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劣势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劣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专业劣势

篇1

关键词 立体化教材 会计电算化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立体化系列教材说明

立体化教材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新的教材表现形式,它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内容上更丰富,承载内容的载体也更多。由此产生的效果是既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又可切实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就内容而言,立体化教材有主教材、辅助教材、教材周边资源。主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它是包括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和课程标准的全部技能训练和理论的教学信息的载体,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的教材应该非常强调学生主体性、活动性和内容开放性。

辅助教材与主教材配套,包括教师手册和学习手册。教师手册中应含有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方便教师备课、组织教学和考核评价。学习手册用以指导学生课余自学、把握学习方法、配合课堂训练和拓宽知识视野。

教材周边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试题库、考核评价方案、开放式作业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开放式作业设计给教师提供一个备课的样板,引导教师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学课件旨在将文字不能描述清楚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试题库、考核评价方案则是客观检测课程有效性的资源。

立体化教材为教学服务的效果表现在各种表现形式的教学资源互补,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也能减轻备课强度,同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更加客观。例如电子教案的开放性好,教师在拿到范本后可以随意修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单独运行的教学课件用动画、仿真等技术讲解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辅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为此,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课题成果《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开发适用于职业活动导向型的立体化系列教材,其构成体系为:主教材、辅助教材(教师手册和学习手册)、教材周边资源,包括: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考核评价方案、开放式作业设计方案、试题库、课程资源学习网站等。

1.1 立体化系列教材构成体系

首先是主体教材,如《会计岗位实务》、《出纳岗位实务》、《统计岗位实务》、《纳税实务》等。其次是辅助教材,即教师手册和学习手册等。第三是教材辅助载体,包括: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考核评价方案、开放式作业设计方案、试题库。

会计电算化系列教材要体现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理念。在内容上,教材中所构建的项目均来自工作实践。在结构上,教材以符合会计岗位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项目为组织线索,学生学习每个项目都能够经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测、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

三个层次的教材要包含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实训配套教材、教学素材库、教学设计、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多手段的教学资源,兼顾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互联系,构成立体化网状课程资源。

1.2 立体化系列教材开发过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立体化系列教材开发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组织教师学习职业活动导向理论和课程开发技术,进行市场调研、组建教材开发小组,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研究开发。作为课题进行立项,陆续开发校本教材并投入试用。第三阶段:修订出版。通过企业调研和师生问卷调查征询对试用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校本教材修订后陆续公开出版。第四阶段:综合提升。进一步完善优化配套的教材辅助载体,包括:多媒体课件开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开发、开放式作业设计方案开发、考核评价方案开发、试题库开发、课程资源学习网站开发等,力争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系列的、特色的精品教材。

2 立体化系列教材特色

特色一:课题立项,科学开发。立体化系列教材的体系构成要应经过论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策划,再经由学校批准作为课题正式立项,在教材开发管理条例监控下进入开发程序。

特色二:教材开发主体多元化。立体化系列教材开发汇集学校科研机构(科研处)、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专业任课教师、合作企业、行业协会、教学技能研究会等部门专业人士,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优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特色三:教材设计岗位化、项目化、任务化。按会计职业岗位设置课程,一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一类相关联的工作岗位编写一本(套)教材,每本(套)教材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工作过程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展开学习活动。

特色四:教材内容源于实践,实用实效。教材中所构建的技术模块与工作任务必须来源于生产实践,符合现代会计电算化等会计工作和管理要求;教材结构由模块、项目、任务三级组成;教材内容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实际、实用、实训、实践原则;重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

特色五:教材立体化,形象直观。从体系构成来讲,立体化系列教材应该包括:主体教材、辅助教材(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和教材辅助载体(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考核评价方案、开放式作业设计方案、试题库、课程资源网站),满足师生不同的个性需求。

篇2

【关键词】优势 机遇 劣势 威胁

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建设方面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具体落实,也是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运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会计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思路。

一、会计专业优势分析

(一)行业风险低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财会人员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可以说财会人员是企业核心人员,是机构运转的关键角色。如财务核算体系,或企业审计工作,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只有把财会部门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财会行业相对特殊,企业不可能经常更换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小,职业风险也较低。

从宏观来看,会计行业发展已趋于成熟,各类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也较健全。财政部提出用十年时间打造高端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计人才队伍。这给出一个信号,财会专业是国家重点推动的行业。

(二)人才需求大

长期以来,会计行业是对人才需求较大的领域,然而我国缺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整个行业需要大量会计人才。每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只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由非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填补。

我们于2015年对40家企业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问卷40份,有效问卷30份。

调研结果如表(1)(2)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民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较大。

从调查结果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小企业数量较大,占调查总量的80%;在调查的30家企业中,有会计需求的企业28家,没有需求的2家。在有会计人才需求的企业中,小微企业占75%,小微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也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学历的关注度并不高,只有5家企业要求本科毕业,而其余25家只要求专科学历。企业更为关注的是会计核算技能以及是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两项指标30家企业都高度关注,关注程度为100%。此外,对税务会计处理与纳税申报关注度较高,有25家企业对这个指标有要求,关注程度83.33%,可见培养有专业实践技能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是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体现。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从2015年春季不同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来看,销售业务、行政/后勤/文秘、销售管理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财务/审计/税务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占第四位。

(三)职业远景广阔

财会专业人员是各行业的必需人才,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又是企业运营的关键。据猎头公司统计,从财会部门晋升为公司核心领导层人员的概率要比其他部分高出10%。近年来,由于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财会部门的重要性,CFO(首席财务官)逐渐成为人才需求热点。企业财务人员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记账先生”成为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高管。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满足未来行业的需求。成为高端的注册会计师,则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的业务知识,将成为未来职业道路的基石。金融行业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法务会计是会计行业中的新兴职业,是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四)薪酬逐年上升

从2015年各行业薪酬水平分布情况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高居榜首,其次是中介服务业;再次是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月薪的增长,得益于行业前景看好,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职位机会不断增加的现实。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行业工作压力巨大但待遇优厚。中介服务行业虽然不受求职者青睐,位居最冷门行业排行榜第二位,但其薪酬水平却高居行业榜单第二位。

智联招聘专家认为,冷门行业并不意味着低回报,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应持理性态度,冷门职业往往竞争较少,如回报较高,可适当考虑。在2015年十大高薪行业中,财会行业位居第三;而且薪酬逐年呈上升趋势。

