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该报告首次对日益增加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数据证实数字支付如何为支付方与接收方带来直接利益,以及数字支付怎样增强了使用者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
报告特别强调,通过摆脱现金支付为主的支付限制,数字支付可以提升妇女的金融独立性,也有助于把妇女与金融主流形式联系起来。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莱奥拉・克拉珀(Leora Klapper)认为:“数字化支付的好处远远不只是技术带来的便利,尽管发达国家许多人都这么认为。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可降低汇款、支付和收款的成本,并能同时提高其安全性,从而增强金融的包容性,也有利于妇女的金融赋权。”
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和盖茨基金会强调指出,数字化支付与G20各国政府目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各国应该迅速地和有目性地采取行动。这两家机构建议,在2014年11月的G20峰会上,政府应该加紧讨论如何建设更广泛的数字化金融平台,以此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妇女经济参与性,以及拓宽包括转账汇款在内的更便捷的支付渠道的手段。
盖茨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首席经济与政策顾问杰弗里・蓝柏(Geoffrey Lamb)认为政府必须率先推动数字化金融的发展。“有证据显示,企业会进行科技创新,而民众也会很快掌握和喜欢上数字化支付方式。但我们需要政府给大家勾画出愿景。建立数字化平台以及提供监管保障,能够把数以万计的被排斥在数字化支付之外的用户拉进现代经济中来。”“政府作为职权部门,应该成为数字化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为其提供必要条件。在企业配合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在规范和管理改革等领域带头鼓励发展,推动工资支付和社会福利发放的数字化。”
报告建议政府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化支付发展。例如,把政府支付行为数字化,并推广到私营部门;积极动议建立监管体制;推动政企联合建立数字化技术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利环境;为数字化汇款提供更多便利等。
篇2
数字化医院是当今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医院都在探索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的发展模式。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是核心,关系到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成败。而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与系统的工程,不是仅靠一个部门或者一家公司能解决问题。
随着医院管理模式及医疗改革模式的逐步发展,医院数字化是现代医院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期策划介绍了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医院实际从硬件、软件、人才等方面简述医院数字化建设与实践。在总结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医院数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望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导读】西南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西南医院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建成了以HIS、PACS、LIS、OA、医院管理智能分析系统、网络质量控制系统、教学质量数字化评估系统为主体的医院数字化软件体系。西南医院使用PACS 系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改进了医院的服务形象,更科学地对各部门进行管理。
西南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设床位2200余张,设备总值5.28亿元,年门急诊量110余万人次, 住院收容6万余人次,手术3万余台次。
西南医院自1997年被总后卫生部确立为全军首批HIS工程(高级版)试点单位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建成了以HIS、PACS、LIS、OA、医院管理智能分析系统、网络质量控制系统、教学质量数字化评估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护理在线培训考试系统、“一卡通”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虚拟医院系统等为主体的医院数字化软件体系,全面覆盖了医疗、教学、科研、护理、后勤、管理等各方面。
硬件体系
1. 网络布局
依照“实用先进、升级简便、容易扩展、开放性好”的网络设计原则,西南医院建成了拥有14条光纤,10000多个终端信息点的网络系统,配有防雷击、防停电设施;主干网为千兆,桌面百兆。
目前同时运行三套网络:HIS网即业务工作网,校园网(三医大网)即办公网,Internet即学习网。建数字化医院,走科学发展之路。西南医院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建成了以HIS、PACS、LIS、OA、医院管理智能分析系统、网络质量控制系统、教学质量数字化评估系统为主体的医院数字化软件体系。
三套网络中,HIS网是物理上完全隔离的一套独立网络体系,所有网络设备均为专用配置,在应用终端取消光驱等外接设备,以确保安全。校园网和因特网共用一套物理网络链路,二者通过学校防火墙设置统一出口连接。
2. 网络设施
从1998年以来,按照医院局域网的建设发展要求,3次对工作区HIS网进行了比较大的升级。HIS 主服务器为小型机,双机热备份,使用UNIX操作系统,突破了HIS系统Oracle用户数瓶颈。HIS网应用端接入计算机目前已达1600多台,HIS服务器经常性登陆用户达1500-1600个;医院入网电脑近4000台。
3. 数字设备
医院严格设备采购要求,没有数字化接口的设备不得进入医院。医院目前拥有各类大型数字化设备70余台,包含16排CT、1.5T磁共振、PET/CT、双源CT、CR、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检查设备均有完备的标准化数据传输接口,确保实现临床信息数字化。
软件体系
根据医院各类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建成了由16 个软件系统组成的四个层次的数字化软件体系,比较完整地覆盖了医院从业务到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
1. 以HIS系统为基础,构筑数字化医院框架
从1999年起,医院全面启动运行HIS系统,包括所有的12个分系统和46个子系统,这为医院后续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目前主服务器登陆用户高峰期已突破1600个,是全军规模最大的HIS用户群之一。
2. 自主开发HIS配套系列软件,满足一线工作多样需求
医院根据自身工作要求,开发了一系列HIS配套软件,主要包含中医方剂处方系统、医院成本核算软件、综合设备管理软件、住院检查申请软件、病人“一日清单”软件、门诊挂号导诊软件、检查检验知识库系统、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软件、供应室管理系统等,分别与 HIS系统配合承担相应功能。
3.建设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全面贯通门诊数字化流程
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是门诊医生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医院在引进版本基础上二次开发完成,大力提升了原版软件的实用性,并实现了与 HIS、 PACS、LIS及“一卡通”系统的无缝连接。系统对传统门诊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消灭了重复环节,方便了病人就医。系统实现了包括门诊病历、诊断、处方、检查/检验申请、报告阅读、治疗和处置在内的门诊全程数字化,并解决了门诊就医信息长期存储的问题。
4.医学影像信息共享
建成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实现了医院所有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传输、利用和共享。影像采集采用 DICOM3.0接口,影像源点全面覆盖放射科(含 CR、 DR、 CT、 MRI等)、超声科、胃镜室、纤支镜室、喉镜室、病理科等共 9类33台医院主体影像设备;影像浏览点全面覆盖门诊、急诊、住院部各科室、手术室以及管理机关。目前西南医院 PACS系统每天产生影像数据量达 30GB,是国内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 PACS之一。
5.检验数据网络传输、检验工作数字化
建成完整的检验信息系统( LIS),实现了医院所有检验数据的网络传输和检验工作全程数字化。开发多套 Oracle环境下的检验联机接口软件,联机数据采集设备包含医院所有检验项目,共 25台各类检验仪器设备。实现了完全的数字化检验工作流程,包含检验网上申请、条码标签打印、条码标本识别处理、报告反馈传输及临床科室打印报告,取消了检验科报告递送。
6.医疗质控网络化
“网络医疗质量控制”是指医院质量控制人员通过网络对全院各科室的病人从入院直至出院的诊治情况进行全程实时质量检查控制的过程,是西南医院基于医院信息化体系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质控理念和质控方式。根据这一思路,自行研发了基于医院内部信息网络平台的“网络医疗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它具有病案实时检查、双向交流、质量评价、统计分析等功能,质控中心专家可通过该系统,随时检查调阅全院每个病人的医嘱、费用明细、病历记录、检验数据和影像资料,并通过网络与医生及时沟通,实现了真正的实时质量监控。运行6年多以来,共查出和反馈质控问题近5万条。
7. 医院综合管理查询系统,管理辅助决策工具
