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的专有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技术的专有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版权制度自诞生以来始终追随着新技术的前进步伐,数字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改变版权因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断扩张的趋势,这使得靠相关法律理念得以延续及其补充修正架构形成的版权制度捉襟见肘,许多传统的法律规范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由干本文篇幅所限,下面仅就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涉及的众多版权问题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一)传统档案作品的数字化权
数字档案馆不再是孤立分散的物理存在。是相互联合、协作、整体化的,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体系,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则提供了实现广泛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和可能性。传统的以印刷,胶片等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上网传播的起始步骤是对其进行数字化,使其具备二进制数字状态,这就必须明确数字化权的权利归属问题.
依照版权法原理,权利人的财产权与作品利用方式是对应的,作品数字化的实质是增加了作品的利用方式,这甚至是网络环境中利用作品的惟一方式和必要条件,所以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就应将数字化确定为权利人的一项专有权,1999年12月9日,国家版权局了《关于制作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第二条规定:“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作品,无论已有作品以任何形式表现与固定,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1款所指的复制行为。《规定》第三条规定:“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他人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应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权人取得许可,也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许可。”
无论是我国旧《著作权法》还是新《著作权法》,都没有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的数字化权,但是按照《规定》的解释,数字化权被包括在了复制权当中,按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8款的规定,档案馆为了陈列或保存的目的,将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数字化无需取得授权,亦无需支付报酬,但除此之外其它目的的对传统档案作品的数字化,都要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
(二)数字化档案作品的法律地位
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档案馆对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作品是否受到版权法保护及其权利归属。一件作品要受到版权法保护,必须同时具备“独创烂”与“有形形式复制”两个基本条件.传统档案作品被数字化,实际上是将该作品以数字化代码形式固定在磁盘或光盘载体上,改变的只是作品的表现和固定形式,作品的独创性与可复制性不会由于其被转换成数字编码形式而丧失掉。所以,对传统档案作品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作品仍然受到版权法保护。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言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第二条第1款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其它智力成果,人民法院应予以保护。
由于作品被数字化后的独创性没有发生变化,不产生新的作品,因此档案馆对传统档案作品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作品的版权属于原权利人,而不归档案馆。当然,如果被数字化的传统档案作品的版权原本就归档案馆所有,则数字化后档案作品的版权也自然归档案馆。另外,数字档案馆正在利用自己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及网络上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扮演一个使信息增值的角色。这类增值的档案作品往往是编纂或编研档案作品,按照《著作权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档案馆在整体上对其享有版权,但在行使版权时不得侵犯作品中包含的原作品的版权。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络传输与数字化一样都是网络环境中利用作品的新方式,同样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档案馆数字化档案作品上网传播必须经过权利人的授权,这在1996年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第八条“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由有明确的规定。我国新《著作权法》第十条第12款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地位的确立,使权利人对作品的传播方式的专有权延伸到网络空间,并且能直接传播作品,行使邻接权。这对档案信息服务构成一种威胁,使档案馆无法充分利用新技术为用户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因为不能从事基于网络环境与网络技术的档案作品传播服务,将使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开发受到全面压抑。
信息网络传播权除了阻止档案馆未经授权上载档案作品外,还会对档案馆开展的数字信息缓存,数字信息浏览等服务起到负面影,同时禁止档案馆未经授权把含有档案作品的数据库和网络相连,使用户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与地点访问并得到这些作品,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馆并没有通过网络直接传播档案作品。网络传播没有传统传播那样的“权利穷竭”问题,档案馆从网上合法下载档案作品仅仅是针对本次下载行为而言的,所形成的复制件仍然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未经许可不得将其向用户作新的传播。
有人认为,档案馆取得数字化权后,就可以把数字化后的档案作品上网传播。因为数字化和网络传输都是对作品的数字化利用,权利人既然授权档案馆对其作品进行数字化,就会自然同意将其作品上网传播。其实不然,权利人授予档案馆数字化权,并不意味着同时授予了档案馆信息网络传播权,档案馆若把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上网传播。必须先后或同时向权利人取得数字化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四)合理使用在数字档案馆的适用性
合理使用是对权利人专有权行使限制的主要方法,是指在法律允许条件下。不经权利人许可,不付报酬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各国著作权法都针对档案馆制定有合理使用的条款。比如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8款,另外第1款、第2款、第6款也可适用。网络环境中,对传统的合理使用原则能否得到适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WCT则采取了折衷的态度,其第十条议定声明规定:“不言而喻,本条约允许缔约国各方将其依国内法中按《伯尔尼公约》被认为可接受的限制和例外继续适用,并适当地延伸到数字环境。同样,这些规定应被理解为允许缔约方制定对数字网络环境适宜的新的例外与限制,”这样,就把传统的合理使用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并给各缔约方自行立法规范网络环境中的合理使用问题留下了余地。
为了满足数字时代档案信息服务的需要,许多国家新的立法都对档案馆合理使用原则作了调整。比如:1998年美国颁布了《跨世纪千年版权法》(DMCA),对美国原《版权法》第108条关于档案馆的免责条款作了修订。在DMCA之前,美国《版权法》第108条只允许档案馆为内部使用之目的制作1份仿真复制件(非数字化的)。按照修订的第108条,允许档案馆制作多至3份的、可以是数字化的复制件,条件是不得把这些复制件向档案馆建筑以外的公众传播。如果原格式已被淘汰的话,修订还允许档案馆将作品用新的格式复制。DMCA第1201条(d)款又规定档案馆在法定情形下享有“解密权”:对相同的复制件,不能以其他形式合理地获得的,则对他人作为商品的作品复制件,仅为获得1份复制件,以便决定是否本法允许从事的活动,如果对作品解密,不构成侵犯作品的技术措施权。1999年,澳大利亚颁布的《版权法修正案》规定,档案馆可以将档案作品上载到网站,但只能为用户提供作品的屏幕浏览(不能输送到打印机或软盘)。
新的《版权法》对档案馆合理使用制度的调整仍不理想。一方面,与版权扩张的总体趋势相比,档案馆合理使用的范围显得缩小和确定化;另一方面,新的《版权法》对合理使用制度的调整偏重于复制权,而档案馆对作品的数字化利用需要的版权例外并不仅仅限于复制权。法律若不能就档案馆对数字化作品的利用做出更加宽泛的例外规定,档案馆就可能随时受到侵权指控,或在因用户违法利用档案行为而引发的侵权纠纷中承担连带责任。
二、数字革命和档案馆版权问题
版权制度的宗旨是保护权利人(版权人、邻接权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尊重智力成果的社会氛围,鼓励权利人创作既多又好的精神产品,还要构筑有助于作品传播利用的法律机制,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可是,版权理论中始终存在着如何既保护权利人对作品的独占以承认其智力劳动价值,又能使作品得以充分造福于社会的矛盾。化解矛盾的着眼点是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这是版权制度的基石。
毫无疑问,许多……
三、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版权保护对策
鉴于数字档案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鉴于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数字版权保护成为档案馆应对国际版权保护新形势挑战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数字档案馆的版权问题。
(一)不断完善版权制度
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版权制度的调整与完善,不仅包括版权基础理论。基本原则的创新,还涉及具体法律规范的重新界定。其重要问题包括:数字档案馆的法律地位、合理使用在数字档案馆的完善、法定许可制度和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的关系、档案馆的信息存取权与解密权、网络版权集体授权机制,档案馆的版权责任等。
(二)解决《档案法》与《著作权法》的冲突问题
档案作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作品,受到权利人“版权”和档案馆“管理权”的双重控制,对其使用不仅要符合《著作权法》,还要符合《档案法》,但是现在《档案法》和《著作权法》在档案的开放、公布(相当于《著作权法》上的“发展”),利用方面的规定中存在着多处冲突。比如:〈著作权法〉规定,发表权属于权利人。但《档案法》第二十二条第1款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那么,档案作品的发表权究竟是属于权利人,还是属于档案馆呢?又比如:《档案法》第二十一条第2款规定:“由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如果利用的是己经发表过的档案作品,上述规定与《著作权法》并不冲突;如果利用的是未发表过的档案,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这种利用应该受到权利人的控制,并非持有合法证明就可以不经权利人授权而利用(注:档案馆对档案作品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同意·发表·该档案作品)。《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交叉与矛盾,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对解决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三)成立档案馆知识产权联盟
仅仅依靠法律专家和技术专家来解决数字档案馆的版权问题是不够的,档案界要做出自己的努力,为此应建立档案馆知识产权联盟,其任务包括:开展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的研究,提出规划与对策;运用档案馆集体的力量,向立法机关反映档案馆的要求;代表档案馆和权利人谈判,维护档案馆的合法利益;构筑档案馆之间的知识产权流通机制;推动档案馆保护知识产权的经验交流,开展档案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活动,促进档案馆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等。
(四)提高档案馆保护版权的自律性
行业自律,即通过档案馆采取必要措施来规范自己和用户对档案作品的利用行为,达到保护版权的目的。网络环境中,档案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保护版权的自律性,针对档案馆对数字化作品的利用特点制定有效的行为规范。要在档案馆员中开展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版权保护知识的普及教育,针对档案作品数字化利用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版权制度。要在档案馆与权利人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增强档案馆保护版权的透明度。树立保护版权的良好社会形象。档案馆还要对新的档案作品利用方式和价格模式开展研究,并予以合理接受,以防止侵权。
(五)加强对档案作品的技术保护
技术手段已经被纳入了版权保护的范畴,因此档案馆可以对档案作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身份验证、防火墙技术和CA认证等。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网站建设维护过程中著作权的认定与保护》,《档案学通讯》,2001年第6期。
2.连志英:《档案和著作权保护》,《档案》,2000年第2期。
3.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方开玉:《论档案的开发利用和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6期.
