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新技术

篇1

[关键词]数字化 摄影测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 P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87-1

1数字化技术在原图处理中的应用

1.1原图数字化处理

当前主要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GPS数据输入三种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需要的仪器为计算机,数字化仪及相关软件,是较早的一种数字化输入方法,输入速度较慢,劳动强度也较大。扫描矢量化是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像,然后通过矢量跟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随着扫描仪的普及和矢量化软件的不断升级,其作业方法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它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法。GPS输入是依据GPS工具能确定地球表面图形精确位置,由于它测定的是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因此不需作任何转换,可直接输入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应用RTK(Real Time Kinematics-实时动态)技术,它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通过将1台GPS,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下面简单介绍MAPCAD软件的原图数字化处理作业流程。

1.2数字化原图作业流程

由于MAPCAD软件扫描矢量化输入方法具有图像清晰、编辑方便、易于转换等特点一般外设精度都能满足,所以地形图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人工跟踪精度和输出设备精度,而人工跟踪精度主要取决于作业人员的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所以必须在加强作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上下工夫,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矢量化方案作业,确保图件的精度和质量高于国家现行数字化测图规范所规定的数字化精度和质量。在工程测量实践中,要做好地形图外业测点与数字化图缩放相结合、符号图层的划分子图、线型符号库的设计等工作保证满足工程进度的同时又节约项目经费,设计出的数字地图简单易用、美观整洁、易于使用地形图的工作人员判读。

2数字化绘图

2.1数字化绘图的特点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数字化绘图克服了手工绘图存在的许多弊端,如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烦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等缺点,符合现代飞速发展的工程需要。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具有以下的特点:(1)一测多用:如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工程中需要对同一地形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过去的平板测图方法则需要重复工作,而数字化测图则可以同时根据完成的地形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多个地形图,因为往往小比例尺包含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范围。(2)精度高:数字化成图系统在外业采集数据时,利用全站仪现场自动采集地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并自动存储,在内业数据处理时,完全保持了外业测量的精度,减少了作业人员,外业工效大大提高,时间缩短,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3)劳动强度:小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能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4)便于保存管理及更新方便:数字化产品既可以存储在软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绘在所需的图纸上,线条、线划粗细均匀,注记、字体工整,图面整齐、美观。

2.2外业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数据时,数据采集人员要准确应用地物代码,以免在内业成图时出现错误:在观测开始时,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应对测站点进行检查,跑尺人员应严格按照自动成图的要求作业,确保能完整地描述地形地貌的特征点,必须通过绘制草图来表明各个地物碎部点的属性及相互关系,测量坎子时,要量取坎子比高,坎下也要进行地形点采集。当一个测区完成后,如果有必要可把数据备份。

2.3绘制内业数据处理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3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就摄影测量本身而言,从测绘的角度上来看数字摄影测量还是利用影像来进行测绘的科学与技术;而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利用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也就是在“室内”重建地形的三维表面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测绘,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目前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使用专门的航测软件处理,进行的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但可以说是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社会要求的是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并且随着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P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提高,GIS技术的不断成熟、GP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数字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将是测绘单位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和创造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变电站;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3;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81-01

一、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组成

数字化变电站是在IEC61850通信协议技术上分层构建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智能设备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以及互操作。对于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来说,通常情况下其组成主要包括:

1、IEC 61850

在《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中,IEC 61850是在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工作组制定的唯一的国际标准,在IEC 61850中对测控装置的模型和通信接口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保护,同时对数字式EVCT、智能化开关等一次设备的模型和通信接口进行了相应的定义。通常情况下,IEC 61850将变电站通信体系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采用统一的协议对变电站内的IED,测控单元和继电保护等智能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使得信息交换通过网络得以完成。

2、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通常情况下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主要包括光电及电子式互感器,以及智能化断路器等。输出低压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在光电及电子式互感器中是光电及电子式互感器的最大特点。通常情况下,在微机保护、电子式计量等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进而不断满足电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需要。由于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动态范围比较大,所以在保护和测量方面能够同时满足应用。另外,良好的绝缘性能、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测量频带宽等也是光电及电子式互感器具备的特点。

3、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

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测量控制装置等共同构成二次设备,这些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通常情况下是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器而展开,同时在二次设备中不会存在常规功能装置中重复出现的I/O现场接口,通过高速的网络在它们之间进行连接,进而实现了数据和资源的共享。

二、变电站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是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传统一次设备上安装智能终端,就地智能化;二是替换为新型的智能化设备。

1、光缆的敷设、光裕度试验

采用尾缆、光缆代替传统的二次控缆,敷设时存在光纤易折损坏,并且尾缆的两头接头受施工现场环境较大,施工现场粉尘较大会不利于尾缆接头制作。改善措施:(1)加装光缆槽盒给尾缆提供保护作用。(2)在敷设过程别注意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是光缆直径的10倍,如果从管道中拉出光缆最小弯曲半径为光缆直径的20倍,对于4芯光缆其最小安装弯曲半径必须大于5.08cm。(3)全站内光缆采用PVC阻燃胶带包扎作防火处理。(4)全站光缆敷设完毕后需要对光缆的光裕度进行校验,验证光纤功率和衰减率要满足要求,排除光纤损坏影响数据的传输、交换。

2、关于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是对来自二次转换的电流或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包括: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和常规采样合并单元。对于数字话变电站而言,在变压器保护、进线线路保护、进线间隔,先将所有的传统互感器的模拟量接入至合并单元,然后再通过IEC60044.8规约实现合并单元数据分发。因此,实现合并单元数据采样、传输的同步,是这次数字化站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首要难题。合并单元除了本身需要同步信号外,不同合并单元之间也需要同步信号。

3、电子式互感器(ECVT)

