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智能化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智能化研究报告

篇1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节能设计;措施

0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能源紧缺现象严重,但同时,能源浪费程度也很大。而当前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供需矛盾越发的突显,由于能源的紧缺,致使我国国民经济难以正常的持续发展。节能问题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所以,作为电气设计人员的我们应对电能的节约问题加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方面的事项进行一番分析研究。旨在为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借鉴。

1.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投资决策设计进行分析

实际进行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时,核心部分是满足实际需求,而且还要将不同的需求逐渐的转变为一种有着某一特性的特定指标,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求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具有众多质量特征的环节。在整体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过程中,制定质量管理标准时,不仅要全面关注人们的满意度,而且,还要积极构建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的质量经济性质。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质量经济和用户要求两者间属于辩证统一的,不仅是相互统一的,而且,还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实际中,我们必须积极的找寻到能够使这两者间达到满足的一个契合点。

我们都知道,在进行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中的施工设计与成本控制事项时,具有重大影响的是该项目投资阶段的项目施工设计。实际上,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投资阶段指的是在对所制定的投资行为方案进行确立与选择的一个过程,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建议书的制定过程中是研究投资机会的核心,具体要做的是明确项目建设地点、所要购买的设备、生产工艺等环节。目前,我们已经将可行性研究环节分为了详细可行性研究环节与初步可行性研究环节,这两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与研究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中的技术、实际效益,工程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部门与工程勘察设计部门认真编制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估算投资时并不是越低就越好,我们应严格按照真实、高效的数据资料以及合理的方式将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唯有如此,才能准确的获取到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的投资估算成本。

2.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项目施工设计进行分析

在这一环节中,重点部分是初步设计环节,实际中,需要我们严格根据有关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施工具置自身的价格水平制定详细的设计概算,并将其当做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经济合理性和整体造价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另外,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施工图纸设计是成本控制、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的地质勘察资料、设计说明以及定额等一系列的规定而最终组合而成的,所以,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施工图概算不可以超出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概算范围。在进行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施工设计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使用高效的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标准和方法以及原理,做好与设计目标相关联的协调工作、充分利用技术经济,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加以分析和明确。

3.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几种有效的节能方法

3.1 对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现阶段,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主要采用的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一大特征,并且也是实现节能的有利途径,实际节能效率达到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

首先,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接口进行设计;该系统工程师要和空调系统、强电系统工程师良好的协作,合理的进行接口设计,具体涵盖了以下几点:一,选择检测参数与传感器;二,准确计算风、水、蒸汽阀门管径;三,合理选择电动调节节阀的流量特性;四,对独立运行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进行设计。

其次,高效的节能控制设计方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优化控制方案时,应高度重视节约能耗以及增强控制水平,关于系统结构和参数,应合理的进行配置,以确保整体效能良好。从全局出发,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对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对机电设备启停有效控制;二,对变风量、变流量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和冰蓄冷相融合的低温送风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四,参数设定节能的有效控制,涵盖了温度标准设定、焓值控制等。

3.2 对照明节能设计和控制

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择照明光源;应对光效、色温、光源寿命及其价格等要素加以考虑。民用建筑中,白炽灯、荧光灯等属于重要的应用光源,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新的光源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比如光纤照明、LED等,这些光源都有着自己的应用领域,不过,实际应用必须科学合理。怎样选择好的光源,应结合工程实际性质、使用地点以及照明的具体数量和质量进行。

二,照明标准值;设计人员实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工程,参照标准值来设计。如果有必要,还可结合标准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过,不可随意的将照度标准提高,防止能源浪费现象发生。照明设计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强调最终所设计的照度值必须适应相关要求。不同的建筑,其照度值具体是多少,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国际照明学会的推荐值以及用户对其建筑设置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在确立了光源、灯具、照度值后,就可明确灯具的数量,合理布置。

三,智能照明控制;该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各种不同的“预设置”控制方式以及控制元件,对各个时间段以及环境下的光照度加以合理的设置以及有效管理,以此达到节能效果。该节能所采用的自动调节照度方式,利用室外的自然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将灯点亮,极大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3.3 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

