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会计账务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篇2
摘 要 新型会计准则的施行,使会计行业迈进了新发展时代的阀门,同时也对许多工作方式和方法产生的冲击,传统会计行业中的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会计环境,对其进行方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改进是非常迫切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在新型会计准则的环境下,对会计全套的账务处理工作中的具体事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对新形势下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以此促进会计账务管理的发展,其能够以优质的质量为会计行业的进步做出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 新准则 会计账务 处理方法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要求相应的措施与规则等方面都需要紧随其步伐,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现状,财政部2006年颁布了新型会计准则,该准则是在传统准则基础之上,对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类企业进行了经济业务准则管理,同时也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国际会计行业更近了一步,对我国会计实施的具体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会计账务处理的工作形式和内容都产生了变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在会计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完成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在月初和月末,需要对企业整月账务进行整理和总结。新型会计准则的实行,对会计传统的账务处理方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体上提升了账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其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改进。
二、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新型会计准则实行以来,社会中各类企业都随之进行了会计工作的改进,但是因为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新型会计工作方法的改进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特点进行具体实施,这也就需要企业能够真正地对新型会计准则的特点进行掌握,我国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的特点适用于现代经济发展,又能够适应于我国国情影响下的具体情况,下面本文将就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会计准则的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有特色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我国新会计准则是建立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由传统会计行业从业标准转化为现代标准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将国际企业会计行业发展模式运用到我国企业中,在吸取成功地经验和管理理念的同时,更加地注重我国现实的国情和紧急发展水平。新型会计准则的施行,即是对传统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创新,又是对我国国情的重要体现。
(二)规范了重要的会计事项
经济的快速进步与社会主体形式多样性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市场内,企业重组、合并等经济交流方式和资金交流方式日益增多,新型会计准则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会计财务报表的重点事项进行了合并,主要强调了母公司与所能控制子公司财务进行合并控制,有理论性控制转变为实质性的控制。
(三)纳入新行业会计方式
新型会计准则中新加入了新型有关行业的会计准则,如金融会计、房地产会计、农业会计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准则表外项目纳入到表内进行核算,这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体经营创新的要求。新型会计准则中加入新行业会计准则与新行会计项目,是对传统会计准则的一大创新,也是对会计行业工作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三、主要账务处理方法
新型会计准则下,会计工作的方法和内容都有所转变,在账务处理的工作中,适应新型会计准则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对新环境下账务处理方法的研究也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中关键性任务,使工作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能够切合实际地进行操作。本文下面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上主要的账务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
(一)薪酬账务处理
企业员工薪酬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开销之一,新准则下进行企业负债确认时,应将企业员工的薪酬算为负债,其中包括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将其整合为“薪酬成本”科目,在账务证账表中体现出来。但是其中根据不同职位的员工应具体分析账务处理方式,在不同项目支出中做具体明细记录。具体处理措施为: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4、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二)现金型账务处理
企业管理中往往离不开货币形式会计管理,对于现金型账务处理也是会计账务处理中必不可少的,处理好货币账务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化。新会计准则形势下,对货币性账务处理的方法也出现的一些变化,具体方式如下:
1、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2、企业支付工会经费,用于工会运作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企业支出职工培训经费,用于职工专业知识学习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4、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企业负担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企业负担的住房公积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非货币利支付的核算
企业在给职工发放福利时,不仅仅用货币支付。有时还经常用实物等非货币形式发放。相对货币形式而言,非货币发放更复杂,因为它往往涉及到其他税法的规定,比如视同销售处理等。如果不按相关税法规定处理,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往往是需要进行项目调整。
(四)外商投资企业核算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四、账务处理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是对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方式的调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非常巨大,会计工作有手工操作逐渐转变为自动化操作,这是时展赋予会计行业进步的权利,也是社会进步对会计行业的要求。账务处理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操作也必然是其发展的方向,在账务处理方法发展为信息化处理时,其主要的特点就会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取得途径的多元化
账务处理需要对多种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的获得方式决定了信息的质量,在对信息进行统计时,除了手动录入、扫描等方式外,还能够采用相关的会计软件程序进行系统自动转入等方式。这一特点开放了信息取得的形式,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账务处理的质量做处理保证,大大降低在处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误。
(二)证账表数据化
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中,通常是以尸体账目表为主要记录工具,但是随着新型会计标准和信息化会计的实行,证账表数据化的趋势逐渐清晰起来。在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能够将证账表分为总账和明细账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管理需要进行人工管控,数据化整张表能够大大降低会计从业人员对账目进行管理的时间和效率,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账目数据管理的可靠性,大大加强了账务处理工作的质量。
