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需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3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新农合医疗保险”的普及,农村患者逐渐成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主体部分。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利用护理学和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母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一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为了解基层医院住院的农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探索更好的方法,提高基层医院住院的农村患者对疾病的预防、诊治及康复能力,选择2009.1~2009.12在我院住院的800名农村患者发放自设的问卷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2009.1~2009.12在我院住院的农村患者800例,所有患者住院日数均在1周以上,能用口语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患者以务农为主,而在外有固定职业而户口暂时未调走者不纳入观察对象。800例患者中男334例(41.75%),女476例(58.25%);年龄14~82岁,其中≤25岁者126例(15.75%),25~60岁者332例(41.50%),≥60岁者342例(42.75%);文化程度:文盲与小学278例(34.75),中学364例(45.50%),大中专以上158例(19.75%)。

1.2 调查方法:采用表格式的问卷调查,患者在办理出院手续离开病房前,根据调查内容进行询问。表格所包含的基本项目为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调查的内容分为: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饮食与健康、活动与休息、住院环境、规章制度、诊疗费用与人员介绍,共9项。每个项目分为评价分为非常想了解、一般想了解与不大想了解3个层次,让患者选择。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的农村患者群体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5岁的农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除对规章制度方面不感兴趣外,其它方面无非常想了解的,也无特别不大想了解的;25~60岁农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是诊疗费用与人员介绍两项,其次是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而对饮食与健康、活动与休息、住院环境、规章制度方面的教育并不感兴趣;≥60岁农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为饮食与健康、活动与休息两项,其次是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诊疗费用与人员介绍,而对住院环境、规章制度方面的教育需求不大。

表1 不同年龄的农村患者群体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

注:“非常”代表“非常想了解”,“ 一般”代表“一般想了解”,“不大”代表“不大想了解”。

2.2 不同年龄的农村患者群体对健康教育需求的需求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1,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教育水平高低,农村患者尤其关心的是诊疗费用,其次,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人员介绍方面的兴趣逐渐增高,对活动与休息、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认识更深入,而对规章制度方面的兴趣不大。

表2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患者群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注:“非常”代表“非常想了解”,“ 一般”代表“一般想了解”,“不大”代表“不大想了解”。

3 讨论

3.1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过去,我们很多人对农村患者都有着这样的认识:文化素质低、身在农村、经济条件差,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很低,在住院期间,只看重诊治疗效和诊疗费用,对于健康宣教的内容认为无关紧要。而本调查结果显示,对于≤25岁的患者来讲,患者对各方面的认识尚不定型,无明显的偏向性;对于>25岁以上的患者来讲,无论文化程度如何,患者对疾病方面(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的知识都有着比较高的需求。这说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农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为:①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执行,使农村患者的文化程度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对疾病不再迷信,对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②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村患者逐渐开始认识到身体健康重要性,对疾病防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等方面要求有一定的了解;③电视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农村患者的见识;④农村孩子上大学,走进城市的越来越多,他们对家属的教育提高了农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不足的是,农村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于饮食与健康、活动与休息和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农村患者尚缺乏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不论年龄、文化程度如何差异,但对诊疗费用都非常关注,这说明,“明明白白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这一点应该应该引起我们临床护士的足够重视。

3.2 护理人员如何做好农村患者的健康宣教

3.2.1 护理人员要提高对健康宣教的重要性的认识:现代护理学赋予护士的任务是:保护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健康[2]。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完成诊疗护理、为患者传输促进健康的相关知识之外,还应告知农村患者树立正确健康理念的重要性,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群体,更应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健康保健行为。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对专业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指导意见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非患病时期非专业人员的指导。而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沟通最多的服务者。所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护士应责无旁贷。

3.2.2 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态度:因农村患者健康需求差异比较大,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做到全程、全面。全程就是要贯穿并然诊疗的全过程,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甚至到出院后的随访。全面一是包括疾病的诊治、用药知识、辅助检查、饮食与健康、活动与休息、住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围绕疾病康复的所有内容;二是包括所有在院的患者,不管是有无健康教育需求或需求内容不同的所有患者。另一方面,应根据农村患者年龄、文化的差异,适当地区分健康教育的主次,重点讲述患者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引导患者对饮食与健康、活动与休息和健康的关系的重视,提高对“未病先防”的认识。