该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占有核心部分,主要将计算机局域网络作为通信基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着分散监控与集中管理两种功能作用。配电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监测控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电源监测;准确计算出高低压电源进出线的电流、功率、电压、功率因素与频率的状态监测以及供电量;二,变压器监测;对其温度以及风冷变压器通风机运行情况、油冷变压器油温与油位进行细致监测。三,负荷监测;对各级负荷的电压、电流、功率进行监测。四,通过电源控制;当核心电源供电中断时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当供电恢复时,应停止备用电源。在自动切换高低压控制柜后,对系统采取有效的节能控制。五,对供电恢复进行有效控制;供电恢复后,应根据已定的优先程序,将各设备电机启动,及时的恢复正常运行,不可同时将各设备启动,否则将会导致供电系统跳闸现象的发生。

变配电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对各种电量进行准确计量、有效监测;为实现各应用要求,比如进线与馈线、电动机、母线的保护等,其具有相配套的产品。微机保护监控系统能够缩小控制室的面积,进一步降低控制电缆与维修工作量,确保供电的高效可靠性。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做好方案比较工作,充分考虑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节能等诸多环节,明确行之有效的供配电方案,确保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实用性。购买先进的节能设备时,应对其原理、性能、效果全面了解,以能耗低与节能效果好的先进设备为主,以避免中间过程发生各种损耗,从而实现预期节能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云,刘付平等.节能照明系统工程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罗建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广东科技,2007.

[3] 武存恩.智能建筑中的节能利用.中国住宅设施,2011(2).

[4] 王洪亮.对国内建筑智能化的思考.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10).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电气节能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建筑业也发展迅速。其中,建筑电气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采取节能措施时,应首先明确节能目标,并应根据不同场合掌握对应节能要点,对节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筑电气节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建筑物照明的照度、室内的舒适卫生、通道的畅通无阻以及特殊场所电气设备的用电等方面的建筑功能。

(2)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考虑经济效益,不能为了简单追求节能而增加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应该使增加的投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采用节能措施后减少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建筑电气节能的着眼点,应该是节约无谓消耗的电能,合理用能。首先应找出与实现建筑功能无关的电能消耗,再有针对性地考虑采取节能措施。

2.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视程度已逐步加深,但是在具体执行方面还不到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因当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未将电气节能全面系统地纳入其中等原因外,更多的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供电线路迂回铺设,变压器位置远离负荷中心,同时由于在负荷计算时缺乏用电数据,导致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变压器负荷不均,造成“大马拉小车”的情况;不合理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及运行方式导致空调系统效率过低,使得冷机、水泵、风机长期在偏离高效点的状态下工作;风机和水泵设备的开关控制仅有手动控制,导致运行时间过长,消耗大量电能,在选择电制冷机组的台数时未考虑节能;电梯未设置节电感应或群控等节能控制模式;建筑照明光源选择、灯具选择、镇流器选择及照明方式设计不合理,盲目提高照度,照明控制方式不当,未增加光控设备,导致部分照明设施白白浪费大量电能等。

3.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途径

若要实现建筑电气节能,首先应该满足的是在技术层面上实现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性能的提高。建筑电气节能的方式有多种,一般可通过电源节能、动力节能、照明节能三种途径实现。

3.1 电源节能

目前,尽管我国每年都在加快电力建设速度,增加装机容量,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但是仍有不少省份在用电高峰期经常出现电力缺口,电力供应紧张。在电网投入运行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由于需要经过各种电压等级的线路以及多次的升压与降压过程,会在线路和变压器中产生形式为发热而无法利用的能量损耗,这些损耗一般占系统有功功率的 15%-20%。线路损耗与电网输入量的百分率(线损率)反映了电网输送和分配电能的效率,而我国的线损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要高。据统计,若线损率能够降低 1-2 个百分点,就可节电 90.9-181.8 亿 kWh。由此可以看出,降低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是实现电源节能的两个重要环节。

(1)降低线路损耗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材质做导线,并增大导线截面,降低线路电阻;优化电网结构,铺设供电线路时应尽量走直线,使线路最短,避免迂回供电,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供电线路;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简化变电层次和电压等级,在线路绝缘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将原有线路进行升压,可降低可变损耗,节省大量资金;变压器的放置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越接近负荷中心,供电距离越短,线路损耗就越少;选用正确的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容量,并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减少无功线路损耗,提高功率因数。

