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2-0093-03

一、引言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全民时代,据国内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1],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达到8.99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对其生活、工作的重要性,人们每时每刻都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包括社交、娱乐、旅游、学习、工作等。如此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成为了中小企业必争之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中小企业推广的重要渠道,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1],在开展过互联网营销的企业中,35.5%的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推广和应用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市场环境,给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带来了新机遇,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带来哪些新的机遇?现有移动互联网营销有哪些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营销策略有哪些创新对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开展移动互联网营销,进一步助推中小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转型电子商务。

二、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国内针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百度百科指出移动互联网营销是借助彩信、二维码、WAP、手机应用等方式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一种营销形式,这种营销方式具有灵活性强、精准性高、互动性强等特点[2];MBA智库百科指出移动互联网营销就是指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互联网营销体系,并提供全方位、标准化、一站式的企业移动商务服务的全新营销策略[3];北京邮电大学徐树华博士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是指面向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利用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构成的一个互联网营销体系,直接向目标受众定向和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通过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达到市场营销目标的一种行为[4]。

参考以上定义,本文提出一个参考性的定义:移动互联网营销(Mobile Internet Marketing)是指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利用各种移动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向目标用户精准传递个性化信息和服务,及时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达到口碑营销的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良性闭环的移动营销体系。

(二)特征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具备了更为灵活、更为精准、更为及时、更为个性化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信息和商务服务。

1.传播更为广泛

移动互联网营销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传播中心。中小企业可以将产品和服务信息推送给消费者,而每一个消费者又可以将企业推送的信息和自己的使用心得分享在其个人社交网络上,从而实F多次传播,达到裂变传播效应。

2.内容更为精准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采集用户的行为特征、偏好、地理位置等信息,因此,移动互联网营销可以更好、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将中小企业的产品信息和服务推送给与之匹配度比较高的目标用户群体。如基于位置的服务营销(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商家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轻松找到身边的目标客户,对其进行营销活动或广告的精准推送,消费者也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快速搜索商家,找到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3.互动更为及时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购物、娱乐、了解产品信息、看新闻等,短则1分钟,长则半小时,移动互联网有效地弥补了时间碎片化所带来的时间空隙。正是因为人们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不再受场景、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中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性增强,互动更为及时,有利于中小企业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4.模式更为新颖

随着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也是越来越新颖和多样化,如游戏互动、集赞等营销模式,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营销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更多地希望在娱乐、学习中接受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而不希望单方向地被动传播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改变以往的营销模式。

5.营销成本更低

这里所指的营销成本主要指物质成本,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播中心,为传播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渠道。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需要花巨资去推广其产品和服务信息,效果却不一定理想,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中小企业的营销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价值或有趣,就会帮助企业免费裂变式传播。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营销形式

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在其的《2015年中国移动营销价值与趋势报告》中指出,短彩、彩信逐渐退出移动互联网营销舞台,APP广告发展迅猛。面对移动互联时代下消费者存在的巨而细的移动消费行为,市场已形成一套全面覆盖、分工明确的全移动互联网营销布局。主要包括移动广告营销、移动购物营销及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三大类[7].

(二)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

1.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理解存在误区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就是换了一种营销渠道,即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去开展营销活动,营销的内容、方法等都与传统网络营销一样,没有认识到网络营销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单向推送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二是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就是利用微信等社交APP去加粉丝,粉丝越多说明移动互联网营销效果越好,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营销是一个系统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团队搭建、平台搭建、内容策划、精准推送、粉丝维护、价值传递和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模块。

2.缺乏移动互联网营销专业人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对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看好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价值,但由于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理解的片面,中小企业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来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这就导致参与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由传统营销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甚至是兼职做移动互联网营销工作,这些非专业人员在营销管理理念上缺乏正确认识,对市场定位、消费者心理并不能很好把握,无法向消费者提供精准的营销服务,造成移动互联网营销效果不理想。

3.移动互联网营销精准度不够

移动互联网精准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中小企业在其营销过程中,一方面并没有对用户进行深入的了解,而是采用传统网络营销方式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传播,但有些区域的用户对产品和服务并没有需求,这就导致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某种方式(领取奖品、参加活动等)让用户成为其社交平台的粉丝,认为粉丝数量越多,意味着营销活动越成功,但是这些粉丝都是出于当时的利益而产生的,绝大部分都不是精准客户,在未来的营销活动中,他们的粉丝价值不会得到发挥。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创新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认知

为了更好地应用移动互联网营销,中小企业有必要加深对移动互联网营销内涵、理论、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认知。政府应对中小企业进行移动互联网营销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加大对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培训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移动互联网营销阵营中来;中小企业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去参加政府组织的一些移动互联网营销会议、论坛、培训等活动。

(二)校企合作培养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

中小企业要想在移动互联网营销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是输送人才的地方,因此中小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培养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两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可以在网络营销相关课程中加入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中小企业情况、业务等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派骨干员工来校授课,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这种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实践能力,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为企业储备了一批移动互联网营销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实际项目为企业开展移动互联网营销,加强了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展个性化精准营销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种社交APP与众多用户建立关系,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由于每个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中小企业不能盲目地开展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而是应该首先对消费者的兴趣、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数据,对消费者进行归类,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对不同类别的消费者进行推送,还要定时对消费者的兴趣、需求进行及时跟踪和更新,形成一个移动互联网营销闭环w系,确保精准营销质量。

[参考文献]

[1] QuestMobile. 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6.

[2] 百度百科.移动互联网营销[EB/OL]. http:/// item/移动互联网营销/7166386,2016-03-25.

[3] MBA智库百科.移动互联网营销[EB/OL]. http:///wiki/移动互联网营销, 2015-11-02.

[4] 徐树华,王娇. 移动营销及营销模式的发展历程[J].移动通信,2011(23):60-63

[5] 何士产等. 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络营销发展现状与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9):206-208

篇2

关键词:互联网+ 营销推广 策略

2013年“互联网+”这一概念首次由于洋提出。在信息流通快速的“互联网+”之下,配置生产要素中互联网技术的集成优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利用互联网创新的成果提高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

21世纪,企业之间是品牌价值的竞争。企业日益着重关注各自品牌的推广,通过各种品牌推广的方式使品牌的影响力得以提高,以使品牌的竞争力也得到提升。

一、“互联网+”与品牌推广

(一)概念界定

“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然而两者并不是简单相加,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两者深度融合,从而构成更普遍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完成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

品牌推广指企业塑造自身及其产品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广泛认同的非静止的过程。关键是要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主导来进行宣传推广。[2]

(二)关系及模型

品牌是企业营销的核心,事实上,有效的品牌推广活动能树立其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认知形象,最终形成品牌忠诚度,使得客户对企业产品的持续性消费。 “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高效经济性、交互沟通性和整合性利于品牌推广。通过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交互的方法,能够使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品牌信息,获得从前未知的品牌信息,同时提升了品牌的名声。[3]

本文根据品牌推广与互联网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和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提出“互联网+”模式下品牌推广模型,[4]如图1所示。

二、电子类品牌“互联网+”的现行推广模式

(一)建立门户网站

构建企业官网不仅能让企业产品、信息、服务为更多顾客认识了解,使公众与企业之间得以交流。例如小米通过网站将其形象、公司的相关资讯、产品的信息等传输出去,又搜集来自顾客的反馈,加以整理分析和改进。形成一个自内向外,再由外到内的闭环信息系统,获得了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搜索引擎营销(SEM)

搜索引擎营销是以互联网搜索平台为媒介的营销形式,这也是网络营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常见的搜索引擎就是百度、谷歌等。从营销的方面来看,消费者根据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信息,而获得的信息不同是由需求动机的差异性、不确定性、产品复杂的性质、搜索结果的罗列顺序等导致。[5]并且Sherman指出,人们在搜索信息时会产生“倒三角”的现象,即因人类自上而下浏览习惯导致的关注度越往底下越小的情况。这就要求从企业营销传播和顾客自身需要来准确选择关键词,提高自身信息在网页中的排名,同时注意提高搜索的结果和动机之间的关联度。[6]

(三)网络社区营销

网络社区的高传播速度和方便快捷的优点为品牌宣传做到优质塑造的首要条件――品牌形象植入提供方便,网络社区就成了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例如华为手机前,策划人员在微博上对新品的造势宣传,引起用户兴趣。产品后有转发微博送手机的活动或是图文并茂的手机测评文章。这一方式在国产的电子通讯品牌较为流行,相似的还有小米、魅族、OPPO等。

(四)网络视频营销

从静态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发展到动态的视频广告是网络运营媒体的一个阶段性成长。企业可以在专门的视频共享网站、视频搜查网站、数字杂志等投放视频广告,或雇佣专门人员进行产品介绍(对电子类企业大多是产品的测评视频)的网络直播。

(五)即时通讯营销

即时通讯营销就是企业利用IM工具达到开发目标客户的营销方式。据有关企业调研,电子邮件的使用量已被IM工具超过,后者已成为第二大互联网应用工具。[7]IM工具的营销分为:网络在线交流(QQ、微信、阿里旺旺等);在朋友圈、空间企业宣传的产品或促销信息。

三、电子类品牌现行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已经势不可挡,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互联网+”模式在运用时仍面临问题。