篇2
目前,数字报刊已经呈现出以“原版原式”为基本特点的多种数字报刊应用技术,有关新媒体和报刊数字化的营销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之中。
数字报刊技术现状分析
1997年,北大方正推出了第一个用于报纸信息的电子报系统,陆续提供了网页、版面图和PDF及CEB版式文件等在互联网上展现报纸内容的数字化技术。10年来,报刊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发展数字报业的目标。一年来,全国报业对数字报刊和新媒体的探索与尝试可谓精彩纷呈。以下对数字报刊及新媒体应用的四类典型技术做一个简要分析:
基于版式文件的数字报刊技术 用于展现数字报刊的版式文件主要包括基于TIFF/JPEG的版面图和PDF/CEB的版面文件等版式浏览技术。这类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基于标准的数据格式,相应的浏览/阅读软件可免费下载/内置,便于应用与传播。这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原版原式”的数字报刊技术。
版式文件可以通过报纸排版或输出软件转换生成,制作方便;生成的数字报刊以文件形式在网站上,无须特殊技术平台,运营方式简单、成本很低。此外,通过集成DRM技术可以支持收费发行。但是,标准版式文件的阅读形式以版面缩放和鼠标拖动为主,与互联网的browse&click阅读模式相差较大、也有别于纸张报刊的翻阅模式,阅读体验一般;其互动技术和多媒体展现技术受版式文件格式的局限,扩展性较弱。相应地,报纸版面广告的多媒体化和替换更新比较困难,不利于数字报刊的增值运营。
基于版面图的HTML数字报刊技术2006年,以版面图导航、版面和稿件分栏显示的HTML数字报刊技术(以下简称HTML数字报刊)迅速在全国报社广泛应用。这类技术以通用的HTML格式展现数字报刊,并提供“原版原式”的版面图为基础的图片热区链接技术,点击文章区域即可阅读相应图文内容;也可以加入相应的视音频和Flash内容。因此,符合互联网的浏览习惯,便于传播。
HTML数字报刊数据量较小,且跨浏览器、跨操作系统,具有HTML网页的扩展性好、互动性强与多媒体表现力强等特点,阅读体验比较好。此外HTML数字报刊便于搜索引擎的索引和检索,检索结果可以精确定位到相应内容网页;对于数据量大的视音频、Flash数据,可以缓冲、延迟下载,先展现报纸版面的文字和图片内容,以保证网页展现的响应时间。
通过一个网站平台,就可以方便地展现以文字图片为主的HTML数字报刊,一期数字报刊的数据量也比较小,存储和带宽资源要求相对适中,运营成本可控;此外,HTML数字报刊的制作通过版面反解标引和自动转换生成HTML网页两个步骤即可实现,基于排版文件的反解和标引1~3分钟即可完成,制作成本较低。
HTML数字报刊支持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基于版面、叠和日期的付费阅读和订阅服务,可以方便地实现数字报刊的收费发行。免费的数字报刊,对数字报刊的HTML版面和文章的点击可以大大增加网站的点击量,从而提升网站的广告价值,有利于互联网免费阅读、广告营销的业务模式。
基于Flash等多媒体专有格式的离线数字报刊技术 Flash等多媒体专有格式的数字报(以下简称离线数字报刊)主要继承和应用了电子杂志技术,可利用Flash等多媒体制作技术加工报刊内容,展现形式绚丽多彩,按报纸期刊打包所有版面,提供以离线阅读为主的多媒体数字报刊,也可以提供阅读控件实现在线翻阅。
离线数字报刊的多媒体展现形式多样、支持可动和扩展,有很好的阅读体验。但是,大量的多媒体内容容易导致数据量过大,带求了阅读体验、运营与制作成本等方面的消极因素,并制约离线数字报刊的应用规模。
例如,离线数字报刊一期30~50M的数据量,使其下载和在线速度受到制约,降低了阅读体验:且带来存储空间和下数带宽等运营成本的提高。此外,制作和审核这些多媒体新闻信息内容需要相应的编辑制作团队,人力资源和静作成本较高。
与杂志不同,报纸是每天制作发行、当天阅读的大众新闻出版物,随着读者和报纸数量等运营规模的扩大,离线数字报刊的数据量(以10万人每天阅读50M数字报刊为例)将成为制约其运营规模扩大的重要制约因素。
在商业模式方面,专有格式的离线多媒体数字报刊,其下载和翻阅点击不直接带来网站点击率的提升,免费发行的广告收益模式不易见效。而基于Flash的离线数字报刊需要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才能够实现付费发行,但相关技术尚未成熟。
移动数字报刊技术 移动数字报刊技术目前主要有基于电子阅读器的数字报刊(以下简杯电子报)和彩信手机报两种形式。
电子阅读器是专用电子设备,支持DRM技术,可以实现数字报刊的收费发行,订阅下载之后可以像纸张报刊一样,方便地随时随地阅读。但是,由于普及率低,目前的设备价格还比较高,因此,电子报的大规模应用需要阅读器的价格降低和普及。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因其4.8亿的广泛用户群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彩信格式的手机报发现和阅读方便,包月收费的模式已经受到用户认可,应用前景广阔。例如,中国移动包月收费的移动手机报已经拥有1000万读者。
但是,目前的彩信手机报阅读体验还需要提高,尤其是实现形式单一、信息量受限且内容统一、单词。手机报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以便在数据量和屏幕的双重限制下,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精准的内容服务。
一年来,众多报社在应用上述四类数字报刊技术的过程中,对数字报刊的运营模式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分为收费订阅、免费发行加广告营销两种。
《广州日报》HTML数字报刊已经提供了1年的免费发行服务,其数字报刊的点击量占大洋网()的62%;而《广州日报》的纸报订阅量在同期还略有提升。这一方面说明,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符合网民浏览习惯的HTML数字报纸可以依靠品牌和内容吸引大量网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数字报刊技术促进了未订阅纸报的网民阅读数字报刊、并进而订阅纸报,是吸引网民(特别是已流失读者)回归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温州日报》、《健康报》、《中国交通报》等地方相行北类报刊,以提供有特色的区域性和专业类新 闻信息开展了收费发行服务。从国外来看,Newsstand和Newspaper Direct等网上数字报刊发行商分别发行数百份报刊,并全部采用了有偿发行数字报刊的服务模式。可见,有偿发行服务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运营模式之一。
其中,手机报作为已经成熟的收费发行服务,除中国移动之外,《人民日报》手机报、浙江手机报、《广州日报》手机报等已经形成了有稳定客户群和规模收益的手机报运营服务。
在互联网发达、二十年内纸报发行不断下滑的美国报业,《纽约时报》2006年数字运营总收入达到2.74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其中,在线广告收入增长41%。《华尔街日报》首创收费网站运营模式,网络报纸发行达80万份,收入达1.5亿美元,在线订阅已超过印刷版发行收入。这两种分属大众类与专业类的报刊采用了不同的运营模式,但都获得了成功。而日本以特有的I-mode技术实现了手机报的普及和大规模商业服务。
如果说200份数字报刊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数字报刊的“播种期”已经基本结束,那么,中国数字报刊的“成长期”已经到来。
这一时期,如何实现数字报刊的健康发展,即实现数字报刊业务的不断增长和持续盈利是当前在发展数字报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也是报业成功转型、实现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课题。
在报社探索数字报刊盈利模式的过程中,面临收费订阅和广告营销两种可能的运营模式,数字报刊技术又将如何发展和演变?
