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智能化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智能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智能化

篇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绿色建筑中,其相关建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实施运营管理来完成的。在绿色建筑中实施运营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改进传统物业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手段,达到建筑中节能环保的目标。

1.智能化建筑与绿色建筑

在建材生产、施工和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建筑消耗了地球上一半的的能源与材料、42%的水资源,温室效应一半的原因可归咎与建筑,其还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目前建筑行业的运营模式为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运营模式。在全寿命周期内,如果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减少污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成为建筑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智能化建筑是把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气力啊,以建筑物为平台,通过综合利用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应用化系统和公用安全系统等,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便捷的和高效的建筑环境,同时实现建筑的健康、环保。智能化建筑的平台是建筑,在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形势下,建筑同样朝着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绿色建筑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智能技术是智能建筑的一个技术要点,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要求通过智能技术来支撑系统与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性能,设置可有效满足用户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智能化系统。

2.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反映了绿色建筑的性能。由绿色建筑的指标可见,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促进绿色建筑指标落实方面大有作为。

3.绿色建筑技术的要点与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及其智能化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的要点主要包括室外环境与节地,即建筑场地与节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绿化与交通等,二是节能与能源利用,旨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旨在通过节水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四是材料资源与节材,尽可能使用新型材料、环保材料,最后是室内环境质量,主要包括热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等。对于室外环境的绿化,智能灌溉系统可实时检测土壤的驶入,并按照监测得到的结果进行灌溉,同时满足绿化和节约水资源的要求。在能源利用与节能中,采用的节能措施主要是利用遮阳、智能空调与计量系统。电动百叶窗和智能遮阳板,可满足室内采光,同时可防止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增加室内空调的负荷,从而实现节能。能耗的计量与监测是智能化建筑节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能耗分项计量,可了解建筑物各种负荷的能耗情况,从而提高目标量化管理的针对性,改变当前不合理的能耗现状,从而可对建筑物实施科学的能耗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能源利用率方面,通过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给排水设备和照明等,使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根据其负荷的变化情况实现温度、流量和照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绿色建筑中,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智能化监测技术,有效利用和管理地热能、太阳能等各种新能源利用系统,通过优化系统运行,更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的能耗。而对于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其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雨污水的综合利用。利用中水回用监控系统,实现对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可自动检测、显示设备的运行参数,通过有效的调节,使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最佳,从而节约能源。最后是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智能化建筑的监控系统可对室内的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光控制上,利用自动控制反光板、集光装置和反光镜等,有效调节室内的光分布,从而降低对人们照明设备的依赖程度。其中的照明系统可采用“合成照度控制”与“预设置”等方式,实现对不同时间、区域灯光与开关的控制,确保照明系统实现运行的经济性,减少运行管理的费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3.2、智能技术要点

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包括智能技术和智能化系统两个方面。智能技术包括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提高绿色建筑性能。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空调与新风综合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由此可见,在绿色建筑中,不仅要应用智能化系统和产品,还要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和产品,特别提到智能技术在采光控制、遮阳自动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综合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等绿色设施方面的应用。

从功能效益上要求智能化系统,满足用户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需求;从功能质量上要求,通信网络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的功能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先进、可靠与实用。其中,公共安全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大楼内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一方面实现对温度、湿度、照度及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控制,创造舒适的环境,提高楼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创造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物内大量机电设备的监控管理,实现多种能量监管,达到节能、高效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创造一个迅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良好办公环境,达到高效率工作的目的。智能化集成系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从而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对比《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所涉及的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可见,绿色建筑中设置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内容。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满足绿色建筑在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要求。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其中的“绿色”为目的,而“智能”为手段。智能化建筑通过绿色生态设施、新能源的监控与管理等,把绿色生态设施和监控纳入到运营管理中,从而增加能耗分项计量、分析与能源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娜.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1:24-27.

[2]钱丹萍.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标准[J].绿色建筑,2014,01:65-67.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电气智能化;商业综合体;慧云系统

1绿色建筑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潜层地热、节能围护结构等,这些节能技术的诞生推动了节能建筑的发展,并使节能建筑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中心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就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保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达成共识。至此,绿色建筑理念真正在全球推广实践,并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也颇有建树。2005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领域的重要文书《中国绿色建筑导则》,这部导则编制耗时长达5年,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做出了明确性的指导。我国通过举办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研讨会,引进一些绿色建筑方面的国际先进技术,如节能建筑配套产品、绿色建材与设备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技术水平。

