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医疗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医疗服务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医疗 自动化服务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51-01

1 简述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简称IT,英文全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其主要是用来处理和管理信息的,一般被应用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设计、开发、安装以及实施信息系统和其它的应用软件,通常也被我们称之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当中所包括的技术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1]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信息技术开始普遍的被使用在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活动当中。对于医疗来说,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称谓战略目标和发展信息的综合结构,它能够是医疗服务自动化,给患者和工作人员都带来更好的体验。

2 信息技术在医疗自动化服务当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在医院建设当中信息化成为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原因是:将信息化技术广泛的使用在医院建设,能够在保证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竞争能力之一。那么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服务当中的哪方面呢?其主要应用在医疗管理和医药系统这两个方面。

2.1 信息技术在医疗管理方面的应用

首先是医疗管理这方面,对于医院来说,其能够成功运作是完全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在医疗管理方面,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业务信息、病案信息、医技信息、院内信息和行政信息这五个方面,下面将简单从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业务信息方面,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主要是将医院的门急诊挂号、收费、出入院、病区护理、医生站等等医院各个部门的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以此来实现院内工作资源共享,可以有效的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3]在就是病案信息这一方面,在这一方面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将病人在医院内部所有的病案信息进行集中保管和处理,其中这些信息包括病人的病历、各项身体检查结果和医学图像等等,对其进行集中管理是为了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该病人的病案查阅。在医技信息这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将科室管理业务当中所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其中这些信息包括医院各个科室的手术灯、放射等各种医学设备的检查资料和医学图像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和管理也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未来的查阅。再就是院内信息方面,在医院内部经常会有一些内部信息需要通知到全体医务人员的,对于大型的医院来说,这类通知较为繁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其中,医院可以以互联网为平台,快速的将院内信息下去。最后就是行政信息方面,在这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各行政科室的管理信息和整个医院的信息进行收集管理,这样能够方便人们的查阅,以致来对整个医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2 信息技术在医药系统当中的应用

自信息技术应用到医药系统以后,门诊开始实行来了“开方―收费―取药”的自动化流程,自这一流程开通了之后,医生在对病人进行了诊断之后,医生所开的处方将会通过系统传至收费处,然后在收费处可以直接进行计价、收费,再将信息传送至配药房由配药房将药品配置好给患者,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也有效的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4]在这方面,信息技术主要是在四个方面有所体现,这四个方面分别为:计算机网络安全、PACS系统、LIS系统和HIS系统当中,下面我们将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网络计算机安全方面,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主要目的包括:对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确保,保证如果不是医院的授权用户是不能够访问医院网络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路由器的。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他人接受医院的电磁信号,防止因他人将病毒带入医院的系统当中,导致医院系统因病毒而将电子病历等一些重要的资料丢失。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网络计算机安全当中,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计算机有外线的USB插口进行监控,以此来保证系统数据不会因为一些故障而导致数据流失或瘫痪。

其次是在PACS系统当中,PACS系统主要是负责对图像的存储和传输,其主要是应用在医院的数字医疗设备当中,例如:磁共振、 X光机、CR等等设备当中所产出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PACS系统就是对这类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管理。P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此当中,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节省了医院介质管理的费用。除此之外,该系统的运用也能够方便医生阅片,以此大大的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益。

再是LIS系统,这一系统主要为医院信息的检验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该系统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该系统能够自动的接收、打印报告,保存系统检验的报告结果。除此之外,该系统由于其智能化,因此也被广泛的使用在实验室当中,充当辅助角色,这类系统的应用能够是检验数据更加自动化,以此节省报告结果的效率和时间。

最后就是HIS系统,这类系统是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当中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其所覆盖的是整个医院的业务信息,对于医院构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HIS系统的使用使医疗服务变得更加的便捷、智能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自动化服务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方便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想要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医疗服务当中是不可避免的。信息化技术不仅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让医生能够为更多的病人服务,还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我相信在未来的医院建设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罗旭,刘友江. 医疗大数据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05:10-14.

[2]李永钢. 简易信息聚合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03:28-31.

篇2

【关键词】医疗保险 档案管理 数字化 思考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数字化为人民群众带来的便捷与日俱增,就连枯燥的档案管理也在逐步向着数字化的方向挺进。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作为比较特殊的安安管理业务,实现数字化管理师大势所趋,建立医疗保险档案从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利用、移交等各环节全文图像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乃势在必行之路。实现医疗保险档案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目标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按照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要求,建立医疗保险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将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将档案要件通过电子扫描技术将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影像化永久保存,并集中在数据库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的纸质载体业务档案管理模式向信息化业务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真正地做到了“谁经办、谁收集、谁整理”。从而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的查阅、浏览都可以在局域网上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事务工作,提高医疗保险经办工作效率,完善了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流程。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确保系统安全。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值得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去努力工作。内外网物理隔离技术、异地容灾备份技术、云备份技术、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问题,这里面既有硬件技术也有软件技术。在日常情况下,异地备份要求两地数据保持实时同步;灾难发生时,通过主机、网络、数据库和应用的实时切换,保证业务的不间断运行。目前医疗保险经办过程中与业务操作和管理信息化所不相适应的问题是各类社会保险的相关纸质资料(例如病历档案、报销单据、征收单据、转移单据等)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存在各自的档案室中;这些档案资料需要不断实时更新。在办理医疗保险有关手续中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调阅、传递、更新,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带来了有关资料调阅速度慢、无法及时归还,原件可能被遗失或损害等问题,同时也使得资料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现行的社会保险资料保管、使用方式已不能满足业务部门的管理、服务要求,因此提出社保险资料档案数字化处理要求。