电子式互感器由传感模块(远端模块)和合并单元两部分构成。传感模块安装在高压一次侧,负责采集、调理一次侧电压电流并转换成数字量。合并单元安装在二次侧,负责对各相远端模块传来的信号做同步合并处理。与传统站不同的是,电子式互感器的校验需要通过大电流发生器将标准互感器与被测电子式互感器形成回路,通过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取得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输送到合并单元采样数据。

4、主变保护注意点

数字化变电站的主变与110kV进线保护不同,没有采用ECVT而是采用传统的套管CT、中性点零序CT和间隙零序保护,加上主变低压侧也采用常规互感器,对于A套主变保护:需要考虑模拟量和数字量同时存在的问题。将模拟量和数字量同时输入保护装置,在装置内部进行判断分析。为了便于今后改造、扩建,数字化变电站可将模拟量接入智能采集装置内转化为数字量后同主变高压侧合并单元一起接入A套装置。

5、GOOSE网络的分析

变电站内110kV侧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状态、告警信息等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用GOOSE服务传输。各间隔电流逐步从各间隔合并单元通过光纤引至相关保护装置;各间隔刀闸位置通过光纤从各间隔智能单元接入,通过GOOSE网络输入主变保护装置;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动作信息,通过GOOSE网络传给相应的智能单元、保护测控装置;跳闸输出通过GOOSE网络连接至GIS各间隔汇控柜的操作箱实现。

三、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

1、网络化信息通信技术

在利用网络化信息通信技术时,会优化分层组网技术,提高了二次系统的快捷性。在数字化变电设备互联中,采用高速通信网络,在实现数据和资源高度共享目的时,可以利用局域网进行实现。数字化变电站功能模块在使用网络通信技术时,从而使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实现跨变电站和自动化协调控制功能,同时也可以进行跨区域保护工作。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有效地利用光纤环网,以此实现变电站信息的高速连接。在对变电站内部主保护、测量装置和电量计费系统等进行信息汇总时,主要是通过变电站高速以太网交换机。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以及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具备着标准化和智能化特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0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2、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技术

数字化变电站在进行自动化运行管理时,当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后可以及时地对故障进行分析,并可以及时地提出故障处理意见,并将故障原因指出。在记录电力生产运行数据时能够实现无纸化,能够准确地将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实现数据分流自动化。另外,在运用智能化设备时,可以对设备信息直接处理,并且不用与其他控制系统进行连接,能够独立地执行本地功能。在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具备着自检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系统出现故障,并及时报警。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倒闸操作,其本身具备着非常高的自动化程度,尤其是在进行程序化操作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操作准确性。在进行倒闸操作时,通常是需要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有着正确的五防,并可以进行正确的操作。

篇3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测绘技术;联系;区别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55-01

测绘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和基础性工作,在矿山测量、湿地测量、水利工程和精准农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地理信息,是国家经济信息和其他行业专业信息的三维空间信息载体。为了能够掌握更准确、更全面、更系统的地理信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对我国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测绘技术已经实现了由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变,可是为了符合我国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测绘技术由数字化向信息化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虽然,信息化测绘体系目前尚未成熟,但是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本文就依附于数字化诞生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与数字化测绘技术之间联系做了详细的阐述,以证明信息化测绘技术并不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重复,有特独特的优势。

一、我国测绘技术发展的历史

自测绘技术在我国诞生那日直至今天,以改革开放为分割点可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市场体制的指导下,我国独立创立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传统测绘体系。改革开放后,为符合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全世界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测绘事业开始由传统体系向现代测绘体系转变阶段。其中,在这段转变阶段,我国的测绘技术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改革浪潮。一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完成了由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变;二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始向信息化测绘技术新阶段过渡。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以形成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为目标。从而,使测绘工作能够为国家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做好各项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从数字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测绘生产过程中结果数字化的过程,是针对传统非数字化测绘技术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尽管目前我国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是依附于数字化测绘技术诞生的它,除了拥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外也具有其他特征优势。通过信息化的定义不难看出,信息化测绘体系,已经覆盖了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和应用的全过程,尤其注重对社会和经济的服务。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关系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联系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测绘技术。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本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是,要使生产力不断地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正是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基础。因此,信息化测绘技术,才会依附于数字化测绘技术诞生和发展起来,数字化测绘技术则是它发展的基础。

从技术层面来讲,其实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这与数字化测绘体系的技术基础是一样。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实时有效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及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社会化,才出现了信息化测绘技术。因此,两者在技术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区别

1、目标区别——从“生产”到“服务”

数字化测绘体系注重以测绘生产产品为主,将生产结果数字化;信息化测绘体系更加注重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实现地理信息实时服务于社会与经济。要求测绘体系中的数据采集获取、数据处理生产和数据应用服务三个特征面向信息化,使地理信息更加具有社会化和网络化等特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

2、信息“状态”区别——从“静态”到“动态”

数字化测绘体系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设,只是数字化的过程,不具有实时更新等流动性变化;信息化测绘体系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设,讲究的是实时监测动态变化,并进行不断的更新。因此,由此开始了测绘体系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并且,信息化测绘技术将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3、操作运行环境的区别——从“局域”到“广域”

操作运行环境,即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的网络运行环境。

数字化测绘技术测绘生产的数据和信息的运行网络以局域网为主;信息化测绘技术,由于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更新地理信息,才能为社会和经济提供综合服务。因此其测绘生产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依靠国际互联网,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网络化和社会化。

4、服务对象的区别——“专用”到“公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测绘生产的数据和信息所形成的数据库系统,在一般的情况,只服务于本行业;信息化测绘技术获取的地理三维空间信息和数据,通过广域的互联网渠道将信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只要想知道就能够知道。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又扩大了服务范围。