2建筑电气智能化与绿色建筑

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史上第一个智能化建筑是1984年位于美国度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该建筑标志着绿色建筑理念的实体化正式诞生。在往后的20多年内,智能化建筑全面快速发展,通过融合建筑业与信息化产业,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的模式,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绿色建筑领域,智能化技术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其中智能化技术在落实绿色建筑指标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建筑智能化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探讨其在促进绿色建筑指标落实中的作用。据统计,在建材生产、现场施工、建筑使用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内,大约会消耗地球上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50%的材料,产生约占全球24%的大气污染物、20%的固体垃圾和50%的氯氟烃,造成约50%的温室效应与40%的水源污染问题等。以某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为例,其正常运营需要同时运行各类机电设备,例如空调、电灯等。据统计,空调、给排水与照明产生的能耗约占该大型建筑运行能耗的70%,单单就空调系统一项,就占其中的40%以上,可见机电设备的节能运行对建筑能耗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电气智能化对建筑节能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机电设备运行能耗的智能化管理,常见的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有智能遮阳板与用能调控与计量系统。智能遮阳板和电动百叶窗可以在满足室内采光、减少照明能耗的同时,对遮阳板与百叶窗的角度进行自动调控,避免强烈的太阳光对建筑物室内进行加热升温,减少空调运行带来的能耗量,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降耗。用能调控与计量系统可以对建筑物中各类负荷的能耗进行监测与定量化计算,帮助用户挖掘能耗大户,针对能耗中不合理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建筑物用能的量化管理与控制。例如,对建筑物的室内机电设备能耗进行监测与量化管理,根据各类机电设备负荷的实时动态变化自动调整电灯的照度、空调的温度等,使这些设备处于最佳的节能状态,从而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也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对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以太阳能热水监控系统为例,通过对水温、水位等参数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上水泵、热水供应泵等设备的启停,保证用户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可以用上热水。

3南昌万达茂慧云系统在绿色建筑的应用

南昌万达茂位于南昌市赣江新区南龙蟠街,地下一层,地上3层,总建筑面积19.81万m2,包括室内步行街、电影乐园、海洋乐园三个主要板块,是全球第一个第四代万达广场,采用万达最先进的慧云3.0智能化管理系统,。万达茂广场的“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本文简称“慧云系统”)包括变配电监控、电梯监视、给排水、公共照明、消防系统、视频监控、停车管理、能源管理、防盗报警、门禁管理、电子巡更、夜景照明、客流统计、信息、暖通空调、背景音乐等16项弱电智能化子系统和慧云集成平台两大部分。通过软件集成和物理集成的方式,将所有需要监控的弱电控制子系统都集成在一个软件平台上进行管理控制,在保证各系统运行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消耗与运行能耗。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图1中:“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①,在原有BA等设备子系统基础上新增加的数据库及软件,①通过集成网络②与原有各个机电控制系统③的子系统主机或工作站完成数据交换,从而实现通过“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对各个子系统的监控。慧云系统通过节能思想驱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智能楼宇控制到高效的能源转换,实时监控、感知、分析用户的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数据,系统集成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使机电系统遵循集团的统一标准,实现自动节能运行。下面主要对慧云系统的暖通空调控制系统、公共照明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对绿色建筑的实现进行探讨。

3.1暖通空调控制系统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以系统集成方式与慧云平台连接,暖通空调控制系统对所有受控设备的报警信息与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管理与显示;提供远程操作功能,使用户可通过慧云平台远程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暖通空调控制系统根据室内温度、CO2浓度、送风温度、回风温度,自动启停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也可根据集团要求编辑运行参数下发的指令运行:夏季工况下,当送风温度高于设定值2℃时,自动加大水阀开度;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值2℃时,自动减小水阀开度;冬季工况下,当送风温度高于设定值2℃时,自动减小水阀开度;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值2℃时,自动加大水阀开度;过渡季通风工况下,水阀关闭。根据建筑内的环境自动切换空调、新风机组工作模式,大大缩短了人为控制的滞后性,使建筑物内环境更舒适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3.2公共照明控制系统

公共照明控制系统以系统集成方式与慧云平台连接。公共照明控制系统对图1慧云智能化管理系万达茂室内步行街预置照明运营模式,包括“平日晴天”“平日阴雨天”“节假日晴天”“节假日阴雨天”4种模式,每种运营模式包括“营业前准备”“营业(白天)”“营业(夜间)”“闭店后保安”4个场景。此外,还应包括所有非应急照明全开、全关场景。各种运营模式下,对应各个照明回路的开闭状态及运营时刻表如表1所示。系统能根据各种运营模式对万达茂室内步行街公共照明自动关闭或开启,显示各个分区的照明回路开关状态,优化室内灯光照明效果,达到节能的目的。

3.3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以界面嵌套方式与慧云平台连接。能源管理系统是节能环节的工具平台,提供优质的能源数据,制定完善的节能策略,挖掘建筑设备的节能潜力。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变电所低压柜主进线、母联和出线运行参数及能耗监测,制冷站低压柜中配置了多功能表计的出线能耗监测、变压器运行参数监测、慧云机房内主UPS运行参数监测。形成各系统能耗报表如图2所示。对比能耗数据与客流量、设备系统运行参数、气象参数等信息,分析能耗变化的规律,并对系统进行节能诊断,对设备系统节能运行、节能改造措施(若有)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并由能源管理子系统供货商提出改造建议和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设部与科技部.建科[2005]199号.