数字报刊的技术发展方向
简要地说,数字报刊技术将向提高生产与运营效率、降低制作与运营成本、提供更好用户体验、支持传统和数字业务的良性互动和全面发展的方向演变。可以预见:
数字报刊制作将与采编/排版系统集成,提供高效、准确和自动的数字报刊制作技术。
数字报刊广告将与报社广告系统集成,共享广告业务资源和管理技术。广告技术集成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和现实意义――当前报业每年数百亿的广告收入已经拥有广告市场的较高份额,依托纸报的广告优势实现传统报纸和数字报刊广告的互动经营,才能保证数字报刊广告营销模式的良好发展,相应地,报社将是经营数字报刊广告的主体力量。
数字报刊制作将与报社检索系统集成,快速形成历史数字报刊资源;并提供数字报刊图书馆技术,实现数字报刊的B2B营销模式,作为B2C发行的有效补充。
在线数字报刊将与网站平台整合运营。一方面,改善在线数字报刊的多媒体表现力,利用数字报刊的点击量提升网站影响力;另一方面,形成数字报刊与网站新闻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的整合互动,减少数字报刊多媒体内容制作的重复投入。
数字报刊将与移动技术充分结合,全面提升手机报阅读和运营技术。
北大方正最新研制的手机报技术,可以提供链接跳转功能的目录导读和图文混排的阅读体验。此外,还提供了全文检索、好友转发、语音朗读和书签标注等改善用户体验的阅读技术。相关技术创新将使手机报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喜爱。
此外,改变网民的阅读习惯,提高数字报刊的影响力也是数字报刊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北大方正近期推出的“爱读爱看”数字出版平台(.cn),提供了聚合的数字报刊发行和内容服务,将提高数字报刊的公众影响力。
从数字报刊的展现形式上看,依据第一部分对现有四种数字报刊技术的特点分析和上述数字报刊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个人认为以下三种形式将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特点,相互补充,形成数字报刊发展阶段的主要盈利模式:
在线数字报刊服务 将以HTML数字报刊技术为基础,结合网站平台,形成面向大众客户的大规模阅读服务模式,并以阅读方便、快捷且互动性强的用户体验为特色。既可以提供大用户量的数字报刊收费订阅服务,又可以与网站平台相结合,实现免费发行和广告营销的盈利模式。
篇3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复制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传统作品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储存和传输,即传统作品可以用数字形式来表达数字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变得容易和复杂。在数字环境下,作品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其导致的后果是复制更加廉价,传播更加方便。特别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可以不受时间和数量的限制快捷的下载他人的作品。同时,侵权人可以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以很低的成本便可“再现”他人的作品。侵权人的侵权方式不仅多样化,而且也更复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数字化背景下的复制问题进行重视和分析。
一、 数字环境下复制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复制相比,数字环境下的复制有以下特点:
(1)复制品非物质化。无形性是数字传播的特征。传统的作品一般都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加以表达。而数字环境下的复制是数字信息通过网络以光速传输信号,并可以进行压缩和储存,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和下载。信息不再依赖有形的复制件就可以存在并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被描述为“从占有到感受”,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非物质化”。[1]
(2)复制质量较高。在数字环境下,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复制内容转换成数字代码,即数字信息形式。任何作品转换成数字形式后就可以依据此数字版本进行连续的复制,可以无限制地制作复制品,而且精度丝毫不差。
(3)复制成本极低。在数字环境中,使用人获得作品复制件的成本接近于零,人们只需要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聊天或其他方式,与他人交换或放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上,就可以获取或传输文档资料和软件的复制件,除了相对低廉的网络通信费用,这些方式几乎是没有成本的。
二、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的若干法律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临时复制问题
在著作权意义上的临时复制是指是指一项作品从计算机外部首先进入该计算机随机内存,并停留于此,最终因为计算机关机、重起、后续信息挤兑等原因消失于随机内存的过程。[2]复制权是著作权的核心概念之一,而临时复制问题理所当然的是著作权的核心。如果把临时复制划分到传统的复制范围,则扩大了著作权人的专有权范围;假如把临时复制排除在传统的复制权之外,则降低了使用人获取信息的成本,并增大了著作权人被侵权的风险。是否将临时复制纳入到传统复制的范围,这关系到一国的著作权更注重保护的是著作权人还是公共利益这一问题。
《伯尔尼公约》规定:“受本公约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享有授权以任何方式和采取任何形式复制这些作品的专有权利。”因此,《伯尔尼公约》规定的复制权范围包括临时复制。临时复制被排除在复制权的规制范围之外,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却存在瑕疵。
笔者认为,临时复制应当属于复制的范畴。不论各国的观点是否相同,从应然的角度看,不管是传统著作权的复制还是临时复制,其本质上都是属于复制。不能因复制存在的时间短,就否认其属于复制的本质属性。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将临时复制完全排除在复制权范围之外极为可能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并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某种行为是否应受到复制权的控制并不取决于其对作品的复制是“临时”还是“永久”,而是取决于使用的目的,使用行为的性质及使用对权利人利益的影响。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委员会在拟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时所指出的那样,将来有些作品的利用可能主要地、甚至完全地依赖于临时复制。[3]
(二)私人复制问题
私人复制与临时复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时复制可以是私人复制,也可能是多媒体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临时复制。私人复制既有可能是临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在数字环境下,复制的非物质化、复制品的质量的优良、复制品极低的成本、海量的储存以及广泛的传播,且不管是图像、文字还是声音,数字技术都能将其转换成为单一的二进制代码,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就将作者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大量的复制,并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泛的传播,从而严重的影响了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造成了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损失。互联网对著作权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它极大的扩展了使用者的复制传播能力,打破了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
关于私人复制权问题,在国际上,在1967年修订的斯德哥尔摩文本中,引入了著名的“三步检验法”来判断复制是否是合法的,“三步检验法”即“本同盟成员国法律得允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制上述作品,只要这种复制不损害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致无故侵害作者的合法利益。”[4]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三步检验法”的引进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也说明私人复制作为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了。由此可见,从这个时代开始,私人复制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一些发达国家都不再是理所当然的合理使用,而是要进行个案分析。可以通过可以导入版权补偿金制度,解决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问题,应该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和完善技术保护措施。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复制问题
数字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的图书馆是指“搜集、整理、收藏和交流文化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5]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技术能把传统的纸面文献进行成数字化转换,以便大范围的检索和利用,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高校图书馆提供数字化服务中的复制权问题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料复制。资料复制是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资料复制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以纸质文献为主的复制;另一种是下载从互联网或是图书馆拥有的数据的复制形式。高校图书馆以复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资料,这关系到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如果是为了教学和研究需要,提供资料的少量的复制件,在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而在现实中,高校提供的学习资料的复制服务,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商业性质的服务,这部分复制已经突破合理使用的范围,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作品上传指将作品、数据或其他信息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现,包括数字化合数字化作品上网。作品上载的目的是将作品数字化后便于通过互联网传播,这也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作品的上载涉及到作者的网络传播权,而网络传播权又是数字图书馆最关心和敏感的一个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要对对网络传播权作必要的限制,从而平衡作者和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否则数字图书馆无法运作。
2、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是传统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也是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每一个图书馆都会受到馆藏空间、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不可能建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图书馆,为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各图书馆就通过馆际间的交流、互借等方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资源共享。但在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进行规范,因而会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复制件会发生争议。
笔者认为,针对高校图书馆复制的问题,还是要出于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目的,著作权法允许高校图书馆某些情况下可以不经过权利人同意而自由使用图书馆和档案馆为保存版本、更换毁损藏书或者其他合法目的可以制作作品复制件。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对著作权的限制,体现了法律对各种利益,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做出估量后所达到的均衡状态。
[参考文献]
[1] 〔哥伦比亚〕费尔南多扎帕塔·洛佩斯著,郑向荣译:“图书与新技术的挑战”,载《版权公报》2002年。
[2] 该定义参见游闽键、马远超: 论‘临时复制’的版权法定位”,载于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网http://, 2012年12月30日最后访问。
[3] 薛虹.知识产权与电子商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305页。
篇4
关键词:数字测绘;3S技术;数字国土
科技进步带给地籍测绘领域的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测绘手段,随着数字测绘、GPS以及遥感等先进的技术体系的引进,地籍测绘系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D产品以及更加精确高效的测绘仪器开始崭露头角。地籍测绘已经逐步的成为了高新技术的乐园,传统的手工测绘已经逐步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代地籍测绘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测量模式分析
由于地籍测量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并且具有法律效力,因而需要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同时现实性相对较强,所以其成果资料需要实时同步的进行更新。
1.1 野外数字测量
数字测绘主要使用现代化的数字设备,信息产业所带来的各种高新技术成果,通过计算机继续绘图,通过数字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储存等,这些已经成为当代地籍测绘的主流。野外数字测绘成果主要用于我国的建设、水利以及地籍管理。在地籍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中,其数据的好坏便依赖于这种采集模式所得到的数据的可靠性。若采集到的基础数字测绘数据质量相对较高,那么可以避免重复的测绘以及资金投入,且能够令多部门共享。
确权、测量以及编绘是地籍测量最主要的三个步骤,而科学的流程是保证地籍测绘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作业工具选择的合理性。全站仪是进行野外测绘最主要工具,但是测试环境不同,选择的搭配硬件也具有差异。(1)全站仪配合测图软件以及电子记录仪。这种搭配方式主要是利用全站仪的测量功能,通过在对野外的地籍要素进行收集,并在信息采集设备的控制下,将数据传至电子记录仪,经过适当处理后,以事先设定好的格式进行储存,并绘制草图,利用测图软件将数据编制成图。该设备组成是当前最先进的设备,相比较于手工传统绘制方式,该种设备的使用使得测绘更加准确,效率更加高,能够实现自动计算,智能化测量等功能,且操作简便。但是,由于野外测量的影响因素较大,并且受到硬件设施的影响,在操作上可视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误差。(2)全站仪配合测图软件以及便携计算机。该种设备租客便于对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属于功能一体式的地籍测量系统。全站仪会实时实地的对现场的地籍要素进行采集,继而将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至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数据进行图形化以及符号化,继而显示出来,经过处理的原始数据以及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应当予以存储。这种现场成图的方式虽然快速高效且具有直观性,但是由于设备的成本投入较高,且无法全面适应野外环境,因而无法全面推广。(3)全站仪配合测图软件以及掌上电脑。该种设备组合同上一种方式相同,数据的采集以及传输通过蓝牙进行传输,由于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小,且便于携带,而掌上电脑可以满足系统智能化、电子化的需求。通过其测量结果看来,这种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另外PDA成本相对较低,且操作方便,无论是成图还是数据处理速度都相对较快。虽然同便携式电脑相比,PDA系统仍旧存在很多漏洞,但是随着软件以及硬件的发展,该种系统必然会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
1.2 GPS测量
作为现代测绘技术的标志,GPS技术也为现代地籍测绘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GPS技术在当前的地籍测绘中主要是对整个测区进行控制,从而满足测绘精度要求。并且随着测绘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GPS同RTK技术将会逐渐的融合,成为测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测绘模式。通过GPS同RTK融合的测量模式能够对地籍要素坐标进行实时获取,不但能够满足地籍测量精度要求,同时还能够进行实时的成果检验从而避免由于处理以及返工等带来的麻烦。
1.3 数字摄影测量分析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2 地籍测绘技术的意义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和“数字国土”的关系。
3 基本技术框架
在地籍测量中,现代测绘技术是最先进的测量技术以及测量方法,不但结合了低级测量的内业,同时融合了地籍测量的内业,属于综合性的作业系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但能够完成地籍测量,还能够同步建立其相应的数据库,并建立配套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数字国土的构建以及电子政务的实现,为现代化的地籍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化的地籍测绘技术更多的偏向于自动化信息采集,通过先进的设备(计算机、全站仪、PDA)对信息要求进行采集,并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对结果加以整理,使用专业的地籍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汇编入库。
4 结束语
文章针对现代化的各类测绘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针对其应用环境以及背景展开了讨论,以当前数字国土建设作为背景,分析了各类测绘方案,从而证明多元化的数字测绘是地籍测绘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姜鹏远,赵夫来,刘毅锟.地籍变更测量工作模式的比较及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05).