(一)认识不足

第一种是企业的认识不足。一方面,从我国企业对施行互联网营销的认知水平角度,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现象。这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营销的模式选择和由此产生的结果的重要性,甚至是一些受传统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惯性思维等因素影响的企业,对互联网仍有怀疑和抵触。还有企业对这一模式的实施效果存在疑问。可以说,若企业品牌不为大众熟知,则在实施时有可能因销售产品的相似性和营销方式的单一性使施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对的一家老牌企业对基于传统营销方式产生的已经拥有的品牌效应存在依赖,导致对这种模式的时效性、排他性、地域性等存在顾虑;[5]另外,互联网企业对传统行业的认知理解不够,容易忽略传统营销方式对其的帮助。

第二种是消费者的认识不足。在互联网模式发展中产生的网络诈骗也使得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这说明避免诚信危机能够提升企业品牌的隐形价值,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当然安全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未来的发展。

(二)战略定位不准确且未与推广模式结合

虽然互联网为企业的营销创造了足够宽广的空间,但企业从根本上实现营销目标的关键之处是企业对其品牌和自有产品的准确定位。若企业不能将创意围绕品牌和产品定位,忽略了创意背后需要宣传的主体和企业形象,那么创意就算为大众接受也并不能提高品牌形象。

有部分企业是因为对这一模式认识不全面导致的盲目跟随流行趋势。这会导致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官网,但实际上并不重视,建立的网站粘性弱。即使目标客户通过搜索引擎访问了企业门户网站,但只是作短暂停留,并没有仔细浏览其内容,更别谈后期的交流、整理和反馈。

(三)营销手段不能有效整合

一些企业对互联网营销的认识过于简单,将其看成是孤立的营销手段,认为建立官网利用电子邮件就能够达到“以小博大”的目标[8],殊不知这并没有把互联网和企业的整个运营真正结合。如果没有综合地运用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推广、搜索热门、新闻头条等营销手段,就只是浪费了企业宝贵的资源。

(四)品牌管理薄弱

部分企业内部之间,内外部之间沟通不足,使互联网营销手段推广效率大大下降。某些员工的不规范行为甚至会使品牌推广的结果适得其反。在意外状况发生时,企业危机处理的表现都会影响大众对其的印象。例如去哪儿网对其顾客因机票来源问题而误机、无故取消预订等种种问题的不作为和推脱,让大众失望。

(五)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

在市场准入方面,一些行业较低的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准入门槛比也是问题;在监管方面也还有过程较复杂、协同机制不健全、效率较低等问题。

同时由于兴起历史并不长,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还并不完善,这也增加了企业在互联网中品牌推广的难度。

(六)技术支撑不足

企业在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的两点是:第一,管理互联网和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能力还需提高;第二,在品牌推广一系列活动实施之前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四、“互联网+”模式下电子类品牌推广的建议

企业进行科学的营销推广战略能降低互联网营销方面的风险和机会成本,笔者通过分析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

对企业来说,要树立互联网营销的观念,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以适应在新形势下的竞争。认识到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带来低成本的优势,还能够带来更多的营销机会,尤其是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和大企业同台竞争。对消费者而言,转变自己的消费观可以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快捷。企业加强对互联网消费的舆论宣传,有利于消费者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购物习惯,加强大众对互联网营销的认知。

(二)明确方向并整合各种营销手段

企业在实行互联网营销模式前需要准确把握自身的战略定位,明确方向。这有利于对接下来的工作做出全局的、长远的和有方向的筹划,从而使品牌推广能够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高效地进行,同时,整合现有的各种营销手段可使结果事半功倍。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必须加强总部和各分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也包括与商和经销商之间的业务往来;其次,要提升互联网多媒体的表现程度;再有,加强企业在交易管理、风险决策、危机处理等情况下规范的应对方法和灵活的实施机制的能力和风险监测的能力;最后,企业要规范员工的行为。这能提高企业的正面形象,降低消费者因为不信任带来的疑虑。此外还需要发挥好政府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作用,保护网络和用户信息安全,维护公平竞争,为“互联网+”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四)削弱行业壁垒

政府要清除妨碍“互联网+”模式发展的不合理的政策,最大程度地减消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屏障和壁垒,鼓励创业创新,促使产业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在这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和信用评价体系是重中之重。强化管理互联网交易安全,制订相干的网络安全规范和交易标准。此外,可以设立公正独立评级的官方机构,并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公示合格的企业。[8]从而给企业一个公正规范的环境。

(五)引进复合型网络人才

让引进的高端技术人员加入到支持保障“互联网+”的硬件开发工程当中来,进一步提高网上信息的保密性和支付的安全防火墙,使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逐渐符合不断发展的网络。

五、结束语

企业如果将品牌推广放入“互联网+”模式这一新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中,它既能得到互联网这一大载体的好处,也因为其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缺陷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若是能有效合理地利用,那么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 郝丹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未来形态[J].商.四川.2015(23):231- 231

[2] 巨天中.品牌推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姜彩芬.网络环境下传统企业品牌推广之道[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2007(6):60- 61

[4] 李平.网络营销模式下品牌推广研究[J].沂州师范学院报,营销策略版.安徽.2012.28(2):51- 54

[5] Bell R D, Lattin M J. Shopping behavior and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store price format: Why “large basket”shoppers prefer EDLP[J].Marketing Science.1999,17(1):66- 88

[6] 姜旭平,王鑫.影响搜索引擎营销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9).

篇3

虚拟运营牌照的事情各方很期待,尤其是苏宁、国美等传统连锁巨头最为期待。不知道移动互联网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按现在可以清晰判断的理解,虚拟运营牌照解决的是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即从三大运营商中购买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比如,如果苏宁获得该业务的运营资质,很可能会提供苏宁品牌的手机号卡或套餐。把网络营销和虚拟运营牌照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有些事情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何把虚拟运营牌照变为企业网络营销的利器最值得思考。

网络营销的本质

传统上我们从竞争的角度把营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厂竞争,也就是产品阶段,需求强烈,有什么卖什么,比的是工厂效率和规模。第二个阶段是市场竞争,消费者开始眼花缭乱,货比三家还是容易被以次充好,厂商的市场策略、渠道、定价、产品组合等,注重品牌形象。第三个阶段是消费者心智的竞争,消费者逐渐掌握权力,竞争不仅激烈,而且消费者不再容易被忽悠,比的是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以及和消费者对话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大多数厂商依然停留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不是没理解营销本身,而是自我为中心,没有给予消费者足够的尊重。

网络营销有几个重点,其中搜索广告占了大头,其次是互联网广告平台,然后是网络公关自媒体内容,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社交媒体的口碑模式,当然还有电商模式。网络营销在解构营销与品牌的时候,也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营销与品牌的本质,即消费者的价值选择和认知。

最突出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改变了接触用户的方式,二是把权力还给了消费者。以前我们也讲消费者是上帝,可是上帝只不过是我们摆布的金主。但现在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发言,影响和他有一样需求的消费者,消费者可以轻易地联合起来。我们都知道,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但口碑的推动成本很高,所以被后来的大众传播所取代。直到互联网时代到来,口碑可以借助互联网低成本快速地实现,包括论坛、博客、视频分享等,尤其现在的社交类网站,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国内的人人、新浪微博等。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号召力更是超出想象。如何通过手机影响消费者,消费者又如何通过手机来行使金力?这在虚拟运营商牌照到来之际就有了更加实际的讨论价值。

向移动互联网进化

虚拟运营牌照的前景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不开的。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还有底层权利的回归,微博的出现,让消费者口碑更容易实现,以每一个人形成的圈子进行圈层交互传播。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小米手机,一个凭借互联网营销,凭借经营社区联合米粉,横空出世的估值达到40亿美元的手机品牌,可以讲小米手机不是属于雷军,而是属于米粉,这才是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品牌的本质体现。所以马云说电商是一种生活方式,品牌真正的建设者是消费者。

虚拟运营牌照是移动互联网与电信运营商的结合,而目前来看,两者最重要的交集就是微信。李开复说微信岂止“切入语音助手领域”,简直有潜力“成为移动语音助手”,岂止“变身只能AppStore”,几乎有可能“成为移动Store”,岂止“分流移动搜索”,完全有机会“成为移动搜索”!自从微信的社交功能“朋友圈”推出后,业内就不断将之与新浪微博比较。业内认为,微信背靠腾讯这棵大树,拥有社交、游戏、电商、支付工具等众多流量变现能力,想象空间相当大。

事实上,由于微博、微信的崛起,用户相当多的搜索信息需求已经得以满足,如果微信真的大举切入语音助手领域,加上若隐若现的腾讯“框”战略,切入百度后院,将更大程度上分流用户对于百度的搜索需求。2012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是“迎接移动互联新时代”,周鸿称,“腾讯是唯一拿到2012年船票的,因为微信成功登录了无线互联网。”这一判断应该说是对未来移动互联网最准确的判断。“如果按照用户数量来衡量,腾讯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运营商。”中国联通宽带在线总经理何华杰曾如此对媒体表示。