二、会计专业劣势与威胁分析

(一)职位竞争压力大

由于会计/审计类岗位因报酬优厚,职业地位相对较高,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也较大,导致职位竞争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从各行业的竞争指数看,会计/审计行业竞争指数最高,达到63.0,其次是电气/电力/水利行业,竞争指数为46.8,再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竞争指数为46.5。总体来看,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行业占据了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前列,位居前三位的电气/电力/水利和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因行业特性多为国有企业或垄断行业。这些行业特性使其能够为员工提供较高的收入,而其职业数量相对有限,竞争程度激烈。

(二)高职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

通过搜集2015年会计与审计专业相关的岗位招聘信息,所涉及的岗位有: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主管、收银员、出纳员、核算员、办税员、审计总监、审计经理、审计主管、审计助理、审计员等。

在招聘信息中,对工作经历的要求情况统计结果如表(3)(4)所示。

上述比较发现,不要求工作经历的和在读生的信息合计占总信息的21.09%,较2014年下降了3.41个百分点,对于要求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招聘信息较2014年6月上升了3.4个百分点。这说明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数企业认为,会计与审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更看重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条件不完善

1.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教职成〔2006〕4号文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但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协调,国家经费投入不够,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众多高等职业院校在缺乏经费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很难找到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2.实习学生会计岗位数量有限。

财会部门设置的会计岗位和办公场所有限,不可能接纳大量实习学生,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到某一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很困难。

3.不能适应实习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忽视技能培养,特别是在教材建设上脱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尽管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但课程内容陈旧,不能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与企业会计工作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找工作。

如我国实施了小企业准则,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社会上小企业数量庞大,小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很大。由于学生没有做过小企业会计相关业务实训,很难适应小企业会计工作。

4.企业不愿意接纳会计专业实习学生。

会计工作性质具有技术性、严谨性和保密性,会计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实习学生不熟悉企业业务,不能独立承担会计某项工作,工作中容易出错,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导致企业不愿意接纳会计专业实习学生。

5.校外实训基地作用发挥不大。

企业会计人员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承担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而且缺乏教学经验,在短时间内将核心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有难度。此外,会计资料具有保密性,部分已经成为实训基地的企业,也不让实习学生参与具体会计业务,只让学生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做到有效的顶岗实习。

(四)会计专业教师缺乏

由于近年会计专业招生火爆,学生就业率相对较好,而专业教师匮乏,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专业专任教师师生比如表(5)所示。

专业教师匮乏,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奇缺,已经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羁绊。

三、会计专业面临机遇分析

(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会计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企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计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任。高职会计教育具有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在国家层面上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会计专业的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二)现代会计信息技术为会计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云计算在会计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具有诸多好处,但是云计算在会计领域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不小挑战。制约云计算在会计领域发展的重大瓶颈是云计算的安全问题。目前多数企业不愿意将企业的会计和经济数据放在“公有云”上,主要是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会计专业人才掌握知识的多元化,也为传统会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拓宽了会计职业发展方向

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全球化中。作为经济管理手段的会计必然越来越重要,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未来大量需要具备会计知识、法律知识和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四)小微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较大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小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是指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我国现有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资产总额占41.97%。在全国的小企业中,微型企业占66.93%。

对上海市50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基本情况见表(6)。

1.企业基本信息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从学历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专文化程度,高职高专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社会需求。

从岗位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会计核算岗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会计专业最新发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调查数据说明,会计专业迫切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方面的专业知识。鉴于会计行业发生的变化,导致会计人才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社会上小企业数量庞大,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也很大。

四、发展型、复合型与创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对策

(一)建立校企共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目前看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特别是专任教师缺乏企业会计工作的从业经验,难以胜任会计实训指导任务。通过校企合作,专兼结合,让企业的指导教师走进来,让学校的教师走出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很强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二是建立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轮岗学习制度;三是让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二)加强会计实践课教学

会计基础课开在第一学期,由于新生开学较晚,课时紧张,影响授课效果,新生不具备专业课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抽象,因此,建议开设与会计基础理论课配套的会计实践课,打好专业基础。

(三)校企共建企业仿真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是校内学生实习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中心,由学校出资,学校管理,企业从设计到建成全程参与,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更接近企业会计的真实工作环境,做到实训“硬环境”仿真。有条件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记账公司、会计咨询公司等,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后可到记帐公司、咨询公司实习,边学边练,将校内实训和会计工作岗位真正融为一体。

(四)校企共建仿真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直接影响会计实训的质量。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会计实训教材的内容要与企业会计业务相符合,从企业收集数据,找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实训教材要与实训项目配套,要有鲜明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五)根据专业发展新动态调整授课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从学历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专文化程度;从岗位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会计核算岗位。调查数据说明,会计专业迫切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应充实小企业会计准则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结合会计专业特点,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制定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篇3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37-02

根据对我校2006-2011届的473位会计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低,85%的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只有15%的学生担任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专业对口岗位。由此,我们深思什么原因造成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下。究其原因发现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导致就业对口率不高。故全面提升中职会计专业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校会计专业建设的重点。

一、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对专业兴趣不大。

很多学生在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专业时,并不是喜欢会计专业才选择报读,而是家长要求,或者跟风。我们的学生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还未形成不具有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自己优劣势,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喜欢跟风,别人上课不认真学,他也不认真学。

2、会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交通不方便,学校教学设施硬件不完善,导致近年来招生难,会计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会计专业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够勤奋,上课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会计知识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又不愿意钻研学习,导致不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

3、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太理论化,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偏多,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课程。模拟实训如会计模拟实训、点钞技能、小键盘输入训练,没有与企业实际接轨,学生练习时缺乏针对性。在校期间无法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有实战体验的机会。造成学生上岗有差距,不能做到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

4、师资都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方式方法传统

大部分老师都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教学工作,没有企业实践工作,导致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没有运用互联网+的技术采用科学的启发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学习效果不好,就业竞争力不强。

5、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

我们试图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但企业积极性不高,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又比较特殊,虽然与一些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但作用发挥不大。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如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派学生去合作企业参观财务科等。没有针对性。这些形式虽说企业有参与,但学生参与性不强,体验感不强。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具体探索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之路。试图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就业力。经过我们多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即四段螺旋式下的双主体办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就业力有一定的帮助。

1、寻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增强企业实践环节,我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校企合作单位。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温州鑫瑞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多种经营业务,如:记账、工商注册、税务、会计培训等。这比较符合我们对会计合作企业的要求。而该公司董事长是我校毕业生。她的理念是想培养更多会计专业人才服务于温州经济建设。校企双方经过商讨确定了双主体办学模式。即我们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企业全程参与对学生的培养。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双方共同商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定“课堂联通职场,实训联通岗位,实习联通就业”的三联通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缩短学习和就业的距离。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招生计划,班级冠名招生,即“鑫瑞会计班”。学生前2年在校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校企双方均配备专人参与管理。成立由校企双方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对该班进行管理,双方各派专人负责管理。第三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实践专家亲自全程指导学生实训,正实现师徒结对实习。三年经过企业考核,大部分学生成为鑫瑞公司的员工。