3.3.2 护理人员要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 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既患者接受、配合、执行的程度与护士的将抗教育知识水平、执行态度、沟通技巧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积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教育,要有理有据、具体详实,避免内容空洞、乏味,流于形式。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掌握技巧: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语调委婉、仪表端庄,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表情等非语言信息等[3],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郝玉玲.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篇2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然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

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我院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三、培训方式、方法

(一)培训方式。

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四、培训时间

(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周至1个月。

(二)专业培训。

包括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12个月

五、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

3.规章制度: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熟悉医院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标、患者风险(压疮、跌倒/坠床、误吸、导管脱落等)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护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各类应急风险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5.护理文书:掌握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6.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出入院指导、常见疾病康复知识、常用药物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检验检查的准备与配合要点等。

7.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如疼痛自杀、出走、暴力行为、应激反应、焦虑、情感障碍等识别和干预措施,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及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适应、护士的工作应激和心理保健等。

8.沟通技巧: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9.职业素养:熟悉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德医风、护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等。

(二)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

1.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2.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六、考核方式和内容

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

(一)培训过程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日常表现,基础培训结束后和专业培训的各专科轮转结束后的考核等。

(二)培训结业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篇3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示范工程 体会

中国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57-01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及时召开护理人员动员大会,并首先在新生儿疗区、产科疗区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点病房,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然后在全院各护理单元中全面开展此项活动,现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在原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制定出各科室内部各岗位护理人员(如夜班、正常班、协作班等)的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人尽其责。重新修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如:皮肤压疮上报制度、护理差错上报制度、患者坠床、跌倒上报制度等。

2规范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1利用“5.12护士节”对全院护士进行护士礼仪培训,并进行护士礼仪展示,要求护理人员“展护士风采、行规范服务”, 将护士礼仪贯穿于护理工作过程中。

2.2在全院范围内创新开展“五个一温馨服务”活动,即:一份温馨大礼包、一张爱心提示卡、一套舒适的床单元、一张护患联络卡和一本健康教育手册。

2.3各科室不断推出新的护理服务项目,如产科为正常产后的产妇递上一杯红糖水,免费为新生儿拍照,为满足出院新生儿游泳的需要,科室决定每天下午对泳吧实行对外开放,这样既方便了患者,又便于住院新生儿游泳的管理,深受广大家属的赞誉。儿科病房为患儿免费提供动画图册,是患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输液。

2.4制定出科室护理服务宗旨,如:“我用心、您放心”、“用我们问精湛的技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等等,使护理服务有目标,工作有方向,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

3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3.1逐步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我院先后聘任37名护士,其中有27名充实到临床一线,使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床护比不低于1:0.4。在患者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值班人员数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3.2结合医院实际,实行小组式护理,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设立护理小组长,小组长由高年资护士担任,指导和监督本组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3.3实行表格式护理记录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疾病的特点,制定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3.4成立后勤保障支持系统。

为了给病人提供便捷、健康、省时、温馨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就医时间,我院于今年3月成立了护理服务中心成立护理服务中心,帮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陪同检查如心电图、胸片、B超、各种化验,接送手术患者等工作,运行近半年来,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供应室对无菌物品采取下收下送,制剂室亲自下送蒸馏水到科室,药剂科、采购办、总务科对临床科室需要的物品全部实行下送等等,以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4 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为了真正把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院各临床科室公示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这样既便于病人及家属的监督,又约束了护士的行为。病房护士工作期间均在病房,严格按照护理级别的要求及时主动巡视病房,做好相关基础护理工作。危重病人由专人护理,细心观察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发现问题通知医生,及时做出处理,确保病人安全。