5、信息服务社会化——“封闭”到“开放”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使中国地理空间信息通过广域的网络环境,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更新。改变了数字化测绘系统以测绘产品生产为主的体系,逐渐向以社会服务为主的信息化测绘系统转变。同时,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也使得测绘系统由内部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完成了信息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四、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来看,积极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以构建成熟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当前测绘事业最主要的发展目标。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构建,可依据其主要特征和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系统分支,再通过真正的工程项目来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尽管看起来简单,但是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可能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五、总结

通过本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之间关系的详细阐述,使人们了解到两者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信息化测绘技术在一些方面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需求,也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同时,积极构建成熟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测绘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保军.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篇4

1.1数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社会结构非常复杂,人类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信息的产生量和需求量出现了极度增长,即“信息爆炸”,这就促使产生、加工、传播、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发达,信息技术因此获得了长足发展。信息化的大潮席卷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也掀起了各方面的数字化变革,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都是重要表现,有线电视、电子阅读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城市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呼声渐高,而数字化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行各业都在逐步开始数字化。专业无线通信也不例外,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1.2用户需求的提升促使科技不断进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日趋紧张,人们的需求水平和质量要求却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水平。以火车为例,为了满足人们对速度、乘车环境等不断提升的需求,火车从早期的蒸汽机、内燃机一直发展到如今普遍可见的电力机车,燃料资源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又不断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管理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显而易见的,从最初的大型机发展到个人电脑,计算机开始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如今智能终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快捷、自由的平台。计算机在很多方面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铁路无线通信而言,面对有限的频谱资源、日益增加的客流量和大量需要处理的信息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模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铁路高速化、重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需要。数字化技术(尤其是DMR技术)和产品应运而生。

1.3国家政策的支持推进铁路无线数字化进程

鉴于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和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从战略角度先后出台了相关标准和政策,来推进国家的数字化进程,并明确规定了工作的进度。2009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了666号文件来规定150MHz、400MHz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明确提出自2010年1月1日起停止这2个频段模拟对讲机设备型号的核准,只对数字对讲机设备型号进行核准,并在2016年前完成模拟对讲向数字对讲的过渡。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推进铁路无线通信数字化,2010年1月12日铁道部办公厅[2010]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淘汰模拟制式对讲机,力争在201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模拟向数字转换的工作目标,并对相关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如数字平调系统经多方的共同努力,已经开始了正式使用。

2DMR必将成为专业无线用户的新宠

2.1数字化的优势

虽然传统的模拟对讲仍然具有不少优势,如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但由于受其自身技术和政策的限制,有很多无法改善的缺点,例如:系统技术落后、语音质量差、功能单一、不易联网、系统容量小、不易加密、频谱利用率低、基本上没有数据传输能力、不易管理等,而这些缺点,却恰恰都是数字对讲机的优点。对讲机数字化后,许多功能和业务都是模拟对讲机无法实现的,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2.优秀的语音质量和抗噪性能。

3.可靠的基站互联能力。

4.优良的数据传输能力。

5.较长的电池使用寿命。

6.较好的系统扩展功能。

近年来,DMR(DigitalMobileRadio数字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是欧洲数字对讲机使用的协议标准,多用于专用数字对讲机,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国际数字对讲机的主流标准,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dPMR产品主要面向低功率、民用免费频点的产品市场。DMR标准专为信道间隔为12.5kHz的全球陆上移动频段而设,并将满足未来对于6.25kHz信道间隔的监管要求,可支持常规、数字和集群等多种工作模式。同时,DMR与其他系统相比具有技术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并且支持从模拟到数字的过渡,因此DMR技术非常适合专业无线用户选用。DMR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在12.5kHz带宽内将其分为2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作为独立的通信信道运行且具有等同的带宽(6.25kHz)。经验证,与FDMA数字技术相比,DMR技术也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2.2DMR产品已经基本成熟,能够满足专业无线用户的大部分需求

DMR作为公开的欧洲标准,有多个厂家支持,经过几年的研发,产品已基本成熟,并在全球广泛使用。美国的主流对讲机公司摩托罗拉已于2007年推出了基于DMR的数字对讲机产品,并开始向世界各国销售,在2011年7月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台。TAIT、SELEX和海能达等厂家已经在加紧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PDT/CDMR等中国的相关行业标准或技术联盟组织已经开始有序地开展研究工作。随着二次开发商和集成商纷纷加入集成、应用的行列,DMR产品已经能够满足专业无线用户的大部分需求。DMR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开始全面应用。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灯显设备采用了DMR技术,并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正在全路进行推广。多个林业部门也开始选用DMR系统。DMR系统正在深入推广和渗透于港口、林业、数字平调、油田、公路、社区联防、市政、公安等领域。

2.3DMR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从专业无线数字化市场来看,包括对讲机的数字化、系统的数字化和数字化之后的应用增值业务,市场潜力巨大。由于DMR技术体制的先进性,以及随着DMR产品的不断升级,其市场应用的覆盖区域会逐步延伸。中瑞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SUPOTRBO数字无线系统平台系列产品,为客户和应用开发商提供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较理想的选择。

3铁路无线数字化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技术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和产品的更新,必将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管理模式,以及生活习惯。因此,需要“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的人士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推进一个市场的形成。在此,将我们思考的一些问题跟大家分享,请批评指正。

1.DMR技术的推广。虽然DMR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体制,有很多优势,但目前很多人还不够清楚技术本身和产品的情况,需要加大普及、推广力度。

2.DMR市场与投资问题。DMR重点关注的是中高端市场,市场需求巨大,随着用户数的增加,终端和系统的价格一定会逐渐地下降(目前终端价格还比较贵),这是成熟的集群系统不可比拟的。需要市场的不断认可和推广使用。