(2)降低变压器损耗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如油浸变压器或干式变压器,减少铁损和铜损,也可以选用调容变压器,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变压器容量,避免过载或负载率低,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从材料和生产工艺方面着手,改造现有的高能耗变压器;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调整负荷,合理安排不同用户的用电时间,减少空载损耗,提高变压器的负荷率;采用变压器损耗最小的运行方式,同一变电站的多台变压器需并联运行,可以合理分配负荷,安全持续使用。

3.2动力节能

在当今社会中,电动机的应用十分普遍,耗电量极大,电动机负荷占总发电量的 60%-70%,其中交流电动机占电动机总发电量的 85%。因此,动力节能是建筑电气节能的重中之重,具有很大的潜力。动力节能应遵循全面改进电动机及相关机械设备、优化设备系统的原则,其主要节能措施如下:

(1)抓住节能要点,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电动机,通过改进控制等方式提高电动机的有效使用率。

(2)提高现有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根据铜损和铁损的不同特点采取对应措施减少电动机损耗。在节电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电动机,延长其寿命。此外,还可以选择低噪声节电型电动机。

(3)将具有高效率驱动性能及良好控制特性的变频器应用于风机、水泵、电梯和空调等设备中,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调速,不仅能节约大量电能,而且可提高设备的控制水平和质量。

3.3 照明节能

照明在各类建筑中是一项基本的系统工程,近些年来绿色照明被人们普遍提倡。所谓绿色照明是对天然光源利用、光源选择、灯具控制、照明方式以及照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照明系统的总效率。在保证照明数量和质量以及注重营造健康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大力节约照明用电。照明节能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天然光源,将室内采光和照明有机结合起来。

(2)选择高光效光源,尽量减少使用白炽灯,优先选用荧光灯,积极推广高效的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3)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选择光通量维持率好与控光合理的高效率节能灯具。

(4)合理选择气体放电灯的启动设备,采用低功耗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5)根据照度标准的不同,结合一般照明、重点照明、装饰照明与混合照明,合理安排照明方式。

(6)根据照度的变化,优选照明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动控光、分区控光、远程集中控光等方式。

(7)灯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应适当保养,使用时间越长,光能损耗越多,同时附着在灯具上的灰尘等也会引起较大光损,缩短灯具寿命,所以应做好照明维护管理工作。

3.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除了上述三种建筑电气节能途径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经过长期发展,尤其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日趋完善,它可以全面地对建筑物中各类设备进行控制,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能。

(1)供配电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由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控制设备组成。通信网络将计算机、控制设备和供配电系统中带有通信接口的开关连接起来,可检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以及设备是否运行良好等,最终由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了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和安全运行。

(2)照明监控系统。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尽管照明产生的耗电量极大,但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不能片面地为了节能而减少照明,而应该采取科学的节能方法,照明监控系统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照明监控系统将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照度转换为数字形式的预设参数并存储在 EPROM 中,通过设定值和实际值的比较,控制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照明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电能,还可以延长灯具寿命,节省了运行费用,同时,不同的照明控制方式还能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

4 结语

目前, 建筑智能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实现建筑电气节能对节约能源、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 电气节能潜力很大, 应在设计中考虑各种可行的措施,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 采用先进技术, 选用高效设备, 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俊, 夏远.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6(5): 35- 37.

[2]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委员会.照明设计委员会[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主要责任就是协调和组织,当然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而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因此直接关系到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机电安装工程项目越来越广泛,涉及工业、公用、民用三个部分中的设备安装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洁净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等等。其整个施工过程从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竣工验收各个阶段,都要实行严格管理,以确保质量合格。

1 施工过程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生产要素配置和管理是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和成本目标的实现,一次在生产要素管理中需用优化配置、动态控制和科学调节等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工程设备和材料管理、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器具管理和项目的资金管理等做到计划、供应、使用、检查、分析和改进要有序合理的安排。

1.1 施工前合同管理

施工单位在接到建设单位的招标文件或图纸后,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主客观条件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评审,核实工程实物量,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及相关的成本费用的支出、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机械设备的使用、材料供应、劳动力调配和工期目标等诸方面进行合理评估,正确合理地编制施工图预算,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要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和合同内容,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费用,包括合同规定的属于包干性质的各项定额补贴,并将其列入施工图预算。

合同签订后,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按规定办理工程开工手续,并与甲方协商提供施工所用的动力来源(如水、电等)和施工人员所须的休息和进餐的场所,并根据甲乙双方的要求签订安全防火协议;察看施工场地,确定设备及材料运输车辆的道路是否通畅。按照甲方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开工及竣工时间,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设备情况配备施工作业人员,制订施工网络计划。划定施工区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2 施工前材料的管理