5 提高护士待遇,实行同工同酬

为了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为护士购买了护士鞋及精美礼品,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往年标准。实行聘用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均与在编护士享有同等待遇,从而调动聘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6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6.1制做健康教育手册,

为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各科室制定出具有本专科特点的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包括医院简介、科室简介、入院须知、医保患者须知、及各科临床常见病的相关知识等,让病人了解护士、了解科室、了解医院,更好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健康手册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既方便护士对病人的宣教,病人及家属又易于接受。

6.2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病房走廊及室内墙壁上设置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版面图文并茂的宣教图板,上面都是一些居家护理常识及各种温馨提示,目的是为了填补健康教育手册的空白。

6.3率先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输液科 效果 体会

门诊输液操作因受患者病情、护患双方情绪、就医环境等影响和门诊治疗特有的临时性、随机性、应急性等不确定因素,发生纠纷的机会较多[1]。针对此情况,输液科从2008年2月~2009年12月尝试将健康教育贯穿输液全过程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为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将护士分为配药组、穿刺组及巡视组,由巡视组护士(下称责任护士)重点负责患者输液前、中、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儿童输液区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0~15名患儿的健康教育,成人输液区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5~20名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据门诊输液的特点三组护士每周轮班1次。

输液前健康教育: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中占较大比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对新生儿及婴幼儿,我们重点教育对象是患儿的陪护者即家长。我们对成年患者重点介绍科室规章制度、周围环境、输液流程、责任护士姓名等;对患儿家长除上述内容外,还要向其讲解配合护士成功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对学龄儿童以正面鼓励和讲道理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对行药物过敏实验的患者,向其讲解皮试结果的判定方法及过敏症状,嘱其不得离开输液室等。此阶段教育方式以口头教育为主,辅以简单的示范操作。

输液中健康教育:静脉穿刺成功后,及时向患儿家长或患者指导如何保护静脉通路畅通,防止渗漏;输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如不得自行调节滴速、传呼器的使用等。指导发热患者如何采取简单的降温措施;腹泻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的注意事项等,针对不同疾病患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此阶段教育方式采用口头教育、播放影像资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输液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为巩固治疗效果,输液完毕后,我们再次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如合理饮食(婴幼儿合理喂养)、适当锻炼、按时服药等,并发放医患联系卡,提供科室医护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供患者或家属随时电话咨询,科室人员也可借助此机会督促患者或家属执行健康教育措施。此阶段教育方式主要是采用宣传栏及书面指导形式。

结 果

患者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见表1。患者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投诉情况,见表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考核情况,见表3。

表2 患者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投诉情况

讨 论

明确患者及患儿家长的需求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提供适合病人需求的服务,满足不同病人的护理需求,真正做到“因需施护、因人施护、因病施护”,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惟一途径,是保持护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3]。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每位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在患者输液前认真了解其文化程度、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明确其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确保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此举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重视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者在培训护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护士心理学、伦理学、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多元化知识的培训,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供多形式的教育方式是健康教育有效性的保证: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最终落实在患者对健康教育措施的执行上。为保证患者顺利完成输液治疗及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我们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到输液治疗的全过程,采取口头教育、书面指导、现场示范、播放影像资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加深患者及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印象,使其对健康教育措施的执行率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薛素贞,陈喜芳.门诊输液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J].现代医院,2007:7.

2 马璐璐,刘毅,王刚.健康宣教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59.

3 王建宁,梁涛.病人护理需求与护理供给的研究现状[J].临床护理杂志,2004:2.