系统完全按照医院管理思路设计开发,包括“院长管理系统”、“机关管理系统”、“科主任管理系统”等模块。可随时了解三方面信息:所有住院和门诊病人的单个病人信息,包含病历、医嘱、处方、检查检验结果、费用等;所有工作人员业务信息,含单个医生的收治病人数、收治费用、手术信息等;三是每个科室以及医院整体的综合业务信息,含卫生经济信息、医疗质量信息、药品设备信息等。查询的同时可以对有关数据进行历史同期对比、构成分析等。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管理者准确把握医院全局和细节的能力。
8. “城市一卡通.健康卡”系统
西南医院信息系统积极与社会公共信息化平台进行融合,开发了“城市一卡通.健康卡”系统。患者用同一张卡,不仅能完成如坐公交车、交水电费,电子购物等功能,还能在西南医院充当个人健康卡,实现在医院就医、电子支付等,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医院业务流程。利用健康卡储存的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可以在网上或手机上完成一系列医疗流程,包括挂号、医疗咨询、健康档案查询、费用查询、投诉建议等一系列“虚拟医院”功能。
9. 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
通过功能强大的手术及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精确记录和追踪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实时采集和记录手术室内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连续输出的海量数据。实现了麻醉科日常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
10. 心电信息网络化存储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ECG-Expert)可以把全院的静息心电图机数据、动态心电图数据、运动平板心电图数据统一纳入医院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中, 在医院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心电图检查完全实现在网上申请、收费、预约和登记,实时在线诊断,网上传输报告及远程会诊等,使全院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数据的存储、心电图诊断和心电图报告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纸化集中管理。
11.整合移动通讯平台,实施“移动医网”
西南医院2005年即率先利用互联网将医院HIS 平台和短信平台实现对接,患者只需用手机发送短信就可以及时获得他所要的信息,如费用信息、检查报告、检验结果等,也可以进行业务咨询、短信投诉等。另外,我们还使用这个平台实现对特定用户的消息群发,从而辅助医院管理。譬如,向机关和科室发送每日的医院门急诊量、住院量、收入情况,以及科室床位使用率等信息。
12. 门诊电子排队系统,规范就诊秩序
门诊排队管理系统能很好地解决病人在看病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排队拥挤和混乱现象,为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和护士管理提供宽松、和谐的氛围。系统通过取号、自动叫号、身份识别、动态数据实时监控和效率管理等方法管理门诊候诊病人信息。在前台实现医生叫号功能,做到有序、公平、文明;在后台,医院管理者通过远程监控可及时得知前台的各种情况,例如各诊室的就诊情况、医生的工作情况和病人情况等等,以便合理安排人员。同时也能对病人流量情况及医生的工作状况做出各种统计,为管理层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西南医院根据实际需求,在门/急诊楼公共区域建立LED和LCD显示屏、多媒体触摸屏、声控系统,实现各种公开通告信息、查询信息、导医导诊、自助挂号、语音提示等功能。通过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改进了医院的服务形象,更科学地对各部门进行管理。
西南医院PACS 系统每天产生影像数据量达 30GB,医院入网电脑近 4000台。
篇3
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日前《2015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5)。报告评估了112个领域超过2000项新兴技术的市场类型、成熟度和商业价值。跟去年一样,今年的报告依然以通往数字化企业之路作为报告的主题,不过今年新引入了一个概念:数字化人本主义(Digital Humanism),即人是数字化商业与工作场所的关注焦点。
无人驾驶车和物联网最热门
炒作周期又名技术成熟度曲线,是Gartner发明用来对众多行业发展周期进行预测和判断的一种手段,它描述了一项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并将现有各种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标注在图上,为一些行业的发展做出很好的预测。Gartner认为,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通常都会经历上升期、快速发展期、下降期、爬坡期、稳定应用期等几个阶段,技术的成熟度会逐步增加,而受关注程度则会经历迅速走上巅峰,然后又迅速被遗忘,再到随着应用推广而逐步再受关注的变化。
今年最受期望的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随着Google、苹果等技术巨头相继推进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以及众多汽车厂商将之纳入自己的近期路线图,去年处在巅峰前期的无人驾驶汽车今年被炒作到了顶峰。类似的,在层出不穷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也进入到了炒作的高峰。
企业数字化之路
Gartner认为,企业走向数字化之路一般要经历6个阶段:模拟、Web、电子商务、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企业以及自治。其中新兴技术主要集中在后三个阶段。
数字化营销(Digital Marketing)阶段强调力量的连结(移动、社交、云、信息),聚焦于以新的更复杂的方式抵达消费者。今年值得关注的技术包括手势控制、混合云计算、物联网、机器学习、理解人(People-Literate)的技术、语音翻译。
数字化企业(Digital Business)阶段的焦点将转移到人、企业与事物的融合,物联网以及显示与虚拟边界的模糊是该阶段的强烈特征。物理资产实现数字化,成为企业价值链中与既有数字化内容如系统、应用等并列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技术包括3D生物打印、人类技能增强、情感计算、增强现实、生物声学感应、生物芯片、脑机接口、居民数据科学、数字家庭一体化、加密货币与交换、数字安全、智能机器人、智能顾问、手势控制、物联网、机器学习、微数据中心、自然语言问答、量子计算、软件定义安全、虚拟现实、可穿戴技术等。
自治(Autonomous)阶段是后关系时代的最高级阶段。该阶段的企业将利用技术提供类人或替代人类的能力。使用无人驾驶汽车运送人或物品,使用认知系统答复邮件、顾客问题,都是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的技术包括自动汽车、生物声学感应、脑机接口、人类技能增强、机器学习、理解人技术、量子计算、智能顾问、智能微尘、智能机器人、虚拟个人助理、虚拟现实、全息显示等。
资本市场的关注方向
Gartner炒作周期展示了各创新技术的行业认知和发展趋势,也为一级和二级市场的投资方向和阶段指出道路。
技术周期逐渐在缩短,相对于2014年,2015年炒作周期幻灭期和爬坡期的技术数量大幅减少。在过去的一年,不仅是A股市场对于TMT产业尤其是电子产业的迷茫期,也是全球对于TMT行业走向的重新思考,如机器间通讯、移动健康监测、NFC已经快速实现,从幻灭期中消除。3D扫描技术也不再属于爬坡期。技术研究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技术周期也逐渐在缩短,证实证伪也可能在一年内发生。
篇4
>> 民族古籍数字化保护系统中ORACLE数据库的并发控制研究 数字化过程中的古籍保护问题 医院网上招聘系统数据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平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古籍数字化在中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古籍数字化的负面影响需要警惕 古籍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古籍数字化的若干成就及问题分析 刍议数字化背景下的古籍保护 数字化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 浅谈数字化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互动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数字化在传统声像档案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模板在施工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化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量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张磊.再论《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使用中的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27-29.
[8]鲍国强.古籍书目数据库整改工作构想.[EB/OL].[2007-06-20].http:///old/old/wjls/html/8_08.htm.
[9]杨健.CALIS中文古籍联机合作编目的缘起与进展[J].图书馆理论和实践,2006,(9):54-56.
[10]喻爽爽,谢琴芳.汉语文古籍文献目录资源的共建共享―CALIS古籍联合目录系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22-26.
[11]《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子项目[EB/OL].[2007-06-10].http:///cdls2/w3c/2003/SpcMetadata/.
[12]古籍描述元数据规范[EB/OL].[2007-06-10].http:///mt/blogs/2nd/archives/docs/古籍描述元数据规范.pdf.