尽管现在腾讯并没有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但对于用户而言,只要有无线网络的地方,用微信是可以实现免费打电话、文字聊天、发送图片以及实时的聊天室功能。在2013年的2月8日,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微信还推出了群发功能,这样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拜年,和长途、漫游昂贵的话费说再见。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业务的摧毁作用很大。整个电信运营商重新定位,原来的千亿级语音业务,几十亿或者几亿量级的数据增值业务,今天都面临着被其他业务替代的风险。微信是腾讯革自己的命,完成原有的及时通讯、空间等pc端到移动互联网转移,这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同时对行业做出了变革,最终是改变我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

虚拟运营牌照也许超出想象

这个时候我们看虚拟运营商能否成为网络营销利器就已经很清晰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航在日本考察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时在微博表示:“4G开始普及后,一些年轻人开始不用任何一个运营商的手机号,他们用虚拟运营商的产品,享受极低的资费,所有服务都通过网络解决。”所以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连锁巨头非常积极准备虚拟运营商牌照就可以理解了。苏宁在传统连锁零售的角度,无论信息系统还是品牌建设,包括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以及土地储备,都是可圈可点。但电商以及移动互联网正在对传统业态进行着摧毁般地调整。所以去年和京东的价格大战可以说是张近东非常智慧且及时的一个决定,他保留了未来和京东一决雌雄的悬念,要不可能真的连过手的机会都没有了。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商需要虚拟运营牌照拉近和京东、阿里的距离,具体到开篇提到的将来苏宁电话号码,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购物,以及办理各种缴费业务,甚至在某个旗舰店举行相亲大会,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未来的网络营销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而品牌建设毫无疑问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是消费者用各种社交工具进行沟通发表评论以及分享使用心得体验而完成的。无论PC端还是移动终端,不仅需要成为用户那个最习惯点击触摸的按钮才有更多机会,还需要把这个按钮安装到消费者心里,以及生活习惯当中。阿里最让马云自豪的正是其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大京东一次次扩充产品品类以及物流系统,每一家企业都正在为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努力,传统零售可能无法涵盖的领域都可能会被电商所触及。这个虚拟运营商的“一卡通”正是未来生活的必须。份额多大,那就看谁家整合的力量有多大了。全身拥抱互联网的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也许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开篇!

篇4

当淘宝“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达到350亿(相当于中国日均社会零售总额的50%)的时候,传统的零售业态该如何发展?当我们每天的媒体接触习惯变成了微博、微信的时候,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体又该怎么办?当我们把钱都放在余额宝里并且刷手机来支付的时候,传统的银行网点还有多大存在的必要?当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传统的商业形态必然面临变革,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颠覆。

不论是对于互联网公司,还是对于曾经居高临下的传统企业而言,这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批量涌入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之时,很多先知先觉的传统企业也已经开始布局,开始“触网”,一路踉跄地尝试做电子商务、做新媒体营销,但似乎都没有太好的效果。于是,大家便患上了一种病——“互联网焦虑症”,并且在“不明觉厉”的恐慌中摸索着。

笔者由于在和君咨询从事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工作,会接触到大量的传统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团队,发现很多人对互联网转型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里帮助大家做一下梳理和排除。

传统企业触网,应规避四大误区

(1)微信、微博不等于网络营销

对于网络营销的看法,笔者见到的传统企业主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不以为然,漠然视之,“我有很多朋友都用做了,没看到啥效果”,看不到这些营销方式有什么价值;另一类则是“病急乱投医”,什么流行就追什么,微博流行就玩微博,微信流行就做微信,生怕自己的企业被落下。这两类企业主的看法,并没有把握住网络营销的本质。

微信、微博并不代表网络营销,它们只是互联网产品的形态。网络营销的本质还是营销,要想做好网络营销就必然要完成整个营销体系的梳理,包括品牌定位、产品定价、渠道建设和服务体验等。如此,在传播环节,运用互联网营销工具,才有可能针对性地提升传播效率。

(2)网上开店不等于电子商务

传统企业做电商可能是时下最火热的商业动作了,和每一个传统企业主沟通,基本谈的都是电商问题。但是,太多传统企业对电商的认知还停留在表层,很多人都以为入驻天猫或者京东,就算做电商了。这是多么大的误解!

电商是什么?“企业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和相关的技术来创造、提高、增强、转变企业的业务流程或业务体系,使之为当前或潜在的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简言之,电商是一种方法而非目标。

增加销售当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电商的唯一目标。传统企业应认识到电商具有五大价值:增加和顾客互动交流、在线品牌拓展、增加服务价值、降低成本、增加销售。如果让销售一叶障目,就极易陷入开网店、出更多产品、打价格战的怪圈之中。增加和顾客互动交流、在线品牌拓展、增加服务价值才是传统企业发展电商之因,而增加销售和降低成本是随之而来之果。否则,增加销售不过是无源之水。

电商战略不能等同渠道战略。如果把线下业务仅当作最底层的渠道销售策略,而非企业战略,就一定会忽视消费行为的全过程、消费者满意度、品牌策略,就会轻视诸如咨询、反馈、互动、供应链管理、用户体验、企业形象、在线增值服务等能给核心业务和流程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机遇。

(3)信息化不等于互联网化

信息化,是企业内部行为,比如内部使用OA进行协同办公,或者安装了ERP、CRM等管理软件。而互联网化,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人”的作用,这里的“人”既包括企业员工也包括企业的用户,即消费者。

信息化阶段,企业强调的是如何用技术使得内部生产和外部销售更加智能化、专业化,而互联网化时期,企业必须认识到员工在生产销售中的作用,也必须重视消费者的反馈。

举个例子来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企业员工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而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企业的评论则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利好或利空消息。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企业生产什么就购买什么的旧有模式,开始向企业“定制”自己的购物需求,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由B2C向C2B逐步转变,这是企业互联网化的特有现象。

在企业业务处于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运营阶段,企业IT往往处于信息化阶段,IT仅仅是模块化、功能化的工具,主要关注内生问题。IT所扮演的角色,也基本为业务支持、内部服务两种。

伴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企业业务已经逐渐发展至价值链整合、持续创新发展阶段,企业IT进入互联网化阶段,IT系统逐渐外化,并直接面对终端用户。企业IT也随之走向合作、驱动业务层面。

(4)外包方式不能根本解决人才瓶颈

对于电商运营和新媒体营销这两块业务,很多传统企业没有合适的人才团队去运作,所以会多选择外包,找第三方的电商代运营公司或者新媒体营销代运营公司,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果长期依赖第三方代运营公司,那么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就是,传统企业会越来越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未来,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企业,如果没能发育出来对互联网深度理解并且具备电商运营和新媒体营销能力的人才队伍,企业是发展不长远的。

何况很多第三方代运营公司又不只是服务你一家客户,它们经常一个团队会服务多家客户,客服、运营人员都是流水作战,如果对你的品牌理念缺乏理解,又怎么可能给你的用户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所以,一定要在借助第三方公司外脑和外力的同时,大力发展自己的互联网人才队伍,借助第三方力量是权宜之计,发育内生能力、做好企业人才培养才是长久之计。

传统企业“触网”的四重境界

这里指的传统企业,多指针对C端(大众消费人群)的消费品或者服务类企业。互联网的出现,对这类企业影响相对更加直接。这些传统企业,触网大致会经历如下四个阶段,或者说四重境界

(1)传播层面:网络营销

互联网刚刚出现之后,出现了门户、BBS等信息展示类产品,主要解决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最早的互联网商业应用就是网络广告。即使到了现在,网络广告仍然是互联网公司重要的盈利模式。这也是最容易被互联网影响的价值链环节,不论是web1.0还是web2.0,变化的是信息展示方式,从门户到社会化媒体,从新浪网到新浪微博,传播效率由低到高,沟通方式由单向到双向;不变的是营销功能的本质。这里的营销,指的是Marketing部分,不含产品销售。

网络营销本质还是营销,营销本质是就三个问题:消费者是谁、消费者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消费者需求。互联网作为工具,解决的是这三个层面运营效率的问题。

从BBS到SNS,从微博到微信,互联网产品的变化让传统企业主眼花缭乱,各类名词层出不穷,移动营销、新媒体营销、社会化营销……其实无论怎么变换,都是传播层面的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以合适的形式、通过合适的媒介、传递给合适的人”。

以营销为产品或服务形态的行业,就必然会面临着变革。传统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和传统媒体必然面临转型。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由2009年的70%降至2012年的30%,传统电视广告业务何去何从?