1 数字化是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维护医疗保险基金的健康安全运行,保障广大参保人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心,也是省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医疗保险数字化建设与应用的实践,以医疗保险运行报表为指南,回顾了我省医疗保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数字化建设在提高医疗保险人群覆盖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和提高我省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保障医疗保险基金的健康安全运行,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撑环境;二是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队伍;三是良好的医疗保险制度环境;四是科学有效的管理。

2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与医疗服务的关系

门(急)诊人次、门诊大病(慢特病)人次、住院人次住院率等有关数据为了解参保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调整医疗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科学合理地使用医保基金保障参保人的健康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健康与医疗服务统计指标,可以通过数字客观地描述和反映一定时间内,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险制度对人口健康的影响。

3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与基金运行的关系

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不仅是政府关心的问题,更是老百姓热切关心的焦点问题。要保障医保基金的健康、安全、高效运行就必须及时的了解医保基金的收支余情况,保证其“总量控制、略有结余”。我们应充分发掘医疗保险数字化管理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创造性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模式和保证基金运行的数字安全,同时也要保证其制度上的安全。各地医保经办机构都要根据省有关规定,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使用和管理做出具体规定,从制度上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其次,我想谈谈医疗保险数字化平台与医疗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归根到底是形成良好医疗费用共济和医疗管理监督机制,使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创造健康价值。握参保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能为政府出台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数据共享和表达标准化。推行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上报制度,强调各类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增删,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医疗保险运行动态,为进一步制定医疗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各地市州相互交流学习管理经验提供了平台和参照。

4 利用医疗保险数字化平台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

医疗保险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医保定点机构也实行数字化管理,医疗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险赔付就必须对参保人就医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参保人的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出台了基本药物目录以后,医保定点机构加强了药品使用管理,如抗生素分三级管理和使用、品管理等效果明显。

5 医疗保险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医疗保险档案数字化管理在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一是必然促使干部队伍知识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的运用,必将使医疗保险的业务动作、管理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反之,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又将更多信息应用的工作提升到医保经办机构领导工作显要位置。医保数据库的提取和分析把过去的按照感觉进行粗放式管理方式变为用长期积累的大量数据说话,按统计结果决策的管理方式。二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基金运行效率。医疗费用一直持续高速增长对医保基金的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基金的稳定运行。如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是当前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医保经办机构要着力制定数据交换标准,规范上报表格的内容和格式,推行医保的数字化管理,这样也就有利于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通过设定医保基金预警值,及时向医疗经办机构提供基金运行现状,防止基金“穿底“,从而保证其健康、安全、持续的运行,平稳度过“危险期”。

作者简介

刘旻(1970-),男,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本科毕业。现供职于吉林省四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

篇3

【关键词】病例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与反思

前言

病历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办公效率,为档案管理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目前,我国各级有实力的医院都已经完成或正在建设医院历史病历档案信息化工作,虽然各家医院在实际建设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从总体来看,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脚步正在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笔者就个人在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经验,对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优点

(一)优化医院病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传统的纸质病历档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而发生损坏,纸质档案常常受到空气中的湿度、温度或虫蛀;其存档占用空间较大,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分类整理再存放,需要调用病历档案时,还要进行人工查阅。相比于纸质病历档案,数字化病历档案在工作中就发挥了虚拟信息库的优势,不仅能够节省存档占用的实际空间,而且利用智能管理软件能够快速的进行病历档案的录入和分类,在借阅病历档案时,只需要检索就可以迅速提取。

(二)优化病历档案的存储

纸质病历档案需要专门的存档办公空间,胶片存储虽然能够录入更多的病历档案但是对存放环境也有较高要求。传统存储形式耗费人力物力,办公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医院一直增长的病历档案存放需求。数字化病历档案可以实现海量存储,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电子信息录入,将以往病历档案进行整理分类,这样既节省了医院的办公空间,也增加了医院的信息存储量。

二、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国家的重视和技术支持

相对于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对于医疗信息化虽然重视但是缺乏具体指导和技术支持。国家卫生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针对中国医疗卫生现状,国家卫生部提出了“3521工程”,即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这项任务覆盖了从地方到国家三个等级的医疗信息平台。虽然政策提出了总的建设路线,但是缺少具体的工作建议。

(二)医院对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不够

医院的工作重心是进行医疗服务,所以对于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管理重视不够。病历档案是记录医疗服务过程的主要工具,由于数字化病历档案的建设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相对于信息化建设更倾向于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等级。但是病历档案不是简单的资料保管,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缺少该岗位的专业人才