材料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在工程施工前,所有材料应基本到位。材料在订购前,要对材料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和资质进行评审,以免因材料的供应不足、材料质量不过关或由于运输路线复杂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在材料到货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材料检验,并索取产品合格证,对外观质量有严重缺陷的产品应予以退货,对质量有争议的材料和图纸、规范有要求的材料应给予复检。

1.3 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管理

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认真进行图纸自审和会审,制订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

1.3.1 安装工艺管理。机电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工艺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要抓住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为最后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1.3.2 技术文件管理。机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各阶段实施的共同依据。这些文件夹主要包括各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验收规范及验收的标准等,这些技术文件都有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正确的上述技术文件,因此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案、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科学的管理。

1.4 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

由于工序质量、分项或分部工程的质量形成并决定工程的最终质量,并且最终质量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因此,作为大型机电安装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工程实体形成阶段、施工层次和影响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人员素质、机具设备、施工环境、材料进场和使用等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因此,有必要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项目技术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长和各分包负责人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2 机电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范围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全部内容已建成,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检验各分项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业建设项目工程的设备能够生产合格产品;民用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系统的功能正常使用,在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2.1 机电安装工程验收的依据

机电安装的竣工验收一般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变更通知书;设备说明书;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主管部门或业主有关审批、修改、调整的文件;工程总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工程统计规定及主管部门关于工程竣工规定;涉及进口设备或是引进外资的工程,应按照合同约定和世界银行的规定按时编制项目完成报告。

2.2 机电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机电安装工程的验收标准: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和实际文件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工程全部完成,无漏项,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调试合格,形成生产使用的能力或功能;交工资料齐全达到归档要求;生产准备工作适应投产的需要;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已按要求建成使用;少数非主要设备虽未按实际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但不影响生产;设备试运转合格,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设计预期要求才能进行竣工验收。

2.3 机电安装工程竣工结算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已完工,并已经过验收签证,交工资料已整理汇总完毕并经有关责任方签字认可;施工图预算以及应调整的工程造价已编制完毕;设计变更等技术核定单等签证手续已办完;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人员窝工、机具闲置、工期延误等经济索赔已得到建设单位认可后,项目部即可向工程发包方进行最终的工程价款结算。发包方与承包方按照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合同和补充协议,以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规定和标准等进行竣工决算。

3 结束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机电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进一步重视施工安全,进一步重视文明施工工作,使施工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4

2.1 一般要求

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2.2 设计说明书

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列出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地形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 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区域位置等。4 简述建设方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等。当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

5 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和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等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还应按其规定执行。

2.2.2 总平面设计说明

1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2.2.3 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1 建筑的平面和竖向构成,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

2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3 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

4 关于无障碍、节能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5 在建筑声学、热工、建筑防护、电磁波屏蔽以及人防地下室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应作相应说明。

2.2.4 结构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2)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

3) 主要阐述建筑物所在地与结构专业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包括风荷载、雪荷载、地震基本情况及有条件时概述工程地质简况等。

2 结构设计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2)上部结构选型概述和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3)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及特殊材料;

4)条件许可下阐述基础选型; 5)地下室的结构做法及防水等级,当有人防地下室时说明人防抗力等级。

3 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问题

2.2.5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1 设计范围 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2 变、配电系统

1)确定负荷级别:1、2、3级负荷的主要内容。

2)负荷估算。

3)电源:根据负荷性质和负荷量,要求外供电源的回路数、容量、 电压等级。

4)变、配电所:位置、数量、 容量。

3 应急电源系统:确定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型式。

4 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系统内容。

2.2.6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1 给水设计

1)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

2)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热水设计小时耗热量,消防水量。

3)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

4)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

5)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供应方式。

6)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

7) 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措施。

8)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2 排水设计

1)排水体制,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

2)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

3)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

4)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3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2.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方案要点。

2 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3 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

4 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

5 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其参数。

6 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

7 通风系统简述。

8 防烟、排烟系统简述。

9 方案设计新技术采用情况,节能环保措施和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2.8 热能动力设计说明

1 供热

1) 热源概况;

2)供热范围;

3)供热量估算;

4)供热方式;

5)锅炉房及场区面积、换热站面积、位置及房高等要求;