(2)渠道层面: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实质意义上的元年,应该是2003年。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之下的8848网站,生不逢时,当时的互联网环境和消费环境,还难以支撑电商企业的生存。2003年“非典”之后,诞生的一批电商网站,如淘宝、京东,才真正开启了全面电商浪潮。

但是,电商绝不仅仅是淘宝、天猫,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全渠道电商。所谓全渠道,就是利用所有的销售渠道,将消费者在各种不同渠道的购物体验无缝联结,最大化消费过程的愉悦性。它既有电子商务固有的优势,如丰富的产品、搜索、比价、社群互动、顾客评价等,也有线下门店的优势,体验、面对面的咨询沟通、更佳的环境氛围。也就意味着,品牌商应该在各个渠道、各个终端,给消费者提供一致的消费体验。

单一渠道唱独角戏的时代已一去不返,未来主流是线上线下的协同,线上线下同价是大势所趋。消费者购买决策,是建立需求、寻找资源、建立信任、明确价值、选择产品、谈判、交易、获得服务、再次交易的过程。所以售前要调研,要下单、付款,交易后要物流、服务等。搭建不同渠道让消费者自由切换购买,顺畅无缝的全渠道购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传统企业做电商,应该做到内外部的协同。“外部协同”是指,企业要在客户面前表现一致,不论他们购买什么、怎样购买和如何选择。“内部协同”则需要建立一个存储所有客户和产品信息的统一数据库,不能分别存放到不同的业务单位、地区部门和职能部门中,要打破职能部门、产品机构、业务单位和地区部门的内向边界线,促进业务协同效率。企业要思考基本的问题:客户在全渠道电商形态下的购买行为是什么?并以此来改变产品、业务单元和区域导向的组织架构。

以渠道为主要产品或服务形态的行业,如零售和批发行业,则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冲击。线下零售业态与网络零售业态必然要在博弈中融合,互联网必然要对传统零售业态进行改造。其改造的深度与节奏取决于行业的产品标准化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用户体验的复杂程度。线下零售行业本就是依托便捷的区位优势,来赚取价格差,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那么标准化的产品(如图书)注定会比非标准化产品(如家居用品)更容易地被颠覆掉。但是像汽车这样的产品,对于用户体验要求较高,汽车销售渠道被互联网改造的时间会稍晚一些。

(3)供应链层面:C2B

在互联网深度影响了传播和渠道环节之后,产品和供应链环节也开始被重构了。对于制造行业,用户通过互联网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和设计环节,为企业决策做支撑,典型的就是小米手机。对于服务行业,用户通过互联网会将用户体验的建议反馈到服务提供方,为服务优化提供支撑,通过大众点评给餐饮店的菜品提建议促其改进。

这两种模式,就是典型的C2B模式。C2B模式,是典型的消费者驱动模式。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是广义上的B2C模式——以厂商为中心,而信息时代的商业模式则是C2B——以消费者为中心。

C2B模式目前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供应链端,而后将对整个企业的架构带来影响。C2B模式的支撑体系主要是三个方面: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社会化供应链。在营销环节,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个性化营销的效率。在流通环节,淘宝、京东等巨型网络零售平台,正在快速成为零售基础设施,并且开始能逐步支撑起“多品种、小批量”的范围经济。在生产环节,“多品种、小批量、快翻新”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走向主流化,大量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正在以倒逼之势,推动各家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具备更强的柔性化能力。

从C2B模式在电子商务类企业中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对企业前端营销的改变只是一个开始。它的更大影响还在于:通过前端与消费者的高效、个性、精准的互动,倒逼生产方式的柔性化以及整条供应链围绕消费者的全面再造。

(4)价值链层面:互联网思维重构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构企业经营的价值链。关于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具体怎样去解构传统企业价值链,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有专门的分析,这里不做多说。

篇5

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分享精神的CEO,视频网站风潮涌动之际写过“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一文,网络转载成风,令人印象深刻;从中可见,他于创业早期就在实践,以观点、以内容营销的方式来构建用户触点。在行业内,从很多方面看,李教授都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学习的对象。

闲言少叙,让我们回到课堂,来看看他是如何演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聊颠覆式创新”这一话题的。我以一种碎片方式,尝试把收获总结为15句话,也加些自己的分析感悟:

No.1商学院讲经典

教授说,商学院注重讲经典,为何呢?因为经典安全,不会犯错,于是西南航空的案例被讲了近30年……,

宇见:的确,只会越讲越安全,因为离你的新鲜认知越来越远;所以我很认可教授提的四句:“不是经典、是新锐;不是现象,是逻辑;不是中庸,是绝对;不是主流,是异端”;敢讲不安全的新鲜认知,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洞察。

No.2雷军有过很多失败

小米案例是教授此次课程主线,但他没有从小米的辉煌,而是从雷军过去的很多惨痛失败开始:90年代初即杀入互联网,黄金时间花在了WPS和微软的对抗上;金山时期敌不过360;米聊甫一推出,又遇微信横空出世……,悲催其实挺多的;所以雷军近年总结:“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不要逆天。”

宇见:如你所见,教授所言:成功在一个人的经历中是概率多低的一件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提雷军,再看其他大佬,哪个不是伤痕累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才从大概率的失败中修出一个正果,这是常态。

No.3你不是跟别人竞争,而是跟消费者脑海中的认知竞争

小米定位有独到之处,教授提及“以高打低”:看似与苹果三星争高下,实则重伤中华酷联;

小米手机强调跟高端手机同样的高质量,比的是性价比。这里有两点不同,其一是创造了不同,其二是从品牌上给自己加了分:“你的对手是谁,也说明了你的水平在哪”。教授引用傅盛观点:“除非你和钱有仇,否则就别去教育你的消费者”;当用户已觉得苹果三星是最好,小米说的是“最快的手机”。

宇见:超越竞争对手颠覆用户认知,这有可能吗?当然有,只是像《盗梦空间》里Eames说的:“Inception?当然可能,只是难得要死!”还是留给乔布斯这种阿修罗转世吧;更现实的办法是创造一个不同,在用户脑海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是我对教授观点的理解。

No.4定位越小越好

教授说,过去我们喜欢宽泛的定位,常说,13亿中国人,每人给我一块钱就能发财,反而,这样的结果经常得到的是——“0”;

可口可乐告诉全世界,我们是正宗的可乐,百事可乐想,那正宗就是传统,传统就是“老”,于是定位年轻态,这样一来,一些年纪大的人想凸显年轻,也选择百事品牌;类似的案例有万宝路“男人的世界”,这么Man的形象让那些不太男人的男人和女汉子们都进来了;同理,小米的定位是“发烧”,“发烧”开始于一个极窄的定位。

No.5不同的品牌养成模式

教授对比了传统和互联网完全相反的品牌“养成”路径:以小米为例,先获得铁杆粉丝的忠诚度(100个天使用户),自内而外扩散美誉度,再形成相当规模的知名度。

而传统品牌的路径显然是先有知名度,再有美誉度,最后才是忠诚度。

宇见:我的个人理解是,互联网思维的两个基本特质——“产品是第一驱动力”和“体验营销”,决定了在用户越来越容易触达产品,越来越容易形成口碑的当前,品牌路径也发生了这种逆向转移。

No.6没有好的媒体特征的企业,将不能生存。

教授讲了企业的自媒体化,没有媒体、自建媒体、自成媒体,这个今天被聊得很多,不再赘述;这里也提到了小米的“线下同城会”,是黎万强从线下车友会得到的启发;现场还播放了小米三周年庆典,给自己的“荣誉粉丝”颁奖的视频,李教授当场提问:大家想一想,这个活动本身是在卖手机吗?No!而是增加粉丝与公司之间的接触点。

No.7客服广义化

教授提到了客服与营销的融合、互通:小米30人的微博团队,15分钟内快速响应……

宇见:最近我观察到一些企业高管的尴尬:团队开了微信公众号,自己从来不去看后台,某天去员工那突然瞥一眼:靠!怎么这么多人提问?都问了些什么?顿感亚历山大;首先想到:我要增加多少员工才能回复这么多信息?这会增加多少成本?

管理者们还没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被微信“教育”过以后,用户空前地期待与品牌做直接、快速的“点对点”沟通,过去投那么多广告才能建立起来的,梦寐以求的用户联系,今天通过新媒体真的进来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却是:逃!

No.8通过信息交互手段的变革,改变原有行业的成本结构,这是颠覆式创新。

这话谁说的呢?不是教授,是教授援引黄太吉CEO赫畅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对何为“互联网思维”的一个考证,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教授说,免费就是吗?或者说,搞个微博,给老板加个V,弄个微信,开发个APP,这就是吗?No!检验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有没有用新的信息交互手段,改变了你原有的成本结构。

黄太吉有一个数据,说它2012年的“坪效”(单位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是56000USD,同期苹果店的数据是44000USD。

教授继续举例,在传统手机的营销预算中,有10—20%用在了广告上,三星一年140亿美元营销投入,相当于1个摩托罗拉、2个诺基亚、3个HTC、4个黑莓,把广告投放玩到了极致;所以在小米这儿,当黎万强最早跟雷军要3000万广告费的时候,对一个新品牌来说并不夸张。但后期小米做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新媒体、自媒体,改变了成本结构。

这只是一方面……

现在有必要放进这张更加重要的图片!

教授继续深化大家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说,今天,太多人,包括大型企业管理者,也分不清两个基本概念——“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他们以为自己做的是互联网化,其实只是数字化;数字化,你最多也只能改进10%,而真正实现互联网化,你才有可能释放另外90%!

小米的互联网化带来了成本结构变化:零渠道费、零广告费。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教授给出的,对互联网思维的三层理解,借此你或许可以顺带更新一下自己的认知:

层级一:数字化

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层级二:互联网化

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层级三:互联网思维

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

No.9降维:高维文明攻击低维文明!