3.频率分配、网络条件、信息接口、提供试用条件等问题。DMR市场需要尽快制定产业政策,做好频率规划,并要提供可靠的IP网络条件。另外,在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接口,以便大大提升数字无线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要提供试验、试用的项目、场地、条件,以加快数字化进程。

4.“模转数”的平滑过渡问题。为了真正解决好模拟跟数字的兼容问题,需要核心信道产品提供商和集成开发商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更多的努力。

5.阶段性实施问题。建议从独立系统开始逐步数字化,加强“政府、用户、厂家、设计院、学校、系统开发商与集成商”等之间的合作,促进更加合理的规划和系统实施方案的形成。

6.系统整合与融合问题。建议用2~3套综合系统,来满足铁路所有无线用户的需求;改变目前各分系统繁多,相互独立,资源浪费,系统之间不能实现信息交互,作业不连贯等的现状。

7.进一步了解需求,在新技术下满足用户需求问题。要形成真正的行业解决方案,必须下功夫了解。一个好的产品和系统,只有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解决了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操作简便,才会受用户的欢迎。另外,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一定会有一些瑕疵,也需要用户充分的理解。

8.业务拓展问题。由于IP化、数字化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系统建设时,可以在保障基本通信需求和核心特殊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拓展其他业务。如将RFID技术、蓝牙技术、网络多级互联与控制技术等置入到数字化系统或终端中,实现跨区的调度指挥、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有效监控、灵活的录音与查询、系统整合或融合等。

篇5

    就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创新思路,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子自动化;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信息管理、企业工作流程控制、电气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数字技术高压试验中采用微机计算机监控变压器实验装置,用计算机测试系统以及其相关的辅助方法对高压大电流功率驱动集成电路进行测试和研究,是目前工业自动化研究的主要重点。本文就高压实验中常见的试验方式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

    1、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更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如下:

    1.1数字化技术具有可靠性

    数字化技术是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在目前应用之中与高端智能化电气系统紧密结合,应用数字化可以减少对其他传统设备的使用,使得电气系统的操作更加方便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控制准确度和效率。在现阶段,光纤技术的不断应用之中,提高工业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工业生产安全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例如工业自动化仪表在应用之中逐步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和模拟化发展,没通过在发展中将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体系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不平衡和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和缺陷分析,能够在发展中促进发展改革创新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现价段相关企业和部门的统计显示,当前工业电气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2数字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电气技术在应用之中由于其具有专业特殊性和危险性,因此在应用和控制的时候需要对控制精度和安全性能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数字化技术的丰富和创新也变得更加重要。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选用先进数字技术和设备进行应用,对科学方法和措施进行衡量和控制,使得其能够形成统一发展和应用趋势。数字化技术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丰富的信息资料,在应用之中好具有着较大的智能化特点和统一标准。工业电气自动化之中,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节约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生产和控制依据。

    例如,在使用仪器进行样品分析时,可以进行测试、样品分析定位,在线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以便在输入数据与输出分析结果时进行控制,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还能与多项技术、多种机器设备之间进行连接使用,技术之间的串联运用,对于分析复杂的工业电气自动化问题更加有效,计算结果会更加精确,并用更加优化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数字化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产生了优质的性价比,而且在其他的工业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1.3数字化技术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

    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所以,在操作方面都具有间接性,只要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和程序,设备就会自动开始运行,而且,本身也具有对指令的判断能力和辨析能力,通过传输设备。

    例如,光缆、电缆、互联网等介质进行信息传递,同时,数字化技术自身还具有逻辑分析能力,能够自动化的进行信息数量、准确度的校正,降低成本的消耗,而且还保证了安全性。此外,数字化平台的开放性也带来了操作代码的标准化,有效的提高了程序的使用率,缩减了程序的编写时间;与此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带领的产业发展方向已经趋向于电子商务,无论是管理,还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内部的存储应用,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微电子技术及其处理设备,完善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环境,数字化技术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

    2、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创新

    尽管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具有其他技术所没有的优点,而且运营状况也良好,但是,这些并不能将限制数字化发展的不利因   素所排除,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时间很短,没有统一性的标准规范,专业人才也不足,更为主要的是数字化的运行基础,互联网的智能化程度还很低。所以,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也要有一定的创新。 2.1在现实中运用智能终端技术 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需要进行改进

    和完善,主要的弊端存在于应用时限限制大,标准统一规定采用方式存在着大小不一和标准衡量欠缺,数字技术的操作人员短缺,智能化水平不高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采用智能终端技术进行分析和创新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是用光纤作为连接设备,通过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收集与控制,双重设备相互配合,其中一个用来保护电力中断、远程测控以及信号发送,另一个则给以跳闸双重保护,更加提高了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性与可靠度。此外,数字化程序借口的标准化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运行的主要条件,所以,这就解决了个人计算机平台的自动化问题,有利于企业的事件相关电位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之间的连接,将TCP/IP标准作为通讯标准,这样,个人计算机就会在管理与控制自动化中建立一个接口。

    2.2在数字化技术中混合使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的虚端子

    这种虚端子是对传统的二次回路进行了改进,使其理解简单化,是在设计和装置两个方面的创新。同时,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装置之间的通信,对全站的线路连接、开关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变电站的远程控制。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技术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二次回路,对信号管理、环境测试等信息能够进行简便的控制,所有这一切的主要条件就是其自身所拥有的智能化。

    2.3培养程序代码控制观念

    在向设备下达指令之前,首先要把检测后的数据输入到电脑中,等到实际操作的时候,还要进行人工干预,对闸刀、开关等设备的设计进行确认,要对系统给以不断的完善,然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使该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就算没有人员的干预,这个控制系统也能够自动化的完成操作。