篇5
【关键词】广电;OTN传输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广播电视业务传播的迅猛发展,OTN传输技术为适应当代大容量的电视广播业务应运而生。它的特点主要是高容量、安全可靠、业务灵活调度、易于管理以及数字化,对于3D电视、高清电视以及互动点播开始运行奠定了基石。
1.OTN技术简介
OTN是IP业务实现传送、互动一体化的新平台,是当代光网络传输运用的新技术,它是充分汲取SDH与SDM的优点,所以成为3D电视、高清电视以及互动点播开始运行的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1)OTN结构层次
OTN是由断层与通道层组成,通道层简称OCH,是OTN的核心部分,OTN若想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要以OCH为主要载体,OCH主要是由模拟与数字结构单元组成,它的数量分别是1和3。数字结构单元是由ODUP、OPUK、OTUK组成。模拟单元是光信道的物理信号。断层是由OPSN、OMSN和OTSN组成。OTN的技术体制分为光层与电层,光层主要负责OCN信号复制与配适,但是在电层也可以完成从OPU到OTU之间客户信号复制和配适。OCH与ODU实现了输入端口的同层次调度交叉,不过前提是OCH与ODU是在连接的状态下进行。
(2)OTN帧结构
如果想要帧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异速率情形输入,就必须依靠的条件是NXSTM-1实现信号的快速度从而构成间插。SDH信号的基础帧是STM-1的结构部分。OTUK在相同帧情形下可以进行差别速率的不同时间传送,OTUK在OTN的基本帧结构里也握有一席之地。
(3)OTN信号光层结构
OTN信号光层主要有OTM-n.M(O.M、16r.M).OTM-16r.m的信号速率参考是G.709,OSC为其的信道,物理层的建议是必须遵循G.969.1,OTM-16r.M作为固定间隔的波分光输传模式存在于OTN的信号光层中。ITU-TG.709作为OTM-n.M信号参照物,提出的信号速率建议是OOS必须通过专有OSC线路传输。OTM-o.M的物理层参考采纳的是G.959.1建议的提出的,信号速率的参考值为G.709,信号传递以黑白光口的单通道为主。
(4)OTN的维护
OTN的光层管理性能比较强大,而SDM与LOS相对较小,SDM主要是实现个别管理,LOS主要是监测。OSC在对OTS、OSH、OMS进行信号定义的时候往往存在格式不规范的问题,OSC主要是传输光层开销,主要在G.798的协议下进行。
(5)OTN的设施状态
与标准功能不同,OTN的不同设备进行着不同的功能的网络传输,主要的技术功能是光层部分和光层的复制、配适、保障功能。OTN的线路容量与ADM有所不同,OTN相对比较全面,想要实现核心网络的接入,拥有的设备必须功能完善,线路设备可以尝试扩大OSH等传送范围来完善OTN的设施接口。网络的核心地位由ODUK、XC、ADM设施掌握。
2.OTN技术的优势所在
OTN作为一种新型组网技术,可以说是结合了WDM和SDH的双重优势,具有明显的优势:
2.1 多种客户信号的映射和透明传输
由于OTN的基础是TU-TG.709的帧结构,所以实现对太网、SDH等多种客户信号的映射和透明传输。对于ATM和SDH可实现标准封装和透明传输,对于以太网不同速率的支持存在一定差异。
2.2 大颗粒的宽带复用及交叉、配置
OTN的光通路数据单元即电层带宽颗粒,波民是光层的宽带颗粒,相对于SDH的的调度颗粒,OTN复用及交义、配置占优势,性能较高,提升了高宽带数据客户业务的传送速率。
2.3 增强了组网和保护的能力
DUk交义、OTN帧结构和多维度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热的引入不同于前向纠错技术的引用,他们的引入增强了光传送网的组网能力,而前向纠错技术增强了光层传输的距离。
2.4 强大的开销和维护管理能力
OTN不同于光通路层的帧结构,他提供了类似于SDH的开销管理能力,而光通路层的帧结构不同于6层嵌套串联连接监视功能,他增强了光通路层的数字监视能力。6层嵌套串联连接监视功能不同于SDH,他使得OTN组网时,完成了端到端及各分段同时进行的性能监视方式。
3.OTN组网与网络保障
(1)OTN组网简介
1)链形组网
在波长传输占有、业务需要情况下组成的分插设备叫做链形组网。被适用于点到点业务。
2)点到点组网
是常用于数据储存、专线与语音业务的一种简单的端一端传送形式。
3)环形组网
因为常常被较多运用到DW DM网络建设中。所以可以看出他的主要特点是提高网络安全和保护网络数据传输的秘密性,在环形组网模式下有许多正在开发的网络结构被广泛应用。
4)网状组网
主要特点是灵活多样、扩展性强,路由选择多样,结构稳定。但是必须依靠路由展现其作用。
(2)OTN网络保障
OTN网络的专有保护方式多样,主要有在容量与路由上进行1:1的专有保护、额外业务被优先传输的共享保护连接、适合硬件的端一端保护机制,在工作路径性能降低或失效情况下进行替代的路径保护。路劲保护答理多样化,子网连接保护包括SNC/N}SNC/I.SNC/S等。
4.OTN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业务传播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决定以IP为核心的现代化业务迅猛发展和宽带需求量的增加。所以建设维护方便,稳定性好的传送网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而OTN传播技术宽带承载网较高、网络容量多、保护等级比较高、调度比较灵活等特点为广播电视业务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到目前为止,MPEG-2为主的电视高清解码模式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频道还在唱主旋律,这种编码的电视节目的宽带可以达到20mbps,对H.264编码和VC-1编码予以及时的采用,中国新通信,2013,15:68.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需求日益加大,3D视频和视频点播的大量使用使得每个电视频道的流宽带能达到10mbps,OTN传播技术宽带承载网较高、网络容量多、保护等级比较高、调度比较灵活等特点刚好解决这一问题。
SDH传输网络与OTN网络相对于波分复用网络来说安全性与可靠性比较高,他们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独立的使用,在现如今要想提高广播电视业务的安全性和对用户服务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大波分复用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断向着OTN网络发展。
5.总结
OTN是一种新型的电视网络传输新技术,它适应了当代网络数据大容量、灵活多变、内容简洁、可靠稳定的现实要求。通过对SDH、波分复用网络的充分利用,使得OTN技术得以更深入的利用。
参考文献
[1]蔡巍,李浩.对广电OTN传输技术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23:182.
