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企业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05 17:1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贸易企业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贸易企业商业模式

篇1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流程 企业

1. 企业交易磋商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交易磋商阶段的一般程序大致经过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合同成立的关键。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交易磋商可以分为两类:企业自主交易磋商和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磋商。

1.1 企业自主交易磋商的电子商务模式。企业自主交易磋商的电子商务模式一般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虚拟社区进行宣传和信息收集,借用电子邮件、电子网页等媒介进行相关产品的技术、品质和价格信息宣传交流,这种模式是当今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最常用的电子商务模式之一。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代替人工商务考察,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成本,对于长期倍受资金和规模限制的中小企业特别适用。依零售业为例,从2011年和2012年的调研中,29.5%的零售商拥有了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16.1%的零售商有自己的移动APP,15.2%的零售商使用移动搜索广告,5.2%的零售商支持移动支付。

1.2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磋商的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磋商一般运用信息中介模式。所谓信息中介模式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相关买卖双方集中到一起,然后提供建议、个性化服务或其他内容来增加价值。比较有代表性的阿里巴巴网站即是一家专门为企业对企业(B2B)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专业性网站,资料显示,2011年第1季度阿里巴巴中国线上B2B电子商务市场交付价值高达人民币22.2亿元,环比增长6.1%。其中线上B2B电子商务市场付费额为235.6万元,环比增长3.5%。

2. 企业合同订立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传统理论规定一方的发盘经另一方接受时合同即告成立。合同一旦成立,双方即受合同法的约束。但是合同的成立只是贸易流程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一旦贸易合同没有及时准确的履行,就要涉及到双方的赔偿以及责任纠纷问题,并且对于期望建立长期贸易关系的企业来说,一笔没有履行的贸易记录,对双方以后的贸易合作会产生很大的信用危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合同订立阶段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双方的交流合作、信息的及时互通显得尤为重要。

2.1合同订立的初级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在合同订立的初级阶段,企业为了及时交货安排生产通常采用电子采购模式。电子采购模式是指企业订立合同后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招标和采购,通过多个供应商的比较筛选,找到优质价廉的原料和信用高的供应商,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美国零售业的巨子沃尔玛2011年的零售额为4190亿美元居于全球第一。这与沃尔玛高效的采购体系密切相关,沃尔玛采购的基本形式为直接进货加全球采购。这与电子商务跨越地理限制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沃尔玛的成功正是基于电子商务全球电子采购的应用。

2.2合同订立的中级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在合同订立的中级阶段,企业出于产品营销和销量的考虑可以采用电子商店模式。电子商店模式是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从事商品零售业务的模式。我们一般认为一旦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认为这家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店。企业开展电子商店出了宣传和传递信息外,对于合同订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自己网站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和进口商提品的生产加工情况,同时进行单证方面的信息交流,并且提供在线订货和在线服务等基本功能。例如依托苏宁电器长期零售经验和采购、售后服务等优势建立的苏宁易购,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占据中国家电网购市场超过20%的份额,并实现集购买、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目标。其市场的定位正是看准了电子商店广阔的市场前景。

2.3合同订立的高级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在合同订立的高级阶段,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整合模式。采用该模式企业主要是出于后期产品和货款的顺利交收、前期原料供应商之间建立的关系维护,进而为企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持。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整合模式是对企业合同订立的各个阶段各个步骤之间信息流作为附加值而开发的电子商务模式。在这一阶段企业不仅要对证、货、船(运输工具)三方面做到衔接和综合平衡,还要优化组成价值链的各相关企业如原料供应商、经销商的应变速度和效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我们熟悉的戴尔公司即是实现虚拟价值链整合模式的典型案例,,通过价值链的整合,戴尔公司对顾客、员工及供应商达到了跳过中间商直接交易的目的。

3. 企业合同履行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合同履行一般经过四个环节:备货和检验;催证、审证和改证;租船订舱、报关、保险、装运等;制单结汇。根据前期电子商务模式的运用,可以为合同履行的前三个环节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例如进口企业可以从出口企业的电子商店上了解企业的品质介绍,外观及生产情况等,从企业的网站了解货物的运输、单证及报关情况。

在货款转移阶段主要应该选择在保障履约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交易成本低的结算方法。根据交易对方环境、结算方式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根据交易方的信用品级和风险状况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节约成本。例如进行长期业务合作的企业之间,出于交易方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出口商出于对进口商利益的考虑可以选择跟单托收的结算方式,这样不仅省去了进口商开立信用证的费用,而且不需要进口商预付银行押金,有利于其资金融通和周转。

总结:

本文从国际贸易流程出发,将当今企业运用的电子商务模式纳入到国际贸易流程当中,为企业在各阶段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提供建议参考,避免了传统理论根据企业规模、产品性质等属性选择单一电子商务模式指导企业经营的片面性和不足。

参考文献:

篇2

 

1信息化与全球化引致的“新商业革命”

 

近代史上的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引发一场新的商业革命,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商业形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流通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革,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技术发展的重点已经从信息处理逐步过渡到了信息服务,凭借着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全面精准分析挖掘及呈现共享等技术优势,在诸多领域,“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正在引致颠覆性创新,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而未来,商业领域的竞争,主要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

 

2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在全国仅有三十几所高校设置。在计划经济时期,贸易经济专业培养了许多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部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该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及变革:

 

(1)信息化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它已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

 

(2)流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流通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从实践上来说,流通产业正处于一个成长、变化、开放的时期,急骤的变化需要贸易经济学科与之相适应。

 

(3)由于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变化,企业运营模式及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技术手段发生根本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向/导向/定位及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以顺应潮流,适应变化。

 

3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路

 

为应对变化,专业发展定位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需要优化,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是:立足首都流通产业,着眼国内贸易市场,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现“五流”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院认为该专业应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以内贸、营销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与设计的思路上,应遵循: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打造基于工作的或以就业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该专业社会需求即与贸易经济专业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培养(技能MKSA),而不是根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等毕业了(成品),基于所掌握的技能找工作。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双向反馈互动,两者是相互适应的闭合回路,是一个逐步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就业环境在动态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高。

 

基于上述思考,做好因社会需求而设专业——招生,因社会需求变动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及就业指导各环节无缝对接,这样就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适应性强的,可以后续发展的。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4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我院贸经专业自2002年招生,至2010年共招生9届,应该说经纪人这一方向还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在社会上也受到好评。自2011级以来,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就基于上述思考,并立足我院实际,本着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以工作为导向的思想,吸收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管理 /营销/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新元素,与此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对此概括为两点: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类型、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服务于哪个地区或行业的问题,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就是培养服务于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从事商贸物流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一定位符合商业形态变化/贸经领域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要,也切合我院实际。

 

(2)课程设置多元一体,有机融合的特色逐步显现。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3年来的大胆创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课程体系较系统,比较协调,一些课程比较有含金量,比如我们侧重了流通技术创新教学模块;增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与国际商务、消费经济与服务经济/服务贸易等模块;遵循物流与贸经的一体的思想,强化了商务谈判及房地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模块,以及新形势下的经纪人模块教学等,更加强调课程间的融合。

 

5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突出特色

 

北京工商大学在保留一些传统课程商业/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的基础上,开设了期货期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商业经营与策划,许多传统课程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造,成为贸易经济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骨干课程、特色课题。我院则:

 

(1)将“贸易经济专业”更名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内涵外延更广,突出了“学”。贸易经济的内涵及外延较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被内涵及外延更为宽泛的商业经济或流通经济取代。

 

(2)核心课程调整。《贸易经济学》与《流通产业经济学》应被《商业经济学》或《商品流通经济学》取代,或取消《贸易经济学》保留《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因为《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商品流通经济学》五者为同一事物或很接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流通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

 

(3)关于专业方向的设计。贸易经济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商业地产方向,开设的课程有《房地产经营管理》、《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商业地产设计与开放》、《商业地产投融资管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二是网络贸易方向,开设的课程有《企业信息化工程》(或《企业ERP》)、《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采购》、《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等。

 

(4)突出流通领域的创新,突出新商业模式教学模块以及《创业学》,这是趋势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也是落实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一环;将《客户关系管理》、《现代金融业务》增设为专业必修课,或将某选修课替换掉;实践实训方面增加《模拟公司运作》模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重庆商社集团、新世纪、永辉超市等公司的合作等。努力在实践教学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突出特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6总结

 

尽管当前贸经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但也面对更多的机遇,长期趋势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提高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方面,总的感觉是一定要变革,比如: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该院贸经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但2014年又要做进一步调整;上海商学院将原财经学院拆分为财会学院与“流通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将贸经专业改为“商业经济学专业”;还有湖南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都在变革,与时俱进——打造特色。尽管上述几个高校与我们学院在人才培养类型层次方面及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方向及思想是可以借鉴的。总之,我院的人才培养立足我院实际,立足重庆实际,在专业定位及课程开设特色方面要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规律,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从而提升起贸经专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篇3

产业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高效,更加优化的运营环境,从金六福系的整个价值链来看,金六福已经几乎涉足到酒水商业的所有领域,从制造商到品牌商,从品牌商到商,从商到终端商,而未来的金六福价值链延伸将走向何方?从服务与打造企业面向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未来金六福将会将企业的价值链向物流配送领域延伸,从而开创一个全封闭的中国酒水价值链版图,而一旦实现了价值链物流配送领域的战略延伸,金六福系的酒水版图将变得更加稳固。

根据我的观察,金六福的物流配送系统将包括全国性物流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物流配送运输系统,订单快速反应系统,市场结算系统,特别是当遍布全国的产业基地一旦构成,往来于全国各地的市场配送能力与快速反应速度将成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经营效益最重要考评指标,对于以营销见长的金六福系企业,不可能不做这样前瞻性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以渠道耕耘见长的北方酒业巨头----石家庄桥西糖酒正在做的就是一个典型的物流配送体系。为了强化石家庄桥西糖酒快速市场反应能力,赵新想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了用物流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构想。桥西糖酒的物流将主要以市场区域为中心,以渠道覆盖为基础,以全国性市场为版图,力争用可以预见的比较短市场,运用大物流平台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梦想。