篇6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的主要来源。数字化资源不仅有海量的储备,还有丰富的媒体类型。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征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形式。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常见办公软件以及网页制作等,它们都是在数字教学环境中学习,有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数字化处理时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当今社会,在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就可能会编制出新软件、发明新技术,而且这些程序在信息方面的更新速度要比纸质教材快得多,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形下,只有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给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学科中提供最新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都能够实现互相交流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目的。该资源既在储备方面有着足够大的空间优势,又在媒体方面有着丰富的类型,比如,不仅有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类,还有数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类型,这些类型可以把信息技术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资源必然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被使用,而且资源范围也在不停扩大。所以这就需要解决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问题。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五个步骤:

1.确定资源范围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目标以及重难点。其次将所需的学习资源范围进行分析,包括学生在完成练习作业时需要的素材资源、可能会涉及的学习资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资源、拓展知识的学习资源以及可以参考的样例资源等。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活动四“探究操作系统”时,教师分析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随后按照相应的步骤展开教学活动:(1)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电脑桌面的构成,对桌面背景、鼠标、“开始”菜单、任务栏进行相应的了解;(2)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而且能根据不同要求对鼠标进行相应的设置;(3)教会学生创建桌面快捷方式,把常用的程序快捷方式、文件放在桌面上,方便使用;(4)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更换桌面背景,对背景更换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5)引导学生应熟知屏幕保护的作用,根据要求设置屏幕保护;(6)引导学生应熟知电源和设置屏幕分辨率的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7)引导学生熟悉控制面板相关功能,用以调整虚拟内存;(8)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分辨不同文件名的区别;(9)引导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命名方式和相关使用规则;(10)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就需要教师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指出来: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是学生可以灵活运用鼠标和显示属性中的设置功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目标明确,重难点内容都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需要确定资源范围。因为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是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图标名、开始菜单栏、快速启运工具栏、任务栏、布告栏。学生熟悉这些组成后,再学习这些组成中每部分的具体功能:桌面背景:指Windows桌面的背景图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桌面背景;图标:一个图标代表一个应用程序,在图标上双击左键,就会激活并执行这个应用程序,还有其他功能需要教师在一一讲解后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一下,巩固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时,要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内容。比如说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如何更换桌面背景图片的任务,引导学生参考课本中的做一做,同时结合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对桌面图片进行更换。

2.确定资源类型

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确定合适的资源类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选择的资源类型可以比较直观,像图片或者数字类型;而对于学习操作类知识时,可以选择动画或者视频等类型的教学资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类型,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收集数字化学习资源

在确定了资源范围和资源类型后,教师可以从教育资源库或互联网中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有目的地收集起来。如果数字资源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可以把经典的传统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资源。例如,扫描插图、把复杂的软件操作通过屏幕录制成数字视频等资源,将知识直观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4.筛选和加工数字学习资源

将收集好的数字学习资源进行整理,然后再做精密的筛选,从而确定最后要用的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将已选定的资源进行再加工、处理,其中包括优化、重组数字资源的质量和新数字课件的加工等。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加工就可以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把文字图片和教学课件通过浏览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5.为数字学习资源建立合适的平台

针对有些数量多且可形成系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而言,搭建平台可以使这些资源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了给数字化学习资源搭建更好的平台,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充分借助FTP服务和魔灯平台的建立等实际应用功能。在搭建平台时要考虑到平台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可以根据教学设计过程,区分学习平台的功能,为学生设计主展示区、任务公布区、素材下载区、作品展示区、成绩查询区、拓展区以及互动交流区等。其次,应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确保各个功能模块能够正常运行、能够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中被使用。例如,用html网页技术对展示性的功能区域进行系统搭建;用动态网页对成绩查询区进行技术编程;用留言板系统搭建互动交流区等。最后,在搭建平台时应该注重实现维护与更新成本的最小化、确保可操作性的最大化。

数字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形式,而且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地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我们应该着手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帮助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篇7

电力自动化实现了很多以往人们不敢想象的事情。它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功能模块。第一,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实现在线升级,远程升级,仅仅需要把设备联网,形成一个系统即可。第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UI界面非常和谐,用户一目了然,小学文化就可以看懂操作,而且是开源代码,可以让各地开发商进行开发,支持多种语言,便于在全世界范围推广。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在之前的很多供电事故发生后,和谐供电,供电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下,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电力自动化系统融合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将整个电力系统数字化,实现了实时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它有一个总控台,在总控室里面,管理员可以随时了解整个电力设备的运行,如果发生故障或者事故,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报警,这样就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只需要总控室里面有一个技术员值班,就可以掌控全局,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力自动化系统现在正在起步阶段,想要真正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需要更多的把电子信息技术融合进来。

3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3.1变电站的自动化

以往的变电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人工监控,现在变电站自动化让智能设备代替了人工,增加了变电站的监控能力,从而确保了变电站的高效运行。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把整个变电站变成一个数字化的整体,变电站目前普遍使用智能设备IED,它把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演化成数字,每一个点的故障信息都会转化成数字,通过UI界面进行传导,让技术员一看就清楚明白。电子信息技术的关键就是智能化,数字化,方便化,开放化,当电子信息和变电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实现了变电站的实时监控,智能反应,智能操作,智能控制,通过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转化和传递,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得以相互协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实现,简化了二次接线的操作,它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电力生产现代化,是电网调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3.2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南方电网调度等级依次可分为县级电网调度、市级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大区域电网调度、国家电网调度五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整体组件很多,主要由主机服务器、计算机网络平台、主要工作站和下级电网调度等组成,安装起来比较复杂。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是通过其主站系统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方便电网调控人员对电网的控制和操作控制,保证其处于安全稳定的高效运行状态。