[2]王娜.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传统的高耗能建筑模式显然使其异常放大。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近年在建筑模式的实施中融入了大量的绿色与智能相结合的建筑理念,突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功能和绿色建筑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当代建筑来说也必须由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向现代绿色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一转变的具体实现。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不断智能化,智能系统不断发展,智能系统的功能、运行技术将是绿色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使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建筑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有效安全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建造健康、舒适与自然发展相适应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建筑遵循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建筑绿色化的理念。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结合了人文因素、地域等方面因素,建造符合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1.2 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所需要求进行最科学的优化组合,从而建造出一个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建筑的出现加快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步伐,建造出了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同时较之传统建筑模式很大程度的节约了建筑资源的投入,满足了各种对建筑物环境功能的特殊需求,实现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2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作用及相互影响

2.1 绿色建筑的作用

绿色建筑是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能够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提供健康、安全、舒适性强的居住办公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现代绿色建筑采用了节能的建筑设计结构,根据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取暖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建造,减少了电和水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强与自然资源相互结合,利用自然界富足的材料进行建筑,同时使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和对人体健康的控制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补充。绿色建筑的舒适性更加的符合现代人类要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使其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2 智能建筑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的发展也应该适应发展需求发挥科技的力量,智能建筑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科学在建筑领域的中重要作用。以现代化大厦为例子,水电的耗能是整个大厦的主要消耗,在北京,总建筑面积近56万m2的国贸大厦其中1d的水电等能源的消耗费用就30万元。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国贸大厦运用了智能化的节能设备,一年的时间里节能效果明显,智能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充分给建筑的能耗问题上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智能建筑的发展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使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更加科学合理和方便。

2.3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互影响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发展结果,也是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趋势。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逐渐重视对绿色建筑的探究,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异。智能建筑本身的发展也是朝向绿色建筑发展,智能建筑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手段,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必须要结合智能建筑的相关功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科学的建筑设备等建筑控制技术。总之,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手段,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

3 绿色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3.1 绿色建筑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目前,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严重缺乏国家的统一规范标准,绿色智能建筑仅仅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脚步,没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方针支撑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没有制度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智能建筑起步较晚,加上目前智能功能需求都是由业主提出但是设计通常都是由设计院完成,而智能化的设计与建筑的设计常常存在不协,系统运行达不到预想效果;在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实用的标准规范;从智能建筑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开发上缺少科学的指导和监督,使智能技术产品有效的作用得不到利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结果的好坏严重忽略绿色智能建筑的集中管理。

3.2 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提高

(1)技术的提高

智能化是技术的综合利用和信息集成,安全防范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网络系统构成了智能化的基本体系。这些系统体系的技术并不成熟,集中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外的智能化系统产品。我国应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研究符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要求,要结合实际发挥国内优势的方面做出智能化技术提升、系统的升级。

(2)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建筑产品主要都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绿色智能系统的集成也是由国外先进技术公司提供,在技术、施工方法、质量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生产的绿色智能建筑产品技术的不成熟、质量的不过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无法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高科技产品。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质量监督的行动计划,确保绿色智能一体化产品在生产源头上做好质量的把关,同时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3)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现代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首先是要通过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人类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又要保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是现今各个领域都要面对的难题。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发展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继续无限度的消耗自然资源,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殆尽。第二种就是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充分发挥每一份资源的作用,再创造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加大力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遏制资源的无限消耗,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协持续共处和发展。在现代建造中,我们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绿色智能一体化建筑。

4 结束语

绿色智能建筑体系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的战略目标,智能、绿绿色环保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各行各业中得高新科技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反映到绿色智能建筑中。因此,加快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建筑事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陆伟良.智能建筑发展方向的探讨[J].低压电器.2009(18).

篇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弱点施工 规划目标 规划管理

前言

弱点施工与其他电力施工相比较,之间存在显著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弱点是一种特殊电力,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内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电气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用弱点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将不同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建筑智能化弱点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弱点系统有着全面规划,结合建筑电气施工阶段实际情况,保证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质量。

1、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规划目标的设定

在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项目研究过程中,弱点施工技术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分别为安防系统、通信系统、广播系统、接收系统。在不同系统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一定数量管线,管线布局一旦没有合理布局,弱点施工管理难度将显著提升。为了能够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质量,就需要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规划目标进行设定,合理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方向明确规划。

1.1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目标设定

想要有效保证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质量,在开展管理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管理目标,与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建筑指标相结合,,明确建筑智能化弱点系统作用,有效反映出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真实情况。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设定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目标,进而提升建筑弱点系统施工质量。

1.2弱点施工成本目标的设定

任何项目工作在开展工作中,首要工作内容就是对项目施工成本,利用资金管理及成本控制手段,最大程度提升建筑项目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项目在施工完毕之后,需要对弱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结算,对建筑项目成本进行共享,对建筑工程所具有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1]。