篇5

1.1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在《精神卫生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开展多年,但一直是靠政策性的文件进行驱动和指引,缺乏国家层面的正式立法支撑,该法的出台实质性地改善了这一困境。《精神卫生法》第16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条款实质性地赋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该工作相关从业人员相应的法律地位。同时,该条款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升到法律义务层面,督促各高校切实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积极配备相应的场所、设备和经费,招聘和培养专业师资以及开设相关的公共必修课程。

1.2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业队伍专业化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以及培养学生朋辈辅导队伍等,其中大部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极高的要求。20世纪末在各高校刚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初,由于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学科背景师资的缺乏,曾广泛采取的方法是由思政课老师教授心理健康课程、由政治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老师等,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专业知识往往会使工作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理学专业的普及,再加上相关从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规范化,近年来这一现象出现明显的转变,但仍然有高校因为重视不够而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建设与时俱进。《精神卫生法》中第67条第2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应当有精神卫生的内容,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第23条第1款明确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两款条目在法律层面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业人员的准入和自身成长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将督促各高校聘请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专职老师,并为他们的专业技能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如鼓励和资助考取专业资格进阶证书、参加各类心理咨询技术学习班等,这无疑会促进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1.3为高校心理干预情境中各方权责划分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框架

在高校心理干预情境中,经常需要和学生个案的家长(监护人)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偏见等原因,精神和心理障碍个体及其家属在强烈病耻感的驱动下往往不愿意正视问题。具体到高校心理干预情境中,由于担心子女的精神/心理问题会给他们贴上“标签”,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就业、婚娶等人生发展轨迹,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已经确诊的精神或心理障碍采取隐瞒的应对方式,对子女在校发生的疑似精神/心理障碍发作采取回避、否认甚至责难的应对方式,这样不但不利于个案(疑似个案)学生自身问题的及时妥善干预,也会给校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之前面对这样的家长,校方往往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让家长理解支持。《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工作的被动和尴尬。该法第16条第4款“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明了在发现学生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疑似障碍)时校方所需承担的告知义务,也赋予了校方就个案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相关权力。而该法第28条第2款“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既强调了监护人对于个案学生需承担的送治义务,也赋予了校方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力。第49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则明确规定了已确诊个案学生的家长在其子女在校期间所需承担的看护义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个案学生在校期间因精神/心理障碍导致的各类意外发生后校方所需承担的损失风险。

2《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2.1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权限界定模糊

《精神卫生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第51条规定“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这些条目明确限制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范围。一般而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中心配备的专职心理教师大多都具备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员)从业资格认证,仅极少数具备心理治疗师从业资格认证。加上法律对心理治疗的场所有明确的规定(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因此在学校情境下的心理干预只能为心理咨询,不能涉及心理治疗。而在大多数心理干预的实践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并不明晰,这将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在进行心理干预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规避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不但不利于学校情境下的心理干预的开展,更会将原本可以在学校情境下进行的干预全部转介到医疗机构。这样既增加了社会不必要的医疗负担,也会使那些原本问题轻微的学生因为病耻感而不去医疗机构,反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2.2对学生个案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受限制

《精神卫生法》第29条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第三十条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这两条法律条款主要是致力于减少“被精神病”这一社会不公现象的,体现的是对人最基本权利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但在某些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情境下,这两条法律会在一定程度下限制问题的处理,即在权衡如何保障问题个案正当权益和确保其人身安全以及校园环境安全时面临一定困惑。当有学生出现疑似精神障碍时,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不能对其作出诊断,只能运用相关心理和精神卫生知识做预判,然后建议学生自己或者家长陪同学生去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这时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因为病情的影响失去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从而不愿意就医,家长因为担心子女被贴上“标签”也不配合学校的建议,这往往导致学生个案的问题被拖延,不利于其及时得到妥善诊治并导致问题恶化,也给校园的安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3《精神卫生法》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整策略

《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在社会层面迎合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构建法治社会的大背景,是符合时展进步规律的;对于社会个体而言,该法也充分体现了对于公民的人权尊重以及人文关怀。反映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中,《精神卫生法》对相关的工作即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方向,抓住机遇和规避风险,以求适应形势的发展。

3.1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规章制度

当前高校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基本是按照各高校自己所定的规章制度来开展的。《精神卫生法》使得各高校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还要遵循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改进落实到实际中表现为:在心理普测、心理危机干预、个体咨询等环节上,需引入知情同意环节,并形成正式书面材料;在辅导个案材料的保存和呈报等环节上,需强化保密观念和措施;在涉及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处理中,要明确规定学校心理中心的功能只能是告知监护人并建议转介,而非直接干预/治疗。