(三)查询高速自动化
手工方式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时,需要对信息进行查询并作出统计,传统查询方式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可能出现查询失误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影响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数据化信息能够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较为快捷的查询方式,并能够保证查询信息和数据的一目了然,避免因查询明细账目过多而产生错漏,影响账务处理。
结束语:新型会计准则的与实施,是会计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会计行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里程碑式的措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型会计准则的应用与实施,同时也要求会计工作需要融入新的方法来完善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工作。从文中对账务处理方法进行的研究可以看出,新型会计标准对传统账务处理工作的影响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会计账目处理的科学化和优质化,使其工作的形式更加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同时更向着国际化会计准则趋近。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型会计准则的实施还需要企业从自身会计工作特点出发,并能够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工作,以实际的工作内容的转变推动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为企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推动。
篇3
一、实收资本特殊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
根据同法60工商贷记的存款退订,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收成本的账务处理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分期注入资金,注册资金规定期限到位 根据公司法和工商登记的有关规定,合同章程规定一次性缴付出资的,投资各方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前一次缴清,投资各方应当从营业执照签合同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投资各方首次出资不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20%,并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清。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第一种情况:分期注册资金到位后,在当月能够办理完验资和完成工商登记,会计账务处理比较简单。借记资产类科目 ,贷记“实收资本”。第二种情况:分期注册资金按期到位后,在当月能够办理完验资但未完成工商登记,会计账务就要按时间节点进行处理。
[例1]甲公司由A、B、C公司2010年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其中A公司投资5100万(现金3000万,土地评估价2100万)B公司投资3000万,(现金2000万,机器设备评估价1000万,C公司投资1900万,(现金1500万,专利评估400万)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首次出资按各股东应出资的20%进行且全部现金出资,在六个月内把各股东剩余出资的80%全部一次到位,2010年8月18日A、B、C公司20%的注资款全部到甲公司的验资户,并在当月能够办理完验资但未完成工商登记,由于验资款已到了公司账户,在法律上资金的权属尚未属于甲公司,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账实相符,甲公司的会计账务进行了如下处理。(单位:万元,下同)
A、C公司土地和专利的在2010年11月10月完成权属变更,甲公司拿到了土地证和专利证,B公司投资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1000万已运抵甲公司并且已经完成安装调试,同时完成了固定资产入库和领用手续,土地、专利、机器设备在法律上资产的权属已属于甲公司,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账实相符,甲公司在10月31日账务处理如下
(二)部分股东注册资金跨年到位或违约 根据公司法和工商登记的有关规定,投资各方应当从营业执照签合同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投资各方首次出资不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20%,并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清。如果不能2年内缴清,工商部门按未到位注册资本的5%—10%进行罚款。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财务账务处理,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股东的资金不能在约定的时间按时到位,跨年到位,违约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失,也给公司正常运行带来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例2]乙公司由E、F、G公司2009年3月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决议注册资本21000万,其中E公司现金投资11000万,F公司现金投资6000万,G公司现金投资4000万,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并经工商部门同意,首次出资按各股东应出资的20%进行且全部现金出资,在六个月内把各股东剩余出资的80%全部一次到位,2009年3月,E、F、G公司20%的注资款,分别为2200万、1200万、800万全部到乙公司的验资户,在当月办理完验资和完成工商登记手续,注册资本21000万,乙公司3月31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三)引进私募资金 私募股权基金真正的优势在于它是真正市场化的,作为一种市场监控力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拓宽了投资渠道,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培育更多更好的上市企业。
[例3]丙公司由H、I、G公司2001年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3000万,其中H公司投资5100万、I公司投资3000万,,G公司投资1900万,2010年12月31日经会计师事审计确认丙公司所有者权益42060万,其中实收资本23000万、资本公积1200万、盈余公积8550万、未分配利润9307万。根据股东会决议,引进AB私募股权基金,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按丙公司净资产1:10对价,并修改公司章程,在2011年产2月完成验资和工商登记,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下面对几种常见情况举例说明。
(一)利润进行研发投资、补充流动资金
[例4]丁公司由O、P、Q公司2001年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 O、P、Q公司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1%、30%、19%,公司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稳步增长,现金流比较充裕,到2011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余额25380万元,经股东会决定2012年用未分配利润投资1亿元开发新产品,5000万补充由于公司发展需要,补充流动资金,3000万购买土地,按签署的经营责任书给管理层分红100万。
2012年实际发生新产品研发费用9856万,平时每月发生研发费用时账务处理如下: (假设每月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相等)
(二)按合并报表的利润分配股利
[例5]戊公司由R、S、T公司2006年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R、S、T公司的股权比例分别为66%、19%、15%,丙公司和其他公司成立X、Y、Z三个有限责任,全部由丙公司控股,X、Y、Z三个公司的报表全部纳入丙公司的会计报表。近年来丙公司和X、Y、Z三个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不错,现金流比较充裕,丙公司2011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显示: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余额26230万元,一种情况按丙公司单报表未分配利润余额进行股利分配,账务处理比较简单,另一种情况按丙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余额进行股利分配,账务处理就比较复杂一点,为更好得到R、S、T公司支持,同时回报股东,经丙公司董事会讨论,股东会决定,按每股1元进行分配,丙公司当年共需向R、S、T公司分红10000万,而丙公司单报表未分配利润余额9230万元。股东会决议生效后,丙公司当月账务处理