“降维”是李教授非常形象和独特的一个提法,即便理解起来稍有晦涩,但值得保持耐心去理解:

教授现场问,有多少人看过《三体》这本书?《三体》描绘了宇宙中高维文明攻击低维文明的过程:它们投放了一个叫“二向箔”的东西,这东西开始只如名片盒大小,但它会不断扩大,每个与之接触的东西都会被迅速“二维化”,最后,地球被二维化,月球被二维化,太阳也被二维化……

高维文明不担心这个东西最终长到足够大,会来到它们的世界,因为它们已经可以在“二维化”的情境下生存,而类似地球这样的低维文明不行。

小米就是李老师比喻中的“高维文明”,他们能够适应“二维化”的世界,他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成本结构去挑战其它厂商。

李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华为,联想。在小米成功之后,试图以同样的低价进行回击,但做不到,小米再降价,他们也无法跟进;究其原因,中华酷联仍然生存在“三维”世界,他们的大部分利润要外化给渠道,联想的净利润率只有2.2%,成本结构和小米有显著区别。

宇见:按我理解,小米能“降维”攻击,其实有赖于其信息交互手段变革带来的成本减少;更有赖于其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加”的是服务收入,依附于硬件销售的后项服务收入。

这一加一减,令小米彻底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保证它在价格足够低的情况下还可以盈利!而其它企业一旦跟进……

No.10去中介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

教授提到未来一切以“中介”为其定位的企业都危险,因为去中介化是互联网趋势。

宇见:企业自己的媒体属性加强后,为摆脱“广告”摆脱“渠道”束缚提供了机遇,因广告和渠道的本质就是中介。

最近我在写一本营销书,对图书出版多了一些琢磨:过去出版社在很大程度上被渠道捆绑,很多利润贡献给了渠道,无论线下书店,还是线上电商;今天很多传统出版机构看待“多看”这种数字阅读服务商,依然是“数字化”的思维,不是“互联网化”的思维。

他们看到的是:把书变成数字形态、无纸化、阅读体验、支付方式,这就完了吗?他们可能忽视的是:数字提供商还在改变自己的成本结构!正在和小米手机做一样的事情:“降维”,通过自建媒体属性,通过新的信息交互手段,通过延伸后项服务,正在把自己变成一个可以适应“二维化”的新物种!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主动发起“消灭”低维文明的战争。

马云说,狮子吃羊不是因为狮子恨羊,而是因为狮子自己要发展。三维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打赢二维战争,你怎么可能骑着马,去和特斯拉比赛百米加速度呢?

No.11不喜欢你的人不会喜欢你,你要做的是,让喜欢你的人更加喜欢你。

对这个不做过多解释了。

No.12“非广告营销”时代来临

刚才我们聊了传统广告在新时期的重大“原罪”:成本高、中介、无交互、无口碑、无体验,罪恶很多;

注意教授说的是“非广告营销”,而不是“非营销”;小米可以说“0”广告,但绝不是“0”营销,而是把营销拆解、打碎,融合到产品,融合到客服,融合到一切与用户链接的触点上。教授提到小米30人的论坛团队,30人的微博团队……,这难道不是投入吗?只是钱被花在了不同的地方。

No.13情感体验超越功能体验

教授提到,过去工业时代的产品是功能标准(FAB),是看功效,看你有什么功能别人没有;

FAB:Fact,属性;Advantage,优势;Benefit,客户利益。

今天做产品强调的已经不再是功能体验,而是情感体验,核心有两点:一是极致体验,二是强烈的情感诉求。

宇见:新生代现在追求的不是功能,不是功效,甚至不是逻辑合理性而可能只是简单一句“我乐意”。

过去我推荐大家看《商业秀》的时候总提到,营销是创造与用户的情感联系,教授对产品的这个概括显然更加简洁,也更加深刻,他说:“只有产品触动了用户的心灵,提供了超越商业的价值,才有机会。”

什么叫“提供了超越商业的价值”?我认为这真的是一个很棒很棒的表达!

你卖一个东西给我,我付钱,这是商业,这是合理逻辑;现在打破这个,提供超出这个动作本身的情感价值,你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溢价;

大家今天其实可以通过产品、内容营销、服务,通过一千零一件事情去“提供超越商业的价值”。

最近我在为企业做营销服务的过程中,我努力想灌输给他们一个概念:“营销本身要创造出价值”,说这句话是希望大家尽快忘掉“宣传”这个概念。你有什么好宣传的?不需要,你的内容、产品、服务都是对你最好的宣传,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宣传而是创造价值;

No.14互联网品牌是产品和粉丝间的一场合谋

教授在这一板块聊的是,小米很“狡猾”,他们高度重视的“用户参与”理念,最终倒逼了自己的员工。当用户的情感被极大激发,他们对产品有了更大的期待,工程师就不需要公司再给他下命令,用户的热情就会督促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宇见:过去品牌要塑造自己,是和谁去“谋”呢?你找媒体谋,找供应商谋,BD找合作伙伴谋,这些都没有找你的用户去“谋”可能带来更大的惊喜;翻译翻译什么叫做惊喜?还是直接引用教授的总结吧:“公司中心型”的创新方式已经落后,未来属于“用户领先型创新”。

No.15作品心态VS作业心态

篇6

“传统企业今天做‘互联网+’不是去做电子商务,而是将原有商务电子化的过程。”

随着总理提出“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开始探索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道路。而如今的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传统企业到底该不该转型互联网?如何转型互联网?企业怎样拥抱和引入互联网等电子商务手段,把它引入到产品、渠道、推广等方方面面?

带着这些问题,商周刊记者采访了网络营销公司正邦资讯的网络项目操盘手赵成浩,听他讲述如何帮助传统企业实现“商务电子化”。

把营销搬到互联网

对于很多传统企业,网站作用是很大的。我经常把网站称为“业务员”、“门头店”,其实很多传统企业做互联网转型,就像在互联网找一个业务员,建一个门头店,这个业务员、门头店投入比较低,还是24小时营业。

商周刊: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做互联网如此艰难?

赵成浩:从1996年至今,互联网迅速发展,很多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认知不成熟。要不看不到,要不看不懂。还有就是操作不成熟,公司内部没有专业人才帮助老板去理清思路,落地执行,去后期跟踪服务。很多企业看到一些商家做淘宝、天猫赚钱了,就跟风行动,没有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优势,分析互联网平台的特点,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商模式或者玩法。

商周刊:怎么帮助企业实现商务电子化?

赵成浩: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有好多种模式,好多种玩法。第一,生产型企业(做企业配套产品供应,客户是一些下游企业单位)可以做“B2B营销系统”,让企业客户在网上找到自己,认同自己,联系自己。第二种模式,需要招商的生产型企业,本身产品在淘宝、天猫上卖得还不错,就不要急于去自己开淘宝、天猫店。互联网零售是一个很难运作的市场,建议这样的企业可以做“B2P一件分销系统”。发挥企业生产、价低的优势让更多淘宝店、天猫店在网上分销。第三种模式,做零售的企业,可以借助移动端微信流量开展微信营销,做好“微营销”。第四种模式,做线下实体的企业,比如饭店、酒店等,可以做“O2O营销系统”做到线上营销,线下成交,线上线下互动。

我们先拿“B2B网络营销系统”来讲,分析传统企业商务电子化进程的痛点。因为很多企业对这块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的“B2B网络营销系统”其中包含营销策划、建网站和优化推广。

商周刊:“B2B网络营销系统”=营销型网站吗?

赵成浩:B2B网络营销系统=企业营销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营销型网站+网站推广优化。

而营销型网站是带有平面视觉营销功能、互动功能、营销功能、成交功能等一体的网络营销系统。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有一位做中式装修设计的客户,我们为它制作的网站,是一个营销型网站。具体来说,首先,这个营销型网站定位很清晰,一看就能让客户知道它是做什么的。第二,卖点提炼,客户最关心的就是网站能否呈现独特卖点,我们给它提炼的卖点是十五年专注中式空间设计领域。考虑到很多人选择中式装修时,可能他以前选过其他的装修设计。在取得一定社会成就后,他选择中式装修设计,那对以前的装修会有一定反思,以前设计师不是很专业,当时对某处不是很满意,装修好以后,也无法修改。因此他会对这次选择的设计公司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所以一定要告诉客户我们的独特卖点是15年专注中式装修设计,我们是非常专业的。

这家设计公司提供三种服务,装修设计、施工监理、家居配饰。产品分类包含中式住宅、中式商业空间、中式园林景观,我们在设计网站时,把产品分类体现在成功案例中。通过这个网站,首先让客户认清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提供什么服务;第二就是认同,通过这些成功案例,他会认可你。最后是一个成交环节,可以打电话、聊qq、发微信、扫二维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把整套网站全部按营销思路建一遍,而不是简单地去复制模板。

我们还帮助很多客户做微信营销系统,生产企业一件营销系统,有线下实体店铺的充分利用好线下流量做O2O网络营销系统。我们针对企业不同优势为他们量身定制最适合他们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让传统企业快速、省钱地实现互联网+,拥抱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转型,找对方法了吗?