建设数字化病历档案不仅需要计算机设备,更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医院数字病历档案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掌握基础医学常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档案学专业知识,三门独立的学科之间缺乏共同点,培养比较困难。但是为了进行数字化病历档案管理,医院只能将原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专业的简单培训便匆匆上岗,只解决了人员分配,但并不利于数字化病历档案的发展建设。

三、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反思

(一)制定工作标准

建设数字化病历档案要用两个标准来衡量改革成果。数字化病历档案首先要达到文字标准,即对病历的真实录入,将真正的病历清晰的准确的录入信息库中;然后是技术标准,即档案学专业标准,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便捷的索引途径和直观的目录。改革成果包括质量和内容:数字化病历档案的质量控制是基本的规范;内容控制指的是将基本的病历档案进行筛选分类,提取价值高的病历档案,去除病历档案中虚假部分,提高病历档案的实用价值。

此外,相关人员在对病历档案进行数据处理时必须以全国统一的疾病 ICD- 10 编码为基础,进而对病例和档案进行资料的完整录入。并依据《病历档案质量检查标准》对病历档案管理质量进行查检,能够增强医院工作的原始性与真实性。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支持,参与数字化病历档案建设的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数字化病历档案管理的成果。人才建设是数字化病历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国家应该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组织专业信息素质培训,重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重点培训信息采集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为了避免病历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病历档案丢失的问题,医院必须严格对翻拍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比如病人住院病历档案首页、术前讨论记录、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出院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等等资料的归档和分类,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

(三)以纸质病历档案为基础

数字化病历档案并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档案,一方面临床记录的病历仍以纸质为主,另一方面纸质档案也可以通过文字识别软件录入到计算机信息库中保存下来。数字化病历档案建设要循序渐进,在纸质病历档案的基础上发展建设。不能忽视传统的记录方式,因为电子档案的分类归档过程总会出现纰漏,大多医院也没有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全程质量监控,所以相关责任人必须要有责任心,提高归档病历档案的质量,来保证数字化病历档案质量。

四、总结

病历档案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资料,作为一种档案类型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数字化病历档案建设提高了医疗信息化进程和档案管理效率,利用数字化病历档案服务于临床、教学、科研、法律鉴定等工作,保证了病历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严卫萍.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之我见[J]. 黑龙江档案,2013-04-95.

[2] 区雨齐.病历档案数字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

篇4

“BAT全覆盖”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居民又过多依赖大型医院,更加加重就医矛盾,一号难求现象频发。因此,便捷快速的预约挂号成为用户对医院资源最大的需求。智慧医院是在智慧医疗概念下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掌上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目前该掌上智慧医院医疗平台已具备了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导诊查询、就诊记录查询、移动支付等功能,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即可完成以往需要排队才能完成的各项手续,通过选择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服务窗进行操作,按照约定时间直接就诊,不用长时间来排队挂号、缴费,门诊就诊更加便捷。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俊说,掌上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创造了三个“全国首创”。一是依托全国最大健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的技术力量,在全国首家同步上线了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三大移动应用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手机应用人群的需要,让患者使用更加便利。

二是全国首创具备服务单管理功能。与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管理相类似,该平台汇总患者在院内接受的所有医疗项目的缴费记录,方便查询,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全国首创掌上应用和第三方机构地面团队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智慧医院不仅仅只是依托手机应用程序,还需要地面推广团队的持续运营服务和宣传教育,让广大患者使用更简单,更易培养患者的使用习惯。

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是湖北省首家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将线下线上打通,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选择在线上或线下缴费。

移动医疗服务领域资深人士“健康之路”CEO郭世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国推行掌上智慧医院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BAT全覆盖”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张先生用手指滑动着手机触屏,兴奋地说:“之前可以用手机挂号,现在还可以用手机支付,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都能用,这下看病就更方便了!”

刚刚挂完号的周女士说,平常上班工作紧张,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等流程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现在用手机平台看病很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她满意地表示。

而对于患者来说,最切实的感受就是就诊方便了。在医院门诊,一位姓周的女士刚刚挂完号,“我们上班族,工作很紧张,以往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什么的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她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我感觉很贴心!”

掌上智慧医院的美好未来

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智慧医疗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生、医疗研究人员、药物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振邦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业务语言组件,在授权许可范围内,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询,为预防、诊断、康复提供可靠参考。这保证了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振邦智慧医疗系统融合了中西方医疗方法与技术。中医医院将中西医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使医务人员可以准确制定融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不是振邦智慧医疗系统的全部,当前振邦正在大力发展的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设备、个人医疗信息门户、远程医疗服务和虚拟医疗团队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智慧的医疗的建设,也将助力于中国建设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未来,当智慧元素融入整个行业,医疗信息系统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化,并对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中国移动还致力于推动医院诊疗服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在医院信息系统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呼叫中心、视频探视、移动诊室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有效互动沟通。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篇5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062-02

