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扶贫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使国内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和贸易商理解及掌握新标准,对比分析了GB 5296.4标准1998版本及2012版本的主要区别,分析了修改的理由及影响,提出了实施标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服装;标准;差异
1 引言
1998年8月24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了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1]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旧标准),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实施以来,对规范国内纺织服装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标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已逐步显现出来。因此,了GB 5296.4—2012[2](以下简称新标准)替代旧标准,并将于2014年5月1日实施。
新标准在遵循技术先进、符合国情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统一性、协调性和适用性的原则编制,对标准的适用产品、适用说明缺陷判别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由于2010版的GB 18401[3]对服装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标准也作了相应补充,对于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维护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和各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 标准的主要内容
2.1 主要结构
新标准主要分为8个部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使用说明的内容、使用说明的形式、使用说明的位置以及其他要求。
2.2 新修改的内容
2.2.1 增加了安全技术要求
新标准在5.7“安全类别”中明确提出应根据GB 18401标明产品的安全类别。旧标准中只要求标注“产品标准编号”,即标明所执行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编号,而并未强制规定标明产品安全类别。
新标准的这一规定实现了与新版18401接轨,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针对产品的不同用途对产品的安全指标如甲醛、可分解芳香胺、pH值、异味、色牢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把控,并据实标注。检验机构也应根据产品特征对其安全指标予以更多的关注。经销商在订购以及销售产品时,应仔细检查产品是否标注有“安全类别”,若没有,应避免订购或销售,以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2 取消分等规定
旧标准规定“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产品,应按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即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而新标准则取消了这一强制规定。
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考虑,产品只要满足某一产品标准以及18401规定的安全等级的要求,其服用性能就有了基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等级并非必要参考因素。
2.2.3 取消检验合格证明
旧标准规定“国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每单件产品(销售单元)应有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新标准取消了该项内容。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或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等,为表明出厂的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书、合格标签等标识,是生产者对产品质量作出的明示保证。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生产企业自主标识的,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产品质量情况,产品的质量情况最终依据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正式检测报告,因此标注的参考意义不大。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标准取消了此项内容。
虽然新标准取消了该项内容,但是《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因此,从保障企业利益的角度考虑,建议生产企业仍在产品“使用说明”上标注“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2.4 取消产品使用期限
旧标准规定“需限期使用的产品,应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试用期”。新标准取消了该项内容。
纺织品和服装需限期使用的并不多,新标准的做法更符合实际。产品确有使用期限时,生产企业可选择标注或者不标注产品的使用期限,并无强制要求。检验机构和经销商也无须过多关注此项内容。
2.2.5 细化了对各类产品的号型和规格的表示
旧标准规定“纺织品的号型或规格的标注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服装产品应按GB 1335.1~1335.3[4]的要求标注服装号型”。该规定较为笼统和模糊,可能使生产者和产品检验机构无从下手,而新标准则在5.3中对各类产品进行了细化和详细阐述,包括对纱线、织物、床上用品、围巾、毛巾、窗帘、袜子、帽类、手套以及其他纺织品。因此新标准的可操作性更强,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生产企业应严格依据新标准的规定,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详尽标注相应的号型和规格。检验机构可根据新标准对各类产品的号型和规格明确作出是否合格的判定。经销商在订购以及销售产品时,应仔细检查产品是否规范标注了产品的号型和规格,若没有,应避免订购或销售,以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6 取消了原附录A和附录B,新增附录A及附录B
旧标准原附录A为“纺织品和服装成分含量的标注示例”,附录B为“干洗符号中不同字母所表示的干洗剂类型”。两个附录的内容分别在FZ/T 01053—2007[5]《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以及ISO 3758:2005[6]《纺织品一维护标签图形符号》[5]中有更为详细的说明,故新标准取消了两个附录。
另外,新标准增加了附录A“不属于本部分范围的产品”和附录B“使用说明缺陷的判别”。旧标准的范围中指出“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基本原则、标注内容和标注要求,适用于在国内销售的纺织品和服装”,而新标准则在附录A中补充了不属于本部分范围的产品,包括纺织产品仅作为产品的部分或附件、没有必要表明纤维含量或维护方法的产品、有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的纺织相关产品或不属于消费品范围的纺织品,并列举了相关实例,如一次性使用的制品等。由此可避免因旧标准未明确提出而引起争议的产品的判别。
由于GB 5296.4—1998标准要求涉及范围广,很多中小企业信息量不足,在历次监督检验中标识不合格率远远高于其他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原因有两种,一是生产企业标识不全或标注错误,对消费者起着欺骗或错误引导的作用。二是标识齐全,只是有轻微的不规范,不足以错误引导消费者。如洗涤说明图形排列顺序有误或图形形状不规范,纤维成分排列顺序有误,产品名称标示不规范等等。对于第一种情况,检测部门均判定其产品标识不合格;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各地的检测部门对此的判定不能完全统一,使企业无所适从,破坏了监督检测的严肃性。新标准新增附录B“使用说明缺陷的判别”,详细规定了“缺陷”与“严重缺陷”的种类及判定,为检验机构以及生产厂家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依据。
成分含量是纺织品以及服装必须要标注的内容之一,若产品需干洗,也必须规范标注干洗符号,新标准取消附录A及附录B,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需仔细学习FZ/T 01053—2007以及ISO 3758:2005两个标准,以免因标注不规范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经济损失。同时,新标准的附录A及附录B也为生产企业、检验机构以及经销商提供了明确的依据,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需认真进行自查,确保产品无“使用说明缺陷”,检验机构需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产品质量的判定。
3 对策与建议
3.1 新标准应对对策
新标准的要求设置更合理、更完善、更人性化,对生产企业、经销商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醒企业注意两点:
(1)新标准细化了产品号型和规格的表示方法,取消了附录A及附录B,但企业应注意:号型、成分含量和洗涤方法3项内容是耐久性标识不可缺少的基本项目。每一项内容的标注方法,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规定进行。同时应注意,在产品中不要忘记标注产品的商标,虽然标准中没有规定,但商标也是服装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标准取消了使用说明标注“产品质量合格证”的要求,但是《产品质量法》中却明确规定要求标注,因此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建议企业仍标注“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检验机构虽不需把“合格证”作为必须的判定标准,但仍应予以关注,并根据合格证标识情况适时对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指导。
