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架构税务筹划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权架构税务筹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但是,于以前颁布的国税函[2009]698号(以下简称“698号文”)的颁布,为很多非居民房地产公司就以上的税务筹划带来不确定性。
原因是这种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大多是没有实质业务记录的。尽管税务问题并不是成立这些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但当企业进行间接股权转让或重组时,如涉及上述的境外特殊目的公司,亦有可能被税务机关以698号文为依据要求征收税款。
698号文中最令人关注的一点是有关非居民企业在间接股权转让的规定。这规定进一步表明,中国税务机关是有决心去遏制外国投资者通过转让特殊目的公司来间接转让中国境内公司股权从而逃避中国税收。
非居民房地产公司在计划进行股权转让时,首要考虑特殊目的公司是否符合“实质”业务的要求。
例如,国内房地产公司为了融资的需要而要在国外发债,这种情况便有需要使用境外特殊目的公司。或是,当房地产项目涉及境外投资者时,境外投资者亦有可能使用境外特殊目的公司,令有关房地产投资项目同时受到境外法律保障。再者,亦有房地产公司以境外公司安排国外顾问提供房地产项目的设计或管理。如要达到实质业务的要求,以上提及的业务有需要发生在特殊目的公司内。有关特殊目的公司亦要有足够的资源,如办公室或员工,以进行实质业务。
为了避免当特殊目的公司被转让时被视为是逃税安排的质疑,应详细考虑特殊目的公司成立时的目的、实质业务及当进行业务或资产转让时以特殊目的公司转让的主要原因。
如果特殊目的公司到目前还没有实质业务但未来有可能计划转让,下列因素亦要考虑以为未来做好准备:
在特殊目的公司中建立怎样的实质业务、何时何地及如何建立该实质业务?
该投资架构下的股权转让所得是否可以受税收协定保护而免征中国的所得税?如果可以的话,该架构是否可以有效地维持?
如果在两个非关联方间转让特殊目的公司的股权,买方和卖方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以保证其在中国税负上利益最大化?
在出现双重征税的情况时,是否可向其母国的税务机关求助,与中国的税务总局交涉?
除了税务问题外,非居民房地产公司亦要详细考虑698号文所带来的财务会计影响。因为698号文的出台,有可能引起多重税务机关以至税务总局的介入调查,这将会为一些税务安排产生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对所得税不确定性结果的假设及判断的困难。再者,698号文对特殊目的公司实质业务的界定只规定T--些笼统且操作性不强的指引。对于税务总局实际怎样执行698号文,仍然有待观察。
篇2
一、中亚各国的流转税政策
在某一国家投资经营,企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流转税。中亚五国均征收增值税。中亚各国增值税政策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中亚五国增值税基本税率在12%~20%之间,高于17%的有两个。除塔吉克斯坦以外,其他国家没有低税率。中亚五国均对出口商品和服务实行零税率,并根据各自的国情,对教育、医疗、金融等特定项目免税。与东南亚各国相比,中亚各国的流转税税率较高。
二、中亚各国的公司所得税政策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影响企业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是受资国的公司所得税政策。投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不仅需要理解中亚五国公司所得税税率、资本利得纳税规定、亏损结转规定等基本内容,还需要理解境外税收抵免规定、转让定价管理和资本弱化规则等涉外规定。本文首先分析中亚五国公司所得税的基本规定,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从公司所得税税率来看,中亚五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比较低,在7.5%~20%之间。对资本利得均征税,但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对出售股权有免税。从亏损结转规定看,实行有限期后转3~10年,乌兹别克斯坦对每年结转额有限制。
其次,χ醒俏骞涉外规定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对境外已纳税实行限额抵免,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只对协定国限额抵免。从转让定价管理来看,中亚五国均对转让定价管理比较严格,要求遵守公平交易原则。除哈萨克斯坦外,中亚五国的资本弱化比较宽松,塔吉克斯坦只对利率有要求,对借款数额没有要求。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对资本弱化无要求。因此,投资中亚五国,中国企业应多采用借款融资,降低境外税负,谨慎采用转让定价进行税务筹划。
三、中亚各国的预提税所得税政策
预提税(withholding tax)是针对跨国资本流动征收的一个直接税,是海外经营比国内经营额外承担的一个税种。减轻预提税的方法除汇出国放弃征税权外,只能各国政府间的双边或多边协定解决。中亚各国股息和分公司利润汇回预提税政策及与中国协定预提税税率的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中亚五国对股息均征收预提税,与中国协定税率较低的是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对分公司利润汇出不征收预提税,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分公司有利。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协定分支机构税5%,协定股息预提税10%,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公司有利。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协定分公司利润均免税,而协定子公司股息均征税,故还是设立分公司税负轻。
在中亚五国中,没有间接抵免的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三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已纳外国税收回国可以抵免,设立子公司已纳外国税收回国不能进行税收抵免,故设立分公司税负低,设立子公司税负高。
中亚五国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政策及与中国协定预提税税率的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中亚五国对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均征收预提税,且只有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协定的预提税较低,为8%,其他国家与中国协定预提税均为10%。鉴于上述情况,投资中亚五国时,应特别重视税务筹划。
四、投资中亚的税务筹划
综合考虑中亚国家公司所得税和股息预提税政策,中国企业将境外子公司税后利润汇回中国母公司,在不享受税收优惠时,境外实际税负低于25%的有:乌兹别克斯坦(16.75%)、土库曼斯坦(12.6%)和吉尔吉斯斯坦(19%),加之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没有间接抵免,故投资中亚五国,股权架构和债权架构的设计非常重要。
哈萨克斯坦同中国协定股息预提税10%,利息预提税为10%,分析哈萨克斯坦所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发现其双边税收协定中利息预提税均为10%,股息预提税税率为零的有荷兰、瑞士和科威特等3个国家,虽然荷兰适合于作为控股架构,但荷兰对中国支付股息预提税为10%。所以,投资哈萨克斯坦项目公司,股权架构为:中国母公司―中国香港公司―荷兰公司―哈萨克斯坦公司,这样能免除股息预提税。对于哈萨克斯坦项目的借款,若采用通过中国香港公司和荷兰公司转借,与中国母公司直接借款给哈萨克斯坦项目,利息预提税均为10%。但如果是中国香港的财务公司借款给哈萨克斯坦项目,则利息预提税为15%。
土库曼斯坦同中国协定股息预提税最低为5%,利息预提税为8%,分析土库曼斯坦所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发现其双边税收协定中股息预提税为零的有奥地利、英国、阿联酋和美国,利息预提税为零的有奥地利、英国和阿联酋。这些国家中,英国最适合作为控股公司。投资土库曼斯坦项目,股权架构为:中国母公司―英国公司―土库曼斯坦项目公司;债权架构为:英国财务公司―土库曼斯坦项目公司。
塔吉克斯坦同中国协定股息预提税最低为5%,利息预提税为8%,分析塔吉克斯坦所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发现其双边税收协定中股息预提税为零的只有拉脱维亚,利息为零只有德国。拉脱维亚对境外股利免征公司所得税,对外支付股利、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均免征预提税。投资塔吉克斯坦项目,股权架构为:中国母公司―拉脱维亚公司―塔吉克斯坦项目公司;德国对境外支付利息预提税为零,但利息收入征收所得税。债权架构为:中国母公司―德国公司―塔吉克斯坦项目公司,通过转贷方式,既可以免除预提税,又可以免税德国的公司所得税。
篇3
【关键词】股权收购;股权转让;股权投资成本;股权转让价;土地增值税
近年来,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摆脱现存危机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大量采用股权收购的方式。由于有关股权收购的税收政策非常复杂,并且还存在不少空白点,所以,与此相关的税务问题也比较突出,相应的应对办法也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拟对下面三个企业在股权收购中比较常见的税务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股权收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处理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无论是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股权收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均计入当期的期间费用,并冲减当期的会计利润。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71条(二)的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投资资产的成本确定。但是,在股权转让当年的税前是不能扣减股权收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相关费用,只能在将来公司将这次所收购的股权转让时,才能在股权转让当年进行税前扣减。
那么,在实际运作中,应该如何通过有效的税务筹划活动以获得税收利益呢?下面就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甲公司为了收购乙公司,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诸如双方谈判、聘请会计师和律师的尽职调查以及收购成功进行变更登记等活动,期间发生了很多费用,全部花费共计200万元。那么,对于股权收购过程中所发生的上述费用,甲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会将20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但是,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根据税法的规定,在股权转让当年的税前是不能扣减这200万元费用的,只能在将来甲公司将所收购的股权转让时,才能在股权转让当年进行税前扣减。这样就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企业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通常较多,就很可能会出现甲公司在多年后转让这部分股权时,在转让股权当年,忘记在税前扣减当初这笔200万元的股权收购费用,从而多交企业所得税50万元(=200万元×25%)。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正确选择会计处理的方法来获得税收利益。具体做法是:将200万元的股权收购费用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中,这样做,既避免了企业可能在将来转让股权时遗忘该部分股权当初收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也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清晰,减少了相应的工作量和税务上失误的风险。