丙公司单报表最多能分配利润余额9230万元,差额需从少数股东损益中分配,这样结果少数股东损益科目为借方770万,待以后盈利后弥补。
(三)利润进行转投资
[例6]戊公司由U、V、W公司2005年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U、V、W公司的股权比例分别为67%、20%、13%,公司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稳步增长,现金流比较充裕,到2011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余额25380万元,多年的合作U、V、W公司各有所长,合作非常愉快,经友好协商并市场调查,决定在北京成立L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辐射全国,销售戊公司的产品,L公司中U、V、W公司的股权比例也分别为67%、20%、13%,资金由戊公司股东利润进行转投资。
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账务处理;核算
为了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在2006年2月中国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其颁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宏观上是一种中国会计史上里程碑似的变革,微观上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选择。在新会计准则下合理的利用会计重要性原则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明确定义和内容
在2006年薪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在第二条就将职工薪酬精确定义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国际会计准则》称企业员工为雇员,我国将企业员工称为职工,而将企业发放给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的劳动报酬统称为职工薪酬,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2.第一次系统规范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只是对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支付关系简单的有所涉及,而没有详细说明支付关系的详细内容。在新会计规则中,明确阐述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用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具有全面性。
3.赋予新内涵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包括的含义为企业给予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为了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规则,新准则的内涵大为丰富,不仅包括上述含义,还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包含在福利费和期间费用中的职工福利费以及各类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
(2)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新增的薪酬形式。新增内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4.规范计量原则
4.1统一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原则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了统一:
(1)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
(2)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如由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可以计入建造固定资产等。
4.2统一职工福利费会计处理原则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每个企业针对职工福利费的计量原则各不相同,并无统一的形式,有的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并保留余额;也有的职工福利费按实列支不留余额。此准则规范和明确了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在新准则中对其会计处理原则进行了统一,准则规定“企业应按职工薪酬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
5.统一信息披露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没有统一关于职工薪酬的披露原则新准则,对于披露的范围和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对此作了修改,明确规定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因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各类社会保险福利费;住房公积金;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其他职工薪酬等项目的金额等”。
二、新会计准则下账务处理方法
一种便于归集职工薪酬的形式为:首先建立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同时在一级科目下设置子科目如“银行贷款”、“工资薪酬”、“工会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费用”、“现金”等,设置这种形式有利于职工薪酬的系统化,便于企业对其进行统一核算处理。具体账务处理方法按如下情况分类。
1.确认负债时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企业应为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应付的职工薪酬,职工应得的职工薪酬按职工提供服务的的会计期间的受益对象分一下几种情况:
1.1管理人员职工薪酬
对于管理部门的职工,其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明细科目“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1]。
1.2销售人员职工薪酬
对于销售部门的职工,其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明细科目“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2]。
1.3生产人员职工薪酬
对于生产部们的职工,其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明细科目“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3]。
1.4工程人员职工薪酬、
对于在建工程部门的职工,其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明细科目“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1.5研发人员职工薪酬
对于研发部门的职工,其职工薪酬借记“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明细科目“工资薪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4]。
1.6辞退补偿
对于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况,给予职工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明细科目“辞退补偿”等。
2.货币性支付时
(1)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 “工资薪酬”,贷记明细科目“银行存款”、“现金”等。
(2)按照相关的规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时,借记“福利费”,贷记明细科目“银行存款”、“现金”等。
(3)支付用于工会运作的工会经费借记“工会经费”,贷记明细科目“银行存款”等。
(4)支付用于职工培训的教育经费借记“职工教育经费”,贷记明细科目“银行存款”等。
(5)企业为职工缴纳企业负担的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以及缴纳企业负担的住房公积金时借记“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贷记明细科目“银行存款”等。
(6)对于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况,给予职工的补偿借记“辞退补偿”,贷记明细科目“银行存款”“、现金”等。
3.非货币利支付的账务处理
货币支付以及用实物等非货币支付都是企业给职工发放福利的有效形式。货币支付的形式比较单一,但是采用实物等非货币支付的形式比较复杂,发放实物时可能关系到视同销售处理等税法的规定,应按照新会计准则下的相关税法规定进行妥善的处理。
三、结语
总之,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企业、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者等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在新会计准则下合理的利用会计重要性原则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工作,研究新会计准则下的账务处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遥遥.新会计准则下会计重要性原则应用探讨[J].财会研究,2010,(11):37-39.