赵新想的以物流构建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桥西糖酒商业模式基础之上。总体来看,桥西糖酒是一个以贸易为核心竞争力的北方酒水巨头,相对来说“独立品牌”是其短板,但是,缺少独立品牌的桥西糖酒却占据着国内几乎所有二线名酒的买断与贴牌权。目前的桥西糖酒旗下拥有郎酒,古井,沱牌,泸州,西凤,衡水,红星等等著名白酒品牌全国市场独立买断经营权,一旦桥西糖酒构建了面向全国市场的渠道网络与基础的物流平台,必将大幅度提升这个商业巨头的经营效益,对同样是贸易起家的金六福系构成竞争威胁,因此,面对这样的竞争判断,我预测,金六福在完整了上游资源的战略整合之后,必定会将提升的效益的视野投向物流平台建设。

物流平台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快速消费品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巨型的快速消费品公司都会在物流平台建设上有所作为。如娃哈哈集团,参与参股但不控股的方式介入到物流平台建设,如宝洁中国建立有自己独立拥有的物流平台,未来的金六福系物流平台,应该是一个参股,未必控股的格局。

猜想5、下一个资本方向-----国内分拆上市

早在2006年度,借助于金六福酒上市十周年的庆典,金六福系就已经完成了境外上市的战略目标,正是金六福系境外上市,才使得华泽集团拥有实施国内酒水行业大规模并购的财务基础。但是,对于有着巨大野心的华泽集团来说,我认为,金六福依然十分“差钱”。

第一,金六福目前的并购还仅仅是小试牛刀,刚刚开始,而且,其并购的白酒企业基本上还是属于体量比较小的区域性白酒企业,更大规模的并购并没有实施,假如说金六福正的如我预测的对中国名酒品牌进行战略性重组,我相信,金六福目前的融资平台远远不能实现这样的战略并购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六福实际上很差钱;

第二,金六福正在全国市场建立若干个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建设需要的资金量也都是天文数字。如金六福09年在四川邛崃建设的生产基地首期投资6亿元人民币,连续投资规模达到20个亿。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本要求是非常强势的;不仅如此,在北方白酒并购中,金六福面临着对并购企业白酒基地建设投入,这些数目众多的白酒企业同样面临着天量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投入,都是金六福难以用自有资金完成,从基础建设上看,金六福依然很差钱;

第三,构建完整的酒水产业价值链一直是金六福企业的一个伟大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需要的资金量也是大得惊人。如金六福系所构建的面向全国市场销售终端-----华致酒行就是一个需要天量资金支持的价值链一环。如金六福要建立自己的面向全国市场的战略物流平台,需要的更加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资金链条。因此,从完善金六福酒水价值链角度看,金六福也是非常差钱;

第四,市场整合与市场建设资金投入仍然需要金六福在资源上的整合。目前,中国酒水行业的竞争绝对是进入到一个白热化境地,白酒市场从品牌推广,到渠道建设,从新品上市,到并购企业战略调整,都需要大量市场性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投入不仅十分庞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与不可测性,如果没有强势的资金支持,金六福系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市场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六福很差钱。

金六福是一家成立时间仅仅十二、三的现代化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知与了解非常娴熟。但由于中国市场白酒IPO资源已经绝大部分为国内白酒巨头所占据,新的就是类企业在主板市场的上市将是十分艰难的过程,对于金六福这样以贸易起家的集团公司,其主板市场上市的道路将更加艰难,因此,金六福在主板市场直接上市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新近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为金六福国内上市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来看,金六福还是具备轻资产经营企业所有特征,尽管金六福又是建生产基地,又是进行实业并购,但中国人讲究出身,以出身于贸易背景,依靠贴牌成功,在公众认识当中自然而然将你划分到轻资产经营类公司之中,这样一种企业业态也有利于金六福系在国内创业板市场谋求上市;

由于金六福构建的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酒业王朝,也不排除在并购过程中,金六福实现巧妙地借壳上市。目前,酒水行业比较好的“壳”资源可能是河北衡水老白干,安徽阜阳的金种子以及甘肃皇台酒业。其余的白酒上市公司体量都偏大,不可能成为金六福所瞄准的壳资源。

如果通过正常的IPO构成成本与商务成本过高,也不排除金六福借助其他金融工具,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各种金融工具相对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VC,PE等金融工具要需要借助金六福这样的战略性公司体现自身的价值。

猜想6、下一种营销战略----商业模式营销

有媒体反复跟我咨询一个战术性问题,以金六福目前战略布局,其在营销策略上将如果变身?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具体到每一个市场,金六福不可能做出同一样的选择,我更加认为,未来金六福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盘子,如此复杂的酒水品种,如此幅度的市场管理,在营销战略上,金六福将把商业模式变革作为其经营战略调整的首选,通过商业模式变革,最大化激活金六福系的战略资源,实现更大的商业目标。

在当下的中国酒水市场,战术性的营销策略可谓的举不胜举,但战略性营销手段依然十分贫乏。诸如终端营销的极致化竞争,渠道资源的综合性整合等等这些传统的白酒营销战术,对于金六福这样的中国第一酒商,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了,金六福系追求的一定是一种基于结构的战略营销效率。中国酒水市场总体的经营效率并不高,特别是一些中国名酒企业,尽管拥有十分高贵的血统与非常优质的基酒资源,但资源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能力偏弱。特别是中国白酒品牌,在经历了基础性营销,到结构化营销,最终必然会转移到寻找商业模式营销这样更高层面的核心竞争,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白酒营销先锋,我预测金六福系会在基础平台打造完成后,深度探讨商业模式组合,争取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

目前,金六福系已经围绕酒水行业商业模式进行了尽可能扩大化的尝试。如制造商商业模式。金六福系不仅在自己核心销售市场通过资本手段进入生产制造领域,更在四川等川酒大本营建立了投资20个亿的超级生产基地,金六福系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上建立起了制造商赢利平台;如金六福系同时也是古越龙山年份酒,五粮液年份酒等的全国市场总商,很显然,金六福系绝对没有放弃自己贸易商的本来面目,追求全国市场高端资源的垄断性利润是金六福系不懈的追求;如金六福系利用自己产品线丰富,酒水品种齐全的优势,构建起面向全国市场的零售终端平台---华致酒行,获取零售市场商业利润成为金六福系构建的另外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尽管金六福在白酒商业模式选择上已经是竭尽所能,是否意味着中国酒水行业商业模式已经被穷尽?很显然,不是。中国酒水行业分为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的商业模式,金六福在横向的酒水市场价值链维度上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酒水营销商业模式,但是在纵向行业利润方向上收获很小,因此,从发展眼光看,未来金六福系一定会在纵向行业方向上全面发力,构建一个更加具有厚度的商业价值链。

其一,互联网渠道是否会成为金六福下一个商业模式开发方向。随着金六福系专卖系统的成熟,金六福系在营销价值链上,是否会将网络渠道作为新兴商业模式大力推动。目前,国内广东市场,中外名酒城网络平台出现了可喜的旺销局面,以金六福专业视角,不可能不注意这类白酒营销商业模式,未来的金六福是否会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或者对比较成熟的酒水网络销售平台进行实质性控股?

其二,开辟体验式销售终端,开创授权营销新模式。目前,国内加盟连锁的白酒销售平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红高粱,百龙泉等加盟连续品牌正在开辟另外一种崭新的白酒营销商业模式。作为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的金六福系会不会将竞争的触角伸向更高层次的体验式营销平台,从而开创一种更加深远的商业模式?

篇4

而是能整合多少创新资源。

天猫和淘宝“双十一”总成交额突破350亿元,其中手机淘宝消费占整体的25%,“双十一”开始仅1小时,手机淘宝成交额就已破10亿元,超过淘宝去年同日手机购物整体交易额。这充分表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作为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业内共识。

移动互联引导世界制造业开始进入全球化、个性化制造的新阶段。这一变革打破了传统制造商业模式的桎梏,使制造企业从更加细分的个性化市场中发现、创造并获得价值。

竞争力不足

当德国制造以高端形象笑傲全球时,中国制造却仍在背负低价、低质之恶名艰难前行——犹如德国制造在100多年前那样。

成功不可复制。但不可否认,在变幻多端的全球化浪潮中和转型的关键期里,通过对德国制造“成功学”的剖析,仍将为中国制造带来某种裨益。

尽管中国制造业这些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促使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及中国智造的转变都绝非易事。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特别是着力推动产品研发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当然关键还是在于思想观念创新。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任王勇曾明确指出,通过中央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对标研究,中央企业存在的差距是相当大的,突出表现在基础管理、管理创新、投资并购、管理信息化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五个方面。

有研究机构指出,中国两化融合总体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均值分别为52.73和59.07。机床、船舶、汽车和钢铁等35个重点行业处于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1%、37%、22%、10%。

目前中国机床行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普遍落后,信息系统之间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中国大多数船企目前的造船模式与现代造船模式还有一定距离,应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步进行流程优化与生产体系改造,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将这些评估结果与中国制造业30多年的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推进相关联,问题显而易见。两化未能全面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乃至中国工业化进程将失去内生动力。

制造业“被升级”

移动互联引导世界制造业开始进入全球化、个性化制造的新阶段,所带来的消费者个性化参与制造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大批量定制、规模化生产的制造业,打破了传统制造商业模式的桎梏,使制造企业从更加细分的个性化市场中发现、创造、获得价值。

通过移动互联,全球用户随时在线、及时提供消费意见的主动式参与,用户被企业通过移动定位等手段分析的被动式参与,使用户正在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成为“合作生产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倾向被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企业产品之中。

移动互联网可以将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很好地糅合起来,在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系统”。正所谓“个性化量产”的商业模式是由移动互联条件支持的,尤其是原来没有条件上网的人群,通过智能手机等进入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上对产品发表意见或建议,一些制造企业在第一时间能够迅速抓住用户需求,使制造企业大获成功。

以苹果公司iPhone手机为代表的AppStore(应用商店)是满足全球化、个性化需求商业模式创新的一小步,它通过全球“果粉”们以第三方身份参与软件的共同设计和销售分成,将公司与用户利益绑在了一起,使娱乐、音乐、游戏等数字产品通过智能手机媒介营销大获成功。但这只是制造业厂家利用移动互联商业模式创新的“小试牛刀”,更大的应用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将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相继到来。手机App开发、移动支付、渠道推广、联盟推广等业务大发展,使商业模式创新不可限量。

