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的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的实施方案

篇1

首先我代表xx中学,对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2012年秋季x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严格按照《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x市、x区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下面我将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以简要汇报,敬请各位专家和领导给予批评指导。

一、组织建设

为切实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一是成立xx中学新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新课程的改革做出决策和部署,并负责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审定课程的设置,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保障在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训等。二是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三是成立选课指导小组,制定学生选课的各种政策,向学生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名单与课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选课、补修、重修、改修做好参谋。四是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五是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

二、制度建设

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实施和研究指导小组制定了《xx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新课程改革三年发展规划》、《xx中学高中新课程三年课程方案》、《xx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xx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和《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方案和办法,全面指导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工作。目前选课指导委员会正在完善《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课程设置

四、课堂教学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新课改以来,教研活动更加活跃,特别是集体备课和学生学案两项工作有声有色,体现了教师们之间互相协作的良好氛围。

(一)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作用

高中新课程课堂容量大,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备好一节课的。学校在高三级试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修订了《xx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应高中新课改。我们学校集体备课的流程是:

组长主持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并提交备课组讨论通过 主备课人提前一周准备教案简案(备课提纲)和学案,并打印下发全体参备人员(一备) 组长主持召开议课会(主备人发言,参备人员讨论),全体参备人员修改教案简案(备课提纲)和学案,任课教师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撰写详案(二备)教师们做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在上次教(学)案实施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三备)。

备课组长要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中心发言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主备人(中心发言人)接受备课任务后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及多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并且编制教学简案和学案,在议课会前下发全体参评人员。参备人(本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当“局外人”。

根据集体讨论的意见,参备人修改教学简案和学案,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的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进度、重难点处理、作业训练、检测评估必须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在教案本上撰写教案详案。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又要突出个性特色和自主发挥。教师特别要在教案后记录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上次教(学)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集体备课,营造了研究氛围,增强了课程实效性;同时发挥了集体作用,展示了集体智慧,还解放了教师思想,树立了创新精神,进而培养了教师的超前意识和反思意识。

(二)重视学案编写,促进自主学习

篇2

(修改版)

1. 一星期内早读认真未被记录,当时每天得”你真棒”。

2. 一星期内课前准备充分,未被记录或未被老师批评,当时每节课都得”你真棒”。

3. 一星期内吃饭认真,未被记录或未被老师批评,可得行规章。 (等同博学章)

4. 一个星期眼保健操认真做,未被记录的,当时每次眼操都得”你真棒”。

5. 考试在95分以上,可得你真棒”。99分以上得博学章。

6.一个星期内座位保持干净,未被记录或未被老师批评,可得行规章(等同博学章)

7. 课堂作业累计得到10个A ,得博学章。

8.上课认真,被老师表扬,得:你真棒”。

9.每日课间文明玩耍,不做危险动作,不追逐打闹,不高声尖叫,可得”你真棒”

10. 中午午休认真,表现好的,被老师表扬的,可得"你真棒”

11. 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能主动拣垃圾,维护周围的环境与卫生,得”你真棒”

12、不欺负他人,团结同学,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能协助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得”你真棒”

13、在学习、生活中有明显的进步,得”你真棒”

14.值日生扫地,认真,不扣分,每人每次得”你真棒”

15.每次参加任何比赛都可以得到一个"你真棒",获奖了可得”博学章”。

16.五项循环竞赛,如果是5颗星,全班都可以得到一枚”行规章”。如果因为某个人而把班级分数扣掉0.1,就扣掉一个”博学章”,依次类推。

注释:

”你真棒”5个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换取”博学章”。

”博学章”3枚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换取”智慧星”。

篇3

根据《学院关于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系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的部署,XX系自5月6日—5月10日开始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一周的教学工作,整体教学秩序良好。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召开线下教学例会

5月6日XX系组织召开线下教学例会。全系组织学习疫情相关文件,系内重点宣传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重申了线上教学转向线下教学的细则制定,对三个教研室的线下教学工作做出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

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各教研室组织展开专题讨论会,在教学实践和教研管理中深度挖掘教学教改成果,为校内的申报工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实施:

1.本周为教学执行计划的第十一周,由于五一放假的调课,本周实际行课时间为5天,也是为线上教学转为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XX系按照课表执行了55个教学班55位授课教师214次课的教学任务,授课教师均能严格按课表时间行课,整体教学秩序良好。

2.授课平台情况:

本周教学平台以腾讯课堂、钉钉教学平台、QQ课堂、重庆高校在线课程平台为主,智慧职教、智慧树、超星平台、雨课堂、为辅的方式。同时老师们采用课堂派、蓝墨云班课、问卷星等软件布置批改作业和解惑答疑。

(四)教学监督

1.教务办3人每日分别按分配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和商务管理3个教研室进行教学巡查,对授课老师的上课时间、考勤状况、学生反馈问题进行巡查并完成巡查记录。

2.督导小组共完成19名教师19门课程的听评课并按教务处督导办要求在网上填报督导听课情况并填写19份《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在线教学督导评价及反馈表》,针对授课教师出现的教学问题及时与相关教师反馈情况并提出后续改进意见。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五一假期调课导致部分班级到课率较低,需要任课教师继续加强班级纪律管理和严格考勤。

(二)临近学校正式到校课堂教学,教与学各项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同步进行和开展。

三、改进措施

(一)针对个别班级缺课人数较多,到堂率偏低的情况,教务办和学团办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对策,督促学生正常到堂上课,保证教学效果。

篇4

一、明确校本研修是教师的事情,更是学校的事情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均是研修活动的主体,其中校长首当其冲,校长不仅是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引导者和学习者,因而校长及其领导团队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因校制宜地健全完善校本研修规章制度,重点是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学校教研室工作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师学习与反思制度、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制度、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度等。同时落实好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制度,厘清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等机构在校本研修框架下的工作职责及其关系,形成完善的校本研修管理体系,健全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机制。制定旨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办特色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并把各阶段的具体措施分解到各个相应机构,为全体教师的微观操作指明方向,创设空间,搭好平台。决不能把校本研修简单地异化成教师为晋升职称而应做的个人事情,致使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处于无政府状态而面目全非。这就需要学校把做好顶层设计与教师的努力结合起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贡献。

二、遵循校本研修实施途径与方式,增强研修实效性

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从学校实际出发,聚焦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攻关,这就要求校本研修实施过程要形成序列,追求实效。校本研修的实施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包括个体的反思和群体的反思,它要求教师根据课改要求,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分析和思考各自的教学行为,提出问题,研究对策,及时调整并改善教学行为。

(二)同伴互助

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本人与教学伙伴随时随地进行研讨、切磋。常采用的形式诸如相互听课、对话交流、网上交流、教学沙龙等,可达到信息共享、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校内合作

常见的校内合作形式包括理论学习、专题研讨、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磨课、课堂观察、同课异构、案例研究、教学观摩、说课评课等,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与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校际合作

每一所学校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吸收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特别是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更应加强校际间的研修活动,积极参与同其他学校的业务合作与研讨交流活动。

(五)专家引领

通过专家引领活动的开展,可以拓宽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渠道,给予不同领域和学科相应的专业指导。专家引领可采用学术报告、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其中教学现场指导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

三、明晰校本研修成果呈现形式,力促研修严谨化

校本研修的本质内涵要求学校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将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分解到各部门以及全体教师,通过各种实施途径有组织、分阶段、分层次地认真研修,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这一系列研修活动及其过程中所萌发的不同体会、思路、办法等,都是校本研修成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运用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经过耐心细致的实验和检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疑难问题和困惑的对策与措施,最后以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调查报告、微型课题等形式呈现出来。当然这些还须与教师个人校本研修的背景材料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个人研修计划、过程性资料、研修总结等材料综合起来,形成逻辑化、系统化的完整体系,努力做到:①研修目的明确,有计划性;②研修主题清楚,选题科学合理,切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③研修过程扎实细致,体现明显的过程性痕迹;④研修成果呈现清晰,应用价值较强,实实在在解决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⑤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反之,孤立呈现的所谓研修成果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成果。

篇5

一、构建高效课堂需要解决的凸显问题

1.教师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向模糊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灌输与技能培养,缺乏对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视。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就偏重于指向知识目标,次重于能力目标,无视于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固化,教师主导方向偏离,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校本教研实效性需要加强

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针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凸显问题开展研究,更难以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行为不规范,随意性太强,课前投入不足,备课不充分,教学环节设计不精,缺少对目标确定的深入研究,缺少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活动的精心设计等,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3.独生子女养成习惯制约教学效率的提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家长教育认识的提高,因此在学校周围购买学区住宅房的家庭骤增,促使大班额教学班的形成。加之独生时代,孩子习惯养成问题日益凸显。任性、自我,缺乏敬畏感,好动,给习惯养成带来压力和难度,直接影响了效果,尤其是教学组织能力弱的教师更显得力不从心。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思路