[2]李亚静、朱宏泉、张明善.会计信息剩余收益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8):98-102.
[3]崔淑新.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账务处理方法的分析[J].财会分析,2011,(09):39-41.
[4]赵伟、王中浩、张润.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含量与股价反应得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04):54-57.
[5]陈晓、陈小悦、倪凡.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9,(05):88-89.
篇5
关键词:跨期 摊提费用 会计 新变化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原有旧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的内容进行增加、修改、合并、删除。相应的新准则中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此笔者对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旧准则中原有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一、旧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处理
(一)待摊费用的概念及会计账务处理
1.待摊费用的概念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订阅费、摊销期在一年(含一年)以内的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费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待摊费用应按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分期摊销,如果其所应摊销的费用项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利益,应将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2.待摊费用的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当期支出的需要在本期及以后期间分期摊销的费用,在发生时应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相关科目。在每期摊销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例如:2005年9月28日A企业以银行存款预付第四季度生产车间租入设备的租金60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设备42000元,车间管理部门9000元,行政管理部门9000元。)
2005年9月30日企业的账务处理:
借:待摊费用—设备租金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2005年10月分摊时:(2005年11月;2005年12月分摊一样)
借:制造费用 17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待摊费用—设备租金 20000
(二)预提费用的概念及会计账务处理
1.预提费用的概念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比如:预提的租金和保险费、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2.预提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根据预提费用的概念,企业对于应当归属于本期但暂时不用支付的费用,应当在义务形成时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在实际支出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相关科目。
例如:2005年1 月31日A企业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5000元。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财务费用 ---借款利息 5000
贷:预提费用 5000
(三)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实际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科目常常被企业作为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调节剂”,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加以修饰处理,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特别是待摊费用科目,更是被众多会计学者称为企业会计核算的垃圾桶。此外,由于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别具有预付和应付的性质,与预付账项和应付账项的核算容易产生混淆,对于众多非会计专业的报表使用者来说不易理解。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同时使会计核算更具有可理解性,有必要对待摊性质和预提性质的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杂志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有看法认为准则及应用指南并未明确取消这个科目,而按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规定)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看法。
看法一、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所以,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企业仍然可以设置“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A企业4月末通过银行预付第2季度财产保险费2262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13620元,辅助生产车间4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4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8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22620
贷:银行存款22620
4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6140
管理费用—保险费800
营业费用—保险费6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7540
该企业5、6月份再做与4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看法二、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企业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如:2008年12月支付2009年的报刊杂志费或财产保险费等等,是不能计入2008年损益的。
看法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以及一次性购买大额的印花税票时,可以一次性摊销或者暂记为“预付账款”,企业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可以通过“预付账款”等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科目中反映。
三、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企业企业会计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提的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 A公司从2008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5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A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5000
贷:其他应付款5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5000
其他应付款1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在新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看法。
看法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看法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看法三、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企业预提的借款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这里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不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列示。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列示。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中均未再出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对此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看法。认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科目所核算的内容不太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而实务中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相关科目来核算原应由这两个科目核算的内容,且更便于报表阅读者理解相关信息。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规定,待摊费用核算内容包括“低值易耗品、预付保险费、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在执行新的准则后,这些费用受益期限超过一年的,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不超过一年的,对低值易耗品企业可以以在周转材料科目或单设“低值易耗品”科目下设置“在库”“在用”和“摊销”等进行明细核算,其摊销通过“周转材料(摊销)”或“低值易耗品(摊销)”等来核算。对预付的保险费和一次性购买较大额的印花税票等可以一次摊销或者暂记为“预付账款”, 预付的经营性租赁的租金可以通过“预付账款”等科目核算。相应的对原制度规定通过预提费用核算的项目,符合负债定义的直接通过相关的负债科目核算,如预提的借款利息通过“应付利息”核算,预提的租金等通过“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所以笔者还是倾向于这种看法。