亟须精准定位

大数据能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驱动产业加快发展。由移动互联网引爆的大数据时代,可使数据分析能力向深度发展,并使挖掘数据开始扮演市场战略辅助决策的作用。移动互联网上众多浏览、搜索、下单行为产生了海量数据,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成功分析并运用这些数据的制造企业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支撑着市场营销类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着价值获取渠道拓展。大数据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数据分析,为制造企业产品的市场交易提供预测。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市场交易环节的广泛应用,面向客户的便捷化电子商务服务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强化了从工厂到客户的全过程服务,提高了客户要求响应速度,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因此,在移动互联生态下,制造企业胜败的关键不仅仅是拥有多大研发部门、有多少研发人员等已有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整合多少创新资源。相较于传统外贸经过多个中间商的层层“加码”、终端缺失,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创业者把眼光投向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接与国外客户交易。这一全新的业态实现了中国制造和国际消费者双赢,也使得修正当前不公平的全球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成为可能。

“如果一直做传统外贸,我们摆脱不了‘低端加工厂’的困境,一定要掌握终端,掌握定价权,现在我们的利润可以达到20%,是传统外贸的4~5倍。”一位多年从事外贸生意的老板说。

杭州“全麦网”由3个大学生创办,这家并不大的网站4年来用14种语言向全球200多个国家销售服装、箱包等商品,去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全麦网”负责人说,同样的商品,在美国购买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差价可能在10倍以上。从物流来看,最快的3天就能到货,完全在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海关总署总工程师李小刚说:“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对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外贸形势下,推动跨境外贸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贸易成本,解决结汇退税等实际问题,切实适于中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的成长就是从代工贴牌开始的,现在很多代工企业从工艺技术上来说的确有世界水平,能够完成非常复杂的产品制造,所以现在即使是苹果公司的产品也多由中国代工企业制造,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企业的制造水平。

篇5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 传统企业 电子商务模式

一、引言

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迅猛。ID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逾16兆美元。据调查。200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809亿元,自200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来。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9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0%,预计2010年将达15万亿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突显了自身低成本、高效率、开放性的特点,不仅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鉴于这一重大现实,我们在对内蒙古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对内蒙古地区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为我区更多的传统企业应用及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提供参考。

二、内蒙古地区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模式的调查情况分析

为了对内蒙古地区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对内蒙古地区56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这些企业涵盖了我区大部分重点行业,如乳品、羊绒、医药、电子等,其大型与大型企业有19家,中小型企业有37家。通过调查发现,我区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整体偏低,尽管75%的被调查企业已建立专门信息机构,全部实现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占38.8%,但信息化资金投入仅占企业资产总额的0.1%。此外,我区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多局限于信息与传递。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基本上都已接入互联网,56%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65%的企业已建立内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占68%,从事网上采购的企业占17%,从事网上销售的企业占8%。在已经开展网上采购和营销的企业中,电子商务采购额仅占企业总采购额的0.45%,电子商务销售额仅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0.008%。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区内电子商务应用至今还没有突破性的增长和实质性的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仍然局限于信息和传递环节,定单与合同的签订、支付与配送体系则必须依靠网下资源和传统方式来完成。

通过调查,我们归纳了我区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同时采取了文献收集、网络检索、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对上述企业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总结。本次调查中。内蒙古地区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选择如图1和表1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企业采用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主要是网上黄页、电子采购和电子商店,其次是虚拟社区和第三方交易市场,而其他的模式很少被采用。这主要是因为,网上黄页对企业的创新度和整合度要求都很低,因此被企业的采纳度最高:电子商店和电子采购所要求的创新度和整合度都属中等偏下,符合目前我区企业电子商务所处的发展阶段,能够直接支持企业的主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成本的缩减和收益的增加,故在被调查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虚拟社区是其他商业模式的有效补充形式:第三方交易市场则是整合度要求非常高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但正是这种高整合度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外部性,因此受到近两年市场的强烈驱动,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行业生态型电子商务市场。表1显示。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应用在总体上要明显弱于大型企业,但是他们在选择的类别上几乎没有明显差异。

有关不同规模企业所选择的商业模式种类数的统计见表2和图2所示。

从表2和图2可以发现,86.5%的企业选择1-3种商业模式,只有13.5%的企业没有选择或选择了3种以上商业模式。这说明内蒙古地区绝大多数企业都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应用,整个应用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应用特点,我们还可以发现。大型企业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上走在中小企业的前面。

三、内蒙古地区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应用对策选择

(一)以业务需求为目的,渐进地应用各类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由于我区企业信息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广大企业加入到综合型和垂直型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网站中去,如阿里巴巴全球贸易信息网、易创化工网、中国纺织在线等,从最初的信息、收集,到电子采购,再到形成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店。循序渐进地应用各类电子商务模式。

(二)在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应优先选择网上黄页、电子商店、电子采购中一至三种模式进行应用

企业可采用网上黄页,将其信息注册到综合性黄页网站(如内蒙古企业信息网),或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如企业网站)。这种模式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较低,电子商店是指企业的网络营销。即通过网络推广产品、提高知名度、获得订单和出售产品。在线销售和在线购物可以改变传统的销售和购物过程,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扩大销售范围的一种有效方式。

电子采购是指企业商品和服务的网上招标和网上采购。据统计,目前电子商务交易额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是整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0%,通过电子采购能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提高企业运作的整体效率。

(三)大型企业可以积极尝试并创新应用其他电子商务模式,如价值链服务提供商、价值链整合商都模式,从而拓展更多新的业务

(四)中小,型企业若没有能力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就需要引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联盟并实现网上交易,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

对企业而言,采用何种电子商务模式不是绝对的,不存在最好的与固定的模式,只存在最适合的模式。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和层次找到一种适合其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可同时采用一种或几种电子商务模式为其业务活动服务,这些模式将随企业的发展和环境变化而演进。

篇6

定位思想催生丰饶经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社会民利的现状,“去中心化”意识流行,个性化思潮得到空前释放。受价值观改变的影响,大众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变,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自我,几乎是要求商家给自己量身定做,而这恰恰就是消费者时代的典型特征。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除了产品服务的核心功能以外,消费者总是在个性化和低成本两者(这两点更多是由商业模式带来的)之间平衡抉择,甚至越来越将“个性化”价值放在第一位。相应地,为每个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就是大势所趋。而网络的广泛应用,加速了这种趋势的进程。

细分定位的方法是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定位》之于广告人,就如同《圣经》之于基督徒。通过细分定位取得成功的案例俯拾皆是,其中,宝洁的洗发水系列细分定位案例就是最有力的例证之一。

其实,科特勒的《水平营销》应该与《定位》有同样的地位。它有两大贡献:

其一,科特勒一针见血地点到了《定位》思想的短处,即市场不可能无限细分下去,因为过于细分的市场无法支撑一个独立公司的运营。

其二,《水平营销》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纵向细分定位的思维,即通过横向思维一一种跳跃性的思维方式――使得顾客价值创新多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但是,《水平营销》还是不能逃出认识局限,因为水平营销本质上还是一种基于分众市场的细分定位思维。虽然《定位》和《水平营销》两者思考的路径不一样,但是它们共同催生了一个概念,那就是丰饶经济。

丰饶经济不是指商品供给性的丰饶,而是指消费者选择性的丰饶。但选择的多样性与选择的成本(即认知成本抑或遴选成本)两者相伴相生,使得一部分附加值抵消。

而且,对于企业而言,同样也面临着三大矛盾:

其一,正如科特勒所言,越来越不具规模的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运营困难和营销困难。

其二,企业在提供个性化产品的时候,难以完全解决”有效选择”和“高效选择”之间此消彼长的矛盾。

其三,大多传统企业难以在规模经济和个性化订制的矛盾之间进行抉择。

而《长尾理论》的出世,使这道难题的解决曙光乍现。

长尾理论与大规模订制一脉相承

长尾(Long Tail)是2004年克里斯・安德森在给《连线》杂志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的词汇,用以描述亚马逊(Amazon)、Netflix、Rhapsody等的商业模式。长尾理论是建立在丰饶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实现长尾市场,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第一,能为顾客提供足够多的商品(抑或是选择)是长尾理论的基础。

第二,克里斯・安德森描述长尾市场最理想的情况是:“纯数字集合器企业只需要把产品存储在硬盘上,然后通过宽带运送它们,生产、存储和销售成本接近于零,版税只有在产品售出的时候才需要支付。”

第三,帮助顾客快速找到需要的商品才能让终端商品产生销售,因此过滤器(搜索或个性化推荐系统)特别重要。

亚马逊的成功在于收集了将近100%的书籍目录,而其他网络书店只能做到90%。对选择者来说,亚马逊提供了别人无法提供的接近无限的选择。这么大的网络库存,其边际储存成本却几乎为零。同时,亚马逊网站上的搜索引擎和协同过滤系统(collaborative filtering)将用户需求推向长尾,迅速将产品与需求准确配对。

据统计,亚马逊超过一半的销售量来自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更大。

亚马逊的案例可以揭示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Netflix、Rhapsody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个道理。

如果将Amazon、Netflix、Rhapsody的商业模式的销售统计数据模拟在图上,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符合幂指数形式的需求曲线(如图1),快速下降的部分就是长尾市场。

不言而喻,长尾是一个有着巨大潜能的“蓝海”市场。对于“短头”中的大市场,适合进行单独运营,而对于“长尾”中的众多小市场,可以将其集合在一起,以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这就是长尾理论的集合器原理,也是长尾理论的战略指导意义所在。

如果从长尾理论的内涵上进一步引申,会发现,它跟大规模订制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戴尔电脑就是采用了基于大规模订制的独特战略,从而迅速成为个人电脑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公司。