3.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专业辅导。随着《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权限作出了明确的限定,以前那种关注问题解决的工作模式将发生改变。高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心理卫生教育、心理科普知识宣传、心理问题学生的前期预警等,而把对专业素质要求更高的严重心理障碍干预等工作移交至其他对应的社会机构,如医院等。此外,在大学生心理辅导这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工作业务范畴内,更多地推进针对普通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如职业生涯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这种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也迎合了当下心理学界从关注人们心理问题到关注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的大趋势。

3.3重新思考学生主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篇6

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的体卫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体育锻炼,为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努力创造一个美化、净化、绿化的校园环境,努力提高我校的综合管理水平,争创一流的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先进学校。

二、工作措施:

1、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有关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制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沙滘中学清洁卫生条例》、《沙滘中学校园管理条例》、《沙滘中学宿舍卫生管理条例》、《沙滘中学食堂卫生管理条例》《沙滘中学课外活动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使我校体卫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2、开展"美丽校园"建设。

做到既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和美化,更注重校园环境的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加强对体卫工作的检查。

对各项工作坚持评比检查。每天、每周、每月定期进行体卫工作检查,尤其是一些卫生死角,如宿舍、饭堂、厕所等,必须加强检查,督促落实。通过文明班、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卫生清洁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提高学生清洁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加强对体育课的常规管理,不定期对课外活动进行检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有一个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

4、积极开展卫生示范小区的建设。

重点抓好一两个文明示范小区的建设,通过示范小区的辐射影响,带动全校的卫生工作建设,使学校的卫生工作上一个新的档次。

5、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学生的特点,坚持"面向年级,注重发展"的方针,"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初中则以青春教育、代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等为主要内容;高中则围绕学习能力的提高、考试焦虑调适、升学就业辅导、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本学期尤其是针对初三、高三学生,面对升中、升大试的到来,学习的压力增大,容易出现考试焦虑情绪的情况,我们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座谈会、聘请心理专家到校进行心理辅导等形式,使学生能以轻松、最佳的状态迎接中考和高考,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

针对学生的生理发育的情况,及时开展青春教育,主要通过班会、个别谈话、听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青春卫生教育。尤其是针对高三升大学生到临考前,专门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减少干扰因素,调节好最佳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素质。

篇7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一项有效措施,2010年7月依据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实施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按标准化、程序化开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普外科经手术治疗出院且术后有引流管的患者,2010年4~6月住院手术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85例,女95例,年龄6~85岁,平均52.95±14.57岁,胆道疾病78例,肠道疾病35例,甲状腺疾病28例,乳腺疾病7例,胃十二指肠道疾病23例,胰腺疾病3例,肝脏疾病5例,其他疾病1例;2010年7~9月住院手术患者165例为实验组,其中男74例,女91例,年龄2~84岁,平均年龄54.96±15.74岁,胆道疾病74例,肠道疾病30例,甲状腺疾病26例,乳腺疾病3例,胃十二指肠道疾病22例,胰腺疾病3例,肝脏疾病6例,其他疾病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疾病类型等方面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⑴对照组健康教育方式: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给予一般说教及简单举例,将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前术后配合要点由责任护士不定时,随机对患者讲授。

⑵实验组健康教育方式:根据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①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的制订:充分综合外科患者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1],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健康教育项目制成表格,表格内容包括教育内容、日期、教育形式、评价、护士签名、患者或家属签名,教育内容含入院时、入院后、术前、术后及出院时5个方面。②实施: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负责填写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眉栏后放在病历中,由责任护士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为患者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和训练指导,每项内容落实后写下宣教时间,在教育形式栏打勾并签名,并对患者掌握情况每天进行评价,确已掌握的教育内容,责任护士在健康教育记录单评价栏打勾,并由患者或家属确认签名,对部分掌握或者未掌握的内容,及时再加强宣教,掌握后再签名。