二、股权收购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
股权转让中如果涉及到土地增值税的问题,处理起来一定要非常谨慎。
先看一个案例,有A、B、C、D和E五个自然人股东,十几年前在X市投资设立了甲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成立之初,在所在城市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买了300亩,并在该土地上建了简易厂房和办公楼,买地加建厂房和办公楼等,共计花费了0.3亿元。甲公司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但是,生产过程存在污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当地政府要求甲公司从市区搬迁。因此,甲公司于2007年在Y地购买了一块地,搬迁过去了,成立的公司为乙公司。2007年下半年,甲公司所在X市的厂区彻底停产。正在这个时候,有一家房地产公司F通过评估后,想出资2.3亿元购买甲公司在X市的这块地,用于搞房地产开发。那么,甲公司的五个股东是否应该在这时将X市的这块地以2.3亿元的价格卖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要交很多税,赚不了多少钱。那么,如果他们这时真的将地卖了,要交多少税呢?根据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首先,要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税款是0.11亿元(=[2.3-0.3]×5.5%);其次,要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税款是1.2亿元(=[2.3-0.3]×60%);最后,这五个自然人股东分到钱后,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由于,甲公司卖地赚不了什么钱,有人就给它出了一个方案:五个股东不要卖地了,而是将甲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F房地产公司,成交价2.3亿元。这五个股东分到钱时,只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操作后的税负会比直接出售土地减少很多。所以,在2008年3月,五个股东将甲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F房地产公司。可以说,这个方案的税务风险是极高的,因为根据国税函[2000]687号文的规定,假如转让公司股权的时候,这家公司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不动产比较值钱。如果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将股权全部转让的话,将判定该公司是以转让股权的方式达到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目的。即税局将认为该公司实际是在转让不动产,该项股权转让交易就要缴纳土地增值税。
在实践中,不少人还会有这种侥幸的想法,那就是只要股权转让交易3年之后就没有税务问题了。事实真是如此吗?虽然2009年国税总局了国税函【2009】362号文,明确了税务局的追税原则:一般情况追查3年,特殊情况追查5年,避税地追查10年。但是,税局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追查时间可能会大大超过上述规定的时间。
那么,如果回过头来重新规划甲公司的股权转让行为,是否可以通过合法的筹划以避免缴纳土地增值税呢?答案是肯定的。总结起来,具体操作办法是:在甲公司还有正常营业收入的时候,就卖掉它的股权。譬如,甲公司每个月有500万元的营业收入,在其转让股权的前几个月,还在正常地经营,正常地销售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确认这500万元的产品销售收入。在甲公司将全部股权转让给F房地产公司后,F房地产公司如何运作这块地,就与甲公司无关了,不会涉及土地增值税问题。
三、非居民企业的股权转让
近年来,我国关于股权交易的税收法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008年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三)规定:“第七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也就是说,如果是直接转让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的股权,那么,无论股权转让合同在哪里签订,股权转让交易在哪里发生,只要有增值,就必须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2008年前,我国企业为了规避上述税务问题,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筹划架构,具体操作手法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假设我国沿海某开放城市S市的李某于2002年在香港设立了一家A公司,然后,由A公司出资,在我国境内的W市设立了一家外商独资的全资子公司C公司(居民企业),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到2008年底时,C公司已经有留存收益900万元。2008年9月,李某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了一家100%控股的B公司,再由B公司出资,在香港设了一家全资控股的F公司。2008年底时,李某将香港A公司所拥有中国C公司的全部股份平价(2000万元)转让给了英属维尔京群岛的B公司,B公司很快又将所拥有C公司的全部股份平价转让给了香港F公司。2009年6月,李某又将英属维尔京群岛B公司将所拥有香港F公司的全部股份以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一家德国公司E。李某在转让中国境内C公司的股权时,之所以进行了上述复杂的运作,是因为他已经考虑到了这种安排后面的税收利益: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了B公司,第二次股权转让是将B公司所拥有的香港F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德国的E公司。李某的这种安排就回避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没有直接转让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的股权,转让的是香港F公司的股权,而在香港,股权转让所得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香港的投资收益也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但是,在2008年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之后,特别是在2009年之后,李某上述的一系列在2008年之前还算是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已经面临极大的税务风险。因为在2009年我国发生了两个比较重大的税务事件:(1)国税总局在2009年12月出台了国税函[2009]698号文,该文第六条规定:“六、境外投资方(实际控制方)通过滥用组织形式等安排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且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规避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主管税务机关层报税务总局审核后,可以按照经济实质对该股权转让交易重新定性,否定被用作税收安排的境外控股公司的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中国的居民或居民企业在境外设立倒管公司(即四无公司:无人员、无场地、无资本、无资产),那么,中国政府有权认为这个境外的倒管公司根本不存在,视同直接转让中国境内的企业股权,要征收企业所得税,因为该境外倒管公司转让中国境内居民企业的股权,是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交易行为。同时,国税函[2009]698号文是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2)2009年还出现了重要的税务信息,就是当年在伦敦召开的20国峰会,其议题就是关于避税地的问题,并列示了全球避税地黑名单。随后,中国政府就与英属维尔京群岛签订了进行完整、充分税收情报交流的协议,并于2010年12月30日起生效。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有关税收情报交换或者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从趋势看,签约的国家将不断增加。所以,在境外避税地设有倒管公司的中国企业或者自然人,其在这些地方进行过或想要进行避税操作活动的,将面临很大的税务风险。所以,上面所讲到的李某通过复杂的组织安排,转让中国境内居民企业C公司的股权,在2010年被税局查到。由于香港A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的B公司和香港F公司的股权转让都被税局认定为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最终,李某需要就增值额1.8亿元(=转让给德国F公司的价格2亿元-原始投资额0.2亿元)缴纳企业所得税,并将面临滞纳金和罚款的处罚。
可见,非居民企业转让中国境内居民企业的股权,在税务安排方面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必须谨慎。这里最关键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在避税地设立倒管性质的公司已经不再安全,企业要全盘考虑;二是非居民企业转让中国境内居民企业的股权,务必满足税法所规定的“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这一前提条件,以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
[2]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3]国税发[2010]4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4]国税函[2010]79号: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5]国税函[2009]285号: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6]国税函[2009]698号: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篇4
我们推出“海外投资税务”专题,旨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牵涉的海外税收、税负问题和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帮助中国企业在行动之前做好税务上的功课。
――编者
外国的税务制度、税收征管制度跟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海外投资的税务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同时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5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000多亿美元。