1 前 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字化医院也是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壮大。医院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经营战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很多医院都是紧密结合网络的飞速发展,依托于信息化平台,并兼顾我国卫生经济管理的特点,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实践表明,由“可视化”、“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等优势聚合而成的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国医院经营决策的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也可以促进我国医院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2 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的研究背景

我们都知道,在数字化模式推行以前,单纯的粗放式卫生经济管理模式不仅理念陈旧方法单一,而且效率低下。对于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事业发展存在不利的影响。医院的改革与创新给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化医院的推行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数字化医院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近些年来,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也是贯彻执行“以跨越式发展引领信息化技术革新,以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进程”的理念,大力推进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建设,范围广,覆盖面积大,涵盖了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各个部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医院也是以国家所要求的医疗卫生体制与保障制度的改革作为数字化建设发展的依据,创建了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下的新管理方法,主要是医疗和护理分开进行核算、全天候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多维全过程后勤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经济管理的新模式,同时包括绩效管理、成本核算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也在积极地开展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卫生经济管理中去,需要医院建立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解决医院的战略决策和医疗服务的问题,深入把握自身框架结构,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现代管理模式。

3 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结构具体分析

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随着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推进和信息化的改革深入,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化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模式具体结构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3.1 患者医疗付费和服务评价的一卡通服务

该模式的推行,主要理念就是“患者不动,信息流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医院挂号和门诊等的运行效率,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方便患者就诊。另外,也根本上简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患者可以根据就医情况,通过电子数字化系统对医生进行服务的评价和打分,从而为绩效考核确定一个基础和参考对象,也对广大医疗工作人员起到鼓励的作用,是医院、银行和患者多赢的局面。

3.2 物流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的目的就是医院通过网络数字的可视化管理新模式来加强医院每年大量物流资源的管理。管理者通过信息系统能对物力资源的整个流程状态、库存状况了如指掌,对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并对每项控制措施的实效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明确告知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使检查有效;防止人为失误或遗漏,并始终维持正常状态;通过视觉,使问题点和浪费现象容易暴露,事先预防和消除各种隐患和浪费。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误差,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3 成本控制的精细化

成本的核算是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成本核算主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清晰准确计算出医院的各项工作的成本情况,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案,落实全面的成本核算。对于科室的所有成本要严格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的约束,争取在支出之前就精打细算,立足现有的财力物力,处理好重要和一般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的变动,以及成本和收益率的控制,实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3.4 绩效考核的数字化评价

绩效工资的考核方案应该是根据医院的不同发展时段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在对于绩效工资考核的全过程的跟踪评价过程中,及时修正考核的方案,才能使得考核方案更好地适应医院的发展需要,形成“数字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符合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是医院绩效工资考核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管理人员和考核体系制定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医院的战略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的身上,从而更好地确定每一个职工的具体责任和绩效目标,将其量化,并制定科学的审核方法,对各个科室和各个岗位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考核。

3.5 经营决策的智能化

主要就是建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对于卫生经济管理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实现轻轻松松掌握医院的投入、产出、效益、效率等情况,提升辅助决策的水平。

3.6 卫生经济管理一体化

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而是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结合,将卫生经济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将医疗、供应、耗费、财务等各子系统进行有效集成,把有限的实物活动转变成资金活动,提升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升管理水平。

4 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评估

4.1 信息化和现代管理的结合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管理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的改革离不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最终也要落实在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改革上。离开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用武之地;离开了信息化的发展,医院的现代化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基础。

4.2 数字化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的效能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的深入,现代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是要针对目前自身管理上的问题,对症下药,做出相应的改进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医院平稳健康的长远发展。精细化、网络化、系统化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只有多种思路手段的紧密结合,才可以为医院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系统的信息,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能力性。

参考文献:

[1]张英丽.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1(2).

[2]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朱丰根,徐新隆,严志汉.论信息技术优化医院药品管理流程[J].中国医院,2007(10).

[4]李卫平.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研究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7(3).

[5]吴昊,李书章.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8).

篇6

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同一地区及不同地区的医院之间,医疗机构与保障机构之间,医疗服务监管与医疗机构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因此,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环节,而云端技术是医疗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一康智秉承“医疗信息化,服务人性化”的公司理念,于医疗管理者、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实现医疗智能信息化,因而“一康智云端”也就应运而生。它是目前行业的最新独家高新产品,具有多项专利保护。能自由方便的融入医疗健康云的产业链,如区域医疗、远程医疗、医疗HIS系等。此类云端的连接方式多样化,其可通过电信网、广电网或物联网方式实现从云端到客户端的服务,其内置有USB接口、线网接口、WIFI、RFID、蓝牙、3G、音频接口、高清晰摄像头等模块。在根据不同需求的背景下,所要求的款式也是多样化的,一康智云端具有三甲医院与二甲医院VIP病房服务终端和普通病房服务终端、护士站服务终端、社区服务终端、农村医院服务终端、家庭医生服务终端、家庭服务终端等,并且其功能模块化组合。

意义之于病患

1、让病人最短的时间得到治疗(床边实时诊疗平台)

2、让病人最短的距离得到治疗(放置床边,传设备带的升级)