3、构建四段螺旋式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校企共同培养,具体企业实践实训时间、内容安排如下:

(1)职业认知周。高一年级安排一至两周时间,组织学生到温州鑫瑞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岗位认知,明确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规划职业生涯,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同时让学生了解鑫瑞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主营业务、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要求和员工培训发展规划等内容。让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要求等。

(2)学徒见习期。高二年级安排每个学期安排1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到温州鑫瑞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拜师学艺,向公司一线会计人员、工作人员学习实战技术技能。

(3)顶岗实习期。高三一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入项目工作组,轮岗实习,适应岗位,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签订就业合同: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公司择优录取员工。

3、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

校企共同制定三年的课程体系。该班级的课程与其他班级都是不一样的。从学生就业考虑,开设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比如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考试,在毕业之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课程开设。如出纳实务操作、网上抄报税全流程、增值税发票系统、工商企业设立等。这些课程都是校企双方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鑫瑞会计班学生量身订做的课程。这些课程在鑫瑞网校上全部有视频资源、也就是微课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如果还没掌握,课后可以上网校再次学习和巩固。同时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一起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如企业创办流程、小微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真账实训等。

4、双师资共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校期间,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会定期来校授课,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取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合作学习,信息化教学,实现做中学,乐中学,学中做。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求知。另一方面,教师多与社会上的会计同行交流学习,多参加培训,把最新的会计法规和收集到的实践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经常交流,共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要我们校企双方职校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我们的中职生才会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黄子明“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现代企业教育》,2013(5)

篇4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司法会计鉴定;SWOT;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11-03

一、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必要性

(一)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组织之间、个人之间、社会经济组织与个人间的经济交往、联系都变得愈加频繁,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活动也随之增加。为了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司法会计鉴定在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诉讼活动高效进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检察院内部设置的鉴定机构,另一种是会计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所等中介机构。由于检察机关内设的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会产生自侦自鉴的问题,不利于司法公正。而由独立于司法机关及诉讼当事人的中介机构提供司法会计鉴定服务能够保证鉴定意见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这种工作由独立性很强的注册会计师来完成显然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二)拓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的需要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扩张,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及其复杂程度空前增加,会计师事务所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当前中国会计师事务发展层次较低,业务单一,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距。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1] 的统计,2010年度,百家所审计业务收入为169.89亿元,占全年业务总收入的82.4%,非审计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7.3%。《国际会计公告》 [2] 数据显示:早在1993年,全球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已为31%;到2000年,该比例达到50%以上。这说明内资所从事的非审计业务较少,收入来源单一。因此,为促进中国会计师所做大做强,进一步缩小内资所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差距,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包括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在内的非审计业务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多样、全面的专业服务,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发展平台。同时,从事司法会计鉴定业务也是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WOT分别代表优势、弱势、机会、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一)优势(strength)——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优势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云南省共有会计师事务所137家,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2 010人 [3]。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丰富的会计专业人才资源,如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他们多年从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有灵敏的嗅觉。而会计师事务所是中立的第三方,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司法会计鉴定业务为保证司法会计鉴定工作客观、公正、高效地进行提供了前提。

另外,2000年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会计学专业下设置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培养法务会计专业人才,为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司法会计鉴定业务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劣势(weakness)——注册会计师缺乏司法会计鉴定知识

由于注册会计师大多数是会计学专业毕业的,他们精通会计、审计,但往往缺乏司法会计鉴定知识,不熟悉司法会计鉴定的程序,对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特性了解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易错误地认为司法会计鉴定就是查账,造成错鉴、漏鉴,给委托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或直接根据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委托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形成没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意见;或采用询证方法获取证据,代位行使刑事侦查权、检察和审判权;或出现由于方法不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4]。

(三)机会(oppotunity)

1.司法会计鉴定服务的需求量大。随着云南省经济迅速发展,云南省内经济纠纷、经济案件的发生也日益频繁。云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于2011年5月13日召开会介绍,2006年来,全省各级公安经侦部门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16 222起,经济犯罪案件频发并呈上升趋势,云南省经济犯罪案件数目同比前一个五年上升1倍以上;另外经济犯罪侵害领域不断发展变化,正由传统领域逐渐向新兴领域扩展,从现实社会向虚拟世界扩展,经济犯罪的表现形态更加复杂 [5]。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司法会计鉴定的业务量将大大增加。另外,根据云南省司法厅的2010年度《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云南分册)》,截至2010年底,云南省具有司法会计鉴定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有62家,而具有司法会计鉴定资格的执业人员只有366人 [6],这与业务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将大有所为。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能力本位; 课程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79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125- 02

1 引 言

近年来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是“能力本位教育”(Capability-based Education),这种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结合企业的需要,立足实践,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执业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不再将专业知识仅仅局限于理论观念的灌输,真正使得课堂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的开展以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为前提,根据提升能力的标准对现有课程进行再开发,建构一种寓理论知识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嵌入式课程结构。我国目前对于能力本位教育的观念理解与评价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在部分课程改革深入方面尚处于论证和徘徊阶段。相对于大学的会计专业教育,我国的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还基本上是在对以往的学科体系进行沿袭,过于偏重理论传授,比较忽视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初衷相背离的,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职会计人才的需要,因此,对基于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2 能力导向基础上的会计课程开发思路

2.1 以能力为主要线索进行会计课程开发

作为一门非常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学科,会计学不仅要求学习者拥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学习者可以进行有效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具备较好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然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现状是对理论和实践的排列重视严重偏倚,即过分地沿袭学科观念,专业知识设置过难过深,同时学生几乎没有实践业务操作的机会,操作能力提升更无从谈起。基于能力导向进行会计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现有的学科偏倚现象必须得到消除,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被重新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会计学科的培养范围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学科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必须得到有效整合,真正做到依据社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对系统化的“低中高递增”的会计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术业有专攻,不同水平的专业人才服务不同经济体,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理论和操作技能在岗位培训和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有机融合[1]。