在中国经济势头强劲的大环境下,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仅2008年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便高达19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0%。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目的地,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海外投资领域也从以贸易为主,逐步拓宽到以采矿、制造、批发零售、商务服务四大行业为主,并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以及金融业。
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税务的风险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外国的税务制度、税收征管制度跟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海外投资的税务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海外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先做好税务上的功课,已是刻不容缓。
从规避外国税务风险方面看,中国企业应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时,对投资目的国的税收制度及税收征管制度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投资的税收成本及纳税的具体操作性规定。
在投资阶段,如果涉及海外并购,应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税务状况作详细深入的了解,避免在收购后负担预算外的税收成本。企业在实际的运营阶段,应聘请熟悉当地税法的财务人员或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帮助企业进行日常的纳税申报,并由国内母公司对海外公司的纳税情况实施监督管理,以尽量减低海外公司的纳税风险。
另外,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投资战略,通常会重点关注被投资企业的规模、交易金额、投资回收期等因素,而往往较少考虑到具体经营模式、盈利之后的利润汇回以及退出战略。而后者的妥善安排,往往牵涉到企业从中国税法、外国税法及国际税法角度出发作出的全面的税务筹划。
从税务角度来看,海外投资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最终被投资国的税制,例如对当地投资项目的营业利润是如何征税的,对当地企业向中国股东支付股息、利息等征收多少预提所得税,未来中国企业转让当地企业(也就是退出的时候)获得的资本利得又是否征税等等。如果股息利息的预提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比较高,那么中国企业可以考虑设立一定的海外投资架构,通过跟最终投资国签订税收协定的某些低税率国家或地区的中间持股公司进行投资并参与运营,从而降低整体税负。
比如,目前香港的利得税税率是16.5%,低于中国大陆的25%所得税税率,同时也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且香港不对股息征税,也没有资本利得税,因此很多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利用香港公司进行投资,取得股息和资本利得可以暂时免税,同时香港公司还可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国际贸易等运营活动,获得的那部分利润只要不汇回中国,就不需要缴纳中国所得税。
另外,最终被投资国可能会为鼓励、吸引海外投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某些行业的外商投资项目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非洲多个国家对采矿、农业等行业提供了减征、免征所得税的优惠,苏丹对某些特定地区的战略性投资项目甚至给予10年到1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时候,如果能成功申请到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投资回报率。当然,同时也要关注中国的税收饶让制度,以免国外减免了税款,在中国还要补征所得税。
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中国税法也会对投资架构与运营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对 “居民企业”和“受控外国公司制度”的规定,使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很多壳公司所产生的利润,都有可能需要缴纳中国的企业所得税。
另外,中国企业海外间接投资取得的股息所负担的境外所得税,能否全额抵免中国税(即通常所说的“海外税收抵免制度”)目前还不明确,也会对海外投资的整体税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最后,海外投资过程中相关国家的转让定价制度,也是国际税收筹划的重要考虑因素。企业应对交易模式及转让定价进行分析,事先安排好风险与职能分摊、利润分配等事宜,以降低相应的税务风险。
从经验上看,海外投资通常会对以下两方面进行具体筹划:
一、海外投资架构及方式:中国企业在当地设立子公司,还是设立分公司?如果要设立子公司,是直接投资设立,还是通过中间持股公司间接投资设立?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税务角度仔细衡量得失。
二、海外融资方式和交易模式:是全部股权投资,还是一部分作为股东借款进行投资?如果涉及国际经营,是由中国公司直接参与,还是由海外低税率国家或地区的关联公司参与?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中国公司、被投资企业以及其他关联企业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缴纳的税款,最终影响到投资项目的业绩。
篇5
【关键词】关联关系 关联交易 独立交易原则 信息披露
1.对关联方交易的税制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国内企业涉及跨国关联交易的总额不断攀升,种类越来越复杂,在微观的“利”驱使下,部分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人为降低纳税义务。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在不断加强对关联企业关联交易的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9]2号文颁布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对关联交易的定义、范围、关联交易的定价模式以及关联企业的信息披露义务都做了详尽的规定。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将成为新时期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重心之一。
1.1关联关系
何谓关联关系,财政部公布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仅强调了直接地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企业会计准则认定关联方时,将间接地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也认定为关联方。准则第三条规定,关联方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更详列了8类关联关系和4种关联交易类型,将实质控制也纳入了关联关系,使得传统的关联关系定义的外延延伸了不少,不只是简单的控股关系了。
1.2公允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新会计准则强调关联方交易的公允原则。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保证其披露的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允,企业不但要披露关联交易定价政策,还要在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关联方交易是否采用了与公平交易相同的条款进行声明。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所以没法提供确凿证据,就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
1.3信息披露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新准则要求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名称,以及关联方企业的基本信息,如公司业务性质、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等信息,而对于存在多层级投资控制关系的企业关联关系的复杂性,这类企业的母公司如果不是最终控制方,还要披露该企业的最终控制方的名称。如果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
2.关联交易的治理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长远发展,在法律允许下节税,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节省一点税费让企业莅临税务风险,可谓得不偿失。要降低关联交易的税务风险,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治理工作。
2.1事前筹划做好预算
事前筹划远比事后筹划重要,其效果也会好很多。不要在事情已经发生,税务局要求补税时,才去想补救办法,那时候往往为时已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需要全面测算税收筹划收益,要跟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经营收益挂钩,企业的成本、收益数字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筹划方案选择。
企业经营通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税收筹划是要基于预测的,因此,需要详细地了解相关预算假设条件,进而确定税收收益。要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成本、收入、收益等,对筹划方案做一个准确的选择,企业平日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体系,以便对税务决策提供依据。
2.2日常管理
企业通常认为税收筹划就是要做一套筹划方案,改变企业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以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其实日常的税收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税收筹划。不少企业一边辛苦地做着税收筹划,好不容易节省下来一些税负,另一边因日常的税务管理出现问题,要补税、交罚金等,其损失往往比通过筹划减少的税金还要多。企业平日就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制度化的税务管理体系以及筹划好应对税收征管制度的策略与方法。税收筹划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日常的税收管理及风险防范。
2.3全面考量
关联交易往往涉及的是两家以上企业之间的交易,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某个企业某一方面的税赋而把问题转移到交易的另一方去,关联企业应该从整体上考虑企业全面的交易成本。避免因为单纯的目的而进行税收筹划。按规定,企业的经营行为包括重组、交易、股权的转移买卖等,如果只有一个税收目的,那么税务局可以根据一般反避税条款,视同并还原于没有这个行为的情况下该交多少税就交多少税。纳税筹划中经常会涉及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会减少所得税,但如果原来是不存在的关联交易现在有了,可能需要交纳新增税种的税金。或者一个方案可能涉及好几种税,要避免只考虑部分税种,遗漏其他相关的税种。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为单纯的税收筹划目的去做,否则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2.4匹配原则