3.2 新标准修改建议
标准再次修订时,有两条建议:一是强制标示纺织品生产日期。因为纺织品生产日期不是强制性要求,纺织服装企业均没有标示,造成检验机构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很难判定生产企业是否执行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用哪个标准检测企业的产品。例如:2012年7月生产的一批服装,标示执行标准GB 18401—2003,但未注明生产日期。2012年10月检验机构在某商场监督检验该批服装,按2012年8月实施的GB 18401—2010标准检验,检出4-氨基偶氮苯,判定可分解芳香胺项目不合格。而厂方称企业生产时执行的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GB 18401—2003没有该考核指标而提出异议,因此会产生不必要的纷争。建议标准强制规定纺织服装产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否则按监督检验时最新的标准检验。二是继续强制标示“质量合格证明”,因为该证明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但是对于企业保证其产品质量仍有一定约束作用,同时,标注该证明也能做到与《产品质量法》相统一,避免由于标准与相关法规有冲突可能引起的纷争。
4 结语
新标准的要求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完善,也更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实际生产和使用的需要。增加了不适用的产品范围,对各类产品的号型和规格的表示进行了细化,增加了根据GB 18401标明产品安全类别的要求,取消了与FZ/T 01053重复的附录A以及关于干洗符号的附录B,新增了附录A“不属于本部分范围的产品”和附录B“使用说明缺陷的判别”。新标准对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在生产时严格执行新标准的规定,避免因不符合标准要求而引起损失。
参考文献:
[1] GB 5296.4—1998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S].
[2] GB 5296.4—2012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S].
[3]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S].
[4] GB 1335.1~1335.3 —2008 服装号型[S].
[5] FZ/T 01053—2007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S].
篇2
一、工作目标
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完善产业扶贫新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着力推动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着力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市场。
二、实施范围
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支持对象,协同拉动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以购买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手段,广泛动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及社会组织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开展方式
1.自发参与。引导干部职工及家属并动员亲友购买帮扶村出产的特色农产品,提倡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并动员相关民政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优先采购帮扶村出产的农产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购买和协调销售贫困户农副产品,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输出。
2.工会引导。鼓励所属各工会到帮扶村组织开展工会活动,采购会员节日福利物资时优先选择帮扶村出产的农产品。
3.食堂直供。倡导有自办食堂的单位,及有意愿的民政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协调配送服务供应商与帮扶村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定向直供机制。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基层事业单位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协调组织好所服务单位或社会组织,做好消费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强化督促落实。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工作的指导,及时跟踪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消费扶贫各项任务和政策落到实处。
篇3
根据县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安排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需求进行了摸底,将贫困户农副产品售卖信息挂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每天转发到亲朋好友微信群里,通过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增加他们的收入。在9月消费扶贫日动员全局机关干部及干部家属够买蜂蜜60元,蒲公英茶85元,月饼7564元,榛子2310元,玉米2775元,合计金额12794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将继续发动广大帮扶干部力量与贫困群众做好对接,从拓市场、稳销路,扩规模、增产量,保质量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创新消费扶贫的方式、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协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帮助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全力助推消费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4
关键词:西部 旅游扶贫 乘数效应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5%,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现有贫困人口的分散化以及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存在,使我国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越来越慢,扶贫难度也越来越大。
无论从贫困人口的总数还是从贫困发生率上看西部都是最高的,解决西部贫困问题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式扶贫是我国目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实施开发式扶贫的关键是找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旅游扶贫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问题,由此形成了旅游扶贫理论。在旅游扶贫理论中旅游乘数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通常被用来说明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旅游乘数效应的概念在西部地区的体现
乘数这个概念是由理查德•卡恩(richard kahn,1931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凯恩斯采用并进一步完善。所谓乘数,是指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即因变量的变化量与自变量的变化量之比。由于各个经济部门在技术和经营上是相互关联的,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导致其他经济量的相应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连续发生的,最终可导致数倍于最初经济量变化的结果,所有变化产生的最终总效应称为乘数效应。
旅游乘数是指旅游消费在经济系统中导致的直接、间接和诱导性变化与最初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旅游经济影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旅游乘数理论是评价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发展最具说服力的工具。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是指旅游者在贫困地区或者贫困人口所在地消费,最终可带给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多少收入、多少就业机会。由于旅游活动涉及的部门行业很多,旅游消费在经济内的流转又过于复杂,各项数据难以获得,要精确的计算旅游乘数难度很大。所以本文采用对旅游乘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
旅游乘数的大小主要受旅游消费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诱导效应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这三种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效应。
(一)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经济系统中直接给旅游者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部门在产出、就业方面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接待旅游者的人数以及旅游收入的多少,而接待旅游者的人数以及旅游收入又取决于旅游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何呢?