2、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控制工作

2.1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在开展中,需要借助质量控制与施工工艺作为基础条件,有效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质量进行管控。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三方面工作,分别为施工管线、线槽质量控制与施工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质量,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所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保证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2.2施工安全控制

就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来说,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最为基础原则就是安全控制。建筑智能化弱点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显著弱点施工工艺,合理对管线进行设置,真正落实弱点施工安全制度,对弱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安全规范,有效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安全管理质量。与此同时,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人员自身安全,保证弱点施工有序开展,提前对不同弱点施工安全事故进行控制,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质量[2]。

3、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验收阶段控制

3.1对管线及接地系统验收

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验收工作在开展中,弱点系统工作基础条件为管线,管线施工一旦出现不规范情况,整个建筑电气工程开展难度将显著提高。管线及接地系统在开展验收工作中,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对弱点系统线管与分管安装位置及间距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对整体盒与管线之间连接质量进行检查,保证防雷焊接工艺合理性;最后,强电系统与弱点系统之间连接质量。上述这些内容在建筑智能化弱点系统运行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验收工作质量,就需要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每一个环节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质量[3]。

3.2安全系统的验收

就建筑智能化弱点系统来说,安全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弱点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分别为防盗系统、防入侵系统、监控系统与通信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借助监视器与摄像机,进而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质量。

3.3火灾联动装置验收

火灾联动装置验收主要包含三方面验收工作,分别为火灾控制装置、联动装置与报警装置。由于火灾联动装置包含大量设备,这就需要在对火灾联动装置验收过程中,对火灾联幼爸蒙璞附行验收,主要是对火灾联动装置显示器、控制器与消防设备进行验收,了解不同设备安全质量,保证火灾联动装置设备在规定范围内[4]。

4、结论

简而言之,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在分析研究中,可以以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作为切入点,进而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防控,按照弱点施工管理目标,逐渐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规定制度进行完善,不断对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进,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质量。与此之外,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管理工作需要不断进行规范,最大程度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点施工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

参考文献:

[1]张智勇,郑建东.建筑智能化弱电的施工管理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6:347.

[2]王红喜.建筑智能化弱电的施工管理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182.

[3]江志勇.智能化建筑施工中弱电系统施工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142.

篇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智能建筑 生态建筑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出现了诸如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家庭、智能工厂、智能街区、智能城市等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毋庸置疑,建筑工程智能化给建筑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在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与土建设计施工之间的配合协调不够、建筑设备智能化水平不高、智能建筑管控手段单一、能耗较高、信息化程度较低等。上述问题成了制约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瓶颈,因此,本文对智能建筑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笔者对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的见解。

1 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第一座智能建筑以来,智能建筑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并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大量的智能建筑。近10年来智能建筑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己建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筑。

1.1智能建筑的特征

虽然智能建筑已取得广泛的应用,但是国际上关于智能建筑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C314-2000)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于一体,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即通常所说的3A。后来又增加了智能防火监控系统(FAS)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所以又称5A系统。其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楼宇设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1 智能建筑系统组成

1.2 智能建筑的存在的问题

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对于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土建设计施工配合不到位。这往往是由专业之间的限制造成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一般是由自动化或计算机专业的设计人员完成,他们对土建的设计施工等不太熟悉,容易造成两者的分离。(2)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管理混乱。随着智能建筑的普及,出现了大量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公司,这些公司良莠不齐,对设计施工质量管理混乱,造成设计图纸资料不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寿命过短、智能建筑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故障频发、能耗较高等问题。(3)智能建筑的能耗过高。一部分智能建筑实现其智能功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而对建筑节能方面很少考虑。(4)智能化水平不高。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对建筑环境中的设备进行管控,实现人们所要求的目标。这从严格意义上讲还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建筑,仅仅是智能建筑的初级阶段,而智能建筑的高级阶段应该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适应、自诊断、自修复等较高级的智能行为。

2 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

鉴于上述对目前建筑智能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筑智能化应向一下几个方向发展。

2.1 建筑结构本体的数字化、智能化

从智能建筑的定义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主要是对建筑环境、设备及人们日常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管控,而对建筑本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却没有考虑。建筑结构作为智能建筑的主体,其健康安全状况等对于建筑智能化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的建筑智能化应包括建筑土木结构的数字化、智能化,可利用生物智能技术,将智能传感器、驱动材料、修复材料运用于建筑土木结构,实现建筑结构健康安全状态自监测、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特异功能。

2.2 “云服务、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云服务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已在各大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将其用于建筑智能化的建设,对于提高智能建筑设备的管控、资源信息共享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建筑设备管控和日程服务等方面可考虑运用云服务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促进建筑工程智能化的革新。

2.3 生态智能建筑

目前存在一部分智能建筑实现其智能功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而对建筑节能方面很少考虑。这与当前倡导的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不符,下一步的建筑智能化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宗旨,在合理利用信息化、网络、控制、绿色生态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环境的安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本身利用率的新型生态建筑。

3 结语

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筑本体结构智能化、云服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运用以及生态智能建筑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对于突破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瓶颈,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琼,潘峰. 智能建筑综述. 2011山西省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2011.