2.2 对会计职业岗位进行实地调研,课程内容灵活应变

要实现以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上的高职课程重构,必须对会计职业现状和社会对会计的需求进行深入、广泛和科学的调研,实地调查的内容应该涵盖各类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资格证书认证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实地对会计人才市场进行调研,高职院校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可以分析会计从业者的优势与劣势,确定应该进行培养方向改善的方面,对所培养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尤其是对于会计这样一个经常面临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实务记录核算规则发生改变的学科来说,更是非常必要。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达标能力,满足会计行业中的岗位转换以及工作区域变化的需要,使得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的财务、出纳以及营销人员工作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使从业人员能够具备信息分析、业务创新以及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符合社会对多功能人才的定位需求。

2.3 注重会计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打破分支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一般都是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走格子”式地完成教学目标,各门课程的开设之间各自为政,对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配合几乎没有发现和运用,这样就很难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综合会计素养的效果。由于开设的课程之间各成体系,缺乏交流沟通,而不同课程的内容之间又存在重叠和互补的现象,使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具体来讲,例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这两门课之间在存货管理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内容方面存在大量重复,若不对其进行梳理,会计专业的岗位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有效地改革方法必须以相应的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为基础,将相应的重复和能够互补的内容在多门教材中进行精简,另编专门教材,按照知识模块进行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中的难点简单化,将专业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读,注重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各个分支课程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融会贯通,克服会计学科在培养课程开设上的无协调的弊病[2]。

2.4 院校建立与企业的合作,使会计专业学生有实践实习的机会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宏观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会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是会计从业人员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最好机会。因此,高职院校进行能力导向的课程重构就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学生的实习,学生自己会对专业有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可以对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运用。在实习中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的距离,然后做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对会计分录、记账、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对会计实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发现能力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因此,实习机会的提供是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

2.5 构建全新的能力导向会计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无论是大学通识教育,还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其评价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质量标准都是卷面分数这一个指标,学期末的考试测评是评价课程开设绩效的唯一凭据。这样做虽然强化了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背记本领,但对于其实践业务操作能力提升效果几乎为零,因此,构建一种全新的能力导向课程绩效评价体系很有必要,着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估与考查。构建这一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课程分数评价机制,将课程传授的过程与考试结果相结合,尤其要注重过程评价,教师要保证在教学计划的每一步实现后对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与抽样考核,了解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改革。其次通过学生的实习表现,将学生的理论考核结果与实习考核结果加权计算,将实习分数也作为学分计入学生成绩,以此来侧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考量[3]。当然,在构建新的能力导向课程绩效评价体系时,不能仅仅注重外部教育资源的改革,也要注重学生内部的自评、互评以及自我缺陷发现,这样才能保证新的评价体系测评出来的课程效果不会有失偏颇,而是比较全面的考核。

3 会计职业三大能力之间的一体化课程构建指标

会计职业类型定位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结合,它往往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备处理各种复杂的会计实务的应变操作能力,与注册会计师等高级会计从业人员不同的是,高职会计专业以培养会计职业的一线岗位人员为己任,这些人员广泛分布在众多的公司和企业中,肩负着规范我国市场经济工作的使命。高职院校和领导部门要通过精简和增设等路径来促进会计职业能力优化的任务完成,突出对会计职业三大能力即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以及职业基础能力的区分和强化。

3.1 会计专业职业基础能力

这一部分能力包括从业人员对国家基本经济形势的解读能力、基本会计理论掌握能力以及从业后对所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等,之所以称为“基础”,是因为这些能力是经济管理类工作中所共同要求的技能,具有普遍适用性,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改革不应忽略大类教育思想的输入,因为这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需要,也是基于能力提升的、培养可以从事企业管理及金融财务等综合全面财会人才的需要,这种专业内、学科间的职业转移能力可以为学生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工作岗位替代或转换提供提前的素质准备,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是会计实践课程重构需要注意的能力培养方向之一。

3.2 会计专业职业通用能力

职业通用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及自然科学爱好的培养,这样一方面不至于造成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可以提高情商,辅助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法律、计算机以及专业外语等科目,使得学生的能力延伸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财会人员的多层次要求。

3.3 会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

基于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企业一般最简单的财务岗位只需设置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即可,通常情况下成本会计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归集和分配;管理会计进行公司的成本分析,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而报表会计则负责有关报表的报送工作,向部门经理报送月销售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和费用分类、罚息明细等;出纳会计负责现金与支票管理,保管单据(支票、支票报销单、支票申请单、收据等)、财务专用章及现金以及开立还款收据、交款收据及客户回款收据等[4]。学生必须对会计岗位职责非常熟悉,这一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会计从业人员所服务企业的财务工作进展情况,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课程改革时应充分重视。

会计职业的3种能力相辅相成,职业通用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职业基础能力是财会专业人员具有共性的涵养,正是基于这一基础才使得财会人员可以在企业财务工作岗位上灵活切换;职业岗位能力综合反映了会计系统内部的低中高层次以及“术业有专攻”的核心会计能力分配趋势,是学生进入社会需强化练习的素质。高等职业院校要开展能力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的参考指标,必须灵活地进行搭配和组合[5]。

4 结束语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行业、企业、教育科研机构以及职业院校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制定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而基于能力的提升是改革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亟需政府部门的支持,从能力分析、课程体系研究、专业标准设定、课程标准设置以及项目设计等方面,综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效益,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速度。总而言之,职业院校的会计实践课程重构需要注意新形势下对从业人员能力考查的变化,要按照新的课改思路和实践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动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向基于能力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美丽. 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5):68-71.

[2] 李雯.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

[3] 陆娴.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科教导刊,2011(11).

篇6

通过实习,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会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在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为就业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将来在找工作时就有了目标,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会计人员的角色转换,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直都在努力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宝贵经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校都在尽可能地加强校外实训,但是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决定了会计工作本身有其特殊性,所以企业对接待这种人才培养工作很不积极,或者只是流于见习等表面层次,企业很难安排我们的学生真正到企业接手会计工作。加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零售”特点,企业能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非常有限,无法批量安排学生到同一个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实践。而国家只是给出了发展方向,相关政策还不到位,没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1校企合作稳定性不高

深度融合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尽管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与企业之间有了合作关系,但是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合作关系相对松散,每一次合作的单位、内容、时间及侧重点不断地变化。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松散的状态。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直接的利益,多数企业因没能直接受益而积极性不高。有的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很少有企业愿意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联系合作企业的工作难度很大。学校把教学视为教师工作的第一位,教学成果、工作量等仍然是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而政府又缺乏强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这些都限制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其得不到全面持久的落实。