进行关联交易税收筹划时,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与企业收益相关的功能和风险跟它所赚取的利润相匹配。定价除了要符合企业自身的成本定价原则,还要看在交易过程中,企业承担了多大的风险,是否需要承担客户开发、市场拓展、产品推广等工作,并据此得到相应的利润,即要遵循匹配原则。要实现匹配,就需要做基准性分析,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市场上其他类似的可比企业进行对比,确保目标企业的功能和风险与市场上类似企业接近,同时,利润指标也与类似企业相近。如果筹划时不这样做,在税务局稽查时,就有补税等的风险。
2.5预约定价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通过与税务局协商把价格提前确定下来,在未来的协议期之内,都可以按照这个价格进行关联交易,而税务局就不会在协议期内对企业进行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稽查。预约定价降低了企业双重征税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是有利的。
篇6
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设计科学合理的融资架构、选择税务最优的融资方式,以及确定适当的融资金额,可以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项目投资回报。在下文中,我们将从税务的角度,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融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融资架构的设计
设计科学合理的融资架构,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将资金注入海外被投资企业,对于项目的正常运作和提高投资回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采用直接融资方式,由中国母公司直接向海外被投资企业提供借款,按照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独立交易原则,中国母公司应当按照市场公允利率,就该笔借款向海外被投资企业收取利息。但是,投资东道国通常会对跨境的利息支付征收预提所得税。如果两国没有签订税收协定,或者签订的税收协定没有将利息支付的预提所得税税率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则该借款利息就可能须在投资东道国缴纳较高的预提所得税。
另外,根据中国的税法,中国母公司收到利息,须缴纳5%的营业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不过该利息在境外缴纳的预提所得税,通常可在一定限额内抵免中国企业所得税)。因此,直接融资方式涉及的境内外税负较高,通常不是海外企业融资的首选架构。
如果采用间接融资方式,即中国母公司通过第三国(地)的子公司,间接向海外被投资企业提供借款,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税负,提高资金运作的灵活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中国公司投资设立的美国子公司,出于经营需要,计划向其中国母公司或香港关联公司借入一笔款项。根据美国税法的规定,通常情况下,美国公司向国外支付的借款利息须缴纳30%的美国预提所得税(例如向香港支付利息)。根据中美税收协定,如果该利息是直接支付给中国的公司,预提所得税税率可降低到10%。但是,如果该中国公司在荷兰、瑞士等地投资设立一家子公司,专门为美国子公司提供融资,则根据美国和荷兰、瑞士等地的税收协定,该美国子公司支付给荷兰、瑞士公司的利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抵免美国预提所得税。
通过上述的融资架构设计,该笔利息收入的美国预提所得税税负从10%降低到零。尽管荷兰、瑞士公司要获得该利息收入,可能仍须缴纳一定的当地所得税,并且中国公司在最终取得该利息收入(例如荷兰、瑞士公司将该利息收入以股息的形式汇回中国)时,可能也须按25%的税率补缴中国企业所得税,但在该笔收入汇回中国之前,可以用来满足其他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递延了整体税负。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主要是从投资东道国的利息预提所得税角度出发,来考虑海外投资过程中的融资架构应当如何设计。此外,下列因素也会对融资架构产生重大影响。
一、投资东道国的税务规定。
除了投资东道国的利息税前扣除、利息预提所得税以及相关税收协定可能提供的税率限制,在选择第三地的融资公司进行间接借款时,还需注意投资东道国是否将“背靠背贷款”排除在税收协定适用范围之外。
所谓“背靠背贷款”,是指最终提供贷款的公司先借款给第三地的融资公司,再由该融资公司转贷给东道国的被投资企业,以利用第三地与东道国签订的税收协定所提供的低税率优惠,降低利息支付的预提所得税。
例如,在之前的例子里,先由香港关联公司向荷兰公司提供借款,然后由荷兰公司向美国公司提供借款,以利用荷美税收协定,降低美国公司支付利息的美国预提所得税。
若投资东道国不承认“背靠背贷款”,认为最终提供资金的公司,如上述中国母公司或香港关联公司才是该利息的最终受益人,不允许该利息适用投资东道国与融资公司所在地的税收协定优惠税率,就无法达到节税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提供资金的公司可以考虑将该资金以注册资本的形式投入融资公司,以适用相关税收协定提供的优惠税率。
二、融资公司所在地的税务规定。
融资公司取得的利息收入,通常须在当地缴纳所得税,而该利息收入在以股息或利息的形式,从融资公司所在地汇出至中国母公司时,还可能须缴纳当地预提所得税。因此,在选择融资公司的设立地点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所得税、预提税以及是否与中国签订优惠税收协定,尽量减少间接融资架构下的税务成本。
三、母公司所在地的税收规定。
母公司取得境外被投资企业或融资公司汇回的利息和股息时,通常须按照母公司所在地的所得税税率缴纳所得税。不过,该利息和股息收入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抵免。
对于中国母公司而言,境外被投资企业汇回的利息以及融资公司汇回的利息和股息,均须按照25%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同时还应缴纳5%的营业税。从税法原则上来看,该利息和股息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允许在25%的限额内抵免应补缴的中国企业所得税,但目前具体抵免方法尚未明确,在实务操作中有可能采取简便方法――按照12.5%的税率进行抵免,这对企业而言将是较大的税务负担。
因此,鉴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负通常较重,企业可考虑将利息收入尽可能保留在海外低税负的融资公司,用于其他海外项目,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以递延投资母国的相关税负。
融资方式的选择
海外被投资企业的融资方式,通常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企业需考虑投资东道国对资本弱化、亏损弥补年限、利息费用资本化等方面的规定,对两种融资方式的税务成本进行综合平衡。
投资东道国通常会对公司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进行限制,如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在超过规定标准时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等等,即“资本弱化”规定。
从亏损弥补年限来看,海外被投资企业在运营初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亏损,而投资东道国允许用以后年度的盈利来弥补亏损时,可能有一定的年度限制(如中国是五年)。因此,若运营初期采用较大比例的债权融资,则可能存在利息费用无法在规定年限内抵免应税所得的风险。
假设,投资东道国税法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为五年,项目公司自设立之日起前六年均亏损100万元,同时每年利息支出100万元,从第七年开始盈利,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由于已经超过了五年的亏损弥补年限,第一年的亏损无法用第七年的盈利弥补。这种情况下,第一年应尽量使用股权融资,避免债权融资,否则相应的利息支出无法在税前扣除。
另外,利息费用能否资本化也与融资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若筹建阶段的利息费用能够资本化,即该利息费用能够在以后年度逐年摊销,那么前期费用将有所降低,也能减少亏损无法用以后年度利润弥补的风险。反之,若前期利息费用不能资本化而只能在当期税前扣除,容易导致相关的亏损在规定年限内无法完全弥补,从而导致企业整体税负上升。
融资的金额和定价
在东道国项目的投资初期,公司可能进行各项固定资产投资,采购大量的机器设备,此时正是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的阶段。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和收入的产生,投入的资本会逐渐减少,企业开支相应缩减,资金需求量也会逐年降低。为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公司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近期的业务量、未来的投资、经营现金流等,进行综合预测,通过对债股比例进行适当的安排,使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金额与投资、经营现金流匹配。
同时,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不同的业务安排,有效地将融资金额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能够缓解短期的资金紧张问题。例如,针对东道国公司投资初期支出大、收入小的情况,可考虑以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入而非购买设备。又比如,在关联方负责分销产品的情况下,东道国公司投资初期缺乏资金时,可以将产品预售给关联方,从而提前取得流动资金,缓冲现金压力。如果东道国公司现金充裕,则可以将产品赊销给关联方,以平衡双方的资金需求。
另外,母公司或关联企业向境外被投资企业提供借款,还需综合货币、期限、付款条件、合同条款、风险承担、经济环境等诸多要素,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以避免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风险。
篇7
关键词:供电;投资;税收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53-2
1 选择恰当的企业组织形式
在新设立企业或进行机构整合时,设立母子公司还是总分机构是必须要认真讨论的问题。2008年最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交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其主要机构或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供电辅业集团企业因开拓市场、抢占先机或其他地理优势、政策环境等原因需要在异地设立新机构时,不同的组织形式会导致不一样的税负水平。
案例:甲集团公司下属的公司J当初为了拓宽市场,在临近的县城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R,假设J与R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000万元与-100万元,并且J与R适用25%的相同所得税率。由于尚处于市场开拓期,前期成本较大,集团管理层预计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期内R公司仍会处于亏本状态。