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问题;策略

1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高科技智能化建筑,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我国当前的智能化建筑施工技艺依然处在比较低级的水平,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等多方面,都会处于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初级阶段,我国当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许多领域出现技术空白,许多核心技术必须倚靠国外进口,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许多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缺乏经验,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领域,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计划施工方案,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管理机制,因此,我国当前的智能化建筑的技能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筑智能化是一种范围很广的问题,而我国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都只能掌握本门专业知识,掌握全面建筑知识的技术人员非常少,难以为建筑智能化理论基础进行整合开发,这也使得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发展缓慢,当前,很有必要从智能化建筑施工领域和建筑智能化经营领域谨慎深入分析研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管机制,总结出有价值的智能化建筑理论,积累宝贵的智能化建筑实践经验。

1.2 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独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均己开始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但是,在智能化建筑领域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国与智能化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建立完善,这导致智能化建筑领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无法可依,我国智能化建筑的技艺尚不完备,这使得许多智能化专业技术,必须依靠国外引进,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了我们国家的智能化建筑领域的施工管理水平远远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筑智能化严重依赖各领域技术的整合开发,因此对全能型人才需求迫切,但是我国诸多领域的建筑专业人才,具备高水平、{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少之又少,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的提高。

1.3 同行业缺乏有效竞争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智能化建筑行业公司众多,但这些公司彼此之间却缺乏经验交流平台和人才交流机制,这些公司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这使得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的众多公司,业绩乏善可陈,水平良莠不齐,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发展,我国对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环境的要求较{,这对智能化建筑领域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挑战,由于许多智能化建筑企业缺乏实践经验,对施工管理的流程尚不熟悉,在管理方面效率低下,许多施工团队正是由于施工管进行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管理方面的失误与偏差,才导致了工程质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导致工程迟迟不能竣工,这些现象在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广泛存在,也为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调整和提高增添了负面效应。

2 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完善策略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领域许多方面尚不完善,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制定也不能完全适应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发展要求,要在对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进行充分调查研宄之后,大力推进智能化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以法律形式保障智能化建筑领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政府启动行政资源,对智能化建筑的技术发展情况和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充分调搜芯浚组织各类社科机构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与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将这些交流意见总结成文字的形式加以保存和推广,为智能化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要加大气量对智能化建筑领域的专业技术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以法律形式保障这些知识产权的合法利益,涉及到智能化建筑的硬件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执行管理,保证智能化建筑的重要部位安全可靠,还要规范智能化建筑性能考核和建筑质量考核的标准,以法律形式统一规范,促进业内交流沟通、人才流通和资源整合,要保证建筑内部各功能的有效发挥,确保建筑设施齐备,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评估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智能化建筑的性能和功效进行准确测量,既保证了施工方利益,也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2.2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智能化建筑是对建筑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工程,对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智能化建筑领域覆盖面广,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由于智能化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量大,工作专业化水平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对智能化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确保客户满意程度,必须进行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认清客户的需求,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严格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对建筑的各项性能认真考察,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人才匮乏,这既需要充分重视并帮扶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培养智能化建筑领域全能型人才。

2.3 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吸纳人才

由于当前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一旦某些专业技术人才离职,将对正在进行的智能化建筑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智能化建筑团队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要制定科学的经济激励制度,保障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本工作的高度热情,避免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和工程竣工日期拖延,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施工团队对已经形成成熟理论的施工方案,要严格保护其知识产权,以法律形式确保施工方案设计者的合法权益,在征得设计师同意的基础上,将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整合互补,以期形成本公司独有的设计性优势。

3 结束语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在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正确认识其不足,相关人员积极寻求创新,提出提升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帮助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建筑行业健康、迅速的发展,顺应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办公室.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展望[J].电能效益,2014.

篇7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建筑;内涵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87-01

智能化建筑顺应了城市发展进程,应运而生,随处可见。建筑不应当局限于大厦、高楼之中,应当树立起广义建筑的理解概念。智能化的建筑遍处都在,不仅承载了城市智能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1.智能化建筑内涵