通过对西部12省区的旅游收入和接待旅游者的人数的分析来看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仅从国际旅游方面来看,2005年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3.82%,旅游接待人天数同比增长21.17%,而西部12省区在旅游外汇收入上除了四川和新疆增长速度较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省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旅游接待人数上,除了四川、陕西、青海、新疆增长速度较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省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西部地区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规模上,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西部地区旅游的规模还很小,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292.96亿美元,西部12省区旅游业外汇收入合计为258358万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8.82%。全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38411276人天数,西部12省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合计为15091044人天数,占全国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人数的10.9%。所以从现阶段来看,整个西部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更低,所以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消费的直接效应会比较低。
(二)间接效应
间接效应是指直接旅游收入在目的地经济内流转过程中对当地相关企业或部门的收入、就业的影响。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并且是综合性很强的第三产业,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对旅游业贡献最大的产业,其产出的10%以上都提供给旅游业;电力、石化、金融保险业产出的6%左右贡献给旅游业;而邮电通讯、食品制造、房地产、公用事业及服务业等产出的30%左右都贡献给了旅游业。在旅游业依赖这些产业的同时也给这些产业带来了收入以及大量的就业机会。这种间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旅游目的地整个经济供给水平的高低或者说是整个经济的漏损程度的大小。漏损程度和间接效应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漏损程度越大间接效应越小,漏损程度越小间接效应越大。
西部贫困地区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相应的整个经济供给水平也很低。从总体水平来看,2003年末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内生产总值7493.2亿,元仅占全国6.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9.4元,而全国为907元。从产业发展来看,在国家扶贫重点县,第一产业是主导产业,但受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量较低,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2591千公顷,产量只有7893.7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22.7%,产量只占全国18.3%。人均粮食产量458.1公斤,全国为658.9公斤,其它农作物的产量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所以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产品少,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很难满足旅游消费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大量输入来解决,从而造成经济的漏损。
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虽然有较快增长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缺乏区位优势,同时劳动力文盲率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县域的平均增长速度。
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发展旅游业的地方大多是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所以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当地资金又不足,西部贫困地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扶贫贴息贷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中央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省级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占整个资金来源的78.2%。从2003年的数据看,以上来源的扶贫资金为2166678万元,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县只有3659万元,资金本来有限,而资金的1/3以上投向了第一产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农田建设等)剩下不足2/3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业。这对于解决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支撑旅游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西部贫困地区要发展旅游业首先是解决资金问题,主要的方法就是引进外资,引进外资就意味着经济漏损的增大。在旅游者所需要的产品提供方面,贫困地区又力不从心,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产品质量、类型、档次上都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大量的商品输入,这又意味着漏损的增加。在人力资源方面,贫困地区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人才的引进又形成经济的漏损。
从以上分析看,在间接效应阶段,由于西部贫困地区三大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存在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供给限制,这种供给限制使整个经济体系无法提供为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导致乘数效应值下降,影响间接效应的发挥。
(三)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指所有直接和间接向旅游者提品或服务的企业或部门的职工,把其以工资或其他形式分享到的旅游收入用于当地的生活性或服务性消费支出时,对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产生的影响。很明显,这一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部门或企业的从业人员的边际消费倾向。由于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所以需要计算当地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本文通过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各年的收入消费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测算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并将其与全国城镇居民、全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比较。