由于会计处理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准则或制度没有规定应该怎样处理交易或者事项,会计人员可以根参考类似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因此,对新准则中具有待摊性质和预提性质的费用支出的分析,也仅是笔者在参考类似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编会计原理,冯钧陶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会计核算;转变;创新
1会计核算方式内涵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方法,指的是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账务处理流程和会计报表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这一方式规定了账簿、凭证、报表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进行选择采用。可以说,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另外,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现代会计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顺利进行。在实际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复式记账是处理经济业务的基本方法,设置账户和填制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登记账簿是会计工作的中间过程,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等方法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正确的科学手段,而编制报表是一个会计期间工作的终结。
会计核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创造价值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借助于自身独特的地位,主动参与公共支出管理活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它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以及网络虚拟组织之间相互交融作用,为公共管理“价值创造”发挥着积极作用。总之。会计核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模糊性,难以精确地加以计量。而恰恰是这种模糊性的存在,才使得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公共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
2 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的进步,推动了会计核算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会计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促使企业会计核算进一步转变理念,改进方式。
2.1 账簿系统虚拟化
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一切会计信息数据化,无纸化,因此用于记录会计信息的账簿也被虚拟化了。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这样最基本的存储单元,但账户的存储并不一定要借助于物质形式的账簿来完成。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理论上说,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可见,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而已,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2.2 记账过程符号化
作为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记账工作是自有会计以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会计核算也一直与记账、报账、算账密不可分、时刻相伴,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都打上了“记账”的烙印。而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也就与会计在概念上画了等号。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拟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会计工作 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地处青藏高原的格尔木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目前以达到近500家左右。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带动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部分企业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已经成为资本雄厚,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具有一定规摸的民营企业。它们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探其原因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其中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不规范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民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民营企业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宏观经济政策的推进,格尔木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法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会计工作不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是导致格尔木市民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
(一)会计工作从属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创办企业的资金大多来自于家庭积累或通过小范围内的筹资而来,企业资源有限。出于稳定和节约成本的目的,企业的日常决策和工作的重点就自觉或不自觉的落到业务方面。致使会计管理工作往往被弱化或被从属化,会计成了企业业务成长的一个被动使用和服务的工具,它不能主动的参与企业的决策,组织和控制的全过程,其结果常常是企业成长与会计工作互相脱节,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部分处于发展时期的小钾肥企业没有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立了会计机构,也存在内部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没有按照“回避制度”的原则办事,直接任用直系亲属做会计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身兼数职,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同时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有的会计从业人员无证上岗,对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知之甚少。因此,目前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仍停留在"计账,算账"上,不能满足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混乱。
1、财务单据使用方面。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据以登记账簿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文件。是会计核算的起点和基础。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对会计凭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出现了乱用凭证,混用凭证,不用凭证,甚至出现 “一张白条走天下”的现象。
2、会计账簿设置方面。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专门的格式而又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记。设计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部分企业由于对会计管理工作认识的局限性而没有设置总账,从而给查账,对账带来困难,同时这种做法极容易使各类明细分类账户失去控制。还有的企业没有根据企业财产物资管理的需要和满足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明细账的具体格式。个别企业的帐目不全,以票据代替账簿。少数企业为了偷逃税款,现金交易不入账,甚至建两套账等等。
3、账务处理方面。部分企业的会计往来账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造成会计账务处理混乱。如销售收入已经实现,而账面上却没有反映销售收入金额和销项税金额:销售收入记了账而对应的成本,费用却没有全部入帐:本应列为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采购的成本,却被一次性的计入了费用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监管措施不到位。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监管措施不到位,公共资源分配中的差别待遇仍然存在。首先,是对民营企业中的会计机构设置监督和管理措施不到位:其次在民营企业中贯彻《会计法》,执行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再次,对民营企业中的财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严格。致使民营企业中会计管理工作混乱。
二、 影响民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因素
影响民营企业会计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民营企业自身