智能化建筑通常是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以及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而成,进而提高了建筑环境的人性化,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的智能化程度也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升,智能化建筑是集设计思想融合为一体,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整体观念。智能技术分别是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在建筑物中将4C计算机技术结合到一起,建立一个计算机应用网络,进而使建筑物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智能化。最新修改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化系统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个性化的智能建筑设计,节能型的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的提出原则即是:生活环境的舒适,安全、方便、节能、环保;“节能”是为了使居住建筑物中为了节省各种能源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了节水、节电以及太阳能、或者是风能的利用等;“环保”指的是保护建筑物周围环境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了对污水的处理、绿化小区、减少污染气体的排出等,为了可以达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得以有效实施,需要采取各种智能化技术。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利用建筑物的结构化进行综合布线,进行建筑物各个空间之间的数据信息连接,然后再由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并且提出适合的对策,此时就会利用通信终端或控制终端(如阀门、电子锁或开关等)发出相符的信号反应,充分体现出了建筑的“智能化”。由此建筑物内的所有设施都实现了控制管理,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管理效果还提高了使用率,又减少了建筑物管理的能源消耗。

2. 智能化建筑的特征

传统的建筑与智能化建筑进行比较的话,智能化建筑就具有许多鲜活的特点:

2.1智能化功能的强悍性

智能化建筑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最完美的结合产物,它区别于一般建筑物就是由于它拥有强大的智能化系统,比如说,建筑办公自动化、建筑物业管理智能化,以及通信自动化等。

2.2发展迅速,内涵容量大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迅速,其强大的内涵容量包括了各种高科技设备和高新技术以及4C计算机技术,比如说,计算机多媒体电脑、以及各种光纤宽带网络传统电缆等。

2.3适应性强,灵活性大

智能化建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例如说在智能化的房间设计中,可以将大开间分开成几个不同的小隔间,活动楼板,而且每一个工位楼板都分别由几个小型的楼板组成的,这样的建筑设计就显得十分灵活多变。此外,智能化建筑的管线设计时还可以根据住户的使用方式及要求进行相应性的变化,具有适应性强的多变能力。

2.4节省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进行智能化建筑的空调设计时,使用了焓值设计,将数据设定为自动控制和各种节能优化控制措施结合在一起,降低能源消耗,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5投资高

智能建筑中所使用的智能系统在整个投资中占的比例都很大,几乎相当于整个建筑结构工作的投资值。

3.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定位

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使用了先进、成熟、实用的智能化技术和系统产品,使建筑物的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达到了建筑物的使用有效率和提高效益的终结目标。

进行建筑的初步设计时,首先定位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的目标,然后完美和补充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宽频网络结构、系统集成功能、信息服务与智能化物业管理等内容。

4.智能建筑的信息化建设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结合高科技手段的可持续建筑,实际上是利用智能化技术,达到提高建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智能化建筑从真正意义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将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充分地体现出来。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信息技术得以实际应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技术应用被人们称为了建筑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将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得以实现,还是成功建造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从智能建筑的整体看,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建筑师们为了更加熟练地使用建筑智能化技术,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智能建筑中的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不仅懂专业(建筑)技术,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例如,在进行某大厦智能化建设时,将信息化技术建设放到首位。因为建设当中的大夏高达四百米左右,所以使用了光纤传输体系在大厦的主干网络中,在某些传输通道中可采用单模光缆。这样网络主干传输速率就在千兆以上。大厦的信息化网络建设过程中电缆电视网络传输采用了八百兆双向信号传输的功能,不满足了整座大夏的视频播放技术等服务的功能,还使大厦实现了“三网合一”(即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过程提供了另一种宽带传输模式。

5.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建筑业的消耗比重呈快速向上发展阶段,由此智能化建筑面临着挑战。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如今成为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点。

回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率也在提升,这就使办公资源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对办公环境的要求,不仅要达到舒适性、和安全性还要达到人性化,自动化。想要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标准,只要将这些条件联合到一起,才能达到建筑物智能化,进而提升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6.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畅想

智能化技术结合建筑技术造就了智能化建筑,它吸取了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将建筑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以提高,更加实现了高标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结构、装饰、安装等工程的形态。

在智能化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建筑也势必会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内容和核心也会随之改变。智能化建筑会不断地接近人类的需要和智能去发展,最终将成为可以满足人类任何要求、连接人类与建筑物重要载体。

总而言之,建筑智能化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的现代建筑。社会的发展进步中的基础需求将是智能化建筑,它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性,将智能化水平和技术不断进行提高,促进智能化建筑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毋荒.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J].电讯技术,1999,01:10-16.

[2]符长青.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07:24-28.

[3]杜明芳,范同顺,方建军,苏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涵及发展定位探析[A].中国通信学会.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a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ICCCT2010)[C].中国通信学会:,2010:3.