篇6
【论文摘要】以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最严峻的挑战。拥有多重优势的国际出版商,以及国内一批拥有技术优势的IT企业、通信企业和技术开发商抢占了先机。这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考验,虽然国内许多大出版集团或出版社已逐步介入数字出版领域,但很少能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了国内广大中小型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当今的中国出版界正上演着一部市场导演的改革大戏,出版资源整合起一个个规模可观的出版集团。中小出版社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出版业的大改革,如何寻求突破,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一直困扰着中小出版社的决策者。数字出版的兴起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为中小出版社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
1 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渐渐接受并习惯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图书、报纸甚至办公文件。当前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一旦目前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等阅读器产品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旦这类“电子阅读器”能够“替代”传统的纸张阅读,毫无疑问,传统出版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许多国际著名出版集团都不惜重金,积极地拓展数字出版业务。爱思唯尔开发的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可提供爱思唯尔出版的1800多种期刊的在线检索和全文下载服务,提供超过800万条有效在线数据,并计划每年增加约700种新出版的刊物。2000年,爱思唯尔还投资4000多万美元,启动了Scopus期刊数字化项目,把近200年内出版的400多万篇文章全部电子化。施普林格也以数字化的形式在全球领先的在线出版平台SpringerLink上出版和发行数字出版物。约翰。
2 数字出版可为中小出版社发展助力
数字出版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所谓“小”是指数字出版投入少、风险小;“快”是指通过网络发行销售速度快、反馈速度快;“灵”是指数字出版形式灵活多样,渠道灵活多样。这种小、快、灵的特点最符合中小出版社的特色发展战略。数字出版对于中小出版社有如下意义:
2.1 降低成本。
从长远来说,纸张价格、印价、能源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涨对于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出版社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数字出版因为无纸化运作,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也缓解了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
2.2 突破资金链条的束缚。
中小出版社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数字出版前期的低投入无疑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风险,使得中小出版社能够大刀阔斧地将资金投入到后期的市场营销中去。这是一种良性的市场运作,对中小出版社树立品牌、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十分有益。
2.3 稳定销售渠道。
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市场需求量小,印数问题和销售渠道一直都是困扰着这一类型出版社编辑和发行的大问题。数字出版不用考虑印数,相同的销售渠道可以使中小出版社与大型出版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4 突出专业图书的特色。
数字图书易于检索、分类的特点,结合良好的网络宣传,可以使专业程度很高的图书也能被需要的人找到,实现专业图书应有的学术价值,扩大专业图书的销售量。这大大拓展了中小型专业出版社的生存空间,而且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比较优势,使专业出版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产品线形成的关键路径
数字化出版产品线的形成,是和已有资源基础、经济实力、出版特色、发展方向紧密联系的。中小出版社在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形成产品线的过程中,以下路径似乎有一些共性,难以绕开。
3.1 现有图书资源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
出版社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一些宝贵的图书内容资源,目前大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资源都没有合理有序地保存,大部分以光盘的形式存储,存储格式多样,不利于资源查找和再利用。出版社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数据库存储管理软件,把图书排版文件转换成国际通用的文本格式,有效地存储起来。同时针对特色资源,构建特色资源库,为个性化和多媒体的出版做好初步的准备工作,从而实现深度挖掘资源的出版价值。
3.2 构建资源和收集的通道。
出版社原先的网站主要用来展示图书产品和对外宣传,并没有加入运营的成份。出版社可以利用特色资源,例如教育类出版社可以提供配套的网上服务功能,提供在线测试、家庭作业管理、课件、视频下载等。同时可以倡导一些主题活动,收集网友们的资源,利用网络组织线下的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建立成资源和收集的通道,实现资源的大量积累。
3.3 打造数字产品的多种展示形式和手段。
电子书是大部分出版社与技术公司合作的一种成熟的形式。但国内主要还集中在原版原貌的电子形式的展示,对于出版社来说收益几乎微乎其微。深度开发增强型电子书是未来电子书的发展方向。出版社可以突破传统局限,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辅以多媒体表现手段,对纸质图书进行多媒体增效拓展,以视、音、图、文实现图书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从而使得读书变得更有趣、更轻松。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式很多样,电子杂志、电子书包、资源包等形式都可以拓展,同时能实现电子资源向纸质资源的转化,被用户认可的电子资源,转而再用纸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媒体出版。
4 中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4.1 出版社在推进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态度积极,制订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做好数字出版的基础工作。出版社要明确机构,制订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字出版工作。其次,要对现有的已经出版的拥有专有出版权的纸介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保管好电子文档,积累数字出版的资源。与此同时,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注意签署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方面的合同。如果出版社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抓紧引进和培养,为数字出版奠定人才基础。出版社要防止在缺少必要准备的前提下盲目上马,但也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一些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的出版社和运营商,都是精心运作多年才取得眼下的成绩。如龙源期刊网,是1997年就开始筹备,十年努力,才具有现在这种规模。
4.2 占有内容资源的制高点。
数字出版的载体与形式尽管很多,如电子阅读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但内容却是其根本。出版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无论技术运营商如何介入内容资源,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但是,出版社拥有的内容资源,也必须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有特色的内容资源,而不是同质化的,缺少专业水准的“大路货”。这方面,需要出版社在特色定位、掌握核心资源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知识产权出版社通过自己掌握的专利信息,从销售图书、光盘转而为客户建立数据库,推广在线服务。目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的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全社收入的50%,利润的60%。实践证明,出版社的图书不在于内容广泛,而在于内容要精,要专,要新。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4.3 要从传统出版的产业链逐步过渡到数字出版的产业流程中。
过去出版社出版图书,从选题的策划到图书上市,编、印、发、营销,要经过很多程序。但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的流程、销售的模式都与传统出版截然不同。出版社要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入手,实行管理数字化,进而实行内容数字化。如高教社通过建立内部的ERP系统,实现了出版各个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进而建立了内容的管理平台CMS。这样,无论是向读者或客户销售条目式数据,或是为手机终端服务,都会减少额外的工作。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的销售主要是个性化的读者服务。《长尾理论》的作者提出的新的“二八理论”,其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的基础上的。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必须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才能为出版的全面数字化做准备。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态与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破冰之旅。中小型出版社能否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测绘技术自动化;地形测量;应用发展
地形测绘的主要工作是对地球上的所有地形进行探测与绘图,根据地形测绘采集来的资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尺将地球表面的地貌绘制出来。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要经过多次的对比与更改完成,从而有利于人们进行相应的开采活动与对地球表面的全面了解。
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程测绘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其发展方向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数据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操作;其次,测绘过程中,对测绘数据的管理更加的合理和科学,基本上实现了信息数据的科学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再次,测绘数据的传输逐渐实现了网络化、高效化和社会化;最后,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各种硬件测绘设备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测绘技术的人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未来,测绘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城市与土木工程控制网
在开展测绘过程中,随着监测网优化设计软件的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观测数据的处理进一步地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这种监测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工作的效率,提升测绘准确性和科学性。
2、工程测量的数字化测绘技术逐渐应用其中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数字化的测绘软件进一步地提升了检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使得工作的效率更高,测绘的数据更加的准确。在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将GIS技术与该种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使数据信息的采集通过数据转换装置直接进入到数据库,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系统和设备的多重效用,同时也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在未来这种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将时间全球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空间基础信息的动态管理。同时,将数字测绘技术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相结合,研发出新的软件系统,为土木工程检测、设计、施工建立专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项目施工的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空间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不断成熟
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采用全自动的数码设备与GPS系统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将数码设备与激光扫描机相结合制作出三维地面的立体模型,上述的各种系统会应用到土木工程的众多领域之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测绘的准确性。
二、土地测量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遥感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时现代测绘技术的关键及核心体现。首先,遥感及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均是卫星技术、航天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传感器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综合集成。其次,地理信息的系统技术,则是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虚拟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等共同集成的体现。
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也称为GPS技术,研制于美国,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其比传统的定位方法相比较,其更具更好的保密性以及更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行等。于此同时,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功能更完善、更样多,观测及测量用时更短、执行更快捷。GPS的主要功能就是三维导航,不论是步行者、地面车辆、还是轮船或者飞机等均都利用GPS的导航功能进行准确的导航。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地球空间信息的统计分析与管理的信息及集成表达的高新技术的综合系统,能将地球表面的事物的特征以及地理方位实现有效结合,可通过计算机的屏幕较为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其的特点为:是多维结构、地理定位基础、丰富的信息、数字及标准化等于一体。其可处理空间的地理信息,并准确记录相关的数据,并这些信息及数据进行处有效地管理与分析。其也是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及采用数据库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在现代的测绘技术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
3、遥感技术
现阶段的RS技术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由最初的可见光到微波、红外;由空间维发展至时空维;由静态观测发展至动态的分析监测;由单波段到多角度、多波段、多极化、多时相等。遥感技术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GPS作为全球定位系统较为充分的补测手段,实现了对GIS的传统地图及数据的有效更新。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合理应用,能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的特点,做到精准、经济而快速地提供人们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各项工作的研究。这三方面技术的密切结合,为我国的地形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及图形。
三、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分析
根据国内掌握的地形测绘技术来看,未来测绘技术自动化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以3G技术为核心的新测绘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保证了测绘自动化技术更加全面地运用到地形测绘工作中。
1、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G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该技术能实现数据信息的高速度传输,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及时传输到目的地。3G技术的推广运用将使得地形测绘、测绘工作更加简单,如:测量人员在传输信息时不再局限于文字传输,可利用声音或视频更加直观地反映测量状况。此外,在完成测量后也可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式对数据深入讲解,让测绘人员更加清晰地掌握测绘技巧。结合发达地区对3G技术的运用来看,3G技术使得测量精度、定位精度等都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在地形测绘技术领域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2、计算机技术
在测绘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信息技术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的介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的出现是时展的产物,对科技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计算机发展到现在尤其自身的必然性和特点,计算机计算是促进人类思维和机械化操作的进步和飞跃。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各行各业,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数据和储存能力越来越大,根据这样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将加快测绘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测绘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逐步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未来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测绘载体和手段,通过计算机强的处理系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的处理,更加方便测绘工作的开展。随着卫星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卫星通信时代,光缆通信将超越传统的卫星、微波和无线电通信等通信形式。
测绘工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助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扩充测绘的业务范围,逐渐提高其在各行业之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的重要性。同时在测绘图纸生成方面也会更加的高效。测绘的结构和数据处理的时间将会更短,速度更快。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测绘技术也会逐渐向着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发展,同时其应用的范围和应用的效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明然.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09):123.