[13]古籍元数据规范[EB/OL].[2007-06-10].http:///mt/blogs/2nd/archives/docs/CDLS-S05-013.pdf.
[14]古籍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EB/OL].[2007-06-10].http:///mt/blogs/2nd/archives/docs/古籍
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pdf.
[15]沈芸芸等.古文献系列资源分析报告(舆图、古籍、拓片)[EB/OL].[2007-06-10].http:///mt/blogs/2nd/archives/docs/古文献系列-资源分析报告(舆图、古籍、拓片).pdf.
[16]古籍著录规则[EB/OL].[2007-06-10].http:///mt/blogs/2nd/archives/docs/CDLS-S05-014古籍著录规则.pdf.
[17]罗琳.“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目录网络数据库”解读[J].中国索引,2004,(3):8-13.
[18]让MARC安乐死?[EB/OL].[2007-08-10].http:///keven/2007/03/18/post-070318-134027-225/.
篇5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建设;思考
文化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是抓调研。摸清基层文化现状、家底;二是抓培训。抓好文化馆、站、室业务骨干、文化志愿者、社会文化骨干的培训培养;三是抓特色。研究和培育能够发挥本地最大优势、具有本地浓厚特色的项目;四是抓示范。培育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是抓交流。通过建立网络、创办刊物、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六是抓社团。不断提高馆办社团质量;七是抓品牌。打造格调高雅、创意新颖、亮点特点突出的文化活动;八是抓制度建设。配合和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规章制度;九是抓规划。配合和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方式、手段、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
群众的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文化环境都面临着被信息技术彻底颠覆和改变的局面。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由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向数字化服务改变。按照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这些需求变化,建设一个全区文化馆统一使用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加快实施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为重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构建体现时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现代群艺馆文化馆服务体系,实现我市文化馆服务的均等化和高效化,除了实体场馆和阵地的建设,必须要有强大的后台管理运行维护,才能切实。
适应时代的发展,2011年,文化部在第三次评估定级时把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列入评估标准;紧接着,在全国示范区建设的“创建标准”中第一次提出“数字化文化馆”的概念。自此开始,蛰伏已久的数字文化馆借助瞬息万变的网络数字力量开始了数字化变革,数字文化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各地落地开花,尤其是在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取得了诸多创新型数字文化成果。
作为北疆地区特色文化领航者,时刻保持时代敏感度,我区在2016年3月,快速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指引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积极改革,提升自我,不断进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刻理解文件精髓,组织调研工作,深挖当前文化服务和工作中遇到的“痛点”。一是缺乏总分馆建设概念;二是馆方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力薄弱;三是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并针对“痛点”进行全方位分析总结。在调研分析为基础,为有效实现我区的全民艺术普及和数字文化服务的全覆盖,达到内蒙古全区数字公共文化馆馆通、站站通、人人通。
为扎实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及“互联网+”思维在文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呈现数字文化服务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式,应尽快启动覆盖全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是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以建立全区性的、标准统一的、覆盖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包括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社会组织和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文化馆服务体系为目标。
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取一家具有过硬资质,业绩良好的软件公司,来设计和制定全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标准工作。文化馆数字化标准是在采集、处理、交换、用户访问、传输过程中的统一规范,是实现全区数字文化馆资源共享和数字化系统得到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国家标准、文化部标准、行业标准等,兼顾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一致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展性,建设和完善全区的各项标准并给出数字化分类编码规格说明书,形成一套符合自治区自身实际的数字化标准。具体的标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标准:包括文化馆数字化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与规范。应用标准:包括文化馆各种体系数字化应用方面的标准,主要有数据元、代码、资源采集和流程控制等方面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包括文化馆各种为体系数字化应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信息交换平台、资源采集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方面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数字化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数字化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讯平台工程建设标准、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为数字文化馆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数字化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经费预算标准:包括为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采购各类数字化设备、软件、服务等项目中,经费使用的决策、实施、监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和预算管理。
二是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完成数字文化馆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总体思路要求,对全区各级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业务部门进行调研,梳理各项业务工作,设计全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整体框架、技术架构和业务体系,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各方面专家全面论证,最终落实成一个具有可操作的全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三是选择试点单位进行方案测试。在建设方案的指导下,在全区选取试点单位,在小范围内先建设一个用来测试方案可行性的数字化体系,在不断的运行测试中修改和调整各种设计标准和技术标准。
四是推广应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和{整后,各项标准和技术都适合文化馆数字化的要求后,完善全区文化馆数字化实施方案,在全区分层次的在各级文化部门进行推广和应用。
篇6
关键词:35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方案
一、引言
数字化变电站在国内发展很快,省市一级的供电企业都在积极试点。新安县电业公司作为县级供电企业,借助创建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企业的契机,2010至2012年已改造三个原综自系统的35KV变电站为数字化系统。这项工作,首先是新安县电网发展的迫切需要,原站均已有10年的寿命,而且老化严重、问题不断,严重影响安全可靠运行。这些改造后的数字化站最长已运行2年,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易操维的,获得网、省公司和检修、操作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也使新安电网的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的前列。
二、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特征、优势、结构