2.2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即使取得了“双师”资格,很多教师也只不过是“双师证”教师,没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虽然可以从企业聘请会计人员担任外聘兼职教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兼职教师的本职工作与教学工作可能会有冲突:教学有连续性,要求兼职教师也必须按时到校上课,但由于出差等原因他们可能不能保证上课时间;而且他们在企业里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和批改作业。企业老总也不可能同意员工长期去做兼职,能做到的是举办一、二期讲座,这对于学生来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2.3校外实训基地的实际与教学预期的差距大

实训基地能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会计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能够真正接收进行会计实际操作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实训基地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需要随时为教学服务。而且,实习单位通常认为学生只是来实习,将来就业不一定在本单位,所以在工作分派和业务指导方面不会很尽心尽力,实习很可能流于见习形式,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2.4学生对校外实训基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很多学生认为到企业实习跟正式工作有很大的差距,实习的作用不大,对实习实训不够重视。而且去实习没有工资,有时候工作还很辛苦,所以有的学生实习时不认真工作,敷衍了事。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而且也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还可能影响到以后的合作。

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善校企合作的建议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需要充分利用学校、企业、政府教育部门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借助政府的平台,学校和企业“联姻”,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共同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

3.1校企合作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会计专业的学生去企业实践不能直接给企业创收,于企业无利,人家当然不愿意接纳。国家可以在政策方面出台具体措施,使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去企业实践会计岗位。或者由企业的会计人员带学生实习,国家可以给接纳学生实习实践的企业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来鼓励企业积极合作。

3.2建立行业引导型校企合作共建体制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都是利益主体。双方能否长期有效地合作下去,取决于利益平衡点的寻找和把握,即能否给双方都带来良好的效益。为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突出专业特色,与企业共同探索与努力,创新行业引导型校企合作共建体制和“共谋发展、共管过程、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互融、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会计发展同步,逐步形成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以及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良性机制。遵循需求驱动原则,由行业企业会计专家和院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打造适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战能力,以培养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工作重点,发挥教学名师和企业会计专家在新教师培养、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科研双强型”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建立多元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完善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评细则,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加大对那些在实践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教师的奖励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建成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学院办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学院教师达到具有“双师”身份和“双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另外,在得到企业老总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参与我们的会计专业课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师可以与企业来的专家交流、沟通,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了得到企业老总的支持,学院可以主动提出: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优先让合作企业选择;学院积极为企业提供包括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制度设计、培训员工等在内的智力支持。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够获得真正的利益,必然会产生长期合作的动力。

3.4提高学生对校外实训基地重要性的认识

篇7

1引言

高职院校侧重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基层岗位管理者,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对接。[1]会计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大部分从事的是中小企业基层财务岗,如何将管理理论与技巧应用于日常工作中,这是本课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其自身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决定了教学的难度。

2高职院校中教学现状分析

21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现状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高考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其生源竞争更加激烈,导致近年来入学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参差不齐,差别较大。会计专业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对经济管理系2013级会计、会计与审计专业1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知名企业、知名管理人物知之甚少,管理视野较窄。学生普遍难以接受管理学中高度概括的管理理念。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化为鲜活的管理实践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消化并应用到管理工作中,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

22传统教学方法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突出弊端。①教师偏重理论说教,技能实训少。目前适用于高职教学的教材中注重案例分析、技能实训的教材很少。并且大多数案例太过陈旧,不具时代感。②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真正参与的环节较少。③高职学生厌学情绪重,重考试成绩、轻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3]

3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

31将管理学教学纳入实训课程教学体系

传统的理论教学是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说服力、感染力强,但情节复杂、信息量太大,对于缺乏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学生而言,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建议将本课程由传统的理论教学纳入实训课教学体系。

利用“本土化”的企业案例,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近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比如,在“领导理论”一节中引入“徐州市某商业银行前后任行长的领导风格”,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前任行长、后任行长,处理银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结合所学领导理论对不同领导风格的优势劣势展开讨论;在“人员配备”一节中设计“徐工集团的招聘模拟”,学生作为应聘者参加招聘,引发思考与讨论。

32引入现代多媒体等视听手段

利用现代多媒体有针对地穿插富有感染力的经典影片片段、名人讲座、报告等。例如,笔者在讲解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之前,先播放影片《摩登时代》中的片段,这是一部反映19世纪20年代科学管理理论在工厂中的应用,从感性认识开始,带着好奇心和疑问去理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设计“任务驱动环节”

让学生动手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知识点并在课堂展示,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点评。笔者讲解“组织机构建设”一节中布置这样的任务训练:查阅资料,设计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机构图、学院各系组织机构图、学工处、后勤集团、人事处、教务处等组织机构图,并分析学校现有的组织机构类型有何利弊,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4名人名企讲座进课堂

一个名人、名企的管理实践经验远比教材上的管理原则、管理原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名人效应”激励学生成功的动力。例如,在“领导特质理论”一节中,观看网络讲座 “马云的一生”“俞敏洪在复旦大学的讲座”,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分享感受,感受最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动力与创业激情。

35游戏实训

利用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笔者在讲授“团队组建设”时,设计“传递水杯子”“你来比画我来猜词”的课堂游戏。在实训中深刻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2013级会计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全体学生自愿主动要求参与游戏实训。个别内向的学生通过游戏实训增强了自信,更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3]

36推行“实训技能”考核方式

篇8

关键词:慕课模式 会计教学 创新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人才需求更加趋向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会计专业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实训课程设计的劣势更加凸显。调整和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会计专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教育理念目前已得到了教育界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会计专业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形势,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要瞄准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教学方法上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社会人才。

1 慕课模式的概述

1.1 慕课涵义

今年,总理在访问英国期间,签署了一系列中英合作备忘录,其中一项就是由英国Futurelearn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慕课教学。由此,对公众来说相对陌生的“慕课”一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任何人都可以选学慕课,简单到你只需一台电脑和互联网联接,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一流大学的课程。慕课理论虽早已有之,但真正兴起则始于2011年之后。由于慕课自身的突出优点,使得其进入实施阶段后发展迅速。据悉,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慕课平台已经拥有500门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

1.2 慕课的优势

慕课(MOOC)可以说是建立在以往的网络视频课程的基础之上的,但MOOCs不再仅仅是一种教育资源,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内容的视频录音讲座,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网络课程,而是将传统教学与网络视频的显著性优势结合起来,具备了基本的课程形态和学习管理系统。

1.2.1 开放性

慕课(MOOC)教育模式的开放性有可能改变基础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催生和造就一批新时代名师,让已成格局的名校、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系统重新洗牌。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对教师而言,借助于“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在某个知识单元停留多长时间,在哪里停留,反复回看了几遍,回答对了几道题……也知道学生哪方面学习有困难,并及时在课堂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1.2.2 大规模性