3、让病人得到最权威、安全的完美治疗方案(远程会诊终端平台,优质医疗资源充分下沉有了病人实时反馈的完整医疗流程)

4、让病人.最优质的服务(傻瓜式操作床边上网、娱乐、游戏;自助服务;自主查询;远程5、.让病人最合理的价格(网络、电话挂号预诊,网络就诊等。节约费用、时间,诊断及时)

6、让病人家属时时刻刻了解病人动态

7、个人自建健康档案服务

8、获得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卫生保健的服务,即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健康受益模式

9、获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相关信息,获得连续性、综合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10、获得个性化健康信息查询、健康互动及信息

11、减少看病等待时间,可以方便进行预约挂号

12、从专业网站在获得健康教育信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需要时,可以获得专家的咨询服务

13、有专业的工具和软件管理自己的健康,了解自己健康情况

意义之于医院

1、医生:

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历次诊疗信息,及当前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

在进行远程会诊时,所有专家都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检查报告、医学影像

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可以获得重复检验/检查提示,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医生可以为患者进行专家门诊预约、会诊、转检、转诊

2、护士:

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历次诊疗信息,及当前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

为患者提供实时快速的护理服务

简化了工作流程及工具

数字化办公,减轻了工作负担

3、医院管理者:

可以有效计医院医疗费用、效率及医疗质量,完善医院的管理决策

可以将各个公共卫生条线需要的医疗数据自动给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机构,不需要通过单独的接口手工填写数据

获得健康档案信息框架指导日常工作

获得得健康档案浏览器查询健康档案具体内容

节能无纸化管理

对于社区:

社区卫生(乡镇卫生院)用户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要能够:

在进行远程会诊时,所有专家都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检查报告、医学影像

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可以获得重复检验/检查提示,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医生可以为患者进行专家门诊预约、会诊、转检、转诊

在提供各种卫生服务工作时,能够实现数据一点采集、多点应用、共享,避免数据重复输入,有效计划工作任务,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管理水平,获得居民满意度的提升

要形成易于采集、动态更新、充分利用的“活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的互通,实现区域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有效利用

对社会:

逐步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提高医疗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

提高公共卫生资金合理分配的需要

提高卫生行政监督管理能力的需要

区域内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7、加强健康信息共享,卫生数据利用

8、提高卫生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的需要

9、加强居民与医护人员健康互动需要

篇7

福州总医院从1998年开始启动数字化医院建设,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数字化建设,网络终端达2500多个,应用的子系统达150多个,建成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管理决策为目标的综合信息系统、联入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建立了机动卫勤管理信息系统。

福州总医院领导班子始终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医院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瞄准世界医学数字化发展前沿,围绕就医流程最优化、医疗质量最佳化、工作效率最高化、绩效评价自动化、决策方法科学化的建设目标,积极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实践探索一条从“军字一号”到数字化医院升级换代的平稳发展之路。

数字化院内诊疗

电子病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数据记录,是建立在医嘱、检验、医学影像、心电、手术麻醉、护理等各类临床信息系统基础上,满足临床诊疗现场的信息需求,改善医生临床决策的综合信息平台,其发展应用最大程度上代表了数字化医院建设水平。

福州总医院围绕“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的建设目标,研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创建院内诊疗新模式。

1.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实现患者信息全要素记录。福州总医院在全面实施医学影像、病理、超声、胃镜、心电、检验、监护、麻醉、医嘱、护理等20多个临床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标准规范的临床数据中心,实现了患者信息全要素记录和融合。

2.建立集成展现系统,实现诊疗信息全视图浏览。福州总医院在医生、护士工作站中广泛应用电子病历集成展现功能,实现诊疗信息全视图浏览。

比如,科室综合浏览界面突显病情变化、新入、手术、危重病人等关键信息,便于医生及时掌握全科诊疗情况和特殊病人信息。患者综合浏览界面,以事件和时间为坐标组成二维空间,能够快速、准确地浏览患者入院以来主要诊疗事件、病情变化情况,可按图形展示各类检查、检验内容,并按颜色显示阳性记录,病人诊疗信息一目了然。在患者体征浏览界面,生命体征、医嘱、检查检验等重要临床信息,快速、准确地进行浏览。

3.采用智能质控方法,实现诊疗活动全环节监控。

福州总医院在电子病历中集成知识库和临床路径功能,对诊疗活动实现全程管控,有效提升了智能化水平。临床路径按照最佳的医疗方案,制定诊疗计划,自动生成并下达医嘱,有效规范了诊疗行为。

闭环医嘱对医嘱下达、校对、执行、作废、完成,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颜色区分医嘱执行的不同状态,对医嘱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纠正和信息反馈,可辅助医务人员实现对诊疗全程的总体把握。

智能化医疗文档编辑系统具有医学专用输入法、医学表达式、医学矢量图、修订痕迹保留、客观数据自动导入、控制复制等功能,质控系统自动对病历缺陷进行审核,实现了对病历质量的实时有效监控。

临床辅助支持功能可以实时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各种信息支持,通过智能、主动的提醒,实现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