6)热力管道布置方式及敷设原则;

7)水源、水质、水压要求;

8)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措施。

2 燃料供应

1)燃料来源,种类及性能数据;

2)燃料供应范围;

3)燃料消耗量;

4)燃料供应方式;

5)灰渣储存及运输方式乙

6)消防及安全措施。

3 其他动力站房

1)动力站房内容、性质;

2)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3) 系统形式;

4)站房面积,位置及其他要求;

5)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措施。

2.2.9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及投资估算表

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资料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编制范围(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与费用);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其他必要说明的问题。

2 投资估算表 投资估算表应以一个单项工程为编制单元,由土建、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 动力等单位工程的投资估算和土石方、道路、广场、围墙、大门、室外管线、绿化等室外工程的投资估算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编制内容可参照第3.10和4.9两节有关建筑工程概、预算文件的规定。在建设单位有可能提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时,可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按适当费率取定的预备费列入投资估算表,汇总成建设项目的总投资。

2.3 设计图纸

2.3.1 总平面设计图纸

1 场地的区域位置。

2 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座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 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4 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 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 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7 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 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2.3.2 建筑设计图纸

1 平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

2)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

3)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

4)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5)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

6)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

7)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

8)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2 立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

2)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

3) 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

4) 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3 剖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剖面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部位;

2)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儿墙)的总高度;

3)若遇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明最高点的标高;

4)剖面编号、比例或比例尺。

4 表现图(透视图或乌瞰图) 方案设计应根据合同约定提供外立面表现图或建筑造型的透视图或鸟瞰图。

2.3.3 热能动力设计图纸(当项目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时提供)

1 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备表。

2 工艺系统图。

3 工艺管网平面布置图。

3 初步设计

3.1 一般要求

3.1.1 初步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3.1.2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 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 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施工图设计4.1.2条。

3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 设计总说明

3.2.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 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 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 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 总指标

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 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3.2.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 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题。

2 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

3 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

4 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和设计文件批复时间的因素。

3.2.6 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3.3 总平面

3.3.1 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3.3.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3)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4)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2 场地概述

1) 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2)概述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名木、古迹等)、拆除的情况;

4)摘述 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

3 总平面布置

1)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2)说明功能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虑;

3)说明室外空间的组织尽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

4)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等。

4 竖向设计

1)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

2)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

3)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工程量。

5 交通组织

1) 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

2)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3)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灰(表3.3.2)。

表3.3.2 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注备

1 总建筑面积     地上、地下部分可分列

2 总用地面积

3 建筑基底面积

4 道路广场总面积     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量

5 绿地总面积     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

6 容积率 %   (2)/(1)

7 建筑密度 %   (3)/(1)

8 绿地率 %   (5)/(1)

9 小汽车停车泊位数 辆   室内、外应分列

10 自行车停放数量 辆

注:1 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应按其执何。 2 计算容积率时,通常不包括±0.00 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7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涉及总平面设计中的指标和标准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应阐述其情况及建议处理办法。 3.3.3 设计图纸 1 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 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 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3.3.2),该表也可列于设计说明内;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 竖向布置图

1)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值(或注尺寸);

2) 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关键性标高;

3) 保留的地形、地物;

4)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外设计标高;

5)主要道路、广场的起点,变坡点、 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的控制性标高;

6)用箭头或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向,并表示出护坡、 挡土墙、排水沟等;

7) 指北针; 8)注明: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9)本图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 10)根据需要利用竖向布置图绘制土方图及计算初平土方工程量。

3.4 建 筑

3.4.1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3.4.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摘述设计任务书和其他依据性资料中与建筑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表述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人防等级,防水等级及适用规范 和技术标准;

3)简述建筑节能和建筑智能化等要求。

2 设计说明

1)概述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建筑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结构选型和对设计方案调整的原因、内容;

2)简述建筑的功能分区,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组成,以及建筑立面造型、建筑群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简述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以及所采用的电梯、自动扶梯的功能,数量和吨位、速度等参数;

4)综述防火设计中的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以及无障碍,节能,智能化、人防等设计情况和所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

5) 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能反映建筑规模的总建筑面积以及诸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旅馆的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的病床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等;

3 多子项工程中的简单子项可用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表3.4.2)作综合说明。

4 对需分期建设的工程,说明分期建设内容和对续建、扩建的设想及相关措施。

5 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它需要另行委托设计、加工的工程内容的必要说明。

6 需提请审批时解决的问题或确定的事项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7 必要的计算资料的说明简图。