1.定义。根据“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说明: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是指采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标准化,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并以网络数据为基础,实现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等自动化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
2. 特征。数字化变电站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
3. 优势。解决事故隐患、简化二次回路、优化保护功能、智能监测维护。常规变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缆接地误动、压板切换出错等,采用光纤网络通信后,简化和集成二次回路,减少保护压板,减少运维人员的“三误”,光纤的可靠应用避免电缆老化和电磁干扰。
4.结构。数字化变电站从结构上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 。由于相关资料很多就不再赘述。
三、改造工作任务书、施工合同、施工方案、施工三措、开工报告
1. 工作任务书。一般由生产技术部牵头下达工作任务书进行指令性安排:施工单位安排人员,组织施工;检修公司负责配合设备调试、定值输入工作,另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人跟班学习;调度运行中心负责停电计划安排、运行方式调整,定值调整及远动设备的调试;计量中心负责施工期间计量装置施工改造中的配合工作;安全监察部负责对该工程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农电工作部、供电所负责停电期间公用线路重要用户的停电协调、通知;配电所负责做好停电期间的线路消缺工作;操作队负责现场安全、质量管理,设备安全运行等工作。
2. 施工合同。在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后要对工程概况、工程期限、工程合同总价、材料、设备供应、工程质量和检查验收、施工设计变更、双方负责事项、工程价款的支付与结算、违约责任与奖励规定、争议的解决方式、特殊条款、附则进行详尽规定。
3.施工方案(依据35KV郭峪变改造项目)。包括项目概述、施工地点、施工时间、施工内容以及相应分工、施工原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控制、施工中的难点、可能出现影响进度的困难以及控制措施。需要重点说明的是:
项目概述:本次采用上海天正明日公司数字化设备代替原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为数字化变电站。其中,一次设备保留原有模式,对二次设备的保护、计量、监控等进行系统改造,保留原有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式。改造后,10KV线路保护、10KV电容器保护、10KV母联保护以及主变低后备保护、10KVPT智能装置、10kVPT并列装置(安装于郭10站用柜)等数字化设备就地安装于相应开关柜间隔;35KV线路保护装置、35KVPT智能装置、350保护装置、主变高压侧智能单元、主变本体保护就地安装于户外端子箱内;主变差动保护、主变高后备保护安装于主控室主变保护屏上;通信管理机、对时装置、光纤交换机安装于主控室综合屏上。站内各保护设备之间采用光纤直连通信网络汇集于交换机,各设备之间采用61850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互换。由于本站开关柜、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均为传统类型设备,故本站技术改造后,就地设备和传统一次设备之间的连接将依然采用电缆电线连接。
施工原则:整个施工方案以尽量保电为原则,10KV改造时可以在完成PT和并列智能装置的光纤熔接和调试后,首先改造备用出线柜,备用设备调试完毕后,可将下一条需要改造的出线柜的负荷转移到改造完的备用柜,然后对需要改造的线路进行改造,完成后将本线路的负荷恢复到本线路。35KV设备及主变的改造,按照郭35南PT、郭35北PT、35KV进线、郭1#主变、郭2#主变、郭350的顺序依次进行。
4. 施工三措。即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措施。下面将有关数字化改造特点的内容列出。
组织措施:在10KV开关柜、电容器柜、PT柜上安装保护智能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开孔、配线、敷设融接专用光纤以及装置调试工作。其中开孔和配线工作以及装置调试由施工单位完成,厂家负责实施光纤敷设、融接。制作户外端子箱基础,安装就位户外端子箱,敷设光纤至主控室以及10kV高压室,并进行相应的配线工作由施工单位完成。融接光纤、制作后台软件、制作通信服务器数据库由厂家完成,调度中心负责提供四遥信息数据表。联合调试,由调度、检修公司、施工单位和厂家共同完成。
技术措施:抬高原控制屏进行新数字化屏就位时,应做好防震措施,必要时可申请临时退出相应的保护压板。敷设光纤时要做到不损伤、有裕度。开始改造时由于并列设备需要熔接的光纤比较多,速度比较慢,后续改造每个间隔的光纤熔接数量较少,速度会相应较快。改造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配线工作可能进度缓慢,配线工作至少2人同时进行。光缆的融接工作是精细活,如果光缆融接不顺利,则将造成调试工作的时间延后。
安全措施:进行放光缆施工时,应有专人监护,施工人员不得走错间隔,不得乱动与布线无关的运行设备。每天放完光缆后,都必须对孔洞进行临时封堵,全部完工后按要求进行防火封堵。室外智能终端端子箱的安装调试要充分考虑底座高度和端子箱内部温控设备的可靠性。
5. 开工报告。包括工程主要内容、工程文件完成情况、会签单位意见等,作为开工前最后一项检查。
四、验收以及投运方案、注意事项
篇7
全球支付市场结构悄然转变
以移动支付为首的支付创新是否彻底改变了全球支付市场的结构?可以大致观察到2015年全球支付市场内部结构。从市场参与者来看,新的移动支付供应商不断进入该市场,原有的由几家主要机构(如Paypal、MasterPass、支付宝等)分割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新的赢家也不断出现,市场结构不断转换。仅中国市场,就出现了多家机构共同主导移动支付市场的局面,包括支付宝、银行卡、银联在线、微信支付、京东支付、百度支付、苹果支付等等。从支付工具结构来看,据《全球支付报告(2015)》大致统计,2015年年初全球支付市场的主要工具支付额及其市场份额大致如表1。从区域支付市场来看,全球主要地区的支付市场内部结构大致如表2所示。
总体而言,信用卡支付方式在全球支付总额中仍然位居首位,其次是新兴的电子钱包,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是借记卡。具体而言,北美和拉美地区的信用卡支付量(分别为40%、42%)在其市场总额中最大,在全球也是排名第一。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是借记卡(29%),也是全球使用借记卡最多的地方。亚太地区则是全球新兴移动支付的领头羊,电子钱包34%的使用量位居全球首位。从银行卡支付量来看,北美地区在全球最高,信用卡和借记卡总支付量约占市场总额的65%,接下来是拉美地区的49%,第三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42%,最后是亚太地区的39%。
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北美地区,其银行卡支付量却在全球排名第一;而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亚太地区,其银行卡支付量却在全球位居末位。可以看出,支付市场的发展结构与一国金融结构不一致,银行卡支付量没有突出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银行卡使用量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实况,原因很明显,支付竞争背后是各类金融机构市场竞争,支付涉及的金融机构远远不止是商业银行,如各类信用卡发行机构、收单机构等。因此,才会出现上述情况。
在支付方式发展方面,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比如,直接借记和电子发票的支付方式,只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存在,北美、拉美和亚太地区没有此两类支付方式。根据《全球支付报告(2015)》的数据推测,各地区未来支付市场发展有一些共同的趋势:银行卡支付量减少,银行转账支付量略增。其他支付方式发展则存在地区差异,如电子钱包在拉美之外的地区均可能出现支付量上升,而现金、预付方式在各地区的发展趋势则可能完全不同。
总体而言,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电子钱包的支付量会不断增加,或位居全球支付量首位,但速度可能没有预期中那么快。随着支付体系内部竞争和结构变化,传统银行卡支付(借记卡和信用卡)或会借助近场支付等新型技术,稳定其市场份额,从而在未来5~10年占据全球支付市场的重要地位。
支付技术开发和应用继续升级
移动支付技术和各种分析算法的发展,彻底打破了全球支付行业固有的结构。在哪里购物和消费、如何支付,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且开始被深度挖掘。全球多国在支付等金融技术上面的投资不断增加,数字化货币技术更加成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技术投资总额呈现每年三倍的增速,2013年约为29.7亿美元,2014年,全球金融技术投资总额已高达120亿美元。到2020年,其投资总额大约能增加至200亿美元以上。其中,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因为消费者对互联网+服务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其金融技术投资也随着回报率提高而不断增加。支付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否可以被准确预测(比如当初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就曾遵循所谓的摩尔定律)?从硬件来看,智能手机俨然已经成为主要的移动支付载体,集线上线下移动支付于一身,其他移动支付工具(智能手环等)也不短出现,但尚未打破其主导地位。从软件技术来看,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