如果将戴尔的每一个订单作为一个品类,则每个单品对应着一个利基市场,众多的利基市场集合在一起,就如同是将众多小市场汇聚在一起,抑或是将无数个性化的选择汇聚在一起。相信以订单为基本品类,将戴尔的销售统计数据描述成曲线图,也一定符合幂指数分布,而且戴尔的商业模式基本上能满足长尾模式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各种各样的软硬件搭配方式,意味着戴尔能够提供无数个性化产品。

二、订单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客户推向“长尾”,使他们在长尾中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定制品。

三、戴尔利用了延迟概念,在收到顾客订单后才为顾客组装个人电脑,加上JIT式的生产模式,因此,戴尔的库存基本上是零。

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来看,戴尔商业模式承载的核心价值内涵和长尾模式是一致的,都是在努力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从“短头”向“长尾”演进

现在,阿迪达斯、耐克、李宁等都可以为少数专业运动员量身订做最科学、最个性化的运动鞋、运动服和其他体育用品,但囿于技术、成本甚至商业模式的限制,这样的高端产品只能停留在小试阶段。这种产品要想大量普及,还需要配套技术的突破,使订制成本下降到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不可否认,它是未来的趋势。

可见,要想通过长尾模式,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回顾Amazon、Netflix、Rhapsody以及戴尔的案例,发现它们与传统规模生产企业不只是产品和服务上的区别,更是商业模式系统性的差别。

因此,当务之急是,一方面,我们要随时关注新技术的突破以及新事物的出现,它们很可能是带来商业模式成功转型的契机: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思考:在现有的技术等客观条件下,是否可以巧妙地通过商业模式设计,使长尾理论的精髓更为普遍地惠及传统企业,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甚至社会效益。

事实上,如果跳出产品概念束缚,跳出组织边界束缚,甚至跳出产业边界束缚,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长尾模式的应用其

实随处可见。让我们先来看看iPod的独特商业模式。

iPod,向长尾延伸

2008财政年度,索尼集团净亏损10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直接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业绩一路凯歌,遥遥领先。

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由于对网络音乐的漠视,才使索尼丧失了和苹果一较高下的最佳时机。

苹果和索尼的大战,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要知道,消费者并不是在购买播放器,而是在购买音乐。在销售音乐的方式上,索尼以规模生产为内涵的推销流行音乐的传统模式,与苹果的基于长尾平台抑或规模订制的随心自主点播音乐的新型模式“iPod+iTunes”进行比拼,从订制附加值的角度来看,高下立判。

苹果是通过异业联合进行商业模式再造的成功典范。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再造,的确是一种快捷的方法,时下流行的3C融合(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即三类电子产品融合的商业模式)以及TMT模式(Technology、Media、Telecom)是最近比较热门的商业模式再造方式,后者尤为典型。由于传统唱片经营状况日趋式微,于是许多传统唱片公司纷纷将销售渠道嫁接到网络上,其实质就是在进行以订制附加值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再造。此时,如果还以为传统唱片公司是在拓宽渠道,就不得不说这样的理解有些落伍了。

利丰,超越生产线

利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贸易企业,2006年收入逾90亿港元,其出口贸易服务主要集中于成衣、流行饰物、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家居装饰品、旅游用品、餐具等消费类产品,目前主要的客户包括沃尔玛、可口可乐、迪斯尼、乐高等。一家以提供消费品出口贸易服务为主的公司竟然能做到如此规模,让人不敢小觑。亚洲企业被哈佛列入教材的不多,而为利丰,哈佛商学院就写了五个不同主题的教案。引得哈佛如此青睐,当然不会仅仅是利丰的规模和业绩,那还会是什么呢?

利丰类似一个“虚拟生产商”,它自己不拥有任何一个生产环节,但却为客户提供“一次购足”的增值服务,包括产品开发、原料采购、生产安排与管理、品质监控、出口批文一直到装货配送的各个环节服务。

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利丰的供应链管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根据产品特性、交货期等各项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设计和提供最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利丰扮演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者”与“管理协调者”的角色。

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利丰成功实现了对全球40个国家的7500家工厂的资源运筹和整合,在“无疆界”营销中向客户提供基于整个价值链的增值服务。

正是这个全球资源的协调平台,使得利丰可以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按照订单灵活设计的产、供、销一体化的“订制化”供应链。这种“订制化”供应链的竞争力不言而喻。

“苏南模式”,合作的长尾

讨论长尾理论的应用,有一种模式不得不提,它就是1980年代经济学界非常关注的“苏南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创造了一种富有地方色彩的乡镇集体经济,即“苏南模式”。浙江等省的乡镇企业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以中国纽扣之乡千年古镇西塘为例,这里几百家加工各式纽扣的厂家集中在一起。这些企业始于大集体时期的农村自办加工作坊,大多是规模较小的家族式企业,但各自之间互有分工和协作,而且非常团结。在这里没有“同行是冤家“的概念,有客户上门,如果自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就会尽力介绍给同行,决不让客户空手而归。

从长尾理论集合的原理来看,这种行业扎堆现象的本质就是长尾集合,它使得客户个性化选择的有效性得到更多保障,而每一个相互帮助的成员,则是提升客户选择高效性的关键所在。

这个案例不仅是长尾理论在传统企业中应用的经典,同时在商业模式的概念上,对企业有更新的启示。商业模式的边界可以是多重的,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可以成为另一个商业模式的元素,如果从社会性的立场来重新定位自己,自发组成更高层面的虚拟商业模式,同样能够达到一种规模经济效应。

“完全长尾”是大势所趋

长尾不是终结,不断细分的定位会使短头中的每个单品进一步分化。换言之,短头会越来越短,长尾将越来越长,甚至以后没有短头存在,这就是长尾模型演变的趋势。如果将长尾模式、戴尔商业模式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的演变历程联系在一起,更容易证明它们之间原本一脉相承的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农业社会的定制生产,到工业社会的规模生产,再到后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订制,因此,工业化时代的规模生产方式是一种前进中的迂回。这种迂回,也是因为当时代的生产技术水平无以有效破解前述三大矛盾。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使得大众不得不在个性和成本之间做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尽管工业化的规模生产以“节约大量成本”的方式创造顾客价值,但是依然无法替代大众对个性化的追求。现代卖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高效选择和有效选择之间的矛盾,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商业模式。

通常,能以异平寻常的速度成长的企业,一定是提供了一种被过于压抑且消费者非常渴求的价值。现代零售终端空前高速发展的事实,也印证了顾客对个性化产品订制附加值的认可和追求程度。这应该算是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的一种现实演示了。

现实中,利用订制附加值的方法促进销售的例子并不少见。徐福记的糖果、喜之郎的果冻,都是散装售卖,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去思考其中订制附加值的营销价值。速冻饺子曾经也是散装售卖的,但是随着商务部《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的出台,不得不整包卖了,但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组合自己喜欢的口味,不少消费者选择放弃,速冻饺子一下子失去了不小的销售量。仅仅因为销售方式做了微小的改动,整个商业模式的价值内涵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反过来,也不得不让人承认个性化订制的营销魅力。

尽管现代卖场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但是对于现代卖场的前景,我倒有个较为大胆的预测。我不太认同它会一直是商业模式“常青树”的提法。试想,一旦越来越多的实体产品能像唱片一样,逐渐以网络销售取代实体店销售,越来越多的实体产品像戴尔电脑一样,无库存、无陈列销售,现代卖场还会是主流么?换一个说法更容易理解,在规模生产方式下,需要现代卖场这种第三方实体来对顾客平衡其对订制附加值和低成本的追求,在大规模定制下,这种第三方的价值就不需要了。

篇7

一、不可跨越的产业增长路径

任何一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遵循一定模式演进的,特别是工业化阶段的主导产业演进顺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于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而言,很多产业的增长是不可跨越的。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出发,目前大致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日本以及当前的英国和德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而言,上述国家在GDP总量相当阶段的产业增长格局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在类似经济总量下,美国和日本的产业增长格局的确体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电子产品、出版印刷、交通运输相关产业、大众消费品(家具、食品、皮革和房地产)和消费服务等产业处于领先增长地位。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讲,人均GDP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目前中国大致相当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日本。美国当时的主导驱动产业形成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新兴工业原料石油的出现;二是特殊的冷战大背景。而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黄金增长时期则来自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驱动。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核能动力为核心,包括电子计算机、新合成材料、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和海洋工程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在内的组合式技术创新。正是这一系列领先的技术变革和特殊的国际环境促使美国形成了以“飞机制造、石油开采及加工、原子能和宇航”产业为领先的产业增长格局。

日本的产业增长则以政府为原动力,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并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做保障。有数据表明,在重化工业阶段,化学、金属及其制品和机械制造构成日本工业的三足鼎立格局,而作为保障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从1955年到1973年扩大了48倍。

在以上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回到典型的工业化增长路径,即“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重化工业阶段:钢铁、能源、机械、化工;高技术密集时代:航空、航天、核工业、计算机;高加工和组装时代:家电、汽车;微电子时代:信息网络、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航天技术、海洋开发”。应该说,重化工业阶段的诸多产业增长对后来的产业发展是具有不可跨越的基础性作用的。

由此判断,中国经济体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大国经济体,面对这样一个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其经济增长必然具有双重特征,即不可跨越的传统产业和日新月异的新兴产业都不可或缺。其中,如果就经济增长从工业化阶段向后推进的角度而言,以工艺技术为核心的机械制造和以材料合成为核心的化学工业对一个大国经济体而言显然是不可跨越的。

二、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新兴产业

如何确定符合国际潮流的产业增长特征,这可能有很多逻辑和思路,但我们认为美国资本市场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社会优质资产证券化机制,可以将引领产业增长潮流的产业中的典型公司迅速转变为公众公司。因此,我们立足于总结美国最近一年多IPO的产业结构特征,并推广到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的国家。

就上述产业结构特征而言,除了控股公司和封闭式基金两种特殊的形式之外,IPO比较集中的产业分别是商业服务、药品及健康产业、零售、能源和Internet相关产业。其中商业服务是一种国内没有可比性的产业分类,其产业内涵更能反映引领产业潮流的增长特征。

在研究美国市场IPO产业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观察了英国、日本和韩国的情况,这些数据与美国市场的规律和特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由此可见,当前能够代表国际产业增长潮流的产业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领域:

第一,消费与服务领域,如商业服务、药品与健康服务、零售、房地产和金融;