实际上,大部分传统企业对自己网站平台认识不足,互联网是一个市场,市场需要“门头店”,不需要“办公写字楼”。

商周刊:请介绍一下你的团队以及目前公司运营情况。

赵成浩:目前是32个人,包括营销策划、美工、程序员、推广,另外还有负责客户售后服务、市场优化和网站内测的工作人员。所有合作项目,我们都是出策划+文案+美工+程序+推广这一整套团队帮客户运作。依靠我们公司的技术团队和经验彻底解决客户互联网模式不清,营销思路混乱,没有成熟团队,项目执行力差等问题。我们要做成一家一站式、外包式服务客户的营销型互联网公司。

商周刊:你们和普通建站公司的模式有何不同?

赵成浩:建站公司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它们做网站成本相对较低,主要给客户套用模板,更换公司名称,修改地址、后台,收费会在3000-5000元。实际上,大部分传统企业不需要这样的网站,就像在青岛台东这种市场上非要建一栋写字楼一样,基本浪费台东人流量。因为到台东是想买东西、了解服务,他们需要的是“店铺”,需要摆放产品的“门头房”,需要一个能介绍清楚公司产品、说明白公司特点的营销型网站。而不是大量介绍公司文化、公司新闻动态的传统型官方网站。传统建站公司也不会像我们公司去做原创开发,第一,很辛苦。第二,较高的开发成本,使他们望而却步。

我们给客户做的是B2B网络营销系统。这套系统第一步是我们做营销策划,给客户的网站进行定位,它建给谁看?浏览这个网站的人,会考虑什么问题?什么是影响顾客选择你的网站成交的抗拒点?

第二步,文案,我们会把和客户交流碰撞的观点,写到文案里,并提炼独特卖点。之后,我们还要和客户交流,因为客户最懂它的行业,而我们的优势是网络营销。经过双方反复交流碰撞,然后做美工、切图、程序开发,到后台开发,进行功能绑定,再进行推广。

商周刊:你们具体如何给企业推广?

赵成浩:这个要根据客户企业优势,还有互联网平台的一些玩法。如果客户线下有实体,我们会充分利用好他们的线下实体进行推广,做到线下往线上输送流量,实现线下线上互动。再就是分析好互联网平台数据,帮助客户做到精准推广。

做B2B网络营销系统首先一点,要分析有没有搜索量。比如一个杯子,有人搜,搜索量肯定会转化成销量;没人搜,就很难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互联网上找寻一切东西,因为互联网就是信息化平台。

我发现如今很多大企业采购的时候都进行互联网比价。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百度大数据工具“百度指数”,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来看自己行业和产品的搜索量。举个例子,锅炉特别适合做互联网营销,一般企业采购锅炉,老板会找员工去做,员工没有这方面的熟人,就只能上网查讯息。“锅炉”一词整体百度搜索指数1109,简单推算每天会有1万多人搜索锅炉。“百度指数”中的需求图谱数据,四通锅炉排在第一,在互联网搜索的热度最高。其次是余热锅炉、电锅炉、燃气锅炉、蒸汽锅炉、取暖锅炉等,这些都是它精准的关键词,我们会建议锅炉厂家推送这些热门关键词,它们会给你带来很多搜索量。

商周刊:优化有哪些方式?

赵成浩:一是站内活跃,你必须要让你的网站经常更新。百度像报纸,经常发稿子的网站,百度会认为它是好编辑,会把它的信息前置。百度蜘蛛(是百度搜索引擎的一个自动程序,它的作用是访问收集整理互联网上的网页、图片、视频等内容,然后分门别类建立索引数据库)爬行是这样的方式,它要求网站常更新,并通过时间的累积,百度慢慢会认可你,把你的信息上提,这对你的网站优化非常有帮助。

还有一个建议是“市场封杀”,如果你从今年开始做优化推广的话,那么5年以后,你在百度搜索量排名绝对是第一名。你把它优化到第一名,后者想超越你,一定要经过时间大量工作积累。

二是技术性优化,首先是网站结构。一般来说,扁平或者树状的结构更适合网站的优化。其次是站内的一些细节,比如说404页面的设置、301重定向等。对于一个网站来说,三位一体(标题、关键词、描述)要设置好,友情链接、外链这些都要做好。

商周刊:后期推广大约需要多久?

赵成浩:这个要看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一般的词需要两三个月。技术性优化我们公司直接安排专人负责,同时我们也会对客户的工作人员进行推广技术培训,由这些推广专员做日常工作,双方共同完成。

我们团队是项目经理制,这个项目谁负责,就由谁领导策划、文案、美工、推广、程序来做。一个客户从一开始合作到后期维护,大约需要三个月。项目有前期、后期和尾声。进入尾声时,我们每周会给客户发一次推广报告。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会帮客户客户分析原因。比如可能客户的推广专员没有按我们要求来做,我们要求推广专员每天抽出一小时做网站活跃度更新,他今天只做一条,并且更新内容属于生搬硬套、非原创,我们就会通知企业的负责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协助企业进行管理。

商周刊:每周推广报告主要内容是什么?

赵成浩:更新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网站浏览量、关键词优化进度及预期等。

商周刊:除了网站推广,会做移动终端的推广吗?

赵成浩:我们的移动终端推广业务已经很成熟,这包含在我们的B2B网络营销系统内。我们帮客户做微信推广,像是开发微信“病毒式营销软件”――送话费的活动,以及开发微信的官网功能等。

我不建议企业做APP,有很多客户片面理解移动互联网概念,很想做APP。我反问他,谁会下载这个APP?客户回答,我会推广。那下载后会不会删除你?我告诉客户,第一个删除的100%就是你,因为手机会定期清理软件,哪个不用删哪个。

我个人觉得玩好互联网要记住两个字流量,这是最基础的一点。没有流量其他做得再漂亮也完蛋。而做APP和微信抢流量,能抢过微信吗?肯定是抢不过。

因此要想做移动互联网,应该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从这个平台引流量到微官网,因为微信本身就是一个大流量池、流量窗口。当粉丝量超过一定数量后再考虑做APP。

关于移动互联网,还要注意支付宝平台,去年支付宝推出服务窗功能,对做O2O模式的客户来说,帮助非常大。目前我们公司也和支付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可以利用支付宝的平台帮助企业做好互联网O2O。

现在还是“互联网+”初级阶段

现在的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还是初级营销,两三年之后,“互联网+传统企业”模式会发生重大变化,那时大家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所以现在传统企业要赢在起跑线上。

商周刊:传统企业做互联网营销的阻碍在哪里?

赵成浩:第一,老板不重视,对互联网不懂行。很多同行都在网上截取他们的流量,但是企业本身还没认识到。还有就是老板对互联网不太了解,对整个公司的互联网战略方向把握不准。

第二,就是企业内部做互联网基因不足。企业内部互联网团队不成熟,团队之间配合也不恰当,没有一整套操作互联网的成熟分工流程。

商周刊:当大家都通过热门关键词推自己的时候,都在用互联网营销工具后,这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如果中国只有100家做锅炉的厂家,以前只有两家用互联网工具,第三家用了,马上销量会提升,如果100家都在用呢?

赵成浩:现在这个阶段还没到,现在还是互联网+传统企业的初级阶段,但很多企业连初级营销门槛都未达到。目前这个阶段,大部分人还觉得网上不可能卖锅炉。另一种情况是,有人觉得网上能卖,那就简单建个网站,花个三五千元,做得很不精细。如果一旦碰到类似的营销型网站,它一定被pass掉。这个阶段90%以上的企业还没有将营销搬到互联网上,还没有用好互联网工具。

商周刊:初级营销之后呢?

篇7

工业4.0;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传统企业转型;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国内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普及,网络快速应用通道伸向了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此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逐步走上了国际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传统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减少,商业模式、渠道、营销、产品内容和业务服务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仅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向电商领域的转型发展来看,就面临着极大挑战。

据赛迪经略数据调查显示,在近200家受访传统企业中,96%以上企业都受到了互联网的较大冲击,渠道、营销方面的冲击尤为严重。目前能将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并为其利润空间添砖加瓦的企业不超过5%;约20%的企业在积极借助互联网发力,寄希望于未来的盈利;而超过75%的传统企业仍然感到茫然,失望与希望并存,在继续增加投入。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为何失败?