以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本教研为主要抓手,积极稳妥的打造“落实习惯养成,强化组织教学,落实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1.制定制度

在落实学生习惯养成上,可通过制订《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标准》等标准,从预习、学习、倾听、书写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在规范的学习中有约束,有要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另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各学科学习习惯基本要求》等细化标准,进一步明确不同年段、不同学科所应养成的习惯,让学生知道,做有目标比有榜样。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要养成习惯。”一语道破习惯在个人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帮助学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管理,制度先行。可通过逐步完善《教师教学量化考核条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校本研修制度》、《教师集体备课要求》等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通过开展听研究课、推门课、示范课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2.校本培训

进行“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校本培训,培训教师从备课、教学、反思等三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培训,让教师们突破瓶颈,兼收并蓄,担当自己的职责,有效落实教学内容,回归教学的本位——真实、扎实、朴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跨越,超越自我,做教育道路上一个坚实的铺路石。

3.专业引领

聘请教学专家为教师做专题讲座,进一步转化教师思想。专家从高效课堂的理解、高效课堂的实施、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巩固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讲解使教师明白,只有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与修炼,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

4.课堂改革

强化课堂组织教学,查找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制订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并召开教学研讨会反复讨论修改实施方案,确立语数英实验教师,倡导少教多学,通过反复听课,反复指导,反复打造锤炼,形成模式,让“领头人”上研究课,示范引领,归纳提炼,人人上汇报课,探索出具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落实先学后教模式上,尝试采取小学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授课前必须先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完成教师下发的小学案,教师通过反馈确定精讲内容,对重点内容重锤重敲,节省时间进行训练及检测,力求实现堂堂清。真正落实“习惯养成、组织教学、先学后教”三个着眼点;关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优化“预习、精讲、反馈”三个环节。同时还通过教学小智慧探究,学科专利申请,教师论坛等,促进教师主动探究课堂教学低效因素,寻找改进措施,构建高效课堂,让平实的课堂绽放出美丽风采。

四、结语

篇6

阶梯一:阅读与学习――自我增值的源头活水

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终生学习”成了未来社会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承担着育人任务的教师的自我发展就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活水。教师要走进书刊,研读一些教科专著,阅读一些教育刊物,浏览一些百科全书,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感受对话带来的心灵上的洗礼和灵魂的震撼。教师的阅读视野,直接决定了其理论高度与厚度。青年教师更要养成持之以恒地写读书笔记的行为习惯,与同行交流读书心得和学习体会,努力使读书学习成为自己内在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品格。丰厚自己的积淀,形成鲜明的个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科研思想的人,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阶梯二:教学与课题研究――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阵地。教学实施能力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青年教师要不断吸收消化新课程理念,踏实求新,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开展课题研究,虚心向名师学习,揣摩教学思想的深邃,体悟教学设计的精妙,通过借鉴、内化,提升教学能力,使自己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

课例研讨,有效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不仅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提升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求真、求善、求美的青年教师应直接向同伴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研究其中蕴涵的先进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逐步把他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在历练中慢慢成熟起来,为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研究,共享成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在发现问题时需要敏锐的眼光、知识的积累,设计方案时需要资料的检索、可行性的论证、实施方案是需要根据教育反馈不断地调整。这些都迫使教师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人经验,动心思、常琢磨。其专业成长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青年教师将学到的东西渗透于自身的科研实践,把握好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显得执着、认真与努力,沿着“学习――实践――收获”这一轨迹而成长。

名师引领,丰盈成长。通过观摩魅力四射的名师讲坛、名师课堂,迥异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设计,名师的示范引领让青年教师领悟名师的积淀和教学的艺术,共享一份幸福洋溢的教学盛宴,激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阶梯三:反思和分析――考察自己的实践活动

学会反思,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一种手段、一种习惯、一种过程、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其真谛就在于敢于怀疑,善于突破和超越。对教育现象不断反思,当今的教育,新观点、新方法、可谓是百花齐放,要客观分析、理性思考,才能“拨开云雾见太阳”,少走弯路,走向成功的彼岸。遇到教育现象青年教师不要局限于简单思考,而要在脑中反复地思考和分析,有时还要会到书籍和网络中寻找答案,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整理记录的时候,再认真地回想一遍,然后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比较细致且全面的认识。青年教师要从忙碌的事务中研究反思,勤于钻研,勤于笔耕,持之以恒地做好观察、记录、分析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说过:“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学会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灯之引领功效。教师要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反思自己的不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把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和得心应手一吐为快,把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又把课堂上智慧的闪光点升华成为理论性的经验,从而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地历练。教学反思是自身进步的起点,没有反思就没有突破和发展。

