存”理想目标迈进,最终实现完全按照订单模式组织准时生产,使公司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强.存货管理方法浅议[J].经济师,2002(5)
篇10
关键词:粮食 仓储 精细化管理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在进一步提高各级粮食仓储管理水平方面,要确保各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及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实现“制度先进、管理科学、操作精细、成本最低”的工作目标。
1、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以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为主要手段,对企业进行精细化改造的过程,是企业追求成功、实现和谐发展的有效办法,是一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管理理念。基本特征是精细操作和管理,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整理经济效益,前提是做好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损耗的控制,加强协作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改变过去粗放型管理,实现集约化管理,改变传统经验管理,想、实现科学化管理。
当前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在全面推行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为实现新突破,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
2、粮食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粮食仓储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储粮管理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特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形成精细、严密、规范、系统、科学的管理过程,在实际工作中,细化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量化评价指标,逐步形成“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管理模式。一是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检查惩处,提高制度执行力;二是加大仓储设施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仓储条件;三是加强账务管理,实现账账、账表、账物一致;四是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五是推行储存形态管理,根据仓型、新旧、规模分别制定标准,落实管理规范和责任;六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杜绝任何储粮安全、人身财产事故;七是加强仓储科技研发、应用,大力开展低温储粮。
3、粮食仓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3.1 以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证
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办法》、《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食仓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如工作质量标准、劳动用工、办公管理、财务管理、仓储管理、安全生产各方面,按照事事有标准,件件有定量的要求,有力地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做到凡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赏罚分明。使企业管理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2 完善机制,打造管理精细化运行体系
一是按照流程化操作的要求,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基础上,对有关制度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实现对新粮采购、质检、入库、仓内整理以及储粮技术应用、出库、销售、损耗、资金回笼等整个仓储业务流程的全面控制。二是根据储备粮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业务分工更加精细的实际情况,按照“精简、必需、职责划分专业化”的原则,对职能科室和工作岗位进行调整,精确划分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使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不断强化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在库内设立了专职督察员岗位,抓工作目标落实和考核,建立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的督查考核制度,采用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的方法,建立起日常、季度、年终三个时间梯次,员工自查、科室自评、督查考评、领导专评四级融合的督查考核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流程控制为主线,串联各项工作,涵盖各个工作岗位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考核体系,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3.3 科技创新,提升储粮技术精细化水平
为进一步做好科技储粮工作,一方面成立科技储粮研究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建立科技储粮研究专项基金,完善奖惩机制,对科研课题及四项储粮新技术的应用,按照“定事、定人、定点、定时、定标、定量、定方法、定效果”的工作措施,做到分工明确,确保落实;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将“常规储粮”技术向“绿色储粮”、“无公害储粮”技术转变。
3.4 细化仓储作业流程
按标准化规范精心操作制定详细的业务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衔接有序。各科室把重要工作制定出“工作精细化管理流程图”,须经过若干个调查、研究、分析等程序作出,不能抽象化,要科学、严密,紧扣细节。如的“粮油出库流程图”、“粮油入库流程图”,制作成大型文化牌。悬挂在每天员工出入醒目位置。围绕企业内部所有业务流程,制定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3.5 储备粮收储,防范经营风险
一是夏粮入库前保管员、验质员、监管员根据各自的岗位特点签订责任状,确保数量准确,质量良好,储粮安全。二是加强收购粮食过磅环节的管理。企业采取保管员负责过磅,监管员进行监管的制度,并做好防范司机放水,装具不回皮等细节工作,切实防范经营风险。三是在雨季发扬“宁流千滴汗,不损一粒粮”的精神,及时组织人员整晒被雨淋湿的粮食,做到颗粒进仓。四是防止高水分粮入库产生的不正常短少,同时做好入库粮食水分、杂质的检测记录,为核定粮食今后出库进行水分、杂质减量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松裕.强化管理 开拓创新 努力提高省属粮库仓储管理水平[J].粮食流通技术,2007,05.
[2] ,杨海涛,安晓鹏.粮食仓储企业精细化管理探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