传统企业实际上已经开始拥抱互联网。飞虎乐购、呼哈网、美特斯邦威、18900、时代杂志网、泰妮丝、我买网、邦购等不同传统行业,都在尝试向电商模式转型,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些案例说明,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商业模式转型发展面临种种坎坷。而传统企业在渠道、营销、产品内容和业务服务等方面受到的冲击更是不亚于电商模式转型。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模式下为什么会失败?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专业人才和经验缺失。互联网模式下的业务发展需要物流、营销、采购、网络和电商技术等紧密结合,所需要的人才也是综合性的。仅传统企业的电商网站运营来说,需要理解互联网生存环境的专业团队及经验,而且需要掌握网络市场环境的特性和营销模式。但目前传统企业的电商部门大都面临着专业人才缺失,运营经验不足的情况。即使线下运营比较成功的企业,其电子商务部门却只有两三个非专业人员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互联网特性给企业造成巨大竞争压力。互联网本身具有互动性强、信息无限延伸、灵活的实时性、低成本、传播范围广等特性。与其特性相对应,互联网环境中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营销策略等需要新兴的模式,竞争异常激烈。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模式下的营销和服务虽然有产品、品牌等优势,但要在网络环境中将优势发挥出来需要一定的运营和时间,在进入互联网领域初期,难免会面临巨大压力,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难以实现线上线下矛盾融合。传统购物以实体店为基础,有自己的品牌和定价。互联网上的经营却不同,成本低、灵活性高、没有时空限制,这打破了以往实体店面的信息不对称,并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商品价格低廉。很多网店的低价销售策略使得传统实体店成了摆设,有一些顾客在实体店里面看好品牌、型号,然后在网上低价购买的行为甚至威胁到了实体店的生存。如何有效调节管理网店价格,成为线上线下业务难以融合的典型矛盾。

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有天生的排异反应。习惯于真金白银交易的传统企业对虚拟的网络环境了解不深,想要在短期内客观地改变传统行业管理层对互联网模式的理解与认识并不容易。同时,互联网的环境与模式给传统企业带来了迷雾般的困惑,尤其是在电商业务领域,庞大的市场潜力和惊人的消费力让各传统企业还来不及反应,资金就早已进入了别家企业的口袋。

互联网企业电商为何成功?

与传统企业坎坷的电商之路相比,互联网企业如履平地,在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么,互联网企业又是如何领军传统行业发展电商之路的呢?

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创新商业模式。互联网企业采用宏观创新与微观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宏观创新方面主要是对原有商业模式颠覆性的变革,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改变整个价值链的运行方式,以及对已有商业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等。微观创新方面主要是在已有商业模式基础上进行局部修订,提高商业运作的效率,如精准用户定位、创新用户体验、完善物流体系、改变交易方式等。

逐级递进的渠道建设推广方案。互联网企业首先会组建运营团队,完善组织架构,明晰岗位职责;通过阶段运营,了解在线消费者;完善产品和价格策略,并开展小规模促销活动;积累关键运营经验;形成运营流程及相关管理规范。当产品销售和客户访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对系统功能进行升级,打造个性化支持服务。然后再通过热门综合电子商务网站、各类知名综合或垂直互联网分销联盟、导购网站、互联网搜索引擎、广告联盟等分阶段进行渠道推广。

多途径有针对的互动营销模式。互联网企业多采用网络等互动营销模式,即多以互联网为各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利用互动性强、传播广、信息量大的网络营销媒体,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实现双向沟通,有针对性地向确定目标群投放信息,并运用网络快速反应的特点及时得到用户反馈,从而最终为企业量身打造最佳营销方案,帮助企业推销产品,塑造企业形象,建立企业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创新经营理念。利用网络化平台和互联网环境下独特的业务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与大量分散的客户建立联系,形成新型的客户关系网络和基于互联网的集聚市场。在此基础上,有效获取和运用客户行为相关知识,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之间的“一对一关系”。企业充分地考虑客户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让客户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和配送方式,通过网络平台让客户定制产品,甚至参与定制产品的设计过程。

传统企业的网络化之路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压力,传统企业该如何借助互联网转型发展,才能不被互联网企业打得“满地找牙”?我们建议:

清晰战略定位。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及特点,首先明确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即产品是否适合在互联网上销售,其消费人群都是哪些,如何卖于目标人群;然后根据对产品的科学评估,清晰定位,找出具体发展策略,比如:在互联网上是只做淘宝商城品牌,还是自己建立官方网站与淘宝商城同时做,或官方网站、淘宝商城、B2B同时进行的全网营销模式,亦或直接请一个专业团队来做全面的电商外包服务等。

积极融入互联网文化。企业应拓展实体店等传统业务渠道产销思维,积极了解互联网模式下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掌握和应用微博、微信等新的网络营销途径和工具,通过互联网提升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竞争力,并将传统业务融合到互联网中,全面把关,科学合理的策划和布局其业务发展。

增强服务意识。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服务,则需要给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体验。同时,客户满意度在互联网上有实时传播和迅速放大的效应,一条评价、一个体验都有可能对企业的业务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增强全面服务意识,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互动交流,满足其服务需求,进而提高客户忠诚度,保证客户服务的连续性。

篇8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

供应链金融是服务方案提供商提供的综合金融方案,包括融资方案以及理财、结算等方案。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产品与供应链金融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产业链上各成员企I的信贷评级不再依赖过去的对单个授信企业财物状况评估及抵押评级而在于对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准入评级。再者就是供应链金融关注的是金融融资企业还款的自偿性模式,即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贷款。

二、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新趋势

互联网正以飞速发展的姿态改变着传统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也不例外。这是一股不可逆的时代洪流。互联网的发展给供应链金融带来了交易成本下降,产业链分析成本下降、客户获取的便捷性等变化趋势。

1.风险管理措施的变化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是基于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现金流的控制,对特定账户实行封闭式账户管理。利用直接对现金流账户的控制实现贷款的回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在上述风控措施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服务收集,储存海量的客户数据成为可能。

2.与物流企业合作模式的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能够促进物流企业的繁荣,在互联网技术与物流的结合下产生的物联网正是这一共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利用互联网的灵活性与灵敏性深入物流的各个环节,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者资源整合,获得数据后不只是储存,还充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建立自动化的预警平台,及时与物流企业进行互动、信息反馈,及时将风险问题扼杀。

3.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的变化

商业银行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营销模式主要是用过梳理产业链,寻找产业链中的核心大型企业,向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与分销商进行营销。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思维不断撞击传统行业的前提条件下,供应链融资营销模式出现新的趋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1.对融合互联网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来说,除了资产业务能够得到增长,创收利润以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通过供应链金融全套服务方案的提供,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业务的增长,从存款业务到中间业务都能够由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驱动。而结合互联网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更是另一个未来的战略高地。

2.部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要逐渐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在这一适应过程中,有的商业银行能够快速地接受市场变化,无论是从机制灵活性上还是营销思维上都能够与互联网接轨。在营销上、在渠道整合上、在互联网的利用上没有深层次的用互联网思维的方式进行彻底改革。商业银行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即使处于行业领导者地位的商业银行也要居安思危。对自己进行革命,这才是最佳的市场生存之道。

3.风控措施手段单一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商业银行采取的最主要的风险控制手段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现金流控制和结构性的授信制度安排。虽然这种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解决供应 链融资中的相关风险问题,但这种措施的实施成本以及实施效率相比目前基于互联网采用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自动审核评级的方式显得更为复杂。不利于开发目前的高频低金额客户。

四、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1.将融合互联网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升到战略层面

商业银行应当加深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认识,将其提升到战略业务的层面。并在企业当中将这种战略目标与各级员工进行沟通,从而实现企业全局的认识统一,利于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2.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进入2.0时代

物流企业的优势在于货物的仓储运输,以及物流企业基于仓储运输累积的大数据和对供应链的理解。商业银行在于资金优势以及风控技术。目前物流企业主要是采用收取监管服务费的模式,商业银行可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基础开发出相应的理财产品。通过吸纳物流企业资金,一方面让物流企业通过服务赚取相关费用,另一方面盘活物流企业流动资金,通过这种方式将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捆绑的更为紧密。

3.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风控措施

建议商业银行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风险控制手段并与国王风控手段相结合,发挥二者最大的功效。在融合过程中,双方的风控技术、风控思维如何融合,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分析,对消费者行为记录的数据质量要求很高,在纷繁复杂的数据记录中,如何选取到真正有效、高质量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或者编写自动化审核程序时,程序的缺陷如何防控,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必须要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一条符合自己的风控之路,不能只依赖既有的风控方式,也不能完全迷信基于互联网的风控手段。

五、结语

商业银行的转型势在必行,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是未来的趋势。商业银行应不断吸收互联网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将现有业务互联网化,用人文营销的方式,确定自己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策略。只有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两者的不断融合,才会给消费者带来福音,才能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良方。

参考文献:

[1]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

[2]向飞.关于互联网供应链的金融法律问题[J].中国律师,2014(9).