近场支付(简称NF C),已成为重要的移动支付技术。NFC由1983年发明的沃顿发明的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演变而来,其可以为多个设备如数码相机、PDA、计算机和手机之间进行交换资料。NFC移动支付随着2012年NFC智能手机投入市场后开始发展,已经成为手机运营商和移动支付平台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全球知名手机品牌商、Visa等卡组织是NFC移动支付的最新引领者和竞争者。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 Authentication)或成为重要的移动支付安全技术。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高效,与之相关的个人隐私、个人财务数据安全隐患不断产生,由此,准确识别个人身份信息成为保障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要前提。自1891年产生的指纹识别技术已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断升级发展,目前最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DNA、指纹、声音、面部特征、静脉识别等。其中,指纹机和手形机的商业应用最为成熟。越来越高效的点对点支付模式,需要高度识别个人身份信息的技术,曾经用于高度机密场合的生物识别特征目前是最佳选择之一。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市场化,但其发展势头比较明显,各大手机运营商、支付机构等都在投入研发此项安全技术。
移动云计算,已经开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自2007年以来,云计算概念开始出现并流行。NFC等创新支付技术直接挑战计算能力有限的移动工具,也因此给移动工具之外的移动云计算新的发展机会。做为独立的计算平台,移动云计算能为移动工具中的各种应用如支付,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数据储存、处理、交换等服务。随着移动支付等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云计算将凸显其强大的功能,不断为智能工具计算减负。当然,其对互联网的传输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也是目前的网络发展趋势。
复杂支付体系悄然形成
支付,已经不仅仅是公共的金融基础设施,近年来,其已经逐步成为商业模式的一部分、市场营销的新手段。市场竞争远没有结束。新的玩家(如第三方支付和各类手机支付、网络电子钱包如Android Pay等)不断进入支付市场,原有的玩家(如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并没有被击退,而是通过技术合作、商业合作等方式,以新的形式(如银行网络电子钱包)重新回到市场,支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移动支付技术、信用卡体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电子商务、传统商家之间深化合作形成了复杂支付体系,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当各类支付机构共同掌握了前沿支付技术时,都具备提供高效支付的能力时,支付场景(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的争夺战就不可避免。而消费者对某一类支付场景的偏好、适应性和黏着度越高,提供该类支付场景的机构也将成为未来支付体系的主导者。互联网电商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最早打破传统的线下现场支付场景,并围绕第三方支付做加法,涉足金融理财等服务,强化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在越来越多的线下商业机构接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邀约提供现场第三方支付服务时,传统信用卡市场及其营造的传统现场支付场景真正开始受到猛烈冲击。在此之前,商业银行也依托其银行卡支付服务,设立了电商等商业服务机构,试图营造新的远程支付场景。但这一举措并没有提高其客户黏着度,因此,在一波又一波的支付场景竞争中,几乎被完全淹没。
而今,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沉淀了大量资金、有了扩张商业信用的必要资本之际,同时依托移动支付新技术,各类传统信用卡的替代工具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结果,例如美国Paypal旗下的Affirm公司、Applepay等,国内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等,都可以在消费者进行消费交易时直接提供支付便利的信用贷款。既可以直接提高商家的销售额和利润,又为消费者节省延迟消费带来的成本。当然,消费者必须为此高效率的服务支付对应的利息。这种创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客户逐渐降低对银行信用账户的依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金融属性增强;其长期影响是侵蚀经济体系原有的商业模式,改变金融结构和商业社会规则,增强数字化货币实现的可能性。信用卡替代工具及其便利的支付服务对传统信用卡是致命的冲击。于是,可以看到,信用卡供应商也开始奋力反击。2015年,借助新的近场支付技术,全球信用卡供应商试图重新提升客户对信用卡的使用量和黏着度。美国支付市场的行业调查问卷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在《2015高级支付报告(The AdvancedPayment Report 2015)》问卷中,问题 “认为哪些机构拉动了移动支付增长”?得到的答案显示,拉动移动支付增长的机构排名大致如下:卡网络如美国运通等(82%)、手机等通信供应商(78%)、Paypal(76%)、第三方支付机构(73%)、新型互联网公司(72%)、银行和金融机构(72%)、谷歌(68%)、商家(63%)、Start-ups(62%)、移动网络运营商(53%)。简而言之,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美国移动支付新的增长引擎是信用卡机构,其次是手机制造商,再次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最后是移动网络运营商。这也大致反映了目前全球支付市场竞争结构。当然,各国具体情形有所细微差异。
数字化货币的长期生存基础不断夯实
无论支付市场的内部结构如何改变,至今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移动支付技术等创新带来了更高的支付服务效率,夯实了数字化货币的长期生存基础。
数字化货币最初出现的基本目的是脱媒,即减少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多重货币交换环节(如现金与非现金账户转换、货币之间的兑换等),以节省货币交易成本,提高交换效率。无论哪种数字化货币,若要长期存在并被消费者接受,都需要对消费群体培养一些最基本的消费习惯,如非现金化支付消费,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数字化货币交易的依赖程度。比特币在很多国家的交易并不成功,源于其投机易量远远高于基本的消费易量,本末倒置,没有培养出对其高度依赖的消费者群体,没有形成坚实的生存基础。
在全球,移动支付带动的数字化货币运营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卡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手机制造商等)都正在经历深刻的创新过程。而在其对立面的消费者,也对数字化货币有了切实体验。数字化货币不再是一种理论上的新奇事物,也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讨论和大宗金融交易,而是开始深入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并呈现蔓延之势。虽然经济水平发展程度高低是一国数字化货币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而今,这种数字化货币创新都已经触及到各国的终端消费者。全球数字化货币发展也迎来了“春天”,很多国家已经尝试实现了无现金社会,更多的国家跃跃欲试。大部分国家在鼓励移动支付创新的同时,在稳步发展各项金融基础设施,总体提升一国金融体系的服务水平。总体来看,全球移动支付创新大大夯实了数字化货币发展的基础,推动更多的国家未来进入无现金社会。表3是花旗银行编制的全球数字化货币指数排名,其中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如3所示。花旗银行将各国所处的数字化货币阶段,按照分数排名分别列为 “实质性准备期”( 第1~23名)、“过渡期”(第24~45名)、“形成期”(第46~68名)、“初始期”(第69~90名)。
各国在数字化货币进程中的得分指数高低与其国内相关政策和金融基础设施紧密相关。以进入实质性准备期的各国为例,在发展数字化货币方面,名列前茅的各国各有优势:如排名第一的芬兰,国内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于支付技术等金融创新的适应性非常强;第二名新加坡则对于商业机构、政府资金流的数字化等拥有良好的监管规划,以及高度发展的信息交互技术(简称ICT)基础设施;第三名美国拥有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最新技术在消费者和商业机构中的高扩散率,快速发展的B2C电子商务,美国消费者基础多样化导致其数字化货币适应性较差;瑞典具有广阔的ICT基础设施,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创新的适应性非常强;中国香港拥有良好的ICT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监管自由化,电信部门和零售部门对数字化货币的适应性强,准备程度高;挪威排名第六,零售业对数字化货币高偏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高偏好;英国的零售商业机构和消费者偏好数字化货币,政府出台数字化货币过渡政策,但其目前的ICT对创新的承受能力较差;荷兰政府财政资金数字化程度高,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创新适应力强,但与英国相同,ICT承受能力弱;日本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和电信部门,但文化偏见导致其现金使用率依然很高;瑞士拥有良好的ICT基础设施,商业机构对创新接纳程度高,但其他市场ICT承受能力不强;丹麦排名第11,零售部门对数字化货币高接纳度,并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承受能力提高其数字化货币声誉;德国本地市场竞争适度,商业机构对各类创新适应能力强,但其现金使用率依然很高;奥地利本土市场竞争适度,电信部门对数字化货币准备程度高,通过本土创新和企业关系提高其名望。加拿大对数字化货币监管自由度高,金融服务可得度高、承受能力强,但同类市场的ICT基础设施承受能力弱。
中国排名第39,处于数字化货币过渡期阶段。报告显示,中国发展数字化货币的优势在于有适合创新的环境,政府资金流数字化程度高,劣势则在于电信部门对于数字化货币准备程度不高。
篇8
关键词:数字化;成本管理;成本差异;ERP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61-03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一定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和梳理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数字化管理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成为支撑现代企业先进管理的基石。