4.建立临床应用模型,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优化。福州总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应用,建立门诊就医“一卡通”、病区移动医疗“全时通”,实现医疗全流程的再造与优化。

诊室挂号、检查点扣费、后台摆药优化了就医流程,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看病难问题。移动护士工作站自动生成护理路径。现在看到的是移动护士工作站主界面,按病人、时间、护理事件为坐标构建护理路径综合浏览,执行护士可在床旁全面了解医嘱执行状态,跟踪医嘱实际执行过程。

护士采集病人检验标本,刷病人腕带和容器上的条码,校对无误后即可进行标本采集,降低差错,提高效率。PDA护士工作站,床旁采集生命体征,浏览检查报告、检验结果。

数字化区域医疗

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系统,实现各类医疗机构健康数据整合,满足医疗服务需要,是国家医改的重要目标,也是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

近年来,福州总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地方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新模式,在建设思路上,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始终贯穿 “一卡通”就诊这条主线,拓展“持卡就医”功能,通过就诊卡这条主线,为军人、老干部和地方老百姓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

二是充分利用“多网络”传输这个载体,采用帮带和托管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利用综合信息网等多种网络实现与临床部、体系内部队、干休所及地方卫生部门的互联互通,实时传输诊疗信息。

三是努力实现“零距离”服务这一目标,把持卡就医、双向转诊、远程诊疗融为一体,诊疗数据远程实时调阅,实现健康“零距离”服务。

数字化医院管理

数据仓库是实现数据共享与利用、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福州总医院以军区推行全成本核算和综合绩效评价为契机,先后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物资采购和财经管理“三大中心”,应用“人财物”三个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数据挖掘和应用,创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数字化医院管理新模式。

1.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实现全对象管理。

福州总医院全面建成了包括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人力资源、财经、资产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在内的面向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对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的有效管理。

2.以综合绩效评价为抓手,实现全过程管控。

福州总医院全面优化工作流程,构建闭环的管理数据链和面向管理的数据中心。充分发挥综合绩效管理的评价和引导作用,实施医疗全周期全过程环节控制,提高床位周转率、设备使用率和医疗收益率。

3.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支撑,实现全自动分析。

篇8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医院 电子病历

我国正处在医院改革期,三年里国家投入8500亿元医改资金用于医改。2011年则是实施医改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 的开局之年,规范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明确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则是2011年医改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应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多数单位目前的网络规划与系统设计都是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不能适应区域医疗等新的发展要求。

现在软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落后,不利于医院的持续建设。主要应用于门诊、住院、收费、药房、药库等几个以财务为核心,围绕费用、药品等工作进行的HIS系统,临床应用项目很少。[1]①没有门诊医生工作站,门诊诊疗过程对手写处方、手写申请单等依赖过多,不能与医技科室系统集成。②没有实现分诊系统与分诊信息显示。③没有实现住院医生工作站与电子病历,医嘱由护士录入,职责不分明的传统流程上。④缺乏数据挖掘与数据利用,缺乏支持医院管理的综合查询系统等相关系统。⑤缺乏ERP系统;医疗质量控制、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控制等深度应用的系统。⑥缺乏大屏幕显示、无线网络技术、PDA技术、条码与识别等成熟技术的应用和支持。明显落后于当前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的步伐[2]。

2.医院对系统应用连续性、出现故障后,对系统恢复的及时性,对网络系统的响应时间、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以及先进性;对事物处理的实时性、存储、通信容量等要求都很高。因此对信息系统工作也有更高标准。

系统设计中模块化程度不够,模块的相对独立性不够,关联设计根本没有,参数化程度也很差。系统间未大规模集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长期的数据积累导致一些功能使用时,运行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医院规模逐步扩大的需要。

多个医疗应用软件系统如:病案、统计软件;财务软件、药品不良反应和疾病上报、妇幼保健等等软件,尤其是医疗保险软件系统,需大量数据的二次录入,不但增加了医院的工作量,加大了医院的支出,而且增加了质控的难度和数据不准确的风险,也给病人就诊、报销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有待于通过信息化建设解决,以缩短病人在医院的就诊时间,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3]。

3.医疗机构由于业务特殊性,信息化经费、人力资源对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支撑不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甚少,医院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巨资。

医院信息化过程中,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除信息系统的不断建设外,每天的工作都在高强度、大负荷地运转,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匮乏[4]。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传统模式下的医院管理流程逐步显露出服务水平低、工作效率低、医疗质量差、内部管理僵化等不足。医院管理流程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临床中去,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全面集成为手段,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用先进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外部的信息资源为医院临床服务,使医院在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化的状态下协调的工作,为患者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全院科研教学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以及整体经营效益,打造先进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数字医院[5]。

医院在优质、高效、低耗的条件下,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构架和操作手段系统,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性发展模式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逐步完善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的综合院力。

三、 结论

众所周知,数字化医院建设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的品牌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数字化医院建设也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网建设的需要,是医院市场化的需要,是医院向现代化医院的标准的要求,同时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也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更好地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为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肖琦.《医院信息化现状及前景探析》.职业.中旬,第2期