筹划分析:根据新税法的规定,母子公司都具备法人资格,必须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为了降低总体税负,可以将全资子公司R注销改为设立成J公司的分公司,使其可以与J公司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本例中税收筹划前后缴交企业所得税减少25万元,下降10%,筹划效果明显。
2 选择恰当的投资方式减少集团总体的纳税金额
当集团企业计划成立新的子公司时,不同的投资方式将有明显不同的纳税结果。在供电辅业集团企业中,处于业务的扩张期时极有可能要发生相关的税收筹划。
案例:因业务扩张需求,甲集团内某企业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W,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假设可预计W当年的营业收入为2000万元,利润率为16%;母公司当年的营业利润(假设不包含向子公司收取的利息收入)估计为1000万元。
方案1:母公司直接向子公司注资5000万元。
方案2:母公司直接向子公司注资4000万元,剩余1000万元改为向子公司贷款,利率8%,与公平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的同类贷款利率相同。
方案3:母公司直接向子公司注资2500万元,剩余2500万元改为向子公司贷款,利率8%,与公平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的同类贷款利率相同。
方案4:母公司直接向子公司注资4000万元,剩余1000万元改为向子公司贷款,利率15%,而公平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的同类贷款利率为8%。
根据税法规定,母公司向其子公司贷款,利率不能高于金融机构同类贷款的市场利率,且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子公司注册资本的50%,超过计息部分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①假设1:若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所得税率相同,均为25%。
方案1: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25%=25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25%=75万元
方案2: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000×8%)×25%=27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000×8%)×25%=60万元
方案3: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2500×8%)×25%=30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2500×50%×8%)×25%=55万元
方案4: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000×15%)×25%=287.5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000×8%)×25%=60万元
②假设2:若母公司所得税率低于子公司,母公司享受15%的低税率,子公司税率为25%。
方案1: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5%=15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25%=75万元
方案2: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000×8%)×15%=162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000×8%)×25%=60万元
方案3: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2500×8%)×15%=18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2500×50%×8%)×25%=55万元
方案4: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000×15%)×15%=172.5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000×8%)×25%=60万元
③假设3:若母公司所得税率高于子公司,子公司享受15%的低税率,母公司税率为25%,且子公司的税后利润全部分回母公司。
方案1: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25%=25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5%=48万元
子公司净利润=2000×16%-48=272万元
利润全部分回后应补缴所得税=272/(1-15%)×25%-48=32万元
方案2: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000×8%)×25%=27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000×8%)×15%=36万元
子公司净利润=(2000×16%-1000×8%)-36=204万元
利润全部分回后应补缴所得税=204/(1-15%)×25%-36=24万元
方案3: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2500×8%)×25%=300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2500×50%×8%)×15%=33万元
子公司净利润=(2000×16%-2500×8%)-33=87万元
利润全部分回后应补缴所得税=(2000×16%-2500×8%)×25%-33=-3万元
方案4:母公司应纳所得税=(1000+1000×15%)×25%=287.5万元
子公司应纳所得税=(2000×16%-1000×8%)×15%=36万元
子公司净利润=(2000×16%-1000×15%)-36=134万元
利润全部分回后应补缴所得税=(2000×16%-1000×15%)×25%-36=6.5万元
④假设4:若母公司所得税率高于子公司,子公司享受15%的低税率,母公司税率为25%,且子公司的税后利润不分回母公司。
由上例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母公司向子公司投资时,不论是否享有优惠税率,向企业拆借的资金都不能超过税法限定的范围,否则经过纳税调整,非但没有起到转移税负的作用,反而要缴纳更多的所得税;第二,当母公司的所得税率高于子公司的所得税率时,要尽量把利润留在税负低的企业,不要分回,并且尽量减少拆借资金,以免利润从低税负地区向高税负地区流动。
3 择优企业并购重组方案减少现金净现值的流出
对集团企业来说并购重组是极大概率发生的事件,也是当前辅业产业集团企业改革的重点。为了优化资源,整合产业链,构建更适应市场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并购重组是必经之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改革,对并购重组这一经济行为推出了许多相关政策和税收优惠,这就为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规划时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大的可操作性。
企业发生合并重组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①一般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确定股权或转让的资产、负债的价值,并与被合并企业原先的账面价值相比,资产增值部分被认定为收益,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未弥补的亏损余额在合并后不得结转至新企业继续税前抵扣。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②当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的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等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经主管税务机构批准,被合并双方可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第一,被合并企业在股权转让之前不确认资产的转让利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待企业合并后由合并企业计算损益,存在资本或股本溢价时以资本利得的形式缴纳所得税。企业合并后,被合并企业之前未了结的全部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存在未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也可结转至合并企业继续税前抵扣。第二,合并企业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全部资产的计税基础计算兼并收益。
供电辅业集团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税收筹划的同时也要兼顾筹划的效率和效果。伴随我国税制改革和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也将不断地推陈出新,必将形成企业发展和政府监管相互促进、相互改良的良性循环。
篇8
关键词:税务风险;表现形式;原因分析;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31
近年来,中国石油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与综合一体化优势,海外油气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化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参与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简称“油服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资源国为支持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对外国油服企业的运营监管越来越严,条件越来越苛刻,油服企业与当地税务、海关、金融、劳工等部门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满盘皆输。
1 海外税务纠纷发生的背景
在海外投资经营,依法进行税务申报、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会通过转移定价、利用税务优惠或者双边税收协定等方式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务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如果企业海外分支的涉税决策、税款计缴、纳税筹划等方面未遵循所在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可能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损失及声誉损害,引发税务纠纷。在世界各国税务监管越来越严、采取各种反避税措施的大背景下,油服企业更应梳理纳税管理流程、强化税收管理基础,构建全面、有效、可控的纳税风险管理体系,妥善管控税务纠纷,全面降低企业海外涉税风险。
2 油服企业海外税务纠纷的表现形式
资源国税务局不定期进行税务审计,以各种理由认定企业的涉税行为不符合当地税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例如,在阿尔及利亚的油服企业每年都会收到税务局的审计通知,审计时间不定,少则一个月,多则几年。审计范围很广,对企业成立以来的所有会计文档、进出口资料、合同文本、设备物资等进行查验。审计人员的权力很大,如果认定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或税收法规,马上开出巨额罚单,企业需要自证清白,进入漫长的“讨价还价”阶段。很多时候审计人员都是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曲解法律条文,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审计结论。企业收到罚款后要想申辩,必须先交纳罚款金额25%的保证金,否则会按天收取滞纳金。申辩程序繁琐、周期很长,即使合情、合理、合法的申辩理由,税务局也不一定会认可。申诉期过后,如果企业还没有交纳罚款,企业不但需要支付滞纳金,而且投标资格、设备物资进出口办理、银行资金都会被冻结,影响是毁灭性的。