篇8
【关 键 词】网络/限制/保护/司法管辖/复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万维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国际性、交互性的进一步加强,现有的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旧瓶能否装得下新酒呢?事实证明,这一冲突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于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公民个人的安宁生活都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及网络发展的现状,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司法管辖问题、复制权问题、侵权责任问题加以论述。
一、与著作权相关的网络问题
(一)网络的法律基础
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国际互联网,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是构筑因特网的法律基础(注:《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82页。)。这是一种网络通讯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所有的通讯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往来的格式与传达方式,有了这个协议,就使全球原本独立的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从而达到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
万维网是因特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因特网实现广域信息载取及检索奠定了基础,从而也给著作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将结合万维网了解一下网络的法律特征。
(二)网络的法律特征
1.无国界性和公开公用性
这也是与传统著作权制度最相冲突的两个特征。从现在最风行的INTERNET就可以看出,国际互联网,也就是全球的计算机联网,从而达到知识的公开公用,实现资源共享。然而知识经济的必然性,却带来了著作权保护上的全新的问题,如著作权的特点之一是专有性,即他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许可,不得使用和享受该项著作权,而网络上应受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则多是公开、公知、公用的,很难被权利人控制。网络作品一旦在“公告版”上网就意味着可能被使用,其著作权的“占有”权能几乎为零,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网络著作权的专有性。著作权的特点之二是地域性,而网络上知识传输的特点则是“无国界性”,因此我们将无法判断一件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应当依从哪国法律,应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地域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网络作品的发表为全世界,而非一个国家,无法确定其发表国。因而我国《著作权法》中“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规定,对网络作品而言形同虚设。因此,如何确定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司法管辖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2.无限复制性
万维网是一种采用图形界面,结合了因特网上多种既存的信息传输协议的新兴网络技术。(注:《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83页。)万维网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因特网上的各类网页(浏览器是安装在用户个人计算机上的计算机程序,它的功能是在用户计算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通讯联系,使用户得以观看、检索、操纵远程服务器上的信息)。浏览器能支持文字、录音、形象等许多信息的检索和屏幕显示。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看到图文并茂、绚丽多彩的万维网网页。用户可以随时将所需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服务器上,这就使瞬间复制成为可能,传统的著作权权利内容特别是复制权将面临着新的界定和解释。
3.交互性
万维网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高峰,主要是其超文本链接技术。它让用户不仅可以远程访问储存在服务器中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交互式地访问存储的多种信息,即可以让用户“跳跃”访问存储在不同服务器中的信息,网人形象地用“冲浪”来形容在多种信息之间自由切换的快乐。假如用户键入莫扎特作为主题词,关于莫扎特生平介绍很快出现在屏幕上,再假设其中肖像、魔宙、贝多芬等若干个词的颜色与众不同,用鼠标一击,就借助超文体链接跳跃到另一文本,可以看到莫扎特的肖像,听到莫扎特的歌剧“魔宙”片段,甚至可以比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因此“网络的优势就来源于链接网上的任何文件,不论其地位或物理位置如何”,(注: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然而超文本链接却惹恼了不少被链网页的网主,他们觉得设链者窃取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因此网上生命之“链”也成为多起侵权纠纷的焦点。
二、网络作品著作权的限制与保护
由于前述特征,网络作品成了世界上垂手可得、最容易被复制的一类作品。任何一个拥有计算机的人只要上网就可以随意复制网络“公告版”上的作品,耗时极少、费用极低,使用人得利、权利人吃亏。面对这种现象,似乎事情不能两全,要计算机网络就得丧失著作权,要著作权就得牺牲计算机网络,这就加深了网络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矛盾,也使法学家们大伤脑筋。
(一)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
为缓解网络作品的公开公用性与传统作品的专有性之间的矛盾,在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的两个新的版权条约中,又增列了一大批受保护的客体。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中,也就是适度扩大对网络著作的限制,增加其合理使用的内容。比如:仅仅以内存方式在网上复制他人网络作品的暂时复制行为一般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需要,依照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这原本就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对网络作品特别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情况:个人浏览时的硬盘或ROM中的复制;用脱线浏览器下载作品;下载后为阅读作品而进行的打印行为;网站定期制作备份的行为;远距离图书馆网络服务;服务器间传输所产生的复制;网络咖啡厅浏览器等等。这样处理既强化了著作权的专有性又符合网络作品使用的特点,扩大了网上客使用作品的自由度,满足了计算机网络文化的需要。
(二)关于网络上的法律许可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在报刊、杂志)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外,其它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稿酬。《著作权法》该条的规定是否也适用于网络呢?
从理论上看,目前,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使网络上这种无序的违法使用作品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考虑到网主转载他人作品前确实也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取得许可并且支付报酬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网络信息的传播,平衡民事主体间的权益等,在有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将《著作权法》第32条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扩大解释于网络也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应急措施。这样至少可以使著作权人的获得报酬权得以保障。
但是,从实践来说,《著作权法》实施以来,对第32条的执行并不理想,目前,报刊的文摘版很多,绝大多数有文摘版的报刊转载时都不支付稿酬,著作权人因此而提起诉讼的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稿酬本身数额不大,诉讼标的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诉讼成本比较高,很有可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因此,很多人放弃了这一权利,如果再把法律许可扩大到网络上,也许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危害,况且报刊转载本身就与伯尔尼公约、TRIPS等规定相悖,不能再将其扩大到网络环境。因此简单地将报刊转载的法律许可扩大到网络环境是有失妥当的。从这方面来讲,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的。
我们认为,应当同国家版权主管部门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该组织对作品的使用发放许可,并就使用报酬等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在与著作权人联系有困难的情况下,转载、摘编人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这样可以解决网主无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的实际困难,使得上述规定具有了可操作性。
三、对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问题
由于INTERNET使跨国纠纷具有了新的性质,传统的确定管辖权的规则受到动摇,如何在现有的法律秩序中更新、修正既有规则,以适应网络空间的特征,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给传统司法管辖带来的新问题
1.网络空间从根本上否定了国家司法管辖
每个INTERNET使用者只服从他的INTERNET服务商(INTERNETPSERVICE PROVIDER,ISP)的规则,ISP之间以协议的方式来协调和统一各自的规则,网络成员之间的冲突由ISP以仲裁的身份来解决,裁决也由ISP来执行。因此新主权理论认为(注: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在网络空间中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全球性的市民社会,这一社会有自己的组织形式、价值标准和规则,完全脱离于政府而有自治的权力”。因此他们认为国家权力的介入将会成为网络自由发展的障碍。
2.网络空间的全球性使司法管辖区域的界限变得模糊
网络空间本身则无边界可言,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无法将它像物理空间那样分割成不同领域。就网络空间中的活动者而言,它根本无视网络地理边界的存在,一旦上网,它对自己所“进入”和“访问”的网址是明确的,但对该网址和路径所对应的司法管辖区域则难以查明和预见。某一次具体的网上活动可能是多方的,活动者处于不同国家和管辖区域之内,这种随机性和全球性使几乎任何一次网上活动都可能是跨国的,从而引发了司法管辖权的冲突。
3.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管辖基础陷入困境
当事人的住所、国籍、财产、行为、意志等因素之所以能成为管辖的基础,是因为它们在物理空间中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旦将这些因素适用到网络空间,它们将毫无意义,你无法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住所、有形财产,也难以确定活动者的国籍或一次远程登陆发生的确定地点,你只能知道某一对象的存在和活动内容,根本无法确认登陆者的身份。因此,由于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网络活动本身几乎体现不出任何与网络活动者有稳定联系的传统因素,即使能通过其它途径予以查明,使之适用于当事人的网络活动也往往丧失合理性。
(二)新的管辖基础——ISP的选择
由于网络全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最密切联系原则,它提供了一种兼顾灵活性和确定性的利益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网络上的法律关系将颇为实用。而在INTERNET案件中,最容易确定的就是当事人属于哪一个ISP用户,而该ISP选择的法律已在其与用户的协议中写明,而且用户在该ISP服务所及的网上社区内是一直以该法律作为自己的“本座法”的。所以,针对具体的INTERNET案件,与当事人具有最重要关系或最密切联系的乃是双方的ISP。通过ISP进而可以指向ISP的住所地以及它所选择适用的法律,如果各个ISP之间以明文方式互相表明自己的住所和适用的法律,用户就能辨别自己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进入了哪种法律区域,应遵循什么社区标准。因此,由于ISP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是网络的服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起着网络枢纽的作用,将其作为司法管辖的基础,是具有现实基础的,并非毫无道理。
(三)我国的法律规定
在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也都认为网络具有充分开放的特点。网络虚拟世界中并无国界,其覆盖面也非常之广,如有侵权行为,人们几乎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浏览到侵权品,但是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相对固定。因而结合网络的特点,实施被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即ISP所在地)可以认定为侵权行为地(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著作权座谈会》,见《人民法院报》2000年2月10日。)。这一点与上述将ISP作为管辖基础也是极为相近的。
四、网络上的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的核心,也是著作权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在网络环境下过于泛滥的复制却对现有的复制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在因特网上,以扫描的方式使印刷出版的作品数字化,在计算机内存和其他电子装置中存贮数字化的材料,等等。更为棘手的是在电子系统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也能产生附带的或瞬间复制件。因此,目前受保护的作品一旦转化为电子形式并进入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就难逃被复制的厄运,而且由于作品的网络复制既简便,成本又低,并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用户访问和下载,具有传统复制权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传统的复制权必须被重新界定和解释,才能适应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针对因特网上复制的广泛性,欧盟、美国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暂时复制问题。这主要是欧盟、美国等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版权问题,1996年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的两个新条约——版权条约和表演与唱片条约——对伯尔尼公约进行了修改,暂时复制问题是这两个条约形成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在网络中,最常见的暂时复制是在因特网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所难以避免的。最突出的就是用户计算机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所产生的暂时性复制,以及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计算机系统在用户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自动复制。由此,只要计算机不关机,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复制件就能在并非转瞬即逝的较长时间内被观看、复制或进一步传播。可见,是否将暂时复制列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对网络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法学家们意见不一。赞同者认为,如果不控制暂时复制问题,将使版权人的利益毫无保障。试想,如果公众几乎都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阅读”某部作品而不进行永久复制,对版权人利益的保护将等于零;反对者则提出,如果公众失去网上浏览的自由,就会妨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如果网络中介服务由于无法察觉的系统自动复制而承担责任,就会损害在因特网上的投资,所有新兴的网上图书馆、远程教学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破坏版权保护原有的平衡;再者如果受保护客体在因特网上每一次的传输以及随后的下载和屏幕显示都构成复制,那么无论网上浏览、发电子邮件、观看数字化文件等都必须获得版权人的授权。其结果必然使这种使用权与版权保护的一贯原则相冲突,因为版权保护并不限制消费性行为或信息的接收,例如读书和看电视都不受版权法的限制。