根据消费函数c=a+by,c为人均消费性支出,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分别构建出全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以及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及检验结果如下:
从回归检验的结果来看,可决系数(r2)和调整的可决系数()的检验结果来看,检测值均在0.98以上,表明模型拟合的非常好。t统计量的值均大于t分布双侧分位数,表明回归系数通过检验,此外从f统计量的检测值看,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进一步代入相应数据对模型进行模拟检验,三个模型的实际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很小,表明模型的模拟精度很好,以上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显著性很好,拟合程度很高,其结果是可信的。由此可以得出全国城镇居民、全国农村居民及西部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757、0.709、0.772。
从本文测算的结果看,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村居民,也就意味着西部贫困地区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所以在这一环节,旅游的乘数效应会比较大。
结论
随着旅游收入的增加,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应会提高,由于西部地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导致消费水平较快提高,在投资、政府转移支付、进出口净额不变的前提下,会导致当地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所以从理论上说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比较大。很多地方旅游扶贫的成功经验说明,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巨大乘数效应,发展旅游业对于消除贫困有重要作用。
边际消费倾向对国内生产总值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当地居民从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得收入的多少,而当地居民获得收入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旅游收入的高低,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旅游收入有多少留在了当地。旅游收入的高低取决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旅游收入留在当地的比例取决于经济的漏损程度,漏损的多少又取决于经济供给能力的高低,经济供给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旅游乘数效应的发挥要有一定条件,会受到其本身旅游业发展水平及其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某些地区会被削弱,这样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的对象区域当然也包括在内。
分析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的意义不仅在于正确认识旅游扶贫的作用,还在于要为贫困地区提高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指明努力的方向。贫困地区旅游乘数效应发挥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漏损比较严重,经济漏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比较低导致的,而在短期内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从一些细节入手来相对减少贫困地区的经济漏损:一方面,应尽量利用区内资金。给区域内资金投入一定的优惠,比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利用外资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一些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其利润再投资,从而使其利润用于发展当地的产业。人员聘用方面,尽量使用贫困地区的人员,虽然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但由于旅游业的大部分岗位的就业门槛比较低,比如保洁、基层服务等等。要减少漏损还可以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走纵向一体化的道路,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大产业,从而相对提高旅游经济的自给自足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屹山,王广亮.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篇5
关键词 养羊业;发展现状;机遇;挑战;安徽灵璧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34-01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肉羊养殖大省,肉羊年存栏量、出栏量及羊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安徽白山羊是享誉全国的地方良种,其繁殖性能好、板皮品质佳、适应性强。安徽白山羊的优势产区主要分布于宿州、毫州、阜阳、淮北等地,宿州是安徽白山羊重要产地之一,其肉羊产量一直稳居全省第一。灵璧县是安徽省宿州市辖县,是养羊大县,肉羊年存栏保持在52万只以上,肉羊养殖是畜牧生产四大产业之一[1-2]。
1 肉羊饲养及销售形式
灵璧县肉羊饲养以放牧、牧舍结合和适度规模舍饲3 种形式存在,养殖品种以黄淮白山羊为主,引进湖羊、杜泊绵羊舍饲为辅,良种化程度不高。肉羊销售形式以活羊地销为主,无自主品牌。
2 生产方式
2.1 农户散养与规模养殖
农户(含部分家庭农场)以分散养殖为主导,约占全县总养殖量的90%,规模养殖仅占10%。传统的养羊习惯使农户散养致富成为必然。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给型的饲料资源及经营上的灵活性造就了农户散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但是散养模式不利于肉羊重大疫病的防控和羊肉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提高,并且先进技术推广普及较缓慢。
2.2 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带动了农户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致富农民”为宗旨,山羊养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专业合作社网络了周边1/2以上的养羊大户,并且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目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山羊养殖模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全县农民养羊积极性。比如:对于贫困户,免费提供种羊,年底回购时扣除成本;对于一般农户购买种羊,合作社负责技术、统一生产标准,并负责年底回购;对于一些想养羊而资金不足的农户,合作社以在信用社提供担保贷款等方式扶持农户的发展。但也有个别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流于形式,存在着带动作用不强、与社员间利益联结机制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在市场处于低谷之时,存在着建基地、卖种羊,壮大自身,忽落社员的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如何能带动养羊户的发展。
2.3 龙头(企业)公司
龙头(企业)公司以湖羊、绵羊规模舍饲为主,从目前灵璧县存在的几个规模化羊场来看,规模养殖一方面强化了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高、大、上”,体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特征;品种引进和饲养设备购进呈现先进化;饲养技术措施科学化,促进了灵璧县肉羊规模化养殖的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产业链不完善,产品仍以活体销售或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副产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养殖效益提升,同时管理粗犷,未能真正落实肉羊日粮配合相关技术。