效果评价:①评价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采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该调查表内容包括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安全防护知识,自身疾病知识,饮食基本知识,常用检查配合要点,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相关知识,各种管道的护理知识和配合要点,有关休息、活动、功能锻炼等10个方面内容,每项测评分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分别记10、5、0分,采用百分制,得分≥85分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对照组与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均在出院前1天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2]。②评价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用药正确、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3]。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显著,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发生胃管脱出2例;对照组发生胃管脱出6例,跌倒1例,坠床1例,尿管脱出1例,颈部负压引流管脱落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传统的健康教育随机性强,缺乏预见性、系统性,教育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常常会出现宣教内容重复或遗忘,造成健康教育的不连贯,不系统,多流于形式[4]。而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内容全面,涵盖了各种相关知识,护理人员依据健康教育记录单对手术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及时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逐项的落实,它使健康教育程序化、规范化,避免了漏项的发生。患者能及时获取相关健康知识,得到详细具体的指导,从而使得健康教育知晓率较前明显提高。

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落实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自我健康意识。让患者或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中,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产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去遵照执行,积极配合各项措施,防止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被动接受转化到主动参与,明显提高了自我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记录单的应用,有利于质量控制,提高护士的工作主动性。通过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的应用,可引导护士必须按健康教育记录单内容落实健康教育,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自主性,主动回到患者身边去,围绕患者的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记录单的完成情况,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对健康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及监督,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使健康教育成为一种常规化,达到最佳效果。

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依据健康教育记录单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护士给患者的时间增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促进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密切护患关系;还体现了护理人员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服务群众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5]。护患之间的互动加强,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丽君,殷月瑛,李红娟.临床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对策.护理学报,2006,13(3):74.

2 唐运香,高早琼.颅脑损伤健康教育课堂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7.

3 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

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42-02

引言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方式,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医学阶段,主要是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行为阶段,主要是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社会环境阶段,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应该注重五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完善健康教育制度;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建设;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管理?

在基础护理中增加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基本的治疗护理知识,增进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有利于病人的诊疗和康复?

1?健康教育的实现目标

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促使病人及其家属自觉地采纳有利于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方法和行为,配合疾病的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得到康复?为此,可以分为几个教育阶段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病人入院时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建立遵守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方式?

病人手术前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手术的适应能力,减轻心理焦虑?

病人手术后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手术后配合治疗的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行?

病人住院时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住院适应能力,减轻住院期间带来的各种心理负担?

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功能康复,建立健康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针对健康教育不同的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病人入院时,可以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病区环境状况,告知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的姓名,介绍探视?陪护等有关规章制度,介绍病房检查时间?治疗护理时间?发药时间?体温测量时间等日常工作安排,介绍呼叫器?病床?床档等各项病房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安全防范内容等,介绍在医院期间的权利和义务,要求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医护人员既往存在的可能造成自身或他人人身危害的疾病?

在疾病诊疗护理时,可以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症状?诊疗方法?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对涉及到的药品的名称?作用?副作用?用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介绍病人心理因素对疾病诊疗的影响并进行心理护理,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对饮食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对休息与活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此外,还可以介绍有关基础病和其它专科知识?

在病人出院时,需要在用药?情绪自我调节?饮食?休息与活动?疾病的预防和症状观察等方面进行指导,告知复诊时间等?

3?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首先是必须有利于疾病诊疗和康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建立病人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的良好关系,鼓励病人及其家属充分参与,采用循序渐进的直观的方法广泛地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常用的教育技巧: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

语言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正确称谓病人,主动自我介绍,语言通熟易懂,婉转中肯,风趣幽默,保持适当距离,姿势和眼神接触,安排适宜交谈环境,尊重病人隐私和沉默的权利;不恰当的沟通,突然改变话题,不适当或错误的保证,过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连珠炮式的提问,说教,对病人的询问答非所问,对病人的行为猜测,恋情怀疑讽刺口吻?

非语言沟通技巧:体语;空间效应;触摸;沉默;倾听?