3 原因分析
油服企业海外工程项目比较分散,不少处于法制不健全、执法不规范的国家或地区,经营风险高、运作难度大。这里面既有错综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等客观原因和困难造成的,也有企业自身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和经营筹划,甚至不惜违法违规经营等自身的主观原因或过错造成的。
3.1 客观原因
每个国家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差别很大,集中体现在税务处理方面,客观上加大了税务管理的难度,导致了税务纠纷的发生。不少国家的财税政策模糊不清,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甚至同一个部门的不同官员对有关法律政策解读偏差较大,自由裁量权过大,很多政策的解读取决于官员个人的判断。
税收政策复杂且税赋沉重,所得税税前费用抵扣定性随意,对可入账成本要求非常严苛,税务申报时大量合理支出被剔除,税务审计更是吹毛求疵,造成企业很重的税务负担。不合理的外账成本核算体系导致企业的外账利润虚高,税基扩大,正常、合理的利润用于缴税,压缩了盈利空间,企业不得不进行纳税筹划,但是纳税筹划都是有风险的。
一些国家的司法体系不健全或者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已签署的免税协议无效或者得不到税务执行机关的认可,给承包商后续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和损失,例如,某国承包商与油公司签订协议之前,油公司声称与所在国政府签署了相关的产品分成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甲乙方及分包商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而且甲方向乙方出示了相关的免税协议,该协议由甲方和该国能源部门签署,故甲乙方签署了相关的合同,合同价格是在乙方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下”。但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所在国的税务机关声称这份免税协议并没有该国议会或总统的签字批准,故不予承认,导致承包商蒙受重大损失。
3.2 主观原因
不少海外税务纠纷是由于管理层在海外投资时调研不充分、不深入或者盲目决策造成的,风险识别能力不强。个别海外项目基础工作不扎实,如没有按照当地要求建立外账,外账没有可靠文档做支撑,会计税务报表不符合规定,经不起审计,文件资料保存不及时、不完整。税务纠纷发生后,海外项目“手忙脚乱”,匆忙应对,找不到合法、合理、合适的解决办法,此时临时“抱佛脚”为时已晚。
4 油服企业海外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资源国的大环境无法改变,只能去适应,但油服企业可以从自身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海外税务风险。总的来说,油服企业海外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控税务风险。
4.1 提高税务遵从意识,做好前期调研和筹划框架设计
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油服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核心管理层一定要树立税务遵从意识,海外分支涉税行为,必须遵守中国、资源国的税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新国家、新项目,油服企业进入之初,应重点对资源国投资经营环境如政治经济形势、会计准则、税收体系、税收管理机制、税收征管机制、进出口规定、外汇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调研。公司在当地注册时,对投资架构和投资路径、项目公司设立性质提前考虑。海外分支机构须熟悉所在国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体系,掌握所在国税种设置、税收主管部门、征收管理政策等纳税制度安排,以及税务登记、税款缴纳、争议申诉等税收相关行政程序。企业在涉税活动发生之前,特别是项目投资、资产收购、资产处置、企业设立、企业合并、企业分立、股权转让、破产清算、债务重组等涉税活动,应提前分析税收问题,设计纳税筹划方案。与油公司签署合同之前,要调查好油公司与政府签订的免税协议是否真实有效,防止后续执行过程中吃大亏。对于已经运作过项目的国家,油服企业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修正、完善。
4.2 夯实基础管理,重点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油服企业海外分支遵循“依法纳税、合理筹划”的总体要求,按所在国会计准则、税收政策、法律法规要求设置账簿,并满足当地税务监管和审计要求。根据所在国税收法律法规,依据合法和有效凭证,税务核算应正确、完整地反映经营收入、成本费用、经营成果和纳税调整等要素。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税费缴纳及时、准确、完整。规避风险,人才是关键,聘请当地会计师进行会计核算,选择强有力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日常业务的监督与指导,提前进行第三方审计。
纳税筹划,应以公司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为导向,服务和服从于公司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合理合法节约税收支出。企业纳税筹划,要做到纳税筹划依据合法、纳税筹划方案可行、经营安排符合政策导向、档案资料完备、财务核算健全、税款计算缴纳准确及时,切实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关注设备物资进出口报关价值、名义工资、设备租赁费、技术服务费、总部管理费分配等的合理性,应有合法有效凭据作为支撑。转移定价是税务纠纷高发领域,设备物资转移定价时保证文档流、资金流、物流一致,经得起海关核查和税务审计。
4.3 发挥公司一体化优势,信息、资源与经验共享
为发挥公司一体化优势,可以考虑采取甲乙方、上下游、业务环节整体纳税筹划的措施,维护和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整体纳税筹划,特别是甲乙方企业共同筹划,筹划空间广、载体多,转让定价可以更为灵活。
油服企业海外遇到的税务纠纷,特别是在同一个国家遇到的纠纷,往往存在着共同性。如果能共同分享应对经验,共同吸取教训,必要时携手应对纠纷,必将大大增强涉税企业的力量,更好的推进税务纠纷的解决。工作中加强横向沟通,与其他兄弟单位及时交流和分享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经验,多与中资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同行业单位商讨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对有共性的问题统一申诉,以达到最佳效果。
4.4 积极应对税务审计、妥善处理涉税纠纷
税务审计过程中,项目财务总监应全程关注,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审计人员进行澄清和沟通,对于有可能产生税款补缴、滞纳金、罚款等税收征管事项,应提前向总部报告,共同研究解决对策,并为其他项目提供预警和借鉴。
海外税务纠纷发生后,企业应立即M行案情分析,对纠纷发生的原因、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制订合理的纠纷处理策略和配套的具体措施,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争取将诉讼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海外分支作为一线指挥部,应咨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依据税务争议所在国法律法规,摸清税务局的目的和争议点,找出说服力比较强的证据,依靠内外部专业法律人员、动用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积极应诉。企业层面无法协调解决的争议,可以由集团公司税收协调小组统一出面进行协调。需要集团公司领导出面协调的重大税务争议事项,需及时报告集团公司进行统筹协调。税务纠纷解决后,油服企业应举一反三,及时修补税务管理漏洞,防范税务纠纷再次发生。
篇9
(一)“营改增”后建立最大限度的进项抵扣的理念
1.2016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后,原“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再存在,不会出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而进项转出。一般纳税人应该尽可能正确足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时抵扣进项税额,降低成本费用。2.企业广义上的“采购人员”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及时交由财务部门认证,财务根据增值税法规判断抵扣,若需要进项税额转出的,及时做进项转出。3.对广义上的“采购人员”培训并让其知晓正确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的若干事项。(1)基本税收政策,比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准予抵扣有哪些情形;(2)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各种开具情形。(3)像预付卡业务、道路通行费普通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等其他抵扣凭证的特殊事项。当我们广义上的“采购人员”具备了抵扣节税意识,同时又知晓抵扣的相关政策,不仅会节约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会大大降低税务方面的运营风险,整体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通过对采购合同中相关涉税条款的修订来提升经营管理,降低相关风险
1.合同签订时应当审查对方的纳税资格,并在合同中完善当事人相关信息,比如:(1)单位名称;(2)纳税人识别号;(3)纳税人类别;(4)注册地址、电话;(5)开户行及银行账号。2.合同中应当明确价格、增值税及价外费用等。例如价外费用,会涉及到增值税纳税义务以及供应商开具发票的义务,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价外费用承担方以及价外费用金额是否包含增值税,规避损失风险。3.合同中对不同税率的服务内容分项定价核算。例如,兼营的不同业务,在合同中明确不同税率项目的金额,根据交易行为描述具体的服务内容并进行分项的明细核算,避免带来税收风险。4.合同签订时明确约定发票提供、付款方式等条款的约定。例如,(1)在合同条款中加入虚开条款,发现涉嫌虚开的,开票方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还明确不能免除其重新开具合法发票的义务;(2)涉及到货物质量问题退货行为时,如果退货行为涉及到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约定对方需要履行协助义务。5.在合同中规避三流不一致的风险。例如,(1)通过签订三方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减少因委托第三方支付或收款等三流不一致带来的风险,或提供相应的委托协议约定由第三方付款方式来解决,防止被认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当然,在实际签订合同时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2)对于货物由供应方指定的第三方发出,为避免三流不一致、导致虚开发票的行为发生,合同中明确约定供应方提供发出货物的出库凭证、与第三方之间的采购合同、物流运输信息等。