慕课是一种将分布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同样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学生,通过教育学联系起来的一种大规模的虚拟教室,让优质教育的受益范围可以无限扩大;而增加微课程和小测验,则使得整个授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此外,它还有非常强的教学互动,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学习社区。

1.2.3 互动性

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不少“上瘾”的学生因此津津乐道,“你被课程内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开小差,一秒钟都不能。”而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

由此可见,慕课的确引发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重大变革,颠覆了原有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就是例证――学生在家完成慕课学习,课堂则转变为老师与学生深度知识探索,思辨互动实践的地方。由此可见,慕课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实时交互的平台,并且极大的丰富了教育内容,体现了信息获取实时、快速的特点。未来的教学模式将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形式,即把虚拟教室和真实教室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同时又强化面对面的课堂教育互动。

1.2.4 透明性

慕课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让MOOCs的学习过程公开化、明朗化透明性这一特点体现在学习者从注册到完成MOOCs学业的每个过程中。课堂上老师的时间不再主要用在讲授新课而用在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讨论互动、合作学习明显增多,“慕课”对基础教育的“教”与“学”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透明化教学。

2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和定位不明确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国内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的人才需求也随之调整。当前,大多数专业院校的会计教学目标基本定位在职称评定方面,比如要求学生取得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职业证书,教学内容仍停留于简单的财会表格制作、会计分录、报表编制等内容,未根据市场和教育形势的变动而作出调整。在传统教育理念的误导之下,我国大部分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鲜少涉及实践应用的部分。由此毕业的学生大多只懂皮毛,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整体缺乏专业素质,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差甚远。

2.2 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一部分专业院校的会计课程过于理论化,与实践脱钩的情况较为严重,只能培养初级人才。而且会计专业理论不够系统。另外,中职院校的财会教材大多是套用高职高专的教材,未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内在联系的课程未能很好的串联。所编著的教材实操部分欠缺,即便学生理论部分过关,但未经实践能力训练,仍无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其专业能力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2.3 教学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课程内容、授课节奏全部由教师来规划,学生鲜少参与。理论授课部分基本是“填鸭式”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无视,兴趣缺失,课堂表现不佳。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优势未在课堂得以充分施展。板书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板书来讲授专业理论,但往往收效甚微。

3 慕课模式创新会计教学

MOOCs为会计教学提供有益借鉴。现如今,国内一部分专业院校开始意识到慕课模式的优势,并且正在着力搭建慕课平台,在专业教学方面寻求创新。慕课教学在引进之初遭受了种种质疑,且推进的过程异常艰辛。比如,自主学习平台缺乏对学生有效学习过程的控制机制,教师无法快速而准确的获知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开展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方面,自主学习平台就可以借鉴MOOCs的发展模式,因为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学生只有答对问题,才能继续听课。这样一来,便能检测学生是否明白之前老师说的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自主学习平台通过借鉴、开发这种类似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通关”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也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会计专业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专业院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掌握学生整体素质现状和学生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专业教材和课件的开发,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提高专业教学效果,为企业培养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关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青.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时空,2009(3):150.

[2]闫红玉.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探索[J].财会月刊,2008(12):89-90.

[3]李玉莲.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校学报,2009,11(1).

篇9

群。他们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群。相对于70、80后大学生的内敛含蓄而言,90后的大学生更喜欢张扬个性、与众不同,希望引人关注。正是因为90后学生具有这些特点,会出现与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相互碰撞,甚至格格不入的现象。这也对当代大学辅导员对90后学生的教育提出了考验。如果还是固守过去的保守,很可能会达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性别差异、年龄结构、生源地来源和专业角度这四个方面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较为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育方式,以方便辅导员进行教育管理。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生观 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90后人群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内学生的主要构成人群,同时,90后人群也成为了社会各方面主要关注的对象。自私、责任感差、自制力差已经成为90后学生的典型特征。为了更深入了解90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和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婚恋观,从而能够更好的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为辅导员班主任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该校曾经对2010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254份,经收回统计,最后有效数据为1599份,其中男生374份,占总数的23.4%,女生1223人,占总数的76.6%;90年后出生学生180份,占总数的11.4%,90年前学生1419份,占总数的88.6%;城镇学生697份,占比43.6%,农村学生602份,占比56.4%;会计专业学生1376份,占比86.1%,财务管理和金融投资专业的学生223份,占比13.9%。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来看,2010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并且在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依然很明确――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理想,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让90后学生产生消极因素的原因中,学习问题不再是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等情感因素。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对于社会关注的90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有60%的学生对于责任感这个问题并不关心,只有28%的学生认为90后学生责任感强。在日常教育中还需要不断灌输责任感的意识。对于生活的向往,当代大学生与他们父辈以及80后学生观点完全不同,大多数学生都是追求个性张扬风格独立的生活,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前人的更强,团队观念越来越淡,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尤其是在他们步入

社会后,团队意识的缺乏,会使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在日常教育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意愿还是很强的,一方面希望能够独立开展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学习方式方法不恰当,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还无法独立完成专业学习,还需进一步引导。此外,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并不清晰,比较迷茫,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生规划的指导。

1 当代大学生从性别角度、年龄结构、生源地来源和专业背景来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 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趋于社会主流,而男生在入党动机和大学生活上与女生相比显得比较消极被动

在当代大学生的感情问题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情感挫折,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男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导。但是从整体来看,女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中,竞争能力与男生相比都处于劣势,因此绝大多数女生选择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需要他人的帮助。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而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当代大学女生出现“傍大款”、“出卖色相”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责任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对女性的社会歧视,导致女性被迫选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不足,对女生的关注不够。此外,女生在大学里所学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专业知识,对于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学习还不如男生,也导致女性在社会中的就业竞争力低下。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尤其是以女生人数为主的系(部)专业中,还要加强对女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女生的学习态度和对专业的兴趣程度明显好于男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比男生扎实很多,而在课外阅读上,男生的涉猎面比女生更加宽广,对于事物的分析也更加全面。男生在学习当中更愿意学到职场中为人处事的原则,而女生则希望学到相关技巧。面对考试,女生会比男生更刻苦,而男生更喜欢靠临场发挥,有些甚至顺其自然。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女生需要加强对其的课外知识的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综合能力,而男生只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1.2 从年龄结构来看,90后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人群,90后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张扬、自我、不喜欢受约束等个性化特点