知识传授技巧:口头讲解(沟通式(随时随地?简单易行?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被动式(方便灵活?沟通顺畅?信息损失少?沟通效果好)?主动式(与会人数较少,针对性强,可及时反馈信息));图文宣传(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卫生小册子?卫生墙报?健康教育处方?卫生美术?卫生摄影?标本模型),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便于保存查,可以大量印刷广泛传播,覆盖面大影响广泛,内容详尽系统,表达准确,作用时间长;视听教材(广播?电视);示范训练(直观;病人及家属可参与实践;及时得到反馈;适用于操作技能方面的学习)?

行为训练技巧: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疾病康复能力训练;视觉模拟疼痛评估训练?

健康教育完成时间规定:普通病人2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危重病人24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病人入院3日内完成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手术病人手术前完成术前宣教;手术后2日内完成术后宣教;病人出院前1日完成出院宣教;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术后24-48小时回访病人?

时间安排:对健康教育时间要有计划;抓住与病人交往的每一时刻;健康教育要贯穿在护理操作中;利用非治疗和护理时间;利用探视时间.

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发病率和诊疗费用?

健康教育发展简史:医学阶段(70年代前),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行为阶段(70-80年代),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社会环境阶段(80年代后),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

健康教育的主体:医护人员

核心: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主要任务:动员个人位促进自己的健康改善行为?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非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尤为重要。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探寻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制度、招生就业制度和后勤社会化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受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扩招、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等的影响,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新时期高职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这是我们解决由社会变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的基本前提。

二、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由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解不深刻、重视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和很好的疏导

笔者通过与所调查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各高职院校虽然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导致心理咨询室的功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辅导员身上。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同时由于受高考失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包袱沉重,具体表现厌学、逃学、焦虑、自弃行为、社交困难、精神紧张和抑郁等等。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中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针对有心理困难的同学的,而没有面向所有的学生。同时,学校也往往仅对辅导员提出了“掌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名单,及时做好沟通和疏导工作”的任务,但实际工作当中许多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对后进生的教育改造上,往往忽视了一些其他存在心理问题而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虽然后进生也可能有心理问题,但是并不能完全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画上等号。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欠民主,班级管理随意化,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辅导员开展工作理应充分发扬民主作风,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办事,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辅导员在工作中管理班级随意性比较大,缺乏民主作风。辅导员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对学生说“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这是应该做的,那是不应该做的”,针对单个问题而面向所有的同学进行训导,责令写检讨书或者动辄处分学生。还有部分辅导员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自身经验和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对这些辅导员而言,各种规章制度都是可以“忽略”的,班级工作怎么开展要按自己的想法来。最突出的体现在学生评奖评优工作上面,理应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评定的,但是部分辅导员却置学校规章制度于不顾,大搞“一言堂”。随着时间的延续,问题的积累,学生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与辅导员的矛盾越来越大。

(三)辅导员由于队伍不稳定,工作方法简单,加之与家长沟通交流少,导致工作被动

高职院校辅导员由于受自身进修深造和待遇差跳槽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辅导员更换频繁,队伍也十分不稳定。加之部分辅导员老师工作方法简单,没有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很多辅导员平时没有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往往是在有了问题时,才想起家长,所以导致辅导员工作十分被动。

三、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一)辅导员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生管理观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理念。辅导员首当其冲要树立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应该将学生看作是独立、自主、发展的人,是与教师一样享有责、权、利平等权利。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学生健康成展的目标,为广大学生多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尊重学生的权利,积极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高职教育管理的效果更容易地得到学生的认同。

(二)辅导员要加深对高职教育理念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高职院校辅导员,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研究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方针、政策,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熟悉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模式上的特点,同时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认识自我、欣赏自我、战胜自我的活动,利用班会和课外实践活动,训练启发学生发言演讲,谈个人感受,使其增强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

(三)辅导员要努力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以科学、规范和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来管理班级和学生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生管理和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举措。辅导员要结合实际制定建立科学、规范和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来管理班级和学生。学生管理是动态的,为使学生管理保持生机与活力,我们要不适时机地淘汰过时的旧制度,有前瞻性地设计新制度,对现有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四)辅导员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大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从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工作实际中,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采取讲座、心理训练、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以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调整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使学生逐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积极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心里素质。

(五)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勇于创新,善于在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要勇于创新和敢于创新,尽可能地用适合学生的新颖的方式去管理学生。为此,要求我们辅导员老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高职教育理论,还要练好扎实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同时辅导员还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正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们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时,要不断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在新形势下作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辅导员工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赫连华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 年第 24 期.