第二,新技术领域,如网络、电信、计算机软件;

第三,能源约束领域,如能源和能源服务。

三、引领潮流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对传统的产业增长路径和新兴的产业潮流进行分析总结之后,我们进一步关注能够引领增长潮流的商业模式,这是新兴产业在企业层面的延伸,也是具体化到投资层面所必须思考和考察的问题。

1、什么是商业模式

关于商业模式,实际上还属于一个并不十分清晰的概念,因此我们首先对商业模式的内涵或特征做一个概括和归纳,以下四个特征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创新,包括既有模式的重组、关键环节的改变,但通常可能会颠覆既定的游戏规则;

第二,盈利,可以创造收入或降低成本或控制风险,或者兼而有之。关键在于其一定会体现出收入或利润增长的商业价值;

第三,超越,突破行业界限和传统思维,可能是一种融合,也可能是一种完全的创新;

第四、可持续和不可轻易复制:不会被竞争者或潜在进入者轻易模仿,通常具有赢家通吃或垄断某一环节的特征。

2、来自麦肯锡的商业模式分类与界定

我们认为麦肯锡的商业模式分类能够较好的反映商业模式的大类特征,即鲸鱼、布谷鸟和益生菌三大类。

首先,鲸鱼模式,他们以规模致胜。典型代表如沃尔玛,其与中国贸易量超过了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同中国的贸易总和,规模优势十分明显;又如新浪,其无论在SP还是BLOG等新兴业务出现后都可以凭借规模取得后发优势。

其次,布谷鸟模式,他们不独立生存,而是依存于一些特定的产业或企业群体存在和成长,参与到其他产业链条的服务中去。典型代表如UPS,它为超过175个国家的无数顾客提供60种不同的供应链产品服务。

除运输包裹外,一项核心业务是向无法自行维系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最后,益生菌模式,他们是细分市场的小家伙,一旦遇到成长机遇便可能迅速膨胀,这是商业创意的主要来源地,商业模式的创新基本都在这一领域诞生的。

3、具有创新特征的商业模式

(1)美国市场的启示

我们同样从美国的IPO中寻求到了启示,特别是一些很难归入特定产业的企业,往往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集中营。

(2)来自中国的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正在不断和美国等具有创新活力的国家迅速接轨,并诞生了一系列具有商业创意且已经开始产生盈利的商业模式,其中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模式已经获得了风险投资或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

第一类,是与互联网完美结合的商业创意和商业模式。其典型代表如下:

ATA:通过计算机提供智能化考试服务平台;

阿拉丁:经营向客户开放的导航和三维地图,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设计在网络地图上标注自己企业的位置及特色标识;

价值中国;在没有盈利模式的博客网站群中独具特色,其采取作者实名制,并根据作者的贡献分配远期收益期权,一旦盈利可以凭此期权分享收益;

空中网:通过手机提供娱乐互联增值服务;

奇虎网:将搜索引擎和社区论坛结合,为社区论坛提供各种服务;

淘宝网:C2C的网络销售模式,其销售总额相当于67家沃尔玛国门店;

智买道:通过网络积分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消费折扣服务,并与商家分享佣金。

第二类,是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服务提供商,他们以新兴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获得高速成长。典型代表如:

慈济体检与佳美口腔: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连锁机构;

天娱和太合麦田:前者打造了超级女声的全新产业链条,后者则从事数字音乐发行;

雅昌印刷;在丰富的艺术品专业印刷基础上,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了艺术品投资资料的数据库,成为艺术品投资者的权威数据来源,满足了奢侈消费群体的投资需求;

魅惑广告:以出租车为平台经营广告业务。

第三类,是具有布谷鸟特征的企业,他们的商业价值就是通过参与到另一个快速增长的产业中来实现的。典型代表如:

沃力森:提供月租型CRM服务,以B/S方式提供CRM软件和系统服务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因此可以低廉费用享受信息化服务;

国通物流:以先进的熏蒸技术,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管理技术和配套的保税及海关服务,构建了全国首个专业农产品保税物流中心;

中星微电子:主要从事数字多媒体领域中的PC摄像头芯片设计,并将其制造和营销外包,成为无工厂的行业领导者,占据了全球细分市场60%的份额。

(3)创新商业模式的商业与金融价值

篇8

1. 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球互联网络使用人数达到22.67亿人,已经占到世界人口的32.7%。如此庞大的网民人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交易基础。

——根据Netcraft 调查,截至2012年1月底,在侦测时共收到全球582716657个站点的反馈信息,其中,活跃网站数量约1.8亿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球互联网站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10年8月以来,网站数量的增加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8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2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7%;2011年达到26.8万亿美元

——网络购物交易规模接近1万亿美元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消费潮流。电子商务正在促成新的消费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诞生和推广。2010年全球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9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在2010年全球整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中,西欧(23%)、美国(17%)和亚洲(30%)所占比总和达70%,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2. 中国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

去年商务部了“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至2015年,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规模以上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8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的贸易额占全国当年进出口贸易额的10%以上。按照商务部2015年进出口总额目标定在4.8万亿美元的基础上,电子商务应完成48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2000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这样的高比例,如果电子商务不以大型出口贸易企业中得到突破,有可能困难很大。据商务部今年8月份的统计全国在线对外贸易今年增长28%。据估计全国电子商务跨境平台全年总进出口额大概10多亿美元,和现在的3万多亿的进出口规模相差甚远。但是电子商务所具备的爆发性增长特点,没有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3. 全球电子商务潮流下的外贸困境

中国外贸发展的增速逐年放缓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电子商务的浪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外贸的发展将更加艰难。据海关总署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7月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仅仅增长了1%,进口增长4.7%,经季节调整后分别为1.6%和1.2%。更糟糕的是,1-7月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仅增长了0.6%,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出口数据都不会好看。占整体贸易额近五成的加工贸易,其进口指标一向被视作中国出口的风向标。西方感恩节、圣诞节前夕的7-10月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传统旺季,出口引擎在此刻熄火,可见外需的状况不乐观。中国外贸全年的“保十”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

4.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几种常用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由于其跨区域和跨时空的特性,而且要面对看不见的消费者,因此在定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国内贸易电子商务的概念时,其界限有点模糊。因此我们要以电子商务参与者在境内或境外来定义是否参于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模式。有时候我们会称为“跨境”电子商务。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参与者分为:供应商(Business企业,简称B)、电商平台(Business企业,简称B)还有消费者(Customer顾客,简称C),而有的时候个人供应商也简称为C(Customer 顾客)。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中的2个B(供应商和平台商)和2个C(消费者和个人供应商)经常混搅在一起。使用起来如B2C使人们分不清到底参与者是谁,属于哪个商业模式。因此,有的时候用B2B2C(供应商—平台商—消费者)或B2C2C(平台商—个人卖家—消费者)来加以区别。这是由于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应用在不断演化的结果所造成的。因此当我们使用这些商业模式概念一定要考察其内涵到底是什么。

4.1跨境网购服务类

跨境网购服务类是指具有国际背景的境内外电子商务企业,为境内外的产品供应商提供给境内外的消费者网购服务的平台,也成为平台商。有的为全球供应商提供平台服务如美国的亚马逊和易贝,有的只为进口或出口为目的供应商提供平台,如中国的速卖通和日本的乐酷天。

4.2跨境网购运行类

主要指电子商务企业利用自己的平台或第三方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网购服务。如美国的亚马逊不但是为其他供应商提供网购销售的平台服务,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电商销售商。因此拥有自己独立的支付和物流体系,而专业从事跨境出口业务的企业如深圳DX公司和杭州全麦公司,则是利用第三方网购平台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和支付服务,面对全球消费者或小型批发商从事零售和批发业务。

4.3跨境信息服务类

是指为境内外产品供应商提供信息交流、产品、提供交易机会和买卖成交服务的B2B服务平台。有综合性行业的阿里巴巴和专业性较强的慧聪网、中国化工网等等。

4.4跨境信息应用类

主要是传统企业为了营销推广、上下游供应链信息管理,本企业的产品展示,国内外供应商的贸易信息交流,从产品的报价、成交,发样、生产、质检、库存、出运、收汇等整个业务流程的内部管理以及为客户或工厂提供业务进程服务的企业之间信息管理功能。如东方股份,土畜产公司。

下面是按参与者分类的10种主要跨境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见表1

从以上电子商务商务模式的划分中,还可以细分为企业性质,经营模式,物流,支付,IT技术支撑等服务配套,服务对象等,见表2:

5. 大型出口贸易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选择

5.1 战略选择:信息服务还是商业产业

从上述表中我们可以看到B2B电子商务模式不管是平台商阿里巴巴,还是外贸出口企业,只限于企业之间的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只起到一个为企业传统经营模式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的服务功能。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路人,中国的电子商务能有今天,阿里巴巴功不可没。阿里巴巴创业就是从服务于国际贸易的B2B信息平台开始的。现在10年过去了,但是国际贸易的B2B传统模式至今没有变,而由B2B引发的B2C、C2C(淘宝网,天猫,一淘网)潮流却势不可挡。以至于阿里巴巴被迫将B2B平台从港交所退市和私有化,并主动进行B2B业务的转型升级。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认为,B2B需要逐步从一个信息交互的交易市场,向供应链交易的服务平台去转移。这说明电子商务的信息服务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阿里巴巴所说的供应链交易的服务平台,目前还不知走向何处。早在2008年阿里巴巴就曾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在日本和美国建立国际物流通道。但是由于阿里巴巴本身不是一个产品经营性企业,只是一个平台商,没有供应链管理经验,要靠一己之力解决国际贸易双边的出口,进口,报关、税收、外汇,物流,仓储等诸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5.2 产业选择:供应链还是平台

电子商务之所以兴起和发展是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但电子商务真正发展壮大成今天的规模,并且还在朝人们可以预计甚至不可预计的方向前进。其核心离不开供应链的革命。因为电子商务从一延生就决定了肩负起缩短供应链并对其进行革命的使命。