3 发展趋势
肉羊养殖方式向规模化、科学化、生态化、品牌化转型,规模化成为当今畜牧业效益实现的重要基础,牧舍结合将成为主要的养殖方式,山羊放养的传统将得到根本改变。一是县域羊业发展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是转变理念,在目前饲草资源丰富、人力资源过剩的时期全面转型,技术、财力水平不足,因而只能示范引导、循序渐进。二是地方品种羊继续“留种”可能性较小,国外品种已往优中选优方向发展,细管冷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更多的外引品种异化了当地品种,生产效益得到较大提高,羊业发展小规模自繁自养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三是适度规模饲养将是羊业转型发展的领头雁,但山羊受地理、气候、饲料、草、习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无法开展规模化饲养,绵羊、湖羊及杂交羊将占据主要市场。因此,商品杂交生产模式将会是未来规模化肉羊生产的必由之路,二元杂交模式向三元杂交模式方向发展。四是市场和产业链成为羊业转型发展的支柱,地方没有特色的良繁和深加工企业,必将制约羊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成立肉羊联合加工企业,整合资源,打造销售战略品牌是地方羊业发展的有力保障[1-3]。
4 市场机遇与挑战
4.1 机遇
从生产供给看,我国目前的政策,尤其是对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稳定了肉羊的生产。从消费需求看,羊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受青睐的健康肉类,从而推动了我国羊肉的发展[1-4]。此外,羊业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建设加强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了羊业生产的产业链条,为灵壁县今后羊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4.2 挑战
目前,高端餐饮业不景气,对羊肉的需求减少,羊肉价格偏高,猪肉、禽肉价格偏低,对羊肉的消费替代性增强,居民消费羊肉数量有所减少。
随着肉羊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羊肉市场供应量增加;市场竞争性能增强,风险性增大。从消费者的“有肉吃”开始上升到“吃健康肉”,对羊肉的品质要求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决定肉的品质,因而散养和小规模牧舍养殖难以达到质量要求。进口羊肉进入国内市场也对我国羊肉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此外,羊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是制约我国养羊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扶贫羊”发展方式的机遇与风险
摒弃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在当今特色产业扶贫的浪潮中,养羊产业成为热门。一是起点低,老幼皆宜,散养技术不学就“会”。二是投入较少,理论产值和利润诱人。三是扶持资金有导向。目前“扶贫羊”发展方式主要有“扶贫资金买羊赠羊”“公司主导、借羊还羊、全程服务”“合作社托管式扶贫羊”等模式,羊业扶贫蓬勃发展。但不论采取何种发展方式,“扶贫羊”也是“市场羊”。扶贫对象是发展能力最弱的群w,如果一味放手让其到市场经济“商海”中闯荡,存在很大的风险。
政府主导也是我国羊肉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持。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要构建避免“羊贱伤贫”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
目前,托管式“扶贫羊”模式比较理想。龙头公司牵头成立羊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村民按照每户一股(如4 000元)入股合作社。国家扶贫部门按照“扶贫开发到户增收”政策,每户扶持4 000元,村民等于不用拿钱即参与了养羊事业。公司与合作社签订最低保护价收羊协议,每年按照盈利情况分红到户。如有行情波动,风险由公司承担,最低为贫困户分红10%,以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这样,龙头公司相当于给这些贫困户提供的“扶贫羊”当“保姆”。
建议政府重视培育和扶持肉羊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产业联合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养羊规模化比重,推广繁育、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1-4]。
6 参考文献
[1] 陈胜,江喜春,程广龙,等.安徽省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22):26-29.
[2] 王立克,周红萍,王朝良,等.临泉县肉用山羊规模养殖现状与展望 [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2):1-4.
篇6
关键词:藏区;旅游脱贫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藏区脱贫与藏区旅游
当前,中国扶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期、冲刺期,在5年之内,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否能够如期脱贫,与全国人们一道达致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2020年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正如所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青藏高原藏区就是这样的贫困地区。藏区地处中国西部边陲,地域广袤,人口稀少分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牧民相对贫困,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鉴于其显要的地理战略地位,更成为扶贫攻坚的急所。这些地方如何发展,如何让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成为一大课题。但是,贫困的藏区,其自然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却异常丰富,是全国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旅游资源能否转化为利民惠民的经济资源,旅游发展与扶贫奔康能否有效结合,发挥旅游在扶贫中的巨大作用,实现总理提出的“未来五年,中国将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1200万人口脱贫”目标,是旅游资源富集但经济相对落后、百姓生活相对贫困的诸多地区面对的共同课题。
通过多年扶贫攻坚的实践摸索,可以确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藏区,与其他扶贫攻坚方式相比,旅游扶贫更具包容性,更显交融性,以其强大的朝阳产业活力、强劲的持续造血功能、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正成为我国扶贫攻坚被接纳被推广普及的崭新生力军。旅游扶贫是包容性、交融式扶贫,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以这样说,旅游扶贫既是藏区旅游业的历史必然,也是藏区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空间。
二、旅游扶贫是藏区扶贫攻坚的主要手段
归纳起来,藏区旅游扶贫有如下几点特点及作用:
1.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脱贫彻底,致富持续。与简单的、单向的钱物施舍输血救助型帮扶不同,旅游扶贫因着旅游的持续不间断吸引消费者并形成产业链特性,可培育成藏区的优势产业甚至主导产业,为农牧民带来持续良性的经济收益,跳出“等、靠、要”越扶越贫的怪圈,播下了致富种子,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式不返贫扶贫。