(三)通过分析抵扣凭证(含专用发票)来筹划企业整体税负
上从国家,下到地方税务部门,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纳税人的税负,我们应积极配合降低税负,从而达到降低运营成本。1.抵扣凭证(含专票)既影响增值税进项端,也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合规的票据显得尤为重要。国税发(2009)114号文规定:“未按规定取得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2.广义上的“采购人员”是发票的第一经手人,我们对发票管理进行前移。目前增值税发票的认证及查伪在网上可以直接进行,我们采购人员拿到发票后可以第一时间直接进行验证,符合发票管理规定后,进行报销认证。这样避免了接收虚假发票或不合规的发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3.分析增值税税负与其他税负的关系,同时测算企业的综合税负情况,不仅便于对各项税费的规划,而且还便于对资金的统筹与安排,从而也降低了企业资金运营成本。
二、在企业销售管理中对关联交易的涉税进行统筹安排
(一)掌握关联交易最新的税收政策
例如,为进一步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借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第13项报告成果,于2016年6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了2016年42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我们不仅要理解,而且能够在企业销售管理中对关联交易的涉税进行统筹安排。1.该公告对关联关系的定义、关联交易的类型等新作的规定;2.要求了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当对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行关联申报。
(二)知道税务机关对关联交易风险核查的信息采集与风险识别情况
1.了解税务机关对以下信息的采集(1)企业集团组织架构;(2)业务描述;(3)财务以及税务状况;(4)根据实际需要,有时还需对第三方信息补充采集进行核实。2.清楚税务机关对风险的关注点(1)关联交易规模较大或者类型较多,或是同比增幅较快但盈利表现较差,或是同比降幅明显。(2)集团内企业存在长期亏损、微利或者跳跃性盈利,重点关注亏损或微利三年以上的企业,并会对亏损或微利时间越长越应加强关注。(3)利润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企业会高度受控。(4)与低税负国家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的企业。
(三)在掌握上述两点的基础上,企业在销售业务管理环节还要做好相关的应对策略
1.有清晰的组织架构、选择适合企业的转让定价方法、并对其关联交易阐述销售管理符合独立易原则。2.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销售时,需要将利润水平保持与独立第三方销售利润水平相符,并保证企业的职能定位与利润能够保持相符。
三、对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投资的税收政策合理利用
(一)技术研发优惠政策包含的相关条款
国家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财政部及国税总局了多个公告,在财税上给予了较大的优惠,企业应如何把控,案例说明:1.2016年12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了税总函(2016)685号文,其中:各级税务机关在落实各级税务机关在落实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时,应以核实企业享受2016年度优惠的有关情况为基准,原则上不核实以前年度有关情况。如企业以前年度存在或发现存在涉税问题,应按相关规定另行处理,不得影响企业享受2016年度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如企业申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但账证不健全、资料不齐全或适用优惠政策不准确的,各级税务机关要积极做好辅导解释工作,帮助企业建账建制,补充资料,确保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如企业2016年度未及时申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可在以后3年内追溯享受。这里的表述减轻了企业在申请加计扣除优惠时的顾虑,免除了各级税务机关以其他涉税事项未决为由拒绝办理的担心。我们企业应该积极主动梳理相关资料,及时分享该优惠给予企业的红利。2.2016年9月1日施行的财税(2016)101号文,企业或个人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到境内居民企业,被投资企业支付的对价全部为股票(权)的,企业或个人可选择递延5年政策执行,也可选择适用递延纳税N年优惠政策。选择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N年纳税政策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投资入股当期可暂不纳税,允许递延至转让股权时,按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技术成果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但是,国家税务总局(2016)65号公告补充说明,企业接受技术成果投资入股,技术成果评估值明显不合理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对每个政策要理解透彻,否则不仅没有享受到优惠,还容易给企业带来税收滞纳金、甚至罚款的风险,得不偿失。
(二)关注风险点,避免走入误区而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对于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技术研发及技术成果投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并完善以下几方面:1.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活动的内控制度,为税务稽查提供必要保证。2.规范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审批。3.规范研发项目的跟踪监督与成果验收。4.技术成果投资要注意确权及价值的确定。
四、结语
国家采取了各种税收政策来促进企业发展,我们企业应积极参与,并能够通过对税收政策的合理利用,让企业降低运营风险,同时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徐如亮 单位: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一)股权结构的含义
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份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份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基于股东地位而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有学者研究表明,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曲线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企业价值呈先递增而后递减的倒U形态,股权从分散走向集中时,大股东的有效监督机制会发生正面作用,但股权太集中时,就会产生大股东的利益侵占效应。可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还是需要适度,过高和过低的持股比例都不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不同背景的股东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从理论上讲,股权结构可以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从这个角度,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在控制权可竞争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相互匹配的,股东能够并且愿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是锁定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将被削弱。
(二)股权结构调整可选择的途径
1.调整股权集中度,即调整第一大或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2.调整不同背景股东的持股比例,即调整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
3.调整不同性质股东的持股比例,即调整内资、外资企业(个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一定的外资股比例可以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
4.引进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充分利用其相关资源;
5.实行股权激励,实现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持股,使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
二、案例分析股权设计方案
H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20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属中外合资企业,是一家集机加工、弯曲、焊接、抛光及电镀业务为一体的卫浴铜配件专业制造厂。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营业绩良好,各项财务指标满足IPO条件,目前正积极准备上市。
(一)H公司原股权结构及存在问题
1.目前,H公司的股权结构如图1:
张先生拥有A公司90%的股权,A公司拥有H公司75%的股权,张先生任A、B两公司的董事长并兼总经理,张先生为A、B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A公司为H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
2.H公司该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⑴股权过度集中于A公司,一股独大,使其难以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⑵股权单一,仅有A公司和王先生两个股东,股东资源有限;
⑶无股权激励,除公司创始人张先生外,其他高中层管理人员无股权,管理层易追求短期利益,无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
(二)H公司股权设计方案
经协商,H公司台方出资人王先生有意退股,公司已与印尼TOTO公司(日本TOTO与印尼卫浴专家文先生合资成立的公司)达成合作意愿,印尼TOTO公司愿以产业投资者身份投资H公司,印尼TOTO公司在国外卫浴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H公司可以利用其资源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对高层及中层管理者进行股权激励,使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引入内资风险投资公司,则有利于H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H公司是民营企业,无国有股权,A公司转让部分股权(仍保留控股地位)后,可降低股权集中度。通过以上股权结构调整后,H公司的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有利于公司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公司健康长远发展。