3.4.3 设计图纸

1 平面图

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的位置;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表3.4.2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 编号 建筑类别 耐火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人防防护等级 主要结构选型 建筑层数、总高 地上、地下分列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总面积 墙体 地面 楼面 层面 天窗 门 窗 顶棚 内墙面 建 筑 构 造 及 装 修 外墙面

注:建筑构造及装修项目可随工程内容增减。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 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宜单独成图;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8) 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 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

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2 立面图 应选择绘制主要立面,立面图上应标明:

1) 两端的轴线和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如门窗(幕墙)、雨逢、檐口(女儿墙)、屋顶,平台、栏杆、坡道、台阶和主要装饰线脚等;

3)平、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及屋顶高耸物、檐口(女儿墙)、室外地面、等主要标高或高度;

4)图纸名称、比例。

3 剖面图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与邻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剖面图应准确、清楚的标示出剖到或看到的各相关部分内容,并应表示:

1)主要内、外承重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

2)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逢、阳台、地沟、地坑、 台阶、坡道等;

3) 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

篇5

关键词: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Abstract

Construction, the very activity to carry out for building up a project, is the key progress to determine the project’s final quality. Therefore it is rather vital to enhanc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n the project’s construction, and hereby both the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o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are going to be explored and discussed.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只有在通过科学咨询、精心设计、优良施工,质量管理之后才能建设出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实现投资者的期望。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质量管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管理是十分重要,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工程进行到施工阶段时,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假如设计方案不是最优,就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投资效益。

我们通常所指的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是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评估等,前期工作的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工程项目的规模、建设的内容、产品构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都应深入全面分析各项数据是否符合实际,因为得出的各项分析数据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前途和命运。笔者认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建立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

项目负责是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抓质量工作。大型项目还可设项目质量经理。质量经理的职责是: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质量计划规定,督促、检查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特别是主要质量控制点的验证、检查和评审活动;对发现重大的管理方面或技术方面的质量问题,组织研究解决,编制项目质量报告,报上级相关部门和项目经理。项目质量经理对质量的监督检查,不能代替项目其它岗位的质量职责,项目部的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人员各自均应完成自己应负的质量责任,工程质量才能有保证。

二、制定工程质量计划

了解和掌握项目的特点,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根据项目组织结构的特点,决定怎样应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是独立的项目团队,就应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把质量目标要求层层分解,按质量计划和实施步骤层层落实,一直落实到个人。每一层次职责、权限、资源分配以及保证质量的措施都予以明确。质量管理计划要简明扼要,便于操作。

三、设定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控制阶段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实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量控制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事后控制:完成施工过程后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组织联动试车;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对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四、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实际应用 (1)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以多层框架结构住宅楼为例,按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目标,组织编制该项目的质量计划。项目工程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观感得分率90%以上。其中,地基与基础、建筑与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给排水与采暖、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七个分部工程均为一次验收合格。 (2)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 ①为确保既定质量目标的实现,按项目部、施工队制定质量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②为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制定优奖劣汰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增强创优的动力。建立完善的质量组织体系,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组建素质高、有责任感、有创优经验,组织能力强、技术过硬的项目管理班子。形成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总工和现场执行经理领导监控、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对进场的工人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并加强对图纸、规范的学习,加强质量的预控等工作。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把分包管理纳入总包管理之中,接受总包的组织协调,工程施工阶段通过各种施工表格,责令分包定期填写上报,由总包审定。分包必须严格执行总包下达的各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整改通知、指令或指导书等。②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编制工程质量奖惩公开制度,制定详细、切合实际的奖罚制度和细则,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③严格质量控制程序。④从各个分项工程人手制定确保质量目标实现的控制措施。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实行目标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时应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确定质量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实行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开展和目标实现、目标控制等环节,要求各个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职责,各部分要保证本岗位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以达到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 2、抓好图纸会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图和设计文件,是组织施工的技术依据。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抓好图纸会审工作。各级技术负责人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这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3、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结合施工条件、质量目标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技术管理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制定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标准。

六、推进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使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证。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

一、 前言

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是企业改造的核心内容,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使施工单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让顾客拥有一个精品工程,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二、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特点