2.旅游扶贫是带动式扶贫,脱贫面广,致富面宽。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其特性是产业链长,产业面广,稳定可持续。 在藏区,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就业容量大、投入较小门槛较低,很多旅游消费依托既有的生产生活条件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且生态、特色等因素,激励广大农牧民积极从传统农牧业劳作向现代旅游业经营转变。实践表明,旅游扶贫成为藏区带动性普遍、参与性广泛的扶贫方式。
3.旅游扶贫是市场型扶贫,高效配置,低廉成本。近年来,藏区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奇特的自然生态,越来越成为旅游者的新宠和首选的旅游目的地,藏区旅游持续升温,旅游与扶贫的对接应运而生。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产业链条,带动藏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旅游扶贫通过旅游渠道,将内地先发地区的消费吸引到藏区贫困地区,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将财富通过市场机制移到藏区贫困人群,实现先富带后富。与一般财政转移支付和其它社会援助等扶贫方式相比,在旅游扶贫中,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东西部资源进行有效输送有效配置,其效率高、社会成本低,避免了拉郎配式行政指令的诸多弊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藏区旅游区,很多旅游扶贫点的旅游投资规模并不很大,大多就是将农牧民拥有的藏式房屋,稍加改进即可成为藏家乐、藏家民居,投资小,一两年即可收回成本,易被农牧民接受,便于推行。
4.旅游扶贫是观念型扶贫,对接传统,容纳现代。旅游是异样需求的满足或体验,更是与外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旅游扶贫不仅送来为农牧民财富,带来物质上的脱贫,更重要的是为贫困地区农牧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带来了不同文化和不同生活方式,实现藏区传统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5.旅游扶贫是生态型扶贫,绿色产业,生态致富。旅游扶贫不仅促进藏区民众更好地保护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更有助于家乡生态环境的保护。青藏高原藏区是最重要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更是长江上游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在藏区发展旅游,就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藏区的旅游扶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友好的扶贫开发方式。
三、藏区旅游扶贫的模式创新
近年来,藏区各地紧扣“旅游发展”主线和“扶贫惠民”主题,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旅游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逐步摸索总结出了旅游扶贫脱贫方式,并在具体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了这些方式能脱贫、能致富、可推行、不反弹、可持续,是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值得借鉴推广。
其一,全域旅游产业吸纳型。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藏区坚固全域旅游资源、全面规划部署、全境打造建设、全民投身参与的“四全”旅游发展理念,通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藏区全域就是一个一个的旅游大景区,就是旅游产业高地,以此吸纳全民参与,旅游致富。
其二,基础建设保障促进型。除了实施交通攻坚,提高旅游可进入性及便捷性外,藏区还努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水电、通讯、城镇、生态停车场、综合服务站、游客中心、应急救援、标识标牌、生态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百姓旅游脱贫创造基础条件;
第三,景区建设辐射带动型。藏区依托已建景区带动脱贫致富;依托在建景区拓宽增收渠道,如以“政府+公司+贫困村”模式进行开发,工程建设以使用当地劳动力为主,景区开发公司为当地百姓购买医保社保;百姓以服务、宅基地、草场、森林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伙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景区开发并从中获得收益。
第四,旅游商品市场激发型。通过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引导农牧民针对“酒、肉、果、蔬、茶、菌、药、水、粮、油”十大产品和非遗文化、藏民俗、藏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创产品,为卖而生产,为旅游而生产;鼓励企业投资旅游商品开发,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参与旅游商品开发和生产,带动百姓就业和增收;
第五,专合组织引领促进型。搭建成立农牧民广泛参与、成果共享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和旅游行业协会,政府予以资金、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推动旅游商品开发和文创产品打造。同时,深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从乡村合作社协议定点购买,努力实现产品共建、品牌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当;
第六,乡村旅游就业就地消化型。实行整村推进旅游扶贫,指导建设本土化标准化乡村酒店、乡村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居,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将乡村自然资源开发与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相结合,展现乡村旅游魅力,如四川藏区泸定樱桃节,从以前以观光休闲为主,向集观光、采摘、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拓展开发乡村摄影、徒步漫游、体育健身、养生养老、亲子体验、研学旅行等新形态,提高旅客的参与率与回头率;
篇7
截止2019年8月,各项贷款结余92734.05万元,全年净增17335.24万元,其中小额贷款结余35042.32万元,净增1947.47万元;消费贷款结余57691.72万元,净增15407.76万元。不良贷款结余1191.14万元,不良率1.28%。
二、主要做法
(一)小额贷款
1、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借助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对接县特色产业,积极与重点乡镇及行业协会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已与县乡村振兴办、碧里乡政府及罗源县花卉行业协会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在与海洋渔业协会对接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助力乡村振兴专属信贷产品。同时,参与县创业创新大赛、“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持续宣传我行产品,提升支行品牌形象。
2、积极推进信用村建设工作
支行积极推进信用村建设工作,将信用村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针对我行5个存量信用村,再次梳理信用户档案,开展新增信用户评定工作。同时,加快新增信用村的建设进度,本年新增评定信用村6个,在建2个。目前信用村贷款结余6363万。
3、搭建平台,深挖优势行业
支行积极对接行业协会及农资公司,抓住行业资金需求旺季,加强走访,开展进村入户活动,通过对接村委、行业协会、种养殖大户等,组织召开座谈会、逐户走访等方式,深挖优质客户。目前针对柑橘类行业推出“柑橘贷”,已受理客户申请22户。