根据上述规划,H公司改制后上市前的股权结构设计如图2。
对于上述规划设计的H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的股权结构调整涉及的相关问题,作如下详细介绍:
1.整体变更方案
(1)股本设置
H公司以2011年6月30日为整体变更的审计基准日,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771万元。则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司的净资产约为17,495万元,改制为股份公司时按1:2.1869比例折合成8,000万股,改制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2.19元。
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696万元全年每股收益为0.59元,2011年全年每股收益预计为0.69元;如2012年成功A股发行2,700万股,则摊薄后的2011年每股收益预计为0.52元;按20-30倍市盈率的发行价格测算,股票发行价格为10.4-15.6元,募集资金为2.81-4.21亿元。
(2)股权结构
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持有的股份在公司成立后一年内不得转让,因此欲进行股权结构调整的拟上市公司通常在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之前即完成目标股权架构的搭建。
根据H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股权规划,公司在整体变更之前即应完成印尼TOTO公司、高中层持股公司、风司的引入,入股方式采用存量股权转让的方式,从而为A公司收回部分投资收益。在整体变更之后,如公司还需引入其他投资者,则可以定向增资的方式引进。
基于公司在上市前需保持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则印尼TOTO公司持有H公司股份的比例应不低于25%;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A公司拟转让部分股权给高中层管理者,以实现骨干员工持股;高中层持股公司以及内资风司的股权比例由公司讨论决策,但需考虑上市股权稀释后A公司的控制地位不发生改变。
(3)股权转让价格
①印尼TOTO及内资风投的股权转让价格
目前公司所在行业企业的Pre-IPO通常一般按6-10倍PE计算入股价格,对应印尼TOTO公司持股25%的入股金额为:2010年度每股收益0.59元×6-10倍×8,000万股×25%的持股比例=7,080-11,800万元;对应内资风投的股权转让价格也应按此标准确定。又考虑到王先生在公司上市之前退股,必须得到充分回报,所以印尼TOTO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以不低于转让时点的2倍PB为佳,对应印尼TOTO持股25%的入股金额应不低于:2011年6月净资产17,495万元×2×25%的持股比例=8,747.5万元。
②管理层激励的股权转让价格
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时,对管理层入股的定价方式较为多样,加之高中层持股公司以受让A公司存量股权方式获得公司股权,不涉及对公司资产的侵蚀,所以定价方式更为灵活,股权转让价格可以每股净资产为对价或自行协商确定;股权转让的形式需合规,需履行相应的程序以及协议,并支付转让价款。
(4)整体变更前后主要财务指标(模拟),见表1。
(5)税务筹划
截至2011年6月底,公司未分配利润将达1.499亿元,公司于2011年7月整体变更时,上述未分配利润转作注册资本及资本公积,将视作利润分配。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企业将税后的盈余公积金或未分配利润直接转增注册资本,则视同利润分配,对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公司代扣代缴;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法人在取得所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时,如果系从享受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的被投资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则不需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不需补缴企业所得税。
基于上述我国税收法律框架,建议改制为股份公司前的股东尽可能全为法人股东,从而在整体变更时不产生额外的所得税税负成本;如管理层以个人直接持股方式持有公司股票,则在整体变更时需就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的股份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2.关于引入外资事项
(1)入股方式:王先生直接转让股权给印尼TOTO公司
在印尼TOTO公司的入股方式上,应采取王先生直接将股权转让给印尼TOTO公司的路径。直接转让可以保持H公司外商投资企业资质的延续性,操作上也相对简单。
(2)特别要求:王先生知晓公司上市计划,转让手续齐全
正常情况下,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会随公司的上市而大幅增值,所以企业上市之前的股东退股现象较为异常也难以理解,这也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基于上述情况,在王先生转让全部股权给印尼TOTO公司的过程中,建议公司履行下述义务:
①明确告知王先生公司上市计划;
②取得王先生出具的说明文件,说明其知晓公司上市计划,自愿退股;
③股权转让手续完备,所有协议均由王先生亲自签署;
④股权转让价格足额支付,并提供相关凭证。
(3)持股比例:不低于25%的基础上再行协商
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办法,如外商投资企业在成立之后十年内外资比例低于税收优惠要求的持股比例,则企业需补缴以前年度所享有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印尼TOTO公司的入股比例上,建议以发行前持股不低于25%为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由双方协商确定入股比例。如入股比例超过25%,则超过的部分由A公司向其转让股权。
根据相关规定,若企业上市后,外资股比例不低于10%,则还将列为外商投资企业;从目前外资企业上市的操作案例来看,外资企业上市后外资比例低于25%的,不需就上市前享受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进行补缴。所以,H公司上市后外资比例如低于25%,对公司已享受的税收优惠也不存在影响。
(4)转让价格:以市场价格转让为宜(不低于2倍PB)
根据国税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对个人股东股权转让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为了规范以及合理解释转让行为,避免日后核查,建议王先生以不低于2倍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转让其持有的H公司25%股权。
(5)转让的税负成本:20%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税收管理办法,个人转让股权财产增值部分,需按资产转让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0%。股权转让后,王先生应就本次股权转让收益(去除成本)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其个税的扣缴义务人为其本人,与企业无关,更有利于降低企业规范运作成本。
(6)外资股权转让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的影响问题
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决定》,企业外资股东股权转让属股权重组行为,企业在股权重组后,依有关法律规定仍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或仍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企业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可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待遇,不因股权重组而改变。股权重组后,企业就其尚未享受期满的税收优惠继续享受至期满,不得重新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可见,H公司外资股东的股权全部转让对公司的所得税优惠不产生影响。
(7)如公司于2012年度完成上市,对其享受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的影响
如果H公司在2012年12月31日前成功上市,则外资股东持股比例将低于25%,公司将不能继续享受中外合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执行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本企业于2010年4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根据目前国家的税收政策,因上市导致外资比例低于25%,不需补缴以前年度享受的税收优惠,但为了规避风险,利于审核,大股东通常出具承诺,承诺如果公司发生需要补缴已获减免税款的情形,则大股东无条件全额承担。
如果为了保证在2012年上市时依然能享受外资优惠,则本次股权调整后,需为印尼TOTO公司保留33.34%股份;因原始股权在公司上市后的增值空间非常大,与股权上市增值空间相比,2012年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影响可以适当舍弃,而且有高新技术企业为后续税收优惠资质,所得税率变化对公司的影响不大。
3.关于内资股权调整事项
(1)高中层持股公司的股权设置
根据公司的股权规划,公司准备对高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激励,激励方式为部分授予现实股票,以示对高中层管理人员过去业绩的肯定,部分为股票期权,待后续业绩达到标准后再授予。基于上述构想,可设立一家以持有H公司股权为主营业务的“高中层持股公司”,该公司的人数应不超过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人数的上限,即50人(若超过50人则再设立一个持股公司)。该公司可以以章程或协议方式约定高中层管理者的股权激励办法,并限制持股期限。
对于实体股权的取得方式,可由A公司直接向其转让股权方式实现,股权转让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但要求转让程序合规,且转让价款真实足额支付。
对于股票期权的持有方式,建议先由张先生持有,再由张先生与高中层管理人员签订《业绩考核协议》,如果达到了业绩考核指标,则再由张先生以特定价格转让其持有的持股公司股票给相关高中层管理人员。
持股公司设立以后,可以以协议、章程等方式约定高中层入股、退股、分红方式,基于高中层持股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在操作上具有灵活性,能更好的切合公司的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具体章程由律师协助发行人起草签署。
(2)高中层持股公司的持股资金支付问题
目前证监会对公司上市前的股权转让较为关注,要求股权转让价格有依据,转让价格足额支付,不存在股权争议。在中高层持股公司的股权转让款支付方面,建议相关人员足额支付股权转让的价款,以出资方式注入持股公司,再由持股公司支付给A公司。如不支付对价,或以明显低于净资产的对价取得股权,则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股权赠与,从而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企业高管人员的个人资信构成障碍。
相关人员需能够说明出资资金来源并保有证据,不应存在代大股东持有股权的情况。
4.股权调整的实施步骤
股权调整的实施步骤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