一、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的理论意义
数字化管理展现了管理信息集成的效果,体现了管理水平在质量上的飞跃,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管理革命。成本体系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显微镜,它是ERP系统应用成败的评价体系。数字化时代为数字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是国际化的语言,能够消除语言障碍并在国际商业运作中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处理的速度,能正确评判企业技术质量、财务、营销、服务、人力等绩效。
首先,企业数字化管理为企业内部业务流的信息集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基础。会计数字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构,以支持“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
其次,企业数字化管理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成效。在国际社会上,检验企业管理是否成熟,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化管理。目前,ERP在现代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很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管理信息化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和关注。
最后,企业数字化管理为判定ERP系统运行绩效提供了新视角。ERP系统的中枢神经是成本管理模块,企业大量信息聚集在成本管理模块上,在这里可以详细地观察和评价ERP的成功或失败。
二、我国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成本管理系统方便、快捷,为企业建立了动态的、及时的和可靠的成本信息系统,较好地实现了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决策的信息化,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为企业提供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满足了企业的需要。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内部的表现之一便是管理的数字化。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数字化成本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领域高端软件应用效果不理想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都在实施信息化项目,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不惜成本引进国外的知名品牌的ERP软件进行成本管理,但是调查中发现,在企业中ERP应用成功率并不高。如,一些企业在ERP应用中,往往标准成本模块已经就绪,但是在成本差异模块上几乎没有成功案例,主要原因是其成本差异分配在系统内不能操作,而是需要在系统外操作,ERP系统没有自动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功能。有的企业每月就将当期发生的全部成本差异直接进入损益。这样一来,企业便失去了引进ERP系统的某些作用,而直接把成本差异反映到损益的方式更是不可取的,如此反映出来的产品成本根本不是真实的,可参考性差。同时,“ERP系统实施应用的投入大,其中包括软件、硬件、实施咨询、维护管理,价格都非常高,但是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并没有与高投入成正比。”
(二)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量的企业信息中,产品成本信息是最高机密,企业如果大量使用国外的信息化产品,将导致国有企业、民族工业没有秘密可言。从目前的一些相关的经济事件可以看出,大量使用国外的产品,使得企业的财务、资金状况,以及其他方面如企业技术、经济信息等均有可能泄露,这将给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带来消极影响。
(三)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软件性价比较低
我国套餐式数字化成本管理软件功能强大,为了使信息化产品适应众多不同的行业,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一些不需要其他行业经验的企业,如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反而要为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功能付费,这样便导致客户购买信息化产品的性价比太低。不仅如此,类似这样高端软件对硬件条件的要求也非常苛刻,结果是花钱多,办事少。如,进口软件的产品成本差异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方式和过程过于复杂,为缩短运算时间,企业要购买价格昂贵的硬件系统,而且要向系统录入大量工序或工步间物流信息。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责任成本差异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点,而产品成本差异处理不应列入重要性内容,对此投入过高会违背成本核算本身的成本效益原则。当然,国外软件的这个模块在我国的大型制造业中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四)我国民族数字化管理软件产业发展落后
生产计划模块是信息化产品优长之处,但事实上,国内大约有50%的客户都未能有效利用。而国内一些企业不选择国内ERP,而宁愿花大价钱去买外国公司的产品,既浪费了企业自身资源,又抑制了民族软件的发展。确实,从某个角度来讲,国外的ERP系统在业务逻辑上或许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国内企业要用国外的ERP,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且,随着中国用户日益成熟,学会使用成本显微镜来验证ERP软件成功与否,在国内软件产品不断升级、产品的核心功能不断满足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我们将会看到国外软件在中国的优势将逐步消退,民族软件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面对我国企业在使用ERP软件上的问题,企业自身也在寻求更加合适的出路,国产ERP的生产商们也试图探索出更加适合我国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国产ERP生产商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比世界上那些高端软件生产商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如,数字化责任成本管理,其与国产ERP软件的结合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为某些以前不能解决的难题提供了出路。”
三、解决我国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难题的对策
(一)采用数字化责任成本差异法
1.在数字化责任成本差异法下进行产品成本差异处理。在进口的ERP成本模块中,目前均有单独处理成本差异、材料价差和产成品差异的子系统。我们将这些差异子系统称为物料分类账,或称物料成本差异账。通过物料分类账子系统的运用,将成本差异纳入ERP处理,就可以解决成本差异的逐步分项结转业务的不合理问题。成本差异的具体操作可以逐步分项结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逐步结转法,二是平行结转法。逐步结转法还称为形影相随法,也就是成本差异跟随被加工的实物流动实行逐步分项结转,实物到哪里,差异就转到哪里,实物进入哪个合件或总成,差异就转入哪个合件或总成的成本差异项下。逐步结转法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缺点是因为缺少三维分类,在结转的过程中,合并了不同车间和不同零件,最后进入产成品的差异无法分清楚是哪个车间的哪个零件,又因为逐步结转是产品形成全过程各环节的结转,所以在企业产品结构复杂、层次较多的情况下,系统运行的时间长,环境要求较高,造成一些企业买得起软件却买不起硬件。我们所研究的是平行结转法。平行结转法也称为三维管道结转法,这一方法将成本差异按车间、零件、成本项目分三类归集,在完工产成品和广义在产品之间,每月底进行一次分配,其分配的权数是完工产成品和广义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在企业产品结构复杂、层次较多的情况下,系统运行的时间短,环境要求较低,因此对硬件的要求不是很高,买得起软件却买不起硬件的情况不会出现。相比之下,差异平行结转法既可以得到泾渭分明的产成品成本差异,又可节省系统硬件成本并且节省成本差异分配运行时间。
2.在数字化责任成本差异法下进行责任成本差异报告处理。责任成本差异报表是厂部考核责任车间本期业绩完成情况的一种报表,即按成本差异产生原因为明细项目的报表,是车间向厂部报告的对期间生产活动成果的一个评价,它从差异产生原因的角度出发,用货币这一成本差异额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说明生产活动各项指标脱离标准的方向和程度,同理,用责任成本差异明细项目说明各项经济活动的结果对成本差异总额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各生产车间向厂部结转的产品成本差异同责任成本差异报表总额一致,而不同之处是,报表的内部结构有明显区别,各生产车间向厂部结转的产品成本差异报表是按成本项目或零件和产品明细为内部明细结构,而责任成本差异报表则按成本差异产生原因为内部明细结构;前者的用途是为计算产成品成本,后者的用途是为考核责任车间本期业绩完成情况。
责任成本差异法作为一种集各种方法的优点于一体的新型成本计算方法,将会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扮演重要角色。
篇9
关键词 教育 地方出版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依次为依托的数字出版和教育信息化呈星火燎原之势。为适应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各类教育出版企业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发展模式。
1教育出版数字化离我们还远吗?