的主观因素,也有企业主管部门的客观因素。
(一)产权制度选择上落后。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是个体业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投资主体少,企业很难上规模上当次。而且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分离,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而忽视了会计工作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导致重业务而轻会计工作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二)部分民营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的会计法律法规文件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然而部分民营企业主素质较低,法律意识谈薄,或者有法不依,还有的知法犯法。这一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生意场上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又视法律为无物,我行我素。其结果必然是生意场上成为诈骗的牺牲者,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成为法律的践踏者。
(三)部分民营企业主凭经验决策,不重视会计工作。在会计工作地位不高的民营企业中,其决策模式主要是经验决策。决策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供销人员所提供的偶遇式的市场信息,这种偶遇式的市场信息具有准确度差,可靠性低的特点。而决策可靠性非常高的财会信息未受到企业主的重视,许多会计人员在民营企业里被当作“记账员”,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外提供财务与纳税报表。
(四)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人与人的关系基于血源关系和地源关系,对团体以外的人天然的不信任,在会计这一敏感部门“忠诚度”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志。无血源关系和地源关系的会计人员很难与家族势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因此,高层次的会计管理人员很难在民营企业里立足,而留下来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有许多未经过正规的会计专业培训,缺乏会计核算的能力和决策的经验,很难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五)经济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不够。在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应及时对民营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经常性的指导和检查。检查他们会计机构的设立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账簿的设置是否满足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另外,还要对民营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开展上岗前的业务培训或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不能上岗。然而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却被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漠然置之。这是造成民营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账簿设置不合理,账务处理混乱,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 提高民营企业会计工作的对策
全面提高民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需要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民营
企业主共同努力来完成。
(一) 要引导民营企业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成
长的过程中,经营活动和会计核算活动是企业的两条腿。其中经营活动所要解决是市场的定位,产品技术,营销业务流程,赢利模式等问题。而会计报表可以有效揭示企业期初,期末经济资源的数量,分布及结构,反映企业的资产是否完整,资本是否有效保全以及能否创造有利的现金流量等,从而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应对民营企业主加强教育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民营企业主在会计工作上加强自律,以遵法守法的态度做好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并落到实处,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和检查。杜绝出现企业不设会计机构或会计机构不健全,账簿设置不合理,账务处理混乱等现象,对弄虚作假者给予严厉处罚。
(二) 强化民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制定民营企业的
会计人员培训计划时,应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工作规范》体现在培训中。比如,从会计凭证的种类,建账的原则和要求,记账的原则和要求,账务处理的程序,等各个环节,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会计核算的知识,核算的内容,核算的要求和核算的方法,并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从而为做好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 规范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
篇8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账务处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Abstract The basic accounting is the basis of accounting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counting curriculum system. How to mak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easily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the discipli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teaching. By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discuss some recommend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course teaching the hope to further refin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basic accounting effect.
Key words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accounting documents; accounting books; accounting treatment processes
基础会计作为高校教育中会计、经济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各专业的后续学科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财会专业学生而言,基础会计课程是学好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前提和保障,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陆续开设,也是建立在基础会计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好基础会计课程,对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学好基础会计,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体系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借助于账务处理流程的简略图来了解一下(如图1):
首先依照所学会计理论知识,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后取得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为了保证账实相符,还要进行财产清查,最后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会计理论学习为主阶段
按照上述账务处理流程处理会计资料之前,必须具备会计理论知识,所以,第一阶段以会计理论学习为主。
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于会计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必须从基础讲起,包括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职能等基本会计理论,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分录等核心会计理论,以及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常规教学方法为主好,还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好?本人以为以常规教学方法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辅好。
在教育领域中,无论哪门学科一般都可以实施多媒体教学,但是对于某些用传统的黑板、粉笔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教学,因为那样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而多媒体教学黑板板书相对较少,幻灯片更换速度较快,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接受新知识,所以建议以常规教学方法为主。
但对于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难以描述的内容,就有必要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如讲解账户内容时,讲完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包括内容,可以使用多媒体幻灯片,以图像的形式展示下现实中账户的结构以及内容,然后告诉学生,现实中的账户结构比较复杂,而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为了便于学习,以“丁”字形账户代替。然后再把“丁”字形有关的使用,介绍给同学,和现实账户对比后,这种就加深了学生对“丁”字形账户的理解。