6. 供应链战略—出口跨境型B2C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所谓出口跨境型B2C模式就是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B2C外贸出口零售模式。它主要分为出口跨境型平台(速卖通)和出口跨境型企业(DX,兰亭集序)两类。它们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逐步开始发展起来的。到了2010年进入了高峰期,如阿里巴巴的速卖通2011年销售额增长了60倍。而据敦煌网公开的信息,目前已经实现100多万家国内供应商在线,2500万种产品在线,遍布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万买家的规模,每小时有10万家买家定时在线采购,6秒钟产生一张订单。

而对于出口跨境B2C企业来说,现在国内已有几家获得了资本的融资。如DX、兰亭集势和 米兰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中DX应该是出口跨境B2C的龙头老大。据公开的信息,2002年从易贝起家,2006年上线,2007开始营业。2010年4月被香港易宝(港股68086)收购。2010年出口额已达2亿美元。2011年上半年税后盈利7000万港币。如此骄人的成绩,在所有的电商上市企业中是最赚钱的。而现在国内的电商在盈利不多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还要用资本的钱大打价格战。据说京东商城已经瞄准这个市场并意图进入这个领域。出口跨境型B2C模式已经成为各路资本垂涎的一座潜藏已久并正待开启的亿万金矿。

6.1优势分析

6.1.1中间商变零售商

原来我们的传统外贸的前向供应链是进口商、批发商、渠道商、分销商,最后是零售商。跨境型B2C电子商务模式一下子把中间商的环节延伸到零售环节,打破了原来的国外渠道如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的垄断,它面对的客户群不单是消费者,还有个体批发商,个体零售商。甚至还可跨越到集团渠道商。这种国际贸易多元身份的一体化,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其出口前景不可估量。国外市场巨大容量从此打开并取得爆发性扩张。

6.1.2推销员变采购员

原来传统外贸是到处求顾客给订单,签了订单还要求工厂安排生产。产品既要质量好、又要价格低,而且还要交货及时。可是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工厂都是自己对外接单。要工厂满足以上条件根本不可能。有时还要和工厂抢同一个客人,而客人又想跨越外贸出口商,直接找工厂,以得到更低的价格。出口中间商的这种尴尬地位,只能迫使自己去找一些价格低,但质量和交货期不能保证的非主流的小工厂。可是小工厂做大了,外贸又多了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竞争者。前面的场景又要重复出现。如此恶性循环下来,外贸中间商伤痕累累,不倒下也快濒临死亡了。但是,现在出口跨境B2C模式的出现,以前那种“先推销,后采购,客户工厂已挂钩”的局面将得到彻底地改变。中间商自己成了买家,不用再和工厂竞争,而是国外买家多了一个竞争者,工厂多了一条渠道。原来的推销员成了采购员。在工厂面前,买方议价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完全可以让工厂们自己去竞争,我们可以从中从容不迫地挑选质量好、价格低、交货及时的工厂。

6.1.3商业模式转型快

杭州全麦公司是一家成功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但它的前身是杭州好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并不是主营服装跨境业务,而是一家IT公司。原来公司的主业是为中国供应商提销售平台,为国外小额批发商提供采购平台,类似于敦煌网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服务性企业。由平台改变成现在的供应链商业模式,应该时间不长,现在公司设技术部、市场部、报关部、库存部、在线部、营销推广部,项目中心各种语言组成,完全是一家以供应链管理为中心的电子商务零售企业。一家非专业外贸公司如此之快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进入外贸领域,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不是这种跨境B2C模式,是难以想象的。而且现在国内做的好几家跨境B2C都不是专业外贸公司出身。

6.1.4单一出口变全球出口

原来外贸公司出口属大额贸易,因此,具有产品单一性和市场单一性的特征。现在跨境B2C模式属小额外贸,面向全球,出口产品和国际市场都呈多元化趋势。产品和市场多元化对外贸最大的好处是免受国际金融危机风波的影响。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危机爆发是有时差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了,需求减少了,还有欧盟国家和地区。欧债危机发生了,市场萎缩了,还有金砖国家的崛起。全球市场机会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单一市场的机会。东边不亮西边亮。而这一点大额贸易出口是做不到的。只有跨境B2C可以做到。

6.1.5价格竞争力强且利润空间大

由于跨境B2C模式直接的零售面对国外消费者,即使物流成本偏高,但是相对于本地的实体店零售价还是有很大的竞争力。以兰亭集势最具优势的婚纱产品为例,目前兰亭集势卖到国外的婚纱价位在200-300美元,相对于国外市场定制婚纱动辄1000美元的价格非常便宜,所以在国外市场上大受欢迎。

另外跨境B2C的利润率普遍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这比大型出口零售业平均利润3-5%的水平要高出几倍。因为原来国外中间商,如进口商,批发商和分销商等的中间环节费用都节省下来了。

6.1.6符合定制化消费趋势

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已正在逐步由B2C向C2B模式方式转变。所谓C2B就是消费者向零售商定制产品。由零售商委托加工商为消费者生产。这是互联网的个性化文化向商业领域渗透的表现,即所谓的“长尾理论”。比如以经营婚纱产品为主的跨境B2C企业兰亭集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定制个性化婚纱。兰亭集势收到定单后的15天内就可以完成。由快递送往全世界任何地方,一般只有3-5天。消费者在20天内就可以收到完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产品。可见其市场的受欢迎度是相当之高。

6.1.7资金周转快且汇率风险小

跨境B2C的最大优势是买家在网购时是预付全部货款的。货发出以后,没有任何收不到货款的风险,而且货款收到及时。这样可以大大的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资金周转长和钱款货物两空是传统出口企业最大的难题。这个难题在跨境B2C1模式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外还有一个风险可以避免的就是汇率风险。现在由于经济危机频发,外汇的汇率走向不稳定,有时人民币有升值风险,欧元有贬值风险。跨境B2C的即时交易,即时支付完全避免了这种结构性风险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6.2 劣势分析

6.2.1物流成本的高昂

出口跨境销售的对象是消费者和小额批发商。产品运输以小批量、多批种的国际快递物流为主要方式。如全麦公司每天有1600单的流量,目前主要是利用国外第三物流快递公司,即TNT、UPS、DHL和FEDEX四大国际快递公司,或者通过国际平邮和国际空运运输。如果以1公斤物品运到美国为例,海运费为1.30元、空运费为35元、快递费为45元,最低和最高之间的差距达几十倍。DX公司专做3C产品,一个价值2美元的东西,快递费要50元左右。但还是比当地零售价便宜,所以很好销。可是,如果这种商业模式普及了,竞争者多了,那么,物流成本高昂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6.2.2产品类别的限制

由于物流成本的高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主要经营的产品一般是服装类和3C电子产品。中国排名第一的DX公司经营的就是3C产品,排名第二的兰亭集序经营的婚纱。如全麦公司经营的服装,由于物流成本的原因,全部走低价路线,每件服装都控制在3-5美元左右,这实际上也限制了产品本身多档次,多品种的发展空间。因为这类产品包裹体积小,相对的附加值较高,但对于家具、百货、箱包、户外休闲,运动,旅游产品以及,重量较重的机械、五金等来说,其物流成本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这对于大型出口企业全方位的出口产品线局限性很大。

6.2.3支付体系困境

出口跨境型电子商务平台面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什么样的支付体系是关键,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虽然对国内的网购是最受欢迎的,但是在国际上还不是主流网上支付工具。PayPal是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在全球190多个国家都有用户和商户。因为80%以上的国外买家只使用PayPal在线跨境购物。2011年PayPad全球总支付金额达1187亿美元,相对于全球网购的十分之一,其中净营收44亿美元,从总支付金额来看,在中国地区已经是PayPad全球第三大市场。

但不幸的是2012年8月以来,PayPal先后终止了与阿里巴巴的速卖通(跨境C2C第三方平台)以及敦煌网(跨境B2B第三方平台)的战略合作。终止的原因没有对外透露。据了解敦煌网是PayPad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合作者。2011年4月开始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至今一年不到结束了合作。据敦煌网CEO介绍,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跨境B2B电子商务支付解决方案。

但是,即使通过papal和信用卡,买家支付美元只能到外贸公司的香港或离岸公司,并不能直接支付到国内兑换为人民币。初期小额外贸公司主要通过个人账户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但由于我国对外汇管制非常严格,单个用户每年外汇兑换不能超过5万美金。因此,一旦企业逐渐规模化,企业资金回笼就面临外汇兑换问题。

6.2.4售后服务的缺失

跨境电子商务面对消费者的最大困境是售后服务。国外消费者特别是欧美地区的消费者,有一套完整的零售售后体系“无理由退货”是他们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而从网购得到的产品,不要说不可以无理由退货,跨境物流、报关、税收等一揽子跨境网购必须经历的过程足以让任何一个消费者打消退货这种念头。因此也成了抑制对质优价低的中国制造产品的消费热情。还有如果产品质量产生问题,需要投诉时,巨大的时间成本足以使消费者望而却步。这对于跨境网购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6.2.5“最后一公里”难题

现在所有的电子商务网购平台都要解决一个从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网购的竞争就是时间的竞争。最近亚马逊宣布在日本建立一个亚洲最大的物流中心,日本政府为了帮助日本最大的出口跨境电商平台乐酷天扩大亚洲市场,鼓励房地产商与其合作,在异地建造物流中心。其目的就是保证物流配送离消费者近,以缩短配送时间。这也是消费者享受网上购物乐趣的主要原因。中国跨境B2C,销售在中国,但物流配送也在中国,离境外有多远,时间就有多长。这会严重影响远距离地区消费者的网购热情,以至于最后失去了竞争力。其实,现在大部分远距离跨境B2C还是以小额批发或团购为主,不是零售。如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那么零售额也可以上去,所得利润还要多,市场容量还要大,这是对大型出口贸易企业来说是要重点考虑解决的难题。

6.2.6综合性人才缺乏

跨境B2C对综合型的人才结构要求非常高。首先是具有产品行业背景的专家,对行业产品具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专业知识。第二是语言专家,特别是小语种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等。这些语言都是非洲和南美的官方语言。虽然是小语种,但是其覆盖市场区域辽阔广大。第三是国际化专业人才。所谓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所在国文化、习俗、语言、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就能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全球零售、营销策划是关键。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产品(如阿拉伯和欧美)要有针对性的营销。即使是拍一张产品照片和加一点产品说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文化,习俗和爱好的不同。第四是供应链管理专家。所有电商平台成功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全球零售从产品方案制定、采购、生产、运输、库存,出口,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