篇9

古希腊时期,数字的演绎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数字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但是这种颠覆在30多年前就开始改变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已经可以在公共健康,以及众多医疗领域提供服务。例如,在医学影像识别方面,它可以帮助医生更迅速、准确地读取影像;在临床诊断辅助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手术风险评估,包括在药物研发方面,解决药品研发周期过长等多方面的问题。

从第一部留声机的诞生开始,数字化的颠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的远景早在1950年就已被图灵提出。人工智慧的定义诞生则是在1956年,由Dartmouth College的一些专家共同提出。人工智慧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打击之后,开始出现新的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已进化到信息科学,出现了新科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这使统计科学家在医疗健康领域有了用武之地,尤其是微阵列技术创造了新颖的统计学,激发了许多新的生物统计学研究。像是专家系统把问题限定在一个小范围的领域,结合统计、概率、信息理论等方法,直到深度学习技术,以及类神经网络有了新的发展,AI才重新受到了关注。

数字医疗产业的环境

从现状来看,由于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管道少、覆盖面窄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品质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医改目标是县域就诊率达到90%,大病不出县,但是实现起来难度也很大。因为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远程医疗解决区域分布不均的期盼,也同样会在医生的时间花费上受到限制,所以核心的问题是优质的医生资源不足。

自国家陆续出台了各项医改政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资源下沉等便成为了热门话题。各地区也都积极响应,组建“医联体”。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健康的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三甲,轻社区卫生”的现象。从居民自身来看,过多依赖大型医院,从医院角度来看,这种过度依赖加重了就医困难的问题,“一号难求”的现象频发。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缺乏的核心就在于给基层医疗机构“赋能”,用人工智能给基层医院“院士级看病的本事”。通俗来讲,把一个院士的看病本事,放到一个笔记本电脑里,带到基层医院,这就是人工智能追求的境界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精准医疗的实现需要人与技术的结合

以精准医疗为主的智慧型医院是2015年在美国诞生的思路。智慧型医院从医疗健康产业的整体角度,提出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和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慧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利用人工智慧、大数据分析的融合和移动医疗等新技术,结合现代化医院的管理流程,逐步形成智能化的全面医疗解决方案。智慧医疗开始走进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

从概念上来讲, 以基层医疗健康为出发点的智慧医疗包含了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这三部分。从流程管理角度,基层医疗以如何让病患可以便捷快速地预约挂号为起点。智慧医院必须经过前沿科技应用对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全面创新的过程。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科技的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A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移动互联网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AI是让人实现超越而不是制造超人

AI对医疗领域和产业的改造是具有颠覆性的,它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在生产力上为传统医疗行业带来变革。AI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大规模地用更智能的系统推动更好的决策,也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直到今天,由于我们解决了以前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才将医疗AI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外,AI还能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诊断准确率,使精准医疗成为可能。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开始导入人工智能数字挖掘与机器学习的技术来筛选有效的医疗信息。

其中,“AI+医学影像”就是关键性的一步。医学影像天生适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从数量上讲,超过80%的医疗数据来自医学影像数据,优质、大量的数据积累、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优化的深度学习方法,三者资源配齐,就会构建不断提高的状态模型,这正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利用三者的关联,可以大大提高医学诊疗效率,并实现精准医疗。图像智能识别更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量,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基层优质医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医学影像领域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放射科医师的数量增长速度远不及影像数据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医师的数量远达不到阅片的需求量。

就美国与中国对比来看,美国的人工影像阅片误诊人数为1200万/年,而在中国则达到了5700万/年。在中国,误诊率高且主要发生在基层,这也更好地说明,人口基数巨大的中国,医学影像业务更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以此来提升基层的诊断质量与效率。

数字科技推动基层医疗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是对患者、医师还是医院而言,数字健康的运营平台需要把智能、供应链、财务运营和人才管理有机整合起来。数字健康管理平台不仅能够让患者更快速地完成健康检查,还能获得更精准的诊断建议与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医师来说则削减了读片时间,降低了误诊概率,根据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还能提高诊断质量。而对医院来说,采用数字健康管理平台不仅降低了医院成本,还能够建立一个多元数据库,这是对分级诊疗和远程诊疗的一大技术性帮助,让医院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真正有效地做到“资源下沉”。

篇10

常年被高血压困扰的张姨从前想起要去医院就心烦,因为这意味着大半夜就得爬起来去排队挂号,这对已经65 岁的她来说,即便是一个月就一次,也有点儿吃不消。不过现在她不再苦恼了,有了家门口的德胜社区卫生服务站,她看病方便快捷了很多。

和张姨一样舒心的还有她的许多老街坊。从2007 年9 月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的德胜、展览路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6 个社区卫生站,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个社区和人民医院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双向转诊,社区居民通过社区门诊,就可预约到人民医院的医生给自己看病。

新型医疗的“试水”