目前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安装工程也越来越大。大型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机电安装是一个大概念,其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是用于工业和民用、公用建筑的机电安装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涵盖了机械设备工程,电器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仪表、建筑智能化、消防、电梯、管道、动力、通用、环保工程等等。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直至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

三、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到多个专业,因此工程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如进度安排、工作面交接、工序衔接、各专业管线的综合布局应符合机电安装工艺的工程设计要求,相互间创造施工条件以保证工程质量及投产使用的各个方面。机电安装工程还要与其他相关的工程部之间进行协调与配合,无论何类机电安装工程都离不开与土建工程间的协调配合。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分为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两个方面。内部协调主要是在机电安装的施工企业方面,施工企业活动的管理和技术构成具有管理对象多、专业分工细等特点,因而其员工的构成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及配备数量应当与施工对象相称,施工机械、检测设备仪器的能力、精度及其数量要满足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活动的需要,确保对不同种类的施工活动都能顺利进行。此外还要与项目部以外的相关放协调好关系,如材料供应、市政公用设施的引入、以及进口机械设备的检验部门等等。

四、项目施工技术

1.施工任务的划分。

机电安装工程前期准备阶段,首先应明确合同约定的施工范围,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其次是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对项 目的施工任务进行分解,将使工作任务和管理责任落宴到各个层次。这两项工作是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

2.施工程序的确定。

机电安装工程由于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其施工部署内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在工程前期准备中,施工程序应根据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要求以及每个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确定,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分期分批合理的开展施工程序。

3.施工任务交底。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要明确项目部的分工和各自的责任,各相关方要互相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工作以便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过程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对安装质量至关重要,影响安装质量的因素包含人员、施工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外界环境因素等。为保证安装质量,必须从各个方面全面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如:鞍钢新轧钢冷轧厂2#生产线联合机组轧机安装中,其安装精度要达到德马克标准,标准要求高。轧机的底座是轧机的基础,底座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轧机的安装精度和轧机的使用效果,冷轧机底座因工艺要求必须采用平垫板安装,而且不允许加薄垫片,垫板位于轧机的底座方钢与基础预埋方钢之间,要求底座找正后,垫板与上下方钢的间隙小于0.05mm,每维垫板的接触面须达到80%以上,轧机底座标高达到±0.2ram,水平度小于等于 0.02mm/m,中心线偏差±0.2mm,施工单位为确保目标.采取以下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影响工序质量进行重点控制:

1.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即预埋方钢的水平度、底座方钢的水平度、平垫板的厚度、地脚螺栓的预紧力、测量工具的精度;在工艺文件中编制关键工序控制点表.列出重要的控制参数和控制内容。

2.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就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进行技术交底。

3.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对每个垫板数据要逐一地,多次地测量,每组垫板测量计算后要严格加以标识,并对号入座,及时进行白检和复检 做好原始记录,最后由控制点专职负责人检查确认。

4.检验及试验设备、施工机具、计量器具等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

(5)质量控制点负责人必须坚持进行常检查和收集原始记录资料,运用调查表控制图、因果图等统计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与监控。对不合格的控制点,坚决予以返工。该项安装工程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

六、机电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的验收标准: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和国际文件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工程全部完成,无漏项,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调试合格,形成生产使用的能力或功能;交工资料齐全达到归档要求;生产准备工作适应投产的需要,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已按要求建成使用;少数非主要设备虽未按实际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但不影响生产;设备试运转合格,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设计预期要求才能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一般由施工单位自检、项目负责人复检和项目竣工验收等组成。

(1)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范围和批准的没汁文件规定全部内容已建成,达到没计要求,及工业建设项目道道能够生产合格产品;民用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系统的功能正常使用,在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机电安装的竣工验收一般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及设计变更通知书设备说明书, 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主管部门或业主有关审批、修改、调整的文件;工程总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工程统计规定及主管部门关于工程竣工规定;涉及进口设备或是引进外资的工程应按照合同约定和世界银行的规定按时编制项目完成报告。

(2)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已完工,并已经过验收签证,交工资料已整理汇总完毕并经有关责任方面签字认可1施工图预算以及应调整的工程造价已编制完毕;设计变更等技术核定单等签证手续已办完;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人员窝工、机具闲置、工期延误等经济索赔已得到建设单位认可后。项目经理部即可向工程发包方进行最终的工程价款结算。发包方与承包方按照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合同和补充协议以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规定和标准等进行竣工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