2010年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带动新闻出版业现代化,给传统出版单位实现数字化转型制订了时间表。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对教育出版市场和利润空间的压缩立竿见影; 2012年,《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它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而开展的,准备用四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100个左右区域试点和1600所左右学校的试点工作。
从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意志这两个方面来看,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正在受到巨大的鼓舞,而传统的教育出版企业则被催促着尽快向数字化转型。
2什么是教育出版数字化
“数字教育的本质是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教育的发展问题,通过技术应用提高教育的效率,从而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汉王科技副总裁、电纸书总经理王邦江在2012年深圳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上给出了上述定义。其内涵就是教育与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其具体可以覆盖到以下方面:
2.1数字化的立体教材和个性教辅
本类产品重在利用数字资源开发管理平台对内容资源进行高度集成,用数字出版技术改造传统的教材和教辅,保证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书等不同内容出版物的横向立体化配套,以及纸介质、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出版物的纵向立体化配套。这类产品既可采用定制出版的营销方式和按需印刷的出版方式,提供以教师、班级和学校为单位的个性化纸质教材、教辅,也可通过定制、内容的数字化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并通过与数字出版平台及数字资源开发管理中心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012年,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电子试卷在京东图书商城实现上线。当年实现2000万元的销售额,通过重新组合原有图书内容资源,开发了“教考通”、“梦幻城堡实验班”游学平台以及“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站,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性。
2.2移动定制在线学习产品
在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以移动定制技术为支撑,通过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全时空状态下推送到读者手中。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只读光盘)、网站、电子邮件、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学习者既能以数字化学习方式进行情境探究学习,也能通过促进学习的评价系统进行自主发现学习,还可利用网络通信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
上海虹口、广东佛山、深圳、江苏扬州、浙江宁波、陕西等地正在紧锣密鼓试点电子书包项目,很多项目都是千万级。数字化教育出版的大势所趋是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运用,移动终端引入教学过程可以解决电脑终端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而地方出版集团最大的优势在于掌握本土化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使他们能够为省内基础教育市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定制化产品。
2010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在电子纸行业拥有垄断地位的台湾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在教育出版数字化领域开展合作,创建全新的移动教育服务模式。元太公司是全球电子阅读器产业供应链的主导和电子纸产业的龙头,在2009年成功收购了美国电子纸供应商EINK公司,掌握了电子纸制造的核心技术,目前占据世界电子纸市场90%以上的份额,著名的KINDLE、SONY和汉王阅读器所用的电子纸都是由元太提供的。
2.3服务于学校和教师定制的教育数据库产品
通过网络移动设备,以内容推送和搜索引擎拉动结合的营销方式,向教师和学校提供定制的海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
第一,定制功能与按需出版功能结合,设计个性化的数字教材和教辅出版物。按需出版锁定具体的目标受众需求,定制功能赋予出版物个性化内容,将出版物内容与出版社的营销目的结合,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以班级和学校为单位,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学校差异、教师水平差异,推出个性化的数字教材和教辅。根据教师和学校的定制申请,出版机构可将相关学习资源加入教材教辅中,通过按需印刷、网络或其他媒介传递内容信息,促使接受者的行为向预期方向发展,在保证教师对学习资源的筛选与学生学习同步的同时,谋求与教育机构实现共赢。
第二,定制功能与移动功能结合,强化数字化沟通、数字化内容管理和规模定制个性化服务,使教育出版物从纸质时代的单一产品形态转化为以营销服务、数字资源管理和数字内容生产三大系统为核心的移动定制教育出版系统,将个性化在线学习、资源数据库服务、个性化学习方案下载出版等教育服务集成于数字出版平台,促进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数字校园”为例,其产品系整合教学策略、集成各种媒体资源,针对教师教学和教务管理而推出的一整套“数字校园解决方案”。目前正在27个省份,180多所实验学校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3地方出版企业教育数字化方向
地方出版企业相对于部属出版集团或国家教育类出版社而言,缺乏一定的资源渠道和技术手段,但也拥有自身丰富的地方教育资源。立足于此,才是地方出版企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近几年开始,各地出版集团开始组建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积极和各大网络和数字运用上展开合作,同时吸纳相对成熟的民营数字出版资源。如,广东出版集团所属的数字出版公司已经在配套光盘、学科网站、网络教材、电子书包和数字校园等项目层层推进,配合纸质教材组成一个完整的教材出版格局。该公司还与省教育厅电教馆、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开展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广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粤教云”工程,建设中小学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
原创教育出版社企业,作为核心资源的提供者,又该如何实施在教育出版领域实现数字化,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教育数字出版硬件高速发展,软件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努力整合自身教育出版资源,挖掘转化的条件,寻求平台发展的方向。从具体实现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数字化的内容迁移、个性化定制出版及教育资源的云整合。
3.1数字化的内容迁移
内容的形式迁移,在很多出版社都已经取得了成功,如我们前面探到的凤凰传媒在教材配套光盘上的成功。2013年,广东科技出版社推出的“网络实验室”项目,获得了业内的极大关注,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改革项目库”。 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入了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和存在可期的商业前景。具体来看,可以从个人实验客户端、班班通实验教学系统、教师实验教学软件、学习机平板电脑软件预装、平台增值服务、学生实验学习软件等6方面来实现。该项目发展的基础,就是其出版单位原有的初中实验教材,可以预见,数字化的内容迁移,将会大大拓宽地方出版企业教育发展的空间。
3.2个性化定制出版
个性化定制出版这是新时期教育出版的发展方向,但传统的纸质出版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学生和教师群体,编制出版相应的出版物,适时引入按需出版的生产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使用对象。例如,我社通用技术教材中,有许多选修模块,其配套教辅每年的使用量极低,但为完善教材的整体项目建设,只能付出较高的生产成本完成,今后可考虑引入按需出版(POD)解决同类问题。
3.3 教育资源的云整合
教育资源的云整合,是数字出版的最高要求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基础,在建设初期,可以采用建设网络题库的方式集合社会资源,可以融合纸质教辅图书的资源渠道到建立数据库,采用广发撒网,分批实施的模式,具体可以分为教研室模式、基地校模式、工作室模式、特约作者模式,题库建成之后,它们将自动转为题库营销的模式。
4结语
笔者认为,能否真正走好数字化的道路,其核心在于身份的转变,教育出版数字化实际上是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一个变革,也是从一次性销售产生收益到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线综合收益的变革。同样,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推动了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出版要从提供标准化的教材、产品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转型。教育出版数字化实际上是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一个变革,也是从一次性销售产生收益到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线综合收益的变革。而从标准化教材图书的生产商过渡到提供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出版商能否真正做到以服务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郝振省. 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 刘锦宏.数字出版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3] 王运武.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
[4] 钱宇阳.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0(1).
篇10