相比90后的学生,90前的学生在人生奋斗上更愿意通过自我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90后学生对于他人的依赖性更强,虽然在刚步入社会时90后学生可能会因为得到他人帮助而比90前学生稍占优势,但是如果从长期来看,90前学生的发展潜力更大,耐心和承受能力更强的90前学生,会在工作当中逐渐释放出自己的魅力而得到单位的赏识。因此,对于90后学生教育还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以及奉献精神等。而对于90前学生需要在专业学习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90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相比较90后学生更强,90前学生更愿意自主学习,而90后学生的观念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希望老师能全盘教授。90前学生也会在课后阅读大量的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以90后学生为主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意识,让他们真正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专业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从生源地来源分析,城镇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比农村学生的要强,而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更胜一筹

农村的学生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对于农村学生的管理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自己则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区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城镇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目前还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个问题,而农村学生则已经开始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对于城镇学生的教育应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人生规划。面对种种社会现象上,农村学生显得比城镇学生更加敏感,对社会不公的不满程度也远远高于城镇学生,因此,对于农村学生应该以心理疏导为主,使他们能够用更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社会问题。

1.4 从专业角度分析,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人生价值观上还是学习目的上都要高于财管金融等专业

会计专业学生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而财管金融专业学生更加现实,满足丰富的物质需求。但财管金融学生的综合能力比会计专业学生更突出,更愿意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面对消极因素,会计专业学生将学习放在首位,而财管金融专业学生则更容易受到感情挫折。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中,需要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不断弥补劣势。

2 学生角色定位

把学生定位于怎样的角色,对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培养目标有很大影响。

2.1 他们是有思想的人,包括独立思想

在他们面前辅导员不能把自己看作是权威的代言人。相反,在表达辅导员自己的想法和给出的建议之前,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听他们发表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无论最终按照什么方案、按照谁说的去做,双方都是愉悦的,并且很多时候可以形成最优方案,学生和辅导员都会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获得成长。

2.2 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他们都有擅长的事情。因此,需要帮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空间和舞台,也因此在工作中他们可以给辅导员分担一些事情。

2.3 他们在成长中

从中学相对单纯的环境和父母庇护之下走到大学,直接面向社会的光怪陆离,彷徨中犯错、不懂自律,是难免的。这样想,就会在他们出错时不那么生气,不那么怪罪于他们的“本质”。

2.4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以专业学习为中心。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引导、活动安排中注意分量,不因务虚而疏实,不因重末而忽本。

2.5 他们成长的环境和现在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思想和行为有所不同

认清这一点才能容纳,相信他们能够承担也只能由他们承担未来社会的责任。把这种相信和希望传达给他们,他们也会相信自己,也会正确定位自己,而不是浑浑噩噩混日子。

希望每一名辅导员都能摆正自己的心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所从事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的事业是高尚的,光荣的。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N].杨子晚报,2008.8.27(4).

[2]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3]刘欣.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4]艾恩・史都华,凡恩・琼斯著.易之新译.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M].张老师文化,1999.

[5]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6]刘洁.“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高等研究,2011(7).

篇10

【关键词】ERP;会计实训教学;应用

长期以来,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基本在校内进行。各院校大多采用手工模拟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练习形式,学生通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一整套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操作练习,来提高专业技能。这种“验证式”实训手段单一,内容单调。与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环境要求有很大差距。学生既没有摆脱长期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无法让学生联系会计职业背景知识学会会计职业技能。因此,创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一、ERP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手段

ERP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近年来在各高校逐步得到推广。ERP(Enterp-

rise ERP(Enterprise Resour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提出。它融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库存、销售、财务、人力等资源进行合理计划,达到资源最优组合,取得最优效益。广义的ERP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市场上比较常用的有用友、金碟等商业公司开发的软件。ERP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将一个“真实企业”展示在学生面前,可有效解决因“无法提供给学生一个经济活动发生的真实环境,从而导致就业后针对实际业务发生时无法完成相应的账务处理工作[01]”的问题。

ERP课程有的既有电子模式也有物理模式,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学生可以组成团队共同完成经营任务。一个班的学生可以分为6至12组,每组由4-5人组成,分别担任一个企业的总裁、财务总监等角色,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工协作模拟运作一个企业。ERP课程有的只有电子模式,如供应链管理,学生可以在电脑前一个人完成各项操作。ERP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

(一)形象直观

ERP课程可以把企业日常与会计有关的业务通过具体表格、程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操作来完成相关业务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的学生。学生对所学的会计知识了解更加透彻,记忆更深刻。

(二)参与性强

ERP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体会深奥会计理论与思想。在团队合作项目中,参与者还可以交流各自掌握的会计知识、商业规则,相互学习,增强沟通能力,学会团队工作方式。

(三)激发学生创造力

ERP课程一般只有企业业务处理程序或规则,具体怎样做由课程学习者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按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方案有不同的运作结果。如果ERP课程采取团体对抗方式进行演练,参与者在结束时就可以了解到自己对抗方案是否比别人的更合理。如果ERP课程采取个人操作方式进行练习,通过操作可以熟悉企业日常业务处理程序与内容。分析操作程序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ERP在会计实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学习是经验在某人的知识或行为上带来一种稳定变化时发生的[02]。而经验是个体与他所处环境的互动,学习的变化也就一定会出现。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行为是个体在既定环境中的所作所为,一个行为必然引起一个特定的后果,该后果又会成为另一个行为的前因。前因与后果对行为都有特定的影响作用。ERP在会计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ERP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专业认知手段

在会计专业学生刚入学时候,开设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课程,采用电子模拟沙盘软件讲授。教学过程中采用自动模式,学生在老师讲解示范后,按规则操作软件,通过按键来完成企业全部经营过程。屏幕上及时显现的操作结果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持续时间。通过操作ERP软件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感知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为后续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1.ERP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会计专业抽象概念与知识

ERP电子模拟沙盘软件界面上有模拟企业运营流程表,表中列示了企业一个营业周期(如季度)要做的各项业务。如支付税金,订购材料等。在进行上述各项业务操作时,学生需要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经营活动,有利于他们理解会计主体假设。随着各项模拟经营活动的发生,电脑桌面上不断变化的资金可以形象地揭示企业资金如何周转运动,也直观地诠释了会计对象、经济业务。下材料订单,投料生产操作可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年终结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损益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还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的内涵。企业经营管理电子沙盘软件通过人机对话方式,让学生扮演企业经营中员工角色,在模拟经营中熟悉他们一无所知的企业,理解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完全说明白的会计概念和会计术语。