阶梯四:特色和创新――构筑个性化的教育灵魂

个性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教学特色和灵性的折射,有个性就显灵性,就有特色。创新是教师构筑独特自我个性的必经途径。教法是可借鉴的,但每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有其地域性与学生特殊性。在处理不同的教材内容上,教师也有明显的个性差异。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必然行不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时代的高度定位教育,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在吸收各方长处的同时,不断整合个人经历,结合自身特长,创出一条符合教学规律、又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的职业共性与教师本人特性的和谐统一,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构筑个性化的教育灵魂。优秀的教师不仅能“秀”出个人魅力,更能“秀”出课堂的精彩,用自己的智慧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阶梯五:坚持和信念――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篇7

一、教学开放活动有特色、重实效。

1、开放活动主题鲜明,组织周密。

此次开放月活动我校以“创建开放式学习环境、促课程改革的研究”为主题,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周密地进行了安排与部署,使开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开放活动中,学校教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做到了全程参与,客观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开放,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开放活动注重全面性与实效性。

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开放活动,我们做到了班班开放、科科开放,面向全体教师及所有家长;实现了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注重了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科间的整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了教师的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我们能倾听家长的意见,让教师进行探讨交流,并针对活动中的不足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全体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深入,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校把教研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强调其规范化,其次注重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研究学校本身急需解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三月份,学校开展了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教师们进行了研讨、交流与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月份,我们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组级教研上,更增强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强调讨论研究问题必须来源于课堂,还原于课堂,运用于课堂,旨在通过教研活动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让教师学会自我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性发展。

我校的组级教研注意抓实“五重”。一、重自身学习。二、重集体研究。三、重公开示范教学的实效性。即组内教研要发挥集体智慧,又有个体风格,课后认真导评,做到一课一得。四、重对外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分期分批外出听课学习,或请名师来校讲座。五重资源共享。在会课及教学设计上,重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精神,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由于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两级教研活动,教研组内形成了讨论、研究、交流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期中考试工作安排井然有序。

篇8

关键词:因学定教;逻辑起点;课程标准;班本转化

创新教育研究专家、原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潘永庆先生曾经指出,“学校课程的质量和价值,取决于学校对国家(或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程度,以及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理解,最能发挥育人功能的课程,应该是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切合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因此,课程层面上的因学定教,应该是生本化课程建设。从课程的角度说,因学定教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课程的生本化水平。

一、课程生本化的基本路径

在我们看来,生本化课程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家(地方)课程的生本化,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单就学科课程而言,其实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把“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确立为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学科课程的生本化,就应最大限度地将生本化课程理念发挥到极致,亦即首先使学科课程所本有、所蕴含的生本理念加以转化乃至强化。一般认为,由国家课程到学生课程,必须经历两个基本过程,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化国家课程的班本化。经历校本,直至班本,实质上就是走向生本。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走向生本的关键。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分为五个方面:(1)课程标准的解读和细化;(2)课程方案校本化的整体设计;(3)各个层面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校、年级、教研组;(4)学校层面的通用教学常规和学科教学常规;(5)学校组织编写的教材或者学科(项目)教学指导纲要。创新教育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学习、研究、贯彻国家课程设置目标和要求;第二步,调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评估社区、学校、教师可使用的课程资源;第三步,确定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标准和教育教学实施计划;第四步,组织教师团队研究课程资源和实施学校课程标准;第五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删减、补充、拓展、重构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最终形成学校课程。我们提倡通过单元集体备课的形式,突出以下几个要领:学习、研究国家学科课程的学段标准;调研学生的学习基础,评估社区、学校、教师可使用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的已有教学经验;集合学科教研组专业智慧,确定学校实施国家学科课程的学段、学期、单元(组)目标,以学段、学期、单元(组)为单位制订整体实施方案。

班本化使国家课程更加接近于生本化理想。国家课程班本化是在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基础上进行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调研本班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特点、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学习可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任科教师的教学优势(个性、智慧),对校本化学科课程的学期、单元整体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本班学情,最终确定班本化的学科课程的学期、单元、课时实施方案,包括班本化的学科课程目标(标准)、内容、措施等,形成切实可行的班本化课程。

二、课程生本化的逻辑起点

实现“逻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统一,从国家课程走向贴近学生认知和生活实际的学生课程,首当其冲的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班级课时化”――确立合适自己学生的课堂目标。亦即,走向生本的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应是将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基于校本乃至班本情境的课时转化。