篇9

老实说我真不想写“互联网思维”这五字,因为这名词已经因过度消费对于业内人士不算新鲜了。但因假期朋友间一场交流,小伙伴们讨论到了这个,有些想法还是由此为自己记录下来罢了。朋友说了几个其对“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的定义理解,这些理解基本都源于一些TMT媒体。同样,早先我在相关业内网媒上也看了一些同类文章。

说来惭愧,文章看了很多,里面说的也都挺多,但是具体互联网思维的确切定义是什么,至今没看明白。

其实看没看明白对于我而言意义不大,正好最近在琢磨一个涉及互联网金融的项目,因为我对“互联网思维”有着自己的理解,就我而言,一个商业计划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定义是:

一,相对极低的边际成本

二,放长线钓大鱼

三,相对极简的标准程序化自助式信息体验

我想,不敢说所有从事过互联网的人,但至少大部分互联网业内涉及项目构思亦或产品构思工作的人,其实都具备互联网思维意识的。只是可能没有多少人将自身这潜在思维明确提炼定义出来,或者对互联网思维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注解。

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在大部分市面上的理解都不属互联网思维。

首先,“互联网营销”不等于“互联网思维”。

我觉得互联网思维是之于互联网营销之上的,互联网营销的种种手段仅仅是一种战术,而互联网思维属于战略,是更早直接扎根于项目商业模式中不可分割。社会化营销属于外枝,任何行业都可以运用,作为战术仅是锦上添花,不用也不影响商业模式根本。而真正互联网思维构思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一旦剥离,模式全面瓦解。

如果硬要举个例子,那么余额宝与传统基金产品官方自建的电商渠道是最形象的例子了。

其次,不属于互联网特征属性代入延生的特色行为,不属于互联网思维,比如现在所谓的极致、用户至上、粉丝等概念。

很久以前同某公司交流时,我曾说小米的后续硬件产品如果不设锁,那么它硬件产品铺出的路就蕴含风险,说不定哪天被人一夜之间刷换系统为他人做嫁衣了。对方反复提到,“做到极致怎么会有人愿意换系统呢?”,我当时有点无语。

但是极致是相对概念,做到哪样算极致?极致的标准是什么?经常提“极致”的人不一定给的出答案。

2005年时,我认为诺基亚就是手机中的极致!后来iPhone问世后才向我证明它才是极致!但我想当我认为iPhone已是极致的时候,很快将又有新的东西出来打我脸。如果极致是一种做到产品超出用户预期的行为,那么这种追求存在于任何企业中,和互联网思维无关。它更像是产业发展与历史革命,并且往往出现在既有利益者外的第三方。

同理,“用户至上”算互联网思维吗?难道除互联网企业外,其他各行各业早先就没有“用户至上”概念?我想街边小卖店都懂“顾客是上帝”的道理。也许有人说“用户至上”概念谁都懂,但是传统企业没有做到真正的用户至上。确实并不是所有传统企业都做好了“用户至上”,但是最先做好“用户至上”的恰恰是传统行业,例如某些优秀的五星级酒店。

最后,“粉丝”说在我看来就更离谱了。先不论企业“粉丝经济”是否成立,有人把“粉丝”营销概念归为互联网思维就十分给自己贴金,大哥,这是娱乐圈的东西好不好......

“粉丝”本身是互联网企业反过来借鉴的娱乐圈思维,我一直坚信商企与产品并没有“真粉丝”,粉丝是一种感性式拥护行为,甚至带有盲目性。商企与产品的用户是理性根本的商业逻辑,当出现更优秀的替代时用户会毫不犹豫的跳转。

当然,我也相信商企与产品通过不断对品牌赋予个性的生命化塑造,也是可以在用户理性基础上赋予感性关联的,但是这属于传统广告学范畴,做的最好的也是阿迪耐克,而且并不是三五年的事。但是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所谓的粉丝,仅仅不过是忠诚度普通的用户,要不就是内部员工和水军了。和娱乐圈中就算棒子偶像挥拳打了它一大嘴巴子,但还是疯狂冲在被爆吧战斗第一线,为偶像与人对喷的这种“真粉丝”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

反过来,在我看来,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要达到三个标准:

一、相对极低的边际成本

这是典型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中的特色要素。相对极低的边际成本是最早从互联网渗透入传统行业中的特征思维,最大的体现就是多年前就明确的“轻模式”,真正那些在服装、电子、商贸、金融等传统行业中具有互联网思维颠覆性的企业,其首要的表现都在于产品与客户开发上,相对于传统极低的边际成本,以及由此相伴的目标客户群覆盖面与接待能力的扩增红利。

二、放长线钓大鱼

将商业链进行纵向延伸,分为“前端依靠微利或亏损提品,发展用户圈地”——“后端在建立用户壁垒或基础上,再寻求盖楼卖房的真正盈利行为”,放长线钓大鱼是互联网特征代入传统行业的第二典型。

互联网将一大拨原先某些传统行业的根本服务,变成了其免费的基础服务,例如音像、图书等。甚至很多互联网初期企业往往因此最终被更具互联网思维的同行给革了命。例如杀毒软件、早期的EBAY之于淘宝,游戏时长收费模式更迭为道具收费模式。当然,小米也属于典型放长线钓大鱼的例子。

传统企业大部分以产品价值为基础,商业模式招数简单,链层也较短,产品线横向。例如传统家电,空调卖到消费者手中链条即结束,寻求新的赢利点则横向再研发电风扇、电视。

而典型互联网思维,前端产品仅是培育用户基础的,以用户价值为根本。商业链层纵向深入开发既有用户价值。从这点而言IPhone与三星就不属于一个层次的商业模式,实质三星还是老传统,不属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企业。

三、相对极简的标准程序化自助式信息体验

第三条我认为是最重点,也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思维最大差异所在。传统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信息被动提供导致的信息流不对称,甚至某些商业模式更是依赖于信息流不对称。而互联网带来的最大改变则是将一切信息依据关联性逻辑为标准,并将标准精简,最终通过程序化主动提供,让用户可自助式体验。

从网络支付到网络平台莫过于此,包括垂直电商、分类信息、网络金融等,甚至现在竟然延伸到了法务、政务,例如法斗士、天猫拍卖等。

另外一个最佳体现,在于企业客服工作的载体的演变。最近常提到的“参与感”,“参与感”实质同上文提到的“粉丝”无关,如果某些互联网企业硬要是将“用户”与“粉丝”进行简单的名词替换作为噱头,拉低“粉丝”真正含义,那么参与感其实是对传统的客服工作以一种更具互联网思维的自助式信息体验方式体现。

通讯业的发展,给客服工作带来从传统网点到Call Centre的改变,典型的例子就是10086。然而,这依然是传统的信息被动式提供,互联网才给大部分客服工作提供了自助式的可能性。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房地产经纪;教学改革

TP393.092;F713.36

在”互联网+”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O2O营销模式已经在房地产经纪业务中广泛展开。

一、O2O营销模式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新发展

1.通过互联网楼盘广告与房屋信息

对于一手房,大中型的房地产项目除了常规的楼书、展板、围墙、道旗、报纸广告等宣传途径外,网络广告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二手房也是如此。房地产经纪企业(或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通过各大综合性网站、房地产专业服务网站、公司自建网站、论坛等PC端口等网络途径房源信息已是中介公司的重要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APP、微博等渠道也成了房地产经纪活动的重要营销渠道。不少置业顾问个人使用微信进行营销,许多房地产公司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客户对公司微信公众号关注,就定期推送的促销优惠、品牌推广、营销活动等信息,及时企业或行业最新动态。

2.利用网络进行房地产需求调查

传统的市场调查更多的是线下方式,比如说问卷调查和客户访谈等。在O2O营销模式下,网络问卷和APP问卷调查大量出现,通过对网络问卷进行线上调查,再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进一步分析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消费习惯等内容,从而来进行项目定位,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产品。除了一手房的项目定位之外,很多二手房中介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APP平台,在APP上房源信息,通过对客户的浏览与反馈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找准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物业管理、智能家居、房地产金融、设计、建造、装修、交易等房地产活动方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都有了新的发展。

二、O2O营销模式下对房地产经纪人才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房地产”的融合的营销理念也有了发展,在此背景下培养的人才不能再单一专注于房地产本行业技能,而要培养跨专业复合型的人才。

这样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房地产经纪方面不仅要掌握房地产经纪相关理论知识,更要学习信息技术处理、大数据分析、网络PC与移动终端应用等知识,只有掌握多学科领域知识,才能具备更高专业能力、应用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中加入新媒体操作实践,让学生利用移动手机和电脑,分别进行房地产经纪网店、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客户管理等互联网模块操作。

三、O2O营销模式下房地产经纪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构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房地产经纪课程

培养适应“互联网+”的房地产经纪人才,不只是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如:英语、应用文写作、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房地产法规、房地产金融、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房地产投资分析、物业管理)的基础上简单增加一门“互联网课程(如大稻莘治觥⒎康夭经纪信息分析、计算机应用等)”,而应该将“互联网思维”把传统课程和信息类课程进行融合。

比如说房地产经纪课程增加微信营销模块,充分融入移动营销的内容,使学生熟练掌握微信公众号的操作与运营等;学习如何在APP上房源信息,如何利用新媒体使自己的房源信息更吸引人等。

2.建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房地产经纪师资队伍

“互联网+房地产”背景下师资队伍应该是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现有的师资队伍往往只具备房地产类专业知识,因此要通过:①送培,就是校内老师要走出学校,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特别是一些走在行业前端的大型房地产经纪企业,加深教师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学习,并通过企业实战,增加自己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尽快掌握互联网技术在房地产业的相关技能运用;②外引,就是聘请有有互联网思维和丰富网络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熟悉“互联网+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企业专家,可以聘请这些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也可以对本校老师加以培训。通过“送培与外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从而为培养适应“互联网+”所需的复合型房地产人才做准备。

另外,需要提升或建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房地产经纪实训条件。比如说销售综合实训室,利用互联网和仿真技术,打造虚拟样板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展销售实务技能实训;房地产经纪实训室,要求学生利用实训网络平台,进行经纪类APP的运营和使用,包括房地产照片拍摄与处理、信息编辑、关键词设置、搜索引擎、位置地图、线上销售沟通、客户维护等多个环节的操作;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库和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业务操作。

四、结束语

在O2O营销模式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房地产业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培养出新时代下的房地产经纪技能人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

[2]张真.互联网+房地产的新模式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