由此看来,二者都很有道理。在理论上,似乎利益不能两全,这也是使暂时复制成为一个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原因。但从现实中看,由于网络传输的国际性和复制的全球性,一旦发生诉讼,当事人也往往会被跨国官司和诉讼数额之大所累,通常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由此而产生的纷争寥寥无几,长期以来,这个极其敏感的理论问题也并未给现有的技术发展造成任何障碍。并且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容纳下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思路的逐渐开阔,必将会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解决这个难题。
在我国,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中显然没有暂时复制的位置。根据《著作权法》第52条的解释,“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扩印、录音、录像、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其中列举的几种复制形式都属长久复制,对比199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条第5款,“复制”指把软件转载到有形物体上的行为,计算机软件属于数字化作品,会涉及暂时复制,是被限于在“有形物体上”的复制,可见我国《著作权法》第52条不包括“暂时复制”。
(二)作品数字化问题。关于作品数字化问题,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作品数字化后会产生新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品数字化是对原作品的复制,我们同意后一种观点。
原作品被直接数字化后,改变的只是作品的存在形式,数字化过程本身并不具有独创性,不产生新的作品,因此,该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由原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
我们认为,作品数字化应属于复制的范畴。比如说,将贝多芬的音乐数字化,录制在CD—ROM上,音乐本身并没有改变,贝多芬还是贝多芬。在网络上,不论是扫描而成的轻而易举的数字化,还是多人协作精细复杂的数字化(例如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数字化就需要去考虑保护作品的用光、色彩等复杂因素),改变的都只是作品存在的载体,可见数字化之后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存而没有改变,只是原作品准确无误的复制。数字化的一大优点恰恰是避免原件的失真,这一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已经有了明确答案。例如美国1995年的白皮书提出,扫描印刷作品而成的数字化文件是该作品的复制件,照片、电影及录音制品的数字化都构成复制;欧盟在1995年的绿皮书中也指出,作品或其他受保护客体的数字化在复制权的范围之内。(注: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我国也应将“数字化”补充进《著作权法》第52条列举的复制行为中去,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五、网络上的侵权责任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著作权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加剧,纷争四起,从蓬勃发展的电子邮件、下载、浏览到最时髦的“漂流”,网络侵权已及技术发展的每个尖端领域。虽然我国由于网络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及网上中文信息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一起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上的著作权侵权纠纷,但国际上纷繁复杂的网络侵权已给我们以警示,对网络侵权的研究已势在必行。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高科技性,笔者知识水平有限,只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在此,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
(一)归责原则
正如著作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一样,版权归责也有地域的限制,因此研究我国的著作权归责原则也应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进行。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对此并未做明文规定,但在民法通则中却做了原则性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了侵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这说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包括在民事责任的范围之内,应当适用第106条的一般规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这种推理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归责原则在新兴的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以1998年张承志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一案为例,(注: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1月。)被告未经原告张承志许可,在其网站上传播使用了原告的作品,侵犯了原告对《北方的河》、《黑骏马》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此案审理中,被告声称“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其对网友传输来的数据信息难以控制,网上的大量信息如要一一取得许可,在现实中也难以做到。其公司在传播网友电子邮件发过来的数字化作品时,还在‘小说一族’栏目的主页上附有‘本站点内容皆从网上所得,如有不妥之处,望来信告之’的提示”,以此辩称自己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与此同时,原告也无法证明被告有过错。
显而易见,如果此案以过错原则归责,权利人就会得不到起码的法律救济,著作权保护也成为一句空话。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明确网络上作品使用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对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不进行规范。依法调整网络上的著作权关系,对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若著作权人对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无权控制,那么其所享有的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将形同虚设。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数字化;著作权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39-01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给人类社会各方面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要求人们必须面对网络环境重新考察问题、调整关系、做出抉择。方便、快捷的网络为图书馆开展各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服务中,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矛盾。在知识产权领域中,著作权与网络环境关系最为密切,著作权本质上保护的是作品的形式,因此,网络信息的存在极有可能涉及著作权问题。网络环境与传统信息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其中许多问题已超出了著作权立法的范围。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时要正确处理好与著作权的关系。
一、网络环境的特点与著作权的关系
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作品的存在形式,使网络作品具有传统作品所不具有的新的特性,网络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其信息载体不是以分立、具体的物理载体形式存在,而是采用整体化的形式,这直接影响到作品在使用、转让、获得报酬等诸多具体权利的实现,涉及到相关的著作权问题。此外,网络信息传播范围广泛,可以跨越不同的著作权立法区域,这与著作权立法的区域性产生了矛盾。
二、馆藏文献数字化引发的著作权问题
数字化指将作品或其他任何信息或数据由传统的表现形式向二进制方式转换。作品的数字化是网络环境下作品存在的前提条件,对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化是作品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使用方式,因此著作权人应当享有数字化使用的专有权利。数字化使作品形式上发生变化,并没有给原作品增加新的独创性,没有产生新的作品。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复制行为。这种复制技术容易引发复制权问题。复制权是著作权中最重要的经济权利,擅自将他人作品数字化处理后进入网络的行为又涉及到作品的网络信息传播权问题。网络环境下将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并上网传输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1]将要进行数字化的馆藏文献具体包括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和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凡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图书馆对其可以无偿使用,可以进行数字转化,但必须尊重作者的人身权即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对于尚未进入公有领域而目前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根据新《著作权法》规定,图书馆为了服务于教学、科研和保存版本的需要,对其进行数字转化应视为合理使用,可以不必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除此之外的数字化行为必须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否则就会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三、图书馆提供网络数据库引发的著作权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普及,数据库在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平台,但若处理不当则会产生著作权的侵权问题。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主要体现为对数据库本身和数据库中相关信息资源的保护。[2]数据库的制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人的一切权利。在数据库的使用中,如果从数据库拷贝或套录一部分内容,这种做法在学术界被普遍认为是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对数据库的非授权使用、非法套录、篡改、盗版等违法行为除了侵犯数据库的著作权之外,还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情节严重者将会触犯《刑法》并依法追究其相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数据库制作过程中,制作者收集、选取信息资料时必须注意尊重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等一切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目前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数据库开展信息服务,如使用不当,则将会引发以下著作权问题:(1)未经许可,擅自设立服务器让非授权I P地址的用户使用;(2)以网络数据库内容为基本素材、自编各种数据库,解答读者咨询,开展定题或特色服务;(3)使用下载软件于短时间内不加限制地下载数据库内容;(4)下载数据库内容带有营利性,并非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或者是“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显然,这些行为直接侵犯了数据库制作者的著作权。
四、图书馆提供网上软件引发的著作权问题
网络的运行离不开以计算机软件为载体的支持,网络环境下,一部分计算机软件属于公有领域,而绝大部分计算机软件则属于著作权的客体。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软件开发者对其开发的软件享有著作权。我国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其自身所开发的软件的使用权、许可他人使用权、转让权和获得报酬权等合法权利,并且将软件保护延伸到终端的用户。一些学者认为,从软件作为技术方案的角度来考虑,对网络软件通过《著作权法》进行保护的同时应寻求专利保护等多种有效途径。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软件同时受到专利权的保护。推荐、提供软件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对其进行区分,对于进入公有领域的公用软件,可以不必取得软件著作权人许可而随意复制、下载、修改甚至出售、出租,但对于另一类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的使用应特别注意其知识产权状况。这类软件有可能只是一种试用软件,其目的是为了测试该软件的运行状况及各项技术指标,让用户了解其性能,该类软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若将其用于赢利活动则有侵权之嫌。对于下载的免费软件,一般允许存档复制、修改并允许以非赢利的目的发行。此外,图书馆有义务辨别清楚提供给用户的软件是否为公用软件,许多网址上公共下载区域中的软件是非法转载的侵犯相关作者著作权的软件,图书馆应对其加以识别后再提供给用户使用。
五、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会遇到与著作权有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图书馆要兼顾著作权人和公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各项功能:
1、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图书馆应加强馆员的知识产权教育,使之熟练掌握著作权保护对象、内容、期限、地域、范围以及侵犯著作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教育馆员随时关注国内外有关信息资源等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动态,同时适应相关法律环境。
2、充分利用《著作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权。《著作权法》赋予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权利,即图书馆对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资源有合理使用的权利。
3、采用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信息的著作权。为了限制网络非法用户访问和获取信息,可以采用权限设置方法;为了防止网络传输中数据被窃取,可以使用信息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为了避免文本被非法复制和被盗用,可以采用数字水印技术等。
参考文献:
[1]吴翠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图书馆论坛[J].2001(1):20-21,64.