4、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支行主动对接县金融扶贫部门,成为县三家扶贫贷款金融机构之一,通过成立金融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全面摸清贫困户的金融需求,利用扶贫专属产品,积极扶持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扶贫贷款结余194户,提供扶贫资金970万元。我行精准扶贫贷款结余占全县发放贷款总额的44%。
5、创业贴息贷款
支行积极对接县就业中心推进创业贴息贷款业务,通过在县电视台投放广告进行宣传,同时制作宣传展架及宣传单投放到各乡镇劳动保障所,指定专人做好创业贴息贷款工作,累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750万。目前因人社局职责划转,对接部门变更为人才中心,已在对接中。
(二)消费贷款
1、实现生源地助学贷款新突破。支行主动对接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积极搭建教育局、资助中心、学校、速递平台,通过进校园宣讲、逐笔跟进意向学生、录取通知书夹寄宣传单等方式,实现生源地助学贷款新突破,占全县预申请人数41%。
2、实现住房消费贷款业务稳步增长。结合县域经济特色,抓住住房交易市场旺季,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大力发展住房贷款业务,利用信贷工厂上线,审批时限优势,做好县域二手房中介的走访营销工作。全面对接县域一手房开发项目,目前已上报2个项目,储备3个。
3、做好四进工作。开展四进活动,加强营销走访,做大优享贷客群,全面梳理县域优质单位名单及我行存量客户名单,做好已授信单位的再营销。
三、存在问题
篇8
关键词:精准扶贫市场机制 扶贫资金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一、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后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役。同时,精准扶贫能够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消费动力。精准扶贫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动整个社会民生的极大改善。
二、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太低
主要表现在:一是精准扶贫村至今还没有引进真正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还停留在就文件而落实文件,满足于文件要求的硬性目标任务的完成。或者说引进的企业由于建设周期等因素还没有发挥产业带动的作用。二是精准扶贫村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还停留在依据项目而拟制村“十三五”规划阶段;由于能力限制,无法发挥主观建设发展产业项目的能动性,“眼巴巴”地等待渴望着上面来到扶贫项目和资金。三是精准扶贫村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合作机制,农户单打独斗、难以预测和适应市场,政府没有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即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政府、社会、市场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二)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
贫困人口数据识别涉及千家万户,手工录入,工作量大,贫困人口识别工作量大,加之各地贫困条件不一样,对贫困的标准认识统一致,导致贫困数据库不精准。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不高。各级扶贫部门均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但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有些原是贫困户,后经创业脱贫,而未及时退出贫困档案,有些原来虽然不是贫困户,后因病等原因致贫而未能及时进行贫困户档案。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录入数据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
(三)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扶贫资金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物质保障,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现阶段我国的扶贫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然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众多,扶贫资金自上而下分配后具体到每一个贫困户手里的资金就变得微乎其微。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因此有些地方政府每年对于扶贫的财政支出十分有限。由此可见,由于扶贫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导致了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扶贫的后勤保障,很多扶贫项目得不到落实,阻碍了精准扶贫的进一步推进。
三、解决当前精准扶贫紧迫性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精准扶贫合力
精准扶贫的实施,一方面要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扶贫开发取得更大的成效。一是使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如可考虑在贫困地区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起来,以此来聚集各种扶贫资源,充分地利用这些扶贫资源,使扶贫资源合理地流动。二是将市场主体引入扶贫项目立项和实施等环节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和众多的社会组织等积极投入扶贫当中。对于这些企业、社会组织或者是个人参与扶贫,可考虑本着自愿的原则、采用包干等方式来进行。三是增强扶贫工作人员的市场意识,培养其利用市场机制加大扶贫力度的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自觉地引入市场机制,使市场机制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二)创新识别形式,提高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度
在贫困户识别中,要构建群众参与、基层政府主导的扁平化层级识别形式,鼓励群众共同参与精准扶贫,从而做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能够真正将贫困的人口纳入精准扶贫体系,解决因层级过多而导致的识别成本过高和信息沟通失真问题。同时要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扶贫动态数据,打通扶贫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网络连接;将经济、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科研机构与扶贫相关的数据库接入扶贫信息系统,确保信息识别更加精准。总之,网络型识别机制要实现上下的纵向识别与水平的横向识别相结合,将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识别出,为精准扶贫后期工作打好基础。
(三)拓宽精准扶贫的资金来源,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积极引导金融保险等各类资金进入扶贫领域,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和资金,改善扶贫资金来源单一的现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且低成本资金;实施扶贫优惠贷款政策,鼓励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同时,要严把资金使用关,精准使用扶贫资金,让“救助资金”在阳光下使用,惠及那些真正贫困需要救助的人群。
精史銎叮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役。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精准地使用扶贫资源,确定扶贫项目、方式,分门别类地落实精准扶贫的措施,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洪雄.找准精准扶贫的三大发力点[N].经济日报,2017年03月17日.