“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班本化可呈现三个维度:一是逐级转化,亦即由“国家标准”向“校本标准”,然后向“班本标准”转化;二是逐层细化,即将以学段为最小单位的“概化标准”细化为以学期、单元(组)乃至课时为单位的“细节标准”;三是分类明确,即由面向一般学力水平的“基本标准”细化为涵盖最高标准、一般标准和底限标准在内的“切实标准”,将普适的“大众化标准”转化为适应个性差异的“适应性标准”。当然,不同的教师,或者不同的班级,或者不同的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的逐层细化、分类明确可以有不同的视角。

不可否认,“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班本化在当下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生活中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也并未真正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被大力倡导的校本教学研究或者教师常规教学行为。因此,从有效教学的角度讲,“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班本化应该尽早地纳入学校课程改革的视野,最起码应该从课程改革的高度被重视起来,进而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因学定教。只有进行到了这个层面(程度),才能算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课程改革和因学定教。当然,我们并无意于断言时下的课程改革仅仅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亦即在学习课程改革新理念、适应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此为导向的外延化的基于新教材的教学改革,也并非批判于直接切入教学层面的因学定教,只是希望“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班本化能成为区域内实质性的课程改革、真正意义上的因学定教的一种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潘永庆.学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品”[J].人民教育,2007(12).

篇9

一、 要认清“选项”的实质,打好理论基础

1、选项教学是通过模块教学的方式,从终身体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兴趣教学入手,是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终身教育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能力的培养;是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的选项,从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与掌握运动技能入手,以选项学习作为手段和途径,有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和自我保健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实行选项模块教学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重要教学形式。

二、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2)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欢乐气息(3)把选择、创造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五有”

1、在获得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有效。一堂好课,剔除别的“新”,最本质的应该是“有效”,也就是一课有一课的收获,每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是以预设为主,但不否认生成。一节课的目标是多元的,尤其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最显性的是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如果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非常轻松地达成目标,那么这节课就是有效的。

2、在课堂组织活动方面,要有乐。在课堂里,师生关系应该是其同学者。在一种非常亲和的环境里,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那才是课堂的最大快乐。当老师在备课时能想着如何让学生快乐时,那么,在课堂里,在学生获得最大快乐的同时,教师是否也会带来预设成功的满足感呢?

3、在课堂的流程方面,要有序。这里的“有序”不单单指课的层次,它还包容了体育课所要遵循的各种规律、原则。比如,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身体活动的规律等。坚决杜绝“放羊式”不管不看的课堂。

4、在学生信息反馈与学习评价方面,要有智。教师课前的预设是必要的,但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随时都有新的信息生成,教师要及时捕捉、及时的进行评价。对于灵动的体育课堂,如何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即兴产生的点滴有效信息及时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是需要课堂教学智慧的。智慧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一位教师,如果能在课堂里非常自如地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并通过及时评价来促进课程的进行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必定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

四、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目标统领教材的原则。这里的目标是指课程的总体目标,这是教材选择的最基本原则。

二是坚持有效的原则。选择的教材要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发展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教材选择的发展性原则。

三是坚持有趣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是期望。这是教材选择的最能动的原则。

五、在教学模式上要具备五个方面要素

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四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线,五是以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根据以上要素,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教学模式,碰壁――调拨教学模式,自主练习――指导教学模式等。

六、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以为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教学方法要新颖,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合理地组合,正确地运用。

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篇10

一、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教学观,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教学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因此,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过程与方法,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为此,我们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其潜能。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不可忽略、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

直接得出现结论或死记前人提供的答案,是舍本求末的违反学习规律的。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强调学生这种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

二、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镇中心学校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我们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制订各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反复实践论证,构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特点表现为:课堂由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型教学,由教师的“教”为主变为学生的“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点播者,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和谐竞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又发挥了小组学生的集体智慧。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达到“多元交流”“智慧共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慰。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小组研究讨论、轮流发表见解,小组之间或展开争论、或即兴演讲,或到黑板上板书演示……精彩的课堂演绎着素质教育的动人魅力。

学校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制订了“学习小组管理办法”“建立中学生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常规检查细则”“自主课堂教学规范”“自学课的程序及要求”“展示课的程序及要求”“课桌凳的使用办法”“课堂学习中‘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办法”等一些具体的规定,对课堂教学模式与流程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活化教学形式,努力使问题情境化、知识艺术化,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三、让学生参与管理,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学生自主管理,这是培养学生内醒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是现代人本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