6.2.7体制壁垒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手段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企业是有所不同的。他们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美国的facebook。但是这两个国外网站,都是被政府监管的。通过正常途径在国内是一般上不了这些国外的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属限制级网站。上Google也是有限度的。这也许是全麦公司在国外设分公司的原因。而且,国内外稍有点,整个网络就会被屏蔽。全麦公司今年年初曾经因此原因整个平台体系停业了几天,这就是跨境B2C的体制性风险。

6.2.8.国内政策法规的真空地带和政府的难处

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是近两年来的事情。目前国内的海关、外汇、商检等政策法规还是按照传统贸易的模式,对每笔交易进行常规的报关、商检、结汇、退税等流程来操作,这对于小批货、多品种、快速物流来说是致命性的障碍。全麦公司这么大的销售额,但外国销售收入由于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规定而进不了公司账户等等,这些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随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各个国家已经在研究跨境销售和消费的税收问题,这将为跨境电子商务又带来新的障碍。

6.2.9 灰色身份问题

现在,据说跨境B2C出口型企业已经有几万家,但每一家对自己的销售额到底是多少是讳莫如深的。中国跨境出口型在线交易额到达多少,众说纷纭,到2011年底有人说是100亿元,有人说是100亿美元,没有官方数据。香港上市的中国跨境B2C出口企业董事长和创始人陈灵健永远是一个低调的人,从来不在公共场合露面。另外,还有很多口规模已达几千万美元的出口跨境B2C企业,他们的网页是如此低调,区区几个中文介绍,你甚至看不出他们的企业主营是什么。可是据他们口头介绍公司产品已达100多万种,境外的网络在哪里也查不到。这些企业没有做大之前都很高调,一旦做大,集体保持沉默。其实,这就是当前跨境B2C出口企业的真实写照。被称为是一个“神秘的群体”。

7. 大型出口贸易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发展路线图

7.1产业战略为基础

产业与商贸的概念定位

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了《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国内首次将电子商务服务业单独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要求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把电子商务提高到新兴产业的高度。就是说电子商务不但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且它还具有产业的特性,一是固定资本(生产工具)的投入,如IT硬件、仓储体系。二是生产和制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如建立自己的独立平台,而提供的商业模式,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商贸流通只要具备资金和人两个条件,就可以从任何人手中购买任何产品和服务,销售给任何人,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产业一经投入不可改变,如要改变将承受巨大的成本风险。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和小型企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产业战略和商业模式战略的区别,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要有自己的硬件投入和服务体系来发展电子商务,这是产业战略。小型企业只是依赖第三方平台改变商业模式来做电子商务,这就是产业和商贸的概念定位。

7.2平台战略为目标

7.2.1 从流量到品牌

从出口跨境型到出口境外本地型的供应链战略目标是扩大全球市场,短时间内实现出口和零售销售额的超越性突破,增加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流量。通过流量来扩大消费者群体,使平台产生口碑效应,树立平台品牌。平台除了自身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容量之外,还有求助于资本的帮助,这是当前电商平台普遍所采取的资本战略。资本投入一般在初始阶段会较少,但一旦平台运作起来,并具备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而且有一定的流量(不需要多)之后,资本就会蜂拥而至。资本的作用就是以营销方法,对价格促销作持续性的投入,(2012年8月15日开始,轰动全国的京东商城,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开始的价格大战,就是资本们的博弈,他们的目的就是平台流量,苏宁电器是独立电商,京东商城是平台电商,但都得到了资本的眷顾)。平台的流量有一个数量级的质的提高,这时,我们就可以实施平台战略了。

7.2.2从独立到开放性

开放性平台也就是第三方平台,是大型出口贸易企业电在子商务战略的最高目标,它是以会员制方式吸引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参与到这个全球性的销售平台。利用平台上的各种资源,如客户资源,技术资源,物流仓储资源、支付资源等等进一步提高平台在全球的知名度,逐渐向全方位的第三方平台(如亚马逊)方向发展。

这种平台战略的目标可行性相当大。因为首先可以向中国的B2B中小企业市场开放,在国外为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提供海外仓储服务,解决了制约中小型企业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的第一大难题。随之而来的物流成本问题,配送时间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一揽子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具有十分庞大的市场空间。以B2B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为例,这些问题至今未解决,根据它自己开展的信息来说明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已逐渐形成的 趋势,如果把这个无聊障碍排除在外,那么这种潮流将势不可挡,由此C2C的市场及业务也会被激发出来,至此大型出口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才算真正的成功。

7.3 电子商务战略整合路线图

7.3.1产业战略 IT和海外仓储投入

7.3.2供应链战略 前向供应链出口跨境型+后向供应链出口本土型

7.3.3平台战略 出口跨境平台型+出口本土平台型

7.3.4资本战略 扶持出口本土型增长

篇9

刘汉创建并领导下的汉龙集团,是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业务从四川做到了全国乃至国际上,产业涉及能源、化工、矿业、医药、基建、地产、旅游、酒业、通信、传媒等等,拥有国内外多家上市公司。特别是该集团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尤其在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的汉龙希望小学,更令时人敬仰有加。然而,就是这个刘汉,却组织了个36人的涉黑团伙,残害了9条人命,于是舆论哗然。

无论是汉龙集团的红还是黑,都与另一个身影——政府密切相关。汉龙的红是通过政府做的,比如:捐建希望小学;汉龙的黑,也是通过政府做到的:杀人没事,继续杀人,甚至到了能决定县级干部任免的地步。

没有哪个经理人的职业梦想是加入黑社会。那么,经理人该如何识别一家企业是否可能涉黑呢?

一看企业商业模式

看一家企业是否有可能涉黑,不能只看是否做了多少红事,主要看以下三个依赖,即其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地头资源、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商业模式与这三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决定着进入企业的风险程度。

对权力资源的依赖程度

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依赖程度非常紧密,行贿权力几乎就会是常态。因为在转型变革的时代,权力也在追逐资本。权力正是因为它的强势地位而获得资本。但由于获得资本过多,导致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下降,资产的社会地位上升,最终权力被关进笼子。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完全依赖政策审批,离开了权力审批,就无法开展业务,比如早期的贸易等。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权力清单,就是降低权力对市场的控制权,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对地头资源的依赖程度

商业模式,如果过分依赖地头资源,涉黑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地头俗称地盘,地盘太基层,中央权力辐射不到,甚至维持基层稳定还得依靠地头资源。于是地头上就出现了强人,所谓地头蛇。这些强人,相对政府的白就叫黑,这些人组成的组织就叫黑社会,一般都由地痞流氓组成。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和地头资源打交道,到地盘上做生意,打打杀杀就是常事。因为这些黑社会,是相对于白社会存在的。一般政府管不了,比如:做餐饮、低端零售市场,必须和地头资源打交道。作为企业要对付这些地头黑势力,不得不黑对黑。为什么房地产开发商在拆迁过程中要依赖黑?因为,仅靠政府的白是拆不掉房子的,有时必须依赖黑。同时还得和政府一起来对付黑。娱乐行业就是典型黑对黑的例子。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商业模式与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越紧密,既要涉黑又要行贿。因为自然资源,政府要管,要依赖政府权力的审批,同时又要依赖地头力。自然资源是地头上的人祖祖辈辈生存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做生意赚钱,不得不与黑打交道。比如:矿产企业、地产企业、旅游企业等。

所以,职业经理人在选择平台时要考虑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地头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权力资源越紧越密,行贿的风险就会越大;与地头资源越紧密,就会与黑势力打交道越多;如果依赖自然资源程度越高,既有涉黑的可能,又要行贿。相反,自己出事的概率就会越低,比如:高科技、电商、专业服务业等。这些企业组织主要是依赖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权力、黑社会打交道都少,所以犯罪概率小多了。当然,赚钱也难多了。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愿行贿,更不愿意涉黑,为什么总有些人最后走上行贿和涉黑的犯罪道路呢?原因就是商业模式,所做的生意不得不与权力打交道,不得不与地头力打交道,最终被逼上了不归路。

二看老板秉性特点

涉黑老板第一个特点,就是胆大,超级大胆,什么事都敢干,不惧法律,没有敬畏感,无所畏惧。

第二,特别残忍和毒辣。做企业就是要追求财富,而财富又几乎成了这个时代人人追逐的对象,所以谁一旦拥有财富,就成了全民公敌,千夫所指。于是企业老板就难免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如果遇到冲突和摩擦,激愤之余,有可能采取过激手段,涉黑就有可能。

第三,做事没有底线。有些老板做事内心没有戒律,什么赚钱来什么,或者说只要赚钱,什么都干。这样的老板最容易涉黑、行贿。

三问自己,倾听内心

经理人应该常问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什么?问自己:我能够承受得起多少财富?问自己:我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假若自己和周围的同事朋友付出得差不多,得到的却比他们多,就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得到的过多了?自己如果得到后,心里感到不安,就应该主动放弃,战胜自己的欲望。我曾经见过一位职业经理人,跟随他的大老板在2007年一块儿炒股,赚了七八个亿。老板给了他5000万,他用这笔钱的一部分在北京买了多套房子。后来这个人身体出事了,用这笔钱“换”了一个肝,人生至此,大家可想而知了。

篇10

一、制药企业商业模式的维度分析

各种商业书籍和文章中都提到过商业模式,但究竟什么是企业的商业模式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个行业中的企业进行模式分类时,需要对商业模式的组成维度进行分析。

哈默尔认为,商业模式由企业的核心战略、战略性资源、顾客因素和价值网络等四个维度构成。施密德认为,商业模式有众多维度,如企业的使命、结构、过程、收入、法律以及技术。当设计和讨论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以上六个因素对区分和研究不同的企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研究表明,理论界对什么是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的构成等问题还没有一致认识,没有一个固定的商业模式可覆盖所有的企业或行业,商业模式仍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词汇,但这并不妨碍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讨论和研究。作者认为,理解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找出其运营活动中的关键价值创造环节或者影响企业关键价值创造活动的要素,只有对不同企业的优势来源、运营机制、竞争环境有清晰的理解,才可能理解其商业模式。因此,商业模式是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构建竞争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的体系,是描述企业经营方式并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活动和行为。对制药企业来说,构建和划分商业模式的一个方法是将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维度和其外部的公共政策维度作为考虑企业开展竞争行为的两个重要变量,因为这两个变量会对制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