篇9
王家院村,曾是高峰镇的“落后村”,以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为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2004年以来,王家院村逐渐推广葡萄种植,通过扶持合作社发展,带动贫困农民种植优良葡萄品种。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近400亩发展到5000多亩,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成为高峰镇的“富裕村”。
而像这样通过精准施策,实施产业扶持,推动全域高标准脱贫的“葡萄村”,在贵安新区还有很多。
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在全省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贵安新区以“精准性、创造性、走前列”为基准,采取多种方式、借助多种渠道推进扶贫开发,努力走出一条富有贵安特色、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位于马场镇平寨村的龙山湖乡村旅游示范点,是贵安新区首个以布依文化传承为基础的休闲旅游区。结合民族文化特色、生态环境优势,龙山湖乡村旅游示范点借助产业植入、旅游引领,带动就业,实现增收,年收入从2012年的4000多元提高到2015年的15000元。
同属马场镇的松林村、洋塘村,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户抱团”“村抱团”的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不仅形成了千亩猕猴桃基地、千亩葡萄基地,为农旅观光体验打下了基础,还通过在松林村搭建电商平台,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了产业联片、销售联动。如今,松林村、洋塘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00元,实现脱贫摘帽。
曾经因交通不便、信息落后,高峰镇麻郎村、桥头村、大狗场村都是有名的贫困村。为尽快让村民走出大山,贵安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北斗湾小镇成为了3个村近3000人的“新家”。“随着北斗湾功能基本配套完成,特色农业、养老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安小镇’。”高峰镇副镇长雷文凯说。
贵安新区还依托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提出打造具有贵安特色的r村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模式,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通过打造“扶贫云”平台,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扶贫工作走上“云端”,实施“精准滴灌”,让扶贫真正扶到根上。
篇10
关键词:农业旅游;扶贫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我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与农业扶贫的有机结合,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开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明显效果。农业旅游虽然已经帮助很多贫困群众脱贫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改进与优化,促进农业旅游更加规范、标准和安全。
一、农业旅游的概述
1.农业旅游的概念
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业资源为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风俗特色服务的旅游。我国旅游局2002年《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将农业旅游设定为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欧活动。
2.农业旅游的作用
农业旅游的作用主要从三个角度去诠释:一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回归大自然,给予其精神上的享受,切身体验农村的环境、生活以及文化。在旅游高峰期间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解决可人满为患的困扰,这类新型的旅游模式更受到城市人们的欢迎;二是从商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有利于扩充农业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周围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商业,很大程度上开发农业的附加值;三是从农业的角度出发。农业生产采用农业旅游模式的经营模式,必然要对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行改进与美化。
3.农业旅游的特点
农业旅游主要具有农业特性、生态特性和娱乐特性三个特点。农业特性是农业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的,农业生产也是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但是在建立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时,要注意把握分寸,农业旅游仅仅是将局部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并不意味着破坏农业生产的主要结构;生态特性是农业旅游模式的主题,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农业旅游也是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的天然景观、淳朴的乡村生活以及当地文化为特色,因此在其旅游景观开发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娱乐特性是旅游的一大特性,人们参与旅游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享受身体上、感官上或精神上的愉悦,而农业旅游则是以农村的生态环境、人文风俗、农业生产体验等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r业旅游的扶贫效应
农业旅游是农业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其是针对农业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旅游项目基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带动周围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经济水平,从而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农业旅游带来的相关效应:
1.驱动效应
农业旅游的扶贫对策的驱动效应主要从体现在两个各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机构越来越重视,为其项目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贫困地区开发农业旅游项目,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农业旅游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在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换,鼓励农民走向城市,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旅游活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量与价值,从带动农产品的第三产业以及加工产品的发展,形成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两者共赢的局面。
2.乘数效应
乘数农业旅游的乘数效应是指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农业旅游项目而言,其本身就是综合性十分强的服务项目。在农村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发达城市的人们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其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市场的发展,充分将农业与旅游业、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有机结合,逐步带动当地产业的转移,实现当地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3.辐射效应
农业旅游项目的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辐射效应,即当地农业旅游项目的成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旅游行业的发展,开拓周边的旅游市场,树立成功范例,从而不断有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旅游的项目,逐渐成网状扩散,产生辐射效应;另一方面是功能辐射效应,农业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吸收农村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当地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旅游行业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产业,是农村向外宣传自己的有效途径,农村通过各种媒体招商引资,打开农村与市场的通道,也增加农村居民与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接触外界的新观念、新文化,改变贫困地区农民传统的观念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促进当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三、农业旅游扶贫的优化
农业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本质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增加当地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从而丰富农业旅游休闲娱乐的内容,结合现代科学以及农业情趣给予游客全新的体验,即观赏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体验性、当地文化风俗的知识型、农业产品的商品性等,总而言之,就是让来自城市的游客体验到其它旅游形式体验不到农业艺术,在为他们创造娱乐、休闲、健康、新奇的精神与物质的享受,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村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旅游对当地农业扶贫起到显著效果,主要对当地经济起到驱动效应、乘数效应和辐射效应,改变当地以及周围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肖建红,陈宇菲.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184-188.
[2]李会琴,李晓琴,侯林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以陕西省洛川县谷咀村为例[J].旅游研究,2012(3):1-6.
- 上一篇:企业税收筹划开题报告
- 下一篇: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