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过程;节能;探讨

引言

节能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施工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形势,并逐渐的与世界先进技术向融合,随着科技发展,节能技术进一步完善。在未来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健康长远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定义

1、建筑智能化技术内容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消防与安全防范技术、声频与视频应用技术、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技术。

分别对应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未来的智能化建筑将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发展阶段: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智能化系统、定制智能化系统和可持续智能化系统阶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可持续智能化系统是行业发展的主方向。

二、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施工概述

1、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建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包括信息化、公共安全、建筑管理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整个系统进行整合,达到最优的效果,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进展,实现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此项技术传入我国时间还不是很长,使得应用时还有许多问题,导致很多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电气节能施工,保证智能化建筑的控制的正常运行。

2、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

智能化建筑中的电气节能施工是实现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技术,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目前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最大的是电气耗能,因此我们对智能化建筑中电气节能技术进行优化,降低能耗,更好的实现对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3、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

第一,满足智能建筑的功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施工时,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类型进行施工,针对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合理分析,然后才是满足电气节能的要求。 第二,考虑实际经济效益。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着眼点,应该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而不是用更多资金的投入去节能。在实际施工中要合理选择节能设备,根据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对于节能增加的投资,要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回收。 第三,采用先进的技术。首先要分析哪些能耗是与实现智能化建筑功能无关、与环保理念相悖的,再考虑采取什么节能措施。这些技能措施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否则不仅达不到电气节能的目的,还会增加多余的能耗。

4、国内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的缺陷

国内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智能化建筑中智能化控制的实现,也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其缺陷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照明的光源及照明控制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电能的浪费,建筑过程中,照明耗电占了能耗的一大部分,不合理的照明光源和照明开关控制方式都可能会导致电能的巨大消耗,不利于建筑智能化控制的实现;第二,建筑的通风施工不合理导致空调制冷耗电过高,导致电能的浪费,有的建筑在施工时没有考虑到通风的因素,不合理的施工和不合理的运作系统,导致建成使用时由于不能通风不畅而必须常年加大空调制冷,使得耗能增加;第三,整个系统运行的不协调,使得智能化建筑的整个控制系统得不到良好的应用,给建筑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耗能的增加;第四,建筑施工时,内部排水、采暖通风等系统施工不合理也会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耗能增加。

5、我国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研究

5.1供配电系统节能施工

5.1.1合理确定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位置: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可有效地减少配电距离,相应地也减少了输电线路电缆的投资,降低了工程费用。同时由于输电距离短,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线损也较少。

5.1.2合理选择和确定变压器容量及台数:根据智能建筑物对电能的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和去顶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比如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小区或者工业区的配电系统,应适当地增加变压器的台数,并采用大容量的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类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配置一般是两台或者两台以上,具体根据该区域的用电量多少而定。

5.1.3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基于我国电力供电部门对用电用户月均功率因数要达到0.9以上的硬性指标,为了不和上级部门的用电要求产生冲突而又能较好地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目的,建议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人员在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施工时进可能地在系统中设置些无功率补偿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用电功率因数。

5.2层高施工:如今,智能建筑的层数逐步的增加,而为了让高层用户使用到优良的电气设施,在电气施工时需要格外注重布置管线的情况。由于智能建筑的生活功能较多,因此布置的管线也比传统建筑多,除了有一些普通的空间风管、强弱电电缆、电视天线、消防线路之外,还有一些布线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线路都需占据一些空间,因此,智能建筑的楼层也高于一般的建筑。在布置高层线路时,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性和互扰性。

5.3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主要的命脉系统便是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连接其他的各式终端,而在电气施工中如何将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都安排整齐,并且达到高效化和经济性,需要认真研究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线路的走向主要分为两种,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结语

中国目前正处于各类建筑高速发展的时期,提倡和发展绿色建筑对我国能源节约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 ;使建筑更加易于运营管理 ;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所以,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实现建筑电气节能对节约能源、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电气节能潜力很大,应在施工中考虑各种可行的措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设备,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嘉焱.如何解决居民住宅电气施工与防火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22-23.

篇9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建筑

1 物联网概述

对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业界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架构得到比较多的共识。其中感知层是整个架构的基础,传输层是整个信息传输的通道,应用层即输入输出控制的终端,满足各类应用的要求。因此,物联网不能算作是一种技术,它是从感知到传输的一系列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诸如RFID、传感器、二维码、网络通信等技术都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2 智能建筑系统构建

现代智能建筑将建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现代服务系统、现代管理系统等多种系统相结合(如下图所示),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高效、安全便利的现代化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按照业态分模块方面,行业里习惯讲建筑自动化系统工程,常规的电子系统有很多,电子巡更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等。机房工程,还有综合管线,包括电气培管、电气配线、电缆桥架、配电箱,综合管路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各个弱电系统缆线敷设和设备安装的必要设施,是各个弱电系统设备连接和集成的桥梁。除了常规弱电外,还有各业态所需的智能化子系统,如酒店智能化管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酒店客房控制系统等等。智能建筑技术是构建绿色建筑的重要技术标准与规范。

智能建筑组成框图

3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物联网形态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目前常用三层结构:管理层、控制层、现场总线。设备经传感器联网的特点是:物与物、物与人,多IO、实时、面向现场总线,形成连接互联网架构的逻辑设备,构建设备网站,实现管理和监控功能。