4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未来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简称IT,它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各种技术的统称。它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工具进行设计、开发、安装应用软件和信息系统,所以它也经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商业领域里面,美国ITAA(信息技术协会)把信息技术定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围绕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各种可视化、多媒体化的开发和研究。这个领域包括网络管理、网络开发、软件开发和安装、计算机硬件升级、计划管理等等学科。在企业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构架。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管理和技术。管理成分包括:信息需求、系统配置和信息流程。技术成分包括: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和规则。计算机是信息管理的中心。

4.1人性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其设计范围也开始逐步扩大,但是以人为本仍然是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必须着重考虑到的因素。在这个互联网普遍的时代,电力系统能很好的融合计算机、控制、通讯和电力设备,再加上操作和操作界面的人性化,使得电力工作变得更加的轻便,同时能让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简便及经济的操作运行。

4.2智能化

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由计算机人工智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可有效整合电力自动化系统内的信息资讯,能够做到实时监控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发生,并对其进行自动分析和预警等,甚至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自主进行控制和恢复。为了方便所有人,可以建立一个对电力各系统能自主进行网络保护和控制、突况能够自发紧急控制、各区域稳定控制的综合防控系统,并能够简便进行恢复和列解的系统控制,同步信息到同一个网络控制平台,从而可以做到金及控制一体化,安全而又简便的操作。

4.3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集通信、信息、管理和决策数字一体化,主要实现其运行的准确有效、安全快速和实时状态。对采集处理并充分的分析利用后所得的综合信息进行分类、分层和分区处理,规范和统一其电网数据库,使运行、维护、管理、勘测等各个环节都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库,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新产业化、即插即用、智能可视化。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其能安全、稳定的运行。

4.4电力自动化系统和电子信息设备的兼容

这是一个被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电子设备所普及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产品都或多或少的携带着电子处理功能,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也不会例外,然而相对于那些微型电子产品来说,应用起来比较复杂的电力系统虽然已经融入了很多的微型电子产品应用,却由于微型电子产品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而发生死机等不定性状况。如果实现了电子信息设备与电力系统的兼容的话,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5结束语

篇8

 

二、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现状,本文对“十一五”期间评审出的50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筛选、分析,选取出4所含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实验教学资源四方面进行研究(见下页表),以期获得启示。

 

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从建设规模、设备配置、智能管理等方面都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各高校都加大了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的技术含量,如华南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不断引进采用最新技术的实验设备[3]。各高校还依据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形成层次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和高效率、智能化的运行机制,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支持大学生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展。

 

但是受本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和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制约,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仍有改善和发展的空间,如应加大各实验项目的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力度[4],增加精品实验视频数目,强化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方向的实验资源配置。另据统计,达到国家级标准的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仅占总数的约0.797%,因此,研究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是必要的。笔者将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实验教学资源四方面探讨研究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三、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研究

 

(一)构建“课程实验+综合设计+创新实践”三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部分,应在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中以学.多层面的实验教学对象。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在支持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实验教学、科研实践的同时,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培训人员开放5,为全校公共课和选修课实验、社会人员培训、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实训、其它专业实践教学等修师会员进教社人实!基本型h常规基础实验、课程单项|实验等综合设计型课程综合实验、专业设计1研究创新年项目研究实验、竞*创新|实验等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分层次实施实验教学,体现实验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1)基本型实验。主要是以常规基础实验、课程单项实验为主,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升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强化实验仪器的灵活使用,为学生开展综合设计实验打下扎实的实验基本功[6。如常规基础实验之一的数字音频实验,主要是进行音频采样、编辑、格式转换等技能训练,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使用各种设备进行声音信号采样的技能,并熟练运用软件编辑样本和进行各种格式的转换,为往后进行网页综合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或数字电视作品创作等综合设计实验中音频的设计制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综合设计型实验,包括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和专业综合设计型实验。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安排在课程理论学习和基本型实验后,学生进行教师精心设计的体现该课程综合技能的设计型实验,如在掌握了图形图像处理、音频、视频处理、动画制作等基本型实验后,可进行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专业综合设计型实验是指教育技术学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在三、四年级,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与专业相关的专业综合设计型实验,如数字媒体传播方向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字影视作品的综合设计实验。

 

(3)研究创新型实验。包括由学生独立承担创作的项目,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项目,或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的竞赛项目,或参与校外实习单位的实践项目等。以项目设计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自主创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标。如以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契机,让学生组成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专业中找出有创新研究价值的课题项目,利用开放性研究实验室和中心实验资源,开展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内容挖掘、报告撰写和项目研发等研究创新型实验工作。

 

3.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自主开放式、合作探究式、创新研究式的实验方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教师提供的实验选题,也可使用开放性实验室自主设计实验,也可自行组成团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自主承担创新型项目。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方式,活跃求知思维,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学生钻研新知的兴趣和创新研究的能力。

 

(二)构建以专业方向为引导的多功能实验室系统

 

通过调研我国六所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较完善的高校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及设备配置情以专业方向为引导的多功能实验室系统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我们注重产学研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促进实验室建设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和高科技方向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员通过实验室网络控制平台对各实验室进行实现网络化的智能管理,各实验室配置相应的实验信息管理平台和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既支持本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同时支持交叉性课程的实验教学,为本专业师生、全校师生和社会培训等所用,实现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三)构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化实验信息管理平台

篇9

在移动支付驱动的移动金融爆炸式增长的时代,金融业也纷纷加入以前由零售商主导的零售忠诚营销战争。为了保持在移动支付和移动商务中的未来竞争地位,零售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投入各种资源以各种方式奖励用户关联和使用自己的银行卡。