[2]郑福清.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1(3):59-62.
篇10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Internet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取得很大的成就。这必将导致图书馆组织机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理以及图书馆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深刻的管理变革。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各种载体文献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技术等方面,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问题仍末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越来越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建设必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1 数字图书馆宏观管理的新理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信息处理等各种技术,将分散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应确立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是确立“集成管理”理念。也就是将集成思想创造性地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组合,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确立“知识是数字图书馆管理最重要的资源”理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倡,人们对社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增加,客观上要求数字图书馆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改善服务环境与手段,运用众多专家的知识和智慧开发知识资源。还应确立“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理念。数字图书馆要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最重大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人本管理思想贯彻实施,这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创新型管理制度。
2 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
笔者试图从以下6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问题进行阐述。
2.1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包括信息与知识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组织、开发和运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增殖的过程。数字图书馆本质上是一种面向用户的网络化数字资源体系、向用户提供系统化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工作重心也转向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型组织,同时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是一项知识创新工程,这就决定了知识管理是数字图书馆宏观管理的必然选择,是数字图书馆管理的首选模式。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创造管理(是一种开发新知识或替代现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过程和行为);知识组织管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存贮来组织数字图书馆知识);知识检索管理(根据用户需求或问题的实际情况找出可利用的知识,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涉及到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许多方面);知识服务管理(包括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管理、基于网络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管理、基于网络的知识创建与知识共享服务管理等);知识资本管理(包括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本管理、知识产权资本管理等)。为了有效地搞好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首先应确定知识开发策略。知识周期包括知识创造、知识采用、知识、知识评价。除此之外,数字图书馆还可利用其他途径来获取知识。购买是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包括购买拥有知识的整个机构或是雇佣拥有知识的个人。租用是获取知识的另一常用方法,一般采取的形式是数字图书馆向某一公司或机构的研究项目提供经济援助或资金,以换取研究成果的第一商业使用权。其次是组建知识型团队组织。知识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数字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四部分组成。这些团队组织通过相互协作与交流,提高了数字知识的时效性,完善了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改善了领导关系。
2.2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不仅要能有效地保证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要能做到有效保护商用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并尽可能使用户管理简单化,从而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采取合适的用户管理模式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至关重要。综合目前有关的研究资料,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合理的用户管理模式应是IP验证加防火墙隔离方式与用户认证加访问授权方式的紧密结合。即对于数量庞大的数字图书馆Intranet用户采取IP验证加防火墙隔离方式进行管理;对于Internet上想利用该数字图书馆商用信息资源的用户和那些常常离开Intranet覆盖范围的Intranet用户可以采用用户认证加访问授权方式进行管理。因为上述两种用户管理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单纯采用一种管理模式,势必给用户利用商用信息带来障碍;若管理的用户过多,则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不难看出,它们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因而结合起来进行用户管理,数字图书馆就能有效地解决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保护和系统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
2.3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载体、存取方式及覆盖范围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多媒体、多语种、全球性分布式结构等特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和质量。同时,数字图书馆中传统的服务模式被打破,图书馆面对的是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馆员知识结构的复合化与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必须得到加强。在信息时代,人们更注意信息的传递,并更多地根据读者需求的满足率及为用户提供选择性信息的能力来评价一个图书馆。因此,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同时也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保持信息服务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某些图书馆领导意识薄略、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落后,加之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是太高,这些因素制约着人力资源建设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确定发展策略:(1)以人为本,树立“能本管理”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2)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增强动力的竞争机制、建立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建立挖掘潜能的培养机制等,激发图书馆员的动机,发挥其内在潜力,通过在职培训或进修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引导竞争朝良性的方向发展。目前主要采取思想教育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引进人才与馆内培养相结合、博学与专才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方式对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2.4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针对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杂乱的现状,我们应下大力气抓紧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其管理。从宏观来看,可采取如下对策:(1)加强对网上信息的整合与开发,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通过对网上信息的整合、处理,使信息上升为知识,从而使用户可以直接获取符合其需求的直接有用的知识。对于网上的虚拟资源也应该进行整理和链接,作为网上信息整合的一部分。要采取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获取信息中的隐含知识。受经费、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数字环境下原始专业性资源相对传统资源更加贫乏,因而应在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开放与共享。(2)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并加强知识库建设。数字资源的加工应强调数字对象的语义结构信息,注意挖掘数字对象之间显性与隐性的关系,通过建立完全的知识概念体系将所有信息资源联系起来。数字图书馆应通过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对原始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使之更加有序化,并最终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库。重点建设一批重点战略性资源库,同时加快政府信息数据库的建设。(3)加强网络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应在人工智能、语义Web、数据挖掘等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协助下,尽快建立网上知识服务体系与信息服务体系。
2.5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体现在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信息资源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信息资源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它实质上是知识产权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上的运用问题,一方面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制约着社会公众的利益。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管理,可采取以下的对策:(1)利用《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合理使用。可以解决部分信息采集和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如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资源数字化是属于复制行为,若是基于服务的并且无任何赢利目的,也属于合理使用。(2)建立著作权的集中管理组织。通过这一中介,数字图书馆建设者可以获得有关信息资源建设、传播和利用的授权,从而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熟知的超星数字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等就是通过这种中介组织获得授权的典型案例。(3)与出版社合作取得授权。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者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合作达到“双赢”的目的。(4)建立与数字图书馆建设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跃,赋予数字图书馆特定的法律地位以及对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的专有权,已经十分必要。只有有了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使数字图书馆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2.6 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及标准化管理
数字图书馆建设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技术、管理和服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处理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些宏观关系,实行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并成为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根本保障,将直接影响数据库的质量和服务效果。应当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逐步推出比较完善的标准,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标准体系,应着重考虑到:数字化信息采集标准;数字化信息组织与存储标准,如数字化信息的分类、元数据标准等;信息检索标准,如全文数据库检索;网络及网络资源标准,如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标准;信息的权限管理与安全标准,如加密、水印技术等;还有文献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及认证体系等其他标准。
3 小结
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相对较复杂,需要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予以实现。上述6个方面既是数字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共同推动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d-library.com(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2]张凤斌.数字图书馆的集成化管理研究.情报科学,2003,21(2):205-207
[3]何立阳,盛小平.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3(2):112-116
[4]罗光灿,何儒云.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3(2)
[5]韦文辉.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21(1):27-28
[6]伍晓星.论复合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图书情报知识,2003(1):14-16
- 上一篇:服装品牌网络营销方案
- 下一篇:社区作风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