得到北京市科委大力支持的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项目,早在2007 年4 月就已经开始试水。试点项目由人民医院、德外社区服务中心及展览路社区服务中心组成,覆盖附近23 万居民,其目的是加强资源共享,降低各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同时更好地利用起西城区内各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在IBM 中国区政府与公共事业部四部总经理刘洪看来,张姨的高血压症在这个“共同体”内可以这么解决:首先,她拨打社区医院的服务热线进行健康咨询,社区全科医生能迅速赶到她的家中,直接对她进行身体检查,如果张姨确实有到二、三级医院接受治疗和确诊的需要,全科医生会帮她向就诊医院发出已制定的电子转院单,预约该医院的门诊挂号以及生化和影像检验。第二天,张姨直接来到那家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医生会为她开具一份长期的社区取药处方和门诊就诊记录。在同一时间,这份处方会被传送到药物配送物流公司,由他们直接将处方上的药品送往张姨所在的社区服务站。等张姨从医院离开时,她的就诊信息已经做了更新,同时她被列入了医院慢性病防控专家的病例跟踪库,而她这次就医的凭证会发送给医保报销机构,以加速报销流程。

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局长边宝生介绍,西城区从2004 年开始就在以社区为基础对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整合,在区内搭建一个三级医院、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辐射型服务网络,而这其中离不开IT技术的支撑。他所说的IT 技术,可以算上IBM 一份。

IBM 提供的是医疗信息与应用整合和共享技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在实现了人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的信息化之后,IBM的SOA 理念以及相关WebSphere、DB2 产品以“服务封装和的方式”在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IT 系统平台上建立了跨医院、跨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管理机制,在技术上实现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整合和跨系统的医疗信息共享与交换。简单的说,就是IBM 提供了一个大管道,让人民医院和社区医院的信息可以快速流动。当然,管道两端也要转得动才有效果。

人民医院在10 年前就开始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而西城区卫生局也早就启动了辖区内的医疗资源系统。“我们现在看病难的一个问题是中心医院、综合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院往往没什么人去,其实国家对社区医院的投入并不少。”刘洪说,正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改进,可以让医院的服务流程加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也加速了医院本身的运作效率。

变化是双向的,在社区居民享受看病的快捷方便时,医院本身也受益了。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对此深有感触:“人民医院和社区医院在这个信息整合平台上,可以实现双向转诊、预约检查、预约医生、检验信息报告共享、处方共享还有视频会诊等功能,医院内部和外部系统以及医院内部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交换。目前,病人病历的内部及跨院调动时间从15 分钟缩短到几分钟,这加快了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时间,而采用预约医生、预约检查的方式,不需要挂号和候诊就可以直接由人民医院社区服务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引导至相关诊室就诊,让医院的负担也减轻了。”

数字化还有多远

与北京市西城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类似的还有总医院(301 医院)在厦门进行的一个项目。2008 年,301 医院研发成功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厦门市36 家医疗机构投入试运行,奠定了“五个统一”( 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平台,统一的医疗专网,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统一的“市民健康卡”)的基础,实现了全市的医疗资源、患者的医疗信息、市民的健康信息、政府的管理信息共享,为病人、市民和政府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包括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决策服务和医学保障服务等。

往医疗系统注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概念并不是新鲜事儿。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 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大胆设想了这一图景,医生只需要面对计算机屏幕直接观看患者信息,就可以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30 年后,美国数字化医疗就已经发展地如火如荼。在1995 年,我国卫生部顺势提出了“金卫工程”,其核心就是医院的数字化,在医疗卫生领域,运用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建立起全国性的远程医疗信息传输系统。

不管采用谁提供的信息平台,数字化医疗都体现在医院信息化系统(HIS)以及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两个层面。医院信息化系统主要针对医院内部的管理系统而言,从财务(包括收费和成本控制)和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临床诊治为中心的发展过程,其目的是实现电子病历,包括遗嘱信息、诊疗影像和医学生化检验数据等,这一步我国的一级医院都已经构建的比较完善,并逐渐向第二层次转变,那就是实现跨科室、跨医院的连接,从技术层面简化患者的就医环节,避免重复检查,浪费医疗资源,在此层面可以衍生出远程医疗系统。

“数字化医疗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医疗设备应用于整个医疗的过程,简单的如电子病历,大到和其他医院的信息共享、远程医疗的实现,都是数字化医疗的内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说,数字化医疗说到底是技术的改革所带来的革新,对于广大的医生来说,其实革新并不是医术上的,而是想办法掌握相关的技术,去适应数字化的医疗产品。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在谈到数字化医疗时表示,国家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06~2020 年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卫生信息化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但需要以各级政府部门的投入作为一个基础。“卫生信息化的受益者是全社会,而卫生信息化的发展也依赖于全社会。”饶克勤说,卫生信息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Tips

■ 数字化医疗可能遇到的问题

A- 资 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字化医疗的最大受益者是患者,但是购买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是医院的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一旦系统组建完成,维护部分仍是一笔开销。

B- 技 术

数字化医疗是技术的改革,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整合资源,是个关键而核心的问题。而且既懂医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

C- 准确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远程医疗和我国古代太医给后宫佳丽看病差不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患者的时候做出医疗判断,一旦看错了怎么办?

D- 隐 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