4 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影响无处不在。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行业智能化正处于建设初期,基础硬件系统是主要的建设内容,同时对软件环境的建设需求也非常迫切。智能建筑呈现网络化、IP化、IT化、数字化的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建筑智能化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化技术产品被广泛采用,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广泛提升。前瞻估算,中国智能交通、医疗及建筑信息接入设备市场规模由2005年的不到10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45亿元左右。

5 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现代智能建筑为建筑电气提供了安装与敷设的平台。在现代智能建筑中,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必须安装多种现代化的电力设备,例如中央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强电系统、弱电系统以及导线等设备,而这些设备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数量较多,这就要求现代智能建筑给它们提供一个相当宽阔的空间,以实现各种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敷设,确保各种建筑电气设备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

6 在应用领域的未来

建筑安全智能化系统应用领域众多,目前其应用范围基本定位在高端为购物、地铁、商场、5A写字楼、博物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综合安保系统、报警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燃气报警、安检系统、人流统计、智能一卡通系统、公寓、观光层、会员卡消费等等。在未来时间里,要想真正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必须在现代建筑内安装、敷设各种现代化的智能设施,确保各种现代化设置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智能建筑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张公忠.物联网与智能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01).

篇10

关键词:发展趋势电气技术 发展

1.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的整体趋势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功能与相应的标准也逐步提升。建筑电气技术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城市建设与管理行业提出了许多重大课题,对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趋明显,出现了中央商务区、休闲商务区、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区域。现代城市管理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这些区域的建筑群与建筑设备的综合管理,这是对建筑电气技术提出的挑战。

21 世纪以来,建筑物的防灾、减灾及反恐安全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灾等电子设备及应急供电设备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装备。由于这些装备须每天24 小时自动工作,惟有借助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才能使之精准、有效、稳定、可靠地运行。因此,加大智能化电气设备研发力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政府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制定并推行更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简称“四节”)标准,推进绿色建筑理念,以促进提高城镇建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中国政府所做的这些工作,反映了中国政府、工程界和房产业的建设行为正从生态意识走向生态尽责,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折点。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其建设理念跨越了建筑物本体而追求人类生存目标的优化,是一个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的典型案例。同时,绿色建筑必须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集合了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等多方面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与绿色建筑前景”一文中提出:“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中有大量与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相关的课题有待探索与解决。在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指导下,“绿色建筑”已不是时尚的口号,而是在建设、运行过程中推进节能与环保的新标准。显然,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趋势。

2.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2.1 建筑电气技术与建筑节能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能源消耗及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关于节能的技术也倍受社会的关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5%,其中建筑电器占14%,今后比例还有可能上升。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建筑电气设备本身没有或很少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建筑中缺少先进的电气控制系统对传统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产生人为和非人为的巨大能源消耗及能源浪费。在一般办公楼中,HVAC 设备的能源消耗占了很大的比率。HVAC 设备包括:风机盘管、加热、暖气片、空调、通风设备等, 这些传统的建筑电气设备如果没有先进的电气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极易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为解决这些能源浪费的问题, 建筑电气技术正在试图采用各种先进的控制方式对传统建筑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通过光线感应可根据环境光自动控制灯光回路的开闭, 当环境光变亮时,可自动关闭部分灯光;通过人体感应可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关及空调的启停, 可做到有人开灯、开空调,无人关灯、关空调;当有人将窗户打开时,可自动将空调关闭;通过光线感应,在夏天太阳光线强烈时,可自动将遮阳卷帘放下,防止室内温度温升过高,从而最大限度地节能。

2.2 防雷内容与措施

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此外要强调进行等电位联结,也就是在设计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2.2.1 住宅小区智能化

二十世纪90 年代受国际智能住宅及电子屋理念的影响,建筑智能化技术逐渐延伸到住宅小区,最初在我国沿海少数经济较为发达的

城市取得成效。建筑智能化技术开始从公共建筑向住宅和居住小区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迅速向小区智能化延伸,己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市场。从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到住宅的智能化,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际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设计院均将住宅智能化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住宅给智能化提供了平台,而智能化又是住宅设计中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领域。安全防范系统从一个个独立的安防子系统发展为家庭与小区、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综合安防体系。信息通信方面由单一的宽带接人方式发展为多运营商可选方式,宽带接入网络由xD-SL、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等向组建小区计算机局域网方向发展,小区居民可享用的信息通信服务从单一的宽带Internet 接人服务向小区局域网上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延伸。机电设备自动监控、水电气表远传抄送、音视频系统、物业管理信息化等系统的应用,使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居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小区居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信息时代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精彩,使家庭办公、网络生活等概念成为现实。

2.2.2 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普、通道控制(门禁)、巡更、对讲、周界防越等子系统。安防系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发展到如今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的严密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也从以往的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也朝着系统规模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3.结论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不仅在理论上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而且已构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建筑电气的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及实施均形成了广阔的市场。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建筑电气技术自身的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进程必将把中国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建筑设计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嘉辉.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几个环节[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