(一)内部核心能力维度

企业核心能力取决于企业在价值增值活动中其资源在不同环节的投入和结果。制药企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一个典型的“高科技”或“基于科学”的行业。知识密集型的特征表明研发资源和能力是形成制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而是影响制药企业商业模式的内部核心要素。制药企业在研发环节的能力表现为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研发能力所代表的知识体系。研发能力决定了制药企业可以向医药市场推出产品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构成、产品的创新性、产品的治疗领域以及治疗效果等。

在研发环节,不同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活动主要分布在两个环节,分别是新药研究环节和发展环节。一般而言,生物制药公司、大型制药企业重点在新药研究环节投入战略性资源、获得原创性产品。而实力一般的制药公司则将研发资源重点投入新药发展环节,寻求对已知分子和药物的改良。因此,这种企业的研发能力是模仿或改进能力。

(二)公共政策维度

公共政策因素是影响制药企业核心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要素。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研究都分析了联邦药物和食品管理局的管制、专利法律、产品责任、反垄断政策、研发税收等与公共政策维度相关的要素对制药企业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深刻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申报时间比欧洲有所缩短,同时,由政府重点资助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规模庞大、力量雄厚,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因此有研究认为,美国的外部政策环境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企业在全球获得强大竞争地位的重要原因。

政府的价格管制、新药申报程序、专利保护体系等直接影响制药企业竞争行为的公共政策来自于企业的定价能力。不同的国家体系对药品的定价政策不同。相对而言,美国药品定价制度让制药公司获得了更大的自由。除美国外,欧洲多数国家以及日本政府对药品价格管制严格,这种措施还相应降低了该国市场对制药企业的吸引力以及企业的创新力。人们把定价能力看作决定制药企业利润、研发能力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由于基础研究体系对制药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种体系多由政府支持的公共研究机构创建,因此,笔者也将基础研究体系看作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公共政策要素之一。在欧洲,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活动过少限制了科学研究的产出,特别是欧洲大陆的医学专业不像英国或美国那样具有充分的科学准备。与之相反,美国的制药产业和学术界紧密融合,美国制药公司必须同生物医药界,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是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研究基础的制药公司的前提。基础研究支持体系是造成不同地区制药企业创新能力差异,进而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的重要原因。

内部核心能力维度和外部的公共政策因素维度实质上就是制药企业基于内部优势和基于外部机会的相互结合,共同决定了制药行业的竞争行为,进而影响企业在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的成本和收益,以及不同制药企业的商业模式,包括企业规模、利润、成长性和竞争手段。

二、国际制药企业的两种商业模式

利用上述两个维度可将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制药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一)研究型模式

研究型模式(RBP)是企业将资源重点投入新药研究环节,通过研究具有原创性的新药并获得专利保护,以保证企业获得相对灵活的定价能力和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采用RBP模式的公司主要是欧洲和美国的大型制药企业和新兴的生物制药企业。

RBP模式的核心活动是发现新分子的过程,而新分子的发现依赖于企业的筛选技术和能力。因此,筛选技术是以创新药研究为战略目标的制药企业的核心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该能力体现了技术变迁的过程,包括有机化学、发酵、推理性药物发现技术、生物工艺学及生物筛选技术。采用研究型模式的企业的研发能力均沿着上述路线演进。

采用RBP模式的企业受外部公共政策因素的直接影响。采用RBP模式的企业无一例外都获得了一个强大的基础研究体系的支持,而且这种基础研究体系还应该是面向市场的基础研究,具有市场拉动型特征。例如,美国的RBP公司就体现出政府与私营企业在研究领域的紧密合作。由于有强大的基础研究体系支持,RBP模式的制药公司可较早地进行科学尝试,建立和维持与公共研究领域的紧密联系,因而可以在新药研究中获得先机。

RBP模式的公司集中在美国还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RBP模式与制药企业在美国获得的外部公共政策因素的支持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更自由的药品定价制度、更加市场化的卫生保健体系、科技与商业界的紧密联系、专利制度对新药的严格保护等。总体而言,RBP模式是一个拥有强大研究能力、高效率创新支持体系的结构。

(二)发展型模式

发展型模式(DBP)的企业通过将资源集中在药物研发活动的发展环节,通过有限度的研发和创新活动获取创新产品。DBP模式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少数印度和日本的著名制药企业也是DBP模式企业。DBP模式企业的内部核心能力维度不同于RBP模式企业。DBP模式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企业基本不做基础研究,甚至不做临床研究的前期阶段。DBP模式企业的主要活动是发现给药途径有所改变的药品,在原有产品(分子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

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新技术改进已经成为全球制药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例如,2003年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各种适应症的UroXatral 被列为新药之一,而该产品的普通制剂早在1991年就已经在意大利和丹麦上市。这是利用释药技术发展新药的例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释药技术已成为制药领域发展较快的一种创新型技术,全球已经上市的释药系统类型已经多达35种以上。一方面,释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新的观念促进了新的释药系统的开发。另一方面,专利药的到期压力也促使专利持有公司通过改进剂型来维持其产品的市场份额。DBP模式企业也可以利用仿制创新技术,围绕已有基本专利衍生出从属专利。预计至2010年,基于释药技术的药物市场份额将占全球的20%以上。因此,DBP模式企业还将快速发展。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DBP模式与RBP模式的外部公共政策也有所区别。以欧洲为例,由于欧洲大陆各国政府对制药行业的严格管制和公共卫生保健成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跨国制药公司在欧洲的投资信心。因此,包括欧洲本地公司在内的制药企业在寻求成本控制的同时,很多公司还走上了以发展和创新为战略方向的道路,结果DBP模式企业远远多于RBP模式企业。在外部的影响维度中,DBP模式企业的外部基础研究环境也不如RBP模式企业。例如,日本的基础研究与欧美相比较为薄弱,因此,日本本土以DBP模式公司为主。

DBP模式中已经出现印度公司的身影,如南新公司。印度制药企业一方面正加大在新药开发环节的资源投入,寻求基于创新性技术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还因为印度本身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上的优势而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印度的制药公司也积极在全球市场进行战略布局,如抓住近十年来美国外部法律环境的改变和通用名药的发展机会,通过进入美国市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在DBP模式中,企业的商业模式维度是发展能力强、创新支持体系适度发展的结构。

三、新模式――虚拟组织

随着科学和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的全球化,制药企业的价值创造结构也更复杂,企业的研发效率逐渐下降。于是,为了提高筛选速度、缩短新药研发时间,同时控制成本和减少失败风险,RBP模式企业开始将发现新分子的工作外包给合同研究组织(CRO),而临床前阶段包括药理学研究、毒性学研究和配方开发工作通常由制药公司自己开展。

CRO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于美国,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得到了较大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各国进一步加强了药品管理后,RBP企业在药品研发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整个试验过程的可靠性,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大大增加。为此,企业开始将新药研究的部分环节外包。据Frost & Sullivan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的CRO企业超过了1200家,市场规模超过了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04年,美国CRO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已占美国药品市场规模的3.5%;日本CRO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约占日本药品市场规模的8%。

目前,一些国际型的CRO公司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很强的IT系统,并具备了组织实施全球性临床试验的能力和经验。CRO正是以其特有的优势为制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其专业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已经超出了新药研究的范畴,CRO企业已承担了全球新药研究临床Ⅱ期、临床Ⅲ期三分之二的工作。随着竞争的加剧,制药企业的商业模式极可能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将会细分为合同研究组织、合同发展组织(CDO)、合同制造组织(CMO)和合同市场营销组织(CMO)。传统的制药企业将变成一个虚拟组织。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两种商业模式的公司中,哪一种是主导模式?CRO公司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哪一种模式将会成为市场的主角?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将取决于两个维度的变化以及它们对企业的综合作用。

(一)内部核心能力维度的讨论

从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维度看,企业的筛选能力和新分子发现能力耗资巨大、耗时长,因此,技术是影响企业商业模式最不确定的要素。例如,人体产生的约50万种蛋白质的大部分功能还未被人类理解。可以肯定的是,RBP模式中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们已知的蛋白质上,如胰岛素、人体生长激素等。未来,基因技术无疑会对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如果RBP模式企业能够利用生物技术加快研发速度、提高研发效率、企业必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另外一个影响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跨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资逐步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据欧洲制药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990年美国药物研发投资不及欧洲的70%,但如今美国药物研发投资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美国制药企业主导了全球的新药发现。未来,不同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将影响其商业模式的选择。例如,进入21世纪,日本制药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增加内部研发投入来充实它们的产品线。2001至2002年间,日本领先的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增加了近9%,而同期处方药的平均销售额仅增加了4%左右。因此,从内部研发能力维度看,日本公司试图从DBP模式向RBP模式转变。

(二)公共政策维度的讨论

政策管制制度深刻影响着制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和研发边界,它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里,跨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资正逐步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为什么RBP型公司集中于美国而DBP型公司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与日本的原因。例如,美国现行的专利政策正在缩短RBP模式公司专利产品的专利期限。在1984年的《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Hatch-Waxman)颁布以前的整个专利保护期内,美国拥有专利的RBP模式公司有权阻止竞争者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试图让知识产权在低成本传统制药业和激励新药研发这二者之间达到平衡。而《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生效后,2000年美国传统的非专利药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增长到了50%,而在1993年,这一比例还是40%。这表明,DBP模式公司的产出大大增加了。《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颁布后,专利所有者只能阻止竞争者销售其处于保护期内的产品。这对RBP模式公司而言是妨碍创新的重要因素。以上情况可能会诱使RBP模式公司向DBP模式转型,因为,企业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风险加大了。

今后,基于国家的药物基础研究体系的发展走向还不明朗,因此,这个因素也将会深刻影响制药企业未来的商业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