2.ERP可以让学生在感性经营中感知自身的知识缺陷

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对抗比赛过程中,初学者完全凭感觉来操作。经常会出现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一种情况是经营开始不久就出现现金断流或者企业因亏损而破产。究其原因,有的是计算方法不熟悉导致现金不够支付到期债务;有的是不知道计算内容,如计算成本少计了人工费用或材料费用等。失败让学生明白企业经营不是只凭一股冲劲就可以取胜,需要有知识积累。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经营艰难维持,进行模拟操作的学生通常很懊恼,弄不清问题出在哪里?他们会不断询问指导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成绩。这两种情况都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老师的提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身知识的缺乏,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会明白成败的奥秘。作为实训操作课程,ERP起到了很好的专业学习入门引导作用。

3.ERP可以让学生在挫折或胜利的感觉中激发起会计知识学习热情

就新生而言,他们对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活动形成的会计资料一无所知,不会仔细分析资料规划未来,严密组织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在了解模拟的基本规则后,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杀入对抗比赛。这种完全感性的经营让胜者胜得一知半解,输者败得稀里糊涂。就人的心理而言,失败者必然反思自己在模拟经营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变革来缓解失败的挫折感;取胜方也会想弄清楚胜利的诀窍,通过不断完善来复制或者放大获胜的喜悦感觉。模拟经营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心理感受,无论是积极的心理压力还是消极的心理压力都可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激发起学习热情。随后的会计专业知识学习就会有很强针对性,他们自己会逐步解决模拟经营中遗留的困惑。

(二)ERP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了解会计业务处理原理

学习理论认为:有些行为会导致积极结果,而有些行为会导致消极结果,这就是前因。暗示可以提供一个先于特定行为的前因刺激,在特定的情境下会强化相应行为。ERP课程中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介绍企业采购与销售运作情况。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时,如果对企业经营活动运作情况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就可以(上接第286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些陌生感,也不会觉得会计专业知识时生涩难懂,从而理解复杂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ERP可以提高学生填制采购与销售单据技能,还可以为他们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采购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采购与应付款处理原理。金蝶K3供应链系统中的采购管理子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结算、订单管理等内容。企业采购运作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采购管理流程

学生通过上机操作采购管理软件熟悉企业采购业务内部处理环节与内容。掌握采购单据开具知识与方法,了解采购业务单据衔接方式及其所显示采购业务进展情况,使学生明白财务会计采购与应付款业务各种账务处理原因。物料需求计划与采购价格管理等模块操作练习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学课程中的存货管理。生产部门基于实际消耗需要提出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综合考虑采购成本、生产加工节奏、资金安排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购渠道。通过电脑操作让学生知道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应保持的逻辑思维方式,养成财务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工作习惯。完整采购管理操作练习所留下资料既是企业存货采购与应付款会计记录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审计学实务课程中的采购与付款审计内容时审计资料。采购管理流程实质上就是审计查账的顺查或逆查路径。

2.销售管理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销售与应收款处理原理。金蝶K3供应链系统中的销售管理子系统包含客户管理、价格管理、发票管理、销售计划、销售分析等内容。企业销售运作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销售管理流程

学生通过电脑操作练习可以熟悉企业销售运作基本情况,发现凭证不同衔接搭配方式分别代表不同业务的发生情况和处理结果,对他们理解商品销售与应收款的账务处理大有裨益。销售订单、销售报价、客户管理等模块练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销售订单签订需要考虑因素,如报价制定策略、客户信用控制、客户选择等,为他们学习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相关内容打下坚实基础。对销售管理整个程序的操作练习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审计学中的销售与收款审计的审计程序。知道查销售可与查应收款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合法销售手续知道需要经过哪些管理环节处理,如何进一步追查相关的会计资料,搜集审计证据,完成受托审计任务。

(三)ERP可以帮助学生融合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学生学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审计等课程知识后,并不等于他们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特别是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额外的帮助使他们能把分散的课程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学习理论认为这种额外的帮助是提示,它是附加在第一次暗示后的暗示,可对前因暗示作出适当的回应。开设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课程进行会计综合实训实际上就起到了提示作用,ERP沙盘模拟采用物理沙盘模式,以小组对抗方式进行比赛。在对抗比赛中学生需要用到会计专业各方面知识。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会团队工作方式,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胜任会计工作做好铺垫。

1.拟定企业发展战略。小组同学从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企业当前所处环境情况,准确把握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处于该环境中企业的优势与劣势,评价企业各种发展战略和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扬长避短,确定最优的企业发展战略。战略制定后,小组成员要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去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根据执行结果科学地评价战略制定及实施情况。

2.制定企业产品营销方案。小组成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将企业资源与企业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外部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通过比较竞争者及行业竞争情况,明确竞争者对环境变化及企业营销活动将要作出的反应。按照小组对市场细化情况合理定位企业产品,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确定企业营销方案,使之能如实反应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者情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随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变化及时调整。

3.编制财务预算。小组同学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产品营销策略,计算需要多少广告费。估计可能取得的销售订单量、交货时间,合理安排生产线安装节奏与原材料采购时间,考虑人工费用、日常维护及管理费用等正常开支需要。根据这些项目资金需要量预估出企业年度资金总需要量与年度内企业内部可以积累资金量,扣除企业现有资金就可以估计出企业年度资金缺口。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借款来弥补资金缺口。综合上述情况小组的财务总监就可以编出年度财务预算,预算要有灵活性,在经营过程中遇特殊情况能够及时调整,不至于发生现金断流情况。预算还要为下一年度留有余地,保证企业经营能持续运行。

4.进行会计核算。小组成员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一次业务开展都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从年初开始纳税到年终结账可以把企业经营全过程完整记录下来,最后编出会计报表。

5.分析企业模拟运营情况。小组模拟运营结束后,可以进行财务分析。将小组运营结果与财务预算进行比较,看小组是否完成了计划。将几年的运营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功的经验、危机出现的原因及可采取的反危机经营措施。思考如何改进或保持。还可以将不同小组经营结果互相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彼此间的差距,对照各自采取的经营措施,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失误症结,以期今后工作中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6.小组进行实结与答辩。模拟结束后,各小组要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小组成员在总结会议上自由发言,分析模拟经营过程中有哪些值得高兴的地方,还有哪些应该反省的问题。每个成员都要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由小组指定的成员进行记录,整理形成书面报告。小组成员全体参加答辩,由小组中一名成员做报告陈述,在规定的时间内概述小组情况,包括小组模拟经营中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等。小组成员就各自负责工作作概括性补充发言。主持答辩的老师针对小组不同成员负责的经营工作提出1-2个问题,要求相关小组成员主答,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通过这个环节来训练学生交流沟通方式与技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