关键词:加拿大 广播 数字化 移动终端 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对媒介发展阶段的划分,从口语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以及新媒体的传播等大体上是基于传播的介质而定,而介质又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广播正是产生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建立在数字技术上的媒体形式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技术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广播未来。2012年,较早开始数字广播的美国,其数字广播的份额已经达到5%到6%左右。加拿大与美国接壤,一方面既面临着美国广播全球传播的巨大挑战,又面对国内需求的巨大压力、互联网革命、移动多媒体的兴起、文化的挑战、消费者愈来愈多的选择与声音的多元,正深刻地改变着加拿大的传播图景。
一、数字化
第一次数字广播即DAB试验在1988年的日内瓦世界咨询无线会议(WARC)上进行。经过多年的推广,目前欧洲各国、美国、加拿大和亚洲大多数国家已开始发展数字广播系统。1995年10月29日,加拿大广播电视及电信委员会颁布了开始实施数字广播的管理政策(CRTC 1995-184号),实行分两步走的办法。短期内确立过渡阶段颁发数字广播执照的办法,长期内向公众推开数字承载(DRB)等,现有的AM和FM广播优先但不排他性地进行数字化。
2005年,美国XM和Sirius公司分别与加拿大卫星广播和Sirius加拿大公司合作发展了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业务(S-DARS),开展多频道的用户订阅的广播体系。2011年,这两家公司合而为一,成为加拿大卫星广播控股公司(Canadian Satellite Radio Holdings Inc.)。
加拿大的《2012年度传播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加拿大有1183家广播电台,数字广播电台35个,其中33家为民营广播,2家卫星数字广播。加拿大广播公司(CBC)2011数字广播显示为0家,2012年加拿大广播公司有7家数字广播。见表1。
加拿大广播公司是国家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提供商,在广播覆盖、内容服务与市场占有等方面处于重要位置。它提供7%左右的广播服务,而所有的商业私营电台的广播服务占61%,宗教、社区、校园、原住民和其他电台占30%。该公司正处在向整合内容提供商转变中,为了成为加拿大广播的重要阵地与多媒体的领导者,其到2015年的规划显示,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与卫星等渠道为加拿大人提供随时随地随意(CBC-Radio/Canada is available how, where and when Canadians want it)的综合媒介服务。愿景的实现关键在于广播的数字化。
根据2011~2012加拿大广播公司年度报告,该公司共有7家数字广播电台,包括加拿大广播公司1台、2台、3台以及音乐、体育等电台。此外,还有CBC.ca,CBCnews.ca,CBCsports.ca,CBC Music,Radio-Canada.ca,Espace.mu以及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等11家数字化播出平台。除了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和一些音乐台以外,大多数都提供声音与图像节目,此时电视已经不是传统的电视,而广播同样具有了声音之外的影像特质,这也是技术对于广播形态的深刻影响。
由于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对于广播内容个性化的需求,这种需求反过来促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为此,加拿大广播公司与多方合作,加倍投资促进数字化,到2015年,对数字化的投资将至少占节目预算的5%②。
传统上,广播有三大传播平台:一种是传统的方式,即获得执照的电台通过(AM,FM,L-Band)等波段,在各自的频率中向普通大众免费传播;二是通过不同的有线网、无线卫星DTH或者MDS等广播频率分配企业传播广播内容给订购者,并按月收取订阅费用;三是通过互联网宽带服务和手机无线服务等平台传播。加拿大广播数字化处在模拟与数字共融的阶段,从长远看,由于数字带来更多的频道资源、抗干扰能力强、更加清晰与服务的个性化,数字化将逐渐成为广播的主流。
此外,由于技术的发展,基于制作、传播、储存与使用领域而出现的支持技术如MP3、流媒体(audio streaming)、播客(podcasting)、iradio等,构成了加拿大广播制作、传播与终端的蔚为壮观的数字景观。
二、移动的广播
加拿大不断加大通讯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到2011年,实际上所有的家庭都已经链接至少1.5M的宽带。2010年到2011年,30~50M的高速宽带服务已经由30%增长到75%。这些服务是由数字用户线、电缆、固定或者卫星的无线网以及移动通讯等平台提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加拿大广播向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移动新平台转向提供了技术基础。
1. APP广播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PP即客户端应用程序充分体现了Web2.0时代网络应用的社交性与交互性特征,并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兼容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包容了模拟与数字广播,成为广播数字化的重要表征。
Sirius XM加拿大APP广播,通过iphone、iPod touch可以收听到加拿大卫星广播公司的艺术家频道,收听到各种类型动人的音乐、现场演出等免费资源,在谈话和娱乐节目中倾听广播明星包括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的谈话。此外,CHUM Radio iPhone APP ,Corus iPhone APP ,Rogers Digital Media iPhone APP等都比较有影响。
作为创新的领导者,加拿大广播公司正在开拓加拿大的数字空间,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其在多媒体平台上的竞争力。包括:重新设计14个CBC地方网站;加拿大网上广播Espace.mu,提供7大类超过8万首精选音乐,包括独家与分享的内容;2012年2月,加拿大在线音乐和为IOS定制的移动APP,能够提供超过13万首精选乐曲;与魁北克媒介分销商谈判广泛营销广播内容的综合性协定等。
在苹果界面上应用的Podcasting也是APP的一种,即播客。播客是自助广播,是一种全新的广播形式,充分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移动通讯互动、便利、开放的性质 。在Podcasting上,受众自我选择收听的内容、时间以及以何种方式让其他人也有机会分享。正如戴维·温纳(Dave Winer)所言“人各有所专,所以理论上人人播客是可能的”。
加拿大广播公司在苹果APP上有广播1台、2台、3台服务。可以在我的电台选项中搜索加拿大广播内容,下载与建构“我的电台”。比如通过搜索《6点世界》(The World at Six),可以了解到节目详情、相关评论等,进而决定是否下载。从而让受众组建自己的广播空间,主动地获得信息与娱乐审美需求体验。
据2012年8月的媒介技术监测辛迪加报告(Media Technology Monitor (MTM) syndicated Reports)提供的信息,加拿大播客用户使用播客收听节目的比例包括法语听众(Franco)和英语听众(Anglo)、全国的播客听众(National)均超过了30%,广播通过多媒体移动平台拓展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见表2。
2.车载广播
美国的卫星广播公司SiriusXM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纯音频娱乐公司,目前已经允许用户通过超过800种终端来接收其广播内容,包括汽车、轮船、居家、办公室、各类移动设备等。Sirius XM还为汽车生产了多种专用终端,并详细地列出了多个可以收听它的汽车品牌和型号。
SiriusXM加拿大公司继承母公司“你在哪儿,我们在哪儿”的战略,提供数字卫星广播服务,使得汽车的空间成为加拿大人另外一个清晰的数字广播空间,即使在隧道、地下停车场,都能够接受清晰的数字卫星信号。
在SiriusXM加拿大公司合并前,加拿大国内有两家数字卫星公司CSR和Sirius,其中CSR已经和许多汽车厂商达成协议,在生产的汽车中安装卫星广播,2005年、2006年,GM通用汽车已经在10万辆车安装卫星广播接收装置。2007年Sirius则在厂商和经销商中超过159种的车型中安装了数字卫星广播装置。这些措施也将直接与加拿大国内其他付费广播竞争。
面对技术进步与数字化的挑战,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战略是更加加拿大化、更加地区化、更加数字化,随时随地随意地为加拿大人提供服务,尤其是随时随地随意的概念与行动,只能寄希望于移动平台的大发展。基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技术的发展,将构筑加拿大移动广播的基本面貌。
三、技术与内容并举
目前,加拿大近1200家广播电台,99%的传播是通过发射电波传播,只有1%通过互联网等新平台传播,尽管如此,数字技术还是对广播、经营模式以及受众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融合广播与电视,高度整合的服务到给予消费者更大的控制权与选择权,移动与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加拿大人不同的应用体验。数字媒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加拿大人生活中的应用。过去的12年,从加拿大开始有数字媒体的时候,消费者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便利了。
首先,数字技术改变了广播传播的结构。从广播节目的采集、压缩、生成、传输与平台,广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终端而言,传统的广播需要有收音机,只能听到声音。而现在,广播的终端除了收音机,还有移动多媒体终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都成了广播的一部分。在内容上,移动多媒体平台上的广播除了声音还具备了图像,广播改变了自己。
再次,广播重塑了受众。技术因为人的愿望而生,广播也同样是人的传播本能的产物。当广播产生以后,又成了影响人的事物。数字广播对人的影响更大,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自己,而广播的内容更是重塑了人的心灵。
对于媒体而言,数字技术改变了广播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加拿大的数字广播2010年总收入是10.83亿美元,2011年达到了13.35亿美元,呈快速增长之势,如表3所示。
与此同时,由于面临美国广播数字化带来的种种挑战,本着本土文化安全与国家认同的考虑,加拿大广播电视与电信委员会就广播数字化、APP应用、互联网与隐私保护等逐步进行立法与构建管制机制,努力在广播数字化进程中做好技术的开放与内容的坚持相结合,通过技术的应用、内容的创新获得广播事业的发展。
加拿大广播公司在内容与技术的可能性之间做了较好的平衡。如下图所示,加拿大广播公司2015年前的战略规划。金字塔最上端是公司的愿景(vision),即战略计划的核心是要成为加拿大传播本土文化与促进民主的领导者。金字塔中间层是四项指导原则(4 Guiding Principles),即:创造与传播独家、原创的、高质量的加拿大内容。金字塔基座是三个战略推进(3 Strategic Thrusts),即:网络规划与公共空间更加本土化、区域形象与社区空间更加区域化、新平台与数字空间更加数字化。愿景总的目标是文化与民主政治,最基础的是以数字化作为关键的助推力。
- 上一篇: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 下一篇: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