2 会计实践为主阶段
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后,接下来开始按照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顺序逐步学习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些资料很多与图表有关系,讲解时,如果只按采取黑板粉笔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用文字描述太复杂,而且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往往需要大量的板书,耗费较长的课时,学生接受起来较慢,甚至不能较好理解课程内容,这时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显现出来,所以这一阶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常规教育为辅。
学习原始凭证时,如果用多媒体将原始凭证投影出来,学生很直观就明白了有关的发票、收据、银行结算凭证、收料单、发料单等凭证的模式,也很容易就弄清楚了原始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同样,在讲解填制会计凭证、编制会计账簿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工具演示,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文字描述的复杂、晦涩,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际操作时,更容易上手。
通过多媒体形式讲完教材上内容后,最好以一个小企业的几笔简单业务为例,用多媒体形式,系统地向学生展示这些业务所涉及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不仅突出了主题,突破了难点即账务的处理过程,而且可以将真实的会计环境和会计实务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整个会计操作程序一目了然,印象就会极为深刻。
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实物教学的运用也必不可少,如果教师手中有做好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的话,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已经做好的整套账相关的证、账、表,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是做什么工作,会计记账是如何记的。
3 会计综合模拟阶段
讲十遍不如让学生做一遍,学完会计理论以及账务处理流程内容后,可以进行会计综合模拟练习,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会计模拟实习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切合会计实际工作的、具有和基础会计知识水平相当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资料包括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并且附带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凭证。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把企业用到的账户设置好,设置时老师提示,主要让学生思考和动手。例如:设置管理费用账户时,老师提问学生,设置什么类型的分类账,用什么格式的账页,让学生明白学过的知识对于会计实务的重要性。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直到最后做出报表。操作过程,尽量模拟现实中企业会计处理,例如:原始凭证如何贴在相应的记账凭证后面,当原始凭证纸张较大时怎么折叠凭证整齐美观,这些细节课本上没有,老师可以示范下。
通过编制整套证、账、表,既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明确凭证与账簿之间的关系,明确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关系,明确账簿与报表之间的关系,明确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表核对;另一方面,又会对教材上关于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的一些细节要求加深印象,而不再是死记硬背。
4 结语
基础会计是一门应用型、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所以教学时,由会计理论开始,通过传统黑板粉笔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形式,由会计理论逐渐向会计实践过度,最后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践练习,掌握会计处理流程,巩固基础会计学科知识,为以后的电算化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顺莉. 《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7.34.
[2] 李金茹.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6.5.
[3]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2009.
篇9
从上可以看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该建立在准确无误的会计利润总额基础之上,而会计利润总额正确与否又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相关,由此企业会计账务处理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要求我们注册税务师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时对会计差错进行账内会计差错更正即通过账务调整使之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应当进行账外纳税纳整,即在纳税申报表内调整财税差异使之符合税法的规定。
按照国税发[2009]79号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规定,纳税人应当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纳税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完成,预缴申报后进行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实践中,由于会计处理和汇算清缴时间的差异,我们注册税务师到企业开展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在时间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企业会计报表批准报出前,其中又有以下几个时点:
1、企业年度报表不在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范围(上市公司、外资、个人独资、新成立企业)内:
此时注册税务师可以遵循会计差错账务调整、财税差异纳税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原有年报的基础上审核调整出一份新的企业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调增调减财税差异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但尚未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税务师同样可遵循会计差错账务调整、财税差异纳税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原有年报的基础上审核调整出一份新的企业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且审计正在进行中,审计报告尚未出具。
此时注册税务师可以会同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沟通,在所得税审核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后各自出具报告。
4、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且审计报告已出具,但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尚未批准报出。
如果注册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就企业应纳所得税审核结果一致或只有细微差异,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审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调整,小的会计差错(税法不认同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则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的第 19、 40 、50或54行“其他”栏进行调整。如果注册税务师发现了重大会计差错,则建议注册会计师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所以在报表批准报出前发现的,应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中有关应调整事项的规定处理。
上述四种情况下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或参照注册会计师的审定报表)。
二、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已批准报出,此时企业由于某种原因(如财政扶持退税)而需做所得税鉴证报告
如果注册税务师审核结果与注册会计师的审核结果一致或只有细微差异,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审定表的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调整,小的会计差错(税法不认同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则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的第 19、 40 、50或54行“其他”栏进行调整。如果注册税务师发现了重大会计差错,则形成注册会计师“期后发现的事实”,则提示注册会计师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这种情况下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年度(报告年度的次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中税协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指南指出在审核时发现的未按会计准则核算造成的应计未计会计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有关会计事项,属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汇算清缴事项。