〔2〕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中国言实出版社,〔M〕.2005年版.

〔3〕郭成立.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4〕傅君英.《试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2002年10月第22卷第五期.

〔5〕贺宝月.《高校辅导员工作刍议》,《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9年第二期.

篇10

关键词:人文护理;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患者多因突发意外事件入院,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及疾病相关知识.而且患者年龄跨度大,文化层次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加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稳定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尽快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身心尽早康复.现就此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展开探讨.

1 健康宣教内容

针对病人教育需求多样化、阶段化及本地区病人教育的特点(文化层次低、住院时间长、教育人力及经费短缺等),制定了全程分期教育: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该过程贯穿患者由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细节

1.1 入院教育 入院时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作息时间、住院规章制度、防跌防盗等财产安全制度及各项检查的要求.能消除患者初入院的陌生感,明确住院规章制度,尽快适应住院环境,自觉配合各项诊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1.2 术前教育 术前教育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术野皮肤的准备、饮食、衣着、睡眠、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练习特殊手术、床上大小便、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压疮等。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强调术前戒烟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消除患者术前对麻醉、手术的恐惧及焦虑,要特别加强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情绪,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积极应对手术。

1.3 术后教育 术后教育主要围绕如何配合护理工作,防止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来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术后、饮食、药物的指导,各种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减轻疼痛的方法(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区伤口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使用辅助器械的方法.详细讲解术后压疮、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1.4 出院教育 该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药物、休息、功能锻炼、复诊时间以及应对疾病变化的方法。应在出院前1-2天完成,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时机将作为此阶锻的重点。

2 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

2.1 个体化教育 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对于文化层次低、年龄大、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差的患者要反复耐心讲解,每次宣教注意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示范式教育,宣教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评估患者对所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鼓励患者复述或示范,及时进行纠正,强化宣教内容,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对于文化程度高、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患者着重介绍病情及预后,使其了解自身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对于年龄相对小、缺乏耐心的青年病人,在健康教育中要加强趣味性,护士生动的表情、诙谐的语言更能够调动患者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2.2 人文护理 人文护理是将健康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用“人”的方法去对待病人、理解病人、关怀病人。通过观察病人病情、倾听病人的诉说,去感受及判断患者目前所需要的健康知识,而不是忽略患者的自身需求,一味地程式化教育.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还应让患者了解自己目前健康需求,自觉自愿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来,使每一个患者都能愉快、热情地构建及使用自己的知识。在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护士要掌握教育的时机,提高宣教效果,不要对患者高标准,严要求,一味地批评、申斥,而要对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多赞许、鼓励,使其感受尊重与肯定,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努力参与到健康教育当中来。除此之外,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病友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调动家属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协助、督导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来。对于担心疾病治疗效果、思想负担重的患者,可以找同种成功病例的病友来现身说法,共同交流治疗心得及体会,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勇敢接受治疗。

3 讨论

3.1 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通过适时按需分阶段的人性化、个性化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骨科患者的自我保健水平,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护理理念,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良性互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频繁地与患者及家属接触,真正设身处地地为患者服务,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对医院的满意度水平。

3.3 拓宽护士知识水平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不仅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护理理论水平,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它领域知识,使患者获得更专业、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总之,人文护理及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参与,注重病人的感受及自身需求,因人、因病施教,能激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及效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牛欢欢,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0,5(7):1698-1699.

[2]王纯玲,杜如,徐生红,骨折患者按需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