一、数字化忠诚计划的先锋:亚马逊的PRIME会员计划

亚马逊一直以更关注于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润而著称。亚马逊于2005年推出的一项名为PRIME的高级会员服务,用户只要支付年费就可以享受不限次数的两日免费送达服务,以及免费的海量图书、音乐和视频等数字内容服务。亚马逊在2014年3月将PRIME会员服务价格从每年79年美金提高到99美金,当年PRIME会员数量超过50%的强劲增长意味着价格调整几乎没有对会员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亚马逊并没有直接公布PRIME会员的数量,但据美国消费者研究公司CIRP的合伙人Michael Levin的估计,亚马逊在美国的PRIME会员数量达到5400万,在过去的2015年里增长了35%。考虑到只有极少的家庭会拥有一个以上的PRIME会员,这意味着差不多五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是PRIME会员,换句话说,大约46%的美国家庭至少拥有一个PRIME会员账户。

受益于PRIME计划经营带来的忠诚效应,亚马逊的业绩和市场价值十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也为亚马逊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更强劲的动力和无限想象空间。

二、忠诚计划带来的五个长期价值

越来越多的成功实践证明:一个精心设计高效运营的忠诚计划并不是一个投资高昂的营销噱头,而是能够在多个方面带来公司价值长期增长的客户管理工具:

1、忠诚计划对会员品牌忠诚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在线下零售店、航空公司或咖啡店里使用某一品牌的信用卡支付可以获得特定折扣或特别利益的营销活动,消费者不为这些刺激所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某个品牌忠诚计划的忠实会员。企业通过忠诚计划建立的客户联结和营销活动刺激,培育客户对企业的产品认知和服务情感,形成更稳固的忠诚行为。

2、忠诚计划会员的消费贡献明显高于非会员。加入忠诚计划的会员往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得到那些富有价值和吸引力的服务,忠诚计划会员的消费贡献会明显高于非会员。调研显示,不包括会员年费在内,亚马逊PRIME会员的年平均消费达到1500美金,相比之下非会员的平均年消费只有625美金。

3、忠诚计划会员的营销活动响应高于非会员。研究表明,忠诚计划会员比非会员的电子邮件打开响应率高出40%,链接点击率高出20%,交易转化率高出30%以上,平均每次沟通带来的销售额也要高出10%以上。应用忠诚计划也更容易将会员客户转化为品牌的口碑传播者。

4、忠诚计划是积累会员客户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忠诚计划的支撑下,企业不仅能够了解会员更丰富的背景信息,也更容易获得和积累与交易和行为相关的数据。利用社交网络和智能移动设备应用,企业的忠诚计划可以获取用户的移动行为、位置信息、产品偏好、支付习惯等更为丰富的行为信息。

5、忠诚计划有助于更好地培育会员消费行为。调研表明:大约46%的消费者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积分奖励而调整购买哪一个品牌。拥有更强大忠诚计划的品牌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消费者更愿意注册那些提供消费折扣或额外利益刺激的品牌忠诚计划,有时消费者为了能够兑换不同类型的奖励往往喜欢与多个品牌和零售商保持关系。

三、忠诚营销计划发展的十个新趋势和新机遇

进入数字化时代,尤其是体验至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资于一项或多项忠诚营销计划。经济发展周期对消费者忠诚也产生着影响,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更加关注已经被认可的服务和质量,通过营销刺激来赢得客户的忠诚将会变得更困难。

现代服务产业的忠诚营销计划表现出这样一些变化趋势:

1、新技术带来忠诚营销工具的全新机遇。与以往实物会员卡和积分奖励计划相比,最新的忠诚计划显现出数字化、社会化、智能化、云服务等高技术特征。数字化的无卡忠诚计划、移动忠诚平台、社交积分计划、虚拟增值服务、增强现实互动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忠诚计划。客户也更愿意推荐高技术的服务商。

2、打通移动终端对于忠诚计划至关重要。智能手机基本都安装了功能强大的社交应用,营销经理们只要了解目标消费者信息,就能运用移动互联工具实现更为实时的客户互动参与。星巴克在2014年推出整合了移动支付和忠诚奖励等多项全新应用的星享卡计划,每周智能手机购买超过七百万次,移动支付占到总交易的16%。

3、社会化媒体成为正当合理的服务渠道。微博、微信这类社会化媒体对于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企业的服务团队如果还没有转向社交化,在业务竞争上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能否在社会化媒体上对客户的服务请求表现出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型互动能够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4、卓越的客户体验持续创造更高的利润。体验在决定客户的购买选择和愿意支付多少钱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企业通过提供超常水平的卓越体验,有机会扩展客户基础、改进品牌忠诚,增加整体利润和收入。在被情绪左右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人们更愿意传播负面体验,这些负面体验传播得最快,影响也更深远。

5、得当应用社会化媒体深化会员的忠诚。社会化媒体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品牌企业应用社会化媒体与消费者互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收益,挑战在于如何准确识别消费者期望的社会化体验类型。还将社会化媒体视为营销工具,意味着你还处于早期试验阶段,增长的社交媒体预算更多投入在有价值的忠诚会员互动上。

6、基于位置的应用构建忠诚和积累数据。品牌商可以智能手机支持的位置营销技术,获得更丰富的位置和行为信息来增加忠诚营销的客户针对性。不过对于位置营销来说,安全有效的保护隐私保护始终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企业在这方面仍面临着在商业伦理和营销绩效之间如何更好平衡的考验。

7、移动营销不再局限于短消息的发送。智能手机迅速改变了人们与品牌互动的习惯,追求短期效应的移动营销战术会使营销者追求客户忠诚的长期策略变得狭隘。零售商会越来越谨慎地单纯发送短消息,更倾向于应用智能手机为消费者指引最近的店铺、浏览店内产品评论、引导自助式移动商务等,为客户提供更宽泛的服务。

8、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识别潜在的客户洞察。增强现实技术为现实世界叠加了数字化的数据和图像。这听起来像是《三体》科幻小说里描写的增强现实技术,实际上它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吸引会员和转化机会的营销工具。一些高端购物中心在网页上开始应用店内商户导引、会员定向推荐、3D实景展现系统等的智能增强技术。