实务中,我们有些注册税务师不区分是会计差错还是财税差异,把所有的差错与差异全部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调整,认为只要当年度应纳税额计算对了,区不区分无所谓,而对于调整事项更不做调整分录,殊不知这样做是对企业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知道所得税鉴证中查出的因账务处理错误导致的错漏税问题,在查补纠正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税金的调整问题。如果只办理补、退税手续,不将企业错误的账务处理纠正调整过来,使错误延续下去,势必会导致新的错误和错漏税,造成重复补退税问题,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因此,必须做好补退税后的调整账务工作,使账务处理及纳税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如企业存在多计成本费用现象, 经审查后已增加当年度会计利润,已作补税处理,但未作调整分录,很可能使得企业以后年度少列成本费用而出现重复征税。
例:甲公司2008年会计利润800万元,2009年3月汇算清缴时发现:08年12月多转产品销售成本300万元。审核后查增会计利润300万元,补交所得税75万元。调账分录:
借:产成品 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应交税金 应交企业所得税75
上述调整分录后,产成品成本增加300万元,以后年度销售结转成本时,会计利润自然会减少(也不应再作纳税调减处理)。如果没有做上述账务调整分录,很可能仍在下年度实现收入结转收益时会因少结转销售成本而导致以后年度重复纳税,所以必须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又如:企业长期借款利息应于年未时将12月21日到31日的利息预提(假设银行借款利息季付),调减报告年度会计利润,并做如下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当年3月21日收到银行利息单,
借: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借款
当年度(报告年度的次年)的会计利润自然就正确了。如果不做以上调整分录而是直接作纳税调减处理,当年企业财务人员拿到银行扣息单很可能直接做如下分录:
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这样使得已在报告年度税前列支的12月21日到31日的借款利息在当年度又税前列支一次,影响当年度会计利润的准确性。
从上可见,及时准确的会计差错更正调整分录既能保证报告年度的会计利润准确又能避免报告年度已作涉税调整的收入、成本在当年度不被重复扣除或重复纳税。
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会计职能
1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科学和会计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得到实现。会计电算化会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并引发了会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
2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一是账务处理程序呈统一化。在出现电算化以后不再选用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例如,会计电算化计算方式非常准确,而传统的会计账务需要手工处理,以简化的方式处理账单。二是人员结构的多样化。会计电算化主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操作,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不仅需要拥有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传统的会计人员只需掌握会计的相关信息。三是内部控制程序化。在企业中,内部控制占有重要地位。在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传统的人工处理的数据都交由计算机完成,如账簿、凭证以及报表等,操作人员只有查阅的权利。关于账单核算、校验等工作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设定。
3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3.1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得到广泛应用,会计信息来源广泛,但这会对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产生影响。一是传统会计的首要原则是实际成本,即企业应把每一项资产的价格记为当时获取资产的价格,尽管物价会有变动,但会计准则不允许其进行调整。实际成本原则不仅是传统会计的首要原则,还是其他会计原则的基础,有利于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会计工作将面临很多难题,如无形资产的剧增。因为无形资产在市场中价格非常不稳定,所以传统的实际成本无法继续记录信息。二是传统会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它是会计权责发生变动的时间,此时核算企业损益情况。但该项信息无法体现出现金流量的信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权责发生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3.2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首先,会计电算化不再使用传统的搜集信息的方法,不需要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等凭证,更不需要员工手动记录信息。而是直接选用语音或键盘的方式录入信息,自动形成记账凭证,此外还可以利用远程等方式搜集信息,输入数据,提高办事效率。其次,会计电算化不再使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不需要聘用专门的员工处理数据,不担心由于人数信息量大发生纰漏等问题,更不需要对账单进行定期核算。会计电算化都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这些事情,且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度。最后,会计电算化不再选用人工审核的审核方式,而是利用计算机处理,这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不再受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
3.3会计电算化改变会计工作方向
对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处理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正常运营。所以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但传统会计信息处理只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处理,无法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但会计电算化利用计算机增添了会计的职能,不仅可以核算会计数据,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力信息。
3.4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从表面上分析,会计电算化的产生是对传统会计的改革,主要是改变数据处理方式。但从本质上分析,会计电算化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管控作用。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记录核算企业的财务数据,不曾涉及企业的内部管控。而会计电算化可以为企业会计核算和内部管控等提供有用信息,例如会计电算化可以提供有利于企业决策的相关信息。
4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展望
4.1会计软件向管理型发展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一般都会参考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些数据或信息。所以,会计电算化中会计软件会向管理型发展。而会计信息系统无法独立掌控企业的全部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核算会计数据,是会计信息管理的载体,可以生产并整合大量市场信息,建立庞大的财务信息平台,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所以,只有不断改变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4.2会计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信息输送和处理,选择适当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便于做出更准确的决定。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走进企业的管理系统,让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向发展。
4.3会计软件向智能型发展
会计软件操作趋向于智能化。首先,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会计凭证输入趋向于智能化。例如用户在将采购的信息输入计算机时,会计软件会自动算出与之相关的其他金额,如税额等,让会计工作人员一目了然。其次,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即会计软件将根据人类的经验与理论知识,创造出新型的计算机语言表达方式,减少工作量,为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5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已经对传统会计职能造成重大影响,但也推动了会计工作向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通过分析上文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不难发现信息技术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企业会计职能转向管理性与智能型。
参考文献
[1]黄秀焕.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
[2]李丽军.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4(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