篇10

关键词:动画装置设计 数字艺术

一、动画装置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内涵与联系

(一)动画装置手段多样性、科技性

对于动画装置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说法,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动画装置这种艺术形式出现不久,加上整合技术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结果。但是我们从动画装置在动画内容和动画材料上的改变,不难发现,这种多媒体动画装置形态越来越多的渗透甚至改变我们对动画片的观看方式和感受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语言形式,多媒体动画装置具有综合性,虚拟现实性,交互性等特点。对于动画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带来的改变也是前所未有的。动画观念,动画造型,动画创作手段,动画欣赏方式,审美经验皆因其改变。各类集合了平面、空间、声、光、电等技术,可以与其他各种艺术形式自由组合,随意搭配。这种动画的新的制作方式,给动画艺术的发展以无限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令视觉影像与人的距离更加亲密无间。

所以动画装置是利用科技手段、数字媒介,将传统的动画形象和由日常生活各种材料搭建而成的场景相混合的艺术形式。这种方式把动画形象从屏幕中解放出来,拉近其与观者的距离。观者可以借助视觉、触觉、听觉来完成作品的体验。人们可以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主观经验带入作品中,摆脱以往人们只单单杵立在作品前静静观赏的模式,使观者在作品里可观、可游、可玩。

(二)数字艺术和动画装置的联系

数字艺术是运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程序等手段对图片、影音文件进行的分析、编辑等应用,最终得到完美的升级作品[1]。从上述的这些阐述中,不难发现,不管动画装置发展到怎样一个高度,从根本上说,离不开不数字艺术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它始终离不开作为主体性的人能感知到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艺术的不断融合,无外乎是将人的各种感知以更新、更深入、更易激发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数字艺术对动画装置设计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数字艺术介入人的感知区域,让动画形象跳出屏幕,活动在现实材质所搭建的场景上,使人信以为真。进而将人的各种感知更加深入的激发,更加新的唤起。

诚然,数字艺术是动画装置艺术的一种外在表现,它对动画艺术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动画承载媒介上的影响。它隐藏了动画的传统承载形式――屏幕,丰富和延伸了观者对动画舞台和背景的感受。拓宽了动画形象的表演方式。

二、数字艺术对动画装置的影响

(一)背景空间得以延伸

在艺术各种形态构成中,其构成的形式元素是多样的,但主要是由形体、色彩、空间和媒介这些元素构成。由于材料和技术的限制,这些形态构成主要以二维动画三维雕塑,来完成作品的造型与展示。而随着数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这种造型与展示能力得到了大大地拓展和丰富。它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对空间的表现,而且还吸收数字艺术技术中的新技术,使得动画形象运动的背景空间得以改变。使以往,只能在平面屏幕上的二维空间拓展到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空间甚至扩展到超越现实世界的四维空间。由于数字艺术的帮助,现在动画形象可以活动在一些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现实生活场景或是建筑上。在空间表现力上增加了真实性虚拟性和可看性。

动画装置作品《成长》[2]的作者用投影将一座房子的贴图打在了一座真实的具有房子形状的模型上,并制作动画形象从这一现实世界中小屋开门出来,并向房子紧挨着的墙里走进去。

在以往的作品中动画形象只能在一个平面中运动。但是在这个动画作品中,由于数字技术的使用,动画形象可以从一个你身边真实的模型中悠然潇洒,旁若无人的开门而出,又自顾自地走进墙里面的另一个世界,不仅让人灵机一震。

(二)动画形象表演方式得以拓展

动画装置艺术创作更多的时候不仅依靠角色的动作来表现故事和推进故事发展的。且动作和剧情有互动,动作和剧情和人也有互动。这样的结合使得动画片角色的动作在演出时得到更大化的视觉表现。让我们来看一个国外数字艺术动画装置的例子。

作者在表演台上拿着一个动画装置。这个装置看似是一个方形的透明的盒子。盒子里只有一只可爱的动漫形象小老鼠在四处奔跑。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画场景,借助数字艺术的帮助观者可以领略到许多传统动画中所不可想象的效果。

当台上的表演者将手伸入盒子的时候,小老鼠面对伸进来的手从极其恐惧以至后退,到一阵打量,试探,到最后动画形象的小老鼠与伸进来的现实的手一起玩耍。真实的手与动画形象配合的天衣无缝,一虚一实的表现手法,使得观者忘掉了这是一个虚拟的动画形象,而在感知中将其当成了“真实的幻觉”。不得不感叹数字艺术给观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在数码艺术的视觉品格中、幻想、虚拟现实等特性,都可以在数字艺术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三、动画装置中数字艺术的发展

如果我们只是从整个艺术发展历史的材质来看,以科技为基础的数字艺术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件。它只是随着科学技术和表现媒介的发展所经历的许多阶段中的一个步骤。但是,正如摄影技术,录像技术一样,它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数字艺术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和拓展我们的视觉习惯和经验。我们可以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和视觉艺术里将会有更多的数字化手段掺入,甚至数字艺术手段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

虽然我们不能断定动画装置在今后的动画艺术中起的怎样的决定性作用,也不能断定数字艺术是否成为动画装置艺术发展的关键。但毋庸置疑的是数字艺术一定是未来动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另外数字艺术不仅仅是在动画装置中有广泛的应用,还可以延伸到建筑投影动画[3],舞台动画中。比如当下将动画影像投射在建筑物体的表面,不仅具有现实材质的空间感和肌理感,同时又能使背景避免了死板单调。也可以将卡通的动画形象与真实的人或事物混合在一个统一空间和时间――舞台里。这样的应用和作品现在也经常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